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就业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计算机培训 情感因素 认知因素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员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学习。
二、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在职业培训中,情感是指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态度等。学员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的效果。合作学习在关注情感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学员的焦虑感。
职业培训的学员主要来源于不同的教育背景,他们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计算机的了解也有不同的见解。学员在表达时会产生恐惧或不安心理。虽然焦虑与学员的个别特征有关,但不同的学习活动形式或教学方法导致的焦虑程度不同。与传统的职业培训教材方法相比,合作学习中学员的焦虑感大大降低。这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每个学员都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因此,即使个人单独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代表他所在的整个小组。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2)在合作学习中,学员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并且有机会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看法,获得及时的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更正,因此犯错误的概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随之降低。
2.增强学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合作学习中学员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学员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小组成功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2)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使学员愿意为学习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学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在职业培训教材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必须注重合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1.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员合作学习的兴趣。
(1)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不论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并非都要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知识及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如我在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论课时,就尝试把这一节课改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探究课,并采用合作探究方式。课前我给每组学员准备了各种硬件、软件,以及相关工具等学习相关的设备,由学员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检测计算机组装的结果。由于本课题不拘泥于旧教材,具有一定的探究深度,通过实验探究,激发了学员较强的求知欲,同时提高了全体学员的实验探究能力。
(2)充分挖掘新教材所提供的各种探究学习内容。新教材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强调基础,减轻理论知识的繁琐记忆,注重实践,为学员自主和合作学习提供方便。新教材新增加的栏目,也为学员准备了足够的合作学习内容。
(3)选择好合作学习有价值的问题与活动。并非每节课、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每个活动的学习都要采取合作学习方式,新课程下的学习还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或三种方式彼此渗透等方式进行。因此,对不同的问题与活动要根据学员学习的需要而采取合作学习。
2.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机不可失”,教学也如此,要善于抓住学员合作需要的时机。
3.教给学员合作学习的技巧,有意识地对学员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
进行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合作的技巧。比如合作学习小组在对组员进行任务分工时,要根据本组成员的实际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让成员做力所能及的事;在讨论交流时,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理解对方,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在评价中,要善于学会反思,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4.发挥培训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为学员创造合作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培训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培训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培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员创造合作学习的平台,并为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在合作学习中,培训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对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进行全程把握。
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1)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员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员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想法。
(2)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之间的关系。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将学员成长记录袋评价与合作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学员成长记录袋收集学员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卡、过失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员平时的测验及期中、期末成绩,结合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员。
参考文献:
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建设领域的优势,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对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技能提升培训教材、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创业培训教材以及大学生鉴定取证培训教材等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下面就对其中的技能就业培训教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和创业培训教材的特点一一介绍。
技能就业培训教材
按照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要求,技能就业培训的主要培训对象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人员。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需要,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目前已形成社区服务类、餐饮酒店类、服装制作类、美容与保健类、建筑与装饰类、制造与修理类、商业服务类、文秘与计算机类,共8大类、涉及二产和三产近两百种职业(工种)的教材规模。在组织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以相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依据,并力求使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短 教材适合15~30天的短期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受培训者掌握一种技能,从而实现就业。
精教材中只讲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详细介绍有关的理论,避免多而全,强调有用和实用,将最有效的技能传授给受培训者。
易内容通俗,图文并茂,容易学习和掌握。教材以技能操作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一步步地介绍各项操作技能,便于学习、理解和对照操作。
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从2000年起一直不断探索劳动预备制培训模式,陆续开发了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汽车维修、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服装制作、建筑等类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积累了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出版的丰富经验。为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人员(两后生)开展6个月至1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订改版,并新编了美容保健、数控加工、物流类专业教材,丰富了教材品种,更加适应劳动预备制培训新需求。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劳动预备制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新的课程体系。各专业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为《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选修课教材为《应用数学》《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劳动保护知识》《实用物理》《交际礼仪》。专业课教材分为专业基础知识教材和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材,每个专业一般2~3本。
这种课程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学员达到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创业培训教材
创业培训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系列教材中的重要系列教材。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再就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之路。
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再就业培训是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搞好再就业培训,关系到劳动保障工作好与坏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择业观念。因为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多数为原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就业就必须是铁饭碗,工作必须在国企,收入一定要稳定,不给个体私人干活”。[找材料到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这些想法固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面对当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果劳动者再抱着这样的就业择业观念不放,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无法实现再就业。为此我们开设《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职业指导》、《养老保险政策》、《失业保险政策》、《再就业政策》、《就业训练政策》等6门课程的培训,在培训中,任课教师认真解答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所提出的问题,解除了下岗失业人员的顾虑,解开了他们思想上的疙瘩,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转变了他们的就业择业观念。建安公司下岗职工刘凤果感慨万分地说:“没参加培训以前对劳动政策知道的很少,参加培训后明白了不少政策”。通过这样的培训使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在思想上通了,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而且有些人也正在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计划。第二,是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实地的、面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都存在,技术单一、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现象,这就给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作了大量市场调研工作,同时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自身特点、年龄结构,文化技能水平的差异,精挑细选开设了《计算机操作》、《中式烹调》、《中式面点》、《保健按摩》、等20个专业的技能培训。并且于2003年引进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创业培训,现已有部份参训人员成功创业,成为了小老板。[找文章到大/秘/书-/-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把专业技能培训分为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学习两部分。在理论教学授课大纲的制定上,尽量作到通俗易懂,以便下岗失业人员尽快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培训的安排,则注重授课教师的示范,也让参训人员亲自尝试,课授课教师不厌其烦的指导,直到学员学会、学通为止,这样培训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一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大部分参训人员都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为他们走上再就业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全心全意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是提高再就业培训工作服务质量的整体要求。一年以来我们通过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的换位思考活动,在对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增强了责任感,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下岗失业人员当亲人对待,面对这样一个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群体,我们尽可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并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待客四步曲制度,认真办好每一项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下岗失业人员提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马上办、热情办、办得好。在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中,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在2003年度,我们收到下岗失业人员赠送的锦旗3面、镜扁一面、感谢信3封。许多经过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说,参加再就业培训收益很大,学到了很多政策知识,即使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去充充电,去多了解些劳动政策也是非常好的。
看来再就业培训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非常重要、非常有益,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提高,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好培训工作,做好每一件对下岗失业人员有益的事情,为劳动保障工作,为再就业培训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工作目标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少于600人,实现总就业人数达到3180人,新增城镇居民就业人数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60人,“4050”困难就业人员就业达60人,免费职业介绍人数不少于700人,劳务输出人数达到6500人。
二、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广大公民职业技能水平和解决工业园企业用工难为目标,以规范培训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质量为手段,培养造就一批一专多能的城镇新型职业者,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三、主要措施
1.财力保障
一是镇区财政有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免费培训。
二是村(居)委会相应投入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择业介绍工作。
2.普查摸底
一是要分类摸清全镇各村(居)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就业和再就业农(居)民情况,具体为男16岁—60岁、女16岁—50岁年龄段的农(居)民就业情况,包括已就业人员情况、未就业人员情况、不能长期就业人员情况、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本市就业人员情况以及重点摸排失地农民就业情况、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困难就业人员就业情况,同时也要摸清各类劳动者的素质和掌握技术技能情况以及学习技术技能意向、就业意向,通过详细调查摸排建立全镇就业培训和推荐就业资源库。
二是要摸清全镇范围内各类单位和企业用人用工情况以及近期招工招职情况,建立本镇各类就业岗位资源库。
三是摸清本中心城区内的企业和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社区服务性岗位近期内招工招职情况,同时也要摸清外地企业在本市的招工招职情况,建立招工招职信息资源库。
3.加强培训
(1)、培训目标:全镇年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不低于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600人,分期完成。当期培训结束后就业率达90%以上。
(2)、培训范围:全镇范围内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的农民、复员退役军人、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等。
(3)、培训专业:SYB创业培训、计算机操作工、计算机软件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服装制作工、制冷设备维修工、数控加工、模型工、气焊工、电焊工、电梯安装维修工、汽车维修工、摩托车维修工、电动车维修工、绿化工、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家庭服务员、市场营销员、美发师、美容师等专业。所选专业必须达到一定的人数,足够开一个班的要求后才能正常开班进行培训。
(4)、流程要求:根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班流程》的顺序进行,由各村(居)先行组织报名,报名者只要携带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个人证照两张,到村(居)负责就业工作的干部处报名,根据所报的培训专业,分门别类登记好报名表,花名册要求汇总,尔后由劳动保障事务所收集整理,统一送到区劳动就业管理局,确定培训机构再开班授课。
(5)、培训计划:计划拟培训四期,在七、八、九、十月份每月各培训一期,培训根据报名情况而定,当月报名的,到下一个月进行培训,以此类推,因为要通过政府采购来联系培训机构,具体到哪培训,目前还不能确定。
4.狠抓推荐
发挥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优势,积极向用工企业、单位推荐我镇人力资源,重点向在我镇落户的用人企业、单位推荐;对生活特困人员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
5.严把考核关
(1)、把培训和推荐就业任务进行分解,将全年就业培训和就业推荐任务分解到各个村(居)委会。
聚焦1+6网络工程师培训:成就复合型网络人才
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自2002年推出以来,经过不断的努力,成功地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网络人才。据了解,当初这套课程是清华大学的专家教授和万博天地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历时一年半的时间自主研究编排而成的,是万博天地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共同推出的针对网络人才培养的职业培训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升级,始终保持着紧贴网络技术最前沿的特点,是获得各方肯定和赞扬的网络技术培训课程。
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课程具有理论讲授、教学演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四个方面并重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雄厚的师资、专业的知识传授,都让清华万博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成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网络人才的不二选择。
据了解,该课程自问世以来,在全国组织了高质量的网络职业培训,每年培训数万名网络技术人员输送到全国的政府机构、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成为这些单位IT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骨干技术人员。在2007年1月26日,清华万博1+6网络工程师项目作为管理规范,诚实守信、品牌意识强,并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精品项目,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评为“2006年度职业培训优秀奖”。
清华万博“1+6”成为高考生、中专生的香饽饽
高考失意不用急,万博1+6带你走向职业成功。据资料显示,我国在2008年前高校招生比例将控制在50%以内,高中生升学压力大。不少考生在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搏杀之后,仍然被理想的大学拒之门外;同时,许多中专毕业生、甚至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局面。
近年来的就业现象也告诉人们,通过职业培训培养出来的紧缺人才就业率往往高出许多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网络人才的巨大缺口,让许多出路艰难的高考落榜生、大中专毕业生们看到了另外一条成功之路。
你们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县职教中心参加这次家长会,并希望您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了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学校全称为高青县职业教育中心,于*年建校,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教学楼前广场、标准运动场等,配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会议礼堂、舞蹈房、琴房、画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气焊、数控机床、汽车驾驶与维修、纺织服装加工实习车间等。可以说,学校教学手段先进、实习设备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学习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7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4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26名,县级名师1人,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以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在全市的职业学校中也是屈指可数的。目前,学校在校学生近800人,在籍学生1800多人。
近年来,我校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狠抓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一人多岗,实现了岗位的双向选择,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实施全方位无缝隙连带责任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专门成立了督查室,狠抓各项制度、措施和具体工作的落实到位。
学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办学理念,以教学和管理为中心,倾全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状况开设专业、划分班级,一手抓对口高职升学,一手抓就业培训。目前学校设有计算机、财经、机电、生物工程、服装、幼师六个对口高职升学专业,设有纺织、电工电子、机械、数控机床、热电、金属切削、电气焊、汽车驾驶与维修、计算机、财经、机电、生物工程、服装、幼师等十几个就业培训专业。同时开展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年对口高职升学考试,我校本科上线32人,在全市同类学校中排名第四,本科升学率是全省平均本科升学率的7倍,专科升学率已连续五年保持100%。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学生就业率100%,就业满意率也高达90%以上。学生管理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获得“平安高青建设先进单位”、“*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市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市岗位目标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其中,“平安高青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只有我们这一所学校获此殊荣。教师中先后有五十多人次获得省市县综合或单项表彰。受省市县级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达四十多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一心一意抓教学、聚精会神抓管理是分不开的,也与广大家长的配合支持分不开的。
在学生管理方面,全校上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观,以“严字当头,爱在心头,疏堵结合,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实行全方位无缝隙连带责任管理。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构建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导处(团委)—学生管理科(年级科)—班主任五级管理网络;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学生出入程序,学生进出校门必须经过班主任—年级科—学生管理科—教导处—分管校长—保卫科层层把关;严格考勤制度,坚持每节课一考勤,每日一通报;狠抓学生宿舍管理,四名宿舍管理员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夜间分管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在宿舍轮流值班与学生同住,学生住宿人数坚持每日一通报;学生放假实行回访制度等。通过大典、集会、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法制和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竞赛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
在教学方面,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狠抓备课、上课、自习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管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全、开足课程。注重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所有任课教师都取得了中级以上计算机等级证书,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狠抓高职升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就业培训工作。坚持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实行“双元制”办学。专门成立培训部,加强就业培训的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实习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和满意率。学校投巨资建起了电气焊、数控机床加工、汽车驾驶与维修等实习车间,与县内外知名企业密切联系,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实训实习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调整选择高职升学或就业培训。实行全日制与半工半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边学习、边工作,这样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解决了部分学费和生活费来源,为将来的实习、就业铺平了道路,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与县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用工合作关系,如: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鲁泰纺织有限公司、钜创纺织有限公司等。近期学校又与北京、江苏等地几家知名企业达成用人协议,为学生的就业安置开辟了广阔的渠道。
学校的各项收费严格按照省市物价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目前,高职升学班学生每生每学期收取学费850元、住宿费70元、班费25元、电教教材费16元。学校制定了奖学金和贫困学生救助金制度,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对优秀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组织教职工捐款救助贫困学生,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用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自*年10月至今已累计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达32230元。几年来,无一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学校对学生食堂和小商店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吃用的经济、安全,比较其他学校而言,饭菜的质量价格应该说是比较适宜的,估计学生一周(七天)的生活消费也就在40—50元之间,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适量控制费用支出,注意培养子女的勤俭意识。
各位家长朋友,感谢多年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配合、支持。虽然我们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我们的工作肯定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次的家长会除了向家长通报学生、学校的基本情况,加强沟通交流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诚恳地希望各位家长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为子女的健康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家长,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决定命运,知识就是金钱,就是财富。一个人若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没有一定劳动技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知识技能水平的高低与个人收入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学历越高,技术越好,收入越高。可以这样讲,当前初中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中专生要自己找工作,大专生能找到比
较好的工作,而本科生研究生是用人单位来请我们为他做工作。知识技能水平越高,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就越大。未来的就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当前我们的子女最应该做的就是学知识、练技能,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从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职业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学生管理方面,全校上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观,以“严字当头,爱在心头,疏堵结合,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实行全方位无缝隙连带责任管理。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构建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导处(团委)—学生管理科(年级科)—班主任五级管理网络;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学生出入程序,学生进出校门必须经过班主任—年级科—学生管理科—教导处—分管校长—保卫科层层把关;严格考勤制度,坚持每节课一考勤,每日一通报;狠抓学生宿舍管理,四名宿舍管理员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夜间分管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在宿舍轮流值班与学生同住,学生住宿人数坚持每日一通报;学生放假实行回访制度等。通过大典、集会、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法制和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竞赛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会议《决定》明确:中等职业学校20*年扩招100万人,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将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从山东省的情况来看,20*年对口高职升学本科招生计划比*年增长了一倍,专科计划招生50000多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也知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更迫切需要的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国家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现实已经向我们发出警告,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等不少领域和行业,现有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需求缺口巨大,而且已经成为制约这些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各地出现“技工荒”和年薪三四十万元的“天价工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事实也证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被看好,教育部统计表明,多数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北京、浙江的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远远高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原因就在于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更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所以说,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白当前的社会形势,改变传统的观念,上职业学校照样有出息,照样能成材,甚至更有出息,更早成材。家长要积极鼓励、支持子女上学,一句话:知识技能改变命运。
近年来,我国各计算机专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和社会目标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失衡,出现了结构性就业困难。原因在于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时又难于改变,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严重滞后。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在当前金融海啸严重影响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往年一样较高的就业率,得益于连续四年的艰苦探索,特别是在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创新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2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
符合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够满足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融合了传统本科的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3面向市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动态教学机制
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西邮计算机系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了灵活弹性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考核与管理模式,加大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计算机系与西安高新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深圳市软件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与园区中大量企业的合作,根据来自企业的需求信息,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充实调整。如企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就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IT职业规划与职业化塑造”课程,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到校为学生授课。这些调整和合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计算机系与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前三年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大四第四学年学习企业的课程,学校通过课程置换,承认学生所获得的学分,毕业后到企业任职,大多数同学获得了高新聘用,许多同学毕业后都成为公司的核心骨干。
4建立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除了加强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外,计算机系积极开展了实验室开放工作。各个实验室在完成正常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的同时,全天为学生开放。每门课程都开发了供学生在开放实验中选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既解决了正常课内实验学时不足的问题,又为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条件。计算机系还成立了十余个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由实验室承担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主要有“嵌入式系统兴趣小组”、“FPGA兴趣小组”、“多媒体制作兴趣小组”、“网页制作及组网兴趣小组”、“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兴趣小组”等。一个兴趣小组常常出现数百学生报名的可喜景象。近年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在陕西省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以及各类企业或行业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积极参加开放实验或科技活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肯定。
5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双赢实践教学基地
计算机系特别重视与企业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采取了内外结合、校企互动、订制培养、就业对接的方式:同一家企业,既在校内建立实习基地,又是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校外功能对接,互为补充;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管理,各有所侧重;实习实训和课程内容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设置和调整,校外实习是校内实训的衔接和延续;最终实习考核的结果以在企业就业为目标,以胜任企业要求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为检验。以双基地合作伙伴北京神州数码融信软件公司为例,双方的合作关系为:校内实习基地由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企业承担教学费用。有意参加培训的学生先由企业招聘,再根据企业的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前期培训。培训从大三暑假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培训。期间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西安邮电学院的学生,又是神州数码的见习员工。在校内实习基地培训经考核通过者将成为企业的见习工程师,进入第二阶段,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参加真实项目实习。参加项目两个月后进行适岗度考核,通过后将成为神州数码的正式员工。企业为不被录用的学生出具见习表现证明,以便重新求职。被录取者继续参与企业开发项目,同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通过答辩,毕业后正式入职。
6吸收社会和企业资源参与实践教学和培训
目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在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企业真实环境下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的了解以及必备的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开放办学,吸收社会资源和企业参与。例如,学校近年来与西安高新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多家企业就软件开发与测试人才的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种面向就业的培训,使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由于企业的参与,学校不仅迅速接轨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且还获得了企业捐助的大量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改善了办学条件。计算机系将国家鼓励发展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重点,针对企业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并设立培训项目。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学生在完成正常的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外,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完成企业所提供的有关课程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企业经理和技术总监给学生上课,并且带学生到企业体验实际工作流程。其中有关团队合作、职业素质、企业文化等培训内容,直接由企业派有关人员来授课。培训后,学生在企业由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工作,并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会被企业录用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7探索并创新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
计算机系积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与国内外多家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出“3+1创新教育实验班”、“与企业对接定制培养”、“企业参与以紧缺行业需求为目标的就业培训”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多种校企合作方式构建出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具有针对不同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且贯穿了不同方式所共有的核心内容,都是以本科教学为根基,以校内校外联合实习双基地为载体,以共同组织教学和管理为手段,以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到合格员工为目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与传统教学不同,校企合作教育在教学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认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思想过得硬、作风过得硬、技术过得硬”,力争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开展了多种具有企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采取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紧跟前沿技术,并以项目设计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零适应期”的平稳就业。
8大胆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需要企业参与制定实训课程、联合组织教学和共同管理,组织对接培训并开展就业服务。这些任务的开展逐渐显现了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为满足与企业合作的需要,计算机系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寻求突破,建立了“西安邮电学院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功能包括有窗口功能、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就业服务、素质教育、教师培养等功能,实现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服务和保障。实训中心开展了各种就业实训,成为学校通向社会的窗口和纽带,开辟了学生过渡为职业人实现直接就业的新途径,弥补了现行就业服务体系的不足,构成了校企合作对接双赢的就业特色。实训中心通过建立接近企业真实物理环境和管理环境的实验室,在技术课程实训的过程中,贯穿了职业员工素质养成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本科教学中的缺失状况在实训中得以改善,凸显了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职业化特色。
1、工学结合,构建课程体系
分析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角色,开展广泛调研,科学合理的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跟据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以往的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对大连、沈阳、鞍山等省内城市的IT企业和市场需求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及企业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中职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即要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选取,也要根据学院特色和相应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根据社会、市场、企业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设置课程系统、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努力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懂技术的专门人才。
2、依据专业就业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中职学校本教育是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要以实践应用化为原则,这也符合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点。但实际上是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都不能胜任本专业的相关工作,甚至连组装电脑、安装系统都不会,office办公自化也是一知半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有选择的调整教学内容,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即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大学生实习、实训、下企业实践的机会。接近未来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积累了工作经验,实现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机制的紧密衔接。中职本科学生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就要强,才能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适当减少或削减学时,而动手操作的课程要尽可能的多开,强化C++、Java等课程,增开ASP、Oracle、Apache、C#、等课程。也可以分方向教学,加开英语班、日语班等。因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多在软件公司,接触外文的机会相对要多,应该提高计算机专业外语水平。
3、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技术人才
学不在多而在于精,学院即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某一方面专项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编程语言可能有多种,但对于他来说只要精通一种就足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当然是多多益善。鼓励支持学生多参于工程设计及各种技术大赛。比如动漫制作、手机编程、系统开发等专业技能竞赛。竞赛的形式很多,即可以是个人赛,也可以是小组赛,近年来,通过技能大赛,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勤奋出成绩,技能走天下“,学习技能热情高涨,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即提升了个人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行业认证证书,为日后的就业也增添了一份法码。
4、加强就业培训实习环节,应对市场挑战,提高就业竞争力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桥梁,实施校内校外联合办学,学中做和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实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检验教学成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中职本科是四年制,而且大部分在中职学校的时候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大一大二的时候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大三或大四则是应偏重校外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去完善和提升自己。实习的过程,就是一次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人格完善的过程。了解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从开始的浮燥到心态的稳定,学会服从,学会收敛,学会遵守规则。
二、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主体,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中职学校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足,如果按照常规的四年制本科教学方式学生及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即要有雄厚的文化知识,又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讲究教学方法,不但能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师傅。
三、总结
莱芜市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创建创业型乡镇(街道)和创业型社区(新农村)”活动,选择部分创业基础和工作基础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带动全局,形成了以创建活动促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平台建设促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开展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
(一)科学确定创建单位。市人社局、财政局、农业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创业乡镇(街道)和创业型社区(新农村)活动的意见》,确定了创建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创建单位经济发展环境较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参加创业培训人数较多,创业就业服务功能健全。经过择优选择,全市确定了8个乡镇(街道)、30个社区(村)开展创建工作,创建期3年左右,2013年底进行评估验收。同时,着眼于发挥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创建实效,制定明确了创建标准和具体指标要求:如,创业型社区、村未就业劳动力不超过总人口的3%,个体私营企业、工商户总数占本社区总人口的比例要达到5%以上,创业型新农村应达到2%以上。
(二)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基础功能。一是建立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全市20个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都配备了5-9人的专职工作人员,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用工招聘和劳动保障事务、跟踪扶持等方面的创业服务。所有社区都设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站,每个社区、村都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面向辖区内劳动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都配备了计算机、大屏幕、传真机、身份证识别仪等办公服务设施,实现了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创业就业信息互联。全市1070个村居均设立了代办点,以劳动保障协理员为主体,聘请代办员1920人,使城乡居民和外来创业者不出村(社区),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理好行政服务的各个事项。各基层平台对辖区内创业就业情况实行了动态管理,分类指导,为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针对性强的创业就业服务方案。
(三)开展多形式的创业助推活动。各基层创业服务平台以开展创业助推“1+3”行动和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为抓手,着力解决创业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面向辖区内有培训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大力宣传全民免费创业就业培训的政策,为他们提供创业就业培训信息,组织他们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就业培训。近三年来,各创建单位参加创业就业培训的劳动者占到了全市创业就业培训人数的55%。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各基层平台通过培训推介、窗口发放、印发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向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创业项目信息,及时受理政策落实申请,实现了不出村居即可享受创业服务。
(四)建立形式多样的创业园区。各乡镇(街道)结合镇域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新建、改造等多种形式,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园、专业市场和特色街。仅8个创建创业型乡镇(街道)、30个创业型社区(村)已建成各类具有孵化功能的创业基地32个,入驻企业、商户及其它经营业户2348个,吸纳各类群体就业1650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各乡镇(街道)创业服务队伍不够稳定,大多数乡镇的公共创业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创业知识水平还不能满足创业指导工作的需要。
(二)创业层次不高,规模较小。作为乡镇(街道),特别是农村,收入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同时受地理自然环境、信息流通、消费理念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适合在农村开发的创业项目或者创业资源较少,创业项目大多局限于零售、产品、来料加工、小型餐饮、初级维修等类别,投资规模较小,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三)创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对于绝大多数初始创业者来说,基本没有完成创业所需的原始资本积累,普遍面临创业资金短缺问题。
(四)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究其原因,人们的创业观念仍比较保守,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对在创业中可能出现和遇到的风险十分担心,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观念,缺乏冒险精神,造成创业意识不强。
三、加强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完善基层平台工作机构。进一步明确基层公共创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工作职责,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逐步以专职取代兼职,提高工作队伍稳定性。公共创业服务政策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建立学习和培训制度,对基层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基层公共创业服务队伍。
(二)健全完善创业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内容,制定明确创业资金用于支持创业指导服务的使用办法,将创业服务的各项工作内容尽快落到实处。进一步拓宽创业项目征集渠道,筛选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充分利用项目展示、网上等各类方式,免费向创业人员积极进行推介。要以乡镇等基层失业人员、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军队退役人员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宣传和引领工作。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尤其是注重对乡镇、社区居民创业能力的提升培训,引导广大群众开拓眼界,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掌握致富技能,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支持和鼓励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社,激发他们的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