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幼儿园线上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线上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线上教学

第1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一、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教学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时定点开展业务学习和交流研讨,遵循互动式原则,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原来的旁听式学习变为互动式学习,鼓励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讨论的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本学期在幼儿园双自主管理模式下,全体教师通力合作研究制定双月备课计划、班级幼儿关键人沟通制度、月绩效考核管理计划。除此之外我们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各种培训的机会,虽然疫情期间交流学访的机会很少,但我们从未放弃过提升的脚步,利用多种媒介完成自然教育、足球体适能、幼儿发展评价、分级阅读等各项学习,让教师们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二、勇于创新,追求高效的工作质量。

1.探索与改变之一:抓骨干 带一片工作策略

积极推进教师分层培养争当教学典型,积极创新,以榜样、模范的教学行为带动幼儿园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我园三名年级组长作为骨干力量,以塌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好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全园教师的好评。我们就以身边的教师作为榜样,动员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从身边学起,对比和检验自己的教学工作。

2.探索与改变之二:废止主题墙饰 探索游戏计划

完成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目标——坚持——反思三步走,我们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幼儿在园真正所需的环境、材料、活动,不断打破形式化的环境与材料,思考能真正为幼儿带来教育与发展价值的活动。让环境与材料不再拘泥于高结构化,由幼儿的游戏过程来产生游戏结果,强调自主化和生成化。活动类型也充分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求,从孩子在真冒险、真投入中体验到真喜悦,让“游戏”不再只是游戏,而是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游戏反思能力,从游戏中的思考,到游戏后的记录,到向教师叙述游戏故事,再到游戏后的分享,游戏故事被画在纸上上墙,再回顾游戏故事。

教师在游戏中给孩子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与鼓励,满足幼儿需要在游戏中产生的材料结构并给予孩子需要的挑战性环境,真正放开手的同时给予幼儿建设性的支持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也从孩子身上看到了有效师幼互动背后的教育质量提升,而这也是保证幼教质量的关键。

3. 探索与改变之三:减少不必要的书写(基本考量谁孩子)

我们为了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捕捉幼儿游戏的瞬间,然后进行回放、研究,体现出教师真正想了解幼儿的愿望与努力。节省不必要的文案工作,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观察与幼儿游戏中。幼儿观察记录与关键人沟通记录的有效融合,为教师全面观察幼儿与家长高效反馈奠定了专业基础。

三.加强课题研究,突显办园特色

本学期,我园坚持“以研兴园,以园促教”为宗旨,以教研为切入口,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胆开展研讨活动,国家级十三五课题《幼儿园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孩子行为的策略与方法的有效研究》、区级十三五课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与体能检测的有效融合》经专家对该园研讨能力的核实均顺利结题。园本研究课题亮点工作《方案主题活动背景下诱导区创设》,以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的兴趣,注重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大胆尝试的精神,为我园形成独特的办园特色,“在生活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打下基础。本学期我园一名教师评选为天津市中小学市级学科骨干教师、8名教师在2020年天津市学前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的优异成绩。

四、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质量,增强良好社会效应

第2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现状的形成;现象的制约;认识否定与反思

1.会宁县幼儿教育“大班额”现状的形成

1.1县城幼儿园的现状:近年来的教育“跟风”和“陪读”教育日益盛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进城读书的势头越来越大,空闲了乡下教室拥挤了城镇学校,大班额的形成与发展“势不可挡”,相反也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滑。甘肃省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山区,虽然“干苦甲天下”,但是也是“西北高考状元县”,这里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加之会宁县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幼儿园的班级基本情况应该是大班不超过35人、中班不超过30人、小班不超过25人,而我们会宁县幼儿园的大班64人、中班62人、小班58人(会宁县幼儿教育属于简托班,每个年龄段上浮5个人),都是“教育热”、“进城热”、“成才热”引发的严重后果。

1.2乡村幼儿园的发展:由于上述原因,我县农村大多数小学已经关闭,相应的学前(农村以前都是学前班)教育也就不会存在;自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县已经计划全覆盖三百多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对于缓解幼儿园大班额,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3据“好孩子育儿园”网转载《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的文章看出: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等地区均出现学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存,逼迫迎合家长的心愿;另一方面小学一年级在入学采取测试招生的办法。“小学化”倾向的制约是幼儿教育的巨大弊端。

2.时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制约

2.1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等渗透或者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通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2.2误区: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式”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得了家庭家长的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的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了幼儿园的教育计划,严重危害了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2.3制约:“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有:

2.3.1使幼儿还没有上小学就产生厌学情绪;

2.3.2妨碍幼儿天性的形成和幼儿的快乐成长;

2.3.3不利幼儿身体和身心健康。

3.幼儿园教育“超常态”认识否定与反思

3.1对大班额教育教学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学前(幼儿园)教育备受关注,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学前(幼儿园)教育资源不均衡,促使许多办园规模、收费合理、保教质量好的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情况。幼儿园大班额现象衍生出一些教育弊端,如:安全隐患、个性化的指导不够、教师工作压力大等等。

3.2对家庭的教育观念的否定:学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队伍相比较十几年前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转变家庭家长教育观念,树立起教师与家长共同的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是实现幼儿教育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3.3大班额教育环境的弊端:大班额教育教学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更加严重;转变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是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必要措施。明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让幼儿教育中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所在”。

4.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的本质、模式、体会和基础

4.1本质: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正确运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教育与管理永恒的主题;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现象,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性质的最终体现,独辟蹊径地阐发了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核心的“德、智、体”三育并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强调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4.2模式: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事关个体幼儿园的成功与否,在总结了多家幼儿园的发展模式以及我园的发展历程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即:自身发展、政策发展、农村发展。

4.3体会:因材施教、平等教育、依法治教、服务社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为我国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化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心,在启蒙教育阶段,就应该适时的有计划化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存储后备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是教育的重大使命,百年发展,教育为本,只有遵循服务社会的原则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幼儿未来的发展素质。

4.4基础:运用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教师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总目标,形成正确的儿童观,评价观,课程观,教学资源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关系,德育与教学关系,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第3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幼儿园课程内容膨胀家长曾有媒体报道称,江苏省教育厅将出台“幼儿教学标准”,禁止幼儿园再教授唐诗宋词、算术等“小学化”内容,还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这篇报道引起了众多人士和幼教专家的讨论和关注。可见,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置,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现状

(一)园本课程形式多

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中越来越普遍。园本课程包括有综合教育课程、生态式教育课程、快乐成长课程、单元教育课程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课程内容过多,致使幼儿的学习量超负荷,最后引发幼儿厌学的事例不在少数。

(二)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各种课程百花齐放

当今社会的高度发展及核心家庭的增加,为了促使自己的子女赢在起跑线上,幼儿家长通常主动要求幼儿园开设幼儿数学、英语等课程。不仅如此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也不断进行多种课程的教育,并让幼儿参加一系列的比赛,赢得观众的喜爱。殊不知,这些可能不是孩子想要的,并使其失去了更好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三)特色课程五花八门

现在幼儿园开始的特色班、兴趣班花样颇多,在这种形势下幼儿除了常规的活动之外,还要在老师和家长的诱导下学习众多课程。比如,艺术类的就有戏剧、钢琴、古筝、书法等十多种。这些是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的必修课程。很多幼儿除了上幼儿园的时间外,业余时间被家长安排得满满的,如果教育的初始阶段就迫使幼儿穿梭于各种辅导班课程,不仅会扼杀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还会导致幼儿“闻课色变”。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出现分层

幼儿园设立很多课程的目的是为幼儿的将来做准备。事实上,一些课程却和幼儿的实际生活脱轨。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园的这些行为无疑是造成幼儿与实际生活脱轨的“藩篱”。幼儿长期以这种真空状态生活在幼儿园中,缺乏教育与生活的互动,造成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距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千里之外,结果导致幼儿不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和体会,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

(二)课程内容严重超载,重视幼儿的眼前成绩忽视长远发展

幼儿园课程内容过度超载,而在某些方面超负荷的学习会延误挖掘幼儿关键能力的时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在一定时期内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即对某些事物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但对其他事物却视而不见充耳未闻。这要求教师帮助孩子最大程度的发挥敏感期的潜力。

在这个知识产权的社会,很多家长急功近利提议将小学课程提前纳入幼儿教育内容之中,他们以知识层面的东西来衡量孩子的聪明和成长。殊不知,这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为代价的半摧残式教育,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在这张毁灭性教育之下所取得的“发展优势”走不了多远。事实上,幼儿教育的重心应该是注重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幼儿的基础素质,为幼儿营造快乐成长和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幼儿园课程选的引发的几点思考

(一)幼儿课程应当源于生活

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首先考虑体现生活趣味性的问题。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不要仅限于幼儿园老师所组织的各项活动,这既不符合幼儿园课程的要求,也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来说,只有学习那些具体形象的、可感知到的事物才最有效,恰恰幼儿身边的现实生活便是这种学习内容的重要来源。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更应该贯穿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而且,幼儿在园的任何时候都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契机。

(二)课程内容游戏化,让幼儿体验教育的快乐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兴趣。游戏的两大功能是满足人们的消遣性和娱乐性,以游戏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它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积极的音乐学习体验;能正确调节儿童的心理状态;调节儿童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帮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我们应该寓幼儿园课程于游戏之中,尽可能将教学方法游戏化,借助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学会自由地表达,让幼儿充分体验受教育的快乐。

(三)课程内容从长远着眼,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的相对价值有明确的核心准则要求。必须最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就是向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它本身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且易于被幼儿接受。因为,每个孩子一天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拥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自由发挥的机会,制造灵活多变、高效、充满活力的氛围,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兴趣,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好“度”

随着社会各方面竞争愈演愈烈,有些幼儿园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开设门类繁多的特色课程、新奇课程来满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需求。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特色班,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家长幼儿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把握好“度”,充分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引导和帮助幼儿选择适当的、寓教于乐的特长班。

综上所述,作为幼教工作者,应严格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设置教育教学活动和内容,以防课程内容膨胀造成不利后患。在幼儿教育中,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又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将教育工作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蔡东霞.有效教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J].幼儿教育,2009,(18).

第4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家长不妨看看这则案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妈妈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就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乌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案件以幼儿园败诉而结束,这位母亲获得1000万美元的赔偿。

这则案例启示家长,不仅不能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小学化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敢对进行小学化教育的幼儿园说“不”,并积极配合幼儿园正规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曾指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如把人生定义为长跑,比的不是起跑,不在于起点的“暂时”领先,而是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好性格、好习惯、自主自立能力,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家长应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而不能要求幼儿园把孩子培养成会背唐诗宋词、能做算术题等所谓的“神童”。这就需要家长转变传统观念,对孩子科学地因材施教,而不人云亦云赶时髦。

第5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学前教育;幼儿发展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然是一个热词。随着“互联网+”的浪潮来袭,教育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变革,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学前教育也在努力紧跟时代步伐,“互联网+学前教育”模式兴起,教育不论在何时,其前景都是光明的。作为一名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互联网+”正慢慢革新传统的幼儿教育工作,逐步改变幼儿惯有的学习模式,努力创造个性化的幼儿教育。

一、借助“互联网+”合力开展幼儿教育

“互联网+”时代既给幼儿教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不是靠幼儿教师的单口相声,就是引入一些教学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如今,由早期的单一媒体使用到现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正如,我园在一年前为一线教师购买了“主题树教学资源”软件,丰富共享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不仅减少了幼儿教师对日常教学课件的精力投入,而且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更能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深受幼儿喜爱。改变原先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此,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更愿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更具可操作性。

幼儿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最为关注的首要工作。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一日生活中尤为重视幼儿的安全,经常对幼儿进行苦口婆心的教导。然而,由于每个幼儿家庭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同,有些家长对知识技能更为注重,而忽视了其他教育内容,还有个别家长的态度便是将幼儿送来幼儿园就是幼儿园的责任,导致幼儿安全教育的开展是家园脱节、各管各的局面产生。为了家园能够紧密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本学期我园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通过上海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逐步提高孩子的安全素养。通过网络平台,教师进行以主题式的安全内容授课。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安全视频短片中的主人公是同龄人在出演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更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此外,课堂外必须由家长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微信公众号来和幼儿共同复习、测试过关,这种新颖的互动形式不仅加强了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而且能让幼儿家长逐渐重视起安全教育。

由此可见,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各种幼儿教育活动,如集体活动、幼儿安全教育、幼儿游戏等,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二、运用“互联网+”改变幼儿学习模式

在传统幼儿教育活动中,通常是老师布置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环境与材料,让幼儿身临其境,自主探究。正如我们幼儿园班级中的个别化材料,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并制作出相当数量的个别化材料。而当幼儿尝试过后,教师发现个别化材料损坏了,孩子的兴趣不高了,探索欲望也减弱了……可见,个别化材料的层次性也不够,缺乏挑战度,满足不了班级不同水平的幼儿。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IPAD俨然已是幼儿的好伙伴。我们时常会看见饭桌上的幼儿被IPAD中的游戏所迷住,发现那时的他们,专注力是如此之强。其实,我们还是要客观地分析IPAD受幼儿喜爱的原因是什么,是游戏内容,是游戏的竞赛形式,还是游戏的趣味性?其实,我们不该小觑0~6岁学龄前儿童,要帮助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在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投放了电脑以及IPAD等多媒体物品,事先在IPAD中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APP,供幼儿在个别化活动时使用。幼儿通过电脑资源库寻找幼儿当下所需的资料,如在阅读角中,我们根据《动物大世界》主题投放了与动物相关的视频资料库。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看、听双重感官来了解动物知识,还可以上网查询、获取足够信息,真正做到自主自发的学习方式。往往这些软件能从“学习主动性、寓教于乐、人机互动、资源丰富性”等关键词去顺应与丰富幼儿的学习,幼儿的积极性更强、探索欲望更浓。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对抗性游戏、具有挑战难度的游戏更受欢迎,他们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去尝试。

的确,网络改变了幼儿探究认知的方式。互联网为幼儿提供充足的信息,信息化媒体充当老师,色彩鲜艳的界面、夸张突出的事物形象、逼真有趣的动画,更符合幼儿认知和审美特点。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儿歌欣赏、游戏练习等多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内容,让幼儿在“玩”中达到“玩中学”的效果。

三、共享“互联网+”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互联网+”给学前教育带来的最大改变,不仅是信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落实。“互联网+”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个体性,因为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侧面,对事物的理解不是唯一的,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一个幼儿园班级中,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是该把所有孩子都拉在一条所谓的标准线上,还是该让每个孩子在自身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三十多孩子的一个班级,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进度,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互联网+”学习恰巧帮助我们幼儿教师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正如有多个品牌幼儿英语学习都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软件,根据幼儿的年龄、英语水平等进行评估,然后再制定出属于该名幼儿的专属学习进度。在幼儿每一次学习过后,该平台会记录幼儿的英语学习情况,以便下次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记录幼儿每次线上使用情况而产生的个性化数据,能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解与分析个别幼儿的数据,让他们更加了解幼儿,便于进行个别化支持与引导。

“互联网+”让学前教育有了“个体儿童”的思考维度,真正以每一个儿童为中心,将儿童视为能够自主学习的主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幼儿,使幼儿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因此,利用“互联网+”来转变教育实践者的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必定会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为幼儿营造高科技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体验高科技的魅力。甚者,借助“互联网+”的思路来革新课程、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让我们一起共享“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数据化,共同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发现亮点、弥补不足,促进每个幼儿更好发展,为共铸学前品质教育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第6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一、“阳光教育”理念统领,发展幼儿园教育内涵

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是确保幼儿园稳步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率领教职工集思广益、反复研讨论证,制定了发展规划,树立起“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提出了“与阳光同行、与自然交融、与时代共进、与未来适应”的“阳光教育”办园理念。为了让幼儿教师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我园围绕着阳光教育理念,实行育人责任制度化、学生鼓励系列化、心理辅导立体化,构建起阳光育人工程与阳光幼儿园两大框架。与此同时,优秀的幼师团队也与阳光理念相得益彰,教师们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孩子。实践证明,阳光教育理念有效地推进了教师幼儿园内涵的充实与发展。

二、拓宽文化课程体系,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以阳光教育理念为核心,我们规划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蓝图,而课程的创新和有效实施正是落实阳光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朝阳区教师幼儿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特色发展、拓宽路径,构建唯美、向善、求真、关注生命的幼儿园课程,为满足幼儿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途径。我们在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基础上,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每学期幼儿园都利用互动教研的方式带动区内各个幼儿园协同发展。

三、突破传统培训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是育人的主导力量,教师幼突破传统培训模式,使教师专业发展走上了良性轨道。

1. 学习在线――让培训无时不在。“学习在线”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家讲座、案例交流、在线讨论、答疑解惑、考核评估等。教师幼儿园采用“学习在线”进行了“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正确的课程观与儿童观、家长工作策略”等六个专题讲座、多次线上案例交流和在线讨论,通过讨论、交流,帮助教师加深了认识,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2. 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针对近年来新教师的增加,我们在2010年启动了“青蓝工程”,提出了一年入门、两年上路、三年成长、四年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2011年,又针对转岗教师开展了师徒结对、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通过技能培训、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等形式,带动全区校办幼儿园转岗教师能力的提高。

3. 自我提升――打造学习型团队。“学习在线”、“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要想打造学习型团队,则要求教师形成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习惯。2010年,教师幼儿园启动了首席、名师工程,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使在岗学习成为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幼儿园还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把教师培训作为对教师工作的奖励,更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四、发挥教育科研引领,创设鲜明园本文化

第7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幼小衔接;课程内容;超重;对策

幼小衔接的核心是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小衔接,针对儿童发展的过渡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一、幼小衔接课程内容的超重现象

1.课程的设置偏重智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小衔接的教育质量成为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课程的设置上重视知识的积累,轻能力培养,教师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这不仅无助于发展幼儿的入学适应,反而会让幼儿产生厌学、怕学的倾向。

2.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幼儿的可接受范围

幼儿园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忽视幼儿可接受的能力,无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知识的学习上拼命加码。让儿童过早进行紧张的学习活动,进行灌输性教学,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教学效果,在进入小学后出现以下不良情况:入学感到学习非常轻松,在课上不专心听讲、写作业也非常不认真等现象。

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越来越高,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将小学的行为规范搬到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样子排出了课程表,采用小学的课本,提前给幼儿讲授小学的内容,教学活动基本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游戏活动很少运用在教学活动中。

二、幼小衔接课程内容超重的解决策略

1.幼儿园要正确认识幼小衔接

作为幼儿园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自己办园的宗旨,要实事求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各个方面的需求,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严于律己,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幼儿学习的接受能力,让教师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2.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

幼儿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制订教学目标,应该从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应当从幼儿入园开始,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社会适应性以及稳定的情绪、对各种活动的态度和各种行为习惯。

3.积极开展家园合作与交流

幼儿园要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访谈表、家园互动栏或者是家长会等家园合作的方式,与家长多沟通,引导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做好入学前的家庭准备。告诉家长幼小衔接不是单一知识的储备而是各方面齐头并进的,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小衔接的教育,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

总之,幼小衔接课程内容的超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所有人员共同的坚持和努力。希望我们在尊重幼儿成长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助幼儿一臂之力,使幼儿顺利步入小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第8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因此,不论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在学校教育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都被特别关注着。现如今的音乐教育方式跟以前大不相同,这种新的方式使孩子能够主动喜欢上了音乐。孩子们不仅在学校能够学音乐,家长们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跟上流行趋势,不被其他孩子落下,在假期还会为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的程度大小;一旦出现与其相对比的教育方式,且与其教育的方向相反,不仅会使孩子学习音乐能力下降,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学习音乐。从当下的幼儿园教育方式来看,绝大多数的幼儿教育方式都是区域大众化,无法体现教育特征。一些幼儿园会在课后创建特长班,这也是孩子家长所要求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繁忙,想让孩子有些特长。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也有弊,一方面能够提升孩子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大量的灌输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家长之所以想要在课外为孩子报辅导班,原因是他们认为学校的大众式教育无法给予孩子全面细致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十分普遍的,长此以往,家长不顾及的让孩子参加音乐辅导班,不考虑音乐培养的目标和方针,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体音乐水平。对于幼儿园来说,如果其不经常与家长沟通,家长就不会了解孩子的状况,这样也不利于授课的效果。这样类似的矛盾必须被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家庭和幼儿园培育幼儿音乐能力的有效策略

由于家庭和幼儿园在培育幼儿音乐能力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矛盾,我们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在幼儿园中,他们所给予幼儿的音乐知识要与家庭中给予幼儿的音乐知识相符或者是相互补充;并且,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做到良好的沟通,同时做到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的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可以用多种方法将家庭和幼儿园融入一体,并且开设各种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使其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参与到音乐方面的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孩子在学习音乐方面是很有天赋的,有时却因为家庭环境使他们在家很少展现音乐方面的能力,甚至连唱一首歌都会扭捏半天,这样就会使家长怀疑幼儿园教学的能力。相反,有些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以外的场所都表现的十分活跃,就是不愿意加入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这种情况让幼儿园老师特别为难,最终就会造成老师不关注孩子的状况,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因此,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进行共同的音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各式各样。

(三)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例如,可以让家长观看一场幼儿的音乐会,使其根据孩子在音乐会上的表演来进一步的了解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家长也可以加入到亲子音乐活动中,并且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各项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还能够加深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对于幼儿园,可以采用将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节课录制下来刻成光盘然后让孩子带给家长观看的策略,这样可以让孩子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课堂情况,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家长在课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报选辅导班,然后进行有效的培养。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培育孩子的整体音乐能力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不是进行音乐家式的培养,目标要明确,力度要适中,不可盲目培养。幼儿音乐能力主要是来源于幼儿园的培养,所以,在幼儿园教师的责任相当的重大,尤其是在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合理对接过程中,教师则是家庭和幼儿园关键的连接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合理的调动好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歌词时可以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孩子能够彻底的懂得课堂内容,情境再现法、幼儿模拟表演法等都是可以被运用的。这样不仅让孩子能够在玩的过程中记住歌词,而且还会觉得唱歌十分有趣,内容又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将每一个方案灵活的运用起来,才能使其充分的发挥实际效用。

三、总结

第9篇:幼儿园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一日活动

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心理的驱动下,不尊重自然规律,拔苗助长,过早地让幼儿学习各种知识,多数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为了提高入园率,也就趋从家长的想法,在教学过程就教幼儿认字、背唐诗、数数、写拼音、做算数。基本就是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否则就认为不是教学,就担心家长说没学到知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才能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呢?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园纲要》所提出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各领域都要以游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的,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寓教于乐,在一日活动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快乐自然的习得科学常识、培养情感体验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让幼儿爱学、好学、乐学,在快乐中玩耍,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兴趣,培养道德,培养能力,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而不要从一开始就让幼儿心理埋下厌学、怕学的种子,尊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个宗旨,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以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在一日生活中探索科学道理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创新,现在的早期教育模式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到能力的培养,再发展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知识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分量。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婴儿时期父母们就开始让孩子学认读卡,又到幼儿阶段的识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绘画,都是父母的不二的选择。其实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幼儿园每天的一日生活之中,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探索发现很多科学道理。比如:天热为什么会流汗?吃饭时为什么会有酸、甜、苦辣等味道?录音机是怎样工作?为什么不小心摔倒了腿会流血?或者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到大自然中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了解瓜果、蔬菜的来源,认识各类瓜果、蔬菜的外型特征、颜色、口感。观察天气的变化,。了解白天、黑夜的奥妙,探索春、夏、秋、冬、变换的特点和规律。观察天气的变化,为什么冬天会结冰,夏天要下雨?观察蚂蚁、蜜蜂、小鸟的生活习性。可见就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大自然都蕴涵了多么丰富的科学知识!其中隐含着农业、气象、物理、化学、数学、生物、感观、视觉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教师有意识的正确引导,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去习得。处处留心皆学问,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就是孩子探索科学的天然实验室。

二、素质教育就是在一日活动中情感体验培养兴趣

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的识字、算数、背儿歌、等知识性的学习,而忽视了内在情感的体验,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有的教师对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对同伴冷漠、自私,霸道。有的幼儿孤僻、打架,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迫切地感觉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认知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积极体验的时候,他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时候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孩子自己的感悟。

幼儿园一日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广阔的体验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创设娃娃家、小超市、建构区、美工区、情景表演区等区域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娃娃家中体验怎样在客厅中接待客人,扮演父母照看小孩,体验父母的辛苦,通过表演区体验如何跟同伴相处、配合。与同班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同情、关爱和相互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鼓励和赞扬。感受到自尊、自信。孩子的情感体验就蕴含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而且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孩子的情商或智商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素质教育就是在一日生活中提高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如果一味强调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就会培养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由于现代的社会对每个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成了适应这一多元、速变的竞争社会的必备能力,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具备这种能力。有人说:父母太勤快,孩子就会懒。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怎么能够有自立能力?如果所有的事情大人都包办了,孩子怎能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不与同伴一起玩耍,孩子怎能有与同伴相处、跟同伴合作的能力?如果不亲自动手,怎样提高实践能力?我们通过各种区域活动,比如小银行、小厨房等,让幼儿在小银行如何存钱、取钱?在小厨房里体验怎样洗菜、切菜、做饭?或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负责擦桌子、分碗,体验劳动的快乐。因为正是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有了动手操做和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孩子逐渐变得能干起来,经验逐渐变的丰富起来,也就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