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第1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考察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演变轨迹,解析了其构成要素,重新界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即建立在科学的制度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底蕴之上的高素质管理者和员工队伍。指出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于企业员工的学习、培训、企业的科学制度和良好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学习与培训 制度与机制 创新与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流考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拉德(C.K.Parahold)和哈默(Gray Hamel)。1990年,他们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他们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西方学者鲍•埃里克森和杰斯帕•米克尔森在研究成果中揭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Javidan和Mansour(1993)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分解为四个维度,即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分销渠道能力以及制造能力;并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在国内学术界,有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独有的价值观念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下表现出的整体行为能力,具体体现为组织管理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独特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反应能力和连带服务能力;有的认为企业竞争力中那些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的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资本的大小。在国内企业界,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指出,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特有的能力。它可以使你超过竞争对手,有比较快的发展,有比较高的利润,有比较低的成本。这种能力应能持续五年以上且应该是结构上与他人不同。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理论包括资源基础论、竞争战略理论、马克思的动态竞争理论、企业能力论、核心能力理论、市场竞争理论、企业成长进化论、交易费用理论以及文化控制学说等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包括价值性、动态性、独特性、延展性和长期培育性。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是指那些能够促使企业持续不断的产生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某种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价值活动两个层面(企业基本价值链活动和辅助价值链活动)的某一个或几个核心环节,系企业在这些环节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尽管哈默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企业的竞争能力包含众多要素,既有企业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和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还有获取不同资源的能力,更有开拓市场的能力以及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但只有那些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攫取稳定超额利润、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能够不断提高客户价值并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核心竞争力外化、派生出来的能力多不胜数,但是所有的能力都无一例外地为人所有、所有的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为人所用。因此,“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构成要素。从逻辑上讲,凡事都是人干的,这种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出竞争力的力量只能是来自于“人”。本文强调的“人”,是强调对“人”予以适当区分。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不同。据此,本文将企业的人分为企业领导层和普通员工两类,这两类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是存在差异的(见图1)。

领导层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于其决策的正确性和对企业运行的控制能力。决策是企业领导层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的对企业发展方向和重大问题的定位。无数事实证明,企业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决策的成功,企业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决策的失误。企业的成与败,往往在这里就埋下了根由。一个正确与一个错误的决策主体之间的竞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决策能力往往表现在企业决策者对未来预期的判断能力。至于控制能力,则主要是指企业驾驭内外环境,驱使企业实现预定战略目标的能力,其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能力。一般员工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在于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企业全体员工充满激情的工作和创新氛围,正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是企业致富的源泉。迄今,许多企业设立了革新奖、合理化建议奖等,其目的正是为了激励这种创造性并使之发扬光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取路径

不断学习与培训。国外学者在提出“自我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概念之后,又提出了超级学习的概念,即系统的、复杂的、动态的学习。国内学者徐锐(2006)提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三种方法,即整合、学习与重构。潘琼(2007)提出企业能力创造的六种模式,即激发式学习、驱动式学习、辅助活动整合、整合构建“合作网络”、核心流程再造、发挥资源的协同作用。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决不能成为静态的东西。只有那些不断地进行各种投入、提升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创造新的战略成长机遇。要使核心竞争力有效,必须通过持续地组织学习不断地使之进化和变化。首先,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基础素质。无论是正确的决策、控制,还是员工的创新,都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做基础。这种基础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企业要培育核心员工。如果说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那么核心员工则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本。企业只有十分重视培育核心员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狠抓干部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基础素质,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其次,逐渐培养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必须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通过创建学习型的企业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可见,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优化制度与机制。众所周知,美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得益于有一部好宪法,这从宏观层面说明了制度、法规的重要性。对一个企业而言,制度和机制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导向和刚性约束。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企业制度就是企业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综合。企业制度的创新直接关系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它从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知识技能等方面,决定着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观念平台和智力基础。判断一个企业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这个企业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以外,更主要的是看这个企业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好的制度与机制会诱导和驱使人们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工作。它克服了“人治”的不足,可使人们感受某种公平的氛围,也可防止企业因个别人的变化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员工自觉地维护组织秩序。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按照企业改革的既定方针,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应变能力,实现运营机制科学化、柔性化。

注重创新与文化。首先,创新能够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养成。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因此,为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赋予企业新的生命力。正如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不创新的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老化和衰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要求进行各方面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关键”,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次,企业文化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品位。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土壤,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企业的发展仅靠制度的刚性约束是不够的,尚需营造企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郑刚(2007)认为组织文化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四个构成维度之一。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两手抓,一方面要培养企业学习文化。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文化即是学习文化。企业为了适应变化,必须保持不断地学习,形成一个开放的团体学习文化氛围,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文化能够让企业更具适应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内外兼修。企业文化听上去很有用,但实际用起来却很头痛。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企业文化仿佛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东西:从远处看它是险恶环境中的希望所在,一俟走近目光所及的只有流沙。简言之,只注重外在形式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不仅要营造学习文化氛围,还要塑造企业核心理念。企业的核心理念也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消费者所感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始终坚持“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光荣地为社会服务,以公平的价格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诚实、正直、讲究职业道德”,“不断自我更新”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核心理念,形成了擅长研发、生产市场变化快的移动通讯、电脑芯片等产品的核心能力,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万科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等理念,并在坚持这些核心理念的前提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经营管理规范和流程,奠定了公司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地位。所以,管理者应当在企业中推行共同的理念、价值观、道德风范等,使员工自觉地、心悦诚服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建立在科学的制度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的高素质的干部和员工队伍。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则在于巩固和完善能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员工队伍的企业制度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制度、文化等的特有性,也就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有性。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也有一个不断提升、强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远方.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养[J].管理世界,2002(8)

2.徐锐,李恒.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培育[J].情报杂志,2006(3)

3.潘琼,张卓.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资源创造模式.现代管理科学,2007(3)

4.郑刚,颜宏亮,王斌.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特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

第2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构成要素

一、引言

从1999年国家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被提到了一个重要发展的地位,并被定位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异军突起,成效显著,对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薄,许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准备不足,招生规模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了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教学管理滞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我们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艰巨、紧迫,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渊源于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其原意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概念自提出后,受到了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特别在突破了波特开创的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战略管理,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战略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尽管表面上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上突飞猛进,但受原有发展“路径依赖”影响,其办学理念、院校治理、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还未完全高职教育的发展,固有的“劣根性”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水平的可持续提升。教育部、财政部自2006年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目的是由点带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对于微观主体的高职院校,其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围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所拥有的独特教育资源和整合这些资源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是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其实质就是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和构成要素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

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纷争

目前关于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有“技术观”、“知识观”和“资源观”三种观点。“技术观”的代表人物有赖德胜和武向荣,这也是国内最早把核心竞争力概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技术观”强调院校的“整合能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林莉、刘元芳则提出“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强调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的再生扩散,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是大学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并且具有使大学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持“资源观”学者相对较多,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优势资源”,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资源而产生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自身独特能力。

在企业界,核心竞争力具有两类特性:一类是一般特性,即核心竞争力所呈现的但其他竞争力也可能不同程度具的的特性;二是关键特性,是核心竞争力区别于其他竞争力的根本特性,如显著增值性、领先性、延展性和整合性。可见,尽管教育领域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目前仍入于引入概念、模糊嫁接阶段,尤其是没有理清核心竞争力的层次、要素等关键问题。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剖析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由三个层次构成,如图1所示。关于核心层的理解,张洪春和宋振云(2012)认为是人才培养力,包括培养学生人才和教学管理人才两个方面。颜楚华等认为领导力,指出院(校)长是高职院校的法人代表,其个人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将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竞争力。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层是院(校)领导班子的领导力和院(校)的治理结构。一方面,领导班子的战略规划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人格魅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因素;另一方面,院(校)的治理结构从体制、机制方面补充、拓宽了竞争力的来源,广大教师、甚至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都会反作用于院(校)的领导班子,促进竞争力的提升。内隐层是执行力,由管理执行力、专业建设能力、文化培育能力等构成,内隐层体现了高职院校战略目标的执行能力,也体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整合资源的能力。外显层则是高职院校的外在影响力,由毕业生就业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构成,是高职院校综合服务社会能力的外在体现。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两者之间只有类型的差别,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学术和研究性的创新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职业教育就是要准确定位,紧跟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随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同时,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了独特的办学理念,才能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构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指导思想应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市场参与机制,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3、专业设置与建设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偏离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需求。由于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需要不断调整更新,要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这也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4、市场资源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树立市场观念。必须了解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学校应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同时必须主动开拓教育市场,开拓培训市场,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企业的参与和加盟,企业不仅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接受学校的毕业生,而且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的制定等。建立健全参与机制,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5、办学条件

我国的职业院校与发达国家的同类院校相比,一个很大的差距就是起步较晚,底子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严重短缺,与生产第一线严重脱节,这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要呼吁政府的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但仅靠国家出钱是不够的,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6、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对教师质量有特殊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又要求教师尚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硬的动手能力。从这一层面上看,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并不亚于普通高校。所以,如何集聚师资力量,形成专业竞争优势,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师资优势,是高职学院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7、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不断积淀、锤炼和升华的结晶,是学院独有品格和特质的凝聚,是精华、是质量、是活力,也是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与特色,既遵循共同的办学规律和原则,同时又具有多样性,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确定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独树一帜,真正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战略活动,它需要高职院校不断的学习与积累,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唯有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加强专业设置与建设,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办出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睿.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2(4).

[2]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3]邹吉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陈运超.浅论大学的核心竞争[J].江苏高教,2000(6).

[5]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导报,2003,5.

[6]张洪春,宋振云.示范性高职院校竞争力体系结构与模型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

[7]颜楚华等.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J].职教论坛,2011(23).

第3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内容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现象,需要从系统观的角度认识、发现其本质内涵。文章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战略业务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资源基本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资源本质。企业资源协调整合体系的整合力是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协调力、组织力和转化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内部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和外部环境的竞争推动力共同作用下构建、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系统观 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质 内涵

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引起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讨论和研究的。国内理论界和企业界10多年来从企业体系的多个层次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研究。以国内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本文从企业系统的角度探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与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形成和发展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理论界、政府与企业关注的焦点。从系统观的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对于整合已有的诸多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识别、构建、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Rumelt、Wernerfelt和Barton等人提出了“组织的竞争力”这一概念,认为一个组织拥有的竞争力(Competencies)或能力(Capabilities)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C.K.Prahalad和G.Hamel进一步将这类“组织的竞争力”称作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组织系统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系统在特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中所独有的能够使自身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系统竞争能力。企业竞争力是互动竞争意义上的企业能力,是企业主体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互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的企业竞争属性,是企业系统自身内在的功能属性―能力在竞争中的表现。

哈拉德和哈默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提出判断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标准:核心竞争力必须被市场认可;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组织的运营目标,都是围绕着如何不断适应市场环境、满足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展开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身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其关键在于它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识别、构建、发展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

企业竞争力理论和认识的发展起源于对企业形成和发展竞争优势问题的探索研究。首先古典学派亚当•斯密从分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探索创立了“劳动分工论”,以此为基础,新古典学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其后许多学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企业成长论”,包括:“特殊能力论”、“企业内部知识积累论”、“组织间协调论”、“企业组织惯性演化论”等。在“企业成长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又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企业竞争力问题,包括“竞争战略论”、“资源战略论”、“核心技能和多角化战略论”、“动态能力战略论”等。

哈拉德和哈默在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后,奠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框架,从而形成了以“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态能力论”以及“企业知识基础论”等为基础的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动态能力论” 认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以组织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能力,它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企业知识基础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具有的积累性学识,是系统化的企业知识体系,特别是协调、集成积累性学识的知识。

目前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企业体系的某个层次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进行研究。这一方面说明了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另一方面说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事物本身和现象的复杂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具有全面、系统的本质属性有待进一步认识。现代全球化创新经济的发展,已使企业组织及其环境演化为由文化要素、创新要素、物质要素有机构成的复杂性系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现象,需要从系统观的角度认识、发现其本质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系统化结构

哈拉德和哈默定义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系统所具有的积累性学识”。企业的积累性学识是什么?从企业硬件资源―设备、工具和人力资源的构成要素分析,企业的积累性学识是指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这些要素是构成企业系统的有形的、无形的、硬件的、软件的所有资源的共同的本质的构成要素。

哈拉德和哈默在定义核心竞争力时特别强调“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这里提到了企业软硬件资源基本构成要素的协调、整合和系统化问题。系统化的对象是技术和技能,就必定包括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和经验。因为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是企业所有资源本质构成要素的有机统一体。系统化是依靠实现系统化的知识和能力完成的,完成系统化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企业的文化、制度、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体系中的知识和能力,这是存在于企业体系中的政治力。

依据以上的线索继续分析,哈拉德和哈默强调的是生产资源要素的整合问题。企业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网络等为手段,把企业生产资源的本质构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整合为企业的一种力,这种力必然是企业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由诸多战略业务部门产生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并形成一体化的合力参与市场竞争。所有的战略业务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具有同样的资源构成要素,包括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不仅仅是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而是企业所有战略业务部门经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分别系统化后形成的诸多竞争力的一体化系统合力。

哈拉德和哈默在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中强调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在于这两个战略业务部门的竞争力直接产生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而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企业的所有战略业务部门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有机体系。在其他战略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协作下,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才有可能研发和生产出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因此,哈拉德和哈默强调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决不是说它们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个战略业务部门竞争力在文化力、制度力、组织力、管理力的整合下构成的能力系统,是战略业务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战略业务部门的竞争力是由部门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分类组织、管理、系统化形成的。企业的战略业务部门包括:文化制度部门、组织管理部门、资本运作部门、社会活动部门、信息资源部门、战略决策部门、研究开发部门、工程化生产部门、市场营销部门和环境应变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文化制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信息资源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工程化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的协调、集成化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构成包括四个层次:战略业务部门资源、部门资源要素的系统化、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企业核心竞争力。部门资源要素的系统化、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由包括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完成,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实现企业资源向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结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社会力、文化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和物质力。鉴于宗教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的久远影响力,还应该包括宗教力。

系统观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本质与属性

构成企业能力系统的所有子系统―所有战略业务部门,包括企业和部门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内涵,即它们都是由智力系统、核心价值观系统、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经验系统和技能系统构成的。企业能力是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硬资源、软资源有机协调、整合后形成的能力体系,无论是有形资源、无形资源,还是硬资源、软资源、人力资源,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因此,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企业基本资源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资源本质。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构成中,企业的资源是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企业资源协调整合体系的整合力是企业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协调力、组织力和转化力。包括文化、制度、组织和管理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把不同的资源,包括有形的与无形的,知识的与人格的,包括其主体―劳动力、非劳动力等组织协调起来,把他们整合到一个组织体系之中,把企业资源的构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协调、整合,转化、提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核心本质是: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企业系统资源要素与资源的协调、整合和转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企业系统与企业系统之间在这个系统核心本质的深层次竞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功能表现为:研究开发、工程化生产和市场营销。这三个体系包括知识、技术、经验、技能层次,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层次,多元化业务、多元化产品层次,品牌、市场营销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创新体系与机制。

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资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是企业在长期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是在复杂系统的生长演进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性、历史依存性和积累性。

企业组织的历史路径积累性学识是长期技术创新活动中发现和积累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积累性活学识”,是企业能力系统结构体系中的“系统性整合学识”,它们的主体通常表现为“隐含性学识”。正因为如此,它们共同转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市场价值和市场信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诸多竞争对手,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企业系统积累性学识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会被竞争对手模仿、替代、交易和转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适应竞争的一种系统化资源属性和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价值观;二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需要。核心价值观动力和生存发展动力构成共存、互生、一体化的企业竞争力发展动力机制。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是历史路径演进形成的复杂有机系统出发,依据企业是资源系统、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系统本质能力的思想,抓住企业资源的共同构成要素通过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向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这一关键点,通过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系统结构,建立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而且把目前从系统层次和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的诸多理论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思想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发现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诸多构成分力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它可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康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本质和特征[J].生产力研究,2003(2)

第4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旅游业竞争活动分析

把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应用到文化旅游企业中,我们必须结合文化旅游企业的行业特征和企业性质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先对旅游业行业特性、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行为及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一)旅游的行业特性分析

旅游活动是一种人们离开居住地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活动,那么旅游活动必然涉及众多方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旅游活动表现为借助于各种旅游服务组织所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来体现。从其构成来说,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

(二)文化旅游企业竞争行为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市场提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所谓“更有效”是指,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更满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谓“获得自身发展”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性循环,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成为长久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强势企业。同样,这条规律也适用于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二、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架分析

(一)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在认识和分析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时,我们首先从提高企业内部综合素质入手。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倡集中的原则,强调企业要把自己关键资源集中在企业运营的关键流程上去,而对非关键流程仅要求做到合格,达到正常运转状态即可。这样,只要关键流程得到强化,就能带动其他环节的提升。从企业竞争角度考虑,一个企业全面工作做得都不错,只能保证企业的一般性竞争力较强,仅能具备一般性的竞争优势。只有企业的关键性竞争力比竞争对手优越时,才能使企业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确保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主动权。

(二)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架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了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架。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就是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两个关键流程之间及其内部支持流程良性运转和交互作用的过程。反映在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上,就是文化旅游企业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处于核心竞争力架构的核心层次,文化旅游企业战略能力、组织能力和界面能力处于支持层次,基于企业资源(包括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支撑,在企业特有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科学的系统整合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系统合力。

三、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

(一)影响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因素

1.企业知识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特定的环境中沿着特定的方向产生并演化的,是依靠长期的知识积累形成的,与企业的技术、结构、文化、价值观等独特性质有关。企业整合资源的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应用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生成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又由于知识具有互补性和衍生性,产生了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2.企业资源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系统基本构成要素是资源,能力也是企业资源的一种,属于无形资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系统的重要因素。

3.组织学习分析

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力。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内部的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技能、知识的积累和整合的过程。

4.系统整合分析

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种资源或能力,它是企业各种资源和能力有效整合的结果。核心竞争力的行程需要系统整合:将分散的企业资源和驻力整合为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或是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能力整合为一个整体核心竞争力。整合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核心竞争力的效能。

(二)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1.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

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源于对企业内外知识资源的获取。这里的资源主要指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或者说专业知识通常是以文献或专利的形式流通的,存在于企业的内部或外部。在企业的内部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和企业的现有能力结合在一起,构成企业的资源。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知识员工后,为了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就开始考虑创新和研究开发新产品,这需要重新整合和协调配置已有的综合知识,就产生了一种新知识可称为整合知识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相结合,创造出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模仿的竞争力,并再一次和知识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2.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分析

常规学习过程分析: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学习环节,由于资源与工作常规之间的学习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该学习过程也成为常规学习环。

能力学习过程分析:能力学习过程是通过能力学习来体现的,这过程是在分析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将工作常规转换为企业的能力。在能力学习环节中,一方面,工作常规通过与组织惯例整合,开发出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能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组织惯例来支撑,进而又产生了改革旧的工作常规,建立新的工作常规的需要。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关系,使得能力的学习过程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学习回路。

战略学习过程分析:这是企业的能力转换为核心竞争力的学习过程。在检验、校准一种能力是否是“核心”时,有两个主要参照点:企业的竞争环境和企业任务。正是在这样的任务背景中,能力才有了自身的意义。某些能力对于企业任务的实施起着根本性作用,当这些能力对完成企业任务有根本性的意义时,这些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彭壁玉.现代企业管理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金凤,白彦壮.追求企业卓越――核心竞争力打造方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第5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论文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知识,技术创新,整合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型社会正在逐步向信息型社会过渡。其关键资源也由资本、劳力转变为信息、知识。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瞬间万变使不确定因素增多,而创造力又是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所有这些都使企业感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赢得竞争优势方面比以往有更大的压力。因此,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是企业实现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说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施先亮先生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的力量。它是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并不位于公司的某一个地方,而是充斥于公司不同的研究、开发、生产、采购、仓储以及市场营销等部门。它往往体现了意会知识的积累。它是根植于企业中的无形资源,不像实物资源会随使用而折损;相反,它是组织中集体学习的结晶,将在不断的应用和分享过程中得到改进和精炼。

如果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短期内主要体现为产品价格与性能的竞争,那么从长期看,这种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1]。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整合,哈默尔与普拉哈德列举了三种确定核心竞争力的检验标准:首先,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径。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给最终产品的顾客可感知效用做出巨大贡献。最后,核心竞争力应难以被竞争者模仿[2]。

巴尼在分析核心竞争力是否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时,提出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条件:一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有价值的;二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异质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完全不能仿制的;四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很难被替代的[2]。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性如下:

2.1 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单个的、外显的技术,而主要是企业综合协调的、内隐无形的关于管理、组织、学习等方面的特征,使得核心竞争力难以模仿。它是企业通过不断地积累、学习形成的,是企业经过漫长时间的锤炼而形成的,深深打上了企业自身的烙印。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不易仿制的。一个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某些技术,但是,竞争对手将会发现复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协调和学识的综合模式是非常困难的。

2.2 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顾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小论文。对于顾客来说,核心竞争力必须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有关键性的贡献,增加顾客的效用。对于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2.3 持久性

关于持久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培育发展的。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会在很长时间不会失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长期生存并经历多代产品,而且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越强,利润的可持续性就越高。

2.4 动态性

企业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原来的核心竞争力就丧失,而需要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重组知识技能和不断地学习,以培养、维护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5 整合性

核心竞争力是对企业内外部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优势。这种整合过程就是企业素质的提升过程,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组合,不是针对企业的某一部门,也不是针对单个企业的内部整合,而是指企业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上下游企业以及企业本身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核心竞争力是许多单个技术和生产技能经过复杂的协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领导者的智慧、员工的忠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声誉与形象、管理运作机制、营销理念、与供应商和销售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资本看似无形,但都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6 不可交易性

它是企业从自己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与企业的技术、结构、文化等独特性质息息相关,体现了企业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其价值难以估量,无法像其它企业资产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转化。

2.7 延展性

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即它必须能够不断推衍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

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问题上,中外学者同样有着不同的观点。

在国外学者的论著中,很少直接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从其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入手,分析归纳他们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认识。他们把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构成要素理解为技术、知识、技能、组织管理能力、文化或价值观、资源、研发及市场营销能力等。

费明胜等认为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此外还包括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曹继刚博士认为,可分为两大类: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分析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应在企业内、外部的作用关系为出发点,重点在于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紧密关系的企业内部活动,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构成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价值观。

3.1 人力资源

它包括企业员工个人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实质是企业组织中累积形成的特殊知识,而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是其重要载体。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获得。如何发挥人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和把人力资源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3.2 创新能力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就是对企业的技术、人(物)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价值观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它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即使制造的产品看起来不怎么样,像万宝路公司生产极多的相关性很低的产品,但它却能利用核心能力,使公司整体蓬勃发展,扩大了原来局限于香烟的竞争优势。

3.3 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向顾客提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中的能力。例如市场响应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研发管理能力、生产制造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以及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制度体系等等。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有效的集中组织协调起来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

3.4 技术体系

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开发与设计新产品和新流程的能力,以及整合关于物质世界知识的能力,包括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方法、程序、经验和设施装备、技术规范组成的。既包括隐性技术系统,也包括显性技术系统。

技术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更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整合,企业能否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等信息,并在组织内部迅速准确地传递、处理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因此企业技术体系的完善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小论文。

3.5 价值观

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因素。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形成过程中,都受到企业价值观的直接影响。并且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员工所形成的共有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表现形式。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因素。好的价值观可以减少内部冲突,给企业的员工带来一种凝聚力,使其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服务。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动力,企业价值观只有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甚至领先于当前的科技潮流,才会使核心竞争力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4.1 确定目标

要想培育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目标、方向明确,企业的资源配置、使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速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培养与壮大。由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所花的代价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刚性,会影响企业较长时期的经营运作,因此,企业在选择核心竞争力培养方向时都较慎重,常常将目标锁定在最能影响行业发展前景的领域,以使企业掌握更大的竞争主动权。

4.2 集中优势资源

集中资源就是将资源集中于企业待定的一项或某几项目标业务领域,以发挥最大资源效用,增强特定的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事实上,相对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而言,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难在所有业务活动中都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将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在目标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是把请注意力和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某些关键性的业务工作上,以求得领先对手的目的。

4.3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

通过自我研发和收购兼并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企业的核心技术。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意管理和制度创新整合,及时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提高管理水平。制度是维持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3]。

4.4 持续动态学习

坚持动态持续的学习、提高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储备,是培养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组织其知识都在不断落伍,必须进行持续动态地学习,更新、重组知识技能与结构,才能维持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彼得?圣吉指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一种灵活,有弹性,不断以学习创造持久竞争优势的组织。因为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

5 结束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竞争力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素质,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2

[2]施先亮,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51-154

[3]马卫国,王欢.浅议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9(2):46-49

[4]赵修卫.组织学习与知识整合[J]. 科研管理.2003(3): 23-25

第6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elements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working mechan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system theory and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mechanism, and provides a more appropriate framework for thinking for the study on the composi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enterprises.

关键词:企业;系统论;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

Key words: enterprise; system theory; core competitiveness;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48-01

1研究背景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先提出。《评论》中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于内生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水平。这种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一般能力,核心竞争力和一般能力代表了企业两种不同但相互补充的企业战略。前者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以及营销方面的专长等;后者则具有更广泛的涵义,它涵盖了整个价值链。通常一般能力使企业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而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突出的成绩则应具备核心竞争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是企业拥有的各种要素。在系统论中这些要素可概括为能力、资源和环境。由于要素在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或有序性,因此,这些要素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趋势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契合,进而形成各种推移和衍生组合体。如企业的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又如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企业文化的作用使企业逐步形成新的行为规范、经营哲学等企业文化资源,以及企业文化资源衍生的作用于企业的发展的新企业文化能力。当然,这些组合体在实体经济中更多的是以各种竞争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由这些竞争力的发展和提升而来。核心竞争力的实施实施上是企业多方面能力、资源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整合,是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按照科学性、可行性、完备性和实用性原则,结合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作者提出市场拓展能力、技术与资金契合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整体管理水平、协同组织能力等五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底层构成要素,具体构成见表1。

3基于系统论的构成要素作用关系分析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可以概括为资源和能源的匹配;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环境要素的获取过程中协调与统筹。这些要素的之间的作用关系通常外在表现为企业市场拓展能力、技术与资金契合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整体管理水平及协同组织能力。其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图如图1。

①市场拓展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反映了企业把握市场信息与拓展潜在市场领域的能力,是实现产品与潜在市场接轨的能力。当然,市场拓展能力涉及到企业营销过程、品牌商誉、企业形象的管理和控制,它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将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就是企业市场拓展能力的竞争。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可细化为市场营销能力、品牌提升力、营销创新能力、品牌信誉价值等。技术与资金契合能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内生的契合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性要素的结合能力。这里技术和资金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水平通常需要通过产品展现出来,而技术,尤其是产品制造技术,决定着企业能否取得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资金的运用则更多表现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上,涉及到企业财务制度及运作机制效果。技术与资金契合能力可细化为生产与制造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对企业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结构与战略适应性、招聘与培训、考核与激励、创新能力等决定着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而也对企业的长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可细化为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员工的考核与激励。③整体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与层次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信息传递、企业内部制度、机制运作效果,涉及到企业对未来市场和环境的把握,进而决定着企业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对企业发展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它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可细化为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控制能力、信息控制能力。④协同组织能力。协同来自于技能、资源和知识的共享。它是一种实现将各种因素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达到有序的内聚的能力。通常是建立在“竞争―合作―协调”的运行机制下的协作组织能力。当然,在企业经营中企业管理者通常需要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协同系统内外相关的各种资源与活动,以达到过程的优化,结果的完美。企业协同组织能力可细化为文化凝聚力、行业环境、企业声誉号召力等。

4结论

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竞争优势,而其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战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才能立足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进而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第7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全日制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方面,适龄高中毕业生生源日趋萎缩,万人规模的高职院校比比皆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显现;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和考生的教育消费诉求更加自我。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催促高职院校的调整与洗牌。在这样的形势下,厘清办学思路,明确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就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属性、内涵、衡量要素以及培育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属性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源自企业核心竞争力。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撰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competency)的概念。1997年,麦肯锡管理咨询专家Kevin P. Coyne,Stephen Hail和Patricia Clifford给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的一项或多项核心流程。”[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具备如下六项基本属性:

1. 独特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是独有的,他人很难模仿、复制或简单替代。这种不可模仿和难以替代的特性,是高职院校保持竞争优势的首要特性。

2. 价值性。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给学校带来实在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核心竞争力能给其所服务的对象带来长期性的利益与价值。”[2]这种价值性不但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即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3. 延展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教育消费者需求,并引导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即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但能较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消费者的现实教育需求,而且能引导消费者的潜在教育需求,不断创造新的教育需求增长点。

4. 长期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核心竞争力不会像一些实物资产一样,在时间流逝中造成价值递减,其在正确的方向下反而会越来越强。

5. 可测性。力是可以准确测量与评价的物理量。核心竞争力是物理学概念应用于社会科学的新概念。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当具有可测性。

6. 创新性。高校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优势知识体系的建设水平,取决于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取决于院校整合优化资源并使之成为优质资源的综合能力,取决于其内化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校文化。要它们由平庸变为卓越,持续创新是必由之路。

二、专业品牌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国内专家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能力整合观。主要代表为赖胜德、武向荣,他们认为“大学的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3]。二是构成要素观。王继华、文胜利等学者认为,从中国国情出发,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教师、管理者和大学校长。[4]王生卫等学者认为,大学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硬件核心竞争因素和软件核心竞争因素。硬件核心竞争因素是能被感知和测量的影响大学创新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各种因素,包括领先的学术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优势等。软件竞争力因素是指大学长期形成的大学观念、价值、文化、办学理念、大学规划、战略等综合体现。[5]三是核心能力观。陈传鸿认为,一流大学必须具有强大的整体竞争力,而构成整体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就是学科建设水平。[6]

借鉴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根据核心竞争力属性,我们提出了优势、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理由如下:

1. 知识体系是高校区别于企业的竞争力核心

专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表述虽有差别,但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借助其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说企业的功能是将一流知识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一流产品而赢得市场的话,那么学校就是以经营知识并培养掌握高水平知识人才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特殊组织。知识体系是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因此知识体系是高校区别于企业的竞争力核心。

2. 专业是高职院校知识体系的基本载体

高校的知识体系在不同类型层次的院校中是有区别的。在本科院校中,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学科。其知识体系也称学科体系,所以说学科是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知识(技能)体系的载体是专业。其知识(技能)体系是专业体系,所以说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本科的学科教学体系与高职的专业教学体系之间,既有关联,也有差异。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科是个基础性的概念。学科有门与类的区别: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比学科门低一级的学科称为学科类,又称一级学科;比学科类低一级的学科称为专业。按此分类,高职教育的专业是二级学科,是学科门这个“源”下面的“流”。但高职的专业又不同于本科的专业。本科专业是按门、类、专业的学科逻辑衍生出来的,所以本科中既有按学科类设置的大类专业,也有按职业方向与技术方向确定的普通专业(二级学科)。这样的划分显然与本科院校培养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相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有意忽略了学科类,直接从学科门衍生专业。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来确定的,是按就业导向设置专业。虽然所有教育都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素质要素,但侧重点不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将技能定义为关键词,实际上是强调职业岗位中动手或手脑并用的技能。对高职而言,知识与素质是在职业岗位上起间接作用与持久作用的隐性就业能力;而技能则是在职业岗位能否直接上手的显性就业能力。所以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与本科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有明显的区别。

3. 优势、特色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水平决定高职院校的品牌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能有效放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品牌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性指标。在教育市场中,高校的品牌也能有效地增强其竞争优势,是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教育部推进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品牌意识。一方面,示范建设院校是依据办学特色、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标准从高职院校中择优选拔的;另一方面,通过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院校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在目前条件下,示范院校很自然地成为品牌高职院校的标志。

人们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专业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实际上,示范院校建设从遴选到验收都是紧紧围绕着专业建设进行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批有优势、特色的专业或专业群,高职院校必然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可能成为示范。所以,专业建设水平决定院校品牌,决定院校的市场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

综前所述,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高度协调,具有明显就业竞争优势,为企业社会充分认同的特色品牌专业与专业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四大要素:

1. 人才要素

人才是院校核心竞争力首位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决策层。 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决策层。院校领导班子的素质、水平与决策判断力是引领专业结构调整,确立专业建设方向,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实施高效能教学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专业品牌的根本保证。由二级学院(或专业系部)领导层与专业带头人组成的组织是专业建设的执行决策层。他们的专业视野、职业素养和政策执行力是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关键。所以说决策层是人才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2)管理队伍。最好的决策,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综合素质优良的管理者去有条不紊地实施,就不可能有高效的产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享誉社会的专业品牌不但取决于决策层的正确决策,更依赖于管理队伍的运作水平与职业精神。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决定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3)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主力军是师资队伍,而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则是学校师资队伍的脊梁。

2. 技术特色要素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应用技术人才。与职业岗位对接的技术综合能力是检验毕业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专业特色,关键是技术特色。其他特色,如运行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特色都是为凸显专业技术特色服务的。吸引企业注意力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一定是技术含量高(体现企业先进技术)、技术综合程度高和反映稀缺技术品种的技术特色专业。因此,技术特色是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3. 制度建设要素

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保证。机制不合理,系统运行就会出现障碍,组织发展就会受阻;机制合理,就会有效激发组织活力,促进专业发展。所以说,机制的作用是根本性与基础性的。

4. 硬件配置要素

技术与技能的训练,对教学资源的依存度很高。所以硬件配置也是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除了师资队伍与校舍之外,运动场所与实训基地以及与之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仪器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硬件配置。

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 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办学导向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此目标定位决定了它必须牢固树立立足地方经济,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思想,必须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主体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专业群,从而形成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核心竞争力。

2. 以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为基本依据

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源于其所面向的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因此,必须通过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明确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提炼专业的技术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这样才能明确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特色的方向。

3. 以强化和提升专业技术含量为重要目标

技术是专业的立身之本,因此强化和提升专业技术含量,必然成为提高专业竞争力的重要建设目标。主要途径有:一是要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及时引进或融入企业新技术;二是要通过机制建设,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三是要加快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通畅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教材内容与岗位应用技术的双向通道;四是加大与新技术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有效利用企业的新技术装备实施工学结合专业教学。

4. 以品牌特色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

独木不成林,为数不多的特色专业还不能有效构成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力。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建设,才能形成合力更大的院校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以资源共享为基本纽带的相关专业组群。以较大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成果如果不能有效辐射到相近基础专业,不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不利于特色品牌专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削弱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建设的主要抓手是专业师资队伍与共享实训基地,核心是发挥人才与实训设施的效用。

5. 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

许多生产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与多种技术门类的技能才能解决。随着现代生产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职业岗位的智力技能内涵日益丰富,这就需要培养复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培育时经常会根据生产一线的要求,有意地进行跨学科专业的联系,将不同门类的技术有机地综合在一个专业中。复合的方法有三:一是异类复合,如将人文管理与工程技术复合,“机械制造质量管理”、“商务英语”等就是异类复合专业;二是同类复合,即将同一门类(门与类相同)的专业进行复合,如“机电技术应用”、“数模专业”就是同类复合专业;三是子系统独立专业,子系统是从系统中独立出来的系统,在一些技术成分构成较复杂的专业中,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将其设计为若干专业方向,进而发展为专业。

参考文献:

[1]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晋保山.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培育[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5-16.

[3]赖胜德,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7(2).

[4]王继华,文胜利.论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第8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组成要素,或者说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综合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企业资源

资源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性资源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产,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存货、流动资金等流动资产。非物质性资源包括商誉、品牌、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积累的学识和经验等,也包括原材料、产品等上下游关系及政府关系。没有企业资源作为支撑,核心竞争力很难建立起来。

(二)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能力是一个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设施装备、技术规范为表现形式的隐形和显性技术组成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有机系统,笼统地说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是将原材料等输入转换成顾客满意的产品输出的技术转换系统。技术能力从重要程度上可分为核心技术和一般配套技术。核心技术是指实现顾客价值的关键技术,所以一些人往往把核心技术等同于核心竞争力;一般配套技术则指支撑核心技术实现的辅助技术。技术能力从结构上还可分为三层:获取和创造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利用现在成熟技术生产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制造服务工程能力,培育、利用工程技能和生产作业技能的作业能力,三层技术能力分别对应企业的科研人员、工程人员和作业人员。

(三)企业制度

制度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下进行的。制度的本质是指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制度的内容看,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层面。

制度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目标倾向于短期目标,就会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这种长期目标;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如果一个企业的权责不清,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就无从实施。

(四)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企业的本质是资源、能力和制度的有机结合,以创造顾客价值的组织形式。使各种资源相协调,各种能力相配备,各种制度相兼容,这之间起纽带作用的就是管理。

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能力,要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组织管理、企业文件的整合等具体环节上表现出来,才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构成核心竞争力要素。企业计划决策、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和管理激励等各类管理职能都应该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展开,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都应该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充分调动利用各种资源和能力,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企业文化是在不确定环境的情况下对管理制度的替代。

企业文化从层次上主要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三层。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共同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战略、经营理念等。制度文化主要是为实现精神文化所倡导的内容,而在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所做的制度性规定。行为文化则主要涉及人们的行为规范、工作作风等具体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实质上都是如何落实、实现精神文化,受精神文化支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在管理中越是利用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则这种管理的成效也就越大。”同样,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管理中,企业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源动力作用。

二、形成过程

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依次经过获取要素、创新、管理整合和拓展四个步骤才能最终形成。

(一)获取要素

1.内部培育。内部培育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力量开发形成核心竞争力所需的要素。根据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演化法和孵化法。演化法是经营者选定一个目标,由全体员工在原有工作岗位上一起努力,设法在合理期限内建立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孵化法是企业组建独立的工作组,专门从事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培育。

2.市场采购。市场采购是企业从市场上一次性购买培育核心竞争力所需的要素,向外部市场购买所需的要素能力,包括购买专利权、特许经营权、雇佣有特殊专长的人才、交钥匙设备,等等。

3.企业并购。当某种知识或要素不容易获取并包含在另外一个企业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中时,企业并购对于获取该知识或要素就是适宜的途径。并购优势之一在于它的快捷性;优势之二是它的排他性。当然,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可能需收购一些用处不大的资产和人员。另外,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并购后企业与被并购企业要在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磨合,如果不能很好地整合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体制、人员等,将会严重影响并购的效果。

4.公司合作。当不同的企业拥有各自专长而又互补的知识和要素时,它们可以通过合资企业、产权互换、联营或战略联盟等方式来互相学习。通过合作中企业双方知识要素的交流、促进,获取对方的某些技能,然后与内部技能整合,就有可能建立一项单个企业都不可能或难以建立起来的竞争力。

(二)创新

企业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价值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等,是各种创新机制有机结合的全面创新体系。这些创新的综合结果是企业的全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形成机制。

1.观念创新。在面临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必须用新的价值观、新的视野来谋划和构建企业思想和观念,使企业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和创造型组织,为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2.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就是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层面上的创新。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计算机的芯片平均每两周就有一次技术更新。如果企业不重视自己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快就会失去优势。

4.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最终的有形产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全部活动的成果。产品创新是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企业可持续竞争的动力和必然要求。产品创新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产品线的创新;二是产品品质、性能、外观的创新。

5.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一是可以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售后服务等挖掘市场潜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原有市场上进行渗透性创新;二是可以通过寻求新的市场细分,重新给企业产品定位,寻求新的买主和市场,进行开发型市场创新。

6.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内容有很多,包括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工具)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等。

7.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应遵循组织结构适应于战略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突破传统层层分级职能制和战略经营单位的束缚,构建灵活、高效、扁平式的新型企业组织;二是实现以人为中心、以组织过程为中心和分权化的组织;三是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企业内部的市场化组织。

(三)管理整合

管理整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内内整合,整合内部现有的资源、能力、技能、技术知识以及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以形成统一对外的核心竞争力。这主要发生在企业的既定战略目标,定位不发生变化,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充沛而不需借助外部资源及能力的情况下。二是内外整合(在企业明确既定战略所需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又不足以形成所需核心竞争力时,企业就需借助外力,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引入外部的能力)。三是战略整合,主要指在外部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战略已不再适应时,企业需要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分析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中所带来的机会,借助于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明确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管理整合,实质上表现为通过管理的介入,增强要素能力间及其支撑设施间的协同性。总体而言,管理整合的结果是在企业内形成一个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得到不断培育和积累的自身组织协调机制。

(四)拓展

拓展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核心竞争力应用在最终产品或市场的开发上。通用公司除了自己生产部分汽车以外,还将公司长期培育出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强大的销售能力等应用在产品和市场的开发上,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并强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利用核心竞争力开发中间产品。三是发展和更新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固化的能力,而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可会演化成一般的能力而逐渐丧失竞争优势,因而企业必须时时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变,并不断推进、丰富,直至更新。

三、保障体系

(一)学习型组织

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应该是“知识和技能”。它的特点是独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竞争优势是可持续的。虽然核心竞争力并不会像有形资产那样被逐渐消耗,但是如果组织不注意更新、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的不断进步、超越,组织的优势也会丧失。这就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要想保持并扩大核心竞争力的领先,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持续不断地进行有关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投入和创新活动,而合理的投入和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如此看来,打造学习型企业是大势所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家

企业家的行为不仅推动了与企业核心技术专长攸关的技术创新,而且推动了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企业家个人的才能、魄力和远见卓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微软公司的技术及其开发能力和辉煌业绩令世人瞩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总裁比尔•盖茨的卓越的组织领导。

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独特地位,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模式、管理风格、市场营销、后勤系统、融资和投资决策等一切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决定了研究与开发的方向、效率,决定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的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形成和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可以说,企业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将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建立联系和实现组合,在保障体系的作用下,使企业形成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机体系,主要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要素(企业资源、技术能力、企业制度、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的获取和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不断创新、整合和拓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模型就是: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要素×形成过程×保障体系

用数学函数式来描述, C(x)=f(S,P,E)

―――C(x):表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变量函数;

―――S:表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主要是指企业资源、技术能力、企业制度、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

―――P:表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主要是指获取要素、创新、管理整合和拓展;

第9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

关键词:技术资本;核心竞争力;要素资本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第三次科技浪潮的推动而产生并形成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新技术时代,技术要素已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现今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企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技术要素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资本逐渐替代传统资本成为企业财富创造及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企业在这个特定的经济时代,惟有不断推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资本的投入量和使用效率,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技术资本的内涵

2.1技术资本的经济内涵

技术资本首先是一个资本范畴,是知识经济时代新出现的,它可以理解为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中所积累起来以取得价值增值的预付技术价值,它由技术资源(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技术是商品,可以进行交易,但技术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可以带来高额增值,所以又具备资本的自然属性。技术只有在财务资本帮助下进入市场和企业,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并与其他资本相结合,实现其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为企业带来资产增值,才能称为技术资本。

2.2技术资本的属性

一般来说,技术基本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2.2.1高风险性。技术资本不仅承担着技术风险,还承担着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

2.2.2高增殖性。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对等的,因为技术资本是一项承担着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如果成功,收益往往是比较高的。

2.2.3融合性。技术资本不具有实物形态,投入生产时,必须与一定的有形资本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

2.2.4投资的重复性。技术资本可以重复投资,并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调整投资时的价格,获得更高收益。

2.2.5时效性。技术成果具有一定寿命,不是可以无限制地创造价值的。

2.2.6技术资本值评估的复杂性。由于对预期利润的测算受技术成果水平、成熟度、技术寿命周期、技术投资方式、替代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技术资本值的评估极其复杂。

三、技术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首先考察现有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在适当的市场机会中这些资源和竞争力的价值,然后确定与未来可能存在的商业机会所要求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相比的差距,最后进行如何弥补差距的战略决策。

3.1技术资本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技术资本为基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点主要在于企业可能获得垄断利润。技术资本的形成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为建立在自主研发基础上的技术积累与资本化,对应的是技术领先战略,以超额收益为诉求,一般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其二是以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为主积累技术力量,对应的是技术跟随战略,定位于行业平均利润,相应风险也较低。

就中国现行经济环境和企业状况,从财务角度运用技术资本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思路有二:一是依靠自身力量和财务资源构建内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式。二是通过并购拥有某种专长的企业,或者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构建整合内外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模式。

3.1.1依靠自身资源构建内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战略观念不鼓励企业进入那些与其核心优势缺乏较强关联的产业领域,为了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企业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在自己拥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领域经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对技术资本的选择和应用,以科学合理地确定在此基础上构建核心竞争力财务模式的行进方向,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渐进发展态势。

第一,技术资本应具备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把握能力。这是技术资本项目选择和技术资本成果形成产品进入市场所要求的,也是企业财务是否能以技术资本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客观现实的职能要求。第二,技术资本应具备独特性,即竞争对手无法对其加以复制或复制起来难度很大,从而为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第三,技术资本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业务的拓展范围。

3.1.2实施技术资本战略重组构建整合内外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资本战略重组是企业对那些掌握本企业重大技术资本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的重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在20世纪80年代改变了以往只用自身力量从事技术资本化的做法,而是采用与其他公司合作或重组其他公司以获取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其战略目标。1984和1985年通用汽车公司分别花了25亿和45亿美元,兼并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和休斯航空公司。因此,对于运用技术资本开发与获取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长和技能,如果因为受到企业内部资源的约束和传统观念的约束,通过企业内部发展建立核心竞争力困难很大或时间不允许,不妨以自身内部资源为基础吸收外部资源,则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竞争力要素。

从长远看来,技术资本不仅是企业进入市场的条件之一,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因素之一,技术资本(的积累储备)丰厚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绝对实力的高低。

3.2技术资本与核心竞争力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大致可分为要素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三部分,技术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资本,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联合,共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从过去的成长历程积累中产生的,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协调”和“有机结合”,其存在形态具有结构性、隐性和非要素性等特征。因此,核心竞争力可被看作是由企业各要素资本相互依存和补充,并在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下而共同创造价值的一个系统。在高新技术企业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问题,就是财务部门如何设计要素资本结构,协调技术资本同其他要素资本的关系,适量运筹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达到企业生产协调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总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以技术资本为依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企业的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资本创新等系统化,建立和实施技术资本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