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

第1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创意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4日

在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时下的一个新兴知识产业,创意产业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挂钩使得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布莱尔工党在提出“新英国计划”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在现在的欧洲,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与金融行业比肩的产业,因此发展“知识”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产业转型,知识创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把科学发展观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先锋。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先天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优势,北京的创意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聚集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在近年来同样快速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一线城市开始,近年来其他城市也正在不断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等。

创意产业园是依托文化和知识的产业园区,它最初形成的雏形是创意工作者、艺术家等自发改造的工作聚集区,在政府推动的作用下,依靠有效的规划以及营建协助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阶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型园区,对于维持园区运营、增加园区活力也具有正面的作用。

一、当代城市设计观念发展初期――从功能主义到系统主义

自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打破了过去农业社会下功能单一,原始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工业社会之前的城市形态和环境在进行相对简单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就能使城市维持较好的秩序和统一性,这在较小规模的工业前社会是较好达到的,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样的城市发展形式,城市规模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骤然扩大,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同时产生的土地价值和所有权的变化使得城市建设和开发成为了只考虑纯粹商业利益的行为却忽视了城市整体发展和人的其他现实需求。在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当代对城市设计的观点逐渐形成和发展,在批判中革新。

针对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自1933年以来,CIAM在《雅典》提出功能主义城市的观点,虽然在《雅典》中提到了应该对城市中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保留,但是对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设计观来说,主要在城市功能的严格划分,它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是一个忽视的态度,在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概念中,他对城市规划推崇的是一种推倒重建式的方式,他的方式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结构来说是片面的,对于功能分区的过于严格的划分造成了生产与日常生活关联性的降低,反而使复杂的城市结构矛盾加剧了,造成了城市运转效率的降低。

因此,面对新的城市发展带来的更加多元化的要素,城市发展涉及课题的日益复杂化,在现代主义主张的功能城市,即后现代城市设计观中,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人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一部分建筑师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完善了城市设计的思想,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中存在的种种多样性、复杂性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和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一个统一整体。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结构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系统由各个成分构成,结构就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综合体,结构主义就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来做研究。对于城市来说,便是强调在复杂的城市系统整体上来考虑城市设计,当然是对于之前功能主义城市理念的反对,功能主义只是在孤立的考虑问题。

在“小组10”的金巷住宅^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空中街道”的概念,利用空中连廊的形式将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融合起来,这是最早的从建筑空间上对功能之外的人的生活、社会化要素以及城市组成要素的考虑,在对城市要素的界定上更加接近人性的环境,从街道、房屋和区域划分生活空间,而每一种分类都是各种类型功能要素和结构的集合,这已经不是如功能主义上把城市孤立的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和娱乐简单的四个功能区块了。

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关注――类型学与场所理论

瑞典哲学家哈尔登认为:“大多数人认为最好住在一个充满记忆的环境里,知道前前后后是什么东西,会使人感到安全,在我们跟环境和历史的联系中,文化的认同是归属意识,这是由物质环境的许多方面造成的,这些方面提醒我们意识到这一代人跟过去历史的联系。”

类型学理论的产生,使对于城市历史建筑的关注成为了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部分,类型学理论的观点从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形式的总结和归纳中作为城市形态和空间的设计语汇。实际上类型学对历史建筑的关注更多的是在于从历史的城市元素和城市空间关系中寻找类型和结构的本质。希特作为早期关注欧洲城市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就提出了对于城市设计要从古代的城市布局中寻找思想源泉,包括从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和中世纪有机城市中那些复杂不规则形态的街道形成的空间形态等等。同样的罗西在他的城市设计观念里发展出“类型城市”的思想,他将城市作为建筑的场所背景,建筑构成城市的有机部分,建筑的存在一定是在现有的城市语境中产生的,包括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性结构。城市的历史和传统空间就成为了新建建筑的场所载体。

类型学的观念还带给现代城市设计一种新的营造视角,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利用城市历史环境中的类型和空间形态,塑造出新的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对于使用历史建筑的空间改造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三、城市更新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观

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有关人本主义的观念,而现代的将人文主义带入城市设计中的,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后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而城市更新运动中对城市的规划试图用一种推倒重建的方式来进行,直接而粗暴的城市更新方式,缺少对城市复杂性的认识,加剧了对城市文脉和历史肌理的破坏,而功能分区上对城市核心区的简单划分,使得曾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脉络瓦解了。

基于这个时期对城市更新实践的失败探索,西方的建筑理论、城市理论开始着重关注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关怀,而实际上,在之后的一些新的城市更新中,往往都转向了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考量的设计,以此来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活力的城市。

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探索中,结合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关系的心理学讨论人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的关系,这就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城市设计观,它更加关注人的尺度,并且从城市的大规模的建筑体量形成的超常空间考虑,它更关注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活化的空间,在城市这个巨大空间纬度的层次上同人的内在体验形成的关联性。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关注人的城市环境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凯文林奇将城市的空间环境抽象为五个构成要素,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以这五个构成元素为基础构成描述城市可意象性。

四、当代城市设计观总结和思考

当代城市设计观的发展从孤立的功能主义到后工业时代对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关注,便是对城市方方面面要素和城市复杂性的关注。那么,当我们进行城市内场地建筑设计时,就要带有多维的观点去理解设计,从城市空间、城市语境的复杂背景中去考虑建筑设计,包括工业遗产改建的创意园区建筑,本身它基于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带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性,而新的创意园区建筑又是一个功能复杂,服务于城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的建筑,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空间设计便是一个综合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现如今,历史街区已经被视作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应像看待矿石、石油一样珍惜这些历史街区。伴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地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设计实践中,面临着传统街区的合理更新、延续地域文化、突出城市特色、重塑街区活力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更新发展中急需解决的。

重塑历史街区活力的城市设计理念

1.保持空间整体性

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的

个关键要素是建筑,但这些建筑并不是个个孤立的建筑单体。历史街区内的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连接呼应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正是这些形态和功能上联系在一起的建筑,才使整个历史街区有了丰富宜人的场所空间。因而设计师必须对历史街区的整体细心把控,把握住街区整体的空间、风貌、文脉特质,使更新改造后的街区依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维持环境多样性

环境的多样化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中也是重中之重。首先是生活上的多样性,街区内人们的活动是街区活力的本源,因此多种多样的生活活动是维持街区活力的根本;其次是感观上的多样性,应合理保存街区内各个年代的各具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以此来维持街区内多样的风貌。但需注意,这种多样性不是混乱的,应是有秩序的,在更新中应做好空间的整合与重构。

3.强化街区场所感

历史街区的活力寄托于其形成的场所感之中。设计师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需求,营造宜人的街区空间。设计师不可忽略,在历史街区内的每处细部的处理,

棵恰到好处的树,

处精致舒适的座凳,一个别致的景观小品等等都有可能营造出良好场所感,良好的场所感促使了街区内人的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也在此发生。

4.保证街区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内的历史文脉、建筑景观、社会关系等的发展构成了历史街区生命的延续。应据此维护其“生命”,保护、发展和更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修正了曾经城市更新改造中大拆大建的思路。合理的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是分期、分步推进的。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找出历史街区的主要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处理,若条件尚不成熟则应谨慎处理,不要盲目改造设计。

历史街区各空间要素的城市设计方法

1.整合街区空间肌理

空间肌理最能展现历史街区的地域性。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城市设计中,处理已经存在的空间肌理和建筑环境会有不同的思路,与之对应的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空间形态。历史街区往往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文化特色,因而空间肌理及历史文脉的延续己经成为保护更新实践中的基本原则。对于街区内将要新建的建筑,应遵循原有历史街区的肌理。置入的新建筑或插入或置换旧建筑,进行有机的保护改造。不应为追求表面上的环境美化而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新建,丢失街区历史文脉。

2.延续街区空间尺度

首先,空间尺度的协调是一种设计师对美的追求,实践中应做到新建的建筑在体量风貌等方面上与原有历史街区相协调。其次,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不仅要从美学层面看待空间尺度,更要注重历史街区空间符合人体尺度,适宜的人体尺度方便了街区内的使用者,增强了街区空间的使用效率。

通常的,历史街区的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要大于1:2。功能上,生活及商业性街道较交通性街道更为开敞;地域上,北方寒冷地区相对南方炎热地区也更为开敞。因此,在保护更新实践中要注意地域、气候、环境氛围、使用功能等诸多因素对空间尺度的影响。需注意的是,街巷内的生活性道路不宜盲目拓宽,应合理设定道路宽度,使其符合人使用的尺度,方便使用者来回穿越道路,进入街巷两侧的建筑内部空间中。

3.强化街区各个界面

关于空间界面,城市设计所注重的主要是其图案、色彩、质感等。建筑形成的空间界面是被人们最直观感受察觉的,其材质、色彩、风格、尺度、细部等的处理都需要给予关注。另外,没有一栋建筑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历史街区一个重要元素,应从整个街区的建筑群出发,考虑由各个建筑的立面形成的统一的界面的连续性、节奏感,以及这个界面与其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对于建筑界面的把控,就是保证街区实体空间的整体感,并使其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

历史街区空间的底界面是道路界面,涵盖了道路的几何形状、建筑物和道路的关系以及道路铺装等。历史街区中的道路平面形态呈现为转折、弯曲、枝状、网状,如此丰富的路网形态承载了多彩的街区景观,设计者在保护更新设计中予以重视。地面是与人接触最多一个空间界面,使用者在街区行走游憩时,很容易关注到地界面。地面被设计者巧妙地设计后可以表达深远的寓意,激发使用者产生联想。历史街区域市设计中对地界面的设计在铺装上体现最为鲜明,街道铺地方式有石板路、卵石路、方石路、青砖路等。铺地材质设计的不同也对应着街道空间层级的不同,许多历史街区的主街为石板路,而巷子或为青砖路、或为卵石路。对历史街区铺地的保护,宜使用该地区的乡土建材,延续当地传统特色的铺装方式,以此体现地域特色,令使用者产生共鸣。

小结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城市设计,应保护并合理利用有传统历史价值的街区、街巷和建筑。要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质,延续历史文脉,注重场所精神,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体现了现代城市设计正在走向复合性,设计者不能仅完成物质上的建筑空间以及景观环境的设计,同时,也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高效率的内在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第3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更新简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城市功能结构面临逐渐衰落的局面,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即需要将对整个城市结构的完善、功能的提升有较大影响的区域进行城市更新,促使老城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重新焕发活力,适宜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与城市整体功能提升相协调,以实现城市整体效益最大化。

2 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总结了交通、功能、空间、建筑、景观几大方面的城市更新策略,提出具体的更新策略,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一些确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1)交通策略

交通如同城市的血脉,随着城市发展,一个高效的路网可以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承载更高能级的城市发展,通过精心地规划梳理和调整,提供适合人群到达和离开各个目的地的多种动线。

车行路网——在调整路网结构上采用局部、小规模的更新策略,可节约成本并且不影响原有城市发展肌理。增加支路可降低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支路上可以布置若干停车出入口,减少对主干道的干扰,变小的地块尺度提供给人更多的交通线路选择性。

轨道交通——对于城市核心商业、办公区域等地,轨道交通可以有效加强交通负荷能力,立体化的交通模式有效将交通分流,形成有序的、互不干扰的交通流线。

公交线路——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方式,对于人流集中区域可以采用增加原有线路站点和增加新的公交线路的方式。

步行系统——紧凑的、连续的步行环境有利于人们使用,从家到交通站点、从交通站点到目的地、从目的地到目的地等等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在公共开放空间应有清晰易找的步行路径。在大型综合商业之间的空中连廊以及地下步行通道等,均减少了对地面车流人流的干扰。

(2)功能策略

城市的发展往往存在很大的惯性,以致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往往滞后于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的变迁,一些城市功能更新策略用来解决城市功能性衰退问题。

产业结构——由于新的发展定位,原有的产业结构可能面临调整,一般来说,在中心城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需要不断完善,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

功能置换——对于已经不能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功能,建议采用功能置换的策略。

混合布局——用地混合功能布局可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如在每个居住社区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可减少人们日常集中前往核心区频率;商业综合体模式可以提供给人一站式购物、休闲、娱乐等需要,便捷性大大提高;商住混合可以减少人们通勤距离带来的交通压力。

开发强度——较高强度的开发对实现一个充满人气和活力的城市非常重要。在城市商业、商务核心区等区域,应设计较高的容积率,提高土地集约型利用,集中布置开敞空间,结合立体化交通,一同发挥核心区的功能。

(3)空间策略

空间形态是城市面貌最直观的体现,空间更新策略以赋予老城区崭新又和谐、现代又以人为本的空间为宗旨。

街道界面——

街道界面在人群动线上直接展现城市风貌,独特的有可识别性的街道界面是城市更新后的重要表现要素。在规划设计中,应将街道划分不同类型,再着力打造其特色。

从功能上可将街道划分为主要街道、地址性街道、边界性街道、服务性街道、特色街道等。主要街道指项目用地中机动车主要到达并穿越的街道;地址性街道指一般性穿越项目用地的街道;边界性街道指项目用地的界定和到达的主要道路;服务性街道指主要负责提供机动车、服务出入口的街道;特色街道指具有项目独特性的街道,如景观街道。从风貌上可将街道划分为城市现代形象街道、传统特色街道、商业特色街道等诸多类型,根据不同项目定位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天际线——

城市天际线是城市全景的抽象感受,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塑造符合城市身份象征的天际线至关重要。超高层建筑往往扮演了重要角色,增强了城市空间感,地标性建筑物更充当了城市特色符号。塔楼的高度不尽相同,从而刻画出丰富的天际线。不同区域的天际线具有不同的特征:山地城市的天际线可能更加立体,港湾的城市天际线应该更加连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天际线更加传统、平缓,商业商务核心区的天际线更加夸张。

开放空间——

在城市更新中重新规划一个公共开放空间网络,是项目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开放空间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公共交往环境,分不同层级组成。居住区的开放空间为人提供生活休憩之所,商业核心区的开放空间则需独特的识别性,给相邻建筑和街道带来价值和设施,密集办公区的开放空间为人们在工作环境中提供休息空间,同时也将生态可持续发展功能结合其中。公共开放空间应当具备的关键要素:易达性——在人们生活、工作场所附近;丰富的活动——休憩、聚会、硬质场地等供人灵活使用;舒适的环境——绿树成荫、阳光明媚。

地下空间——

通常有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库、轨道交通线路三部分组成,大力开发地下空间是城市核心区发展的共同趋势。地下商业可以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对地上开发有限高的区域可以着重开发地下空间。地下停车库的设置可以缓解地面停车压力,可按不同用地地块设计独立的车库,易于分期、维护和管理。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可结合大型综合商业的地下空间设计商业,步行通道可相互贯通,加强地块的商业活力。

(4)建筑策略

在城市更新中,建筑的更新可谓是一场重头戏,因为对已有建筑要进行评级分类,确定出保护建筑、保留建筑、改造建筑以及拆除建筑等,再重新进行规划布局。

保护策略——对于历史重要建筑需要采用保护策略,要整体保护而不单单是建筑本身,比如院落、古树名木、有历史意义的石碑、牌坊等,把完整的历史风貌保存下来。

改造策略——对于一些建造年限较长的建筑、品质较好但功能已不合时宜的建筑以及特色建筑等,通常采用改造的策略进行更新。改造手段包括修缮和功能置换。对建筑外观进行改造,如重新整修和粉刷,增加空调架、遮阳板等构件等;为老建筑改善内部环境,如加固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并加固外墙面,做保温隔热层处理,采光、通风条件的改善等等。对于有很多老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一些老的工业厂房纷纷外迁,原有厂房则可以适当的改作其他功能,北京的798,上海的红坊,上海1933老厂坊等等均属于这样的改造手段,给原有建筑带来了新的生命。

(5)景观策略

在城市更新中,景观属于软性要素,为环境品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一个层层渗透的绿地系统是给城市创造呼吸的重要手段。从集中的大型绿地,到组团内部绿地,加上线性的绿色廊道,共同构建出完整的绿地系统,为城市增添生态活力和社会活力。水系利用是景观策略中的另一大重头戏,其具有观赏、生态、互动等多重作用。水池、喷泉、河流、湖面、喷雾等各种形态优美的水形给人以舒适的感受;开放空间的水景可以透过灯光、色彩和声效来加强动态感,同时也兼具功能性;湿地公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花园等可以为观赏和保护环境作出双重贡献;各种亲水活动深受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喜爱。

另外,景观小品的设计应用也会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生命力,景观小品是街景和开放空间网络的一个重要文化、教育和娱乐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中,应结合项目背景考虑,融入当地文化、历史、教育等多方面内涵,保持高品质、有意义的题材,令小品本身具有展示性和启发性。它们可以是独立的作品,或是一个大主题的一部分,遍布在更大的区域或连为一线。交织贯穿中央走廊或社区广场的艺术步道可成为一个更大功能的一部分,连接整个项目。

3 总结

在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进程中,还有很多现状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根据具体项目情况,也要灵活调整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希望笔者提出的策略能为城市更新项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埃德蒙•N•培根著.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第4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更新; 街区; 复兴; 生活空间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跟随城市发展的脚步不断变换着生活节奏,每个人的心中都热切的期盼着能够拥有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或许,许多人依然怀念着旧时的弄堂和胡同儿,怀想那些邻里间的你来我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丰衣足食,而是渴望茶余饭后邻里间的交往,亦或是那种纯粹的归属感。而这些对生活空间的诉求,正是人们对街区文化的呼唤。

失落的街区——城市建设发展的阵痛

街区是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最基层单元,是城市空间的构成基础。城市街区区是市民居住与生活的主体空间,也是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旧的街区被化整为零,被开发商们打造成为一个又一个体型巨大、互相封闭的独立区域。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原来生机勃勃的街区特色或文化消失殆尽,街区的整体形象日渐模糊。从居民自身的角度来讲,社会消费文化的变化也从观念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渐渐的趋从于这种相对封闭的、自我的生活空间。

契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城市更新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在城市的人口和空间规模的扩张中,空间结构迫切的需要跟随经济结构的转变而进行变化。原有空间组织形态已不能满足消费扩张的需要。由此,城市更新已是大势所趋。而在城市建设日趋成熟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城市的开发回归于理性。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显而易见,城市更新是一个重新树立街区风貌的良好契机,利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梳理,划分完整的空间,再现完整的街区风貌和文化。

规划策略探究——蜕变后的新生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城市更新的重点应落在城市中土地使用功能需要转换的地区。街区复兴的可行模式也必须顺应城市更新的思路。

1. 街区的重建

将原有零散的小组团拆除,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将其整合成完整的街区,形成统一的街区风貌,在规划设计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街区内建筑的功能、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立面造型等设计要素提出控制要求。这种方法无疑是最纯粹最彻底的更新方式。但在大多数城市中,城市建设现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想要在老城区兴建新型街区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风险。但在新兴城市,经过科学的考量和规划,此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城市整体风貌的塑造。例如展现民俗文化的街区,可以成为城市的标识性街区,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识别度。

2. 旧街区的改造更新

城市更新的过程,是一个解决城市现状问题的过程,过去的城市建设中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如老旧危房、居住环境的恶化、没落的老商业区、城中村等,这些问题都已在飞快的城市建设中凸显出来,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其旧貌换新颜,重塑街区的新形象。

老旧危房是旧城区存在的普遍现象,除了某些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能够得到妥善维护,普通民宅往往不受重视,可恰恰就是这些旧日里的巷弄和胡同,串联起了别有韵味的街区文化。在改造的过程中赋予老街区新的形象,同时又能将街区文化完整的保留下来,是街区规划设计的要点。旧房变新房,可以运用建筑手法来实现,但需要更高层面的规划控制来指导空间构成。在控规甚至总规的层面上,要把握住土地性质,使街区用地保持完整,而不被瓜分成小块,保证街区的连续性。在控规阶段,针对街区的特殊风貌作出指导性控制原则,如规定建筑体量上限、建筑立面的特殊要求(有的街区用某一种建筑符号来串联街区风貌)、建筑色彩等;同时在空间引导方面,要使居住、公共配套服务、商业等用地划分明确,使空间序列收放有致,只有在控规层面对这些因素做出指导性规定,才能避免各个地块在开发时自说自话,保持街区整体协调。

没落的商业区,代表一个甚至几个时代的消费特征。随着城市消费理念的转变、城市规模的扩张,传统商业区业态不再适应服务化的要求,同时,其容量也不符合消费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人流压力。为了应对商机流失,商业区的空间组织形态亟待转变。商业街区的成功转变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这些商业区更新项目从同样的经济目的出发,选择类似的渠道推陈出新,在原有地块范围内,有的强化立体空间的深度开发,有的则靠巨构模式创造统一的超大型内向商业空间,有的则是强化立体化的步行联络廊道等。商业街区的重新焕发,是城市街区的另一种特色,时尚富有时代感。

3. 功能的转变

这种更新类型,最普遍的大规模更新发生在废旧工业区或工业设施的功能置换后,例如某些废弃工业厂房的改造利用,滨水工业码头区的整体置换开发等。这类项目的特点是强调历史真实性和场所感的延续,注重保留利用原有基地的肌理特征,同时实现功能转化,即从废弃坏死的工业设施向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零售商业转化,以契合当代的休闲消费的生活形态。

4. 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

作为文化资产与历史建筑集中的街区,通过保护更新,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合理的保护、修缮、再造,在历史建筑群内部赋予新的使用功能,使街区焕发新的活力。上海的新天地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5. 以人为本,市民参与

街区只是一个空间载体,所有类型的街区都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加强公众参与,可使街区更加有人情味、更加生活化,对街区特色的再造有重大的意义。

尾声

城市的街区做为人们生活的载体,见证着时光的变迁,历史的足印。它不仅为我们提供活动的场所,也承载了城市的文化与风貌,在城市的一隅为我们展示了城市生活的基调。对于生活在街区里的人们,是一种归属感、自豪感。街区的复兴跟随者时展的脚步,将越加成熟和科学,也是城市规划工作者义不容系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5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绿色发展,旧城改造,目标,东莞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当城市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集聚地并以城市作为文明交往的重要场所时,城市建设和相伴而生的城市改造则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城市改造的过程中,“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工业过程中,以机器化大生产为技术手段的工业大量聚集于城市,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居住条件低劣、城市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产生,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程度的加剧为此,人们企图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在征服与索取的狂热消费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不断索取的欲望,随着城市化的升级,现代城市问题也愈发多样化,许多城市遭到毁灭性破坏、百废待兴,城市改造与更新的价值追求成为人类重新思考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带着20世纪工业化的成果和伤痕步入进入21世纪之时,面对不断增多的城市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生存问题,开始重新确立城市改造与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城市改造与更新必须以绿色发展作为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通过城市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彻底改变城市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满足城市居民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包括东莞在内的现代城市,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城市改造与更新,绿色发展将是最终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说,绿色发展将始终是一座城市以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为核心的城市改造与更新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

一.城市更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

(一)城市更新的内涵及其演变

1.城市更新的涵义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传统意义城市更新具有两种内涵,一是特指1949年美国联邦政府《住宅法案》(The Housing Act)中提出的全国性城市更新计划及其实践。其目的是消除低标准和衰败的区域,为每一个美国家庭提供体面的住房和高品质生活。基于此种观点和认识,引发了美国二战之后近三十年之久的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一般学者都认为,以此为标志,拉开而来异常具有社会改良运动意义的城市更新。【1】 也鉴于此,中国学者大多把城市更新“用来特指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开展的大规模重建与改造计划”。另一种是广义的内涵。城市更新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或其它需要(如政治、军事等)伴随着城市整个发展过程的活动,具体针对城市中已经或即将面临衰落的区域,与周围地区在用地功能上产生明显冲突的区域,以及对整个城市结构的完善、功能的有效发挥和提升有较大影响的区域,通过综合运用保护、修缮、整治、拆除重建等多种手段,提升城市总体结构功能的完善,寻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城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城市更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讲,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永不停滞的脉搏,是永不衰竭的动力。

2.城市更新的演变

城市更新涉及到城市系统的方方面面,盖了住宅、交通、环境、土地利用等诸多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概念则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它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的邻里复兴和社区规划。当时,美国面对城市的衰退到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城市空心化与城市贫民区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补贴地方政府对贫民窟土地予以征收,然后以较低价格转售给开发商进行“城市更新”。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更新早期在以形体规划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影响下采取对贫民区大规模、激进式的推倒重建的方式。然而,大规模城市改造并不成功,相反还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己经停止【2】 ,开始进入了谨慎的、渐进的、以社区邻里更新为主要形式的小规模再开发阶段,这就赋予现代意义的城市更新涵义。1858年8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由此可以看出,城市更新的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问题,对城市进行性改造,主要包括内城更新、邻里复兴和社区规划、城市再开发、城市复兴和城市文艺复兴,其中内城更新中对建筑物和街道的具体物质改造方式一般采用重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整建(rehabitation)以及保留维护(conservation)三种形式【3】 ,内城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第一是增强内城的经济实力,开创当地居民良好前景;第二是改善内城物质结构,提高环境吸引力;第三是缓和社会矛盾;第四是保持内城与其他地区的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平衡。【4】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城市更新已经从传统意义的“推土机式”的更新,走向以实现城市整体功能再生的良性轨道,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实现有机更新和发展。【5】

(二)城市更新为绿色发展奠定了的前提条件

绿色发展是2002年由联合国国际环境研究院的《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一书中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热烈响应,同时也带了城市改造与更新的革命,为城市改造与更新注入新的生机。前文所述,绿色发展作为一种观念,它昭示人们应该彻底摒弃那种企图以征服者自居的身份,主宰大自然,无限占用和掠夺自然资源的贪婪做法,回归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时代,这种观念具有无限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和政策,在其路径选择方面还需要人们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城市的绿色发展为例,如何把绿色发展贯彻到城市升级、城市发展之中,则需要进行艰难的探索,没有科学的路径选择绿色发展将始终停留的口号的标语之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更新,从动态的角度,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城市改造的“推土机”模式,代之于一种容纳时代元素的新观念的城市改造,引入生态的观念,绿色观念,系统观念等。赋予城市改造动态的价值观,以公共利益为重、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寻求经济、物质环境、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更新一旦接受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把城市改造与更新赋予绿色发展的时代意义,将一个只有政治家呼吁的绿色革命变为实践行动。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作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将伴随着城市的改造与更新过程始终,只要在不断地城市更新之中,才能将绿色发展的观念和策略变为实际的行动。

二.旧城改造为城市更新提供机遇

(一)大拆大建决非城市更新

西方城市更新是在城市基本走完兴起、发展和成熟历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上看是城市自我完善提高的过程,而我国是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背景下展开的城市更新,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特别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发展悠久的古老国家,城市建筑饱经沧桑,老城区内设施老化严重衰退,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较大,因此在旧城改造中走向两个极端,一是面对困难重重的老城区,无力问津,城市建设向发展,这就出现了建筑新、质量好、层数高,而城市中心普遍较为陈旧,建筑质量差,呈现出与城市正常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反常状态。【6】 二是采用大拆大建的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推土机式”改造,而且这种改造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填空补实,见缝插针,选择有利益的地段实施商业开发,而很少是人居生态环境提升性开发。这种功利性的开发、重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但严重的破坏了城市整体结构功能,各种名胜古迹绿地遭到破坏,打破了传统的文氛围,带来社会文化的心理失衡,社区结构衰退,原有的社会稳定和安宁受到威胁,同时也带来新的城市环境恶化等城市病。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城市发展机制和社会意识还没有发育成熟,一些领导在展示政绩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双重因素下,旧城改造的行为往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违背了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自身规律,出现改造规模较大、速度较快的突发式改造,这种更新改造模式,不仅造成拆迁安置困难,土地闲置,物力财力浪费,而且也破坏了原有城市空间结构和原有的社会网路。正如学者李建波、张京样(2003指出的那样,“虽然城市空间职能结构、环境等问题得到一些改善,但也产生了大量负面影响,如城市中心开发过度,缺乏活力;社区失去多样性,城市空间出现社会等级分化;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城市的文脉被切断,城市特色正在消失,走向雷同等等。”这种“城市政府将城市更新作为牟利的工具,而普通市民被排除在更新决策过程之外,使得城市更新背离了基本的价值准则”。【7】大拆大迁绝非城市更新,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断裂和城市功能的结构性破坏。因此,准确把握城旧城改造与更新,正确处理中国旧城改造的各种矛盾,是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

(二)东莞“三旧”改造有效地促进城市的更新

对于东莞来说,“三旧”改造工作,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城市更新的意义。依据《东莞市“三旧”改造实施细则》规定,所谓“三旧”泛指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具体特指城市建成区,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卫星影像图上显示为已有上盖建筑物的建设用地,它是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城镇化及传统粗放发展模式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历史产物。由此可以看出,东莞“三旧”改造,实质上是对在三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滞后导致今天城市功能衰退、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发展的困难问题的一次再造行动。在实际工作表现为:(1)体现在土地上,就是土地的重新规划利用、调整用途,提高土地承载能力;(2)体现在城市环境更新上,就是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城市;(3)体现在城市配套功能建设上,就是强化城市配套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4)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就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5)体现具体的项目操作上,主要通过转型企业明晰土地权属、建设用地改造用途、超占土地完善手续、单宗建筑拆建改造和成片拆迁改造等五种形式来实现“三旧”改造的目的。这些具体的做法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耦合了城市更新的基本理念。因此,东莞市借助这次“三旧”改造工作,在城市绿色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避免国内其他城市单纯注重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忽视对城市发展能力、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关注;克服单一体形规划而忽视综合系统规划;程序上陷入单一行政手段的封闭模式而忽视多元的社会共同支持力量的更新模式,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实现东莞城市的有机更新。

三.绿色发展是旧城改造与更新的价值追求

(一)绿色发展观明确了旧城改造的方向和目标

绿色,文化底色,生命之色,她是和谐、健康、安全和幸福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色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而产生了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绿色运动、绿色产业、绿色城市等等新名词。尽管理论界对这些名词给出统一的定义,但基本内涵均包含着环保、生态、和谐、发展的意义。因此,绿色发展是建构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一个新生概念,它是人们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人类摈弃企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贪婪野心之后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自然观。从经济学意义来说,绿色发展是国际公认的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它是以树立绿色价值观为灵魂,以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环境友好企业理念,以使用绿色技术为核心,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目标的过程。绿色发展实质上是在人化自然过程中,当大自然表现出企图摆脱人的控制,并反过来成为祸害人、对抗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即生态危机时,人类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才意识到的一种努力协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上的绿色发展观念。这一绿色发展的观念在行动上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念,他要求要求人类必须做到:第一,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要把人类只是作为自然的一员,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与此相对应的是对待城市的改造与发展问题,要从对“经济人”假设改变为对“生态人”的假设;从理性的经济人,变为理性的生态人,在改造与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尽量做到最低的损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原有的开发利用自然转为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自然的存在物,他们是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实现人类各种用途的手段,我们必须减少伤害自然界的生命,让这些自然物充分享受自己的生命;第二,在对待种际关系问题上,要尊重动物的生存发展权,人和动物是平等的。就居住的城市乃至更大范围而言,人类和动物都是生态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链条,动物的破坏,实质上就是人类的一种自杀行为,所以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8】

2.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他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第一,在处理代际关系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就告诫人类,在使用资源满足当代人需要的时候,不要因此而损害后代人的发展和消费权利,要明白“我们不是继承前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第二,在处理代内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要只重视个体,或者某个地区、某个集团、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利益;我们不仅仅局限为某一个地区、国家的人,而是从整个地球角度出发的地球人。从人类面临的环境压力现状来看,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任何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又同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人类的理性,建立一种现代的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

由此可以看出,绿色发展观下的生态伦理观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在发展的时候,牢牢记住不要单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而要从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出发,即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便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现代意义的城市首先是人的生活家园,因此他必须符合人性,要实现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人与人的亲和力,要有足够的绿地、广场等供人们休闲、娱乐、交往,环境宽松、清新、优美、祥和、宜人的生态城市环境是人类持久的不变的追求。

(二)东莞始终围绕绿色发展实施旧城改造与更新

要实现绿色发展这一理想的目标,必须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方面充分予以体现,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这就是当前旧城改造的任务,也是城市更新的价值追求。东莞作为未来新型工业化城市,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化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在城市规划和成业结构调整方面,立足绿色发展,构建人居适宜的绿色城市,而作为目前正在实施具有城市更新意义的“三旧”改造工作,把绿色城市的环境质量指标细化到具体的城市规划之中,贯彻于城市改造之中。

1.克服国内部分城市改造与更新呈现的不良做法。从目前情况看,国内部分城市在旧城改造与更新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城市改造与更新简单化为拆迁、改建与重建,而忽视整体功能的提升,特别是绿色发展功能的再造;(2)经营城市观念下的单一手段,大拆大建,导致的旧城的传统风貌和社会网络的破坏,以及旧城居民文化心理的失衡和社区结构的衰落,社区秩序的稳定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规模大;(3)治标不治本的城市改造,带来的新的城市病出现。即城市再造与更新缺乏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和城市传统风貌在改造与更新过程中遭到破坏,而新建筑又毫无特色,与城市整体风貌极不协调,城市竞争力也因此而降低,绿色发展仅仅停留在口号和标语层面,未能变为实际行动。种种弊端,必须引起了东莞城市改造与更新的警觉。

2.借鉴国外或香港地区的成功做法,把绿色发展目标贯彻到“三旧”改造的实践之中。20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改造与更新中,引入绿色发展的理念,针对严重的城市衰退问题,坚持人本思想,实施绿色治理,构建绿色家园和绿色住宅等。特别是香港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城市改造问题提出“环境改善区”的构想,到21世纪的全面化城市更新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观念的确立,强化整体功能提升与绿色协调发展,加强社区关怀,保证社会公平。

因此,东莞的“三旧”改造与更新,牢牢把握城市绿色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改造的经验与教训,有效实施东莞“旧城、旧村、旧厂房”再造与更新工作,实现绿色发展,应该说这一举措应该成为目前旧城改造的典范和经验。

注释

【1】张汉,宋林飞,英美城市更新至国内学者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8年第2期。

【2】城市更新运动也被人讽刺为“联邦推土机”运动,即清除大于建设,破坏大于创造。特别是对于有色人种和贫穷社区的拆迁显然有失公平,因而受到社会严厉批评而不得不终止。

【3】张汉,宋林飞,英美城市更新至国内学者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8年第2期。

【4】阳建强,吴明伟著,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5】李惊,徐析,浅析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现代园林2008.7。

【6】阳建强,中国城市跟新的现状、特征及趋势【J】,城市规划2000年地期。

第6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模式;选址;安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建昌县推进城镇化实施的目标

构建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建昌县推进城镇化实施策略,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项目规划编制审批和安置房建设为重点,到2015年完成所有列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项目安置房的建设,所有列入改造计划的9个城中村的动迁安置及迁出土地的土地整理工作。

具体目标如下:

(一)推进实施目标。完成所有城中村项目的土地整理、收储工作;完成所有城中村项目招商和安置房地块的土地出让交易,确保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推动重点区域城市更新计划及组织实施,同步进行“退二进三”、市场搬迁和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内容。

(二)保障民生目标。完成所有城中村项目安置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动迁户100%实现安置;在完成有形改造的同时,同步完成村民的身份转换,处理原集体所有资产,实施村民就业培训等。

(三)规划编制目标。完成所有城中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审批工作;提出所有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规划条件;并完成所有已交易土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相关规划许可工作;推动重点区域城市更新单元的城市设计及控规调整。

二、推进城镇化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项目规划编制、村民拆迁安置、土地一级开发,吸引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城市更新改造和推进城镇化实施。

(二)坚持“规划引导”。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中村改造和推进城镇化实施的引导作用,统筹“退二进三”、市场搬迁、旧城改造等城市更新内容,实现成片区规划统筹研究,成片区审批实施。

(三)坚持“民意为重”。在保证绝大多数村民同意改造的情况下,启动项目拆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争取公众理解、支持参与推进城镇化实施。

(四)坚持“民生为先”,优先保障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以村民尽早得到安置为推进城镇化实施的第一要务。

三、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模式选择

根据推进城镇化实施,进行城中村改造组织的实施模式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改造型、村民自主改造型和村民、开发商、政府三方结合改造型。结合建昌县实际情况,宜实施村民、开发商、政府三方结合改造推进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市场化的改造方式,改造以开发商为主体,将土地进行招标拍卖,由中标的开发商对城中村实施改造计划。政府主要提供政策优惠和管理方面的支持,村民通过出让土地的所有权或者土地的使用权而获得开发成果,最终形成三方获益的局面。

四、安置区的选址策略

安置区的选址应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被安置人通、就业、配套、居住等问题。安置区的选择不能完全由市场来控制、单纯根据土地价格进行选址,而应由政府给予相当的政策支持。

(一)从宏观的角度看,安置区应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避免过大规模的安置区集中在城市的某个区域。以防止由于空间聚集而导致的某些不良社会问题及行为,而且有利于安置区的住户享受到更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获得更好的谋生方式,增进社会各个阶层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共生发展。

(二)安置区选址重视新市区、近郊区与老城区的平衡。新区的开发建设既可以为安置区提供可得的土地,缓解主城区居住紧张的问题,同时安置住房的建设能够加快土地的成熟,提升新区的人气。在近郊区,地价较低,原有的居住密度较低,拆迁量不大,在将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处于综合地价相对低廉的位置,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安置住房的成本;并且,这些区域交通设施比较成熟,交通相对便利,交通成本相对不高,因此也是安置住房选址的合适区域。老城区中仍应建设或改造部分安置房。第一,保证老城的活力。第二,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第二产业不断外迁,老城用地结构发生变化。商业、服务业等服务性第三产业在市中心的高度积聚导致老城区依然提供了主要的低层次就业岗位。第三,老城区的服务配套等城市资源状况最佳,从社会公平角度应避免使其由富人独享,以致低收入者只能被动的迁移至城市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以避免老城更新中,低收入者原有的社会结构迅速解体,应该增加就地安置的可能,以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五、就业安置及社会保障实施规划

(一)就业安置规划

要深化城镇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就业安置方式采用市场性经营安置、资产性经营安置、产业园区安置、商贸性经营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

(二)社会保障规划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将进城农民纳入社保范围。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之中。即应建立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非农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执行与城市一样的低保政策,以解决“城市病”现象的发生和使农民因有了基本“保险”、在城里能呆得下去而不会“回流”。

(三)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加强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配套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忠东.城市景观的形态特征[J].城市规划汇刊.1990(12)。

第7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设计相关学术探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以城市空间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入,更为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现阶段,在多种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导下,我国各地城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对于促进我国城镇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城市设计的定义及主要要素

1.城市设计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都没有对城市设计形成一个统一性的概念,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城市设计是以人作为认识主体,以城市空间环境为主要客体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设计活动和过程,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和公众活动的多样化需求。下面笔者将对于之前的学者对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做简单的介绍。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现在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2.城市设计的主要要素

城市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城市设计的主体、客体以及认识工具。城市设计的主体是指在城市设计活动中的主动活动部分,即参与城市设计活动中的人或人群,如设计专家、政府以及参与城市建设的公众等,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意志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同样也对城市设计方法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设计的客体即城市设计的对象,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人群、交通、通讯、生态、经济等形态环境,它们决定了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时,也必须要考虑设计客体对设计方法产生的影响。城市设计实施的认识工具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介,主要包括了物质形态的认识工具(如科学仪器、电子计算机、交通通讯设备等)、观念形态的认识工具(如方法、语言、公式等)以及观念形态物化的认识工具。认识工具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城市设计主体对客体的进一步认识和发掘,从而促进城市设计更科学、健康地发展。

现代城市的设计方法研究

1.现代城市的设计思想方法

对于现代城市的设计理念,E.N.Bacon 提出了同时运动系统的概念,认为现代城市同时拥有多种形式的交通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运动速率和感知系统,必须对这些系统同时加以考虑,提出一种兼容并蓄的程序设计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各种思想在与形成行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螺旋上升的态势,不断接近合理与真实。这种模型建立在人类思维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相互制约的社会性特征,是一种各方面积极参与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有一定的见解。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其他的探索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中,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柯布西埃则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这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针对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其中索里亚玛塔提出以城市运输为前提的线形城市;戈涅的体现现代城市基本组织原则的工业城市;西谛的艺术性原则基础上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格迪斯奠定区域规划理论的生态学研究。

格迪斯提出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人同一体系,这一思想经路易斯芒福德发展,形成区域规划。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以前各种规划的深化。

现代城市的设计目标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设计也逐渐看中城市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也是基于对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的综合考虑,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的实施目标,并进一步依据设计框架确定的设计层次与系统分解为对应的子目标,为设计的展开明确方向。

现代城市的设计程序

1.城市设计项目策划

在实施城市设计之前,首先要对本地区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建设中可能会产生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本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策划城市设计的目标、范围、形式、内容框架、组织方式和希望达到的效果等,从而保证城市设计能够有效实施。

2.城市设计的准备阶段

城市设计的准备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和综合评价两方面的任务。基础研究包括现场情况的调查;文字、图纸、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市民意愿的调查和政府目标的整理。综合评价是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以项目策划阶段确定的设计内容为对象,进行多因子的综合评价,对引发城市问题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以此作为阶段性成果为下一阶段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对项目策划阶段的设计思路与内容进行反馈与调整。

3.城市设计的组织设计

通过组织适当的设计过程,全面考虑地方特点、市民意愿、管理需求、设计美学等因素,将战略目标具体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设计意图,再通过实科学的管理和运营,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将实施中和建成后的问题与成效及时反馈,作为是否进行政策导则以及战略目标调整的依据。

4.城市设计的实施

城市设计的实施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主要层面。宏观层面需要掌握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针对城市的发展目标制定设计构想,并提请权力机关将设计构想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原则,而中观层面则需要建立与设计构想相关的技术文件,将之作为实施地区规划的主要依据。而微观层面则需要根据上级的文件制定本地区的详细规划,包括本地区人文、环境、建筑设计等,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更详细的计划。

小结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设计方法,强化设计过程中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而让城市设计的理念贯彻在设计过程的始终。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第8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遗产;保护 ;任务

Abstract:The new growth mode of urbanization ―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 and towns have bee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ny cities and old district of city will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parallel with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cities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 are facing critical transformation. Taking Guangzhou, Wuhan and other cities for example, the article set forth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urban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main tasks we are facing.

Key words: new period ; urban heritage ; conservation ; task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7-08(4)

1 国家宏观形势

中国现在经济将从过去的高速回归到中高速,进入到新常态发展阶段,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以后国家经济、城市、甚至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众所周知,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从街边小吃摊到办公楼里的高科技公司都在其列。国家现在提倡以“创新驱动”带动经济发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可能都要在这方面发力。这一动力与城市功能的变化和空间资源的再利用以及城市遗产保护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另一个问题是城市化。城市化不只是人从农业经济活动转到城市经济范畴,实际上也会影响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现在的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根据很多国家的经验数据,如果人均GDP从3000美元提升到5000美元,大众消费、文化消费以及相关的活动会在经济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们看到,新型城市化增长的模式、老城区或者我国独特的保护类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的战略,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长期以来这一领域被城市政府视为发展包袱,在发展战略中不予以重视,导致旧城或古城只有一些房地产商业的开发或小型私人资本在经营,问题很多。当前房地产的发展已经和以前的大形势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化就是,老城区会成为城市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一环,将成为最主要的领域之一。

2 城市发展战略的变化

近年来,大城市的保护必然跟城市的发展战略相对接。比如广州,2014年政府将北京路纳入了广州市战略性的重点发展区域。以前城市都是在外延上进行扩张的,但今天外延难以再扩张,加上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老城区就再次成为决策者和经济发展关注的重要领域。同样,武汉也面临类似的战略再思考。众所周知,武昌区是老武汉蛇山北边的地区。武汉市政府提出了旧城区功能转变的思路,而文化产业将成为其中主要内容,也是城市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济南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城市。最近,市政府为响应和落实中央对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明确把济南过去明、清两代形成的古城以及清末和近代形成的商务区,提升到一个城市层面的战略。以传统陶瓷产业为主的景德镇市,最近几年也明确提出,要通过老区产业的更新带动整个城市周边或更大区域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问题更复杂、更综合。2014年中央对北京的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重点就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和全国的情况是一脉相承的,但具有更大的示范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当前特别热的话题。相关会议也都提出了关于延续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对地区文化差异的关注等内容。

我个人认为,如果城市更新仅仅作为一个狭义的专业领域来讨论,理论的内容都已非常陈旧。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更新在西方就是一个基本话题,而现在延续下来的理论,很多在六十年代中都已经讨论过;八十年代时,国内对城市更新的探讨仅仅是从城市改造的角度来谈的。因此,如果不从今天大的时代背景来思考,城市更新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其实没有更多新的内容。

与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相平行,我们讨论我国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接触到后工业化的概念。从国外后工业城市或社会发展的基本观念看,首先后工业的产业主要是由多层次、庞大的第三产业组成的,其中包括金融、信息、厂商服务等。这样的产业不再存在于冒烟的工厂,也不再依赖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它们可以立足于很多灵活的空间场所中,功能在这里可以高度混合。显然,在工业化时期,一个化工厂不能与居住区相毗邻,但在后工业时代,白领就业的高科技产业的小公司就可以在住宅楼里就创造出可观的产值,而不对居民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和平共处,乃至带动整个混合社区的良性发展。所以,对于后工业产业带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空间要求的包容性非常强,所以说后工业是一个柔性空间的时代。

像很多后工业的欧洲国家一样,我国的主要城市现在也面临可开发土地越来越少的局面,所以郊区化会放缓,有的地方接近于停止。京津冀地区要求比较严,北京宣布已经不再增加新的建设用地。我们可以看到,旧城局部复兴在这种形势下将是一种必然。

3 国内重要城市的转型

新的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灵魂,就是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城市竞争乃至国家竞争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一特点已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有很多具体的表现。

3.1 广州

当广州提出把北京路和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古城作为战略发展地区时,如何挖掘文化、保护遗产就成了人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广州的工作中,通过与政府、地方的专家沟通、市民的参与等方式,基本上形成了广州古城越秀区以文化、三产服务业为主的发展策略,归纳提炼出了古城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的框架。在这个结构下,还有结合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项目可以实施。这一工作的重点就是,把历史要素重新梳理清楚,使这些内容在未来能得到彰显,同时融入到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另外,我们在规划上跟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推出更新单元的方式、人口的疏解以及进入政策等等。

2014年,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复后,地方政府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宣传工作。同时,广州规划部门非常及时地推出了老城和新区不同的规划标准,这个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北京市政府也准备召开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府会议,要出台一些文件,探讨北京的老城和周边山水之间的城市特色彰显,如何推进城市整体保护的问题。

3.2 武汉

在新形势在,武昌也有类似的举措,但又有自身的特点。武昌古城区在过去一、二十年武汉整体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被遗忘的地区,也是持续衰退的地区。的发展使原有的城市中心从大的经济格局中脱离出来,给古城带来很多发展的压力,而保护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今天社会认识到,古城它不应该再衰退下去,它应在新的经济格局中起到应起到的作用。我们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定位武昌古城未来的功能,对武昌区的历史、人文资源进行结构梳理。武昌古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除了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还有多个艺术院校,教育的资源很多。所以,将武昌古城将艺术与文化旅游结合,带动创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将成为武昌古城今后的重要战略。

黄鹤楼下的片区有很多私搭乱建和违章建设,本来是列为改造、类似棚改的项目。我们介入之后,跟地方政府多次沟通,把这个地区提出了整治和改造的设想。在方案中,能不拆的房子尽量不拆,赋予它新的功能。

3.3 济南

济南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最早批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城市。最近市政府把它作为一个市级战略来推动。在这个战略中,包括古城与商埠区在内的老城区和济南CBD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考虑到济南古城的功能和资源,一些不合适的单位和功能需要迁出,同时推进文化创意和旅游,改善居住条件。

3.4 景德镇

景德镇是一个因传统陶瓷产业而繁荣的历史城市,也是一个现代陶瓷业城市。到1990年代随着国企改革老工业开始衰,很多人下岗,在老城中剩下了大量的旧厂区和地段,导致城市中出现很多功能黑洞。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如何利用原来的空间、资产等使整个城市再上一个台阶?显然,遗产保护、文化继承等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契机。

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是针对14个老厂区进行系统的研究,将老厂区的更新、改造及保护纳入整个城市的发展。其核心就是我很多年前提出的、现已被业内广泛接受的“织补城市”概念,最近在国家文件中称之为“修补”。织补不光是空间环境的织补,还是综合的社会各方面的织补。比如城市功能、社区设施的织布等。

3.5 北京

北京旧城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疏解,使之有一个合理的人口密度,使居住条件和功能有一个合理安排。人口疏散是北京旧城的顽疾,最近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北京要进行老城里的文物腾退。这就将带来一个问题:人怎么迁?腾退后的后房子应该装什么样的内容?最近北京探索了有很多招数来应对这一问题。实施模式的探索对于历史城市的功能变化和更新变得迫在眉睫。

4 老城发展模式的探索

在北京大栅栏、杨竹梅斜街等地段,人们正在摸索着不同的模式,如院落人口的平移,力求对街区实施休克式疗法,而是逐步实现产业的替换,但这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为后盾,是否可持续,有待观察。近期,我们在济南与相关部门探讨另外一种模式,就是信托的方式。在济南古城的保护区内很多老房子破旧不堪,房主也不愿意修。如何把老房子修起来,使老百姓受益、投资方也受益,同时鼓励合理的用途,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考虑的重点。

另外,大量的人住在拥挤的老城区,如何解决居住贫困的问题?最近在四川三台,我们和地方政府交流,考虑能不能把国家用于棚改的巨大资金用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上?这个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推进,但是由于涉及一家一户的具体问题,矛盾也非常多,工作比较缓慢。尽管如此,我们会往这个方向努力。简单说就是拿棚改的钱修去老房子,老百姓能在里面住就在里面住,能在里面开店就在里面开店。我们希望这个区域不再是拆旧建新的状态。

5 总结

总的来看在新的形势下,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将面临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第一,产业如何转型?转到什么样的状况?第二,功能与环境如何织补,使过去几十年被遗忘或碎片化的历史城市得以复兴。第三,如何使民生真正得到改善?第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探索社会广泛参与的不同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杰,刘岩,霍晓卫. “织补城市”思想引导下的株洲旧城更新[J]. 城市规划. 2009(01).

[2] 张杰,段文. 大城市传统保护类街区商业业态五大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名城. 2015(06).

[3] 张杰. 探索名街保护发展的多种途径[N]. 中国文化报. 2014-06-12 (008).

[4]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昌古城蛇山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2015.

[5]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北京路、传统中轴线、文德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5.

第9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质量体系。通过分析空间准入评价与空间管制决策指标体系,提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质量指标体系。

1研究背景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即是指:以真实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为核心及其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融在内的整体地域空间管治在虚拟四维时空中的数字化实现。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以计算机科学、空间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城市科学、管理科学、地球科学及环境科学等为支撑,可为政府部门和非组织管治决策提供多要素、多层次、多时态的城市自然、人文、社会与经济信息,使其能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城市空间管治目标。

    对于城市空间管治,由于其操作对象具体,功能目标明确,应用范围集中于城市区域,空间信息的比例尺较大,数据质量对应用结果的影响非常明显,在数据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城市空间管治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是城市空间管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城市空间管治良好的动态运行中投资比重最大的部分之一。信息时代数字城市空间管治是以计算机科学、空间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城市科学、管理科学、地球科学及环境科学等为支撑,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和城市社会经济与建设等综合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技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应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支持平台。城市空间管治所涉及的信息为数据资源,实现以空间信息为主的信息输人、贮存、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它必须保证空间管治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将各部门网络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置于统一管理之下,使城市空间管治工作有一个规范标准化的高质量数据基础。信息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空间管治分析评价与决策结果的可靠程度和空间管治目标的真正实现。

    因此,在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研究中,信息数据质量体系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基础信息质量体系研究是世界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城市空间管治急待解决的基础课题。

2城市空间管治信息分类模型

    传统的管理观念,通过规划限制和禁止空间准人,现代管治理念来源于生物学及系统科学,指管理控制主体给予对象一定的刺激和干预,使其按预定目标方向发展。要全面、有效地对城市空间进行管治,保证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需要多因素的综合信息。例如用地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形态控制、道路交通控制、设施配套控制、城市设计引导等方面。目前,任何城市规划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活动,不管是综合性的还是单项的,其内在构成都包括以下几方面: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行为活动。所以,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进行分析,共同形成空间准人和空间管制的内在构成。图1、图2分别归纳出以上几方面在空间准人和空间管制中所包融的具体分类模型。模型内容基本概括了城市空间管治活动的主要作业。

3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的质量体系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主要有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图形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如测量数据、地图数据和遥感图像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各种数据源都带有一定的误差因素并将之引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管理的数据库中。数据源在时间精度(即现势性)和数据空间范围与数据内容方面,若不能满足城市空间管治应用的需要,也会严重影响信息数据应用结果的质量。因此,城市空间管治信息的质量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3.1数字城市空间管治评价与决策指标体系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是一项起源于城市的更新改造活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从任何一项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到更新方案实施,城市空间管治都需要依据国家的各种法规对更新项目进行空间准人审批和空间管制决策评价。从规划控制的系统结构来看,评价对城市更新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1城市空间管治评价类型与结构

    根据城市空间管治评价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城市空间管治的评价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3.1.1.1现状评价:分析和评价旧城生活和环境质量优劣程序,确定现状综合评定值。对现状信息进行评价是城市更新规划控制的起点。一方面,它可以总体上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在整个旧区范围内界定更新的对象,排列旧城更新的先后次序。另一方面,针对具体更新区域的不良因素进行罚分评价,为下一步制定更新目标提供充分的现状信息。

3.1.1.2空间准人评价:针对城市发展目标,评判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对现状的改进程度,确定更新方案的综合评定值,是确立正确的规划目标所依靠的有力手段,它不仅可以对单一的目标进行评价,以确定它是否符合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原则和旧城更新的实际需要,而且可以对多种规划方案和目标进行比较和优选,从中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和目标。

3.1.1.3空间管制评价:评价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确定更新后的综合评定值,是对于更新以后的城市形态所进行的检测。它一方面对前一阶段的规划目标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的规划控制提供新的决策信息。

    其评价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程序的框架和基础,也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城市空间管治评价指标体系,使城市空间管治的评价在内容上趋于客观和全面,在结构上趋于系统和严密,使得城市空间管治的决策更为科学和合理。

3.1.2城市空间管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2.1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空间管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家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城市更新的政策,国家的经济实力,城市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社会对城市更新的期望值,以及更新区域的社会物质条件等等。其中,对城市空间管治最具直接影响的因素是更新区域的物质和社会状况,城市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土地使用、建筑建造、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也包括社会组织、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居民收人等经济文化因素。它是更新地区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现代化的尺度和标志,也是城市更新评价指标的原始素材。

    对于不同的行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来说,由于他们所处的技术领域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审视的角度不一,对于城市更新的期望和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对城市空间管治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国家现行的各类相关法规和规程规范,全面综合的考虑城市空间管治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1.2.2评价指标体系

    前面分析了城市空间管治评价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相对其他因素来说对城市空间管治评价的影响较小,可以不列人评价指标体系。

    为此,考虑到评价指标对城市空间管治应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和同一评价指标对不同的评价对象来说应有明确的可比性这两个基本原则,我们可将指标进行合并和提炼,根据其不同内容将其分为两大类。①空间准人评价体系;②空间管制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均以统一标准的位置(坐标)、高程、面积三种几何物理量作为评价指标。无缝镶嵌于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分类体中。图3为空间准人评价指标体系之一—交通活动限制评价指标体系。

3.2影响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质量的因素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的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伴随着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应用过程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根据这一过程,可以把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的质量问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空间管治信息数据的采集和保存;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包括数字化、数据录人和必要的数据转换、数据处理;第三个阶段则是在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分析评价和决策。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前一个阶段所带来的原有误差,并增加了本阶段所引人的新的误差因素。因而,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可以以数据获取和应用过程的这三个阶段为线索来考查。

3.2.1数字城市空间管治数据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的数据源,通常包括外业测量、勘丈、调查记录的数字化数据、图纸、图像和文档材料等。数字城市空间管治数据源的质量问题,包括这些数据源的采集和生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测量中由测量方法、仪器及人员操作带来的误差,遥感的系统误差及干扰误差,文档材料在社会调查和统计时产生的误差,地图本身固有的误差(包括数学基础的展绘、编绘、清绘、制图综合、地图复制以及套色误差),遥感解译过程中产生的定位和分类误差等等,以及数据源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图纸变形误差等。

3.2.2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数据库建立中对数据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根据目前的技术方法和设备条件限制,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源,主要还是来自图纸、外业测量和调查、统计资料。这类数据源,必须经过数字化和数据录人以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配准,也许还要经过一定的格式转换,才能进人空间管治决策支持系统,成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

    这一部分数据质量问题,包括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数据获取、数字化和数据录人以及数据格式转换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影响这部分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在于数字化采集仪器的精度、数字化方法以及数字化操作精度、统计数据录人中的差错等。这类数据质量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影响因素容易发现,可控制程度相对较高。

3.2.3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分析和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质量问题

    在数字城市空间管治评价和决策过程中,运用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分析和处理,可能影响其数据质量问题的因素包括计算、拓扑、叠加。这一部分的数据质量问题,是由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过程引人的问题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隐蔽,产生的误差也比较难估计。

3.3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数据质量指标确定

    数据质量指标是城市空间管治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根据对数据误差来源、性质、类型和大小以及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指标确定思路。

    首先,数据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甚至衡量数据质量的标准也会随具体应用的特点和要求而变化。其次,数据质量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除了可度量的空间和属性误差外,许多质量因素是很不明显或是很难确定的。因此,数据质量问题中,有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的误差,也有很难检测和控制的因素。本文研究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的数据质量控制,先仅针对其中可度量和可控制的质量问题而言的,主要集中在数据源的信息采集、数字化处理和过程部分。数据质量不确定性另设专题研究。例如土地使用与地籍管理单项空间管治数据质量指标确定一规划红线测设质量指标确定如图4所示。限于篇幅,各单项空间管治数据质量指标不再一一列出。

根据上述确定的空间管治信息质量分类指标,可将空间管治信息质量分类指标归纳统计于下表。 

    

从表可确定出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各种息信质量需求及数据采集所适宜的必要精度方法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