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秋词赏析范文

秋词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词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秋词赏析

第1篇:秋词赏析范文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第2篇:秋词赏析范文

这么贵的鱼究竟是个什么鬼?马云买这么大的鱼不会吃到闹肚子吗?小编根据前方发回的信息,为大家介绍下这条鱼的的来历和“现状”。

据天猫的小二们说,这条鱼名叫蓝鳍金枪鱼,产自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被誉为“金枪鱼之王”。不过本次展出的蓝鳍金枪鱼,是天猫商家在日本长崎海域养殖的蓝鳍金枪鱼。这一条重达68公斤,是在24小时内远洋捕捞并从日本冰鲜直送过来的。

这么贵的鱼,又重达68公斤,马云可怎么吃呢?网友们操碎了心,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不过今天,阿里的同学告诉小编,这条金枪鱼马云一口没动,全被员工“一扫而光”,小编只得感慨#别人家的老板#。

今天中午,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食堂爆满,队伍一直排到了食堂外面,据说队伍长达300米。看来阿里内部吃货也是蛮多的,怪不得外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去了阿里的人都会变胖!(这是有多深的怨念,多恐怖的诅咒)

据了解,为了保持鱼肉的鲜美,阿里食堂安排了3位刀工了得的大师傅现场片鱼,一条大鱼很快就被“肢解”。

据现场一位抢到鱼的同学透露,整个过程只花了半个多小时,一千多份刺身被一抢而光,一些得到消息晚了的同学只能看看鱼骨头了,吃货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3篇:秋词赏析范文

一、扩大阅读面

诗歌是一种精粹的文学样式,语言含蓄凝练,富于跳跃性,理解与欣赏有一个从入门到深化的过程。

如果想一会儿就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或者单凭学习教材上少量的古诗词名篇就使自己的感悟能力突飞猛进,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条件的话,还可自制幻灯片,并为诗词配上乐曲朗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教师还可定期组织评比,看谁的古诗词朗读的好,背诵得多,看谁的赏析文字写得好,谁的图片设计的巧,乐曲选配的得当,促使学生广泛涉猎,提高其感悟、鉴赏能力。

二、创设情境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词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真正体会诗词深刻隽永的意蕴。具体来讲,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者画图展示、乐曲播放、形象描述、背诵相关古诗词等方面创设情景,感染学生。如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可配上凄婉的古典送别曲或相思曲范读,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于忧伤哀婉的氛围中,感受诗人的幽居苦情、离愁别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要求学生先背诵一些熟悉的军旅诗、边塞诗。在相关古诗词的诵读、背诵的良好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更便于学生理解岑参在诗中所描绘的塞外艰苦环境和将士为国戍边无怨无悔的情操。

三、反复诵读

优秀的古诗词意境优美,语言富于音乐美和节奏美,最适合朗读和吟诵,大声诵读才能体会个中的情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见吟诵的妙处。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诵读法:初读识字通词,再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领悟作者抒发的感情。以读带讲,读思结合,读议结合,于反复诵读中品味古诗词丰富的内涵。诵读方式也应灵活多样: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默读、配音诵读、背诵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诵读中营造气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把握诗词的意蕴情趣。多读、多背、多想、多记、应是学习古诗词的最基本方法。

四、比较阅读

古代诗人很重视遣词造句的工妙。有的诗句往往着一奇字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绪万千,因此能千古传颂经久不衰。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品读赏析。替换比较,就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还应适当引入相关诗歌,作比较分析,开阔视野,深化理解。比较阅读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是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或是同一题材风格相近的作品。如教学刘禹锡的《秋词》(首句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时可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漂泊在外的旅人眼见寂寥萧索的秋景,感受到的也就是秋风萧瑟,凄凉伤感,曲中景象无一不感染着悲秋的情调。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常人悲秋的笔调,用“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抒写自己满怀希望的豪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便会准确领悟诗意,加深对诗词意蕴的理解。

五、延伸拓展

第4篇:秋词赏析范文

1.抓作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诗人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创作风格。例如,杜甫主要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关心民生疾苦是他诗作的主要内容;而李白主要生活于唐朝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多富于浪漫气息,想象夸张是他诗歌的主旋律。再如李清照,她前期生活富足安逸,喜爱大自然,向往纯真的爱情生活,词作风格自然清新,后期漂泊流离,孤苦伶仃,词风婉约低沉。

2.抓题目

有时,题目会为我们提供诸多信息,譬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晚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再如《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这类题目就表明内容是关于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可以猜想诗歌孕育的思想感情应该是离愁别绪方面的。再如看到《秋词》、《天净沙・秋思》之类的题目,就可以断定诗歌内容是写诗人由眼前秋色引发出自己内心的许多感慨等。

3.抓意象

诗人抒发感情往往借助于一些意象,所以把握好意象,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而一些意象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例如:折柳相送、望月思乡、柳絮飘零、落叶悲秋、杜鹃哀啼、菊梅高洁、红豆相思等等(常见诗歌意象解说见本文后面知识附录)。例如,诗句“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柳”,谐音是“留”,挽留之意,蕴含了诗人王维送别好友元二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4.抓关键句

名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等方面有被人们所称道的地方。不少诗歌,前面的写景叙事是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奠定基础,那些点明写作意旨或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往往是在诗词的后面。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前面描写打猎场面,结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点出作者渴望英勇杀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再如《登飞来峰》中前面写景,后面抒情,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点出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

5.抓关键词

诗歌的传神在于词的巧妙运用,要认真品味色彩词语的表达效果,尤其是要仔细揣摩动词的含义与作用。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中的“气”、“蒸”这两个词化静为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洞庭湖的雄壮气势。再如《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形象逼真地写出小儿的天真顽皮,童趣跃然纸上。

6.抓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活用典故、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结合、对比映衬、以小见大、托物寓理、运用修辞方法等。

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衬静,写蝉鸣意在衬托山谷清幽;“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句中的“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借景抒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坡运用冯唐的典故,意在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运用嗅觉、听觉写出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之情;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把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对比,突出了早春宜人之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对偶、拟人手法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雪景。

上面是赏析诗词常用的几种方法。当然,诗歌的赏析离不开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感悟,平时应多诵读一些文笔优美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加文化积淀,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附:常见诗歌意象解说

第一类:自然意象类

1.月(残月、明月、新月、玉兔、玉盘等):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思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夕阳(斜阳、落日、残阳、日暮):多流露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3.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4.烟、霜:多表示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5.风:春风――旷达、欢快,希望;

东风――代表春天、美好之意;

西风――惆怅,游子思归。

第二类:植物类

1.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

2.落花(落红、残红):多表示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3.松、菊、梅:多体现高洁、坚贞之志。

4.梧桐、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与哀愁。

第三类:动物类

1.鸦、猿、蝉、杜鹃:多传达凄楚、哀婉之情。

2.鸳鸯、鹧鸪:多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第5篇:秋词赏析范文

【关键词】古诗文 基本策略 阅读

古典诗歌和经典古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是为学生注入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

初中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为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学生虽然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古典诗文,但并没有真正掌握其学习方法和步骤,哪怕是面对文意再浅显的诗文,却仍是一脸茫然,很难适应中学学习;教师依旧遵循 “介绍作者――逐词逐句串讲――内容分析”的传统僵化程式,效益低下;文言文本身与现代生活氛围有较大距离,语言晦涩难懂。长此以往,学生便对文言文的学习丧失了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质量。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学懂古诗文,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正视的主要问题。本人总结多年古诗文教学的经验,结合当前课改的新动向,摭谈初中古诗文高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平常的教学中,导课、探究、作业等,引用切合情境的古诗文,来激感,营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学冰心的《母亲》和《纸船》时,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激发学生领略母爱的共鸣;教学刘禹锡的《秋词》时,与杜牧的《山行》比较,让学生对秋的神韵产生共识。书声朗朗,诗声朗朗,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洋溢,高效教学不言而喻。

二、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重视课内学习与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积累,指导学生方法,“授之以渔”。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古诗文由于距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很难自觉自愿地产生学习动机。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就可以使学生尽快融入诗文情境,与文章内容来个“无缝对接”。如在教学《童趣》时,以对金色童年的深情回味唤醒学生的共鸣,来为了解沈复童年的趣事找准切入点。

2.比较现代文阅读,把握阅读方法的共性与区别,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步骤与方法,达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的效果。

初中学生刚接触古诗文,文字生疏,语感不明,要学好古诗文,良策之一就是加强诵读。通过听教师和音像范读、学生自读、齐读与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把握节奏、重读与语气等,创造性地运用“南腔北调”“摇头晃脑”等方式趣味诵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节课其乐融融,何愁效果不佳?

要使学生文言文知识系统化,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做好归类整理。积累的重点应放在文学常识、基本实词、“之”“其”“ 而” 等虚词积累,以及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文特殊句式、古诗文名句的积累等方面。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文言诗词知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独立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也一定会得以提升。

此外,在表达和习作中善于运用文言词语,引用诗文名句,化用诗文境界,推陈出新,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拿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为范例,她成功引用四季诗文来证明小时候阅读《千家诗》的意义,就很能说明问题,

还要善于甄别诗文的难易程度,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如《童趣》,四字词语较多,释词法就可以促进学生快速译文;而《两小儿辩日》,就可以用分角色或课本剧来展示情节;《狼》,则可以用简笔画来展现故事经过。这样,基础做扎实,教法变灵活,表达有用场,循序渐进,学生学习诗文的境界定会深化。

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还要辅以适当的强化训练,把学生自主学习同教师讲解导练结合起来。针对课内所学适当延伸古诗文阅读,内容选择既与课内接轨,题型设计也与教学重点突破和中考提升接轨。

古诗词的阅读赏析,如在诵读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时,教师先教给学生赏析的步骤与方法,然后再出示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进行创作背景、内容情感及表现手法的比较问答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诗词赏析能力。

要精心选择训练材料,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遵循“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原则,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如教学《以虫治虫》时,以同出自《梦溪笔谈》的《石油》一文为拓展训练材料,设计注音、释词、多义判断、翻译句子与文意问答来巩固提升阅读水平。

第6篇:秋词赏析范文

姓名:

成绩:

1、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观沧海》

2、,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

4、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天净沙

秋思》

5、岐王宅里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6、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8、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9、,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3、子曰:“三人行,。

” 《论语》十二章

14、(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透早的枣子园(林清玄)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

(注:“透早”是闽南方言,指清晨)

(1)联系文本,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句子是:(

)(3分)

A.文中开头写到妈妈的缝纫机,是为了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三十多年前妈妈用裁缝车陪伴我们度过艰苦童年的温馨回忆。

B.童年的我们都“透早就去采枣子”是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而且大家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的人,表达出孩子们对母亲浓浓的热爱。

C.本文采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一是:母亲为我们车衣服,二是:我们为母亲摘枣子。

D.文中多次刻画母亲为了我们勤劳缝制衣服的画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意。

(2)赏析下面加线句子、词语的妙处。

①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3分(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答:运用了

的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从而表现作者

的喜爱之情。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3分

本义:

语境义:

(3)结合文章内容,第5段中划线字“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4)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至少列举三点。6分

①妈妈是一个

的人,从

可以看出。

②妈妈是一个

的人,从

可以看出。

③妈妈是一个

的人,从

第7篇:秋词赏析范文

1.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修睦《落叶》,全国卷)

2.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江西卷)

3.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江苏卷)

4.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李纲《望江南》,福建卷)

5.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曹伯启《子规》,四川卷)

考生对“空”字的理解是否准确会影响其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把握,其中四川卷更是直接要考生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空”字。那么,诗词中的常见字“空”究竟有哪些意思,它们能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意。不妨对这个问题做个浅究。

一、 解为天空

诗词中有些空作名词,解释为天空,即我们仰望的苍穹。“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因为月光明亮,所以空中流动的白霜让人难以发现。这里的空就是指自然中的天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晴朗的天空中一只鹤排云而飞,一翅冲天,流露出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与欣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青天碧落下孤帆在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不见,只有滚滚江水充满视野。以天空的辽阔衬出孤舟的渺小,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的惆怅之情也自然显现。2012年全国卷所选的诗歌修睦的《落叶》中“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的“空”即为天空的意思: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修睦是位僧人,这里的“空”既有诗人对落叶身世的感叹,又有浓厚的禅意隐含其间,让人玩味不已。

二、 解为空虚

这里的空虚不是指精神上的无所依赖,不充实,而是指没有,不存在的意思。2012年福建高考卷所选的李纲的《望江南》中有“蓑衣时振玉花空”,身披蓑衣的渔翁在寒天雪地中垂钓,不时地振落身上的雪花,身上可得暂时的干净。这里的“空”即没有的意思。这句话表现出渔翁垂钓时的凝神与淡定。再比如陆游的《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里的“万事空”解释为什么也没有了。作者明明知道人死后什么都没有,换句话说他知道人活着的时候不必执着于外事外物,但还是因生前未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遗憾。作者浓厚的爱国深情通过明知是空却依旧执念这一矛盾很好地体现。与之相类似的词句还有“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临江仙》)。写人事的功过转瞬即逝,而自然却永恒不变。这里既有作者清醒的认识,又有作者对此认识之后的无奈与悲叹。

三、 解为空旷、空灵、空寂等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常用“空”字来状写自然景物,突显景物的幽深宁静、空明浩渺。唐代诗人王维,把“空”字的这一用法发挥到极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即幽静空寂之山,一个“空”字,写出了山中树木繁茂的景象,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表现诗人对雨后山中的空明洁净与清新宁静的喜爱之情。《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句,诗人以“空”字不仅状写了春涧的幽静,也表现了诗人置身大自然中那种宁静悠闲的心态。他的《过香积寺》中“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用“空”字写香积寺水潭在暮色降临时的空明幽静,并由此景联想到一个佛教故事,心里不禁产生了“心如止水”“惟好心静”之情。王维中年信佛,诗中多禅意。而这些禅意多通过其诗中的“空”字体现一二。

以“空”形容某处景或某事物,如上述的空山,空潭,往往不是强调其中的景或事物稀少,而是强调自然景物或事物客观地存在,自在的状态,少有人的行踪。以“空”写自然的生机,以“空”展现自然的博大,以“空”显现自然的宁静悠远,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飞鸟、深潭,这一切清净、明媚,生机盎然,同时又是那么静谧、幽深,以至诗人最后心与境都归于空寂。若不是心中有禅意,胸中无世俗杂念,诗人是无法感知到自然的空灵之美的。

四、 解为白白地,徒然,只不过

“空”字解释为此意时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1.人+空+动作或状态;2.物+空+动作或状态。第一种形式一般表示人做出某种动作的徒劳无意。如“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表达了动作发出者的无奈,对于致使动作发出者的动作行为徒劳无意的人,则表达出抱怨或愤恨。第二种形式是某物做出的某种行为或呈现的某种状态,这种行为或状态人并没有发觉,或发觉了也没有给予重视,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表达对人事的悲叹与感慨。“空”解释为“白白地,徒然,只不过”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感表达:

1.表现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劝勉他人珍惜时光。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中作者以花朵凋零,只能徒然折枝来奉劝人们惜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该句以白头时徒劳悲伤来启示人们惜时抗击敌寇,收复河山。一个“空”字,表现对现实中蹉跎岁月的行为的不满与哀痛。“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其中“空”字中有对魏万的谆谆教诲,也包含了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2.表现对国事的担忧,对统治者不满的悲愤情绪。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胸怀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年华老去。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哀伤愤恨之情和盘托出。“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频繁的战争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空”字也用于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这些“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既悲又愤的情感。

3.表现英雄失意之悲与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黄莺隔叶,婉转鸣啼,可这好音却是徒劳的,因为无人来听。“空”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暗含了诗人对英雄事业未竟的同情和遗憾,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失落之情。“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根本不识昭君,所以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昭君的魂魄只有在夜月中徒自归来。“空”字充满对君王不识的怨恨与无奈,这正是诗人有才不被任用的情感写照。

在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江西卷、江苏卷、四川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所选的诗词里的“空”都解释为“白白地,徒劳的”。“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与“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里的“空”都表达了思妇对美好年华如水流逝而心上人却不在眼前的悲凉怅恨之情。

第8篇:秋词赏析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 唐诗宋诗 异同比较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71-02

一、唐宋诗歌异同深入研究探讨

唐宋阶段古代诗文学,是古代文学课程中的重头戏。教师带领学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诗歌”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体裁,是对唐宋诗歌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进行唐宋元阶段古代文学课程讲解时,可以从“唐宋诗歌存在异同”话题入手,带领学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唐代诗歌风格赏析

唐诗,从总体的谋篇、布局上来看,给人的感觉是气韵流畅,富有醇美情调。唐诗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改变以往诗体的寡淡和繁缛,换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炼、语浅情浓、形神兼备、生机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就以“清新、活泼、生动”见长,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人深感到浓浓的依依惜别的人情味。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充满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极。由此可见,唐诗作者通常都是将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结合,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唯美景象,倡导气势蓬勃大气。所以唐人所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境界,普遍偏于雄浑开阔、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调。唐代诗人对抒情诗作风格的偏爱,促使他们在诗歌创作时更加侧重于抒情。无论是花、叶、树、虫、鸟,还是风、雨、雷、电、雾,都能让诗人瞬间捕捉到此时此地与心灵相通的创作灵感,从而借以抒情达意。因此,唐代诗人所著诗作都极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机盎然的激情。

(二)宋代诗歌风格赏析

而宋代诗作就和唐代诗作的深厚浓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诗在情调和审美上普遍侧重于“思辨”,宋诗擅长“析理”。宋代诗人普遍都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投身创作,力图通过诗意来周密地表达出哲理。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在其诗作《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首诗作中,朱熹通过“水清澈,是因为源头活水”,来启示人们要持续接受新事务、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本领,充实自己。鼓励人们用不断求知来开拓人生新领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诗作《梅花》中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借冬天寒冷、梅花盛开等景物来进行暗喻,用诗化了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寓意极其深邃。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作是在苏轼游览了庐山风光之后所进行的总结,其在诗中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景致,并且借景喻理,从中启示出深刻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作的特点不在于抒情,而着重于借物来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见,宋诗和唐诗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较而言,宋代的诗作更加显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诗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诗风,其实是源于宋诗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庄哲学”的沉稳灵秀和通达敞亮作为诗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诗作借物、借景象进行感情抒发,从议论中透析出人生哲学道理。浓郁、多变、逻辑严密的哲理思辨度,远远超越了诗作中的形象思维。当然,在宋代诗作中也有饱含抒情风格的诗作,但是宋代诗人通常都会在诗作创作的深情之内,十分灵活地将哲理掺入其内,这样诗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飞跃和提升。宋代诗作在客观冷静地观景、观物的同时,也理智客观冷静地对人生境界、对哲学深度进行了很到位的审视。

(三)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

综观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诗作侧重于抒韵,在诗作中更多的是活泼而生动的景物形象描写,富于抒情。而宋代的诗作侧重于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诗作中更多的是诘问和追问道理,十分富有哲学研究价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学家缪钺在《论宋诗》一书中所言:“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二、唐宋诗作风格迥异事出有因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诗作各自所继承的研究诗作对象的历史基础条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摆在唐代诗人、宋代诗人面前的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时期,而唐诗、宋诗所进行研究和可进行参考的诗歌遗产著作的历史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诗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参考了六朝诗歌历史遗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将诗歌创作的体裁予以进一步扩展和充实。唐代诗歌创作的显著标志时期就是盛唐时期。这个时期是唐代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可以看出,唐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以六朝诗歌的体裁、诗体形式、辞藻、音律为基础的。毫无疑问,六朝诗歌为唐代诗歌的创作、发展、进步奠定了强大基石。但是,六朝诗歌在诗体上明显存在着诗体不成熟、辞藻肤浅、文风形式僵化的弊端。于是唐代诗作者有广阔的对诗作进行开发、改良的空间。再加上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带有“唯美浪漫情调、欢乐开怀抒情达意”的诗歌体裁。广阔的诗作发展空间,也促使当时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诗作门类派别。比如诗仙李白的“浪漫诗”, 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等,他们共同将唐诗推向了诗作创作多产、气势辉煌的一个顶峰。在盛唐之后,中唐还出现了著名诗作者韦柳、元白、韩盂;晚唐也出现了著名诗作者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时期,但都共同将唐代的诗歌创作水平推举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诗在诗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体裁”成就,使得宋代诗人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在诗歌体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和唐代诗人在诗歌发展中的优渥条件相比较,宋代诗人只能在继承唐代诗人诗作的原有框架内迂回曲折、独辟蹊径。所以,宋代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从唐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尚未完善之处去进行开掘、创新、疏通。于是,宋代诗人果断地放弃了对六朝诗作体裁的继续研究和探讨。他们巧妙地选择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时期的诗作者作为其诗歌创作研究的对象。而且,宋代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格式、诗作表达等诸多方面,都兼顾了诗仙李白诗作的奔放豪迈气魄、诗魔白居易诗作的气势畅达、通透,以及韩愈诗作的遒劲合为一体。这样就使得宋代诗作呈现出了“以景物抒情达意为诗,以哲理析理为诗,以才学精妙为诗”的辩理、析理、逐理的诗作特点。在“变”还是“不变”之间,宋代诗人非常明智地在诗作创作上选择了“大胆求新、勇于求变”的做法。而且,宋代诗人还别出心裁地对旧体诗作进行整合创新,融合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宋代诗歌体裁和风格意境。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学风政风的差异

唐宋两代的诗歌创作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文化氛围舒缓。因此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作者,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彰显出了气势雄浑而又气韵灵动的盛唐诗作高产气象。同时,唐代诗歌创作者还在贵族政治统治中,以诗歌作品来游走于权贵门第之间,所以唐代诗人势必要考虑到贵族的审美需求和兴趣偏好。而对比来看,宋代政治态度保守,军事上也比较软弱。宋代王朝在整体机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振兴国家的气魄。而且,宋代很多诗歌作者都出身于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贫寒的著名诗作者欧阳修。他出身平民,在诗歌创作时,能更深刻体会到民众的疾苦。同时,很多宋代的诗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们不但是诗歌创作者,同时还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门客,更是颇有艺术造诣的学者。所以,宋代诗歌作者不但在知识结构上比唐代诗人要深邃渊博,而且还是当时重要政治阶层的精英力量,他们在进行诗作创作的同时,还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发展,从而能极大地推动诗风的改进,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议论更充分地渗透宋诗内。

总之,唐诗重抒情,宋诗侧重于思辨。唐宋诗作之所以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根本原因就在于唐宋诗作所继承的历史诗作研究基础存在差异,以及诗歌文学创作所处历史时期的差异和规律使然。诗分唐与宋,情理各具异曲同工之妙。

[ 参 考 文 献 ]

第9篇:秋词赏析范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通行注本所选的李清照《声声慢》词,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所选文字,该书注其出处为:“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然查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李清照集笺注》,与教材文字有两处不同:“怎敌他、晚来风急”句中“风急”作“风力”;“如今有谁堪摘?”句中“堪摘”作“饮摘”。①然,较之“风力”,“风急”更具动感,更能衬托词人凄寒的心境。“恢摘”之“忺”系宋词常用字,义为高兴。“不高兴摘”和“不忍心摘”语意上有细微的不同。较之“忺摘”,“堪摘”更为准确地摹写出词人对“憔悴”黄花怜之亦自怜的心态。此外,标点,特别是感叹号,也存在与出处不一致的情形。又,人教版的《声声慢》“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经查对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教材同样存在用字、标点与选本不一致的情形。入选教材的诗词,自以流行注本所选为佳。教材择善而从无可厚非,但为严谨起见,注释宜做如下说明:个别词句从通行注本。

若通行注本作品的文字存有争议,教材如何择善而从就不妨探讨一下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晚来风急”又作“晓来风急”。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此词上片既言‘晚来’,下片如何可言‘到黄昏’,雨滴梧桐,前后言语重复,殊不可解。若作‘晓来’,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从字顺,豁然贯通。“晓”“晚”二字之区别何在?“晓来风急”乃写一整天情事,“晚来风急”则写一晚间情事。《声声慢>所写实事有:饮酒浇愁、秋风送雁、黄花落地、雨打梧桐。这些事,不太可能完全发生于“晚”“黄昏”这同一时空条件之下。例如,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亦名“扶头酒”,便在晓时。“雁过”和“细雨”不太可能同时,“雨”中飞雁毕竟少见。而“风急”和“黄花”存在因果联系:正因“晓来风急”,方才有“憔悴”“黄花堆积”。《声声慢》的叙事,是按照拂晓、白天、黄昏、天黑的时间线索展开的。说《声声慢》写女词人一整天的活动,符合词作的内在肌理。故比较权衡,当是“晓来风急”吻合词境。在这一点上,教材倒不妨择善而从。

此词声誉鹊起,被评家视为李清照代表作,主要原因在词中所用二十个叠字。古今各种赏析文字对《声声慢》所用叠字赞誉已多。其中,尤以傅庚生的分析最为细腻:“良人既己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寻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

但傅先生的分析基于“良人既已行”这一判断,于词作实无内在的依凭。教者往往仅仅注意词篇中运用大量叠字,对全首不同寻常的艺术特色反而有所忽略。此种情形,从教材的引导可见端倪。人教版教材要求“研讨”开头三句“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④,苏教版教材要求“讨论”“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⑤,理解词境,殊不在此。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叠字上,不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此篇不同寻常的艺术特色。这种情形,诚如叶嘉莹所说:“一般人只知道赞美李清照的《声声慢》 -词在开端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实在只是从皮毛上的一种认识而已。”⑥

《声声慢》之情感,唯历经沧桑之女子能有之;《声声慢》之笔墨,唯才华横溢之词人能出之。故教学此篇,不可忽略全篇不同寻常的艺术特色。所谓顾及全篇的“特色”,乃指此篇独有,而他篇无有,或鲜有,或未能臻于此词意境者。此方为教学应当着力之处。笔者体会,此词艺术特色的欣赏应注重三个方面。

所当注重者之一,情景关系的处理。缘情布景,情随境迁,景有层次的变化,情有微妙的不同,终归结于一个“愁”字。试做全词情景联系的检索。“寻寻觅觅(情:惘然若失),冷冷清清(景),凄凄惨惨戚戚(情:凄惨忧戚)。乍暖还寒时候(景),最难将息(情:叹老伤衰)。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情:寒意难敌)、晚来风急(景)!雁过也(景),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情:思旧怀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景),如今有谁堪摘(情:落寞凄怆)?守着窗儿(景),独自怎生得黑(情:茕独凄惶)。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景)。这次第(景之总述),怎一个愁字了得(情:愁之总括)!”综观全词,层层画面无不染上秋愁之色彩,心理起伏皆与景物更迭发生着密切的配合,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愁绪愈积愈浓,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化作“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声令人九曲回肠之哀叹。

所当注重者之二,意境的营造。从整体意境构思看,词人进行的是一种“滚雪球”式的推进描写。“风急”“雁过”“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这些典型意象组成了一幅幅凄凉的图景,着力地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无处摆脱的凄苦心情。这里,不使用一个典实,不抹上一点粉泽,只是一个历尽风霜无所适从的女词人,把从早到晚所感受到的情境做了如实的描绘。瞩目全篇,无一字无一句无一事无一物不是在抒发愁情。风急雁来、黄花憔悴,已经足够牵动女主人公的无限愁绪,而“守着窗儿”聆听不停敲打梧桐树叶的连绵细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恼人的声响更是声声锤击着词人凄冷的内心。一系列特写镜头组成了一幅幅悲凄画面,种种惹人愁思的景物,不断加浓女主人公内在的愁绪,女主人公如泣似诉的形神姿态,于幅幅画面中宛然可见。

所当注重者之三,韵律声调的美妙。首先是用险韵。清代万树《词律》:“观其用上声、入声,如‘惨’字、‘戚’字、‘盏’字、‘点’字、‘滴’字等,原可做平,故能谐协,非可泛用仄字而以去声填入也。’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其秋词《声声慢》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真不许第二人押也。”⑧第二人倒是有的,辛弃疾《贺新郎》“马上琵琶关塞黑”之句当可与之媲美,但宋词中毕竟少见。至于舌、齿两声的运用,则可说是独步南宋词坛。对此,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有一具体而微的分析。“用舌声的共十五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且齿声的四十二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惝恍的心情。”全词诵读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波澜起伏,富于音乐之美。

很少读到对<声声慢》的批评。但古今评家批评之声并非没有。这些批评是否有理,值得一评。首先是质疑叠字的运用。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⑩叶嘉莹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八个字不错……后面六个字‘凄凄惨惨戚戚’就不免给人以叠床架屋的感觉了。”笔者认为,不以叠字论词,无疑是正确的;进而否认《声声慢》叠字运用的成功,不免偏颇。此词叠字的运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试看唐代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被人讥为笑柄。元人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效颦之作,游戏之语,读之全无意味。叠字本身即具锻炼堆砌性质,吻合词境,气脉贯通即可。“叠床架屋”之说,是不是一种苛评呢?

其次是指责词作“伧气”。所谓“伧气”,指粗俗之气。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殊不可解。”孙致弥《词鹄>则云:“《声声慢》叠用三‘怎’字,虽日读者全然不觉,究竟敲打出来,终成白璧微瑕。”笔者认为,“伧气”一说反映的是评家不同的雅俗眼光,却不是评判词作高下的标准。《声声慢>不用一个典故,且以口语入词,明白如话,令贩夫走卒皆可听懂,又本色当行,格高韵绝,浑然天成而毫无粉饰之迹,应当说是达到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至于“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句中的“怎”字,皆以反诘句式加强语气,以纵恣之笔墨抒写悲怆之情感,词人凄惨悲戚之心境似可触摸。“怎”字三用,虽字面相犯,但既然“读者全然不觉”,不正可以说明作者的用词是十分精当的吗?

再次是认为歇拍系“没要紧语”。清代王又华《古今词论》引张祖望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没要紧语也。’对此,叶嘉莹解释道:“李清照《声声慢》词的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虽是白话,但却犯了一个毛病,那就是说明的成分太多了,因为文学是要‘表现’而不是‘说明’的。忧愁是不需明说的,表现出来就好了。’,笔者认为,词人之“愁”,如前所述,包含着“难以捉摸”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解读的空间。“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一句反诘语,说明女主人公在这“愁”字之外,尚有更广泛、更幽深的情绪未能包孕进去。这个“愁”字,表面看是一个“露”笔,实际上却是一个“藏”笔,颇具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何况,乍暖还寒、淡酒浇愁、北雁南飞、黄花满地、窗口守望、雨打梧桐,词人愁情之深、之浓、之广,在这些意境中虽有足够的“表现”,但缺失囊括主旨的点睛之笔。那么,在充分“表现”的基础上来一个“说明”,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呢?

①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第16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⑦⑧⑨转引自徐北文主编《李清照全集评注》第53、49、50、53页,济南出版社2005年。

③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第3页,北京出版社2003年。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