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品危险性标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评价是国家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是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之一。安全评价可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可以说是安全生产的超前管理,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前提。因此做好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由于化工企业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工艺受到干扰产生异常,或因人为因素、素质欠佳等原因造成误操作,潜在的危险就会发展成为灾害性事故。
火灾和爆炸是化工、石化生产过程中发生较多而且危害甚大的事故类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辅助材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当管理不善、操作失误、使用不合理时极易引起着火和爆炸。工艺气体发生着火时火势凶猛并且不易被扑灭,危险性极大。
中毒窒息是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在无防护条件下接触、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事故,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种类很多,它们的主要成分或中间产物,是以气态或尘雾状态存在,在设备密封不好,或因设备管道腐蚀、设备检修、操作失误、发生事故等情况下,有毒有物质就会迅速外泄并污染作业环境,如果防护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很容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此外,还存在噪声和粉尘的危害,高温中暑及发生化学灼伤等危险。因此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与作好安全评价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措施。
一、必须加强化工企业在生产、仓存及运输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危险品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由化学危险品引发的事故也在逐步增多,危害程度也在增大。除对化学危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采用工程控制措施,有效地消除或尽可能地降低其危害程度外,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化学危险品进行全过程管理。
1、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并按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化工生产特点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对 “危险物品”更应高度重视。对属于化学危险品管理范围,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2、安全教育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职工能较全面地了解党和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自觉遵守;掌握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素质;了解化学危险品的危险,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措施等,以便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3、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品的企业应纳入国家规划,接受行业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当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性能,落实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措施,定期监测,使生产现场符合有关要求,确保安全生产。化学危险品引发的事故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极易造成二次事故。因而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品的企业应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培训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降低损失。
4、化学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专用仓库的建设和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设施要完备。化学危险品库要有专人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培训考核才能上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并配备可靠的防护用品。
5、运输化学危险品必须按照国务院、化工部、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和民航总局等颁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及各类相配套的法规,以保证进一步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
二、化工企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价的重点内容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因素,按事故的直接原因划分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六类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二十类。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与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物料等息息相关。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时常面临着设备缺陷、疲劳、老化、腐蚀、振动、泄漏、辐射、管理不善等问题,生产人员又必须直接接触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因此事故概率较高,事故控制与预防工作难度大。所以必须针对各类危险因素作好危险源控制与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确定是评价研究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结果及其精度。科学、客观、全面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好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物料危险性安全评价
在物料危险评价中,要详细了解各种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而对其危险性一一进行安全评价。通过物料危险性评价,可以针对本装置中的各种物料的固有的、潜在的危险性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如高压乙烯对产生爆炸或爆轰的特性;乙烯产生聚合热的特性;乙烯基乙炔、金属钠等自然特性;碳化钙、金属锂、金属钙等见水会释放可燃性气体特性等做出评价。
2、工艺过程的安全评价
化工生产中,一套生产工艺是由许多个单元工艺过程经过集合而成。每个工艺过程又有各种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于其他阶段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整个工艺过程的安全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而在评价工艺过程的整体安全性时,要将整个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单元,然后从安全角度考虑一个单元对另一个单元产生的影响,通过安全评价设法找到消除各种危险性或加以限制的对策。
3、化学反应危险性安全评价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化学反应中,除了反应本身的危险性外,根据运行过程中的热行为不同可将化学反应分为等温反应、绝热反应和非等温非绝热反应。因此还需要针对各种不同反应失调而造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评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9文献标识码: A
一、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根据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的客观状况、系统性能、动态特征、稳定状态、可控制程度等进行科学的导向,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结构。
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等级的划分要求能够客观的反映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等级划分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各个等级都能反映出等级指标中的模式特点,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设计。
1.评估指标体系等级的划分要求能够客观的反映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等级划分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各个等级都能反映出等级指标中的模式特点,层次分明,突出等级特点。
2.在设计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指标体系结构中,要突出等级的代表性,避免各等级之间的影响和连带。
3.指标体系等级划分运用科学的定性、定量方式,将等级评估过程转换为定量赋值计算过程,如遇到难以赋值和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将其分类。
4.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实际可行性与可操控的前提下,对于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尽可能的选择可定量获取数据的方式。
二、危险化工工艺概述
1、化工工艺的危险性
化工工艺是指通过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等化学生产方法,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这些过程通常需要相应的操作条件要求,并需使用特定的仪器和设备,使材料发生物理学上或化学上的变化,而危险化工工艺就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中毒、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工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将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通过相应设备使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其工艺普遍具有连续性强、操作复杂的特点,原料、产品中包含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腐蚀性的物质,且反应多是在高温、深冷、高压等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反应装置的运行、检修、运输、安装等环节也普遍存在危险性。
2、化工艺危险源的具体分析
1)危险化学品。国务院颁发的危险货物品名表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与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及自燃固体、氧化物及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等几大类。可以说,这些化学品在石化生产中都有所涉及,其中一些还是重点石化工业的主要原料与产品。以其中的主要危险气体而言,最为常见的就包括液化石油气、氢气、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等,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从油气田或石油炼制中获得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或燃料使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并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且极易受热膨胀,在大量被吸入人体后,还会导致窒息中毒等问题;氢气作为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生产中需加入氢气通过去硫和氢化裂解来提炼原油,但气体具有无色无味、燃烧火焰透明等特性,因此发生泄漏时,通常很难被察觉,一旦液氢外泄至空气中,就有可能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爆炸事故;而其他常见的氨气、硫化氢气体等,也各具可燃性、腐蚀性等危险,必须妥善管理,加强预防控制。
2)反应装置的危险性。化工生产设备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其生产原料、产品、以及相关工艺条件,催化裂解、常减压蒸馏、延迟焦化以及汽油加氢等工艺中,设备的安装、运行,及维护都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例,该装置主要包括反应器和再生器、加热炉和辅助燃烧室、裂解余热锅炉、油气分离器、气分装置等。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和产物分离3个主要工艺流程,以原油蒸馏所得的馏分油为原料,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化反应,以获得轻质油品和液化气等产品,其原料与副产品、产品均易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有毒,且易泄漏,具有中毒危害。故整个装置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害特性。此外,工艺中的高温、高压等工艺条件和装置自身的缺陷等也构成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
三、重视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1、危险源辨识
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对其工艺中各物质与装置的固有危险性、危险物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方式、反应放热与腐蚀性等多个项目分等级赋值并进行累计计算,所得的危险程度再结合其风险指标、危害程度及后果、控制方案等建立完备的资料数据库。以危险物质容量为例,该指标是针对工艺装置中各种反应物的含量,参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或《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等标准进行分级,含量的计算应以反应物的反应形态为标准,有触媒的反应还应去掉触媒层所在的空间。在计算机的自动识别和控制程序设计中,还应完善系统中的查询、保存、修改等功能。
2、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研究
1)通过建立危险性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化工工艺的工艺参数进行固有危险性划分,再根据安全生产中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管理措施进行危险评定,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2)危险性化工工艺的固有危险性可以通过建立定量赋值计算方程,采用计算的方式进行评估,这样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与准确。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发事故的风险定性的方式进行分类,综合化工工艺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建立执行标准,将石化企业化工工艺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3、科学进行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估
化工工艺应用中,化学反应相关设施仪器安全性、应用材料的运输、属性、冷凝处理、过滤操作、干燥处置、反应混合等环节尤为重要。化工生产中连续的处理过程体现了良好的稳定性,优质的生产效能以及安全等级,因此该环节成为安全评估的首要因素。当然,不同化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显现出的特征有所不同。进行比对分析不难看出,间歇工艺体现了更为简单便利性,其操作处理手段具有良好的弹性。在设计阶段中,可应用精准度有效的数据资料,体现了良好的通用性。风险识别过程中,应关注化学反应呈现出的具体路线。一般来讲一类反应会呈现出若干工艺路线,因此我们应比选出应用路线可降低危险物质的总体用量、预防危险事故的模式,并尽量选择无毒害、危险影响低水平的材料。还应有效的掌控过程条件要求的苛刻性,令其限定在较低水平。例如,在应用催化剂对各类化学危险材料进行稀释处理,可有效的降低反应呈现的剧烈现象。还可积极采用新工艺科技手段,降低危险介质的总体藏量,并提升原材料整体应用效能,降低形成废料量。对于各类过程用料以及化学反应辅助剂,应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进而有效的抑制化学反应变化对生态环境形成的不良破坏与污染影响。
化工工艺设施在化学反应处理阶段中,还会呈现出偏离健康运转状况问题,进而导致超温超压的危机现象。为此,在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估阶段中,应注重选择优质的压力管控装置,并做好各类排泄阀门、防爆安全板、通风连接管路、安全阀门的评估判断,做好关键环节的维护保养。同时应评估各类稳定装置,例如紧急操控设施、冷却系统有否会对化工生产工艺产生危险影响,具体的等级标准。就化工生产中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采用全自动智能管控体系,也可引入程序控制系统。当产生爆炸以及安全火灾等危机事故,则可有效的预防安全隐患的不良蔓延与扩充。另外应全面考量管理维护的可靠性,各类设施管路均应配设必要的阀门装置,令其同检修部件可有效断开,确保操作员工自身安全性。另外还应考量进行安全救援系统设备的科学配设,例如布设洗眼区域以及安全淋雨系统设施等。
4、其他管理内容
其他管理内容包括方案设计与评估、数据管理、预算管理等。要确保安全辨识与评价的可靠、实用,必须对包括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在内的危险辨识及控制、工艺路线的科学性、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工程进度计划等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而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数据库应具有运行稳定、更新快、可扩充的性能,预算管理则应根据实际风险特点,合理配置安防费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结束语:针对化工工艺技术特征、生产危险性进行必要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估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明确化工生产安全状况,掌握危险管控点,方能提升管理效益,营造安全可靠的化工生产与工艺应用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来军, 吴萍, 许科.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07).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 危险化学品 存储 养护 安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M6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083-02
大唐辽源发电厂2台330MW机组化学车间使用大量化学品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的性质,属于危险化学品范畴,但是由于有关法规和标准尚不健、自动控制水平低、事故应急机制落后等原因使得在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中存在巨大隐患。通过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析和实践,总结出控制危险化学品的有效途径。
1 火力发电厂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火力发电厂危险化学品一般据有毒害、有腐蚀性、易燃易燃的性质,在装卸和储存以及保管和使用的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药品。目前火力发电机组普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气、液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
2 主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基本特性
2.1 液氨
液氨是火力发电厂脱硝使用的还原剂,使用成本低,易采购的特点,是火电厂脱硝工艺中的主要还原剂。
但是液氨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它的化学性质是,液氨是有毒物质具有强腐蚀性,标准大气压力下-沸点为33℃,对眼睛和皮肤有腐蚀作用,对呼吸道有窒息作用,如果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5%时,人吸入5~10分钟可能致死,属中度危害的化学物质。燃点651℃,爆炸极限15.7%~27.4%(V/V),最小引燃(爆)能量0.77mJ。液氨也是常见的制冷剂,液氨泄漏时能造成人体冻伤,因此在抢险时必须做好防冻伤、防中毒的措施。氨着火可采用泡沫、水喷淋、二氧化碳灭火等措施。氨泄漏时最好采用水喷淋吸收。在卸液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管道爆破,导致大量液氨外泄。
2.2 氢气
目前大型发电机组多数采用电解水制氢设备自行制氢并单独存储。因氢气泄漏氢气纯度降低、或人为排氢有可能发生爆炸或者燃烧。
氢气是一种可燃且易爆气体,无毒有窒息性,引燃温度为400℃,爆炸极限在4.0%~75.6%之间,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1,爆炸范围极广,点火能量小,氢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最小引爆火花能量为0.019mJ,氢气无味、无色,难以发现,这就增加了它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中从管理制度上、设备上都要做好充足准备,做到各项防范措施到位,才能保证不发生氢爆炸的严重事故。
2.3 电厂中常见的化学试剂
火力发电机组中普遍采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作为树脂再生剂。为强酸强碱性化学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接触到眼睛和皮肤可致灼伤,误服可至消化道灼伤。
3贮存及存量限制规定
4 危险化学品的养护
危险化学品的养护是保证危险化学品长期安全存储和使用的重要环节。危险化学品存入库房时时,应严格按规程验收物品质量和数量,同时检查外包装情况和有无泄漏。入库后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在储存和使用期间,必须定期检查,每天记录检查情况。发现其品质变差、渗漏等要及时处理。库房湿度、温度应严格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化造成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发生变化。
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和仓库存储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和专业灭火药剂。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或专职的消防人员。储存危险化学品库房内应实际情况安装自动监视或火灾报警系统。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企业应配备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库房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合格,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人员必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设立专人监督。仓库的抢救人员必须具有基本消防知识,同时还应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危险化学品特性以及常见事故的处理程序等。
5 废弃物处置
可燃物品堆积点应远离化学危险品仓库。丢弃的危险品外包装和容器应立即转移至安全堆放点。废弃物的处理,可根据危化品的物理或化学性质,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处理废弃物品,不得丢弃造成厂区周围设施或环境污染。
6 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系指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通过对危险性或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该系统的安全性给予正确的评价。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这些措施,达到安全管理,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控制事故的发生。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7 危险化学品保安全排查工作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与职工岗位职责相匹配。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检查员工岗位职责、工艺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与实际是否相符以及巡回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取证情况。对新员工的入厂三级教育培训情况。
(3)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以及人员与应急器材配备是否充足情况,与应急救援单位合作关系情况。
(4)安全监控仪表的投运率情况,特别是高低液位报警连锁投用情况。罐体防超温超压、防窜料跑料、防倒塌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8 事故的应急处置
(1)立即报警、组织相关人员人员抢救。当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周围的人立即报警,报告当地消防部门,尽可能采取应急措施,并将危险程度事件进展告知周围群众,较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禁止火源。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有的是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周围要禁止各种火源。发生泄漏后要立即切断电气设备,所有行驶经过的车辆都要停止通行,关闭通讯设备,防止电火花引燃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如果存放或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储罐破损,要尽快选用软橡胶塞子,胶泥、棉被、肥皂等材料堵漏。
(3)采取消毒措施。具有毒性的危险化学品,在泄漏事故处理过程时,必须采取谨慎的措施,首先降低其腐蚀性、减低其毒害性,尽量降低对人的威胁。如果是电厂使用的氨气等碱性液体,泄漏时要先用大量的水流稀释冲淡。如果是硫酸等腐蚀性的药品发生泄漏可用干砂吸收覆盖,禁止用水稀释。
(4)抢救防护。抢救人员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穿戴必要的防毒面具、防毒靴、防毒手套等防止通过呼吸、皮肤等进入人体,造成事件扩大。防护用品可减少身体暴露部分,避免身体接触有毒物质从而降低伤害。此外,如果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是液氨,在处理中除了要防止燃烧、毒害以外事故现场抢救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防止冻伤。
9 结论
危险化学品由于自身的特性如: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等特性,如果发生泄露、爆炸等事故,将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进行讨论。重点介绍危险化学品的一些基本知识及使用的基本要求等,并针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分析运输过程中容易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是一种危险源,发生泄漏事故危险性大,后果严重,对电厂的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只要我们熟悉和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特性,正确使用和存储危险化学品,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危险化学品不安全性。
参考文献:
下面从十个方面谈谈我对这次检查工作的认识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危险工艺
总局的十五种危险工艺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结合上虞工业园区相关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要关注以下几种:1、氯化工艺2、裂解工艺3、磺化工艺4、加氢工艺5、聚合工艺6、重氮化工艺7、氟化工艺8、硝化工艺9、氧化工艺10、过氧化工艺11、氨化工艺12、高危储罐等。可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做好归纳总结。
二、危险物料
主要涉及到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监控化学品、以及其他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液化气体)、易腐蚀性的液体或固体等储存与使用。须了解其物性、主要危险性、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相关管理要求等。主要提一下液氯和液氨。
液氯储存与使用过程安全。液氯仓库的设置(含周边环境与本身条件),存储与使用现场视频监控的安装与维护,液氯钢瓶用蒸汽加热时的温度控制、液位控制。闲置或废弃钢瓶的处理,工艺系统缓冲罐的设置。氯气捕消器的使用、维护与检查,需认真学习gb11984-2011《氯气安全规程》、aq3014-2011《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液氨储存与使用过程安全。由于工艺需要使用冷冻盐水,常设置制冷车间,采用氨制冷工艺。由于液氨特殊的危险性,其储存和使用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主要涉及到液氨储罐区围堰的高度,有毒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氨气泄漏紧急切断阀、储罐磁翻板液位计或远传高低位液位报警器的安装,夏季防晒雨蓬,降温喷淋等防高温辐射措施。
结合以上两种危险化学品,做好其他危险化学品使用与储存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周知卡、安全操作规程张贴上墙,防化服、防毒面具等应急救援防护器材的配备与检查。同时要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定点分类存放,严禁混存现象的存在,对于液体还需做好泄漏防护措施。以及仓库与罐区的安全设施与安全管理要求。
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要学习与贯彻国家安监总局文件要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三、静电跨接、接地与漏触电保护
化工企业静电火灾、漏触电等事故常有发生,x年x发生多起因外壳接地不完善而引起触电的事故,x事故再次提出关于电源线防护套管与输送泵设置罐区外的管理。在化工企业储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储罐、反应釜、管道的法兰阀门处需做好静电跨接。特别是涉及到潮湿性的生产场所带电设施设备外壳接地、移动用电设备或手持电动工具插座的漏触电保护器,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的场所使用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必须加装防护套管。
四、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由于检维修或新改扩建工程需要外来施工单位参与合作。须做好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强化施工人员入厂安全培训和落实做好涉及登高、动火、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的审批制度,并做好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五、简易提升装置的安全管理
大多数化工企业在车间现场使用电动葫芦或自制电动货梯等简易提升装置,须做好行程限位、脱钩保险、关门联锁等安全附件的维护或更换,现场张贴醒目的限载标志,安全操作规程和防坠落、禁止载人等安全警示标志。对于易燃易爆场所电机的防爆、电源线的防护等。可结合db33 776-2011《简易升降机安全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宣贯,督促企业做好简易提升装置的使用与管理。
六、工业气瓶的使用与管理
化工企业生产常涉及到充氮保护、空气吹扫、色谱检测、设备检维修过程中使用氧气、乙炔、氢气、氮气等工业气体。需做好气瓶的定点合理存放和防倾倒措施,压力表、减压阀、回火阻火器等安全附件的正确安装,与工业气体供应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同时部分单位还存在钢瓶改储罐后闲置钢瓶的处理问题。
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从本质上提高了装置安全可靠性。但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而不用,或安装位置不当,或坏了不能及时维护或更换。需考虑腐蚀场所检测报警器等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电动或气动联锁控制设施气源与电源的备用(如usp电源以及空压机的一用一备)。对于过程控制显示这一块如已安装自动控制远传系统的,建议也必须安装现场显示。
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的安全评价报告是2011年12月1日前编制的,里面涉及到重大危险源辨识采用旧标准,或辨识时出现部分化学品遗漏等现象,需依据gb18218-2011做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确认,符合构成当地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的需落实做好相关管理措施。
九、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主要侧重这两个方面,企业在做好安全评价加强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的同时也需加强应急管理。企业应依据安监总局17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aq9002-XX《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做到预案体系清晰,方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配备足够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十、供配电安全管理
关键词:REACH;法规;欧盟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中,化工行业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REACH法规为欧洲市场上化学品的监管创立了一个全新的体制,取代了以往关于化学品管理的40余项法律法规,对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
一、REACH法规出台的背景
长期以来,化学工业是欧盟重要的支柱产业,位居全球第1位,其产值约占世界的1/3,而且多属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在欧盟的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位置。因此,增强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欧盟的重要目标。
(一)欧盟出台REACH法规的经济因素
首先,欧盟内部化学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这四个国家的化学品产量占了欧盟总产量的2/3。为防止欧盟内部市场破裂,保护欧盟内部市场在化学品领域的领先地位,需要在欧盟层面立法建立协调一致的化学品管理政策。
其次,欧盟打着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旗帜出台的REACH法规,实质是为了增强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的“绿色壁垒”及维持化工行业高水平的就业率。美国、日本作为欧盟在化学品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一直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关注并竭力干预REACH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以使REACH法案最终烙下他们各自的利益痕迹。
第三,环保组织与化工行业协会之间也存在利益协调问题。使用 “成长上限”系统模型即:化学品满足社会需求,又使得社会对于此种产品的需求及依赖感越来越强,也即化工行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利处又反过来促进了其行业自身发展。但随着化学品数量的增加,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会逐渐增加,使得环境、人类健康受到化学品的侵害。这种侵害使得公众丧失了对化学品的信任感,破坏了化学品健康发展的基础,引起环保主义的抵制并阻碍了化工产业的发展。随着用户及公众对化学品安全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导致人类对危险化学品替代和淘汰呼声日益高涨。REACH法规鼓励使用危险性较小的化学品,替代现行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并将其淘汰出市场。
(二)欧盟出台REACH法规的国际环境。欧盟REACH法规有利于化学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使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化学物质的跨国境贸易,一些危险性化学品的相关数据严重缺乏,使得化学品安全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新法规的实施将涉及全球市场的化学品检测。为此,美国启动了戈尔法案系统获得了美国市场上2,800种高产量化学品的毒性和生态毒性信息。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对高产量化学品(HPV/ICCA)的筛选信息数据集(SIDS)项目的试验结果,也被欧盟认可和采纳。同时,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化学品法规、管理能力和设施,无法保证化学品的安全性,欧盟有义务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援助。
REACH法规要与欧盟在WTO的国际义务相一致。根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第2.2款,欧盟保证“技术法规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欧盟也将遵守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第2.1款规定。
二、REACH法规的主要内容
2001年欧盟在对现有化学品管理体系进行审议的基础上,出台了《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首次提出在化学品(Ch)管理中采取以注册(R)、评估(E)、许可(A)、限制(R)为主要元素的新框架,即REACH法规,并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注册(Registration)。按规定,无论是已经使用还是新发明的化学品,只要生产或进口量超过1吨/年,生产商或进口商就必须进行产品注册,向REACH中央数据库提供信息,并交纳注册费用。目前,分阶段物质已于2008年12月之前完成了预注册,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非分阶段物质和未进行预注册的物质必须在其制造或进口之前进行注册。进行了预注册的分阶段物质截止期限如表1所示。(表1)
在注册阶段,我国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注册方式。法规规定非欧盟企业可以选择以下途径进行注册:
第一种,可以自设欧盟分公司进行注册。REACH法规责任和义务都由自身来承担,这是防止企业技术资料泄露最可靠的一种方式,但牵涉的环节太多,成本高昂。江苏雅克化工有限公司为保住拳头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份额,选择在欧洲注册一家名为“Yoke Europe”化工品贸易公司完成注册。
第二种,合伙设立欧盟分公司,进行联合注册。国内多家企业联合起来设立欧盟分公司,可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进行分摊,降低企业成本。但合伙设立的分公司存在着企业法人权责不明、下游用户如何界定等实际操作的问题。
下面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了分阶段物质的注册截止期限,见图1。(图1)
第三种,委托欧盟境内或国内机构作为“唯一代表”进行REACH法规注册。比如,具有相近业务的机构,如跨国公司在欧盟境内的实体,或已经在欧盟设立公司的国内一些行业协会,一些专门的检测机构、律师事务所、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采取“唯一代表”注册方式主要以出口大量中低档产品,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化工产品企业,可以享受较为低廉的注册费用。
对于常年向欧盟境内的固定客户出口大宗产品的国内企业也可以考虑由进口商负责注册,但会存在技术资料、产品配方信息安全问题以及最终注册号归进口商所有使中国企业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图2)
(二)评估(Evaluation)。与注册不同,评估主要是由ECHA和各成员国主管机构开展的工作。在此环节,企业处于被动地位,主要根据主管部门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或提交进一步的信息。评估分为卷宗评估和物质评估两个部门。卷宗评估目的是防止不必要的动物实验,而物质评估是在怀疑相关物质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根据企业提交的信息制定滚动评估计划。
(三)许可(Authorization)。许可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内部市场的良好运作和危险物质得到充分控制,并采用经济上、技术上可行的方法找到适当的物质或技术予以替代。为此,要求所有申请许可的制造商、进口商及下游用户都应分析是否有替代物质或技术,并从风险、技术和经济特征出发考察这些替代物质。
(四)限制(Restriction)。指对制造、使用或投放市场的化学物质有条件或完全禁止使用。任何物质,不管是其本身或含在配制品、物品中,只要有证据显示该物质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都必须在共同体范围内进行限制。从这一层次上来看,限制(R)在化学品管理中充当了安全网的重要作用。其作出的决定,如限制在某些产品中使用、限制消费者使用或限制所有的用途。
三、REACH法规的特点
REACH法规的主要特点,首先是责任主体的转变,过去由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确认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有害,改为要求生产者提供无害证据,检测费用由企业承担,使企业成本加重;其次,REACH法规涉及面广、管辖量大。不管是现有广泛使用的化学品还是新发明的化学品,不论它是独立存在的还是配制品中的,只要年产量或进口量达到或超过一吨,生产商或进口商就必须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提交该化学品的相关信息,申请注册;第三,REACH法规更好地维护了知识产权和信息产权。当任何企业注册化学品或其同样的用途时,信息系统首先进行搜索,只要有“先注册”的信息存在,即使提供的申请材料中的数据是准备注册的企业自行完成的,仍需交纳“信息费”,否则不能算完成注册程序。
通过表2中对REACH法规与现有化学品管理制度的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REACH法规的特点。(表2)
四、结语
总之,面对新一轮的贸易壁垒,我们不应该消极等待或回避,广大化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应对欧盟REACH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相互沟通协调,及早采取措施来应对出口风险,争取把REACH制度给企业产品出口欧盟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石油化工; 生产工艺; 火灾危险性; 防火防爆
中图分类号:[X9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隐患分析及预防已不是新鲜的课题,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不断技术革新,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在给企业带来活力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火灾隐患,向消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1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1.1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易燃易爆性
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溶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质,还有爆炸性物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GB3690-92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而这八类危险化学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大量使用生产或储存。而这些物品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2工艺装置的火灾危险因素
按照功能不同,石化反应装置可分为炉、器、罐、塔、泵、机以及设备与设备间种类繁多、纵横交错的工艺管线等。与其它生产工艺装置相比,石化生产工艺装置具有设备高低不一、物料处理量大、工艺操作控制难、动态设备与静态设备并存等特点。因此工艺装置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从装置本身来看,因为设计不合理、材质缺陷、焊接质量差、密封不严、操作失误或受物料腐蚀、磨蚀等因素均会导致可燃物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从工艺控制条件的影响来看,石油化工生产大都在高温、高压、低温或负压条件下进行。如裂解气的分离要在低温下进行,催化裂化要在高压下进行,常减压蒸馏有负压操作。高压操作时对设备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要求更为严格,低温操作时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随着石油化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变得更为苛刻,即调节范围变窄,控制参数向极端方向发展。这就大大增加了设备制造的难度,增大了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从生产的误操作来看,石油化工生产中,每一套工艺装置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火灾爆炸时有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原因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素质不过硬,不遵守劳动纪律,生产责任心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常识等。在近年来的石油化工生产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火灾或爆炸事故所占比例较大。
1.3特殊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石油化工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或生产过程中,通过置换、清扫除对设备、工艺管线、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进行处置,有利于生产的安全。但置换、清扫清洗作业本身具有特殊的火灾危险性。被置换、清扫清洗的气体、焦状物具有易燃易爆性,置换、清扫清洗不彻底,取样分析结果不符合标准,置换后可燃气体没有排入安全场所,以及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石油化工生产检修作业中,动火作业是一种常用的补焊修复方法。实际操作中,因动火作业手续不全、动火前进行动火分析的时间不符合要求或分析化验结果不准确、动火作业前的隔离措施不当、不按动火作业规程进行动火焊接补漏、防火灭火工作不到位、监护措施不得力等因素,都可能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2石化企业火灾特点
2.1爆炸性火灾多,火灾危害大
爆炸引起火灾和火灾中发生爆炸是石化企业火灾的显著特点。其中,先爆炸后燃烧性质的火灾最为常见。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生产原料、产物等多为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装置多为密闭性压力容器,一旦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气体泄漏或者易燃液体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多为连续性操作,工艺流程中各个设备互相连通,发生爆炸后极易迅速波及毗邻设备导致连锁性爆炸。控制失利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2.2蔓延速度快,火场温度高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燃烧速度比普通建筑火灾的燃烧速度快一倍多,燃烧区的温度一般高500以上。火灾中火焰和热量的传递不但会使着火设备升温快,还会加热相邻设备及可燃物,造成爆炸和引燃危险,使火势蔓延速度加快。
2.3易形成立体火灾,扑救困难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在初期不易控制,生产装置布置的立体性和建筑孔洞的互相连通,使得大量的易燃液体四处流淌,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或者立体火灾。到了火灾发展的猛烈阶段,火势发展迅速,火灾中产生各种有毒物质,为火灾的扑救增加了难度。
2.4火灾损失大,影响大
石化企业发生火灾除了造成财产上的巨大损失外,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如果扑救不及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石化企业一旦发生大。爆炸会对所处城区构成很大威胁,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 安全对策
研究石油化工企业中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形成过程,以及存在的各种火灾危险因素,火灾分析方法,并依据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重度火灾和突发火灾势在必行。
3.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在石油化工企业投资建设前,对石油化工企业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加以评估。根据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及生产流程确定企业的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防止由于选址不合理造成的严重后果,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期。安全预评价的另外一个任务是对安全设计进行审核,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源头。
3.2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它主要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影响范围与损失程度三方面入手,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生产过程或某种操作过程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或伤害程度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以设定的指数、级别或概率,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危险程度,以便采取最经济、合理及有效的安全对策,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和管理方法。在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中,对设备施工安装、运行维护、停车检修及系统的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先进的安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评价方法、神经网络评价法和遗传算法评价等。
3.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事故的发生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存在重大危险源,第二是存在失控的偶然事件。目前,对于危险源的辨识有很多种方法,纵观目前常用的几种危险辨识方法,大多数危险辨识方法都依赖于评价人员良好的素质和经验,依赖于评价人员的主观认识和判断。但是,即便评价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也难免会遗漏一些危险因素。因为除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外,其他危险辨识方法都不是结构化的方法,缺乏系统性,此时一般均采用“头脑风暴法”和其他辨识方法结合来实现危险辨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3.4实现石化企业的本质安全化
以往我们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某个部位,某个单元或某个操作环节的防火来研究,探讨的较多,但它有局部性、被动性的缺陷,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必须提出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即向企业装置、工艺的本质完全化迈进。这方面,美国的工艺过程安全管理(简称PSM),较好地解决了一个难题。它是目前美国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热门话题,它在全面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为预防重大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于具有潜在的灾难性泄漏的装置和工艺过程,要求从装置的设计,建设开工,运转,检查,维修及更换中,其是在建立较完善的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运行工艺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一条紧急停车系统,使安全系统的可靠度达到极高的水平(可达99.999%),从而进行系统的全面安全管理。
3.5做好各种事故处置预案,定期演练
化工企业要针对厂矿工艺装置危险区,深入一线熟悉、掌握实际情况,制定灭火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修正预案,使预案贴近实战,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化学实验;原则;安全;危险性;注意事项;急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43-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做实验,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探究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由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一、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实验第二!小心对待所有化学品。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验室内不能一个人做实验,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进行;
2、有毒有害化学品不得敞放,取用称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保持良好的通风;
4、按照正规指南,安全处理危险物品;
5、注意防火,有机实验室尽可能不用明火(酒精灯、打火机、火柴);
6、谨慎对待没有做过的反应和没有用过的化学品;
7、身体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时候不要做实验。
二、熟悉实验室常见无机和有机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液溴(Br2)有毒,有很强腐蚀性和挥发性,市售时一般其上层用水封住,使用时用分液漏斗分层,现分现用;皮肤接触碘单质和吸入碘蒸气都是有害的(市售碘酒浓度一般为20/0);氯气和氟气是非常活泼的有毒气体。在实验及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室常见无机和有机。例如:
1、有毒气体:卤素、氢氰酸、氟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光气、氨、一氧化碳等。
2、无机药品:氰化物及氢氰酸、汞、黄磷、Cr、As、Cd、Pb、Hg、Be相关化合物。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吸入少量会致死。
3、有机药品:烷基化试剂、苯胺及苯胺衍生物、芳香硝基化合物、生物碱等。
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医学专用作用;三氟乙酸,液溴人眼会导致严重的灼伤!
三、遵循操作规程,杜绝事故发生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一些危险品和仪器设备,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就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出现危险。因此,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必须了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防患于未然。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以下就是实验室中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
1、药品不纯导致事故发生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反应物的纯度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纯度,如果粗心大意,可能造成危险。例如:做甲烷的实验时,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如果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2、违反实验操作规定引发危险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实验操作规定,否则就可能发生危险。如:配置稀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因为浓硫酸的稀释过程要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颠倒顺序,就会有硫酸溅出伤人,发生事故。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会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发生危险。
3、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引发的事故 。
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凭主观认为,没有经过检验确定就使用,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例如:配制溶液时错把浓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如果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4、实验用药过量导致事故
有些实验虽然很剧烈,但用量少时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例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从而发生烧坏衣服,腐蚀实验者手甚至面部的事故。所以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药量宁少勿多。
5、实验室通风效果不好引发的事故
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四、有效防范,及时处置
关键词:化工;安全;工艺
中图分类号:TQ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179-02
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加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虽持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危险学品生产企业2.2万家,生产7 700多个危险化学品种。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虽持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重大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全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44起,死亡99人。不仅如此,化工工业生产中使用设备比较大型化、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问题,都是瞬间发生,尤其是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死亡人数多、波及范围广,而且带来危害也十分巨大。化工厂也大多在城镇周边,发生事故后对周围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影响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有时还会引起恶性的社会群体性时间,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印象。化学工业中出现的事故问题还会对当地环境带来持久的、无可挽回的损失,贻害子孙后代。可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化工企业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 化工过程安全中的工艺危害
化工工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其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放入生产所需的装置和设备中,以化学方法为主,物理方法为辅,按既定工艺方法进行加工,最终生产出需要的化工业品。化工过程中的工艺危害是指工艺系统或相关设施中存在的化学或物理条件,它们有可能导致化学品或能量泄漏,并进而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通常,对于一个流程单元而言,工艺危害来自两个方面,即化学品相关的危害和工艺流程本身具有的危害。
一是化学品相关的危害。我国化工工业涉及的物料品种多、工艺差别大,而且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如原料药的合成,农药生产,硫磺制酸,染料生产、氯碱化工等等。例如,氢气具有易燃的特性,如果在工艺过程中使用氢气这种物质,也就需要接受其易燃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量不断增加,化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控制成为首要问题。
二是工艺流程本身具有的危害。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危害,例如,进行加氢反应时,不同的反应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反应压力,当选择高压进行反应时,对于低压反应而言,又增加了潜在超压的危害。工艺系统存在某种危害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会出现事故。如果工艺系统按照设计意图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通常并不会发生工艺安全事故,反之,当工艺系统的运行“偏离”原本的设计意图时,就可能出现异常的工况,进而导致化学品或能量泄漏,形成工艺安全事故。通常下列因素可能导致工艺系统偏离正常的工况:机械设备故障,如管道破裂、设备穿孔等;公用工程故障,如意外停电、失去冷却水、失去仪表空气等;操作失误,如操作人员开错阀门、加错物料、遗忘操作步骤等;外部因素,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工艺设施遭受车辆撞击等。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因素通常是导致工艺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不是事故根源;导致事故的根源往往是管理系统存在某方面缺陷。
2 防范化工过程安全中的工艺危害的措施
加强化工过程安全中的工艺危害是化工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重要的事情,不仅是安全部门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是企业上线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需要从思想、管理、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将化学工艺的危害性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2.1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人员的学历、素质、责任心,化工基本知识培训,工艺知识和技能培训,设备和操作单元培训,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为了更好的降低化学工艺中的危害,很多化工企业都出台了很多安全规章制度,然而单纯工程技术的应用,无法有效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再完备的规章制度也是由人去具体执行的。目前我国化工企业中职工素质不高,尤其是大量一线工人往往学习层次不高、化学工业粗糙,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思想上也对安全问题不太重视。这就需要化工企业提高职工素质,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化工企业员工对自身接触到的原材料的性能必须熟悉,对原材料的危险性、工艺、设备必须熟悉,掌握岗位单元操作,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化工工艺在不断在更新和发展,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传统工艺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已经滞后于现代化工生产的需要,职工必须加强技术和技能培训,掌握化工安全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及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化工生产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2.2 提升作业环境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危险因素,例如酸灼伤,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人如果接触到硫酸的烟雾,会对工人的皮肤以及呼吸道等部位产生严重的伤害,严重的会引起诸如结膜炎、消化道灼伤、呼吸困难、胃穿孔、肾损害、溃疡以及肺气肿等病症,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再就是气体危害。例如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剧毒化学气体,对这种化学品,有关部门有专门的处理办法,且对它的保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遇到硫化氢等剧毒气体扩散时,由于气体主要是随风飘动的,首先要注意风向,人员要向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疏散,人员要先佩戴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再就是粉尘危害,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被吸入人体后会引起各种肺部疾病;如果进入眼睛里,引起眼部的各种疾病,侵入皮肤也会引起各种皮肤疾病。再就是工艺设备容易遭受到雷击等自然伤害,一旦出现雷击等问题,会引起厂房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漏电也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问题,车间地面很多废水,空气潮湿,加上工人操作上的马虎,会发生各种触电事故,特备是潮湿或者高温的季节里,这种危害的发生率非常高。其他伤害,例如重物坠落造成的人身和财产伤害等,以及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各种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噪音对人体神经和听力系统都有很大破坏力。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化工生产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作为一线工人要保证自己的工位的清洁和无泄漏,推行“自我负责制”。企业也开展设备摆放、原料定置、线路规范、通道通畅等环境标准化,积极为职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加大检查力度,将定期检查与临时检查相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例如硫酸泄露等问题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并进行及时复查。通过采取措施,不断改善车间的空气质量。
2.3 加强工艺管理工艺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工艺管理不善是出现事故的重要原因。化工工艺复杂而严谨,任何一环节出现纰漏就会产生恶性事故。一些化工企业负责人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利润和经营效益上,只要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对作业过程中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措施不关心,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2005年11月13日,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经济损失接近7 000万元,而且该事故造成的次生灾害也非常严重,事后整个松花江的江水发生严重污染,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恐慌。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空气吸入系统,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如果双苯厂工艺流程中安全环节处置到位,即使作业人员错误操作,不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爆炸。
2.4 加强设备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工生产的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行,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例如设备经常会出现诸如震振动以及仪表不准确等问题,而且由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够或者在工作中由于操作失误也会导致设备管理出现诸多问题,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因此,作为化工企业而言,要认识到设备管理与维护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来切实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重点是加强化工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些大型设备以及压力容器等等,对这些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要定期进行,通过建立完备的台账制度对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设备维修和管理人员要选择那些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专人负责,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立即上报,及时针对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同时也要加强各类安全装置、防电、防雷、防爆设施的管理.安全设施不能随意拆除。对废弃或长期停用设备内的危险化学品要及时进行彻底清洗,做好隔离与标识,或转移到安全场所。
3 结 语
总之,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也多次发生很多重大的工业事故。对于化工企业而言,要对化工工艺安全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经常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管理,严格监控重大化工危险源。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够迅速的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危害降低到最低,尽量挽回损失,保证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从而确保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春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方法[J].广州化工,2006,(6).
[2] 朱永涛.中国化工企业现状分析[J].化工管理,2004,(10).
[3] 宋援鲜.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调查报告[J].化工劳动保护,2001,(6).
[关键词] 危化品; 检验监管; 对策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56
[中图分类号] F74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92- 01
1 危化品的概念和分类
1.1 危化品的概念
危化品的全名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可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给出的定义是“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1.2 危化品的分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第9类:杂类
2 危化品检验监管现状和困境
2.1 危化品检验监管政策
自2012年2月1日起,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检验检疫机构对全部进出口危化品及其包装进行检验。
新危化条例突出了进出口危化品的分类、标签等检验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检验检疫机构将主要对进出口危化品的分类、标签和安全数据单等项目进行符合性检验,进口危化品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还要求使用中文标签,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将不得进出口。
2.2 危化品检验监管出现的困难和漏洞
根据新调整的法定检验目录,222个危化品被列入检验监管范围。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各种涉危货物的组成很复杂,例如,有些化学品不属于危化品范畴,但是经过加工,加入其他物质之后就已经具有危险性了,对这种类似情况的危化品的区分和危险特性鉴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很多企业对危化品的认识不清,误以为新危化条例只与危化品生产企业有关。事实上,除涂料、化工品、石油及天然气产品等危化品生产和使用企业外,危化品作为一种原辅材料已进入各行各业,用途相当广泛,玩具、家电、家具、轻工等行业都不同程度使用危化品。企业无意或恶意瞒报货物品名,光凭申报货物的HS编码不能完全判断是否属于危化品。
有些企业为逃避危化品的检验监管,逃避危化品在运输方面繁琐的审查手续和高昂的费用,在申报品名时,将危化品申报为其他普通货物,这种货证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检验检疫机构核查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有些企业在进出口危化品时,强烈要求自己送样进行检验鉴定,而其所送的样品却不是进出口申报的货物,以普通货物样品代替危险货物。所以,样品送检的问题就要求检验监管部门的人员亲自到现场核查和抽样。目前危化品进出口数量极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包括交通、抽样工具、人员安全保护措施等),然而,危化品检验监管人员尚不充足,每批必检,必抽样的要求完全不能实现。由于危化品检验所需的技术含量高,知识涉及面广,危化品监管人员尚未完全了解危化品的性质及危化品相关的法律法规,难免出现判断和操作失误。
各相关监管部门未能形成及时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做法不够统一,造成监管有漏洞,使某些企业铤而走险,把危化品列为普通货物申报, 加大了危化品运输的社会风险和监管难度。
3 加强危化品检验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危化品安全宣传,强化企业诚信自律
对企业多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及时了解政策、法规,减少违规行为,告知相关进出口企业,报检时应按有关文件规定提供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安全数据单和危险公示标签的样本等报检资料。同时应搜集和了解进口国对危险化学品的要求,积极学习《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TDG)、《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知识和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最新规定和相关标准,掌握化学品的分类、标签审核和安全数据单的制作知识。
3.2 加强危化品检验监管力量
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人员尽快熟悉业务,学习掌握危化品的知识, 调整增加危化品检验监管岗位的人员,加强对危化品检验监管人员的岗位培训,确保检验监管人员全面了解危化品性质和相关的《国际危规》等法律法规内容。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需健全危化品申报制度,要信息共享,及时地交流,达到做法统一。
3.3 完善企业分类管理,实行奖惩制度。
当前,危化品瞒报企业即使查到处罚也不严厉,违法成本较低,而遵守各项条例者可能会因如实申报而使检验、运输费用增加,但未能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因此,应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实行奖惩制度。方便守法企业,严惩违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