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毕业实习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学模式;分阶段与模块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50—01
目前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途径都远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合理,安排错位,片面强调教学而忽视社会实践、实训的重要性;教材信息严重滞后,不能反映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潮流;教学方法与方式上重教轻学;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制约。在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试点,调查时长为六学期。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设计B/S结构系统》课程为例,将实习实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设定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
一、参观实践
该阶段在第二学期完成。实习地点是计算机相关企业的业务部门。实习目标是初步了解计算机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等,了解该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实践内容为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简单页面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参观实践是一个认知过程。在摸底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入学前对计算机专业并不了解,对计算机行业背景以及自身就业方向茫然不知。因此,学习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通过参观实践,可使学生迅速接触到计算机行业,了解专业方向。对计算机行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从业人员素质及技能等产生感性认识,亲身体会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有利于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应用设计实践
应用设计实践为期十周,时段在第四学期,其中在校实践八周,计算机相关企业二周。实习地点是学校计算机应用设计实验室和计算机相关企业的研发部门。实习目标是全面了解计算机应用设计的设计、实施模式;掌握应用系统设计的实际操作规范与流程;理解实施方案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团队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沟通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达到计算机从业人员初级水平要求。实践内容为计算机编程能力提高,数据库综合应用设计、交互式页面设计、二维动画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阶段实习,学生直接参与应用系统的设计活动,侧重训练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开发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通过实践验证、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发现自己很多不足,如某方面的理论知识学得不深、不透,实践能力不强等,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下个阶段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较好地发挥潜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多角色实践
多角色实践实训为期十二周,时段在第五学期,其中在校实践八周,计算机相关企业四周。实习地点是学校计算机应用设计实验室和计算机相关企业。实习目标是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及管理;培养团队协作素质,提升公关能力;多角色参与计算机相关企业的经营活动。实践内容为B/S架构的应用系统设计、JQuery技术、Ajax技术、Silverlight技术、LINQ技术、缓存技术、WebService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阶段,理论课程已全部结束,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计算机企业的设计开发、营销实战及企业服务等方面具体事务。如产品营销、市场调研、业务推广、企业宣传等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行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培养思维敏捷、灵活应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
四、毕业实践
毕业实践为期十八周,时段在第六学期。采取联系定向单位将实习与就业对接,进一步缩小与用人企业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可分别选择营销、企业宣传和参与企业生产等方向进行。实习目标由具备基本的从业能力到综合拓展能力的过渡,进一步提升岗位竞争力,拓展市场策划、经营决策、组织管理等理念。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毕业实践中,可以在学校指定的单位进行实践训练,也可以直接到应聘单位参与企业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尽快熟悉企业,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尽早进入角色,实现零距离上岗。毕业论文在毕业实践期间,由教师指定课题或学生自选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分段式实习模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较为紧密,既可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又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市场为导向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有所发现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分段式实习模式加大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强化了实践技能培养,体现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同时,由于其实习层次的递进性,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强化岗位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毕业实习与就业对接,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省去了企业用人的试用期,使学生提前上岗,符合国家高职教育的教育主导思想。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将专业课知识有机整合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核心力。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专业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晓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实习时间]
2011年2月18日到6月10日
[实习地点]
中远三楼时空电脑宏图三胞边上
[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内容]
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习体会]
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质量提高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阶段,是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培养环节,是检验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与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类似,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系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油城茂名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计算机专业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改革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作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所作课题的创新性不足、完成课题的质量不高、撰写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差强人意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认真。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以前有了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把平时懒惰松散、对待实验和课程设计应付了事、考试追求60分的学习态度延续到毕业设计中,认为一般都会给予通过。
(2)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这个时间正好是学生求职和准备研究生复试的高峰期。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用人单位也会要求其立即上岗实习。
(3)师资力量的不足。2011年,计算机系每个教师平均指导的学生达到了10.1人。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精力是有限的。此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是实践性比较强的题目,同时能给予学生实践技术指导和撰写毕业设计文档指导的教师比较缺乏。
(4)管理方式落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采取的还是传统手工为主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工作量增大,这种方式逐渐与现状不适应,容易出现错漏。如当文档格式规范发生变动时,传统方式中一般是以通知形式提醒学生注意修改,如果通知不能及时到位和引起重视,有学生会按照旧的规范撰写毕业设计和填写各种表格,需要重新修改和打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实践
改革是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需要不断地更新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创新毕业工作的方式。我们从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选题、指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和管理方法。
2.1 增加毕业设计理论教学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此,我们修改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在第7学期学生即将开始毕业设计之时,安排4个学时给学生上一次毕业设计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以及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各项规程。课程的目的是给学生解答为什么要作、作些什么和如何去作等问题,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2.2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选题方式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龙头,选题质量是毕业设计质量的起点。传统的毕业设计中,一般先由指导教师列出题目,学生选择其中的题目来完成。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对选题方式进行了改革,使选题体现双向选择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选题时,不再要求指导教师给出具体的题目,而只是给出一个研究方向,并给出计划指导的学生人数。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中的计划人数不会固定不变,会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待选定方向后,随机地把学生分配给相应的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然后指导教师把关,最后提交给系里审批。在这样的选题方式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题目,可以充分地调动其主动性。
2.3 多种措施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投入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为了有效地错开学生择就业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我们对培养方案作了调整,把重要的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前6个学期,把选题时间提前到第7学期的10月份或者11月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择就业和毕业设计。特别要求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抓紧在寒假期间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如文献检索、分析设计等。
(2)毕业设计内容与实习内容相结合。对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允许他们到实习单位作毕业设计,并且选题时建议他们尽量选择与实习内容相关的实际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与学生试用期工作绩效挂钩,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在实习的同时开展毕业设计,既减轻了负担,又确保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举两得。
(3)加强落实过程检查制度。管理检查制度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我们把毕业设计分为3个阶段:选题到下达任务阶段、下达任务到准备答辩阶段、答辩到完成成绩录入阶段。前2个阶段是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主要阶段。第1阶段学生主要以查阅资料、调研分析为主,每半月一查。第2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的阶段,每周至少一查。每次检查后指导教师要填写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管理者及时查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4 多渠道拓宽教师指导途径
(1扩大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队伍。过去几年,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建设跟不上学生扩招的步伐。如果只依赖本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师的负担会不断加重,满足不了精心指导学生的需要。另外,学校其他院系、研究中心等单位并不缺少在计算机专业上有较深造诣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经过向学院申请,把这部分教师聘请过来担任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既能体现学校人尽其才的工作作风,又减轻了本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了指导教师都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
2011年3月,我们获得了学校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立项,并以此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校企合作,与许多知名IT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信息中心、茂名市群英网络有限公司等。我们从这些企业招聘部分资深工程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些工程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前沿的专业技术和敏锐的专业发展洞察力,受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2)联合指导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水平,还应该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情况是:有些教师学术理论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不足;有些教师实践能力较强,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毕业设计作为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既需要进行实践指导,也需要理论写作指导。因此,我们对以前“一学生一导师”的指导方式进行了改革,建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擅长领域的教师相互合作,联合指导学生,实现“一学生多导师”的指导方式。
对需要学生到岗实习的单位,我们要求必须提供一位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该生毕业设计期间的校外指导教师,实现“校内外联合指导”。
2.5 使用现代化信息管理以减少错漏
由于毕业生数量大增,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应对繁杂的毕业设计工作。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力求使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去年,我们组织本专业几个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采用Struts2、Hibernate、Spring和ExtJS等目前流行的技术,对原有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进行扩展,升级为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指导记录、毕业设计提交与评阅、成绩录入和分析统计等功能。系统实现了自动分配指导教师、自动分配评阅教师、自动分配答辩小组和成绩分析统计等算法,有效减轻了管理者和答辩秘书的工作压力。系统还实现了各种表格(如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数据的录入,然后通过模板导出和打印。当格式规范有修改时,只需要及时修改模板即可,有效地减少了由于格式规范修改造成的重复劳动和纸张的浪费。通过系统,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教师的指导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我们把工作计划和所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系统的首页公布,目的是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知道在什么时间要完成什么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毕业设计。2012届毕业设计需要提交材料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6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1)及时总结。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后,我们召开全体指导教师座谈会,总结该年度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得与失,提出问题,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制定下一年度毕业设计工作方案。
(2)邀请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进行经验交流。我们邀请前几届部分优秀毕业设计获得者进行经验介绍,分享他们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使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有所受益。
3、实践效果
作为一所正在快速成长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我们始终把毕业设计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思考,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富有成效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方面,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更加积极,这两年所涉及课题的种类和内容较之前更为新颖和丰富。教师方面,指导学生人数从2011年的10.1人下降到今年7.8人,克服了师资力量的不足。管理者方面,工作量明显减少,出现的错漏现象也比以前大大降低,统计数据更加及时和准确。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在提高,获得优秀毕业设计成绩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经过毕业设计的锤炼,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实践能力更为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骨干和中层领导。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任务]
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实习内容]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我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人事管理的方针政策
2.确定人事管理体制、编制人事规划
3.编制人事计划,设置人事管理机构和岗位
4.制定人事管理的条例办法;
5.教职员工的业务培训;
6.人才选拔、使用、交流(流动);
7.考核、奖惩、任免;
8.工资、福利与保险
9.离休、退休、退职。
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过去,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信息滞后,传递慢、“马后炮”,人事管理数据加工不及时。比如:干部考核、人员的工资计算、人事的统计、人事档案的填写,贮存等等。这些人事工作繁琐、耗时费力,准确性差、效率低、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单位在人事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同志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中华职专职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或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单位人事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使人事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人事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人事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人事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人事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人事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这样,人事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人事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且信息的密度不断提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人工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搞好人事管理工作。而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人事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事数据;
(4)计算机能够比人处理的人事数据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建立的人事信息系统,即计算机人事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人事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可以及时掌握整个人事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人事信息,可以促进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及各项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可以提供各种加工处理了的人事信息,以满足人事管理的特殊要求,适应新形势对教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帮助选择方案,实现优化决策。当前,不少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单机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复杂、用户的需求,其应用还会
总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的客观要求,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大进步。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初步现代化的开发和使用,它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它把人事干部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用精力从事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它能使决策、计划和其它管理活动更加科学、精确、灵活。因此,建立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客观发展必然趋势。尽管在人事管理方面还不可能普遍使用计算机,但从长远来说,人事管理现代化和计算机是不分割的。轻视或者拒绝利用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地、全面地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的,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的人事管理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实习体会]
海信集团是以海信集团公司为投资母体组建的国内大型专业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创业三十多年,从最初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到青岛电视机厂、海信电器公司,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版权所有多年以来,海信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服务、创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快速成长,迅猛发展,率先在国内构架并专注于家电、通信、信息为主导的3c产业结构,主导产品为电视、空调、计算机、移动电话、冰箱、软件开发、网络设备。海信拥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一流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年承担十多项的国家级项目。2002年,海信对信息、人才、设备等技术力量进行了整合,扩建为海信集团研究发展中心,里面设有11个专业技术研究所,拥有1500多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海信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技术创新,力求在集成电路设计、网络设备与服务、新型电子显示等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
目前,海信在全国有20多个营销中心,200多个集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分公司和办事处,10000多个维修服务网点。产品还远销到欧洲、非洲、东南亚、南美、北美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日本、巴西、美国、印尼、中东、澳洲、香港、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贸易分公司或办事处,在南非建立了生产基地,实行本土化经营。版权所有
以创新就是生活为宗旨的海信计算机公司是在海信公司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和雄厚的科研支持下于1996年成立的。它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坚持知识就是财富,人才就是利润,向管理要效益的宗旨,充分发挥公司员工年轻化、知识化的优势,内抓管理,外争市场,发挥团队优势,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行业中的一只生力军。其产品通过国家电工产品认证(ccee),通过全国28个省市区协作城市产品质量认证,享有销售免检权向消费者优先推荐的资格。产品可靠性指标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12000小时以上。1995年,海信技术中心被国家经贸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队伍,为海信的计算机的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技术中心不仅是海信的研发基地,而且是海信的新产业孵化器和人才培育中心。98年6月在中国电子质量体系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评中,海信计算机公司成为中国同行中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认证的公司。
近年来,海信计算机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最好的最新的科技产品,先后推出了商用、家用电脑与高端的图形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络产品。海信电脑曾荣获99年首选购买品牌和98年电脑实际购买第三名,其金箭99h荣获高档组四项测试第一名,金箭99v荣获中档组四项测试第一,蓝箭获得廉价组八项测试第一名。其代表作海景回归海飞箭系列电脑和闪电系列图形工作站,在国家权威机构的多项评测和用户调查中名列前茅。
海信公司的服务承诺是:
1〉全国联保,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用户可凭《品质保证书》在最近的海信公司最近的各级海信维修部以及各个授权维修中心获得维护服务。
2〉在设有海信计算机维修服务站的地区实行三日内修复的服务。
3〉免费维修,在计算机不见保修期内且在正常使用下的故障,免收部件的成本费用和维修费用,超过保修期,免收服务费,只收成本费。
4〉保修期的第一年内,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只需播打海信计算机公司设在该区的服务热线,即可预约时间,并且在预约时间享受免费上门服务。
5〉终身维护,为彻底解决顾客的后顾之忧,对于超过保修期的海信计算机,由用户和任何一家维修中心(站)签订协议,则可享受终生维护。
我实习所在的部门是技术服务部,主要从事郑州地区的电脑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虽然我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但在电脑维护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而且从没给人做过计算机维修工作,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学起。刚开始实习时,办公室的同事给了我一些有关部门运营和计算机维护的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我对公司运营情况和计算机维护--特别是系统维护有了一定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一个重量级国家级企业单位对人事的重视,理解了我技术服务部的电脑维护工作虽然是企业部门运营的一个小侧面,但关系到企业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企业参与全国范围的计算机销售竞争的魄力及品牌亲和力。我们中有经验的大哥哥大姐姐还给我仔细讲解了计算机维护的每一款注意事项,经常领着我去进行顾客回访、产品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后来,又让我参与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约定顾客、维修单开立、对外宣传以及具体维护工作、。在部门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帮助指导下,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工作,我已熟悉整个电脑维护的流程,可以独立、熟练地维护电脑,比较准确地报出各种电脑故障问题。
在实习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技术服务部是一个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的集体。每天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即使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办公室里仍然会听到笑声;面对客户,大家总是热情真诚;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大家总是互相帮助,直至解决难题。整个部门和睦相处,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而部门领导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家长,给每个人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从他们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青岛海信敬人、敬业、高效、高水平服务的真实意义,体会到了服务部服务、奉献的意义,体会到了创造完美、服务社会的服务理念,体会到了青岛海信计算机公司的企业文化,知道了什么是创新就是生活。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向大家求助时,谁都会无私的告诉我;有一次,有个顾客说他的计算机经常出现无故的黑屏、死机的故障,当我们到那儿的时候,无论是谁都没能查出来到底是出了什么毛病或哪儿有毛病,我建议说看看是不是顾客自己对计算机进行cpu超频了,大家并没有因为我的没经验而不考虑我的意见,结果查明确实是这么回事,然后我们挑回了cpu的主频,并对顾客进行了自己绝对不要随便超频计算机的教育;后来大家在当天的下班总结时当场对我进行了表扬。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对能到这样的公司实习感到骄傲,对青岛海信人的事业感到自豪。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在这么和谐的气氛中工作、学习,和同事们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工作。所以我努力向同事学习,不懂就问,认真完成领导和同事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部门领导和同事也都尽力帮助我,给我讲授和业务有关的知识,耐心解答我的疑难困惑,并给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实习计划,帮我达到实习的目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不仅很好地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用的待人处世之道,阔大了知识面,也丰富了社会实践经历,为我即将踏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 毕业设计 质量保障与监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Quality Assuran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Building of
Computer Graduation Design
LI Xiaoyan, QIAN Xiaohong, LING Wei
(Huaxia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University training program is the last major comprehensive teaching, i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search, social practice, a combination point, is to train students and to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basic theor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adapt the key to future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cent years led to our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of the objective factors and the declining quality of management shortcoming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 (Thesis)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pproach.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and monitori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本科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后所必须进行的工程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要在前面一系列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分析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1 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阶段走向实际工作前的最好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学校而言,毕业设计都是一个不可缺少、无比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多年来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现今毕业设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任务重时间短。毕业设计教学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共10周左右,期间学生需要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以及最后的答辩准备。
(2)就业考研带来的压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教学秩序,特别是对毕业设计工作影响很大。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的找工作时间,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基本同步,这些事情只能交叉进行,学生能在毕业设计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得到保障。
(3)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时代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 企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都开始积极探索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建设的同时扩大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学生过于分散,完成毕业时间过于分散,以及带来的文档资料缺乏有效的管理等等,如果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4)学生前期工作准备不到位,资料匮乏,知识孤岛化。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相关基础课程训练缺乏连贯性。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相关基础课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本门课程之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统一,但是不同的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造成知识的孤岛化。当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将孤岛化的知识打通,才能完成毕业设计。
②工程实践教学管理不足。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等过程,但是实践环节零散化,分离化,造成的每门课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实践任务,却忽略了前导课程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③规范化训练不够。毕业论文(设计)基础训练课程(例如文献检索课程)并没有开设或者虽有计划列出但从未开课,所以学生完成的初稿往往存在诸如不会用英语翻译摘要、查阅的文献文不对题,写出的文章观点不明、论证不清、东拼西凑、缺乏逻辑、表达不清和缺乏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表达能力不高。
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2.1 化整为零:刚性的教学要求,柔性的安排
毕业设计虽然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但是所应用的知识分布需要在前面7个学期完成,所以我们需要将各类的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模块化,分散到7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1)毕业选题的提前进行。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加强专业课与毕业设计 (论文) 相结合、在相关基础性课程开展教学的时候确定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类型。
(2)毕业选题的个性化,生活化。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的态度、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都对毕业设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素质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应结合学生本人的情况及其就业取向,启发和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来选择毕业设计题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使其与就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毕业选题的宽泛化。毕业选题的提前进行,只能将选题限定在比较宽泛的类型中,过于细化的选题将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2.2 积零为整:实践教学连贯化
毕业设计与专业课结合,除了将毕业设计模块化,分散到各个学期的基础课程的训练外,我们还需要保证这些基础课程训练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1)实践教学管理的全程化。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四大类,还有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这些实践教学进行全程化的监控和管理,保留每门课程的设计成果和文档信息,以方便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积零为整。
(2)实践教学管理的透明化。实践环节不是零散的一些教学单元,不同专业方向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管理,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构成一个体系,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将零散的教学单元整体化,形成体系,至少每门课程的老师可以清楚的看到前导课程中学生完成的实践内容,实践的过程,实践的成果,以及本次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循序渐进的完成实践教学。
2.3 毕业论文规范化的训练从第一份实践文档规范开始
毕业论文(设计)基础训练课程(例如文献检索课程,写作基础知识)等从学生进行第一份实践文档的撰写就开始规范。
3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
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以MIS系统的开发为主,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是使学生具备最新信息技术规划设计和运用能力的基础。如何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通过化整为零和集零为整的方法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1)化整为零:刚性的教学要求,柔性的安排。
①毕业选题的提前进行:在学生开始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性的建议,作好初期职业规划并选择与职业相关度较高的毕业选题类型。
②毕业选题的个性化,生活化:毕业设计选题与时代紧密结合,以可以体会和感知的题目为引导方向:譬如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餐厅账务管理系统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思考,并逐步走上开发的道路。
(2)积零为整:实践教学连贯化。
毕业设计虽然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但是所应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则在前面7个学期完成,这7个学期的教学和实践将为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实践教学管理的全程化。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四大类:课程实验是围绕课程展开,为了夯实基础而设,完成的时间比较短,通常是随堂进行;课程设计通常在该门课程结束的学期末展开,通常为期一周到二周,实践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我们可以以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的选题类型作为参考指南来定制学生这些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并记录设计过程和结果。如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如果学生选择的餐厅账务管理系统,那么数据库就围绕餐厅账务管理进行设计;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时候,就围绕该系统进行界面开发和数据库的连接。
②实践教学管理的透明化。如前面表述,数据库原理的时候,学生设计餐厅账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已经完成的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连接,将前导和后续的知识环节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即有利于前导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信心的培养。
(3)从第一份实践文档规范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规范化的训练。
4 小结
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采用集零为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的毕业设计就只是前面知识的一次融合和再次巩固,降低了毕业设计的难度并且能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炜,姚俭,徐琳,沈越贞.完善规范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 (1):18-22.
[2] 陈金忠,梁军录,杨丽君,王春生.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现状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9.27(9):130-132.
[3] 董康军,王菊霞.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硅谷,2009(10):114-115.
[4] 王志英,蒋宗礼,杨波,胡学钢,岳丽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42-44.
沙雅县第一中学建立于1956年,是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学校有215名教师,工人有48个,学生人数2239人,位于县中心,面积也很大,环境也很好,教学设施都齐全。
2、 实习过程及内容(时间、内容)
我于XX年2月27日在我在我们家乡的一所中学里实习的,在那里我实习了两个月,前一个月我带了计算机实验课,后一个月带汉语课。我在前一个月在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实验室带学生的计算机上机课,带的是高中的计算机实验课。我认真积极地做好了指导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对学生也认真负责,帮助学生学好计算机。右面一个月我的这个学校的汉语教研组教汉语课,因为是维族学校,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差,我带的高一的汉语课,在这期间我每天早上按时到学校上班,认真对待学生。
我在实习期间主要做的事情是:
带上机课,给同学们讲解计算机基本操作,指导学生上实验课,给高中学生带信息技术实验课,学生主要学的是OFFIC和PHOTOSHOP,在上机课中,一边给学生带课,一边自己也可以学到新知识。感受到了老师的责任和义务,自己也学到了以前不注意的细致的地方。
带汉语课,因为我是维族,在我们县里比较注重学习汉语,同学的基础也不是很好,需要有懂汉语的人来教他们,我从小就很汉族同学上学,可以说汉语和汉族人差不多,我给高一的学生带了汉语课,他们的课文基本上是我们在小学上过的语文课里的课文,对我来说比较熟悉,教语言也不是很简单,同学们掌握的不好,不认识的字也很多,课文的意思也不太理解。我前面一周听了有经验的老师的课,收集了一些资料和经验,然后我给同学们上课了,其他老师都很夸的做的很好,自己也感觉很好!学生们也很爱听我讲的课。
在大学生活中,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期两周的上机实习,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计算应用知识并对毕业论文所需的资料进行了粗浅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作准备,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对于学校的精心安排和指导老师的用心辅导非常感谢。
3.主要收获
本人在实习期间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我学会具体地讲课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我做好具体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真正体会到了老师苦,当老师的确不容易,我要对自己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对自己的知识和素质要求等。两个月的时间是转瞬即逝的,然而当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一段全新的生活的时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会在记忆中显得格外特别,甚至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点,我在学校两个月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过得充实,可以说,这段经历确确实实地成了我人生非常宝贵的体验和财富,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要加强对自己的要求,要学习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理想的工作单位。我觉得教师是个很伟大的专业,培养新一带有用的人才,教育孩子怎么样做人,指导学生学习,真的很好,我很喜欢当老师,可是我的知识还不够当老师,我要学更多的知识,把目标转向教师这样伟大的事业。
4.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问题在于自己,我们要学会处理社会上的各种事情,正确面对各类的事,专业知识没有学好,在实习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较短,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向这一问题上,各个学校都进行了大量地改革与尝试。基于此,笔者就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作以下探讨与分析:
一、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这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及办学思路上的差异,致使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差异也很大。以母体学校为依托的独立学院,往往存在照搬母体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现象。致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既无科研方面的优势,又无实践技能优势。因此,独立学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的偏差,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层次和方向,是阻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在21世纪的今天其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多数独立学院在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却远远滞后于时展的需求。很多课程的内容都是过时了的,或者与实际需求已存在很大差异。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培养过程重理论而轻实践。计算机专业有其特殊性,很多教学内容往往要求大量的实践操作。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条件及教学经费等的影响,致使在硬件设施方面往往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最终导致很多独立学院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现象的出现。这种重理论,弱化实践的作法,无疑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本上依赖于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来进行办学,在这一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限制。而另一种,是目前比较多见的,就是独立学院自主招聘的教师。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引进人才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流动性大,难以稳定。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因此,要解决好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首先应从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入手。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当前独立学院在师资方面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在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方面存在着“两头大,中间小”的“葫芦型”的现象。因此,独立学院要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入手,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同时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保证人才队伍结构的稳定,为保证教学过程的稳定性提供必要保证。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独立学院要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去掌握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拓宽课程设置的知识覆盖面,结合具体岗位特点增加实用性内容。当然,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上,不能墨守成规,可以打破传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本校实际情况,选取甚至是自编适合本校的教材。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是最基本的保证。而教学质量又往往得益于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显然已经不适合学生需求,也不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需求。独立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师去探索并应用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教学现状,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做好学生实习工作
实习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实习,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具体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熟悉具体工作环境,对毕业后的就业意义重大。相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来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习就显得更为重要,能够为学生走上社会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向。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当前独立学院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因素与不足。但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解决其中的问题,积极推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华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J].中国冶金教育,2008(05).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所用教材不适应教学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会计专业课程和电算化相关的内容太少,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支撑基础还很薄弱。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是针对会计电算化考证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而忽视了本应掌握的知识。往往是很多学生顺利通过了电算化的考证,但到了实际工作中还要重新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管理的迅速发展,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平台已经发展到了企业区域网和广域网的网络操作系统,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内容缺少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滞后。
(二)教师知识结构欠缺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教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经过短期的会计知识或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后就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这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导致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技能不强。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从而严重阻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设备缺乏,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各校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没有专业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进度。由于专业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所限。还不能完全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能将学生的学和练及时结合起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了。
(四)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型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课。其结果是,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书。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却适应不了本专业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方法
(一)学生方面,会计电算化首先是打好会计基础,学好会计专业知识是学好会计电算化的必经之路。没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甚至连会计分录都成问题,即使电脑操作的再好,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财会人员如果没有手工做账的实际经验,就弄不明白会计数据之间的来龙去脉,搞不清其内部的勾稽关系,因而就不能透彻地理解会计软件核算原理。
(二)学校方面,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最好是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通用的财务软件如金蝶和用友软件。学校如果配置了两个模拟室验室,则在教学过程中既开设手工会计模拟课,又开设会计核算软件操作课,可以让学生亲手完成从建帐、编制审核记账凭证到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到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等一个会计循环的全过程。这种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从事手工会计的工作能力、电算化会计的工作能力及组织会计核算的能力都是很有利的。
(三)教师方面
1、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电化教学,以图文声像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老师的演示等多种信息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形象生动地说明某种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以上机操作为主,增加上机实验操作时数。教师讲解会计软件的使用后,安排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上机操作。学生通过会计软件的操作,掌握了会计软件的基本流程及基本方法,为他们将来掌握其他会计软件的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种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有效方式。
3、企业顶岗实习
中职学校应在有关企业建立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帮助毕业生做好毕业前夕的实习。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政府、学校和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专业实习体系,以保证毕业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习前,学校与相关部门应引导毕业生积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力促毕业生根据规划实习,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