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层建筑特点
1、建筑结构复杂
(1)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如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楼,主体建筑高155米,共55层。(2)周围有裙房。按规定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仓库等。(3)形式与结构多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型、阶梯形、凹形、人形等。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4)竖井、管道多。有电梯井、电缆井、楼梯井、管理井等,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竖井、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5)用电设备多。如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自动空调、自动窗帘等。
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
(1)高层建筑用途广泛。高层建筑分为住宅楼、宾馆、办公楼、百货楼等。经常聚集较多的人员。(2)功能多样。有些高层建筑,同一幢大楼有多种功能,有办公室、会议室、卧室、文娱室、图书室、小卖部、维修室、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餐厅、机房、仓库、车库等。一些高级宾馆还有宴会厅、歌舞厅、咖啡厅、酒吧间、展览厅等。人员密集,火灾时更容易导致伤亡。
3、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1)高层建筑内可燃装饰材料多,如可燃材料吊顶、塑料墙布、墙纸、窗帘等,有些管道、电缆的隔热材料也是可燃材料。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和可燃气体,以及带有毒性的烟气,威胁人员安全,同时能加快燃烧速度,发生爆燃。(2)室内陈设的可燃物品多。如化纤地毯、壁毯、挂画及床、沙发、桌椅等生活用品。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密度约35-60kg/㎡,高级旅馆达45-60kg/㎡。
4、消防设施完善
高层建筑内一般都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设施等,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二、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国内外一些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表明,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烟囱效应强,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几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就会酿成冲天大火。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1)高层建筑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迅速。在发展阶段,其垂直蔓延速度为3-4m/s。(2)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向扩散。在发展阶段,其水平蔓延速度为0.5-0.8m/s。(3)火势沿外墙窗口向上升腾、卷曲,甚至跳跃式向上层蔓延。(4)外部风力作用,会引起邻近建筑物燃烧。(5)易发生爆燃。高层建筑发生火灾5~7min以后,随着燃烧时间的持续,室温不断升高,氧气迅速减少,室内高热量使达到爆炸浓度极限的可燃气体达600℃以上,若一遇到外部进入新鲜空气,便发生爆燃。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跳楼死亡达9人之多。(2)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人员在浓烟中停留1-2min就可能昏倒,4-5min就有死亡的危险。(3)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50%以上是被烟气毒死的。
如1972年5月13日,日本大阪市千日百货大楼发生火灾,死亡118人中,竟有93人是窒息、中毒死亡的。约占80%。(4)被火烧死。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往往伴随着烟气中毒窒息后被烧死;或在睡梦中被烧死;或在逃生途中路线选择不当以及逃生之路被烟火封堵而被烧死等。
在高层建筑中,热对流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使火灾蔓延的动力,500℃以上的高温热烟是蔓延的条件。
三、高层建筑火灾因素
现代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设备复杂,可燃物多,使用功能多构成了较多的起火因素,根据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表明:
1、吸烟是引起高层建筑火灾中的第一位因素。在统计的48次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中,由吸烟引起火灾13次,占27%。
2、电器事故占第二位。48次火灾,电器火灾7次,占14.6%,而且电器火灾的危险性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
3、其次是由于焊接、危险品自燃、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
国内以2000年为例,全国高层建筑发生火灾18432次,死人736人,伤1166人,直接财产损失33846.3万元,烧毁建筑1147974㎡,受灾户数13399户,其中电气6216次,用火不慎5141次,吸烟1190次,玩火1153次,违章操作1282次,放火836次,自燃224次,雷击47次,不明1149次,其它1174次。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高层建筑易起火的部位,从分析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来看,最易发生火灾的部位依次是客房、人员集中场所(餐厅、商店、咖啡厅、酒吧等)、厨房、其它房间。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发生在夜间。
四、影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因素
影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因素,主要是楼层高,攀登难,消防设施不够完善,灭火供水难,烟雾大,能见度低等。
1、楼层高,攀登难
(1)体力因素。消防队员攀登一定高度的楼层后,心率和呼吸加快,体力下降,对开展灭火战斗有一定影响。(2)“对撞”因素。当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时,消防队员只能从楼梯间登楼灭火。而此时楼上人员则从楼梯间向下疏散,致使两者发生对撞,影响登楼速度,对扑救火灾不利。(3)登楼途径少。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往往登高车达不到着火楼层的高度,主要靠室内楼梯或电梯登楼灭火。
2、消防设施和装备不够完备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装备,还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一是缺乏空中救护设施,无消防直升飞机,不能从高空及时营救人员。二是登高消防车少,有的城市尚未配备。三是疏散设施差。安全疏散设施如救护袋、避难梯、滑梯、缓降器等,数量少或者没有,发生火灾,不能及时疏散人员。
3、灭火用水量多,供水难度大
水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用水量达80L/s以上,甚至超过100L/s,火场实际用水量远远超过设计消防用水量,需要多辆车远距离供水。
4、烟雾大,能见度低
高层建筑大量可燃材料,火灾时产生浓烟,使室内能见度降低。特别是火灾时,因停电能见度更低,这不仅影响人员疏散,也影响到火灾的扑救和营救被困人员。
五、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构造的复杂性,使用的特殊性,发生火灾烟雾大,烟火扩散快,进攻通道少,登高困难,战斗展开障碍多。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扑救。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1、立足于自救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应把着眼点放在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层建筑内各种现代化灭火设施、装备的作用上,力争在短时间内,堵截火势蔓延,及时消灭火点,扑灭初期火灾。
2、立足于“快”
消防队到场后,应迅速利用现代高层建筑内的给水设施、灭火设施、排烟设施,并配合消防队的自身装备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展开灭火战斗。
3、救人第一
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实施。
4、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为适应高层建筑火灾立体化作战和应付借综复杂情况,在各灭火作业区段及各种灭火力量,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搞好协同配合。
5、内攻为主,内外结合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内攻为主,外攻为辅,并做到灵活运用。
(二)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蔓延迅速,扑救困难,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为此,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兵力,快速抵达火场,确保及时营救生命,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国内外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表明,高层建筑公共场所,平均蔓延燃烧面积为33~50㎡/min,灭火用水量约为0.2L/s.㎡,客房平均蔓延燃烧面积为15-20㎡/min,灭火用水量约为0.175L/s.㎡。
(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战术方法
欲较好地完成扑灭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斗任务,平时要周密调查研究,制定出较完善的灭火作战计划,并能组织实兵演习。“战时”加强第一出动,周密组织,充分准备,调集足够的兵力,搞好火场侦察,迅速成立指挥中心及火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组织好战斗保障工作,维持好火场秩序,加强通讯联络保障,组织好救护工作,立足一个“快”字,采取内攻为主,外攻为辅的战术。
1、高层建筑的初起火灾,应依靠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建筑内的固定灭火设施及设备,在起火层的局部或房间采取堵截包围,从内部主攻火点,靠自救力量扑灭初期火灾。
2、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首先根据消防控制室指示,着火单位有关人员的报告,以及派出人员实地侦察判断,确定起火层及火点部位(有烟的楼层不一定是起火层,烟感、温感指示位置不一定是起火部位)。
3、消防队员内攻时应配备好各种安全防护装具及有关器材(如消防隔热服、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照明、通讯器材等)。
4、内攻时,应正确选择进攻路线。进攻路线选择的原则是以最简便的方法,最短的距离,最小障碍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限度的体力消耗,安全地到达所攀登的楼层。
(1)确定进攻起点层,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的起点,又是前沿指挥所,还是人员、器材集结处。
(2)消防人员迅速从消防专用通道进入,乘消防电梯进入着火层,并分兵进入起火层上一层及下一层,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
(3)从主楼梯登高进入着火层。高层建筑主楼梯是人员上下的重要通道,一般不防烟,但战斗人员可以先登到起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作为前沿阵地,再在喷雾水枪掩护下强行进入着火层灭火。
(4)从封闭楼梯进攻,封闭楼梯一般靠外墙设置,能直接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各层走廊相通,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发生火灾时可以从此进攻。
(5)从防烟楼梯进攻。因楼梯内设有前室,排烟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是理想可靠的进攻通道。
(6)从室外选择进攻路线,利用登高装备、室外楼梯、建筑物平台、施工现场塔吊、升降机、云梯车与挂钩梯联用,毗邻建筑物等途径登高进入着火层。有条件时,可直接利用直升飞机,先登到顶层再下至着火层灭火。
5、内攻为主,外攻为辅
(1)消防队员进入起火层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位置,充分利用室内消火栓,在喷雾水枪掩护下,强行向火点进攻,射水灭火。同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现代灭火设施、防排烟设施、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配合灭火,着火层及上下层部署力量阻止蔓延,提早堵截,上下合击,固守阵地。
(2)高层建筑地下室火灾,应采取攻坚突破,主攻火点,封口窒息等扑救方法。
(3)在有条件实施外攻灭火时,应采用外攻灭火,如高度允许,起火部位靠近外墙,可利用移动式消防装备,外攻灭火,高层建筑工地火灾,可利用脚手架、塔吊及消防装备从外部进入灭火。
(4)内攻灭火,战斗员体力消耗大,时时注意用后备力量换下前沿指战员休整。
(四)疏散和抢救人员
高层建筑一旦起火,火势垂直蔓延速度快,热、烟、毒气危害极其严重。人员又多集中于高层建筑中上层,在疏散状态下,呈群集状态,其行走速度随人流密度增加而缓慢,据国外资料统计,人流密度1-5人/㎡时,水平行走速度为1.35~0.6m/s,在楼梯上垂直行走速度为3.6~1.5m/s,比烟火蔓延速度慢,加上能见度低,毒烟熏呛,恐惧心里状态,会造成行为上的惊慌失措。若疏散救人不及时,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树立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
1、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
2、疏散和抢救人员的基本顺序。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上层,尔后是着火层下层,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同时进行。
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途径。从疏散通道(走廊)、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物外,进入避难层(间)或起火楼层的下一层。同时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其他救生器材(网、袋、气垫、绳索)等救人。
(五)火场供水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能否及时和不间断地供水,以满足需要的水量、水压,直接关系到灭火战斗的成败。向高层建筑供水的方法必须根据客观条件和火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
1、利用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供水
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包括消防泵、消防水池、层顶消防水箱、各楼层设置的消火栓等。在屋顶水箱内一般储存有10min的消防用水量,每个消火栓箱内均装有水泵启动按钮。
2、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防管网供水
水泵接合器分为墙壁式、地上式和地下式三种。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10-15L/s,其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为15~40m,一辆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竖管供水高度可达50-80m。对分区给水的高层建筑,应注意供水系统标志,以免临战误用。
3、利用楼底层消火栓直接供水
在没有设置水泵接合器或水泵接合器发生故障时,可利用该楼底层室内消火栓直接向管内供水。
4、利用登高装置供水
利用登高消防车、电业工程抢险车、提升机等供水灭火。
5、消防车直接供水
当利用室内固定给水设施以及水泵接合器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时,可通过消防车或消防水泵直接耦合串联,沿楼层垂直铺设水带供水。
(六)火场排烟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向上蔓延速度极快,一座100m高的建筑物在30s左右烟即可窜到顶部,600~700℃高温热烟可点燃一般可燃物,使整幢建筑物着火。因此,如何处理烟雾危害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关键之一。
1、封闭防烟
主要应用密闭性能好,火势尚未扩大蔓延的小空间房间,可采用关闭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和防烟。
2、自然排烟
通过排烟口、排烟窗、排烟竖井,靠自然流动排烟。在实施自然排烟时,应布置灭火力量进行防护,防止高温烟雾迅速蔓延。
3、喷雾水流排烟
在烟雾浓度较少,难以进攻或寻找、救护、疏散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集中使用几支喷雾水枪,以水幕形式从进风口向前推压,将烟驱向出口部位,使烟排出。使用喷雾水流排烟还能达到冷却降温、扑救火灾、净化空气的目的。
4、高倍数泡沫排烟
利用高倍数泡沫发泡机,在喷雾水流的掩护下,发送高倍数泡沫达到排烟、降温、灭火作用。
5、利用专用排烟设备排烟
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各种固定排烟机排烟;也可利用移动式排烟机、排烟车排烟。
6、破拆排烟
如破拆门、窗,甚至外墙,进行自然排烟,或为了发挥移动式排烟设备的效用而采取破拆排烟措施。
(七)其他要求
1、加强组织指挥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装备,必须加强组织指挥,成立火场指挥部及前沿指挥所,搞好各战斗区段、各“兵种”的协同作战。
2、搞好后勤保障
组织好足够的后备人员,及灭火物质器材保障,组织好医疗救护工作。
3、加强平时训练,以适应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要求
由于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战斗员体力消耗大,要求平时加强耐力、速度、力量、灵敏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挂钩梯、滑绳自救、全副武装快速登楼、室内外铺设水带等技术训练,不断提高训练难度,加大训练强度,以增强灭火战斗的适应能力。
(八)注意事项
(1)所有参战人员均应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务,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战斗。
(2)进入消防控制室时,应向值班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并由他们操作设备。
(3)登高、疏散、抢救人员时,首先使用消防电梯和消防楼梯,组织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注意,选好疏散通道和出口,搞好人员分流。“”版权所有
(4)开通广播系统时,先通知着火楼层和受烟、火威胁的上层人员,以免整个大楼人员惊慌,造成拥挤,影响疏散。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逃生自救
一、做好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由于高层建筑高度高,规模大,生活设施齐全,可燃物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难,一旦着火,往往造成巨大损失,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抓好抓实,减少此类建筑火灾的发生,将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从以往火灾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初期火灾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因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扑救,最终酿成重大火灾的发生。因此,加强高层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进行维修、保养和测试,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加强高层建筑内人员消防知识普及,掌握高层防火灭火的逃生技能,提高自身的消防意识,全面履行各项防火措施,严格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自觉维护消防安全设施,对于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降低火灾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
1、消防安全管理混乱。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一般是委托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开发商不及时与物业服务企业或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交接,造成消防管理责任不明确,加之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缺乏消防管理经验和维修经费、职责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使用单位或业主随意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拆除、遮挡共用消防设施的现象。甚至有的单位或业主随意改变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质,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设施设置不完善。一些高层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的维修保养,已形同虚设,无法使用。很多老式高层建筑只有一个楼梯,没有按规范设置防火门及防烟楼梯间。
3、没有完善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监控值班人员不遵守劳动纪律,存在脱岗现象,物业管理人员未经过专门的消防培训,不按要求持证上岗,不会操作自动消防系统。
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高层建筑内改建公众聚集场所,有关单位或业主认识不够,擅自装修,随意改变建筑结构,大量使用可燃材料,随意铺设电气线路,埋下了火灾隐患。
5、管理、使用单位的员工或业主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对火源、电源、气源管理不严,乱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存在,内部人员不能够具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特别是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有的人甚至不会使用灭火器。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高层建筑应该明确统一管理人,履行统一管理人职责,对高层建筑消防进行统一管理,负责调度大楼所有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修、维护、保养等,全面规范高层建筑内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从制度上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2.规范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施工管理,明确在高层建筑内施工管理程序,凡在高层建筑内的装修、装饰工作要报经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签字确认,办理相关手续后开始施工。
3.明确高层建筑消防检查制度。为了更好的规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应该,明确相关制度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火警处置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的防火防爆制度;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实施细则;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4.明确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按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护程序的要求,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监控室值班人员的管理,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监控,以文件形式明确消防监控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检查方法、检查部位、检查时间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保证监控值班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初起火灾、消防设施异常等。
5.建立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员普及高层建筑内人员的消防知识,提高全体人员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为避免火灾发生,高层建筑统一管理人应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建立了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行开展“一二二一”的消防知识培训模式。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竞赛,组织两次消防逃生疏散演练,组织两次消防知识集中培训,通过全员参与消防知识培训、消防知识答题、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疏散演练,动员高层建筑内的全体人员参与消防宣传活动,营造学习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员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与技能,确实做到遇到火灾时能够处惊不变措施得当,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6.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做好火灾安全防范重要性的宣传。在高层建筑内利用滚动屏幕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火灾宣传片,在人员经常出入的地下车库、楼梯张贴消防宣传口号,切实让员工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熟练掌握本单位责任范围内的消防设施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四懂”、“四会”。(即: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即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7.设立单位消防知识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人员通过不断参加公司、社会的消防知识培训,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培训能力,增强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培训各个岗位人员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确保全体人员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建筑火灾隐患。
8.推行以培训促进演练,以演练增强培训的培训、演练新模式。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持久、最剧烈的灾害。为避免在火灾中受害,每位员工都应该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尽快脱离事故现场、进人安全环境的能力。纵观高层火灾事故案例,不难发现,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有人却能死里逃生幸免于难,与平时所掌握的逃生知识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关系。举行火灾疏散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消防专家现场点评演练结果,切实做到“能在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确保全体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
9.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六个一”。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经验少、工作单位多、外来施工人员多等不确定安全隐患,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六个一”,即监控值班人员对大楼内的、装修、改造施工、动火现场等每2小时检查一次,对大楼内用火、用电情况、疏散通道、应急照明、防火门等每天检查一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做试验和检查每季度一次,对灭火器、消防栓等每半年检查一次,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查试验每年一次。通过强化防火检查,规范检查内容,将社会要求的“四个能力”建设与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整治力度,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单位所有人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有效促进公司消防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
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从设计施工入手,避免遗留先天性火灾隐患。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加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提高高层建筑使用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是做好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79-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活动和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办公和居住场所不断扩大。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促使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有的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各地的城市面貌。许多高层建筑是集居住、办公、餐饮、娱乐于一体,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层数多,用火用电量大,可燃物多,火灾隐患较多,这为消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火灾一旦发生,必将迅速蔓延,损失严重。因此,探讨现阶段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高层火灾的一般特点
(一)火灾隐患多
近年来,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许多高层建筑为图时尚美观,在设计和施工上忽视了消防安全问题,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设计未按国家要求进行,只注重使用功能,材料选择上没有考虑防火安全,先天性火灾隐患较多。加之高层建筑人员复杂,消防意识参差不齐,消防设施易遭到破坏,导致火灾发生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人员疏散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大,人员较密集,火灾发生时人员撤离至地面的距离较长。加之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速度快,增加了安全疏散难度。
(三)火灾蔓延速度快
高层建筑内部设有大量竖向管井,包括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等。火灾发生时,易形成烟囱效应,火势会沿着这些竖向管井迅速向上蔓延,后果严重。
(四)扑救难度大,易引起恐慌
受高度和消防装备的影响,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难度较大。由于楼层高和人员密集造成人员撤离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易引起恐慌,影响判断力。在人员密集处易造成踩踏事件,人为堵塞安全通道,加大火灾的危险性。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未进行定期检查
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内部一般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联动系统等,这为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较为滞后,很多是由产权单位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更谈不上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二)责任主体不明确
高层建筑的产权往往不是由一家单位掌握,在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管理责任主体不好落实。
(三)擅自变更使用功能用途,扩大经营范围
部分开发商为了使自己的楼盘无形增值,擅自改变高层建筑的使用性质,很多开发商将高层住宅改为办公区域,扩大经营面积,致使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改变,破坏建筑内部的防火、防烟分隔,火灾隐患重重。
三、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由于高层建筑的产权是由所有单位共同所有,消防安全管理由各产权单位自行管理,他们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条例,设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使责任人明确其消防安全职责,共同维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二)加大力度定期检查
相关消防机构应将综合性高层建筑作为消防检查的重点对象,督促和指导各单位加强消防设施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高层建筑内部用火用电情况,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器材有无损坏等。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隐患和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
(三)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人员繁多,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相关消防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职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典型的火灾案例进行分析,使高层建筑内的工作人员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完善高层建筑单位的自防自救体系。强化每一个人的报告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组织人员逃生的能力,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向消防队求助,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将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降至最低。通过加强演练,大大减少人员在高层建筑火灾产生恐慌的心理。加强高层建筑内各单位的共同协作,提升高层建筑抵御火灾的能力,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晔.浅析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特点[J]山西建筑,2008.
34(31):205-206.
[2]蒋文军.关于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能力的思考[J].部局网站(电子版),2011,1.
[3]陈炳龙.高层建筑大厦防火安全浅析[J].安全管理,2005
(2):30-31.
[4]王伟,浅析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及预防对策从大型高层建筑火灾中的几点启示[J].安防科技,2006(4):23-25.
[5]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四卷生产加工防火[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严娟.多业态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初探[J].消防月刊,2000
(09).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特点 处置方法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和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二层及二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厂房或库房。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1)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强烈的“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快。主要的竖向管井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2)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面扩散。(3)火势沿外墙窗口向上升腾、卷曲,甚至“跳跃”式向上层蔓延。(4)外部风力作用也会加剧火势蔓延。热辐射和热对流的作用,会引起邻近建筑物燃烧。(5)易发生爆燃。
1.2 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跳楼死亡达9人之多。(2)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人员在浓烟中停留1-2min就可能昏倒,4-5min就有死亡的危险。(3)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50%以上是被烟气毒死的。(4)玻璃幕墙碎裂下落,影响战斗行动,破坏水带等器材,甚至造成人员伤亡。(5)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难。高层建筑的高度高,层数多,结构复杂,人员集中,不仅安全疏散困难,而且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扑救也相当困难。
2 高层建筑火灾因素
现代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设备复杂,可燃物多,使用功能多构成了较多的起火因素,根据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表明:
(1)吸烟是引起高层建筑火灾中的第一位因素。在统计的48次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中,由吸烟引起火灾13次,占27%。(2)电器事故占第二位。48次火灾,电器火灾7次,占14.6%,而且电器火灾的危险性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3)其次是由于焊接、危险品自燃、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
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
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六大救援难题:一是建筑四周消防登高救援场地不落实;二是建筑消防器材被挪用或配置不到位;三是安全疏散通道损坏严重;四是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低下等;五是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度较高,所以风力较大,风助火势,如果建筑装修中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火灾一旦形成,火势蔓延会非常迅猛,这时候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个个大烟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烟囱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大火的蔓延速度是很可怕的,据调查,一栋二三十层的高楼,火焰从一楼窜到顶楼只需几分钟,但是人们逃生几十分钟都不一定够,所以高楼火灾的生还几率很小;六是由于少数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使用不合格甚至假冒伪劣的消防产品,再加上一些高层建筑功能复杂,消防安全管理不严,导致高层建筑内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也造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时面临诸多难题。
4 高层火灾扑救措施
4.1 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及时调集增援力量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装备,应坚持“一次性调足力量,快速救人灭火”的原则,加强首批力量调集,强化优势兵力于火场,优化组合到场人员和装备,使之形成配套作战链。
4.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搞好协同作战
为应付高层建筑火灾错综复杂情况,各灭火作业区段及各种灭火力量,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搞好协同配合.加强组织指挥,成立火场指挥部及前沿指挥所,必须在火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灭火战斗,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重复的工作,甚至造成延误战机,导致更大的损失。火场总指挥要亲自听取火灾情况汇报,掌握确切的火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以确定排烟救人和灭火等相应措施.另外,指挥部应根据火情适时组织调动专职消防队、自来水、卫生、电业、交通、巡警、部队等单位参与抢救、疏散、堵截火势的任务,以此来增强灭火的战斗力量,确保灭火任务的顺利完成。
4.3 树立救人第一的思想,积极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
高层火灾扑救,必须树立救人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救人和灭火的关系。抢救和疏散人员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营救人员要认真搜索、寻找被困人员,及时地进行疏散,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在疏散和营救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救援人员,采取响应的战术措施,如果被困人员较多时,应全力疏散救人。被困人员较少时,灭火、救人可同时进行,尽可能的抢救生命财产。
5 扑救高层火灾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 演练
目前, 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高层建筑与一般低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有很大不同, 在同等条件下,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危险性要严重得多。高层建筑具有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化的特点, 起火后烟雾大, 烟火扩散快, 进攻通道少, 登高困难, 灭火战斗展开障碍多, 因而给火情侦察、火场供水 战术实施、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协同作战等带来极大的不便。这就对传统的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挑战。
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1.1 高层建筑火灾对于消防部门的快速反应提出挑战
国内外一些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表明, 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 烟囱效应强, 极易向上迅速蔓延, 几层同时燃烧, 形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 就会酿成冲天大火。高层建筑火灾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消防部门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进行救援, 才能防止火势加速蔓延。
1.2 高层建筑灭火对消防员登高速度提出挑战
首先, 消防员登高时体能受到挑战:一名消防员需背负 22.6kg的重量(空气呼吸器、 两盘水带、一支水枪) 向上攀登, 则登高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对开展灭火战斗有一定影响。其次, 如何迅速到达起火楼层, 登高路径的选择往往会受到限制:当消防电梯电源关闭无法使用、举高车辆达不到起火层高度时, 主要靠室内楼梯或电梯登楼灭火。而此时楼上大量人员则从楼梯间向下疏散, 致使两者发生对撞, 既影响了人群的疏散速度, 又阻碍拖延了消防员的攀登速度。
1.3 高层建筑灭火对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 国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装备, 还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一是缺乏空中救护设施, 无消防直升飞机, 不能从高空及时营救人员。 二是登高消防车少, 有的城市尚未配备。 三是疏散设施差。安全疏散设施如救护袋、避难梯、滑梯、缓降器等, 数量少或者没有, 发生火灾, 不能及时疏散人员。比如, 高层建筑灭火中的供水量和供水高度在灭火救援中有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用水量通常要达每秒 80L以上, 甚至超过每秒100L, 使得火场实际用水量远远超过传统的设计消防用水量, 需要多辆车远距离供水。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一些在地面实施的高层救援所必需的设备, 如高压水带等等还不是很普及, 使得供水的高度受到明显的限制。
2、提升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能力的措施
增强火灾扑救能力的措施总结如下:
2.1 坚持开展高层建筑熟悉及实战演练, 由于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员体力消耗大, 要求平时加强耐力、速度、力量、灵敏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挂钩梯、滑绳自救、全副武装快速登楼、 室内外铺设水带等技术训练, 不断提高训练难度, 加大训练强度, 以增强灭火战斗的适应能力。
实战经验对于战斗行动成败非常重要, 丰富的实战经验有利于战斗人员在火场上保持稳定的心理、 正常的逻辑思维和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在紧急和突变情况下作出正确判断和反应。因此, 必须从训练入手、从装备入手、从熟悉演练入手, 结合执勤岗位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不断加大专项训练力度, 提高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水平。基层单位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开展实战演练, 尤其是加强救人、控火方面的训练, 灾情设置要有高度、有难度, 要充分利用现有器材, 广开思路, 创研灭火、救人的新战法、新措施, 不断加强实际处置能力与水平。
2.2 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在火情发展阶段,烟、火垂直蔓延速度为每秒 3~4m。其水平蔓延速度为每秒 0.5~0.8m。建筑物越高,“烟囱” 效应越明显。根据测试数据, 一座高度为 100m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s, 瞬间整幢建筑即可形成立体火场。
我们发现高层建筑火灾如果失去控制, 即使有充足精良的消防器材装备和兵力, 也难以控制和扑灭。这就要求消防官兵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兵力, 快速抵达火场, 确保及时营救生命,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加强“战时” 第一出动力量, 周密组织, 充分准备,调集足够的兵力,搞好火场侦察, 迅速成立指挥中心及火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组织好战斗保障工作, 维持好火场秩序, 加强通讯联络保障,组织好救护工作,立足一个“快” 字。
2.3 提高高层建筑火灾灭火装备、器材的配备水平
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被不断刷新,这就要求针对本地实情,集中资金, 集中技术,形成适应本地实战需要和经济水平的装备体系: 一是配备消防直升飞机等空中救护设施, 以便从高空及时营救人员。二是配备超高举高能力的云梯车、高喷车、高低压供水车、压缩空气泡沫车等特种车辆,超长静力绳索、滑轮、无后坐力水枪、大容量空气呼吸器等器材,以满足实战需要。三是配备相应的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如救护袋、避难梯、滑梯、缓降器等。
3、结束语
总之,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造成灭火行动展开的障碍很多。因此,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应该是在群众火灾自救基础上,立足于“快速”、“救人第一”、火场“统一指挥, 协同作战”、“内攻为主, 内外结合”的原则进行, 争取把人员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消防灭火救援[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2]胡忠日.安全疏散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和发展[ 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1 (6).
高层住宅楼内的消防设施是住宅安全的保护神,对及时扑灭住宅火灾,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居民住宅消防设施保养不当或者损坏不能使用的情况却十分普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不高,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市民消防安全意识淡泊等原因,居民住宅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一直是个难点,致使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系数偏低,导致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小火酿成大灾
【关键词】高层 消防设置 管理对策
一、高层住宅楼典型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一、2011年2月3日(大年初一)凌晨零时13分,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B座公寓楼发生火灾。火灾是业主燃放烟花引燃B座11层1109房间南侧室外平台地面塑料草坪,致使建筑外窗破碎,引燃室内可燃物,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
案例二、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发生的位于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的一幢28层高层公寓楼火灾共造成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
从发生高层住宅火灾的情况来看,由于消防设施未能及时发挥作用,以及群众未能掌握正确的火场逃生等各种因素,导致了严重人员伤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影响较为恶劣。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设施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1)设计、施工不规范,留下“先天性”的火灾隐患。有的高层建筑物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有的高层建筑物虽按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了设计,但为了节省投资,擅自更改设计,减少建筑消防设施,从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如:防火防烟分区不当,分隔不严,无防排烟设施,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问题较多。
(2)高层住宅建筑建设概况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使用时间较长,带病运行;有的建筑原有消防设施已被淘汰,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已不存在,存在的问题根本无法修复;有的单位消防设施长期无人管理,甚至还将消防设施长期闲置停用;有的高层建筑管理人员不熟悉消防设施的运行原理和功能,存在不会操作、不会检查、不会保养等现象。
(3)群众主动实施消防违法行为较多。多数群众日常忽视消防安全重要性,往往为了自身方便,随意将日常生活用品,电动车和生活垃圾杂物等堆放在住宅楼梯间或者公共疏散通道,将汽车停放在住宅小区公共通道或室外消火栓等附近,影响力消防车通行和消防设施使用,部分群众擅自挪用消防水带、水枪等物品,以上一系列行为都是群众主动实施消防违法行为,从而影响了公共消防安全,降低了公共消防安全系数。
(4)消防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受利益驱使,存在使用价廉、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以次充好的消防产品的现象。因消防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三、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1)突出日常监管,确保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开展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排查政治专项行动。对存在火灾隐患特别是较大火灾隐患的高层住宅小区,依法采取断然措施。认真整改火灾隐患。执法要做到依据准确、程序严谨,坚决克服执法中的随意性,切实做到依法监督,严格公正执法。
(2)加强行业监管,提升建筑消防设施维护水平。大力推行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社会化维护保养机制,着力提升建筑消防设施维保行业整体业务水平。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维保行业监管,依法严肃查处违反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维修、保养消防设施的行为,坚决将一批资质不符合要求、技术不过关、信誉度不好的维保单位清理出市场,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消防设施维保行业氛围,严格市场准入门槛。
(3)加强物业监管,落实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措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和加强社会专门物业管理部门建设和发展,让物业管理部门担负起包括商品房内部消防设施、住宅小区消防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公共性设施管理、维护和保养的责任,确保各项消防设施完好。推行物业管理,将建筑消防设施纳入物业管理内容是治本的根本措施,只有落实了物业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和丢失问题;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发现损坏、丢失现象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经济、行政甚至法律责任。
关键词 高层建筑;电气消防技术;防火监管;火灾自动报警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079-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由于高层建筑存在居住密度大、疏散困难等不利因素,消防防火显得十分重要。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火灾场面,让我们深切地意识到,完善可靠的消防安全系统,在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中极为重要。
1 高层建筑电气防火的特点
在高层建筑中,因建筑高度高、人员密集、货物集中,同时由于室内的装修材料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可燃性。高层建筑电梯间通风口、通风管道较多,竖井内电气管线也不少,有的管道敷设还很曲折,极易出现“烟囱模式”,一旦出现明火,烟囱模式会导致火势增大,蔓延的速度加快。在大量的现场经验和实验中发现,火灾开始的十五分钟里,烟雾扩散的速度是0.36 m/s,火势不断加大,猛烈程度不断上升以后,烟雾的扩散程度会提升到0.5 m/s-0.8 m/s,火势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从几米迅速蹿升到数十米。高层建筑一旦火灾发生,就会有大面积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说,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
2 电气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1)完善的消防电气设计系统对于发生火灾后,能使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及时地可靠运行,有效地疏散人员、物资、控制火势的蔓延是十分重要的。
应根据消防设备的负荷等级进行供配电。对于一类建筑中的消防负荷(如消防泵、喷淋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防火卷帘、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等等),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配电箱末端自动切换。高压系统主接线应相应地采用单母线分段形式,中间设联络开关,两电源互为闭锁,备用自投。还可另设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供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用电,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2)在高层建筑电气消防技术应用中,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也是高层建筑中消防控制的关键系统。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控制室设集中报警控制器接收报警器信号,采用自动、手动控制方式,对建筑物内的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的设置也应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的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温及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湿式报警阀、防火卷帘、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直接启泵报警按钮的动作信号;还可接收排烟阀的动作信号。具有火灾报警、故障报警优先,自动检测及控制消防广播等主要功能。
3)其中,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之一的防火卷帘控制系统,主要是用来隔离明火的,它按照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布置,把卷帘门设置在地下汽车库、裙房商业区以及自动扶梯的周围。智能化的防火卷帘门一般是在卷帘门的内外两侧各设一对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控制箱(一个)可设在内侧或外侧。而自动扶梯周围的防火卷帘门则不同,其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只设在外侧,位于本层工作区的一侧。
按照智能化防火卷帘门的工作方式来分,可分为隔离式与疏散式。设置在防火分区边界出入口出的为隔离式,探测器探测到火情后,防火卷帘门一步降到底,并开启喷淋系统开始向着火区域和卷帘门喷水。而设置在疏散通道上的则是疏散式,烟感器感应到并报警后,由人工确认,或是两个以上的探测器都报警,会先降卷帘门至离地面1.8米处,如果火势蔓延,温度上升,温感器感应到后防火卷帘再降至地面。在卷帘门两侧均设有声光报警器;卷帘门的动作信号要送至消防控制室。在这两次警报的时间内,方便门内人员逃离火灾现场,以防造成更为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在高层建筑中的整个消防系统中,智能化的防火卷帘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应与火灾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并联在一起工作,充分发挥“消防联动控制”的作用。
4)高层建筑消防控制室内设置了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硬线直接控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门、电梯运行的监视与控制。火灾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断通风机及其它非消防电源。
另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采用总线制。总线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号传输线路与消防联动系统合二为一的,即在一个回路中既有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又有控制消防联动设施动作与接受动作回授信号的控制模块回路。也就是设备是并联在一根总线上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消防联动设施数量比较多且集中,采用总线制比较经济合理。
5)高层建筑的消防线路很多,为了保证消防系统的可靠运行,线路敷设方式亦很重要。
消防线路敷设应采用WDZN-YJY-1kV矿物绝缘无卤低烟A类耐火电力电缆;
干线电缆在电气竖井或地下室防火桥架内明敷;垂直敷设在电气竖井防火梯架内的电缆,每个楼层水平敷设在防火桥架上的电缆,在建筑防火分区处和进出消防设备用房处,均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防止火灾沿敷设通道蔓延。
消防系统支线采用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暗敷于不然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 mm。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一段线路穿金属耐火(阻燃)波纹管保护。
6)其他防火措施:建筑物采用TN-S接地系统。低压电气装置做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为防止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在配电箱的进线开关上装设漏电报警器。
3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电气消防技术应纳入重点考虑因素,而在电气消防技术应用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显得更加重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要从源头上控制,必须在防火技术方面加以重视,同时加强防火监管力度,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
根据消防工程实践,消防安全防火措施,要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努力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充分展现它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G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消防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高层建筑的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加上电缆、天然气等必须的生活设施等,如果设置或使用不当就会出现严重的火灾隐患,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加强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隐患以及扑救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城市高层建筑楼层高,建筑功能齐全,内部包含的人员数量较多。在新时期,各种装饰材料充斥着高层建筑,其中包含了很多可燃性材料。另外,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一些开发商在高层建筑规划过程中,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近,且主要位于繁华的市区,一旦发生火情,火情就会沿着建筑内部管道、电梯井等向上蔓延,增加了火情控制的难度。此外,由于楼层较高,给人员疏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在疏散过程中发生踩踏事件。重要的是,由于城市中交通拥挤,消防车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加上高楼层高度太高,云梯很难第一时间达到那样的高度,给火灾的救援工作造成了诸多阻碍。
2、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
2.1防火设计不够合理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技术规范出台较晚,很多在规范出台前建立的高层建筑中,没有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等。另外,建筑企业不能够认识到火灾防范的重要性,不能认真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大量未申先建问题出现,给高层建筑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同时,在实际高层建筑施工中,一些企业为了超赶进度,一味追求工程的效率,往往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对施工图纸随意修改,不仅无法保证建筑整体的功能,也会给建筑消防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2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不够健全,设施维护不到位
高层建筑中包含了很多消防设施,为了保证这些设施发挥应有的功能,必须加强对其的维护与保养。如果对这些设施的维护不到位,就会积累安全隐患,最终增加整改的成本。现阶段,很多单位不具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资质,还需要外包给专业的设施维护单位,但是由于单位资金有限,有时很难保证设施维护工作落实到实处。
2.3建筑室内装修材料中包含众多可燃易燃材料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经济条件显著提升,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不断转变,对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室内装修过程中,一些居民为了追求整体的效果,往往选用一些化学建材等。而这些装修建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加大了高层建筑整体的火灾负荷,一旦发生火灾,火情会迅速蔓延,威胁高层建筑安全。
2.4体积庞大,排烟能力较弱
在设计高层建筑阶段,一些建筑开发商更注重外观、结构方面的设计,忽视了建筑应对灾害能力的设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高层建筑的外墙上充满了电子广告牌,这些广告牌也将建筑排烟口遮挡。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建筑内部的有毒气体不能顺利的排出,就会造成有害气体在建筑物中大量淤积,给建筑内部人员造成危害。
2.5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滞后
高层建筑内部具有复杂的功能,使用的单位也相对较多,而各个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缺少明确的责任制度,缺少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等。很多高层建筑虽然聘请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但是业主、开发商、租赁公司等不能有效合作,在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上甚至存在分歧,都不愿意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给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高层建筑消防与灭火救人策略
3.1善于自救
面对火情,在消防员没有到达现场前,高层建筑内部的人员应该学会怎样进行自救,因为火灾的蔓延,特别是浓烟等都会给人们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高层建筑中居住或工作的人需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消防演练等工作。消防部门定期展开宣传,指导人们掌握必要的求生技能,让人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消防器材等。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火情对人体的伤害,火情发生后,人们需要采用关闭房门、湿毛巾捂住鼻口等方式。
消防员到来后,应该针对火情的发展趋势等,制定最佳的灭火方案,尽快将人员救出。例如,在进行人员疏散过程中,应该采用最佳的疏散顺序,从起火层开始,然后是上楼层和下楼层。采用高层建筑内部原有的广播体系,指导被困人员按照安全通道的路线进行疏散,并及时将建筑通风系统打开,减少火灾浓烟对人体的伤害。另外,消防员在进入火灾现场中时,必须佩戴专业的安全装置,只有保证自身安全,才是解决被困群众的基础。
3.2妥善安排救援力量
妥善部署救援力量是保证消防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应该先弄清楚着火层,在建筑两侧安排两批消防队员,同时针对管道井、电梯井等火情严重的位置,多安排消防人员,对火情的蔓延起到良好的阻断效果;其次对着火层上下楼层进行消防力量部署,重点放在排出烟雾、控制火情方面,如果消火栓中的压力或者是流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还需要及时采取加压加水的措施,保证楼层灭后不间断供水。
3.3采用多元化的灭火方式
第一,增加高层建筑内部原有的消火栓、消防水泵等设施,第一时间对火情进行扑救。如果室内的固定灭火设备中供水量不足,或者是消防设备发生故障,一般需要利用水泵接合器,及时向室内消防系统中补充水量。也可以采用铺设消防水带的方式,采用多个消防车串联供水的方式,保证水压与水量的充足。第二,加强对建筑内部的排烟设施的利用,控制烟雾在建筑内部的流动,在楼梯间采用正压送风的方式,在走廊上采用抽风排烟的方式,根据火势蔓延的具体情况等,或者强行将玻璃、门窗等打开进行通风排烟。通过排烟、控烟,能够缓解高层建筑内部的烟气环境,减少人员受到烟气的威胁。第三,对着火层的上层与下层楼层来说,一般采用水枪直接灭火。特别是对于超过150米高的建筑物,消防云梯很难符合要求,同时消防车的供水水压也不能满足消防需要。这时,一般采用手抬机动泵立体串联供水的方式,将手抬机动泵设置在特定高度的位置上,地面的消防车将水量供给给机动泵,然后由机动泵向高处供水实施灭火。采用消防水带将几辆消防车并联起来,也能保证供水,但是在泵出水口处水压加大,容易将水带撕裂,还需要采用耐高压水带,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总之,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灭火,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建筑内部原有的消防设施,当原有消防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消防方案,借助现代化的消防力量,提高消防灭火的效果。
3.4对水源的正确使用
第一,利用着火建筑内部的消防栓进行灭火,然后启动消防栓水泵,提高建筑内部管网的水压,保证满足灭火的需求;第二,根据当地市政供水水压现状,合理安排消防栓数量,采用就近原则,围绕着火建筑,从周围各个方向进行消防栓联通,形成一个有效的消防灭火系统,通过市政给水系统为消防灭火提供充足的水源;第三,当增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可以采用临近单位的室内水源,利用消防栓为消防车提供水量。在向前方消防车辆供水过程中,必须采用双干线、大口径的水袋,保证供水量的充足。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进程中,为了缓解城市土地问题,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在城市化建设中比比皆是。但是,由于高层建筑整体结构复杂,加上内部使用电能、天然气等能源量较大,加之较多的可燃性物体在建筑内普遍存在,增加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几率。高层建筑如果发生火灾,就会给居民造成生命威胁,同时也会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具体的消防灭火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火情特点,制定恰当的灭火方案,合理部署消防力量,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魏修全.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灭火理论及预防技术[J].科技信息,2012,22(27):109-110.
[2]焦有帅.论高层建筑火灾救人与灭火的关系[J].科技视界,2012,6(16):270-271.
[3]樊国安,崔振宇.高层建筑消防与救人灭火探讨[J].甘肃科技,2009,25(1):68-71.
[4]倪志学.浅谈高层住宅建筑的火场逃生自救[J].科技信息,2011,23(8):385-386.
[5]曹云.城市综合体的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20(2):99-100.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防火;疏散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可燃物较多,火势蔓延较为迅速
在高层建筑的竖向井道部位,防火分隔或防火一旦处理不好,发生火灾的时候火势就会迅速蔓延。一般情况下,高级的建筑物内有较多的装修家具等可燃物,因此,也就比较容易起火,出现发烟量大、火势迅猛、火灾蔓延速度快等现象。据测定,火灾时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速度为0.3一0.8m/s;垂直方向的速度为2一4m/s。由此可见,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只需2一5.5分钟就可以从一座长百米左右的建筑物的一端扩散到另一端;在垂直方向,不到1分钟就可以蔓延几十层,时间不久整座建筑就可能成为一片“火楼”。
(二)建筑高度较高,平面结构复杂,安全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时,要想安全疏散人员是很困难的。第一,高层建筑中的人比较集中,疏散过程中会出现拥挤现象;第二,高层建筑中火势和烟气蔓延速度快,容易窜入楼梯间,发生火灾时,平时使用的电梯会被切断电源,安全疏散工作要靠楼梯完成,此时大量人员会涌向楼梯,这就给疏散增加了难度,有案例分析得出,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被烟薰死的人占火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三)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使用的灭火设备无法满足建筑的高度,所以,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首先要考虑消防给水设施。因为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扑救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再加上现场的烟雾浓、火势蔓延速度快、热辐射强等等原因,消防人员很难堵截,如果火势继续扩大,室内的防水量就会短缺,需要消防车从室外补给,然而消防水带的耐压能力无法满足火灾扑救的需求,加之消防器材无法及时补充的情况下,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四)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通常,高层建筑内部的结构比较复杂,用电设备比较多,存在很多可燃物质,一旦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的概率就会特别高。尤其是高层建筑这种面积比较大、层数比较多的建筑,火险的隐患更是大量存在,如果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二、高层建筑物安全疏散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高,竖向的疏散距离长且复杂,因此人员疏散到地面或者其它安全场地的时间相对于其他普通建筑物来讲要增加了很多、一旦火灾等灾害发生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灾害救援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的难度,给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在结构方面,由于高层建筑需要设置电梯井、电缆井以及通风井等竖井结构,这些结构在火灾发生过程中如果没有给与一定的处理措施或者方法处理不当,很容易就成为火灾进行蔓延和烟雾进行流通的通道,导致火势一定程度上的蔓延和烟雾的快速流动,增加人员疏散和救援的难度。对于具有复杂功能的大规模高层建筑来讲,如星级酒店、购物商城等高层建筑物,由于在其中的人员数量很大,且流动性大,在进行安全疏散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人员骚乱等情况,严重时导致人员踩踏,带来生命威胁。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物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要求高、难度大,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法及对策
火灾发生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人员的安全疏散,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安全疏散时间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一)降低火灾蔓延的时问
要达到降低火灾蔓延的时间的目的,可以通过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控制系统以及合理的防火分区来实现,具体阐述如下:
(1)自动灭火及排烟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系
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卤代烷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及其他自动灭火装置.自动灭火系统在火灾刚发生时期可以进行扑救、降温、消烟以及控制初始火灾的蔓延,同时充分保证人员疏散通道以及相关疏散设施的安全;而机械排烟系统可以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外扩散,限制火灾烟气的蔓延,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安全避难、为人员安全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自动灭火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相关设计规范准则严格进行设计。
(2)消防控制系统:是建筑物内防火、灭火设施的显示控制中心,是火灾扑
救时的信息、指挥中心,便于全面了解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运行情况以及火灾时的控制和指挥、在火灾发生后,消防控制系统能保证防火安全门以及其它通道安全门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火灾广播语音系统进行通知诱导疏散。
(3)合理的防火分区: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水平以及竖向的防火分区,达
到将火灾蔓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和扩散的目的,实现人员的安全撤离。
(二)缩短进行人员安全疏散的开始时间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火灾感应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备对火灾发生后进行紧急警告,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使人员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知道火灾的发生,并开始进行紧急疏散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的消防管理制度。
(三)缩短人员进行疏散的行动时问
(1)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设计时,应该保证建筑内空间布局的规整性及简洁合理的安全疏散线路,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尽量靠近电梯,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减小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模糊性。
(2)安全出口的数量以及设计位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能少于两个,且安全出口的分布位置应合理均匀,保证每个安全出口的服务面积基本相同。有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有多种用途,如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停车库,地上几层为商场营业厅,商场营业厅以上若干层为办公室,在办公室以上若干层是旅馆或公寓。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于火灾时紧急安全疏散和营救,在设计中必须做到车流与人流和消防营救安全分隔,百货商场与其上各层得办公、住宿人员分隔。
(3)对于安全疏散通道来讲,其设计应尽量保持简单简洁、避免无必要的弯曲折转,同时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和安全出口的宽度满足疏散要求,加强相应的维护工作,防止疏散通道内存在障碍,影响人员疏散。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
(4)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尽量靠近外墙设置。因为这样布置,可利用在外墙开启窗户进行自然排烟,从而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如因条件限制,将疏散楼梯布置在建筑核心部位时,应设有机械正压送风设施,以利安全疏散。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每个防火分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由于是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可以避免将两个疏散出口(主要是楼梯)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层平面相距很近的一侧,在发生火灾时就可避免人群拥挤而出现混乱的情况,也可避免两个出口全被烟火封住,失去两个出口的作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
近年来,高层建筑物性能化设计为消防设计创造了新的设计空间和领域,其中最主要的设计理念则是综合建筑物整体情况,以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为前提,合理优化建筑成本、建筑使用功能、安全疏散,从而保证建筑在采取性能化优化设计及评估后,达到更安全更合理的安全疏散条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建筑物及相关装饰材料的耐火等级;
(2)尽量缩短人员在进行安全疏散过程中的时间;
(3)具有明确合理的安全疏散相关设施及标志,减小人员疏散时间;
(4)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备减小火灾的发现时间;
(5)建筑物应具有合理且足够的消防设施及设备,保证火灾发生后能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6)保证建筑物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高人员疏散的快速性。
结语
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应从其建筑及使用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的合理关系。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