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7501
1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
1.1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就是某一事物优于其他事物的各种因素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那一个或多个。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够使企业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并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
1.2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要具备一些特点的,一项竞争优势要想成为核心竞争力,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用户价值。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最终都是要和顾客打交道的。第二,应该具备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第三,核心竞争力还应具有延展性。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
2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就会在本行业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其他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其构成威胁,而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造成影响,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对行业的垄断。
总之,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在行业中立足的强有力的资本,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3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改革企业发展过程中各方面要素,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同志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
(1)技术创新。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例如,本田公司就注重对引擎的设计和制造创新,并将其应用到小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和方程式赛车等不同生产领域,大大提高了本田的整体质量和占有率,使其经久不衰。
(2)管理创新。如果只有技术创新,而没有企业管理上的创新也是行不通的。比如,德国的道尼尔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飞机和导弹为主的企业,其中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占37%,技术创新不必多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司经营的需要,道尼尔公司在管理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包括组织结构、职能划分以及员工假期等多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
(3)经营模式创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就迫切需要将原有的开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业务,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例如,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的纳爱斯集团在日化领域同时拥有洗衣粉、肥皂、洗涤剂、牙膏、洗发水等多个种类,而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雕牌系列的洗衣粉和肥皂了,虽然公司在其他产品类别上也投入精力,但其核心产品雕牌仍然是集团发展的重点,其他产品都要围绕雕牌来展开,正是有了如此清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才成就纳爱斯集团的今天。
(4)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一个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海尔集团能够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年收入上百亿元的大型集团,正是从无形的“质量价值观”入手,在张瑞敏的领导下,企业员工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标准极低的产品概念,树立高标准、高要求的群体意识,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员工就是不合格的员工”,实现了企业在无形战线上的变革,打造出了“海尔”这一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
4以华耐家居集团为例,浅析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以及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因、意义和途径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下面就以华耐家居集团为例,浅析其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4.1公司简介
华耐家居集团始创于1993年,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公司总部于1996年从张家口迁至北京。其业务范围涉及家居建材流通、卫浴制造、整体家装等领域,拥有50多家分公司,并发展有198家自营店、63个加盟商和193家分销商,集团员工3000余人。目前,华耐立家建材连锁已成为中国建材流通领域的第一连锁品牌,华耐家居集团也已成为国内家居建材行业的领跑者。
4.2华耐家居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众所周知,创新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途径,而对于一个流通和销售领域的企业来说,技术方面的创新对于企业的贡献微乎其微,因此,华耐另辟蹊径,及时在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搞创新,独树一帜,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华耐家居集团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2.1管理方法的创新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好的管理团队,而好的管理团队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像华耐这样的流通和销售领域的企业来说,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比先进的技术更有作用。华耐家居集团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做了以下创新:
(1)实施人才储备计划。从2007年开始,公司每年都会从高等院校招收一批大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人才储备重点培养,迄今为止,已经有300多人先后被纳入这个培养计划。针对这些大学生,集团人力资源部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对每个学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规划,以保证大学生成长为公司所需的人才。
(2)新员工“传帮带”导师管理办法。在华耐,公司有一个很好的“传帮带”制度,由“传帮带”老师负责传授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对新员工考核结果的好坏也会直接与老师的业绩挂钩,好则奖,坏则罚,所以不用担心老师不会真心教你。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减少了新员工初到公司因迷茫或不知所措而做的无用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感情,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3)设立“伯乐奖”和“育人奖”。这两个特别的奖项是集团公司从2008年开始设置的,奖金从两千元到十万元不等,目的在于奖励那些为公司提供和推荐优秀人才的员工,并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一措施的主要好处是使公司从集团内部发掘了很多优秀人才并为自己所用,防止人才外流。
4.2.2企业文化的创新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与其他企业竞争的有力资本,因此,塑造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并有效地贯彻实施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8年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在短行时间内席卷全球,给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甚至有的企业濒临破产,面对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华耐家居集团及时提出了“向学习”的口号,集团总裁贾峰身体力,带领企业高管到位于张家口的华耐商业学校亲身体验艰苦的生活,从此,一套以“向学习”为宗旨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就这样慢慢形成了,并以此来指导全公司上下的员工。要学习信仰坚定的革命意志,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学习勇于拼搏的革命作风,学习乐于奉献的革命传统,学习绝对服从与执行的革命纪律。在华耐家居集团,全员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学习的热潮。
以上是以华耐家居集团为例,简要分析了一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还是那个观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要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自己的特点而打造,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国内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环境和条件不免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现有成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希望日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7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项目和复杂项目的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更加丰富,应运而生的工程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如何提升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工程管理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讨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及工程管理的定义
1.工程的定义。“工程”一词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最初是指军事目的的各项活动,后来广泛用于建筑、机械等领域。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工程是基于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技术和资源,有组织的进行造物或改变事物的集成性活动。
2.工程管理的定义及内涵。工程管理是指基于特定的目标,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工程管理是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整体,工程科学作为载体,又离不开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工程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或产业的管理,它是基于特定的产业环境下,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达到项目目标的工作。
二、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始于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主要指施工管理,对于管理的方法理论和阶段都比较狭义,主要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雏形包括1998年以前的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
随着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面对众多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青睐及工程管理人才的增多的现状,如何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美国学者哈默尔(G.Hamel)提出的,最初讨论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本文认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专业相对于其他院校同一专业在招生、就业、研究等方面具有的其他院校不具备或难以模仿的技术和能力优势。
影响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和学生素质等。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教学条件能够在硬件上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因此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优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完成者,对于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言而喻。专业的竞争力从专业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得以体现,而这些活动的完成过程离不开教师队伍。
学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个院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如何根据学生的素质,因材施教,做到以学生为本,是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程设置是综合考虑上述方面之后的一个影响因素,在考虑各校的教学条件、生源情况、师资队伍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说,即在设置过程中,是侧重工程技术还是经济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还是水利交通工程;是注重科学研究还是注重实践技巧。只有对上述问题准确把握,才能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最终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
四、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各大专业院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并呈现出趋同的现象,没能将原有的优势和技术加以应用,盲目的进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上述回顾和分析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是综合了多个专业的整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对原有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有利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丰富和发展。
1.课程设置日益趋同,缺乏优势及特色。各院校跟风严重,没有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整合发展,使工程管理专业日益趋同的现象严重。各个大学没有自己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并且不利于我国对于各类工程项目的管理。
2.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比如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等课程都应该设置相应课时的实验及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很好的将学习与工作衔接起来。目前,仍有很多院校忽视了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仍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存在弱化经济管理课程现象。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定位模糊。因为工程管理是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综合的一个交叉学科专业,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使教学非常庞杂,没有内涵的提升。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院校,轻视经济、管理及法律方面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工科课程,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融资等课程均未开设。这样不仅弱化了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及优势,又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使就业局限于施工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前期的一些工作知之甚少。
4.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不匹配。未结合本校的学生和师资状况,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学校应针对招收的学生基础及文理学生来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做到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
五、增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核心竞争力主要决定于优势与特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如此。学校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时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学生及学科背景的特点。比如一些工科院校,可以侧重工程的技术管理;一些财经院校可以突出财经的优势,在经济管理的课程上进行突出。这样就容易形成专业优势。
2.注重实践教学,衔接好理论与实践。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比如在测量学中增加实地测量的学时数;在工程估价教学过程中,增加软件算量、套价的教学;在项目管理等课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单位实习参观,安排学生到事务所、房地产开发单位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特色。
3.尊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有机结合。强化工程管理的交叉学科特点,将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工程监理进行区分,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优势。工程管理专业不是土木工程,也不是结构设计或者建筑设计,它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因此要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不能简单相加,也不能离开工程这个载体。
4.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强调工程管理的全生命期管理。各大院校专业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会影响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因此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大项目、复杂项目日益增多的趋势,提升工程管理的内涵。不仅仅是施工管理,其他管理方面也要强调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工程项目的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清理期。在此基础上,也能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毕业生才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从事管理工作。
六、结论
工程管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为工程管理提供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是问题的关键。各大专院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M].科学出版社,2010.
[2]郑淑琴,杨昭宇.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现代营销,2011.
[3]李素宏,陈立文.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1.
[4]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
[5]祝亚辉,佘渝娟,黄志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6]吴耀兴,王泽林.地方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特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
[7]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特色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03).
关键词: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地勘
随着知识经济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技术、管理与决策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若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再好的经营战略也无法获得成功。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除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外,还要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地勘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关于企业文化,各国专家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诠释。John·P·Kurt和James·L·Heskett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各个职能部门所信守的共同的文化现象。William·G·Ouchi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松下幸之助的解释是,企业文化贯穿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它可以从员工工作的神态、情绪和秩序里领略到一种精神、感受到一种氛围、体会到一种感染人的力量。我国管理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地勘文化的内涵。地勘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一般文化所共有的特点,又体现鲜明的地勘行业特色;既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又凝聚了地勘单位员工共同理念、价值观念、地勘精神以及单位形象等。地勘文化源于五六十年代我国地勘系统内形成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有其历史渊源和优良传统。属地化以来,面临经济的新形势,地勘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在继承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当代的市场经济意识,积极创新地勘企业新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底蕴。因此,地勘文化还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为企业核心能力。1990年C.K.pra-halad和GaryHamel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在较长时期内增强企业竞争力。Temple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的生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独有的资源,对竞争对手而言是无形的和难以模仿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战略决策。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消费剩余的、支持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这种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占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各项创新能力、拥有先进管理模式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等等。其中,以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企业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一)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Williamson认为,企业可以视为各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一个市场合同。在执行人力资本合同时,由于其产权特性而使合约更多地表现为基于文化背景的一种“心灵契约”,即企业文化会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内部交易成本来看,企业员工行为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正式合同不可能完备。为了弥补正式合同没有覆盖的范围,就引入了企业文化作为替代机制。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规范和指导员工的行为,降低企业内部不确定性,有利于使员工的目标趋于一致,减少认识分歧,降低员工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简化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从外部交易成本的关系来看,企业文化确立了一套价值观体系,并通过行为和物质进行外在表现。在对外交易时,企业价值体系会让外部交易主体减少对该企业的不确定性,减少对周围环境及未来状况的不可预知性,大大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可能。
(二)从委托理论分析。委托-关系是指行为主体雇佣其他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则是人。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和契约的不完全,人并不一定会完全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在利益的驱使下,他往往通过降低努力水平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甚至牺牲委托人的利益来实现其最大效用,从而出现常见的委托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企业授权经理人代表其进行经营管理行为,即构成委托关系。为了避免经理人牟取私利,确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约束。企业文化本质上是对企业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补充,是一种“软约束”。企业通过将其价值观根植到经理人的头脑之中,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弥补“制度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企业与经理人的利益一体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监督成本与约束成本,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从而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交易成本理论与委托论分析表明,企业文化是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进而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影响。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制度、规范、准则等构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能力,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对企业经理人行为能力的影响,也表现为对一般员工行为能力的影响,并最终显性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到,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和改善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凝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进取心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创造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实际上,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四、构建优秀地勘文化的思路
企业文化作为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市场中关键性的竞争要素。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竞争。地勘单位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分子,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应努力构建优秀的地勘文化,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地勘文化建设的主旨。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是地勘单位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进行适当调整完善,是地勘单位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所不断总结、提炼和培育起来的。地勘单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一要提炼出最适合地勘单位自身发展的精神,确保这一精神能引起单位全体员工的共鸣,进而变成全体员工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二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不断培植新思想,树立新观念,确保地勘精神文化能始终站在时展的前沿;三要培育彰显地勘单位个性、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以增强单位内部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四要完善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通过经营理念的渗透,着力培养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其在单位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加强地勘单位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即寓文化于制度之中。地勘单位的制度文化主要是由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责任制、规章、条例、管理办法、规范准则等形式作为外在表现。一般而言,制度是地勘单位外在的、硬性的约束,而文化则是软性的引导,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存共动的。一要注重把地勘单位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不断完善经营责任制等内部管理方式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地勘单位活力和实力;二要营造制度软环境,通过设计制作视觉识别系统标识,如标准字、标准色、商标、工作服、地勘歌曲、地勘单位标志等,对地勘单位员工产生非强制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三要利用网络、布告栏、多媒体等形式,在全单位最大范围地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对制度规范的认同、理解及接受。
(三)加强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领导者和员工这两者的行为。领导者行为方面,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身体力行者,地勘文化是领导者从单位实际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宗旨,并逐渐被广大员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地勘单位的领导者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推动地勘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员工行为方面,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即地勘单位的广大员工是地勘文化建设的根本。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大力提升员工素质;又要启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从而为地勘单位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加强地勘单位的物质文化建设。构建优秀地勘文化,应以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中心。要让地勘单位主动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地勘单位的社会品牌效益,使地勘单位的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地勘单位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地勘品牌建设,比如抓好地质项目的质量关,项目的立项必须通过优良的设计来争取,好的地质成果必须通过优质施工、精确的物探和化验数据来保证,而只有良好的地质成果才能为地勘单位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赢得更多的行业口碑,从而不断丰富其地勘品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完善地勘文化的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勘单位应不断改进生产基础设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如基地的美化、文化教育设施的配备,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地勘单位对外形象,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文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正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家和学者的重视。知识管理是基于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知识与管理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知识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的地位迅速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将发挥及其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目前关于什么是知识管理,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也反映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高度重视知识的核心地位和发挥知识的作用,并强调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他管理的终极目的一样,是为了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战略管理自20世纪60年源于美国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理论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Prahlad和Hamel为代表的企业能力学派,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新的主流学派,标志性的事件是:1990年Prah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HBR)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
Prah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协同不同的产品生产技能,以及对多样化的技术进行集成的知识”。这个定义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较早的“经典”定义。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1.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的创造有赖于有效的知识管理。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化、内化、中介、认知4种功能来实现的。此外,知识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2.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的导向作用
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反之,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⑴核心竞争力战略比狭隘的只重视现有知识资产管理的方式看得更远,这种思路使得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不仅要从增强当前知识效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
⑵核心竞争力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公司观点都要求相应的知识管理变革,需要采取能够实现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方法,从知识综合与创新的效率、范围、灵活性等方面测量知识管理战略价值。
⑶核心竞争力的营造体现了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公司通过重新认识与整合内部与外部已有的及新的知识,使自身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⑷公司选择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可以保证可用于公司知识管理的资源有更高收益的回报,也可显著减少需要管理的知识内容,简化知识管理业务流程,实现知识管理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融合,还有可能引起公司上下尤其是公司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更有可能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并在公司范围内显示宣传知识管理的巨大作用。
四、利用知识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型企业中,每一个职员都被认为是知识的管理者,全体员工事实上都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主体。企业领导都和企业员工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并且积极地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变为企业显性知识,建立企业的智力优势,最终使企业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与创新,使得知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增强创新能力
(1)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而提高这一能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更多地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主要科研力量,要从各方面创造新环境,在分配制度上适当地引入股权分配或者期权分权,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的各个部门、每个人员都应该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动。工作中没有过多的标准和规范,对职务的规定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较强。
(3)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指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能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要求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各类所有者权利,使企业各组织层面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4)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具备立足市场,洞悉市场变化,熟悉竞争的对手情况,敢于抓住机会创新的能力。为了防止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必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风险意识。
内容摘要: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只有培养其持续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文章在探讨了企业持续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持续竞争力 洞察转化力 学习吸收力 组织制度力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一)持续竞争力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安徽大学的康建中认为:持续竞争力是企业在合作博弈过程中,通过对竞争性结构化因素的构造和调整,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态型的企业独特能力;广西财经学院李映霞认为可持续竞争力是指在外部环境动荡多变、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长期保持下去并可以提升的、以企业的持续发展为表现形式的竞争力;东南大学吴应宇认为,企业拥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赵黎明教授从具体行业切入研究可持续竞争力,认为饭店可持续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家饭店内部与外部各种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具有能持续地比其他饭店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二)现有持续竞争力内涵研究的不足
现有文献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涵研究有了初步的贡献,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对持续竞争力内涵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他们存在着如下的不足: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是整合资源的能力,这片面强调企业持续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没有认识到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依靠其在各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的适时转化。有的学者认为持续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是竞争力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没有认识到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高层次,不能等同于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升华。
企业持续竞争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持续竞争力是指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培育并维持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的综合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要,洞悉竞争制胜所需资源、能力等因素的差异,把握成功关键因素,不断创新,才能谋求现实的生存。企业持续竞争力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使企业适用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是企业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硬核”。企业要不停的与科技、环境、顾客等价值相关群体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的相互结合是指企业要适用科技的发展,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勇于创新,以保持企业自身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环境相结合,是指企业要立足环境,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是环境既有利于当展、又不危害后代,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与人相结合,就是指企业以人为本,要立足于顾客、员工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要能够洞察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指导企业调整、修正甚至重建其核心竞争力,以保持企业充满活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由弱变强,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成为“长寿公司”。因此其既具有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征。企业竞争力所涉及的产业,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市场,在垄断和封闭的市场中,谈不上企业竞争力。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产品是同质的,则企业只是产品价格的被动接收者,只有在竞争市场中,企业才可以维持其产品的差异性和垄断性,以此获得经济利润。持续竞争力是长期的、相对动态的。持续竞争力是贯穿企业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是指导企业如何应对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健康持续经营下去。因此,持续竞争力是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始终坚持的“内核”。持续竞争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经常变化,其基本思想和内核是不能变动的。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还不断丰富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动态复杂的,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也必须不断微调,吸收外部的营养,使自己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的指导企业发展。持续竞争力更加注意周围法律、政治、科技等环境的变化。持续竞争力能指导企业发展,因此要能够察觉经济社会的变化,并能够对此进行分析,能够很好的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及时或者预先调整自己,迎头赶上,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指导企业建立先进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洞察转化力。是指企业能够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洞察经济社会的细微变化,进而分析变化的趋势及对产业的影响力,协调相关资源配置,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而产生竞争优势的能力。洞察转化力首先指是企业能够洞察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适用环境变化就是与环境变化相协调,能够准确和及时的对环境变化作出判断。企业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包括宏观的环境,如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等;还包括微观环境,如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变化,收入水平的升降,嗜好的变化等。企业只有能够洞察这些变化,并及时反馈给企业,企业进而可以根据信息来调整企业目前的发展战略,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为企业赢得发展的机会与时间。其次,是指企业能够协调资源配置。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单独的资源本身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之间随意的组合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企业只有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加以分析,认清当前的状况,分清机遇与风险,在协调资源的配置,才能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只能够洞察环境的变化,能够分辨挑战与机遇,而不能及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反馈给企业,是没有价值的;企业能够很好的把资料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但不能及时准确的洞察外部的变化,不能及早获得第一手资料,就会错失机遇,在竞争中落入下风。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抵御风险,化挑战为机遇,时刻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先性,在市场竞争中处处占到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2.学习吸收力。学习汲取力是指企业能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当代先进的文化,消化创新,进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达到统一,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不断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使他们有归属感,最终使企业形成创新能力,使之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随着科技的、文化生活的进步,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转变、提高。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学习,吸收外部优秀的文化,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建立一个多方面和谐的环境,使员工具有归属感,才能产生凝聚力。只有不断学习,企业才不会僵化、进而故步自封。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和外部交流,学习知识,开拓企业进取力,企业才能具有创新的能力。
3.组织制度力。组织制度力是指能够保证企业可以根据分析、反馈的信息,来调整资源配置,修正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保证,是企业发展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组织制度力包括核心理念、组织形式及企业制度三方面的内容。核心理念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制定长远战略与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企业的核心理念和企业其他能力相结合,推动企业的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企业各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理念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的培育有利于企业核心理念的实现和升华。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制度则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化。《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真正优秀的企业不是依赖优秀的企业家,而是依靠让企业家、经理人各司其职的企业运行机制;健全的企业运行机制,能使企业在经历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长胜不衰。这个健全的运行机制就是企业的组织形式。一个健全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能够迅速感应到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捕捉先机。能够促进企业各部门健康的运转。健全的制度会促使企业家成为“制钟人”而不是“报时人”。健全的制度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它和企业的核心理念共同形成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能够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使全体员工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使企业具有凝聚力。使企业能够在遭遇社会经济变化时,勇于创新,形成恰当的核心竞争力,渡过难关。
(三)持续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首先,概念不同。企业持续竞争力是指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培育并维持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对于核心竞争力则是指某一个企业所专有的,不能或难于被其他企业所模仿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一定时期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持续竞争力是从时间维度来立论的,核心竞争力是从空间角度来立论的。企业持续竞争力强调竞争能力的持续发展,是企业在其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企业价值链的建立,必须拥有什么样的能力。
其次,特征不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张维迎对此概括为“五不”:偷不去(即不可模仿性)、买不来(即不可交易性)、拆不开(即资源具有互补性)、带不走(即资源的企业归属性)、溜不掉(即资源的延续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个基本特征:异质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只有该企业才具有的本领,而其竞争对手并不具有。且具有不可模仿性。可持续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具有弹性性质的。不可分割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根据企业在特定时期根据环境和企业自身资源情况而形成的。
持续竞争力维持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它保证着一个企业能够创造成未来的企业,追求与社会和环境和谐的相处,甚至和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处于共赢的局面。持续竞争力不要求企业拥有自己独特的、专有的竞争能力,强调的是企业从自身出发创造适合于社会、其他相关联的利益体、发展的竞争能力。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协调性,即企业的持续发展与所处环境中各种势力和谐共存,与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相一致。创新性,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体系,就无法适应环境长期发展下去,所以持续竞争力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创新性。指导性。持续竞争力是通过企业根据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判断,及时指导企业调整甚至重新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维持其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因此,指导性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特征。系统性,持续竞争力是企业的系统管理理论,它融入于企业经营理念、组织管理和业务操作等等之中。持续性。持续竞争力维持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它的着重点在于企业的长久生存能力的培养,表现在企业经济规模由小变大和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前文分析可知:企业持续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层级关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升华。其与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企业持续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形成其核心竞争力,进而能够形成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及企业发展变化的案例提出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该要素的提出能够对企业对持续竞争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一步为企业培育其持续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2.卫南阳.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康建中.持续竞争力: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安徽大学学报,2003.7
4.肖海林,王方华.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成机理模型:基于海尔案例的分析.管理世界,2004(8)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文章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提升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思路。
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各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笔者从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理解的基础上,谈谈如何提升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战略”,诠释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赋予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养料、实物和稳定性基础,并通过向核心产品、组织结构和最终产品不断传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孕育的强于竞争对手的信息和知识,最终赋予企业动态、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
从核心竞争力特征看,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价值优越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它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二是异质性。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三是难模仿性。核心竞争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四是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可以感受和识别,但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五是延伸性。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专业化战略而建立,能够延伸到其他经营领域,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六是长期性。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同样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由组织结构、金融技术和人力资源三种竞争能力构成,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具体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流畅的业务流程,银行的工作效率不会高,也不可能及时发现市场需求,不可能及时将市场需求转化为银行产品;没有坚实的金融技术支持,推出的产品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也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银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上三者关系反映了银行业的实质,即以人为本,通过以金融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需要,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因此,金融技术是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组织结构是市场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则是市场竞争力的载体。
二、提升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工商银行经过股改上市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全行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问题和矛盾,差距与不足,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要看到自身的基础与优势,看到新的机遇和条件,坚定必胜的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压力和挑战。要紧紧抓住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任务,进一步制定具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形成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全行竞争力的成长与变化,指导和促使全行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转型和促进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全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上下功夫:
1.继承与创新互补,提升综合发展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银行业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最主要的是,要继承与创新互补,及早进行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虽然银行业经营总规模在扩大,但仍有大量的社会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给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工行应积极实施业务战略转型,把综合化经营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金融形势及市场变化给我们提出的崭新课题,是日益成长的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同业竞争的主动应对。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法则已经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领先于竞争对手开拓新的市场,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业务、产品与服务创新是银行创新的关键和载体。银行的创新说到底是要满足市场的需要,依托客户需求所进行的不断自主创新,是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管理思想的创新和体制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创新落实到具体的业务、产品上,体现到具体的服务中。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产品、业务与服务创新的挑战。因此,我行市场竞争战略应该着眼于找准价值创造点,开创市场所没有的业务模式,领先对手,获取优势。我行要在秉承传统稳健经营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加大体制、机制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力度,在体制上要简化,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在机制上要灵活,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还要创造客户需求;在营销方式上要防止单调,要因户施策,因户而异,巧打组合拳。讲究营销技巧,大力发展高、中端客户业务。跳出传统业务营销框框,建立综合营销、重点营销、分类营销、联动营销、捆绑式营销相结合的市场营销机制。充分利用全行的业务资源、技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为客户设计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提高业务营销的技术含量和对金融产品的综合营销能力,增强客户的认同度、满意度和归属感。
2.市场调查与同业分析兼用,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市场需求和竞争的不断变化,需要银行有足够能力对市场作出迅速反应。目前市场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存款或贷款等单一品种意义上的狭窄领域的争夺,工行需要在更为广阔的市场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混合型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市场细分、定位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营销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只有当全行的业务和管理被真正视为一项工程,真正贴近市场,全行未来的发展才可能具有更多的内涵。工行还需要有品牌意识,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成熟,产品的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产品的功能、包装都可以模仿,而唯有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它帮助客户在繁多的产品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有品牌才有可能创建“品牌忠诚客户”。
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抓住政府的整体规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招商引资项目等相关信息,密切关注其动态和进展情况,研究服务方案和营销策略,做到出其不意,招招致胜。同时,要关注他行客户的情况,研究工行进入的时机和方式方法,了解他行的营销动作,制定出防范对策和措施。
3.上下配合与左右联动呼应,强化整体营销功能。科学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树立质量、服务和营销融为一体的关系营销理念,按照关系营销的要求,根据市场竞争和客户的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每个细分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寻找向客户传递卓越价值的机会。同时,确定目标市场,设计特别的营销组合,为客户量身定做现金管理、理财、外汇买卖及投资方案,使营销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塑造外部形象、打造产品品牌、创新服务手段、培育一流员工,使目标客户能够充分感受到比竞争对手优越得多的差异性优势,从而为关系营销战略奠定基础。增强在营销和服务上的整体效能。从源头上抓住客户市场,对上层洽谈的重大项目,要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对行业、系统大户,要完善“一对一”的承包责任制和部门挂钩工作机制,充分挖掘系统大户潜力,开展深度合作和跟进营销,必要时要成立客户经理服务小组和专门的营销小组,充实服务手段,完成服务功能。引入内部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所谓内部客户关系,就是指在银行内部实行对待上下级之间、同级部门之间及部门内员工之间,就像对待客户一样,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协作、增进友谊、共同发展的管理方式。工行在日常管理和市场竞争中,专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乃至上下级之间,如果都能引入客户关系的内部管理模式,那么,全行服务客户的能力、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都将得到很大提升。
4.标准服务与个同步,提高优质客户的忠诚度。要选定目标,通过精细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营销措施,深入挖掘客户潜力,在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个性特征及偏好的基础上,正确选择适合客户自身特点的后续跟进服务措施,大力“挤占”市场份额。对重点客户要实行定期回访制度,进行“四必访”,即客户资金异常变动必访,高层领导变动必访,他行公关力度加大必访,经营形势突变必访,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全面推进和实施关系营销管理战略。通过三个层次的关系营销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全方位提升银行客户关系。第一层次的关系营销是通过将财务利益增加到客户关系中去,以此来创造客户价值和客户满意;第二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为客户增加财务利益的同时,更注重为客户增加社会利益,即在了解特定客户的需要和愿望基础上,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与人格化,来增进银行与客户的社会联系;第三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为客户增加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再与客户增加结构联系,建立新型的银行与客户的伙伴合作关系。上述三个层次营销策略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的。当银行与客户真正建立起结构性联系时,客户也就转化成了忠诚客户。针对目前情况,应重点推进第二层次的关系营销,即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发掘自身优势实现多方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经营理念和银行文化创新等,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客户增加社会利益,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和人格化,增进银行与客户的社会联系,同时为客户增加财务利益。在条件具备时,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第三层次关系营销,即与客户建立结构性联系,营造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共建和谐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真正掌握和长期拥有客户资源,实现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5.审慎进入和灵活退出并行,优化客户结构。正确处理新客户营销和老客户维护的关系,整合现有存量客户资源。银行维护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既包括对新客户的营销,也包括对老客户的维护。新客户营销和老客户维护的关系就如优生与优育的关系。优生是前提,在新客户拓展方面,不能为了争取客户而降低准入门槛,制造先天不足的“低能儿”;优育是优生成果得以保持的关键,新客户营销成功以后,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关键在于配套的金融服务能否跟上。一般情况下,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贷款客户群,但若客户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或银行服务跟不上,客户就可能发生转移。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现有客户的稳定是保持市场份额的基础,而且现有客户是扩大业务范围的最好来源,是潜在的新客户。因此,我们在积极营销新客户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老客户的维护。
加大对高端客户市场竞争的力度,做优高端客户、扩大中端客户、培育潜力客户,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覆盖所有目标市场的业务品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结合地方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实际,加快对小企业的市场培植力度,提高综合议价能力,提升小企业的贡献度。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的研究,掌握企业的市场动向,关注其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进入和退出时机,降低风险成本。
以科学发展观引导信贷工作方向,建立信贷进退机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加强对经济、行业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准确划分贷款支持类、适度支持类、限制和退出类的产品、企业和行业,从而使信贷业务能根据市场变化,不失时机地从衰退产业、夕阳行业、劣质企业、市场萎缩的产品中退出来。对已发放贷款的企业,根据企业的市场经营状态、自身盈利与还款能力情况,从市场性退出、结构性退出、预期性退出等方面设计合理的退出机制,决不能等企业出现败象、经营发生困难时再退出。总之,我们要通过建立积极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来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保全银行资产,实现最佳效益。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核心竞争力提高
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与持续发展中,能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带来根本性、实质性和价值性功效的特有专长。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是企业在长期的投资和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的资源,这种资源具有特有性和自组织性特征,广泛镶嵌于构成企业生态位的生态空间、发展位置、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等维度。本文统筹考虑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目标、内容、手段和体系,合理构建相应的策略体系。
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进
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环境领域中与地理位置临近、交互关系紧密的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形成的资源格局、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之所以在资源结构合理、空间背景广阔的环境群落中,同其他企业保持某种联系,是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生境,保证生存发展所需生态因子的正常供应和及时补充。由于企业生态位发展所要求环境条件的完备性,决定任何一个关系生存的生态因子都必须保证数量上的充足和质量上的优等,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正常运作,进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生态位的本质和特征表明,作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的总集合体,它的发展完善完全取决于企业内部自身因子与外部生态因子的互动和适应。只有在内部结构要素的有机协同和外部环境生态因子的供给全部满足的情况下,企业生态位才能按照一定的系统关联和物能循环要求对资源取向和发展空间进行合理选择与科学布局,根据外部环境动态走向和自身发展目标要求建构高适合度空间,促进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资源配置优化、竞争优势提高及技术创新持续的目的,使企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影响企业生态位的内部自身因子主要涉及人才、技术、资金、产品、管理等方面,而外部生态因子则主要包含经济结构、市场规模、政治制度、自然条件、教育水平以及科技发展等背景条件。
相比较而言,企业内部自身因子的变化缓慢,而外部生态因子的变化则较为明显。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变革加速化的社会背景下,市场周期缩短、产品换代加速、产业调整变快,新科技、新产品、新企业不断涌现,外部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企业生态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对象。在企业生态位调整优化的过程中,除了内部自身因子的识别和选择之外,更主要的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如果一个企业仅固守于内部结构的整合与优化,而不能预先进行战略调整和整体系统创新,主动拓展发展空间,有效汲取生态因子,其生态位的作用机制和整体效能必将受到掣肘。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是一组针对企业生存竞争的战略选择和战略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综合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界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企业获取各种资源因子并将其转化为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企业汲取各种生态因子进行生产经济活动的能力;企业利用各种生存因子来促进系统内部各组成要件处于彼此催化互动、高效运转的能力。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细化,会衍生出核心竞争力的五个具体内容,即企业文化和技术、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以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为基础,能够在产品生产、市场占有、技术创新中整合各项可利用的资源以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细化为企业在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过程中形成的开展生产经济活动的能力,促进企业内部系统高效运转的能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创新的能力。
面对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每一个企业都将遭遇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的境况,都将面临在多元化境遇下构建核心竞争力价值认知体系的问题,都将应对竞争对手的多层面竞争,一方面要求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弱化、限制和消除竞争对手的学习模仿与干扰破坏,保护、优化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与特质性;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必须依靠外部环境汲取各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环境因子,借助外部环境了解竞争对手的变化动态,面向外部环境完备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机制。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
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企业生态位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准确把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目标,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目标的层次化与生态化。要求在确定核心竞争力提升目标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企业生态位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层次化与生态化的提升目标,以此来正确指导核心竞争力提升方略体系的构建。社会发展需要竞争优势较高、生产技术先进、发展理念超前、产品质量优质的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发展潜能巨大、影响效能突出、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行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实力较优的企业;企业生态位发展需要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健康有序的内部环境。
从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生态位的内在关联性入手,有效把握二者结构层次的一致性,合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内容,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内容的全面化与综合化。按照表现形式,企业生态位可分为精神层生态位、物质层生态位和行为层生态位。精神层生态位包括企业理念、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制度、企业精神等;物质层生态位包括企业内部结构、企业功能、生产设施等;行为层生态位包括企业定位、角色扮演、社会服务、管理方法等。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也可分为精神层、物质层和行为层。可见二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结构。作为企业生态位与核心竞争力的内驱动力源,精神层是发掘企业潜能,提高企业与外部环境物能流转的助推器,它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生态位与核心竞争力的稳定。物质层是企业生态位与核心竞争力的必备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切入点。行为层是静态物质层的动态彰显,是物质层发挥、转化影响力的重要通道,也是企业生态位与核心竞争力培养内容的构成要件。这三个方面具有三位一体性,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此,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三个层面深入开展。
从企业生态位的影响因素的有机系统性切入,将内部提升与外部并购有效结合起来,灵活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手段,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手段的多样化与系统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块构建,更重要的是有效结合企业生态位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多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灵活开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根植于企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依赖于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内部提升的基本方式是独立开发。独立开发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企业生态位的影响因素,遵循一定的模式和程序,实现企业资源、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配置、利用,最终建立起核心竞争力。与内部提升相对应,外部并购是指企业通过对拥有构建某种核心竞争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资源的企业进行收购或合并,从而建立起某种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它是通过产权交易迅速增强和获得生态位空间,提高和扩充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只有在充分考虑企业生态位的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将内部提升与外部并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培植和提升
一、引言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广泛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领域,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教界,成为高职院校成长发展的风向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获得迅速的发展,实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过快,办学资源供给不足,缺少成熟的经验,高职教育发展至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缺乏明确的办学战略,办学特色不明显,在办学中追求综合化,尽力把高职院校向普通高校靠拢,办成了普通高校的压缩型等。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发展困难重重,要克服这些困难,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足发展,除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外,关键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虽来源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但也适用于一切处于竞争环境中的组织。我国高职院校的指导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①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要想在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竞争中和谐发展,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内部经过不断的认识并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的独特能力。
第一,高职院校拥有办学、师资、信息、实训设施、网络、文献等丰富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往往被我们认识并且充分认识,而有相当一部分对院校发展至关重要的无形资源,我们却视而不见。因而,对高职院校资源的种类认识不能只是流于表面,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应该不断地发掘无形资源,以全面认识资源的种类。
第二,高职院校的种种资源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些资源对院校发展的作用大些,有些资源的作用小些。高职院校培植其核心竞争力不仅要知道院校存在何种资源,更应对各种资源深刻认识,了解其特性并分析其作用。
第三,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处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学科性和理论型人才的目标相区别,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和应用性,因而,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在充分认识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并利用多种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植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变革办学思想,建立“归核化”的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在模仿或借用普通高校的思路指引下办学,不可避免地缺少自身的特色。因此,要培植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首先就要改变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行动的指南针,建立“归核化”的发展战略。
1.识别竞争优势,明确发展战略目标。
首先应对高职院校自身资源、实力、能力等诸要素充分分析评价,并对高职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走向做深度研判,并与其他院校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自己的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识别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应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内外部发展和外部获得等手段,卓有成效地培植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2.确定高职院校的归核战略方向。
高职院校要致力于归核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相关政策措施,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在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上,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有一个明确的方针指引,并在校内大规模宣传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使师生员工都具备归核的战略意识。
高职院校只有变革办学思想,创办先进的适合高职发展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建立“归核化”发展战略,才能在众多高校中“标新立异”、“脱颖而出”。
(二)强化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培植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竞争力。
实践性教学是贯穿整个高职教育全过程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并取得成功的关键。产学结合是实现实践性办学的最有效的途径。
1.在校内建立实训中心,创造产学合作的环境。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资金和设备许可的条件下可在校内建立一些接近行业或超过行业的实训中心,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正通过建立“仿真模拟工业训练环境的技能训练中心”或“实训基地”,来加强实践性教学,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仿真模拟设备所具有的可供进行现场反复操作练习的功能,显示出比现场实习更为卓越的优点。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
要主动与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合作,将其作为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生产现场观摩,实地了解生产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派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师生进行实训指导,也可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单方面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教学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车间,为学生的成才和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3.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产学合作保障体系。
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制定、关系协调、经费支持和质量认定等方面的保障,产学合作就难以有效实现。政府应从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产学合作保障体系。一是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扶植和支持产学合作,规定企业、行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义务与职责,规范企业在高职院校方面的行为。二是建立地方性产学合作委员会,对产学之间的合作进行协调与指导,对先进成果给予奖励支持。三是加大对产学合作的资金支持的力度,建立地方、行业部门或大型企业集团的产学合作工程基金,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三)建立优势专业或专业群,培植和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接口”,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高职专业建设要抓实专业设置和专业内涵建设两个环节工作。
1.广泛开展调研,合理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就是专业的设立与调整,“设立”指专业的开发、新建、开设;“调整”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合理的设置专业才能满足学生的择业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相对的稳定性。高职院校要以区域产业政策为指导,了解地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趋势、技术状况、岗位设置等情况,做好专业调研论证。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社会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并适时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
2.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内涵建设是在已有基础上,专业建设和发展由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范性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切实抓好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院校持续长久的发展。
(四)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队伍,培植和提升师资核心竞争力。
一流的院校,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提高人才质量的前提条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培养在职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没有受过职业师资的专业训练,也未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核标准严格的专业技能资格认定。尽管他们掌握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此,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双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二是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三是通过校内已有的双师传帮带方式,以老带新,定期对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培训。
2.聘请兼职教师。
受时间、精力的限制,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职的“双师”也会出现教学与实际的脱节,聘请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兼职是“双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兼职教师主要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比专职教师更具优势,现场教学效果更好。不仅如此,由于他们了解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能提业或行业的最新信息,对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聘请兼职教师可以弥补专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和能力的不足,其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3.建立适宜的职称评聘体系。
高职院校要求教师既具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一能力需求,使得教师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显然用同一尺度来比较是不合适宜的。因此必须建立符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适宜的职称评聘体系,这种评聘体系主要集中于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及职业经历等的考核,现在有的省市已专门建立了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这无疑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厉永茂,顾光祺.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9,(3):1-2.
参考文献:
[1]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构建要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与哈默提出的,他们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
现在,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把此概念引伸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用于寻求某类学校或某所学校特殊的竞争能力及此能力的形成原因和培育提升方式。研究学校核心竞争力,对于准确地把握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促进高职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初步鉴定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结合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笔者认为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所职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所以笔者认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校有机整合协调内外资源,通过职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优化系统整合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这种优势与能力是高职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由历史沉淀积累起来的、竞争对手能够模仿却无法复制的软实力,它能为高职校带来竞争优势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高职校只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持续发展优势。因此, 培育和提升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高职校的整体实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构建要素解析
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校有机整合、协调内外部资源,不断创造高职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高职校的机制创新力、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文化能力等诸要素。
1.机制创新力。机制创新力是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持续动力。一方面,学校需要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人本化的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创新的管理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在创新基础上形成特色,学校的特色形成,更需要学校注重其整体优势的发挥,即使是某一方面的创新,也应融于学校整体的竞争优势之中,从而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特色的形成,才能为高职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2.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根本,处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学校运行,激发创新动力的作用,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提供发展方向、精神动力和激励约束功能。
在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高职校办学自相对扩大,高职校校级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及其决策能力,在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及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构成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由于高职教育是与社会需求、劳动就业结合紧密的教育,因此,及时了解岗位需求和学生状况。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是高职校的工作常态,快速应变的管理模式也就成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因素。
3.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高职校的硬核心竞争力,也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形成的基础,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基石。具体来说,高职校生产力基本上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生产能力、学术(技能)生产能力和社会服务生产能力。
人才生产能力基本上能反映一个高职校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变化的要求,是高职校区别其他类型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所以在目前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中,高职校自始自终要将人才技能的培养作为其主要任务与职能。它为高职校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需求与平台,因此,人才生产力始终是高职校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学术(技能)生产,是体现一所高职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高职校为推进技术革新义不容辞所应承担的职责,也是提升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作为技能推广的主要载体,当面对各行业、企业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时,高职校也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克服各类困难,正努力提高学术(技能)生产能力,多方位的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创新、技术服务等需求急剧上升,高职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就是为社会服务,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社会服务日益成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目标。
4.文化能力。文化能力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综合集成、融合能量、转化提升价值、汇聚特色优势的关键作用,将高职校各种要素资源融合转换成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技能成果、高价值的社会服务等产品形式,进而实现学校培育人才、发展文化、科技、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的社会价值,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价值。
每个高职校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实现学校自己的文化理念并以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学生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更高阶段,是高职校精神形象和生命力的象征。
三、构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通过对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可以认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必须遵循以教育市场和教育服务消费者为出发点,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的基本原则,从而形成持久的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
1.高职校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这是高校创新以及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通过组织学习,高校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知识的利用程度,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改善高校资源和知识存量,从而持续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弥补缺陷和不足。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就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实现一个“学习―创新一学习”的循环,保证持久竞争优势的存在。
2.注重管理创新,实施和推广适合高职校的管理模式。建立能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的监督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创新,使各个职能部门侧重战略、宏观上的规划,以目标管理为主,做好宏观决策和调控。同时提高管理层次与效能,建立管理制度与约束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使各个院系成为具有相对独立和拥有相应自的办学实体,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行使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科技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等职权,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院系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逐步使院系建立起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从而综合形成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
3.强化高职校的生产能力,使高职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为此在高职校生产能力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职业教育特质的不是校舍、设施设备等。而是课程。课程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灵魂”地位,它是承载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2)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师资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所高职校能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一线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关键在于师资建设。其中“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的基础工作。
(3)多元化产学研方式。产学研一体化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明晰人才培养规格目标,深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把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高职校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营建文化氛围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解构内涵式发展的整合行动,所带来的合作意识和凝聚力也是巨大的。“校园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可以通过历史使命、学习实践、办学目标、办学条件等各种不同因素来营建“校园文化”和相关的学校亚文化以及学校特征 。在营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校硬件资源作用的整合、融炼、培育“一致性”和谐氛围。具体而言,文化氛围的营建应首先着眼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体现内外和谐统一、能自觉学习和善于完善自我的教职工,他们是校园文化形成的主要引导者与推动者,同时加强体现学院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和宜人的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学校整体风格中的文化沉淀和底蕴的积累,培育师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现代意识等。只有营建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注重高职校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建设,将高尚的文化品味融为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才能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总之,高职校应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得优势,在不断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但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需要纵观高职校发展的历史,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角色,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优化结构,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使资源配置得更加合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发展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办出特色,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龙茂发,马明宗.产业经济学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黄保德,康思琦,李桂霞.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