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传统文化讲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讲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讲座

第1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对于中国电视界的国际地位而言,多年以来一直是配合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拍摄制作电视片,虽然这是一个电视欠发达国家必经的学习和发展之路,但是却不利于我们用自己的视角和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形象和声音。《同饮一江水》则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扮演着绝对主导的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部纪录片还有另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中国电视通过联合周边国家扩大了整个区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当然,就纪录片本身而言,其立意、内容、拍摄手法、叙事方式和视角都为中国电视提供了一个新的典范,而其合作模式和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则对中国合拍纪录片以及电视国际合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立意

《同饮一江水》片名中的“一江”指的是澜沧江――湄公河(此江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出中国境后名为湄公河),她连接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6个国家,也就是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这个区域极富发展潜力,也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同饮一江水》从不同方面讲述了这个区域在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主题,不仅使观众看到文化的、习俗的、风情的表象,同时还探讨了更为深层次的话题,比如次区域人民应对现代化进程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的冲突。例如,《生活在水上》一集中,面对现代化对传统渔业的冲击,中国广西漓江上的渔民黄六七顺应当地形势,放弃了鱼鹰捕鱼的传统谋生方式,投入到旅游业中;越南安江的阿雄则则在湄公河上进行网箱养殖;而柬埔寨洞里萨湖上的渔民尹耿丽带领一家人,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新的捕捞季。通过这些故事,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次区域人民对待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尝试与努力。《同饮一江水》是6个国家电视机构用共同的视角来描绘和解读澜沧江――湄公河所连结的区域,向世界介绍这块具有伟大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和平友好的合作传统的土地,以表达次区域人民共同的愿望,为次区域的合作与开发进行形象推广。

二、 内容

关于湄公河次区域的纪录片很多。例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很多机构都曾经拍摄过有关柬埔寨吴哥窟的纪录片,但是,以整个次区域为对象的纪录片从未有过;而且,这部纪录片还探寻了次区域国家在很多领域的共性。从文化的广义角度来说,《同饮一江水》是对此区域文化的生动记录和解读。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3个层次:高级文化(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等)、大众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人际关系等等)、深层文化(价值观、个人角色、社会组织、行为准则、时间取向等等)。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往往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反映在高级文化中。①在《同饮一江水》中,对于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都有记录、表现和解读,这就为整部纪录片增添了深度和厚重。例如,《永远的节日》就展现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这个区域节日的丰富性,也揭示了节日在来源、庆祝方式以及置身其中的人们的共性,并解读了这个区域节日和水的特殊关系,节日和自然、宗教以及农耕生产的关系。另外,这部纪录片也提供了很多独特的内容。因为所有的节目都是由6个国家电视台合作完成,许多不曾公开的领域和内容这次都得以列入拍摄内容。例如,在《大地之宝》一集中,缅甸一个世界最著名的抹谷红宝石矿区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也是这个矿区第一次向外界展现其开采挖掘全貌。因此,这部纪录片的合作模式为选题和内容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视角

对于一部纪录片而言,除了主题和内容以外,视角也很重要。不过,对于以国外风土人情或者社会生活为拍摄对象,或者定位于国外市场的纪录片而言,电视机构在拍摄和制作的时候,容易过于强调本土文化或者本国的视角,而忽略其他文化或国家的视角。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在评价一部非常有名的涉及中国的西方拍摄的纪录片时说,“在谈东方文化文明的事例上,该片在唐、宋、元时代极力地推崇了日本的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和一些艺术现象,而对中国在其相应阶段所诞生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学巨著和文化成果则只字未提。而在涉及元代中国的综合评价上也颇有微词。特别是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性质的评价给予的仍是‘西方式’的简单片面的定论。”② 而在《同饮一江水》中,在表现次区域每一个方面的内容所用的视角都是多元的,并不是偏执于某个国家的。我们知道,次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宗教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视角,但是,在这部纪录片中,各方的视角和观点得到了尊重和体现。在每一集中,涉及到各国的内容都有各国自己对其的解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以多元的视角表现和传播关于次区域各国的内容对于各国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以及美国文化甚嚣尘上的情况下。麦奎尔曾就全球化与大众媒体这个主题说,大众传播的内容流动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这就破坏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自,或者说阻碍了本土文化的发展。③所以,在纪录片拍摄之初,6个合作媒体就强调了多元化这样一个合作理念:尊重各国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片中不应有伤害任何一国人民之感情、损害任何一国之利益的表述。这无疑为这部纪录系列片确保了一个多元的视角,也为各国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自然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四、 手法

一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物力和精力,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前期筹备阶段,摄制组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在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后,叙事和表现手法就成为摄制组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了。高峰在《电视纪录片及其审美选择》一书中说:“从一部优秀纪录片的成功经验来看,无外乎在某几点下了功夫:一是善于寻找特殊的环境,并注意环境的表现;二是善于观察细腻的情绪,并注意情绪的因由; 三是善于留心个性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的自然;四是善于捕捉积极的行动,并注意行动的过程。” 从手法这个角度来理解这几点的话,那就是在拍摄和编辑纪录片的时候,要表现好环境以及人物的情绪、语言和行为。《同饮一江水》在这方面具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例如在《江河变通途》一集中,内容是介绍由澜沧江――湄公河与沿途无数的支流所组成的庞大水系,以及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把河流变为交通与情感通途的美好愿望与努力。片中营造了一个由河而生的大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家居、商贸、旅行以及教育等。同时,片中还着重表现了两个人物:一位在泰国打拼的中国商人以及生活在水上的越南少女。通过对他们的语言、行为以及情绪的记录,表现了澜沧江――湄公河对于两岸民众的意义、上下游民众的交流以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的疏浚和由此带来的变化。

另外,《同饮一江水》在表现手法上还有机融合了纪实与表现的风格。高峰在《电视纪录片及其审美选择》一书中说,“纪实与表现是纪录片的两种类型,纪实是缝纫;表现是刺绣。” 《同饮一江水》可以说这两种类型兼而有之。例如,在《手工制造》一集中,内容主要是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的手工艺,表现的主题是:精湛的手工艺创造是流域内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的表现,流域各国都有非凡的手工艺和卓越的匠人,这是古老文明的传统,也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民族手工艺也相当脆弱,很容易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迅速消亡。在手法上,片中如实记录了中国云南腾冲油纸伞的制作过程,以及缅甸漆器的制作程序。而在记录的同时,又融入了丰富的表现手法。片中引入了两位人物:云南腾冲的郑大爷和缅甸手工艺人吴茂茂,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探寻他们的经历,两条平行但又不乏对比的主线清晰可见,而主题思想也随之自然流露了出来。

五、 合作模式

《同饮一江水》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中国电视媒体与国外多国媒体合作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开创性的尝试。这部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5国(柬、老、缅、泰、越)国家电视台合作摄制的大型电视系列片。由中央电视台提供全部资金、全部设备和摄制人员。其他5国电视台负责在各国当地的协调、辅助工作。合作主要体现在共同商讨题目、摄制大纲方面,以保证合作协议中确定的“共同视角”的原则。根据6国媒体在2005年5月11日签订的《六国电视台合作摄制电视系列片〈澜沧江――湄公河〉的框架协议》,整个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采取联合制片人的机制。所谓联合制片人机制,就是6方电视台分别委派一名代表作为联合制片人,组成摄制工作组,负责协商、沟通本系列片摄制过程的相关事宜,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积极解决摄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CCTV的代表担任总制片人,以负责在本系列片摄制过程中和其他合作方的联合制片人交换意见,协商并解决本系列片摄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制片人有责任将本系列片的进展情况和有关信息及时通报给其他联合制片人。从纪录片的前期筹备、实地考察到具体拍摄的每一个步骤中,各方联合制片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就选题内容、出入境管理、电视采访拍摄法律法规、设备租赁、采访对象选择、地理气候以及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这不仅确保了前期选题、选址、立意等方面的正确与合理,而且为实地拍摄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咨询和后勤保障。可以说,在这种平等而责任明确的机制下建立起来的合作模式是这次纪录片得以成功的一个

重要因素。

六、 跨文化传播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审视这部纪录片也有很多富于启发性的地方。日本学者在就跨文化传播探讨文化多元性所面临的危机时说到,“即使在先进国家之间,也加大了否定各国文化的多元性,强加美国文化的危险性。”④而要化解美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侵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本国和本区域文化的重视和传播。《同饮一江水》不仅用自己的视角表现了次区域各国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各国的文化都怀有同样的尊重,并用了同等的力度。此外,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各国共同拍摄,而且还在彼此的国家播放。这样,次区域的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次区域伟大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及和平友好的合作传统,以及次区域有哪些宝贵的资源,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文明,什么是人们的担忧,什么是人们的创痛。通过真实客观地描述和解读,《同饮一江水》无疑将对次区域各国民众加深对自身和彼此的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不变的虔诚》一集讲述和介绍了寺院的日常生活、佛寺的建筑和装饰艺术、缅甸万塔之城――蒲甘、孩子们的成人礼、佛寺学校、收集保护贝叶经的故事、藏传佛教的彩粉坛城等等。我们知道,澜沧江――湄公河从源头到入海,两岸散落着无数的祭坛、寺院、灵塔以及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它是构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这里生活习俗的重要因素。但是,各个国家奉行的宗教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存在着流派的差异以及传承中发生的变化。而片中通过对宗教建筑与艺术、宗教仪式与活动以及宗教文化的保护等内容的叙述,呈现了次区域宗教的一些差别,更突出了次区域宗教在催人向善、促进社会和谐、保护和传承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尤其是电视领域必将担负越来越多的责任;这在客观上将提升中国乃至亚洲国家在世界传媒领域的地位,但同时也要求中国电视机构在制作经营理念和硬件软件技术等方面应对更多的挑战。可以说,《同饮一江水》为中国电视机构拓展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题图:与柬埔寨电视台同仁在讨论节目方案)

注释

①蔡国芬、徐琴媛、主编:《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306页

② 关世杰著: 《国际传播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555页

③ [英]格雷姆・伯顿著:《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第2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视频。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有四十节,每一节都是经典,每一节都会启迪我们的心智,提升我们做人做事的品位。

蔡礼旭老师,生于台湾,毕业于师范教育和信息专业,师从著名的国学大家徐醒民教授,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多年,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相长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人生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专精研修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蔡老师以承传先人的经典智慧为己任,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在、东南亚、澳洲等各地做过几百次演讲,佳评如潮。而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更是以传统文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一个好人,怎样获取幸福人生。

幸福是什么?是衣食无忧?是名利双收?还是相知相守?每个人对幸福都有着不同的诠释,每个人也都希望能够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可是在今天,不管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还是有钱、有权、有名的佼佼者,都免不了抱怨自己并不幸福。很多人活得不明白,迷惑多、烦恼多。虽然社会高度发达,人民的物质生活非常充溢,然而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到处都是金钱的诱惑、到处都是网瘾少年、时时都在不断上演着犯罪……

看看我们的生活,多少人为了生存,为获取更多的财富,一辈子摸爬滚打、追求、患得患失……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所谓的努力并没有让亲人和自己得到幸福……遇上这些情况,不免让人困惑,我们原本是想为自己、为亲人营造幸福人生的,到头来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哪里?

于是人们都在千方百计的寻找解决的办法。解决种种人生问题都需要智慧,那么从哪里去获取这些智慧呢?人生怎样才能幸福呢?

蔡礼旭在讲座《家和万事兴》中说道:“幸福在于安于职守,敦伦尽分;幸福在于父慈子孝,夫义妇德;幸福在于家庭和睦、父母康健、孩子乖巧聪明听话。有人说幸福在山的那一边,有的人说幸福就在当下。我想,如果你拥有了上面几项,幸福就应该在你心中!”对于幸福生活的获得,蔡老师在第一节就讲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好的命运才会幸福,因此根源在思想观念。能够让思想观念正确,人生就扎下了幸福的根基。蔡老师告诉我们要从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经典中,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获取。一个人真正把思想迷惑解开了,不仅能成就自己的幸福,还能给更多人带去幸福。

第3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因此,在初中这个重要的阶段,语文教师应自觉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常常涉及传统文化。古诗、古文、成语典故、文学名著等作为中考必考的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对的话,非但不能起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一些教师秉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只对考试要考的部分做出解释,课堂讲授的也都是生硬的知识和机械化的解题方法,而不对一些深层次的、能引起共鸣的东西做出拓展,这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晦涩和枯燥,从而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这样的教师也不会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关注,更不会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传播传统文化。一些教师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可惜用错了方法,如举办一些流于形式的活动,甚至还有“作业”,这更加深了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就需要教师改变一些理念,创新一些方法。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前提

要想真正有效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语文教师要先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给学生们传递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做人。同时,教师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温、良、恭、俭、让、忠、孝、仁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德。可以说,如果教师自己不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是无法把同样的心情传达给学生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并对传统文化持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如果教师发自真心喜爱传统文化,学生就会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这一点,也会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喜爱之情。

2.立足点

渗透传统文化最适合也最顺理成章的立足点莫过于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由国内一线教师、学者、专家参与编辑,收录了精心挑选的名家诗词、古文、成语等,这些内容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水平,更能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人的精神和品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不能脱离教材这个基本材料,要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同时做出对学生有益的拓展。

3.具体方法

第一,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要讲解文章的作者、背景、背后的故事等,适当地拓展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多媒体,配上相应的音乐、视频、图片、动画、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第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节目、讲座,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给学生详细介绍一下推荐的东西。有些东西学生听教师讲授总会隔着一层纱,而靠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则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当前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书籍,教师可以为学生整理出一份推荐书单,并简单介绍一下书籍,使感兴趣的同学挑出适合自己的书。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联合班主任甚至学校开展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如五分钟小讲座、传统文化系列视频欣赏、“飞花令”比赛、学写毛笔字、历史剧角色扮演等,并以书籍、笔墨纸砚等为奖品。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大有裨益。第三,深入剖析诗词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并联系现实生活。教材上很多文章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毛笔字、飞花令、酒令等活动背后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涵。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和举办活动时不能本末倒置、流于形式,一定要把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看,共同探讨这些文化和精神对于现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精神,《过零丁洋》的爱国精神,《鱼我所欲也》中的人生哲理……

第4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策略

一、认识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向广大青年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实际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不仅是知识、科技、经济及军事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交际方式日益多样化,国家之间的交往中,文化交流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文化外交战略,使我国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对外文化交往和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不仅仅要通过政府机构、通过外交官、政治家、艺术家来完成,其实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子都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体系中学习生活的中外年轻学子,浸染在中西文化融合的教育环境中,理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主力和先锋。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自2006年开始举办,是上海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之一,现有学生1600多名,其中包括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120多名,每年有50%以上的毕业生到外海留学,有外籍教师70名,地处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国际教育园区。中英国际学院立足于中英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教育形态和优势,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智慧,对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中外跨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培养和造就数以千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大使,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和国际传播做出独特贡献。

二、中英国际学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在过去10年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学院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题。它遵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汇通中西、复兴中华”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制度建设为引导,贯通课内课外两个阵地,整合中外合作双方两种资源,兼顾中外学生两个群体,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以文化基地为实体平台,以专兼职文化导师为骨干,以学生文化类社团群为载体,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系列等主题活动为示范,依托多元文化荟萃共鸣的国际化校园,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性人才。主要的成效和经验包括:

1、 问题导向,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提升文化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学院在探索举办高水平特色国际化教育的同时,非常注重大学生德育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开展《教育国际化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嵌入式德育:国际化教育中的德育创新模式研究》等市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了《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力培养途径初探》等高水平论文多篇,成功举办“教育国际化与学生管理创新论坛”。为了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学院连续几年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

2、 专兼结合,通过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发挥文化导师的主导作用。

中英国际学院现有学院现有外籍教师70名,专职辅导员10名,国际生导师3名。依托专职辅导员力量,面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有中西文化比较、礼仪学、女性学、新闻写作、著作权法、心理学、大学生情商、普通话演讲与艺术、创新创业领导力等,通过专题讲座形式举办了美术欣赏、国学经典诵读、饮食与养生等活动,经过自学和培训,辅导员都掌握有太极拳、钱币收藏、古琴、葫芦丝、摄影等兴趣爱好和专长。同时,学院还拥有一支稳定的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钢琴教师、古琴大师和高级点心师等专业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心理健康、职业发展、音乐艺术、美食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friday 沙龙”,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传统文化、中外艺术和国学知识等讲座,每年举办的讲座都在50场以上。

3、 学生为本,培育和发展并重,让学生社团在文化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经过多年培育,学院现有学生社团40多个,其中以文化教育和活动为特色的社团有10多个,包括“华韵堂”传统文化社、“撷英”外联社、“复兴音韵”学生艺术团、中华传统武术协会、书画协会、美食社、礼仪队、啦啦操队、辩论社、天文社等,这些社团有的隶属于学院团委学生会,承担学院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任务,其他大部分属于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与特长自发组织创立。学院力求发挥学生文化社团在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专门政策和制度,组建社团联盟,在专业指导教师聘任、活动场地和经费、新兴社团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社团联盟章程》修订、优秀社团评比表彰等措施,加强社团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学院还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和支持国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目前,各学生社团类型丰富、特色鲜明,运行良好。

4、 突出特色,举办各种主题文化活动,营造中西合璧的大学文化氛围。

为营造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学院每年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目前组织成熟、影响力较大的活动包括:学生音乐艺术节、学生戏剧节、大学生社团节、“复兴音韵”新生文艺汇演等。另外,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主题,开展“古琴雅集暨重阳节主题沙龙”、“粽情端午”游园季、传统节日明星片设计征集等文化活动。为促进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策划举办国际文化博览会(Culture Expo ),按照国家和地区举办文化专场活动,先后举办了“印度尼西亚主题日”、“独联体国家主题日”和“英国文化主题日”。组织国际留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被社区居民亲切的称为“洋雷锋”。学院利用复兴路校园历史保护建筑的资源,开展摄影展、历史图片展等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勇立潮头向未来――上海理工大学国际教育百年历史寻访”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和亲身参与中获得最佳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体验。

5、 科学引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为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文化教育中,学院十分注重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将文化教育中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利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保障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规范、有序、可持续开展,一方面通过修订《学生手册》和《奖学金评选细则》等方式,制定专门细则,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对在文化活动中表现优异、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今后,我们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学院层面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性措施,确保文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三、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未来思考

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学院将着力在组织建设、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做探索和努力:

1.组织建设。在学院层面建立文化教育委员会和跨文化教育中心,规划、指导和开展学院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整合资源、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分步骤、有重点、规范化地扎实推进文化教育工作。

2、平台建设。学院将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集中建设学院学生文化中心,加大软硬件投入,精心设计教育实践项目,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在学生文化活动、文化教育和文化体验上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建立网上文化教育平台,让学生身在海外也能参与和共享学院文化教育的资源。

3、课程建设。要进一步整合学院现有课程与教育资源,按照选修课程、实训课程、活动课程三种类别,制定完善的课程建设规范,组织专门的课程建设小组,制定各类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在成熟的课程中,组织编写专门培训教材,探索建立网络互动教育项目,逐步建立起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文化课程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

第5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往往具有时代性和主导性,还具有创新性。社会上流行的新观点、新思潮会最先在校园内被师生认可接受,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时代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不是“无源之水”,它在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也应该有继承性,它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境界,赋予专业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正如北宋哲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思维。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可以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全面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理工科类的院校,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更加重要。大学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包括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政治、中国建筑文化、中国文学等,在浩瀚的文化典籍中,包括大量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戏剧书法文学等,作为学术文化从分类上也包括经、史、子、集等众多的文化。在这些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凝结着几千年中国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1.追求“内圣”,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内圣”的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中国文化重要理念。“仁”的核心思想就是“爱人”,推己及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仁”要求践行“五德”,即恭、宽、信、敏、惠五德。“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惠人。“仁”对他人要行忠恕之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每个人要想提高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的内在的要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个人道德修养提高方面,更注重“慎独”“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正意、诚心、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达到“外王”目标,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构建理想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正意”“诚心”“修身”,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寻求的终极目标是行“王道”达到世界大同天下大治的伟大理想,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从来不缺乏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儒家道家等都有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通过理想人格构建的“和谐”社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社会为己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由“内圣”达“外王”的具体途径。自强不息、德业日新是中国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君子要像天一样生生不息,自强进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自强不息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鼓励每一个中国人自强、自立、好学、上进,是我们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又一再崛起的一种精神支撑,更是中国构建理想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途径。效法天地,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信”(《礼记?大学》),即通过自强不息,每天都与前相比有所变化。

宽容厚德、开放包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易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即要求人们以宽广的胸襟,顺承天道。中国文化几千年没有中断,和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先后经历四次文化融合,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宽厚的心态从外来文化中汲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宽广开放的胸襟和谦虚好学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力,对塑造民族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中庸适度的做事方法。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追求,最终形成了中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处事作风与人格境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被人推崇的方法。中庸之道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适度中正。

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的,所以特别注重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学”,不专指知识的研究,“知”的最终目的是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中国的传统理想人格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知而不能行,只是未真知”(《二程遗书》卷十五)。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直接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知是行之成”(《传习录》上)。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之人非常注重的一对范畴,也体现了中国对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行的统一。

二、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虽然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梳理并解决,最终以一切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学校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学时较少;二是课程设置缺少体系。工科院校由于专业特色,在人文课程的开设方面和综合类大学的学校比较起来,课程较少,教学学时不够。工科院校一般没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主要开设选修课程。一般而言,工科院校能够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是大学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两门课程。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或功利思想作祟,认为这些课程“无用”,学校也不断删减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这门课,还有些学校在必修课程无法删减的情况下,不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选修课。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作为选修课,有选修人数限制。这就造成了学生需要量大和学校开设课程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不能系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很多教师在讲授中都是侧重讲其中一个方面,比如侧重讲儒家思想,而缺少对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讲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对狭隘,内容不成体系。

2.师资力量不够,教学水平尚需提高。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老师,一般还有其他教学任务,有中国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比较少,且水平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的时候,只能抛砖引玉,注重知识传授,讲课方式相对单一。

3.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传统文化讲座和活动还相对较少,缺少传统文化的文化氛围。虽然大家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学校还是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和文娱活动,在学生宿舍、会议厅、走廊等地方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氛围。

三、依托传统文化推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1.建立传统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折射和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第一,在学校各条道路、文化馆、展览馆、学生宿舍、教室以及学校的雕塑、花草等都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在里面,把一些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文化馆、展览馆中,对学校的道路进行美化,学校的雕塑、文化墙等凸显学校特色。第二,更多地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讲座,甚至聘请校外专家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讲座。第三,成立多种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践行。第四,发挥学校媒体、网络的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要搞好传统文化教学,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以及对教师进行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6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老庄之道、孔孟仁义、墨子兼爱等的诸子百家思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礼仪民俗等的文学艺术素养,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教育华夏儿女不断壮大发展,形成了礼仪仁义之邦,正如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今,受到西方、日韩文化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混杂,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反应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缺失现象严重,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浅薄。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国梦的未来实现者,这种传统文化的缺失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将造成学生价值取向的偏颇,长此以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精神将慢慢消失,大学生精神思想受到阅读倾向的误导易对国家、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阅读倾向,教育引导学生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对高校、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迫在眉睫。高校现在注重教师科研水平、学生就业率的问题,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弘扬和传播意识越来越弱。作为学校文化象征、为全校师生教育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理应义不容辞的担任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言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服务,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却越来越少,且现代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现在图书馆虽然均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实行注重在方便省时的网络信息服务,以及建筑设施的空间服务上,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引导却越来越忽视。图书馆针对读者开展讲座、培训和活动的内容却主要是为了读者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至于用什么资源、阅览什么样的图书则不再过问。图书馆每年采购的图书主要是为了达到高校评估的指标,注重量的资源建设,图书只要能吸引读者借阅、迎合读者现在偏颇的阅读心理均大量采购,将读者本身具有的阅读倾向激发的更加片面狭隘。数据库主要是满足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师生科研需要,其他的数据库则注重本科生的英语等各类考试、娱乐消遣等,例如音乐、影视、军事等数据库,而国学文化、艺术欣赏等的数据库很少购买。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给读者提供与时俱进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外,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观,使他们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精神修身养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也逐渐形成正能量的高校校园文化,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对文化教育科研的服务作用。

2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图书馆的“以人文本”应该坚持以文化为导向的传承历史文化精神为前提服务于读者,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服务,弘扬传统文化

图书馆web2.0时代下,各种网络虚拟平台建立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联系,由于现在学生主要通过智能手机接收各种信息,因此为了更好更方便快捷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开通微博、微信、人人网、移动图书馆等功能,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可以每天推送传统文化知识及其图书,利用图书馆web3.0的“引导”精神让学生每天学习一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如推送《论语》、《道德经》等名言及图书,诗经鉴赏、书法画作评论欣赏等内容,结合图文并茂、语音视频或国学文化论坛公众号的二维码等推送形式,吸引读者阅览全文;并通过微信或QQ等实时咨询与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引导他们阅读推送内容及得到读者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内容。在电子资源中,注重采购传统国学文化的数据库,可以是视频讲解或文字图片等吸引读者的数据库;资源建设采购图书要严格把关,做好新书推荐的引导作用,通过微信等公众平台重点向读者推荐能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图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推送的内容再在图书馆网页、图书馆内电子屏幕上、电子阅览室的桌面上等传播。这种电子的宣传方式能快速直观的吸引读者,读者接受信息量大而快,且节省图书馆的纸质成本问题。

2.2利用读者参与活动,传播传统文化

web2.0的“参与”精神让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关系,读者可以参与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信息平台图书馆的读者参与活动,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当然这些活动除了宣传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外,还要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举行孔子诞辰祭奠仪式,中国名著、近代文学的话剧表演传播文化,诗词歌赋的朗诵比赛和书法比赛等传统文学活动;图书馆还可拍摄或在全校征集传统文化宣传片,进行视频大赛,优秀者的宣传片视频在图书馆大屏幕中播放,由此可招募图书馆传统文化宣传大使,以学生代表的力量在同学之间传播传统文化。此外,新生入馆教育不仅是培训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还应该传播传统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节日、历史战争等纪念日时,图书馆制作宣传展览会,以图片及文字介绍的方式向学生宣传传统文化节日及历史的教训;同时图书馆开展的培训和讲座,讲座内容不仅涉及到图书馆的资源如何利用、教师科研经历等内容,更应该讲解一些诗词书画、传统礼仪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内容,形成图书馆的讲座文化和特色文化。这样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读者参与活动,既发挥了图书馆的真正价值,调动馆员积极性和不断自我学习,体现了馆员的自身价值和成就感,也让读者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修养的熏陶,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真正作用,有内涵的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让读者真正重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2.3利用教师的影响力,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通过教师推荐图书,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因此,图书馆应该与各个学院的任课教师紧密联系,做好学科服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教师宣传图书馆的价值,推荐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读者人文素养的图书,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和文化修养。例如前一段时间教师推荐《平凡的世界》认为对青年有很大的鼓舞作用,那段时间图书馆中的这本书均借出,还有许多学生继续询问这本书的归还日期想要借阅,可见教师的影响力之大。

2.4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的渲染作用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均给学生提供了休闲舒适的空间,以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但这种吸引读者的方式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考虑到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问题,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应简单大方、中庸内涵的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对图书馆的建筑命名可以校历史人物命名,来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布局设计的一些细节注重中国传统布局设计,这种设计和布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引以为荣,有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重视以这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同济大学图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立了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闻学堂。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的各处细节烘托出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才真正实用的教育读者传承传统历史文化,同时也以中国化的方式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

3结束语

第7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提升;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精华的积淀,人们常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更是支持着炎黄子孙不断进步的根本。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不可小觑。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国文明为什么在其他三大文明相继消亡之后依旧没有被掩埋在历史的洪荒之中?我认为,在中华五千年形成的政治制度、文化造诣、精神产物以及物质文明中,一代代炎黄子孙能够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将其发展且发扬光大的原因便在于总能够找到合适的、能提高自己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最佳路径。但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本来就导致大学生在中学时不断接受来自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和只训练与考试匹配的习题,无法接触到关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步入大学后,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行纯职业化教育,可有可无是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面临的最大的窘状,高校忽略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大学生们逐渐失去了承担华夏文化传播的这份责任的意识。

第二,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浪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关于这点,最有力的体现便在于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过重阳节、中秋节,反倒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倍受追捧和热爱。面对西方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固然可以学习借鉴,但由于大学生没有社会历练的经验,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国外的学校优秀,国外的教育体制完善,国外的文化经典才是精粹,等等言论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过度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不愿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则会其失去本心,造成年轻人群体逐渐跟风,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被“冷落”。

第三,科技产物剥夺大量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全面,使用越来越方便,它们已经成为大学生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查阅资料、购物、娱乐游戏,一部手机都可以解决,大学生太多课余时间被消磨在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中,学生逐渐缺少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失去了找寻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

第四,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社会上有关传统文化的典藏少之又少,图书馆里的文化读本不过是简单罗列,有些内容又晦涩难懂,大学生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媒介,政府没有鼓励相关单位到大学里出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没有给予文化应有的重视和扶持,使提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大大减弱。阻挡着一代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远不止这些。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提高对大学生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地生存,我们都该意识到,国家如果要谋求更高更远的成就和发展,传统文化素养绝对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装备的最坚硬的铠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以下条件应是必要的:

第一,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吸收多元化文化同时,让大学生热爱传并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文化课绝对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有平台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传授太极拳、开展朗读文学经典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时时处处让大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增加从事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师队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困惑时,教师队伍能够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西学为己用,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大学生不能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席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吸收利用。当代大学生应该秉承这种思想,理性看待西方文化,不可偏执的一味随西方浪潮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多读经典,解其深意,从中感受到特有的文化魅力,始终坚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尊重祖国各地域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第8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根据街道关工委20xx年寒假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结合新华社区实际,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配合街道和学校做好假期未成年人的思想、法制、安全、教育工作。为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愉快的假期活动,特制定社区寒假:

一、为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发扬中华民族爱清洁讲卫生的优良传统。组织孩子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细致地搞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环境。组织开展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以清理身边白色垃圾为主题,大力做好爱国卫生运动,使孩子们在度过新年的同时增强对卫生工作的重视和热爱。

二、配合街道关工委、学校,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为提高青少年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社区为孩子们准备了“以案说法”专题讲座,请社区民警于海同志进行法律教育课,让孩子们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寒假。

三、结合建国60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重大节和纪念日,对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教育。组织孩子们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开展学习民族英雄事迹,发扬爱家、爱党、爱国的民族精神。

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用圣贤智慧熏陶孩子们。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价值极高的精神文化宝藏,是驱动中华民族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要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针对孩子们制定适合他们阅读的传统文化书籍,以丰富传统教育知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五、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根据“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孩子们到辖区内“夕阳红”养老院慰问演出,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让孩子们在关爱老人的过程中增强尊重老人、孝敬老人的意识,提高全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意识。

六、大力开展赞改革开放30周年伟大成就和科技成果的活动。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开展“赞改革、颂成就、爱祖国、思党恩”的主题活动。组织孩子们以xx大知识手抄报制作的形式学习xx大精神;组织参观辖区内企业,提高孩子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切身认识。

社区XX年寒假工作计划(二)

根据街道关工委XX年寒假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为使广大社区青少年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武定新村社区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的精神为指导,积极配合街道和学校做好假期未成年人的思想、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社区精心组织寒假青少年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愉快的假期活动,特制定社区寒假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童心盼青奥”活动

为引导社区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申办青奥的活动中,为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的风采,社区假日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继续开展“申奥小小行动天使”活动,包括引导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我为青奥在行动”活动;做一张申办青奥的祝福卡片;走进社区、街头做一次申办青奥的小小宣传员;将青奥相关知识告诉一个手拉手小朋友的“青奥知识一传一”活动以及参加“迎青奥我运动我快乐”趣味体育活动。

二、开展“低碳生活从新年开始”活动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在青少年中开展“低碳生活从新年开始”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并号召青少年带动家人积极实践低碳生活,社区特围绕主题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花灯制作系列活动,倡导社区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随手关灯、关水,多步行,多植树,多坐公交,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三、开展“青少年平安自护”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自护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寒假期间,社区继续以“平安自护”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自护技能,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有关交通、水、电、燃放、饮食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青少年都能够平平

安安过好春节。社区特邀请社区民警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契机。社区要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组织少年儿童开展了解一个趣闻民俗、学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背一首古文活动,让少年儿童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广大少年儿童培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自觉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第9篇:传统文化讲座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思想品德;探索

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从思想方面还是从品德方面,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品德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对思想品德课程的了解也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浅显易懂的,可以先将一部分相对通俗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课程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理解。

一、潜移默化的教育

初中生刚刚离开小学,对知识处于一种非常渴求的状态,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又处于青春叛逆期,非常需要正确的知识引导和心理引导。所以,学校可以适当举办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文化活动,或者是定期举行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或者是定期宣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这样也能够有效辅助相关教育者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二、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要提高教育者本身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教师真正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中,才能够给学生进行授课时,及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思想品德课传授给学生,从而起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进一步加深思想品德学习的作用。

如果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科学合理地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那么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多地学习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学生来讲是一件非常切实可行的事情,能够帮助初步开始学习思想品德的学生起到启蒙思想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