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继电保护发展前景范文

继电保护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继电保护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继电保护发展前景

第1篇:继电保护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机构;问题;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6;TM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94-01

智能化变电站不仅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而且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率及供电质量。随着智能变电站的高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机构

智能变电站是将自动化一次设备基础上加上网络化二次设备,以IEC61850通信规范为前提,将原来保护装置的交流量输入插件更换为数据采集光纤接口,用以太网统一传输GOOSE以及采样值,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性,并具有继电保护和数据管理等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现场间断层装置、中间网络通信层、后台的操作层。

1.1 智能变电站的控制层。智能变电站的控制层的主要设备是主机、运动装置、规约转换器等。主要功能是,对全站数据信息的实时汇总,对数据库的刷新,并把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接受指令,向间隔层和过程层传递指令。另外,可以根据不同运行方式,预先结合离线定制整定算法,确定几套定值整定方案,确定系统运行中发生状况时,保护相应切换到预先设定好的一套定值区。

1.2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和接口设备,其核心设备是交换机。过程层对继电的保护主要通过快速跳闸装置。首先,对电力运行的电气量进行实时监控,比如电流、电压幅值、相位、谐波分量等,并通过交换机以网络交互式传递信息。其次,检测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等。最后,执行和驱动操作控制,比如直流电源充放电的控制。

1.3 智能变电站的间隔层。智能变电站的间隔层承担着对设备进行保护和控制的作用,对间隔层数据的实时采集以及控制命令发出的优先级别等,开展操作同期以及其他控制功能,承担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

2、智能变电站常见继电保护配置

2.1 智能变电站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配置。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主要应用过流保护或者变压器保护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的变压器系统中。如果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出现不对称短路情况时,则会引起的相电流继电器动作,同时也会导致继电器动作,这时常闭触头断开,造成低电压继电器失压,常闭触头闭合,启动中间继电器。如果想要使电流继电器通过常开触头进行启动时间继电器时,则需要通过整定延时将启动信号以及出口继电器使变压器两侧断路器断开。如果出现短路的现象时,由于在短路瞬间将会出现短时负序电压,则就会造成电压继电器失去电压,如果负序电压消失后,则常闭触头闭合,所以能够将电压元件的灵敏度得到提高。

2.2 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配置。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配置主要是以纵联差动作为主保护系统,后备保护装置主要是集中式保护装置中。对于单断路器方式的主接线以及线路保护装置通过主保护系统的对侧线路保护和光纤通信口保护装置通信,以能够达到实现纵联保护的作用。

2.3 智能变电站变压器保护配置。智能变电站变压器保护装置主要采用分布式装置,实现差动保护功能的,变压器后备保护主要采用集中式配置方式实现保护,而对于非电量保护装置主要采用独立式安装方式,具体安装方式主要是通过电缆直接引入断路器跳闸,然后跳闸命令通过电缆线引入GOOSE和采样的网络上,确保了变压器保护的灵敏性及完整性。

2.4 智能变电站电压限定延时的过电流保护配置。在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由于外部短路问题很容易造成过电流和不正常运行而出现过负荷电流,其可能在数值上相差不大,但是当外部故障出现问题时,过流保护动作跳开相关设备。如果是过负荷故障时,变电站保护装置动作有可能跳开过负荷的线路及变压器等设备。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中为了能够区别故障原因,则需要将过电流保护中加入低电压元件,这种保护系统主要是由低电压元件和过电流元件组成的复合电压过流保护,从而很好地发挥过电流保护的性能。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二次回路接线故障问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涉及到的二次回路数量较多、接线复杂,常常是故障频发环节。设备检验时,通常会注重检查设备本体,忽视对二次回路接线检查,所以运行中会出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比如开口三角N与L、PT切换时失去了零序电压,造成回路不畅通等。

3.2 影响电流速断保护问题。智能变电站中的主要保护是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是在最大运行方式情况下利用系统线路的末端三相短路电流来进行整理规定的,但是由于其灵敏度大于1.2,因此要把动作电流值取得较小一点,特殊情况下,比如线路较长及配电变压器较多时,即系统阻抗能力比较大的时候,动作点就要取更小的数值。如果在整定时不考虑给电流速断保护带来的影响,那么配电变压器投入时所产生的励磁涌流的起始值就会远远超过无时限速断保护定值,进而造成系统故障后恢复送电时发生开关合上或运行过程中频繁跳闸的情况。

3.3 系统短路电流增大问题。随着电力系统的深入发展及供电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如果变电出口处或者是配电出口处发生短路,那么短路电流就会变大,甚至会达到普通额定电流的几百倍。在正常情况下,短路电流倍数越大,那么就会造成误差较大的电流互感器变比,进而就可能使灵敏度低的电流速断保护拒绝操作命令。

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发展前景

在目前阶段,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从而有效的促进了继电保护的发展,将保护的模式从传统的模式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了数字的模式,并且通过对历次智能设备和二次网络设备的运用,更好的实现了智能变电站当中电气设备信息的共享。先进的智能变电站使用的都是可靠和先进的设备,是以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采用自动化程序来采集信息、控制信息以及对电网进行检测和保护的电站。同时,智能变电站还具备了电网控制和调节的功能,能够在线决策以及互动。智能化就是实现了人性化,让变电站同人一样能够调节电网。如果电网中的电压负荷开始增加,其就会送出需求电量,相反,如果负荷下降时就会减少电量输送,这样就能够确保能源得到节约,实现电能能源的节省。 当前,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尽管不是很多,而且还处于推广的阶段,但是同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实现了可视化,通过告警和防误等功能能够避免检修过程中和故障出现时需要停电的问题,而其主要的设备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此外,智能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同常规的变电站占地相比要少,其优势十分明显。智能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为减少智能站投资提供了条件。因此,在不久的未来,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应用。

5、结束语

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已经逐渐成为变电站发展的趋势,继电保护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在电气元件出现故障时能够发出警告和断路器跳闸指令,是有效避免故障发展的自动化设备。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建设和使用,将使得继电保护配置在智能变电站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志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1).

[2] 任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

第2篇:继电保护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影响。

中图分类号:TM65 文献标识码:A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的控制、测量和网络化的普及等方面有着非常深远的发展意义。特别是目前智能电网还处于初级发展期,所以就给继电保护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应用发展中,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信息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建设,并且还在大力建设中。而各种先进电力技术的应用也给继电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基于这些影响,来探究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的应用。

1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的构成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参与了电力系统控制和测量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中,首先采用各类传感器对电力系统中的输电和供电等主要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然后把监控所得的信息通过可行的通道传递到电力网路系统中进行整理和分类,最后把整理分类好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根据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极值标准,对设备进行远程的调整。此外,一个保护装置不仅仅需要采集保护设备的各种信息,还需要掌握与此保护设备相联合的其它设备的信息,以便于在没有人工关注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的把系统的故障降到最低。因此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不仅能够跳保护设备,还能够对保护设备的各个关联节点发出连跳命令。

2 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智能电网主要是以物理电网为主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把电网系统中各个部分联接起来,构成一个智能化的电网系统。而继电保护是智能电网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其应用也受到了智能电网的各方面影响

2.1 数字化

目前的智能电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字化,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各种数字接口与电子互感器而实现的测量手段的数字化;第二是利用光纤网络数字传输代替传统的状态量电缆传输与模拟量的电缆传输而实现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电子互感器拥有体积小、高绝缘性等特性,并且其利用光电转换的测量原理也给继电保护带来了较宽的传输频带和较好的暂态性能,消除了传统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与电磁式互感器的测量误差。因此,在未来的继电保护发展中,其工作重心就应该是简化继电保护的辅助功能,并且能够用数字化的传感器最大程度的提升继电保护的成效性。 2.2 网络化

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已经开始普及,整个电力系统也在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对于继电保护也有着很大的变革。对于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信息的获取。变电站的网络化给继电保护带来了网络上的共享式,使得其不再局限于单单保护自己的设备,从而把变电站所有的设备信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第二是信息的发送。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得控制信号更加精准和及时的在整个系统中传递。

2.3 广域化

随着电网信息化在我国的深入推广和发展,我国很多区域都开始大力推广基于PUM的WAMS网络建设,并且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建设,并且这也将是智能电网在控制环节的重要部分。虽然从建设初衷上来看,WAMS网络建设并不是以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服务为出发点的,但是因为其包含的广域性却可以大大的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个装置安全性能。

2.4 输电灵活化

智能电网最大的特性就是能够大大提高输电的效率,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更加的灵活。因此,在智能电网中有着很多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统一潮流控制器和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等一系列的交流灵活输电技术。不仅如此,我国电网特有的交直流混合输电也大大增加了整个电网系统中的非线性可控电力元件的数量。以电力电子元件为主体的智能电网和以旋转元件为基础的传统电网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因此也给目前电网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5 整定自动化

传统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往往只针对被保护的线路,并且其调整定值因为单线信息的局限性也有很多的偏差。而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能够把整个电力系统中被保护的线路和与线路有关的设备有机联合在一起,集中整个系统中各个部分的运行信息,从而对系统进行分布协同的保护,大大增加了继电保护的精准度和适时度。

3 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适时调整保护定值

首先,由于智能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以及潮流流向的不确定性,需要相应的保护定值拥有较为良好的适应能力。继电保护中的距离保护和电流保护在实现的时候,就要保证保护定值能够跟随着运行方式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其次,继电保护的保护功能也需要跟随着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对于保护定值的影响。其主要是因为智能电网中的各类传感器对于温度和容量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微小的温度和容量都会给最后的结果带来变化。

3.2 改变继电保护的配置形态

智能电网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继电保护信息获取和发送的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主保护的性能也会因为网络化的信息而得到提升,而继电保护的配置也会利用网络共享的控制信号而发生一定的变迁。此外,共享信息在广泛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3.3 提高安全自动装置的性能

由于智能电网信息广域化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安全自动装置和实践敏感性不强的后备好糊装置的性能,进而使得这些装置的延时整定得到大大的改善,从而避免大范围定点事件的发生。

3.4 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兴能源的广泛应用,也给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此外,智能电网的灵活控制方式主要是靠电力电子控制来实现的,且也改善了传统电网的故障暂态,因此对于适应于当下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新技术的研究也是未来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各种先进技术也会得到更有深度的研发。而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的应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而我国的智能电网目前还处于急速的发展期,因此继电保护的研究也会有更深远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智能电网的管理和研究人员,在当下更应该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结合继电保护当下的应用重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透彻的分析到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因素,促进智能电网在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保会,郝治国.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的进展(二)—保护配合方式的发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02):1-4.

[2]崔雨晴,王潇洋,章建明,杨凡弟,苏再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305-306.

[3]薄志谦,张保会,董新洲,曾祥君,李斌.保护智能化的发展与智能继电器网络[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2):1-12.

[4]于钊.继电保护的变革—在智能电网影响下的继电保护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165.

第3篇:继电保护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暂态量;保护;高频;行波;差动;新式算法(prony)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现在国内电网的趋势为全国形成一个大的互联网络,为此,关于大容量、远距离、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必须。对于特高压以及超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它的两端通常连接着大系统,具有较远的输送距离以及较大的传输功率,因而对其上的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现在继电保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传统型继电保护考虑的量为工频的相关电气量,但是随着对于电力系统的逐步增高的要求以及各项技术(通信、计算机及DSP等方面)的发展,对于故障过程中的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中,介绍了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的相关背景知识、相关原理以及分类等方面的内容,一种基于新算法的暂态量的保护在本文中得到探讨研究。

1 应用于输电线路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相关背景知识

暂态,即瞬态,是由于电路中的储能元件的存在,在电路分合瞬间产生的对应瞬时的状态。输电线路在发生故障瞬间,会产生持续时间很短暂的瞬态过程。

传统型继电保护考虑的量为工频的相关电气量,保护装置的整定值都是根据工频电气量而设定的,但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存在着暂态分量,使工频下电压及电流波形畸变,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保护误动作[1]。为此,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被提出。电力输送线路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含有很多表征故障信息的故障信号,例如位置、所属类型等等。

应用于输电线路的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例如保护的快速性,在系统振荡时不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等。在分析得到故障信息后,不仅可以实现保护,还可以实现测距以及自动重合闸等其他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此,对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基于暂态量的保护的研究成为必须,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

另外,在硬件方面,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传输方式、互感器的一个新应用——光电互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及数字信号处理DSP及其例如小波、prony新算法等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发展都是基于暂态量的输电线路的根本保证[2]。

2 应用于输电线路中的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研究现状

当今最通用的关于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的分类为两类,即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以及基于高频分量的继电保护。

2.1 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

最开始应用于输电线路中的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是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该保护的根本判别根据是故障瞬间行波的相关特征,例如幅值、极性以及反射特点等 [3]。基于行波的方法的优点是速度极快、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检测时间极短。

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根据原理以及装置分类,有极性比较式、差动、方向等保护。本文对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差动保护进行介绍。

2.1.1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特点(以差动保护为例)

如图1所示,在线路M端输出的行波经过一定的时延后到达N端,并不会发生改变。将MN两端的正向行波差值与设定的整定门槛值进行比较,来判断保护区域内,是否发生故障,这是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说明 [4-5]。

图1 行波在电力输送线上分布

此类差动保护具有简单易懂、判别故障较为容易,根据行波信息容易判别出是否故障。但是采用此类差动保护,忽略了衰减特性,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对线路两端行波的同时性要求较高,传输通道要求较为严格,这些限制了它的发展。

2.1.2 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存在的局限性及研究重难点

首先,一方面由于在故障发生的瞬时,电压的初相角并不能确定,另一方面,行波的反射与母线所连接故障线路数目有很大关联,而母线结构对于我们是不确定的。以上两个方面造成了行波信号的幅值等不确定,从而影响判别。

其次,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谐波和雷击等因素产生的谐波行波的特征类似于故障行波,很难把它们做明显区分,这样极易造成保护误动作。

由于前面问题的存在,如果解决,仍是个严峻的考验,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并进行改正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2.2 基于高频信号的继电保护

与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方式类似,基于高频分量的继电保护方式也具有简单、极易判断故障等优点。在初始角较小的情况下,性能更优于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方式。基于高频分量的继电保护按照数学处理方式不同分类,有小波算法、prony算法和形态学等保护。本部分对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于高频分量的继电保护方法新算法——prony算法保护进行介绍。

2.2.1基于行波的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及特点(以新算法prony为例)

最初为了分析气体膨胀相关原理而提出的prony算法起源于1795年,它主要针对指数(复数)衰减,建立这样一种数学模型,将对象进行线性组合,来模拟一类数据,该类数据采样方法为等间隔采样,后期对于此类方法进行改善,可以应用于信号相关特征值进行估计[6]。

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较而言,新算法(prony算法)的性能更优良,这是因为它更切实际,更符合实际故障运行情况。如图2所示为基于高频分量的新算法(prony)流程图。

图2 基于高频分量的新算法(prony)流程图

基于高频分量的新算法(prony)具有很多优良特征,例如,在噪声情况下并不会影响信号的提取,对于表征暂态过程具有全面性,具有极高的精度等等。

2.2.2基于高频分量的继电保护存在的局限性及研究重难点

同基于工频分量的继电保护比较而言,应用于高压传输线上的基于高频分量的保护有很多优良性能,但与此同时,仍存在着相关问题及局限性限制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电保护在整定过程中,相关原则还需要完善和改进,如今的理论基础还不够行成共识;

2)在暂态过程中的提取信号分量仍是研究的重难点,来满足继保的相关要求;

3)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并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并且,为满足可靠性要求仍是一个难点,例如,故障选相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应用于输电线路的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前景展望

对于高电压输电线路而言,利用某些新型的信号提取、处理方法,例如基于高频的继电保护新算法(prony)等,对于满足继保特性要求都具有优良特性。

随着各项高新技术(通信、计算机及DSP等方面)的发展,继电保护的集成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将这些新技术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综合各技术的优势,来分析暂态过程量以及处理相关问题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由于仍需要解决某些存在问题,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暂态量保护的研究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是,目前基于暂态量的继电保护研究越来越成熟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暂态量的保护一定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4 总结

我国的电网的发展趋势为利用特、超高压传输线联结电网,为此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更高更严,传输线上的暂态量保护正在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暂态量保护应用于特、超高压系统中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同时,在应用中,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本文对于当今比较完善的两种暂态量保护进行了介绍,它们分别为高频暂态保护以及行波保护,然后阐述了关于行波保护中的差动保护以及基于一种新的算法(prony)的高频保护的相关知识(原理、优缺点等),最后对暂态量保护的产生背景以及相关的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和介绍。

参考文献

[1] 黄少锋,王兴国,刘千宽. 一种基于固有频率的长距离输电线路保护方案[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8):59-63 .

[2] 夏明超,黄益庄,王勋. 高压输电线路暂态保护的发展与现状[J]. 电网技术, 2002,36(11):65-69.

[3] 杜刚,桂林,党晓强. 高压电力传输线行波保护技术原理综述[J]. 四川电力技术,2008, 31(1):26-29 .

[4] 董新洲,葛耀中,贺家李. 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现状与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5 :56-60.

[5] 罗四倍,段建东,张保会. 基于暂态量的EHV/UHV输电线路超高速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电网技术, 2006,30(22) :32-41.

第4篇:继电保护发展前景范文

1光纤通道的配置方式

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厂、输变电系统、配电系统等共同组成。而在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双光纤通信的组网方式极其灵活,大致分为树形、星型、链型、网状、环状等。按照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光纤网通常采用环型网或者树型环型相结合的网络,并通过与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由于环路节点较多,为防止光缆设备故障、通讯中断等通信事故出现,大多数企业采用双光纤环路自愈网,并配置具有自愈功能和自动切换的光纤收发器。当光缆出现故障时,断点两侧的光纤设备通过双环路切换器构成新的光纤路径,实现自愈功能,为电网的运行调度和继电保护系统保驾护航。

2光纤通信有利于保护输电线路

供电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对电网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因此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必须做出及时高效的反应,快速切除,及时解决故障,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继电保护发生拒动的现象更是不被允许的。另一保护电网的有效方法是全线速动的纵联保护,其保护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高压电网的稳定运行。当出现故障时,高压线路纵联保护两端的保护装置通过故障信息的交换,可以甄别出是本线路故障还是区外故障,并根据不同的故障采取不同的方法。在遇到区外故障时不动作,在甄别出是区内故障时,快速反应及时切除故障以达到保护的作用。光纤抗干扰性,容量大的特点为电流差动保护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3光纤通信在电网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现代生产生活中。光纤通信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广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通过数字传输手段传递电量讯号、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取代金属电缆共同构成了网络通信的二次系统,这种网络二次系统成为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基础。而智能化电力系统则是对信息传输全程实现数字化,这对光纤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信技术也应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应用上的平稳发展,并对重点技术及科技难题进行逐一突破、逐步完善。电网现代化要求调度自动化进一步加强,要求人力从繁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调度自动化有利于优化配电网络结构,简化保护和运营程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作为新的传输媒介,将光纤运用到电力通信系统中,并依据电力系统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改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转能力,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光纤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通信会越来越完善,光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深化。

4小结

第5篇:继电保护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系统无时无刻都处在使用中,在电力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随时发生各种突发的状况,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力系统突发状况就是突然间的停电,也就是电力系统的短路问题。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在这种突发状况发生的时候对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能自动反应电力系统发生突发状况并发出信号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将出现问题的元件在电力系统中切除,对未出现故障的元件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使其他元件可以正常进行运作。在出现电力元件不正常运行的时候,可以发出信号对这一现象进行预警。

在电力系统运作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以防止其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的状况,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故障还是有可能突然的发生,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应该快速的把故障的元件分离开,故障元件的分离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电力系统短路的危害

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首先是如果发生故障的面积很大的话,可能会导致短路的电流把电弧点燃起来,使其他的元件也发生短路。其次是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的时候,短路的电流通过完好的元件的时候可能出现发热的状况,使得完好的元件的性能发生变化,使它的使用寿命减短。再次是电力系统的突然短路会导致部分地区的电压迅速下降,对于使用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该区域有工厂的存在的话,可能会使工厂的车间无法正常工作,对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会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工厂的效益。

还有一种情况是,电力系统的电气元件的工作环境遭到了破坏,但是电气元件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在电气元件处于过度负荷的状况下,会使元件承载的电流加大,绝缘材料的温度会不断的增加,这样就会导致线路绝缘性的不断降低。此外,电力系统因为运行功率的缺额会导致功率的降低,电力系统因此发生震动,这样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和电路都会给在使用电力的人员和设备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2继电保护现状

现阶段各种主电气设备、低高压线路都有相对应的微机保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特别是线路保护已形成系列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微机保护是比较高的,远远高于其他的各种保护措施。目前对于220KV的继电保护装置已经基本是国产的,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国产的继电器优势方面非常明显。

3继电保护新技术探索

3.1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自适应机电保护的相关概念了。它是一种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措施。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出现对电力系统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新措施。它可以有效的保护电力在供应的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对用户的用电安全是一项安全措施。这种保护原理一经出现,就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关注,科学家也在此方面不断的进行研究,为了使它可以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3.2人工神经网络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因此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研究工作也转向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基于生物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存储信息、并行处理、自组织、自学习等特点,其应用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非线性优化等方面上。

3. 3变电所自动化技术

在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这这些方面的工作上逐渐运用上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变电站以前的工作状况,简化了工作量,使得更大规模的变电站也在此方面快速的发展着新的技术。继电保护和自动化的结合工作成为了一项对电力系统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他们的相互结合工作,使得远程控制、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为了可能。以远方终端单元、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微机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控制保护屏,它能够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都发生改变,减少资金的支出,提高二次系统的可靠性。伴随着计算机性价比的增大,于此同时现代的通讯技术每天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各种标准化规约的陆续推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将更加迅速。

3.4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的特点是电力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便于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网络。为了实时的交换信息和设备层次上近乎瞬间的供需平衡,在这个关键目标下,继电系统的保护发展取得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也催生了一批新的商业模式,其技术涉猎广泛,如再生能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许多工作集中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及灵活运行的控制策略上。未来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将在传统电力系统趋向智能系统的转变中迎来创新。

现在,变电站已经使用了计算机数字化对变电站进行监视、控制和保护,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单一的实现的,并没有把所有的功能都结合起来,各个装置之间缺乏整体协调和功能的调优,且功能交叉、输入信息不能共享、接线复杂,这样就从整体上减低了自动化的可靠性,对于这些功能的开发和投入使用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最后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样的实际效果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一种否定。变电站使用的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常规的自动化系统,它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微机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正常运行的监视、操作、电压无功控制、量测记录和统计分析、故障运行的监视、报警和事件顺序记录与运行操作,大多不涉及继电保护、紧急控制、故障录波、维修状态信息处理等功能,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变电站的自动化集成的程度,对将来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前景进行相应的预测,可以把自动化系统分为协调型自动化和集成型自动化。协调型自动化仍然保留在间隔内各自独立的控制、保护等装置,各自采集数据并执行相应的输出功能,通过统一的通信网络与站级相连,在站级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微机系统,进行各个功能的协调;集成型自动化既在间隔级,又在站级对各个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是现代控制技术、微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应用。

结语

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竞争同时也是电力市场进行革新的动力,所以在继电保护和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电力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集成自动化方向发展。微机保护必将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呈现更新的特征,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素玲.工业企业供电与变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