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技巧的理解与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沟通;技巧;家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59-01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初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满足学生家长对学生只是增长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望,从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知识与精神层面都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具有叛逆和敏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基于这样的沟通对象,初中班主任的沟通工作就显得比较复杂和棘手,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教学工作,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根据时展的要求,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时代性。这是由于在时展的当今,初中生都已经是零零后,他们所具备的物质水平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都让这些孩子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热爱自由不喜欢被束缚,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了解当前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注重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免与初中生沟通过程中产生障碍。
2、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全面性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单方面的人才逐渐会被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多方面要求和教育学生。
3、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具有针对性。不同的学生的性格是迥异的,因此不能一刀切、统一对待,而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教育,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特点,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沟通工作的主要技巧
1、初中班主任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对自身的形象进行规范才能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的良好形象体现在教师的素养、品格、道德、修养以及生活习惯等细节方面,班主任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品行才能在教学中具有威严和说服力,才能为初中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班主任想要在沟通过程中增添自己的说服力,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首要工作是树立良好的形象。
2、初中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沟通方式。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处于半成熟的状态,他们的好胜心和自尊心较强,如果采用批评的方式会让学生丧失自信心,长期以往会让学生感受到极为严重的不被尊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付出,同时给学生适当的建议。只要这样才能让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学生接受在即的建议,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善于运用肯定、表扬和鼓励的沟通技巧是初中班主任沟通的有效方式,也是最为合理的沟通技巧之一。
最后,初中班主任在沟通的过程中要用心倾听。初中的学生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看法和见解,他们需要倾诉和被认可,但是由于年龄和身份的不成熟使得他们的想法和见解不被重视,甚至连表达的机会都没有,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只要这样才是师生之间真挚的沟通,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也才能让教师和学生达到共赢的效果。因此,用心倾听是初中班主任有效沟通的手段。
三、初中班主任与不同对象之间的沟通技巧
1、与初中生的沟通技巧。初中生在身心发展上都普遍存在着极强的好胜心与好奇心,所以,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不能打压批评学生,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与初中生沟通的过程中一是要多鼓励和肯定,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学生,让后再向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对班主任的话产生认同。二是班主任在与初中生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愈发的重视经济利益,物质观念比较重,其中包括一些迷失在物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根据新闻报道,有些家长贿赂班主任,并且让班主任开小灶。现实生活中这种案例数不胜数,而班主任更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教师这些不公平对待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导致了教育不公的现象。初中班主任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众多学子的未来,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一视同仁,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长的言行举止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因此,与家长沟通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初中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需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以及父母状况、父母与学生交流沟通情况,这些都是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教育工作的突破口。除此之外,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以礼待人,不应该将学生的错误完全归结在家长身上,要以平常心的态度耐心地与家长沟通,稳定家长的情绪,从而促进有效沟通的实现。
3、与同事之间的沟通技巧。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除了管理工作之外,首先是一门课程的教师,比如语文、数学或者外语,因此,班主任担任的课程也许他对班上学生学习情况了解比较多,但是对学生在其他老师课程的表现就不太清楚了。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多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其他课堂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真倾听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并理解教师的诉求,对学生的看法不能苛求相同,多分享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吴长军.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吉林教育,2015(0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技巧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班级的好坏,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初中生,需要一个善于与学生沟通的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与学生沟通即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彼此信任,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班主任了解并关爱学生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为此,班主任要多亲近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及家庭情况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睦相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班主任关爱学生的前提是了解自己的学生,关爱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的P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朝着班主任期待的方向前行。学生对班主任的依赖与敬仰源自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基于此才能使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从而向班主任吐露心声,便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状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从多方面去关爱自己的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
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行为给予学生关爱,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自己的爱,从而信任班主任,愿意与其沟通交流,接受班主任对自己错误的纠正,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因此,班主任要在了解并关爱自己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沟通。
二、班主任尊重自己的学生
初中生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班主任应对学生给予尊重。班主任尊重自己的学生、认可自己学生的行为,对学生是最大的鼓励,并由此使学生愿意靠近班主任,尊重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使其与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尊重、理解、信任的关系,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思想上,还应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是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爱心与快乐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班级呈现出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独立的思想[2]。
三、沟通时语言婉转幽默
有效沟通能够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应该是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班主任倾听并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及行为进行纠正,而不是班主任单方面的语言教育。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运用沟通技巧,使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纠正,并且不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初中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班主任在纠正其错误时,可以采用婉转幽默的语言将自己对待事件的看法表达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又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通常会找机会与学生进行谈话形式的沟通,在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同样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若是班主任态度强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责批评,不仅不利于班主任纠正学生的错误,还会使学生与班主任离心,导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完成。反之,班主任在谈话中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婉转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学生了解班主任的用心良苦,在改正错误的同时,更加亲近、尊重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故而,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及态度,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四、班主任给予学生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能够有效提高沟通的效果。初中生正处于有独立思想,却又不成熟的时期,更加需要班主任的信任,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因此,初中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传达给学生对其信任的信息。
首先,班主任要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班主任可以将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讲给学生听,并允许学生对自己讲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初中生已经有能力处理一些问题,班主任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放心地让学生自行处理,班主任只需要鼓励学生,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3]。
此外,班主任的任务不仅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生活常识等技能,还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班主任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为提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机会,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增强学生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快乐的成长,也会更加信任班主任,更愿意对班主任说出自己的困惑及想法,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促使其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是其重点工作内容。沟通是心与心交流,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了解并关爱学生、给予学生尊重、婉转而幽默的指出学生的错误,同时还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使学生主动与班主任亲近。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徐亚丽.对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35-36.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092-02
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1]。因此,为了发挥医者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医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及沟通技巧。
1 医患沟通的定义及意义
1.1医患沟通定义
沟通(communication)是一个外来语,其一般释义有:通信、传达、传授、交易、联系等。沟通不仅仅是谈话,谈话是沟通的一种手段,却不是唯一手段,人们需要借助各种媒介如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传递给他人。医患沟通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沟通,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以及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的特定的人际交流。
1.2医患沟通的意义
医患沟通是达到医学目的的需要,医学是以促进人的健康为目的的,是“仁”学,集中体现了真、善、美。医患沟通是医学诊疗的需要,而诊疗过程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有效和高质量的服务,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基础上。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2],相当一部分医疗纠纷,不是医疗技术服务的原因引起,而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或是交流质量不高造成的。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疗仪器的大量使用,临床医生对医疗仪器检查过于依赖,诊断治疗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归纳的能力相对较差。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医患沟通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医患沟通体现了医疗活动中浓浓的人文情愫,有助于避免医患关系的简单化、唯技术化和医学价值利润最大化的弊端。
2 医患沟通的时间、内容、方法[3]
2.1医患沟通的时间
院前沟通: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与辅助检查等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对符合入院或有转院指征的患者,应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的意见,争取患者对各种医疗处置的理解。同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入院时沟通:病房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在入院后8小时内,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即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关于疾病的沟通。急诊入院后2小时内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入院3天内的沟通,在患者入院3天内,医者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等,同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住院期间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的随时沟通;在有创检查、有风险处置前时;在变更治疗方案时;在贵重药品使用前;在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在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的转归时;在输血前;在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及药品使用前的沟通等。
出院时沟通:患者出院时,医者应向患者或家属明确说明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出院医嘱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
出院访视沟通:对已出院的患者,医者可采取登门拜访、电话、信函、网络等访视方式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院后用药、休息等情况的康复指导。延伸服务范围,有利于医患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在患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沟通[4]:不管服务对象是初次就诊的患者还是多次就诊的熟悉的居民,医务人员都要说明工作的目的和内容。要使用礼貌用语,语气亲切,语调平和;动作轻柔,注意开、关门声音要轻和换拖鞋;送上健康教育资料或小礼品,以表示对其配合工作的感谢;涉及家庭和个人隐私,应予严格保密,不愿回答问题采取“迂回战术”,提出相反或相近的问题;避开或少用“死掉”一词,可用如“过世”“去世”“离开我们”等。
2.2沟通内容
诊疗方案沟通:现病史与既往病史;体格与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与确定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拟行治疗方案等,可提供2种以上治疗方案,并说明利弊以供选择;初期预后判断等。
诊疗过程沟通:医者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主要治疗措施、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防范、医疗费用、医院的硬件设施及技术力量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医者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有的放矢地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诊疗转归沟通: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遗传因素、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患多种疾病等情况,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推断疾病转归及预后。
2.3沟通方法
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并在各班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分级变换沟通: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复杂程度以及预后情况,患者或亲属的文化程度及要求不同,由不同级别的医者或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如主管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者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
书面沟通:对失语或听力障碍者,并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的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集体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共同集体沟通。
集中沟通: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可召集患者及家属举行会议,集中沟通,介绍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
协调统一后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患者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医者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照讲解,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官认识,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
3 医患沟通的技巧性
医疗实践具有个案性,沟通的方式、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定、因情而论[5]。
3.1语言沟通技巧
倾听: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技巧,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地倾听患者的叙述,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或简单地插一句“我听楚了”等,倾听是发展医患间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步。肯定:指肯定患者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如果患者的想法是病态的,不采取否定态度,更不与患者争论。澄清:弄清楚事情的经过及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要避免连珠炮式的“审问”方式。重构:把患者说的话用不同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患者说话的意思和目的。鼓励:鼓励患者表达,用未完成句的形式,也可用正面的叙述启发患者进一步发挥;也可用自己的经历引起患者的共鸣,从而继续交流沟通。针对:患者提出多个问题时,只针对一个问题交流商讨,原则是,某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
3.2非语言沟通技巧
超语词性提示:是指我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及抑扬顿挫等,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6]。目光接触沟通: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面部表情沟通: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表露,一般是不随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医者对患者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一个人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体态表达沟通:这是指以扬眉毛、扩大鼻孔、撅嘴、挥手、耸肩、弯下腰、点头、摇头等外表姿态进行沟通的方式。接触性沟通:是指身体的接触,心理学家研究,接触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4 沟通中的心理学
一个词:沟通中常用“我们”一词,可加强医患双方的同伴意识,让患者产生认同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卷人效果”。两个共同点:在和患者沟通中,医者要善于通过“居住地、爱好、孩子、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等媒介,努力寻找强化双方的共同点,就会使患者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同族意识”,增强彼此的信任[7]。3个距离: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把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分为3种。恋人距离:0.45 m;朋友距离:0.5~1.5 m;社会距离:1.5 m以上。所以,医者在和患者相处时,要创造多种机会,“闯入”对方的心理接近区域,使彼此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
[参考文献]
[1]季建林.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2):180-181.
[2]韩淑英,史文峰.重视沟技巧,改善医患关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5):35-36.
[3]崔隽,于洪.从心理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J].包头医学,2007,31(1):20-22.
[4]李云鹏.试述社区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沟通技巧[J].社区卫生保健,2007,6(5):329-330.
[5]阎平慧,李冬梅,屈榆生.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7):54-55.
[6]孙超.医学认识的语境分析及其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2,23(4):55-57.
关键词:产妇 分娩 自信 沟通
1.引言
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对分娩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分娩自信心极大地影响着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1]。因此,增强产妇自信心,消除产前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她们处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显得尤其重要[2]。探究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方法,提高产妇护理质量,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3]。结合我院产科工作实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重点课题研究――有效沟通,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做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400例2013年1~6月期间入住我院产科的顺产、剖腹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组在一对一责任助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模式路径图实施;对照组则按照一对一责任助产常规护理实施。观察不同沟通方法对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及对分娩自信心状态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成立研究团队 选取科室医护人员骨干若干名,科室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组成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对象的遴选、流程图的制定、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临床指导和完善总结。
2.2.2团队护理人员的培训 对研究团队中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产妇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交流技巧、礼仪、健康教育等内容,重点学习护理交流中的沟通技巧,并要求考核通过,以确保研究和对比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2.2.3护理交流方案的研究和实施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信任,患者需要对护理人员表示信任,护理人员对患者也要有充分的了解,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让患者快速适应新的环境,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表达出自己实际的要求、顾虑和想法[4],在交流中增加患者的信心。比如在对患者进行术前告知时,先让患者谈谈对手术有什么看法,而不是马上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应该倾听患者的心声,不要随意打断患者,对患者所提的问题耐心地解释,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对其心理的理解,让其把抑郁的情绪和担忧都发泄出来。
在临床护理中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真诚、参与、倾听、核对、反映。沟通过程中要把关注患者、关注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眼神和身体语言的接触表示出真诚和关爱;交谈过程中适当的点头、适当的参与而不是一味的应付可促进谈话的进行;花时间、集中精力地去倾听谈话,不要急于去做判断,认真听出弦外之音,深入地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简短地复述一遍患者所讲的内容以确定信息的准确性,不断核对自己的感觉,并做出适宜的反馈。
研究组根据沟通技巧制定的有效沟通路径图表进行实施,在团队成员护理交流过程中,在图表上对患者实施的内容打钩,由患者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的满意度测评和不足原因的分析,对路径做必要的修正和改善。对照组则按照一对一责任助产常规护理实施。同时制定患者自信心状态评分表,采用十分制,由医护人员对两组研究对象自信心状态进行打分。
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有效沟通的干预下,研究组产妇自信心状态比对照组有所增强,同时提高了其对分娩的应对能力,改善了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感受和体验,剖宫产率低,促进了分娩的结果。
4.讨论
产妇作为特殊人群,其健康直接关系着出生人口的素质,在护理交流中,有效沟通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取得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产妇也获得了心理健康,满足了心理需求,增强了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了孕产妇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恂.现代护理新概念、沟通的概念与技巧[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
[2]罗佐乾.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13(9):233-234.
学生来源为吉林大学医学部招收的临床五年制本科实习生。其特点为:(1)五年制本科实习生在进行儿科临床实习之前,已完成相应基础医学及儿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儿科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逻辑思维。可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吸收消化所得信息,并能从中寻找答案。(2)传统医学课堂实践操作极少,学生不能真实感受临床实践环节,导致积极性不高。并且,在临床实习期间,正值考研、就业的关键时期,再加上相比于其他科室,儿科从业环境差、风险高、压力大,绝大多数医学生并不想从事儿科工作,导致忽视儿科临床实习。(3)实习医学生未曾在儿科临床工作过,不能真实体会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能很好的评估医疗风险,不能完全了解儿科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2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ning)是针对某一专科问题或者病例以小组为讨论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2]。三明治教学法是指将教师多次分段讲授比作面包,将学生讨论、交叉讨论、小组汇报比作火腿、鸡蛋,最后再由教师总结的“学习—实践—学习”教学模式[3]。情景模拟教学法(scenesimulationteachingmethod)是指由医学生在教学内容需要的虚拟场景中担任不同角色,教师在旁观察,并进行指导、分析及总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4]。
2.1分派小组任务
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发言代表。指导教师提出在医患关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平均发给各组。所有学生要提前针对所提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方法。首先由教师对儿科实习医学生进行培训,树立医学生基本的医患沟通意识。每组根据已领的问题,开始参与第一轮讨论。担任本次小组的组长,为本组学生解答相应问题,必要时可寻求教师帮忙。
2.2交叉学习小组
小组学习后,每个小组中的3-5名成员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小组。每一个新成员都带有原组讨论的问题及答案,并向其他成员讲解刚才的讨论结果。如果新的小组成员对某个问题的讲解有不同意见或看法,可以随时向任课老师咨询。2.3运用案例分析教师提前准备儿科中典型医患沟通案例,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意见,寻找与患儿家属沟通的要点,讨论制定沟通目标、沟通策略。期间教师可适当提醒,重点强调儿科临床沟通的特殊性,如患儿年龄特点、语言能力及沟通能力尚未成熟、家属情绪波动较大等。组内进行讨论,模拟可能出现的医患矛盾并尝试解决办法,提升医患沟通技巧。
2.4模拟与演练
每个小组投票选出2名成员,分别扮演患儿和家属,由其他小组成员扮演医生,根据所提供的病例,结合之前所提出的问题及预测可能出现的矛盾,在全班同学面前模拟儿科医生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对话,解决医患矛盾。
2.5总结
老师认真观察每一位医学生的表现,提出实习教学的具体要求及内容,对当天重点内容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们在模拟演练中的优点及不足,帮助学生补长短板。课后,要求学生结合本次内容,撰写学习心得。
3教学考核
基于多种教学法的多样性和随机性,我们的教学考核方式也不局限与传统的理论试卷。成绩考核:1)由1-2名儿科教师(非授课教师)在旁观察,对学生出勤、学习与讨论的积极性、发言的合理性、模拟演练、沟通技巧、职业态度等几方面进行各项评分,分数越高代表该项目掌握情况越好,总分占总成绩的70%。2)要求医学生课后撰写学习心得,总分占总成绩的30%。
摘 要 沟通最常用的人际交往方法,项目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谐高效的沟通对于项目管理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文章从沟通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企业项目管理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最后就项目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沟通 策略 探讨
沟通指在特定目标指引下、个人与个人或群体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传递并最终达成协议的过程。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只有沟通才能使各方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才能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沟通技巧和绩效,会给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带来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认识,运用有效的沟通策略做好管理工作。
一、企业项目管理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
确切来说,沟通是个体为了解他人思想而采取的一种信息获取途径。从微观上来讲,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可以进行知识传递、思想交换和情感交流,最终获得理解和支持。从宏观上来讲,沟通可以为信息资源取舍与甄别、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促进人机管理的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沟通的及时、高效,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沟通的模式,做好沟通管理。通常来说,沟通管理过程主要由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发送、绩效报告、管理收尾等组成,沟通管理模型有沟通者策略、听众策略、信息策略、渠道选择策略和文化策略的管理模型之分。其中,沟通者策略的管理模型(图1)最适用于弱矩阵组织,应用也最为广泛,在此,笔者就以此为例,对沟通模型进行简要分析。
信息 渠道选择
沟通者 听众(读者)
反应 文化背景
图1 沟通者策略的管理模型
沟通者策略模式指沟通主体为达到目的,通过对自身特点、身份背景、地位和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而财务的沟通策略。在这种模型中,沟通者要分析的问题有我是谁,自身定位(职责、能力、价值),目标是否合理、有价值,是否有资源支持我的目标,我其实想得到那些人的支持,自身沟通目标是否会与他人目标发生冲突,目标实现后所带来的结果等。然后再制定目标和策略,进行沟通技能和方式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活动的发起者始终占据主要地位,发起者如果目标明确,技能较好,沟通目标实现的可能就较大。例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开发部门、制造部门和市场部都要参与活动资金争取,谁的目标明确、策略合理,争取到资金的可能就越大。
二、项目管理沟通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并完善沟通体系
项目管理沟通计划实施需要在沟通体系健全的基础上来进行,完善的内部沟通体系可以保证沟通过程、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链式沟通为核心,构建一个多层次、跨部门的沟通网,为 沟通提供便利。其次,制定内部沟通计划,根据自身组织结构和项目干系编制沟通方案,明确各部门、有关人员在业务信息沟通、战略沟通、制度沟通中的职责和权限,要求各部门在沟通中突出情感交流与沟通,以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构造良好的人际工作关系。在此基础上,项目经理和负责人还要做好沟通管理工作,要求管理部门定期上交沟通分析报告,查看部门对沟通影响要素的了解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做好信息处理和沟通目标、渠道调整工作,以增强沟通管理的有效性。
(二)树立正确的沟通态度
影响沟通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沟通态度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沟通态度决定了你与他人沟通的程度和最终沟通效果。个体如果仅凭自身职务、地位和身份去沟通,而不考虑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必然会加大与对方的隔阂与沟通难度。这就要求沟通双方在沟通过程中,首先要学会从别人的思维架构去考虑问题,进而体会对方的看法,揣摩对方会对自己的看法可能产生的意见。然后用真挚而充满情感的语言详细而准确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对方能听进去自己的话,进而接受自己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沟通的态度非常重要,个体要本着合作的态度去看待对方、看待问题,承担责任,这是沟通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例如,业务部门在沟通时,要适当考虑对方的需求,找出有歧义和引起双方产生争执的问题,然后以项目整体性为前提,在利益上双方各退一步,共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运用科学的沟通方法
所谓沟通方法,即个体在沟通中所选择的搜集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在项目管理中,沟通的方法和途径有许多种,如人们可以用口头、书面等形式来沟通,也可以电话、网络、会议形式来沟通,但是,沟通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与用户、与上级、与同事、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等等。个体只有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确保沟通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个体加强沟通技巧学习,运用合理的沟通方法去做好沟通。常用的沟通形式有口头沟通、正式沟通、书面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沟通方法有报告、文件、会议、电话、视频等,个体要根据沟通对象选用合理的沟通方法。例如在与上级沟通时,方式要严肃正式,要清楚领导权限,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讲清问题的关键,并给出几个答案供领导选择。在与项目组成员沟通时,可采用非正式方式进行直接沟通,并尽量站在项目、站在集体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以保证沟通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关键词】医护人员 医患沟通 调查分析
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领域中,“沟通技能”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这说明医学生沟通技能水平对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自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国内医学院校日益重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上也提出了较多培养模式的设想。笔者期望能够探索出适合中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可行性方案,而这必须要建立于对医疗情境中医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现状的了解。为此,笔者对220名临床医生的医患沟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江西省赣州市二所医院(二甲和三甲医院各一所)220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0份。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根据医患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编制调查问卷,包含12个题目。以科室为单位,随机选取被试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3 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
2 调查结果
在受访群体中,有93.8%的医护人员表示在医疗工作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人际沟通问题。其中,73.6%的调查对象表示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39.6%的调查对象认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会存在问题;另外,有17%的调查对象表示在与同事、上级领导的沟通中存在着沟通问题。谈及在与患者易出现的沟通问题环节方面,51%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对疾病的看法与医生不一致容易造成沟通障碍;38%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是否能够理解自身疾病的状况是产生沟通问题的原因;20%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应对疾病的情绪和态度会影响沟通。
在易出现沟通障碍的环节,有63.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治疗阶段最易发生医患沟通障碍,28.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诊断阶段容易发生医患沟通障碍,56.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会经常遇到患者家属对疾病的看法与自己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不一致的原因,6%的调查对象表示主要是因为患者家属不愿意承认亲人有病;79%的人表示是因为患者家属的医学知识匮乏;16%的调查对象表示沟通困难可能与医生的表述较难让家属理解有关;15%的调查对象认为与患者家属对医生群体的不信任或者对疾病的高期望有关。对于医患沟通的改善措施方面,51%的调查对象表示加强科普知识教育是基础;29%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在医院科室设置专职沟通人员来应对医患沟通问题;46%的调查对象认为要适当加强医生自身的沟通技能。
3 讨论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医疗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而主要的沟通障碍正是来自于医患沟通过程,这再次强调,在医学生学习阶段必须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地加强沟通技能,根据研究调查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在校期间,学校应当开设医患沟通的相关课程。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在诊治阶段容易出现沟通障碍,主要是与医患双方对患者疾病的认识、理解和态度不同造成的。其中,46%的人认为当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沟通技能。
在校学习阶段,要开设诸如《与病人沟通》、《医患沟通的艺术》、《情商教育》等相关的沟通技能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具体沟通过程不仅重视疾病,更要重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在具体关系处理中,能运用换位思考、主动倾听、语言技巧等有效沟通技巧,并能提升沟通控制能力。
3.2 重视临床沟通带教。
临床实习是培养实习医生处理好医患关系,使其成为合格医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实习期间,临床带教医生可以通过示范教学帮助医学生理解并锻炼其医患沟通能力。
3.3 在教学阶段和实习阶段,要帮助学生习得较好的言语技巧,能用通俗的解释性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避免出现沟通信息的不顺畅。
3.4 建议医院方面需要加强卫生知识的科普宣传,帮助提升广大百姓对疾病的基础认识。建议医院成立独立的疾病解释小组,协助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更好地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疾病。
参考文献
[1] 刘慧,徐步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年02期
一、如何与上级沟通
作为一名中层领导,要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必须要及时和上级保持密切联系,把握沟通时机和交流技巧,了解上面的目的和意图,但若时机把握不好或说法不当,也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因此,与上级沟通一定要掌握沟通原则和沟通技巧。
根据乔哈里的沟通视窗理论,沟通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又称隐藏区)和未知区(也称封闭区),开放区指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盲目区指我不知道但别人知道,隐秘区指我知道但别人不知道,未知区指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有效沟通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结合。但要做到有机融合,首先,中层领导应尽量多与上级沟通和交流,多沟通交流才能建立了解和信任,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真实、准确而又充分的信息是上级领导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上级领导更需要及时掌握大量的信息,特别是那些与自己关注的决策问题息息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关系着决策的成败,有时甚至是事业的成败。
上级领导感兴趣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即上司把这一问题明确提出,交由下属去办理。如果这时你尚不清楚领导的意图,就说明你在思维上已比上司晚了一步,在行动上就会比较被动。因此,中层领导应时刻关注上级领导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给上级领导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比如,上司在文件批阅中做过哪些删节、改动和批示;上司最近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报刊、对哪些部门的活动比较留意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你了解到上级感兴趣的问题和焦点。
因此,要想实现与上级的有效沟通,必须做到换位思考,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达到频率一致,才能够切实领会上级意图,实现最终目标。
二、如何与同级沟通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同级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但具体工作中又需要相互协作,部门之间虽然各司其职,但重大决策势必存在着交叉点,如何沟通合作,就成为了检验中层领导是否合格的试金石。
同级之间由于朝着统一的大目标奋斗,因此,只要以诚相待,就会实现有效沟通。当然,这其中还需要一些策略和技巧。
1、减少争论,以理服人
同级之间在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争论,面对沟通中出现的争论,有的人喜欢争辩,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的人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有的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争个水落石出。这些都是不合理、不合情的做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际关系学家、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认为:同事间的争论,结果只会让自己相信自己比以前更正确,谁也赢不了谁。如若输了,你就输了;如若赢了,其实你还是输了。因为你的胜利,使同事的观点被攻击得一无是处,你在洋洋自得,你使他自惭形秽。但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如果心服口不服,那么在以后的沟通交流中就会带来非常大的障碍,进而会影响工作。
因此,同级之间,尽量减少争论,要能够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常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才能令对方心服口服,对你刮目相看。
2、谦虚谨慎,合作共赢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过:“如果你要得到仇人,你就要表现的比你的仇人更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表现的你的朋友比你更优越”,因为,在我们的朋友表现更优越时,他们才能感觉获得了肯定,继而会产生对你的信任,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与同级沟通时,要能够克服锋芒毕露的毛病。对自己要轻描淡写,学会谦虚谨慎,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受到欢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从而能够更好地沟通。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作共赢。只有沟通到位,取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奠定合作的基础,实现共赢。
三、如何与下属沟通
在与下属沟通的过程中,也要讲求沟通技巧。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倾听是基础。沟通要从心开始,要能够认真听、听得进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交流各自的主张看法,消除隔阂,。其次,理解是关键。倾听和交流之后要能够理解,要将心比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对方说的对不对、合不合适,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理解。再次,认同是核心。理解了之后,要能够认同,做到思想统一。最后,执行是目的。达成一致之后就要行动,要落实、要推进。
同时,在与下属沟通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做到换位思考
作为中层领导,要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指出对方想法中合乎情理的一面并表示理解,这样既体现了对他人观点的尊重,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又避免了两种观点的正面冲突。例如,下属犯错误是因为对个人或小集体利益考虑太多,而对他人利益和全局利益考虑欠周到,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说:“适当考虑个人利益、小集体利益是很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我们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小集体利益,更不能因个人利益、小集体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和全局利益。”这样的沟通,不仅客观公正、考虑周全,而且合情合理、有血有肉,能够使下属产生共鸣和共识,使双方在思想上达到一致,这时就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顺利地传达给对方,达到沟通的目的。
2、做到因人而异
沟通主体有差异,但沟通客体也是千差万别的。在沟通时,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文化素养、性格特点、习惯爱好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内向型的对象,使用的语言要柔和一些,使道理像春风化雨那样点滴入土;对直爽开朗的,要善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对文化层次高一点的,语言可以文雅一些;对文化层次低的,语言可以平实一些;对工龄长、资历深的员工,谈心时哲理可以深一点,引用的例子可以广一些,以理明事;对年轻识浅、思想单纯的员工可以多用朴实、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可以讲一些浅显的道理,多举一些直接经历过的事例,以事悟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和心态,要达到有效沟通,必须要找到沟通对象的这些性格特点,根据性格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切入沟通。
3、做到积极期望
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我们知道,如果你期望什么,那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幼儿教师应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专业的知识,并细心的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当然专业知识并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点专业,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时常成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儿老师应该胸宽广,富地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理想的老师应该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
(一) 爱心
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就斥责或打骂,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顽固、冷酷、残忍,会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内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 耐心
对待孩子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烦,都应该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该了事,一定都要真实合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矛盾和缺陷有辨别能力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孩子潜在的能力。如果培养出来的人辨别不出人间的好坏和善恶,对世界没有思考的认识,这类人越多将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三) 责任心
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责任心,他不管孩子是否来上课了,是否学会了?孩子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他一概不知,这样的教师我想是不会教出好学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忘记自己的责任或对工作不负责,后果不堪设想。
(四) 沟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