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球上的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读下面的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1~2题。
1. 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无法判断
2. 图中甲、乙、丙、丁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3~5题。
3. 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 )
A. 南太平洋 B. 北大西洋
C. 南印度洋 D. 北太平洋
4. 按洋流的性质分,属于寒流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5. P洋流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
A.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模拟图。读图完成6~7题。
6. 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
B.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 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 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7. 日本暖流( )
A. 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 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
C. 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D. 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回答8~9题。
8. 关于图中各洋流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巴西暖流 B. ②―本格拉寒流
C. ③―北大西洋暖流 D. ④―东格陵兰寒流
9. 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A. M地夏季炎热干燥 B. N地冬季温和湿润
C. P地夏季高温多雨 D. Q地冬季寒冷干燥
读北印度洋水平及垂直方向洋流示意图,完成10题。
10. 该上升流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是( )
①使得海水蒸发量增大 ②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③使沿岸地区海洋生物增多 ④使表层海水水温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读某区域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南北温差 (大或小),原因是 。
(2)图中流经甲、乙两处的洋流分别为 、 (洋流名称),并简述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3)若A海域发生石油泄漏,石油的扩散方向最可能是 方向,并评价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2.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经常会出现企鹅的身影,令巴西环保组织很头疼。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 南美洲简图
(1)分别写出洋流①②③的名称。
(2)判断④处气候类型并说明成因。
(3)若图中阴影部分是出现企鹅的海滩,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
(4)在对来到巴西的企鹅的救援活动中,有人计划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如果此次行动可行,你认为企鹅乘的洋流有哪些?
13. 2010年8月4日,在经历重重波折后,14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终于可以一偿独自环球航行的夙愿。据悉,如果一切顺利,劳拉将于2012年9月20日抵达葡萄牙里斯本,完成整个航行,同时,她将创下环球航海的最低年龄纪录。阅读她此次环球航行计划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何晓晴
据有关的水据,地球上有80%是水资源,但只可以提供给人类的仅仅只有20%.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 m³降到1700-1800m³,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节约用水。在生活中我们家有很好的节约水的方法,希望大家也要向我们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有一次,我在家煮饭,无意中发现洗米的时候,第一次水是很浓的,很像奶的颜色。咦!这种水很像奶奶给菜浇的肥。于是我把水放了一个瓶子里经过几天的发酵,然后把水浇在家里的菜里。于是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奶奶。菜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菜变的更翠绿,吃的时候变的更清甜。我要计算一条数,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家庭每一天节省2升水,这样集中起来可以变成一条河。
我还有第二条节约水的小故事。我们学校都种了很多花草树木,所以要用很多水来浇,这样一来,学校的花费很多,还有浪费很多水,于是学校在地底下挖了一口井,这样,想浇水就可以按下电钮就行,不仅方便,还不浪费水资源。
斐迪南麦哲伦简介:
出生于1480年春天,逝世于1521年4月21日。
国籍:西班牙人,是著名的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
事迹:1519年至1521年率领船队完成环航地球,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逝于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逝世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来源:文章屋网 )
富源县中安小学六(4)班徐瑞航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又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科技在一百年内迅猛发展,人类早已站在了科技的风头浪尖。
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地球上原有的资源也渐渐消逝,日渐紧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类为了美好的生活无节制地开发地球资源,生活好了,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水、石油等资源也渐渐的消逝了。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很多的居民,可大家都不知道节约用水,有一个小男孩叫乐乐,他还有一个姐姐。一天,乐乐和姐姐正在院子里玩耍,乐乐觉得渴了,便去喝水,谁知怎么也接不到水,他抬着空水杯跑到姐姐身边,把事情告诉了姐姐,姐姐正纳闷呢?这时天上飞来了一张传单,上面写着:需要水吧!那就来多乐星吧!乐乐和姐姐非常好奇,突然,天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飞碟,乐乐禁不住诱惑,与姐姐对望了一眼,便拉着姐姐冲上了飞碟。
不一会儿,飞碟降落了,他们刚走下飞碟,就出现了一个外星人,虽然是外星人,但举止和容貌却很像地球上的人,甚至相同,这个外星人长得漂亮极了,她开口说话了:“你们好,地球人,我是多乐星人,我叫小睿,欢迎来到多乐星,让我做你们的导游吧!”
姐姐和乐乐跟着小睿,他们一起参观多乐星,这个星球十分美丽,街道很干净,鲜花到处绽放,树木绿如荫,乐乐大声赞叹,简直不想再回地球了。
小睿带他们走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有许多的机械和管道,小睿告诉他们:“我们多乐星也曾因浪费而江河干涸,全球无水。现在的水都是从你们地球上来的,你们只要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机器就会将地球上浪费的水吸上来,地球上的水都快吸干了,都是你们地球人浪费水造成的,现在我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让你们在三天内告诉地球人,不要再浪费水了,不然,地球上没有水,你们都会渴死的。”乐乐和姐姐惊慌失措,让小睿马上送他们回去。只见飞碟缓缓降落,他们冲上飞碟迅速回到地球。
回到地球后,乐乐与姐姐竭力宣传,可没有人相信他们所说的一切,人们都认为水是可以无限使用的,根本不相信多乐星上所发生的一切。
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其实呢,这个谜谁也不知道,可是我们要相信科学。
可是有一件事,大家都知道:人们为设么要说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是因为现在人们乱砍乱伐树木、森林,乱屠杀野生动物,使得地球被破坏:大气层,臭氧层都被破坏。阳光直射到地球上,而且,太阳光直射到地球上,会使地球上得温度急剧上升,会使南北极两地的冰雪融化,如果使水位升高,地球上就会被水淹没,而且日本先被淹没,然后就是中国,因为日本离中国最近,先被淹没的方向是东面,并且太阳风暴也会影响地球上的人的生活。
还有啊,地球上的野生动物都被杀掉的话,最后会影响人类,因为人类是和动物一起生活的,动物毁灭了,人类也会随之灭亡。
很久很久以前,在无边的宇宙中,生活着四个小姐妹。她们分别叫做:春、夏、秋、东。
春,是一位穿绿衣的柔和的姑娘。夏,是一位穿黄衣的火热的姑娘。秋,是一位穿彩衣的美丽的姑娘。冬,是一位穿白衣的凉爽的姑娘。有一天,姐妹们在宇宙中玩耍。突然,她们发现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地球,马上兴高采烈地跑了过去。
这里的天空湛蓝湛蓝的,河水清澈见底,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真是生机勃勃呀!她们被这美丽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们就决定把家搬到地球上,开始她们新的生活。
随着风,一片树叶从远处飘来,若是在从前,这一片树叶定会默默无闻,不引人注目,人们也会任意地从绿叶上踏过。但是,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片绿叶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从它身上踏过,也会引起鸟儿们的争夺,装饰着自己的巢穴,一片绿叶,在一百年之间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1世纪,人们十分重视地球上的树和绿色,动物们也是自由自在,鸟儿们在树林里安居乐业,好不快活。在这个世纪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的工作着,无忧无虑,十分美好。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想法,开始将赚钱的着眼点放在地球上随处可见的植物身上,人们为了自己一时的利益而毫无顾及地到处砍伐树木。正是因为如此,严重造成了地球上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滥、黄沙满天,铸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更可恶的是因为人们随意的砍砍伐树木,鸟儿们也没有了栖息之地,所以地球上大部分动物已经而临死亡,就连地球上常见的鸟也因此变得稀少起来,剩下的即将面临绝迹的鸟儿们现在只有捡地球上随处可见的金属条编成一个巢穴,吊在电线杆上。
啊!绿色成了遥远的回忆。
行动大概是这样安排的,一个人负责一个星球,一个坚守阵地,剩下的一个去地球的卫星——月球。我恰好负责月球,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准备,行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组织上为了让我行动进展的顺利,首先给了我一份46亿年前地球的基本资料;其次配给我一颗氧气弹,造价五十亿美元;最后,给了我一个随意控制大小的科学实验室。
飞船顺利起飞,我已超光速飞向月球,也就每分钟8万千米,很快到达月球与地球引力的交点,我觉得是时候发射氧气弹了,只听“嗖”的一声,在月球表面形成了一个氧气罩,但有效时间只有24小时。
我顺利在月球表面着陆,一片荒凉,没有引力,所以我“一蹦三尺高”;没有水,如果人来到这儿会渴死。但我还得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因为只有24小时。
在英国科幻作家韦尔斯(H. G. Wells)离奇的小说《可显神迹的人》中,乔治·福瑟林盖伊(George Fotheringay)发现自己拥有超自然的神力。在当地牧师的怂恿下,他在夜里用这一天赋奇迹般地修缮房屋、改造醉鬼。后来他意识到,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在日出前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做好事,那就是让地球停止转动。
福瑟林盖伊发出命令的那一刻,地狱便敞开了大门。“当福瑟林盖伊先生阻止了固态地球的转动时,他并没有对地面上可以移动的东西作任何限定,”韦尔斯写道,“每个人、每个活着的生物、每间房屋和每棵树——我们所知的全世界——都被拉扯、撕碎、完全地摧毁。”
韦尔斯乐于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扮演上帝摆弄星球,但这样的幻想并不仅仅适用于娱乐。韦尔斯虚构出的难以置信的情节同样也值得研究,因为它们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是什么使得现实的世界在运转。有时科学家会赋予地球一些超脱世俗的特质,以此来看一看我们的环境将会变得有多么得不同,思考这些问题能让我们更好地透析事物真实的运转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奇怪想法会剧烈地改变我们的地球,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月亮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月球对地球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指导致它形成的灾害性事件。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常常被称为忒伊亚(Theia),撞上了地球,溅起的碎片进入了环绕地球的轨道。它们最终聚集到一起,在今天距离地球大约十分之一的地方形成了月亮,这个距离相当于目前大部分通讯卫星的高度。那个时候,地球的自转周期只有8个小时左右,但包括潮汐效应在内的地球和月球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从那时起便开始把它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个小时。
因此,如果月球没有形成会怎么样?地球上唯一重要的潮汐力就会来自太阳,它会使得一天的长度从8个小时增长到12个小时。由于地球质量的10%来自忒伊亚被吸收的残骸,因此引力会比现在弱得多,你也会轻得多。
独特的生命形式
没有了月亮,生命也许不会如原来这么快速地出现。新生的月亮极为靠近地球,由此产生的潮汐比现在的高100倍。这些巨大的波涛会使得海洋冲刷大陆,导致海洋富含矿物,帮助产生了起源生命的“原初汤”。没有月亮生命最终可能也会出现,但是不会出现适应潮汐或者能借助月光捕食和导航的动物。此外,没有了月球的引力来稳定地球的自转,地球最后可能会像天王星一样躺着转动。在一个年的过程中,阳光会在两极间往返。生活在这样一颗行星上的生物将不得不跟随着阳光迁徙。
理论上,忒伊亚的碰撞会产生不止一个月亮。这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吗?可能不会。即便撞出的残骸形成了两个团块,引力作用也会在地球上复杂生命形式出现前6亿年使得它们并合到一起。
地球能拥有第二个月亮(称为“月亮2”)的唯一方法是从经过其边缘的一对天体中俘获。只要它的大量动能转移到了伴星上,这一交会过程会把月亮2留在环绕地球的稳定轨道上,而这颗伴星则被抛射入太空。在月亮2及其伴星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它们的引力会激起巨大的波浪和火山喷发,引发一场浩劫。天空会被尘埃遮蔽,几乎肯定会导致物种大规模灭绝,这可能就发生在月亮2的伴星刚离去的几年中。
假如月亮2的大小与现在的月亮相当,和月亮位于同一平面且具有相同的公转方向,但它到地球的距离仅有现在月亮的一半,那么任何幸存下来的陆地居民都将面对一个大小是原先两倍、亮度是原先四倍的另一个月亮,它每10天就会绕地球一周。当两个月亮都处于满月时,即便在午夜时分也能轻松地阅读。
月亮2带来的并非都是好结果,它还会喷出岩浆。地球和原有月亮不断变化的引力会拉扯月亮2的内部,使得它处于熔融状态并通过火山和表面的裂缝向外喷涌。这将极为壮观,你会看到月亮2上发光的熔岩河。有些熔岩喷射出的速度高到可以逃逸出月亮2并落向地球,在晴朗的夜空中上演流星雨。
这两个月亮最终发会发生碰撞。尽管潮汐作用使得月球会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但月亮2退行的速度更快,大约在俘获后15亿年就会追赶上原有的月亮。它们灾难性的碰撞所产生的碎片会如暴雨般倾泻到地球上,导致另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
还有一种情况是地球拥有一颗逆行的卫星,即它的公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考虑到月球的形成方式,出现这一情况是不可能的:如果忒伊亚携带了足够的动量来溅射出一个逆行的月亮的话,它几乎肯定会在此过程中摧毁地球。
因此,一个逆行的卫星(称为“亮月”)只有从一对飞掠而过的天体那里俘获而来。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并非不可能。如果亮月和月亮具有相同的质量和轨道,但公转方向相反,那么相对于没有逆行卫星的地球此时的地球就会拥有更快的自转速度,一天仅有12个小时。
地球和亮月之间复杂的引力相互作用会使得亮月逐渐靠近地球,它的公转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轨道也会变得越来越扁。与此同时,在地球自转方向最终发生反向前,地球的自转速度会慢慢下降到零。
随着地球自转逐渐停止,度
“日”就会如“年”,导致有日照的一侧被极端加热而其他地方则极端寒冷。不过减慢的过程会持续数十亿年,因此动物会有充裕的时间演化出跟随适宜的气候迁徙的习性。在明暗相交的边界上是生命相对容易生存的地方,那里太阳刚刚处于地平线之上。
在此之后,随着地球开始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太阳会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当亮月靠得更近的时候,地球上的海岸线会遭受到3千米高的海潮破坏。最终亮月会由于靠得太近而被引潮力撕碎,瓦解成一个位于地球上方4500千米处由巨石组成的光环。其中一些残骸会轰击地球,也许会造成物种大规模灭绝事件。
围绕地球的卫星就有如此多的可能性,但如果地球本身并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一颗卫星呢?想象一下,地球就位于海王星的克隆(被称为“海王星2”)的赤道上空,它们两者的自转轴都垂直于太阳系平面。这样的一个卫星地球要想变得温暖且适宜居住,就必须要处于和现今的地球位置差不多的地方。
行星闪耀
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卫星地球的自转会和它的公转同步,因此它有一侧会永远对着海王星2。如果卫星地球距离海王星2中心30万千米的话,它的公转周期和一天的长度将会超过100个小时。从卫星地球上看到的海王星2景象会极为壮观,它在天空中的张角为达到9°,是满月角直径的18倍。
如果你住在卫星地球上冲着海王星2一侧的中央,海王星2就会正好位于你的头顶上方。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的一半会被照亮。在中午发生日食前后的1个小时里,海王星2会呈新月状,星星会在漆黑的天空中出现。随着夜幕的降临, 海王星2会从新月渐渐变圆,在午夜变成满海王星2,此时它的亮度会高出现在的满月2800倍。卫星地球这一侧的午夜要远比其中午时分亮得多。结果是日光会有两个循环周期。分别居住在朝向和背向海王星2一侧的动物会经历截然不同的昼夜交替,具有不同的生物钟。
卫星地球上漫长的白昼和夜晚导致每天温度的起伏可以达到我们地球上的两倍,因此那里的生物必须要适应这样的温差。更糟糕的是,海王星2的引力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小行星和彗星,使得卫星地球时刻面临宇宙交火的风险,对卫星地球上的物种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剧烈地改变地球自身的条件会发生什么?这一改变并非来自月亮或者是把地球放在围绕另一颗行星的轨道上,而仅仅是加厚地球的地壳。地球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大约40千米,而海洋地壳则为7千米。如果地壳的平均厚度达到100千米,地球又会怎么样?如果早期的地球极为干燥的话,这一情况就会真的出现。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水都被认为来自冰质的彗星和小行星。这些水使得地球的地壳和上层地幔(岩石圈)对于岩浆团块的挤压具有足够的韧性。事实上,水充当了地壳运动的剂。
如果彗星把水带到地球上的时间严重推后的话,地壳的厚度就会比目前的厚得多。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团块会堆积并且在岩石圈下方凝结。由它们携带而来的热量就会在地球内部积累,最终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某个地区从岩石圈一直到其上方的地球表面都会熔化。随着这部分的陆地或者海床熔化,在它们重新固化前的几百年里会向太空辐射出热量。
这些熔化区域还会释放出一系列有毒的气体并且抹掉其附近所有的地貌。也许数千平方千米的地区就此会变得不适宜生命。金星上就有这样的熔融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只有少量环形山的原因——它的表面被熔岩重塑了。此时,地球上任何成功的物种都必须具有感知脚下的陆地是否将要熔化并且快速撤离的能力,否则它们将面临灭顶之灾。
最后让我们回到韦尔斯小说的奇迹制造者身上: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转动会发生什么?毫无疑问,地球表面上的每样东西都会继续运动,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接近每小时1670千米(地球赤道的转动速度)。在如此高的速度下,任何东西都无法固连在地球上,会平行于地表向外飞出去。计算发现,站在户外的人会被甩到高达11千米的高空,然后下落并以超过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击中地面。建筑物会被从它们的地基上扯掉,海水则会席卷陆地。这样的灾难会导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灭绝。
如果地球在更长的时间里逐渐停止转动,例如20年或者30年,那么生物的日子会好过一些。然而,这对于海洋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会使得固态地球的赤道向外隆起。如果地球停止转动,海洋就会向两极转移。因为那里的地表更靠近地心,所以表面重力会稍强一些。
对这一情况的模拟显示,一旦地球损失了其一半的角动量,海洋就会分裂成两个,南北极各一个,海岸线大致位于南北纬30°处。在两者之间会出现一片巨型大陆,其山脉的顶峰可以高出新的海平面达10000米。北部海洋会淹没绝大部分的加拿大、欧洲和俄罗斯。
不清楚的是,人类是否能在这样的新世界中幸存下来。大量的农业用地会丧失,赤道带上空的大气会由于变得过于稀薄而使当地人窒息。人类会被中间的崎岖地带隔成两大族群,分别沿着北部海和南部海的海岸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