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能源管理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节能减排 融资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下达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目标,要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需节能6.7亿吨标准煤,其中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和推广使用节能产品等技术手段需形成节能能力3.3亿吨标准煤。利用新技术来提高企业节能降耗已是各企业首选的手段之一,但是中小耗能企业在投资这些项目过程中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在国家、企业专项节能改造投资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存在贷款担保难、还款压力大等问题,阻碍了企业投资的步伐。对于保本微利的热电联产行业而言,一方面节能减排的压力,一方面技改资金的短缺。因此,寻求低投资、收益持久的融资方式,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推进节能产业的发展。EMC融资模式是采用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模式,具备了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在热电联产等基础行业的节能项目上得到了广泛接受和应用。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服务,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能源节约,其基本运作机制是:通过合同约定节能指标和服务以及投融资和技术保障,整个节能改造过程如项目审计、设计、融资、施工、管理等由节能服务公司统一完成;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回收和合理利润由产生的节能效益来支付;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归节能服务公司所有,并负责管理整个项目工程,如设备保养、维护及节能检测等;合同结束后,节能服务公司要将全部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耗能企业并培养管理人员、编制管理手册等,此后由耗能企业自己负责经营;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改造的全部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
合同能源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节能新机制、新模式,它不仅适应现代企业经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的需要,而且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潮流。合同能源管理可以解决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项目缺乏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经验等问题,实现节能零投资、零风险、持久受益,从而提高其节能积极性,并使企业有更多精力发展主营业务。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不仅可以形成节能项目的效益保障机制、降低成本和风险,而且能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从而为建立节能产业提供了具体途径。
一、 EMC融资模式的优点
(1)用户在“零投资、零风险、零浪费、高效益”保证下开展节能项目;用户不用投资一分钱,就可安心、放心、开心来享受节能效益;用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支付节能项目的投资全部成本;
(2)用户规避了节能项目的资金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节能服务公司以财产抵押来确保项目节能效益的承诺;客户项目的长期节能效益成为节能服务公司的法定责任。
(3)用户用浪费的能源,转化为“零投资”的新技术设备;用浪费的能源,来投资节能改造;节能服务公司用新技术设备来换取用户浪费的能源,化废为宝,点石成金,实现多赢。
(4)在企业专项节能改造投资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用户可用外来资金完成节能改造项目。消除用户对节能投资的财务压力,消除用户对节能效果的担心;
(5)除了项目节能的直接效益,新技术设备还可用户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能源管理的水平。
二、EMC融资模式的特点
(1)整合性:为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其服务包括:为企业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既可为客户选择提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也可为客户的节能项目提供资金,确保客户项目的工程质量。
(2)多赢性:客户、节能服务公司和银行等都能从节能效益中分享收益,形成多赢局面。
(3)避险性:能效管理合同公司承担项目的全部风险,客户风险系数为零。
三、EMC融资模式下节能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某热电联产企业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引风机变频改造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项目中应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引风机变频改造项目为例,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高压变频节能技术随着国内一些生产厂家研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接近世界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并以产品性能稳定、价格适宜深得国内企业广泛接受和应用。
某热电厂锅炉为国产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炉每台炉配置两台800kw引风机,#3、4炉每台炉配置两台630kw引风机,由于该引风机配用的电动机不能调速,只能靠改变风机的入口挡板来调节风量,造成很大的节流损失,浪费大量电能。电厂自投产以来,厂用电率在大负荷期间,一般在18%左右;在小负荷期间,一般在20%左右,生产成本很高。以单机组日发电量60万KWH为例:每日厂用电量接近12万KWH,而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将节约6,000KWH电能,按0.41元/KWH计算,每日将节约2,400元生产成本。引风机加装变频装置以后,可以大大节约厂用电量。
变频改造投产后通过两年左右的运行验证,变频器运行稳定,2009年1月、3月份通过对#3炉#1、2引风机工、变频实验对比,综合以下试验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出,该设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其节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以#3炉为例,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一)现场数据:
(1)年平均运行时间(#3、4炉):6,175h
(2)上网电价0.41元
(3)运行方式:两台运行(#3、4炉)
综合节电试验数据得出下表:#3炉各锅炉负荷情况下,2台高压引风机工变频耗电量(KW.h)、及节电率:
■
工频耗电量=6,175×(1,152×8%+1,092×33%+1,062×41%+1,008×11%+936×7%)
=6,572,423KWH
采用工频运行时,2009年耗电量约为657.2423 万度。
变频耗电量=6,175×(810×8%+612×33%+450×41%+480×11%+390×7%)
=3,281,148KWH
采用变频运行时,2009年耗电量约为328.1148万度。
(二)节能计算:
年节电量=工频耗电量-变频耗电量
=657.2423-328.1148=329.1275 万kW.h
按照运行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单台机组经变频改造后,2009年可节约329.1275万度,折合发电成本:
0.41×329.1275 万kW.h =134.9 万元。
#3、4炉合计节约发电成本135×2=270万元
变频改造投资为275万元,一年左右即可完成投资回报。
四、合同能源管理的执行
合同能源管理在形式上可以分为 :
A、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
B、分享型能效合同管理业务
C、能源费用托管型能效合同管理业务。
上面所述节能改造项目中,锅炉变频改造项目采用的是分享型能效合同管理业务,确定节能投资与节能收益还款期,在还款期内,节能投资收益大于投资额的部分,双方按比例分成。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项目采用的是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确定项目效益分享期,在分享期内按项目节能量预计的节能效益双方按比例分成。
两者比较来看,分享型能效合同管理业务确定节能投资与节能收益还款期很关健,如果还款期定的长,会稀释节能企业的节能利润,反之还款期定的短,会减少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因此需要合理确定节能项目收益。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相对于节能企业较占优势,在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效益没有把握的前提下往往采用这种模式,以确保投资的回收,甚至低于投资回报,一方面积累行业业绩,另一方面国家对此类投资也有项目补贴,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弥补投资回报形成的亏缺。
五、问题与建议
城市LED路灯系统,是城市用能人户之一,也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领域。而中节能公司则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节能(上海)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是中央政府直接出资、国资委监管的唯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和环保的企业,是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领域最强最大的产业集团和集成服务运营商。
专业团队打造经典工程
中节能照明公司的设计师们主导或参与设计了包括世博会主场馆、新外滩、重庆市主城区、都江堰、浙江人民大会堂、杭州大剧院、杭州市民中心、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山东渤海国际广场、杭州机场等在内的诸多著名建筑及旅游景点的灯光照明规划设计及工程,获得业内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美誉。
与此同时,它们还利用现代化的智能手段进行灯光照明的管理工作。上海某中心区模拟的路灯监控就是智能化管理的一个例子。所有路灯在灯光照明的控制上完全采用电脑控制,这些路灯与后台的计算机相连,经过后台电脑设置,每盏路灯的亮度都可以随着外部光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天色暗下时,路灯会自动开启,并随着外部的光度自动调到最适宜的亮度;而当外部光度较强时,路灯会自动熄灭,或调低亮度。
此外,每盏路灯都由后台的计算机记事本监控,每当出现故障时,路灯就会自动把障碍信息传递给后台工作人员。相比以前的人工检查作业,电脑控制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起到了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问题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该模拟区路灯的灯泡全部是采用节能灯,也大大地减少了能耗。
灯光设计改变我们生活
对话与世博中国馆灯光总设计师应劲松
世博会中国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夜间的灯光赋予了中国馆更深一层的含义,红色外墙在黄色的灯光下称托出了中国馆雄伟、壮观的气魄。这种景象背后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世博会中国馆和文化中心的灯光总设计师应劲松为本刊读者解开“世博中国馆灯光之迷”。
A:大部分人对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含义都大至可以说上几句。但是对夜间灯光的使用可以说无人知晓。您作为灯光总设计师,对世博会中国馆的灯光设计理念主要是什么呢?
Q:这次的灯光设计主要围绕整个建筑的内涵来展开。这个被称为“中国之冠”的建筑,是中式建筑与中国文化的一种完美结合。从外面看,一根根的横梁交错地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斗拱的结构,我们的灯光设计就是以横梁为基础,形成一种从上到下美叠的渐变,烘托出“中国之冠”的气魄。其次是内透的设计,我们这次采用了内透的效果设计,内透通过灯光来突出剪影,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由里向外通透的感觉,达到内和外的完美结合。
A:我们注意到夜间中国馆的主打灯光颜色为黄色,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颜色呢?
Q:我们的灯光颜色主要是黄色,以红色的墙体为主基调,加上晚上带有黄色灯光的效果,形成黄色与红色两种颜色混合。馆内的灯光主要也是采用内透的暖白色,带一点点的黄色,主要以暖色调为主。这个颜色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能体现一种王者气质,现示中国馆的大气,红中带黄,也是一种象征实力、古典的颜色。
A;如果说中国馆的设计以中国文化为主,那么您对文化演艺中心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Q:相比中国馆,文化演艺中心体现了一种未来的感觉,代表着未来、生态以及科技的理念。中国馆和文化演艺中心沿着世博轴展开,一个方一个圆,一个南一个北,代表着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但对文化演艺中心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它的实用性,文化演艺中心作为一个演出中心,承接活动较多,所以在灯光的设计上,我们首先还是以实用功能为主,按照演艺场馆的标准设计。在外观的设计上,我们在文化演艺中心的顶部使用采光孔、内造灯光的处理。晚上看过去,像一颗颗的珍珠;在文化演艺中心底部采用的是均匀的发光灯具,到了晚上,文化演艺中心的底部就像一个玉盘,整个的感觉犹如一颗颗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在一个大的玉盘上。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A:请问您在做灯光设计时,是如何理解“灯光设计改变我们生活”这句话?
Q:从观赏的角度来说,对于景点的设计,是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来装饰一个个传统的景点,是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去表现一种美。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就是如何使用节能灯具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所有的灯光设计工程都是应用LED技术,相比以前的普通灯泡,LED是一种体积小的光源,由一个个的颗粒组成,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排列组合,是可塑性极高的一种光源,而且灯具嵌在建筑物里面,与建筑形成完美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省电、节能的灯具。在世博会中国馆和文化演艺中心的设计中,90%以上使用的是LED灯具。
节能减排新模式
城市路灯作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户之一,不仅在节能降耗方面大有可为,同时,道路照明管理业务也是响应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的倡导,协助各地地方政府完成节能减排工作成为中节能照明公司又一重点。
中节能照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方式,提供从能源评估、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管理以及为客户提供能源系统设备运行管理的一整套服务;在盈利模式上,被改造企业实行“零投入”,中节能照明则是通过直接照明节能加上间接节能所得的综合节能收益,从而通过照明节能项目实施的收益,实现效益的分享。
在利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改造的成功案例中,上海某铝业有限公司就是“零投入”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该铝业公司的照明系统改造主要是集中更换照明系统,将原有的85瓦节能灯以及250瓦和450瓦的自汞灯分别替换成40瓦、80瓦和120瓦的无极灯。相比以前每年高达572570.94元的电费,和每年32426元的维护费用,改造后的照明系统每年的电费为218281.25元,维护费则为“零”,一共为企业每年节约电费386715.69元。在能源消耗上,原有的系统能源消耗为每年1000902千瓦时,改造后为每年381574千瓦时,总共节约能耗619328千瓦时/年。经过节电测算显示,这一改造工程的节电率达到50%,月节电可达51610.67万千瓦时,降低照明电路的用电负荷达到了62%,有效地缓解了用电大户的用电需求,提高了区域的照度与显色性,明显改善了照明环境,达到了“绿色照明”的标准。
中节能照明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中心的同时,不断地探索新的营运模式,目前正在实施当中的与云南地方城市政府的合作项目,就是一种新模式的运用。首先,中节能照明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节能服务公司,所成立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当地城市节能减排工作付诸于实践,或者不成立公司直接以做项目为切入点,为当地进行节能减排。
在实际改造工作中,前期投入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以及服务都由中节能照明提供,在合资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后期的增量投入则主要由合资公司承担,但政府也能分享节能服务收益。新的营运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与资本运行的结合,有效地避免了投入不足、资金有限以及技术问题等方面的弊端。
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不仅仅是提供节能照明管理服务,中节能照明公司更是在传播一种生活理念,即“低碳生活”。为此,中节能照明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主要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
理念方面主要集中在加强低碳、节能减排的舆论宣传,包括与各地城市的繁华地段设置LED显示屏进行节能减排的推广宣传、滚动播放国家节能环保的宣传片及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实际情况,同时插播重大的实事新闻,以此方法来迅速提高全民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历了经济低迷期,很多产品型、技术型企业都开始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记者遇到的一家生产微型小型水泵企业正面临这样的抉择:目前公司一方面拓展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以弥补对欧美出口的明显下滑,另一方面正在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新农村建设不仅对水泵需求巨大,城市住宅建设也是如此,比如一个住宅小区,需要循环水泵、消防水泵、污水水泵等几十种水泵,自从公司开始卖从给水到排水的成套水处理解决方案之后,利润大大增加了。“在成套水处理解决方案中,卖水泵的收入只占50%-60%,其余的收入则来自设计、施工和服务。”
我们看到,服务业领域的跨国投资在过去的2009年已经占全球跨国投资总额的60%,而美国通用这家工业巨头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金融服务部门。正因为如此,《福布斯》、《财富》等均将之归为服务型企业;与此同时,2009年,专利转让收入成为IBM公司增长最快的利润来源之一,占总收入比重已超过21%,增长速度为25%。
伴随新模式而生的:卖产品的IBM已经消失,卖服务的IBM已经诞生;卖电信设备的爱立信正在消失,卖电信业盈利能力的爱立信正在诞生;卖发电机的ABB即将消失,卖发电能力的ABB将要诞生……
发生在这些企业身上的转型,只是红红火火服务型经济潮流中的一些小小的浪花。服务型企业是相对于产品型企业而言的:企业将经营的关注点集中在产品层面,追求高速有效的研发、过硬的品质、创新的销售策略等,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经济改变了游戏规则,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依靠产品创造差异化已经越来越不可行,而从关注客户人手,打造服务型企业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
产品追求功能和质量而塑造品牌的时代即将过去,客户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中心,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树立品牌的时代即将到来,企业要么变革适应服务竞争,要么在竞争中淘汰。
企业如何成功打造服务型企业?三个渐进的过程必不可少。
用户成为重中之重
尽管宣称自己只是一家产品型企业,EMC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已经领悟到服务利润链这一理念的精髓,并将其成功运用在经营活动中。
EMC的客户服务部门不是盈利中心,而是投资中心。该公司在销售高质量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服务,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虽然它不直接靠客户服务盈利,但却留住了大量客户。这种行为本身能与顾客建立一种积极并持续的关系,并将从最初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中产生出一系列收入。这一系列收入也会由于现有顾客逐渐易于服务,不需要花费太多营销努力就可使其熟悉产品,从而变得越来越具有盈利性。
今天,EMC等传统的产品型企业开始成功地向服务型企业过渡,很多企业也随之信誓旦旦地宣称要转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服务型企业”也成为过去几年叫得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当然,转型泡沫也随之而起:几乎没有人会否认服务的重要性,尤其是北京,但很多企业也许并没有认识到服务的内涵。最常见的误区是:企业靠服务收费来赚取利润。
对于企业来说,转型并不意味着与过去的割裂,恰恰相反,这种转型与企业的过去是紧密相连的。但记者发现,很多企业转型服务就合弃了产品或者科技研发。事实上,企业是靠服务给顾客带来的价值推动产品的销售而产生盈利,至于具体的收费方式和盈利模式,每个企业都有所不同。研发优势可以为服务增彩不少,而服务型企业也可以提供良好的产品,产品型企业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而对于后者来说,其核心在于建立以顾客忠诚为导向的服务利润链。
以上文提到的水泵生产企业为例:其实对于客户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质优价廉的水泵,而是从设计、产品、施工到后续服务的一系列,而公司所提供除产品之外的系列服务,都是围绕着客户的需要而衍生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服务为王的时代,用户真正取代产品成为一切商业行为的中心,那些善于理解客户价值诉求并知道怎样将其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业务的公司,才会顺利完成从制造、技术向服务的转型。不是完全放弃制造,而是让制造成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系列行为中的一个环节。
IBM就是在困境中敏锐地认识到这一趋势对公司的意义,并成功地抓住了这根“救命的稻草”。
1992年前后,IBM亏损49.7亿美元而陷入亏损的泥潭,成为美国当时亏损额度最大的公司。这促使IBM将产业重点从硬件制造转向那些竞争不那么激烈、利润也相对更可观的服务领域延伸,这一过程是通过出售、并购、重组等一系列手段实现的。2002年以后,IBM先后将硬盘生产部门出售给日立,将PC生产出售给联想,将打印机生产出售给理光,将复印机卖给柯达。
在详尽调查客户需求和客户潜在需求的基础上,IBM不断并购重组服务、咨询、软件等业务部门,先后收购了普华永道、Rational软件、莲花公司、马士基数据等,不断加强其在战略咨询、中间件、数据库、网络管理等领域的实力。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出“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标志着IBM向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型。
截止2008年底,IBM服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2年的23%上升到2005年的52%,而硬件制造下降到了27%。但“以客户为中心”也意味着,如果客户对你所提供的价值不感兴趣或者需求缺乏紧迫性,再好的创新也可能泡汤,即便有时看来对客户的确好处多多。如果运营商和文件处理服务购买者们对服务没有迫切的需求,IBM的转型命运可能完全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为转型做好资源配置
几年前,合同能源管理(EMC)刚刚在国内大行其道时,90%以上的企业都以销售节能产品为主,而仅仅有不到5%的企业以“卖服务”为主。
珠海慧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最初也从日本节能产品起家,在利润越来越稀薄的过程中,其总裁聂民敏锐地感觉到:节能产品并不能真正全面解决能效问题。而随着越来越多同类产品和公司出现,自己容易在短兵相接的“肉搏”中壮烈牺牲。
“做别人所不能做到的”!1996年中国的节能产品市场还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但聂民却认为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正在经历大浪淘沙,单靠简单测算、单项技改、设备汰旧和解决故障已经不足以形成超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聂民提出了“整体节能”的概念,并果断将公司运营重点从“产品”转向“服务”,资源配置也过渡到以专利、技术和人才为主的“轻配置”。2008年,上市公司世荣兆业高调宣
布与珠海慧生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其中,珠海慧生以其技术和专利作价占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比例为30%,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发展找到了更好的平台。
从节能产品到节能服务,慧生所走的道路体现了公司以更低的成本将与人雷同的价值曲线转变为另辟蹊径。当若干年后,很多产品主导型的公司开始纷纷转型时,慧生已高立潮头,并以“中国整体节能首席运营商”的身份接住了世荣兆业抛出的诱人橄榄枝。同样是一家曾经的优秀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的转型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有关安然失败的解释有很多,最集中的一种在于:安然没有为转型做好资源配置。
1930年成立的安然公司在其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当之无愧于世界上最优秀的能源公司之一。当然,其主要业务也都是围绕产品展开的。甚至在后来被认为是导致它破产的能源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安然曾经一度也做得很出色。实际上,就连《财富》杂志也因此在1996-2001年,持续6年将安然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但安然还是倒闭了。带领GE产品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韦尔奇这样评价安然:安然是第一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商,但安然后来转向了贸易,对这一领域他们完全不熟悉,而且雇佣新的人员,改变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进入1997年后,安然开始了其大规模扩张时期,从一家能源公司很快转型为一家从事能源衍生交易的金融服务公司。当时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关于未来的大量交易契约,尤其到了2000年,大宗商品交易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此时公司的组织架构仍然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尤其是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并未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得到明显的改善。终于在美国经济遭遇寒流,世界能源价格下跌之时,安然的“纸上财富”变得一钱不值,而此时公司已经没有那个产品为王时代曾经牢不可破的地基。
安然的失败在于它的主业发生转变,却没有在业务架构、人才、考核激励、营销模式、风险控制等方面同步转变。比如目前很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融资与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当然,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并在此领域进行恶补。
重视定价成本
从某种程度上说,北京希克斯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已经从一家技术型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提供商,但是其公司总经理李旭刚也在为如何取得最后的成功犯愁:因为总是和用户就服务的价格和支付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因此业务总是做不大。同时,一些宣称已经成功转型的公司由于没有找到恰如其分的盈利方式,仍然不得不打着服务的幌子促销产品。
对于什么是基于服务基础上真正的解决方案,经过几年实践,李旭刚终于可以根据本企业实践下一个结论:解决方案不只是简单地把一堆相关的软硬件组合到一起,也不仅仅是为了把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整合起来。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应该是由客户的需要决定并且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只有当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共同合作,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产品和服务,把它们集成为一个独特的整体,并且能够最完美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服务提供商才可以说自己提供了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
但对于服务企业来说,找到一个能为供需双方带来价值增值的解决方案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才是很多服务型企业的瓶颈所在。仍然以合同能源管理企业为例,目前的定价是服务型企业所能节省的能源费用不同比例的分成,时间长达5-10年。由于这是一项新兴的服务,很多时候,双方都没有相关的经验,经常是双方在最初达成了一个定价,但越执行下去,毁约的现象就会越普遍。如果最初的少量投入没有吓住买方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迁移和投入的增加,它开始怀疑起来,“如果不买服务买产品是不是更便宜?”谁也拿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收益评价标准,而过去至少可以有实物摆在那里;对卖方而言,问题也同样存在,一些过去没有想到的成本突然出现,而客户对服务的标准也争论不休,如果遇到那些信用比较差的客户,经常会血本无归。
这种时候,很多服务提供商才发现,原来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定价也是一门技术,而定价的成本还很高,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据记者了解,现在服务型企业的定价模式不外乎如下几种:对于一些事先无法预先确定的服务,如法律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一般以项目或时间为单位进行,但这等于是由服务商承担了部分风险,定价机制并不成熟;更多的企业参照客户过去采购产品模式下的成本进行定价,这种定价模式有参照物,双方都易于接受;此外,比较常见的还有根据给客户带来的增值来分享收益的定价,比如ABB曾从拉美地区最大的石化产品制造商Braskem公司获得了一,个价值3000万美元的服务订单,采用的就是包括固定服务费用和与生产流程可靠性和成本降低挂钩的浮动奖金回报方式,其中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材料消耗降低和生产量提高。
麦肯锡给出了另一种思路,那就是企业可以为你的解决方案设置一个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最高价格是在这个解决方案的使用期中可以获得的功能、工作流程以及客户关系等各方面的收益的净现值,减去使用原有系统所获收益的净现值,然后加上企业自己的解决方案的优势所折合的价值,比如企业的方案比竞争对手领先的时间,这些时间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最低价格则包括交付这个解决方案及其所有组成要素的实际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和软件开发成本)和足够补偿各项管理费用及资金成本的边际利润。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转型服务企业意味着定价也将更加复杂:以前企业可以为一个产品制定一个或者几个统一的价格,而现在除了可以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之外,其他的服务都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这意味着企业要为每个服务制定一个价格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碳交易;碳资产质押;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2.4;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1-0098-04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arbon Asset Pledging Model Based on Carbon Trading
GAO Zhenjuan, ZHAO Daozh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application of the carbon asset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s in supply chain with emission reduction pressure. First, the article defined the carbon asset based on the property of carbon emission permit and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carbon asset pledging. Then, it analyze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gradual progress on the view of supply chain resourc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a new financing model for supply chain, carbon asset pledging, and designes the specific business process of the model in the allowances market.
Key word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carbon trading; carbon asset pledging; model design
一、引言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奠定了碳排放权交易模式的基础,标志着低碳经济的到来。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党的十报告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政策信号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时代。企业和供应链有了政府的减排压力,而减排必将带来成本和投资的增加[1],寻找有效的低碳融资支持成为关键。
学者们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集中于业务模式分析、信贷合约设计、质押物的管理控制和融资风险管理四个方面。Wei Sun[2]提出了基于质押贷款的供应链系中小企业融资模式。Buzacott[3]定量研究了融资过程中的利率和贷款额度的确定以及业务风险。Brueckner JK[4]设计了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质押贷款信贷合约。Ding[5]等从风险管理角度考虑了运营决策和资金决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国内学者李毅学[6]等给出了订单融资的实现过程。赵道致、白马鹏[7]提出定期应收票据结算的方式并给出结算次数的定量决策分析。陈祥峰等[8]分析了资金约束下,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的金融和运营决策。晏妮娜、孙宝文[9]考虑信用额度给出了仓单质押模式的最优策略。温源、叶青[10]研究了自偿性贸易融资中银行和企业的博弈均衡。低碳经济因具有碳排放权交易这种新市场活动,对供应链融资创新产生了新的促进力。合理利用供应链中新型资源,探究碳交易背景下的供应链融资途径,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低碳化过程中的融资困境,又能促进低碳环境下金融的创新,意义重大。曾刚和万志宏[11]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本制度和运行特征。张中祥[12]的研究发现了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在国家之间的差异。Liao 和nal[13]等发现了排放交易市场中的影子价格与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对碳排放权的应用研究是从会计计量[14,15]和定价理论[16]开始,又有对其金融属性[17]和作为标的物的碳金融理论[18]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碳排放权的融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碳交易框架下的融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领域,在企业融资角度主要有对CDM项目中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19]和排放许可下的生产优化问题[20]的研究。文献中对碳交易的宏观研究较多,而对供应链层面的融资研究较少。因此,利用碳排放权的金融价值为供应链提供新型融资模式成为低碳化供应链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碳资产质押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碳资产是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中所体现或潜藏的在低碳经济领域里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本文仅研究供应链层面的碳资产:从来源角度,可分为总量限制下的政府分配的碳配额和减排项目中产生的额外减排额;从时间角度,碳资产不仅包括现有碳排放配额,也包括未来可实现的额外减排量。
碳资产的可质押性可从准物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分析。第一,碳排放权是以权利人对环境容量的使用和收益为权利内容,因与一般物权存在明显不同而被定性为准物权,在法律上视为物权而准用民法有关规定。第二,根据《民法》,碳排放权是企业支付给政府相应费用而获得的财产利益,归属于无形财产。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质人依法享有的动产或权利可以作为质押进行担保,并规定了质押物的范围。出质人必须依法享有对质押物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并向银行书面承诺为借款人提供质押担保。
排污权也是在总额限制下由政府行政分配获得,并且具有财产权性质,因此,排污权质押贷款是碳资产融资实践的基础。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首先提出排污权概念,我国最早在1980年代末开始排污交易实践,随后,排污权质押贷款出现[21]。浙江省嘉兴市开展了国内首批排污权质押贷款的尝试。企业在环保部门获得排放权证,可利用权证以质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之后,绍兴、潍坊等市也陆续开展此类贷款业务[22]。与排污权不同的是碳排放权更具全球性,在全球范围内均可认证为碳资产从而充分具备可质押性。因此,碳资产作为企业的新型财产具有融资应用价值,排污权质押贷款的实践可以推广到碳资产的融资实践。
三、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分析
(一)供应链资源拓展引导融资模式演进
低碳经济中供应链的资源发生拓展,从而推进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引导了未来融资的新趋势。在低碳环境中,企业面对政府的减排压力,可以通过碳交易或直接投资减排获得相应的碳排放权来支持生产,也可将自身的额外减排量通过交易获得营业外收益。于是,碳排放权改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参与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过程。传统的供应链资源流可分为MICKE五大类:物质(Material)、信息(Information)、资金(Capital)、知识(Knowledge)和碳排放权(Emission)[23]。
碳交易框架下的碳排放权可以在供应链上下游流动,实现配置,也可以利用其金融资产属性发挥融资的作用。若碳交易价格高于供应链企业的减排成本,企业会选择投资减排,此时就产生了筹集减排投资的融资需求。因此,利用自身现有的或未来的碳资产,企业就可以作为担保在资本市场中融资,从而促生了碳资产质押贷款的融资新模式。从供应链整体来看,因为上下游企业配置碳排放权资源的能力不同,减排的边际成本不同,因此供应链存在合作可能:利用整体的碳资产进行融资,从而将资金用在最需要支持的减排环节,以提高供应链企业各自低碳化程度。至此,供应链上碳排放权资源的出现已成功引导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
(二)供应链结构变化推进融资模式演进
从低碳经济的长远角度分析,消费者价值中也会增加对商品和服务低碳化的维度,这就使得经济系统中出现创造低碳价值的新服务主体,如碳排放权交易所、能源管理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等。这些经济主体改变了供应链的物理结构和交易结构,其中物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新经济主体与传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纵向服务关系,表现为嵌入供应链增加环节的衍生企业,如能源管理公司、清洁能源科技供应商等。二是新经济主体与供应链企业进行独立于原本供应链结构的横向服务关系,表现为外嵌到供应链网络节点的衍生企业,例如碳排放权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等。交易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前者是指传统的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后者指增加了碳排放权的买入和卖出交易。
供应链结构的变化推进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首先,供应链低碳生产的资金需求促使企业直接或间接向低碳服务商寻求融资方案。第二,银行在面对参与“三维”交易的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会将企业碳资产列入授信影响因素范围而开发具体的融资业务,以便能够在低碳金融服务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最后,供应链低碳服务企业提供低碳融资服务作为主要业务而获得收益。此时,以碳资产为标的物的质押贷款就成了三方经济主体共赢的模式,是供应链融资的必然趋势。
(三)银企实践力促供应链融资模式演进
实践中,银行授信时开始关注企业的碳资产,将其列入资信评估范围,并不断扩大授信比重。2009年浦发银行牵头为东海海上风电提供了一笔结合传统固定资产质押的碳收益质押贷款。标的物不单是CDM项目的未来碳收益,还包括厂房等固定资产。2011年4月兴业银行为福州兴源水力的CDM项目提供了国内首笔单纯以未来碳资产作为质押担保的授信。为了控制单纯碳资产授信的高风险,银行结合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碳资产贷款。2012年5月,浦发银行为联合国EB注册的单体碳减排量最大的水电项目提供国际碳保理融资,完善了碳资产质押贷款模式。
目前银行的低碳金融实践主要在项目市场中开展。而根据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配额交易占较大比重,这种交易现状与融资实践的反差使基于配额交易的碳资产质押贷款成为趋势。因此,不仅是CDM项目中可实现的碳资产,配额交易下企业的初期碳配额和减排产生的额外碳配额都可以作为标的进行质押。因此,广义上的碳资产质押贷款融资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四、碳资产质押融资的模式与设计
供应链融资在低碳环境下的演进过程表明了基于碳资产的融资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低碳背景下供应链企业融资的新模式——碳资产质押贷款(Carbon-asset Pledging)。碳资产质押贷款是指企业或供应链以自身现有或未来可获得的碳资产作为标的物进行质押贷款的融资模式,是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权利的具体化表现。该质押贷款模式中的碳资产是广义的,包括基于项目产生的和基于配额交易获得的碳资产。
目前,我国基于项目的碳资产融资案例较多,而基于配额交易下的碳资产还处在探索阶段。实际上,配额交易下的碳资产属于企业现有资产,在质押过程中易监管,变现风险小。同时,由于这种质押模式受众广,不局限在CDM项目企业而普遍适用于生产制造企业而具有独特优势。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配额碳资产质押的优势,推进其未来的普遍应用,本文对配额交易下的碳资产质押进行模式设计。
(一)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设计
单个企业的碳资产质押贷款可操作性强,目前所开展的贷款实践较多。本文设计配额交易下的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贷款业务运作流程,利用企业的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进行贷款,以解决生产型企业在低碳生产过程中的融资困难。
① 企业向排碳排放权管理机构有偿申购获得初始碳排放权配额。管理机构向企业开具碳排放权凭证,并与企业签订碳排放权受让合同和委托书,即企业到时若不还贷,排放权管理机构按照预先签订的受让合同和委托书出售该企业的部分排放权,收益所得替企业还贷。
②企业将碳资产凭证质押给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③质押贷款到期,企业正常还款后收回质押的碳资产。
④质押贷款到期若企业未能偿还贷款,碳排放权管理机构出售企业的碳资产为企业偿还贷款。
⑤碳排放权管理机构按照委托合同出售碳排放权,获得收入偿还银行贷款。
⑥若企业逾期未偿还贷款,商业银行将企业的碳资产在碳交易市场拍卖,所得收入优先偿还自身损失。
以上贷款模式在传统的质押贷款模式中引入碳交易机构、碳排放权管理机构两个新主体,其中,碳排放权管理机构依法享有对企业碳排放权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并向银行书面承诺为企业提供质押担保。银行的贷款有质押物的保障,信贷资产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其中碳资产变现能力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碳市场是银行主要的风险来源。
(二)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设计
低碳供应链的管理是企业碳管理到供应链碳管理的最终演进结果。随着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的成熟,该融资模式可拓展到整条供应链。从传统供应链结构中衍生出来的低碳服务企业将成为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贷款运作中的中间服务商和重要参与主体,因此,可以设计图2的融资模式。
图中所示的模式在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模式基础上引入了供应链服务企业为整个融资过程提供解决方案。有融资需求的供应链将整体的供应链碳资产进行质押,贷款用于支持供应链特定环节企业的减排,着力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该模式要求供应链企业联盟形成一个集中决策主体(图2中虚线框所示),以供应链整体利益为决策依据。在融资之前,核心企业向碳排放权管理机构申请获得供应链碳资产凭证,之后代表供应链同银行进行融资博弈,最后,将质押贷款在整条供应链减排环节分配,还款责任由供应链内部共担,融资模式的具体流程设计如下:
①核心企业向碳排放权管理机构申请初期整条供应链企业的碳排放权配额,并与其签订碳资产受让合同和委托书。
②核心企业与低碳融资服务企业签订委托合同,接受其提供的碳资产质押融资服务,并缴纳融资业务服务费。
③供应链服务企业凭借委托合同向碳排放权管理机构申请获得供应链碳资产凭证。
④供应链服务企业将碳资产凭证质押给银行,并与银行拟定贷款合同。
⑤银行与核心企业签订贷款合同,银行向供应链授信,贷款经核心企业分配于供应链的减排环节。
⑥贷款期末,供应链清偿贷款,赎回碳排放权。
⑦质押贷款到期时若未能偿还贷款,碳排放权管理机构按照委托书出售供应链的排放权为供应链还贷。
⑧碳排放权管理机构获得的供应链碳排放权收入清偿银行贷款。
⑨若供应链逾期未偿还贷款,商业银行将所有碳资产在碳交易市场拍卖,所得收入优先偿还自身损失。
由于碳资产属于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最关键的就是风险控制。以上碳资产质押贷款风险主要来源于违约风险和碳交易风险。在应对违约风险方面,模式要求企业清偿贷款后才可赎回碳排放权,以便通过期末政府低碳管理部门的减排核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无法实现配额约束的企业设置高额惩罚而降低违约。碳交易风险是由于碳市场不完善所影响碳资产变现能力的风险,属于外生风险。预防此类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和供应链服务企业对碳交易市场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制定合理的质押贷款合同,保证质押物基本变现能力。对于其他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银行和企业也可以通过保险的方式进行合理转嫁。
五、结语
企业和供应链层面的合理有效减排是建设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解决减排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则为低碳经济建设寻得有力的金融支撑。企业碳资产的出现和供应链的融资模式演进使得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推演,提出了使企业、银行和供应链三方互赢的碳资产质押贷款模式。模式中引入政府碳排放权管理机构作为出质人、引入供应链服务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的受托人,并针对配额交易下的质押贷款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完成了碳资产的融资模式设计。本文不仅为碳排放权融资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供应链融资创新,从而推进供应链低碳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唐德才,李长顺,华兴夏.我国传统制造业低碳化驱动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9):86-91.
[2]Wei Sun,et al.Business Models and Solution Architectures for SMB Financing in a Supply Chain Ecosystem [C].E-Commerce Technology for Dynamic E-Business,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4.15.
[3]Buzacott J A,Zhang R Q.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As-set-based Financ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9):1274-1292.
[4]Jan K Brueckner.Mortgage Defaul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0,20 (3):251-274.
[5]Qing D,Lingxiu D, Kouvelis P.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Hedging Decisions in Global Markets [J]. Operations Research,2007,55(3):470-489.
[6]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07(10):55-62.
[7]赵道致,白马鹏.NRF-LC物流金融模式设计与优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10):84-89.
[8]陈祥峰,朱道立,应雯珺.资金约束与供应链中的融资和运营综合决策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3):70-77.
[9]晏妮娜,孙宝文.考虑信用额度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最优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9):1675-1679.
[10]温源,叶青.基于自偿性贸易融资的银行-企业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0):54-61.
[11]曾刚,万志宏.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J].金融评论,2010(4):55-67.
[12]张中祥.排放权贸易市场的经济影响-基于12个国家和地区边际减排成本全球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 (9):95-99.
[13]Liao C,H nal, M H Chen.Average Shadow Price and Equilibrium Price:Case Study of Tradable Pollution Permit Market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9,196(3): 1207-1213.
[14]张鹏.碳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研究,2011(05):40-42.
[15]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
[16]张艳林,孙永广,刘德顺.碳减排量定价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105-108.
[17]乔海曙,刘小丽.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J].理论探索,2011(03):61-64.
[18]Lewis J I.The Evolving Role of Carbon Finance in Promoting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10,38(6):2875-2886.
[19]张国兴,刘鹏.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模型[J].管理评论,2012,24(2):59-70.
[20]杜少甫,董骏峰,梁樑,等.考虑排放许可与交易的生产优化[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3):81-86.
[21]陈德湖,蒋馥.我国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J].软科学,2004,18(2):12-16.
[22]曹艳.创新金融产品,推进排污权交易—嘉兴市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透视[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206-207.
[23]赵道致,张靓.基于MICK-4FI资源运营模式的供应链成熟度与供应链管理成熟度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8(4):13-18.
收稿日期:2012-12-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引进外商投资,特别是引进制造业外资,变成全球制造基地,并由此带来了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初步完成了土业化,实现了由一个人口大国向经济大国的转变。然而,经济发展中面临服务业比重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且在高端价值链和话语权方面的控制力较弱,产业安全受到挑战。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是中国经济除了经济增速放缓外,离真正意义上的新常态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尚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概念[00。冷崇总((2008)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分享性等方面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李永友( 2008)则从增长(包括增长速度、增长效率)和结构(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制造业服务化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更加完整的“包(bundles) ",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是制造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提品、相关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创新。皮拉特和沃尔夫( Pilat & Wolf1 2005)指出服务要素是制造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十提高制造业产出和生产率;邦高和戈尔达(Banga & Goldar} 2004)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改进形式,以实物资本、劳动和商务服务作为自变量,分析了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认为服务投入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怀特等(White et al. 1999)指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可以改进企业产品的环境性能,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以产业结构(服务业占GDP比重)、发展效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可持续性(单位制造业产值排放)作为衡量经济转型的主要指标。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十第二产业,直到2013年,中国才迎来产业结构拐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数据,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6. 1 %,超过第二产业2. 2个百分点。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1980年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50%到2010年,全球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超过50%,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接近50%,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同时,从贸易竟争力指数来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计算,中国服务业竟争力指数小于0,而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竟争力较强,贸易竟争力指数大于0. 1。
(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偏低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从业人员)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偏低。如表1所示,1995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2 316美元/人,到2000年增加到3 679美元/人,到2009年进一步增加到6 593美元/人,增幅较大。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较低,2009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122355美元/人,是中国的18. 5倍。
(三)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资源消耗不断增长,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3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3 %,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25 %。另外,根据2014年的《国务院关十节能减排土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为11. 6%,但水泥消耗占全球的54%钢材消耗占全球的45 %,能源、资源消耗巨大。同时,能源、资源消耗大,必然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一空分布特征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在全国190个样本城市中,仅仅7. 368%的城市PM2. 5年均值可达标,16. 316%的城市PM10年均值可达标。
(四)人均GDP偏低,国际竟争力不强
人均GDP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如表2所示,中国人均GDP远远低十发达国家水平。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3 863美元,而美国为46 405美元,是中国的10倍多。
三、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经济转型机理
(一)制造业服务化推动服务业发展
一些制造企业在服务转型过程中,逐步将制造环节剥离,而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供给商。从全球大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些高技术跨国公司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一出售给发展中国家的公司,而微笑曲线两段的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营销、策划等放在母国。如IBM从一个硬件制造商逐步转型为服务供给商,这会提升服务产出比重。同时,服务化企业依靠单个企业很难取得效果,需要其他合作企业的支持,建立合作伙伴价值创造网络[[9]。这会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态,如装备制造业采取租赁的方式出售产品,那么就需要融资租赁服务作为支撑;而家具、衣饰等行业采取定制化服务,那么就需要3D虚拟仿真设计作为支撑;服务化对顾客信息、数据的需求巨大,那么信息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数据挖掘等业务的需求就会得到发展,新兴业态的发展可以提升服务业竟争力。同时,制造业服务化加大了对金融、法律、咨询、研发等中间服务的需求,服务业占总产出的比重就会上升。此外,由十服务具有消费和生产的同步性,因此制造业再购入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外溢,丰富了服务种类、改善了服务手段,提升了服务业竟争力。
(二)制造业服务化有利十节能减排
制造业服务业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可以分离传统的资源消耗与利润创造和生活标准改善之间的关联,在寻找新的利润中心,获取价值和社会质量的同时,减少(直接或间接)的总资源消费U o]。具体来讲,如图1所示,在传统产品生产模式中,企业倾向十多卖实物产品以获取利润,而服务化模式中,企业以满足客户功能来获取收入,为了多获得利润,就会少提供实物产品,从而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制造业排放自然下降。
(三)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生产率
产出服务化以服务主导逻辑为核心,与产品主导逻辑相比,服务主导逻辑下企业提供更加贴近客户需求的订制化产品服务包,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即制造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或产品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客户的特定功能,进而获得相对稳定且边际利润高的收入。
同时,由十服务的无形性,难以被模仿,通过服务化获得差异化可以竟争优势等。差异化竟争优势意味着局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垄断收益,从而提高生产率。
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经济转型的实证研究
(一)基本假设
1.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催生了新兴服务业态,甚至直接增加服务供给;同时,企业作为服务的高端需求方,带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竟争力。
假设I:制造业服务化强度与服务产出正相关,即制造业服务化系数越高,服务产出占比越高。
2.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节能减排
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商业模式不以多提品为唯一目标,减少了厂商多生产产品的冲动,进而减少了资源能源消耗。
假设2:制造业服务化强度与制造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负相关,即服务化系数越高,单位产出耗能和排放量越小。
3.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生产率
制造业服务化以差异化竟争优势、顾客忠诚度提升等促进了制造业发展,并通过价值网络、知识共享促进效率提升。
假设3:制造业服务化强度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正相关,即服务化系数越高,制造业生产率越高。
(二)回归方程构建
1.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服务化
(1)影响因素和数据选取
根据净增长理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制度等。同样,影响服务发展因素也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需求等因素,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本水平。衡量人力资本水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入法,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另一种是结果法,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等。本文用结果法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具体来讲,采用高技能劳动力补偿占比来衡量经济活动中的人力资本水平,根据WIOD的各国产出就业表( output and employment)一算获得。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衡量比较复杂,本文用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提供的WDI数据。对十部分国家一些年度缺失数据,本文根据历史增长规律利用线性增长法进行了估算。
制度。制度的量化比较困难,本文用经济自由度指数来衡量制度水平,数据来自美国传统基金会提供的1995-2013年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o
制造业需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是生产,本文用制造业对生产的依赖程度衡量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使用WIOD数据。
制造业服务化系数。制造业服务化系数采用制造业服务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来衡量,使用WIOD的各国产出表计算获得。
服务业发展水平。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比较多,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指标,本文用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提供的WDI数据。
(2)回归方程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服务业占一GDP比重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选择1995-2009年作为时间跨度,并以2009年制造业规模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为样本,但是由十中国、韩国、印尼、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产出服务化数据不可得,所以用14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下同。
模型中,sr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th:为经济高技能劳动补偿比例,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i吠,,为经济自由度指数,sii为制造业生产依赖程度,psi为制造业服务化系数,t E [19952009,i=1,2,w,14,分别表示14个样本国家,a为系数,二为误差项。
(3)回归结果
本文选取了主要代表性国家,基本涵盖了全球制造业的绝大部分规模,而时一间仅选取了1995-2009年的阶段数据,为了推断不同时间点的特征,在进行回归估计时,选取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式(1)的估训一结果见表3.
2一节能减排与制造业服务化
(1)影响因素和数据选取
资源是派生性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生产方式决定,而影响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需求等。
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制度、制造业服务化的衡量指标和数据来源同上,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用制造业生产依赖程度衡量;制造业排放水平用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硫氮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机物的总排放量来衡量,根据WIOD的AIR表和WDI数据计算可得。
(2)回归方程与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影响节能减排因素的回归模型:
其中,mo、为制造业单位产出污染物排放量,th:为经济高技能劳动补偿比例,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ief为经济自由度指数,sii为制造业生产依赖程度,psi为制造业服务化系数,t E[19952009,i=1,2w ,14,分别表示14个样本国家,a为系数,二为误差项。选取主要代表性国家1995-2009年的阶段性数据,在进行回归估计时,选取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式(2)的估计结果见表40
3.制造业生产率与制造业服务化
(1)影响因素和数据选取
制造业生产率主要由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制度、制造业产出和投入服务化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的衡量指标和数据来源同上。而生产率利用增加值/从业人员计算,增加值以WDI数据的2000年不变价美儿计算,从业人员来自国际投入产出数据。
(2)回归方程和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mlp,,=a}+a, thr,,+cYZ rds,,+a3 ief.,+cY4psi,,+二,,(3)
其中,th r为经济高技能劳动补偿比例,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i吠,,为经济自由度指数,psi为制造业服务化系数,t E [1995 2009 ] } i = 1 , 2 , w ,14,分别表示14个样本国家,a为系数,二为误差项。选取了主要代表性国家1995-2009年的阶段性数据,选取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随机效应,式(3)的估计结果见表So
(三)结论分析
1.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服务产出占比与制造业服务化系数正相关,而且投入服务化也与服务业占比正相关,而且两个变量均在10%的置信区间显著,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to
2.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制造业单位产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制造业服务化系数都正相关,而且两个变量均在5%的置信区间显著,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2。这一结果呼应了饶畅((2013)关十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可以提高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结论。也与曼齐尼和维佐里(Manzini & Vezzoli } 2002)的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战略可以减少企业的直接或间接资源消耗的结论一致[U of。目前,中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发展模式和投入、产出结果失衡,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其关键还是在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变制造业盈利模式,加大投入产出服务化强度。
3.根据表5的回归结果,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服务化系数正相关,而且在5%的置信区间显著,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3。这一结论与阿诺德等(Arnold et al. } 2007)提出的,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一致。提升劳动生产率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目前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依靠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生产率来实现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有利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五、政策建议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有利十节能减排,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竟争,提高制造业服务化动力
根据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制造业附加值率负相关。企业之所以采取服务化战略,是迫十竟争压力,并不是因为有雄厚的实力,即企业内生动力比其他因素更重要。然而,中国市场竟争还不够充分,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如汽车产业、烟草产业、白酒产业,几乎每个省都有涉及,而且地方政府都通过政府采购、政策优惠等对本地产业进行保护,真正全国统一的市场竟争格局并没有形成。同时,部分制造业领域还存在国有企业垄断,没有动力改变发展战略和生产方式。因此,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需要减少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市场秩序,做到真正的优胜劣汰。同日寸,由十中国经济价值实现机制不合理,导致当制造业面临竟争压力时,一些资源直接撤离制造业,而不是通过制造业转型升级挖掘利润。如虚拟经济虚火导致资产泡沫化,资产泡沫化使得大量的社会资金、社会精英投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同时,资产泡沫化的“挤出效应”会挤占其他产品的需求。再如行政垄断扭曲了资本获利的取向,金融、通信、能源、资源等领域通过行政垄断获取超额收益,资本都追求通过行政垄断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愿意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获取利润。因此,要推动整个经济系统的竟争,使利润获取和价值创造相匹配,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2.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载体
产业集群化扩大了经济规模,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大市场支撑。同时集群化企业之间相互分土协作,有助十建立长期的信用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因此,集群化的发展有助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催生了集制造、研发、商务、设计、会计法律、咨询顾问的集群式发展。硅谷电子信息产业中,3 000家服务企业服务十2 700家制造企业。浙江温州形成了以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打火机、剃须刀等为主导产品的中小产业集群,促进了相关生产业的发展,并降低了生产链的协作成本。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将吸引相关制造服务企业入驻和聚集,构成其服务支撑体系,实现有效降低生产链协作成本的目的。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具有规模优势的制造服务企业,实现跨区域和跨行业联合,以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服务企业。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间的协作。同时,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打造科技型都市产业园区,积聚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要素,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3.建设协同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制造企业和制造服务企业以及消费者一的桥梁。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面向制造业,基十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制造信息服务公共平台,是促进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深度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制造服务倍增作用的关键。中介服务平台可以连接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帮助各类企业完成技术、产品、服务、物流等交易活动。为此,政府应联合制造企业,依托具有研究开发、技术辐射、市场推少’一能力的中介制造服务机构和服务龙头企业,联合制造企业、产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生产力中心等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