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浪费粮食的看法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日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献一计”主题活动,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请你根据以下要点:
2。尽量不使用方便筷、塑料袋
3。毕业生将书赠给低年级同学循环使用?
注意:
1。不要逐字翻译,可适当增加细节;
2。词数:120字左右,开头已经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参考词汇:方便筷disposable chopsticks
范文
Recently,there has been an activity of “doing your bit for an energy-saving society” in our school. Our schoolmates are highly concerned about the increasing lack of energy and provide their own suggestions.
Some students suggest that we shouldn’t waste any food or paper, though they appear very easy to get. Meanwhile, some other students think it advisable to refuse to use disposable chopsticks and plastic bags. Besides, it is also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those used textbooks as well as reference books of graduates, which are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not be thrown but recycled.
Actually, there are still quite a lot that we can easily do: say, try to take buses or ride bicycles instead of driving cars, etc. All of these will definitely help to build an energy-saving society.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真正的生态旅游
假如你上周末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所谓生态游,你觉得名不副实。请你根据下表内容把自己经历的这次生态游和对真正生态游的看法写出来。
所谓的生态游
欣赏风景,享受新鲜空气
有人摘花、捉鸟、乱扔垃圾
真正的生态游
享受自然,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
带走美好回忆,留下青山绿水
范文
Last weekend I went on an eco-travel with a travel agency. All the way we enjoyed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fresh air. But a few of us picked flowers as while going sightseeing.. Some even tried to catch the birds they saw. What was worse, many tourists threw rubbish here and there. The rubbish may do harm to wildlife there.
I don’t think this is a true eco-travel. A true eco-travel is a tour that not only allows us to express our love for nature, but needs our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we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it. And we should also try to protect wildlife. A true eco-travel should be like this: take nothing away but your good memory; leave nothing behind but all the green trees and the clean water.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的。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1.目前环保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为了保护环境。
3.各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4. 我的看法。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探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不断恶化,森林资源锐减、洪涝灾害频发、沙尘暴次数增多、环境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生态问题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改善以上问题,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1“退耕还林”概念的提出
退耕还林主要是指在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理应进行退出粮食生产,植树或种草,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
2 选择“退耕还林”的理由
在我国多数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在大家所调查的退耕区中,多数表现为相反的情况,即耕地面积存在增加的现象。据了解,耕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毁林(草)开荒。虽然这些地区的耕地总面积存在增加的情况,但在人均耕地面积上却与其他地方表现为同一倾向,即:人均耕地在不断地减少。这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所致。
退耕还林使耕地减少,人口的增加使耕地的需求量增加。人口与耕地比例的变动使耕地变得更加紧张。退耕区多属干旱或半干旱区,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而且严重,从而对当地的粮食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年与年之间的粮食产量波动很大是该类地区最大的特点。
上述表明,退耕区的人口生存条件是比较差的。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所限,不少成灾年份对人口的生存影响很大。退耕区自然条件现状的形成与历史上人口的增长和活动关系密切,同时也与今后人口的发展关系密。
退耕还林虽然在短期内减少了耕地面积,但就其长远的发展来看,防止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改善了环境,反而可以使耕地面积增加并带来其他的经济收益。因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要退耕还林。
3“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前期准备工作问题
种苗准备难。种苗生产的计划性和季节性很强。如 2001 年由于计划来得太迟,全县退耕还林用苗绝大部分是从外县甚至外市调进的,结果因急于用苗和长途运输,苗木质量难以保证,造林成活率比较低,后来,由于偿尽了外地调苗的苦头,每年都准备了过量的苗木,造成了苗木剩余浪费,如 2004 年剩余浪费苗木达 500 万株,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计划未能在采种之前下达到县。
工程布局及计划安排难。由于各级没有真正编制过《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未能及时下达,前期准备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工程布局无据可依,只能在平衡各方利益,承受着各种压力的困境中仓促出台,建设计划就像撒胡椒面似的分散安排,无法遵循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原则,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也将因此大打折扣。据笔者了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西部地区因局部地方分到的计划过多,不惜采用毁林开荒手段来凑足退耕还林计划,这不是与退耕还林初衷背道而驰的吗?
作业设计难。按照国家林业行业标准《造林作业设计规程》要求,退耕还林作业区面积要采用测绳或罗盘仪等仪器侧量,每亩设计费用最低要达到 15 元,但实际能到位的设计费用最高只有 2 元,所以真正的作业设计工作无法开展。
3.2 荒山荒地造林问题
按国家规定退耕还林农户在完成坡耕地还林的同时,要配套完成相应面积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对荒山荒地造林给予每亩50 元的种苗及造林补助费,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就一个县来说,往往这个乡、这个村,这一户的退耕地多,荒山荒地少,而相反那个乡、那个村、那一户的退耕地少,荒山荒地多,荒山荒地造林无法与农户退耕地退林面积相配套,结果因补助标准过低,荒山荒地造林质量难以保证,造林后的补植和抚育工作就更难落实,造林成效将难以预料。
3.3 工程监理问题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必然要通过落实严格的监理措施来保证其质量和成效,但由于工作经费不足,这项关键的保障措施基本上没有得到落实。
3.4 工程成果巩固问题
就目前我县的实际来看,农民目前耕种坡耕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基本口粮,而是为了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收入,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是靠外出打工、在现有耕地上实行集约经营、对现有低产林进行改造等,所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基本口粮保证问题和国家补助到期后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笔者认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施工质量问题;二是林牧矛盾问题;三是森林火灾问题;四是盲目开发经济林而可能出现的新的毁林开垦的问题。
4“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4.1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提高工程质量
退耕还林工程规模之大,投资额之多,是任何一项基本建设工程都无可比拟的,也是全国仍至全世界所关注的,其成败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到林业建设的前途,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来组织实施,确保质量和成效。为此有如下几点具体建议:
在国家、省和县三级退耕还林总体规划还未编制之前,暂停新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完善退耕还林投资政策,将总体规划、作业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验收等所需经费纳入工程投资总额,并按工程投资总额3%的比例由中央财政拨付,确保各项建设程序落实到位。
把荒山荒地造林补助年限延长至 3 年,第一年每亩补助 200 元,第二、第三年每亩补助 50 元。
加快林业主管部门的机构改革步伐,实行政事、政企分开,转变林业主管部门工作职能,把总体规划、作业设计、工程监理等职能交给企事业单位。
4.2 采取有力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新的毁林开垦和破坏幼林的违法行为;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和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加强新造幼林的封禁管护工作,防止牲蓄破坏;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提高广大林农的环保意识与科学开展山地资源的能力。
5 对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
5.1 目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某些地区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退耕农户害怕在退耕国家补助期后没有经济来源。重退耕,轻管理。在还林区验收后农户疏于管理,使林地退化,达不到退耕还林的理想效果。大户参与承包加剧了农民得仇富意识。退耕还林不是朝夕便能完成的工作,往往从承包退耕到拿到国家补助需要一两年。一些有先见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便将土地集中承包了进行退耕,一旦得到国家补助后,又造成了那些呗流转了土地的农户的心理不平衡。
5.2“退耕还林”工作预防对策
加强宣传,更新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另一方面尽量多的争取补助,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退耕验收后仍然经常组织工作人员下乡视察还林的后续工作,防止弄明复耕,指导村民发展配套产业(如上面提到的转龙镇发展林下养鸡项目),教给村民防止病虫害的技术。仔细检查退耕面积大的农户的土地手续,核实面积,一定避免发生强占土地或未经合法程序土地流转。
关键词 农机维修业;现状;发展建议;安徽灵璧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192-01
随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新型农业机械的出现及惠农政策的落实,我国农村农业种植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性更强,农业进入高效生产时代[1-2]。二是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各种各样效率更高、作业质量更好的机械更加成熟并走向市场,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三是国家农业政策的大调整,鼓励粮食生产,实行三补贴减免,特别是对大型农机具、新型农机具的大量补贴,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大型新型农机的热情,使农民用得起、买得起。四是随着作业市场的形成,一部分机手已把作业服务当作创收的优势产业,市场作业大户、松散型作业服务组织及综合服务组织应运而生,作业的供求市场化的雏形已经形成并正逐步走向成熟[3-4]。综上原因,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5]。土地一家一户经营生产,农忙时租用或雇用农机大户或作业服务队进行作业,农闲时从事其他产业生产或外出务工进行创收。在调查中发现,过去那种农忙前一家一户整修自家小型作业机械的现象已不存在。
农机维修、供应网点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产品供应及服务水平亟待规范和提高,现结合灵璧县的调查,谈谈一些看法。
1 灵璧县农机维修业现状
全县共19个乡镇,110万人口,14万hm2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153.7万kW,农机配套比1.0∶2.2,主要动力机械,各类拖拉机56 51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9 310台,小型拖拉机37 200台),变型拖拉机5 290辆,联合收割机3 370台。目前,灵璧县从事农机维修、整机及配件营销人员共有165人,维修经营网点106个。一是整机的销售业网点增多,品种增多,效益较好,现全县整机销售网点有47个,比3年前增加了20%,且每一个的销售网点的售后三包服务比较到位。二是零配件销售业效益较差,多数濒临关闭,因为过去小型作业机具配件积压太多,占用了大量资金。而新型机械品种繁多,易损件分散,无很大财力进货,加之新型机具的稳定性能较好,配件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调查统计表明,现在全县共有106个维修网点,虽然数量与3年前持平,但70%左右效益都很差。三是农机维修网点急聚减少,调查统计表明,现在全县农机维修网点106个,比2007年下降了50%,同时设备陈旧、老化、简单,而且多数是松散型、季节型,旺季干,淡季散,主要原因是老机型没有市场,新机型维修的主要渠道是三包服务占了主体,另外新型大型机械技术力量溃乏。现在大型机械的维修主要是大中型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
2 发展建议
目前,农机供应与维修市场正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家一户一套甚至多套的小型机械,各自为政的耕作模式,正向社会化供需专项协作化方向发展,机械化生产由小型机械资源浪费型、低质量型向大中型机械资源节约型、高质量型转化,而与之相适应的配件与机械维修服务市场并没有形成,多数还是围绕小型机械开展服务,出现了与市场极不协调的现象[6-8]。正处于由不适应向适应的过渡时期。过去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如果不正确引导,导致由于市场的缺失,使一些种类机械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保养和维修,降低机械使用效率和寿命,从而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就要求农机管理部门审时度势,引导和加强农机维修的网络建设。
2.1 网点建设中做到科学布局
一是县级着重建设好2~3个一级综合维修网点,建设可以依托县农机校、农广校或改造老的维修网点,位置放在全县中心区域或农机较为集中的乡镇;二是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1个二级综合维修点和若干个三级维修网点及专业网点、二级网点可以依托各个乡镇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建点;三是村级依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建设三级服务网点,村级建点率要达到30%左右,条件较差的可以组织抢修小分队等。这样全县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机维修网络。做到农机大修不出乡、小修不出村、作业不离地的效果。
2.2 技术力量保障要有优惠政策
吸引优秀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农机维修的队伍中来,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复训,以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充分发挥县农机校基地培训的功能,每年至少要办2期农机修理培训班,同时阳光工程要向农机培训倾斜。
2.3 重点抓好高新农机具维修保障工作
高性能、高价值、大型、新型农机具发展迅速、品种繁多。日前主要依赖于厂家的三包服务,随着数量增加和三包期的过期,该部分将成为农机维修工作的主流和难点。解决好该矛盾,要以农机推广机构为纽带,加强生产厂家、维修网点、农机户三者之间的协作。根据高新农机具的分布情况,保证有充足的配件供应,可以建立有效的供应渠道或诚信代销或赊销。同时厂家要经常举办培训班,为维修网点培训技术人员。
2.4 加大投入,确保供应维修市场的平稳运转
政府对购买高新农机具有补贴,建立农机维修体系同样需要给予补贴,主要用于培训技术人员,增加维修的检测仪器及大型维修设备,对于淘汰机型大量积压的配件要有合理处置渠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 参考文献
[1] 朱建峰.大中农场农机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55.
[2] 黄真国.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1999(9):39-40.
[3] 张福俊,虎治礼.加强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0):16-17.
[4] 谈志斌,妥文.彭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88-89.
[5] 李燕,王栋.绿色制造理念为指导的废旧农机具修复再利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8(6):84-86.
[6] 曹晓林,万江华,陈绪红.江西农机信息网络化现状与发展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2007(11):157-158.
[关键词]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79-02
1引言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客观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也要顺应时展要求,自觉采取低碳行为,进行低碳消费,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真正实现减排节能的任务,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是一件需要广大人民参与的事情,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能了解大学生群体低碳行为,从而使低碳生活真正走进大学,使大学生群体成为践行低碳行为的发起人、领路人、实践者。
2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现状调查
鉴于践行低碳生活势在必行,同时为了了解东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和态度,使大学生具备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环保理念,使之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调查对象为东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调查方式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以随机的方式发放了问卷500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占46%和5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及其以上学历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6%、32%、24%、18%。
21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状况
在东油学生中,仅有8%的人了解低碳生活,92%的人不够了解。对于低碳生活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杂志两种方式,这一比例高达80%,其次为公益电影以及同学与朋友间传播,所占比例为20%,这也正好印证学历与阅读书刊的时间呈正相关,与看电视时间呈负相关并且从学历上看,爱好上网的人集中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从年龄上看,15~29岁的群体(大学生正处在这一群体中)爱好上网的人数最多、上网时间最长,显然,教育程度越高,阅读书刊、上网的时间越多,而看电视的时间则越少。
22对日常低碳生活的评价及实践状况
在东油学生中,对于“践行低碳生活会降低生活水平”的看法,51%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践行低碳生活只要能够做到同样会过得很舒适,大多数人同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真正去践行低碳生活,有极少的同学持有观望的态度。对于大学生能否真正在现实生活去实践低碳,32%东油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地去做,55%的学生表示了对于低碳生活的关注但是去实践的决心不大,13%的学生持有中立的态度;关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宿舍和教室里能否做到人走灯熄,35%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15%的学生表示偶尔能做到,50%的学生表示不能做到;关于宿舍的水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24%的人表示这方面十分严重,48%的人表示这方面比较严重,28%的人表示用水比较合理。关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度消费的情况,45%的学生表示有过多次,46%的学生表示偶尔有过,9%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过;在具体的过度的消费行为中,62%的学生表示在衣物方面有过,33%的学生表示在电子产品上有过,5%的学生表示在旅游方面有过。
23大学生低碳观念方面
在东油学生中,有74%的学生表示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去支持低碳,有16%的学生愿意为低碳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6%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低碳活动捐钱,只有4%的学生不愿为低碳付出;关于践行低碳行为能否在大学生中流传,65%的学生表示低碳生活一定会在未来的大学生中成为新的时尚,5%的学生表示低碳生活不会流行开来,还有30%的学生表示对低碳生活是否会流行持有中立的态度。
3促进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31创新宣传与推广
虽然国家媒体的宣传,低碳这一词汇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真正对它有深刻理解的人并不多,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加大宣传的力度,开拓新的宣传渠道。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的一代,对于传统媒体并不感冒,反而对新兴媒体如QQ、人人网等比较追逐,因此在对大学生宣传时应该好好对新兴媒体加以利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2营造良好的校内外氛围
学校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就会显得特别突出,要想形成大学生能够践行低碳行为的局面,高校要在这方面下大的工夫。首先,高校应该制定出比较合理、科学的低碳措施,引导和保证大学生走上低碳生活的道路,比如对大学生的用电、用水量加以严格限制,对于超出的以高价收取费用。其次,高校可以对于每个大学生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低碳节能的目标,并把它的完成度作为大学生素质以及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评价标准。同时,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的扩大,在校外构建良好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社会以及国家政府的努力,社会用道德,国家用法律来构建出良好的氛围。
33大学生自身应厉行节约
331节约金钱
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的发展订下一个良好的理财、低碳的财务计划,同时又可以通过这样的措施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限制自己的浪费型消费模式。首先,每月制定一个财务计划,确定自己在这个月里必要的支出,并要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这个学期的整个财务计划,明确自己在这个学期花费;其次,在做好财务计划的同时也要严格加以执行。通过这样的措施你不仅会做到低碳的生活,同时也会积累财富和良好生活习惯,这会对你今后人生的发展颇为有利。
332节约粮食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各种天气灾难比较严重,粮食的产量有很大的波动,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安全是一个不小挑战,同时作为农业,占用了我们国家大量的资源,比如水资源、石油资源等,这也就造成了农业也成为高能耗的大户,我们要建立低碳社会,必须降低在这方面的能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该主动去节约粮食,减少能耗,保护我们大家自己的家园。
333节约能源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首先,随手关闭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再使用电脑、台灯时,要时刻记着随手关闭它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的损耗;其次,在校内外尽量不乘车。在学校内做到不乘车,而靠步行,不仅能够做到低碳环保,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在校外只要不是太远的路就应该步行;最后,在校内应该合理用水。
34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观念
341制定合理的消费碳的额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买过多高碳的产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我们所购买的东西计算一下碳排量,在我们进行购买活动前做好碳规划,以便指导我们去购买东西,明确我们哪些东西可以购买或去购买其替代品。
342改变奢侈、盲目的消费模式
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奢侈、盲目的消费,比如在衣物上,很多大学生一上街必购买衣物,其实,即使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但是每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应该减少消费行为的发生,只要购买能够满足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就可以了,勤俭自强。
343减少购买一次性产品
大学生在校外进行购物和就餐时,常常会面对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选择,可能很多人会不加考虑就会加以接受,你可能不知道: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还不少。
344循环使用消费品
每当大四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寝室的楼下就会变成雷区――很多大学毕业生会把自己不要的、不容易带走的东西扔到楼下,这对物品是个极大的浪费。对于这样的情况,高校不妨支持大学生把物品赠送别人,或者建立专供大四学生处理物品的市场,再或者由学校加以收购利用,作为高校对于这问题应该有比较成熟的制度加以保证和支持,保证能够实现对于物品的循环利用。
345提倡合理饮食,多吃素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有了飞速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基本上从温饱迈向了小康,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放松了自己,大吃大喝的风气大行其道,殊不知,这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碳的排放量,也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趋于不合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提倡像兔子一样的生活――吃素,要知道: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的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为该数值的1/9,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饮酒,如果一个人每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由此可知,低碳饮食不仅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我们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兰佳,兰敏,夏燕雯大学生低碳经济理念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调研[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
[2]庄贵阳,陈迎,张磊低碳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3]孟雨岩低碳社区案例研究――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途径研究报告[R].2010
[4]董青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状况调研――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
【关键词】 企业农业投资老北社区和小农户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企业以农业项目合作的方式在老挝北部地区开展罂粟替代种植,之后中国投资者在老挝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投资国FDI对东道国的作用和影响一直是较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毫无例外,关于中国―老挝农业投资对当地社区和小农户的影响,国际社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中国农业投资提高了老挝当地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改善了当地农户的生计,真正实现了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农业投资是对老挝资源的掠夺、市场的占领,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引发了当地一些社会矛盾。
目前,关于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缺乏中国企业农业投资对老挝当地社区发展、农民生计改善方面的成效与影响的实证研究。为探讨中国企业农业投资对老挝当地社区和小农户的影响,项目组前往中国农业投资较为集中的老挝南塔省和波乔省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老挝农业种植基地、访问中国农业投资者及企业员工、与老挝政府官员及老挝社区农户进行访谈,获取了中国企业在老挝北部地区农业投资的相关资料,并从以下方面探析了中国企业农业投资对老挝当地社区和小农户的影响。
一、经济层面的影响
1、缓解老北地区农户生产投入不足的压力,提升农户的技术水平
老挝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较好,而生产物资和资本却极为稀缺,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中国农业投资的进入,为老挝农户带去了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资料,解决了农户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节约了农户家庭的生产支出。此外,中国农业企业还给老挝农户带去了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通过企业提供的技术示范、培训和指导,提升了老挝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据某中国农业投资者介绍,他的公司进入南塔省投资后,不断引进和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并通过挨家挨户、手把手教授农民新技术,改变了当地耕作技术落后的状况,提高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与中国公司合作后,我学会了使用农业机械;并在参与其他中国农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了家禽养殖、稻田养鱼技术等。”在实地访谈中某老挝农户也如是说。
2、增加老北地区农户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户的收入来源
首先,当地农户与中国企业的订单农业合作,为他们的农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订单农业合作也成为了老挝当地农户增收的方式之一;其次,农户通过出租土地给中国企业从而获得的土地租金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再次,由于许多中国企业在老挝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引进新的农业生产项目,扩展了农户的收入渠道。据某中国农业投资者介绍,他的公司在老挝社区开设了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并聘请中国国内的农业专家向当地农户传授稻田、养鱼、家禽饲养等农业生产技术,目前许多农户都已掌握了这些实用技术,独立从事着家庭养殖生产,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此外,中国企业的农业投资还为老挝农户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劳务收入。
3、提高老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对解决老挝粮食安全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老挝北部地区曾经粮食不能够自给,由于中国农业企业生产物资,特别是优良的作物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的注入,老挝农户粮食生产的复种指数和单产都得到极大提高,随着粮食供应的增加粮食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在南塔省,某老挝农户接受访谈时说,按当地原来传统的种植方式,他家的稻谷产量仅为4800公斤/公顷左右,三四年前中国公司进入当地社区后,为他们带来了化肥、农药和良种等,目前稻谷产量达到9000公斤/公顷。另据中国农业投资者介绍,历史上,老挝水稻种植中85%的面积只种一季,只有15%种两季,且第二季采用的是粗放的撒播方式,而目前普遍实现了二至三季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企业刚进入老挝社区时,当地农民粮食需求的满足主要依靠联合国救济署发放的救济粮,而目前稻谷亩产由当时的100公斤增加到580公斤,每年农户种植一季即可实现粮食自给且还有剩余。
4、改变老北社区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户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意识
传统的老挝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为满足自身基本需求的、较为封闭的生产。中国农业企业的进入带给老挝农户的不仅仅是农资、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老挝社区农户带去了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理念,增加了老挝社区农户进入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机会,促进了老挝农业产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某中国农业投资者介绍,他的企业在投资经营中往往有意识地引导老挝农户种植市场热销的作物或国家储备库所需要的品种。企业的这种行为,事实上将分散的老挝农户组织了起来,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和经营,带动了当地农户进入市场。
5、快速扩张的农业投资活动可能导致当地出现劳动力供需矛盾
根据老挝政策法规,中国企业所需劳动力的大部分只能雇佣当地劳工。然而,受传统生活观念和生产习惯的影响,老挝劳动力愿意工作的时间较短且劳动效率相对较低。随着中国企业在老挝北部的农业投资活动快速扩张,特别是在小区域范围内大量投资橡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老挝北部地区劳动力需求急剧增加,出现劳动力供需矛盾。
调查中我们得知,由于劳动力短缺,目前已出现橡胶企业无法如期开割的现象。未来3―4年老挝社区将面临大面积割胶的状况,到时劳动力难以满足需要的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
6、造成老北地区对中国农业技术和商品市场的依赖
一直以来,老挝经济都比较依赖于周边邻国。例如其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品种均主要来自其他国家,其农产品市场也较依赖于外部市场。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注入,一方面给老北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但同时也削弱了其农业产业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且受老挝国内市场需求的限制及销售渠道的局限,还可能导致其农业对中国商品市场的依赖。
在波乔省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老北社区与中国企业的农业投资合作中,中国企业通常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当地农户而言,虽然获得了比传统生产更高的农业收益,但却无太多话语权。
二、社会层面的影响
1、推动了老北社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老挝基础设施较弱,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的状况。中国公司进入老北社区后,通常都是先投资建设公路、桥梁、电力、灌溉和饮用水等基础设施。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南塔、波乔省等老北地区,许多基础设施都是中国投资修建的。
此外,中国企业的进入对改善老挝当地社区的医疗卫生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据西双版纳精谷公司介绍,企业进入南塔省勐新县时,当地正流行“疟疾”等地方病。1996年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疟疾”等地方病的防治,还免费发放防治药品。目前企业还通过发放医疗证的方式,为当地农民免费治疗疾病。
2、在老北地区的罂粟减种、禁种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挝北部地区已有近200年的罂粟种植历史,长期以来,罂粟是当地农户的传统种植作物,罂粟种植也是他们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企业积极参与了中国政府倡导的境外罂粟替代种植计划,在老挝北部的南塔、波乔、乌多姆赛等七省,借助替代种植的形式,通过向当地农户提供作物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采用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方式引导烟农把生产逐步转移到粮食、甘蔗、橡胶等产业上来,逐步改变了烟农的生产生活观念和生存方式,削弱了他们对鸦片经济的依赖。中国企业在老挝地区的罂粟减种、禁种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社区访谈中某农户介绍说,其居住的县城附近在1996年还有大量土地种植着罂粟,但在中国的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后逐步减少了,目前仅存在极少量的罂粟种植。某中国投资者也介绍,1994年其公司进入老挝勐新县进行农业投资时,罂粟种植极为普遍,原来种植面积约有9.2万亩,而目前罂粟种植明显减少,仅为1万亩左右,为历史最低水平。
3、一定程度上使老挝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
中国农业企业进入老北地区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念和文化,从而使得中国投资者与老挝农户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碰撞。例如,老挝农户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但由于生存资源丰富,老挝农户面对的基本生存压力不大,他们安于现状、生活悠闲,对未来预期稳定,愿意工作的时间较短。这样,老挝农户传统的“慵懒观念”与中国投资者努力赚钱的观念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再如,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在老挝,小偷是被严重鄙视的人,社会治安良好,甚至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然而,在调查中,某些老挝农户、乃至中国投资者都认为,由于中国企业的进入,老挝当地良好的民风受到影响。不过,目前老挝传统社会与文化的凝聚力并未破坏,仍呈现和谐、稳定、少市场化的传统社会特征。
4、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可能引发的冲突和矛盾
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的主要方式中,订单农业、土地租赁及股份合作等方式均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某些风险。例如,订单农业方式下,由于合作中多方因素的作用,致使政府管理缺位、合同不规范、合同约束力欠缺等问题较为突出,从而隐藏着双方违约的风险。另据一些老挝农户和中国企业反映,在土地租赁方式下,某些中国企业采用非正常方式低价租到土地,从而引发了当地农户的不满情绪。事实上,土地租赁方式下中国企业也面临不少风险。在股份合作方式下,确定一个合理的,或者是使双方满意的利益分成比例较为困难。特别是在目前老挝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一些老挝社区农户对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预期收益回报越来越高,从而使他们认为当初与中国企业达成的利益分成比例过低,并认为其利益受损,因而往往产生不满意情绪,甚至也出现毁约的情况。
对双方合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风险,如果各利益相关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则在未来可能引发双方的冲突和矛盾。
三、环境层面的影响
1、导致单一植被的覆盖面积增加,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
由于老挝政府“并村连片”发展橡胶的产业导向以及生产者对橡胶种植的高收益预期,最近几年老挝橡胶种植愈演愈烈,规模越来越大。据项目组观察,南塔省和波乔省公路沿线的许多土地都种植了橡胶,在很多社区还存在砍伐森林连片种植橡胶的状况。中国企业在老挝地区的投资也主要集中于橡胶的种植经营。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经中国商务部核准,在老挝已办理企业注册的90家从事种植业投资的企业(机构)中,橡胶种植企业有55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调查中,据波乔省农林厅厅长介绍,大规模种植橡胶,增加了单一植被的覆盖面积,这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都将造成不良影响。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后将给当地的生态和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2、导致当地水资源减少和水质量破坏
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业种植物中,橡胶对环境的影响极大,可能导致缺水和生态破坏。历史上老挝生态环境较好,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但自从毁林种胶以后,当地的水资源和水质量发生了一些变化。
3、导致当地土壤质量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香蕉种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也很大。香蕉树根扎在土里很深,通常种一季香蕉后三年内土地都不能种植别的农作物,这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浪费。
而香蕉种植是中国企业在老挝北部地区的另一主要的投资作物。据波乔省农林厅厅长介绍,在波乔市场上香蕉每公斤的售价约是750 基普(老挝货币单位),而到了湄公河对岸的泰国就卖到了1500 基普,极大的利润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进行香蕉种植投资。他还介绍,在南塔省勐新县,当地农户把原来的水稻田租给中国公司投资种植香蕉,当中国公司不再进行香蕉种植,把土地还给农户后,农户雇工把香蕉根从地里挖出来所用支出甚至比他们出租土地所得的租金收入还要高。而且他们发现,种植香蕉后的土壤很长时间后地力才得到恢复,才能种植水稻等其他作物。
四、结语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迅速增加。通过对老挝北部地区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农业投资对当地社区和小农户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并未获得有力证据显示中国农业投资对老挝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但单一植被的覆盖面积增加,可能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可能导致当地水资源减少和水质量破坏以及土壤质量下降。从社会性别角度观察,老挝当地妇女在家庭经济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利,并参与了中国企业在老挝的农业投资产业活动,如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出售并进入中国农业企业务工。但调查中少有见到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的性别影响研究,中国农业投资的进入虽对老挝当地妇女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女性地位的改变影响不大,但也未见中国企业的农业投资行为导致当地社区妇女、儿童发展被边缘化的实例。
目前,中国在对老挝北部的农业投资活动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如企业的投资、农户的种植经营、社区的管理受市场利益的驱动较强。然而,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的考量以及缺少良性的发展环境,可能最终使得多方的利益都蒙受损失。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应进入理性和反思的阶段、注重规划和规范的阶段。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双方政府和投资企业应当考虑如何在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寻找到平衡,从而建立一种“伙伴式”而非“赌博式”的长期性投资合作关系。
老挝政府应该意识到,盲目引进外资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例如政府税收),但随之带来的诸如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负担成本增加等问题都将在长时间内制约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老挝政府:第一,开发引资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行为;第二,应针对国土资源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第三,应制定外国投资农业产业的技术规程和要求;第四,应加强对外资企业管理和监督的执行力。
中国对老挝农业投资活动,应充分考虑老挝当地社区和农户利益和需求的多样性,及其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建议中国政府:第一,应倡导农业投资企业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第二,应出台中国―老挝农业投资社区工作指南,指导企业农业投资行为;第三,应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规范企业对老挝农业投资行为;第四,应设立专门的投资监管机构,加强对老挝农业投资的监管。
中国农业投资企业应当意识到,当进行周期较长的农业投资时,确保投资的持续性和低风险往往比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更重要。中国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的时候要考虑其企业行为是否符合老挝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老挝社区和农户做益事,也是投资者自己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建议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第一,应重视对老挝当地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的考量;第二,应注重“软性”投资的吸引力;第三,应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注: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Y457)““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对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对老挝农业投资的调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杰:西双版纳州对老挝贸易与经贸合作的对策研究[EB/OL]. yn.省略/topic/2009-01/02/content_
15344901.htm,2009-01-02.
[2] 方芸:从规避到合作:老挝和东盟关系的演进[J].东南亚,2008(1).
[3] 志荣: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东南亚纵横,2006(1).
[4] 杨洋:老挝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与挑战[J].世界地理研究,2010(1).
[5] 梁国萍、黄丽:老挝企业的融资方式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
[6] 冯正强、王文妮:刍论中国企业对老挝投资与合作前景[J].企业家天地,2005(8).
为深入了解黑龙江大豆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主产区农民弃种大豆的原因,我们于2012年6月上旬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进行调研。期间调研组与省、市农业部门、大豆协会、大豆加工企业等进行了座谈,并实地走访了主产区农户,详细了解了当地玉米和大豆播种面积、产量和成本收益变化情况以及对未来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黑龙江大豆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大豆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大豆生产总量高,增产潜力大 2005-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占全国的40%左右,其中2008年种植面积最高达到6055万亩(约占全国的44.2%),同年产量达到620.5万吨(占全国的39.9%)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省内非垦区大豆每亩单产约250斤,垦区大豆每亩360斤,与美国、巴西等国家大豆单产基本相同。垦区大豆播种面积占全省20%左右,其余80%非垦区大豆产量提升空间巨大。据黑龙江省进行的大豆种植实验,按照先进种植技术,每亩单产已实现400斤。
大豆品质好,非转基因的优势无可替代 黑龙江寒地黑土是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流域)之一,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尤其东北黑土区开发比国外两大黑土区晚,生态优势明显。黑龙江省先后培育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目前主推的大豆品种32个,其中脂肪含量21%以上的品种23个,最高脂肪含量23.94%;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大豆品种9个,最高蛋白含量为46.4%。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产品,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优于其他植物蛋白,非常适宜加工食用豆制品。除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外,还含有大豆黄酮类化合物和植物雌激素等活性物质,医疗保健价值也很高。
栽培技术较成熟 目前,黑龙江省探索出了大豆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垄三”栽培技术模式、在干旱区实施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模式等,大大提高了大豆整体生产水平。省内大豆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代技术和手段在大豆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每年4月,黑龙江省启动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和指导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春播生产快速健康开展。黑龙江农业信息网大豆专网,根据大豆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病虫害防治、市场与价格等信息,指导农民生产与销售。
产业链比较完善 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114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2家,总的加工能力约1900万吨,实际加工1000万吨。在规模以上企业中,油脂加工企业有78家,蛋白企业8家,豆制品企业28家。多数规模以上企业的加工设备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都采用国际流行的浸出工艺。大豆精深加工产品已有大豆油、色拉油、豆粕、大豆胚芽、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肽、大豆蛋白、大豆皂甙、维生素E等30多个品种,精深加工比重在25%左右。目前,黑龙江省已基本形成与基地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形成了以九三油脂为代表的中、北部油脂加工中心;以阳霖集团、金泉粮油为代表的油脂、豆粉、大豆深加工的东部加工中心;以大庆日月星、哈高科大豆蛋白加工为代表的南部加工中心。
产业发展瓶颈
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但从深层次看,大豆产业链中的相关主体均存在问题。
从生产环节看,地方政府和农民都缺乏种植积极性
从地方政府角度看,粮食生产的压力和政策激励导致地方政府缺乏大豆种植积极性。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省,每年要为国家上交千亿斤粮食。2012年,黑龙江省更是确定“粮食总产力争实现1200亿斤”的目标,各个地方政府粮食生产压力大。同时,为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0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约210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平均每个县奖励约210万元。由于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按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进行评定的,并没有规定粮食的品种,因此,黑龙江省内部分县为得到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积极地推动大豆改玉米或水稻。以玉米850斤/亩,大豆250斤/亩计算,在不改变任何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一亩地粮食产量就能提高600斤。
从农民角度看,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民也缺乏种植积极性。2008-2011年间,大豆平均每亩净利润为94.2元,远低于玉米的214.3元和水稻的307.9元;大豆每亩成本利润率为20.1%,低于玉米的33.1%和水稻的34.7%。由于大豆比较效益较低,有水利条件的农民改种了水稻,没有水利条件的农民改种了玉米。
从加工环节看,加工企业竞争力不强
加工企业是产业链的中间枢纽,是实现产业良性运转的有机载体,是实现豆农卖豆变现、养殖业过腹转化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内企业全部加工国产大豆,与加工进口大豆相比,面临财务成本高、收储费用高和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压榨国产大豆利润较低。根据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按2010年国内一级油和43%蛋白豆粕价格9300元/吨和3100元/吨估算,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的毛利约为4004元,而每加工一吨进口巴西大豆的毛利为4442元,每加工一吨进口美国大豆的毛利为4329元。
同时,加工企业产品单一、产业链较短,附加值难以提升。目前,发达国家大豆加工层次多,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已开发出大豆加工产品12000多个。黑龙江省大豆加工80%限于初加工,精深加工只有20%。大豆加工企业以油脂加工为主,而且中小油厂产品以初级油和散油为主,主要加工品依旧是豆油、豆粕,产品结构单一,加工后的副产品利用率不高,产业链延伸程度有限,深加工产品数量少。大豆食品如豆腐、豆浆、腐竹、大豆蛋白等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油脂及其副产物,豆油或豆粕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大豆加工企业就会面临亏损、停产、甚至倒闭的危险。
此外,黑龙江省内尚未建立期货交割库,不仅增加了当地加工企业的成本,其话语权也被削弱。目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大豆有70%来自黑龙江,黑龙江农垦局下属的120多个农场中,40多个农场参与了大豆期货交易。然而,由于缺乏期货交割库,黑龙江省参与期货交易的企业,都需要将大豆运往大连附近进行交割。这不仅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还间接导致了黑龙江大豆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丧失,并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缺少话语权。
从流通环节看,仓储和运输仍是难以突破的瓶颈
从仓储来看,近年来,国家重视销区粮食物流平台建设,而对产区粮食物流建设平台投入力度相对较小,导致大豆仓储设施老化、容积小,流通体系建设仍然处于低水平,不能满足国有仓储需要。农民仓储能力较弱,大豆收获后必须卖出大部分,大量新粮上市导致大豆价格较低,减少了农民的收益。
从流通来看,黑龙江大豆生产季节性明显,于10月秋粮收割后开始上市,每年年底到春节期间是售粮的高峰期。而此时往往是运输旺季,煤炭、木材等资源集中外运,加上元旦、春节的春运压力,大豆外运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铁路运力紧张,申请铁路车皮十分困难。尽管有些大豆流通企业也会选择公路和水路运输,但由于公路运输费用较铁路高出许多,而水运存在时间较长、程序繁杂、商品损耗较大等缺陷,选择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企业非常少。此外,近来年,黑龙江省出台一系列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的政策,公路运输出现超载,直接问责发货单位,政策非常严厉。目前黑龙江省铁路车皮只能满足1/3,铁路运输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物流的瓶颈,导致销区大豆价格高时,国产大豆进不去,产区大豆价格难以提高。
同时,2007年10月,我国出台相关政策对大豆企业征收铁路建设基金,铁路运输每吨大豆收取18元,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调整铁路货运价格,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提高1分钱,涨幅达到9.5%,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
大豆发展路径
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看,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大豆产业,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扶持大豆产业走出困境。
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
农业生产种植,主要的决策权在农民。要稳住大豆播种面积,关键还在于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要加大对农民种植大豆的补贴力度,稳定大豆种植面积。一是要积极探索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制度试点。从国际上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保护豆农收益时普遍采用大豆目标价格。建议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开展目标价格补贴的做法,探索我国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保护农民合理种植收益。二是要加大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力度,增加新技术推广补贴、病虫害防治补贴、轮作补贴等补贴品种,提高大豆产业的抗灾能力。
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要加大良种良法的研发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大豆单产,确保我国大豆供应。一是加大新品良种的研发和推广。要加大大豆良种繁育的科研投入,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农资打假力度,提高统一供种率、良种覆盖率和品种优质率。二是建立起以大豆为核心的合理的“三三”轮作制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三是大力推进以“垄三”栽培技术、“大垄密植”为重点的大豆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其他栽培模式。
引导扶持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大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加工企业实力的增强。按照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资源要素和加工能力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原则,以大企业、大品牌为依托,促进要素的流动和集中,减少资源浪费和内耗,组建大豆加工企业集团,优化加工企业布局,打造加工企业航母和企业集群,增强大豆产业企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大型企业要率先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注重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大豆浓缩蛋白、组织蛋白等功能性蛋白,大力开发市场容量大的大豆粉、豆浆、豆腐等传统大豆食品,提高大豆磷脂、维生素E等产品的规模化水平,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放宽信贷政策。大豆加工企业属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支持。金融部门应当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尽量简化大豆加工企业贷款的审批程度,减少加工企业资金压力,为大豆加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选聘和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疏竣流通渠道,确保产销区的有效对接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们对地球的无节制的破坏,清澈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河,蓝蓝的天空灰蒙蒙,清新的空气变成“雾里看花”,《穹顶之下》的柴静调查:杭州每年雾霾日达200天以上。虽然有很多质疑,不知道雾霾天是否属实,但是,人们明显感到,我们的空气环境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能改变这种不良的情况,社会需要有理性生态观高素质的人才,那么获得理性高素质人才的唯一途径就是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而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也是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幼儿环保教育。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都是通过环境潜移默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在幼儿园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幼儿创设优美而又简洁的环境,萌发幼儿的美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环境的情感,养成爱清洁、讲究卫生的习惯,确保幼儿能健康成长。
二、环保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影响的因素
(一)让幼儿懂得环保重要性
在幼儿园日常谈话交流中,向幼儿讲述当今社会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于我们身体和环境的危害。还可以通过电视、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了解到我们有权利和义务去保护环境。
(1)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形成的因素
1.家长对环境目标的理解与认识不足。2.家长对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视不够。3.幼儿成长与学习的环境缺乏关于环保的引导的内容和标识。
三、大班幼儿环保教育活动的途径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把环保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结合五大领域学科特点进行有机渗透,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是提高大班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同时,注重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就由不自觉到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一)通过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1.社会活动《假日调查我们居住的环境》,请幼儿“假日”当一名“居住环境调查小记者”访问周围的人是否喜欢这里的居住环境,为什么?请家长一起讨论,对于居住环境,你发现了什么?人们喜欢怎样的环境?并收集环保资料。回到幼儿园后,在交流中幼儿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展板布置,使幼儿发现好的居住环境是安静、有花有草、有河流、小鸟,等等。让幼儿通过调查自己家或附近的小区居住环境的情况,用拍照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和搜集引发幼儿思考并发现居住环境的现状。
[小记者姓名 \&调查时间\&调查环境的地址\&居住环境记录(可用照片或绘画形式)\&访问身边的人对居住环境的看法:
1.您喜欢这样的环境吗?
2.为什么?\&亲子谈话(家长向幼儿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人们比较喜欢怎样的环境?\&]
2.如语言活动《小猪宝宝搬家》,通过欣赏故事,讨论小猪宝宝为什么哭?小猪宝宝喜欢怎样的家?帮助小猪宝宝建新家,将幼儿引入到体验生命感动的一种情境之中,这容易让幼儿加深对环境的发现与体验。在这次语言活动中,幼儿除了了解河流污染,垃圾分类等问题以外,还意识到另一种形式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噪音。最后的延伸活动可以通过仿编歌谣帮助幼儿巩固和强化环保知识。如你拍一,我拍一,满天垃圾脏兮兮;你拍二,我拍二,垃圾分类我最大;你拍三,我拍三,变废为宝笑的欢;你拍四,我拍四,保护环境是大事等。
3.艺术活动:音乐剧表演《宝宝搬新家》。通过设计和表演音乐剧,更加深刻地认识体验居住环境与环保的重要性,幼儿喜欢表演,把主题活动有关于环保的很多认识和体验表现在其中,同时开展了主题活动《为小动物设计新家》,以美术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其中,绘画出幼儿想象中美丽清新的家园(图1)。设计环保图标(图2),由此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还发现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知道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不乱扔垃圾。通过这样的活动,看到孩子们进步家长高兴,老师也跟着高兴。
对于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仅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利用一些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在生活中处处充满环保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争取做环保小卫士。
(二)环保教育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
区域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纲要》中指出以尊重幼儿为本,让幼儿进行的是自发的学习,他们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互动作用。我们开展了自主性游戏区域,给予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的内容权利,让幼儿在这样的游戏中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本学期大班的区域中创设主题“汽车加工厂”,让孩子们参与到区域活动中,从收集材料到设计制作都是让孩子自主游戏。幼儿从家中搜集各种形状大小的纸盒、瓶盖、铁丝、废旧的碟片、纸板箱等(如图3废旧材料搜集)。通过流水线一系列完成制作。教师把“汽车加工厂”分成三个小块内容:设计汽车(绘画)、制作汽车(图4手工制作汽车)、汽车美容(图5废旧材料装饰汽车)都是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完成的,如瓶盖、纸板、碟片可以做汽车的轮胎,几个小盒子组合连接可以做成火车,最后到汽车美容,家长为幼儿提供若干汽车成品供幼儿进行汽车装饰,这时候身边的很多废旧材料都可以派上用场,满足幼儿的需求。“汽车加工厂”自主性游戏的内容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大班幼儿亲身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讨参与本次游戏感受到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因此,废旧物品有着它特有的价值与魅力。我们应随时观察孩子的特点、兴趣,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让这些废旧物品二次利用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有利材
此外,还要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而大班幼儿相对小中班来说具有一定环保意识,也具有自我服务的意识。所以班级每天每小组选一名幼儿做值日生督促幼儿不要随地丢纸屑、废物和垃圾,并能够以身作则,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从而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责任感。打破常规让幼儿负责整理自己班级和个人区域的环境卫生,如整理图书角、修补图书、玩具。还可以利用睡前时间给幼儿讲述关于环保的故事《可怕的污染源》《地球妈妈哭了》《垃圾分类》等,之后幼儿可以讨论故事的内容掌握关于环保知识,知道要怎样去正确地保护环境。 (三)融入家园互动工作中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也需要家长、社会及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三者缺一不可,《纲要》中指出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结合中,方式应该多样化。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和亲子活动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意义,也可以邀请家长来园共同参与活动“亲子信箱”“亲子环保时装秀”“变废为宝”等大型活动来宣传环保。
而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牛奶盒、饼干盒、牙膏盒、月饼盒、药盒等,丢了实在有点可惜和浪费。如何让这些废旧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它变废为宝真正发挥它的功效呢?
案例活动1:为庆祝六一幼儿园届时举行了“低碳环保,纸盒变动物”的大型手工制作活动。(如图6)邀请家长和孩子利用废旧的纸板箱一起动手制作大象、长颈鹿、长龙、兔子、猴子等。此次活动,家长们的参与度很高,通过亲子互动制作活动,不但激发了家长与孩子的创作灵感,而且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让大家懂得了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就可以真正“变废为宝”。这次活动只是我园环保教育活动的一个方面,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念深植幼儿心中,为他们将来拥有健康的人格、健康的生活、健康的环境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环保的世界中培养环保的人。
案例活动2:本学期浙江电视台组织的小小设计师“亲子环保时装秀”活动中,我们家长和宝贝一起动手创意把废旧物改造成华丽的时装,只要把可以想到的都用上,树叶、牙刷、窗纱网、报纸等非常有创意地把环保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图7)家长利用银杏落叶制作的杨门女将,(图8)是外婆带着全家选择废旧的扇窗网制作演出服。比赛的环节很有意义,不仅有T台走秀展示,还有现场评为对家长和孩子的提问(关于环保知识)。并通过浙江电视台正式播放利用媒体的强大宣传力度(如图9杭州赛区环保时装决赛现场),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这样的大型亲子活动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而且还让幼儿亲身体验到环保的重要价值。案例活动3:幼儿园和社区承办的以“低碳和谐,文明社区”为主体的庆祝活动。本次活动响应市政府提出的“低碳生活”的号召,以幼儿为载体,以家庭为契机真正倡导提高居民的家庭文明意识,低碳生活,和谐邻里关系。活动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舞台演出,二是环保行动,由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家长共同组成,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表现形式中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低碳生活”的主体。于此同时进行的是环保签名,由幼儿园小明星艺术团绘画班的小朋友绘画(如图11),组成一幅长达15米的画卷,请到场的所有观众签名支持本次活动,支持低碳生活。这种以孩子来表达的形式更能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与此同时,在演出的开始,我们还增设了幼儿园小礼仪队(图10),担任接待、迎宾和发放宣传单的任务。环保小天使,伸出自己的手,捡起身边的垃圾。
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个家庭都能站在自主的角度爱护我们的家园,共同爱护地球妈妈,争做“绿色环保小卫士”。
四、大班幼儿开展环保系列活动后的成效
(一)提高了幼儿对环保的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幼儿对环保的意识,如幼儿进餐时,要求不挑食,不浪费粮食,保持光盘行动;幼儿盥洗时,要求不玩水,学会开小水洗手,用完水后主动关上水龙头,不浪费水;在活动中,不大声喧哗,不制造噪音;果皮纸屑丢进垃圾箱里。经常会从家里带一些废旧的盒子或二次利用材料投放在废旧物品搜集站,少用一次性的筷子和餐具,逛超市选择使用环保袋等。平时在家里也能督促爸爸不吸烟,告知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久而久之,幼儿便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
(二)形成幼儿自觉环保的行为
通过环保教育,让幼儿理解污染的含义与危害,感受到清洁的环境舒服优美,从而使幼儿初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如知道了垃圾要分类处理,纸类、金属、塑料、易拉罐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瓜果壳、灰土是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而像电池、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
(三)提升了家长的环保意识
1.家长就要以身作则,节约用水,并注意水的重复使用,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碗,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洗脚水可以用来冲厕。2.形成垃圾分类收集的概念,家里有的垃圾可以提醒幼儿分类投放变废为宝,或者是带到幼儿园的废旧物品搜集站。让有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3.平时上班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环保节能,一举两得。
五、展望、建议(大班幼儿怎样做个环保小卫士)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能力的发展水平,让孩子自己在班级或幼儿园的植物角种植植物和饲养小动物,通过关注它们的生长环境记录生长过程,随着大班幼儿的知识面的拓展,通过阅读有关的书籍和报纸杂志等途径,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各种生活特征,并适时组织幼儿观看些环保新闻,了解被乱砍伐树木、被污染的空气,进一步激发幼儿关心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1.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宣传环保,评选“先进环保小卫士”。
2.通过幼儿去影响家长,把环境意识教育带到家庭教育中。
3.加强家园联系,做好教师与家长的环保教育工作,使家长参与到环保教育工作中来,形成一个有关于环保的教育网络。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土地适宜性;简阳市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7-2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念及政策
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念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从本质上来看,农村居民点整理包括对农村居民点宏观用地规模的控制与微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1]。
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根据《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号)、《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2008]68号)、《关于在全国部分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06]60号)等文件精神,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2]。
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由调整增加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块(建新区)和相应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地块(拆旧区)组成。“城镇建新区”由城镇建新地块、新建中心村、聚居点、集中安置小区等构成。“拆旧区”由参与整理的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构成。
拆旧区位于简阳市禾丰镇,面积736.50亩,拆迁农民638户2280人,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736.50亩。
用于农民集中居住的建新区4个,规划位于禾丰镇响水村、元吉村、南山村和蒋家桥村,占地面积210.23亩,其中建设用地6.11亩,农用地204.12亩,用于农民集中居住的建新区位于一般农田用地区中,不占用基本农田,用于农民集中居住的建新区使用挂钩周转指标204.12亩。
用于城镇建设的建新区3个,规划位于简阳市的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中的星光村、奎星村和禾丰镇青岗村。用于城镇建设的建新区总面积559.13亩,其中建设用地为27.95亩,农用地为531.18亩,用于城镇建设的建新区使用挂钩周转指标531.18亩。
3 简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分析
3.1 合法性分析
通过对简阳市建设用地整理,提高其土地利用率,新增耕地736.50亩,符合《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文件关于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的精神。
3.2 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建设发展的重心在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缺少资金和规划指导,导致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布局散、占地多、占好地等土地浪费现象[3]。土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点面积达到 1470万平方米,人均占地182,远远高于国家标准上限150[4]。且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点面积有继续扩大的趋势[5]。为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内部挖潜、开源节流的重要途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6]。
3.3 项目区土地分析
3.3.1 土地适宜性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对开发整理后的土地用于农用地的适宜水平进行评价,得出评价单元是适宜于作为耕地、园地还是林地及牧草地,称为综合性适宜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适宜于作为耕地、园地的评价单元进行单一作物的适宜性评价,得出适宜种植作物的种类、结构及布局,称为针对性适宜评价,从而指导开发整理后土地的高产、优质、高效利用。
土地的综合性适宜评价和针对性适宜评价可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采用公式:P=∑αiPi,P为总得分,α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Pi为第i个因素的评价得分,∑αi=1,因素的选择及因素权重的确定可采用特尔斐测定法。
经过综合性适宜评价和针对性适宜评价,项目区拆旧地块复垦后共计新增耕地745.70亩,复垦后作为旱地使用,适宜于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等经济作物。
3.3.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项目区多为村镇住宅用地,农房建设相对落后,居民点分布无序。目前村庄分布相对分散,综合功能不明显,分散居住状态,导致基础设施、道路林盘占地过大,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致使生产层次低,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受到制约。拆旧区田间道路缺乏总体规划,利用不合理;水利设施不完善,致使部分数量的耕地无水源保障;生态防护林不完善,农业生态屏障保护能力低,山、水、林、田布局不科学,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3.3.3 新增耕地质量评价 新增耕地土壤需农业部门抽样测试,其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度和含盐量等指标应完全满足耕地要求。新增耕地要求落实到责任人,通过耕种不断改良耕作层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3.3.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拆旧区水资源丰富,基本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灌溉量,但现有水利设施不完善,灌排工程久未维修,对农业正常的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3.4 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项目区农民的就业机会,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促进项目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需要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7]。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提高了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3.4.2 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区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使项目区群众的居住质量较未改善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改善了未整理之前粗放利用的现象,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区的复耕,配套工程技术措施,新增耕地质量得到了保障,同时,挂钩周转指标位移到用于城镇建设的建新区使用,实现土地现有功能和潜在功能的再开发、土地资产的增值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8]。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整理所得到的新增耕地面积,等量置换到城镇建设区,可以为城镇建设发展拓展空间[9],加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土地等资源实现了城乡间的合理配置,建立了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4 措施及建议
坚持从制度创新入手,着力搞好各种政策制度的建设配置。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城镇入户门槛,积极鼓励农民进城镇居住,对有条件进城的农户按规定办理“农转非”;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三是依法搞好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土地转包、入股等形式,促进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城镇基准地价的成果,建立“同地、同价、同权”[10]的城乡一体化统一的土地市场,确保农民权益的不流失;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办理养老保险、优先吸纳就业、积极开展扶贫助困等形式的工作,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5 结论
综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改变项目区杂乱现状,使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有一个合适的布局,呈现新农村风貌。同时项目区内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动简阳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项目区的实施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土地资源城乡合理配置,对简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巨大的,项目区实施规划方案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彭建,蒋一军,张清春,等.城市近郊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J].资源产业,2004,6(5):17-20.
[2] 张宇,欧名豪.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6(3):23.
[3] 叶艳妹,吴次芳.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1998,(10): 54-57.
[4] 宋伟,张凤荣,姜广辉.自然限制性条件下天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9): 89-92.
[5] Hualou Long,Gerhard K. Heilig, Xiubin Li,Ming Zhang.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use change: Analysis of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he Transect of the Yangtse River, China[J]. Land use policy,2007,(24): 141-153.
[6] 高燕,叶艳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4,3:23-25.
[7] 陈美球,吴次芳.论乡村城市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J].经济地理,1996(6):97-100.
[8] 王静.小城镇土地置换初探[M].2003(6).
[9] 庄杜明.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拓展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关于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国土资源通讯,2005(19):37.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生活味性时代性正面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55
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性、思想性比较强,很多道理抽象枯燥、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仅就教材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毫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思想品德教学中,精挑细选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素材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遴选教学素材?笔者认为最起码应遵循以下“四性”要求。
一、挖掘多彩生活,体现“生活性”
前段时间,笔者发现班上部分学生在食堂就餐时打的饭菜吃了一半就随意丢弃,还有的学生私下请客、互送礼物甚至盲目攀比。为了把学生的这种恶习控制在萌芽钐,在教学《艰苦奋斗是优良传统》时,笔者先悄悄拍下了班上学生的上述现象,并把这些照片带到课堂。笔者一边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就餐时乱倒饭菜、私下互送礼物的照片,一边说:我们的父母在骄阳似火的工地上和农田里汗流浃背地辛苦劳作,而我们却拿着他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在学校挥霍……学生看着屏幕上就餐时杂乱的饭桌、商店里花钱时大手大脚,再想想各自辛苦的父母,顿感羞愧,面红耳赤。非常明显,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震撼。笔者见时机成熟,便乘势提问:(1)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吗?为什么?(2)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该怎样发扬这种精神?学生全情投入,交流气氛浓烈,课堂生机盎然。这一课上过之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就餐时浪费粮食的现象骤然减少,请客互送礼之风杜绝,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学生渐渐增多。
二、结合身心特点,品味“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不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效率就不会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挑选活泼有趣的教学素材,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美妙、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进而悟出深刻的道理。
例如,在教学《学会与人合作》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与人合作的方法,笔者组织开展了一次趣味性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20个小易拉罐进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赛。比赛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笔者让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比赛,限时两分钟。由于刚开始比赛,学生也没什么经验,有些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协商好,各搭各的,有点手忙脚乱,甚至个别小组在搭建的过程中,小易拉罐不时滚来滚去,固定不了,只搭了两层高,时间就结束了……第一轮比赛结束,笔者请搭得最高的小组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赛中是怎么做的,再请搭得最低的小组学生说说失败的原因。各小组总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再集体商量搭建成功塔的最佳方案。第二次比赛时,各小组都比第一次搭得更好。最后,笔者让学生自己总结两轮搭建成功塔的收获:第一次由于大家没有配合好,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分工和计划,所以很多小组没能成功,但通过总结分析,第二次比第一次均有了明显进步。学生对这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专注而认真地投入到比赛中。通过比赛,他们明白了与人合作首先要做到合理分工、科学计划的道理。可见,选用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使一些学生看起来高深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这样能让学生由不喜欢学变为乐意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课堂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例也验证了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所说的:“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三、链接热点新闻,凸显“时代性”
思想品德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脱离时代的思想品德课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将重大的新闻热点与所学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既是思想品德学科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源头。而教材上有些素材具有滞后性,学生不了解、不熟悉,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挑选的素材要新颖、鲜活、与时俱进,最好能选用近期发生的事件。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选择体现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步伐的素材,引用一些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理解范围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进行教学,就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让课堂焕发出睿智的光芒。教师还可以通过时政素材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辩证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违法必究”的内容时,笔者选用当时件。一则是,5岁女孩罗某笑患白血病,其父罗尔从“卖文救女”的苦情爸爸变身为参与“带血营销”的骗子,继而委托微信退还公众打赏,又向媒体解释三套房的“用途”,一系列行为引发舆论一波三折。另一则是,江苏常州4岁女孩萱萱患有脑癌,其父为了筹钱给女儿救命,打算将尚未拿到手的期房出售,因为“不到万不得已不想麻烦别人”。有学生将这两起事件进行了对比,称两个父亲的抉择体现了人品和道德的高下。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两起“对立”事件呢?课堂上就可以以此为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二、组织评论
活动的第二步骤是组织评论。组织评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小组讨论。让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不拘形式、时间地进行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而组织课堂评说时,评论意见也相对有了代表性。第二阶段是组织课堂讨论。评论小组推选代表分别陈述意见,然后学生自由发言,或作补充,或作反驳。学生的看法常常是片面的、肤浅的、零碎的,但通过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就会使认识全面起来,深刻起来,完整起来。例如,《焦点访谈》报道了某地镇政府随意中止农民的五十年荒山开发承包合同的事件,有学生说这是因为某些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低下,有学生指出这是变相的“红眼病”,是思想作风问题。在此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力度的建设性建议,以此保证中央政策的正确贯彻和实施。再如上面提到的两父亲“救女”的事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对学生观点的补充整合,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罗某笑父亲的行为确实有道德瑕疵,但并不构成诈骗犯罪,他面对家庭不幸暴露出的人性不足,我们不妨宽容一点;常州女孩萱萱的父亲与罗尔相比,表现出更高的道德品质,是值得钦佩和赞赏的;但他们都值得同情。学生对该事件的认识在讨论中获得了提升。
三、引导和指点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点,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比如,有这样一件事,两个农村女青年外出打工,其父母对女孩子外出不放心,坚决反对,可是两个女青年还是违背父母意愿,硬是闯出了家门。对此,有学生仅仅看到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从而批判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缺少勇气。无疑,这样的理解仅仅看到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显然比较肤浅,没有发掘出更积极的一面。能不能换一个角度,从两个女孩子的行动上来思考话题的意义?经过诱导,有学生就能够深入一层,看到两个女孩子毕竟闯了出去,这需要一定的勇气,从而论述到当今年轻一代冲出父母羽翼的渴望,旧的家庭教育模式开始瓦解。而这样的理解虽然接触到了材料的某些本质,但意义还是不够深广。能不能站得更高来认识这件事,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思考、认识两个女孩子的行动?经过启发,有学生就提出,现在的青年人都想到外面闯一闯,一方面是想见一下世面,另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而人才流动机制则给他们提供了“鱼跃”的机遇,使他们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既说明青年人的生活观念变了,也反映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优越性。这样的理解就深刻多了。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具有一定深度的透视力。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救女”新闻,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已经认识到,并非只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对立,人性的不足之外更有明媚。教步步引导能使学生层层深入,认识得以深化。经过这样的思想碰撞和观念对冲,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
有时讨论也会误入歧途,比如最近几年社会上频繁发生的骗取医保基金的事件。有些学生认为他们只是为了救治亲人而不得已为之,所骗资金也全都是用于病人的治疗,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尤其是在他们退还了骗保资金后,认为事情也就了结了,其行为没有违法。而实际上“骗保”是属于刑法中诈骗公私财物的范围,虽然行为可以理解,但法理难容,理应受到法律的追究。通过评说与引导,学生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
“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教育,是一种指向人的心灵的教育。”的确如此,引入社会热点,设立思想政治课论坛,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认识与思考社会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较空洞,有说教之嫌,自从引入社会热点这个源头活水后,学生有话可说了,且通过观点互相补充,学生认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通过设立思想政治课论坛,学生能够注重将课堂所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