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智慧旅游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旅游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旅游的特征

第1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方方方面面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成为人们选择放松的一种新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旅游信息服务发展相结合,形成新型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概念的谈论,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信息人性化服务,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及作用

1.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旅游”是21世纪新兴起的旅游形式。它主要依托互联网将旅游信息服务于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连接,通过云计算、以物联网等手段为游客提供全面,丰富的旅游知识,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结合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个方面,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促进旅游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游客与旅游信息资源平面化沟通,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同时也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2.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作用

智慧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旅游行业发展的优势,同时结合时展的新特征,形成新型旅游信息服务,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旅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智慧旅游转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智慧旅游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购物”三种旅游形式结合为一体,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旅游相关信息搜索,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交易,促进了旅游企业经济发展与时展相融合的特点,转变了旅游企业传统的融资发展方式,促进旅游线管行业之间的经济交易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密切,旅游信息发展更便捷、轻松,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第二智慧旅游促使旅游信息服务发展人性化。传统的旅游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为游客“预定”了旅游出游计划,使游客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游客往往没有自主选择权,旅游的自由受到旅游信息的“限制”,而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多重的选择余地,游客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量身能定”旅游路线,旅游信息更加个性化,时尚化。此外,互联网操作节省了游客选择旅游信息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打破了传统“旅游拥挤”旅游模式,操作平台更简洁,更方便。

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1.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首先以人为本。智慧旅游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旅游信息服务中时刻体现着人性化发展,游客从旅游信息制定到旅游过程的服务中都能够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创新促进行业发展。智慧旅游应用智能化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网络资源探索,实现旅游服务产业不断地更新发展,随着网络旅游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逐步增多,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创新,例如:旅行社提供免费办理旅游手续,下订单获得免费抽奖抽奖活动,逐步实现旅游竞争的合理化经营发展,促进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完善;最后科学管理。智慧旅游将旅游信息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信息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旅游服务信息资源科学管理。例如:依据游客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旅游出行计划。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合理安排、合理规划。

2.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

(1)智慧服务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为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旅游实现了传统旅游信息服务向新型智慧服务为,智慧旅游将旅游景点、旅游中所需的吃住行等信息资源通过图片与文字综合应用的手法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享受到全程免费的智慧服务。例如:某位游客为老年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获得旅游信息,通过简单的网络运行操作,制定符合自身的旅游发展攻略,旅游信息管理人员则依据游客的自身需要制定旅游行程安排,包括:预定车票,预定酒店,预定餐厅等人性化服务,实现了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综合服务理念,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2)智慧管理

智慧旅游的特点还体现在旅游信息资源管理上,传统型旅游信息资源管理通常以人工管理为主要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游客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旅游、住宿、饮食、安全等行业分部分进行逐一管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之间沟通存在巨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将旅游行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沟通,形成旅游各个行业之间信息资源畅通,依据不同行业的客流变化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节省了传统旅游信息分析的人工成本,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效率,更准确的把握了游客的旅游动向,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中的应用促进旅游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提升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服务效率,提升旅游企业发展的终合实力,加强旅游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3)智慧营销

智慧旅游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将游客的发展动向,信息数据变化进行智能化分析,有助于旅游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智慧营销。智慧旅游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结论,促进旅游产业挖掘游客的旅游热点和兴趣点,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形成旅游行业大众化,个性化发展的相互融合,提升了旅游产业在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

四、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体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全面升级。智慧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管理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上帝”的旅游服务理念,如下表表明,智慧旅游的应用推进了游客对旅游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智慧旅游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旅游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旅游行业发展与时俱进,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实现旅游服务行业的与时俱进,打造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保障。

智慧旅游与旅游服务评价表

五、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评价

实现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模式,首先促进了旅游信息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促使旅游行业发展能够依据游客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旅游规划战略,以灵活的服务态度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协助旅游行业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的理解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及时帮助游客解决相应的旅游相关问题,提升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其次智慧旅游起源于西方,这种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旅游信息资源管理和实际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还应当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国人口众多,旅游资源种类复杂等众多特点为依据,结合科技手段进行合理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智慧旅游促进“中国化”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发展。

第2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1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乡村振兴的政策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将乡村振兴的政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示范乡村的诸多产业进行协效的协同性发展,并且使产业发展带动整体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得到有效的增长,以此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在优化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地将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充分地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当前时代我国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得以进一步凸显,并且使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得以有效的扩张,使整体乡村旅游参与主体所具有的体验感得以有效地增强,使传统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得到有效的转变,使相应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路径得以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旅游者可以充分地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乡村旅游的诸多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了解,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对自身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主观性的选择,使相应的旅游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充实与高效的构建,而具体的旅游信息化构建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能够使从业人员充分地对旅游管理信息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并以此对相应的旅游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使整体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管理者能够充分地对旅游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者能够对自身的服务进行有效的改进,使整体旅游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衍生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自身所存在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我国网络旅游平台已经能够充分地对各类线上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游客出行所具有的便利性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时,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使整体乡村旅游的质量得到有效的升级,对于不同旅游管理的模式能够进行更加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设计,并且充分将云计算等诸多技术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相应的管理模式对于旅游者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同时进行优质的旅游者全方位画像,使相应的旅游管理及旅游发展能够获得更加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使供给侧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得以进一步优化,使供给侧的对接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在满足经营者自身利益要求的前提之下,使整体旅游者自身的体验满意度得以大幅提高。

2目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2.1乡村旅游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升,并且基础知识建设相对落后

在进行乡村信息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的改进,将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当中,而充分地将智慧旅游进行有效的融合,需要使乡村旅游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改进。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模化特征较为薄弱,并且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为分散的状态,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相对较短,就其自身发展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以及不断完善的优化时期,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健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进而无法对诸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予以有效地满足。此外,乡村旅游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对诸多部门予以设计,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独立性相对明显,使乡村旅游行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相对突出,使整体企业行业在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互联互通,使整体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诸多现实性困难。同时,部分乡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继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充分的认识,而体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当地的旅游经营者无法对信息化技术作用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冲击予以正确化的认知。因此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构建过程当中,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性相对明显,并且部分政府无法充分地将政策予以有效地引导并进行有效的财政投资,从而加剧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2.2信息资源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运用维护的持久性相对较低

智慧旅游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信息化建设只有将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布局性予以有效地增强,才能使整体乡村旅游出行所具有的互联互通特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旅游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大数据具有较为突出的非系统化特征,自身的数据来源的统一性缺失,使得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困难性特征相对明显,从而使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由此需要对相应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并且对具有创新意义的设备进行充分的研发,而针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无法对相应的运营手段予以有效的重视,并且无法对具体的信息化构建予以有效的运营支撑,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应的智慧旅游融合概念往往具有较为突出的炒作性质,并且具有“一次性项目”的现实特征。由此使得整体智慧旅游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营维护人员存在的现实性缺失问题,并且使整体信息化构建存在形式化主义严重的现实问题。

3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智慧旅游进行有效融合的现实方式

3.1对乡村旅游的信息化设施进行构建,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搭建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整体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创新性予以有效体现,并且使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并对各类基础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第一,在信息化设施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移动网络等诸多设施进行有效的构建,相应的政府及运营商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使乡村内部尽早实现5G信号覆盖。并且将诸多智慧终端在旅游区内部进行有效的构建,进而使智慧售票机、智慧监控等诸多设施能够应用于乡村旅游的构建过程当中。使整体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优质的发展基础。

第二,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搭建,需要对乡村旅游自身的开发与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考量,政府需要起到优质的牵头作用,对网上旅游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引进,使相应的企业与政府能够充分地对当地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使整体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较为优质的基础数据支持,对于传统的由政府单独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打破。使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地进入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建设过程当中。

同时,在对乡村旅游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对政府的公信力度予以有效的应用,并且需要对相应的信息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而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障碍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

3.2进一步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能够对整体传统旅游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变,并且需要充分地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旅游管理、旅游销售以及信息化服务等诸多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智慧产业体系进行构建。

其一,从管理角度而言,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地使相应的体系能够为具体的旅游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相应的智慧旅游管理方式与乡村的实际特征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使相应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地符合乡村的自身特点。

其二,从技术应用角度进行分析,需要使整体乡村旅游管理的应急服务水平及其自身的安全监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具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构建,使整体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地进行旅游数据反馈,对于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及其决策特点进行综合化的考量,从而使整体智慧旅游所具有的针对性特征给予有效的凸显。

第3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据2011年《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排名前24位的均为发达国家,中国全球排名第39位,这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明显不符。根本的原因在于旅游产业组织的孱弱,致使中国旅游业竞争力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目前,我国旅游产业面临市场增长乏力、市场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旅游企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发展智慧旅游,是不错的选择。

依托IT技术发展智慧旅游是中国旅游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智慧旅游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技术,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实时旅游搜索和共同解决旅游方案为目的,贯穿旅游要素的,使旅游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创新思维的综合体现的旅游模式。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真正转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特征:一是融合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资源,加强旅游产业链及各种旅游组织机构的相互关系;二是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手段,实现旅游信息的充分交换、传播,从而促进旅游业各种要素关系的优化。智慧旅游的主体结构包括智慧政府、智慧文化、智慧科技、智慧企业、智慧游客五部分。

智慧政府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传统的智能政务水平难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创建“智慧政府”。“智慧政府”首先是一种政府文化、一种理念;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技术,提高政府决策、服务、办公、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形成效率高、反应敏捷、便民利民的现代化政府。相对于旅游产业,智慧政府是秉持智慧文化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建设、规范旅游市场工作的政府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如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的智慧化运作,与交通、公安、工商、卫生、发改委、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对旅游企业进行全面管理和服务,根据智能化信息网络科学监测和处理本地区游客数量、旅游业务收入、游客投诉等情况实施智慧旅游政务。

智慧企业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慧企业是与旅游直接强相关的企业,包含旅游餐厅、旅游酒店、旅游车队、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店等。智慧企业是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环境中具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或利用建设好的智慧旅游平台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实时旅游搜索和共同解决旅游方案的水平的企业运营模式;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对游客需求的响应能力,灵敏地感知到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推动信息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譬如,智慧景区在景区管理和服务游客方面,利用物联网建立景区周界安防巡更系统、电子导游自动触发系统或移动式导游机(实时为顾客定位、讲解、对讲、留言、演示、查询等)、景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游客的满意度。再譬如,智慧旅行社在公司办公自动化、客户服务、产品打造、产品推荐、客户互动、市场营销等方面可以利用智慧旅游平台的属性有效地为顾客提供实时搜索服务,以满足旅游者的深度游、自由行等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平台的互动达成旅游产品的共同解决方案。传统的旅游购物是现场购买,现场购买的益处是能够亲自感受到旅游产品、有直接的感悟;不利的方面是,了解产品时间不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仓促决定、携带不便以致影响到了旅游的质量。智慧旅游的方式则是通过亲身体验,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和物流,让购买的旅游商品直接抵达目的地,免去旅途携带的诸多麻烦与不便。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在上下游互动的时候,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就会达到有效沟通、信息对称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效能,从而避免失误和无谓的浪费。智慧企业是智慧旅游的重要实践者。

智慧游客检验智慧旅游

伴随着信息化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游客的信息化水平会不断提升,往往会形成游客的智慧旅游水平或要求高于社会平均提供程度的情况。游客是智慧旅游的真正的服务对象、老师和检验者。现代移动通讯设备的发展让智能手机功能无限放大。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下载旅游计划、实时搜索旅游及相关信息、拍照、翻译、讲解、定位、传递旅游感受、付费、办理相关手续等等,做到“一机在手,走遍天下”。智慧游客是具有智慧旅游意识和能力的、信息化装备精良的游客,智慧游客是智慧旅游的引擎和服务对象。

智慧科技助力发展

智慧科技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软件部分涵盖智慧旅游的理念和信息技术理论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及可应用性;硬件部分包含围绕信息技术的发展所能承载的高科技平台、技术和设备。智慧旅游技术平台的3个主要功能体现在:实时旅游搜索、个性化需求和共同解决方案。旅游实时搜索是通过移动宽带和智能设备,提供旅游信息的实时查询系统。这个系统是结合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增强现实(AR)打造的移动平台,用以帮助用户过滤大量的信息,提供用户必要的旅行信息和增加实时交互。个性化需求是依赖于云计算的一种新的方式,是为用户设置的自己额外的搜索条件,是通过制作一个模型用以衡量旅游搜索者的旅游主题及情绪体验。共同解决方案就是在个性化搜索的基础上,通过定制游(DIY)或创新游(CIY)的理念来打造能够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发展智慧科技的同时,要重视对旅游企业的一般工作人员、信息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各环节人力资源的相关智慧旅游素质的培养。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加大将会为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和专业的人才力量与技术支持,为传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带来改革的希望和成果。没有智慧科技,智慧旅游就是无根之木。智慧科技是智慧旅游的灵魂。

智慧文化是个耦合剂

第4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旅游业也应声而起,不断改变创新。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旅游业从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再向旅游智能化转变升级,再加之智慧城市的兴起,最终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建设的新热点。目前,通过自媒体对旅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是个契机,而如何成功地进行自媒体营销则是重中之重。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智慧旅游,它是一种以新一代融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提升旅游品质、促进产业发展、创新行政管理为目标,使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和系统化整合的全新的旅游形态。简言之,智慧旅游就是游客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网络实时互动,主动寻找旅游信息,让旅游行程进入触摸时代。

而智慧旅游作为自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特点主要有四个:

第一,全面智能化――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公共设施等涉及旅游的各个要素物联成网,带来食住行游玩购全面智能化的旅游体验。

第二,高度系统化――实现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融合,将数据进行高效系统化地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有效协作化――基于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现旅游产业各个关键系统统一协调、高效合作,形成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管理。

第四,积极创新化――鼓励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等依靠技术的力量,不断进行创新应用,以更科学、更智慧的方式推动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消费决策。

三、智慧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及时互动。智慧旅游以智能手机、电脑等为载体,可以及时方便地与智慧景区系统、智慧酒店系统等进行信息互动,从而不断创新景区与酒店的服务质量,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2)运营成本低。智慧旅游的建设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高科技的投入、服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景区的各项运营成本将持续降低。

(3)规模效应。智慧旅游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大产业之间进行连接与集成,融合与合作,形成新的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二)劣势

(1)信息良莠不齐。正如硬币的两面,自媒体一方面有着提升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传播客观性等缺点,导致自媒体环境下智慧旅游的部分信息出现审美异化、感知差异等问题,一个人的差评也许会使得建立的旅游形象功亏一篑。

(2)建设困难。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智慧旅游还处在规划探索的阶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出现盲目跟风等现象。

(三)机遇

(1)技术进步。支持智慧旅游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日益成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也蓬勃发展,为建设智慧旅游提供技术与设备的支撑。由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的泛在网,辅之以智能手机等便携的小型上网终端,让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和使用信息,使得旅游资源信息的交换更加便捷。

(2)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很多旅游服务业方面的政策规划,如《关于加快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为智慧旅游年等等。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是智慧旅游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

(3)潜在用户规模大。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微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活动,能不经意地向用户展示旅游信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而这些用户的数量非常可观。

(四)威胁

(1)法律缺乏规范。新兴的智慧旅游发展不完善,在法律监管方面还缺乏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加之自媒体的“推波助澜”,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2)安全威胁。智慧旅游以各种新技术为基础,带来新的安全威胁,而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智慧旅游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信息被窃取、受到非法攻击等。

四、自媒体时代旅游营销建议

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的营销需求。推陈出新,网络营销顺势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智慧旅游来说,营销的目的应从关注媒体向重在理解与引导旅行方式转变,实现智慧营销。显而易见,运用手机app、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已成为企业进行智慧营销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旅游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客不再购买印刷版地图,而是用手机下载旅游客户端,寻找交通路况、景区概况、在线支付等信息。面对新的变化与挑战,与时俱进必不可少。因此,自媒体时代下的旅游营销应就旅游资源、特色项目、个等方面进行营销推广,激发消费者旅游动机,实现智慧营销。建议如下:

第一,产品创新。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具有及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可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平台的方式,与游客进行线上互动,充分了解游客的意见,依此来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的兴趣点,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

第二,内容精致。自媒体将信息、理念等传播出去,根本是内容,文字、视频等只是载体。精致又富有创意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度才能不断攀升。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着重做好内容,不断更新旅游信息和资讯,保证信息的热度与广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提高其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

第三,服务个性。自媒体平台下,转发与评论早已司空见惯。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容易制造品牌效应。企业应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设计出用户参与度高的活动,譬如分享送门票等。除此之外,应主动且及时回应游客的评论,增强与游客的实时互动,让粉丝助力实现产品推广。利用平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服务,做好微服务,让游客成为回头客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营销选择。

综上所述,智慧旅游时代的营销应承前启后,增强智慧性。企业可凭借自媒体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游客提供信息交互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第5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智慧旅游由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的概念延伸而来。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规划,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在旅游行业的拓展。旅游业与物联网、互联网及空间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旅游业历经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旅游智能化到旅游智慧化的发展过程。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开创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全面变革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国家旅游局同年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 年左右时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2012年,建立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4年确定旅游宣传主题“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年”;为保障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1月份《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提出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智慧旅游专业培训和智慧旅游交流活动,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劲旅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市场交易规模约达5402.9亿元,较2014年3670亿元同比增长47.2%。在线旅游市场和智慧旅游发展为智慧旅游人才建设提供了机遇。探索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管理OPEC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重点。

二、智慧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研究,Pauline J. Sheldon(1997)在其《旅游信息技术》一书,全面介绍了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技术。 Hannes Werthner等(1999)在《信息技术与旅游业:一种挑战性的关系》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的产生的挑战和影响。Hung J C(2011)在云计算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智慧旅游框架,并提出了应用云计算为游客的终端设备提供旅游咨询服务。Giacomo Del Chiappa等(2016)分析了智慧景区中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共享和转化过程。Xia Wang等(2016)运用FCEM-AHP和IPA方法从旅游者角度测量了智慧旅游吸引力。国外对旅游智能系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包括旅游目的地智能推荐、基于社会视角的智能旅游系统运用。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本文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输入“智慧旅游”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梳理相关文献,国内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包括智慧旅游概念、内涵及理论体系的讨论(张凌云等,2012;姚国章,2012),智慧旅游系统和模式构建研究 (姚国章,2012;高天明,2012)、区域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 (王清荣等,2014)涉旅企业和旅游服务的“智慧化”研究 (张凌云,2012)、智慧旅游评价和市场影响分析 (韩玲华等,2014) 、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研究(高燕等,2015)等相关方面。

三、智慧旅游视角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65所,高职高专1068所,中等职业学校933所;其中,旅游相关专业研究生共招生1736人;本科教育共招生5.3万人;高职高专共招生11.08万人;中职招生12.30万人。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已经初步形成了阶梯式培养结构。纵观2015年旅游业发展,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测算,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3%,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随着旅游发展进入“高速时代”,旅游类人才需求紧缺,世界旅游理事会调查显示,如果政府和相关企业不采取行动,旅游行业中将有1400万份工作面临风险。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类院校逐步启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改革工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伴随智慧旅游时代到来,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仍显滞后。如何创新智慧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智慧旅游人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目前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中,仍采用理论讲授为主,实操实训较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智慧旅游相关课程未能引入,酒店管理软件、旅行社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等在一些高等院校还未引进或充分利用。另外,智慧旅游实践教学环节需加强,需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加大智慧旅游实验室建设,实践实训需加强与智慧型企业、智慧景区的对接,“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智慧旅游实操技能,切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智慧旅游对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

经济的发展从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更注重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之中,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应运而生,智慧旅游成为发展趋势,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更加智能化,智慧旅游需要智慧型旅游人才支撑,智慧旅游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旅游信息化技能,如图1。旅游管理类高等院校是培养智慧旅游人才重要基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智慧旅游发展要求。

(一)跨学科知识培养

一方面,旅游因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旅游管理类人才不仅要掌握旅游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交叉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养生旅游、情感旅游、研学旅游、探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互联网旅游等“旅游+”衍生的旅游新业态需要旅游管理类人才掌握跨学科知识;智慧旅游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旅游各要素之中,影响着游客旅游体验,旅游管理类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旅游相关理论,还要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智慧旅游的发展需加强旅游管理类人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应具备以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BBS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运用能力,借助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和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核心,主动感知、甄选旅游相关信息,为游客提供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和满意度。智慧旅游人才还需要能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树立“时刻营销”和“智慧营销”理念,通过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开展高效智慧营销,提高客源市场规模。

(三)智慧旅游素质和智慧服务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智慧旅游服务素质,培养能够适应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旅游网站等智慧旅游行业及其他相关智慧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的高技能智慧人才。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散客化趋势日益凸显,旅游者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在40亿人次国内游的人群中,自由行人群高达32亿人次;1.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有2/3的游客选择自由行,自由行都是游客最爱的旅行方式。这要求智慧旅游管理类人才在利用公共资源信息和旅游数据库进行“线上”、“ 线下”服务时应树立智慧旅游服务理念,提高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四)智慧旅游管理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要求旅游管理类人才提高智慧旅游管理能力,能够适应智慧旅游行业及相关智慧旅游企业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模式,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旅游相关行业信息技术,如酒店在线预定管理、旅行社管理软件、景区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交通流量监控等,能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取旅游信息数据,完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监管系统、旅游投诉管理系统,综合协调分析旅游信息,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进行有效管理。

五、智慧旅游OPEC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文创新性构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智慧旅游目标导向培养、智慧旅游人才专业性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创新性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智慧师资队伍建设、智慧旅游教学方法培养智慧旅游类人才。O――(Objective cultivation)目标导向培养。改革教学与市场脱节现状,以智慧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P――(Professional cultivation)人才专业性培养。培养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旅游专业知识的专业型人才。E――(Entrepreneu

rship and Innovation)创业和创新性培养。注重智慧旅背景下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C――(Social Communication)社会沟通能力培养。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实训加强智慧旅游行业及其他相关智慧旅游企业对接,“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要注重引入智慧旅游教学方法提高智慧旅游教学效果。高校应加强智慧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为智慧旅游人才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六、智慧旅游OPEC人才培养提升路径

本文基于智慧旅游OPEC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提升路径,包括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教学方法需要适应智慧旅游发展。

(一)智慧旅游目标导向培养

以智慧旅游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与市场供应错位现状,树立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结合智慧旅游发展趋势、智慧旅游行业及智慧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类人才新要求,校企对接,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素质、实训实践操作技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化学生对旅游智能导览系统、旅游在线预定与营销、智慧旅游办公系统等智慧旅游信息技术的掌握,培养能够快速适应智慧旅游发展需求的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智慧旅游人才专业性培养

智慧旅游人才专业性培养需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即优化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技能课、学科选修课程等模块,一方面,增设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中不断融入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容,如景区管理课程融入智慧景区管理内容,旅游市场营销引入数字化新媒体营销内容,旅游规划与开发增加智慧景区打造、智慧旅游交通规划、智慧开发管理等智慧旅游建设内容;另外,拓宽原有课程体系,增设旅游电子商务、在线旅游服务商(OTA)管理等信息技术与智慧旅游相关融合课程。

(三)智慧旅游人才创新性培养

智慧旅游注重旅游业的创新性和科技化,智慧旅游要求智慧旅游人才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高校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智慧旅游管理类人才,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课程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开展技能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通过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等智慧旅游环节加大智慧人才创新性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主动适应智慧旅游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提高创新综合能力。

(四)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提高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优化实训教学时间安排,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在总学中比例,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大智慧旅游实验实训室建设,高校可通过多样化渠道争取经费建设集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智慧管理与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化智慧旅游实训室,利用云技术、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模拟智慧旅游运营,通过 “线上”、“线下”模拟操作,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实践技能;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高校可以依托院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与智慧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合作办学共建智慧旅游人才实践培养基地、校企签订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合作方式培养智慧旅游人才。

(五)智慧师资队伍建设

智慧旅游人才培养需要智慧师资队伍做保障,“互联网+”、“旅游+”背景下,需要打造一批支撑智慧旅游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旅游管理类教师要掌握智慧旅游理论知识,并将智慧旅游理念、智慧旅游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实施智慧旅游教学。其次,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熟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型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相关课程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旅游营销可由具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担任;再次,聘请智慧旅游行业和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智慧旅游“双师结构”;最后,高校应加强对智慧型师资队伍培训,通过国培及省培项目、访学、选派旅游专业教师到智慧旅游企业学习等渠道打造智慧型、复合型教师,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师资支撑力。

第6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智慧旅游;大数据;数据挖掘;信息通讯技术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134-06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时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旅游业也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最大的服务产业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预测,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数到2020年将达到16亿,带来的收益也会超过2万亿美元,而在1999年却分别只有6.64亿人次和4550亿美元。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由于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得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前景。200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和海外入境旅游人数总和为8.28亿,总收入4158亿元,但2010年增长至22.37亿人次和1.570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惊人的10.4%和14.2%。

全球旅游热促使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完全改变了旅游的商业模式和结构。特别是近10年以来,云计算、物联网、Internet和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旅游信息化进一步升级,同时也让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游客需求和消费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信息通信技术彻底改变了旅游组织的效率、旅游市场的驱动方式以及游客与旅游组织的交互方式。提供优质的决策服务管理、满足游客多元、实时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的消费效率、提高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率等成为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最严重挑战。

近几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导致全球各行业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超过1.8ZB,按照其增长速度这一总量在2020年预计达到35ZB,而且数据形式不仅体现在量的庞大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复杂性:存在形式多样(文本,数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和结构复杂(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以及半结构化),信息价值密度低但总价值大(数据中包含大量的无关的,不准确的信息但总价值大,对社会和经济有重大影响),数据实时处理能力要求更强――这就是大数据。自然杂志在2008年9月推出了“big data”的专刊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正式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各学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1年2月,科学杂志联合其他一些期刊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推出了一期专刊“dealing with data”,从各领域(生物医药工程,环境地理,物理天文,互联网等)数据处理(提取,存储、压缩,分类等)的多个层次解读了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

旅游业作为当前炙热的服务业,其数据也具有大数据的所有特征,是大数据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目前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诸如生物医药、航天科技、电子商务等。其原因在我们看来是多方面的,如旅游业的起步较晚,旅游行业相关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其他行业广泛,目前旅游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程度较低,国家政府对旅游行业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和相关经济技术投入少等等。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除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之外,也正好迎合了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发展。但是至今为止几乎没有学者探讨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正是如此,智慧旅游伴随着大数据有待于解决许多新的研究问题,在我们看来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智慧旅游的定义需要融合大数据,智慧旅游的相关体系架构需要融合大数据,智慧旅游的核心是大数据挖掘。

二、智慧旅游定义

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以及智慧城市两个概念的延伸。智慧地球也称智能地球,2008年首次由IBM提出。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肯定了智慧地球战略,2009年8月IBM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通过近几年的发展,IBM智慧地球战略为全世界所认可。按照IBM定义,智慧地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它具有三个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具体实践应用,智慧城市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而成,通过多元化网络相互连接并实时提供人们活动和物体的信息数据,为城市的相关活动进行有效的实时决策。

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延伸,其相关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旅游方面研究上没有统一科学的关于“智慧旅游”的学术用语,如黄超等认为智慧旅游就是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和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及时及时了解安排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张凌云等学者指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游客指定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等,提出了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可喜的是当前中国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北京,上海等一批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实验平台。然而上述关于智慧旅游的定义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层面上的,偏向于智能旅游,而智慧旅游建设也侧重于信息化建设。

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传统旅游的升级,还是一种服务。所有的旅游管理的信息化、旅游资源的信息化、旅游经济的优化运作等最终都是为旅游消费者和各利益团体服务,是为了给游客订制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各营利团体的利益、提高管理决策水平。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大服务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亦是如此。智慧旅游服务的过程就是大数据的收集、储存、管理、挖掘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又是大数据挖掘,其他方面都是为数据挖掘服务。只有通过充分挖掘旅游各类型和所有来源数据的信息,才能更好进行各方利益团体的协作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员物资和交通的调度协调、了解游客的行为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旅游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上述阐述,我们将智慧旅游定义为:智慧旅游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收集和管理所有类型和来源的旅游数据,并深入挖掘这些数据的潜在重要价值信息,这些信息为旅游管理决策者进行有效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为各营利团体利益提升与协作能力提供服务、为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和更优旅游体验提供服务。图1给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结构,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及其数据的前期收集管理是智慧旅游的基础,旅游大数据的挖掘是核心,而最终所提供的三类服务是目的。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的一部分,但从城市旅游的范畴上来讲,智慧旅游只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城市旅游,旅游还包括自然观光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

三、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在数据量比例上具有巴列特定律“八二原则”特性,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这一比例可能更大。相反,大数据目前所产生的价值与传统数据相比却是“二八”,这一比例或许更小,其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没有类似于传统数据挖掘的工具和方法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发掘更多的重要的价值。怎样进行挖掘分析大数据,这是当前合理充分利用大数据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除此之外,大数据目前还面临收集、管理、安全等问题,但是相比于大数据挖掘分析,这些问题趋于简单。由于智慧旅游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旅游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当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有待于将来研究解决。同时,目前的智慧旅游的建设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一)旅游大数据挖掘

大数据成为热点以来,学者们尝试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但是几乎无一成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数据挖掘颠覆了传统数据的挖掘方法,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分析转变为相关关系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不再追求产生结果的原因,只关注产生结果的价值。成功案例诸如谷歌公司通过搜索记录的相关分析成功预测H1N1流感爆发时间和沃尔玛超市的捆绑销售等。旅游大数据挖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除了没有有效挖掘方法之外还受到实验平台和数据安全的限制。

1.实验平台

实验平台是数据挖掘的基础,大数据挖掘更是如此。传统数据挖掘的数据结构简单,易于收集管理,挖掘工具对电脑的处理能力要求较低,通常在个人计算机上或小型计算机集群就能进行实验。而大数据的海量性、结构复杂性以及占用空间的巨大使得大数据对实验平台的要求高很多,不可能在传统实验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方法是在云平台或大规模计算机集成上进行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挖掘分析,这也是目前大数据挖掘分析在谷歌、亚马逊等大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较快的原因,大多数学者也都是通过与大数据公司合作来研究大数据。

目前,对智慧旅游来讲,糟糕的是风景区或旅游部门的大数据实验平台建设相比其他行业更为缓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更为缓慢。目前只有黄山和九寨沟等一些大的风景区基本实现旅游的数字化建设,但离智慧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云平台、大数据实验平台建设几乎没有起步。我们知道大数据实验平台是一个数据共享平台,除了加大投入实验平台必要的硬件设施,旅游大数据实验平台的建设相比其他行业涉及更多部门。如图2所示,景区要建设大数据实验平台的数据中心,为了数据的完备性,这个数据中心必须要与景区政务、天气地理、交通、电子商务、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社和旅游公司、旅游论坛网站等部门相关联,仅此就是一项巨大工程,协调各方利益是难点也是重点。由此可见,完整地建立大数据实验平台非常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一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它为国家地区带来的价值优势,利益优势还不太明显,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的白热化,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将会迅速增大;二是政府目前对旅游的建设投入不够,只初步建设了旅游景区和旅游部门的政务平台,但是随着旅游热,游客需求的提高,政府必定会加大对智慧旅游相关建设的投入。

2.挖掘方法

每个人的观点都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区域,对大数据的探索如同盲人摸象,随着数据集爆炸式扩张,难度也与之俱增。数据挖掘的最大难点在于需要科学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的数据挖掘,不得不探索新的挖掘方法。目前,在大数据挖掘方法方面,学者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如Sun利用结构分析方法有效地对半结构化,混合型的异构网络信息进行挖掘,指出大数据挖掘首当其冲是挖掘异构网络型数据,Kang利用Pegasus工具分析了大量社交网络的图片信息,Aral用体内随机试验法对facebook上130万用户从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了网络影响力和敏感性分析。目前很多文章都是研究与社交网络媒体有关的大数据,这一点正好与智慧旅游旅游相契合,旅游也是一种社交手段,很多数据也都来源于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中国的QQ、携程网,微博以及各类旅游网站论坛。

大数据存在复杂的关系网络,要充分挖掘其价值信息,需要关联多个数据来源,这正是目前挖掘大数据的主要方法――相关性分析。但即使用相关性分析挖掘旅游数据的价值信息,难度也比其他领域更大,因为旅游数据来源更多造成冗余数据更多和数据存在形式更复杂。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需要充分挖掘旅游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出旅游风险直觉与旅游犹豫之间的关系和旅游质量及满意度对旅游忠诚度的影响程度。但如果要分析游客的旅游计划行为,可能就要关注他对天气,交通,景点等方面的搜索,他关注的某张图片,和朋友的微博互动都会影响他的旅游计划,需要对这些数据完全挖掘分析。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实时性挖掘在旅游领域更加重要,游客实时需求特点使得对旅游数据的挖掘也必须具有实时性,这是更大的挑战。

不可否认,未来必然会出现更成熟科学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发掘出大数据更多价值。但是目前除了相关性分析挖掘,在大数据挖掘方法上我们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幸好现阶段通过挖掘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旅游大数据因其行业特殊性除了需要探索出与传统数据挖掘不同的方法之外,可能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挖掘。

3.数据安全

大数据提倡的就是数据共享,数据共享程度越低,大数据挖掘难度就越大,但是数据共享程度越高,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越大。数据共享要求关联多个数据来源容易造成个人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公司企业的商业机密等泄露。从数据收集存储开始,我们的地理信息、手机通讯、邮件、网络聊天甚至电子医疗等都会在所关联数据中心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会让黑客乘虚而入。大数据挖掘分析也会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关于客户和员工,以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财务信息。旅游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如游客出行旅游,他的吃、住、行、购物、电子交易等都会存储到数据库。这些数据如果完全共享,游客如被放在显微镜下而变成透明人,完全没有了自己的隐私,不对数据加以安全管理,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影响,最终会导致满意度随之下降。旅游数据的安全从收集,存储到后期数据挖掘一直存在,要进行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安全管理是首要前提。

目前大数据是以云平台作为存储管理中心,大部分关于大数据安全的研究都集中在云环境背景下。审计服务是保证数据完整性,可用性和避免数据泄露的有效手段,Lan提出一种基于代数特征的数据检查方案,能实时检查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这些方法都是考虑数据在存储管理阶段的安全性。挖掘使用阶段数据的安全性鲜有研究,这对旅游数据安全是一个大威胁,智慧旅游重在对于旅游数据的实时挖掘。旅游数据安全涉及多方群体,要充分挖掘旅游数据的潜在价值,旅游数据安全除了技术上的支撑,必须针对性的制定一套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数据访问方式、数据安全协议。

(二)智慧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建设特别是中国的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新一代旅游信息通讯技术的建设迫在眉睫,二是旅游的相关管理营运模式需要革新。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能让旅游管理营运更智慧化,而管理营运革新必然促进信息通讯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

1.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从旅游信息化方面讲,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最高模式。目前发达国家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到达数字化阶段,但是中国只有少数景区和管理部门达到这个阶段,这延迟了智慧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旅游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完善原有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和旅游云平台。

移动互联网络是链接游客移动智能终端与旅游云平台等数据中心之间的桥梁,是支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游客能实时享受到关于旅游信息的全程多样化服务、游客需求信息的实时传递、各类旅游数据信息的交互传递,都离不开优质的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实现了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实时互动,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对物体和人的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管理、感知利用,实现“一卡通”功能。例如风景区基于物联网建设通过使用RFID、二维码、传感等技术建立自然景观、文物等旅游资源信息库和讲解系统,最终游客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能实时查看收听,管理部门能实时对旅游资源进行远程状态监控和管理保护。旅游云平台不仅是旅游大数据挖掘的实验平台,更是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旅游信息收集、存储、处理、查询等各种功能应用中心,是原来相互独立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中心的集成整合。通过旅游云平台的建立,能让旅游相关管理更加统一、数据信息更加完整、有效提高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实现旅游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

2.管理营运需要革新

智慧旅游的发展必然导致旅游管理营运从传统方式到现代方式的转变,其管理模式和营运模式更加智慧化。智慧旅游管理营运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在旅游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基础之上。

旅游的管理革新要求管理部门在原有数字化管理基础上进行智慧化管理,基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能对各管理和协作目标进行远程管理协作,培养更有专业性的工作服务人员,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引导游客和合作公司企业走向智慧化旅游。如景区的智慧化管理,主要包括:(1)为游客提供智慧化服务,设计满意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建立快捷实时的旅游相关信息查询系统,对游客位置和游客流量实时监控。(2)旅游资源环境的实时管理,是将旅游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建立智慧化的监管体系,能实时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状态进行分析以便科学的开发利用。(3)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反应了景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需要建立越来越智慧化的应急体系。(4)合作单位的合作协调更加智慧化,合作协调智慧化能减少人工干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催生了各行业新的营运模式,对旅游业亦是如此,智慧旅游也需要开创新的营运模式。传统旅游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查找旅游相关信息方式比较固定,都是靠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安排其相关旅游活动。但智慧旅游时代游客的旅游行为更加多样化、自主化和个性化,更加注重对旅游产品的真实体验,这是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所谓“未旅游已先旅游”的方式已经形成。游客行为可能时刻发现变化,其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因此智慧旅游需要加强对游客和市场的洞察力。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旅游营运的策略和设计更讲究实时性,让游客“未旅游已先旅游”的体验更加丰富完美。传统的数据挖掘主要针对历史数据,而大数据讲究进行实时挖掘分析,了解游客的兴趣偏好,再结合心理学,营销学等理论知识,才能设计提供更有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游客的实时需求。

四、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大数据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在带来问题和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数据是为我们服务的,旅游数据也不例外,怎样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找出有价值信息为我们所用,是智慧旅游面临的新课题。大数据挖掘将在智慧旅游领域带来以下几方面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一)发掘旅游商业价值信息

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我们能充分了解游客的消费行为和兴趣偏好,进而为游客设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推荐旅游目的地,优化旅游线路,挖掘潜在的旅游客户等。如通过浏览记录发现,某游客查看黄山风景区相关旅游信息的同时还浏览了黄山周围的小景区信息,表明该游客很有可能观光完黄山风景区再游览周围小景区,结合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可以为他推荐合适的旅行计划。同时,这样的游客不止一个,是一个群体,因此黄山风景区有必要改善与小景区的交通状况,在其官网上增加小景区信息的链接等。

(二)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载体,充分合理开发保护旅游资源也是智慧旅游的目的之一,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惠及多方利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前提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开发保护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必须要对自然景观、文物等旅游资源的状态实时掌握,对景区的承载力和影响旅游资源的各方面因素分析,而开发的最大化程度分析都离不开大数据挖掘。

(三)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

如前面所述,智慧旅游必然遭遇面临管理营运革新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智慧旅游必然会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如透过旅游大数据,容易发现智慧旅游环境下旅游供应链也不再是传统供应链模式。传统供应链是简单的上下游关系,但大数据环境下旅游供应链是一种复杂网状结构,具有多个层级且每一级包含多个群体,这些群体或竞争或合作。研究它们之间以及上下级的契约关系,协调关系等显然离不开大数据挖掘,这将不但产生不同于传统的供应链模型理论,也会产生新的管理营运理论。

(四)大数据挖掘自身的发展

旅游的白热化必然会同其他行业一道促进大数据挖掘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而智慧旅游所具有的行业特性可能会产生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大数据挖掘方法。一个小时音频中可能就几秒钟的内容有价值,设计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找到这些价值信息,大数据挖掘必须结合旅游的行业特性才能进行。

五、结论

智慧旅游和大数据时代都已经到来,我们经过手指,利用智能手机和相关设备就能了解世界,体验旅游。智慧旅游正在悄然的改变游客的旅游行为,然而智慧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大数据挖掘应用在旅游业也几乎没有涉及。但是大数据蕴含的巨大价值必将掀起一场管理革命,同样大数据将势不可挡的对智慧旅游产生影响,旅游的白热化让旅游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和大数据挖掘,获得更多的潜在价值信息,将大大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大数据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虽然存在许多障碍,但大数据值得我们关注,旅游业对大数据态度应该由未雨绸缪转变为充分挖掘应用。

第7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09-05

1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旅游行业信息化正式进入“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阶段从2011年开始,是我国旅游信息化的第四阶段,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标志[1]。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评价是科学合理构建智慧旅游框架的基础,科学的评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资源条件是决策层及相关机构更好的把握“智慧旅游”的发展水平及构建智慧旅游系统的必要前提。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各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信息化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由于各个智慧旅游系统开发团队进行智慧旅游系统研发前尚少对旅游目的地现有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进行分析评价,一方面导致同一区域旅游信息门户网站、APP等种类繁多,且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开发成本加大与现有资源的浪费。

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乌江两大源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地跨织金、黔西两县,大部分位于织金境内,总面积170 km2,有织金洞景区、东风湖景区、绮结河景区三个景区组成。公园距织金县城22 km,距黔西县城45 km,距毕节市120 km,距省会贵阳市146 km;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05°44′42″~106°11′38″、北纬26°38′31″~26°52′35″。织金洞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虽已有人领先研发了织金洞智慧旅游系统、APP等应用,但由于经费和精力的问题,各个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的实际效果欠佳,用户体验较差,且存在已有功能重复开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智慧旅游框架设计之初,尚未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条件进行评价分析。

针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系统、APP等应用部分功能重复开发、不同功能模块未能整合、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织金洞“智慧旅游”,从而更好地为织金洞智慧旅游框架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了对织金洞现有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研究。

2 智慧旅游资源条件定量评价指标

2.1 评价指标确定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智慧旅游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通过应用创新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服务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智慧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综上概念所述,本文将智慧旅游资源定义为能为智慧旅游的构建提供基础条件的各类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资源、景区信息化资源与景区管理资源等四类。因此,本文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主要从自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景区信息化程度和景区管理条件四方面进行。其中,景区自然资源条件和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是智慧旅游资源的根本条件,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是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和游客最直观的体验来源,良好的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是景区构建智慧旅游的先决条件,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必要辅助设施;景区信息化条件是智慧旅游资源的必要条件,可以提供给游客一个便捷的门户平台,为游客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及了解旅游目的地状况提供便捷;景区管理条件则是智慧旅游资源的重要条件,景区管理有利于更好的景区资源规划,是提升景区工作人员规范化、旅游产品产业化、景区整体形象提升的前提。

2.2 评价指标解读

2.2.1 自然资源条件

(1)资源要素价值。观赏游憩价值,指旅游资源单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和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指旅游资源单体具有世界或全国或一定区域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指旅游资源中具有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的多少。规模、丰度与几率,指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及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疏密度、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的概况。完整性,指旅游资源单体的形态与结构完整性概况。

(2)资源影响力。知名度和影响力,指旅游资源单体在一定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或构成区域承认的名牌。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指旅游景区适宜游览的日期或适宜于游客使用和参与的日期。

2.2.2 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条件

(1)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是影响旅客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行者旅行时的心情,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易达性,直接影响景点的客流量。医疗,是保障游客出行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求治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医疗条件有助于旅游景点应对突发状况、给予及时求助并减少伤亡人数。卫生,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状况是城市最直观面貌之一,直接影响游客对于这个城市的印象。通信设备,指景区出入口及游人集中场所设有公用电话,移动基站等通信设备,且通信设备布局应合理。其中,公用电话应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手机信号覆盖主要景点,通信方便,线路畅通。电子信息设备,主要指景区主要路段设立的LED显示屏、触摸屏等多种电子信息设备。电子信息设备显示的信息内容主要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方式,由后台统一更新到前端显示设备。

(2)服务接待条件。服务接待是指通过智能化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定制导览终端)等基础设施,配合二维码、GPS定位等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全程式的游览服务、丰富的旅游体验、互动的游览方式和拓展的消费形式。游客中心,景区游客中心内一般设置信息触摸屏,提供电子信息与信息查询服务。同时专门设置设备发放点,提供自助导览设备租借服务、咨询服务、旅游消费卡发放等服务。食宿条件,景区周围一般会设置不同级别的酒店和餐馆,用于提供游客休息和餐食服务。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景区设置基于景区资源和文化的游戏产品,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并可实现实体店面购买后网购等方式。保障及应急机制,指针对突发事件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自动获知和告警,同时开展相关部门的联动救援。服务质量,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或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良好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整体印象及评价的有效途径。

2.2.3 景区信息化程度

(1)信息门户。景区设置专门的信息门户网站,且具备电子商务、景区信息实时播报、在线交流、紧急帮助等功能,支持手机、电脑、信息触摸屏等终端设备访问。有利于景区更好的向外宣传和提高游客自由购换票的便捷度及满意度。电子商务,即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景区门票、住宿、景区内交通、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支持多种支付手段,包括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银行转账、电汇、前台POS机刷卡、现金支付等。景区信息实时播报,为游客提供景区当前景区客流量、交通压力、停车场场地状况、环境质量以及旅游专用交通工具空闲情况等实时信息。在线交流,指可以利用在线咨询与投诉、论坛、征文活动等形式增强在线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手机客户端软件 ,指可以在手机端下载安装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并能够提供景区信息及酒店预订、在线帮助等功能的软件,此外,还具备提供附近区域的消费引导信息。紧急帮助,紧急帮助是指当景区内有突发状况发生时,游客可以通过固定按钮或拨打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客户端软件请求救援的一种方式,提供安全呼救功能,帮助游客在紧急情况下一键联系公安、医疗单位。安全呼救功能可以自动提供游客当前的位置。紧急帮助警示牌或按钮应设置合理。

(2)导游。电子信息资料,指经过数字化的纸质资料,该信息可以用在游客中心、导览设备及电子信息设备上展示,其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文字醒目、制作精美并适时更新,展示方式能体现游客互动、便捷或环保的特点。电子导游,指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自助导览移动终端或固定导览终端等设备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的能力。手机和导览移动终端能为游客提供基于位置的电子导览服务,具备游客和景点定位、游览路线规划指引、自动讲解(文字、图片、音频)、多媒体资料点播等基本功能。

(3)导航。导航是指基于移动导览终端或手机客户端为游客提供的电子导航服务,能帮助游客了解景区内部及周边的交通、餐饮、购物、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简要情况,便于游客进行游览路线规划和时间管理。电子地图,景区导航地图能正确标注景区内部主要景点、内部及周边交通道路、服务网点、公厕等游客常用基础设施的位置。

(4)导购。电子支付,景区中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商铺具备为游客提供刷卡消费(银行卡、旅游一卡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的能力,大型旅游场所(饭店、会所、酒店等)能够支持在线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商户在线推广与销售,指景区内商户具备网上交易平台,且该平台能够为其产品提供在线的信息与销售渠道。

2.2.4 景区管理条件

(1)规划和制度管理。“智慧景区”规划,指经过具备专业规划资格证书的规划单位的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制定智慧化建设规划,且正式通过相关部门批准,开发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电子档案,指定期监督检查,对游客客源及数量统计、旅游投诉建议、旅游安全等记录并进行电子档案备案。

(2)资产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指景区内用于消防、防盗、救护、交通、游览、娱乐等设备能够有效通过信息与通信系统进行管理,保障设备齐全、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视频管理,景区内重要景点、客流密集地段、事故多发地等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前端实时视频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后台,由后台进行视频存储,并实时监控。可以采用智能视频技术对视频中的预设目标进行分析(如越界、进入/离开、移走等),为游客疏导、重要物品监控、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保障。能够对景区安保人员进行远程管理和调度。可通过手机、集群通信等设备实现远程通信。火情管理,具有有效的火灾防范和自动报警机制,相关设备运行正常。对于拥有大面积林区的景区,建设有专门的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险情并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具备最高温自动追踪、自动设定温度报警值等功能。车船管理,利用GPS定位技术、电子地图技术,提供对景区内车辆、船只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的监控、调度、导航和防盗功能。车船消费支持旅游一卡通、手机支付、现金等支付方式。利用GPS获得车船位置坐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后台,后台存储数据,完成坐标信息获取并在电子地图中显示车辆位置。具备增加反向通信功能,由后台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标车辆发送调度信息,完成指挥调度。对进出景区的车辆能通过信息屏进行指引和疏导,有效保障景区内部交通畅通。

(3)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指景区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天气、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信息。水质和空气监测能够利用相应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定期采集样本,通过分析仪器获取监测指标情况,并作出环境变化情况的评价。环境监测信息,景区能够提供环境信息功能,将前端环境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后台,并在网上和信息屏上进行,信息能够适时更新。

(4)游客管理。购物点管理,对景区管辖范围内的购物场所进行集中规范化管理,并建立电子档案。游客统计分析,指利用景区电子门禁、智能视频监控、电子门票预订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景区系统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及时上传和智能分析。对超过限度的情况能够自动报警,协助景区管理者进行人员分流。客源统计分析,指利用游客进行电子门票预订是预留的电话号码、IP地址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自动收集、全面统计分析客源来源。手机客户端使用情况统计,手机客户端软件或导览移动终端能够自动记录游客对各种不同功能的使用情况。

(5)系统管理。景区系统管理,对于“智慧景区”下辖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进行统一指挥与调度,实现信息的及时感知、数据的及时更新、系统间的全面互联互通、旅游管理和服务应用的深度开发,最终为游客和管理部门提供集需求、效果反馈于一体的“智慧化”景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景区数据管理,景区管理中涉及的管理系统均可开放接口给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为其自动提供各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与汇总。

综上所述,织金洞智慧旅游评价分为4个方向,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详见表1。

3 评价方法

基于参评指标的确定以及旅游目的地实际调研数据的收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参评指标权重值,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处理智慧旅游资源评价中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解决的问题[4]。其原理是通过把各个参评指标间两两进行比较和判断得到模糊判别矩阵,计算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值,过程中必须保持参评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即CR

在各参评指标权重值确定的前提下,采用“加权求和法”,即利用参评指标权重和指标的得分值,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出织金县智慧旅游资源条件评价分值。目的是定量反映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的成熟程度。

加权求和公式: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AHP方法,建立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根据加权求和计算得到,织金洞智慧旅游条件评价得分6.963分。评价结果表明,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总体条件较好,具备发展智慧旅游的良好条件。具体情况结果如下。

(1)自然资源条件中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较好,基础设施与服务接待设施中交通、通信设备、电子信息设备、游客中心、食宿条件和旅游产品种类和数量建设条件良好,手机客户端软件和紧急帮助设置方面客户体验整体较差,有待提高。

(2)旅游服务设施空间信息调查与数字化方面,通信设施和电子信息设备较完善,游客中心建设较好,但是导航功能和购物宣传强度功能方面则需提升,电子支付类型有待多样化。

(3)游管管理与服务功能信息化调查方面,手机客户端游客使用情况统计及停车管理、购物点管理和商户在线推广销售等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评价指标的构建与评价可为后期智慧旅游系统构建给出更具针对性且有效的建议。例如,针对评价指标值中得分值较高的指标,如视频管理等已有功能,在后期构建智慧旅游系统时可以通过相关功能模块所预留接口,进行功能调用,避免重复开发,缩短开发周期;此外,针对评价指标值中得分值较低的指标,如电子支付类型单一、APP应用用户体验较差等功能,在后期进行智慧旅游系统开发时,有利于开发人员有针对性的对此部分功能进行重新开发。

参考文献:

[1]李云鹏,胡中州,黄 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5):106~115.

[2]邓贤峰,李 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100~106.

[3]李云鹏,晁 夕,沈华玉,等.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花[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4]鲁小波,陈晓颖.基于AHP方法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136~138.

[5]郑耀星.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0,22(6):62~66.

[6]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3):90~97.

[7]张凌云,黎 j,刘 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

[8]李 伟,李慧凤,杨 洁.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景区网站服务功能及其评价――以华北地区10家5A级旅游景区网站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9):1149~1152.

[9]吴 晶,马耀峰,高 军.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6~191.

[10]汪 侠,甄 峰,吴小根.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48~456.

[11]刘利宁.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6):67~71.

[12]黎忠文,唐建兵,刘龙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1):1299~1304.

[13]张结魁.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3):90~97.

第8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智慧旅游是在信息时代以及散客化发展趋势下产生的,当前社会追求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大环境下都在倡导人文社会,注重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需要的是精神全方面需求,智慧旅游需要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智慧旅游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所在城市、酒店、交通、餐饮、等多方面建设,相比于传统旅游方式智慧旅游最大的特征就是提升了游客的真实体验,让游客真正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升华。

一、智慧旅游及旅游体验

智慧旅游主要是信息时代的人文背景下提出的,当前在我国对智慧旅游的定义尚未统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基本方向都是将其定义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在智慧旅游进行过程中需要网络技术、移动通信设备等信息时代基本技术的支持,通过这些有效方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并将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建立巩固的旅游业基础,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旅游体验主要指游客在旅游中获得的精神及身体上的感觉,其核心内容包括自身的情感体验、知识体验、实践体验等,受到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游客会在一次旅游后无意识的对给次旅游作出评价,当体验良好时游客会觉得该次旅游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力发展政府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旅游需要公共旅游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需要政府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根据有课的需求提供搞笑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支持。旅游业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其核心功能就是在基础服务商提升有课的满意度。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游客,针对游客的需求,政府出台各种科学的服务体制,并对当前各种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此外政府需要完成一些旅游企业不愿意完成的基础设施,并出台旅游管理体制,规范旅游管理。例如在进行旅游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当地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对外共享,并重点介绍其中的一些基础服务,通过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并提前让游客知晓当地的旅游状况及服务体系。为保证互联网旅游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此外可以在网站建立有效的旅游路线供游客参考,避免游客将大多时间浪费在寻找路线及旅游服务上,由此提升游客的体验。此外政府部门需要为整个旅游体系建立完善的动力系统,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当地旅游中,并由当地旅游业从信息网络上获得关于游客的相关信息,并了解关于整个旅游市场的相关信息,便于旅游业及时作出调整,跟上时展的步伐。通过政府建立完善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还从根本上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享受较高旅游体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旅游网站的智能化建立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旅游方面也是如此。通过网络人们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旅游信息并通过网络完成旅游相关的辅助行为。在旅游之前人们需要通过网络详细了解信息,于是如何在网站建立这些信息就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网络信息能够有效推销当地的旅游业发展,通过完善旅游服务的信息并在网络上通过虚拟技术体现出来,让游客在能够与想了解并订购。近些年电子商务技术在实体物品的买卖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必须与时俱进,参与到电子商务营销中来。另外旅游业可以将旅游信息、旅游服务以及其他行业结合起来,例如将 旅游业和交通业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让人们以最便捷经济的方式到达旅游地点,并获得衣食住行等方面高质量的服务,让游客的旅游计划完美实施,降低旅游过程中的变数。

四、建立完善的旅游监管机制与反馈平台

旅游展开过程中,游客实际上扮演的是消费者角色,消费者的体验与其利益是否得到维护息息相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必须保持全程舒适的心情才能够享受到极致的旅游体验,当游客的根本利益得到侵犯时需要游客其权益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旅游过程中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并让游客的投诉方式更加便捷。政府可以在景区建立有效的监管平台,并在中心位置建立服务平台,便于游客及时反映情况。另外可以在网上建立服务平台,游客通过网上渠道就能够反映自己权益是否被侵犯。除建立完善的游客权益保障体系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反馈平台,游客是旅游服务的直接体验者,因此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评价是最为客观的,旅游业可以在旅游地点以及网络上建立反馈机制,让游客对本次旅游做出评价并给出意见,针对游客提出的问题旅游业酌情解决,不断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五、结束语

第9篇:智慧旅游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国内 智慧景区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部分传统景区开始优化产业结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发展智慧景区的热潮。在学术上,有关智慧景区的文献也明显增多。国内学者开始探讨有关智慧景区的发展问题并尝试提出指导性意见。与此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这也给国内景区带来新的挑战。在多方作用下,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逐步成型。本文在整合相关文献后,尝试提出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方向,希望对我国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智慧景区的起源与概念

(一)智慧景区的起源

智慧景区是在“智慧地球”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智慧旅游”背景下产生的。[1]在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在纽约市外交关系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2]在2009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决定将旅游业培育成国际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3]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背景下,作为旅游业核心要素之一的旅游景区为了顺应时展、打破数字景区建设的瓶颈,“智慧景区”孕育而生。

(二)智慧景区的概念

智慧景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看:

广义的“智慧景区”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4]

狭义的“智慧景区”是“数字景区”的完善和升级,指能够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的景区。

广义的“智慧景区”强调管理因素,狭义的“智慧景区”更强调技术因素。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智慧景区,其最终目的都是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也就是说,广义与狭义都只是智慧景区定义的一种延伸。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是智慧景^真正的准确概念仍没有达到共识。

近年来,国内学者不断对智慧景区的概念进行完善,尝试解释出智慧景区所蕴含的各个方面。(见表1)。

通过表1可以明显看出,国内学者在一些方面是有共识的。比如,学者们在给智慧景区下定义时均提到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等因素。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对智慧景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智慧景区的学术研究已经进入了萌芽期,但还有待完善。

二、国内智慧景区的研究现状

通过CNKI检索可知,国内智慧景区的发展态势良好,智慧景区的相关文献数量正日益攀升,但我国智慧景区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智慧化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管理不先进,还没有真正达到理想化状态。本文从智慧景区的智慧化设施、信息化管理以及游客满意度三个研究方向出发,探讨我国智慧景区的研究现状。

(一)有关智慧设备方面的研究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景区的设施走向智能化。景区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开始斥资建设各类智慧设施设备。但由于这属于景区自发性的发展,故部分智慧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国内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放到智慧景区的设施设备上。学者通过研究发展态势良好的智慧景区,改善国内智慧景区建设上的不足,从而提高国内智慧景区的整体运作效率。

通过CNKI的搜索也确实可以看出有关智慧设施设备的文献颇多。如,高伟在《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体系建设》一文中就提出“通过把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信息传感设备植入门票、公路、建筑、电网等景区的各种物体中,可以实现对景区更透彻的感知。”[11]又如,柳红波也指出:“目前我国智慧景区大多已经实现智慧景区“一卡通”功能,即游客在对门票充值后,可以将其用于景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一切消费活动。”[12]方成伟也在《祖园敞园改造及管理问题初探》中提出:“将景点手机语音讲解导游系统、景区及周边GPS自助导览系统、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智慧旅游项目投入到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力争让游客得到出行便捷,玩中尽兴,玩后满意的惬意游玩体验。”[13]智慧旅游专家李云鹏曾也曾在其著作中举出南京移动公司在玄武湖、红山两家4A级景区搭建智慧景区综合地理信息平台的事例,南京移动公司将游客导航系统、客源分析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智慧化功能”融入平台,为游客提供了更强的旅游体验感、更便捷的旅游信息化服务[14]

综上所述,可见国内学者对智慧景区设施设备方面的研究十分广泛。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以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研究智慧设施设备,以便为国内智慧景区设施设备的建设提供意见。随着国内学者对智慧设施设备的研究深入,智慧景区在建设它的问题上,成功达到了事半功倍,国内智慧景区的设施设备建设趋于完善。

(二)有关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方德满在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研究中指出,我国传统化的景区管理体制、理念难以适应智慧景区所要求的高效管理目标,会影响智慧景区的建设进程。[15]智慧景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各传统景区开始逐渐打破传统体制的僵化局面,毕竟传统景区的管理以及信息技术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现在对于智慧景区的要求和期望。

宋磊、林洪波和王绪华在《泰山景区公共信息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中曾指出泰山自建成应用景区信息集成平台后,成功地应用于泰山景区的虚拟旅游服务、客流监控与管理、病虫害监测等多个方面,这对于提高泰山景区各类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推动泰山景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6]在此之后,莫洪源、蔡建民和刘广在《以共享平台为支撑的智慧景区建设》中以智慧颐和园一期为例,提出了园林、古建、文物等业务子系统的使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依据,为智慧景区各部门业务管理的精细化与保护智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7]杨俊博在《“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模式与河南智慧旅游发展》一文中曾提到,河南洛阳在龙门石窟进行“互联网+智慧景区”的龙门模式。其注重大数据、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实现了与游客的互动、与腾讯总部进行跨界合作,提升了游客旅游体验的品质以及游客满意度的同时,促进了河南智慧景区的建设及智慧旅游的发展。[18]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景区管理机制,同时对于智慧景区的发展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沈梅在《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信息技术一直以来对旅游行业的支持力度是有目共睹的,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业界的专业人士所认可。[19]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我国智慧景区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飞速发展。

(三)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

相关研究表明,“100位满意的顾客会带来25位新顾客,赢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是保持一位老顾客成本的5倍。[20]因此,我国学者开始基于游客反馈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智慧景区也越来越重视游客满意度,许多智慧景区为调查自身的游客满意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选取游客提出的合理建议,对景区进行完善、优化,从而提高智慧景区的竞争力。

汪侠、甄峰、吴小根认为游客是景区智慧工程最重要的体验者,是智慧景区服务的核心对象。在通过对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的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进行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后,提出了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的需求、感知和满意度,这将为景区智慧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引导方向。[21]黎宏宝和吴晶祥通过在苏州乐园进行有关游客满意度的实地调研,得出苏州乐园需在产品体系创新、盈利模式变革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22]张春草和陈楠基于IPA分析法和游客感知视角对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进行构建研究得出,该智慧景区应在基础信息和智能信息系统建设、景区宣传手段、资源配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优化升级。[23]

随着智慧景区发展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游客在智慧景区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学者们开始转换视角,从游客的角度来思考智慧景区的建设,通过对游客的调查来弥补智慧景区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不足。

三、国内智慧景区未来研究方向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智慧景区的研究热度不减,相关学术文献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本文在整合近十年的文献成果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把控研究方向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在总结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游客感知作为研究支撑,尝试利用新的视角,来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探讨了智慧景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希望这些能对我国智慧景区的未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智慧景区已有方向的研究

1.统一智慧景区概念。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我国学者对于智慧景区的定义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以至于我国对于智慧景区的概念并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通过对我国学者的智慧景区概念的总结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各学者将大量有利于智慧景区发展的因素进行排列并加入定义中,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也就是说,学者对于智慧景区所下的概念还只是处于浅层次的分析。这会限制人们对智慧景区的认识并限制智慧景区其它未探究方面的研究,不利于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所以,在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完善智慧景区的概念。

2.深入研究游客满意度。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对智慧景区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仍处于浅层次的程度,因此,未来智慧景区在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所进行的研究应更深入。本文这里所指的深入并不是从智慧景区已有的智慧设施、智慧科学技术等这一方面出发,而更多的是希望学者们转换角色,真正的从一名游客的视角出发。智慧景区的实质是服务于游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游客对该景区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所以学者在智慧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中要挖掘游客在智慧景区游览体验中的真正需求,从而对智慧景区的建设提出理论性的支持。

3.加强智慧景区宣传的相关研究。目前通过CNKI、百度百科的搜索,可以发现在智慧景区建设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有提到要加强智慧景区宣传。智慧景区的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其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宣传的不到位,游客的知晓度就会低,不仅会使智慧景区经济受创,还会影响智慧景区各方面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目前我国智慧景区宣传的大方向明确,即通过线上线下两方面进行宣传,但是宣传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智慧景区对于公关宣传的改革和创新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我国学者应在如何加强智慧景区的宣传、拓宽智慧景区宣传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

4.注重智慧景区的人才培养。“互联网+旅游”的理念逐步渗透到了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旅游业务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对于新媒体营销、个性化定制、智慧景区建设与管理、跨界复合型等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24]由于智慧景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χ腔劬扒的信息发展的推广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研究如何培养智慧景区人才对于智慧景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景区信息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高。除少数景区外,我国绝大多数景区均依靠外援进行方案制定、系统实施和维护,没有自己培养的固定专业技术团队。[25]我国大多数的景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在接受以及掌握新科技的能力方面较弱,在景区管理方面钻研学习的人才稀少,造成景区管理方面人员的缺失。

我国智慧景区人员素质偏低、相关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已经有部分学者提出,但是对此的解决方案却一直没有提出。因此,对于我国如何提升智慧景区人员的素质、如何培养智慧景区相关人才等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

5.资金支持方面的研究。景区项目的投资具有投资周期的长期性、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以及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征, 它比一般的工程项目投资复杂许多,[26]因此智慧景区在投资招标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诚如我们所知,我国旅游业具有季节性这一属性,导致智慧景区的收入不平均,同时受经济、政治、天气等许多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智慧景区的收入也具有不定性和脆弱性;另外景区对自身建设和维护所需投入的成本较大,各类投资者与智慧景区都难以长期承受,导致智慧景区设施设备上的引进跟不上其转型的步伐。

因此,我国学者应在如何弥补智慧景区资金不足现象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智慧景区建设的资金供应,从而使智慧景区的硬件设施更加完善。

(二)智慧景区未来研究新方向

1.智慧景区研究方法不足。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可以看出各学者对智慧景区的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局限性,基本都是实证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由于旅游是一个跨学科的科目,所以学者在对智慧景区进行研究时,还可以运用跨学科研究法等其他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者们可以运用历史研究法、思辨法、功能分析法、模拟法、探索性研究法等其他研究方法对智慧景区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此弥补智慧景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

2.对各类智慧景区有针对性的研究。大多数智慧景区的相关建设仍然只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目前我国智慧景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虽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各类景区在智慧景区建设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体制都比较相同。因此,在未来智慧景区的研究中,应根据自身景区的特性,从智慧景区这一大方向中,找准自身景区所在的特定领域,并在其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延伸,形成自己的智慧景区建设体系。

3.拓宽智慧景区的研究领域。智慧景区的发展促进着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智慧景区对于我国就业趋势的影响、智慧景区与生物学、智慧景区相关法律建设以及智慧景区的全球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我国智慧景区虽然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学者仍聚集在某些特定方面的l展。这十分不利于我国智慧景区的均衡发展。因此本文希望各学者发散思维,在智慧景区现有的领域中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为我国智慧景区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

旅游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大力建设智慧景区对于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我国在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对智慧景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其很多方面的研究仍然缺失理论及实践双方面的支撑。我国对于智慧景区的理解仍然具有局限性,没有把握其真正的精髓和各方向的全面发展。在智慧景区的研究中,还是需要学者们转变思想、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智慧景区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倩,张红梅.智慧景区发展状况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2]崔茜,王喜富.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智慧地球”在中国的建设[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2(6):51―53.

[3]李洪鹏,高蕴华,赵旭伟.数字景区转型智慧景区的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7).

[4]北京农业(中旬刊),2014(6):44.

[5]章小平,邓贵平.“智慧景区”建设浅探(上)[N].中国旅游报,2010―01―18.

[6]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9).

[7]郭伟,贾云龙,邓丽芸.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5).

[8]邓贤峰,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

[9]葛军莲,顾小钧,龙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智慧景区建设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2(5).

[10]季国斌,陈丽,暴莹.大连市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6(5).

[11]高伟.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177―178.

[12]柳红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景区建设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

[13]方成伟.彭祖园敞园改造及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09).

[14]李云鹏等.智慧旅游:从旅游信息化到旅游智慧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15]方德满.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

[16]宋磊,林洪波,王绪华.基于3D-GIS的智慧泰山景区信息集成平台[J].中国园林,2011(09):30―32.

[17]莫洪源,蔡建民,刘广.以共享平台为支撑的智慧景区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S1).

[18]杨俊博.“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模式与河南智慧旅游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7).

[19]沈梅.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21).

[20]HAWKINS D I,BEST R J,CONEY K A. Customer behaviour: 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M]. New York: McGraw Hill,1995.

[21]汪侠,甄峰,吴小根.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04).

[22]黎宏宝,吴晶祥.智慧景区视角下主题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苏州乐园为例[J].江苏商论,2016(09).

[23]张春草,陈楠.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构建研究――基于IPA分析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

[24]胡晓聪.“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5(70).

[25]郭伟,贾云龙,邓丽芸.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5).

[26]方世敏,赵爽.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研究.旅游科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