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负荷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17-0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力产品,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大,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优化和调控电力负荷,在此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充分的了解电力负荷的特性,并通过不断进行研究和优化调控,改善电力负荷特性,以提高电力负荷的精度,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电力负荷的特性
1.电力负荷具有周期特性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负荷特性变现为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三种即居民用电负荷、工业用电负荷、商业用电负荷,这三种类型负荷特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及规律。在生产电能时会将电能进行储存,所以电能的生产和使用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电力负荷就具有周期性变化。电力负荷受气候、温度、节假日、工作日等影响。一般情况下,夏季、冬季电力负荷峰值较高,而春季、秋季相对较弱,因为,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气候温度适宜的季节,电力系统运行时不会发生过高温、过低温的情况,所以,相应的电力负荷所受影响程度较少,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周一至周五,则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双休日、节假日,电力负荷值则会降低。并且,降雨量、风力等变化也会影响电力负荷。除此之外,电力负荷还具有连续性的特性,所以,在电力负荷变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
2.电力负荷具有随机变化特性
电力负荷具有随机变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种,内在的随机性主要是由电力系统中所具备的特性来决定的,电力负荷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所以,电力负荷系统也具有内在随机性。电力负荷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由电力负荷数据的随机变化决定的。
二、城市配电网空间电力负荷的分析
只有对电力负荷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提高对电力负荷的预测精确度,与此同时,如果提前对空间电力负荷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描述其相关特性,那么,对空间负荷预测的精度必然会得到改善。
1.空间电力分辨率的分析
在进行空间负荷推测时,首先要把预测区域进行划分,划分条件按一定的规则来。但是,划分的地区以及大小等因素会对空间负荷预测的精度、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根据空间电力分配率进行。空间电力分配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区域划分,将其划分为一组供电小区,如果这组小区的数据易采集,并且进一步的确定,那么就可以将这组供电小区的面积倒数成为空间电力分配率。通常情况下,由以下两种方式对小区进行划分:其一,使用大小具有规则的网格进行划分。其二,可按行政区域、电力设备等形式进行划分。以北京朝阳区为例,朝阳区及其CBD功能分区网格图,如图1。
2.空间电力负荷特性阐释
只有对空间电力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精准的负荷预测信息。空间电力负荷,除了一般的电力负荷特性外,还具有自身所持有的一种习性。下面探讨划分的小区所具有的的特性。第一,S型的增长特性。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对空间电力负荷有一定的影响,如地区人们的生产总值、地区的人口数量等。第二,负荷的转移特性。对于城市配电网而言,部分馈线之间相互联系,就是他们之间在进行负荷转移。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时,一般会使用开关变位的方法倒切负荷,以降低对线路的耗损,减少过载负荷,通过这种方式使负荷得到转移。进行负荷转移过程中,分为永久性转移和临时性转移,对于永久性负荷转移,会影响负荷转移的发展形势,并产生具有随机性特性的历史负荷数据,所以,提醒工作人员在进行负荷预测转移时,要进行充分考虑。
三、电力负荷优化调控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用电量的增长,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需要供电企业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工作人员就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并做好电力负荷的控制,以免电力负荷耗损。在进行优化和调控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足够的了解影响用电负荷的各种因素,在优化调控时,可从电力生产投入和电力负荷调整两部分进行,以保证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现对优化和调控电力负荷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1.电价引导负荷平衡法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电价,实现电力负荷的优化控制。电价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电力企业是具有垄断特性的,所以在制定电价时不能单考虑自身的经理及利益,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电力部门和用户三方面的利益,以次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要研究当前的电价问题,就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电价模型,并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随着电力改革的推进,以往的单一电价已不适于当今时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电网电源的优化,不利于电网的经济调度等方面。电力企业定价时要以成本利润为导向,并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通过制定这一系列电价措施,以来实现对商业用电负荷、、居民用电负荷以及工业用电负荷等主要用电负荷进行有效的平衡控制,保证电力负荷的平稳。
2.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法
需求侧管理(DSM)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被用在多种部门,广泛被用于电力部门,也称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将需求侧管理方法用于电力负荷的管理中,可以促进其平衡性与稳定性。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法是指电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已达到减少电量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引导手段。电力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引导,使广大用电户对电力使用有更正确的认识,如普及节能知识活动,使用户了解到如何用电才能做到节能,以及节能的好处。第二,行政手段。政府部门和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标准等,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达到节能节电,控制消费的作用。可使用的措施可以有减税、提高利润等。第三,技术手段。电力企业可以研究或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电力负荷管理设备,达到改变用户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的作用。例如:太阳能、高效电热水器等,都可以作为节能的手段,以来达到电力负荷的平衡状态。
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调控用电负荷,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效率,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想很好地对用电负荷进行优化和调控,首先就要充分了解电力负荷的自身特性,然后对对其特性周期变化性和随机变化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采用电价引导负荷平衡的方式或者采用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的方式,都可以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调控,但是在优化过程中,一切要以实际情况为主。
参考文献
[1] 杨力俊,牛亚平,韩伟国.城市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其优化控制[J].现代电力,2005(03):89-93.
[2] 马瑞,贺仁睦.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并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聚类方法[J].现代电力,2006(03):1-5.
[3]金炜.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4):156-161.
[4] 原媛.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 学,2008.
1、伏尔加河的地理位置是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2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特点是冻结是自上而下的,而解冻的方向则相反。
2、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伏尔加河流域大部为大陆性气候,流域上中游和下游右岸属森林气候;下游左岸属草原气候和半荒漠气候。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施工监理要点
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的防水层,随着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早期损坏所带来的通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愿就曾经监理过的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防水层施工经历,总结出相应的复合桥面防水层的特点和施工防水层监理工作要点,以期盼从监理角度方出发,有效改善目前复合桥面的防水层施工现状,使防水层起到防水作用,同时保证桥面沥青铺装层与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粘结,防止渗水,提高抗滑能力、及抵抗震动变形的功能性要求。
1 复合桥面防水层的重要性
由于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早期损坏基本上是由于水危害造成的水损坏,其主要原因在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基本上是由不同的施工承包商进行分别施工的,相对应的施工技术要求因不同责任主体而分离衔接不到位,从而造成质量控制出现了脱节现象。由于桥面防水层施工时的不规范、完善形成的破坏、漏空脱离,路面表层水渗入,更直接影响二者之间的粘结。桥面水泥混凝土表面的凹陷部分在通车使用过程中易形成积水,难以排除,在高温时易造成水汽,使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水泥混凝土铺装层脱离,直接导致沥青面层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脱离,无粘结,形成含水夹层。最终沥青铺装层的局部早期破坏、龟裂、坑槽形成,经推移作用之后形成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大面、整体脱离损坏。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成为一个单独的受力层次,加速了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破坏。
2 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的防水层自身特点
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防水层由于工程所占施工投资比例很小,往往只占到桥梁整体投资费用的千分之五都不到,又在工程接近完工时才做此项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轻视的漏洞,技术人员重视程度不足,监理工程师不易发现,相应的报验程序、检测方法的不健全,再加上受到施工工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易造成对防水层工程的施工的忽视。虽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在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之中将桥面防水层施工单列为一项分项工程,但所列的防水层实测项目存在现场检测手段未完善的现实情况,容易造成重视原材料的试验结果而忽略现场施工工艺控制的实际情况。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中也未将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防水层施工列为旁站项目,从而形成整体上给人一种对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上铺设的防水层重视不足的现实,所以易在此处形成薄弱环节。但防水层本身的重要性及使用性直接影响到了桥面通行的耐久性及桥面使用的寿命,因此该结构层所占的地位极其重要,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 复合桥面混凝土铺装防水层的作用及特性
桥面防水层施工的作用主要为两方面,其目的是通过桥面防水层的施工,使复合桥面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两者之间有效结合,最终克服水的危害,保障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延长桥梁、桥面的使用寿命以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作用一方面是起封闭桥面表面,隔绝路面水下渗,保护混凝土粱体免受外界水害侵蚀;另一方面是桥面粘结层作用。把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牢固的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其本身应具有的特性为:在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时候,具有耐高温180°不流淌,低温-20°不脆裂、抗碾压、抗剪能力强,与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粘结牢固。
4 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防水层的施工监理要点
4.1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表面处理尤为关键。混凝土铺装层表面要平整,但不要求光滑。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混凝土刷毛这一道施工工艺,进行处理好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混凝土表层净浆。即在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后,水泥混凝土初凝后至未终凝的时间间隔内,采用钢丝刷或刷毛机进行表面浮浆处理。要求刷毛的效果要达到水泥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的碎石均匀外漏。无混凝土表层浮浆。使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表面无浮浆,与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结合表面粗糙。为了使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平整度不受刷毛影响,刷毛深度控制以清除表层浮浆为目的,因此在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时适当将桥面标高提高2mm~3mm左右,确保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施工厚度。另外采取刷毛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避免桥面混凝土铺装层表层裂缝的产生,使复合桥面的水泥混凝土层达到表面平整、粗糙。经过刷毛处理后的二者界面的嵌锁力和接触面积都有很好的改善。
在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前,将在桥面上残余的水泥混凝土、砂浆及附着物清理干净。对防撞墙或防撞护栏基础施工之后残余的铁丝、钢筋、模板及密封模板时所用的杂物清理干净,尤其对已完成的水泥凝土桥面铺装层上残留的油污要进行重点清理,并对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局部突出处进行铣刨,除去过高的突出部分,以确保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平整、干净、无杂物、无油污。采用人工清扫为主,利用鼓风机进行彻底清理干燥防水层施工基面。基面清扫完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防止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形成不良介质的夹层。
4.2复核桥面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前进行交通方案制定
复合桥面应将所进行施工的桥面两侧进行交通封闭,制定好交通方案。由于桥面防水层施工时屑于交叉作业的阶段,通行要求特殊。可以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的方式,做好交通隔离指挥,现场加强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布设、限速标志的安设。确保施工作业不扰,保障施工作业的质量、安全。
4.3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
清洁防水层的基面之后,对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的洒布机车进行清洁,做到车辆轮胎干净,无粘结杂物、异物、轮胎干燥,如预计在水性沥青基涂料表面干燥前会下雨则不应进行防水层的施工。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在气温15°以上,表层干燥时间的参考值一般在3h左右,在此期间,对涂料的撒布时应注严禁随意踩踏未干的防水层,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的施工方式为冷喷,分2~3层喷洒。必须等施工的下层防水层彻底干燥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喷洒前应将涂料搅拌均匀,无结块等不良现象。喷洒时应对防撞护栏或防撞护栏基础进行局部封挡,以防止影响防撞墙或防撞护栏混凝土的外观。喷洒时监理工程师要安排进行现场旁站,并做好相应的旁站记录,内容要求包括涂料的用料数量、撒布遍数、观感、撒布的起始时间、表层干燥的时间等相关内容。在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桥面部分施工结束后,应对防撞墙或防撞护栏的基部进行人工涂刷防水层涂料,涂刷的高度要求为高出沥青混凝土面层2cm~3cm,范围为全桥。时间要求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表面干燥前进行涂刷,对结合部位要做重点观测检查,不得有疏漏或涂刷不到位的情况。防水层厚度按设计要求的厚度进行喷洒,建议采用按材料用量推算,一般情况下,不少于2kg/m2。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的运输、搅拌及使用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免沥青基防水涂料造成二次污染和环境污染。对桥梁设置有泄水孔的尤其要做好泄水孔的防渗、防流失的处理措施,避免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在液态时流动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桥梁梁体侧面的外观等。以及减少或避免二次处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4.4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的养护
对于沥青基防水涂料在涂层彻底干燥之前,禁止通行任何车辆。施工放行后可在其上开行10t以下的轮式汽车,汽车在桥面防水层上行驶应匀速前进,严禁在桥面防水层上掉头、打弯、倒车、急刹车等,其余车辆禁止通行以防止破坏桥面防水层结构。
4.5复合桥面混凝土防水层内业资料
从监理方面讲,此项工程内业资料个人认为非常关键,除应做好监理旁站工作和现场施工记录外,要求在内业资料表格中应体现出施工中的翔实的检测数据。具体应记录清楚当天施工天气、气温是否有降水过程、喷涂时间、总用量、平方米数、干燥时间、观感等方面做出详细记录并由监理工程师及时予以签认相关资料。
【关键词】儿科病房;优质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55-01
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进一步落实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让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从而提升护理形象,儿科结合本科室的特点,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工作入手,帮助患儿和家属解决实际问题,营造一种家庭式病房,夯实基础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护理服务内涵,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措施
1.1 营造家庭式的住院环境:儿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人群,也是一组脆弱的人群.他们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等均较成人差.因此,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温馨、更符合儿童需要的病室环境,帮助其消除恐惧、忧虑、孤独等心理障碍,满足其学习娱乐的需要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于是我们在病房中和走廊里粘贴各式各样的卡通图案,摆放绿色植物和鲜花,为每个病房提供的挂表也采用动物外形,健康宣教展板也设计成动物或水果图形展示给患儿和家属,这样患儿消除了恐惧感和陌生感,体现了家庭的温暖。
1.2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基础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最基本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基础护理在原有基础上又结合了病人生理、心理和康复的需要,使内涵越来越丰富,它不仅是观察病情最佳的途径,是护患沟通最好的桥梁,而且是护理工作贴近病人最直接的体现,是病人评价护理服务质量最有效的平台[2]。因此开展示范病房后在护士站我们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公示,这就意味着护士的所有行为是在公众的监督下完成的。通过公示增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使护士自觉执行基础护理服务规范、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保障了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以优良的服务态度、规范的服务流程、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为患者服务。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比方说儿科护士每天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时就遵循督促,协助,指导的原则独立或协助家属完成;还有我们现在临床的四师(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饮食指导师,用药指导师,康复指导师)就是我们医院的护理特色,她们每天挂牌上岗,完成常规责护工作外还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专科知识不断地充实低能级责护,同时更深层次的对患儿家属进行专科指导。
1.3 人文化护理
1.3.1 服务措施人文化:体现一个家庭式病房,我们在生活护理上也集思广益,从患儿和家属的实际需求出发:首先我们为每个病室配备了挂表;在护士站设立了便民箱(针线包,各类棋子,老花镜,笔,纸,沈阳地图,列车表等),天气预报栏,报刊架;准备了各种卡通小粘贴用于责护做处置时给与患儿的奖励,这样护士增进了护患感情,同时双方积极配合下,也大大提高小儿的穿刺率;其次利用儿童的好胜心理我们科室制作了三面小红旗,制定出评比规则,每周护士长与副主任都会下病房进行评比,并给获得流动红旗病室小朋友奖品,得到奖品的小朋友就会得意,并主动参与护士一起进行病房管理,有时家属的积极性也由孩子带动起来,这样病房管理工作就是双方的配合,得到红旗的责护在绩效分配上也会得到嘉奖。我们针对儿科特点还在剪指甲,剃头,洗头方面准备了儿童专用的设备,可以避免儿童由于护士操作失误导致人为伤害。
1.3.2 护理管理人文化: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需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3]。开展示范病房以来护士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我们病区60张床单位,共有24名护士,每天一名责护负责8名患儿,实施全程,连续性的整体责任制护理,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做为管理者就要不仅对患者实行人文化服务,对护士也要人文化管理,所以从排班上基本遵循的是班次认领制,排班表中设立护士专栏,对下周的班次护士可以提前进行预约;同时护士长每天根据患者的数量进行弹性调班,这样不仅没增加护士人数,相反护士还感到压力减少,不像以往多少患儿都是自己完成甚至经常不能准时下班。
1.4 完善的保障系统
1.4.1 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机制,薪酬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薪酬分配得当 ,既可节约医院的人力成本 ,又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能使医院保持良好的效益。如果薪酬分配不当 ,不仅导致员工满意度低 ,工作情绪低落 ,而且还会导致人员流失 ,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下降 ,甚至可威胁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4]。 那么作为临床一线的护士长每天上午都会在病房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及检查护士的工作流程,及时纠正存在问题,同时针对各个护士的特点和不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来加强护士的素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在绩效薪酬上合理分配,按照护士的工作量,患者的满意度及工作完成的质量来作为当月的考核标准,同时处罚和奖励体现在绩效中,同时培养护士的价值认同感,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留住人才。
1.4.2 支持系统完善:随着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各医院已加大了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但支持力度参差不齐,部分领导或职能部门思想仍未转变,部分非护理工作仍旧由护理人员承担。进一步加大医院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系统,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是医院领导和护理管理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关键[5]。我院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领头军,比方说取药,配液,分发口服药,发一日清单,核帐等,我们全部由辅助人员在完成,同时责护的护理记录现在也100%的使用PDA在床头书写,这就大大增加了护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和互动。
2 结果
自开展示范工程以来护患满意度提高显著,达到99%以上,甚至科室近几个月来接到多份表扬护士的信件与锦旗,这是我们的骄傲,同时也激励我们更好的完成优质护理工作。
3 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文书的简化,确保了护士与患者有效的接触时间,护士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能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估,并且能针对评估问题做相关的告知与沟通,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风险的事件能做到早发现、早告知、早预防,真正达到防患与未然。护理服务的不断创新,让患儿及家属有家庭的温暖,拉近了护患距离,减少了护患矛盾和纠纷,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李建民,邢凤梅.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建议[J].现代护理,2005,11(2):96-97
[2] 吴欣娟.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12
[3] 黄津芳.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564
关键词:乐思形态;合唱特色;配器设置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77-02
一、各乐章的乐思形态特征
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主题乐思,音乐的形象性很强。下面将每一乐章的乐思进行分析和归纳。
第一乐章的乐思是纯器乐演奏,具有前奏曲的性质。
谱例1:第一乐章《在蒙古人压迫下的俄罗斯》的第1-4小节:
这一乐思是描绘性的,描写了在蒙古人统治下的俄罗斯的凄惨景象。采用c长音的持续和二度的动力化短时值音型,强弱变化明显。这种长音和二度进行的特点预示了整部作品的创作基础。
第二乐章的乐思是一首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旋律。
谱例2:第二乐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第7-12小节:
这一乐思是亚历山大的主题,女低和男高八度齐唱。旋律延续了第一乐章中同音持续和二度级进的特点,核心音d和bb被长时间的反复强调。另外,二度的级进形成了三个三音列,如:d c bb、d be f 、f e d 第三乐章的乐思是描写敌人的乐思。
谱例3:第三乐章《十字军占领普斯科夫城》的第13-16小节:
这是条顿军侵略俄罗斯的主题,是首死气沉沉的众赞歌,细致生动的刻画了条顿军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俄罗斯逼近,侵略俄罗斯的景象。旋律沿用了长音持续的创作手法。
第四乐章有两个乐思分别是“起来,俄罗斯人”的主题乐思。
谱例4:第四乐章《起来吧,俄罗斯儿女们》的第6-9小节:
谱例4是“起来,俄罗斯人”的主题,由男高和男低演唱,旋律以四分音符为主,强调重音,运用同音持续的创作手法,不断的重复be与bg音,也沿用了二度级进的创作手法。
第五乐章是整个作品的中心,是展开型的乐章,这一乐章中的许多乐思都是前面乐思的展开。其中经常出现的主要乐思有:战争场面的乐思、俄罗斯战士进攻的乐思。
谱例5:第五乐章《冰湖上的激战》的第130-133小节:
谱例5是描写战争场面的主题,旋律采用音阶式的上下行级进,这种音阶式的手法源于前面二度级进手法的扩大,和声采用空五度和三度交替的固定音型,这种固定音型实质上是前面同音持续手法的扩大和发展。
第六乐章出现了一个女中音独唱的新乐思,表现战后俄罗斯的景象。
谱例6:第六乐章《死寂的战场》的第11-14小节:
上例采用二度级进和四五度跳进的旋律进行方式,创作手法与第二乐章亚历山大的乐思相似。出现了f be d 和c bb ba 的下行三音列,表现了俄罗斯妇女在战场上寻找战死亲人的悲痛心情。
第七乐章是主题乐思的再现,亚历山大的主题再现,时值被放宽了一倍,祖国主题和战争场面的主题也都得到了再现。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谱例11。
谱例7:第七乐章《亚历山大的军队攻克普斯科夫城》的第31-36小节:
这是一个人民欢庆胜利的主题,具有舞蹈性质。旋律非常具有特点的将重音放在第三拍,以级进为主,另有五度的跳进。生动的表现了人民欢呼雀跃地舞蹈场景。
通过对以上乐思细致的分析,不难发现,作曲家以二度级进、同音持续和强调重音为基础的创作手法,从而使乐思在整部作品中起着贯穿、统一的作用,使音乐的逻辑性更加严密。
二、合唱的写作特色
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及》的大合唱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是作曲家更加注重用人声来表现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角色”性,第二乐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歌》的开始部分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主题乐思,是一首古俄罗斯的壮士歌,作曲家用女低和男高相隔一个八度的齐唱来表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形象,这种男高和女低的音色搭配,既厚重又明亮,再加上俄罗斯的音调,形象的刻画了亚历山大军队的形象。第三乐章《十字军占领普斯科夫城》的第一乐段是一首圣咏,用拉丁文演唱,作曲家运用的是女低、男高ⅠⅡ、男低ⅠⅡⅢ的声部组合,女低重复演唱持续音,突出了男声声部,这种声部组合比较少见,充分表现了条顿军虚伪、丑陋、死气沉沉的形象。
大合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作曲家有意的控制女高的声部,虽然在大多数的合唱中,女高声部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演唱主要旋律,然而在这里,作曲家这样设置是有目的的。因为这是首战争史诗性作品,为了表现战争的沉重,不适合将音色明亮、激烈的女高音声部作为主要声部,所以作曲家控制了女高声部的运用,而更加注重男声和女低的运用。
大合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经常出现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旋律的情况,如在第四乐章《起来吧,俄罗斯儿女》中,开始的第一乐段就是女高和男高,女低和男低分别相隔八度演唱同一旋律。虽然这种声部的设计与其他作曲家不同,但是这种设计能够将人民万众一心,消灭敌人的决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在第三乐章,第一乐段的后半部分,作曲家也是运用女低、男高、男低的八度齐唱。在第五乐章,描写战斗与厮杀的合唱中将四个声部女高、女低、男高、男低一同八度齐唱,在对俄罗斯军队的正面描写中,也是运用了女低、男高、男低八度齐唱的手法。在第七乐章第一乐段中同样是男高和女高,男低和女低同时八度齐唱。这种齐唱的手法,屡次在作品中出现,营造了宏大的气势,振奋人心。
三、配器的设计
大合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乐队编制是三管乐队编制。普罗柯菲耶夫在常规三管乐队中加入萨克斯管。同时,对色彩乐器与打击乐器的运用比较丰富,竖琴、木琴、钟琴、铃鼓、沙锤等乐器为整个乐队的音响增添亮度,由于这些乐器的加入使乐队的音响在常规音色中体现出个性化。普罗科菲耶夫虽然运用常规的传统乐队编制和传统的创作技法,但是音响却具有现代音效与极强的画面感。在整体音响设计上,声部之间的融合与整个乐队的音响平衡均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整体音响平衡的偏离,丰满度的降低,音响的骨架感被充分强调。
大合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普罗科菲耶夫对各乐章乐队音色的设置具有合理的逻辑性。乐章之间的音色连接大致可分为承接性与对比性两种音色连接。承接性音色连接是普罗科菲耶夫常用的连接方法,它可以在连接时使乐章之间的音色过度自然。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之间,第三乐章与第四乐章之间的音色连接都属于承接性的。第一乐章结束时用的是弦乐组与木管组的乐器,第二乐章开始的配器与第一乐章结束的配置基本相同,音色比较统一。第三乐章结束时的乐队配置是铜管组与弦乐组配合声乐组演奏四小节后,由木管组和弦乐组进行一小节音阶式的演奏,然后交给铜管组,最后结束的两小节是由声乐组与弦乐组完成。在第四乐章的开始的配器是木管组与铜管组,主要是以铜管音色为主,然后交给声乐组与弦乐组,正好承接了第三乐章结束处的音色,起到统一的作用。第四乐章与第五乐章,第六乐章与第七乐章之间的音色连接都是属于对比性的音色设置。第四乐章的结束是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和声乐组的乐队全奏,将音乐推向了,而第五乐章却是以弦乐组作为主奏乐器,使两个乐章的连接形成落差和对比。这种音色的配置手法是作曲家有意而为之,使第四乐章与第五乐章在情绪上形成大的反差。在第六乐章的结束处是弦乐组为主,木管组为辅的演奏。在第七乐章的开始处却是乐队的全奏。这种连接效果形成音响上很大的落差,这与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第六乐章是一首悲歌,第七乐章却是欢庆的音乐。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大合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将音色的设置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因素,充分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的配器特征和独特的创作思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结直肠癌;腹水;临床病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b)-0042-05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ascites
WANG Hong-xu ZHANG Ji-dong LI Dong-ping LU Yan-xing LI Ru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Yingde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Yingde 51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results of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ombined with ascites and analyze the prognosis. 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follow up study data of 139 patients combined with ascites and 400 patients without ascites between October 1999 and January 2005 in our depar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prognosis between them by SPSS 19.0. Resul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rognostic of patients combined with ascit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factors,such as intestinal obstruction,pelvic metastatic nodal,peritoneal implantation,liver metastasis,viscera invasion,tumor location,radical degrees,tumor type,depth of infiltration,and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P<0.01).Peritoneal implantation (OR=1.781,95%CI=1.131-2.804),pelvic metastatic nodal (OR=3.211,95%CI=1.196-8.623),liver metastasis (OR=3.127,95%CI=1.777-5.502),depth of infiltration (OR=2.789,95%CI=1.015-7.665) were of important factors in radical prostatectomy of colorectal cancer combined with ascites by binary Logistic analysis;surviv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verall survival were different in whether colorectal cancer combined with ascites (1,3,5,10 year of survival rate respectively:80%,67%,60%,41% vs 58%,48%,38%,27%) and resection and lymphnodenectomy contribute to improve overall survival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ombined with ascites indicate poor prognostic results.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ombined with ascites underwent dissection and lymphnodenectom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s.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Ascites;Clinicopathology;Prognosis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肿瘤,且排在肿瘤导致死亡的第2位,是目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结直肠癌的治疗已经很成熟,但是结直肠癌同时合并腹水的资料欠缺。结直肠癌合并腹水的比例一般为4%~20%[1]。如何全方位地术前诊断结直肠癌合并腹水,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是研究的重点。本文着重从结直肠癌同时合并腹水并可行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来自1999年10月~2005年1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剔除各种严重心、肺、肝基础疾病而不能手术者,术后一次都未能随访而列为失访的患者。共录得结直肠癌同时合并腹水患者139例,均为术前或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均已行手术治疗,未经术前放化疗。所有病理结果都由两名高级别的病理科医生诊断明确。腹水均为术中诊断明确,量为100~4500 ml不等。统计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有无肠梗阻、家族史,是否有输血、盆底结节、腹膜种植、肝转移、脏器侵犯,手术方式,肿瘤位置、形状分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随访至2015年1月。
1.2 治疗方法
本组结直肠癌同时合并腹水患者均经外科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减状或造口术、探查活检术等,术后根据病理情况给予标准化疗方案。其中根治性切除同时包括原发病灶、受侵的器官或组织切除,并且切除种植病灶及结直肠癌淋巴结的清扫,姑息性切除术或减状等非根治性手术主要指仅原发灶或部分转移灶的姑息性切除,未能达到根治性零级切除手术方式的要求。
1.3 随访情况
所有病例在术后开始随访,时间从术后第1天开始,方式包括信件、电话、门诊复查、家属咨询等;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身体状况、腹部情况、大便、饮食情况、劳动情况、随访时体重)、结直肠镜、B超、CT或MRI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间隔时间:第1年开始为每3个月1次,次年每1个月1次,以后每年1次。随访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描述分析χ2检验,多变量分析用Logistic回归,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临床病理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根据所选择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结直肠癌是否同时合并腹水的临床病理资料逐一进行交叉描述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肠梗阻、盆底结节、腹膜种植、肝转移、脏器侵犯、肿瘤位置、手术方式、分型、浸润深度、WHO组织学分型与结直肠癌同时合并腹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年龄、家族史、术中输血、分化程度在结直肠癌有无合并腹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的统计
分析139例结直肠癌合并腹水患者的资料,在是否根治性手术回归分析中,单因变量分析将上述变量放入模型中,采用得分检验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种植(OR=1.781,95%CI=1.131~2.804),盆底结节(OR=3.211,95%CI=1.196~8.623)和肝转移(OR=3.127,95%CI=1.777~5.502),浸润深度(OR=2.789, 95%CI=1.015~7.665)是结直肠癌合并腹水是否根治术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生存函数的分析
通过寿命表法统计结直肠癌是否合并腹水的资料,无腹水的患者术后存活年与有腹水的比较,两者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腹水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67%、60%、41%;而有腹水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48%、38%、27%(图1)。将139例结直肠癌合并腹水患者的资料纳入分析,在是否行根治手术治疗上,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9.597、1.500、6.092、0.897年,不同方法学下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生存函数显示在结直肠癌合并腹水患者中,行根治术能明确提高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显示结直肠癌是否合并腹水患者的生存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另外,结直肠癌合并腹水患者是否行根治手术Kaplan-Meier法生存函数显示,即使合并腹水,行标准的根治术有助于提高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3)。
3 讨论
摘 要:本研究针对油纸绝缘结构在复合电场作用下的击穿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目标是提出特高压油纸绝缘结构复合电场的计算方法,对实现我国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国产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前期工作中,取得了一下阶段性成果:(1) 研究了单层及双层油纸介质在常温及温度梯度下的空间电荷分布以及电场畸变特性。同时,建立了空间电荷注入、迁移和聚集的数值仿真模型,可以成功地模拟油纸结构中的电荷和电场分布特性。(2) 针对换流变出线结构的电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交直流及极性反转下的电场分布特性,屏障结构(包括屏障的罩入深度、位置、油隙间距、油浸纸筒厚度及层数等)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对出线结构进行了优化,完成了400kV出线结构的初步设计。(3) 测量了油纸结构在交、直流复合电压以及预加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特性,结果表明空间电荷特性可以对击穿强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掌握了交直流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结构的局部放电特性。
关键词:直流绝缘系统 油纸绝缘 空间电荷 击穿
Abstract:This project plans to deeply study the breakdown mechanism of oil-paper insulation under complex electric field, propos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 in oil-paper insulation stucture of HVDC equapment, and thus provide a powerful support for the domestic manufacturing of EHVDC converter transform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search, following achi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1) The space charg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tortion of electric field in the single and double layers of oil-impregnated papers were studied. Moreover,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t to describe the change injec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charge and electric field in oil-impregnated papers were sucessfully simulated. (2)Th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bushing-end structure in converter transformers was analized. The effects of barrier stucture (e.g. the depth, position, oil gap, paper thickness and layer numbers etc.) on field distribution under AC/DC combined voltage and polarity reversal were investigated. A 400kV bushing-end structure was preliminarily optimized and designed. (3) The breakdown properties of oil-paper stucture under AC/DC combined voltage and the effect of pre-stressing on breakdown voltag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eakdwon strength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space charge behavior. Moreover, the partial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under AC/DC combined voltage was studied.
Key word:DC insulation system, oil-paper insulation, space charge, breakdown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49542&flag=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王大伟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文章摘要】
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是电力企业中一项重要的设备,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引进了较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还提高了电力负荷管理控制的水平。本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进行了介绍,还对GPRS 通信网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GPRS ;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特点;应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力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改进技术,还要优化电力设备,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是电力企业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性能,电力工作者提出了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GPRS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中,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送,有助于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
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通信网络的要求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之一,其对电力通信网络有着一定要求,由于电力企业的用电业务越来越多, 人们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通信网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信号覆盖面积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电力用户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用户用电的质量,必须保证通信网络覆盖所有地区,这样可以更好的监控电力系统运行的情况,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2 通信的实时性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想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必须保证用电业务的各项数据信息可以进行实时传送,工作人员对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3 通信可靠性
通信网络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保证传输信号的稳定性,要降低外界因素对信号的干扰,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数据包丢失问题。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要控制其他信号源的干扰,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
1.4 数据安全性
通信网络在使用时,要保证系统中的数据以及信息不会受到破坏或者攻击,要防止不法分子恶意破坏数据信息,使数据传输出现异常,导致电力企业出现较大经济损失。
2 GPRS 通信网络的特点
GPRS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GPRS 无线业务是基于GSM 系统的电力系统数据传输业务。下面笔者对这一网络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2.1 资源利用率高
GPRS 用户计费主要采用了数据流量计费的方式,在计费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用户的实际用量进行计算的,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提高了对无线资源的利用。
2.2 接入时间短
GPRS 分组接入时间一般在1s 之内, 相比较而言,其接入的时间短,而且提高了电力通信的效率,实现了即时连接。
2.3 支持IP 协议与X.25 协议
IP 协议与X.25 协议都是因特网中比较常见的协议,GPRS 支持这两项协议, 而且GSM 网络覆盖面积比较广,可以提供Internet 全球无线接入业务,而且还可以利用IP 技术实现多种方式的数据传输,使得IP 网可以与GPRS 网络进行无缝连接。
3 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组网方案
3.1 系统网络架构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稳定运行的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各项系统越来越完善,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管理平台与移动公司GGSN 设备连接后,在客户端安装特殊的终端设备后,可以实现移动公司网络与客户系统的连接,可以将客户端的信息快速传输到电力负荷控制管理平台。
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网络架构是由多部分组成,其中比较重要的通信系统,是由终端设备、无线业务系统、通信服务器以及无线专用网络构成。利用无线通信服务器可以及时有效的将通信信息以及数据接入IVBS 系统中,实现数据的交互。
3.2 软件系统
GPRS 监测管理系统中的软件对监测的效果有着较大影响,在这一系统中需要应用多种软件,有监测软件、前置机软件、系统主台软件等等。系统主台软件有着多种功能,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而前置机软件可以实现对通讯数据的控制,还可以对信道进行管理。监测软件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较大影响,这一软件有着多种功能,不但可以采集数据,还可以设置参数,查询所需要的数据等。利用监测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还可以对报表进行打印。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中的软件在操作时具有简便的优点,其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保障作用。
3.3 GPRS 终端
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终端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 这一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性能也越来越强大。新一代的检测终端,利用GPRS 技术可以将变压器中的数据信息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客户的需求以及用电情况,GPRS 终端为减少线损提供了有力帮助,而且还为负荷预测提供了科学根据,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的合格率。采用了GPRS 作为它的一个传输信道, 具有随时在线、不需拨号、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对传输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减少传输数据量,用户不必对终端进行巡测,各个用电专业可以直接查询数据库数据。
3.4 信息传输安全性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不仅从用户侧采集各种数据信息还要向用户终端发送电网自动化信息、调度指挥指令、装置控制信息等重要数据,安全性是数据通信重要要求。电力公司系统管理平台可以给每个GPRS 终端分配特有的用户名和密码,即使伪造了属于电力公司合法的手机号,即使电力公司分配的合法用户名和密码,仍然与电力公司相关联服务器建立不了呼叫。电力公司业务中心可通过不定期更换GPRS 终端用户名和密码提高安全性。
4 结语
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较快,电网输配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电力负荷控制的难度有所增加,这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的性能,并利用GPRS 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施传输。GPRS 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具有传输速度快、效率高、计费合理等优点,基于GPRS 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在电力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降低了电网运行的成本,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卢华刚.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及其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J]. 机电信息.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