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1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第2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特征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在西方国家逐渐产生,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反映了人们心理的发展动向。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对社会心理学等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需要人们进行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分析。

2 社会心理学以及特征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称之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通过将社会看做是一个物质实体,将经验作为精神实体,通过对物质实体的描述、认识等进行反映,将这两种实体的真实知识呈现出来,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为社会心理现象、行为的科学主义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社会心理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机械主义。在当前的社会中,社会心理学与社会中的主流心理学相同,在研究方法上,均是效仿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对社会、世界进行主观以及客观上的评价、分析。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搬用决定论,并使用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当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该学科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过于繁琐,而且受到实验室研究的局限。

第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经验主义倾向。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经验主义手段,主要是以经验是科学的为出发点,相信经验。其相信经验是科学的归宿,主要是因为科学是通过研究、实验等方法而得出的经验,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经验主义,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体现的是一种经验主义倾向。

第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理念为普遍主义。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双面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理念上存在普遍主义的倾向,也就是所谓的保持中立态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普遍真理的获取,以普遍真理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对人们的心理因素、行为等进行研究。

3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思潮,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从当前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进行分析,其自身具有的特征为:

第一,批判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批判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的解构反驳,例如心理学的主客观论、心理学的个体中心论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至上论等进行批判,对社会心理学的实证论进行批判,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心理学有批判的性质。

第二,社会构建论。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发展中,其将社会构建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对社会心理学进行解构和建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是时展的产物,其形成的知识论,将社会构建论作为基础,从社会构建论中获取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观念的相关知识,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冲击。

第三,为社会心理学的转变提供条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是时展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例如社会心理学的转变、个体主义关系模型的转变等。

4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从当前社会中人们对社会思潮的看法进行分析,还存在一小部分的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只是一种学派,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存在一种共识,他们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看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思潮。虽然当前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已经掀起了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将后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的差距直接地反映出来,从时代的发展特征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虽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影响,但是其并没有完全地将社会心理学加以否定,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但不是全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并且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正在不断的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产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自身的创新,其研究方法的转变和更新得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肯定。综合分析,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在社会思潮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影响,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社会心理学。

第3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100-08

Abstract: he international sport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10 years,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port on the history until now all over the world. his study analyzed the documents conserved in portdiscus to make clear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tudy found tha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appeared at the end of 1800s, subsequently it went to low ebb during 1900 to 1929, and until 1930 to 1959 there was a growth momentum. Benefit of the primary researches, the no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was reported at the end of 1960s, consequently the North American researchers led to construct the new discipline during 1970 to 1989, which is the most activ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p to now; however, its development momentum stopped during 1990s, although there were more related publications, there was little research from the discipline's perspective. port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are the major part of sport psych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but there is still little publication that discusses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and what's more, the North American researchers have been ignoring the discipline issues of sport social psychology, instead, the recent publications are mainly from European and Chinese researchers.

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者通常将美国学者Norman riplett于1898年发表在《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上的硕士学位论文《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e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看做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诞生的标志(如邱卓英和邱宜均,1995;Jowett和Lavallee,2007;王进,2013等),如此算来,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门学科的发展进程如何,目前无法查阅到相关报道。本研究根据8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Carron,1980;Cratty,1981;黄金柱,1985;Iso-Ahola和atfield,1986;Russell,1993;agger和Chatzisarantis,2005;Jowett和Lavallee,2007;王进,2013)中介绍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知识,依托国际体育科学文献数据库portdiscus中储存的相关信息,详细考证了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科学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期

人们思考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能够顾及彼此的时代,但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直到19世纪末期才出现(Kassin,Fein和Markus,2011)。当时欧美国家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职业体育和体育传媒的进步,以及现代夏季奥运会的复兴,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常有运动员、教师、记者、医生在报刊上撰文予以评论(King、Raymond和imon-homas,1995),因此19世纪末期应该产生了一些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评论和学术论文,但受制于文献储存和检索技术,现在很难查阅那些文献(Green和Benjamin,2009),所以那个时代的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情况暂时难以深度考察。

从目前可以查阅的文献信息来看,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期,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riplett(1898)发现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单独骑行与比赛时的成绩差异,然后实施了一项实验室试验,得出竞争和他人在场会影响参赛者成绩的结论。portdiscus中还储藏着另外3项公开报道于19世纪末期的研究:1)issié(1894)观察一名法国自行车运动员,发现他比赛成绩比训练成绩好,认为与他人竞争有助于提高骑行成绩;2)antayana(1894)分析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3)Mosso(1897)在1894年7月组织10名意大利山地军人登上Monte Rosa山,11日到19日他们住在4560米的临时营地,期间进行体能测试。他发现爬山过程中领头的人会比后面的人更快的感到疲劳,引体向上测试中士兵们会自发产生一种互相竞争的态势,导致重复次数不可思议的超过力竭上限。

尽管当时的研究者们并没有故意创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或开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观意愿,但从历史的视角看,这4篇论文开创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先河,特别是riplett(1898)的研究,经过Allport(1924)介绍(pp.261-262,280),让后来的一些学者意识到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存在(如Kenyon,1970;Martens,1970;Richardson,1972)。

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19世纪末期出现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星星之火并没有顺势在20世纪初燎原,尽管当时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良好发展势头从理论上为体育社会心理学创造了发展环境,但portdiscus收录1900年至1929年间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文献只有7份(分别是:Patrick(1903)认为参加足球运动可以减轻心理紧张;Wallace(1908)分析了大学体育对道德的影响;ehe(1910)提出可以通过体育教育实施道德教育;mith(1914)论述了体育活动的道德价值;argent(1915)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女性自信心;lither(1917)分析了教职工对学校体育的态度;ilcox(1919)介绍了体育运动中的礼节),但这些研究均源自研究者的个人主观分析。提示,19世纪末期出现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议题和技术,并没有引起重视,当时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思想尚未形成。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议题范畴和研究技术取得明显发展。首先,仅30年代10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就达到19篇,是20世纪前30年总量的2.71倍(见图1)。

研究技术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进步。以人格研究为例,Ragsdale(1932)推断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的依据是他们的入学申请材料中自己陈述的兴趣、理想和社会经历,高中班主任或老师对其性格和能力的评价,以及大学班主任对其评分和评价,而Blanchard(1936)编制了行为频率等级量表(Behavior Frequency Rating cale)用来测量体育课学生的人格,随后的研究者采用心理学家研制的通用量表(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测评体育专业大学生(Mochel,1949)和运动员(Booth,1957)的人格。

综合考量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体育社会心理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看作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研究者们还没有赋予它“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但已经在有意的开展相关研究。

3体育社会心理学理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50年代末期形成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思潮在60年代正逢后现代社会心[LL]理学的崛起(王小章和周晓虹,1994)和运动心理学的创建(McCullagh,1995),这可能鼓励了研究者们从学科视角看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

1968年,美国人Gerald Kenyon在第2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报告论文《ocial Psychology of port and Play》,根据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应该关注小团体、社会化、态度、社会改变、社会影响、顺从、沟通、攻击等问题,并且发现第1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已经报道了一些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Kenyon和Grogg(1970)编辑的第2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论文集第2章第2部分的标题是“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activity”(pp.331-427),包含人际关系、领导、自我、性别地位、态度、成就动机等12篇论文。这提示:1)当时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尚不成熟,但以Kenyon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已经意识这个新研究领域的存在;2)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成熟支持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理念的诞生,因为Kenyon的学术观念萌生于社会心理学,而取材于运动心理学,并通过运动心理学的学术会议予以传播。

为什么体育社会心理学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回顾当时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态势,可以发现“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首先,portdiscus中收录1960-1969年间的体育社会心理学论文129篇,10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之前的总和,而且数量增长的趋势明显(见图2);其次,研究范围明显扩大,与之前的研究主题相比(见表1和表2),20世纪60年代讨论的议题有41个,大约是之前研究范围的4倍。

4迄今最积极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建工作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伊始,Rainer Martens(1970)在《Quest》上撰文《oci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ies》再次综合论述体育社会心理学,以及oward Richardson(1972)在《Contemporary Education》上发表《A New Discipline: he ocial Psychology of port》首次明确从学科角度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由此掀开了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序幕。这段有史以来最积极的学科建设工作持续到80年代,迄今10部体育社会心理学著作中的5部(Martens,1975;Carron,1980;Cratty,1981;黄金柱,1985;Iso-Ahola和atfield,1986),以及7篇从学科角度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论文中的3篇(Martens,1970;Richardson,1972;Foon,1987)出版于这段时间。此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如Bouet,1970;McIntyre,1971;Valentinova,1971;Jones,1971;Duthie,1972;Ball,1973;Lenk和Lueschen,1974;Petrie,1975;Lenk和Lueschen,1976;Prenner,1976;endry,1976;Roberts,1978;Reis和Jelsma,1978;Mann和Pearce,1978;Chorbajian,1978)开始整体性地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讨论体育领域中的问题。与此同时,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幅增加,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rt Psychology》一家期刊在1970-1989年间就发表了203篇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的论文。

80年代的学科建设工作更加蓬勃,来自全球多个国家(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的学者通过学术期刊(如Inglis,1980;Parlebas,1985;Ingram,1985;刘慎年,1986;Gauvin,1986;Bertels和Van-Rensbergen,1987),学术会议(rent和Adrian,1985),书籍章节(Frey,1986;Rees,1988)和4部著作介绍体育社会心理学知识。

这个时期,部分美国高校还开设了体育社会心理学课程,例如Martens利用自己编写的教科书《oci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y》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面向体育专业研究生开设体育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而密西根州立大学的Gould教授也采用Martes编写的教材给博士生开设《ocial Psychology of port》课程(Jowett和Lavallee,2007)。

由此可见,当时研究者们积极开展的相关工作,包含着试图将体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学科的愿望,但是研究者们并没有提出独立的、明显区别于社会心理学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实际上他们一直在向体育领域移植社会心理学知识。

5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热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下降

尽管“sport social psychology”(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科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心理学还没有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出来,但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主流运动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苏庆富,2005),不过研究者们专注于具体议题的研究,并不考虑选题的学科属性,所以这个时期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呈现出“重具体问[JP2]题研究,轻学科理论构建”的特征,例如《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port》《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he sport psychologist》《Quest》和《Applied sport psychology》等8种期刊在90年表了624篇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但是学科建设的热度却明显下降,因为这个时期只有2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出版(Russell,1993;季浏和朱学雷,1996),只有Brawley和Martin(1995)、邱卓刚和邱宜均(1997)从学科角度讨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即使整体性的采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讨论体育问题的论文也只有9篇(Connelly和Rotella,1991;Feltz,1992;Yaron和Jim,1992;Rose和Jevne,1993;Brawley,1993a、1993b;Ebbeck和Becker,1994;Perna、Zaichkowsky和Bocknek,1996;Williamsab和 Andersen,1998)。

[JP2]此外,体育社会心理学开始面临着体育社会学(如abo ,1993;Leonard,1998),体育教育学(如Carron,1994;Papaioannou和Goudas,1999)和运动心理学(如Biddle,1993;lepicka ,1995;utzler和herrill,1999)的瓜分,相关著作都收纳了部分体育社会心理学内容,却不赋予它们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621世纪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研究者主要来自欧洲和中国

一边是日渐丰富的研究成果,一边是开始没落的学科地位。这种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格局延续至今,例如仅仅2014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rt Psychology》《Psychology of port and Exercise》《Journal of 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Applied port Psychology》和《he port Psychologist》等5种主要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发表的225篇论文中就有122篇涉及体育社会心理学问题(见表3),而且主流运动心理学教科书(如Cox,2011;张力为和任未多,2000;季浏、张力为和姚家新,2007)都会包含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的主角(如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报道心理健康论文66篇、社会心理论文50篇、动机论文29篇(张力为,2010)),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态度并不积极,例如2000年至2014年只有agger和Chatzisarantis(2005)、Jowett和Lavallee(2007)和王进(2013)等3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出版;11种主流国际期刊(除了前文所述8种期刊,还包括《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和《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中只有Vernacchia、McGuire和Reardon等(2000)、Kranea、Barberb和McClungc等(2002)、Lewis、Forsyth和Pinto等(2006)、Podlog和Eklund(2007)、Karelis、Fontaine和Messier等(2008)、Opdenacker、Bourdeaudhuij和Auweele等(2009)、Petrie、Greenleaf和Reel等(2009)、Anderson、Petrie和Neumann(2011)等8篇论文继续整体性的采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讨论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只有Gill(2009)从学科层面讨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可见,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整体性被忽视了(Morris,2013),从学科角度看待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不难理解第13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包括4个部分:运动和锻炼心理、运动技能与学习、研究方法学和特殊问题(张力为,2013),其中有许多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却未能促成一次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题讨论。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在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故乡――北美,自Russell(1993)之后就没有出版新的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且他们的学术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自己是利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解决体育领域中的问题,所以他们已经不认为自己在开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而是在做体育管理学研究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Russell(1993)、Brawley和Martin(1995)和Gill(2009),就没有其他北美学者从学科角度正式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但欧洲和中国学者逐渐成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不仅出版了5部著作中的4部,而且中国学者王进(2006,2007a,2007b,2007c,2007d),苏庆富等人(2004,2005,2006,2012),游茂林和石岩(2015)正致力于解决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

7小结

7.1portdiscus中储存的文献显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在19世纪末期出现,目前可以查阅的4项研究讨论了体育领域中的社会促进效应和动机问题,采用了观察、试验和精神分析等研究方法。

7.220世纪前30年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处于低潮,直到30年代才开始兴起,在数量、研究范围和深度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得益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所创造的学术环境,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Kenyon正式提出,继而在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出现了由北美学者主导的迄今为止最积极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建工作。

7.3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研究报告也很少,至今国际运动心理学界习惯将体育社会心理学称作“social psychology of/in sport”而不是“sport social psychology”, 可见研究者们还深受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束缚,目前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在大部分研究者的学术观念中可能称作“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更为贴切。

7.4除了Russell(1993)、Brawley和Martin(1995)和Gill(2009),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没有其他北美学者从学科角度正式的讨论过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形之下,欧洲和中国学者出版了4部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且中国学者正积极讨论学科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这提示:欧洲和中国学者成为从学科层面讨论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主力军。

7.5大量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体育社会心理学获得学科地位不存在知识基础障碍,但提出“sport social psychology”的概念尚待凝练出体育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建所面临的这个困难,运动心理学也曾遇到,第1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是“Psychology of port”、第2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是“Contemporary Psychology of port”,但是运动心理学的名称早已改成“port Psychology”。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者需要合理看待社会心理学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关系,尽快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本位知识体系构建出来,呈现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特质。

参考文献:

[1]ALLPOR F.ocial psychology[M].Boston: 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24.

[2]BIDDLE .Attribution research and sport psychology[A].INGER R.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M].New York:Macmillan, 1993.

[3]Blanchard B.A Behaviour Frequency Rating 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ituation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36,7(2):56-66.

[4]Booth E.Personality raits of Athletes as Measured by the MMPI.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7,29(2):127-138.

[5]CARRON A.ocial psychology aspects[A].ZEIGLER E.Physical education and kinesiology in North America: professional & scholary foundations[M].Champaign: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6]CLARK J.port Psychology ource.he North American Review,1930,230(1):60-61.

[7]COX R.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7th)[M].New York:he McGraw-ill Companies ,2011.

[8]COX R.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张力为,张禹,牛曼漪,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CRAIG .ports Interests and Attitudes of tudents Enrolled in the ervice Curriculum in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39,10(2):143-149.

[10]CRAY B. ocial Psychology in Athletics[M].Upper addle River:Prentice all,1981.

[11]DORO G.A portmozgalom Farsadalmi Lelektana.estneveles,1932,5(8-10):607-668.

[12][JP3]GAE G.he Effect of an Audience Upon Performance. Editorial Comment Upon the Effect of an Audience.h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ocial Psychology,1924,18(4):334-342.

[13]GREEN C,BENJAMIN L.Psychology Gets in the Game port, Mind, and Behavior, 1880-1960[M].Nebrask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9.

[14]GRIFFI C.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 to athletic competition.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1925,30(4):193C199.

[15]UZLER Y,ERRILL C.Disability, physical activity,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empowerment: a life-span perspective[A].LIDOR R,BAR-ELI M.port psychology: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M].Morgantown:W.Va., Fitness Information echnology, 1999.

[16]Isenberger W.elf-Attitudes of Wome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tudents and of Women Physical Education eachers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9,30(1):44-53.

[17]JOWE , LAVALLEE D.ocial Psychology in port[M]. Champaign:uman Kinetics,2007.

[18]KAIN ,FEIN ,& MARKU .ocial psychology(8th)[M].Belmont: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2011.

[19]KENYON G.,GROGG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of sport: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M].Illinois:he Athletic Institute,1970.

[20]KENYON G.Address: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A].KENYON G.,GROGG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of sport: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M].Illinois:he Athletic Institute,1970.

[21]KING D, RAYMOND B, & IMON-OMA J.istory of port Psychology in Cultural Magazines of the Victorian Era.he port Psychologist,1995,9(3):376-390.

[22]KRUGLANKI A,ROEBE W.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13.

[23]LENPARD W.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5th)[M].Boston:Allyn & Bacon, 1998.

[24]MAREN R.ocial psychology and physical activity[M].New York:arper & Row,1975.

[25]MAREN R.A ocial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Quest,1970,14(1):8-17.

[26]MCAFEE R.portsmanship Attitudes of ixth, eventh, and Eighth Grade Boys.Research Quarterly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55,26(1):120.

[27]MCCULLAG P.port psychology: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he port Psychologist,1995,9(9):363-365.

[28]Mochel M.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as a factor in the selection and guid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D].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outhern California,1949.

[29]王进.当代体育社会心理探索――从理论到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0]MOO A.La fisiologia dell'uomo sulle Alpi[EB/OL].https:///stream/fisiologiadelluo00moss#page/n13/mode/2up,2013-10-28.

[31]NEILL J.PYCOLOGY 305 / 305G ocial Psychology[EB/OL].http:///305/lectures/istory.pdf,2014-10-26.

[32]PAPAIOANNOU A, GOUDA M. Psychology for physical educators[M].Champaign:uman Kinetics, 1999.

[33]PARICK G.he Psychology of Football.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03,14(3/4):104-117.

[34]RAGDALE C.Personality raits of College Majors in Physical Education.Research Quarterly.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32,3(2):243-248.

[35]RICARDON .A new discipline: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Contemporary Education,1972,44(1):24-25.

[36]ABO D.Psychosocial impacts of athletic participation on American women: facts and fables[A].EIZEN D. por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 anthology(4th)[M].New York:t. Martin's Press, 1993.

[37]ANAYANA G.Philosophy on the Bleachers. arvard Monthly,1894(18):181-190.

[38]ARGEN D.Interest in 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s a Phase of Women's Development.Mind & Body,1915,22(12):830-833.

[39]EE D.L[KG-*2]'[KG-*3]education morale par l[KG-*2]'[KG-*3]education physique: psychologie, pedagogie[M].oissons: Imp G. Nougarede,1910.

[40]ILCOX .Manners in sport.chool,1919,8(1):47-51.

[41]LEPICKA P.Psychology of the sport spectator[A].BIDDLE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exercise and sport psychology[M].Champaign:uman Kinetic Publishers, 1995.

[42]LIER E.he attitude of the staff toward school sports[C].oronto: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Ontario Educational Association,1917.

[43]MI F.he ethical value of play[C].oronto: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Ontario Educational Association,1914.

[44]IIE P. Psychologie de I'entrainement intensif.Revue cientifique,1894,31(4):481-493.

[45]RIPLE N.he Dynamogenic Factors in Pacemaking and Competition.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898,9(4):507-533.

[46]VAUGANA G, GUERINB B.A neglected innovator in sports psychology: Norman riplett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competitive performance.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istory of port,1997,14(2): 82-99.

[47]WALLACE C.Moral influence of college life and training.outh Atlantic Quarterly,1908,7(1):75-82.

[48]WIEMORE I.he influence of competition on performance: An experimental study.h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ocial Psychology,1924,19(3):236-253.

[49]季浏,张力为,姚家新.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0]邱卓英,邱宜均.当代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主要问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9(1):17-22.

[51]沙莲香.关于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思考.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1-16.

[52]苏庆富,杨维琴.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及其发展态势.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09-111.

[53]苏庆富,李艳翎,杨维琴.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及态势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35-337.

[54]苏庆富,李艳翎.以体育社会心理学为视域解读学科三要素.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5.

[55]苏庆富,阮利民.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结构性要素――研究对象的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6):53-56.

[56]王进.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什么?.体育科学,2006,26(9):96.

[57]王进.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运动角色研究.体育科学,2007,27(3):封3.

[58]王进.“逆理论”在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体育科学,2007,27(5):封3.

[59]王进.“符号交互作用论”在体育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7):96.

[60]王进.自我决定理论在体育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8):96.

[61]王进.当代体育社会心理探索――从理论到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2]王小章,周晓虹.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对美国和欧洲的考察.杭州大学学报,1994,24(1):97-103.

[63][JP3]游茂林,石岩.什么是体育社会心理学――基于20名中、外运动心理学家学术经验的考量.体育科学,2015,35(2):73-80.

[64]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4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校;社会心理学;公选课

我国近些年每年在校的大学生都高达2千多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透露,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如此庞大数目的大学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这样一个承载着家庭与民族希望的群体的素质,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2年上海某高校室友投毒案等等发生在高校里的惨剧,可以说基本上所有这些事件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期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规律作出解释。[2]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我、态度、决策、价值观、人际关系、群际关系、团体动力等基本心理过程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众舆论、幸福与尊严、群际冲突与和解、反腐败与社会公正、社会预警以及广告与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科学问题研究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两者得到了有机的整合。[3]

在国外欧美一流大学心理学院系中,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核心学科。非心理学院很多也开设社会心理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多,做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提前了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但会对他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帮助,而且对其进入社会更好的了解适应社会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我们分别从这三大领域中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分析大学生哪些问题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鉴的内容。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进入大学校园的一些学生他们虽然在一个班级,或一个专业学习,但他们却可能来自经济与文化差别很大的地区,可能一个来自广州开放城市,一个来自山西偏远的山区小村庄,他们在录取时的高考分数也差加很大说明他们的学习基础也有差距。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在同学交往中退缩,不愿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新闻经常报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认自己的的亲生母亲,对同学说是自己家的保姆,有的同学嫌自己母亲土不让到学校看自己,甚至有的学生对因思念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说“给我滚,别在这丢人”。试想这样一些对自己都不接纳,对自己的家庭都不接纳的学生将来又怎么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呢?所以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在其他同学众多的差异中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展示自己。而不要因为自己家庭贫困,自己来自农村,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外貌等等原因而产生自卑,不接纳自己,是大学生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2、归因及其偏差与社会判断。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海德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内因与外因,韦纳归因理论将原因归为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校园里常常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考试成绩差就认为自己能力差这样内在稳定的原因就会失去信心,导致逃课发生,成绩更加糟糕;相反如果归因成自己努力不够等非稳定的因素或出题难等外在因素,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复习,考得好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或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条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条件下,二者的归因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说一个男生向一个心仪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绝,如果归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这个男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对女孩子进行报复行为。可见大学生了解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归因理论对生活有多么重要。

(二)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每一个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接纳,希望建立友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展爱情的亲密关系,如何区分喜欢与爱情,这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都有论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人际吸引的规则如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相似规则,个人特征,互补规则等以此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2、群体偏见与歧视,怎样才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社会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要多接触多交流,认识到我们人有很多认知偏差。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同学,不同经济水平的同学都要多交流,多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群体与群体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从众、依从和服从逆反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了解到群体如何激发个体行为并削弱个体的责任,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了解了从众理论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网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证族,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内容。掌握一些依从理论中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共同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懂得这点,会让同学们会更重视团体的作用,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积极的同学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由于作为公选课学时有限,而“社会心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公选课“社会心理学” 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发点,选取最基本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认知、认知偏差、归因等。社会关系理论中友态度、友谊、爱情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容。群体心理中的群体压力、从众、社会助长等。

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自己,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学会正确的归因,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对他人,学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人,避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态度作用。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避免旁观者效应,避免侵犯行为。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于选修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十分深远的一门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华东.“人格心理学”公选课课程设计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2).

第5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 虚拟社会关系,虚拟交往动机,虚拟社会关系的发展,虚拟与现实。

分类号 B849:C9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往互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此,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面对面(face to face)”交往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也逐渐形成。作为逐渐显现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已开始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虚拟社会关系”的现有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取向进行了展望。

1 关于虚拟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特点

1.1 虚拟社会关系的涵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有关“虚拟社会关系”的涵义,相应的研究界定不是很多。黄厚铭认为:虚拟社会关系指因特网上陌生人之间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就是以因特网的隔离功能为前提,再利用网络的连结功能,建立起似近实远、又似远实近的社会关系;他强调了虚拟社会关系“似近实远、又似远实近”的特点[1]。冯燕等在对青少年虚拟社会关系的研究中认为[2]:虚拟社会关系指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通过因特网媒介而结识网友,所发展出来的虚拟社会关系,共同互动方式主要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而缺乏现实生活的社交互动行为;这个定义将“网络上的交往――虚拟交往”作为虚拟社会关系主要特征。Kevin没有对虚拟社会关系进行明确界定,但将以网络维持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两种:只通过网络维持的人际关系(Exclusively Internet-based, EIB)和主要通过网络维持的人际关系(Primarily Internet-based, PIB)[3];他所认为的虚拟交往的主体涵盖较宽,“PIB”人际关系的中交往主体除“网友”外也可以是通过任何方式结识的熟人、朋友等,交往方式除网络外还可以有面对面的方式,但其研究重点仍是在网络中相识、相交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上界定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有以下共同特点:基于虚拟空间产生、有现实的特点、有如电话等现实意义上的交往但主要是通过网络交往。由此,可以将虚拟社会关系定义为:基于虚拟空间里的交往而产生、发展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

1.2 虚拟社会关系的特点

虚拟社会关系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而来的人际关系状态,较之传统“面对面”意义上的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4~8]。

(1)虚拟性。“虚拟性”是虚拟社会关系的首要特点,因为在虚拟空间里交往主体以一种符号出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姓名、性别、形象甚至交往环境等,带有强烈的虚拟色彩。(2)低限制性。这里是指虚拟空间里的制约极少,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别人交往,克服了现实中身份、地位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这可能也是虚拟交往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3)弱联系性。意思是交往主体的沟通联系较弱。虚拟空间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虚拟社会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

2 虚拟社会关系研究的现状

当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虚拟社会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虚拟社会关系中交往动机的研究

这里的“交往动机”即平时所说的“上网动机”,即虚拟交往的动机。目前“动机”的研究一般是从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出发,集中在“克服孤独(loneliness)”和“获得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两方面。

2.1.1 克服孤独

“克服孤独”是指由于在现实中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为排遣孤独而产生的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现有研究显示,成人和青少年在“克服孤独”的动机上存在差异。

Katelyn等对成人加入虚拟团队的动机的研究表明[9]:成人会由于找不到志趣相投的现实同伴、没有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缺乏归属感等情况而感到孤独并转向虚拟交往;另外,Katelyn [10]、Koerler [11]等研究还显示一些生理特征、自身个性是导致现实适应不良而感到孤独并进行虚拟交往的重要原因,Katelyn把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叫做“门槛特征”(gating feature)[10],“门槛特征”会成为现实交往的障碍,而对虚拟交往却没有影响,因此,Katelyn等认为 “门槛特征”是个体感到“孤独”并进入虚拟空间与他人交往的主要原因[10];再者,国内对大学生虚拟交往的研究也证实了与Katelyn看法[10]相似的结果[13,14]。但Gustavo [12]等对以色列(Israel)13~18岁的青少年的调查研究则显示:现实伙伴和网络朋友有正相关,即有较多现实朋友的青少年也会有更多的网友;同时,Gustavo将“家庭冲突”作为“孤独”的衡量指标发现[12]:当现实中有亲密的伙伴时,家庭冲突增强并没有提高青少年的虚拟交往行为;同样,冯燕对台湾14~17岁青少年深度访谈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2];这些研究结果不支持“克服孤独”的动机假设,即青少年在虚拟空间进行交往的主要动机不是“克服孤独”。

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未来有美好的前瞻性,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虚拟空间里;其次就是青少年仍然是非独立的软弱的个体,现实的教育使他们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表现出了与成人的不同。

2.1.2 获得社会支持

“获得社会支持”这里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外界的理解、给予,以致需要尤指精神需要的满足。不少对成人的研究[9,15,16]表明“获得社会支持”是虚拟交往的主要动机之一;Gustavo对以色列青少年虚拟交往的研究[12]、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探讨也均显示:面对家庭的冲突、现实的压力时,青少年倾向于有更多地网络沟通,即寻找社会支持[17,18]。因此说,获得社会支持”是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之一,这一点上,国内外有关成人与青少年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

但在对所获得支持的感受(质量)上,现有研究有不同的看法。Albrecht(1994)等认为在虚拟空间里得不到实际的帮助,人们对支持的感受不强 [19]。但近来有研究显示:在虚拟空间里更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人(如经历相似者),人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分担忧愁、减轻压力,可以切实地感到他人的支持[9,19];Wright[19]、Walther[20]等的研究还认为来自虚拟空间的支持有其独特的优点:可以不用回报、可以获得的更广泛支持、可以随时寻求帮助等。两种看法的差异可能是因为二者衡量支持的标准不同,前者从现实的角度以物质帮助来衡量虚拟支持,而来自虚拟空间的支持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所以就出现了二者的分歧。

2.2 影响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因素

关于影响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因素,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自我暴露、相互吸引及印象形成。

2.2.1. 自我暴露(self- disclosure)

“自我暴露”即在虚拟空间里向对方提供有关个人信息的过程。现有研究比较一致的认为[9,10,21]:“自我暴露”是促使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Paula等认为要建立亲密的关系,就要不断地自我暴露[22]。这一原理在虚拟社会同样适用。Katelyn等的研究[9~10]表明陌生人在虚拟空间里从相识到建立稳定的关系是以双方逐步地自我暴露为基础的,暴露的内容是“真实自我(real self)”――即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Julie将暴露内容称为“内在自我(inner self)” [23],其本质上等同于 “真实自我”。Julie还认为:“真实自我”是控制亲密水平和关系发展的一种资源,其暴露的程度和数量将决定双方关系发展的程度和质量,可以作为虚拟社会关系能否长期继续下去的一个预言性因素[23];Katelyn的调查[10]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真实自我的暴露”在建立亲密关系及关系是否能走入现实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之所以都显示“真实自我”的暴露在虚拟社会关系发展中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解释:在缺乏现实的人际交往线索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对方的信任和欣赏,就必须在交往过程中进行“真实自我”的暴露,由此才有可能建立起稳定的虚拟社会关系。

另外,现有对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的研究几乎都突出了几个关键性的暴露线索:电话、交换照片、现实见面[2,9,17]。如Katelyn等的调查这样表述:63%的人和在网上认识的人通过电话,54%的人见过面等[9];在Julie对虚拟空间中浪漫关系(网恋)的发展研究中也有类似表述[23]:61%的人不能想象在没收到照片或见面前考虑结婚;69%的人认为仅仅以电话或邮件的方式进行联系不算进入恋爱等。现有研究之所以要将电话、照片、现实见面作为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的标志,可能与这些线索能够将虚拟关系一定程度上带入现实有关,这些线索的暴露意味着在一步步放弃“虚拟”所带来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所以暴露之前通常都会有较为慎重的考虑,因此这些线索也就成为虚拟社会关系发展研究中自然的标志。

2.2.2 相互吸引及印象形成的研究

自我暴露并不能完全决定虚拟社会关系的发展形成。相互吸引(attraction)和(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是另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常常被放在一起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研究结果。

首先,关于影响相互吸引和印象形成的因素的研究。现在一般认为,在长期的虚拟关系中个体的“内在品质”对彼此的相互吸引和印象形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9,23,24]。如Julie在对虚拟空间浪漫关系(网恋)中“吸引力”的研究发现[23]:80%的人认为兴趣相同对长期的关系保持很重要;84%的人认为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一些本质特点,中等或极端重要;96%的人认为幽默感是中等或极端重要,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虚拟关系中,现实意义上的生理特征、身份、地位等的作用相对较小,只在相识的初期或在以建立“浪漫关系”为目的交往中才引起关注,而在一般意义及长期的关系中,幽默感、语言等内涵的作用则凸显出来,并会最终决定个体的吸引力及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即“内在品质”在虚拟社会关系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虚拟空间里的印象形成还呈现出了一些原则。一是相似相吸(like attract like),即人们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在各方面相似的人交往,Julie的研究[23]中93.4%的人肯定了这一点;其次,对对方提供线索的理想化(idealization)和最优化 (optimization)[3,23],即容易将对方想象得更完美;第三,David在研究虚拟空间的印象形成时发现,人们常常会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原型(prototype)理论来想象对方。如根据名字认为JoshSamBob's是南方人[25]。

再者,是印象误差的研究。在虚拟空间里对他人形成的印象与实际上不一致的现象,这里叫做“印象误差”。Jeffrey等不少研究认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交往的主体会不诚实[22,24],由此产生了“印象误差”。但Julie的研究则表明多数交往者是诚实的,他报告93%人认为他们的网上伴侣是诚实的;另外,Julie将在虚拟空间里形成的印象叫第一印象,在现实中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叫第二印象,“印象误差”即是二者的不匹配,他报告了以下结果[23]:“印象误差”多是在对方线索缺失的情况下,本人自动填补空白(fill in the blanks)所导致,这与Sherry的看法一致[23];其次是对方有意省去或淡化了一些重要的线索,如过于肥胖者对体重方面的信息故意不提;少数是由于欺骗所致,即故意提供已经更改或者错误的信息以获得他人的好感。总的看来,现有研究表明在虚拟空间里人们是倾向于诚实的,“印象误差”多数不是有意造成,只有少数是由于欺骗所导致。

2.3 关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的研究

2.3.1 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联系

关于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联系,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23,24,26],主要表现在二者在交往方式上的交叉及本质的相通上。

Katz(1997)等的不少研究显示:虚拟空间里的人际关系发展良好的话,一般都会出现现实接触,否则便长久不了[2,23,24,27]。如Susan等对浪漫关系的研究即表明:大部分持续下去的虚拟关系都有现实的交往[23,24]。也就是说,虚拟社会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没有难以克服的障碍,长期下去,在虚拟关系中都会有现实的接触或交往,或者说,二者有走向融合的倾向。

另外,二者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本质特征却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即使在虚拟空间里,人们也更多地表现出对内在品质的欣赏,愿意与自己相似的、诚实的、坦诚的人交往[3,23,24];男性喜欢选择年轻的女性,女性则愿意与成熟的男往[23];坦诚、主动仍是维持关系的通用策略[3]等。这些与现实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2.3.2 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比较

对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比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稳定性、质量、发展速度及维持策略几个方面。

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现有研究比较一致:虚拟关系的形成发展要比现实社会关系快[2,23,24],质量也更高――相互吸引程度更强[23,24]。如Julie 的研究发现,62%人在1周或1个月内即迅速卷入亲密的虚拟关系中[23];Katelyn等也发现较之现实交往,在聊天室内相识的人相互喜欢程度更高[9]。这可能是由于在虚拟空间里没有门槛特征等的干扰,交往主体间“真实自我”的相互暴露程度较高所致。

但在稳定性上,有研究等认为虚拟的社会关系会有欺骗性,是不稳定的、易变的[22]。但也有研究表明虚拟社会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更稳定。如Katelyn等报告由虚拟空间发展来的各类社会关系2年后仍相对稳固[10]:71%的浪漫关系仍然完好,而且84%的人认为他们的网络关系比现实关系更稳固、更真实;Susan的研究中也有51%的人报告虚拟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后仍然在继续[24]。二者差异可能是前者对虚拟关系的研究局限在了虚拟空间里,而后者将研究延伸到了现实中;另外,后者是以 “浪漫关系(网恋)”者为对研究象。

再者,在维持关系的策略上,二者表现出了不同。Kevin报告:对现实社会关系而言,回避某些话题对关系会是一种促进;而对于虚拟社会关系,“回避”却很可能会起负面作用[3]。在关系维持策略上的不同可以这样解释,现实交往中暴露过多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定的危险,而虚拟交往中不存在现实的威胁,保留的过多自然就会妨碍双方的交流了。

2.3.3 虚拟社会关系对现实影响的研究

虚拟社会关系对现实的影响主要指对交往主体现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是研究中争议最多的一方面。

不少人认为虚拟交往减少了个体的现实交往,使个体变的孤独,给现实生活、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的影响[22,28,29]。但同样有研究表明虚拟交往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如Gustavo对青少年的调查[12]表明网络交友使得青少年与家人在一起花的时间更多了,Julie发现77%的人认为虚拟关系没有给他们的现实社会关系带来麻烦[23],Katelyn的研究报告88%的人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没有变化[10],Sorin的研究[30]甚至表明虚拟交往还提高了现实交往能力;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上,Katelyn作了专门调查[10],他报告25%的建立虚拟关系的人报告沮丧减轻,73%的人报告无影响,只有2%的人报告沮丧情绪增加;从孤独感方面来说,有47%的人报告孤独感减轻,47%人认为无影响,只有6%报告孤独感增强;也就是说虚拟交往不仅扩大了交往主体的社交网络,还减轻了个体的孤独感、社会焦虑,对现实生活、心理健康有正面影响。

两种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被试差异:对于还是网络新手的被试,很容易沉溺于虚拟交往并给现实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对长期使用网络的被试,对待虚拟交往的态度已逐渐成熟,所以才有二者的研究差异。

3 对未来虚拟社会关系研究取向的展望

综上所述,这里认为相对与传统的人际关系来说,虚拟社会关系本质上说是一种基于精神交往的社会关系。尽管目前仍有不少对虚拟交往的批评,但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社会关系仍会以各种形式不断地进入人们的生活[31],同时,人们也在逐渐接受认可虚拟社会关系,如Kevin等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家人、朋友之间的虚拟交往[3,32]。因此该文认为:今后虚拟交往将会由于其自由、方便、联系广泛等优点成为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常用方式,并将成为人们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也会由此出现大量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又非陌生人的“朋友”――会有一定的现实接触,但主要是在虚拟空间交往的朋友,这里定义为“虚拟朋友”。也可以这样理解:未来的虚拟交往将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打破人们现有的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截然分开的观念,二者将会走向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状态。由此,该文认为现有研究有以下不足:一是动机的研究片面,多集中在了现实适应不良或网恋群体上;其次是对影响虚拟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因素的研究不足,多停留在“自我暴露”的研究上;再者对一般意义上虚拟社会关系的形成机制研究欠缺。因此,这里对虚拟社会关系的未来研究取向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展望。

(1)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基础的研究。

作为一种基于精神交换的人际关系,交往主体从完全陌生到发展为“虚拟朋友”或亲密的朋友,双方在给对方提供彼此需要的精神资源时,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上的交换规则?另外,传统的人际交往中,可以有实际东西来判断对方的诚实与否,而在没有或者很少有现实线索的情况下,虚拟空间里的双方如何对对方进行判断并建立起信任的,即精神交往中的“信任机制”是如何建立的?这些是虚拟交往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因此该文认为这些问题是会未来研究的中心点。

(2)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机制的研究。

这里是从纵向来说,指虚拟社会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该文认为未来相当部分人选择虚拟交往将会是一种聊天消闲的态度,由此建立起的虚拟关系不同于现实适应不良个体所建立的虚拟社会关系,即该文所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社会关系,那么人们从在虚拟空间相识到发展为“虚拟朋友”等,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其间遵循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双方是怎样引起对方对虚拟交往的满意感并促使交往关系一步步发展的?这些方面的研究在今后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取向。

(3)有关“虚拟社会关系”和“现实社会关系”融合的研究

虚拟交往中一般都包含有一定的现实接触,虚拟关系一般也都有走向现实的倾向。在这一过程中,当“虚拟”接触或走向“现实”时,虚拟社会关系并不会被按照现实的标准被重新塑造,而是会和现实社会关系融合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并将最终打破人们将“虚拟”和“现实”分别看待的观念。但到目前为止,虚拟交往现象并没有被完全接受,所以关于“虚拟”和“现实”社会关系走向融合过程中,在人们心理上的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机制是什么等?这些问题也将会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

[1] 黄厚铭. 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社会学刊, 2000, 28: 119~150

[2] 冯燕,王枝灿.网络交友与青少年虚拟社会关系的形成. 见(): Paper presented at “Computer Networks and Social Network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Haifa, 2003. 25~27

[13] 陈凌. 大学生网上交友态度与现实交往困难的调查分析.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报, 2002, 03: 8~9

[14] 邱杰. 合肥市大学生网络交往态度性别差异研究. 中国卫生学校, 2003, 24(4): 305~306

[15] Uwe Matzat.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Past Issues and Present Perspectives for theoretical- empirical Internet Research. Analyse & Kritik, 2004, 26(1): 63~90

[16] McKay Johnston. Netting Citizens. Scotland: Saint Andrew Press, 2004. 54~80

[17] 马宁. 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1: 190~192

[18] 赖海雄, 郭建中. 网上交际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探析. 中国电力教育, 2002, 01: 40~65

[19] Kevin Wright. Perceptions of on-line support providers: An examination of perceived homophily, source credi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within on-line support group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0, (48): 44~59

[20] Joseph B. Walther, Shawn Boyd. Attraction to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udience adoption and uses, 2002, 153~188

[21] Jeffrey S McQuillen.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the initi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Education, 2003, 123(3): 616~623

[22] Paula R. Pietromonaco.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 Partner 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5): 1238~1251

[23] Julie M. Albright. Impression Formation and Attraction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6] Federico Casalegno. On cybersocialities. Networked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wired city of Blacksburg.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01, 18: 17~34

[27] Jeffrey Boase, Barry Wellma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and Off the Internet. Forthcoming in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 In: Perlman D, Vangelisti A L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n press

[28] Jeff Minerd. The decline of conversation. The Futurist, 1999, 33(2): 18~19

[29] Marilyn A. Campbell. Cyber bullying: An old problem in a new guise?. 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005, 15(1): 68~76

[30] Sorin Matei. The Impact of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on the Emergence of 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004, 48(1): 23~40

第6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高校;班主任;应用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1]。

一、高院校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特征

(一)学生特征。高校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最高阶段。在一定情况下,高校学生某些性格特征大体相同,高校学生正处青春发育中后阶段,正处于从青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同样,其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至迅速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种过渡期间,他们所需要思考事情和过渡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总结起来说,高校学生易受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和报复心理以及异往困惑等心理影响。

(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及充当角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即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面对具有上述特点的高职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既扮演管理者,教师,“”家长的角色,又充当学生的朋友,调解员,办事员,服务者等角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的理念,拥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强烈的爱心和工作热情,善于沟通交际,善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及处理细节的能力,此外还要求班主任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2]。

二、日常管理工作对社会心理学知识加以充分利用

(一)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随着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研究的不断加深,因而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应用领域应越来越广深。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日常管工作当中,所需要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具体要包括以下部分:1、人格与社会发展;2、应激和情绪问题;3、侵犯和助人行为;4、人际吸引与爱情。5、从众和服从。6、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7、健康心理学。

(二)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时方法应得当。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到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其方法多样,班主任在具体实际的工作环节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以及访谈法。

三、班主任应用社会心理学到工作管理当中的举例分析

(一)充分利用第一次班会。高校新生在完成了新生注册环节后,在高校新生第一次班会上,一般班主任都要所有学生在讲台介绍自己,介绍的内容通常是自己的基本身份信息和基本的家庭情况。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在台下不仅要对一些重要信息加以记录,而且对讲台上的学生加以留心观察,对台下学生的表现同样留心观察,对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要充分掌握。学生介绍完成后,班主人在对照学生本人照片和身份信息的基础上,对自己所记录的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笔者通过几届高校学生的实践,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在第一次班会上自我介绍时,对其当时所讲的内容加以参照,对于日后班主任对各学生心理辅导和困难补助评定以及学生问题等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做好选出班长的工作。高校学生经过在第一次班主会中的自我介绍以及日后学生的具体表现,某些优秀的学生就会在这些过程中脱颖而出,对于优秀的判定,还要根据这些学生的个人实际和理论能力,以及在班上或学校所担任的职务来加以确定。笔者通过对两届高校学生在班会当中班干部的选取工作当中,应充分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班干部的选举工作当中,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同样要充分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

(三)选好舍长。笔者在某届高校班上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曾发生过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班上的某些学生为了不去上早操,采取私刻公章的欺骗方式来逃避,结果这些学生在逃避的过程中被学生会发现。再对学生逃避不上早操这件事的过程中,汲及到了社会心理学当中的从众心理,笔者发现这些逃避不上早操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同一家乡、城市、宿舍的人。

(四)班主任自已发挥好团队主心骨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有句经典的话:若想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要有一桶水,并且要保持常流水。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遵从以身作则的原则,班主任要求学生的事情,自己也有有能力做到,并且还要树立好榜样,尽量做好标杆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和向上以及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并保持良好的作风,树立起学生心目中的领导标杆作用,感召学生,此外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同样重要。

四、结束语

面对不久将来人生方向的抉择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加剧,每一个学生都想做最好的自己,找到一份可以大展宏图的工作,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个优秀的人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提高,而不是朝夕之事。所以,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上的日常工作,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在大学能够去除阴霾,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所有班主任所关心的问题,作身班主任还需要从日常事情做起,从众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日常的不断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4.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5.教学设计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其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仅在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后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垫定基础,故而在讲授过程中多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现实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放置大量的图片、表格、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讲授过程中,还应加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团体游戏等课堂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入一些心理测验和分享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心理感受,更加了解自己。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根据社会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增加部分学习内容因为授课的对象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职学生更加突出实践性,突出有用性,故而在授课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学的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理论的讲授。另外,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或在教学过程上穿插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2.突出教学实践,强化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摆脱理论说教,学生实践占绝大部分课时,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团体游戏等多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中不仅教会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地发言机会,或其他的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课程组还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挫折,从而增加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另外,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中加入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合作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等。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8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探究

中国分类号:G6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依然属于一种新型学科,其研究也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其中也存在一系列的争议性问题,也有一些难题。基于这一背景,全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现状、热点问题既是这门学科的发展需求,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渠道。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处于初级研究阶段,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体系不完备

科学体系对于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兼具思想政治与心理学两个学科的特征,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相关学界的认可。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内容体系与学科体系,依然处在一个探索性的阶段,不同的学者都有其各自的间接,论证也不够权威。

1.2 缺乏实证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诞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上产生的学科,该门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需要面向教育实践、面向社会大众,同时,要注意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研究上,对于实践活动并无较大的指导作用。

1.3 理论整合不充分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就是人的思想与心理的一种相通性,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尚未实现科学的融合,就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的研究依然是将心理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分开研究,两者的整合严重的不足,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不科学,此外,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将心理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1.4 缺乏人员支持

在现阶段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数学者都处在一个个体研究阶段中,整合协作困难重重,在讨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问题与前景时,也都是各自为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缺乏必要的沟通,这就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策略

2.1 进行理论整合,完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兼具思想政治学科与心理学学科的特点,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涵盖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行为学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心理学则具有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德育心理学以及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这些学科共同有机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对其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也增加了这门学科的复杂性,学科体系的构建也较为庞杂,要想构建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就需要将思想政治学、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有机整合,将心理学的理论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中,从人的思想意识着手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心理因素。

此外,要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就需要在借鉴以上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构建出一种独特的内容体系与理论体系。

2.2 扩展研究领域,加强动态研究

社会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须要扩展研究领域,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动态性研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

2.3 注重操作性研究,突出实践的指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于社会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性,在未来阶段下,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道德教育,注重操作性研究,研究生活中的课题,做好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工作,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样即可有效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情绪,让他们可以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4 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这种道德品质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对于社会舆论、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的自身整合,这种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时,必须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与个性倾向。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未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规律。考虑到这一因素,在下一阶段下,必须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规律的分析,从心理矛盾来着手,深入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

3.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吸收了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空间,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这门学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在相关学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这一学科定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辰.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存争议和问题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第9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窥视:欲望的激发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观众都有好奇心,渴望接触新鲜事物。《奔跑吧兄弟》巧妙安排节目环节,设置层层关卡,比如撕名牌等任务,引起观众注意并调动其好奇心。在第六期节目中,有一个游戏环节是寻找真正的水枪,然后射击对方的名牌。这一环节中,观众与明星一样,不知道水枪的真假,只能跟随镜头一起猜测,在观看的过程中,谜底被揭开,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指出: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们无意识的活动。《奔跑吧兄弟》用镜头作为窥视工具,在节目中,明星们摘掉了平时的光环,处于狼狈、紧张、失败要受惩罚的状态中。比如,在节目的某环节中,“捡漏王”王祖蓝“投机取巧”,成功营救女搭档,而失败男明星的女搭档则要一次次接受“冰桶挑战”。嘉宾要随时做好形象被“毁”的打算。在第三期节目中,欧弟与林更新的睡姿通过摄像机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窥视欲望。

交换资本:内容的娱乐化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延伸到传播学体系里,认为人与媒体存在着“收益”和“代价”的交往本质。而这种交往本质换种说法就是“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会把传播过程的环节从受传者的视角进行分析和归纳。它认为受众为满足需求而使用媒介,认为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是“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体期待――媒体接触――需求满足”这样一个因果连锁过程。①

观众对于《奔跑吧兄弟》的需求主要是基于娱乐心理,通过收看放松身心。在第六期节目中,七位明星为了获得胜利,在泥潭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抓鸭子比赛,王宝强和邓超等明星在泥地里又滚又爬。这种娱乐精神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为节目集聚了更多人气,使节目获得了高收视率。另外,根据百度指数对关键词“奔跑吧兄弟”的检索,“神秘”、“黑色”、“揭秘”等词汇最受关注。节目每一期都尽量做到神秘化,基本是由改编的小故事构成,比如王宝强主演的《泰濉贰⒌顺主演的《分手大师》以及《白蛇传》、《还珠格格》、《楚汉传奇》等。这种“神秘化”的制作,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

制造冲突:氛围的紧张化

“如果现实当中不能找到,人们则会倾向于从媒介环境中去寻找”,社会心理学的这个观点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类似。我们在媒体拟构的世界中获得类似于真实的体验,得到满足感。《奔跑吧兄弟》节目伊始会出现根据经典故事改编的小片段,由当期明星饰演故事中的角色,这些故事奠定整期节目的基调,明星在拟态真实中完成任务。

社会心理学中提及,制造各种冲突是满足心理的重要因素。明星真人秀节目要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心理,制造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奔跑吧兄弟》中,中国跑男与韩国跑男进行撕名牌比赛时,冲突性表现得非常到位。在节目中,李晨作为中国跑男中的力量型队员与韩国跑男力量型队员金钟国数次对战,这种火花闪烁的冲突极具吸引力。

审美视角:男性话语评判

《奔跑吧兄弟》是以男性审美话语评判为标准的节目形式。节目名字的命名定义了男性主体性质,而且七位明星中男性占到了六位。任务的设置偏向于男性方向的任务关卡,比如造船比赛、背胖妞等。一般来说,男性话语主要有“菲勒斯中心”、“第二性”、“被看的客体”、“空洞的能指”等。在这档节目中,男性话语主要表现在“第二性”上:男性始终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而女性处于被主导和被决定的地位。但是,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书中认为:生活就是演戏,应运用各种技巧对自己进行包装、整饰,从而在对方心目中创造自己所期待的印象。对于《奔跑吧兄弟》来说,虽然存在男性话语的现象,但他们满足了观众需求,传达了一些男性的优秀品质。

结 语

一档成功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是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结合的产物。只有将理论用于实践,才能保证节目收视率,获得相应的社会影响力。我国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除了借鉴国外节目模式、根据本土文化进行创造制作之外,还需要仔细研究节目与人们心理等方面的联系。做到了这些,节目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将品牌和影响力推向国外。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