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动物学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Whether animal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good ethics,has been the philosophers thought.Most of the early philosophers believed that animals have no rights.19th century philosopher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moral status of animals have their own,people should be kind to animals.For example,Tom Reagan believe that humans and animals have exactly the same rights.Peter Singer have proposed the liberation of animals.The literature information has been analyzed,treatment of laboratory animals should follow ethical principles.
关键词:善待 实验动物 伦理学 原则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就没有今天的实验医学。人们在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避免人类自身受到痛苦或伤害,获得了科学研究或测试数据的同时,实验动物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生理或心理的伤害,甚至死亡[1]。据统计,现在每年大约有2000 万只动物被当作实验对象,其中四分之三被用作医学目的,其中大约有800万只动物被用在了那些使其遭受痛苦的实验当中[2]。那么,这样的动物实验是否具有伦理学上的合理性?实验动物是否应该得到伦理学的关怀或善待?这一直是哲学家们和生物医学工作者思考和争论的焦点。
早期的哲学家大都认为动物是没有道德地位的,或者说没有权利的。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理性。动物的存在就是为人类服务的[3]。17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认为,非人类动物没有思维,只具有物质的属性,是一种“自然的机器”[3]。德国哲学家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人本身就是目的,动物就是间接达到人的目的的手段[3]。人们之所以倡导善待动物,是因为这有助于培养人与人的仁慈情感[4]。
19世纪以后,伦理学从人类中心论发展到了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论。哲学家普遍认为动物有自己的道德地位或者权利,人们应该善待动物。例如,英国的功利主义创始人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认为,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是动物享有权利的关键特征[5]。人道主义者沙特(Henry S.Salt)于1891年出版其著名的《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认为人类有自由与生存的权利,动物也应该有。法国人施韦兹(A.Schweitzer,1875-1965)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拥有“生存意志”,人应当象敬畏他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拥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6]。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Tom Regan)提出把天赋权利赋予动物,并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拥有权利而且这种权利完全一样。他在《论证动物权利》一书中提出,很多动物都符合“生命主体”的定义,故应拥有生存以及不受伤害的权利[7]。美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于1975年出版了《动物的解放》(Animal Liberation)一书,提出了动物解放论[8]。主张在如何对待动物的基本问题上,动物是否遭受痛苦和人类的痛苦这两者我们应该同等考虑[9]。美国生命中心主义论者泰勒(Paul W. Taylor)在《尊重大自然》一书中,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无论哪一物种都应获得平等的道德关怀[7]。
支持哲学家提出动物拥有权利或者应该得到人类善待的观点,有这样几种理由:一是神学认为,人和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既然是被上帝一起创造的,那么人和动物本身就有他存在的价值。在伊甸园的时候,人是不吃动物的,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二是进化论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和动物是近亲,人应该平等地对待动物。三是动物也有感觉,能感受疼痛。动物是否具有权利不在于它们是否推理,也不是它们能否说话,而在于它们能够感受痛苦[3]。
那么,今天对于实验动物而言,我们又如何善待呢?根据已有的资料,从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善待实验动物应该遵循如下几方面的伦理学原则。
一、动物基本福利原则――“五大福利自由”原则
动物福利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康乐状态,在此状态下,动物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痛苦被减至最小[10]。从动物饲养基本规律出发,根据动物的基本需要,上世纪70年代,英国布兰贝尔委员会提出了农场动物基本享有“五种自由”的权利[11]。这五种自由,后来被发展为目前在国际上公认的动物五大基本福利原则。2004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巴黎开会,会上学者们提出动物福利包括5个基本要素:①生理福利,即要保证提供充足的清洁水和保持健康,使动物享受无饥渴的自由;②环境福利,即为其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保障动物舒适的休息和睡眠,使其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③卫生福利,即享有不受额外的疼痛,预防疾病,对疾病动物及时治疗,使其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折磨的自由;④行为福利,即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⑤心理福利,即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保证动物免遭各种精神痛苦[10、12]。这“五大福利自由”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善待实验动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动物实验的“3R”原则
基于动物拥有善待权利的伦理学理念,1959年,英国的动物学家W.M.S.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L.Burch开展了“有关动物实验人道主义技术”的研究。根据研究,他们出版了《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人道主义试验技术原理)。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动物实验的“3R”原则,即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优化)。Reduction(减少)指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可以采取合用动物、改进统计学设计方法、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以使用高质量动物代替数量等方法来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例如在处死或已死亡的动物身上进行外科手术实习,或在病理解剖时提供器官或组织,用大量无脊椎动物来代替一只非人灵长类。替代(Replacement)是指采用其它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如用离体培养器官、组织、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使用物理学或机械学系统代替实验动物等。Refinement(优化)主要是指动物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与选择,使动物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并减少实验动物痛苦。如合理地及时地使用麻醉剂、镇痛剂或镇静剂,以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遭受的不安、不适和疼痛,采用人类先进的临床诊疗无痛技术和遥控技术对动物施行手术和临床观察[1]。
三、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中加强对实验动物的善待,加强实验动物福利,不仅是尊重动物道德地位的要求,也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鉴于此,国家科技部于2006年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我国善待实验动物具有行政指令性的文件。文件要求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是实验动物免遭不必要的伤害、饥渴、不适、惊恐、折磨、疾病和疼痛,保证动物能够实现自然行为,受到良好的管理与照料,为其提供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保证健康的食物和饮水,避免或减轻疼痛和痛苦等。按照动物“五大福利自由”原则的要求和科技部的指导性意见,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应遵循以下伦理学善待原则【13、14、15】:
1、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设施环境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呼吸新鲜空气和免受疾病折磨的自由。应按照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国家标准,建立和改善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
(2)设施空间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其中,对于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及犬、猪等实验动物,应设有专用的运动场地,并定时遛放。
(3)设施结构条件应满足实验动物享有表达行为天性的自由。如笼具内宜放置供实验动物活动和嬉戏的物品,运动场地内宜放置适于实验动物玩耍、消遣的设施或物品。
2、实验动物饲养过程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应有同情心、科学合理地编排生产计划,提出合符伦理学要求的管理措施。
(2)应满足实验动物对饮食、饮水的要求,使之不受饥渴之苦。给予的饲料和饮用水,既要充足又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限制实验动物饮食、饮水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
(3)应给予实验动物细心的照料。如给予实验动物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状态下的特殊照顾;当大型实验动物(指猴、犬、猪等)分娩时,应有人现场监护,防止意外发生。当实验动物发生疾病时,应采取必要的适宜的疾病防疫措施。
(4)饲养员必须爱护实验动物,不得戏弄或虐待实验动物。例如在进行抓取动物等操作时,应方法得当,态度温和;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观察动物行为或状态是否异常。
(5)必须处死实验动物时,应采取安乐死等人道主义方法。猿类灵长类动物应该赡养善终。
3、实验动物运输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1)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对实验动物运输的规定,同时符合国际运输相关规定。
(2)应遵守安全、舒适、卫生的原则,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尽快完成。
(3)应把动物放在合适的笼具里,笼具应能防止动物逃逸或其它动物进入,并能有效防止外部微生物侵袭和污染。
(4)运输过程中,能保证动物自由呼吸,必要时应提供通风设备。
(5)实验动物不应与感染性微生物、害虫及可能伤害动物的物品混装在一起运输。
(6)患有伤病或临产的怀孕动物,不宜长途运输,必须运输的,应有监护和照料。
(7)运输时间较长的,途中应为实验动物提供必要的饮食和饮用水,避免实验动物过度饥渴。
四、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学善待原则
在使用实验动物过程中,善待实验动物的核心内容,就是采取各种人道主义的措施避免、减少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恐惧、疼痛和痛苦。早在1831年,英国生理学家Marshall Hall就对如何规范动物实验提出了著名的5条原则,指出没有明确的限定和预期的结果,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实验中应该使动物受到最小的痛苦[1]。伦理学家则提出了实验不合法认定的原则。任何一种动物实验都将被认为是不合乎道德,除非实验者能够证明该实验的合理性。应尽量提高被用于实验的动物的福利,减少动物所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1]。科学家则普遍认为,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使用实验动物时,实验操作者应当负责任地和合乎道德地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保证不进行没必要的动物实验,只有在用其它替代技术尝试失败后才可使用动物进行实验。
(2)不给动物造成没必要的疼痛和死亡或不安。
(3)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符合“3R”原则。
(4)动物实验应符合本国的法律和指导方针。
(5)实验用动物必须采用统一许可的标准进行饲养管理,建筑设施、笼器具应舒适、安全,同时,要重视动物的社会性及行为需求。
此外,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保定实验动物时,应遵循“温和保定,善良抚慰,减少痛苦和应激反应”的原则。在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解剖或器官移植时,必须进行有效麻醉。术后恢复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镇痛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及饮食调理。处死实验动物时,须按照人道主义原则实施安死术。处死现场,不宜有其他动物在场。确认动物死亡后,方可妥善处置尸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判定的情况下,应选择“仁慈终点”,避免延长动物承受痛苦的时间。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仅限于非用灵长类动物不可的实验。除非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者,猿类灵长类动物原则上不予处死,实验结束后单独饲养,直至自然死亡。
参考文献
[1] 吴端生,张健.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7
[2] 白晶.动物实验“3R”原则的伦理论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48~50
[3] 邱仁宗,动物的权利与保护[J].书摘,2003,2:79~81
[4] 孙江.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看动物权利的理论基础[J].河北法学,2009,(27)4:146~150
[5] 唐道林,肖献忠.动物实验面临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5):29~32
[6] 杨通进.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主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两大流派[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9(8):54~59
[7] 黎娟.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述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76~80
[8] (英)彼得・辛格(祖述宪译).动物的解放[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9] Peter Singer:Animal Experimentation.Munson R.Intervention and Reflection:Basic Issues in Medical Ethics.6thed.Belmont,CA:Wadsworth,2000
[10] 考林・斯伯丁(崔卫国译).动物福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1] Mike Radford.Animal Welfare Law in Britai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2] 李舒妍.动物福利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01月
[13] 关于《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6〕398号,2006(见: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04:35~36)
[14] 王禄增,王捷,贺争鸣,等.起草《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草案溯源的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17(8):S38~S41
[15] 宗阿南,郑志红,史晓萍,等.探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饲育、应用、运输及相关方面的措施[J].实验动物科学,2008,25(2):24~25转67
【关键词】老年痴呆 行为学指标 脑内有关物质含量检测指标 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指标 血液检测指标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3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 up and appraisal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senile dementia. Methods Former indicators were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behavior indicator, the examination indicator of related material content in brain, the brain tectology observation indicator and the blood examination indicator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Result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drug efficacy targets and the methods,it provides newly and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enile dementia mechanism and the treatment research. Conclusion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find the effective mathods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senile dementia by intensively studing main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senile dementia .
【KEY WORDS】Senile dementia; Behavior indicator; Examination indicator of related material content in brain; Brain tectology observation indicator ; Blood examination indicator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己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已成为威胁人类晚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资料显示,研究者已针对脑的结构、功能和信息传递的新认知开发出了许许多多的治疗药物,且防治效果显著,但相关药效评价指标多散在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为此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从行为学指标、脑内有关物质含量检测指标、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指标、血液检测指标四个方面对药物治疗老年痴呆进行药效评价,为老年痴呆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重要的数据源。
1 行为学指标
1.1 水迷宫指标
20世纪80年代初,Morris发明了水迷宫,它是一种测量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实验方法,可用来评估啮齿动物由于老年痴呆等因素所造成的学习记忆的影响,目前已被认为是此类研究的经典。
Morris水迷宫实验由两个主要的实验组成,分别是定向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
定向航行实验时,将动物从之前划分好的四个象限中随机放入,在最大游泳时间内,可以记录并作为评价指标的主要是逃避潜伏期(指大鼠自进入迷宫开始至找到平台所需的时间,经典的水迷宫实验以此作为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游泳路程长度(指大鼠自进入迷宫开始至找到平台游过的总距离。它是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速度的乘积,是一个综合指标,受两者共同的影响,既可以反映大鼠对平台位置的学习记忆能力,又反映了大鼠的运动能力)、游泳速度(指大鼠进入水迷宫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快慢,一般并不反映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仅反映大鼠的游泳能力。但在某种程度上,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短,那么相对消耗的体力也会少,速度也可能会较快。速度较快,那么,行程也可能会较长)、入水角度(指大鼠进入水迷宫后开始运动的方向与入水点和平台连线的夹角。如果与逃避潜伏期结合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单纯考虑时间的不足)、搜索策略等可作为评价指标的补充,在分析过程中起参考作用,这个实验主要用于评价动物的空间学习能力。对于最大游泳时间,各实验人员有不同看法,通常选择 120s,90s或60s。最大游泳时间会在统计中由于个别动物而影响整组数据,特别是选择较大的游泳时间时,因此,应该在实验前做好动物的筛选工作,并在统计数据时去掉异常值。
定向航行实验进行几天后(按动物学习情况定),开始空间探索实验,将平台撤去,一般探索时间在90s或60s内[2],可以记录并作为评价指标的主要有寻求原平台的次数(也就是跨平台次数:是在撤去平台后,动物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反应动物寻找平台的能力,与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结合起来考虑更能反应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原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这个实验主要用于评价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
水迷宫实验作为老年痴呆动物的评价指标来说充分而又准确的,是最常用的评价治疗老年痴呆药效的指标,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Graziano [3]认为简单地使用目前常用的观测指标不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搜索策略,于是选择了一些自定义的行为种类、大量的数值变量和重要区域,使用判别式分析的方法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Graziano的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是种类繁多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进行日常实验时,只要选择主要的评价指标补充几个次要指标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实验的结果了。
1.2 跳台实验指标
跳台实验是药理学常用的评价动物对药物及其他给予的干预后的神经行为学中一个测试现象较为明显的实验,也就是测量大小鼠记忆能力的变化的实验。跳台实验指标是评价药效常用的指标之一,从文献的记录中看实属完善成熟。
检测方法:将大鼠或小鼠放入跳台仪内适应环境,然后通电,大多数跳上跳台逃避电击。从通电到完全稳定上台所用的时间为潜伏期,跳下时大鼠双足同时接触铜栅视为错误反应,训练并记录训练时间内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作为学习指标。24h后重测,先将大鼠或小鼠放在跳台上,记录第1次跳下跳台时间为潜伏期,并记录错误次数作为记忆能力指标。
2脑内有关物质含量检测指标
老年痴呆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许多信号分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4]。目前已公认,学习记忆与中枢胆碱神经系统关系极为密切。研究还表明,患者的痴呆程度与皮质和海马中信号分子的缺失程度密切相关,在患者脑中,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细胞明显丢失,胆碱能神经纤维发生退变,AchE、谷氨酸、p-KER2等在脑内的表达出现异常,尤以皮质和海马显著。
2.1 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检测
胆碱酯酶是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酶直接参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肌肉运动、大脑思维记忆等重要功能。研究证实老年痴呆患者中枢胆碱能系统损伤,AchE活性和突触前胆碱能标志在多处脑区均显著降低或缺失患者基底前脑区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从基底节到皮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降低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明显升高,造成乙酰胆碱 (ACh)的合成、储存和释放减少,皮质 ACh受体数目减少,产生痴呆症状 [5]。总的来说,老年痴呆患者脑组织中胆碱乙酰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造成 ACh含量不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智力丧失[6]。因此AchE活性的检测作为评价老年痴呆药效的主要指标,且在药效评价中的使用甚为频繁。
检测方法:断头法处死实验动物后,迅速取脑,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冲净表面血液,用滤纸吸干,去除软脑膜血管。取右脑称重,置微型匀浆器中,加无水乙醇研磨,再加生理盐水充分研磨制成匀浆。冷冻离心机离心,取上清液。用羟胺比色法测定AChE活性(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谷氨酸含量的测定
谷氨酸是脑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介导兴奋性突触传递,并与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 LTP)的形成密切相关 [7],也作为老年痴呆药效的相关评价之一。
检测方法:在海马组织中加入HCL溶液,冰浴下超声匀浆,低温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正亮氨酸为内标物,利用异硫氰酸苯酯衍生,用内标法测定谷氨酸含量[8]。
2.3 p-KER2含量的测定
p-KER2含量测定:将海马组织放到预冷的裂解液中。低温超声粉碎后,离心,取上清液分装。用Braford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品。用磷酸化抗体,常规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p-KER2含量[9]。扫描蛋白条带,进行吸光度分析,吸光度值代表p-KER2含量。
2.4 Aβ和S.P含量的测定
Aβ由分泌酶水解β淀粉样前体蛋白产生,称为β-淀粉样肽,Aβ生成的增多对神经元有毒性作用[10],大脑海马组织形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而Aβ被认为是导致神经元损伤及认知功能衰退的主要致病物质[11]。
S.P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神经肽,研究表明,S.P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向人们提示了其对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价值[12]。
因此Aβ和S.P含量的测定对药效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
2.5 皮质的蛋白含量的测定
检测方法:分离脑皮质,称重,组织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液,在组织匀浆器中充分研磨后,离心,吸取上清液,用PBS按1:4的比例配成组织匀浆液。最后用酶标仪微量比色法测定皮质匀浆液的蛋白含量。
3 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指标
3.1 海马病理形态观察
海马组织主要负责存储信息,是人学习和记忆的关键部位。海马结构的整合是空间学习的基础,海马区的受损影响大鼠学习行为的实验结果,和临床患者健忘、痴呆等表现是一致的[13] 。海马萎缩被看成是与记忆损伤相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药效的主要指标之一。
检测方法:断头处死,开颅取出完整的脑组织,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切取脑组织,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HE常规染色,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
3.2 检测海马及边缘系统的胆碱能神经元丢失状况
老年痴呆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是大量神经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细胞外老年斑和弥漫性脑萎缩[14]。计算神经元数目检测海马及边缘系统的胆碱能神经元丢失状况可以直观简单地推测出患者的生理状态,是评价药效的重要指标。
3.3 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理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只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内部结构的病理变化就一目了然,从而透彻地解析老年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检测方法:开颅取脑后固定、脱水等过程后,进行冠状冷冻切片。切片PBS冲洗,经过溶于 PBST进行过氧化反应,封闭处理后,加入鼠抗摇匀、孵育过夜。然后,在室温下加入生物素化羊抗鼠IgG摇匀、孵育,室温摇匀、孵育,显色。最后,经过常规粘片、干燥、脱水、透明、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
4 血液检测指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液指标的检测不仅可预测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其准确率高达90%,还可以作为不可或缺的药效评价指标,专家认为,血液检测有望为人类防治老年痴呆症带来革命性变化。
4.1 血清β淀粉样蛋白、转化生长因子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检测
分泌酶水解β淀粉样前体蛋白产生Aβ,而Aβ又是导致认知功能衰退的主要致病物质,所以老年痴呆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可通过检测血清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来估计Aβ的含量。
检测方法:取血分离血清,血清β淀粉样蛋白、转化生长因子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检测采用放免法。
4.2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羟自由基的含量检测
检测方法:快速开胸,心脏取血,离心取血清,置于低温保存,按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羟自由基的含量观察动物脑组织形态学的病理变化。
4.3 血液流变学检测
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导致血液成分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高黏血症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血液黏滞度异常则血流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致脑血流量下降,脑部缺血缺氧,损害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15]。血液流变学检测也可以评价药物疗效的好坏。
5 小结
到目前为止,各种药效评价指标层出不穷,除了上述常用的指标外,按照每种治疗方法或者药物对此疾病改善的不同,检测的指标也会有所不同,如晚期老年痴呆存在严重氨基酸代谢障碍,脑脊液,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价值;老年痴呆能引起nNOS和NO表达增加,而MTPG(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阻断剂α-甲基-(4-四唑基-苯)甘氨酸能阻断老年痴呆诱导的nNOS表达增加[16],因此nNOS含量的检测在MTPG这种受体阻断剂的影响下有相对重要的意义等。还有血糖指标,海马颞叶中D2受体变化、载脂蛋白E的含量等等都与老年痴呆的机理息息相关,由于这些指标多而杂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及证实,还未成熟,故本文只选取了一些成熟、常用、重要且有效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进行整理归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方便的查找途径,但是归类的指标中也还很多细节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透彻,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使其更加适用于老年痴呆的机制探讨和药理研究。
这些评价指标的整理与总结以老年痴呆药理学的研究为基础,以评价药效为目的,从而为多层次、多角度深入研究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奠定了基础,为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提供更多的途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以及临床价值,并为研究开发疗效更高、毒性更小的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更多思路。
参考文献
[1]毛雪璇,皮荣标.Morris水迷宫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2] de Bruin N.Mahieu M .Patel T.et a1.Performance of F2 B6x129 hybrid mice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latent inhibition and preoulse inhibition paradigms:Comparison with C57BI/6J and 129sv inbred mice.Behav Brain Res,2006,172:122-134.
[3] Gmziano A,Petrosini L,Bartoletti A.Automatic recognition nf explorative strategies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J Neuosci Methods,2003,130:33-44.
[4] Yang Yun,Bian Guangxing,Lu Qiujun.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2008,Vol.17 No.1
[5]Piceardi M,Congiu D,Squassina A,et a1.Alzhelrner s disease case―control associationstudy of polymorphisms in ACHE CHAT,and BCHE genes in a Sardinian sample[J].Am J Me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7,144(7):895 ―899.
[6]周亚宾.醒神丸对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行为学和脑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3):1501.
[7] Watkins JC,Jane DE.The glutamate story[J].Br J Pharmacol,2006,147(Suppl1):S100-S108
[8]Yang J,Sun LG,Bai XZ,Zhou HT.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8 amino acids by rever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recolumn phenylisothiocyanate derivatization[J]. Chin J Chromatogr(色谱),2002, 20(4):369-371.
[9] Yang J, Sun LG,Cai K, Zong ZH, Xing W, Liu SY, et al. Effect of acute and chronic lead exposure on CAI-long term potentiantion and activ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2 of rat hippocampus[J].Chin J Pharmacol Toxicol(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4,18(1):66-70
[10] Tskeda A,Loveman E,Clegg A,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donepozil, rivastigmmine and adverse eventsin Alzheimer’s disease[J]. Int JC,eriatr Paychiatry, 2006,21(5):17.
[11] Frost D,Gorman PM,Yip CM,et a1.Co-incorporation of A beta 40 and A beta 42 to form mixed pre-fibrillar aggregates,Eur J Biochem,2003,270(4):654-663.
[12 ] 叶静,刘协和,邓红,等.β-淀粉样多肽诱导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2003,29(6):465.
[13] Bezard E,Gross CE,Qin L-DOPA reverses the MPTP-induced elevation of the arrestin2 and GRK6 expression and enhanced ERK activation in monkeybrain[J].Neurbiol Dis,2005,18(2):323.
[14] Liu Donghua,Bi Mingga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09 Oct;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