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学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族高校;预科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特殊有效措施。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相关精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尤为重视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改革,其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下简称‘民理课’)被列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树立民族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知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基本情况
预科教育是民族高校的一个特殊层次,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特殊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举办预科教育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落实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而采取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国家扶持民族高等教育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子女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架起桥梁。
依据教民[2005]5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做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预科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②生源地较为分散,主要为中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③民族成分多。预科学生包括了国内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分,包括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普米族等。④民族文化差异性大。预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南方与北方、西南与西北等各地的少数民族在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上都有较大差异。
上述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特点,以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2015级预科生为例,表1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共498名)来自新疆、云南、、海南、黑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疆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25.98%,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市自治区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生源分布较为分散。
表2中数据显示2015级预科生分属40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预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19.35%,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民族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多;此外,还包含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如珞巴族、门巴族。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民族种类众多,生源地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差异性非常普遍。
二、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具有紧迫性
民族高校预科学生的上述特点,为在预科教育中开设民理课程提出了基本而迫切的要求。民理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核心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普及少数民族的一般知识,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各民族共同开创祖国疆域、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反抗外来侵略、各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等基本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平等观、发展观,自觉形成“四个认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成为推进宣传和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新一代。可见,民理课程正是切合了民族预科学生教育与培养的需求,在民族高校预科学生中开设民理课程,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于偏远的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差距,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导致预科生很容易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产生民族自卑感,进入民族高校后难以快速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差异造成隔阂、误解,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民理课的开设对于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认同,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建立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民理课教育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大学生民族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民理课的学习对于民族理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现阶段民族工作等内涵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克服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引起的自卑感,更正对于民族问题的错误认识,消除由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各种矛盾,增强本民族及与其他民族的心理认同。
三、民族高校预科民理课程教学的重点
民族高校预科开设民理课程,其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
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归属心理,中华民族认同是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心理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心理,是民族观的具体体现。民理课教学的主要宗旨即为通过对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核心思想的解读帮助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关键词】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一、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令人兴奋不已,简直就是一次大冒险。人们着迷于文化的不同,兴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这种新的文化。
第二阶段:冲突期。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焦虑、有挫败感,甚至开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如语言、住房、学校、工作、交通及购物,人们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
第三阶段:首次调整期。当人们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开始觉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与他人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烦恼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这时,人们又处于调整期的波峰段。
第四阶段:心理孤独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离开家人和朋友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常常感到孤单、孤独、愤怒和压抑以及总是对当地文化挑三拣四。他们会尽量避免和当地人接触,却更经常地和本国人及同是“外国人”的他国人在一起。这个阶段的负面感觉比第二阶段要强烈得多。
第五阶段:接受及融合期。再过一段时间,当人们渐渐习惯了新文化的一切,包括它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时,他们开始接受并将其视作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甚至开始享受起这一切来。他们也不再那么炫耀自己本国文化和批评当地文化了。
当对语言和生活方式越来越熟悉及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之后,人们就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越来越像在家里一样自在了。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或个人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低,从而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则采用了同化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高,而疏远主流文化,则采用了分离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觉得维持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都较高,从而积极融入两种文化的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整合的文化策略;反之,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母体文化,又不想与主流文化积极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边缘化的文化策略。
三、文化适应策略
(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策略
根据郑雪和David Sung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结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的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班集体,通过种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积极互动,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母体文化的联系,从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的心理文化适应,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本研究从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探讨当前高校如何做好新疆民族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是我们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
一、需要理论引入高校新疆
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需要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以人为本,是学生工作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育人工作的思想引领。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强调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去研究问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思想。
(二)需要理论引入学校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民族特色、地域文化演变的生活、学习作风问题
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共性决定同样需要关注各种需要,如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发展需要等。另一个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带有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等衍生出来表现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决定高校学生工作者更需要关注这些方面。
2.以传统制度管理为主的刚性手段带来的管理成效低问题
传统的管理以制度约束为主,缺少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刚性化的管理特点会潜藏不少弊端和缺陷,如管理成效低,成本高等。“服务为主、管理为辅”是现今学生工作注重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其服务的本质就是要回归到学生的需要和需求层面上去思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满意度。
3.思想多样性、价值观多元化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地域性、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会呈现出思想多样性、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关注自身的社会需要和发展需要的主流思想,应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巴主义需要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学生需求现状——以广东某高校为例
(一)物质需要的现状:经济条件落后和生活水平低下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一般来源新疆欠发达地区,其经济条件差、生活水平落后导致的求学难问题,是新疆学生群体反映最突出的情况。据初步统计,某高校80%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均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国家必要的助学贷款及助学金等政策扶持外,其仍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物质需要迫切地成为其第一关注的需要。
(二)精神需要的现状:文化适应性差和校园归属感低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精神需要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疆地区和广东地区的地域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体现在对广东生活适应困难、适应周期长以及对广东群体生活习惯不认同等问题;第二,校园班级活动、课外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活动参与度偏低导致其对校园文化归属感低:第三,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差异性也会产生出不同方面的其他问题。因此,宗教文化与校园文化、广东文化、汉族文化、中华文化的冲突,以及对上述文化不适应或不认同等因素决定精神需要成为其第二需求。
(三)社会需要的现状:缺乏情感交流及心理满足程度低
新疆民族学生关于社会需要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上拥有共同需求的群体偏少,人际交往圈子窄,沟通渠道少,这些都是其缺乏情感交流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目前的心理满足程度低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汉族生源的学生群体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认同和不了解,甚至带有一定的排斥情绪和偏见:第二,新疆群体也表现出不积极参与群体交流和合作的态度,以及对广东学生群体文化也有一定的抗拒心理。
(四)发展需要的现状:理想信念淡薄及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当今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不同程度表现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并且对“为什么努力”“如何努力”等问题存在较为迷茫的认知,对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前途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另外,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存在模糊的认识,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个城市发展等等,这就导致其在校缺乏周详的学习计划和生活安排。
三、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基于需要理论的视域下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思路
1.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正常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关系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国家优惠政策,容易引起部分学生思想行为偏差。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应贯彻“一视同仁”的工作态度,避免学生存在思想误区,在学生教务、请假纪律等日常事务安排上不应该区别对待,引导学生摆正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正确处理正常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关系。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目前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表现出较为着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思想特点,如利用上课时间出外兼职、校内推销、创业等情况时有发生,从而牺牲了其学习和提高自身价值的时间,本末倒置,是当今学生存在的思想特点。因此,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阶段,对任何知识以及思想认识都处于萌芽阶段,不能够正确认识价值观。作为学生工作者,应明确辨别哪些思想是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一方面,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认知,另一方面,应用引导学生树立真正的精神追求。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
1.资源整合:从管理导向转为服务导向转变
提高学生工作的资源整合能力,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坚持育人为本,从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联合保卫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多部门成立联动机制,从少数民族学生多样性需求出发,围绕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发展需要等方面“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2.多管齐下:构建少数民族工作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
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有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学生工作者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不足,不精通维语,对维吾尔族文化特点不够熟悉等等。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新疆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经费用于培训体系的筹备,让学生管理者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建立一定的信息预警机制,建立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的少数民族工作管理团队尤为重要。
3.文化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和人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融合力度,打造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学生思想发展。
4.引领发展: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发展体系
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和特点,“分阶段、有特点”做好工作,为学生各种需求做好服务工作。大一关注其物质需要,做好新生贫困认定和勤工助学岗位安排工作:大二关注精神需要,着力建立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三关注社会需要,引导加大人际交往的积极性,拓展社会实践,建立更广阔的人际关系网;大四重发展需要,因应学生特点打造职业发展体系,提升就业技能和就业水平。
四、结语
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需要理论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应用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或者“萌芽阶段”,其研究有许多不足之处。寻找需要理论引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的“切入点”和“共通点”,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需求和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少数民族管理教育工作,对应对新时期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差异化、多样性”的纷繁复杂格局有着重大意义。
>> 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思路 浅谈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艺术 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瓶颈及突破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于《西方经济学》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改革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 试论数字文学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文本”概念革新的价值 基于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文学理论课程改革的意义及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探讨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拼音教学 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高校文学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2.
③④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⑤本雅明.本雅明文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2.
⑥[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31.
这是要根据各地的教学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解决。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整体情况呈现出其固有的特殊性,转变教条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 地区教育特殊性
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外历史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已经不言而喻。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看,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往往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外交关系等许多方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死看、死记、死背”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诟病,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吸收知识,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容易导致教学积极性的下降。如今,“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高中历史教学亦更注重课堂教授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应当是由教师课堂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掌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并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体验“快乐”的学习方式,进而参与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实现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的过程。
一、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教学的特殊性
从我校的师源、生源及教学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教学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教学资源相对缺乏
根据《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报告,我区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落后地位,这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问题。就我校的具体情况而言,我校是本市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重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且多数来自于县、乡 的中学。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虽然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加大力度对我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支持,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与全国其它地区、甚至是本省其他地区相比,我校基础学科建设仍然比较薄弱,教学资源相对缺乏。
(二)历史学科被边缘化,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由于受传统的社会观念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在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要想通过知识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地位,在学生家长看来,对历史科目的学习根本就毫无意义。这就造成绝大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之无用。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还是在于获得高校的录取名额,这样一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名校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文理分科的选择时,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报读文科的学生成绩相对低,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选择理科。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文科成了弱势学科,历史就更是“顺理成章”地成为学生心中的“副科”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被忽略,历史学科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应试高考的压力下被边缘化了。即使历史教师具有再强的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甚至于毫无学习的兴趣,那么想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已。
(三)教师教育过于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决战高考,追求本校学生的升学率,无疑使高中历史教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劳记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无论从备课还是讲课,都思索着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掌握应试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轻松地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压力下,必然只能够成为应付各种考试的“机器人”,这与我们历史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我始终认为,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获得一些能使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如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通过历史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历史意识,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但另一方面,在争取高考优秀成果的利益驱动下,历史教师也不可避免的在课堂教育中适用了最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采取题海战术,成为一个又一个的“背多分”。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构想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第一教师”。雅斯贝尔斯也在其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谈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兴趣无疑是首要的因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上,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历史学科本身或多或少的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重理轻文等观念),并且他们的历史知识基础也较为薄弱,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讲述历史知识的第一堂课就向学生传输这样一种思想:学习历史不是“无用功”,它其实也有很多乐趣,也会带给你们终身受益的东西。其次,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学习的兴趣。我校近几年已经在各个教室安装了方便教学的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播放教学影片等方式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每次的课堂教学都充满新奇,这是和以往“填鸭式”枯燥的教学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讲课内容,在有限的资源里采用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来优化的教学情境,设计不同的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中小学 音乐实践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法等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中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不宜追求音乐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音乐教材,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掌握运用。”那什么是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呢?总的来说,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经验性在于它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音乐知识和积累的学习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在于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比如课题研究、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实际操作;综合性在于它强调超越教材和课堂局限,密切关注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基于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这些特点,如果能把这门课程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巧妙地相结合起来,那么这对于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说就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也应值得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推广。笔者大致认为在这些地区的中小学音乐课堂里开展的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进对少数民族艺术活动历史的认识,进而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二是了解少数民族艺术与现代生活和当代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三是积极鼓励中小学生参与民族艺术活动,进而培养欣赏、继承及发展少数民族艺术的音乐综合能力。四是大力关注民族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文化情操。五是培养中小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活动的兴趣,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从这五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以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对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培养既具备现代音乐知识又熟练掌握传统音乐技能的继承人。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来说,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他们的民族情感。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就浸润在民族音乐的母语环境中,从而唤起了他们在民族感情上的共鸣,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其次是着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出学生身上的少数民族艺术才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综合音乐素质的目的。最后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解决现在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中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成为适应21世纪的音乐人才。
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措施
可是在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里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有着重重地困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条件里进行有效地音乐实践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改善教学环境。
(一)提高各级教育管理层对音乐实践活动的认识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执行学校艺术工作条例,确保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规范顺利开展。其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也要把音乐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清除“主科”与“副科”的旧观念,真正把音乐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同时在如何突出音乐艺术专业特点、如何提高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上,结合新的社会形势要求,制定出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最后是学校的领导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维,总结先进的音乐教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二)补充具有鲜明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的音乐教材
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进行,那么就涉及到了音乐教材方面。在这里音乐教材不仅仅只有国家发行的那几本,还应该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民族艺术精华,创编富有当地民族特色音乐的教材。民族音乐教材一般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等等内容。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常用的手段是采用直观的方式,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介绍过程里,教师要掌握大量的关于这个民族的背景资料,并结合最新的发展状况,采用插图、录像和语言描述等方式,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将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拉近,继而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资金投入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音乐基础设施不全,因此完全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是难以完全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活动的。而任何的少数民族音乐活动的开展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改革的实施,一定的经济开支又是必不可少。大多学校只能依靠中央财政的拨款,缺少可以流动的资金。当然也可以有计划的向当地文化教育部门申请专项资金,补充学校教学资源和设备的不足。而且在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或少数民族人民举行重大的传统节日的时候也能得到资金的保障,这样就可以支持学生参加民族艺术活动,从而达到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的目的。
(四)积极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优势之一就是拥有具有少数民族音乐技能的民间艺人,中小学校可以将其特聘为教师,请他们对课外兴趣小组的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授艺。这样可以弥补学校音乐教师对某些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从而促进、提高、优化民族特色艺术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充分挖掘了他们的艺术潜力,努力使学生各方面才智得到丰富和发展。
另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学校音乐学科是个综合性学科,教师是不可能将当代音乐和民族艺术汇聚在一堂课上,而文艺汇演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给平时爱唱歌以及在器乐、舞蹈上有天赋的少数民族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体验到舞台上表演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兴趣,以达到能够主动学习民族音乐,主动参与表现活动的音乐教学目的。
(五)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养
所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必须要了解本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学、地理等知识。其次,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地方民族音乐舞蹈知识和民族艺术技能。也就是说教师第一要能哼几首民歌、能跳几段当地的民族舞蹈。第二教师还要学会如何把地方民族音乐和一般的音乐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最后音乐教师应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如何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实际操作的能力,主要指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及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而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又多种多样,如组织民歌合唱队、民族乐队,组织当地文艺演出、民歌比赛活动等等。所以对音乐教师来说,接受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和深入了解当地民族艺术知识,是提高他们实践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重要保障。
结语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关于怎样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更好的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怎样更好的把少数民族艺术继承和发展下去,这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湛频洁.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01).
[2]陈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11).
[3]韦青凤.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途径和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02).
关键词:乡土音乐;音乐课程资源:音乐资源整合;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121-03
一、湘西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
随着2001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指导性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讨论被不断引向深入。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福建省乡土艺术进校园于2001年就已启动;少数民族的侗族地区――贵州榕江县早在1985年就已开始了相关的实验;云南也于2003年开始试点教学;浙江的有些地区也进行了一些探索。而这些大多只局限于理论空间提出合理化构想,从实践的个案上如何去操作的理论成果不多。“从教学的实际收效看,民族传统音乐尚未能真正渗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深层。在全国五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除广西外的其他四个自治区,都缺少具有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特点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材。”
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湘西音乐资源非常丰富。民歌如巫歌、傩歌、梯玛神歌、摆手歌、哭嫁歌、山歌等,器乐主要有唢呐、咚咚喹、长号、芦笙、牛腿琴、牛角胡、鼓、锣等;舞蹈有花灯、龙灯、鼓舞、摆手舞、铜铃舞、茅谷斯围猎舞、九子鞭、跳丧舞、芦笙舞、凋年舞、苗傩舞等。这些乡土音乐资源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异质性、乡土性等明显的特点,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风格也极其多样,这为音乐课程资源的选择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结合课标精神概观湘西乡土音乐,首先,湘西音乐具有丰富优美的样式与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湘西民歌《马桑树》、《龙船调》、《花大姐》,土家族打流子《八哥洗澡》、《锦鸡出山》等,因其优美与独特而具有世界性影响。同时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积淀着湘西民族的历史记忆,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价值。而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又是非常强调集体性的民族,他们的很多艺术形式都具有集体性,如苗鼓、摆手舞、芦笙舞等等,都是集体参与的艺术活动。这都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社会交往价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确立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原则,音乐的其他价值、功能应以此为中心,这也是湘西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思想。
二、湘西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湘西音乐资源固然丰富多样,然而,按《新课标》的规定,只有近20%的内容可以是地方、校本教材,将这些全部搬进课堂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该如何选择?这些资源是否能以原生态的面貌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以何种理论支撑?怎样去展开?现在我们讨论其开发的原则与方式问题:
1 以音乐形式优美丰富、简单易学为原则
新课标的一个很大的转向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因此,在选择民间音乐时要特别注意其优美丰富的特征。音乐教学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传承的作用,但是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审美。中小学的音乐课更多的是应体现其美育功能,为孩子们带去美的享受,而非以技能知识、文化传承为其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欢乐重回音乐课堂,使孩子们爱音乐、爱上音乐课,这是中小学音乐课的基本目标。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集体课形式,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高有低,因之教学内容不能太过复杂难学,要便于师生在教学中展开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所以,简单易学也是筛选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选择简单易学的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从审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亲历获得真知”,才能达到“审美是理解基础上的深刻感觉”。
2 以内容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标准为原则
对于乡土音乐资源进课堂,要求内容上一定要遵守国家相关教育法规,符合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不是所有的优美丰富的乡土音乐都适合走进中小学课堂。民间音乐内容及其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爱情、婚丧嫁娶、生产劳动、、郊庙祭祀等。湘西本土音乐中很大一部分是宗教祭祀题术j的,如梯玛神歌、傩舞、傩堂戏、跳丧鼓等,反映了早期人类的蒙昧认识;土家族的茅古斯舞蹈音乐,也遗存着原始的生殖崇拜。这些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的艺术形式,作为文化现象值得学者专家去研究,但作为音乐教育资源,其宗教色彩浓郁就不适合走进中小学的课堂。民间歌曲里除了表达美好爱情的,还存在着大量的涉性歌谣,这些都不适合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学习。
三、中西混合音乐思维基础上的乡土音乐教材资源整合方式
1 乡土音乐资源整合的理论前提
所谓“乡土音乐教材资源整合”就是将即兴性很强的民间音乐定量记谱,在此基础上做音乐文本分析、改编、创造,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其学习次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需要。
由于中国目前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基本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体制为基础的,钢琴、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等一系列系统课程构成其专业主体知识。我们的师资教育主要是西式的,学习的也主要是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国外教育理论,以及和声复调,师资现状如此,因此对民间音乐资源的整合脱离不了这种师资培养的实际情况。
线性思维,这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湘西音乐也符合这样的特征。而西方音乐具有发达的纵向立体的音乐思维,将中国这种单声性音乐复音化立体化,便是一种中西混合音乐思维的做法。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看,多元共生是一种存在方式,而多元交融则更是一种发展方式。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使民族音乐更好地走向世界。
2 乡土音乐资源整合的具体做法
对乐谱文本进行专业化的处理。首先规范记谱,使用打谱软件制订统一格式的五线谱文本。其次,我们组织本院作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进行专业的音乐分析,明确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特性节奏及音调旋法等特征。再次是对适合发展多声音乐表演可能的曲目,进行简单的民族和声编配和配器。
对教学资源这样处理的依据有四:其一,课堂教学的可能性是多样化的。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原生态的传承,还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而原生态的表演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灵活多样的要求。这样多样化的教材处理使得实习教师有了更多组织教学的方式,使得高师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学顺利对接。其二,民歌是专业音乐创作的资源,对民歌的和声化
处理、与器乐合作的编配,使学生明白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是如何转化的。其三,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单一的音乐形态很容易达到审美饱和。改编其文本和改变其表演样式,使得音乐在保持既有风格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面貌,给人以新的美感。其四,这体现了一种音响游戏的思维,符合民间音乐即兴性的特点,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要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四、湘西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利用实践教学过程效果分析
本次实践教学是配合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音乐教学实习活动完成的。课题组联系吉首市、花垣县、凤凰县、古丈县、永顺县五个地区的文化馆和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请他们本着简单、优美、歌词内容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标准,推荐每地10首共50首民歌,每地2首器乐曲和2套舞蹈。在得到有关资料之后就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展开了数次专题研讨会。结合新课标,本着其研究的标准和原则,对湘西乡土音乐进行筛选整合。根据需要组建了五组专业突出、责任心强的实习团队。请有关民间艺术家到大学校园教习湘西民间音乐舞蹈,对实习教师进行本土民间音乐培训。在州非物质遗产中心的帮助下,得到了相关资源的音响、录像、乐谱和传承人的联系方式,并请到了土家族音乐家田隆信先生到吉首大学为同学们教习土家族音乐,请到了苗族音乐家龙启忠老师为实习生讲授苗族音乐。
音乐教育实习内容分为三方面:课堂音乐教学、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组织策划校园艺术节。时间是35天。实习队分布在吉首市、花垣县、凤凰县、古丈县、永顺县五地的10所中小学。课题组负责课程资源整合(教材制订与实习生教学指导)、总体工作部署、指导具体实习教学。在具体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实习小组取得了原生态音乐教学资源进课堂的宝贵实践经验。
例如,教学土家族乐器“咚咚喹”。咚咚喹这种吹管乐器只能发出四个音,因而旋律简单易学,节奏律动性非常强,同时它又是声乐曲牌,有唱词。有的实习队在基本的音乐技术分析基础上,给它编配和声,采用钢琴或手风琴电子琴伴奏。有的实习队采用沃尔夫配器法进行配器,在演唱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自制打击乐器,使得学生有更大的参与空间。还有的实习队经过反复实验,制作了高低两种咚咚喹,用于重奏合奏。对于较为偏远的山区学校,这种自制乐器取材方便,非常值得推广。多种教学方式的开展,使得小小一根竹管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教学组织既有序又趣味非凡。
保靖土家族民歌《摇篮曲》,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实习小组为其做了简单的三声部合唱编配。该曲调在湘西广泛流传,简单易学的合唱使歌曲发生了质的变化,立体感空间感出来了,旧曲换新颜,一首质朴的民间歌曲会发生多种和声美化效果。
苗歌是非常有特色的湘西民歌种类,是苗族人们悠长的历史时期以来的集体创造,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曲式结构“由帽子、基本乐句、衬腔、变化基本乐句、尾子组成”,“其中帽子、衬腔、尾子起到润腔、色彩连接的作用”。苗歌即使舍弃这些装饰,仅掌握其旋律节奏声情,同样给人很强的美感。
由于湘西地区经济落后,教育投入普遍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切以升学为中心,音乐课的投入更加捉襟见肘,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课程资源限于条件,无法纳入集体教学。如苗鼓、土家族打溜子等器乐舞乐形式,需要大批乐器和专门的音乐教室,这在湘西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无法实现。实习小组将这种艺术形式纳入课外艺术活动,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展开。而集体课教学则将这种艺术形式的核心――节奏――剥离出来,进行节奏教学。既然复杂的节奏变化是其根本特征之所在。那么其附属的音色是否可以加以变化呢?于是实习小组利用湘西广泛生长的竹子制作竹制乐器,以此演奏打溜子的节奏。还有的实习小组将打溜子纳人体态律动教学,发现打溜子这种土家族打击乐四重奏天然的与体态律动相合。这些教学实验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苗鼓是一种乐舞形式,独特多变的鼓点节奏,优美复杂的舞姿,这使得掌握起来尤为复杂。同时它还需要大量乐器和开阔的场地,才能满足集体教学。实习小组将这种民间乐舞资源纳入课外活动的范围,成立苗鼓兴趣小组。对于这样一些需要大批乐器和专门场地的艺术样式,实习小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如苗歌组、土家山歌组、打溜子组、咚咚喹组等,利用他们自己身边的资源展开活动或组织竞赛。
湘西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至今保留着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如苗族的清明歌会、四月八、赶秋节、赶歌节,土家族的社巴节、调年会、龙船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各地政府经常会组织歌舞表演活动,这是一种先天的音乐课程资源,组织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直接从艺术生活实践中感受湘西本土音乐的神韵。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器乐、声乐、舞蹈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实习小组发现,器乐由于不存在语言障碍,这种纯粹音乐本体形态的形式,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接受都是最为顺利,最易取得教学成果的。民歌教学方面,律动性很强的劳动号子、咚咚睦歌、摆手歌、小调等学生掌握最快,而一些自由不羁的山歌高腔、苗歌、梯玛调等掌握进度参差不一。经过简化改编的合唱合奏曲在校园艺术节上大受欢迎。
在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多元音乐教育、母语音乐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理论兴起争鸣的大学术环境下,民间音乐资源纳入音乐课程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被赋予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文化位育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发展需求,民族文化也因此走进校园。湘西多民族的构成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生态圈,符合多元音乐教育的理念。从音乐学科教学价值的纵向维度看,乡土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组织结构到音乐的表演、欣赏、接受,对于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意义重大;从人文价值的横向维度看,民间音乐涉及涵盖的民族性、民俗性、社会性、历史性内容,它的进入课堂使得学科趋向于综合,历史文化与音乐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加强了学科的人文内涵,这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民族心理归属都有重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普虹,民族音乐与“双语教学”――关于新时期民族音乐传承的心得[J],中国音乐,1996,(2):70-71
[2]冯国蕊,云南中小学“本土音乐进课堂”的实践性思考[J],民族音乐,2009,(4):93-95
[3]钱建良,音乐教学乡土资源的开发[J],中国音乐教育,2007,(3):51-52
[4]王安国,美育的实践一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J],音乐研究,2006,(3):85-88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音乐教育,2002,(1):6
[6]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22-24
[7]张建国,论湘西苗歌的审美情态[J],中国音乐,2000,(3):40-42
【关键词】专题化教学;成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该文是2013年伊犁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NO:JG201238):《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宗永平(1965.11-),男,浙江义乌人,硕士,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新疆高等学校开设的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2008年开始,根据新疆教育厅思政处的要求,新疆多数高校开始逐步实施专题化教学,几年来,经过多轮专题化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专题化教学在《教程》课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
一、《教程》课专题化教学取得的成绩
(一)专题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问题
现行的《教程》课不仅涵盖新疆“三史”即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史的内容,还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内容以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内容,加上绪论和结束语,共有12个部分内容。由于教材教学内容多,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节假日、学生劳动以及特殊假期等情况,经常造成教师完不成教材内容的情况;该课程总课时为54课时,有的高校调减到了36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还要安排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专题化教学较好地缓解了“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将原来的12个部分内容整合为几个大的专题,突出讲授重点难点知识,通过以点带面,着重解决学生在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方面存在困惑和疑难问题。比如:将教材中的第一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第三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这三章内整合为“新疆三史”这一大的专题,着重回答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这样既完成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又满足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解疑答难,而且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专题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师集体备课、合作授课以及自身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
由于《教程》课程的公共性,教学班级多,许多高校专职教师不足,因而出现了许多从事《教程》课教学的兼职教师,他们在短期内,凭个人之力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消化《教程》课内容具有较大难度,在教学质量上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体不如专业教师。专题化教学的实施,注重了教师的集体备课和合作授课的作用,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合作授课等方式,围绕某个教学专题,凝练教学重难点,提供教学案例,交流教学技巧,提供教学经验,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了教师间教学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师对专题进行深入钻研,形成教师间的竞争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取得入脑、入心,有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克服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
(三)专题化教学让“教”与“学”双主体得到了较好的展示与发挥
现行的《教程》课大多数是大班合堂授课,由于授课人数多,课程理论知识多,内容较为抽象,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很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一般公共课学生逃课率较高。有些学生即使身在在教室,不是上课睡觉就是在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等。而专题化教学着重以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核心,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作为教师而言,专题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相关的教学案例,去消化热点和难点问题,想办法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寓教于乐,让课堂活跃起来,使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得到增强,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展示与发挥发挥。作为学生而言,专题化教学注重了学用结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学生解决了许多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关系、民族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国家集中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也是教师必须予以正确回答的问题。
(四)专题化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对所教所学课程的科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提升
专题化教学一改过去简单的问答式作业,大多采取的是课程论文的方式或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更多地发现研究的兴趣点、有益于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而学生通过撰写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研究之中,使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能够得到较好地提升。
二、专题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专兼职教师之间、民汉教师之间、新老教师之间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呈现较大差距
从专兼职教师之间看,专职教师经过多年课堂教学的锻炼,对问题的理解把握比较到位,往往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而大多兼职教师较少涉及该领域教学,有的甚至是第一次从事课程教学,在专题讲授时往往拘泥于书本或课件,照本宣科者多,灵活运用的少,存在教学水平高低的位差。
从民汉教师之间看,现在学校要求民语教师全部使用汉语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民语教师汉语水平呈现梯次差距,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未达到汉语思考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深入。而年轻的汉语教师由于授课经验缺乏,仅有授课热情,缺少教学的经验,也往往导致教学处于浅层次水平。
从新老教师之间看,新教师教学经验缺乏、知识储备较少,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从心现象。老教师教虽然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储备较多,但是多数拘泥于传统教学,排斥多媒体教学等情况,教学水平经常出现高高低低的现实差距。可以说在高校最受欢迎的教师是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但非议最多的也是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质量呈现较大差距。
(二)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民汉学生中间出现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现象,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结构和金字塔式结构现象。
由于专题化教学改变了教材原有的章节目顺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总结,但是随之而来,学生中产生了理解与记忆、教与学的矛盾。对汉语学生而言,由于习惯于传统思维,对公共政治课,抱着平时不用功努力学习,到时突击死背硬记过关心理。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存在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结构,即成绩优秀者少,不及格者少,中等成绩偏多现象。对民语学生而言,由于跟不上教师上课节奏,普遍反映在书中找不到所学内容,产生消极厌学现象,加之现行实行汉语授课,不少民语教师汉语出现表达能力局限,对问题理解不到位,教学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缺乏案例教学,新的教学信息接收滞后等情况,造成不少民语学生,对所学课程要么概括不到位,要么理解不深,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认为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导致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呈现学习成绩,学习兴趣金字塔式结构状况即上小(成绩优秀者少),下大(不及格者多)现象。
(三)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做到有机结合,存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轻课堂知识传授,轻实践教学等本末倒置现象。
专题化教学中,现在的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广泛使用PPT、视频、音频等,但是多数年轻教师产生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严重依赖性。有的教师把课件当做“电子黑板”,甚至是照本宣科;有的当做是播放器,随意播放视频资料,而忘记了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即在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忽略课堂知识传授的主要功能,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多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存在较少使用板书或没有板书习惯,即使板书也缺乏规范性,严肃性。遇到突发事件,如:遇到停电情况,不能有效组织学生正常教学,没有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导致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不断涌现。
(四)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滞后,难度较大,经费难以保证,实践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由于《教程》课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仅仅书本知识的理论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而实践教学成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新疆当地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土壤。但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滞后,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难度较大,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人数众多,安全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经费常常无法解决,往往导致教师不愿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实践教学,只能组织学生做一些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
三、专题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专题化教学的对策
1、在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功夫
《教程》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各高校应当紧密联系本地实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端正指导思想,始终把提高各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把教学的根本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加强专题化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抓住核心问题,通过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可以说,对“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了解把握与否,是《教程》课最大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试金石。
2、在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上下功夫
《教程》课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讲课有声有色,教学效果就好;有的教师由于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因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和培养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需要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语言要新鲜活泼,富于激情,声情并茂,生动感人,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师还有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案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才可能使学生真懂、真信。
3、在教学的吸引力上下功夫
实施专题化教学,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应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探讨,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正确的观点。教师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努力做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问题,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为此要求教师要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要在讲好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来进行授课,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讲得让他们信服,让学生真正感到《教程》课不是在空洞的说教,而是与他们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
4、在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程》课专题化教学应当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并引起兴奋点和共鸣点。应当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问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把专题讲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心得体会以及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环节和方式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授之以渔。“晓之以理”,就是要把道理讲透彻,做到概念明确,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重点突出;“辅之以形”,就是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把无形的、虚的东西和有形的、实的东西结合起来;“动之以情”,就是要调动师生双方的感情,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导之以行”,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授之以渔”,就是不仅应该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和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方法,即能力的培养。只要教学中情理相融、方法得当,《教程》课就一定能够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专题化教学的建议
1、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着重解决教学热点、难点等需要关注的新问题和尖锐问题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进修、自修、读书、思考、研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当前在《教程》课教学中应当着重解决教学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一是,学习党的18大精神与新疆面临的风险挑战,二是,认真总结中央新疆工作会以来新理念新思路以及经验和教训,三是,围绕党的18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结合新疆实际,思考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应采取的措施迈上新台阶;四是,坚持把“一反两讲”(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新疆精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去;五是牢固树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稳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坚决制止三非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活动)。
2、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集体研讨专题化教学内容
教研室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前,召集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集体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突出主线,明确重点难点,集体编撰《教程》教学案例汇编,防止一些老师讲课中涉及案例的主观性随意性,通过集体备课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答案。
3、发挥专兼职督导在督学督教中的作用,建立民汉教师结对子制度
应当充分发挥学校院系两级专兼职督导的作用,通过随机听课、现场检查,组织学生评教、进行座谈等方式,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对教学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树立先进典型,鞭策落后,推动教学观摩活动开展,积极发挥督导在督学、督教中的“检查、督促、指导、参谋”的作用,这样有助于督促教师自加压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对民族地区院校的实际,建立民汉教师结对子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学习,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总之,近年来新疆高校“教程”课专题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专题化教学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妥善加以解决,通过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题化教学的新路子,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吾尔尼沙·吾甫尔.关于高校《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46-02
民族学生入校前,绝大部分汉语基础较差,经过一年的汉语预科学习之后,即进入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写作及理解上存在许多问题。《病理学》课程被安排在第二学期,由于本门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概念抽象、名词繁多、很多内容需要记忆,而总论部分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多,初学者负担很重,从而给民族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就本人近些年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1坚持强化汉语教学,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我院是汉语授课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汉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由于本门课在教学中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较多,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对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误差,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施教过程中,授课教师可将每一章学习的重点词汇及相关内容简洁明了地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课前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使学生从着重熟悉专业名词到重点授课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理论学习。
2提高备课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抓好备课质量是提高民族班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上课前,教师应精心备课、广泛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课堂讲授时能够画龙点睛。在举例打比喻时,就能够应用自如,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兴趣倍增;如本人在讲解细胞水肿时肉眼病变特点脏器体积肿大、包膜紧张、边缘外翻、切面混浊苍白无光泽(水煮肉样),颜色较淡。简称“大混淡”;肝脂肪变性时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颜色变黄、切面油腻感,简称“大黄油”。结合临床病理联系首先提出脏器体积增大、病人出现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学生回答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紧接着发问,病人为什么会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在考虑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使他们对病理学理论知识做到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可采用具体的、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形象的病理图片、多媒体、挂图及录像片等直观教学,详细讲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理论学习印象,最后做到全面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热情,努力开拓思路,鼓励他们多说、多问,即使答错,也不单纯否定,而要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开阔视野打开基础,改进教学方法。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临床病例讨论的方法来锻炼民族学生的综合能力。讨论的病例可以由易到难,病例种类由少到多,结合临床资料(病史、症状、查体、化验、尸体剖检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于有些民族学生来说讨论难度大一些,但通过参与,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给予肯定、鼓励,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