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养生学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 愉悦性 养生文化 关系
音乐对人身体的调节是多方面的,其可以使人的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进而延长人们的寿命。人们习惯用音乐来抒发感情,用音乐来表达意念,用音乐来鼓舞士气,用音乐来愉悦生活,发挥其在养生文化中的愉悦功能。
1.音乐愉悦性养生作用的起源
音乐用自己独有的旋律与语言来表现人类不同的情感。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其可以直抵心灵,因此,它在心灵的治愈上具有一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音乐养生。音乐的愉悦性具有养生作用的起源非常早。 音乐治疗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据相关医学人士了解,在千年以前,音乐养生已经出现,《易经》上有句话概括的十分准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音乐养生文化起源非常早,而且意义深刻。春秋时期的医和是最早的音乐养生专家,他将人的疾病与音乐相联系,并且采取音乐治疗的方式,达到了治愈的目的,医和也成为推动音乐养生的重要发起人。而我国著名的大家孔子、庄子也对音乐养生有独到的见解,孔子就曾经提倡:“中声以节”,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也对音乐养生的作用进行了一番阐述。
2.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与中医的基础理论
2.1 音乐愉悦养生与阴阳学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阴阳学说起源非常早,用万物的对立与统一关系说明事物的属性,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而阴阳学说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其贯穿整个中医理论,是身心平衡的基础。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曾经对阴阳学说的起源于养生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音乐是符合阴阳相生原理的,具体而言:“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主要就是从人机体阴阳出发,而音乐的阴阳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2 音乐愉悦养生与五行
在古书中曾经将五行与五音相通,出现“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利用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理,结合五音中的对立统一原理。音乐是用来传达人们情感的,古人曾经将精神效应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这一学说在音乐愉悦性养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内经》中曾有记载:“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一般而言,只要选好有针对性的音乐,其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会收获不同的养生效果。
3.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
3.1 平和人们的心态
音乐愉悦性的平复心态能力早已得到认可,音乐的和谐与适中性可以感化人的情志,达到心理的平和。选用合适的曲目与治疗方式可以发挥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很多文献中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平和心态进行阐述,欧阳修曾在《书梅圣俞稿后》中对音乐的平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与人气达到一种相接,可以缓解疾病。除此之外,他在其他的书中也曾阐述音乐的平和性。除了欧阳修,司马光和周敦颐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调和心态功能做过相关的阐述。总之,音乐的平和心态作用不容忽视,其可以增加血脉的畅通,可以让人们精神愉悦,达到养生的目的。
【关键词】中西方;养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100-01
一、引言
对生命的关注和保养,是人类诞生以来的一种本能,也是各个不同民族共同的主题。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中西方在其历史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自的人文,地理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其中有关养生的思想也各具特色,因此采用养生延年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
二、中西方养生文化起源的差异
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对养生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学说中的修身养性,养生延年,演练六艺,调养性情等产生了“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道家的无为和朴素思想产生了自然养生、内丹修炼、使气血、经脉通畅的体育养生理论,其实质是调整人体内分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以达身心气血平衡的目的。在中国,由于有大量文献记载和文物资料,所以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养生的发展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已经很丰富。出现了儒家,道家和医家等不同的养生学说,《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精神调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养生,导引按跷等方法;提出了养生的原则:适应自然,顺应四时,调摄精神,保养正气,节制饮食,固护脾胃,劳逸适度,不妄作牢,四时和序,起居有时,形神共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调养脏腑,畅通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
西方养生文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埃及艳后克里奥佩德拉特别注重养生,平日饮食和生活起居都有专门的营养师为其出谋划策。除此之外,埃及艳后还特别注重皮肤的保养,不惜耗费巨资兴建“香膏花园”,提取天然植物精油护肤、饮用,以保持容颜不老、香气袭人、倾国倾城,而这也使得安东尼、凯撒大帝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西方虽没有一个与中国的“养生”可以完全对译的词语,但西方人同样从古代开始就有保养身体的方法和对待生命的观念。从《希波克拉底文集》到基督教《圣经》,从古代希腊哲学家到现代西方百姓,都有丰富的对人体生命的论述和保身体的方法。
三、中西方养生观念的具体差异
东方养生观在于崇尚自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基础。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要随着四季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调整,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体自身的平衡。中医养生还注重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中医强调其一,培养元气。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其二,安静通气。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其三,心平气和。中医认为,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其四,宽胃养气。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其五,长啸舒气。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
西方养生经过多年的科学验证,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生观念:想健康长寿,务必动用“保、活、转、参、睡、调、听”这七个字。“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35岁的青年人差。“活”是指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散步、做体操等是较好的转换活动方式。“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积极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促进疲劳消除,体质增强,身体更健康。“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调”是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兼收并蓄,多吃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蛋黄、桑葚、芥菜、芝麻、胡桃仁、百合、猪脑、猪心、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四、结语
东西方养生都是在自然中寻找养生的办法。两者都是希望通过某种手段,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更快乐。如何能正确、有效地养生并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专利。世界各地在养生上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渴望,都是希望通过某种手段来达到祛病、长寿的养生目的。今天,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养生的意义时,不可忽视先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对后人的影响。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已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继承古人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用科学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指导现代人们的养生观念,达到强身键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小华,蔡艺.《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窥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6,28(2)130-131.
【关键词】武术;起源;文化价值;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武术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它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思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内容深邃,广博丰富,注重内外兼修、身心一统、术道并重的体育项目。
1、武术的起源
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它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时代受到当时社会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约束。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从事各种武术活动有着不同目的。武术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
1.1生产生活的需要
武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的搏斗中谋生,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只能靠智慧、技术、技巧弥补体能上的不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生存就必须要具备自卫的能力。在搏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奔跑、跳跃、滚翻、闪躲、拳打、脚踢等徒手的技击动作,以及运用石质和木质棍棒等工具的技能,不断积累攻防经验。这些攻防技能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武术的雏形,技击技巧与武术意识开始萌生。
1.2军事战争的需要
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军事战争开始由简单搏击,到借助兵器使用逐渐发展为徒手和器械套路,武术在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军事战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矛,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的武器。原始战争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为了作战的需要,萌生了武舞又叫战舞,不仅是武术击次的演练,还有武艺表演起到宣扬威武的作用。武术不断丰富与充实了军事技术与战术的形式与内容。
1.3原始信仰崇拜的需要
从原始人祭祀可以看出对武术的影响。武术起源于原始先祖的巫术、巫风和图腾崇拜。图腾武舞是原始部落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人群以表现战斗的舞蹈来供奉其部落的始祖神物[3]。
1.4养生娱乐的需要
民间武术娱乐使武术得到迅速发展。射礼、角抵、手搏、相扑、舞剑目的都是为了娱乐。随着文化生活追求的扩大与提高,出现了许多健身娱乐的武艺社团。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府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有"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射弓踏弩社"、"川弩射弓社";使棒的"英略社"等[4]。
2武术的文化价值
武术的发展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与众多学派之间相互交叉,不断吸收精华形成了浩瀚繁多的拳种流派。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积淀了博大文化内涵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代代相传,始终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5]。
2.1 武术与传统哲学
中国武术汲取了古典哲学的"道"、"气"、"天人合一"、"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等观念。在发展过程中,渗透着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用"道"表示宇宙万物的根源。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微所在。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在武术中最集中的表现为五行拳即形意拳。武术讲究阴阳合一、道法自然、身心一统的原则。哲学的运用使武术的思想理论不断丰富,内外兼修的作用更加有效。
2.2 武术与养生保健
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在古代就得到人们的重视。养生、导引与武术交叉、交流,体现在一个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战国时期的《行气玉配铭》等都体现了武术的养生效果。武术拳派受到养生、导引的影响很大,比如内家拳表现最为明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特别注重呼吸的调理与运动节奏感的掌控。
2.3 武术与艺术美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中过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神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内涵。它的美学范围极其广泛,包含了形象美、神韵美、意境美等多个方面。武术的美在于独特的意境,体势,结构,以及礼仪等方面。武术倾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审美与民族精神。它是融合运动与修养、艺术为一体的多元交叉为一体的美学表现形式。
2.4武术与传统医学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辩证观。中医与武术同属于中国传统人体文化,结合有关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的理论,运用武术技法,创造了武术独特的保健养生套路。传统中医研究认为:武术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的效果。通过武术练习防治虚症或实症的疾病改善人的精血不足和脏腑功能低下,去除人体的"风、寒、暑、湿、燥、及火气"。另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的骨伤科也有一定关系。
3.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主席说:"中国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有力支撑。因此,武术的传播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提升自身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更加全面了解武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深刻理解武术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意义。从而指导人们从新的视角领悟中国武术真谛。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是武术的两大问题。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只有挖掘其文化的发展土壤,借助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增加自身文化自信,才能够在世界得到不断地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蒋剑民.黄一棉,武术[M].合肥:黄山出版社,2012.3:1.
【关键词】《内经》;养生思想;天人相应;形神共养
健康长寿一直是医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生、老、病、死亦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所无法抗拒和改变的必然规律,但是通过恰当的养生方法,人们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和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学的养生学说起源很早,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诸多著作中,均有不少有关养生理论和方法的阐述,但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则始自《内经》一书。养生理论在《内经》中散见于多篇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传承的养生学思想是现代养生学与预防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后世的养生家就是在其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1 《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自然观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内经》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出以内因为主导的辩证法思想。人与外在环境之间是一个整体,四时寒暑的变迁,昼夜晨昏的更替, 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以及精神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内经》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和系统的“形神共养”的养生观,其宗旨是要求人们既要注意形体的养护,又要重视精神的调摄,使身体处于“形神兼俱”的和谐统一状态[1]。只有保持内外两种整体的和谐,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 《内经》的养生之道
2.1顺应自然,法于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指导,对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提到的“法于阴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体现了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的养生之道。它强调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气象作类比来指导养生,提出了“四气调神”的观点,并从起居和调神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顺应四时养生的方法[2]:“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即养生保健要“顺四时而适寒暑”,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后世“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亦立论于此。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强调了四时阴阳对于人的重要性。四时气象本于天,摄养之法在于人,除了顺应四时阴阳特点进行保健,调摄情志,锻炼身体之外,还要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进行饮食调养并注意保养天真之气,防御外邪,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2调养精神情志中医传统养生强调“形神统一”,所谓的“形”指的是形体,而“神”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所附,无神则形无所主,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兼养”,只有做到“形与神俱”,人才能健康长寿。《内经》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认为它是养生的第一要义[3]。《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之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年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指导人们要有合理的追求和正当的抱负,不为世俗和功名利禄而苦恼,要学会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要有豁达的心态,才能健康长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指出了每一个季节的精神调摄之法。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此段关于九气为病的论述指出情志失调会导致气机逆乱,从而发生多种疾病,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使人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的观点是十分契合的,因此,精神情志的调养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4]。
2.3食饮有节,谨和五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饮食是后天之源的根本,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因此,调和药食五味是养生的重要内容。饮食有节提倡饮食有度、饮食无偏嗜。《素问・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药物与食物配合可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此外饮食五味还应该多样化,从而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使脏腑精气充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指出药食五味偏嗜会伤害不同的五脏,提出了“饮食有节”和“谨和五味”的养生理论,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药食性味的和调,不可太过或不及。《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色黑,宜食辛。”提出药物和饮食都应考虑到五脏所欲的问题,调治五脏所欲之药的五味在配伍上要合理搭配[5]。此外,在药物的应用上要顺应时令,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利用四时阴阳升降来合理地选用药物。在上述理论指导下,中医食疗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已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和于术数,劳作有度术数,指古人用于锻炼身体,调摄精神的一些养生方法和技术,如导引、按跷和吐纳等。和于术数就是指恰当地运用养生的方法和技术。华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并根据禽兽的动作特点创造出了五禽戏以锻炼身体和娱乐身心,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譬如户枢,终不朽耳。”[6]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气功、太极拳和散步等与古代养生的术数有相似之处,这些目前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能够起到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安神定志和按摩内脏的功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起居苦惊,神气乃浮。”说明过度的运动和锻炼是不利于健康的。
2.5 节欲保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为元气所寄,人体的衰老与肾精的保养密切相关,《内经》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肾气在人体生长、生殖、发育和衰老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可见养生之道在于肾精的固摄,这一思想亦为后世医家所重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到:“帝曰:调此二者(指人体之阴阳)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老者复壮,壮者益治。”其有关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是对我国房室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7]。
3 结语
养生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内经》所阐释的“天人合一”、“形神共养”的养生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养生理论的各个方面,在其观点的影响下,中医养生理论的建构体系没有割裂形神二者的关系,而是在形神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下,建立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养生方法与原则。《内经》养生观是中医养生理论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两千多年仍显示出勃勃生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指导着人们的养生实践,其价值值得后世进一步发掘与提炼,我们应继续搜集、整理、研究,并使之丰富和完善,使古老的医学继续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玉辉,陈延滨.《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53-55
[2]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一版:471
[3]裴媛.论《内经》养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5):69-71
[4]黄剑.《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探讨[J].河南中医,2008,28(4):8-10.
[5]程士德.《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二版:117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药膳保健,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常见的有以下数种:
误区之一:药膳等同于滋补食品。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纷纷为健康投资,盲目进补之风尤盛。实际上中医传统治疗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泻,而补法不过是其中之一。因此养生保健也必须辨体质、辨证象,而后才定虚实,确定是否需要滋补。至于药膳,根据所用食物、药物的不同,也有温、清、补、泻等区别。所以药膳绝不等同于滋补食品。至于某些酒店的药膳随意乱放滋补药,一桌人不管男女老少是否需要进补都围着吃,简直是拿消费者的健康开玩笑。
误区之二:自己选购制作药膳。由于药膳所用原料既是药物,也是食物,寓药于食,因此不少人认为药膳不必医生处方可以自己选购制作。其实药膳应用的关键是辨证,应该请中医师辨别体质与证候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药膳,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无益而有害。而且,虽说药膳所用多是亦药亦食之品,但既有药物的作用,就必然会有药物的偏性。用之得当,药物的偏性可以治病;用之不当,药物的偏性就会致病。
误区之三:药膳百病可医。不可过分夸大药膳的功能,认为药膳能够医治百病。药膳的主要作用还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表现在对机体的调理,对疾病的预防,对慢性病以及病后的调养和康复等方面。在机体患病时,虽然可单独使用药膳疗病,但大多时候药膳要配合其他疗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若只进药膳,忽略或代替其他疗法,难免贻误病情。
误区之四:药膳众人皆宜。看到某人服用某种药膳后效果很好,便盲目效仿,殊不知不但对自己可能没有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比如北京的著名特色糕点——茯苓夹饼,它就是一道药膳,适合于体虚、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气虚)者;而同样是体虚乏力,但中医辨证属阴虚、阳虚、血虚者则均不适宜。药膳施用时要考虑到个人的体质情况,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误区之五:药膳可长服久用。虽然药膳对机体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作用,多用的是一些性味平和、对人体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和食物。但药膳有药、食的共同作用,不仅能够补益,并且能够祛除病邪。除了常用的补益药膳外,还有用于治疗外感的发散风寒药膳,治疗气血瘀滞的行气活血药膳、治疗水肿的利水祛湿药膳等。这些药膳均不宜长久服用,以免给机体带来负面作用。
误区之六:药膳只宜冬季吃。“因时制宜”是中医学的治则体系之一。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不同的气候特点而施以不同性味功用的药食,也是药膳的原则之一。比如同是补益,夏天可用凉补,而冬天可用温补等。
误区之七:好的药膳必价格不菲,选材稀有。持这一观点的人可能受了药膳起源的影响。在过去,药膳只有那些帝王将相才能享受得起,所用的药膳原料也是那些诸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以及山珍海味等食物,这就导致一些人觉得"药膳肯定很贵"。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药膳研究的深入,物美价廉、适用于药膳的药材正日益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山药和百合就是其中的代表。
误区之八:老人进补应多吃药膳。老人和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盲目进补。因为老人和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体内多有淤血和痰浊等一些应排出体外的废物。尽管他们也有“虚”的一面,如心慌、面白、肢冷、气短、乏力等不同表现,但他们的“虚”是因为体内先有淤与痰这些病理产物,造成气血流通受阻,从而导致的正气虚衰。正确的方法是祛淤化痰,清除这些致病因子,而后方可达到气通血活、脏腑功能正常的目的。
闻名于世的湖南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中医药书籍,其中就记载了除疣消瘢的美容药方。
在我国汉代以前就有打耳钉了,以穿耳戴环来显示美。秦汉时期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录了有美容作用的10余种药物。如白芷、枸杞子、僵蚕、茯苓等。战国后期的《山海经》一书中,提到了治疗面疣痤疮、润泽面肤的美容中药。
晋代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介绍了鲜鸡蛋清敷面治疗面部瘢痕,也许这就是最早的面膜吧。其中“张贵妃面膏”、“令面白如玉色方”等验方,均被后人采用。
隋代以后,在中医养生防病的医学思想指导下,中医美容有了发展与创新。医书《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气功美容和按摩美容的内容,尤其是按摩美容,一直发展沿用至今。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曾概括了当时唐人对美化外貌的生活需求:“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在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书中分别有面药、妇人面药等专门章节,收录美容古方39首、美容中药125种。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腊日》诗句为证,“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王建《宫词》一诗中也有“浴堂门外抄召人,公主家人谢面脂”。可见当时的习俗和中医美容用品已开始普及,剂型已开始改革创新,有面膜、面脂、面膏、口脂、澡豆、衣香等多种剂型。也反映出当时美容用品的调制已注意到配料的恰当运用,所采用的配料一般具有粘附和营养功能,所选用的美容药方已初步体现中医方剂学的“君臣佐使”多味药的配伍原则。美容术也逐渐从单纯的、经验的方术,向综合的、复杂的美容技术发展,例如将外洗、外敷、外搽药剂,与内服丸、散、膏、丹药,以及食疗、食养、按摩等方法结合起来。
至南宋时,已有关于唇裂修补术(见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和装假眼(见于《南村辍耕录》)的记载。北宋(公元992年)的《圣济总录》记载着用玉磨治疗面部瘢痕,可算得上是现代磨削术的先导了。《使辽录》中还记录用中药瓜蒌调敷面部的“佛妆”,其实就是现代称为“倒膜”美容术的原始版。
元代已创始了鼻梁修补术。元明时期更是出现了诸多的美容宫廷秘方,如洗发散、孙仙少女膏、白面方等。《外科正宗》、《本草纲目》记载的美容方法和药物,对后世已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了。
关键词:藏医,养生旅游,甘肃省
一、藏医养生文化和藏医药产业的发展
藏医养生文化起源于青藏高原,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渐积累,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是藏族先民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之一。目前藏医药已用于某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国际上对藏医药的认知逐步形成。藏医药产业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更是藏医药产业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二、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资源优势
甘肃省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浓郁独特的藏民俗文化和高原绿色生态资源,构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使自身的藏医养生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产业优势
1、 特色的传承模式--"曼巴扎仓"
曼巴扎仓的建立源于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 它以寺院教育的独特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既有理论造诣、又富实践能力的藏医药人员,其中成就卓著的名家学者层出不穷,这为甘肃省藏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2、在传统中创新的藏医院
甘肃省于1978年创建了全国第二所全民所有制藏医院,藏医院科室齐全,人才济济,自制藏药有300余种,不少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6种藏成药及9种单味被收入六省区《藏药标准》。
(3)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藏医药事业在科研、临床、制剂研发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陆续建成36所藏医药机构,累计培养了400多名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藏医药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藏医药对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当地的藏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三、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市场认知度低,对藏医养生认知存在偏差
中国的养生旅游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国外相比,只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状态,虽然养生游的热潮席卷中国,但人们对养生旅游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大多数人对藏医养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认知有限,使人们对藏医养生缺乏信任。
(二)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及整合资源的有效途径
以藏医养生为主题的酒店、饭店在市场上还属空白,藏医养生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还都处在萌芽状态,其服务设施的相对欠缺和滞后。虽然开发藏医养生旅游为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良机,但如何借助政府力量和市场的杠杆,来突破行政壁垒对资源整合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悬而未决,也会制约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有序发展。
(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专业人才的培育
目前藏医养生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少有涉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限制。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同时,甘肃省还面临着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尴尬局面,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藏医养生知识和和旅游服务技能,这直接影响了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行业标准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藏医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产业化规模尚未形成,更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这会严重影响藏医养生旅游的健康发展。若无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其保驾护航,一旦产生纠纷,不管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经营者,其权益都将无法保障。
四、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开发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整合优化藏医养生旅游资源
为了加快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发展的步伐,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研,对自身的藏医养生旅游制定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相关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旅游企业要积极响应、全面配合,多管齐下,将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提高到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二)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实现养生旅游设施的转型,要从居住设施、康体理疗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细节入手、层层突破,最终解决藏医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环境氛围营造、服务设施升级等问题。
(三)大力培养藏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是发展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极其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大力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之外,相关院校也应顺应趋势,积极与有关藏医药企业合作,共同商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一支既精通旅游业务,又谙熟必备语言和藏医养生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解决夏河县藏医养生旅游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
(四)提升藏医养生旅游的社会认知度
提升大众对藏医养生旅游的感知度与认可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对政府和企业的宣传,其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藏医养生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规划与建设;二是对旅游者的宣传,其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藏医养生旅游除了具有旅游活动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养生与保健特殊功能。
(五)加强藏医养生旅游资源的保护
原生态的藏药材资源是发展藏医养生旅游的根基,开展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要通过宣讲和立法,提高当地居民保护生态坏境的意识。其次是加强对藏医养生旅游从业者的生态保护教育。再者要加强对游客以及潜在游客的生态保护教育。
五、结 语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日渐提升,养生观念的不断加强,藏医养生旅游作为养生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甘肃藏医养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缺乏整合及规划,其资源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本文分析了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发展优势,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对甘肃省藏医养生旅游的开发对策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让藏医养生旅游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2.连续出版物
[1] 李俊林.简述甘肃甘南藏医药学发展史[J].光明中医 ,2011(7):1493-1494
[2] 杨睿.夏河地区藏医药现状调查研究--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为例[D].兰州大学,2010
[3] 朱琳.西峡中医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3.
气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也叫金丹之术,或内丹,行气导引之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了一股“气功热”。1981年,中国中医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时任科协主席的钱学森还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当时还有一场关于“特异功能”的论战,否定派以人文学者叶圣陶为代表,主张特异功能是“伪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这些言论很“丢脸”;而以自然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的探索派则认为,人类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认识还存在未知领域,不能妄下结论,应继续探索。这场论战也使得气功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在民间出现了练气功的潮流。
随着近期社会各界对气功的关注,更多关于“气功”的人和事被挖掘了出来,不少人练“气功”着了魔。
“2006年9月7日这一天,我做梦有人召唤我,说我意神分离,才会得邪祟入体,要练气功才能驱邪治病。”上海市民刘某这样述说自己初次接触气功时似魔似幻的经历。“你看我气色多红润,这都跟我练气功有关。”刘某穿着一身乌青色的练功服,头上戴着一顶紫色方帽,家里摆着一个蒲垫。
刘某说,他每天要练3次功,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大约一到一个半小时,如今,练功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修车铺也交给儿子打理。据刘某的邻居说,他自从练气功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日闭门不出。他的妻子也和他离了婚。“听说他练功后性情大变,还拒绝和妻子行房。老婆实在受不了就走了。”邻居如是说道。而刘某的气色也并非像他说的那样红润,54岁的他,两鬓斑白,皱纹爬满额头。
刘某的家人对他的怪异举止十分不解。“我不明白他怎么参加个气功培训班回来就变成另一个人似的。”妻子张某说。刘某经常怂恿她练气功,并且要求她跟着一起吃素,不能吃肉。自从丈夫痴迷练气功之后,亲戚都不敢登门。“感觉他神神叨叨,走火入魔了,亲戚来了他也不大理睬。”张某说,最终让她决定和刘某离婚,是因为2010年她母亲得了一场大病,她多次劝老公开车带她去探望,都被刘某拒绝。
张某曾和儿子硬把刘某送到医院检查,当得知是做精神病检查时,刘某勃然大怒,称自己的本事比医生大得多。“他大叫‘我给医生看病还差不多。我的气功什么病都能治,我连鬼神都能看到’,后来只好由着他。”张某回忆道。
刘某练气功“走火入魔”,不仅害了自己,也破坏了整个家庭。
任何神化气功的想法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气功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根本不存在气功可以治病这一说,这只是利欲熏心的人用以获取利益的噱头。
气功是一种以调整呼吸、身体活动和意识(即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健身延年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如太极拳等。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如大家熟悉的打禅、桩功等。气功有作用,但它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一概肯定或是全盘否定,都不是对待气功的科学态度。
气功最初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中。《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写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劳动中,人不断调整呼吸,达到最舒适的状态,自然地形成一种节律:劳动时身体散热,呼吸加深加快;一停下来,呼吸就变得平稳,体内余热排出,身体变得凉爽。这种简单的劳动和静息方式便是气功的起源。
“健身气功是中华文化和中医学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对人的养生、保健有巨大贡献。一些病人通过练气功,进行心理调整,有了克服疾病的乐观情绪,对于治疗有很好的帮助,但是气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和养生锻炼方法,不可能‘包治百病’。”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谢英彪这样说道。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因练习气功而受益。
“练气功的时候,整个人能够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感觉整个身体和心理达到了最佳的状态,这是我多年来坚持练习的最大原因。”一直坚持练功的张女士表示。对此,王先生也颇有一番感悟:“我认为气功是一种心理作用,经过长时间练习,可以通过心理调节,调整人体各项机能,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力,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说,气功确实是辅助治疗、强身健体的好方法。但也没必要把它想得太玄,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中医院校留学生学习特点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属性,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其特点导致中医学专业的留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阻力远超过其他专业。
(一)年龄差异大,生源构成复杂。
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介于18名6岁之间。以我校2012至2014级77名港澳台侨在校博士生为例(见表1)。这些学生入学前身份各异,从学籍表个人简历一栏可以看出,其中有应届硕士毕业生、中医师、西医师、国外中医学院校负责人、养生从业者(如:保健按摩师、健康咨询、保健药品研发、美容师等入音乐家、会计师、机械师等(见表2)他们出于对中医及中国文化的渴望与热爱,选择进入我国中医院校学习中医学。
(二)中医文化底蕴匮乏。
中医文化融合了古代的天文、地理、军事等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是集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以2012至2014级博士研究生为例(见表3),我们的学生来自英国、马来西亚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十分熟悉,特别对中医文化难以理解。他们即便通过一到两年的汉语言学习,亦很难接受中医药理论知识。
(三)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中医文化底蕴的匮乏,留学生在几年的中医理论学习后,仍普遍呈现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而且,中医理论与常识性的西医认识常相互碰撞,令留学生们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影响了他们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上问题将直接导致留学生临床技能学习与运用的效果。
(四)学习目标各异。
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行业的留学生构成了中医学习的不同需求。如应届毕业生,出于升学的需要,把中医学作为今后从业的方向;西医师,希望将中医方药糅合进平时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养生从业者,希望深入学习中医养生理念及方法,并根据境外的需求及其工作体验加以完善,而向境外推广;另外,有一些留学生因为自身疾患而有中医求诊经历,在求诊过程中探寻中医的理论根源,希望能更好的为自己与家人提供保健方法,或就此转行。
二、中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要广泛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培养出国际化通用人才。但是,由于中医学专业的独特性,在中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了诸多困难。
(一)培养目标难明确。
面对文化层次、学习目的、学习能力各异的培养对象,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国内尚未有关于培养目标的统一认识,来规范培养过程,这直接影响了培养过程的有效实施。
(二)课程设置难合理。
1.中医经典课程。留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其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加上语言方面的问题,他们普遍认为中医理论深奥难懂。但是,中医学经典是中医学的起源与精髓,对临床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是中医教育必要的传授内容。因此,如何在诸多中医经典著作中,挑选可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切实指导临床实践的文献;如何开展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活动,成为难点。
2.人文素养课程。医学作为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综合性学科,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教育。境外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与国内不同的见解,同时,中医学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特点,如何设置这些课程,既能满足学生在境外工作生活中的需要,又能有助于中医文化的学习,成为难点。
3.西医类课程。国内的中医教育,有的存在中西医内容比例不当的弊端,缺失传统中医特色由于各国的卫生法规、政策的不同,中医在各国的执业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在大多数的国家、地区,中医执业者不可从事与西医相关的活动,如西药处方,实验室检查等。但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中,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普遍应用于临床,西药的运用在医疗环境中亦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如何设置西医类课程,既避免通才教育的难以实施,又使学生在执业中不处于被动,成为难点。
(三)中医留学生教学师资队伍难打造。
开展中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教师是骨干。留学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要求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既要求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又要求有一定的国际活动能力。中医界目前面临着学科术语国际语言标准化的问题。中医学中有大量富含哲理,寓意深刻的精炼论述,如何将这些知识用外语,通过符合境外文化内涵的表述,使留学生理解领悟中医精髓,成为难点。
三、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目标与措施
留学生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国际化程度。为了增强中医院校的综合实力,实现“办学国际化、国际化办学”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模式进行改进。
(一)确定“实基础、强临床、重经典、活应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从医生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七个领域提出了60项指标。在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从中医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的自身特点出发,又要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同时还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在此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境外学生学习中医明确的目的,即可独立进行医疗活动,确定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才符合国外中医药市场的需求。
(二)制定“多中医、多引导、多见习、多实习”的教学计划。
中医教育要突出中医特色,要遵循中医教育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要立足于中医本身,增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中医人才的需要。对于一些西医基础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选择性的删除;对于一些西医临床课程,如:西医内科学、医学影像学,选择的削减课时。对于一些中医基础课程,如: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重视其实训课的教学。
(三)打造具备双语能力,教学水平一流,国际活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按照“从基础到临床,从高级到低级”的学科层次及教学力量梯队来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旨在将境外相关行业的人员借助“海外名师”、“引智计划”等平台,邀请至境内授课。“走出去”旨在为教师搭建更多诸如“公派出国”、“国内外英语授课培训”、“科研合作”等桥梁,将教师送至校外交流与学习。
四、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评价
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将从毕业学生就业情况,学生中国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教师外派人数及近年我校所获得的境外学生教育教学成果等方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