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双师课堂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师课堂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双师课堂实施方案

第1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专业技能养成系统主要由课堂教学、专业实习、第二课堂、技能测评四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为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专业实习为钳工、金工、数控等各工种实习;第二课堂为兴趣小组、技能比赛等;技能测评为职业资格考证或其他考证及企业级试题的测评等。具体组成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1.1课堂教学安排了为本专业技能培养所必备、必须的课程。基础理论课以“适度,够用”为度,要强调教学以技能实践和实用训练为主,理论知识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如本专业中对机械制图、识图能力(技能)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所以针对制图、识图能力的要求开设《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加上必要的实验使学生的相关能力、技能得到了初步训练,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1.2专业实习,即工种实习。以06级机电专业培养计划来看,工种实习的安排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中分别安排如下:

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教学的好坏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教学形式,可以说,高职教育搞得好不好,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关键要看实训教学搞得好不好。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实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以上的工种实习,可对学生的机械制图及机械工程基本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维护维修能力、机械加工制造能力、生产管理基本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养成。

1.3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和技能比赛的形式进行。其中兴趣小组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学习兴趣小组,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尖子生和技能骨干为主,安排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创新性,可安排在校内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工或副教授、教授进行指导,也可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如本专业和宁波东睦公司合作的安排学生双休日实习,就是在各班中挑选学习、工作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组成校外实习兴趣小组,学习该公司一些先进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另一类兴趣小组则以学习互助的形式进行,针对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一般安排任课教师进行指导。“第二课堂”作为高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对改善学风,培养尖子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技能比赛包含三种情况,一种是专业内部的技能比赛,一种是院级技能比赛,如学院技能节时安排的相关技能比赛,还有一种是参加市级以上的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一步促使专业技能的养成。

1.4技能测评主要有考证和企业级试题测评为主。考证是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职业资格证的报考工作,通过考证促使学生在相关技能上的突破和养成。如本专业中安排的数控操作工中级考证、CAD中级、Pro/E高级考证等。企业级试题测评是指用企业所提供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模拟面试的形式进行,也可对收集的企业级试题通过整理后在校内进行。由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所以企业所提供的考核内容应该作为整个专业技能培养的指导意见。

2技能养成系统的实施

有了以上对系统组成的认识后,可以对具体的技能养成进行针对性的实施,现结合06级培养计划,介绍部分技能养成的实施方案

2.1机械制图、识图能力的养成,安排如下的实施方案:

2.2机械制造能力的养成,安排如下的实施方案

2.3电工应用基本能力的养成,安排如下的实施方案

3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3.1师资保障在整个系统的实施中,教师是关键,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为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必须进一步加大实践指导教师的理论进修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应积极实施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引进教师的方针,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委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实现所有专业课教师全部具有相应职业资格或考评员资格的目标,使理论教师和实践课教师都熟悉职业技能考证内容和训练要求,围绕职业技能鉴定这一中心任务,完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3.2经费保障一切活动都需要经费的保障,专业应对系统的实施,拟定一个经费预算表,并报学院教务处批准,确保经费的合理、正常使用。

4结束语

通过专业技能养成系统,对本专业所要求的任何一项技能的培养不再孤立,而是一个整体式的养成,类似于“反复训练、直到精通”的教学方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2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4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8所,公办幼儿园3所。

1.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先后争取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累计2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实现了“远程教育”项目全覆盖,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2.“两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中省培训,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推行校长管理制度改革,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各级管理岗位,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课堂达标、课改成果展评和评教赛教等活动,重视教育科研和“两考”质量管理,中考升学率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教育强区”骨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李台等3个镇办先后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镇”;中学、高新中学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晋升为省级示范化幼儿园;高新小学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4年,我区通过“普及实验教学区”验收;2005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区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教育文化体育管理职能繁杂,督导、教研力量薄弱;教师队伍长效补充和流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办学条件不够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亟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都需要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振兴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科技、人才、园林、富裕”服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和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振兴教育工程”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改革,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实现教育全面振兴。

(二)主要目标

2013年“双高双普”达标并通过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基本建成,2015年“教育强区”通过省级验收。

——学前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到2015年,每个镇办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城乡社区建有配套幼儿园,消除入园难问题。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5%以上,全部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均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均衡配置,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5%;打造2-3所省内知名的特色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

——职业教育得到发展。2014年建成区职教中心,以大职教的发展思路,整合区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把区职教中心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1.加快幼儿园建设。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公益性、普惠性、多形式”的建设原则,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并安排配套资金,推进镇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规范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到2015年建成5个镇办中心幼儿园,10所以上城乡社区幼儿园,基本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彻底消除入园难问题。

2.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园舍条件基本满足入园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区3-5周岁儿童的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实施科学保教方法。加大幼儿园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指导,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二)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

4.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抓住省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区的有利契机,按照“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标准一致、设施配置相当、师资配备均衡、服务质量均等”的思路,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好择校和残疾儿童就读问题。

5.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学、设施完善、装备合理、功能齐全、分步实施”的要求,对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进行教育装备均衡配置。根据有关规范标准,配齐配足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和体卫艺器材等设施,完善部室、操场建设,建成校园安全监控及报警指挥系统,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达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依托教育网,建成覆盖全区、连接省和国家的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校园校舍管理、学籍管理等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校长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学校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用文化建设推动学校主动发展。要在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书香校园”、“墨香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人文气息浓郁,教育内涵丰富的目标。

(三)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升位工程”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高新中学、中学的扶持力度。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化解高中办学债务;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和奖励高中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给高级中学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办学自,对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8.激活办学机制。进一步激活高中办学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中学根据本校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和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轮岗转岗机制,畅通教师进出渠道;完善内部分配绩效制,完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目标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普通高中内涵优质发展思路,引导高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为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集中优质师资,强化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增加升入国家名校优秀生数量,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在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基础上晋级省级示范化高中,引领全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四)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程”

10.规划新建区职教中心。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区职教中心选址新建(原校址划归张家岗小学扩建),重点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场地校舍不足,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匮乏等问题。完善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出台地方性行业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11.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校企合作、依托学校、镇办联动”的办学机制,有效整合我区各部门职成教机构,将技校、劳动、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员工培训、农民培训和入区企业的职工培训统一整合到区职教中心,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这一品牌优势,创新办学思路,把区职教中心建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发挥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

12.加强城乡成人教育机构建设。加强镇办农技校和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开展活跃,效果良好。

(五)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

13.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按规定调配。建立教师队伍常态补充机制,确保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色教育正常开展。审慎、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序进入、轮岗交流、培训培养、退出分流”机制,实行教师动态管理。完善教师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制订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管理细则,实行分配向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

14.推进校长任用制度改革。校长是实现教育突破性发展使命的关键。中小学校出现校长岗位空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推行校长任期制和期满交流制度,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重新进行聘任,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期时间原则不得超过两届。加强校长队伍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

15.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带动计划”,认真做好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壮大名师、名校长群体。按照三年一届、动态管理的要求,逐步扩大数量,带动校长、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以优厚待遇招聘引进一批外地名师和名校长。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名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6.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探索出具有本区特色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课程教学管理、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推进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7.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和校本研究,有效解决新课改和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修,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艺术体育类和文化建设类等特色项目学校2-3所。

18.扩大教育帮扶交流合作。在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积极组织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交流服务、网络支教等活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继续抓好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宝鸡中学、交大附小等机构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省内外知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实施“一体两翼建设工程”

19.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单设教育局和文体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机关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使之更好行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0.加强教研、督导机构建设。推行“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研室和督导室硬件建设,建成省级标准化教研室和督导室,配足配齐各科教研员和专职督学,设立教研督导专项经费,保证教研和督导机构能够充分开展工作。

21.充分发挥教研、督导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的教研指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定期对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保障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八)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22.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行为,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向学前、高中覆盖。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教育财政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共财政支出的省定比例。需地方配套的项目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3.科学统筹资金使用。在保证日常运转经费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专项经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统筹城乡、校际之间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对各类资金进行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24.加强教育经费资产管理。加强教育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资金监管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财政局研究制定《教育财务管理办法》,探索为学校方便快捷服务的新机制,充分尊重学校采购教育教学用品意愿,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经费,做到及时、全额拨付学校,在教育局的监管下使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实施意见》和区《决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重要措施。区上成立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主管副区长担任主任,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年一次例会,研究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类项目要落实项目推进责任人,对改革类项目要确定项目指导责任人,同时明确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宣传,正确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群众尊师重教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加快教育改革创建教育强区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教育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分类指导,逐步实施。

《实施方案》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是未来几年我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地统筹推进。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分类、分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工作计划和推进时间表;教育部门要加强《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敦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性指导,特别是对改革类项目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项目单位,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推进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四)政策支持,多方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实施方案》的支持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实施意见》中出台的各项政策,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建、人社、编制、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从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尽全力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和优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需要向上沟通协调的要积极主动争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在涉及规划立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资产处置、行政审批、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项上强化统筹。

第3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方法

(一)明确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秘书理论与务实》是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企业管理主要涉及的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统计基础、基础会计、秘书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和教学大纲,结合课时安排的实际情况,确定《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课时64学时,其中有3门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统计基础、基础会计,后续课程主要有秘书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等[3]。只有明确了秘书理论与实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才能有效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了与相关课程内容相重复的现象。(二)优化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1、拓展秘书操作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由于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实务操作广度和深度欠缺的现象,在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了解到秘书学实务操作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企管专业秘书课64学时中,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设计为7个项目,各项目学时分配为工作安排8学时,接待工作、会务工作两个项目为12学时,其余5个项目均为8学时。内容主要以工作安排、接待工作、会务工作为主,通过这样有侧重点地安排课时,加强秘书的实务操作,强化秘书办文、办会,办事能力。2、强化秘书实务综合实践能力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每个项目融入至少4学时的综合实践训练,进而培养秘书日常事务的处理能力、接待工作能力、会务组织能力,这些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能够使其更为深入的了解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内涵。此外,通过实务操作模拟训练的方式开展实训课程,将秘书实训7个项目进行模拟操作。如此丰富和宽范的实践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项目实施方案

(一)教学设计《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方法能力目标:自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能力目标:熟悉秘书操作的基本技巧与内容,能制定一套较规范完整的会务管理制度、接待工作方案。主要通过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场地主要是课堂和实训场地两部分。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参与实训的工作态度和协作意识、工作流程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最后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参与实践工作的表现考核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参与实训的工作态度和协作意识;评价学生上交的制度考核其设计的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来进一步考核学生的完成成效。(二)实施方案在秘书理论与实务实训项目中,实施方案非常重要,方案要让学生看后就知道应该如何操作。我们用图表的形式以办会工作来做实例。在学生完成这整一套工作任务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资料阶段中要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讲授会议筹备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决策阶段中听取学生分析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计划阶段中教师检查学生计划安排情况;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记录各成员参与情况;检查过程中教师检查学生所完成任务的完善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对其做出评价。(三)考核方案在实施方案实施以后,要进行项目工作程序中各个环节操作技能考核,并做出评价。各项目的考核及评价方法如下:项目一工作安排:办公室日常工作安排、领导工作安排、突发事件的处理:1.参与工作表现(15%)2.表格制定的准确性(35%)3.表格制定的实用性(35%)4.团队协作(15%)项目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的准备、接待实施的程序1.实训准备(10%)2.角色模拟及场景的真实性(20%)3.接待的表现(50%)4.团队协作(20%)项目三办文工作:收发文处理程序1.参与工作表现(15%)2.收发文程序的准确性(35%)3.各种表格制定的实用性(35%)4.团队协作(15%)项目四会务工作:拟订会议方案、会议接待1.参与工作表现(15%)2.会议方案拟订的准确性(35%)3.会议接待的准确性(35%)4.团队协作(15%)项目五谈判工作:谈判资料的准备、谈判活动的策划、组织1.实训准备(20%)2.模拟场景的可行性、真实性(20%)3谈判的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异议处理能力等(40%)4.团队协作(20%)项目六随从工作:随从工作的方法和技巧1.实训准备(20%)2.角色模拟及场景的真实性(20%)3.随从工作的方法与技巧(50%)4.团队协作(10%)项目七通讯工作:电话应对、传真、邮政业务,以及电子邮件收发等操作技巧1.参与工作表现(15%)2.电话应对、传真、邮政业务以及电子邮件收发处理的准确性(50%)3.礼貌礼节到位(20%)4.团队协作(15%)针对实践教学考核的功能定位,应由教师、学生构成的双主体、递进式进行考核。由学生进行初评,由教师进行为终评。学生的初评主要形成文字材料。教师的终评是对学生实践的书面成果和报告的最终评价。为使学生掌握更为纯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尽快实现实际上岗,在教学模式上必须引入项目教学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项目方案,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来设计《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使教学内容合理化、系统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本文作者:韦彩萍工作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一、设立年度“通化市高中英语教研活动实验典校”,取得政策支持

2013-2014学年开学初,确定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为本年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典校。通过实验典校的设立,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起了积极作用,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认可,满足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个人对开展好教研工作的信心。

二、成立校级“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为打造教研组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组建由学校各年级备课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靖宇中学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集体智慧、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本校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根据学校学生、教师及办学水平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1. 改变传统听、评课活动为“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观察―提交教学观察报告”活动。打破传统的开学初推门课活动,我利用开学初各年级集体备课研讨时间,先将各年级组教师及学生在英语学科教与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组织中心教研组成员每年级确定1~2个问题,如高一年级“做好学生英语学科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高二“如何做好词汇教学”、高三“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等问题,和教研组成员共同研究,分解细化这些问题,听课前统一设计出课堂听课的要点,做好分工和记录,以“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观察―提交教学观察报告”的形式开展听、评课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反思评比、学生单词比赛等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改变口头反馈为书面调研报告。在开展典校教研工作中,改变以往听课后单纯和教师及相关领导口头评课、说出反馈意见和建议,我坚持做到每次对本校的教学情况调研结束后,细化调研工作,撰写书面教学调研报告,报告按类别细化提供给教师及领导,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把点的思考转化为面的指导,既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政策制定的可信依据,同时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例如,2013年对靖宇中学通过为期一周的教学调研活动,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组活动、教师交流、个人观察等方式,在初步了解了靖宇中学英语教学现阶段各年级的课程进度、课时安排及几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及时撰写了关于取消高中晚自习后,英语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与策略方面的调研报告。

3.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靖宇中学是我市的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差,特别是对于英语学科,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形成了被动学习,甚至放弃学习;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们对学生学习策略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的关注度越来越强。经过我和学校中心教研组教师多次研讨并达成共识,只有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本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于是,我们将课题研究作为为开展教研活动的突破口:

(1)确定课题。经过带领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做调研问卷、查阅资料等准备后,我们先后召开了四次教研组工作研讨会,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最后确定了“双案导学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双案导学”的方式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调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高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制定实施方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增加了90分钟的理论学习时间,通过自学、网上学习、观看讲座及专家报告等形式学习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相关知识;了解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理论知识。

(4)定期开展不同课型研讨活动。一是坚持落实每月第三周为教学开放周活动。开放周内教研员要下校进行全面视导,使开放周的课堂教学从“表演课”转向“常态课”,督促课题实验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二是通过开展“引领课、研讨课、观摩课等现场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课题成果和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共建共享共用。

第5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高校课堂亟待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经济法课程的性质入手,探讨翻转课堂在经济法课程中如何有效实施,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应注意的要素和流程。最后对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济法课程

当前教育改革正围绕一下三点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课堂学习为中心转变为以移动学习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即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围绕现代的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对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有很大的贡献。《经济法》课程在我校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原理和规范,能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一般的经济纠纷。同时,本课程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经济生活,因此,该课程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高效运用各种资源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重点不在形式,而在理念,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了微视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何时学、怎么学、甚至学到什么程度;二是学生的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学情都不一样,翻转课堂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允许老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准重难点,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

翻阅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和《经济法》课程特点,提出一个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案如下:课前给学生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寻找答案;课上首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知识点精讲,接着进行拓展训练,在这过程中,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1、学习资料包准备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能在课前积极有效的学习,需采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教育云平台,主要包括课堂控制系统和互动教学系统。这些系统有在线作业、测试反馈、互动讨论和名师答疑等功能。学生不论是在学校、家里还是在公交车上,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并且打通了课上与课下,衔接了课内与课外,进而使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成绩与能力双提升。目前网络平台主要采用知好乐教育云平台供学生随时进行学习、提问和交流。同时,结合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任务供学生交流学习。

2、课前自主学习

每次上课前,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任务单。而为了保证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有效和实施,教师可通过以下两个环节进行。其一,教师解读教学大纲,把教学目标任务化,教学任务问题化,问题情境化,以提问的方式明确新的学习任务,学习要点,然后为学习和巩固知识而设计练习题和综合应用题甚至是项目。如,在讲授《经济法》合同法这章时,可以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1)合同订立的形式和方式有哪些?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2)什么是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及其适用情形?(3)合同担保的方式及其效力?(4)15种有名合同有哪些及其效力?同时,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包,如相应的微视频、PPT或教材等数字材料,以便不同学习类型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选择使用;其二,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或团队合作寻找答案,或自己阅读各种文字资料和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探究,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解决疑难,同时,记录下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难点,上课时教师再重点讲解。

3、课中活动

课堂活动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解决问题并深化问题,提升课堂效率,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此经济法的课堂活动分为三部分进行实施:课堂上首先是学生进行展示,检测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疑惑点进行知识要点精讲,接着进行拓展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其中,小组规模控制在5-8人以内,根据训练的难易度进行分工,合作,交流和探究,最后要求每一组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并接受其他各组师生的质疑,增强其团队意识,促进知识内化,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最后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4、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的目的主要是测量学生和其他领导老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经济法教学效果评价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一,观察本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相关证件考试过关率,与上届学生的成绩和过关率进行比较分析;其二,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询问,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询问和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有提升。其三,问卷调查翻转课堂实施的细节问题。问卷内容包括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有趣点和难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的分组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作业量情况、课堂交流情况和对翻转课堂的喜好程度等。一般该调查在期末收集数据后再进行统计分析。

5、总结反思

归纳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所获和所得,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真正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注意事项,为以后的教学实践能不断完善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需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怎样确保学生能在课下主动积极学习?怎样高效的组织课堂活动?下面就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来阐述具体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教学微视频的录制

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微视频录制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课下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它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为保证学生能在课下主动积极采用视频学习,教师要注重视频的艺术性、重难点的突出性、案例的明晰性、互动交流的策略性、时间的合理性和学生的操控性。避免枯燥单调的讲授,对教学技术和艺术的运用提出了极大挑战。

2、学习支持系统的搭建

由于翻转课堂更注重自主学习以及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提供一个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多功能学习平台。即平台除了要有互动交流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有翼学院和知好乐等教育云平台供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使用。

3、学生的学习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目标从以前的结论观和维持观转变为现在的过程观和创新观,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学的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的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习效果。但过程评价的最终成绩应是教师得分占60%,学生自己和团队的评价占40%,即过程性评价的最终得分是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的综合体。我们能通过知好乐等教育云平台设置相应的功能来实现学习评价机制的设置。

4、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高效、开放、个性、主动,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才能最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中的问答环节、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和讨论,需要教师课下精心的设计准备和认真细致的观察。真正的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需要学校给予基础设施上的极大帮助,如每个班级最好不超过30人;并且教师要在课下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性格,同时教师自身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修养和高尚的教师情操及先进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翻转课堂注重过程性培养和个性化教育,它的交互讨论和探究能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知识,更快乐主动的学习,进而养成终身学习,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创新。我国近几年在大力提倡应用型本科教育,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内化、拓展能力的培养正好能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互应。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是制定符合应用型高校课程并具有实践指导性的实施方案。文中以经济法课程为例提出的方案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获得了相关人士的认可和学生的好评,但不足之处还需通过多角度、多方式对其分析和完善,为高校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作者:景魏娟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第6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

1.导言

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一些职业学校,它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是一种“边做边学”双向程序的教学模式。

没有标准或者说没有合理的标准,就无所谓优劣、是非或好坏,教学或教改成果也无从谈起,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操作技能、智力技能为中心,有其固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别于以知识、方法、价值观和思维能力开发为中心的专业理论教学、文化课教学。目前流行的范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生搬硬套地应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去,会大大制约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2.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思考

2.1 再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目的

教改新理念下提提出,评价的行为目标是多维度地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历程,激励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评价观是:从评教到评学,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最终指向学生的发展。

2.2 课堂评价标准的指向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者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指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见表1)。

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向不同,评价标准的视角和维度也就不同。在我国先后出现了与上表中对评价指向的理解相对应的以下几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表2)。

2.3 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具有不同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教育研究者,就会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当前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可以归结为两类:

(1)社会本位: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大多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2)个人本位: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近年来我国流行的发展性评价,就十分重视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与教师个人发展的价值。

(3)我国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观:当代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观的发展趋势是寻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二者之间的统一。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2.4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趋势

不同的评价指向、不同的教育评价理念和价值取向,会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趋势具有共性:

(1)评价指向从关注“教”的过程和要素转向关注“学”的过程和要素。

(2)从只关注知识意义构建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终身学习能力。

(3)既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4)评价标准多元化,注重预设评价指标与生成性指标的评价。

(5)从关注教学效果转向追求效果与效率的统一。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3.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方案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项目化的配套教材、双师型的师资、社会化的质量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因此,技能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其固有的标准及其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要科学、规范地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方案。

(1)实施方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应针对某一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或教学阶段进行评价。

(2)实施方案要体现教学评价的动态特征。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要关注知识的意义构建,关注技能教学的动态性,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3)实施方案要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要有有效的激励作用,同时,评价标准要有多元性,评价形式要多样性。

3.2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学业水平评价体系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保障。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两部分。

3.2.1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新教学理念对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本位”的理念下评价,注重学生在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个性发展,真正实现“学与做一体化”、“学生徒弟一体化”的转变。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职校生走上工作岗位学习能力必不可少,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帮助下要构建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3)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做人。职业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要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树立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做人,成为有个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

(4)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创新。

职业教育既要求学生学会专业技能的继承,又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向创新教育方向转变,教师由技术技能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3.2.2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见表1)

3.3.3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业水平评价指标(见表2)

参考文献:

[1]李子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取向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2]陈志明.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探究[J].教师,2011(5).

[3]龚孝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探索,2002(11).

第7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单证制作,教学模式,国际贸易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兴的科学技术和思路给教育提供了一个创新变革的难得机遇。互联网+教育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和IT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新型教育形式。学徒制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传统师徒制加以革新,既注重现代经验学习,又有较强的实践性。

基于互联网+的学徒制教学模式为《单证制作》教学提供一个新路径。互联网除了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学徒制教师人数的不够,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实践体验和教学流程的变革,教学过程互联网化尤其移动互联网化下,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正在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实践,随手分享,全体学生共享学习进程、经验和收获,除了促进学生自身的提高外,通过信息的影响力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提升了教育的影响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现状

《单证制作》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的教。教师是进出口单证教学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和实践相对脱节,教学内容容易缺乏时效性和操作性。(2)因现实各种原因难以开展双语教学。(3)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单证缮制经验。

2.学生的学。(1)学生基础差,厌学、畏难情绪重。(2)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差,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3)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开展困难。

二、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教学的单证制作学徒制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翻转课堂”。网上学习,网下实践,全面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单证制作教材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理论要素构成学习到案例操作。互联网+教育下学徒制的教学内容直接是各类单证实际操作,强调模拟专家的学习,即现场专家对学习者进行辅导和给出现代行为的模型,通过一些与学徒方式相类似的活动和社会互动与交往,使学习者适应真实场景的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在做中学”“知行合一”的模式过程。

2、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程序是,教师、教室、PPT、作业、机房仿真操作、企业实训。互联网+学徒制教学程序是,计算机、可移动互联网设备、网页、慕课、微课、指导教师、顶岗实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传统学徒制的核心技术以及教学授课形式,使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慕课”(MOOC)化、形象化、抽象内容具体化、知识转化高效化的特点。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机操作,不需要经历从手工到上机的过渡,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

3、教学的社会性的改革,从教学的单纯学校行为改革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三.互联网+教学的实施方案

1.加强专业教师培训。指导教师的不足,金华本地就是以外向型经济为特点,但近年由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变化,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原来的合作企业由于出口萎缩,人员减少校外指导教师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需要寻找更多合作企业。加强本校教师培训,使更多专业教师符合本课程指导教师的要求。

2.课程网站建设,要实现互联网+教学,必须有一个师生良好的教学互动平台,课题启动,通过课题组员和社会IT企业合作,能为课程网站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3.教学内容微课程的制作。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讲教师如何监控学生日常学习,因为校外指导教师毕竟责任感方面有些不足。另外,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都需要建立完整的模式,实现教学的规范、公平。互联网+教学的单证制作学徒制方式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管理学习资源,并以“慕课”(MOOC)或者更小的“微课程”的方式提供给学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往往学习主动性不够,要求学生每学时通过课程网站、移动客户端和校外指导教师即时互动,了解工作任务,领取相应制单工作,并学习相关微课。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必须能够高度把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疑惑,具备准确、到位地解析和归纳的能力,指导单证制作实践。这种教学结构和模式的翻转,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四、结论

互联网+教学如果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就没有大的吸引力。通过互联网要解决学生能够快乐学习的问题,通过学徒制方式,在指导教师引导下按学生打游戏的心态在网上去学习他的学习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的微课制作上下工夫,指导教师引导方式、激励机制上下工夫,解决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这种交互性的互动,是能够把互联网+教育的单证制作学徒制方式进一步推动最重要的基础。最后进一步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造学生直接在校内顶岗实践的机会。通过对互联网+教学的研究,对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参照系。

参考文献:

[1]保吉春.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 业大学学报,2013(6):28-30.

[2]陈家刚,张静然.认知学徒制、技术与第二次教育革命―美国西 北大学 Allan Collins 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9(4):1-5.

[3]周文苑. 基于校企合作的外贸单证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1 ( 6) .

第8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企业培养;卓越环境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百忍(1980-),男,安徽宿州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丁成(1971-),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校级重点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课题编号:2011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30-02

环境工程人才的企业培养是通过整合国有、私营企业和社会的各种优质资源,开展校企合作,使产学研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的。培养能够解决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营等方面环境问题的本科工程型人才,从而满足中国新能源产业中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对高端工程型人才的需要。

一、环境工程人才企业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水、空气、重金属和化学品污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污染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环境工程专业不仅研究水、气、噪声和固废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及措施,而且就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物资源化技术、区域环境的科学规划及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最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目前中国已有多所大学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并在学科建设、教学内容、实践实习及就业出路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何在新的形式下通过适当的教学改革,时刻把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向,培养合乎环保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关注的问题。[1]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企业培养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更加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中国的环保事业输送掌握环境工程新理论、新工艺及新设备,能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保设备设计与生产、科研教学、检验分析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旨在培养环境工程领域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计划包括本科一年多在企业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现场的实践与学习,结合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项目,获得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运营管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达到专业能力和资格认定要求,培养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卓越环保工程技术人才。[3]

二、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根据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国家通用标准,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运营管理工程师培养的行业专业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在企业学习阶段应重点培养以下素质和能力:[2,4]

1.职业素养

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明确工程师的角色和社会责任,树立职业工程师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熟悉行业政策法规,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2.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环保工程设计,熟悉污染治理设施的施工、运营管理体系,拥有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掌握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能够开展项目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掌握环境监测技能,能顺利开展环境样品的分析检测;掌握环保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并能从事环保设备营销工作。

3.创新能力

在熟练掌握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结合专业前沿理论与技术,具备对现有工程进行改造、优化,选用先进的工艺组合、施工方法、新型设备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污染治理方案选用、工程设计,能够解决污染治理工程运营过程的技术问题,具有工程项目的决策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4.沟通能力

具备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能力,参与生产、项目及管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环境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四年不间断参与社会和企业的培养环节,使学生从认识社会和企业逐渐达到融入、参与到社会和企业。企业培养阶段时间一共为40周,在企业培养的主要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环境保护调研实习、环境工程工艺设计企业(水、气)、环境规划与影响评价企业实训、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企业实训、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实训、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5,6]企业实训开展的方式主要包括:观摩、讲解、现场踏勘、现场授课、工程实例方案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工程实例观摩、现场操作实践、项目或系统开发、运行、管理。企业实训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实习报告、调研报告、技术、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工艺图纸、规划文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场操作、技术方案、图纸、技能考核等,毕业设计考核要突出企业导师的作用,分企业指导教师评审(权重30%)、学校指导老师评审(权重30%)、答辩小组评审(40%),答辩小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能低于40%。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依托于与企业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指导老师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方委派工程师共同担任。

四、“企业培养方案”实施方案

通过在“卓越计划”合作企业(盐城市国家级环保产业园、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清大同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紫光吉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吉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盐城环保新技术研究中心、盐城宇新固废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实践锻炼,使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保设备设计与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方面专业技能,形成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识实习

进度安排在第二学期,为期1周,主要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实习单位专家讲座、各处理单元参观、车间见习、总结、考查、座谈。

2.环保调研实习

进度安排在第三学期,为期1周。主要是了解社会及专业发展现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环境工程工艺设计企业实训(水控、气控)实施方案

进度安排在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为期6周。具体实习教学内容包括:实训动员、安全教育、企业文化学习;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收集处理工艺设计、方案设计、绘图等方面的资料;各项设计准备工作;了解设计步骤、行业规范、设计人员准则、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工艺的选定及处理方案的确定;根据选定方案对各处理构筑物或设备进行设计计算;论证处理方案的合理性、估算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根据设计好的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绘图;企业导师考核;实结、座谈。

4.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进度安排在第六、七学期,为期5周。具体实习教学内容包括:实训动员、安全教育、企业文化学习;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部分内容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部分内容的理论教学;现场调查;相关企业收集资料、采样、整理数据;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大纲的确立、规划的编制(包括现状、规划近远期目标、规划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方案)、规划图件制作、规划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保障措施;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等章节的编写、工程分析章节、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章节的编写、风险评价、经济损益分析等章节的编写、完成环评所需相关图件的制作;总结、座谈。

5.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项目课程时间安排在第5、7学期进行,为期2周。具体实训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学习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置流程、主要处置工艺和设备;课程知识的课堂讲解与现场讲解相结合;了解固废收集流程;熟悉固废处理设施的运行;参与企业人员现场安装与设备调试。

6.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实训安排在第4学期(2周)和第7学期(3周)进行,共为期5周。以盐城市国级家环保产业园的几个大型环保设备制造企业为主要实训企业。主要实训教学内容包括:环保设备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现状、市场拓展;设备各部分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设备设计流程;设备制作过程;训练设备制作操作技能;典型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典型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工程的设计与应用;环保设备营销实训。

7.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岗位实训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为期6周,具体安排如下: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具备培训资质的公司为主要培训单位,盐城环保产业园内多家企业、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盐城各化工产业园区和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要实训地点。

主要实训教学内容分为污废水和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两个部分,主要包括: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物理化学法、生化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水处理机械设备、污废水监测及水处理实验、污水处理厂岗位实训;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燃煤及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概述及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除尘器及除尘器岗位实训、脱硫技术及脱硫系统岗位实训。

8.“企业培养方案”毕业设计实施方案

毕业设计总学时为18周,安排在第8学期,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调研及资料收集、撰写可行性论证报告;企业设计项目研究、方案设计论证、方案的比较与优化;三废处理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环保设备设计、制作;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撰写、印装设计说明书,图纸绘制;企业设计项目总结、解决企业问题;答辩、资料整理归档。

五、结论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从培养“卓越环保工程师”的角度出发,强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环节训练中的作用,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践内容与方式等系列实践环节的改革,保证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能够达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7]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2]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3]陈素娟,王小治.环境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193-194.

[4]皮科武,万端极,高林霞,等.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现状比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80-83.

[5]韩照祥.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3-14.

第9篇:双师课堂实施方案范文

(一)名校长培树工程

对全县校长进行综合性量化考核,以“安全、质量、财务、人事”四项工作为基础,加强对校长在教学管理、师能提升、新课堂构建、党风廉政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切实培树一批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校长,使其跻身全市乃至全省的名校长行列。同时,对在校长综合性量化考核实行跟踪追责,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让的校长工作管理机制。

(二)名教师培树工程

采取五项措施抓好“名教师”培树工作,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⑴继续实施教师业务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在《今日》公开,并对考试不合格者不予评优评先;

⑵组织全县教师新课堂创建大赛,提升教师对新课堂认知、驾驭和创新能力;

⑶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加强教育工作对外交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⑷开展暑期教师大培训,完善长效培训机制,创新“名家引领、评课赛课”等机制,提高培训效果;

⑸突出学科排队、班级评比、学校亮相三项考核,定期公示全县教师所任科目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并和教师晋职评先、绩效工资挂钩,激励教师成长。利用3-5年时间,培养在省市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100名以上,全县知名教师1000名以上,带动全县教育加快振兴步伐。

(三)名学校创建工程

以“三双”战略为引领,深化大教育思想,突出“质量”核心,坚持“严管理、抓常规、重落实、促提升”的工作思路,落实“小学抓养成、初中抓提升、高中抓品牌”的教育发展定位,实现以高中教育质量的“龙首昂起”,强化带动小学、初中的“龙身腾飞”,层层交好教学质量帐的三级联动。在三年内:县一中、二中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50%;在全县筛选三所初中,中考500分以上优秀生人数达到毕业生总数的50%;在全县筛选五所小学,其各年级的成绩优秀率达到90%,创建享誉县内外的名学校。

(四)教科研建设工程

⑴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大小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职中的权重,从而推动全县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⑵开展学科建设,全县各学校要紧紧抓住本校优势学科总结经验,引领并带动本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⑶继续坚持强弱学校、城乡学校同步并重发展,将教研重心下移,努力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五)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⑴坚持“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提升质量、扩大规模、打造教育高地”的工作思路,对标准化学校进行单独考核,实现教学管理、教学成绩、学生人数都有较大提升。

⑵在县城东南全面启动洺州小学、幼儿园的新建工程项目,有效缓解县城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解决群众子女的上学压力。

(六)开展学校安全五项治理活动

继续围绕校园、课堂、食堂、宿舍、校车等五个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⑴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追究制,对所包学校全部明确到局长、科长。实行所包学校做到每月一排查、总结,并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包校局长、科长和相关学校校长一并予以责任追究。

⑵实行学校安全日志制度。注重预防为主,强化隐患排查,抓实整改效果,对学生到校人数、校园活动、校长值班、食堂和宿舍管理等情况,做到每天有记录,项项有签字,责任有落实。

⑶开展学校食堂安全管理达标验收活动,根据《县中小学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要求在2014年新学期开学之前,食堂安全管理各项指标必须全部达标,实现学校食堂安全标准化管理。

⑷严格按照“干净卫生、保证安全、封闭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开展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达标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提升文化品位,为学生创造整治、安静、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⑸开展学校周边环境集中大整治。继续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联动、分级排查、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加大对有问题小饭桌、网吧、食品经营摊点、沟渠河塘等的排查治理,优化学校周边发展环境,确保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七)开展“活动、活力、成长、成才”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专室和社团组织作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展览、大比赛”等五项活动,切实促进全县中小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⑴举办县中小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展;

⑵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的作文比赛;

⑶举办全县中小学生演讲、辩论比赛;

⑷举办第四届全县中小学生合唱节;⑸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太极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