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

第1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开始逐步体现出智能化特性,智能型建筑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既体现出了高科技的特性,也充满了生活性气息。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便已经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在此之后,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出现了智能建筑的身影,随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开来。我国最早出现智能建筑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未来的几年内,智能建筑在我国将有飞快的发展。有学者统计,目前在我国已经建立起的智能建筑约占全球智能建筑的50%,而我国的大型智能建筑主要是综合性的智能化大厦。智能化建筑集合了多种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有现代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而多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建筑的弱电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弱点系统是建立智能化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1]。建立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智能型大厦是专业研究人员的重点工作目标,也是其长期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智能建筑系统集合了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智能型建筑系统也逐渐开始朝着集成化方向迈进。在不久的将来,集成化系统的逐步应用能够更加完善智能建筑的各种资源调配,使得智能型建筑的管理更加高效、功能也更加完善,同时也更加的安全化及舒适化。

1智能建筑系统工程的实施要点

智能建筑系统具有较多现代化智能型特点,因此其工程建设建设也更加的精细化及复杂化,故其管理也应当更具技术性及科学性。当然,无论智能建筑系统多么先进,它也是属于建筑性工程范畴,此类建筑工程的策划应当满足客观性及科学性要求,同时也应当首先设立实施目标并严格遵守预规划要求进行质量管控及进度管控。智能建筑系统因其科技性及综合性比较高,固其工程设计及策划与一般的建筑系统工程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而其施工及工程监理也具有自身特点。智能建筑系统与其他电子系统或其自身子系统间又应当是协调相关的,因此,在智能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对其统筹规划安排、施工过程、相关管理及施工人员的要求更具技术性及经验性。智能建筑系统涵盖了多种现代化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应当满足多系统的匹配要求,且其在选定公司、设备、施工、安装、验收、审查等方面还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及相应的标准规范[2]。目前,国内集成系统研究公司主要集中在IT行业,而设备研究行业大多从属于制造行业及建筑行业,这造成了行业间沟通存在局限性,而智能建筑系统的承建方在规划设计系统及施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避开技术协商的情况,这会造成智能系统的构建出现功能齐全不足、施工走弯路的现象,不仅会造成智能建筑系统完善性不足,也会增加了成本浪费。此外,在实际的智能建筑系统施工的过程中,因施工规划和与智能设备供应等部分分工不够细化,时常引起施工智能颠倒,调解不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系统的未来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智能建筑系统的功能性齐全、控制好系统质量及降低投资成本,应当引进更加科学化的技术监理与技术咨询,从而能够确保智能建筑系统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监控、审查验收等更加协调化及合理化,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型智能建筑系统工程中已开始施行该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智能建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对我国目前的智能建筑工程的调查,表现出了智能建筑系统的实际建造与工程预规划的差异性,这主要是因为建造工程的质量监理未达到预期要求,造成系统运行率、节能提效、系统开通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其中重点方面有如下几点:(1)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以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情况看,智能建筑设备大体上均为进口的智能化产品,因为进口的智能化产品品种及数量繁多,并且其制造通常是由不同的厂商完成的,工程规划设计公司大多只是将原有的设备资料进行套用,这导致了不同系统间的不同问题无法一致性进行解决,也难以采取更好的措施进行设备匹配,这为整个建筑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与工程建筑部门也是不同的单位负责,这也给设计与建筑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带来了困难,最终导致工程设计出现的问题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造成不可逆转的缺陷,最终造成智能建筑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而基于目前我国的现状,有效的监理工作还难以顺利开展[3]。(2)技术规范。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完成后,对其建筑情况进行质量验收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但从目前国内状况看,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规范完善性仍显不足,这不仅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管控难以有据可依,也给后期建筑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3)设备服务。智能建筑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智能设备大部分是国外直接进口,这给智能设备的价格询问带来了很多困难。但通常来看,其基本使用材料及安装费用部分是遵照行业收费标准的,但这也不能作为整体定价依据,系统设备的价格也仅仅只是大体上的一个参考价格。因此,在这方面的预算难以做到精确化,造成了此部分投资无据可依,其控制投资计划也难以制定。此外,大多数情况下智能化设备的购买主要是由业主负责的,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负责监理的工作人员难以有效开展施工索赔事宜。(4)管理部门。在智能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因受到较多行业部门参与管理的影响,不仅造成了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困难,也给工程监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参与建筑工程方面管理的有通信、文化、电力、公安等管理部门,会影响到系统设备选型及报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常常阻碍到监理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造成监理暂停的现象发生。(5)重复作业。在智能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存在多队伍共同作业的情况,有时候会存在不同队伍进行同样类型工作,这会造成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不同队伍之间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相互推脱的情况时有发生,最终造成工程项目的延迟[4]。(6)监理人员素质。智能建筑工程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性,对专业技术性的要求较高,也要求更具细节化,这意味着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引进多专业性人才进行项目支持及协调作业,这也表明了进行监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相关方面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进行工程监理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基于以上,可以看出工程监理的任务较重,责任也非常的重大,同时也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性。但是,假如监理工作未能够有效的开展,那么就难以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措施,最终造成资本投入与实际效果匹配性差,系统的功能不能较好的发挥出来,因此,若要有效的建立起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就一定要遵循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相关监理特性,针对不同工程阶段采取不同的监理措施,并选用一些专业知识能力较高、实际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监理人才进行智能建筑的监理工作,从而推动监理工作进入良性发展[5]。

3工程监理方面的重点任务

(1)工程设计及其规划。基于智能建筑对系统设备的需求角度出发,更好地为业主提供帮助,同时帮助业主更深入地了解工程系统的总体规划及目标。准确地分析探讨业主在系统规划方面的相关要求,并认真审查相关方案;在进行合理的相关协商谈判后进行合同设计;设计阶段便要积极开展监理工作,在进行施工图预算及审查设计预算阶段应当先进行专业的技术咨询。(2)开展招标活动及系统设备确定。在给业主提供技术方面咨询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帮助业主进行招标组织活动,依据业主提出的条件进行审查及制定项目标书。在业主审查承包方资质及建筑工作业绩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在工程设计方面采取严格的把关并进行价格及设备系统功能的分析对比;对系统设备的供给以及施工工程承包方面的合同条约进行审核。(3)运行系统。在智能建筑系统完工后应进行系统试运行;明确区分业主、系统承建商以及协调物业三方的工作内容;审查与系统相关的培训技术资料及系统操作的过程;还应当将相关设备的运行方案及施行制度进行重点审查并将系统的试运行记录进行准确的审查。(4)验收系统。在系统完工后,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审核,审核过程中应当注意其精确性及完善性;基于系统设计的细节要求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对系统的功能性进行验证,还必须要对它的试运行状况进行审查;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业主的验收工作顺利开展[6]。

4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高速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智能化设备的产生给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发展较滞后,相应的监控机制尚不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完善。而将监理的概念引入智能建筑系统中,能够有效的监控智能建筑系统工程项目的进度及其质量,这极大的推动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国,刘成玲.发挥监理作用提高工程质量[J].山西建筑,2013(09):92-94.

[2]张美静,王宽.智能建筑系统的构成及造价[J].科技情报,2014(01):77-79.

[3]李良红,刘国邦.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研究[J].河南建材,2012(11):119-122.

第2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在建筑中利用最新的材料科研发展成果,不仅能够启发建筑师的创意,而且也体现了建筑业工作者的环境意识。

众所周知,创新总是来源于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及其在新的环境背景下的应用。新的可持续性材料的应用与建造方法的发展不可剥离,而且互相影响。我们不仅要关注最少量的建筑能耗,更重要的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未来对能源和材料如何智能化利用上。

未来材料已成为现实,它们存在于日常生活诸多用品中。当我们面临发展可持续建筑的挑战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很多答案。问题不在于你选择哪种材料,而在于哪些可取的特性可以用来应对哪些具体的情况。最终元素的周期表将定义我们的建筑体块。

以下两部分描述了两组神奇的前沿建筑材料。

智能材料

传统的材料是静态的,它们通常的功能是抵御外来的影响,例如压力、拉力和温度的影响;智能材料则是动态的,因为它们不断地应对外部影响。这启发了材料应用新思路:与其被动地建构,使建筑成为气候的屏障,不如使用智能材料建设楼宇,动态的功能和信息原则上可以在任何地方安装,量化智能系统可以适应用户的要求。建筑物可以应对温度和光线的变化,加强对高峰负荷乃至风暴和地震的承受能力。

智能材料已很大程度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含有监测或反应功能,例如:在强烈日光下可降低透光率的玻璃,在不同温度下可改变颜色的表面,还有可感知温度自动开启或关闭的窗子。

总体来讲有两类智能材料:特性改变材料和能量转换材料。

1. 特性改变材料

智能材料中通过改变自身性状以响应外界变化的材料称为特性改变材料。包括:

变色材料。它们有能力改变自身的光学特性从而改变颜色,深受设计师青睐。它们可因光、热、压力、酸度和电力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电致变色玻璃窗可以因电流通过而变暗。

相变材料。它能够存储并释放大量能量,可根据压力或温度改变为固体或液体形态,其过程是可逆的,这意味着相变材料可以经过无限多次的状态转换而不会退变。例如微囊内装有的石蜡,在环境温度作用下产生相变,通过储存和释放热量来调节室温。

电活化材料。它将聚合物或金属材料编织为纺织品并可导电。随着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设备,人们对这种便携材料特别感兴趣。

2. 能量转换材料

将能源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从而开始一个进程或改变形式的智能材料被称为能量转换材料。它们的功能发挥需要得到外部控制的援助。

发光材料吸收能源后产生发光现象,例如已知的自然界磷发光现象,光色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我们从被称为未来能源的用于水下灯的LED光源了解到: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材料的使用,都能使原本不发光的物质产生光效应。

压电晶体受到机械力量影响时会产生一股电流,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如果电流作用于它们,也会改变其内部晶体形态。因此,压电材料可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风动力能源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动能将可以满足用电、机械冷却或其他耗能需求。

形状记忆材料往往是金属或聚合物。它们的特性是在发生几何形变或受到破坏后能回恢复原来的形状。例如用手术线缝合一根血管,血管在人体体温作用下会回到它的原始形态,从而“线”也就消失了。

纳米技术材料

总的来说纳米材料很难分类,其特点是通过向已有天然或人工材料中添加直径非常小的颗粒物,创造出具有新特性的材料。实际上,这是一种最缺乏传统“材料性”意义的材料。

首先它是如此不可思议小,1nm 是1m的十亿分之一,人类一根头发平均厚度的十万分之一。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性质与宏观尺度大有不同。物质在宏观条件下产生的机理与影响的范围,几乎都可以用普遍存在的物理与化学定理解释,而在纳米世界里,情况则截然不同。在这里,重力影响被中和,而静电和量子力学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如果能熟练地控制纳米级结构,就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影响性能,从而产生全新的材料和工艺。

纳米技术将影响几乎所有行业,包括建造业。未来几年之内就能看到纳米技术对于传统建材如混凝土、玻璃、复合材料、绝缘材料甚至木材的特性有明显改善。材料变得更强、更轻、更耐用、更便宜。换句话说,新材料的发展具有非常光明的未来,这不是投机主义,如今,许多充分利用了纳米技术优势的材料已经出现。

1. 功能表面“薄膜”

它也可以称为功能膜,因为它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能的透明涂料。薄膜使用无处不在,例如,建筑物的外立面可滤掉紫外线从而保护建筑表皮免受日晒而老化的特富隆(聚四氟乙烯)涂层。

荷叶的自洁功能是运用现代技术模仿大自然性能的完美实例。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再现荷叶的防水性能。在这之前你可能会认为防水表面应尽可能地平整光洁,但细看之下你会发现荷叶的表面结构是不平滑的。今天,模仿这种结构生产出了自洁玻璃。同时,也正在做改良传统玻璃性能的实验,例如完全透明并可降解的纤维素结构薄膜的研发,都将为玻璃薄膜材料提供新的选择。

2. 生化活性材料

在纳米世界里银也是受欢迎的新材料之一。常态下,银不易变形,在各种气候状况下具有相同的颜色,总体上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化学物质。但在非常小的粒子状态下,纳米银的性质完全不同,它非常容易起反应,化学性质活泼,而且一直用于清洁和消毒表面。

同样,二氧化钛作为光触媒材料在欧洲是新兴的材料,其实在日本已被广泛使用。所谓光触媒就是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自洁净和空气净化表面。光触媒材料可用于立面、屋顶板、桥梁和道路。由于它们的自我清洗性能也被用来维持医院的无菌,并可为办公室和餐馆净化空气。这种表面的使用提高了20%~70%的空气质量。可以说,如果把它用在城市中建筑的外墙,可以解决烟雾和其他污染引起的问题。

3. 纳米固体

纳米技术也可以用来制造固体材料,其中一个例子是电子梭,你可以利用电磁场制造纺织品。静电纺织品的纤维只几个原子厚度,换句话说,直径比可见光波长还小,肉眼根本看不见。它们被用于许多情况,从生化活性物质到隔音和空气过滤。

第3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这实在是一片蓝海。就像纯平的光传感器代替镜头之后,相机几乎可以被塞进任何角落。类似的D变,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知化的音乐、知化的房产、知化的护理、知化的建造、知化的玩具还是知化的体育……

凯利预测,到2026年,谷歌的主营产品,将不再是搜索,而是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不过是开胃菜,谷歌眼镜、无人驾驶都有很成熟的产品。同样,IBM的沃森,相比同门前辈“深蓝”要牛得多,它也许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诊断专家。以至于现在出生的孩子在成年后,也许就很少需要依靠医生来诊断了。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已近60年,为何会在这几年加速推进?凯利总结了三大突破。

一是廉价的并行计算。要辨认某个口语词汇,需要听到所有音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识别某张图片,需要看到所有像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执行这种深度并行任务,需要建立一个神经网络。

2009年,吴恩达(现任百度首席科学家)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用于电子游戏的GPU芯片,可以并行运行神经网络。吴恩达开发的人工神经网络,看一周相关视频,就能自主学会识别哪些是关于猫的视频。如今,在GPU集群上运行神经网络,已成人工智能的一项常规技术。

二是大数据。海量数据的收集,为人工智能提供了训练的条件。吴恩达说,建设人工智能,就像造一艘火箭飞船,需要一个巨大的引擎和许多燃料。飞船的引擎是各种学习型算法,燃料正是提供给这些算法的大量数据。

第三大突破,当然就是更好的算法。先是识别一只眼睛,下一个层级是将双眼归在一组,再下一个层级是把双眼和鼻子关联在一起。识别一张人脸,需要叠加多达15个层级,每个层级可能都是百万的节点。杰夫・辛顿的深度学习算法,成为当下所有人工智能产品的组成部分。

GPU集群+大数据+深度学习代码,让人工智能的火箭起飞。这是与人类完全不同的心智种类,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异类智能。诸如盖茨、霍金、马斯克等聪明人,都担心创造聪明绝顶的人工智能是个错误,甚至是人类最后的文明。

凯利并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但认为人工智能会重新定义人类,告诉我们“我们是谁”。

如果问,人的目的是什么?有一个答案就是:制造生物演化无法得到的新型智能。我们最重要的机械产品,不是某样事情比人类做得更好,而是能做人类完全不能做的事情;我们最重要的思维产品,也不是比人类想得更快更好,而是能思考人类完全无法思考的事情。

但有一个问题是,如果10个工人就有7个会因此失业,该怎么办?因为,到本世纪结束前,如今人们从事的职业中,将有70%很可能会被自动化设备取代。

第4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酒店;空间形态;界面;处理

回望我国建国六十多年来,酒店空间形态架构作为一面镜子,给了共和国六十余年历史发展进程一个生动写照。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起来,这都使得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规模更加宏大,建筑的功能性日趋复杂。到后期,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发展不再只局限于追求酒店空间形态架构本身的性格表现和现代性,还加强了追求特定地方性的要求。因而,许多城市的酒店空间形态架构都成为了该城市最显著而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英国雕塑家享利?摩尔(HanryM.re)的作品十分强调雕塑的空间感。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实与虚并重的倾向。对于这些作品,他自己曾解释道:“这些空间,本身就是一种形体,并且,这是些空间和形(实)体是完全地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的雕塑”。摩尔这番话虽指雕塑而言,但却道出了空间与实体的相互关系及空间在室内环境中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将从介绍我国的酒店空间形态与页面处理的角度入手,进而探究酒店空间形态架构与界面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酒店空间形态架构框架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 世纪 50 ~ 60 年代是中国,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初始萌芽时期。国家对于建筑的主要要求是:提高速度和节约材料,因而一大批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兼顾美观的酒店空间形态架构应运而生。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以新结构(如悬索、薄壳、预应力等)为特色的酒店空间形态架构。

20 世纪 60 ~ 70年代我国处于特殊的政治气氛中,因而很多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发展进入了停滞阶段。但是由于外交领域的胜利,一些带有鲜明政治特点并且结合了各地的自然条件和风土人情的酒店空间形态架构应运而生。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开了中国建筑师们的眼界,许多饱含世界建筑各种设计思想的作品,纷纷走进中国。因此,我国酒店空间形态架构长期以来单一、僵化、封闭的局面,被多元化的创作倾向和手法多样的设计所取代。开始往节能、便于管理、采用传统、精华的手法与多元化的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等方向发展,并且掺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20 世纪 90 年代建筑设计市场的雏形已经形成。新材料、高技术的建筑手法大量引入到了国内,并且集中在了北京、上海、 广州、 深圳等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在那段时期,城市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酒店空间形态架构也随之大量建成, 其中不乏有许多吸取了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的标志性建筑。

在科技化迅速崛起的今天,由于人们对酒店空间形态架构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建筑更倾向于建造智能化的小区。通过一系列的电子智能系统,来更加完善的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弱电系统的构建、智能排气系统的构建、建筑空间新结构的构建等。

2、酒店空间形态与界面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结构型式

在酒店空间形态架构中,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建造同一建筑物是不允许的。由于框架结构是一种可产生形变的结构体系,而砖混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因此,一些关键的突出结构,比如:楼、电梯间、局部、屋顶的房间,都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加以固定,而不得采用砖墙作为承重部件,这样才能在结构发生形变时,进行相互协调,以使建筑物中不同的结构,混合、均匀的受力。

2.2 加强短柱的构造措施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短柱由于刚度较大,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较容易产生交叉裂缝及脆性错断。而顶棚装修中所采用的吊顶或其它装修,柱间填充墙填充物并未延伸到墙顶,在墙上随意开门窗洞等情况,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不足,从而导致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因此,在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结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

2.3 不忽略酒店建筑的周围环境

由于酒店空间形态架构是绝大多数游客到达该城市所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建筑之一,因此,酒店空间形态架构与设施的先进程度,环境以及服务水平,正成为许多城市与国家重要名片。因而,地标性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构建,给许多外来的游客带来了十分深刻、震撼的第一印象。这样一方面使得相关部门对于建筑行业的管理倾注更多的精力,确实提高了本城市的知名度,但另一方面,也确实使自身建筑物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层次与阶段。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酒店的结构设计与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的文化氛围是不相符合的,因而在与界面的交互设计上,缺乏对于周围环境的具体考量,导致其设计略显突兀。比如针对周围有江面的酒店建筑,要使其形态符合该地域的文化,比如建造为船形,使其与周围的环境更加贴合。

2.4 附属设施的建设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与发达城市都有完善的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网络,只有这样更加完善的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网络,才能使酒店园区内的办公大楼、商店、娱乐设施、医院等地点有效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网络要秉承为人们提供方便、舒适和快捷的服务和选择为基准,加强对其周围实质界面的设计,完善酒店的综合使用性。比如使其周围的附属设施的建设与其风格自成一体,并建立较为完善的一卡通系统对其进行规范。

3、结束语

随着近几年来酒店空间形态架构的飞速发展,其对城市发展的管理,也不容置疑的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其中城市规划设计院为了促进我国酒店建设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与民用建设管理相关的政策性法规。其中的很多文件已经明确提出,各级地方政府对于酒店空间形态的修建,必须量力而行、适时建设,杜绝铺张浪费的面子工程,确保民用建设和城市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对于企业而言,要注意加大对于酒店建筑与其周围界面包括绿地、城市供水设施、管道设施、城市规划、城市底蕴的融合性,使酒店的空间架构能够更好的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相和谐,只有这样酒店的空间建设才真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清. 谈一谈酒店空间形态架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注意的问题[J]. 今日科苑 , 2009,(20)

[2] 邓贞永. 框架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8,(17)

第5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小区;规划设计

一、生态小区内涵及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 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可持续性 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整体性 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二、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一)生态小区规划目标

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可把生态小区规划目标理解为: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二)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

运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为支撑,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使小区成为真正的生态小区,以小区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

包括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1、自然生态规划;

绿化指标:是衡量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节水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

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

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如使用钢构造建筑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污水垃圾处理指标: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生态小区绿色交通规划应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交通。

2、经济生态规划! 总体目标是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来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养成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为此,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小区内实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3、社会生态规划为增强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标志性建筑、中心性的广场和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住宅,以保证各种经济收入的人与各种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小区有市民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集中的中心地区。

总之,生态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三、生态住宅的内涵

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 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在能源系统,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2、水环境系统要求设立室外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采用节水型器具及节水型的景观用水系统。3、气环境系统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室内保证自然通风,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施,厨房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声环境系统方面,建筑设计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5、光环境系统要求室内设计满足日照时数,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外避免光污染;室内外采用节能灯具,提倡使用太阳能绿色照明。6、生态住宅还要求采用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要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使用3R(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相当主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生态住宅,生态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100%,分类率达50%。

四、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

(一) 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2、生态智能类: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二) 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生态住宅的设计及建设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二) 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在住宅小区,根据用途设置两套供水系统。1.专供饮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2.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绿化、水景、冲厕、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三) 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3方面着手:1、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2、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3、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四)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房屋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只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现在增加了防治声污染和光污染的内容。这是切合现实情况的。还有个问题,就是电磁污染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电磁污染已经出现,并有不断增长之势。建议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治污计划和措施之内。

第6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某企业;项目管理;规定;效果

近年来,祖国各地正处于市场化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项目经理因各方面的因素,他们在有各方面的因素的同时也获取了不同收入的实体经济。“经济”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合理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祖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认真研究和解决好项目经理在企业的合理经济收入问题,并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势必会导致项目经理因经济收入治贫,生计恶化衍生出“灰色社会”,从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迫使更多的建筑企业公司负债。

1. 企业公司项目管理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问题的研究是基于本人对项目经理经济收入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调查的整理分析和对海峰北川工程项目、海峰竹庆工程项目、海峰城郊计生站工程项目等地项目经理经济收入问题的典型调查与研究。2012年初以来,对海峰建设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的经济收入进行了查阅资料调查。为了保证查阅资料调查的广泛性、准确性和统计的一致性,也对几个建设项目均从中标合同价和最终结算审计进行了典型调查的分析。本人认为,目前海峰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状况表现出如下特征:

1.1 项目经理承包工程后的经济收入普遍亏损严重。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承包方式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投标最高限价×85%”的中标方式承包。项目经理承包工程以后,又采取专业分项单包的方式,即人工机械、工种单项承包。但无论哪一种承包方式,项目经理都比用“工程量清单中标价”减少了经济收入。从项目经理经济收入的查阅资料调查中来看(如表1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经理的经济收入普遍亏损,而且增减的工程量价不平衡,致结算价少于中标价。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市场化经济进程加快,导致项目经理的盲目竞标,加之建设方克意要求成本大幅上升,项目经理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所至。

表1 中标价与最终结算审计价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2012年以来查阅资料调查整理而得。

1.2 项目经理承包工程实施过程资金发生了很大变化。项目经理在承包工程之前90%以上都是自有资金,只有少数是借贷资金。项目经理承包工程实施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自己独立资金、银行借贷资金、合伙筹集资金、市场融资资金和其他(如表2所示)。其中:通过招投标方式中标的项目工程,自己独立资金的比重仍然占主要比重,其次是银行借贷资金、合伙筹集资金、市场融资资金或其他资金。值得说明的是,自己独立资金实力雄厚的项目经理与靠借贷融资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项目经理的个体经济实力之间的差别化问题。

表2 资金来源方式比较

资金来源:根据2012年以来查阅资料调查整理而得。

1.3 项目经理承包工程实施完竣工交验后,增加了项目经理的经济负担。如果增减的工程量价不平衡与中标价相差较大,再经政府批准的行政主管部门评审结果负差又较大时,项目经理要付清所承包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就必然动用已有积蓄或借款,加之国家地方税收部门要在项目工程缴完建安税后,另外增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从而导致项目经理的生计恶化。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项目经理或建筑企业公司还得出大部分资金来解决自己承包项目工程所不够的那部分资金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经理或建筑企业公司的生计。

2. 企业公司对项目经理的项目工程管理规定

(1)各企业公司对项目经理的项目工程管理方式与规定基本相同,但由于各企业的资质等级不同,经济收益水平不同,在对项目经理的各项考核的规定上存在一些差异。现以海峰建设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规定要求为例。

(2)根据海峰建设有限公司2012年制订的《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中对项目经理的规定,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职责挂钩的方式,控制项目资金运用的经济手段,实行施工现场的项目施工责任和项目经济承包管理的分开责任。

(3)该办法规定:实行施工现场的项目施工承包责任管理,由项目经理及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签订管理合同。在执行管理合同中的项目经理及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只有依据合同规定的职责进行单一项目施工的管理。而实行施工现场的项目经济支付承包管理责任,由项目经济承包人签订工程项目经济支付承包管理责任书,来承担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责任,协助项目经理的施工管理。

(4)项目经济承包人具体管理范围是:对项目资金运用和费用支付承担责任,即对所承担的项目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和一切保险负责。

(5)总的来看,虽然规定上鼓励项目经理的管理专一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度很大。首先是项目经理没有权利执行整个项目全过程的调控权,也难于保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计划管理。其次,如果项目经理因无法实施和施展自己的职责,而只能顺其项目经济承包人的牵引而行,致使项目工程的重大损失,又面临着吊销执业资格,形成思想和经济矛盾的隐患。另一个因素是项目经理与经济承包人的共同困境,即项目经理的管理智能和项目经济承包人的理财管理智能很容易导致相对论,而影响项目资金的流失太大,出现没有办法完成支付建筑安装的各项费用。最终还是要找项目企业公司来解决。

3. 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规定实施效果评析

通常,各企业管理制度或办法是为解决企业项目管理经理具体职责权限范围的计划和规定。以保障项目管理经理的发展和生存权,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但在各地建设企业资质等级差异不同的情况下,企业项目管理经理是在“市场信息化”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临时项目管理经理”的企业管理制度或办法。长期以来,大多项目管理经理主要是靠自筹资金来承包项目工程建设。“临时项目管理经理”迄今仍是占三分之二国家注册建造师的执业。对的确无能力建设而又有市场信息化的临时项目管理经理,在企业公司的配合下又能中标承包到项目工程建设,以实现自己的发展和生存权。就与临时项目管理经理相比而言,国家早就对建设项目工程实行建造师执业制度,以保障建设市场的良型性发展。正因如此,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在规范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程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法问题求解中,临时项目管理经理中标承包项目工程建设自然地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野去探究。

3.1 把临时项目经理与项目建造师混为一谈侵害了建造师的执业权益。

(1)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执业注册人员,近期以施工管理为主。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员,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授权或聘用的一次性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者,是顾客、企业、参与施工全体职工利益的综合代表。虽然建造师与项目经理所从事的都是建设工程的管理,但这与国家规定的建造师概念是有差异的。目前,各企业在授权建设工程的管理者时存在着对项目经理认识上的误区,将建造师与项目经理混为一谈,认为在项目工程承包后的管理上,只要能承包到项目工程,就能管理好达到经济收入的目的。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是把注册建造师所具有的水平能力直接移植到项目经理的头上来。建造师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和注册后才能从事担任项目经理等相关活动,是国家的强制性要求,而项目经理的聘任则是企业行为。既然项目经理没有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和注册,就不应该是来替代建造师执业,项目经理应该是建造师的属下或建造师本人,更不是所谓的项目经济承包人。则较多企业聘任项目经理时就这样侵害了建造师的权益。所以,各企业应该为建造师执业提供保障制度。

(2)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承包项目工程建设就是为了合理的经济收入。从满足需求层次看,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下,承包项目工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这属于确保其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保障,属于社会保障范畴。而承包项目工程是项目经理在市场信息化的基础上所获取的发展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对承包工程建设的管理与调控,是各企业内部的规定范畴。

(3)混淆经济收入与承包工程项目的概念,把建造师的执业与项目经理的执业混为一谈,所形成的企业管理规定或办法,实际上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问题,也就失去了本应得到的企业关爱与保护的权益。

(4)因此,必须对项目经理与建造师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弄清“项目经理”与“建造师”关系定位上的根本差异。在此基础上来重新思考项目管理规定或办法,确保建造师执业的权益。

3.2 采用项目经济承包人来承包项目工程建设管理会产生大量新债主。

(1)各企业规定管理目标,就是确保建设工程施工完,竣工交验后所拥有合理的资金收入,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基本是采用项目经济承包人来承包的办法。无论是建造师责任制,还是项目经理责任制或项目经济承包人责任制的建设管理,其本质是使项目工程建设施工完、竣工交验后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收入。

(2)肯定的说,项目管理机制是必要的,且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很长的项目管理中仍将得以应用。但也应认识到,采用项目经济承包人这种机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在承包项目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同时,又导致了承包项目工程管理机制的新债主出现。

(3)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项目经济承包人属于新的建设工程管理者,各项综合素质不高,80%的没有建造师执业资格能力。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除了关系做事以外其他专业技术基本不会。如果不具备建造师执业资格能力进入建筑业管理系统,更是雪上加霜,会使他们处于贫困致债务累累状态,会严重影响他们从一个基础管理者到一个合格的执业建造师的角色转变,演变成难于溶入建筑行业的边缘来。这给我们带来的警示是:现行的企业规定管理办法是一种简单、缺乏长效用、缺乏系统思考,且很容易被滥用的方法,容易造成项目经济承包人因不具备建造师的能力盲目上任而致贫,必须加调整和完善。

(4)预防和缓解项目管理者不致成新债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重新审视企业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定目标和手段,要认真思考建造师的执业保障问题。进而言之,企业项目管理规定不应简单地视为一般的管理或一般的人员来替代,其思路应更为宽广:企业项目管理应保证项目建造师合理管理调控,并提高他们的最大经济收入。

3.3 企业项目管理规定或办法导致了企业的负债。

(1)由于中国的国情特点,国家建设基本上是采用政府主导型,项目工程中标是在政府政策指导与约束下进行的。各企业的管理体制,发展思路等都会对项目管理产生影响。在由企业法人代表委托项目经理管理向国家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演变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及企业规定的缺陷,一系列问题也逐渐由隐性向显性转化,并日趋严重,从而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2)在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临时项目管理者与企业有所不作为的情况下,处于这种夹缝中的项目管理者,也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在项目管理中采取不利益企业的发展思路,做些损人利已的事宜。与该项目建设的单位或人员同吃一锅饭,直接与项目建筑企业发生经济关系,自己先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导致发展成该项目建筑企业大量亏损、负债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项目管理者把所有的责任归避给企业公司,最终还是让企业公司来承担一切经济损失。

(3)亏损、负债的现象是在企业管理规定或办法的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市场经济化进程中,因忽视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缺乏对临时项目管理者在短时间发展过程中演变的认识,因错误的接收这些临时项目管理者所导致。

(4)因此,在接收项目管理者这一问题上,必须认真思考产生亏损、负债的原因及问题,力图避免新的亏损、负债现象出现。

4. 项目管理的模式与选择

目前各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项目经济承包人管理、临时项目经理管理、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管理。

4.1 项目经济承包人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1)项目经济承包人管理的特点是能有效地利用经济大权调动参建者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参建者的劳动劳力,节约资源,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加之其他配合部门人力、物力投入较少,省力省心,短期效果明显,所以被不少的企业作为项目工程承包后的选择模式。这种类型的企业经营模式在各地许多地方流行,在项目工程承包后的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靠企业另外委托工程项目经理和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专一管理施工。

(2)但是项目经济承包人管理模式容易产生亏损、负债的新债主现象。因此,我认为项目经济承包人管理模式适合低造价及工期、质量相对宽松的临时性、突发性抢险救灾工程。如边远乡镇、农村的小型建设等;在大中型项目建设中不宜采用项目经济承包人管理模式。

4.2 临时项目经理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1)临时项目经理是指在市场信息化的人事关系下,又能承揽到项目工程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规定要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公司归口管理,而又被公司委托的项目经理管理模式。

(2)临时项目经理管理模式本身具有许多优越性。对承揽的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已具有天、地、人、和的条件,有利于经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运转效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目前较多的企业公司管理还很不成熟,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或办法还不能适应这些项目经理的需要,相关规定和办法的制度也不健全;另外,企业在管理上与临时项目经理项目建管分离,无法充分预测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管理需求,不具备项目管理的协调,无法监督项目工程的资金使用安排,加之较多的临时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不高,把所有的债权、责任归避给企业公司,导致企业公司严重亏损、负债的现象。因此,临时项目经理管理模式尚不能成为建筑企业公司的一种理想模式。

4.3 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管理模式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第7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建造师

一、智能建筑的内涵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的当代高新科技和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英文是Intelligent Building,又被称作智能大厦。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产生的。其内涵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艺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建筑物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发展为综合自动控制。而智能建筑技术的崛起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比如: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等等。

另外,对于智能建筑的内涵,国际国内针对不同的出发角度不同也各有各自的偏重点。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智能建筑的实质为:为了某一特定的需求,建立一个信息自动化平台,将所有相关的要素结合在一块,包括:数据,知识,设备,网络,模型,信息等等;同时,也包括综合和基础的媒体内容,将其无缝地统一在应用的框架平台下, 并按照应用的需求进行连接、配置和共享,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总体目标。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

在了解智能建筑内涵基础上,必须要明白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总结起来如下:建筑智能化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它的出现也改变了建筑师的一些思路。具体是: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比如计算机设备,楼宇自控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等等。需要的不同管线包括控制电缆,同轴电缆,通讯电缆等等。另外还需要有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线槽等作为室内布线通道;竖井作为垂直通道;需要有吊顶作为水平通道等等。

三、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如下:

1、综合性权威组织缺乏

综合性权威组织的缺乏主要也是政策,管理以及能力的问题。我国智能土木建筑起步比较晚,国家也没有行程相应的政策,规定以及标准,导致无章可循。职能部门管理业不全面,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很多智能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大都以来国外,这就给了外商机会。智能化建筑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整体建筑物业产品。这就要求国内各个部门协调发展,需要统一计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进行管理。

2、智能化建筑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国产化

任何一项技术的国产化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国产化,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因此,我们在以后的使用中,必须大力扶持鼓励发展国产化的技术产品与系统,建筑技术发展才可能形成国产化产业。同时要把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要实现产业化。

3、政府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智能化建筑是一项新兴的高新技术,尚不成熟不完善,它不同于传统技术领域。因此,技术发展政策既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前瞻先进性,更需要有深思熟虑的严谨准确性。政府要对智能化建筑技术正确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才能保证智能化建筑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适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

为了加快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改变建筑智能化技术不正规的现状。实际上,建筑智能化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有待我们去攻克,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全新的认识,无论是计划项目还是自筹项目,从国家到地方的科研机构都应该加以重视并对其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2、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技术

为了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技术,必须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技术。从智能大厦到智能土木建筑群,甚至智能城市的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艰巨的使命。智能土木建筑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们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开辟了新的建筑设计创作道路展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在相关城市兴建大型的公共型智能土木建筑,提高其发展。

3、加强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

4、“可持续发展技术” 才是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

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

五、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趋势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 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 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 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 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 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因此,智能化建筑必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发展,才能更好的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身煌. 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 科技风, 2009,(06) .

[2] 吉星,赵飞. 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

[3] 王彤方.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J]. 科技风,2010, (07) .

[4] 牛盛楠,杨现国. 浅析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性[J]. 低压电器,2009, (04) .

第8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小型船舶;轮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085-01

一、中小型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及管理现状

1、缺乏必要的经济、技术分析

现在的船舶通常都是提前检查各项设备,这样来防止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将安全隐患在初始阶段消除。然而,仍然存在很多轮机管理人员在建造施工过程中懈怠检查轮机部件工作,这样的话,对船舶轮机以及其他设备的情况就掌握不充分。所以,在进行常规的备件申请的时候,很多轮机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都不是很熟悉,缺乏技术分析,不清楚机器的好坏。再申报的时候就会出现重样申报或者是检查漏洞,这样造成的浪费或者是隐患是非常严重的。另外,很多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比较低,现在有很多机械都是由外国过来的,在不懂外语知识的情况下,对轮机各项标准不了解,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

2、操作规程、管理方法不足

科技在不断进步,轮机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改革换代,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很多中小型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也逐渐落后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很多的轮机设备增加了许多的新功能。比如水资源净化装置、全球导航系统的安装以及卫星传播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发明要求轮机施工操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但是目前中小型传播轮机建造施工工作人员依旧在按照以前那套落后的观念和方法来操作轮机,束缚了船舶轮机建造的发展空间。

3、轮机管理人员综合技术水平偏低

在船舶轮机管理上虽然一直都有专业的人员在管理,但是因为现在科技力量的发达,船舶轮机的完善以及科技技术越来越先进,所以导致在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管理上有很大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相应的将轮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加强。举例说明,以前的导航系统知识停留在接收声光信号及雷达上,但是现在科技全面改进,已经有了新式的探测仪和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轮机的控制也逐渐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在技术操作上必须要有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轮机员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结合各方面的考核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很多的轮机操作员并不能适应这个改变,对很多技术性的操作环节并不能胜任,由此就会造成船舶轮机在建造施工技术管理上不够科学化和准确,对船舶的安全性能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轻则影响生产,重则产生安全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提高中小型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对策

1、提高轮机管理人员的素质

轮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于工作技术素质以及思想素质两个方面,在技术层面上,轮机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再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比如加强外语水平,在报备设施以及检查维修的时候可以减少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另一方面在各器械性能更新的时候要进行学习;在思想上,轮机管理人员在建造施工过程中要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对船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对轮机全面进行管理。

2、优化管理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船舶的运营管理业逐渐科学化与规范化,这是船舶轮机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船舶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可能性,所以要不断的调整船舶的航速以及船舶各方面设备的优化。现代船舶轮机的技术程度越来越高级,已经全面升级成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传统的施工模式已经不能配套上了,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轮机的性能及技术水平,制定相适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在建造过程中,轮机能够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可以将轮机的使用寿命保存的更长。

3、加强专业技术

根据现有设备的技术要求,将轮机操作员的技术水平作比较,找出差异,良好的材料选择的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船员的综合素质,结合实际,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熟悉新的技术来实现管理的新设备,不要像过去那样的目的,轮机操作员培训质量不考虑技术,只是走一个简单的程序,在几天之内完成的几门课程,所以收效甚微,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另外,现在是经济社会,设备管理也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根据设备管理应符合技术水平,具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促进轮机施工人员进行设备管理主动性,积极性的形式在一起。保持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较好的水平,但也增加了奖励,系统应该尊重有关设备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对于燃料、运行材料也应该是固定的,定量的,它可以促进轮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和改进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方法的积极性,实际的设备管理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本的原则,提高我们的科研设备的管理系统化。

总结

在船舶营运中,航运企业对于轮机的管理操作是一个难题,特别是中小民营航运企业。为了进一步改善船舶,船用设备,以确保在工作中正常操作状态的管理,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真正做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以实现管理日益完善,以满足船舶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如何加强船舶轮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31.

[2] 韩颜,杨北胜.船舶轮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以及有效管理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07:144.

[3] 刘建安.老龄船舶轮机管理技术和经验浅谈[J].船舶,2013,04:34-38.

[4] 张海燕.加强船舶轮机备件合理化管理[J].中国水运,2011,06:44.

第9篇: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施工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二 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三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3.1节能能源资源: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3.2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 在建造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结构工程师可以根据经验和计算使钢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钢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3.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3.1太阳能的利用:设计太阳能住宅。光热转换是人类直接采集太阳光能量的方法。转换装置,基本上分为平板式集热器和聚光式集热器两类。因此可以利用阳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变热设计出太阳能住宅,另外还可以利用反射镜或透镜聚光产生热原理,在屋顶上装上薄铁皮制成的集热板上,当集热板被晒热,光变成了热。当空气从集热板下面流过,就可以把热量带走。需要时可通过风道,送到房间里取暖。 太阳能住宅的另一优点是光电转换。就是通过光电器材,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最通常的光电器材是硅电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释放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在计算器、收音机、汽车上都能用这种硅太阳能电池。

3.3.2风能的利用: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通过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后,用于发电、提水、致冷和致热等

1) 风力发电利用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

2)风力致热风力致热的主要原理是“搅拌液体致热”,即风力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使液体变热。“液体挤压致热”是用风力机带动液压泵,使液体加压后再从狭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喷出而使工作液体加热。

3.4建筑材料环保型材料主要有:1.基本无毒无害型。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需要从开始施工、建造、使用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都与环境相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要精心对待。需要评估设计的建筑是否能够与内外部环境相和谐,使用的材料是否“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能否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果建筑废弃不用需要拆除时能否尽量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拆除的材料是否可以循环再利用。

四 绿色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态景观设计———绿色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的时髦口号,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层错误地认为“景观即绿化”“绿化即绿色”。至此出现许多问题,使实践中的“绿色设计”并不乐观。

(1)概念区别不清楚。目前理论界和许多一线工作者对传统的“绿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概念的区别认识不清,在许多场合将二者混为一谈,由此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在一些标榜“绿色设计”的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似乎只需搞好绿化就万事大吉,毋需在费心思琢磨其它的构景要素。因而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绿色设计含义远较“绿化”更广泛且深刻,它更多地与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体和谐、集约高效、生土技术等概念相联系。即便仅就住区中的开敞绿地而言,整体网络体系必须与动植物群体、景观连续性、城市风道、创造微观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吻合,才真正具有绿色设计的意义。

(2)实际操作的矛盾。绿色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未来而言的,因此只有从大地环境整体上实现才能称是真正的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宏观的绿色规划常常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反之一些局部地段或单项建筑对绿色设计的精心追求,却又被周围恶劣环境所消蚀。另外,图纸设计与实际操作也存在矛盾,一方面甲方出于造价的原因或是对图纸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忽略和草率理解,蓄意削掉了这一部分而代之以随意的绿化。另一方面也有些设计师为了美化图纸而在纸面上做了不符合实际的夸张的、难以实现的配景。总而言之,绿色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的矛盾难分难解。由此可以印证大力发展以建筑、城市规划与风景建筑学为主干,多学科交叉共融的人居环境,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

(3)利益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因一时的利益驱动一味地吸引投资,引起土地利用的无序化;重要的敏感项目缺乏环境影响论证,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市场经济体系下,强制性的手段和道德上的约束在转换成市场价格信息方面总是功能极为脆弱,可以说,利益驱动的问题是阻碍绿色设计事业上的一个显在的制约因素。

(4)理论与实际脱节。绿色城市、生态社区的研究需要横跨多个学科系统,其理论建构并非易事。而时下建筑界理论研究与实证操作的脱节则是另一个显在的问题。这将在客观上不利于理论的发表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推广。

(5)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问题。这是一个在规划及建筑领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而由于绿色设计比以往任何理论和思潮都更为明显地与伦理道德相联系,就使得当代规划师和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绝对的经营意识或者放弃责任的自我消解都不是事业所需,理想环境的现实将在

五 结语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 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 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 ,因此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