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的诗句范文

鲁迅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鲁迅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鲁迅的诗句

第1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师范类教育培训市场拓展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生活节奏与知识的更新速度都变得越来越迅速。而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职业生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竞争。因此,强烈的继续学习愿望与“充电”的社会需求催生并推动了教育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壮大。而我们看到尽管中国教育培训领域最早起步于公办高校剩余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发掘,但是似乎目前高校的培训服务遇到了不小的瓶颈,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由于目前很多师范类院校都在进行学校发展定位的转变,因此笔者试图从宏观及微观的角度探究师范类高校教育培训发展的可行性途径。

一、当前教育培训市场概况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促进教育培训市场产生和发展

随着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策的实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目标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制定,使得国家经济结构、人才结构正在进行着明显的调整。而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有企业中剩余职工的再就业、党政机关内精简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转岗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促使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重视与当前工作无关的“非岗位培训”的人数明显增加,这种以优化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投资型学习悄然兴起。据国际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居民储蓄总额超过20万亿,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性支出平均消费645.9元,同比增长3.8%。全国居民潜在的教育支出每年约为3000亿元。可以看出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些都为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而中国培训市场规模以每年200亿的速度扩张,也正验证了这一点。

2.期待更好的职业生涯,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受到重视

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居高不下,就业市场供需形势更加严峻,这就迫使在校大学生除传统的考研考博之外,只能通过各种培训掌握多种实用技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种培训都出现了报名人数大幅度攀升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原先的“铁饭碗”“大锅饭”被打破。劳务制度的改革使得在岗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加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因此为了能够应对由于知识和技能老化周期的缩短而可能遇到的裁员风险,确保自身在未来能有更好的职业生涯,在职人员对其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也为我国的教育培训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培训细分市场发展不均匀

首先,从培训项目类别的角度看。《2007-2010年中国培训市场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IT培训、英语培训、管理培训和少儿教育已成为培训教育业的支柱。其中,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大约是150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年产值。而目前全国的英语培训机构总数已达5万家之多,预计到2010年底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达到300亿元。而去年全国IT职业培训市场实现销售额53.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4%,今年的预计增长率为15.7%。至2012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2%。由于资本对行业的持续注入,部分品牌IT培训机构进一步扩张,形成品牌IT机构高度垄断市场的格局。去年IT培训市场品牌集中度显著提高,前10名IT培训机构占据73.9%的市场份额。在所有产品中,软件类培训产品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少儿教育,特别是早教机构近两年发展迅猛。随着“80后”人群陆续为人父母,又一个生育高峰也逐步显现。据预测目前中国的早教潜在市场已有上千亿的规模。其次,从培训提供者的角度看,当前培训市场的办学主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培训班;行业企业的培训中心、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社会力量办学、培训公司、个人。目前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和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两者就占去了市场份额的85%,另外还有一些政府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也有一定发展。据资料显示,2007年各主要高校继续教育(不包括MBA教育)盈利情况为:清华大学6.9亿元;北京大学5亿元;中国人民大学3亿元;浙大和南开同是过亿元的大户。而各大品牌民营培训机构每年以约25%的速度扩张也推动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标准、教学标准和服务标准的全面提升。

二、师范类高校举办教育培训的特点

市场规模的高速扩张与无限商机,使得很多民营投资者趋之若鹜。但反观传统的高校培训,除了个别名牌大学仍能够借助其品牌效应在市场内站稳脚跟外,大多数高校只能算勉强维持,甚至是早早就被挤出市场竞争,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究其原因,我想我们必须从此类院校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作为国家公办的高等学府,师范类院校举办培训具备教学成本低的绝对优势。第一,随着近几年的高校硬件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各高校包括师范类院校在教室、实验室、学生生活区的硬件配备上较之以往都上了一个台阶,能够做到同时满足统招学生与为校外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要求;第二,学校拥有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质量有保证的稳定的师资队伍,这为开展培训节省了大笔开支;第三,在专业理论方面,由于高校都担负着学科建设和研发的任务,在专业理论上有着民营培训机构不能比拟的理论基础与优势。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多年积累的培养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得其在语言类专业、教育类和心理学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起点。这为院校提供语言类培训、教师培训、幼儿教育以及考试类培训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也为师范类院校节省了不少课程开发的成本。

可以看出,师范类高校举办培训的优势是巨大的,但劣势也是明显的,甚至有时是致命的。首要的一点就是办学体制的僵化。由于公办高校多年来一直采取计划经济模式办学,行政化的管理结构,使得其在对外举办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三个致命缺陷:第一,培训地位不及统招办学,无法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由于公办院校的经费来源大多依靠财政拨款和学生的学费,因此举办培训势必不能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第二,计划经济模式的惯性思想使得学校始终沉浸在买方市场的优越感中,不能及时更新培训项目和课程内容,致使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学员的求学愿望;第三,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培训班的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严重缺失,使得学员在将其与一些大品牌民营培训机构比较时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导致生源流失。另外,尽管目前很多师范类院校都在进行学校定位的转型,积极地调涨专业结构,但理工科和应用性专业的学科劣势还是在教育培训项目的选择上体现出来。诚然,提高学员的基础文化素质及理论修养确系高校举办培训的一种社会服务属性的体现,但是,实用性与时效性同样是学员选择是否参加该培训的原因和动机。因此缺乏实用性的课程内容成为了师范类高校培训发展的主要阻碍。

三、师范类高校拓展教育培训市场的途径

1.调整办学模式,引进经营理念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培训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具有产业特性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交换存在于这个活动当中。社会和个人都是培训领域交换的利益实体,是培训需求的一方,即买方。培训机构或办学实体是提供培训的一方,即卖方。在培训过程中卖方提供的产品就是教育服务,而买方必须交纳一定数目的费用从而获取参加培训的权利,并经过培训得到个人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高,增加社会竞争能力,这是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交换关系;其次,培训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实现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体能的消耗向学生提供服务,同时也获取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交换;最后,既然培训的市场机制是客观存在,作为培训机构就应该引入产业运行机制。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计算投入和产出。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及时对社会和学员等买方的需求进行反应。

2.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既然培训是产业,具有经营性,那么作为培训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以买方的需求和利益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宗旨。因为当学员和培训机构达成培训协议时,作为服务提供者,培训机构就对学员做出了服务承诺,并需要按照承诺提供相应的教育劳务,以实现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这样才不会在还没有和别人开始竞争的时候就被踢出局。

3.开发优势项目,发展特色培训

尽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是当前很多师范类高校的转型目标,但要完成专业结构调整还需时日。因此尽管很多应用性专业的培训市场很火爆,但笔者建议师范类院校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进行竞争。师范类院校在教师培养、心理学以及幼儿教育的优势是其他非专业机构难以超越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优势做大做强,打造这些培训领域的权威机构和一流品牌。另外,在其他专业方面可以采取和那些大品牌的民营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学习人家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日后的专业调整做好理论和实践储备。

参考文献

[1]俞建伟.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高等工程教育服务研究,2008(5)

[2]董兵.关于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研究,2004(5)

[3]蒋立文.略论加入WTO教育培训服务的推展.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第2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例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了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对鲁迅有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发开去,布置《我心目中的鲁迅》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别人,读有关写鲁迅的和鲁迅著的书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的能力。几天后,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大胆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这不仅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一个鲜活的多维立体的鲁迅形象,而且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语言。

±?:《气象学家竺可桢》

学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凭借课文为竺可桢举办一次事迹展览。合作提纲可以这样列:“展览内容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怎么定?该选择哪些典型事例?怎么编排?展览名叫什么?”这样的作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它源于课文,跟课文紧密相连又高于课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

例3:《春》

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谚语、古诗、文章、成语等,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春之美。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的诗句,看看在大自然中摄下的活动照、风光照。学了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吟春颂春,“音乐能手”选择唱歌,“语言能手”选择配乐朗诵,“绘画能手”选择画图,“写作能手”选择作诗……学生在这样开放的作业中,自主参与,不仅丰富了春的知识,又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潜能得以开发。

例4:《桂林山水》

学习《桂林山水》,看了桂林风光录像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荡舟在漓江上,面对如此秀美的风光,你最想做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名画家,假如你是一名歌手,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假如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假如……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闭上眼睛很快地入情入境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学韩愈赞美桂林山水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也水到渠成。然后,再引导学生课外搜集、阅读、背诵有关歌颂祖国名山大川的篇章,进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吸收与积累。

例5:《笋芽儿》

学习“笋芽儿钻出地面来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辨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一段时,先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然后,请学生结合古诗80首,结合课文插图,补充省略号内容:“笋芽儿还看到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例6:《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学了《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的文物说几句话,可以对文中的小战士说,也可以对说,或者对老乡说。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内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第3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这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熊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诗人无力改变黑暗的社会,于是把这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在了他的诗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他内心不羁的窗户,读出的是何等的放荡,何等的豪气,又是何等的无奈啊!

李白的诗表现了他的愤慨,而同作为诗人的三闾大夫屈原则通过诗表现他的痛心。

楚国的屈原留给世人的,不只是在泪罗江那亘古的一跳,还有他那流传百世的诗。“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响彻云霄,响彻的是他愤怒的声音,表达的是他痛心的感觉,流传的是他忠国的精神。

从古至今,文一直是人们心灵的窗户,感情的渲泄,无论是豪放的,还是凄凉的。

人常说:“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林黛玉。”此话不假,通过林黛玉的诗,谁又能完全读懂一个弱女子寄人篱下的辛酸呢?谁又能想像一个少女能吟出“花榭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呢?看着满地残花,想要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却“手把花锄无着处”。又联想到自己的一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何等凄凉。林黛玉这一生留下了多少诗句为后人传唱,字字发自肺腑,句句催人泪下,难道不能说诗是林黛玉心灵的窗户,是人们走进这个无助女孩心灵世界的渠道吗?

第4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浏览;梳理;形象;技巧;品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走进小说的世界,就如同走进了万紫千红开遍花的世界,而阅读优美的小说,就如同在花儿的海洋里畅游,又如同在花间徜徉。如果我们完全打开视听的大门,调动我们欣赏美的感官,就会发现读小说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诗味来。那么,如何在阅读小说时感受其丰富的诗味呢?

一、浏览全文,梳理梗概,体悟诗味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由于被小说的生动故事情节所吸引,我们常常会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不加细看,这并不是敷衍了事的读书态度,而是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看似走马观花,实则是观其大略,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自觉梳理脉络,在浏览故事的过程中,既感其真情又通其文脉,而诗意在赏析中自现。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小说中的经典,浏览故事可以抽象概括出这样几句话来:人物――祥林嫂;故事情节――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农村妇女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环境――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沈从文的《边城》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在山清水秀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孙女翠翠清纯美丽,她喜欢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而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翠。傩送相约以后来,天保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离开了家乡,翠翠的外公也忧郁地离开了人世,只剩下翠翠苦苦等待傩送的归来。

这样,在观其大略、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小说中那凄清抑郁的诗味也会在读者的心里慢慢洇开,读者在思考赏析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分析形象,明确技巧,感悟诗情

我们一旦对小说有了深入的阅读,人物形象就会在我们的心里逐渐明晰起来。小说阅读的多了,思考的深了,我们就会在对各色人物形象的欣赏中感悟到一种姹紫嫣红的诗意之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的刘备;“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曹操;“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贵……我们用心灵与他们对话,同时,他们也在默默地感染着我们,在他们多样的人生里,不都有一种别样的诗意在里面吗?

小说是通过对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而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技巧。在中国的诗词写作技法中,有句话叫“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祥林嫂,这个不幸的农村妇女,在众神给予众人“无限幸福”的时刻,其幸福被扼杀,使文章的讽刺意义及悲剧之味越发浓烈。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要刻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刻画他的眼睛。鲁迅先生的“画眼睛”技法,不可谓不高明。要写好一个人,相貌之外,言行是绝不可少的,“偷书不算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孔乙己那种迂腐穷酸样刻画的淋漓尽致;而“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短短的八个字,就把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守财奴嘴脸暴露无遗。

在小说写作过程中,“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之篇法,“抑扬顿挫,长短节奏,各极其致”之句法,“点缀关键,金石绮彩,各极其造”之字法。这些手法的运用,让我们在阅读欣赏时能感受到种种别样的美来。

三、品读意境,明晰主旨,读出诗意

优秀的小说是浓缩的诗歌,只要我们用心阅读,就能从小说中读出诗一般的意境来。沈从文先生写的《边城》,第十三章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美丽的翠翠就生长在这片纯净的山水间,自然界的动静结合,吐陈纳新,仿佛都与她内心的安静和萌动相和谐。这一段景物描写,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相比,其情景不同,但意境相通。还有,在第十三章节中写到了翠翠的心事:“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那个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宋秦观写过“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的诗句,其情其景与《边城》中的这段对人物心里的描写有相通之处,悠闲中不乏一种落寞和惆怅。

优秀小说的主旨,是文学园林中绚丽多彩的花朵,是文学江河里璀璨夺目的珍珠,是文学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星,是另一种诗意。

四、拓宽视野,比较鉴别,探其诗境

在对小说进行赏析时,可以对同类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种类的作品,及不同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都可以拿来进行鉴赏分析,深入研读,在赏心悦目的阅读研究中也能感受到其中诗的意境。

第5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鲁迅刚刚搬到砖塔胡同61号,给小俞芳的第一印象是神情严厉,让人望而生畏。然而,这一印象到第二天就变了。第二天上午,鲁迅送给俞芳和妹妹每人一盒积木。那时,积木还不多见,可把小姐妹乐坏了,马上就在院子里比着搭起来。鲁迅也兴致勃勃地参加进来。

    很快两姐妹就与鲁迅熟悉了。他们之间无拘无束,鲁迅叫俞芳“野猪”(因为俞芳属猪),而叫她的妹妹“野牛”(妹妹属牛)。于是,姐妹俩群起而攻之,叫鲁迅“野蛇”。鲁迅迷惑不解地说:“蛇也有野的么?”两姐妹仔细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是啊,蛇本来就是“野”的!

    俞芳姐妹还经常敲鲁迅的“竹杠”。北京冬天的晚上,十分严寒,那时经常有一些老百姓冒着寒风,走街串巷地卖萝卜。那时冬天的水果很少,即使有价格也贵得吓人,一般老百姓是买不起的。而萝卜就便宜了,一个大萝卜只要一两个铜板,又大又甜,可以当水果吃,所以就流行起卖萝卜来。每当卖萝卜的小贩一声吆喝“萝卜赛梨哟”,俞芳的大姐就拉着鲁迅让他请客。鲁迅的母亲――太师母就出来打“圆场”,笑着说:“这次让我请客吧!”太师母这话一说,全屋子的人顿时活跃起来。

    那时,北京街上还有一种挑担卖桂花元宵的,这种点心比较贵,俞芳姐妹不仅没有吃过,连想也没有想过。有一次,大姐异想天开,竟然要鲁迅请大家吃桂花元宵。三个小女孩你一言,我一语:“大先生,元宵多甜啊,可香呢,热腾腾的,多好吃啊,吃一碗文章都写得出来,觉都睡得香些……”鲁迅本来是不打算迁就三个小姑娘的,但是看到她们垂涎欲滴的样子,再加上太师母也点了头,于是也就同意了。结果,太师母、鲁迅、朱安、俞芳三姐妹以及三个帮工,每人一碗,一共要了九碗。

    这段回忆让我想起鲁迅的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正的英雄,其实是最温柔的人。鲁迅当然有他睚眦必报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缕缕柔情。鲁迅很多时候都是慈眉善目的。鲁迅尤其喜欢孩子,喜欢海婴和所有的孩子。

第6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兴趣是学习之母。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学深学透。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兴艺术。这里我谈谈激兴中定调的艺术。

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唱歌奏曲前要选定调子,调子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表演的艺术效果。定调准确,既可引起听众的兴趣,也为后面的表演打好基础,教学也是如此。

(一)联系实际,引发共鸣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题材与学生有共鸣之处,能使他们触景生情,联系自身实际,对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首先不说课目,合书讲到: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因此,少年时代的许多事情是难以忘怀的,往往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经这一问,课堂陡地热闹开了,纷纷回答。学生联系实际回忆儿时的生活情景,引起思维的兴趣,激发了共鸣。我趁机话锋一转,言归正传: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有趣的童年,所以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以《旧事重提》的总名写了一组回忆少年时代生活的文集,《朝花夕拾》,意即年老时才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这节课要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朝花夕拾》中选的。学生们会意地笑了,明白了我之所以提问的用意,一个个情绪都很高昂,后面的课堂教学一直很顺利。

(二)声东击西,展现意境优美的散文有其独特的诗的意境,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想象得出,这就需要教师展现意境,启发学生去想象。如我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首先提问前边所学的朱自清的文章是描写什么的,属哪种体裁?回答为《春》、散文。我就进一步启发他们想象春的意境,复述了几个景致,接着提问学生背诵古诗中描写春天美好景色的诗句,有杜甫的《绝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等。我讲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预示着生机。有明媚的阳光,醉人的浓绿,争妍的鲜花,难怪文人墨客着力描绘它,赞美它,那么冬天呢?冬天有什么?可爱不可爱?学生们叹到:万木凋零,一片荒凉,无可爱之处。我于是引导:既然没有,老舍为何赞美它?请看《济南的冬天》。这样,导语的声东,实质的击西,引入新课过渡巧妙,且学生思维跟得紧,教学效果很好。

第7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爷爷的欢欣很含蓄,我的兴奋却溢于言表,套用巴尔蒙特的诗句: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和爷爷一起看太阳。

爷爷的思维极富张力,他本是学历史出身,又自学哲学和心理学。宏观上,以先进的哲学理念树立世界观;微观上,以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待人处事。张弛有道,调度自如。我长期和他相处,感觉思维比大多数同龄人要开阔。

前两个礼拜在课堂上学习了《阿Q正传》的第二、三章,按惯例听了许多套话、假话,这在激起我叛逆精神之余,也促使我开始重新审视这篇小说。吃晚饭时我与爷爷讨论,他指出鲁迅写《阿Q正传》时笔法尚不成熟,还提供了“阿Q是国民的象征”一说,我思考后回答他:“虽然我不百分之百赞成你的说法,但我感觉我的思路被拓宽了,眼光能放远了。”他很愉快地笑笑。

类似的“太阳”我俩一直在看,他好几次不耐烦:“一到吃饭就‘嗲嗲’、‘嗲嗲’不停地问,还吃不吃饭?”只因为这是“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往前三四年,我不懂事;往后五六十年,我怕只有自己独自看太阳。

有了点岁数,曾经从不思考的关于生死的话题渐渐钻入了脑海,难免也让我这刚过十八岁的小伙子怕了起来。

我们不打捞消逝的往事,不探讨考试几分几名,不聊八卦娱乐;爷爷向我传授老一辈稳健的世界观,我向他诉说新一代对世界的乱指乱点;我崇敬他博学,他不嫌我幼稚。太阳,博大、明朗、激扬的太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为的是一起看太阳。

忽然明白杞人为何忧天:一个人总是会老的。我莫名地害怕起来,怕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只有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好在爷爷体检一切正常,让我们再一起看六十年太阳!

(指导老师:谭荣生)

简 评 >>>>>>

第8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深度阅读 与诗人对话 诗人在吟唱 我即诗人

一、与诗人对话

1.体验感悟,初步体会。

(1)体验:学生对古诗的初始阅读和感受是进入深度阅读的基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之始,教师就应让学生充分阅读诗歌文本,获得原始的阅读与感受,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

(2)感悟:学生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就会有所感悟,明白其中包含的某些道理,艺术上的巧妙之处,悟到人生的某些真谛。并在教师有效的讲解、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及阅读相关资料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原始体验进行修正。

学生在原始的体验、感悟及师生的平等交流、相互启发下会对诗歌文本的初步体会,也就是学生个体对诗歌文本的“第一印象”。

2.咬文嚼字,揣摩品味。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诗句,才有可能进入深度阅读的第一境界:“与诗人对话”。何谓古诗教学的“咬文嚼字”?我想应指教师善于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揣摩诗歌中能“牵一发以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或深刻含蓄的题旨,或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等。我认为其方法有三:(1)领会诗人创作意图,寻找“诗眼”或意境精妙的关键词句。如干国祥老师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抓住“空山”一词,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诗人开头就说“空山”,可是我们发现,这诗画中充满了景物,甚至是人的活动,为何却称为“空山”,这没道理啊?在于教师不断启发、点拨及意象的不断呈现后,学生恍然大悟:“空”乃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心里洁净,清凉幽静,生机勃勃、灵动等,同时为深刻领会诗人的心境铺垫。[2](2)深入挖掘诗歌中的看似矛盾之处,加以横向、纵向比较。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衣正单”与“愿天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乐景与哀情、物与人的矛盾都是值得揣摩的。(3)于看似平常处寻找突破口,深入挖一挖。著名特级教师邓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析王之涣的《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时,抓住看似平常的数量词“一片”设计了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问题:城,本来是高耸宏伟的,似乎该用“座”来修饰,但是这里却用了“片”字,为什么呢?在学生讨论回答后,邓教师总结:“片”,一般用来修饰比较平,比较薄的东西,如一片纸、一片树叶等,本应用“座”修饰,但这座城坐落于茫茫群山中,周围都是万仞高山,相形之下,这座城就显得可怜了,单薄如纸,而城中的士兵,更显渺小,微不足道。并让学生体会:士兵在万仞丛山里一座小城中戍守边关,这里连春风也不肯吹到,人却常年生活在此,怎不让人感到悲苦呢?[3]邓老师牵一词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诗歌意境全出,本诗主题也就不难领会了。

3.切己体察,与诗人对话。

在揣摩品味、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文本的情境中,切身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就容易达到深度阅读的第一层面——与诗人对话。如教学杜甫的《春望》,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切己体察,让学生写一段:“假如你正处于战火连绵的岁月,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你的心情如何,你会写一封怎样的书信呢,看到美景还会留心欣赏吗?”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就容易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引导与诗人对话:写几句安慰诗人的话,与诗人互诉战乱之苦,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就不难了。而这种对话基于学生深刻领会诗人内心世界的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必定是亲切的、生动的。这种与诗人的对话必定发自肺腑的,有如朋友间的促膝而谈、推心置腹也必然是深刻的。

二、“诗人”在吟唱

1.想象画面,再现情景。

想象的程度,往往决定阅读的深度。古诗教学中的想象,是指师生通过解读诗歌创造性地探求文字背后的诗人形象、情节和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想象意境及人物和性格,再现情景,为进入“诗人”在吟唱提供可能。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不妨先想象一下李白写这两句诗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他一手紧握着毛笔,两眼远望。他回想起在长安三年的生活,百感交集,胸中如翻江倒海。他想,他思,他怒,他笑,最后,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在他心灵的最深处呼啸而出,直冲云霄。他喊着,像一个巨人站在群峰之巅,顿时化作万道光芒射向四面八方……于是,李白运足了气,使出所有力量挥动如椽巨笔,在洁白的纸上一挥而就……[4]通过想象诗句的画面,还原、再现诗句的可能情景,诗人的所思所想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师生面前;诗人的形象、气质已然映入师生的心间。同时通过想象,拉近了学生心中的诗人与真实诗人之间的距离。

2.联想对比,升华情感。

在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联想对比,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诗人的理解,让诗人的立体感更强了。而这种联想对比是多元的:有对同一题旨诗歌的联想对比,如教张志和的《渔歌子》,让学生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教师以相关知识作铺垫,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比较顺利地辨出两者的异同;写的都是

渔夫独钓,两个“渔夫”都对现实不满。但《渔歌子》中的逃避现实,是向大自然寻求精神寄托、悠闲而自得;《江雪》中则以无言的愤怒、冷峻藐视社会现实、孤高又倔强。这样诗中的“渔夫”形象就跃然纸上,加深了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有对风格、性情相近的诗人比较,如屈原与李白;有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联想比较,如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还可以对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联想比较,如我在教杜甫的《春望》时,抓住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探究。问:春天里的“花香鸟语”本是大娱人心之物,诗人为何写“花溅泪、鸟惊心”如此伤感的诗句呢?学生很容易由“国破”句得出因“国家破败、战火连绵”的原因,继而让学生体会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写法。接着让学生联想读过鲁迅先生的哪篇文章,在描写哪个人物形象也运用了该艺术写法?讨论后明确:《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万家团圆、举杯欢笑”的贺新年的日子里、在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作为千百万旧中国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祥林嫂的死,人们不会去关注她,她的死如一只“猫、狗的死”,人们照样快乐,富人们照样祭祀、祝福。学生们体会了鲁迅对其深切同情的同时,加深了对杜甫的理解,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形象就活灵活现伫立在师生面前。这就是联想对比的效果,它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诗人的形象心理及性格意义。

3.“诗人”在吟唱。

在学生感同身受、想象意境、联想对比、情感升华的基础上,继而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味道,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化身作者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此时进入“空灵”状态,心无旁骛,只有画面、意境、诗人。以读杜甫《春望》为例,学生在揣摩、深入领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诗人那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情怀便自然而然在诵读中流露出来。学生在诵读,实际上就是“诗人”在吟唱。

三、我即“诗人”

我认为古诗教学深度阅读的最高层级乃“我即诗人”层面。如何做到这点呢,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做法。

1.创设情境,练习写诗。

要让师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达到“想诗人之所想,爱诗人之所爱,恶诗人之所恨”的深度阅读,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课堂“造情造境”,让学生练习写诗。并加以反复体味、揣摩,从而达到与诗人情感交融的境界。史建筑老师在执教《将进酒》时,引导学生咀嚼文本、抓住自己有体会的一句,练写诗句。有的学生将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变奏为一首词《钗头凤》:“高堂口,明镜头,容颜永驻何时有?世事恶,人情薄,白发满眼,肝肠满愁。叹叹叹!”有的学生将诗句“但愿长醉不复醒”变奏为一首词《天仙子》:“今宵酒醒别梦残,举杯复饮欲邀天。年年岁岁寂寞短,江月畔,愁渐远,秋月春风杨柳岸。”[5]一幅幅多美妙的意境啊,活脱一个个小诗人,这得益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诗歌,并巧妙引领学生练习写诗之故。

2.链接生活,向课外延伸。

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链接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化生活为诗。以诗人的视角去观照生活,挖掘生活的丰富内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以诗人的胸襟、情怀在生活当中学会观察人、事、景、物。在观察中,见物想诗,运用所学诗歌与现实相似的意境加以互相比较,心有情愫而发之于笔端;并逐步学会创作,在创作中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3.融入生命,我即“诗人”。

在古诗教学中,当诗人的胸襟、气质真正融汇到学生生命、成为其血液的一部分时,古诗教学深度阅读的最高层次便实现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及诗人们生命中的美好成分为榜样,让诗歌内化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发展为良好的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喜怒哀乐、举手投足间有诗人的影子,“我即诗人,我活着便是诗人活着”的理想境界。如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系列反映民生疾苦、表达对下层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的诗歌,生活中就学会对那些贫苦卑微的人群心怀怜悯。学了杜甫的《望岳》,在学习、生活中就应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就具备了诗人的“洒脱、悠然自得”的心态,在生活中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等等。

当然,要真正达到古诗教学深度阅读三个层级,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深入地钻研诗歌文本,带领学生挖掘诗歌本身的魅力,并在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氛围”中进行合作、探究,期待古诗教学真正进入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干国祥.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第9篇:鲁迅的诗句范文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