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导入”是教师讲授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时,尤其在幼儿园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幼儿的年龄小,注意不集中,导入新课对一堂课尤为重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人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能集中精力,产生学习的动机。优秀的教师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的导入往往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幼儿。多年的幼儿教学实践证明了重视课前的导入,能把幼儿的情绪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我们一味地像小学式直接授课,幼儿会厌烦,自己玩自己的。当然,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对于我们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课前导入很重要。刚入园的幼儿行为习惯及各种常规都不懂,在上课前幼儿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中,上课思想无法集中。在这中情况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就要采取很好课前导入法。怎样导入新课呢?“导入”方法多种多样。
一、谈话式
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新课内容,进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如绘画《伞》的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听听,教师利用多媒体放出下雨的声音,“哗,哗”的声音。哇,下雨啦,我们外出是不是需要雨伞呢?为什么?”让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小朋友下雨时都需要雨伞,因为雨伞可以为我们挡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伞》吧。”
二、谜语式
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大班常识课中的《认识风》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树儿见它摆头,花儿见它弯腰,水儿见它皱眉,云儿见它就跑。’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风)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风!”
三、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五只猴子》的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宝宝和小动物们锯完木头,一起去洗澡。每个人都把自己洗的香喷喷的,洗完澡大家有又一起开心的玩起了游戏。小动物们都和自己的好朋友开心的玩着,可是,宝宝一个人在旁边伤心的哭了起来,因为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朋友。这时候小猴子开始爬树逗宝宝开心。”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怎么爬树的吗?引导幼儿创编多种爬树动作。
四、悬念式
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可撩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如主题活动中的奥尔夫音乐:《快乐木偶》的教学导入语:出示红、蓝木偶,讲述故事开端:在木偶王国里,住着许多许多的小木偶,有红木偶,还有蓝木偶,红木偶们和蓝木偶们是好朋友,有一天红木偶出来玩了,(出示相应故事图片)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留下悬念,引导幼儿仔细听音乐。)
五、表演式
通过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导入新课。如音乐活动课中的《好朋友》的导入形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好朋友》。”这种情境表演将歌词内容体现出来的导入新课的形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六、演示式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如音乐活动中的歌曲《丢手绢》导入时可以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东西,你们看是什么东西?”(出示手绢)师示范游戏,并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叫《丢手绢》。”
七、游戏式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科学领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导入新n可这样安排:教师领导幼儿做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最后让幼儿把双手放在身体的背后,启发诱导:“咦!你们把什么藏在背后去啦?哦!原来你们把手藏在身体后面去了。伸出来看看,每个人都有几只手?两只手还可以怎么说?(一双手)。”
关键词: 二语习得 课堂教学模式 重要性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掌握一门外语无论对今后的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学习外语最主要的手段,但是人们走出校园后发现自己的外语水平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开始怀疑外语课堂的必要性,甚至提出取消外语课堂教学这一模式。针对很多人的质疑,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比较全面地说明了外语课堂教学的优势及必要性。
二、区分外语与二语
首先,我们要明确外语(foreign language)和二语(second language)的概念和区别。在过去,外语经常被用来同本族语(native language)进行对比。近几十年,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各种非本族语都称为二语,于是二语和外语几乎被用作同义词,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在中国,才有必要把二语和外语进行概念上的区分。Stem(1983:16)认为,外语是在使用目的语的民族、地域界限之外学习和使用的非母语的语言;而二语是在使用目的语的语言社区内学习和使用的非母语语言。因为二语经常是语言学习者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或被认可的语言之一,是人们参与经济、政治生活或接受教育所要使用的语言,例如出国、同操目的语的人交流、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或阅读外国科技著作等。二语学习者拥有更多的语言环境,可以用非正式的方式自然习得;而外语学习者没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因此需要课堂教学等正式教授手段或其他的途径来补偿语言环境不足的缺陷。
三、外语习得的途径
目前在中国,外语环境相对过去增加了许多。在一些跨国公司,某些外语被用作工作语言;主流及非主流媒体都增添了外语的新闻报道、娱乐节目和广告;各种外语教科书、读物和音像制品应有尽有。除此之外,人们还人为地制造了各种利用外语交流的机会来提高外语水平。在这样的形势下,是不是就像很多对课堂外语教学质疑的人所说的那样,可以取消课堂教学呢?
致力于课堂正式教授效果研究的Long(1988)从语言习得的四个方面对课堂正式教授和自然习得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在习得的加工处理中,课堂正式教授和自然习得间存在相似点和不同点;在习得路径上,课堂正式教授和自然习得的否定句、问句和词序的发展路径是一致的,跨越既定路径中的某一步的课堂正式教授没有效果;从习得的速度上来看,至少有四项研究表明,正式教授同自然习得相比较,具有速度上的优势;从语言水平上来看,接受正式教授的学习者比进行自然习得的学习者掌握更多有标记性的结构。从研究结果来看,所有的有关比较正式教授和自然习得的研究,都是以学习者同时兼备两种选择为条件的。在中国这种没有外语环境的条件下,正式教授就更加具备必要性。
四、外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外语课堂提供最佳的可理解性输入
可理解性输入对二语习得十分重要,研究者们分为“有接口”和“无接口”两个阵营。“有接口”观点完全肯定课堂正式教授的作用,认为二语习得同母语习得相似,同时也认为有意识地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可以慢慢转化为自然习得,明确知识可以转化为内在知识,对语言的加工从控制加工转化为自动加工。这种转化是通过使用、操练、程序化和提高意识等过程完成的。这些过程是在课堂提供可理解性输入之后,在课堂上完成的。最激进的“无接口”观点的倡导人就是Krashen,他明确区分了学习和习得这两个概念,认为两者之间是没有“接口”、不能互相转化的。他认为,课堂正式教授之所以具有速度优势,是因为课堂为习得提供了可理解的、更适合习得的输入(Laren-Freem an,2000)。
Krashen对可理解性输入有特殊的定义方式:可理解性输入是听到或看到的、稍稍超过语言学习者目前水平的语言知识。含有学习者已经知道的或超过学习者水平太多的输入对习得没有帮助,语言输入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对语言习得有所帮助。他总结了输入理论,认为输入有四个条件:简化的输入、可理解性的输入、消极反馈输入和足够的输入。输入简化的条件是根据保姆式语言的外国式语言对语言习得具有帮助提出的。消极反馈输入是指反馈给学习者交流的不成功信息。最后一个条件是足够的输入,但可惜的是没有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说明多少输入才算是足够的输入。输入对中介语言的习得至关重要:在中国外语学习的条件下,虽然有限的语言环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输入,但这种输入是学习者随意选择的、杂乱无章的,不具备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循序渐进的科学性,而外语课堂恰恰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外语课堂是唯一具有满足这样要求的选择。
(二)外语课堂提供输出机会
对于习得来讲,只有输入是不够的,因为当学习者听、读的时候,经常可以不用句法就能理解意义。但如果要求学习者输出,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输出会迫使学习者从语义加工转向句法加工。传统上,人们一致认为输出不是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方式,而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练习。
Swain这样定义可理解性输出:可理解性输出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推动学习者不仅传递一种信息,而且传递的方式准确、连贯、合适。并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中理解输出的四种功能:注意、假设检验、超语言及流利性强化。1)注意(noticing)可以帮助学习者认识他们想表达的语义与实际表达语义之间的差距,刺激学习者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并巩固已有的知识。2)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指理解性输出的交互式行为进入意义磨合,检测过渡语(interlanguage)的理解程度和比较集中提取的语言良性结构。3)超语言(met linguistics)指语言知识的控制与内化。当学习者产出语言处于某种真实的语境时,目的语终端产出的“心理语言”具备深化学习者知识形式、语言规则和思维意识的功能。4)流利性强化(fluency enhancement)指学习者在理解性输出的过程中语法符号的完善和句法处理的自动化。
在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中,外语课堂是最可靠、最稳定地为学习者提供输出机会的环境,只有在外语课堂上,学习者才能在输出之后,得到老师或同学有效的反馈,才能让输出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外语课堂提供互动机会
从学习者个人的角度讲,课堂能提供输出的机会。而把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时候,他们的输出就构成了互动的一部分,或者说,互动为输出提供了平台。Ellis(1984:95)认为互动促进语言发展,因为互动是一种解码的手段。当传递的信息中包含超越语言学习者当前的语言能力的语言项目时,学习者仍然能推断出信息的内容,或者当语言学习者利用语言知识修饰或补充输出时用到的语言知识时,互动就充当了解码的手段。因此,互动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对某一语言形式的操练。中国外语课堂的系统组织性、稳定性是其他任何形式所不具有的,这里是互动的最佳场所,因此,语言习得研究中对互动作用的肯定更加说明了中国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从互动的角度讲,外语课堂的优越性还表现在教师的作用的方面,师生互动是互动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交际,语言交际能力不是教授这一环节交给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滋生的语言实践培养起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乃是加强学生语言实践、养成语言交际能力的至关重要的手段。
五、结语
我们今后应该在外语课堂教学原有的优势和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同时,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外语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Ellis,R.Classroom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 Perganmon,1984.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Swain,munication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ve input and comprehensiv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 Gass & C 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4]Skehan,P.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的发生是个体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触发因素暴露之间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病理本质为气道慢性炎症,临床特点表现为喘息、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反复急性发作或慢性持续,严重者导致不可逆性肺功能损伤,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命质量。多数患者需要结合急性期缓解治疗和慢性持续期预防控制治疗,以期达到和维持长期症状控制的目的,哮喘病已经成为一类世界性的高治疗需求和高经济负担的慢性疾病[1,2]。来自WHO的《哮喘全球负担》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亿人罹患哮喘,预计到2025年哮喘患病人群将额外增加1亿左右[3] 。我国最近20年间的研究数据表明儿童哮喘患病率不断上升, 1990年、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分别为0.91%和1.54%[4],2008 年在重庆、北京和广州市的调查显示0~14 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分别为7.45%、3.15% 和2.09%[5]。
哮喘病对患儿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生存与经济负担。我国一项对8 510名哮喘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1年内42.74%的患儿因病缺课在10天以上,7.99%的患儿因病缺课达2月以上,5.64%的患儿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 [6]。我国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62%的哮喘患儿家庭用于治疗花费每年1 000元以上,14%的哮喘患儿家庭用于治疗花费每年5 000元以上。
哮喘可起始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尤其以儿童时期起病为多。我国资料表明4岁以前起病者占46.6%,5~9岁起病者占21.0%,即10岁以前起病的达67.7%。有研究证实,哮喘患者早期即可发生气道重塑的病理变化,哮喘的疗效及预后与开始抗炎治疗时的病程长短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可能避免发生不可逆气道阻塞,有利于肺功能恢复从而增加完全缓解的机会。但是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率仍较低。哮喘儿童患病后能得到及时诊断者仅占 5.5%,发病3年诊断率不足50%。
针对全球范围内哮喘患病率逐年增高的趋势以及哮喘病诊治的高额经济负担,WHO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于1995年制定出“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GINA)”,目的是让医生在哮喘诊断治疗和管理中有可遵循的指南及标准。随着哮喘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的理念推动下,GINA于1998、2002及2006年被三度修订更新,不断将最新哮喘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证据纳入GINA,尤其是2006年提出了以“哮喘控制”为治疗目标的理念[7],再次让广大临床一线工作者深切认识到哮喘病仍不能彻底治愈,需要执行长程管理方案才能达到和维持患者长期控制,确保正常生命质量。2009年5月,GINA执行委员会儿科专家组首次了 “5岁及其以下儿童哮喘诊断和管理的全球策略”[8],体现了该年龄段患儿特有的哮喘自然病程、哮喘诊断和治疗管理方面的特殊性[9]。2012年6月,来自于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院(ACAAI)以及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的专家组成了哮喘变态反应和免疫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Asthma Allergy and Immunology,ICAALL),发表了“儿童哮喘国际共识(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Pediatric Asthma,ICON)[10]”,此项共识综览迄今全球七大主流儿童哮喘指南,强调了儿童哮喘管理理念的共同点――疾病控制是哮喘治疗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将患儿及其父母的教育工作与卫生服务专业人士的教育工作共同结合起来。确认和避免哮喘的触发因素在疾病管理中相当重要,应规律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便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儿童经合理的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和减少未来患病风险,哮喘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表型特异性治疗,也就是个体化治疗。
近1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致力推广贯彻执行GINA。我国于1993年制定了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于1998年、2003年、2008年三次修订更新[11],并在全国大力推广。尤其是在近2年来,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的发起下,开始探讨如何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进行全科医生和基层儿科医生关于《中国儿童哮喘防治指南》的推广工作,2010~2012年,学组利用网络巡讲和全国儿科呼吸年会继续教育的平台,围绕儿童哮喘防治指南,精心设立国内外专家讲座并结合病例讨论分析,教育课程的受众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万余名儿科医生,以期待通过不断推进和提高广大基层医生了解最新指南动态的认知,并应用于医疗实践来改善哮喘诊疗。
如果结合西医学,又与西医内科学有所重复,教师面 临同样的困境。对于七年制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 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尤其不喜欢老师在宝贵的课堂 教学中重复_些在教材中随处可见的内容。特别对 于骨伤专业的学生来说,_些学生认为中医儿科学 与他们将要从事的骨伤专业关联性不多,学习目的 不强,热情不足。因此,如何吸引这些学生学习中医 儿科学是老师要面对的更大挑战。
1强调儿科学的特点
学生们很实际,第一堂课都来体验,倘若教师讲 课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就很少 见到他们了。因此,第一堂课一定要精心准备,充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的第一堂课是中医儿 科学基础,上课伊始,谈到学习儿科学的意义时,除 了讲述一般的意义,还应特别强调学习儿科学对于学生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学生都是20出头的青年 男女,恋爱是他们必然经历的重要事件,结婚生子是 他们不久将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醒学生,应该将 儿科学作为未来生活的必修课。儿科学有自身特 点,不是内科学所能代替的。因为孩子不是成人的 简单缩影,小儿有自己的生理病理特点,需要特别了 解。如望闻问切四诊的应用,小儿与成人就有很大 不同。问诊在成人四诊中很重要,而儿科素有‘‘哑 科”之称,问诊有一定困难;小儿寸口部位短小,又 易哭闹,切脉亦难。但小儿肌肤柔嫩,反应灵敏,因 此望诊和闻诊在小儿四诊中尤为重要,年轻父母和 医生对小儿的反应要像艺术家一样有挑剔的眼睛、 敏感的耳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抓住要领,不 至于酿成不良后果。例如怎样从孩子的哭声判断其 诉求与病状,从孩子的唇色了解病情等,这样将枯燥 乏味的理论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同学 很大的兴趣。
在讲解临床各论时,也时时注意突出儿科特色。 如讲授口疮一病时,学生以为口疮即相当于西医学 的口腔溃疡,似乎与过去所学没什么特殊区别。老 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找出口疮与口腔溃疡 的不同点。经过启发,学生发现口疮是小儿特有疾病,为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有发热症状,病在表,多为 实;而口腔溃疡不独小儿,成人亦患,是慢性反复发 作的疾病,一般不伴发热,病在里,多为虚。通过这 样的比较,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口腔溃疡的认识,又 增加了新的知识,拓展了思路,知道同样的口腔溃疡 有不同的内涵。这样的学习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 的思辨力。
2注意结合中医经典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学习 临床课程时能够回忆起中医经典的学生为数不多。 大多数学生的经典知识与临床内容是脱节的。根据 笔者的临床与教学体会,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经典, 既能提升学生临床认知能力,也能加深对经典的理 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结合经典。小儿疾 病以外感热病为多,最常涉及《伤寒论》及《温病学》 内容。儿科学中时行疾病学生容易与温病联系,有 些疾病不易联想到温病,如肺炎、川崎病等。容易理 解的疾病,要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如麻疹、丹痧为 热毒温邪,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病在肺卫,要引导学 生用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认识;水痘、手足口病则为 湿热毒邪,皮疹为丘疱疹,病在肺脾,就要用三焦辨 证体系认识。对于那些不易联想到温病的疾病,要 引导学生寻找温病学的证据,如流行性、传染性以及 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表现。学生自己找到了证据, 理解自然就很充分。通过具体病例的学习,学生既 对温病学中的一些理论有了切实的了解,又能从温 病学理论的高度对具体疾病有所认识。教学没有停 留在照本宣科上,学习便有了深度。
经典理论如此,经方的应用亦如此。小儿为 “纯阳之体”热病多见,一般认为《伤寒论》之经方 辛温大热,似乎少有应用,实则不然。咳喘之疾是儿 科临床最主要的病证,麻黄汤、小青龙汤多有作为。 如在“肺炎喘嗽”一病中,三拗汤从初期用到极期, 功不可没。但笔者提醒学生要时时注意小儿脏腑娇 嫩、脏气轻灵之特点,对麻黄、桂枝大辛大热之品,不 可堆砌,取其中病即可,故选用麻黄汤去桂枝之 三拗汤,而弃用麻黄汤。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对小 儿特点、肺炎喘嗽以及经方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有了 提纲挈领的认识。这是学生自学不易体会的,教师 的教学作用显而易见。
3引导鼓励学生创新
关键词:STS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3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STS教育作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以应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挑战,尤其对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STS教育概述
1.STS教育界定。STS即英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STS教育在这里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STS教育体现了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的导向,将科学教育与自然、技术与社会紧密联系,突出了科学教育的实践性、生活性,是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STS教育狭义的理解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统整;广义的理解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从各自学科之间通过教育方法进行研究的统称。STS教育不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互为排斥的传播,而是三者有机协调、融合与沟通,是从统整角度审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STS教育是统整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体现。STS教育重视培养幼儿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与社会生活,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交融。STS教育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提升。
2.STS教育的特点。STS教育在科学、技术、社会的整合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在共性教育理念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是科学教育的新的理念。
(1)融入当念、社会环境、人的生活。STS教育的核心,就是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整合起来。一方面,体现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的结合,将传统的一门或几门的独立学科整合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与布鲁纳提出的“信息加工整合理论”相一致。另一方面,关注学习者作为现在与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具备的素养培育,以人的需要、社会需要与科学需要为开展科学教育的出发点,促进社会进步。再有,STS教育重视环境、能源、人口、粮食等全球性危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尽可能的反映到教育中。
(2)跨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STS教育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习俗等领域,在教育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提倡整合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的内涵,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综合运用,以跨学科的课程整合观实现教育目的。
使课程具有科学基本性、科学基础性、科学范例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幼儿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更适合幼儿基础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3)更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STS教育关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的删繁就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兴趣、探索的教学方式对知识体系进行取材,使其内容更精练、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自然环境中,充分发挥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奥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科学现象,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使受教育者得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教育的同时,能综合地解决实际问题。能更典型、具体、实际地培养幼儿科学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二、STS教育启示
传统的幼儿科学教育禁锢于幼儿园,关注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将知识经验的积累放在首位。STS教育作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更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1.课程目标渗透STS教育。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与追求的终极目的,如何明确与制定课程目标至关重要。STS教育目标力求反映科学教育与自然、生活、社会的联系,体现来自生活,来自自然的生态科学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对新的科学教育问题,通过探究活动,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建构,始终对学习保持高度兴趣,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STS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有充分的相同点。提出的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周围事物的关注,运用自身的感官通过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幼儿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结果。积极探索人的身体奥秘,亲近大自然,对动物现象感兴趣,能从生活中认识与解决数量形时空的关系,体现了《纲要》。
2.课程编制渗透STS教育。STS教育视野下的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编制应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课程,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发展的课程。STS教育认为课程是生成的、动态的、是适合具体的班级和具体幼儿的。STS教育科学课程是在环境、幼儿经验、教师经验、社区生活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STS教育课程内容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内容组织应该按照幼儿生活逻辑和兴趣发展逻辑进行网络化构建。STS教育高度关注对幼儿大自然、大社会的兴趣,注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了解生活的、学会生活的感情与能力。
STS教育课程编制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的关系,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自主获得知识的体验,不是通过知识的传授获得知识,而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解决获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STS教育,初步培育幼儿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
3.课程结构渗透STS教育。课程结构是通过一定的课程组织方式,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的课程要素编制成可以实施的教育行为模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因此,课程结构是教学过程的基础。STS教育课程结构体现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强调问题意识,力图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的整合成一个统整结构,通过这种统整结构,协调各课程领域关系,优化课程过程,实现教育目的。在STS教育课程结构统整中,课程结构要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阶段认知水平处于感知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思维方式。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自我认识的真实。生活中的日月星辰、冰雹雪雨、雾电雷暴、山河湖海;树木、花卉、蔬菜、水果;鸡鸭鹅狗、猪马牛羊、鼠兔蛇猴等都是能够引起幼儿参与与兴趣的内容,要建构统整的课程结构模式,创造更多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课程结构,引领幼儿主动地在生活实践中统整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实践科学,提高科学素养,实现科学知识与科学经验,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实现。
总之,我国幼儿科学教育课程发展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也存在着我国特有的困难和问题,这给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STS教育正是人们在科学教育领域中找到的一种对于挑战的应答。STS教育作为一种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将STS教育科学的应用于我国幼儿科学教育实践,是需要幼儿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目的: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儿科学教学实施专职教师负责制。实施3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成绩稳中有升,师生交流增多,教学效果明显,专职教师负责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我校为寻求新的发展方向,逐步由成人教育向高职教育过渡,形成成人教育与高职教育并存现象。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此,临床课教学由以前的全部由外请临床医生承担变为引进部分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完成。我校于2001年开始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专职教师负责制,实施3年多以来,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实施情况作总结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专职教师负责制的实施背景
儿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防治疾病,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其内容涉及广泛,有些与内科学有交叉、重叠,但儿童决不简单是成人的缩影,他们是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中,因此,既要突出儿科学的特点,又要避免与内科学内容上的重叠,在教学上有一定难度。我校以往儿科学授课全部由外请教师承担.所有的老师都是临床医生,每位教师每学期仅授课2~3次,且教学内容为自己熟悉的领域,缺乏系统性,再加上繁忙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他们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有限,甚至出现停课、漏课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从2001年开始从外单位引进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并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儿科学教学中首先实施专职教师负责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儿科学的教学现状。
2专职教师的素质要求
2.1热爱教学,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是实用性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我校又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所以教学是学校的工作中心。引进的专职教师须经过一个试用阶段,然后经学校相关教研室及专家组综合考核认为“合格”后方才引进。
2.2要有全面扎实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预防工作的重视,使整个儿科疾病谱与20年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授课时不仅要突出“三基”内容,还要适时改变教学内容,重新修订和编写教学大纲,这就对以前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专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及跨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胜任专职教师,必须具备儿科学各系统知识,并对有关研究动向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专职教师虽然来自临床一线,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临床专职教师必须保证一年中至少有1/3的时问从事临床工作,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2.3有一定的儿科学教学经验专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能力。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向专职教师传授经验,专职教师可以通过上公开课、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4因人施教的能力我校目前正向高职学院过渡,形成既有大专生又有本科生;既有脱产班又有业余班,由于学生来源、层次及培养目标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对脱产班的教学应侧重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业余班(包括本科班)、夜大班的教学,应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更新及介绍各系统疾病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技术在本学科应用的情况。
3专职教师负责制实施效果
3.1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医学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更重视学生的思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第一节课时就阐明学习儿科学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各科之问的密切关系,激发起学生“维护儿童健康”的使命,使学生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全面的医生,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儿科医生的使命感更神圣、责任感更大。
3.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专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较熟悉,在教学中可更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还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自己动手编排多媒体课件,例如在讲授液体疗法各种溶液的配置时,可通过插入表格及动态图形的方式使讲解的内容更直观化。由于专职教师要承担儿科学教学的全过程,更易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帮学生总结一些疾病的共性及规律。例如,营养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缺铁可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乏蛋白质和热卡可导致营养不良。这3种都是儿科最常见疾病,原来分别在不同的系统疾病里由不同的老师讲授,每一位老师都要重复讲授上述每一种物质缺乏的病因。其实,营养性疾病的病因有共性,不外乎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加、丢失过多这四种原因。专职教师在第1次上课时指出这一规律,以后在讲授其他营养性疾病时就可加以运用,既节省了时间,又强化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3有利于教书育人,提高学习成绩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生不仅可提出学习中的问题,甚至连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更加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及医德教育。每学期本学科结束时,专职教师可针对性地通过课堂答疑方式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做到巩固复习,加深学生的记忆。考试组卷严谨,各种题型分值配比适宜,通过随机抽卷进行考试。回顾3年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不及格率及补考人次较过去明显下降。
3.4注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去因没有专职教师,儿科学近十年未开过见习课。为加强学生的动手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专职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在三甲医院安排了儿科见习课,让学生走进病房,接触患儿,亲自采集病史,做体格检查,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疾病作出分析和判断,教师则重点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此举在教务处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受到一致的好评。
4目前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临床教学; 质量; 提高; 儿科
中图分类号: R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72-01
医学是一门不断地将医学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于各领域的医学服务学科。面向新世纪,培养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高质量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和目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作为医学教育的走向,终身学习作为合格医生的基本素质已经为教育界和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所认同。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多角度规范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儿科作为临床学科之一,医学生在学习儿科学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因而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故近年来我们对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对策,加大对儿科学习的管理,增强儿科临床教学意识,提高了儿科教学质量。
1 影响儿科教学质量的若干因素
1.1对儿科特殊性的了解未达成共识
综合医院的儿科是一个小科室,许多人都觉得儿科只是成人的缩影,很简单,加上儿科又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独生子女家长要求高,而患儿病情瞬息万变,解释工作稍做不到位,就会产生医疗纠纷,故从事儿科工作风险大,加上收入低于成人科室,实习生也常不重视儿科实习,同时儿科医生所面对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不能表达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或难以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的患儿,因而要求儿科医生应具有更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采集病史技巧与语言沟通技巧,这些在传统的儿科学教材中并未涉及。
其实,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不同年龄患儿之间也是不尽相同,往往同一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患儿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天数都是不相同的,危重患儿的液体疗法更是复杂多变,每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用药量与中毒量的接近等,这些都是成人科室无法相比的。只有了解儿科的特殊性,才会重视儿科。带教老师应注意强调儿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医学生对儿科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唤起求知之乐。
1.2医院对儿科临床教学重视不够
医院领导、医护人员对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认识和重视不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医院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自然而然地出现重医疗、轻教学的做法;在人才引进方面也注重经济效益好的或手术科室,日常工作中医院领导往往忙于医疗卫生开发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未能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医院中心工作的位置;在设备引进方面,要收回成本,医院对儿科倾斜不够,造成儿科设备陈旧,年轻医生和学生学不到新东西、新知识,故大多学生对儿科实习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儿科临床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1.3儿科教师带教意识淡薄
儿科临床带教老师同样肩负着医疗与育人的双重职能。由于儿科工作繁杂,治疗一个患儿常需付出几倍于成人的时间,但收入在综合医院儿科永远是居后,他们的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导致带教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医教矛盾的困扰,医疗与教学相比,医疗带来的经济效益更直观,社会作用更突出,加上目前职称评定强调外语水平、科研、论文量化指标,对临床教学量的多少及教学效果并不注重,从而导致临床教学意识淡薄,甚至认为参加教学是一种负担。
1.4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供大于求,毕业生自主择业及考研对临床教学存在一定的冲击。医学生毕业实习期间不得不忙于应聘,参加省、市人才交流会,忙于写自荐书,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实习精力,有的明知择业无望,也还是到处奔波,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用人单位对应聘学历的高移,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导致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数大增,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精力用在考研的复习准备上。据统计,考生多数榜上无名,他们忙于各种考研辅导班,大部分临床实习时间付诸东流,加上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打算搞经济效益较差的儿科,从而使儿科临床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2 提高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
2.1坚持重教强医、科学办院的方针
针对上述诸多不利因素,应当切实采取相应措施,明确教学医院不同于其他医院,除了具有救死扶伤的共性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办院思想。使领导及教师都明白,教学工作不能脱离医疗单独发展,必须以医疗为依托,以科研为先导,做到教、医、研三个方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坚持重教强医、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
2.2 加强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儿科临床教学的要求,我们应该每年定期召开教学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临床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使临床教师认识到,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合格人才的塑造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医院必须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认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制定《临床教师考核条件》、《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决定》、《临床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鼓励教师多写教学论文,把教学质量作为年度考核及晋升晋级的重要标准,儿科每年90%以上课程由讲师以上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加强教学查房,坚持一病一课制度,引导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强化儿科特点与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严格学生出科考试、考核制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明确科学教育和家园结合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作用,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已形成当代教育的格局,家长是教育的丰富资源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家园互动有利于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因此,我们要求家长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来,与幼儿园共同开展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探索科研活动中家园合作的形式
1.多种形式搭建家园互动合作平台
为了赢得家长的支持,使家长明确我们的教育情况,我们采取了讲座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及作用,促使家长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建议家长以幼儿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探索活动中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我们从家长园地中开辟一块专栏为科学教育专用,向家长宣传幼儿科学教育的常识、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家长信箱”、“家园互动窗”等形式,根据科学教育活动情况和当日开展游戏的情况,在专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展示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展情况。
我们还倡导家长在工作忙碌之余,每天利用十五分钟时间来解决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便孩子回园后彼此交流、互惠互利、共享问题与经验。例如“我喜欢的动物”活动,家长们面对孩子们提出的“什么动物跑的最快?”“海马宝宝怎么来的”等疑惑,要和孩子共同查阅有关资料,寻找答案。这种家长与幼儿个体的共同研究学习既帮助孩子养成了好问、爱探究的研究性学习习惯,还带动了班级群体,形成了孩子们个个爱质疑爱探讨的学习氛围。
2.充分利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
首先,我们鼓励家长主动为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教育资源,使家长知道每一种教育资源都是孩子开阔视野的最好的学习课堂。在教师的发动下,家长积极行动起来:在园林处工作的幼儿爸爸带领孩子们认养“亲情树”,在农场工作的幼儿父母请全体幼儿去摘石榴,品尝新鲜的水果……其次,我们可以把有职业专长的家长请来幼儿园指导科学教育活动,促进教育活动的互补性。如:我们请在消防队工作的家长来园讲解防火灭火的知识,进行现场表演,增强幼儿对火的感性认识。
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不仅可以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而且可以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如何把高深的科学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给孩子。促使家长不断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深受家长孩子喜爱的“亲子科学小制作”
我们组织的“亲子科学小制作”活动不仅调动了家长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还增进了亲子情,同时又为家长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家长来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开展科学小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避免了家长以观摩者的身份出现和被动静态地了解孩子的现状,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特点,从而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每年一次的亲子科技小制作活动使家长感到:这不仅仅是和孩子共同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使家长明白了废旧物品做成的玩具照样可以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孩子在与家长共同探索过程中提出的许多问题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科学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4.把握日常生活中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家庭是生活化的最好体现,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家庭中现有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如:帮助幼儿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不同功用;认识制造各种家具的不同材料;观察、记录不同种类花草的生长过程;告诉孩子人的生长经历等。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有个幼儿在看到青蛙的时候问:“青蛙为什么是草绿色的呢?”家长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原来青蛙的颜色是由它体内的色素所引起的,绿色的青蛙因为体色和周围环境相似,具有“保护色”存活下来。孩子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老师,于是老师就组织了“动物保护色”的活动,让孩子简单了解自然界中许多动物身上具有保护色,并且通过实验和主动探索活动,使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作用,在此活动中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究能力和爱心。
[关键词]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53-01
儿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系统、综合多病种的临床学科。儿科医学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其病种繁多,跨年龄阶段大,亚科分类多,工作量大;病儿不能表述主观体验,家长护子心切,容易激动等特点使儿科临床医学生无所适从,这对儿科临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不仅仅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1 打好临床基础知识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谈不上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儿科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有了扎实的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可结合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等现代知识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培养自身探索前沿科学知识的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举办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比赛等,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儿科医学知识掌握,以达到培养有牢固的医学基础,有创造和开拓的能力,有对实际工作较强适应能力,并具备一定综合科研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之目的。
2 培养儿科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儿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既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指导学生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时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病例的导人和问题的设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并使学生面对真实病人,研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使学生们由原来的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例如,针对婴儿腹泻的病例讨论,首先让学生复习课堂理论,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明确婴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再让学生到临床查看患儿,由学生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直观地掌握由于腹泻导致的不同程度脱水患儿的临床表现,并根据临床表现制订出科学的补液方案,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有机结合。
3 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培养正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己有所了解。当一位新病人人院后能迅速做出诊断,为什么做这样的诊断,它和临床、基础理论是否相符,它应与哪些疾病鉴别,给出诊断依据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激发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热情。儿科临床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过的理论在毕业学习中进一步吸收、消化、理解的过程,是为今后转人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个坚实、较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临床实习时,带教教师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工作伙伴关系,多与实习医生交流,对他们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充分尊重实习医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4 尊重病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得到病人的理解信任,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尊重病人。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冈。我们提倡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病人的角度,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尽自己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另外指导他们勤查房,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多与病人沟通,注意倾听。通过与病人交谈,能深人了解病人及家属,同时能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和保健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能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5 培养儿科临床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
临床医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而这种服务需要在与其他医生、护士的协作中实现。因此,良好的医生与患者交流、医生与患者家属交流以及医生与其他医生、护士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愿,协调双方的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儿科临床医学生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的培养他们交流能力,学生必须从个人形象、行为举止、说话技巧、倾听技巧等人际传播要素的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医学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提高了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
6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强调循证医学思维的意义和重要性。所谓循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以最新的系统研究结果为主要依据,而不能单凭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或依据零星文献上研究报告来处理病人。循证医学不盲从经验,也不完全排除经验,它通过系统观察获得临床经验,并依照系统,严谨的研究和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以科学依据、平均数据、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终点来评价疗效。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医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围绕这几个方面训练学生:提出患儿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将研究的结果指导患儿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儿科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3) :161-165.
[2] 宋艳秋,袁长吉,刘小玲.等.毕业实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