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对浪费粮食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浪费粮食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浪费粮食的看法

第1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让我学习和背诵古诗,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我背古诗,还向爸爸妈妈发脾气。可是自从过了那个星期天的早晨后,我对古诗的看法就改变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妈妈因来不及买饭而让我吃昨天晚上剩下的饭。那时的我以吃惯了面包,不想吃剩饭,就把妈妈热的早饭全倒了。

“逸波,吧《悯农》这首诗背一遍!”妈妈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三个字就在我嘴边,可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你知道吗,农民叔叔阿姨们春天要播种麦苗,耕土撒种;夏天,当你在家吃着雪糕、看着电视时,他们正在给庄家浇水施肥;秋天到了,他们还要开着拖拉机,收割麦田;冬天,当你吃着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时,他们,却在整理着麦田,为来年开春的播种做着准备!”妈妈告诉我:“妈妈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你的姥姥姥爷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你看他们是不是每天都那么辛苦的劳动?”

听了妈妈的话,我豁然开朗:“哦妈妈,我知道啦!李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让我们节约粮食呀?!”

“对,真聪明!所以你现在呀好好吃饭,不能浪费粮食,做一个不浪费粮食的好孩子。”妈妈高兴地说。

《悯农》,不仅让我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激发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要为祖国报效的志向!

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母亲,在垃圾站旁捡着破烂,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娃娃。近一看,这个婴儿竟然没有手臂!原来,那位母亲为了给孩子按上假肢,白天搬啤酒瓶,下午捡破烂、作零活来挣钱,晚上还要照顾婴儿。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就如同我的老师,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古诗,就如同我的同学,与我一起学习;古诗,就如同我的伙伴,伴我成长!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不做叛国奴、好好学习、珍惜时间……

第2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摘 要: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善于小中见大,抓住生活细节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针对浪费粮食,要开展勤俭节约教育;针对关心班级,要开展集体主义教育;针对父母关爱,要开展感恩亲情教育;针对互相帮助,要开展团结友爱教育。

关键词:生活教育;学生管理;生活细节;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100-01

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从细微处入手,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既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又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认真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抓住生活中稍纵即逝的一些细节来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从而健康成长。

一、针对浪费粮食这一细节,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当前,很多学生在学校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班主任发现,许多学生有浪费现象,吃不了的剩菜、白花花的米饭馒头被他们倒掉。这些细节被班主任发现,但没有马上进行教育,而是用手机拍摄下来,制作一组幻灯片。然后,在班会课上向学生播放。幻灯片中,展示粮食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加工成大米、面粉的过程,展示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观看之后,班主任引导学生谈一谈观后感。这时,许多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班主任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想法,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不仅浪费宝贵的粮食,而且辜负父母辛勤的付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吃多少买多少,以不浪费为原则。最后,班主任进行总结:每一个人都坚持勤俭节约,生活中就会减少很多浪费。要知道,我们浪费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这堂生动的班会课,让勤俭节约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脑海。

二、针对关心班级这一细节,开展集体主义教育

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很少懂得关心他人,缺少集体主义意识。在班级中有一位瘦弱的女生,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绕到讲台前,将投影幕布收起来,并把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把班级的窗户关好。这些细节被班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对这位女同学进行大力表扬,对她关心班集体的行为、思想给予充分肯定。班主任要求其他同学回忆一下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关心集体的行为,和这位同学相比自己有哪些差距,出现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自己的思想中没有集体观念。接下来,以此为契机,班主任组织了一场以“我爱班级,我为班级出力”为主题的专题讨论。学生针对班级工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期望。通过这次讨论,学生的集体意识显著增强。自此,班级的卫生角经常有人去整理,窗户定期有人擦拭,班级中一些没有分配的任务也被一些同学抢着做,集体主义观念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三、针对父母关壅庖幌附冢开展感恩亲情教育

初中生和长辈之间存在代沟,同时,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时会有一定的叛逆心理。这时候,他们通常对父母的关爱感到厌烦,对长辈的一些表达方式不够理解,甚至与长辈对着干。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认真捕捉生活细节加以教育和引导。比如,寒流突发而至时,许多寄宿生的父母冒着严寒,骑着电瓶车、自行车为孩子送上棉衣,加一床棉被。看着寒风中冻得脸色发青的父母,班主任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然后,在班会课上播放出来,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场景自己有什么感受,并组织专题讨论,讨论父母是如何关心爱护子女、子女应当如何回报父母。要通过这一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分析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现方式。这样,学生对父母深沉的爱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源于学生生活的教育引导活动,创设了充满爱的情境,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更为强烈,强化了感恩教育,密切了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利契机。

四、针对互相帮助这一细节,开展团结友爱教育

班级是一个整体,要想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班主任需要抓住契机弘扬正能量。班主任可用正面典型来带动学生,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曾有一位学生不小心扭伤脚,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宿舍的其他学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每天架着他前往餐厅吃饭,架着他到厕所大小便,并且帮他洗餐具、洗衣服。这样的行为,充分体现出同学之间的帮助和关爱之情,班主任将其发掘出来在班级进行表扬。班主任号召全班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学习他们主动帮助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并针对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展开开放式讨论。学生们纷纷表示,应当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以后遇到有困难的同学,他们也会积极给予帮助。班主任因势利导,动员班级学习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二帮一、三帮一的方式帮助学困生,向学困生传授学习技巧,让他们跟上集体的步伐。可见,团结友爱在班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班级的氛围会更加融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细节教育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发掘学生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长。

作者简介:王剑(1981-),男,江苏通州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吕建忠.浅谈生活教育与初中生管理的关系[J].教学月刊,2005(01).

[2]王树岩.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4(02).

第3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一展四会:名号很大,效益很小

本次大会号称一展四会:全国大米、杂粮玉米专业展;第七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四届全国杂粮大会;东北玉米种业加工贸易大会;全国农产品营销与招商大会。

一展四会是国内独家举办的粮食与农产品企业、科研院校和粮食主产区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产业盛会!主要内容是经销商、采购商、供应商展洽订购大米、杂粮、玉米原粮和粮食食品、专家解析今秋明春市场行情与国家政策主产区政府、开发区招商项目的推介会。

主题内容很明晰,感觉会议规模应该很大,因为会议内容多,参展的展商范围大,所以,应该是一次颇具规模的大会。按照此设计规模应该达到500家展商和近万名参观者才符合这次大会的身份。

会期两天,上午参观的人数就很少,下午来参观的人数就少之又少。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来展会上参观。参展商们没有办法只好互相窜,你到我家看看,我到你家看看,互相交流一下经验和看法,也就算是交了朋友。下午两点多的时候,笔者看到,会场上外来参观者寥寥。许多展位上的人除了聊天,再不就打扑克牌消磨时间。一些加工机械展位上参观者多一些,多数都是展商在参观。

展会的几个无奈

1.外来渠道客商哪里去了?

长春华御集团尹晓雷评价说:这个展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宣传,一些南方的客商没有来,即使来了也很少。一个展会只有本土化的同行在吆喝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这次展会多数来参展的人都是东北的生产商,迫切需要南方的客商来参观和订货。没有了这些主要销售区客商的关注,这个展会就没有了魅力。

2.宣传不到位:

北京蓝狮品牌策划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宏志:

没有渠道商来参与,说明举办方在宣传方面工作做的不到位。为什么要宣传?宣传是为了提高一个展会的知名度,这是展会的生命,但是你不宣传,谁应该来,谁不应该来,大家都不知道。甚至有的不适合本展会的展商来了,浪费时间,又搭钱,客户一个没有看到,潜在的客户也没有找到,这会让参展者伤心,让展会失去客户,搞坏了自己的名声。留不下展商,明年你怎么去搞?

3.这个会很杂:

这个会很杂,也很无奈。没有自己的主打项目和主题,会展内容庞杂,参展客户也找不到自己的真实位子。吉林省中佰盛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李淑华说,他们希望看到专业性更强的展会,这样他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虽然有五六个意向性的客户,按照概率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戏份。原则上说,如果有几十个意向性客户的到来对企业订单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可以成一两个订单,对企业参展就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4.大会真实的魅力:

大会颁发了粳稻米产业贡献奖11家;粳稻米产业大会贡献奖10名;营销精英14名;知名品牌产品18家。因为可以颁发一些奖项,对个别企业来说还是有点吸引力的,因为有了安慰奖,大会举办的成功与否也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的展会能走多远。所有的参与者都怀疑,都纠结。展会的真实魅力到底在哪里?

办展会为了谁?谁来参加展会?谁应该有最大的收获?如果仅仅是举办方是最大的受益者,展会一定是短命的,不会有多大的生命力。吉林省九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殿锡说,尽管人气不好,也是在预料之中,作为北方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你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许多参展企业对展会的要求很低,参与就是存在,企业很有积极发展的愿景,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吉林农业杂志社现代农业策划专家吕鑫海说,现在农业企业太分散,对商业化经营缺乏新思维,想法好,实践起来缺乏经验,遇到了挫折时不知道如何改变和思索。更多的时候都不知道错在了哪里。

如果展会真正以参展者的角度出发,能够真实地给参展者和参与者带来效益,这个展会是又前途的,一定会有一个较好的未来。

生产商和渠道商如何泾渭分明?

笔者参加长春全国大米、杂粮玉米专业展;第七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四届全国杂粮大会;东北玉米种业加工贸易大会;全国农产品营销与招商大会……四会一展采访时,偶遇上海粮食渠道经销商申先生,他和笔者及海拉尔农垦集团那吉屯农牧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谈论中国商品粮细化发展之路时的一番谈话,今天记录在这里,希望给广大粮食企业有更好的启示。

1.生产企业不要搞深加工品牌营销:

申先生明确说,我研究了十几年的粮食,过去粮食是粗放经营,计划经营。现在是细化经营,深化加工。现代农业企业赋予了很多的很丰富的概念,粮食企业都想要快步走出来。注册商标了,换了包装,大袋变成了小袋,好看了许多。但是,这样是不是就提高了附加值,是不是就可以抢占大城市的市场。

由于我们的粮食企业多数是从传统意义上的经营之路走过来的,懂生产不懂得新的市场销售,想往哪里推广就往哪里推广,最后粮食卖不出去,搭上了很多的运费。专业公司干专业的事情,粮食企业必须反思市场营销不是花架子,很严肃,搞不好就要搭很多的学费。许多小企业在市场里面摸爬滚打许多年,最后退出市场的原因,就是一个,还是没有找到自己。

2.企业没有定位就没有前途:

企业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正确的定位才能保证前途无忧。定位错了,是致命的。粮食生产企业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就是解决了左右手摆起来的问题。定位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3.包装设计不是拍脑袋:

许多企业包装搞的很花,品种样式也很多,不要以为这就是VI,包装的学问之大不可想象。你要在了解消费者的想法和区域产品设计的特点以后进行设计,才能实现很好的销售。一些专业的策划和设计必须是专业的公司才能完成的。如果市场定位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深圳等高端的消费城市,必须要找这些地方的专业策划公司来设计包装和品牌策划,他们了解本土化的高端市场形态,他们有发言权。现在随便找一个包装公司来设计,价格很便宜,效果很差。包装就是脸面,脸面不好看,消费者必然要倒胃口。

4.中国杂粮没有大品牌: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上还没用大品牌,也正是一个好时机。申先生说,现在各个粮食企业都在单打独斗,你的,我的,小门小户很难形成规模。由于没用形成大品牌就没有领军企业,这对于生产杂粮的大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申先生准备在哈尔滨创办一个专业的公司,包装策划杂粮企业,打造一个品牌。他只做营销,专一市场,必然会有更大的市场视野。

5.有机米不是名堂:

第4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节俭之风盛行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不仅要从官方做起,更要从平常百姓做起。每个人从小都在背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就更应该知道,浪费食物是可耻的。”这是记者从成都市石室联中一个初二学生的作文中看到的一段话,颇引人深思。

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人多了起来。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却被抛之脑后,铺张浪费成为习惯。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内多家餐饮小店和酒店欣喜地发现,铺张浪费现象在大大减少,很多顾客结账前会把剩菜打包带走。“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论浪费什么,都是可耻的。粮食是人的生存之本,更不必说了。”市民吴先生边打包边说:“这些带回去热热就能吃,还能节约一顿饭钱!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成都人,我们不能落后了。”

临近新年,全省各大型餐饮场所的宴请数量较之以往大幅下降。位于绵阳市中心的一家高档餐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到年底宴请就扎堆,但今年单位宴请少了很多。我们也会提醒顾客点菜适量,尽量不浪费。”

为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实到餐桌上,四川各地不少餐饮场所打出告示牌,提醒顾客文明用餐,还要求服务员不误导顾客超量点菜,并主动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有的酒楼还在门口摆出了“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牌子,主动为顾客提供打包服务。

节俭不仅仅表现在餐桌上,记者在走访成都市南门一高档小区时也感受到了勤俭节约的新风气。在小区做清洁工的王阿姨告诉记者,最近旧衣服、旧玩具等生活用品的浪费现象也大幅度减少了。记者看到,小区的公共宣传栏里面张贴了党的十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宣讲海报,路边也拉起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横幅,物管部门还成立了一个爱心捐赠委员会,统一收集业主们多余的衣服、玩具等生活用品,捐赠给当地的福利院或发往贫困地区……

对于勤俭节约的好风气,众多市民、网友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成都市民张岚说:“珍惜每一粒粮食,不仅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对自身素质的检验。”网民“穿靴子的猫”说:“要改变浪费现象,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加强道德教育。”南充市民李鑫说:“一些餐饮场所浪费罚款的标语虽贴上了墙,但真正落实起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参与。”

榜样的力量

鲜花、掌声……

2013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名单公布,我省罗玮获“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菊美多吉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黄莉等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罗玮是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康复后,她将社会各界给她的捐款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另一位获奖者却没能去领奖,他已经为了他爱的事业和人民永远地长眠于自己的家乡。他就是“最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这位1979年出生的藏族汉子,生前是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他扎根基层,一心为民,舍小家为大家,12年如一日,为人民群众献出了全部真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勤奋工作。

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的还有身残志坚、引导数名求助者重树信心的都江堰市心启程残疾人爱心服务站理事长黄莉;37年来勇救18名溺水者的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白莲村居民吴永秀;双肩扛起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悉心侍奉公婆的“最美媳妇”南充市经济开发区地税局干部何艳;带着公公改嫁,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老人的巴中市巴州区东城街道办大东社区居民雷华宗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先进典范,对整个社会道德新风尚的树立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传递的正能量。

清晨上班的路上,无偿献血车前排起的市民长队;电视荧屏上,隔三岔五播出的对贫困患者的匿名捐赠;为抢救一个彝族小女孩的生命,白衣天使在大凉山里穿越跋涉;黑漆漆的深夜,满身泥泞还在抢修下水管道的维修工人;还有那些为了帮助幼儿园患白血病的同学,毫不犹豫砸碎心爱的小猪储蓄罐的孩子……这样的事太多太多,这种良性循环的风气,让我们更能清晰地看到整个民族的未来,那一定是一个充满了阳光和希望的未来。

和谐家园成为最美丽的港湾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和睦友爱、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成为整个城市的“黏合剂”,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在成都青羊大道成都花园的李女士说:“现在小区里有很多圈子,会有QQ群。比如,刚生宝宝后的妈妈会成立妈妈群,爱叫外卖的人会成立外卖群,爱踢球的人还建立了足球群。通过网络,邻里间的关系变得亲热起来,谁家遇到事情其他住户还可以出出主意,甚至用行动帮上忙。”

在“寻找四川最美邻居”的大型公益活动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段真事:有一对两岁多的双胞胎兄弟坤坤和伟伟,家住在成都市武侯区郭家桥正街2号院,由于他们的父母每天要上班,时间分配不过来,这对双胞胎就在10多位邻居的帮助下渐渐长大。坤坤生病的时候,是邻居贾玉抱着他一路冲向医院;两兄弟开始摇摇晃晃地学走路了,邻居王婆婆买来蓝色小书包;两兄弟的外婆因为难舍邻里之情,舍不得搬去新家。在外人看来,这个大院里就像是住着一大家子人一样。

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都市人。“在成都租房3年多,我连邻居的名字都不知道,看到2号院的故事,感觉很温暖。”住在成华区水碾河路一小区的吴女士说,她是生活在成都的外地人,平时与邻居遇到最多只有相视一笑,这种笑她也非常珍视。

2014年春节将至,很多人开始在为过年做各种准备。对于春节的团聚,在外工作的成都人赵先生说:“年味是亲情的回归、温暖的陪伴,比起去大饭店大吃大喝,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既增添了家人之间的感情,又避免了铺张浪费。”

第5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环境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45-01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保护生态环境被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将其提到了关乎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适时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幼儿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故而,环境保护,不仅是全体公民的应尽义务,更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工作实践陈述以下几点看法,不甚成熟,还请各位专家、同仁海涵。

1 家园结合,给予幼儿环境教育示范性影响

幼儿阶段,孩子们的模仿性较强,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讲,很多情况下言传不如身教,我们应以自己的具体行动给孩子们施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其一定的思想意识、行为和能力,对于环境素质教育来说尤为如此。很难想象,一个顺手将食品袋扔在草坪上的教师能够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所以,在实施环境素质教育专项行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表率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如何匆匆赶往单位,也一定要记得把手里装早点的袋子扔到垃圾桶里;看到校园里,马路上有废弃的塑料袋,一定要弯下腰,捡起来,以实际行动取代无谓的空谈;只要时间允许,我们就要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开车,甚至连电动车都不骑;和孩子们一起出去春游踏青,我们绝不能只顾呵斥孩子们不要乱踏草坪,乱摘花朵,而自己却随意踩来踩去,并对送给自己鲜花的小朋友恣意褒扬……另外,我们还要经常和家长保持沟通,教育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从细节中浸润有效教育,让家长和孩子在环境素质教育方面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在幼儿环境教育教研方面,我们幼儿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各级各类组织的课题学习、研讨活动当中,以新形势下鲜活的环境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有前瞻性,更有效。

2 创设优美环境,让环境保护意识根植幼儿心灵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这句话来形容优美、整洁的园所环境所施与幼儿环境素质教育的影响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整个社会愈来愈关注经济发展的百分比时,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创设优美的周围环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根植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环保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中,我们太需要一片绿色了。对于幼儿教育园所来讲,或许开辟一块像样的草地并不十分容易,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们一块绿地,一个水池,一片花园。除此之外,在教室里我们可以开辟小小的自然角,种植花草,抚养小动物,这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到园所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将环境保护意识从小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获得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我们还要和家长多多联系,教育家长在节假日、星期天带孩子们出去爬爬山,玩玩水,还可以到乡下老家,走进田间地头,嗅一嗅清新的菜花香,认一认什么是韭菜,什么是麦苗。即使在家里,也可以给孩子们喂一对鹦鹉,捉一只小龟,养几条金鱼,在栽花种草中,对于孩子的环境素质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结合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我们教师要紧紧抓住幼儿这一性格特点,辅以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千姿百态的自然资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比如,10月15日是“世界粮食日”,我觉得这是给孩子们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便组织了一次“米面是这样来的”小游戏。几个孩子扮演农民伯伯,耕地、播种、除草、收割、晾晒、磨制,还有几个孩子扮演父母,淘米、做饭、炒菜、轧面条、洗涮,另外几个孩子扮演浪费粮食的宝宝,吃饭的时候撒得到处都是,受到了父母的批评、训斥,笔者也积极参与其中,扮演着为发展经济不断占用耕地的开发者,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粮食缺乏、环境恶化、耕地不足所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不但明晰了环境保护关乎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生活,而且还潜在地教育了他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的生活习惯,强化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孩子们的思维特点、生活认知是呈螺旋形逐步积累、上升的。对于环境素质教育来说,我们要从小根植于孩子心灵深处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建设人才而不遗余力,为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第6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快乐农场;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104-02

学者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主张教学做合一,反对死读书。幼儿教育也要积极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教育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展开有创造性的活动,促使幼儿全面提升学习能力。本文以“快乐农场”活动为例进行探讨,旨在让幼儿和自然融为一体,提升动手能力。

一、分析与整合,主动探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认知是在具体探究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的。所以要引导幼儿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要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幼儿在参与“快乐农场”的活动时主动探究问题,尝试分析各种科学现象,并主动整合相关知识。

在“快乐农场”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植物,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尝试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如观察竹子,可以鼓励幼儿分别用触摸、观察等方法了解竹子和竹笋的差异。幼儿观察后发现:“竹子的表皮十分光滑,而竹笋的表皮给人毛茸茸的感觉。”“它们的形状也不一样。竹子很长,而竹笋很矮,胖嘟嘟的。”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幼儿展开主动探索:“既然竹子和竹笋完全不一样,那么竹笋又是如何长成竹子的呢?”鼓励幼儿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竹笋每一天的成长过程,找到其成长为竹子的重要节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总结出相关知识:“竹笋在露出地面后就会脱去笋壳,慢慢地成长,长出枝叶,慢慢成为竹子。”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扩展思维,探索其他植物:“那么,青菜、黄瓜等植物的生长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这就引导幼儿继续深入探索新事物。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要引导幼儿在劳力上劳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时,幼儿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获取了各种不同的信息。此时要引导幼儿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观察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整合,这样幼儿就能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二、支持与引领,弹性调控

在组织幼儿参加“快乐农场”的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探究活动进行支持和引领,促使其更好地解决问题。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由于每一个幼儿的生活境况不同,所以要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指导,把握住他们的兴趣点,促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成长。

在参与“快乐农场”的活动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的幼儿能力有所不同。如有的幼儿在家中就参与过种葱、种蒜等活动,而且还曾经发过豆芽,所以动手和思考能力较强,但是有的幼儿缺乏相关的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进行弹性调控,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引导其进入到更深入的探究中,如:“在农场里,我们除了看到植物以外,还看到了不少小昆虫。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说出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吗?我们又要采取什么手段来对付害虫呢?”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主要引导其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如参与松土、种植、浇水、除草等活动,并提出相关问题:“在浇水的时候,要浇热水还是冷水呢?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不同的支持和引领,每一个幼儿都得到了收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要结合幼儿实际给予具体指导。由于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基础知识都有所不同,所以探究的角度也可能有所差异。此时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

三、质疑与点拨,推动创新

陶行知主张提升学习者的行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当幼儿在“快乐农场”的活动中有疑问的时候,要鼓励其大胆地提出质疑,并对其进行点拨,促使幼儿分享对周围的新奇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并采用创新的方法,大家一起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后,幼儿的兴趣得到提升,就会主动思考并探究其他问题。

比如,有幼儿在参与“快乐农场”的活动时提出了问题:“我发现我们吃的都是植物不同的部分,比如青菜,吃的是叶子;番茄,吃的是果实;土豆,吃的是根。”此时有幼儿提出:“土豆不是根,是茎。”幼儿对于地下茎和根的区别了解不深,结合这个质疑,可鼓励幼儿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尝试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有幼儿提出:“我们可以挖一挖,如果是茎的话,那么地下一定有真正的根,我们可以看看长在最末端的是什么。”还有幼儿提出:“我们可以用归类的方法,将它们和我们已知的根对比一下,看看谁更像。”“茎上会长叶子,根上不会,我们观察一下。”这样鼓励幼儿用各自的创新方法进行探究,最后教師进行总结。

四、自主与合作,引领人文

第7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一、塑料袋的成长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既轻便又结实的包装的诞生在当时无异于刮起了一场科技革命的风暴,并迅速风靡全球。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

可舒施尼做梦也不会想到,这项当时他引以为豪的伟大发明竟在今天被人们称作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的确,今非昔比,由于塑料袋的大量使用和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它已成为了污染环境的头号杀手!

为保护环境,节约石油资源,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塑料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塑料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同时提倡消费者重新拎起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二、谈谈塑料袋与限塑令

为了解塑料袋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及对“限塑令”的看法,我们采访了20位消费者。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5种以上;3人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3种以上:6人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1种以上;9人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0种:2人

支持“限塑令”:12人

反对“限塑令”:5人

中立;3人

我们在各种回答中选取了比较典型的4种看法。

1、姓名:谢xx

性别:女

年龄:38

职业:工人

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不易腐烂,散落在各处,影响市容;*熟食放在塑料袋中容易变质,危害人体健康;*每年都要为制造塑料袋而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很浪费。

对“限塑令”的看法:我觉得“限塑令”有没有都无所谓。在“限塑令”颁布之前我们家就挺节约使用塑料袋的,但有了“限塑令”也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麻烦。不过既然政府明文要求做了,我们就应该给予支持,尽力而为。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百多年来,塑料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离开塑料袋的世界令人难以想象,要是又更好的材料就好了。

2、姓名:黄xx

性别:男

年龄:14

职业:学生

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污染土地,影响粮食产量;*污染河流,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对“限塑令”的看法:环保是全球人民的大事,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一员,应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限塑令”是一项合理而有力的环保措施,我们要积极响应,少用塑料袋。但要想完全摒弃塑料袋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3、姓名:狄xx

性别:女

年龄:56

职业:农民

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不清楚

对“限塑令”的看法:(起初不知道什么是“限塑令”,在我们的解释后才做出了回答。)

塑料袋还要花钱买,这太离谱了!要是这样,家里一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得花多少钱啊!真用布袋子、菜篮子吧,拿着不方便,有些菜还不好装。要是赶上过年过节,那不麻烦死了!(狄奶奶家周边的商店都没有实行“限塑令”)

以上几位被采访者都或多或少地对我们的提问作出了响应的回答,而下缅甸叔叔却给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看法。

4、姓名:祝xx

性别:男

年龄:37

职业:龟鳖养殖技术员

人们常说塑料袋的危害有多么大,其实在我看来,造成它有那么多危害的不是塑料袋本身,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或许是它太低廉了,因此我们不太珍惜它,用过之后随便一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都能去珍惜每一只塑料袋,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去处理它们,那就不会有什么危害了。只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要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意识,才能做到真正的“限塑”乃至“禁塑”。“限塑令”只是一种对消费者强制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敌不过内力作用的。

三、总结

综观这20位消费者的看法,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对“限塑令”表示支持,说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令人欣喜。但我们也发现还有一些像狄奶奶一样的群众,他们年龄大约都在50岁以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仍保持着比较传统的观念,因此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狄奶奶的话中我们还了解到“限塑令”的实施工作并不完善,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此外,我们觉得大家对塑料袋的危害了解得太少,应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消费者都表示还不能完全摒弃塑料袋。的确,尽管塑料袋有许多危害,但她涉及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没有了它,我们也会遇到许多麻烦。但从长远考虑,合理的使用塑料购物袋,逐步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总量,可以从根源上遏制“白色污染”,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最终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让人们自觉摒弃塑料袋,实现从“限塑”到“禁塑”。

四、建议与倡议

针对上文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

*通过广播、分发书刊等方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塑料袋、废电池等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从总体上加强环保意识,不仅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 指导群众在开发致富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鼓励各个事业单位施行不违背于“限塑令”的实际措施。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国家的事、后代的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限塑令”将是一项造福后代的措施。所以,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去创造一个没有塑料袋的美好未来!

相关链接:

*一次性塑料带不容易降解,污染泥土,而且大部分的一次性塑料带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是一种污染性很强的东西,被污染过的土壤很可能寸草不生,如果河流被污染,那么水中的鱼虾会大批死亡;

*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以后,常常容易变质,人吃了这类变质食品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此外,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因在密封袋中长期积聚,浓度随密封时间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儿童健康发育影响尤为突出。

第8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江西农业;农民;科技培训;培训体系

一、江西省农业生产概况和特点

1.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最大,以种植业为主

据江西统计年年鉴2007-2008,在江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始终较大,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在江西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中,农业劳动力从事的主要的农业生产是粮食生产(见表1、表2、表3)。

2.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高

江西境内的主要农作物是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9种。湖南省是江西省兄弟省份,其主要农作物和江西省类似,地理位置相近,地理条件也相差不大。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江西2008年的粮食种植面积是3578.10千公顷,粮食亩产364.8千克,而湖南2008年的粮食种植面积是4588.8千公顷,粮食亩产407.5千克。江西的粮食亩产比湖南低了很多,说明江西省的粮食生产效率较低。就农业机械总动力方面,江西2006年是2137.13万千瓦,而湖南省2006年是3416.61万千瓦。这些数据反应了江西省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湖南省相比相差甚远。

3.农业生产成本偏高

据农业信息网相关数据,2008年我国农资价格大幅上升,其中氮肥价格约上涨20%,复合肥价格约上涨50%;5月份综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3%。粮食生产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农资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涨。江西农业信息网的资料显示,以江西永新县用于化肥费方面的支出为例,2008年全县的化肥费增幅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生产成本的增幅。并且由于江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人工成本相对偏高。如果考虑劳动力短缺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那么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程度将更大。以江西省奉新县粮食生产成本为例,早稻生产的人工成本是354元,如果采用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则降为304元。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粮食生产的人工成本相对更高,进而导致粮食的生产成本偏高,可见,机械化生产对农民增收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江西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现状

江西要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加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农民科技培训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了详细掌握江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课题组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并先后于2008-2009年暑假组织课题组成员赴江西11个地市70多个村庄,进行调查问卷、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905份。调查结果如下。

1.农村劳动力总量大,整体素质偏低

据加拿大经济学教授巴马伦顿・威尔马(Parmanand Varma)对世界111个国家的产出与教育关系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每增加一年,产出就要提高5%-15%”,而世界银行在调查了加纳、肯尼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家的部分公司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如果公司培训的人员增加一倍,那么生产力就会平均增加6%。”据统计,2008年末江西省总人口4368.41万人,乡村人口2629.7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0.2%,乡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4.83%,小学文化程度占27.7%,初中文化程度占51.42%,高中文化程度占12.01%,中专文化程度占2.4%,大专及以上的占2%,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和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的比例也是相当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总量大、受教育年限偏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是影响江西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江西农民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民培训时间少,培训机构数量不多

经课题组的调查,2008年江西农民接受培训时间1天以内、2-3天、4-7天、8-14天、15-30天、31-90天、90天以上的分别占样本数的10%、0、70%、5%、0、0、0,7天以内的培训占80%。总体看来,江西省农民接受培训的时间不长。调查显示,影响江西省农民接受培训的一些主要因素的排序为:当地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没合适的内容>没钱>其它。在影响江西省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一些主要因素中,有40%的农民认为当地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成为影响农民接受培训的最主要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江西农民接受培训的时间不足,而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3.培训内容不切实际,效果不理想

根据课题组所调查的数据:当前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序为:内容不切实际>费用太高>不方便>其它。其中,有50%的农民认为培训的内容不切实际。这反映了江西省的农民科技培训内容严重脱离农民的实际需求,这样既浪费了已经占有的教育资源,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的低效,又使得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对科技培训内容的需求和当地的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内容相脱节,农民科技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农民科技培训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显著,农民科技培训为“三农”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农业技术人员数量相对不足

不论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都需要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都需要和相关的农业科研单位不断地进行技术反馈,都需要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地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江西统计年鉴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和江西其它的技术人员相比,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始终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给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障碍(表4)。

三、建立适合江西省农业发展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1.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在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设计、规划和配置。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在种植业方面,江西省有60%的农民最期望的培训内容是特种经济作物方面的培训;在养殖业方面,江西省的绝大多数农民最需要得到的是猪、牛、鸡、鸭4种动物的养殖技术;此外,江西省农民对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储藏等方面培训内容的需求较强烈。因此,针对江西省主导产业的实际、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的特点,江西省的农民科技培训机构必须建立起以农民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明确不同行业人员如农、林、牧、渔业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对各个行业分类基础上对每一行业进行层次级别定义和划分;加大农业机械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运用和操作,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省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江西省农民的收入;此外,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一些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储藏方面的培训内容,这对我省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适合我省各个行业和行业中各个层次的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加大培训讲师队伍建设

讲师是整个培训流程的源头,讲师数量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培训质量的好坏。然而,目前江西省的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容乐观。据2008年调查数据,江西省50%的农民所采用的农业技术的主要来源是农业部门,而农业技术人员主要在农业部门产生,那么,江西省的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可能会对我省的农民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补充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是关键。此外,为保证讲师队伍的高素质,培训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经验、成就及表达能力四方面对培训讲师进行认证。对讲师的工作绩效可每半年或一年考核一次,优胜劣汰。培训机构还应帮助讲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

3.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讲师调整等方面。评估应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反应层面。这类评估主要是考核农民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切合实际。第二学习层面。主要是检查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第三行为层面。该层关心的是农民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第四层结果层面。这类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培训是否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伦顿・威尔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

[2] 方亚兵,钱春良,姜明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科技培训实证研究――基于宁波的调查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93-195.

[3] 江西统计年鉴2000-2008.

第9篇:对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

文/王志坚

于光远84岁开始用电脑写作,86岁建立自己的网站,90岁前出版了75部著作,与他的菜泥养生不无关系。

于光远进入老年后,观察到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牙齿都不怎么好,不少蔬菜很难嚼碎、嚼烂,只能放在嘴里嚼一阵子之后,把它作为渣吐出来。结果纤维没有下肚,没有起到人们希望它起的作用。

于光远非常喜欢吃茸泥类饭肴。想当初,他任科学处处长兼国家科委副主任时,“”中以“黑帮”的名义下放到干校。他是上海人,最喜欢吃大米饭。可是干校种的稻谷头一年绝收,大米完全靠买,每周仅吃到一两顿米饭,大部分供应白面馒头或玉米窝头,而且吃窝头的次数更多,于光远一见面食就发愁。不久,每次吃馒头和窝头时,他不要馒头而要窝头,当时有的同志就留着窝头和他换馒头吃。大家都觉得奇怪,老于为何不吃细粮而要吃粗粮呢?结果发现了他的秘密。他买了窝头后将它搓成米粒状,放在菜碗里混合一下,当作米饭吃,吃起来还津津有味。所以当时干校里盛传于光远创造了窝头米饭,也叫“于氏菜饭”或“特殊菜饭”。他的这一发明,成为干校一大笑柄,而他却显得其乐无穷。

后来,于老到海口吃过用红薯藤制作的菜泥,在江苏吃过用南瓜藤制作的菜泥,在北京吃过翡翠羹,那是用菠菜泥和蛋清为原料制作的。制作菜泥,是将原料制成泥状制品,用于制作蒸、炒、炸、氽、扒等菜肴,如芙蓉鸡片、氽丸子等。菜泥还可以用于酿填、黏接和馅心。由此,于老提出了一个“菜泥食物”的概念,专门撰文为菜泥评功摆好:一是便于老年人摄取食物纤维;二是减少原料浪费,有些菜营养成分很好,味道也不错,可就是很老,即便牙好的人也嚼不烂,因而被排斥在餐桌之外。如果制成菜泥,就可以成为可口的菜肴;三是“菜泥”中包括“肉泥”,除了植物纤维,有些肉也很老,老年人嚼不烂,如果做成丸子或肉饼,情况就不同了。于老认为老年人牙和胃都不大好,成批生产一些菜泥食物,既有利于老年人消化,丰富营养,又可使许多过去废弃的食品得到充分利用。如果经过研究开发,菠菜、红薯、豆沙、土豆,某些菜的叶、藤都可做成菜泥,这样就可增加许多新的菜种,也可增加不少财富,这是既关系人民健康,又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有人回信,非常赞成于老的看法,已开发了“寿星菜泥”系列。但这是一个新事物,人们还不大习惯,于老说,要使这件事办好,还得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像吃螃蟹一样,人们对新的食物也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文/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