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活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2年2月,我园申报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青墩文化的纸艺特色活动的开发研究》被省立项为青年专项课题。第一次承研省级课题,既是我园教育科研工作上的一项新突破,也是我园内涵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7月份,在课题主持人的引领下,学校成立了课题组,在开展了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方案。并通过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大家深入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同时要求大家根据以往参与市级课题研究的经验对本课题展开实践性研讨。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以往开展的“一课多研”教研模式,既有利于优化纸艺特色教育活动,又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针对“基于‘青墩文化’的幼儿纸艺特色活动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大家制定了每周一节纸艺特色教育活动的研究方案。
9月份,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大家开始了纸艺特色教育活动“一课多研”之旅:结合预设主题,分析幼儿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兴趣点设计教育活动,收集教育资源和操作材料……。大家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月下来,在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中,大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黄老师说:“这样研究下去非把老师累死不可。纸艺活动都以手工操作为主,每次活动中老师要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纸艺材料,而且这些制作材料在一研活动中就操作成型,不好再反复使用,在二研三研活动中还要再重新准备操作材料。先不说材料收集的难易,这么反复的准备占据了老师大量的时间。”祁老师说:“初研时一般是分组教学,活动设计和操作时老师能兼顾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但在最终的集体教学时,由于孩子比较多,课堂操作时间有限,往往是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在课堂上能体验成功感,活动兴致很高。而动手能力弱的孩子则有的无从下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受打击。为了让这些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力能得到有效发展,我们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还要有针对性的做一对一的指导。连反思学习的时间都被挤压了。”周老师说:“我们辛苦也就算了,让家长帮忙收集操作材料还不能理解。开始让带些盒子、不同材质的纸等等还挺配合。由于每周都有纸艺活动,老是让带这带那,有的家长就嫌烦了,有些素质不高的奶奶甚至开始骂骂咧咧。有的索性就当耳边风,高兴带就带,不高兴带就不带。这不,上周我们开展的《可爱的小动物》活动需要带纸盒,有的家长就没给孩子准备,我们又找不到那么多的纸盒,活动本来设计的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创作完成,最后也只好改成合作制作,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识不强,不利于孩子创作表现力的发展。”……
老师们激烈的讨论过后,主持人对大家的困惑做出了如下总结:1.集体教学中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影响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扼制了审美情趣和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2.资源收集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导致活动效果受到影响,限制了孩子动手创作能力的发展。大家一致认同。
二、案例分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曾多次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前期,我们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家园联系栏、家访等方式跟家长沟通交流,家长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从校园TV活动的拍摄、亲子类活动的参与率就能看出家长对我们幼儿园工作是非常配合和支持的。
另一方面,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很是繁琐,环境布置、家长学校、幼儿成长档案、观察反思记录等工作本就占据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要提高纸艺活动教育效果,兼顾每个孩子的发展,对老师们来说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长期下来,老师们觉得疲惫,也是可以理解的。
针对课题,要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只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对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先前的市级课题研究中家长参与的亲子制作活动情况来看,我们的家长们大部分都秉承了青墩先民的创造精神,艺术表现力往往独具个性。那么如何巧妙利用家长资源,利用他们的创作智慧,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活动服务,既能让教师快乐研究,又能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从而更有效的推动幼儿园纸艺特色建设,值得我们思考。
三、解决问题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先后召开了四个会议,有效解决了问题:
1.召开课题领导组会议,统一了一个思想。即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有的家长动手创造能力非常强,我们何不像平时搞亲子制作活动一样将家长请进纸艺特色活动课堂,让家长亲自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中,由教师指导家长和孩子实行一对一的亲子互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将家园合作的教育效能进一步扩大。
2.召开教师大会,形成了一个方案。即成立“纸艺活动亲子社团”,每周五下午第一节教育活动时间为亲子社团活动时间。老师们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取向,以及家长艺术素养层次,设计具体活动,并通过“一课多研”的方式,经过多次反思和打磨,最终形成周五的亲子活动方案。活动前,需要家长准备的操作材料,老师们会提前通知。参加活动后,家长和幼儿可以回家拓展制作。下周一班级进行纸艺作品展,并请社团家长轮流担任评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美工奖”、“最佳合作奖”。
3.召开全园家长会,成立了班级社团。通过解读活动方案,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4.召开各班级亲子社团会,选举产生社团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有文化有知识的家长担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前期活动研讨,及时跟老师和家长们交流活动心得,帮助做好社团活动宣传,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取得成效
(一)快乐工作,让老师充满活力
研究活动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老师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再也不用花心思花时间去收集活动操作材料。活动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每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创作表现能力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老师们都能做到“课题、课堂相结合,研究、工作一体化”。再也听不到老师的怨言,看不到老师们疲惫的脸庞。看到的而是老师们充满活力的身影,感受到的是她们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瞬间的快乐心情。
(二)快乐参与,让家长树立信心
社团成立初期,往往是年轻家长参与率比较高,爷爷奶奶参加的很少,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指导孩子,缺乏参与活动的自信心。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及时跟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只要平常注重引导孩子开展手工制作方面的练习,孩子们会从中受益,动手能力、注意力、领悟力、创造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而自己的出席会增强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家长们尝试参与活动后,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指导和帮助下制作而成的一个一个作品,看到孩子们成功后开心的笑脸,教育自信心越来越大。渐渐地,家长的参与率越来越高,亲情也越来越浓。逐步构建了一个自主、和谐、愉快的亲子教育氛围。
(三)快乐学习,让幼儿和谐成长
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的前提。我们精心选择了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各种事物、场景,通过各种纸艺材料和艺术手法,唤醒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和美好的情感,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在家长与孩子一对一的互动中,家长循循善诱的指导和帮助,保持了幼儿的创作激情,孩子们没有了胆怯,没有了无策,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充分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幼儿身心得到了和谐的全面发展。家庭延伸制作活动,也让幼儿的学习空间得到了拓展。一次一次的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们爱学习,更爱手工纸艺制作。
我们的读书节活动宗旨是:在家庭、社会、学校营造热爱读书、支持读书、尊重读书、读书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热情,感受读书快乐。我们的读书节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读书节即将落下帷幕,广大师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不但提高了对读书的认识觉悟,丰富了文化底蕴,而且营造出书香缕缕的校园读书氛围。为了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提高读书活动效果,使读书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师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现对读书节活动进行具体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根据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我校于9月10日举行了隆重的读书节启动仪式。邵校长致读书节开幕词,林老师宣读了读书活动倡议书,学校张贴了大量读书节宣传标语,各班以读书为主题设计墙报、出黑板报,创建了书香教室,营造了读书氛围。通过多渠道、深层次的强势宣传,我校在营造了浓郁读书氛围的同时,更使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深入落实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顺利开展读书节活动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了以政教处、少先大队部、图书室、后勤处、班级之间协同开展工作的活动网络,依据读书节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完整读书活动体系,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实施。
三、精心组织,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我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开展的具体活动包括:
1、经典古诗文阅读与过关活动
我校以班为单位,利用早读、班会等时间,进行了集体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除学校指定的篇目外,各班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主题背诵篇目,例如:描写春景的诗词,抒发思乡之情的诗词,描写塞外生活的诗词等等,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掌握的诗词篇目已远远高于教委与学校的要求。
在广泛诵读的基础上,我校各班还开展了古诗文过关与评比活动,实现了人人过关的预期目标,评选出倪志强、蔡楚静等诵读小明星。
通过经典古诗文阅读与过关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经典诗词的意境美,初步培养起良好的诵读习惯和爱好。
2、“趣味读书”与“好书推荐”班队会活动
读书节期间,各班广泛开展班队会活动,以趣味读书、好书推荐为主题,丰富读书形式,提高读书乐趣,扩大读书范围。同学们读书的兴趣与爱好被进一步激发,在趣味活动中,切实感受读书的快乐,为形成长期、广泛的读书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3、漂流书活动
我校各班均开展了漂流书活动,取得了良好阅读效果。通过1―3本书在班级中的流动,不同年级同学分别认识了童话中美丽的白雪公主,说谎话的皮诺曹,了解了历经苦难却传世佳作众多的李白、杜甫、陆游等名人,也共同了解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漂流书传递了知识、文化,也记载了同学们的认识、感受,一句句激励的语言,吸引了其他同学继续阅读,鼓励了更多同学传承文化,宣传文化。
4、《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校开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经过筛选,优秀文章达到100多篇。畅谈读书的愉悦与收获,推荐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积累的读书经验,都成为大家写作的内容与方向。
5、主题手抄报、剪贴报制作活动
围绕读书节主题,结合自身读书活动,我校还开展了主题手抄报制作以及“我是快乐的小编辑”剪贴报制作活动。各班同学5人一组,协同合作,在四开图画纸上尽情抒发自己读书的情感与认识,在方寸之间展现了文字美与读书美。
读书节活动即将结束,但与书相伴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随着读书节帷幕的徐徐降落,广大师生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中,建立起新时期“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
小学度读书活动总结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经过行政研究,确定了2014年读书活动的主题为“书香润泽人生,教育启迪智慧”,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旨在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读书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切实转变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全面提升质量的目标。
一、宣传发动重落实。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每学期都开展的专题读书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常规制度,我校成立了以王建忠校长为组长,以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中层、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层层落实责任,分配任务,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使得读书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确保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顺利实施。每个学期都有读书节活动方案,主题鲜明,详实可操作,并得到有效落实。各项活动形成了传统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底蕴得到了丰富,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校园网开辟读书专栏,及时报道开展的活动,另外拓展新兴的信息化平台微博,展示学校窗口,扩大影响。再者,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得到有效保障。
二、教师读书荡涤智慧。
根据教研员的学科推荐以及适合学校教师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校在寒假专题学习中为全体教师们购买了推荐两本好书《如何评课》、《教师的智慧》;暑假前夕又启动了主题“善读善择善思善行”的读书活动仪式,教科室下发了为教师精选的好书《留一块黑板》与《一盏一盏的灯》,分发人手一本读物供教师们精心、静心开展阅读。数学组十多位老师还在杨老师的建议下,学校专门添置了贲友林老师的最新著作《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利用教研组组织研讨,为改革数学课堂提供借鉴,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简单。
要求教师上传校园网及博客交流至少每学期3篇读书心得和每月2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初组织至少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评比优秀读书笔记或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优秀文章推荐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定期编辑教师集,展示教育科研成果,本年度在校园网上共计发表读书心得三百多篇,教育案例不下百篇。
三、提供平台展风采。
为了更好的激发老师们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多次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校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老师们的智慧碰撞火花。
1、开展多层面的“读书沙龙”活动,畅谈读书感受。我校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读书月”,首先要求教师自主阅读,写读后感,再在年级组内开展了“阅读体会”交流活动,组内教师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同行分享,最后再每个年级组推荐两位教师参加全校读书沙龙,交流读书收获。这样以点带面,有主题、有目的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读书习惯。
2、举行“读书征文”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交流研讨实践反思。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主动读书的风气逐渐形成。通过活动,一方面扬师德,树正气,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这一平台锤炼基本功,提升自身素养,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第八届校园读书节青年教师美文诵读18位青年教师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的认真打分,孙美玲、张茜、黄永刚三位老师获一等奖。12月初,校工会组织老师们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对照理论进行反思,撰写教育案例或征文,再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弘扬了教师乐于奉献、甘做人梯的高尚师德。
四、学生读书乐在其中。
1、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在每年的9月25日隆重举行书本跳蚤市场、现场猜谜等活动。并定时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读书征文、手抄报评比、演讲赛、小组合作阅读竞赛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浸润书香。
2、书香班级的建设:学期初各班进行书香班级的布置:包括每周一诗、每周荐书、流动书香、晨读暮诵、两分钟吟诵等;每周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读书摘抄,期末进行优秀摘抄本的评比;学生积级撰写随笔,在教育在线上每班每月各发表至少三篇学生随笔。
3、学生家中要求有一定量的藏书,书包内有书,班级书箱中有书,每天早上到校后进行晨读;学生每天在家里有一定的阅读时间,鼓励亲子阅读。学生要积级写随笔、做摘记、写读书心得,争当书香之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优化设计;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82-0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从优化设计开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活动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在实践活动设计中密切联系学生原有生活认知,实现学生认知多元接轨,提升学生实践训练效度。教师还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升级,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实践的动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践活动热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实践操作为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高度契合。教师还可利用多种媒w手段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物展示、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多媒体展示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讲究集体性,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对合作学习形式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互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实践活动。
教学情境创设应不拘一格,只要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关注力,就是比较成功的创设方式。如在“自我展现”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教师课前找本班级学生一起录制的。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自我展示:首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家庭基本情况,然后陈述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并现场展示才艺。整个视频不是很长,但传递的信息却非常丰富。教师以此进行引导:“这位同学的自我展示,为我们做了榜样,大家准备一下,然后轮流进行自我展示。”学生参与的兴趣被成功激活,有互动讨论的、有奋笔疾书的、也有独自展示训练的,课堂学习和探究的气氛渐浓。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情感饱满,实践活动效果显著。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自我展现,成功激活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为实践活动的成功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接轨生活,提升学生认知交融维度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有多重交集,教师在具体施教时,要注意展开教情学情调查,根据学生认知实际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以及引导方式。小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存在比较突出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具体设计操作时,要有分层教学意识,以提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如果有条件,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还可以吸收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制定活动方案,成效会大幅度提升。
如在“读书节”实践活动中,教师发动学生开展“书签制作展览活动”。首先,让学生课前准备制作书签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书签的材料不限于纸片,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更为个性化的材料,如树叶、卡片、包装盒等。其次,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现场制作书签。教师主要强调书签的个性特点,提升书签的文化色彩。最后,展示、评比书签。教师集中展示学生书签,给出一定评价分数,并邀请部分学生参与评委工作,选出最具典型性的书签十枚,留影收藏。教师组织学生准备、制作、展示书签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态度,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拓阔了学习视野,形成了综合实践能力。
三、升级评价,激励学生构建活动认知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具体表现给出客观公正评价,对学生形成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大多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敏感心理,介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进行评定,特别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成就感,提升课堂评价的激励性。
如发动学生对校园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整合,形成调查结果。学生分组行动,明确分工,有专门的调查员、记录员。调查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对校园展开地毯式搜索,并将各种浪费现象登记造册。教师跟进并适时引导,确保小组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展示调查结果时,各个小组都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如某小组汇报:“我们学校的浪费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用电浪费现象,教学楼、实验楼和教师办公室,一共有六处白天亮灯情况。教师办公室内,教师不在时,电脑却仍开着。用水情况,我们发现三个水龙头有漏水现象……”从学生的调查汇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调查是非常详细具体的,说明学生对实践活动是非常用心的。教师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学生备受鼓舞,个个显得神采飞扬。教师的评价个性化,有助于学生学习认知的构建。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立足幼师专业的职业需要,倡导案例实践教学理念,实现活动设计课程的“全实践”教学,将抽象、复杂的教育理论具体化、趣味化,以真实情境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岗位群的适应能力。
一、立足幼师职业岗位(群)需求,精选案例,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实践性和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选择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具体事实和原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学以致用。因此,案例创设的典型性、实践性、问题性和趣味性举足轻重。笔者认为案例的选择创设应满足以下几点:
1.案例创设的典型性、代表性
案例的选取既要满足教学目的的要求,自觉突显理论学习的重难点,又要具备典型性,能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加深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对同类案例群的运用迁移能力。如笔者在讲授“幼儿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中班)”的章节,就选择了两个幼儿园实地拍摄的视频:幼儿园里三个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享玩具、建立友谊的过程;三个小朋友因为溜滑梯顺序发生矛盾,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个案例的实用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大家紧紧围绕着“儿童的友谊建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习的最后,学生不仅能自己总结出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关注到了视频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对问题的处理过程,提出了教师的态度行为会对“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儿童心理‘敏感期’产生深远影响”等许多发散性问题,而这些不同视角和思维的碰撞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的重要契机。
2.案例创设的实践性、问题性
活生生的案例最具有说服力。在幼儿园里真实出现、经常使用的案例会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而能引发学生更多的共鸣。此外,案例多角度呈现的问题也更易于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和探索。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中,笔者坚持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典型任务,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作为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3.案例创设的浓缩性、启发性
案例是一个学习的背景,最重要的是案例所设计的问题。好的问题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更能推动课堂学习的步步深人。反之,如果问题的创设缺乏理论一致性,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滑人“学生玩耍一堂课,嬉戏小结就完事”的误区。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在案例投放之前就提出核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案例学习,通过问题的创设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设计游戏技能、指导游戏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要求学生在实例教学中既消化掌握教学活动的理论,又能独力担当起组织教学活动,并能设计、创编、组织幼儿教育教学游戏的任务。
实践证明,幼师专业的女学生占大多数,表演能力强,亲和力大,趣味性的案例教学吸引着原来呆坐在座位上死读理论的学生走出来,体验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实践学习,这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幼儿园典型教学任务,实施案例教学,建立开放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般而言,“典型案例导学——案例实践教学——评价反思”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1.整合课程,接轨“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确定典型案例教学任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敎材共有四章内容,笔者在备课的最初就按案例教学的需要打碑章节界限,把教材整合为若干板块,确定课程里适于案例教学的学习内容。诸如:(1)依据“幼师职业岗位(群)的教学目标”确定案例分类,如将幼儿园各独立部分结构整合相关的案例任务为:幼儿游戏活动案例、幼儿活动区活动设计案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案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等。(2)依据“不同性质的游戏设计与指导”分类,整合为:第一类创造性游戏;第二类规则游戏;第三类体育游戏或视频欣赏等各自归类,并细化到教学进度中,对个别实在不能进行案例情境教学的内容要合理分配。(3)依据“不同场所的硬件设施条件”分类,整合为:第一类以学校实验室、实训室现有的物质条件、硬件设施为主要实训依托的案倒教学;第二类以(实习)幼儿园现场教学为依托的案例模块;第三类以社区(社会)等开放性场所设施为主要依托的案例实践教学。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不同,案例的选择也各有不同。(4)依据“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分类,整合为诸如以“幼儿教育活动顺序的层次性”来整合创设案例任务。(5)依据“学习过程中某一主要学习方法”为分类点,诸如第一类以“观察法为主”的实践案例,笔者就经常倡导自然条件下幼儿心理及行为现象的观察教学;第二类以“调查法为主”的实践案例,笔者就曾创设过让学生针对幼儿的个性、情感、意志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五周的个案追踪调查。
2.创设案例情境,将学生引入需要通过某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
案例情境的创设是案例教学法的“导向阶段”,精彩的情境专题既能实现当前学习内容与现实情况的接轨,巧妙引出任务的主题,又能引导学生确定游戏计划、明确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笔者在准备“看图讲述”活动设计中,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组出示情节图片,一组放映小动漫视频。学生讨论:哪组更易于刺激幼儿说话的欲望?为什么?在熟悉的感性情境认知里,学生很快理解掌握了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目标、要求以及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甚至还有学生就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看图讲述,提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主题。
3.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帮助学生实践、体验、反思、内化
这个实践环节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综合运用获得的知识信息,教师则重点把握好游戏过程中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创设推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将实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幼师职业技能紧密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深化理论,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同时,情境模拟、观摩见习、方案设计、小组讨论等的学习方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幼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教育职业技能训练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4.成果评价、实时反馈,坚持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优化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反思型幼儿教师”是我们培养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及时指导反馈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共同释疑评析游戏学习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等一系列反馈反思工作就成为课堂评价的重头戏。笔者所在的班级在这一环节里,最常用的是使用“活动设计评价表”,其内容包括:设计的意图、活动目标及设计的依据、活动准备的内容、活动流程、各关键环节的安排、活动延伸的设想等。同时,在f时的过程考核中,笔者还坚持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学生建立“小小成长档案袋”,将学生的作业、练习、说课视频、实习资料、模拟教学活动视频、评价反思、见习随感等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和评价反思的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小组间互评、组内成员互评、档案袋等多形式、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更容易搭建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也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均衡发展。此外,通过完成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与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案例任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玩多种游戏,提高了学生的游戏理论水平和游戏实际操作技能,又提升了学生组织和指导教育游戏活动’设计和创编游戏方案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既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又是师生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活化课程的动力与实施的压力并存一案例实践教学效果与困境的反思
笔者的案例教学模式在活动设计应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1)让沉闷的理论教学变得鲜活,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案例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大胆质疑,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快乐的知识探究者,快乐而持续的学习态度既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在案例教学中,不同的案例情境,不同的探究、成长,使学生能真切观摩到幼儿园工作活动的不同体验,这些互动教学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到“学之即用”的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方法规律,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自觉感和对幼师职业的自豪感。(3)案例教学易于激发学生一系列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更易于培养开放型、应用型的人才。
1 互动教学在人文素养课程中的必要性
1.1 教学目标决定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校的普遍共识。近年来,一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人文素养课程。比如该校结合地方文化和办学历史于2008年开始在省内高校中率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浙商文化》课程。
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心智的成熟和丰富想象力的产生,使受教育者具有知、情、意三者统一的完满人格[2],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这个“术”的同时拥有正确使用“术”的“道”。因此,该类课程与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或按照指令反复训练获得不一样,它有一个内在转化的过程,首先需要受教育者的接受、认可,才能内化,进而才能指导实践,改善行为,最终表现出人文素养提高。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是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这种接受和认可,需要知识点的讲解梳理,更需要主体之间的互动以达到共鸣。可见,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但现实的人文素养课堂是,在大班甚至超大班环境中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上课意愿不强,参与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1.2 授课对象决定
著名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指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处在塔底的 “相互教”或“马上应用”等互动程度高的学习方式效果最好,而塔尖的“讲授”方式效果最差。
具体地,高职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从学历角度看,相比本科生,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关注生活常识胜于理论研究,动手能力胜于逻辑推演。因此,他们对抽象的理论和高深的研究以及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而是希望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和形象生动的互动来完成学习。从年龄角度看,现在高职学生以零零后为主,知识面较广,且有从网络中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思维活跃,对事物和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沟通和表现欲望强。只要有适当地引导和准备,他们有参与互动的能力,能完成共同学习的任务,即学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也有完成互动任务的可能性。
联系课程的目标定位,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课题组认为可以从提高课堂互动性这一角度入手,设计课堂活动,变革课堂教学。下面以上文提到的《浙商文化》课程为例,说明如何进行互动教学的机制设计和过程控制。
2 互动教学的机制设计
2.1 台上与台下的听说读写,推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浙商文化》课程是校园文化的品牌课,人文素养类的通识课,文化和素养,都是抽象的,而抽象和逻辑思维是我们学生的弱项,对于这样的课程定位,结合学生的特点,课题组认为,只有让抽象的目标具体化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熏陶和素养的默化。为此,课堂改革的第一项内容是推进师生互动,这里的台上台下指原来在台上的教师要能到台下与学生互动;台下的学生能有机会到台上展示。听说读写是指课堂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一言堂,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还要营造机会,让学生有得听、有得说、有得读、有得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行动“望闻问切”,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的传递,还有情感的交流和价值观的重塑。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方面需要“随机”组合,即教学活动中不宜一直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也不宜一堂课中同时混乱使用多种教学方法[3],而应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方法与对象的最优匹配,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际授课中,课题组教师针对不同的专题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应用启发引导,案例分析、热点讨论,角色扮演、调查研究等方法。在互动的平台方面,也不仅限于课堂内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学生的偏好,课题组开通微博、QQ群和微信等通信手段满足师生进一步互动的需求,做到课内互动为主,线上互动为辅。师生互动是开放和民主的,在互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
2.2 组内与组外的你来我往,激发学生与学生的竞合
学生是《浙商文化》的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同学之间信息共享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强化和深入。但由于本课程是大班上课,只有10次课20个课时,在人数众多和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若按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足的。为了化解这一困难,我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即将每个小班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讨论和外部交流。小组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小组,也可以是社团小分队,还可以是QQ群,微信圈等学生方便喜爱的形式。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团队内部和团队间的演讲、讨论和辩论……学生之间的团队学习,能打破课堂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线性沟通,建立学生之间的横向互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课题组还设计了一种学习工具“我的团队日记”,在这份日记上需要记录课程主要内容、组内活动情况、其他小组精彩纪要等内容。组内互动情况记录了小组内的互动情况,其他小组精彩纪要记录了对其他小组的倾听、学习和反思内容,体现了小组间的互动。这份日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即时记录完成,并由全体组员签名后上交。期末可以跟其他任务成果装订成册,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这种生生互动,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2.3 通识与专业的交叉渗透,促进人文与专技的融合
在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都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甚至有部分学生的目的性非常强,只有对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的公共课才愿意参与。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观念兴趣都有所差别。作为全校公共课的人文素养课,面对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提供普适性知识点基础上,我们认为若能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职业需求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互动,将能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满足学生的期待,并改善课堂效果。这一方面,我们是从内容载体方面切入的,我们建立了阶梯式资源库,对同一授课内容,资源库里有比较专业的,也有普适性的互动主题和活动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选择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活动方案。如在“未来浙商”这一专题中,我们互动主题有三个“钱去哪儿了――互联网理财对传统理财产品的冲击与挑战”;“雾霾天里的闪闪金光――雾霾天里你能发现什么商机?”“商业帝国的支点――营销还是技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去准备材料和参与课堂学习。
2.4 课内与课外的理实结合,增强教学与情境的互动
人文素养类课程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性很强,因此如何使学生与情境互动,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浙商文化》课程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努力探索课内也是理实结合的阵地,课堂内主要有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经验分享等模块,如课内,在“企业内部流派”专题中,我们设计的互动任务是寻找并在课堂上介绍家乡的著名企业家,实际效果非常不错,一方面促使学生去关注身边的浙商,另一方面大班环境的分享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有些班级在这次课程中,自动产生了竞赛和辩论,学生反馈非常喜欢;课外的理实结合主要措施是带领学生参观调研企业,以及与企业家的交流访谈,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针对本门课程,截止目前,合作实训基地(主要是企业)就有8个,供学生“走出去”学习和实践,教学团队聘请了数位企业家和专家做长期顾问,并在每个学期举办一到两次由企业家主讲的“浙商讲堂”。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让浙商精神具体化,可感知,有效用。
3 互动教学的过程控制
从反馈数据来看,以上互动机制确实在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互动教学要收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做好过程控制。
3.1 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师生互动其实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开始,如开学前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这门课的看法和兴趣点,并向他们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它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提前到教学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带着互动的理念和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方案的合理化,包括可行性和弹性。方案的可行性,一方面是指所设计的活动与教学内容是相容的,即设计的互动方案能有效地承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指该方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保证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参与到该活动中。方案的弹性,是指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生成和创造的过程,难以完全按教学设计进行,因此还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3.2 课堂管理的人性化
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人与人及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因此,在互动教学的课堂管理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氛围,双方在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下展开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有时甚至还要通过“煽情”与“造势” ――适时、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来鼓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而对那些学识贫乏、现场掌控能力不足或上进心不强的学生应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去帮助,使其顺利完成任务。此外,教师还要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互动的边界,主要指引导好课堂互动的方向以及控制好互动时间,否则容易造成光有热闹而没有实效的课堂[4]。
3.3 效果评价的多元化
与专业技能课程可以通过技能的演示和应用来评价学习效果不一样,人文素养课程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也难以标准地量化和衡量。因此,在实施互动教学的人文素养课程中,我们认为应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前,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各占50%。其中过程性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有任课教师、小组成员和自我。将任课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的成绩加权平均得到一个学生的过程性成绩,且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而富有激励性[5]。
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2009 年9 月25 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了“互联创未来”项目(下文简称“项目”)。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春、厦门和大连等城市的68所学校实施。项目组根据项目目标开展了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和项目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基于web2.0的网络协作学习实践、师生优秀作品评审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项目参与者的积极反响。为深入了解项目实施成效、及时总结项目实施经验, 2013年6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郭绍青教授受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委托,对 “互联创未来”项目进行中期评估,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调研与评估,以此为基础,本文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
1教师培训现状
(1)教师培训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等教育思想的影响,新课改下的教师培训如火如荼进行[2]。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战略任务,要求完善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3]。
(2)培训效果评估对教师培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教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且以企业真实的项目引领学生完成,和在线实训系统一样,以框架为主线,以软件工程思想完成项目。
5结语
oracle数据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职业性很强的课程,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们根据企业需要,对oracle数据库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中,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以项目、任务、案例进行教学,通过3年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据库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瞿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2).
[2]李旗.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
[3]郭东恩,刘杨涛.大型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首都教育学报,2013(7).
[4]刘志成.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案例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杜能钢)师教育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教师培训方案的制定。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评估检查纳入教育督导之中,要定期检查和评估本地区实施相关培训计划的情况,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4]。
2教师发展评估
本课题对教师发展的评估,主要通过教师态度、教学行为发展和教学能力3个维度展开。对教师培训后态度变化的评估,主要是了解教师对项目培训的接受认可度和对pbl理念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认识;对教师培训后行为发展变化的评估主要从课堂教学行为和教研活动两个方面着手,前者以课堂观察的方式评估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情况以及开展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况,后者主要评估教师集体备课、相互评课等情况;对教师培训后能力提高情况的评估主要从信息技术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个方面入手,尽可能对教师能力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
评估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及课堂观察3种方式进行,三者相辅相成,确保评估结论客观、真实。评估主要结论如下:
2.1教师对“互联创未来”项目充分认可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82.6%的教师认为本项目内容丰富且能全面支持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87%的教师认为项目组织方式合理,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87%的教师认为项目时间安排合理,可以有效平衡教学工作和课外学习时间;82.6%的教师认为项目非常有意义;87%的教师认为通过项目实施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2.2教师教学理念变化较大
通过“互联创未来”项目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传统课堂不同,“1对1”课堂教学中,学生1人或2人拥有一台上网本,可以开展基于资源和问题的自主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调查显示,72%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愿意运用pbl理念进行教学;96%的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专题探讨活动;95.0%的教师在设计项目活动时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中的表现,所有教师都认为通过项目开展,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95%的教师认为专题探究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1%的教师认为通过项目开展,参与学生比过去更爱提问题;95%的教师认为参与学生们比过去更善于与他人交流。
2.3教师教学行为改变较多
(1)项目实施对教师备课的促进作用。“1对1”教学环境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基于问题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一教学模式让教师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调查发现,所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会应用网络下载教学资料,并且有81.8%的教师在每次备课过程中都会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与上海市蔷薇小学教师访谈的过程中,一位教师谈到“现在备课事先都在网络上寻找一些课堂上要使用的资源,比起以前可真的大不一样了。”
(2)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应用。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资源支持。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丰富、可视性强的图片等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这些资源不能只供教师备课使用,还应提供给学生操作和实验,丰富学生的体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调查显示,课堂教学资源应用方面,86.4%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会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73.7%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教具或学具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变化。通过项目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选择方面也有所变化。在“1对1”教学中,教师以指导、帮助的角色,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调查显示,68.4%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73.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次数超过10次。蔷薇小学一位教师谈到:“项目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改变作用非常大,课堂准备和组织的方式大不一样。”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所有学生都表示教师会带领同学到计算机教室上课,78.8%的学生表示几乎每节课教师都会运用学具或挂图进行教学;72.7%的学生表示几乎每节课教师都会运用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可见,通过“互联创未来”项目,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
(4)教师教学方式转变。87.9%的学生表示几乎每节课教师都会维持课堂秩序,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66.7%的学生表示教师会给他们布置需要通过计算机完成的作业;51.5%的学生表示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通过项目实施,教师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课堂观察中发现,探究性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教师平均每节课的提问次数超过了10次,教师对学生回答会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问类型整体而言侧重于陈述性问题和推理性问题;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丰富,上网本广泛运用于学生动手操作环节。课堂活动主要侧重于利用上网本进行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5)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情况。在项目“1对1”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学生学习状况,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都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查显示,68.4%的教师每节课都会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个别辅导;68.4%的教师每节课都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做适当练习;63.2%的教师每节课都会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问题或作业;73.7%的教师每节课都会组织学生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78.9%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调查中,没有教师从未开展上述教学活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类型多样化,主要以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讨论辩论、共同
计等为主。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通过项目开展,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活动组织都更加得心应手。”
(6)项目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研方式的转变。教师与同事讨论改进教学方法的频次提高了23.5%;参与集体备课活动频次提高了40.4%;观摩其他教师上课频次提高了51%;教师之间相互听课频次提高了36.4%;与其它老师交流教学资源的频次提高了34.3%;通过ict支持中心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频次提高了21.6%。上述数据变化反映出教师开始关注教研对课堂教学促进的重要性,注重应用多样化、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培养自身教研能力(见表1)。
表1教师教研方式变化对比表
维度与同事讨论改
进教学方法基线
数据中期
数据参与同事集
体备课活动基线
数据中期
数据观摩其他老
师课堂教学基线
数据中期
数据有其他老师
到班级听课基线
数据中期
数据与其他老师交
流教学资源基线
数据中期
数据通过ict支持中心
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基线
数据中期数据经常71.7%95.2%54.8%95.2%43.4%94.4%19.2%55.6%56.2%90.5%7.0%28.6%有时21.9%4.8%36.1%4.8%50.2%5.6%59.8%44.4%35.2%9.5%66.9%57.1%很少1.0%0%2.0%0%1.0%0%12.8%0%2.0%0%1.3%14.3%注:基线调研数据来自于“互联创未来”项目前期调研报告。
3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得知,95.2%的教师反映基本可以熟练掌握并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所有教师基本可以熟练掌握并运用word、excel、ppt软件等制作课件,并熟练地在网上搜集下载所需的教学资源;95.4%教师可以运用qq、邮箱等熟练地在网上开展交流。蔷薇小学向评估专家展示了“蔷薇梦”项目实施情况,从“易融、易学、易教”3个方面展示了蔷薇小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化。汇报ppt制作精美,运用了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还配有2分钟的校园视频,这些都是学校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的,展现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2)教师交流和沟通能力有所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5%的教师认为通过参与项目学习交流,沟通能力有所提高;81.8%的教师在项目活动中贡献了很多资源;所有教师经常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90.9%的教师在项目活动中获取了所需资源。在访谈中,一位教师谈到“以前喜欢自己一个人学习,基本上没有交流,通过项目,我认识到要想成长需要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3)教师团队协作能力明显提高。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中,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开展校际探究协作活动。问卷调查发现,在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95.45%的教师认为组织和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所有教师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开展协作教学;95.4%的教师能将项目活动中的好方法在同事间推广。项目组在与教师座谈时了解到,蔷薇小学的教师在开展校际协作探究活动时,教师们会集体讨论设计活动方案,每位教师都参与。
(4)教师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开展中,项目学校经常与伙伴学校展开校际协作活动,他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尝试使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改变教学方式。在与嘉定区实验小学教师座谈时了解到,通过项目实施,学校信息化特色更加突出,知名度越来越高;教师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做到以学为主,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越来越多。
4评估结论
该项目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项目理念深入人心,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基于移动学习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全面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提高。项目可以促进城乡教师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edu.cn.
[2]石大维. 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50
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许多家长、中小学教师乃至社会舆论在评价学生时都认为,只有学习好、分数高的才是好孩子。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学生逐渐习惯了埋头于书本,致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就丧失了原有的灵气。思想、视野被禁锢在狭隘的领域内,求知的欲望逐渐被泯灭,创造的激情、求索进取的精神逐渐消退。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唤醒学生,让其重拾信心、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并践行创业实践。
一、激发创新思维,达成创新能动性的培养
首先,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激发创新的因素也应该被视为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创新思维,达成创新能动性的培养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实践还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精神紧张、压抑,心情不愉快,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平等、热爱,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活跃的思维、创新的能动性。所以,以下几种学习方法或许可取:
1. “目标性”学习
有人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对此作了这样的形容:“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欲望与知识。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在目标下才能创新。例如,在火箭制作项目中,在活动开始之前,都要引导学生观看挑战榜,挑战榜上张贴了破记录的同学的照片。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极其愿意接受挑战,看过之后都会有豪言壮语:“我的火箭要飞……”“我肯定能超过他的记录。”教师适时适当给予鼓励、肯定。这样学生在学习、制作中就有了目标,有了创新。
2.“问题性”学习
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当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形成过程,这需要靠教师给予不断的指导。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情景,允许不同的假设并存,不统一要求。比如在玩四巧板的过程中,有个级别挑战环节,在不同级别中学生要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赛。而同一种图形,四块板可以通过不同位置的调换能够拼成,教师不要求学生有统一答案。其实在拼图之前他们都要进行假设猜测才能够完成,如果教师过分的统一要求,可能就失去了更多的拼法,更多的假设的空间。学生有了问题,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才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3.“自主性”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为现在与未来,知识信息的更替将会越来越快,单从学校里学到知识想用一辈子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当今的学校教育,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建模制作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提出分组方案、设计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动手动脑制作、展示作品、总结评价等,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必要的方法指导
学生发现如果他们自己不去动脑,动手,他们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于是,他们逐渐地在活动中积极起来,不但喜欢上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想出许多新奇的点子来,从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4.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组员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5. 联系社会热点创“金点子”
培养创新人才最终要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在活动课中注重联系社会热点,发挥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是成功的翅膀,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将对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以及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2013年全国雾霾天数达52年之最,空气污染极度严重、居民患癌数量增加。还如停水、停电、火山爆发、地震等问题。诸如此类切身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假设你是我市市长,你将提出怎样的治理方案?这样的提问可以在课堂上“炸开锅”,有的学生说要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有的学生探讨“能否在火山区将地下过多的热量引出,既利用其热量又降低其爆发次数”、“地震是有害的,但能否化害为利,将其用在探矿上”等等;甚至有的学生大胆提出冬季可用雾中取水的方法,因为雾是由水分凝成的,若把雾中所含水份截留下来,积少成多,再用管道输送到居民点,这样即可解决用水紧张的局面又可去除雾霾等等。这些想法也许不够成熟,但这些想法中极可能产生明天的科学新成就,将会促使他们终身去探索并可能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二、培养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
所谓的创业意识,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发挥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1.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日趋成熟,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注定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沉浮。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使学生树立“不找首长找市场”、“不靠上帝靠自己”的创业意识。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关注中职学生特有的发展潜力。通过创业意识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2. 指导学生掌握和创业领域相关的技能与知识
创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必备前提,但创业知识的获得要有一个积累过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层次性地进行知识的积累。职校教师应教会学生怎么去做市场调查,如何收集信息、分析商情;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储备,为学生日后的创业积蓄强大的后劲。
3. 创业意识的全面教学渗透
创业教育要渗透到每一门教学科目。创业教育涉及面十分广泛,要求所有的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的教育思想和内容。英语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常用的商务英语,讲授企业语言或洽谈出口外贸生意的基本用语;企业管理教师要将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杰出企业家的事迹,并使学生了解企业家失败之后能够成功的原因;在财会、市场、经济法、数学等课程中,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商业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价格结构、税收、市场分析等内容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在语文课中,要让学生学会撰写创业计划。当然,创业项目的选择、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店址的确立、广告策划、管理模式等内容,也都要在不同的课程中,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下有条理地反映出来。无处不在的教学渗透,增强了学生的创业动机,使学生期待走上创业之路。
三、践行创业实践,以实现自主创新创业
1. 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活动
团委、学生会可以开展校内、班内的创建活动,让学生自己制定争创计划,落实争创措施,公平竞争,自我评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各种社团、兴趣小组举办科技、创造发明专题讲座、创造发明比赛、技能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组织读书活动,阅读优秀人物的传记,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来校讲学等,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创业的种子;组织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进行实训、实习,加强学生技能的培训;通过特定情景模拟,在老师指导下写创业计划书,寻找经营地点、设计店面、给企业取名字、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广告策划等。开设相关课题,研究小企业开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中职学生的创业活动能够未雨绸缪。
2. 努力拓展校外实践活动
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民服务等公益活动,学生能了解社会,播撒创业的种子;与家庭、社会合作,为学生搭建创业的舞台,如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研究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并进行营销活动;组织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在旅游社带团、甚至创办小型农家乐等。每一次成功,都会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而每一次失败,通过引导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创业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兴趣,将坚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理想和信念。
3. 师生共建创业园、践行创业
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从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来看,更多的是试图用一个自认为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吸引消费。但时下,投资人看中的是创业计划技术含量有多高、市场盈利的潜力有多大。而这一整套的周密可行的计划必须通过创业实践才能达成。
例如,笔者担任园林班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期间,就和园林专业课相结合实施创业实践教学。园林专业科任教师创办了江南生态园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基地;学习剪枝、嫁接等技术,学习园林生态、园林植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创业实践,开办园林创意园。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外承接小型绿化工程、园林设计工程。从标书的制作、投标到现场绘图纸设计、组织施工验收等全程参与管理。拿项目后同学们自行分成了后勤组、材料采购组、工组、养护组、协调组、财务管理组等。采用基地与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探索能力、沟通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们增强了查阅资料、自我学习的能力,还使学生们认识到用新的观念、方法、手段、技术去分析问题。培养了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其坚韧顽强毅力。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才干,更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到自己参与成功的喜悦,也更坚定了自己今后自主创新创业的决心信心。
这种种实践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过程、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场所。学生可以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尝试学习、经营、开发一体化的准创业实践活动,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从而熟悉各个环节,获得自主创业的经验和胆略。这是今后自我创业的一个良好开端。
总之,创新创业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有创新思维,他们不是天才,也不一定是考试高分的获得者,关键是要寻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职业学校中同样有不少富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学校应创设尊崇创新的校园氛围;教师应因材施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创造潜能得以迸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这是创新创业型人才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学习层次、品位的又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 刘东敏.现代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 朱永新.写在新教育的边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幼功难废,故技不弃”。儿童时代经历的教育令人难忘,少年时代播种的发现的种子和火花可以点亮人的一生。我校在遵循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育理论背景下,近几年一直积极尝试、探索适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三段五步式自主学习模式(我校又简称“345”模式)。“3”即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4”即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四个度:准备度――关注学生预习新知的情况,让学生有备而学。兴趣度――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参与度――关注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成度――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情况,让学生学而达标。“5”即五个步骤:预习反馈――学情了解,梳理问题。活动导学――小组合作,交流释疑。精讲提升――当堂训练,目标达成。复习巩固――练习巩固,建构体系。总结延展――小结要点,拓展延伸。核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淡化预习这个重要环节。预习是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的预习可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刚开始训练时,预习最好放在课内进行,教师以教给学生方法为重点,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探索,自求解决,并及时点拨。待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预习的技能已经形成,对预习已消除了畏难发愁的心理,并且有了独到的见解,产生了兴趣,这时便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课外预习。“345”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的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三到六年级各科都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每天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预习作业。
课堂学习理应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发挥了作用,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345”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我校校本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采用“导学设计”的形式,课堂教学达到“自学、启思、精讲、多练”的要求,优化了课堂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自主学习的模式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课堂要求避免“课上师生热热闹闹,课下大家莫名其妙”的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反馈练习应做到设计新颖,趣味性和知识性兼顾,要求学生独立、及时在课内独立完成、按时完成,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在课堂全神贯注、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准确掌握教学的容量和速度,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课堂上,我们关注的四个度,其实就是关注的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学习新知的情况,让学生有备而学。这里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课前的预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关注:物质准备,即学生是否准备好了学习所需要的所有用品,如书、铅笔、水彩笔、竖笛、乒乓球拍等,只有学生做好了所有的物质准备,他才能真正走进课堂,参与学习;心理准备,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学生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如预备铃响了,及时地进入教室,等待课堂的开始效果就会很好,反之,如果课堂吵吵闹闹,人虽进了课堂心却不能安静,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知识准备,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一定要理清本节课准备学习什么内容,本节课所学内容中有哪些是自己通过预习能够理解的,又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不理解,需要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帮助的等。有了这些准备,学生才能够有目的地走进课堂,课堂效率也才能事半功倍。
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乐学。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发生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
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份来说,一方面是学生的志向,另一方面是学习兴趣,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及时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参与,重视小结归纳,通过师生的小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参与的质与量。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情况,让学生学而达标。任何的改革,都必须为效果服务,学生能否得到发展,教师能否得到提高,是我们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一堂课的目标达成应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单纯以几道检测题来评价目标达成度,是非常片面的。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探索:1. 目标检测题的检测针对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目标层面的达成情况,也有部分检测题能够检测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达成情况,同时兼顾过程、方法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2. 学生能力的发展包括多个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3. 教学要强调“教材只是个例子”,让学生也体会“用教材教”的观点,自己体验“走进教材”,进而自主探索出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学生要掌握不同的知识点,要通过自主、探究、协作等有效的学习过程才会有实效的结果。作为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达成度就必须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节奏,使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确保课堂学习的有效。
陶行知先生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六大解放”的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345”自主学习模式的五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活动导学。“活动导学”,是指以“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一种“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课堂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活动”是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说到底,“活动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它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 “活动导学” 致力于开放课堂,要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学习的基本目标。实践证明,“学生一旦不依赖老师时,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自信。越自信,越强大;越强大,越爱学;越爱学,越会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焕发出极大的潜能。”活动导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检测、反馈等活动,有效地实现了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的主张。
预习反馈阶段是通过课前几分钟的生生、师生交流,鼓励学生简明扼要地展示、交流预习所得,提出预习中存在的困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疑难困惑,准确把脉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起点,有效调整、确定课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组织相关的有效活动释疑解惑,促进学生正确知识体系的有效形成,同时在展示的过程中也能积极锻炼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在导学活动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进而大胆展示,思辨争鸣,从而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课前要精当准备活动导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导学单,明以目标要求,辅以学法指导,交流预习疑难点,自探自纠,互帮互学。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梳理共性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合作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能力。
这个过程与活动导学环节不是割裂开来的,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有机整合,着重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作用,为学生学习释疑解难,化难为易,点石成金,于学生理解难点处做出精当的诠释,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能合一。
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中去,达到学习安全,普及安全教育,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使职工在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上有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理论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希望你喜欢。
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1在活动月里,我校坚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安全工作中,力求做到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学校成立了由常永志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为组长,张兴宁、郭峰同志为副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切工作以确保师生安全为前提,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成立了安全各种实施小组,层层落实安全各种职责制,建立了职责追究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每月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排除、整改和上报。
3、坚持定时和不定时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学校的校舍、设备设施及日常安全管理与学校安全制度落实情景进行检查。
每一天值班领导必须检查了解安全情景,并将学校安全工作及安全检查情景及时向学校汇报,争取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发现的安全问题,消除不安全因素。
4、坚持进行晨午检。
班主任每一天对班级和学生情景进行了解,并进行追踪调查,进一步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例会组织教师学习安全法规,学习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学校各项安全预案及安全防范有关措施。
2、进行道路交通知识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共创平安学校。
3、利用各种集会、每周的班队会时,各班对学生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知识教育。
4、经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例会、集会、班队会、黑板报、学生征文、办手抄报),提高全体师生员工防范事故与自我保护的本事。
5、学校把三月份最终一周作为安全教育周,主要开展教育活动有:
(1)召开次团体校会:校长利升旗仪式作国旗下讲话,主要向学生介绍身边些不安全的隐患,并提出些具体、可行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懂得要远离危险,必须从身边的细事情做起。
(2)、进行次讨论:我们要求各班在周二的晨会课时间组织次讨论,从上学放学、上课、课间、在家等不一样角度进行讨论,我们应当怎样保护自身的安全。
(3)、出期以“安全教育”为主的板报。利用学校宣传阵地,我们将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简单的救护包扎常识等,让学生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三、健全制度,抓好落实。
1、进一步实施和完善路队放学护送制度、静校制度、节假日护校制度与夜间巡逻制度、课间活动及零食禁吃制度等,分别由路队护送教师、值班领导、班主任负责,执行情景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与礼貌班级评比量化考核。
2、教师岗位职责和领导带班制度。
每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护好学校财产,保证信息畅通。
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2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铁路东办事处消防安全百日大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深刻汲取“7.30”临汾科奥大厦火灾事故和近期全国各地各行业事故教训,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强化社区消防安全基础,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火灾的本事,根据铁路东办事处的工作安排,在我社区范围内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
二、安全制度完善,检查整改落实
由社区牵头,各小区物业、单位进取配合,做到管理有序、措施得力、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我们认为防火工作必须天天讲、时时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到严防范、不留死角、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三、狠抓落实、做好宣传
在社区的各小区、单位充分利用黑板报、小区宣传栏、墙报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在广泛进行消防宣传活动的同时,坚持将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作为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全面提高社区对火灾事故的整体防控本事,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四、组织排查,治理隐患
8月11日--10月9日,我社区根据实际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社区成立了领导小组,联合物业深入到各单位、小区、门店、居民院落等公共场所对主要电网线路进行检查,查看电路是否老化及有无私拉乱接现象存在,并提醒辖区群众对其家庭内的电线管网、插座接头等进行仔细查看,以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各单位小区公共场所的消防器材的配置情景,是否具有消防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在隐患排查中,对消防器材配备不完善,消防通道不通畅的门店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间,确保按期消除隐患。
经过消防安全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及时发现并消除了辖区内存在的安全消防隐患,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
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3_年6月是全国的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安环部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紧密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结合天能集团和万洋集团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文件精神,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安全月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
1、为了大力宣传安全月活动资料和安全知识,安环部结合综合办公室,制定了8条安全宣传横幅,悬挂在公司醒目位置。
2、安环部利用车间早会时间,深入一线,向员工宣传安全月活动资料,同时提醒员工遵章守纪,注意安全,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组织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召开安全月专题培训会议,重点培训常用的安全知识,并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考试。
4、利用飞信平台,向所有管理人员发送安全知识信息,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并提升安全素质。
二、自查提问阶段
1、各车间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每一天做好安全自查记录,寻找隐患点,并进取落实整改,并在6月20日将车间内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合理化提议汇总以后交到安环部。
经过活动,安环部收到合理化提议共计44条,安环部已经结合车间研究整改措施,已安排相关职责单位逐步落实整改。
2、安环部结合车间实际,制作常用安全知识题库,经过QQ群平台向全公司宣传,鼓励大家多看多学,然后组织现场安全知识抽问,对回答正确的员工奖励花露水一瓶。
本次活动共计抽问349人,回答正确309人。经过本项活动,广大员工提高了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掌握了常用的安全知识,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安环部组织现场安全员每一天集中巡查,检查现场安全隐患,同时在6月12日由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工程部、生产部、办公室对生产现场进行了联合检查,经过各类安全检查活动,共计发现45项安全隐患,其中报公司领导监察12项较大隐患,目前已整改33项,其余12项隐患正在进取整改中。
三、演练实施阶段
1、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戒备心理,做到“安全警钟常鸣,人人重视安全”,6月20日,安环部组织公司应急管理小组在充电A车间进行了“_年万洋绿色能源电器火灾应急演练”,并邀请了思礼镇政府的相关领导到现场观摩指导。
经过本次演练,为公司全体员工展示了一场生动的消防应急救援教育表演,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现场的观众也学
到了常用的消防知识。
2、进取响应政府号召,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思礼镇政府,于6月16日和18日,在市汤帝广场和思礼镇文化广场举行了安全知识有奖竞猜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让群众理解安全,支持安全。
取得了社会对企业安全的信任和支持。
3、印发“致员工家属的一封信”,并发放给全体员工,要求员工带回家中,让员工家属理解公司的安全要求,同时提醒员工时刻注意安全,做好安全防护。
这项活动也促进了员工及其家属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4根据永卫〔_〕118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推动_年“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的落实,持续、深入地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提高我院的安全防范本事,确保稳定和谐,有效预防、杜绝医疗安全职责事故,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针对安全生产覆盖范围,逐步完善相关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医院、岗位、消防、巡查等相关制度,完善制度10余项。落实职责制,层层抓落实,职责明确,职责到人,职责到岗,不断改善医疗与消防安全建设。从而确保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院长为第一职责人,负总则,全面推进落实。
二、注重宣传培训并进,提升职工安全素养。
为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宣传工作,于6月初利用院内大厅LED显示屏每一天滚动宣传“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利用QQ、微信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并于6月初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1条,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6月中旬开展1期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栏画报,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重要性思想战略地位。在6月15日召开了一次安全生产会议,进行1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1次消防灭火器使用演练,有10人参与本次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全面提高职工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及消防自救本事。
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推进整改到位。
活动期间在戴院长的带领下,出动1个巡查组,开展安全巡查4次,对重要岗位、重点区域、消防安全、医疗废物处置、院内感染等进行巡查,发现存在个别安全隐患:消防疏散通道偶有被占用,对占用职工及时开展教育,立即整改侵占消防疏散通道;输液室一次性医疗废弃物未及时销毁分类保存,针对此行为,对当事护士进行指导,并要求按规范医疗操作;下班期间,门诊室未及时关上诊室门窗,做好安全防范防盗工作,督促门诊医生下班随手关门。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四、务求实效,查漏补缺。
将安全生产月活动纳入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中去,实行贯穿性管理,部分与整体相衔接,各个环节的衔接与连贯性推进工作,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活动中及时做好各项问题的分析总结,做到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则制度,让全院职工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从我开始,规范操作人人有责,以减少疏忽大意带来的安全隐患,稳步推进全院安全生产工作。
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精选5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开展安全月活动有关要求,按照广源公司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电厂实际,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本事为重点,经过广泛宣传教育工作,在电厂内部营造“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创立“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和谐企业,突出“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电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资料丰富的安全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
为加强本次“安全生产月”组织领导,确保安全活动的有效落实,电厂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厂长和副厂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进取配合活动的开展。电厂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和下发《“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对活动进行精心组织,使活动的开展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对活动开展真正做到了职责明确、逐级管理,使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为融汇到日常工作中去,构成人人关系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
良好氛围。
二、采取多形式、多样化、全方位宣传教育
活动期间,电厂根据实际情景,组织开展全方位的人员培训教育活动,制作活动展板两面,开设一期安全宣传专栏、悬挂安全宣传横幅四条,联合小七孔镇深入库区村组开展大坝安全、防洪、防雷、用电安全及急救小常识等安全知识宣传,印发安全宣传知识小册子100多份,组织33人次参加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答题竞赛,结合年度安全培训计划进行《安规》培训和考试,根据汛期雷雨事故多发的特点,组织开展了《黑启动》现场应急演练,以及《全厂停电》和《厂用电中断》应急处置推演,组织专兼职安监人员参加广源公司举办安监岗位视频培训、考试。经过形式多样大力宣传各种安全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保证了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安全月为契机,落实隐患整改,注重实际效果为了将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到实处,使活动的开展有成效,电厂各级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指导、督促,并认真落实对所查出隐患的整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并经过对年初以来的整改落实情景进行梳理,强化整改职责,对整改的完成情景做到了心中有数,做到不留死角、不漏隐患,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实行“说清楚”,制定防范技术措施,落实职责、限期完成治理。经过有计划、有组织、
有目的的定期检查和各级人员的不定期巡查,使电厂安全月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全面,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总之,经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在电厂上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职责心,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到达以月促年,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电厂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