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人文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基本的素养与品质,从整体上体现着人们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三者间关系的价值观,并制约着个人甚至是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需在积极建设物质家园的基础上,加大对精神家园的构建,特别是众多高校,乃至职业院校都需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度。
一、中职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在我国众多的中职院校中,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语文写作与表达的能力,同时对于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学、礼仪等一些基础的人文知识都是知之甚少,有些学生甚至是望文生义,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众多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在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逐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将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作为今后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而语文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所有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与工作学科,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对全面开展人文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实践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逐步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是关键。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分析
在中职院校中,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需对其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使所选取的文本不仅能够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更能反映出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精华,从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出语文教材的作用,因文释道,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1]。
(一)发挥教学内容的审美教育功能
新时期,时代对语文教师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技能并使其智力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需更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职院校,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训练与提高。首先,选择教材中相关的作品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对小说、诗歌、戏剧以及散文等众多文学作品的欣赏,使其在品味文学作品艺术的同时,领悟到人生百态,从而达到较高的审美境界。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就可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仔细品读文中优美、细腻的笔调,在脑海中再现荷塘在月色下的朦胧美,进而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而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时候,则需引导学生领悟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句诗中所描绘出的深秋晚景图;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各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直观且形象的情境中不断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进而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当前,中职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厌学的倾向,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就需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指导形成的呆板、无趣的语文课堂环境,采用新型的教学形式,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活化与艺术化,从而潜移默化地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教授《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借用重阳节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展开一次有关《感恩父母》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以及汶川地震等相关实事,向学生们再现真实生活中母爱与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设计类似于“真情告白”的活动环节,并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来展开一次名为“一封家书”的征文活动;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还可通过带领学生们一起表演手语舞蹈《感恩的心》,最终使本次活动的感恩主题得到完美的升华。在这个活动设计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回忆,重温过往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因此,在中职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均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主题活动,使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的生活化与艺术化,让中职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在获得情感教育的同时将其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进而从本质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2]。
三、结语
现阶段,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职业学生在文化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特征,要求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育在其教法与教材的选择上要形成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对于今后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在充分认识中职教育与中职学生特殊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最终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玲.浅析中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网友世界・云教育 ,2013(18).
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而人文精神则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
如果说科学教育追求的是使人更聪明、更能干、更有力量,那么人文教育所追求的则是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或者说使人活得更有品位。科学使人摆脱愚昧、迷信、无助,人文则使人远离盲目与低俗。
1.人文教育要使人活得更自觉。就是说,要使每个人的人生过得更加理性和充实,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了此一生。这就要求对人、人生及社会有所认识、有所判断,并形成比较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使人活得更自觉,特别需要人们在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世界上太多太多的人不能坦然、真实地面对自己,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如何、心情如何,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总之是不了解自己。他们的生活不是自主的生活,不是“我”的生活,而是不得不过的生活,是不知其所的生活,是由环境或别人安排的失去了“我”的灵魂的生活。而不能正确地面对和认识自己,也就很难深刻地了解他人、了解社会。
2.人文教育要使人活得更高尚。人文教育不仅要使人活得明白、自觉,而且要使人活得对别人和社会有价值、有贡献,要合乎社会进步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形成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重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可视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
3.人文教育要使人活得更高雅。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要使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谐,能够充分领略人生和世界的意义,使人摆脱低级趣味。作为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的活生生的人来说,光有自觉和理性是不够的。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丰富、细腻的情感时,他才能很好地体会世界上的一切对于人的意义,才能充分感受生活的趣味,才能推动他去从事于己于人有益的活动。
二、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归根结底,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并不只是强调培养一般意义上完美的人性,而是要让学生做符合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所以,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应该说,注重培养人的理性、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这是所有文明社会人文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进步的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而作为一个进步的现代人,除了上述目标,还需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关键词: 中职理工科专业 语文教学 目标 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职业和拓展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则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面对语文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尤其是以男生居多的理工科专业,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我们迫切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重新定位。
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就当前中职生源素质而言,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还是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观念下,要改的只能是教学内容。为了使中职语文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个性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语文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实际,准确定位。
(一)体现基础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中职语文的基础性。语文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工具,中职语文学习是中职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这个基础不扎实,职业技能就难以获得。
(二)体现应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准备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更注重知识的实用。中职主要培养的是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中职语文也应为这一目标服务,讲求应用性。
(三)体现发展性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还要体现发展性。语文教学体现发展性,就是要关注和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中职理工科专业语文教学的目标
理工科专业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中应突出职业特色,注重加强对这群以男生为主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一)突出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教学在遵循语文教学“共性”的同时,更应体现中职教育的“个性”。也就是说,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教师要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基础上,着力探寻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契点,让语文教学与专业能力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重视实用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直接面向专业、服务就业。重视实用教学,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针对理工科专业男生居多的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结合理工科专业特色,合理开发、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训练要点,大胆取舍,不求理论精深,但求具体实用,并力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指导学生巩固和迁移,重点进行实用文体的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
(三)注重人文培养
中职理工科专业学生底子普遍比较薄,文学素养差,而且他们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接受完两年的学校教育就要直接走向社会。他们接触社会的时间比普通中学生要早得多,况且又正处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因此,中职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之外,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促进学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也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的教育的立足点只是教会人“如何而生”,但没有教学生“为何而生”。长期以来,人们把职业教育理解为技术学习,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所谓的“范例模式”,其特点是忽视学生个人的主体意识,职业教育甚至等同于职业训练。这些观念和做法反映出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的教育内容,使职业教育丧失了育人的本质功能。
中职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就应该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熏陶性情、塑造人格,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职理工科专业语文教学的任务
中职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直接进入企业从事机械等方面的加工生产。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呢?语文学科该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一)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职学生在阅历、思维,特别像辩证思维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还保留很多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方面也比较脆弱。不少学生目光短浅,不能正确对待“就业难”问题,从入校门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部分学生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进取精神。理工科专业男生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和开拓精神的人,但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人文素养教育能教育学生“何以做人”,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们还应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容,潜移默化,重视学生的心灵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更主要的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选择推荐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强,与学生阅读情趣和理解能力相适应的读本,使他们更好地接受读本中人文素养的熏陶。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生源素质,充实、加强说明文的教学,既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这一文化课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俗易懂,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之一。除少量专业术语之外,词汇一般很少生僻或晦涩,句式也不是多变和复杂的。再者,说明文往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无需作多少语法分析,可以通过说明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适当的逻辑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阅读说明文,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把握文章所传播的信息,可训练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进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逻辑的推理、概括等阅读能力。
(三)强化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企业招工,绝大多数都采有应用文为主的考试进行挑选。对中职学生来说,应用文教学显得比较重要。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可能要低一大截,要教他们写好结构严谨的议论文、生动形象的记叙文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应用文的教学和训练,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陈小保,男,江西丰城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错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衔接;衔接中素质教育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有赖于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体系的要求紧密,体现职业教育的终身性;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实现职业人才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快速扩张,特别是近年我国开始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我国以初中或中专文化水平、初级技能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为主体显然无法适应这一需求。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以上技工的供求倍率一般在1.3~1.4,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高达1.6,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3300万人[1]。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培训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职业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难与生源错位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是来自于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我国适龄学龄人口近些年总体趋于递减,受此影响普通高中的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都有所减少。图一数据表明我国的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自05年到达877.73万人后由明显的增加转而有所下降,毕业生人数也于08年达到836.06万人的高峰后转而趋于下降。从我国人口年龄分布规律来看,自2020年后这一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将面临生源数量减少问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高招录取序列中排在最后面,因此,生源减少的危机首先影响到的就是高职院校,包括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如2011 年,高考生源大省山东有两个数据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一是全省高考录取率超过90%;二是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180分,仍有4万多个招生计划未能完成[2]。
(二)职业教育衔接重形式而轻内容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形式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更多是学历衔接,看重的是文凭的升级和学习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学生在中职和高职学校学习时具体学习内容的衔接。从学习内容来看,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主要体现在:文化课脱节,专业理论课重复,有的专业技能课甚至有中、高职倒挂现象,等等[3]。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实际研究发现,同一专业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重复率高达60%,区别的是对于同样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4]。
(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素质教育缺失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具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色彩,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注重“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热衷于与企业的实践合作,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前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国家标准
国家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直处在调整发展中。2011年,中职和高职统一归口教育部职成教司管理,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在该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而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上看似明确,却缺乏实质性的内在规定。首先表现在初、中、高级人才的划分缺乏一个系统而又有效的标准,这增大了职业教育衔接的难度,容易形成各个学校自说自话,这也造成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混乱。其次,对于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没有较为具体的认识,更缺乏评价标准,造成职业学院过于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无法有效体系。另外,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没有站在高处去认识,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应该反映个人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理念。
三、从培养目标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衔接
(一)确立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产业技术结构的快速升级变革、生产模式的迅速转换使得劳动者的职业和岗位转换流动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状态,以便适应岗位的轮替。因而,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次教育所能完成的,而是职业生涯中多次学习与工作交替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级衔接应该是引导和保障人们选择教育――就业――再教育(培训)――更高层次就业的发展路径。
(二)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
从全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打造一个完善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分层次确定和制定职业和岗位的对应技能标准和素质要求,既可以满足全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需要,又可以成为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三)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破除“工具性教育”思维
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职业教育,在知识、技能、态度上均衡发展,实现向职业人的转换;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积累、再学习(培训),获得职业品质提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实现期望的人生价值。教育应该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职业的自由选择和职业上升通道的通畅。而现有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这加深了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社会观念,显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而,在职业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塑造中、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从事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将“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衔接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各岗位轮换和职业晋升中不逊色于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江.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于建坤.招考改革亮点频现渐入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11-12-2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198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五条规定,凡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即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第四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根据上述规定,就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言,是未成年人享有的一项权利,也是国家赋予未成年人的一项国家义务。因为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生存,必须确保其公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才能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国家规定了未成年人应接受义务教育,就“义务”二字而言,即是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义务,又是国家的义务。从法理上讲,监护人的义务在于让其未成年人就学而不能阻止;国家的义务在于确保教育是完全在义务状态下进行,而非是向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收取学费或教育费而进行,即教育的经费应由国家财政予以全额保障。国家对公办高等教育,应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渠道为辅,“辅”中就包括了可以向接受高等教育的未成年人或成年人收取严格按国家规定的适当的学费。如果不缴纳高等教育的学费,就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从民法角度而言,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受教育权受到了剥夺,要获得上大学的权利,必须履行缴纳学费的义务,这是一种民事权利义务的对等原则,考上了大学,并不就意味着就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就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而言,目前社会上相应地出现了两种不正常(或者说严重一点是违法)的现象,一是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对中小学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收费现象,使得义务教育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非义务教育,背离了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而给广大农村和下岗职工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学费负担。在生活压力下,很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已无力送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这一点而言,笔者认为,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不构成民事意义上的违法,因为义务教育是一种国家责任而非民事责任,只有在父母或其监护人在无需缴纳学费的情况下而不让子女或被监护人上学才构成违法。对于公办中高等教育而言,也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够,则变成了办学经费以收取学费为主,收费连年攀高,家庭无力承担子女学费的情况越来越多,考上大学而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而上不了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大。
笔者之所以以“送”子女上学为题,是基于目前我国实际上是实行的收费教育。送就是意味着父母或其监护人必须出钱,子女或被监护人才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而对大多数家庭而言,生存权与受教育权是相冲突的。目前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由于生活所迫,父母或其监护人不得不让未成年人辍学,这在贫困农村相当普遍,不得不引起国家重视。长此以往,国民素质不升反降,事关国运和民族的兴衰。另一种现象是子女考上大学以后,父母及其监护人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目前,就成年子女向父母索要高等教育费用的民事诉讼越来越多,已引发了社会对法律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层次思考。笔者认为,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入大学一、两年后,绝大多数已年满18周岁,已成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其父母处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均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其父母可以拒绝为子女提供生活和教育等其他费用。而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应加大对公办高校的财政投入力度,尽量降低高校学费收费标准,以保障大部分的成年人能通过勤工俭学、助学金等方式完成高等教育。笔者不同意有的经济学家提出让高等教育市场化,通过高校自主收费,促使家庭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来拉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说法。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随着学费的不断攀高,已使得很多人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极少数富裕家庭则将子女送往国外念书,反而促使了国内资金外流。在知识经济年代,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运的昌盛、民族的振兴,有百害而无一利。
至于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到考上大学,即其成年之前这段时间,其教育费用是否应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承担,则要从民法理论上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关于父母或其监护人在子女或被监护人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民法规定,父母或其监护人对子女或被监护人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或被监护人在丧失劳动能力或无生活来源的情况下有赡养的义务。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或被监护人教育的义务,与未成年人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教育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是针对于父母对子女应该加强管教而言,如果父母对子女管教不当,在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使得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而造成了民事责任,应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至于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上学,在民法上并没有确立父母或监护人有这一项民事义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C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41-03
一、职业人文教育理论生成语境的适切性
任何一个命题均有其逻辑起点,分析命题的逻辑起点有助于理清研究范畴的核心要义、逻辑内涵和辩证关系。有学者认为,由于现实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化和对立的现实困境导致人们质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因此,解构困境就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将分化与对立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的理论。职业人文教育的逻辑起点实为解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而应景生成的命题,其逻辑起点语境生成的适切性存在两点质疑:其一,职业人文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之间的不适切。张少兰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在普通教育中出现大量大学生道德滑坡、素质低下事件后提出的,可视为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中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然而,这一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却正处于勃兴之时,“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硬件建设方为当前困扰职业教育的核心症结,升华充实内涵建设仍属职业教育的“后发展”问题,因此,职业人文教育“提出的背景是否存实,话语派出是否合理确需商榷”。其二,职业人文教育“习与性成”的逻辑适切性。张少兰认为,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在“工具性”批判与合理性清算焦虑下价值转义与发展取向自动生成的结果,因此,这种逻辑自洽性值得追问。
笔者认为,通过否认职业人文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来否认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人文教育危机这一预设命题,其立论之基是存在问题的。我们不能因为职业人文教育非当前职业教育的关注重点,而否认职业人文教育作为一种应然的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存在意义。践行职业人文教育观,摒弃现实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就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改变职业教育培养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充分体现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笔者认为,职业人文教育“习与性成”的逻辑自恰性的确存在问题,但解答这一质疑应从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与历史溯源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的界定如下: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性,但作为普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专业性、综合性、人文性方面有共性。无论是古代东方还是古代西方,充满人文气息的普通教育一直占据主流,但是在古希腊、雅典的博雅教育以及古罗马时期和中国古代官学的专门学校教育中,其教育者如智者、雄辩家、教师等地位较高的职业人员,均是通过学徒制这一职业教育形式培养的。同时,古代教育在内容、形式上也充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中世纪大学尽管以旨在完善人性的“七艺”为研习的主要内容,但主要从事的是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在洪堡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后,科学研究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一度成为普通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爱丁堡评论派提出的职业教育甚至一度受到广泛推崇。工业革命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得到快速发展。普通教育逐渐走出象牙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体现出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随着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职业教育在大学得以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本位观经历了“知识本位一能力本位一人格本位一素质本位”的嬗变,但是,“作为教育本体,教育类型的局限性与教育本体的超越性本质无时无刻都在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基频上左右摇摆”。人文教育从未脱离职业教育本体而独立存在,只不过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职业人文教育并非“习与性成”,应然的职业教育本身具有人文特性,职业人文教育应为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职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路径的合理性
张少兰认为,职业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价值追求”,“这一命题在立场上倡导人文精神,在实践路径上强化职业特性”,其结果是“职业人”的价值追求遮蔽了人文中的“人”,职业能力的实践路径隐匿了人文中的“文”,“是一种庸俗折中主义的恪守因循,将不同特性、不可通约的两种教育强行调和”。张少兰提出的破解“职业人”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路径简单化倾向的路标,即“指向生态人文主义的职业人文教育”,未能很好地解决范式重构问题,不但其核心要旨――生态人文主义的职业人文教育的内涵不甚明了,而且以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课程创新为着眼点,构建生态化的职业人文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也存在简单化叠加、指向性不明、操作性不强等硬伤。
(一)人文教育的价值
第一,唤醒个人自觉。自在状态的人通过对历史和人生问题的反思,对终极关怀的体认,达到自觉状态。第二,为科技发展指明方向,为经济发展进行人文设计。当前,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工具理性膨胀,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实行社会控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抵御物质主义的影响,为社会提供人文导向。物质主义导致现代人的人格是单面的物欲型人格,从而带来太多社会问题,只有通过人文教育才能满足人类对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第四,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促进人的总体生成。现代学校教育崇尚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和一律化,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层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教育力图弥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裂痕,强调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发展和人的总体生成。
(二)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普通教育的促进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价值,还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个体社会化价值
第一,文化以一种潜在方式影响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则通过文化的保存与传递、交流与融合、选择与更新等方式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即职业教育对企业文化的聚合、选择、传播和创新。第二,职业教育以其自身的特色和方式,在帮助个体向社会化转变的基础上帮助社会人实现自身的价值。职业教育不但具有就业功能,满足个体基于生存目的的需要;具有职业保障功能,使个体素质在“质”与“量”两方面均得到发展,进而满足个体职业内涵变化或者职业流动和变换的需要,而且具有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功能。职业教育根据个体的能力、智力、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特长等选择个人发展的方向,使人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殊发展。
总之,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价值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在促进个体的自觉自为和全面成长上,二者是共通的。“职业人文教育”这一概念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由于支撑这一概念的理论及其范式缺乏顶层设计,它在理论逻辑推演和实践路径选取上只是将割裂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简单叠加,因而并不能深入职业人文教育的实质内涵。重构职业人文教育,赋予职业人文教育以学理与事理相统一的逻辑力量,重塑职业教育中的“全人”形象,彰显职业人文教育的本然要义,势在必行。
三、重构的职业人文教育:追求培养“成人”
(一)重构的职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内涵
1.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教育。传统职业教育是一种功利化的生存教育或政治化的工具教育,它所追求的不是人的发展,所培养的不是“人”,而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机器。这种教育使人成为依附于职业的他为存在。职业人文教育就是要改变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的传统职业教育,回归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本质。职业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以人为中心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职业人文教育题旨里,人的存在高于一切,超越社会,大于道德价值。这里的人不仅仅作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他有更丰富和更高尚的存在,有独立人格和个性,有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总之,他是一种具备完整人性的成熟的自我实现者。
2.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长期以来,人们用功利主义价值观理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制器教育、一种谋职手段,从而过多地强调人的特殊技能要求,过多地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和操作技能。这种过于偏重理性、偏于知识的职业教育,必然导致人格的分裂。职业人文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片面的育人观,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和实现――这种育人观是整体人性观的反映,是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他们不仅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和感觉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和谐一致。他既真实地看待现实,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在生活,忠实于自己;既自主、独立、超然于世,又积极、平和,富有团结精神和创新精神;既接受民主价值,有强烈的审美感,又对全人类有同情、怜悯和真切之爱。
3.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价值追求,使人成为社会的产物,人服从于社会,服从于经济,人文教育沦为个体社会化的工具。职业人文教育必须跳出这种非人教育的工具理性思维的怪圈,转而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生态关系入手,通过渗透职业人文精神,构筑坚实的人文精神内核,使职业人文教育成为一种超越人性的自我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的教育实践,以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吁求和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一种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使人尊重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的教育形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种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重构的职业人文教育的实践路径
1.在顶层设计上树立人是目的的教育观。第一,职业教育的办学者应该贯彻人是目的的办学理念。办学者应该明确,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并非教育的最高目的,充分发展学生的理性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并在办学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重要问题上,贯彻实施学生是目的的办学理念。第二,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应该实践人是目的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制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管理实践中实现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第三,职业教育一线教师应该坚持人是目的的教育观念。作为职业人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一线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把学生作为全面的、成熟的人来对待和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摘要:随着近几年对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重视,逐渐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区分开来。科学教育一般以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智力的开发为最根本的目的,注重对书面知识的讲授;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引导和实现的过程,注重人格塑造和人性的养成。基于此,本文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和这两者相融合的基础为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必然性、实质与两者相融合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最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本途径加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这两者的融合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科学教育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授,包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教育,以及科学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科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知识的传授,把教育的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归纳为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传授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则更为注重对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养成。该教育体系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对价值的创造和人性的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即将启智的过程与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相融合,不仅教人做事,更教人做人。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层面入手是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渗透与制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促进人素质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方面具有互补性,是求真与求善的巧妙结合。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二)现实基础
首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合乎科学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比如:核武器如果被滥用,则会给人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同时合乎人文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完美无瑕,而是需要与科学规律相结合,以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其次这二者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二者切不可偏颇。而当今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不仅包含做什么而且还包含如何做的问题,唯有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于教育本身目的的实现。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
由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争议贯穿在当今大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呈现出涨消变幻的趋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日趋严重。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来说,科学和人文这两种教育体系融合的具体操作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宏观来讲,如何通过科学、人文这两类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交互编排来体现科学和人文的全面融合;二是在微观上通过立足各专业的教学来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终目的,进而充分挖掘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编排课程时,可以设立学群、学类组织实现对综合知识的传授,并进一步在基础的科学学群、学类下设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类,在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是日本的筑波大学。第二层次主要是基于专业教学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像王义道教授就指出人文精神在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王教授认为,人这个主体在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应用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涉及到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文化因素也包含在内。这就要求专业教育应改变传统只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情况,体现出当代教育的人文因素。此外,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迫切需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中遗留的问题
(1)有融合之“形”,而无融合之“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中缺乏一贯而彻的教育理念,因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所以每个课程组和都带着明显的机械痕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没有概念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缺乏实践的概念是空乏的。现代西方两种比较典型的概念,一个是由科学和摆脱传统束缚的人文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强调科学和人文的统一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二是产生于科学高度发达而人文精神失落时代,强调了人文对于科学的统帅作用的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理念,这两种观念之间相互补充,对当前国内对于科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有待实现从“混合物”向“化合物”的飞跃。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微观层面仅仅停留在了知识层面的叠加与组合,注重的是知识外在的形式,而没有深入把握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质。融合的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是否与人的经验相结合,是否对人的经验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融合的最主要的目的即是突破知识的疆界、超越知识的差别,让知识服务于人性的再生长,由对外在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内在经验的关注,由知识的传递转向知识的创造。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理念指引: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的树立思想引领行动,因此科学人文主义理念的树立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要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与追求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人将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单纯的作为现实劳动者而得到的发展与满足,提倡个人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兼顾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构建,最终实现人的幸福。
(二)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发展跨学科与跨学科学位课程,比如以专业为核心,课程的设置内容应向外延领域做一定扩展。理工科专业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科专业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以更全面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科创新和学生的全人教育。其次增设一些活动类课程,在传授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科文化的传承及人类道德文明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与自由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文化场的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环境的打造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通过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场,使学生们被浓厚的人文信息与科学信息所包围,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接受持久、广泛而绚丽而又深刻的熏陶。一方面需要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以促进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二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挥创新精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因为创新不仅需要冷静思考、深入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精神,而且还需要激情,激情和情感,和其他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学科局限和科学、人文的局限,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推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真正融合。
五结语
科学与人文是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重要侧面,虽然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也存在整合与分离的变化,但是两种教育必然走向回归。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以及文科无用论的偏见,这都是不利于全人的培养的,所以本文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在当前的教育中能够跟好的促进二者的紧密结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够更好的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使人的心灵得到进化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秋凤,崔玉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09:22-23.
[2]倪宝汉.略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04:144-148.
[3]赵燕徐.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及融合的途径[J].《教研探索》,2011,7.
[4]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学科教学;人文教育;重要性
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作为两种基本的教育形式,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呢?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侧重学科知识的讲授外,还应找出学科中潜在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文化和人格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重视人文熏陶,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德、智、体也得到发展和提高。接下来,就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做一些探讨。
一、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科教学中关注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个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和发挥,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做出努力。随着社会高度化发展,许多高科技被广泛地引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同时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广泛,对人们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诸多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才备受青睐。为实现学科教学朝更有价值的培养人才的方向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
文教育,是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种教学选择。
二、学科教学中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讲授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最起码、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从理论上对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高度的总结。使学生可以学习到较专一、系统的知识。但学科教学,并不是单一地只为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从中学到更多可以改变思想,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智慧,使自身综合素质从更深层次上得到提高和满足。使学生将所学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自我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
三、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
学科教学中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通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渗透、培养、塑造出学生不同的人文气质及勇于进取,为美好理想而敢于奋斗追求的精神。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学科教学中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是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人文教育的一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避免一味地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分数从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科教学成果的肯定,是对学生付出的回报。但不是所有的优劣、高低都可以用分数来评定,人文教育的氛围,首肯学生对真、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是和谐且美妙的。
五、学科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有科学思考,创新的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认识。
有勇于怀疑、敢于挑战的精神。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来进行验证,经不起实践考验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科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学生学习前人的优秀成果,还要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教育
一、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
吕叔湘先生在《语言和语言研究》中指出: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不可割裂的两个侧面。没有语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不承认语文的人文性,必然是只注重语文形式,忽视语文内容。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直讲形式就架空内容,语言形式就失去灵气,失去光泽,变成任意排列组合的僵死的符号。对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从修改文章的角度谈到: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他想得更正确,更完美。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需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决定了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在讨论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前,必须弄清楚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关于教育本身的任务,教育学有多种说法,说到底,就是培养人,把儿童从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就必须有人文精神。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三、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特色
从整个世界来说,做人有共同的特点,但没有民族性,没有主心骨。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是现代化的中国人。特别是充满竞争对手的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讲人文精神就一定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教育要抓其要,就是要教学生怎样做人。人是要有脊梁骨的,没有脊梁骨就不能行走,爱自己国家是做人的底线。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气节是我们的民族魂,所以讲人文精神必须要有民族特色。
四、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用行动来引导、教育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正是这个道理。
语文教师“必须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教授如何操作语言工具这一技艺的师傅,而且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的灵魂的工程师,两者的分水领就看能否自觉、深刻地认识、领悟语言的人文性,看清看活在‘言’的字里行间的‘人’”,自觉地将人文教育寓于语文素质之中。
语文教师应充分学习,强化自身的素质。应用一切机会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告诉他们:“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人对自然、社会、别人、自己应该有怎样的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捍卫?什么应摒弃?”总之,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作为一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是途径,育人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工具论”的挑战,但我并不想陷入“工具论”与“人文性”的无休止的论战之中。事实上,弘扬人文精神并不是对工具论的彻底否定。衡量一种教育理念好坏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看谁更有助于解决社会、人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文教育更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假如把语文教学比作一艘正在航行的巨轮,那么能力的培养就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桨;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舵。只有桨和舵配合默契,才能使语文这艘搁浅以久的巨轮驶向广阔的海洋。忽视了人文性,也就等于驾船迷失了方向,速度越快,离目的地也就越远。
总之,加强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应尽的职责,更是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