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1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棉纺概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棉纺概论》一书是根据纺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新编的纺纱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修订的。本书主要介绍棉纺的基本知识,概述棉纺原料的基本性质和选配,并介绍以国产FA系列棉纺设备为主的各工序设备与工艺以及新型纺纱方法等。本书共10章,其中第3、4、5、6、7、8章是重点,第4、5、7、8章是教学难点,下面针对教学实际总结如下教学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

理论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干巴巴的理论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应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这样讲解起来也轻松,同学们理解的也快;再者,学生也深刻理解了这些理论是怎样运用到实际生中的,才会学以致用。

二、实物演示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

棉纺设备中,有些结构和工作原理很复杂,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这时候应该将一些设备上的零件拿到课堂上或在实习车间上课,当学生看着实物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理解起来轻松,记忆的快。比如在讲解梳棉机主要结构组成和各部件作用时可以将盖板、针布等较小的部件带到教室,向学生认真观察,再加上详细讲解,学生就记得较为牢固,理解的较为透彻。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一,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解机器部件运转时,可以利用FLASH动画课件生动的表达出来,直观形象,学生学习理解起来事半功倍。

第二,它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补充因教材滞后所致的教材上没有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设备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追加与课程有关的其他知识点如人文社科的、机电机械的等等,来增加知识点,来帮助学生更还的理解所学知识,将纺织技术、设备知识点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系统理解。比如,在讲解设备运结构和远转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追加机械、机电的知识点;在讲解设备操作安全是可以追加人文社科放的知识点,让学生增强安全责任感。

第三,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课堂上如果教师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板书上,那就得不偿失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目了然。除了临时的必要的板书以外,可以不板书。比如只书写本节课的课题,至于这几科的大纲、重难点和作业等用多媒体就可以了,不必要一一都板书。这样,教师就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用于知识点的讲解上,增强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增强了学生的停课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

一、 精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教学中,对于很简单的内容,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治学习,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不用面面俱到。再者,要讲究教学艺术,语言要精炼,不能拖泥带水,这样学生才愿意听。

四、小组讨论教学法的运用。

对一些通过分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做好小组讨论来解决。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有锻炼了学的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精梳机时,由于学生有了学习过梳棉机(普梳)的基础知识,精梳机又和普梳机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原理也有相同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逐个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针对性讲解,效果非常好,

五、角色转换教学法。

在教师把最难懂的讲明白以后,有意将一些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后给全体同学讲解,来扮演教师的角色。这样,学生即能体验到上课的乐趣,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啊。通过实际教学看这个方法真的很好,一些上课不爱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变得注意力集中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一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一些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的学生变得开朗了。

六、边理论边见习。

第2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学概论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25-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决定一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师范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中文系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了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基础教育,强化实践教学,重视人文素养,为广东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的语文教师。

文学概论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是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初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能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面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文学概论教学作为一种理论教学方式,怎样顺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可操作性实践,用一系列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探索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下面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培养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

文学概论虽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属于理论教学,但是文学理论来自文学实践,也应当回到文学实践中接受检验;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文学实践。针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突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操作性,增强其实践品格,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抽象思辨的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文学概论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规律,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运用文学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进行文学创作,理解、分析文学现象,鉴赏、评论文学作品。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二是指导学生的文学写作,使其文学创作遵循一定的章法;三是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来解读、鉴赏文学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为将来教育实习和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准备扎实的解读文本的功底。

二、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

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很少阅读文学作品,语文课本中虽然也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教师讲读时往往将文质兼美的作品分割成层次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忽略了文学作品整体的审美韵味,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冷漠无趣。而进入大学以后,自由支配的机会和时间多了,互联网、时尚杂志、电影电视、各种传媒竞相诱惑,大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更遑论细致体味经典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如果缺乏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学生就很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从文学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文学原理、规律,也很难将文学理论运用于文学欣赏、批评实践,而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从理论到理论,应付课程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读分析的文学作品也很难深入下去,得不到学生的互动和共鸣,只能一言堂表演。一定的文学作品阅读储备,是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和提供中外古今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带着文学理论的眼光阅读,活学活用,做好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文学理论的乐趣和收获。

三、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引入可操作性实践环节

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中,教学过程应当尽可能设立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笔,使学生从文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为文学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实践者,这是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

传统的文学概论教学也讲究文学实践。教师先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讲述有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然后例举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来说明概念和理论的正确性,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成为理论和观念的注脚。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上忽视学生接受的主体性,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强调可操作性实践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实践”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即使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也注重实践的原则。如讲述“意境”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阅读欣赏戴望舒的《雨巷》。学生赏析概括本诗的艺术特色:第一,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编制出雨中江南小城阴沉的图景,“我”和丁香姑娘在朦胧细雨中邂逅,表现出凄清哀怨、恍惚迷离的情绪,抒发孤独、抑郁的情怀。诗人的情感蕴含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之中。第二,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那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充满着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虚虚实实,虚实结合。实境是诗中真实描写的现实生活,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第三,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描绘的情景是有限的,但由于有了实境和虚境所生成的审美想象空间,就使得本诗富有韵味,让人咀嚼不尽。那梦幻般出现又幽灵一样消失的丁香姑娘,是诗人日思夜想不能忘怀的梦中情人?还是现实生活孤独愁苦情感寄托的偶像?抑或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在学生对《雨巷》的欣赏品味之中实际上已经具体接触到了意境的审美特征,这时教师归纳推出意境的定义:意境是作品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由于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深入浅出地讲述意境的定义,避免了抽象空洞的阐述,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培养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概述意境的定义之后,又布置如下作业: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阐述意境的审美特征。通过作业,学生进一步领会掌握意境的概念。这种从文学作品赏析的实践活动出发,提出有关概念和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说明,然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习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相互结合,既深化了对概念、问题的认识,又训练和提高了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我们也加入了实践活动的因素。如组织学生结合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讨论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小说文本,布置参考资料,提供要讨论的文学典型的几个问题:(1)阿Q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贯穿于阿Q全部行动和性格中的总特征是什么?(3)阿Q形象为什么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讨论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荐出组长,组员集体讨论后由组长撰写发言稿。上课之中,由各组组长登台宣读发言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讨论,组长要接受同学的质疑提问,并要求答辩。组长发言答辩后,教师对讨论的每一个问题要进行整理点评,对学生观点不一致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述,解决学生的疑惑,最后归纳概括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在学生理解掌握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后,教师再以林黛玉、曹操等文学形象提问学生,让学生用刚学到的文学典型知识分析林黛玉、曹操的个性特征和总特征,探讨其艺术魅力的成因。

这种带有实践色彩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高,增强了学习文学概论的兴趣;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认真倾听学生代表的发言,可以发现并激励学生创造的智慧;结合文学形象理解基本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心理规律;在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学研究的能力。

四、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实践性考题的比重

现有的文学概论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所用考题都是纯粹的理论试题,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这种考试内容和方法,凭借着死记硬背的工夫,一般来说都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得不到确认,起不到督促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对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导向。因此,纯理论性的考试内容所占比重不宜过大,应当增加实践性考题的比重。

所谓实践性考题,就是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来分析、评论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考查学生动笔解读文学作品、写作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考查某个理论知识,可以展示相应的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对其分析论证或鉴赏评论。例如要考查叙述视角这个知识点,就让学生分析小说《孔乙己》采用何种叙述视角,联系小说文本分析这种叙述视角有何特点,采用这种视角叙述有什么艺术独到之处。要考查叙述者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这样命题:鲁迅在创作《孔乙己》时可以有四种叙述者的选择:“孔乙己”、“掌柜、酒客”、“小伙计”与作者自己。鲁迅选择了酒店“小伙计”作为叙述者,这是何种类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做详细的论述。这种实践性考题,把考试引向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文学理论的实用性、应用性,能够培养学生理论的运用能力、良好的感悟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正确的审美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新颖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金项目】2014-201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2432)

第3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动画概论”教学

[作者简介]秦安建(1973-),男,重庆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设计理论教学与研究。(四川成都61005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78-02

高职“动画概论”是为高职动漫设计或影视动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将美术理论与影视理论结合,介绍动画艺术特征以及行业相关知识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使学生达到对本专业有相对科学、理性的认识。然而,当前教学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就业为导向”的语境下,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师生出现“重技术轻理论”的认识误区:重视专业技术课程的实践操作训练,而忽视基础理论课程对专业素质的建构;第二,由于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学习成“重结果轻过程”的形式,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学习不主动,不利于学生个性培养与兴趣发展,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因此,当前高职“动画概论”课程教学亟待改革。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来源于皮亚杰 (Piaget.J.)的认知发展阶段性理论,他认为任何人的认知发展都要经历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阶段。布鲁纳(J.S.Bruner)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了“发现学习”观点,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是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见解,如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这些都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先生主张“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即来源于此。当然,也有人认为由于强调学生主体的“学”,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做好教学设计,制定好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把握好教学过程,完全可以凸显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当前高职动漫设计或影视动画专业方向的“动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急需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

二、建构主义“动漫概论”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是强调“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我们必须认识到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

1.明确目标。高职“动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考虑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显现目标与隐性目标结合。根据高职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原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照建构主义看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可以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手段,以行动体系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进行动态的生成与构建。因此,本课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基本理论知识与行业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结合实际情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动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而且依照这些知识的逻辑关系建构知识结构体系。(2)能力目标。能力包括显现能力和隐性能力。根据动漫行业特征与人才素质要求,本课程力图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建构合理知识结构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独立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社会能力。(3)德育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道德教育则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目标,既要通过审美情感培养学生乐观、自信与坚毅的人格,又要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诚实、敬业和奉献等职业道德。

2.整合内容。“动画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作为“概论”它应当是一门纯理论课程,更适应建构主义学习的实施。因此,高职“动画概论”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必要的整合。根据实际情况,本课程的把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结构板块:动画基本知识、动画史和动画赏析。这三大结构板块的内容在结构关系上是按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动画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把知识面进行辐射,进入动画史的学习,最后再进行综合性的动画赏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一切有效的学习资源去建构相关知识体系。

3.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为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和支持者,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解决布鲁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身缺陷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设计与把握教学过程两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或“支架式教学”等模式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问题—制作—演示(演讲)—讨论—解决”,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形式为“项目”进行责任分工合作,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成员分别负责文字、图片的收集与处理,以及制作、合成等,最后统一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并任意指定各组一个代表演讲,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并进行总结与评价。“支架式教学”即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其模式为“问题—支架—验证—讨论—解决”,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问题,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而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学生收集各方面知识和信息对方案进行验证,最后在课堂讨论并解决。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围绕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出发,要遵循相关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制定。无论是“任务驱动”或“支架式教学”,在创设情境的问题设计上都要依照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进行创意,基本概念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其次,在过程把握上。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时容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那么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设置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策略去规范学生的学习。特别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课堂外利用网络等各种形式做好督导与帮助,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懒散或与教学目标偏移等问题。第二是充分利用课堂的互动讨论交流,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氛围、控制节奏,诱导各组成果的对比,及时进行评价与总结,使他们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或转化。

4.科学评价。在建构主义学习中,通过教学设计与过程把握,强调了学生主体的个性与兴趣,特别是课堂讨论的互动环节,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制作与讨论过程中主动地掌握了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特别是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的智力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出综合科学的评价。总之,教师应科学、客观地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目标做到及时调整、加强教学反思并总结经验。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积极地做好教学设计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第4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字】目标指导法 新课程标准 教学环节 教学反馈

目标指导法是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为起点,通过师生的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过程。我结合自身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探究规律把它设计为制定目标、落实目标、测试与反馈目标、巩固与总结目标四个教学环节。

一、制定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语文学科整体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在单元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控制信息的输出和接受的范围,决定教与学的具体内容。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时,必须做到六个统一。

1.要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统一。

2.要与教材的背景、内容统一。

3.要与学生的探究规律统一。

4.要与教法、学法统一。

5.要与知识点、能力点、思想教育点相统一。

6.要与单元教学重点、课文学习重点、难点、训练重点相统一。

二、落实目标

目标指导法在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五要:

1.课始,教师要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攻方向,促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握目标,有的放矢。

2.教学环节要合理、科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环节没有固定的方式。每篇文章的教学环节也应该各有不同,没有合理的环节,教学就会杂乱无章,所以既要掌握反映一般规律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有序,又要反映程式化,根据实际需要和特殊情况,灵活地使用变式,使阅读教学过程实现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

3.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灵活的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运用教法时,必须要做到四个符合:

a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b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把愉快的教学引入课堂;

c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d符合教材的实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手段是实施目标指导法的主要措施。先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使用教学手段时,必须遵守四个原则:

a目的性与计划性相结合;

b多种媒体综合运用;

c视、听与说、读、写相结合;

d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4.要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善于抓住时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重点字、词、关键句、段要启发,点拨学生读议思考,讨论品味,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适当的点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5.教法与学法要统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是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学会”变成“会学”。

三、测试反馈目标

落实目标指导法,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经过测试、反馈、纠错、矫正四个环节。测试的形式可分为:

1.提问测试,通过启发提问,学生回答反馈,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

2.读、议测试。让学生读书,议论,反馈学习信息,及时矫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书面练习测试。教师把学生做的练习可分组,几个学习小组进行评判。也可以公布答案自评或同桌互评。反馈学习信息,及时矫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测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测试的同时在于获取信息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及落实目标的情况。

四、巩固总结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目标指导法的教学效果还应及时的巩固与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巩固总结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储存知识,进一步把握提高目标指导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照目标,总结目标落实情况。

2.对照目标,总结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情况。

3.对照目标,总结知识点、能力点、思想教育点的思想掌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CI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法;市场营销

一、CI设计课程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简述

CI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开设于本科三年级上学期。该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设计CI系统传达企业品牌的价值诉求与个性特质。该课程实践性强,适宜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属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将授课内容融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这N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CI设计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1.选择项目。教师在完成课程概论讲授后,通过广泛联络搜寻,选择适宜教学的实际设计项目。将教学班分成2至4人一组,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激发学生求胜心,提升学习主动性。

2.项目任务设定与项目分解。根据教学大纲内容与设计流程要求,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课程知识点分布于具体的子任务中。教师需在分解项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将知识点融入项目进程中。而在具体实施项目时,学生起主导作用。二者有机结合,以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为目标,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在拟定设计方案、反复修改、讨论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项目组合作学习与教师点评。各项目组负责人根据小组成员特点进行分工。团队成员各尽所能,合作学习。在项目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敷衍都会影响项目组最终的成果。所以指导教师要对全程每个环节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分,作为课堂作业计入课程成绩。

4.提案与评估考核。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模拟商业演示情景对项目成果进行提案汇报。这一环节要求各组制作提案PPT文件,教师、客户代表评判并完成项目评价表。学生项目小组完成项目自我评价表并总结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感悟,各组分享交流并进行总结。

三、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

1.师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学门类专业学生学习CI设计课程最大的挑战是缺乏营销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CI设计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部分,与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结构相交叉。而目前国内CI设计课程教师的教育背景多为视觉设计类学科,在教学中偏重视觉审美层面的设计,结果是CI设计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仅限于VI设计部分,且偏重于美工技能传授而缺乏设计思维的培养。忽略品牌理念梳理,缺失了品牌定位导向的CI设计项目只是局限在作为表象的视觉元素设计层面上,往往成为空心乏力的装饰性设计,偏离了CI设计的初衷。针对上述情况,任课教师要拓展个人知识结构。同时,组织构建品牌推广课程群体系,学生通过课程群里的市场营销学、广告策划与创意等前期课程构建起一定的营销学与传播学知识基础。

2.实际项目与虚拟项目的抉择。市场营销的根本是消费者需求,对真实的经营者与消费者访谈与测试是CI设计项目的起点与评判依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自拟的虚拟项目设计往往使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使设计行为从沟通互动变成自说自话。从设计流程上,导致未做诊断,先开药方。从作业效果上看,导致忽略精神内核,只顾视觉外壳。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项目,要针对市场实际问题,得出设计方案,强化学生自信感与自我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实际项目的操作使学生接触更多社会资源,也使学校扩大社会影响,便于以后争取更多项目。

3.对任课教师项目实践能力的挑战。艺术创作不能像公共事务一样需要民主决策,教师需要担任起项目总监的角色,承担对项目的导向职责。这需要指导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运用经验与权威做出决断。而从校门到校门的职业经历无法给予任课教师相应的格局、眼界与实战历练。

近年来,校方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里兼职进行设计实践,任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这使学校与行业内公司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来。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系统性,提升了营销策划和创意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指导学生完成CI设计项目后,又可将管理项目的体验提升为理论成果,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

在CI设计课程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师生协作完成CI设计项目,不仅使学生习得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提高了师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推进项目的社交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姚琛.论项目教学法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J].装饰,2010(10).

第6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单元式教学设计;平面设计;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78-03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平面设计应用软件的广泛普及,平面设计已经走向平民化,人人都可以借助计算机自由享受设计的乐趣,并将其应用到商业和生活中。“数码平面设计”是面向非专业生的全校性选修课程,考虑到学生专业不尽相同,且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基于软件技术学习和平面设计理论相融合的考虑,以“主题”为单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软件技术训练、平面设计知识以及行业知识的交叉式学习,迅速提升学生数码平面设计的实际操作和创造的能力。该课程依托行业特色,重构了传统平面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培养应用实践能力。

一、认识新环境下的平面设计行业

1.综合化的平面设计行业,为主题单元式课程设计提供了可能。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平面设计的角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一是技术上,平面设计从“平面”走向“多维”;二是从业对象上,平面设计从“专业”人士走向“平民”。数字科技为大众参与和接受平面设计提供了可能,逐渐形成了多栖的设计生态,也就是说,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辗转和融合的平面设计,与各种媒介知识的联系愈加紧密,交汇、融合与跨界使得设计本身也愈加多元化。这一切正如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荷兰当代著名设计师彼得・布莱克所描述的:“平面设计是一个正在经历过渡的行业。我们喜欢实验、混杂交汇不同的媒介。”传统的平面传播途径界线变得模糊坍塌,平面设计已经成为游走在多个交叉领域上的学科。为此,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综合化的平面设计行业为主题单元式课程设计提供了可能。

2.数码技术推动了平面设计艺术的平民化发展,也使得平面设计变得简单化、技术化。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和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随着出版商和广告公司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依赖最新的设计软件进行创作,平面设计变得更加容易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干,任何人的产品都没有区别。”这一观点表明了软件技术应用下的平面设计呈现出了简单化、技术化和快捷化的特点,业余人士可以从掌握平面设计软件技术为切入点,进入平面设计行业,并通过模仿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3.数码平面设计中技术和设计艺术是相互作用的。数码平面设计中技术和设计艺术的关系可以看成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而不应是“两层皮”的分离关系,具体来说应该“是开发和适用的关系,所有类型的设计都含有技术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设计转化为商品的”。每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使设计界作出反应,导致平面设计概念、方法和手段发生变革。从某个角度来讲运用技术改变平面设计行业的设计与制造,平民参与平面设计,专业设计师转向制作,这是平面设计行业一个新现象。因此《数码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以技术去实现设计思想。

基于平面设计领域大环境的综合化,教师在教学中应重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今平面设计行业的变化。在该课程中,通过不同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平面软件技术学习的基础上融入平面设计理论内容,是引导非专业生进入平面设计行业的一条捷径,相比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学习,更有实践性、主动性和实用性。

二、主题单元设计的理论

所谓主题,是指整合不同知识领域、跨学科的又具有关联性的学习内容。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并早在1931年就得到迅速推广,并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法,如“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主题可以分解成许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主题的应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是一个内容体系(即主题);从微观的角度看可以是一节课(即课时);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定位在单元层面上的应用,则称为主题单元。主题单元(Thematic Unit),指与具体主题相关的一个教学单元,单元中的所有内容相互联系,例如:包装设计、图像处理和印刷知识。从设计层次上来说,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中观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进行中观的主题单元教学有如下理由:增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精简课程;展现学习的交叉学科本质;提高学生兴趣和精力投入;扩展评估策略;采用合作、协作学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掌握学习目标;使学生信息素养融合于创造性活动。主题单元的设计可分为单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多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跨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本文着重介绍单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即主题直接来自平面设计学科科目。以单学科为主,将数码媒体软件应用技术、印刷知识等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其主要特点是:①每个单元通过围绕各个主题而设计教学,把不同知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运用。②根据主题围绕课程标准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首先老师教授知识点,然后学生通过整合不同的知识点加以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到案例实施。③单元式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题单元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一种教学生态的模式,适应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思维,使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主题单元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实施

数码平面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学校各学院的非设计专业学生,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遵循平面设计行业里的设计业务模块,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一个学期设定8个主题,包括文字设计、LOGO设计、卡片设计、招贴设计、版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网页界面设计等。一个主题单元课程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理论、设计软件的操作技术和行业制作技术与材料运用等三部分。教师将不同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里,最后让学生设计出主题单元的作品。

通过上图对比,采用主题单元设计的《数码平面设计》课程与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相比,有以下不同:知识的交叉性:软件技术知识与艺术设计知识的交叉运用;知识的实用性:主题单元的内容几乎涵盖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的领域;知识运用的实践性:学生根据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的主题作品。下面以海报设计主题单元为例分析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海报是平面设计行业里进行视觉传达一个有代表性的媒介,也是学生们常用来宣传校园各类活动的手段,同学们都相对熟悉这个主题。一张海报的产生包括创意、编排、制作等步骤,所以在知识点的传授上突出海报设计的要素,在软件操作技术方面重点学习图像处理知识与编排知识,在制作上注意相关印刷知识的应用,同时与课程的前期内容如文字设计和LOGO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知识点相衔接。教学实施分为五个阶段:

1.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提前通知学生每人找一款喜欢的海报并写出理由,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发言并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出“海报设计”主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海报设计的优缺点。学生们很乐意参与评析自己生活周围的作品,并提高了学习热情。

2.设计理论和行业知识讲授。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海报分析讨论,从而发现学生对海报设计的认知误区,并据此引出海报设计的知识点――海报设计的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对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与学生重点欣赏讨论大师经典的招贴作品,总结出招贴的设计元素与版式设计规则,海报制作材料与形式。有以图形为主的海报,也有以文字为主体的海报,画面效果应注意各元素的布局有层次感,有视觉中心,以及色彩的协调与习惯性问题处理等。

3.软件技术学习。平面设计理论讲授和讨论控制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用作课堂练习和设计。数码平面设计的特点就是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创意的表现,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通过前述的理论讲授和案例作品分析,学生已经有感官的认识,教师简要介绍如何通过软件来实现,以及在文字编排方面的一些实用知识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练习。

4.海报设计实践练习。每个主题单元的实践练习又分成两部分,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例如:海报设计的课堂练习为汽车展招贴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设计类似主题招贴,如何寻找相关图像符号,选用何种字体,排版设计采用何种构图,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模仿完成案例效果,也可以修改案例设计,自行设计一个汽车展招贴。课后练习设计则是限定“主题”,不限制平台。设计“主题”一般来自学校近期活动或赛事通知来确定,软件平台则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及对软件熟悉程度自行决定。课外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完成后提交到课程论坛,通过教师点评和朋辈评价等方式获得作品反馈,并进一步加以改进。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学习,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海报设计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四、分析与结论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容编排一般与实际应用脱钩,与软件技术学习也是分离的,即使是设计类的学生,很多毕业后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主题式教学设计具有其优点,但是在实践中,教师也要灵活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主题单元内容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关系:传统的平面设计内容是重理论知识和观念的培养,而在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则是重知识运用,以实践为目的,将相关的多个知识要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打破知识界限和教材的束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开放课堂。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把不同领域又与之关联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主题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把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3.学生接受能力和知识点的衔接关系。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各个学院的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没有艺术设计培训背景,采用主题式单元教学,专业知识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每个主题中,下一个主题设计的内容是与上一个主题相关联的,也是上一个主题知识的运用。这样既考虑了非专业生的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又巩固提高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数码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单元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信息化时代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平面设计教学的单一性,创造了一种多向性、交叉性、实用性的生态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玉龙.跨界融合――泛媒体时代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1):161.

[2][美]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刘世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58.

第7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概论》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多媒体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具有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承载多种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的特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为教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同时,它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概论》教学的作用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概论》教学,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实现《概论》教学的现代化,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可信性和灵活性,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来说,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之”、“好之”即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概论》所涉及的是中国化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对其学习需要遵循科学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运用“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则会因为表达能力、启发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等能力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形式的单调乏味,造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从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接受“说教”的反感和抵触心理,而且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一些抽象、枯燥、深奥的内容转化成形象、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超链接功能将理论的分析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和社会条件进行链接逐层展开分析,实现史与论的结合,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我在讲述“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这一部分时,链接播放了“和化运动”、“”等视频资料,生动的事实、形象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背离,以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深刻领会了重新确定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再如在讲述“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我采用大量数据、图片进行今昔对比,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了他们对改革开放理论的理解。

2.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加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概论》涉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时空跨度大,涉及面广,而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推进,理论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由此使课堂需讲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知识信息量大、迅速快捷的特性。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通过提纲、知识图表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作用,以减少书写板书等所花费的时间,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授课内容。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节约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据调查,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每节课教授的内容要比传统教学内容多1.5―2倍。教学内容量的增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此外,通过大屏幕将每个理论知识的层次结构、知识重点、难点以着色重彩、动画效果、超链接分析等形式清晰、直观、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把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多媒体教学就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以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在《概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表面上看,教师上课时只要手持鼠标与计算机打交道,就能自如地控制课堂的进度和各种媒体的使用,不再是满身粉尘,滔滔不绝,口干舌燥,似乎是负担减轻了。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制作出一个好的,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教学目的要明确、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要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概论》课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引用别人制做好的课件,而必须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去动手制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的主题、主线和重点反映在教学课件中,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实际需要和心理规律,精心设计,综合编排相关素材,使教学内容与制作的动画、剪辑的视频、粘贴的图片、选择的音乐等浑然一体。同时,多媒体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尽快学会运用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了解、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多媒体的特点和网络知识等,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加以实际运用。这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也是一个促进,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概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通过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在《概论》课的运用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容易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难以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概论》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其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抑扬顿挫的语言表现艺术、对各种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对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分析、对学生思考的启发、引导等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概论》课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受到了明显的挑战。一方面,一些教师由于认识上存在偏差,在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而自己却整堂课一直都“隐身”在电脑后面点击鼠标,读课件中的内容,这样做使教学缺少了必要的讲解、观点的引发和对生情绪的调动,以致忽视启发学生思考,甚至不给学生任何的思考余地,使自己沦为课件的播映员和解说员。另一方面,从教室硬件设施的配置来看,多媒体操控台一般放置在光线暗淡的教室一隅,教师从中心的讲台位置被“请”到了操控台前,难以突出自身的地位;而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不可抵挡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学生的视线不再像以往那样聚焦在教师身上,而是投向了色彩醒目、不断变换的屏幕,教师与学生目光碰撞交流的几率减少,这就使得教师本身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削弱。此外,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理论“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静态的素材的载体,其交互的灵活性较差,难以向学生渗透深入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从而影响了自身人格魅力作用的有效发挥。

2.多媒体课件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出现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和目的的现象。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灵魂,它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较强的课程,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授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技术,依据《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课件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很难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如有的课件所采用的主要为文本形式,图片、音频、视频运用很少,单纯地将课本的文字通过课件简单地呈现出来,课件只是充当了直线型的电子板书,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令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课件色彩搭配不协调,字体与背景不易分辨,让学生很容易疲劳,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有的课件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动感,过多运用强烈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多变的动画,配以强劲的音乐,导致屏幕渲染过度,无关信息过多,其结果是容易分散学生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3.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容易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概论》课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教学课件是课前制作好的,具有固定化、程式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按课件设计来进行的,一般无法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映和课堂气氛,有针对性地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也无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而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学生只能跟着事先规定好的教学内容和节奏走,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从而限制了思维、个性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中,板书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且受教师书写质量的影响,但是教师板书所到之处,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处,而且教师写板书时,也就给学生留有了自觉思考的时间。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学信息量增大、教学节奏加快,难于使一节课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一目了然,使讲课内容完整性被割裂和碎片化。学生在课堂上目不暇接,疲于埋头整理笔记,授课内容随着PPT翻阅而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更没有可能向教师提出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讨论性问题,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减弱,双向交流被阻断,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彭慧.正确认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颜宪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5).

[3]孙赢,许曼.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办公自动化杂志,2009,(1).

第8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 政治教学 试卷讲评 启发式教学原则

讲、评、练是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而对试卷的讲评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每一次练习和考试都是对某一个阶段教学情况进行的小结,每次考试之后,教师都应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试卷讲评。试卷讲评课起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查漏补缺、总结经验的重要作用。因此,试卷讲评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习质量的高低。为了使试卷讲评达到最佳效果,在此我就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要使试卷讲评取得实效,教师必须以考纲要求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脚踏实地地从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做起。讲评试卷必须趁热打铁,不能拖延,一般是考试完毕、讲授新课之前是讲评的最佳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讲评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讲评的内容理解快、记得牢、不易忘。

讲评试卷要有时间保证,不能只讲个题答案,走过场。要突出一个“评”字,做到讲透、评活。此外,教师还要讲究讲评艺术,富有趣味性,有内容有条理,方法多样,使学生感到每一次讲评都有收获。因此,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每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而且要抓住试卷讲评的时机点评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既从中反思自己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又明白相关题目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以后的政治课学习和每一次考试。

二、力求“准、深、细”,切忌“偏、浅、粗”

“准”即要求答案要标准正确,因为讲评的结果对学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份试卷的最终成败取决于讲评导向的好坏。讲评前教师要精心备课,并与其他教师统一标准答案,千万不能将有异议的答案不负责任地抛给学生,否则将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以致误人子弟。

“深”即对错误率高且具有典型性的试题要深层次分析,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如对教材的某些观点、原理理解上的不足,还有解题方法、技巧的不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探索解题规律,弥补知识的不足。

“细”有两个方面,其一要求学生认真听,仔细琢磨,从中理出所以然来。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做错的选择题、关键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综合题做详细记载,并做好归类、比较,这样才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解题能力。其二是注意拾遗补缺。讲评试卷的过程也是拾遗补缺的过程,因为教师在平时教学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有某些疏忽,出现漏洞是难免的。通过考试,发现这些漏洞,在讲评时教师就要及时把它补上。

总之,准、深、细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师应有机地将其贯穿于试卷讲评过程中,提高讲评质量。

三、总结规律,切忌就事论事

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讲评试卷时,不仅教给学生正确的答案,而且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讲评时应注重三点:一要注意讲评的迁移性。知识迁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在讲评时不能就事论事,就题目论题目,而要把题目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性思维,迁移到其他知识点上去,使学生将学到的某些知识、原理用到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中去,使试题讲解起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作用。二要注意变换角度。对某些典型题要善于变换形式,多角度设问,拓展思考的广度。三要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的分析,“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讲评试卷的关键是把解题要求、思路、方法、技巧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讲评论述题时,针对部分学生偏题现象,告诉学生解答论述题的前提是审题,并教会学生审题的一般程序,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比较隐蔽的因素。学生对解答不定项选择题普遍感到头疼,因此,我们可将不定项选择题常见的干扰设陷归纳为这样几种:利用概念的相近或相关设陷;颠倒因果种属关系设陷;错用决定和被决定关系设陷;答非所问设陷;故意扩大外延设陷;以偏概全设陷;表面性、片面性设陷,等等。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在做因果关系选择题时,关键要分清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切不可因果颠倒。

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不少教师在讲评课前能做好有关的试卷分析、答题情况分析和统计工作,每一道题应该怎样讲心中有数,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讲得不错,但到下一次考试,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不少学生还是出错了,这说明教师“一言堂”,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讲评课是收效甚微的。

要发挥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最大效用,就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师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分析,明确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比如,比较典型的题目,可以请解答得比较好的同学谈谈是如何进行正确思维的,为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示范;可以就做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请出现这种错误的同学讲讲他当时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这样思考,了解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其他同学听了也有利于纠正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讲评课,往往很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第9篇: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语文、现代诗歌、中职、教学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中现代诗歌的分类和特点

(一)、语文课程中的诗歌分类

我省各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开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的、倪文锦主编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在诗歌选择和编排上都有许多变化,特别是在诗歌分类上由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组成。不仅为中职生提供语言节奏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古典诗歌,还提供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二)、现代诗歌特点

现代诗歌成形于20世纪40年代,具有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等特点。形成原因与当时的国情、政治、经济大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讲授课程时首先要简要概论作者对于现代诗歌创作的背景,使学生融于创作时代是拉近现代诗歌与学生认知关系的有效方法。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目标的解析

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现代诗歌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现代诗歌的基础知识掌握可以分为音、字、词、韵、义,由于是白话语言为呈现方式,所以,基础知识掌握较古典诗词的文言文更为通俗易懂。核心知识是诗歌的起源、表现手法的使用、情趣与意象契合、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技能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二)、现代诗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过程的科学完整、教学方法的得当有效是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保障。

首先,课堂导入应该从诗歌的主旨立意做为起始,因为诗是以语文表现情感思想的艺术。它的出发点在见与感,有睹于目,有会于心。感知诗人所表现与传达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知觉渠道有助于加深中职生对于诗歌感染力的传达。如增加视知觉带来的直观感受,利用图形和图像传递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表现与传达的主体;增加听知觉,利用节奏与韵律将教学对象带入诗歌的艺术境界并可以渲染诗歌的艺术氛围使教学对象感同身受。

其次,激发兴趣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确实是要从诗歌的起源谈起,"诗言志、歌咏言。"人类唱歌做诗是表现情感的,因此,反复诵读就成为师生间共同体验诗歌审美的精神传递过程,诵读的过程可以先由教师示范朗诵传递争取发音、音调和情绪渲染;再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学生感知之后跟随教师示范强化知识掌握;最后由学生自主集体朗诵,在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知、情、意的理解。根据教育心理学中知识保持的基本规律合理控制诵读的时间长度和次数,在整个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整个直观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展开的,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的运用,也是学生自发内心求知驱动力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可以提出对于诗歌中作者情感意境的营造和思想情感的抒发相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组讨论、思考、指导,再组织集中反馈问题答案总结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丰富情感的过程。

最后,在强化知识点之后,唤起学生认知,传递诗歌情怀,以诗歌表达主题为题目布置学生的训练作业,不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给予学生自我创作的空间。

(三)、现代诗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诗歌产生的境界就应该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而且,诗歌的妙处都是从景、物、人与诗人的见和感发生移情作用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因此,教师通过教学方法传递现代诗歌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并塑造出现代诗歌的表现主题是爱国、友情、亲情等真善美价值观,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和精神向往,做到育人的最终目标。

总之,新课表提出的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三、丰富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

诗歌从起源开始就与音乐、舞蹈同源,而且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因此,丰富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可尝试的。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增进现代诗歌的传播和推广。

(一)、尝试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团体相结合的培养新模式

现代诗歌的文本分析是文学创作带来的力量,艺术表现的形式具有传播和感染力,两者结合的让学生参与是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学生组织建立诗社团体,定期举行诗歌欣赏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定期鼓励学生参加校级、市级的各类演出或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在诗歌表现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尝试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与艺术课程相结合

在诗歌的表现方面可以借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使之诗歌的课堂教学更为多样、活泼。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应该提前有集体备课的经验交流,利用多媒体呈现给教学对象。

总之,提高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增强挖掘学生集体感知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发挥艺术感染力吸引学生参与,都是现代诗歌教学促学生感受诗性力量、领略诗歌魅力、促进诗歌走入学生的课余视野作为现代诗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应该抓住诗歌本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改变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实施融入艺术的情感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2年,第一版,P46。

[2] 李怡琳,《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32)

[3] 马建月,诗意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