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垃圾焚烧的争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垃圾焚烧的争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垃圾焚烧的争议

第1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因垃圾处理问题引起的社会争议正在加剧。

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停建风波近3个月后,反垃圾焚烧抗议却时有发生。出于对环境污染和健康担忧,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先后发生了多起。在上访、静坐、游行、示威、堵路等传统抗议方式收效不大时,一部分居民甚至发起对政府主管官员的人肉搜索、开设网络论坛。他们希望反对兴建垃圾焚烧设施、抗议垃圾处理场污染、投诉随意倾倒垃圾等。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镇人口剧增,使得海量垃圾及其处置成为政府无法回避的难题。”一位环境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垃圾的处理问题,已经影响到政府公信力、执政能力,以及社会稳定,不能作为单纯的环境问题来考虑,应警惕垃圾处理问题形成社会“敏感点”,引发社会群体冲突。

垃圾维权

2009年以来,广东多个地区居民以环境污染和健康侵害为由,发起群体性抗议活动。因垃圾场选址和处理方式等问题,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争议不断升级蔓延。

2009年9月,广州白云区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启动,引起周边群众不满,有的村民甚至进厂推倒机器,阻挠施工。2010年1月以来,李坑发电厂附近居民已多次集体上访静坐抗议。1月19日开始,上千村民连续两天在发电厂附近静坐抗议,要求停建该项目,广州警方出动数百名警察维持秩序。6天后,村民又集体前往广东省政府上访。

不仅在广东,北京等城市也发生过源于垃圾的。如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填埋场附近上千居民在小区门口马路上聚集抗议事件;海淀区六里屯居民抗议建设垃圾焚烧场事件;海淀区奥北地区居民抗议昌平区建设阿苏卫垃圾焚烧场事件。

在南京,2006年以来,江北市民多次聚集反对天井洼垃圾填埋场附近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先后采取打电话、写举报信、上网发帖等方式向地方和中央相关部门投诉。在环保部评审这个项目时,居民甚至冲砸了评审会场。

据北京市政府办统计,2009年,北京市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垃圾污染、臭味、市容环卫、垃圾场规划设计等问题的电子邮件1158件,同比上升57%;信件来访26件,其中6件是联名信,涉及2万余人次。

“关于垃圾问题的投诉,近年来就一直没间断过。”一位环境治理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随着垃圾处理设施的增加,投诉量也逐渐增大,主要集中在臭味上,这是因为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如果不处理好,今后这类冲突会呈上升趋势。

“敏感点”

“在新建垃圾焚烧场、规划垃圾处理场新址等领域和环节,出现‘一点就着’的苗头。”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指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正在演变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敏点”或“压点”,一碰这个“敏点”,公众马上反应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在时下由垃圾处理所引发的社会冲突中,“现代文明”元素正被大量加入,例如发起对政府主管官员的“人肉搜索”,甚至同时组织“志愿者小组”,引进NGO组织及权威专家。

第2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这个建于12年前的垃圾填埋场,从一开始便因恶臭扰民屡屡遭到投诉。

而现在有人提出还在这里,建一个六里屯垃圾焚烧厂,自然引来争议不断。

6月7日,环保总局一道“延缓开工”的指令,冷却了围绕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剧烈争议。 同时,环保总局立即对厦门市全区域进行规划环评,也让厦门民众越来越激烈的反应趋于平缓。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厦门海沧PX项目的环境争议,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利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的迫切要求。而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引发的环境争议说明,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刻不容缓。

“六里屯之害”屡遭投诉

北京市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5年11月经北京市环保局批复。按照同级审批的原则,北京市环保局具有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权。该项目所依托的主要是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

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处于北京上风上水的西山地区,那里是北京市规划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区内有圆明园、颐和园等多处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项目选址地紧邻北京的饮水源――京密引水渠,周边有数十万的居民、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科技园、生命科技园和航天城。

这个垃圾填埋场,一开始便因恶臭扰民屡屡遭到投诉。而垃圾焚烧发电厂从一期工程开始,因被认为存在污染,更是引来周边居民的强烈抗议,以致于在北京市和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痛陈“六里屯之害”。

那么,这样一个有害的垃圾填埋场是怎样建起来的呢?

这个存在了12年之久垃圾填埋场厂,在选址之初就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1994年北京海淀区政府给北京市政府上报了关于将六里屯砖瓦场取土坑开辟为垃圾消纳场的紧急请示之后,在1995年北京环境保护局发出的关于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消纳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文件上,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厂是这样的描述:该坑周围敏感点较多,两公里范围内约有人口11000人,一公里范围内有部队驻地、西六砖瓦场、六里屯村、亮甲店村、屯佃村。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此地建设垃圾填埋场是不适宜的。尽管在六里屯建立垃圾场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但最后,北京市环保局还是批准了海淀区政府的请示,同意在六里屯建垃圾填埋场。但同时要求,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必须分区作业,分区不能少于18个,地下水下游方向应设置监测井位,定期检测。同时对于当地的居民,环保局明确要求对其进行搬迁。这个在争议中诞生的垃圾填埋场,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最终把北京环保局规定的操作要求抛在了脑后,直到今天,从来没有一个部门通知居民们搬迁。这里的居民住宅到垃圾填埋场的距离最近的还不到200米。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是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主要是从环保角度对项目的选址、建设过程、建成后的运行过程等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它主要是以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对建设项目从运作初期开始的每一个环节提出有效、可行的环保建议和污染防治措施,进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为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和投资方提供决策依据。

而12年前北京环保局对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做的环评形同一张废纸,规定的条条框框没有一项得到落实。12年后的今天,为了解决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污染环境这个问题,北京市海淀区还要花巨资新建一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来缓解污染的问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项目一提出,相关环保专家们就提出,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恶英。而居民们的主要置疑是,在北京的上风地区修建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烟尘不仅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污染源,而且会导致北京城区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当地居民联合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行政复议,要求撤消建设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计划,居民们说,如果失败,他们将向法院提出上诉。

任何一种垃圾处理方法都有利有弊,但在北京市上风口处、饮用水源必经地选址建设垃圾填埋场这样一个错误的前提下,继续修建垃圾焚烧厂,无疑严重违背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居民密集居住区、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及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在大中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以及城镇或大的集中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鉴于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地处环境敏感区,在卫生防护距离是否准确、周边环境容量是否能满足需求、工程地质是否符合条件等关键问题上,还需北京市环保局更大范围地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尤其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为了能更好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环保总局建议北京市在论证结果出台之前缓建该项目。

从这个项目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它维系着千家万户、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解决好类似问题的根本应该说在于相关政府、部门能否真正认识到规划坏评的重要性。在项目建设之初做好规划环评,相信类似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的事件就不会发生。

“厦门危险,海沧PX项目必须紧急叫停”

2007年6月1日,上万厦门市民曾自发聚集在一起,以游行的方式来表达对一个厦门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化工项目的抗议。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引发巨大争议的,是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的对二甲苯(PX)化工项目。据悉,该项目早在2004年2月就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这一福建省对外合作重点工程预期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在厦门市海沧开发区建立年产80吨对二甲苯(英文为para-xylene,PX即其缩写)的生产线。2005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后,2006年8月,征地拆迁以及筹备施工等,都迅速在海沧区展开。这个号称全世界最大的PX项目及其下游产业,一旦建成,将至少每年为厦门的GDP贡献800亿元人民币,这近乎厦门市2006年GDP的七成。

但由于PX项目靠近众多居民区以及院校等人口稠密区,这一庞大项目的安全问题日益遭受各方质疑。

“厦门危险,PX项目必须紧急叫停,并进行迁址!”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105个政协委员齐声呼吁,联名签署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成为今年政协的头号重点议案。这个议案指出,离居民区仅1500米的PX项目存在泄漏或爆炸隐患,厦门百万人口面临危险,该项目必须紧急叫停并迁址。

海沧PX项目早在2004年初就成功地获得国家立项批复。按常情推论,当地政府那时即应考虑到与石化工业区相宜的人居环境。但令人费解的是,直至2006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全国逐步推动区域规划环评工作之后,厦门才全面停止了海沧南部片区房地产项目的土地拍卖。

一位曾分管规划城建工作的厦门海沧区领导直陈:“对海沧的规划,存在着前瞻性不够、系统性不够的毛病,不然没法解释在吸引大量住宅区后却会引进一个巨大的化工项目。”

从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布局性和结构性问题是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这源于当初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较少在宏观决策和整体规划上考虑环境与资源因素。目前发生的几起重大环境争议事件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在城市规划中没有做环境影响评价造成的。有些城市的城市规划经常变动,把工业污染项目和居民生活小区混杂在一起,使当时审批合格的项目,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城市规划的变化(例如在附近突然兴建生活区)而变成高风险项目,又因为在建成本高昂而难以搬迁或改造,给群众带来环境安全隐患。

厦门海沧PX项目就是这样一例。该项目所在的海沧-嵩屿地区已形成化工石化工业项目集中的大型工业区,但该区域还在规划建设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海沧新城,使得单个看符合环保先进标准的项目又变成了高风险项目。符合环保要求的海沧PX单个项目于2005年2月通过环评审批后,环保总局却发现海沧工业区发展与海沧新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环保总局曾要求当地政府对海沧新市区与南部工业区进行规划环评,但当地政府进展缓慢,环保总局又因此对该区所有化工石化建设项目暂缓审批。

单个的项目环评,甚至单纯的石化区规划环评都已很难回答厦门海沧新市区与南部工业区的功能协调问题。根据厦门市政府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从6月7日起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厦门市全区域的规划环评,就厦门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发展定位、总体空间布局、生态功能分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综合性建议,如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包括PX项目在内的重化工项目都将予以重新考虑。

环评前置彰显科学,客观地说,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厦门海沧PX项目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如不及时妥善地处理,事态可能会恶化。这两起事件,可以说是很多地区和部门没有对规划环评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空间布局混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积重难返的缩影。它充分说明了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新建项目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环评工作,进而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人口、交通、工业等方面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为避免和减少因规划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规划环评具有重要意义。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评制度,坚决控制可能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日前,国家环保总局下发有关通知,规划环评今后将成为项目通过环保审批的前置必要条件。

链接

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并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开发建设活动的源头去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规划环评是控制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风险的根本手段。即不仅要对单个项目进行环评,还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环评;不仅对工业规划进行环评,还要对城市规划进行环评。《环评法》中对"规划环评"虽有原则性规定,但并未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两年前,环保总局启动了规划环评的立法和试点工作,相关条例正在国务院法制办的论证审议之中。

第3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 烟气净化 二英 监管

1 前言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二英,国内外由此也引发了不少二英污染争议或。本文对二英特性进行了回述,对垃圾焚烧技术和二英产生的可控性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尾气达标排放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作了定性分析。

2 二英[1,2,3]

二英是一类三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异构体的统称或俗称,主要包括氯二苯并二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两大类,共有239种异构体,其中四氯二苯并二英(2,3,7,8-TCDD)毒性最强。由于二英产生和分布的离散性很大,其检测技术难度很大。

2.1 二英特性

二英的主要特性:(1)在标准状态下,呈无色无味的固态,蒸汽压很低,一般环境温度下极不易从表面挥发;(2)熔点约为303~305℃,常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3)极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4)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基本不与其他物质起化学反应,温度高于705℃才开始分解;(5)毒性大,毒性约为氰化物100倍以上,为砒霜的500~900倍。

2.2 二英来源

二英是有机物与氯或含氯物质一起加热就会产生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普遍的化学现象,常常以微小颗粒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二英主要来源:(1)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土壤微生物和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等自然现象;(2)、石化、冶金、食品、医药、农药、纺织、造纸、烟草和皮革等工业生产;(3)废油提炼和焚烧、工业固废的焚烧;(4)生活垃圾的焚烧(据美国2002年的调查,约占总来源的1.09%);(5)消毒剂、杀虫剂、洗涤剂、除草剂等的日常使用;(6)使用含氯清除剂处理的汽车尾气。

据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对二英在大气环境浓度的调查[3]可知,工业区附近居民区浓度为0.02~2pgTEQ/m3,大城市居民区为0.00~2.6 pgTEQ/m3,小城市居民区为0.00~1.9 pgTEQ/m3,大气本底浓度为0.03pgTEQ/m3。

种种事实表明:二英来源广泛,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据资料[3]表明:大多食品均含有二英,人体摄取的二英90%是来自食物链,具体见表1所示。

2.3 相关标准

在对二英毒性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上对其限量制定了以下标准:

2.3.1人体每天允许摄入量(TDI)标准

TDI(Tolerable Daily Intake)指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把人的一生所能耐受的量分解为1日、体重1kg所能摄取的量。目前,我国尚未制定TDI标准。

2.3.2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通过呼吸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限值为0.4pgTEQ/kg.d

体重,为人体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4pgTEQ/kg体重的10%。

2.3.3欧盟有关食品中二英限量标准

表3 欧盟有关食品中含二英限量表 单位:pg-TEQ/g脂肪

食品名称 反刍动物 家禽 猪肉 肝脏制品 鱼虾等水产品 鸡类制品 奶制品 动物性脂肪

或混合油 植物油

和脂肪 可食用海洋动物油

允许值 ≤3 ≤2 ≤1 ≤6 ≤4 ≤3 ≤3 ≤2 ≤0.75 ≤2

2.3.4欧盟有关饲料中含二英残留限量修订标准(2005年7月29日)

表4 欧盟有关饲料中含二英残留限量标准 单位:ng-TEQ/kg

饲料名称 最高残留量 饲料名称 最高残留量

植物源性饲料(除油及副产品) ≤1.25 鱼油 ≤24

植物油及副产品 ≤1.50 含≥20%油脂的鱼水解蛋白 ≤11.0

矿物源性饲料材料 ≤1.50 粘合剂和抗黏结剂类的添加剂 ≤1.5

动物脂肪(含乳及蛋类脂肪) ≤3.00 微量元素化合物类的添加剂 ≤1.50

陆生动物产品(含乳及蛋类脂肪) ≤1.25 除动物毛皮外合成饲料 ≤1.50

蛋及蛋制品 ≤1.25 鱼饲料、宠物饲料 ≤7.00

鱼和水生动物及产品副产品 ≤4.50

2.3.5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标准[3]

表5 垃圾焚烧烟气中二英排放浓度标准 单位:ng-TEQ/Nm3

另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具备先进的焚烧设施、完善的APCS生活垃圾焚烧厂二英排放因子≤500ng-TEQ/t.垃圾。

3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烟气治理

目前,我国人口约13.4亿,城镇人口近6.24亿,一年将产生2.05亿吨生活垃圾。以垃圾热值约5000kJ/kg计,可折合0.171kg标煤的热值。如果有50%垃圾用于焚烧发电,这将相当于全国可一年节省3500万吨标煤,能发2848亿度电。因此,垃圾焚烧发电是符合低碳政策的处置方式。

早期我国也曾引进国外带垃圾分拣等预处理措施的焚烧发电工程技术,想从源头上减少如PVC等含氯的有机物入炉,从而减少二英的产生,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尽人意。在国内,目前还难以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

我国垃圾焚烧处置起步晚,但起点高,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浓度均按低于0.1ng-TEQ/Nm3标准设计。经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已掌握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并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烟气治理的成套新技术,完全有能力把二英的排放控制在欧盟标准0.1ng-TEQ/Nm3以下,甚至更低。

3.1 烟气净化处理措施[1]

为尽量减少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不仅在焚烧和灰渣烟气治理工艺上,而且在设备选用上均采取了相应有效的治本和治标的措施,具体如下:

3.1.1治本措施:让垃圾充分燃烧

3.1.1.1保证烟气在高温区燃烧≥2秒

采用专用城市生活焚烧炉,目前主要选用机械炉排炉,垃圾在炉排上行进过程中能充分翻滚松动,加快高温分解;足够大的炉膛保证可燃物质与空气有充分混合燃烧,并让烟气在850℃以上的炉膛及二次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s,使二英得到充分分解破坏。

3.1.1.2保持炉膛高温

正常炉温靠垃圾焚烧维持,另设置辅助燃烧器、二次风(或烟气再循环),使炉膛温度始终保持在850℃~1200℃之间,既有效分解破坏二英,又抑制燃烧性NOx的产生。

3.1.1.3提供合理风量,提高入炉热风的温度

从垃圾仓抽来的空气(带臭味的一次风)经低高两级蒸汽预热后,温度可达230℃左右,从焚烧炉炉排底部吹入,靠三段炉排间的不同间隙或风量调节门合理布流进入炉膛,维持空气过剩系数1.6~2.1之间,使垃圾燃烧得更理想,更充分。

3.1.1.4采用专用的余热锅炉

为避免烟气通过省煤器500℃~300℃区间重新合成二英,余热锅炉设计时,尽量缩短烟气在此区间的停留时间,减少二英的二次合成。

3.1.1.5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

为使工艺参数得到保证,实现3T技术,焚烧炉的焚烧过程由ACC软件包进行实时自动控制,全厂采用DCS和上位机集散控制系统。

3.1.2 治标措施:烟气净化和飞灰固化

3.1.2.1脱酸

省煤器出来的烟气进入脱酸塔,采用喷干石灰粉或石灰浆或石灰水方法先去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同时喷水降温,使烟气温度降到150℃左右进入布袋除尘器。

3.1.2.2活性炭吸附二英和重金属

在脱酸塔与布袋除尘器之间的烟道适当的位置横向喷入活性炭粉,让活性炭粉随烟气湍流过程中吸附烟气中重金属和二英,布袋拦截后,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高空达标排放。

3.1.2.3飞灰固化

吸附二英和重金属后的飞灰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按国家技术要求进行固化,而后卫生填埋处置,以免发生二次污染。

3.2 脱氮与渗滤液及恶臭措施

为了尽量减少对焚烧厂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常工程设计有一套完整的脱氮与渗滤液处理及脱臭设施,采取主要措施有:(1)焚烧炉设计中已预留喷氨脱氮装置安装位置,日后采取合适措施进一步除氮;(2)垃圾渗滤液收集后,一般采取以UBF+MBR+NF为主工艺进行达标处理;(3)垃圾车封闭进厂,卸料大厅和垃圾仓等凡产生恶臭的部位均采取负压密封,臭气吸入一次风入炉烧掉,故障时局部喷洒植物除臭剂,再经活性炭吸附脱臭后,引到烟囱高空排放。

4 烟气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标准定为1.0ng/Nm3,实际工程设计中早已采用0.1ng/Nm3排放标准,实际排放低于0.1ng/Nm3。据估算,每吨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烟气量约为3500~4500Nm3,焚烧每吨垃圾产生的二英不超过450ng,达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500ng/t的要求。

烟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的速度和温度冲出烟囱向四周扩散,受到日照、云层、气流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研究表明:烟气光靠分子扩散速率非常慢,主要靠大气湍流扩散,后者比前者扩散快105倍以上[2]。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囱排烟属于高架连续点污染源,以顺风向为x轴正方向,污染物按正态分布,高斯扩散模式公式有:

由式(3)可知,地面轴线扩散浓度与烟囱排放二英量Q成正比,与平均风速成反比,在一定范围内烟囱越高、扩散浓度越小,且{Q’/πuσyσz}随x增大而减小,而exp[-(H2/ 2σz2)]随x增大而增大。两项共同作用结果:在地面x轴线上,污染物排放源附近排放浓度接近于0;而后沿顺风向的x轴不断增大;在离源点某处扩散浓度达到最大值Cmax;此后逐渐减小,且当x∞时,C0。

由于σy、σz是受x和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难于取值。本文选用帕斯奎尔(Pasquill)扩散曲线法确定σy、σz。该法依据云量、云状、日照和风速等因素,大气的扩散稀释能力可分为A~F六个稳定度级别,并给出每个稳定度级别的σy和σz。

本文以单台炉处理垃圾能力为300t/d为例,排放浓度为0.1ng/Nm3,烟囱有效高度为100m,10m高处平均风速为3m/s代入相应的σy、σz数值及其他参数,即可求出不同稳定度级别下的下风地面上可能出现的最大扩散浓度及其分布位置,如表6所示。

表6 下风向地面轴线最大扩散浓度及其分布

从表6可知:地面下风向轴线最大扩散浓度≈4.81×10-5 ng/m3≤10-4 ng/m3=0.1 pg/m3,每天呼吸进入人体的二英量≤2.6pg,显然小于WHO允许值。因此,烟气达标排放后,即便在下风向,对人体健康也是安全的。需说明的是,遇到大气有上部逆温层的扩散型、漫烟型的扩散和微风的扩散等特殊情况,对式(2)、式(3)还需进行修正以符合实际,但总的趋势不会改变。

5 结论及建议

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方式处置生活垃圾,目前仍是较好选择。只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按照技术要求做,科学管理,监管到位,二英产生是可控的,烟气是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的,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在此,进一步建议:

5.1 把好环境评价关。环评单位应根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建设规模、污染物组分、源强、环境背景等,实事求是地对污染物扩散模式进行科学评估,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数。

5.2 把好工可关。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具体落实环评中提出的每一个要求,并制定相应措施。

5.3 把好初设关。初设要全面具体落实环评和工可提出的所有要求,不仅在工艺上,而且在设备选型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环评和工可标的实现。

5.4 把好实施关。由于环评、可研和初设深度有限,与施工图设计尚存在诸多的变数。在设计和监理行业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大量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业主或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和良心问题。

5.5 鉴于市政工程关乎民生的特殊性,建议主管部门“一竿子插到底”,实行问责制。

5.6 运营中加强监管。环保部门对重要环节应实施在线监控和现场随时抽查,制定奖罚制度,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或规定,实施真正有效的监管。

5.7 不宜建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由式(1)、(2)和(3)可知,污染扩散浓度与源强Q成正比。从经济技术综合比较,笔者认为:不宜集中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其总规模不宜大于2000t/d。

参考文献:

[1] 马广大.大气污染防治工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5.

第4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这是因为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到2008年已经实现了回收97%的废弃物。

从源头开始回收

瑞典的垃圾收集是从源头开始的。这个源头,并不是将垃圾丢入垃圾箱的那一刹那,而是在产品被制造以前。在瑞典,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之前,必须有完善的回收处理流程和设备,并在产品的说明上详细标注如何在使用后将此产品回收――这由生产者负责,这也正是欧盟针对电子产品回收制订的环保指令《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WEEE)的核心内容。

WEEE指令规定,生产企业对废旧家电有回收和再利用的义务。规定包含的电子产品范围很广,从自动售货机、冰箱、洗衣机这种大件产品到荧光灯管和MP3这样的小家电一应俱全,并要求在2006年底前完成人均每年回收4公斤以上的目标。

瑞典早在WEEE规定之前就建设了完备的生产者责任回收体系,2007年瑞典人均回收17.4公斤的电子废弃物,是欧盟规定的4倍还多。

垃圾分类回收是瑞典垃圾收集的另一大特色。瑞典每户人家都有好多个垃圾筒,对应的是不同的垃圾分类。瑞典人在垃圾分类上认真得可爱,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活垃圾、金属、电池、纸张、塑料这些基本分类以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还有很多细分小类。

譬如同样是纸,在垃圾回收的时候,平时看的报纸、打印用纸是一类,而牛奶、果汁的纸包装则是另外一类。如果把这两类纸混在一个垃圾袋里,等到扔垃圾的时候就会犯难。因为大多数生活小区的垃圾房都把这两类纸分成两个不同的垃圾箱,开始归类的时候不注意,到时候还必须在垃圾房里把这两样东西分拣开来。

瑞典的小区垃圾房起码有8~10个不同的箱子,每个垃圾箱上都有清楚的标识。如果有一件商品你觉得不再需要了,但是可能对其他人有用,不管是自行车还是微波炉,你都可以放到一个公用的“交流废物间”里,一个居住小区有一个这样的公用小屋子,这样的交流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尽其用。

用技术减少污染

瑞典对待废弃物的另一个办法,是通过不断提高废弃物处理技术来减少污染,提高回收效率。

瑞典处理废弃物有四个层次,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有困难的,尝试生物技术处理;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如果确实不适合焚烧的,再掩埋。由于在废弃物回收、生物处理、垃圾焚烧领域都科技先进,最后填埋处理的比例不高,而且逐年下降,2004年的时候瑞典还有9.1%的垃圾需要填埋,到2008年,这一数据已降至3.0%。

相比填埋垃圾的逐年下降,现今垃圾焚烧技术在瑞典的应用就广泛得多了。2008年,瑞典48.5%的垃圾通过全国22个垃圾焚烧中心进行焚烧处理,通过垃圾焚烧产生了13.7兆瓦时的能量――大多数用做取暖。2008年瑞典通过垃圾焚烧为81万户家庭供暖,占全瑞典供暖能量的20%,此外剩余部分能量为25万户中等大小的家庭提供了日常电能。

因为垃圾焚烧会产生烟气排放和固体残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垃圾焚烧曾经也在瑞典引起过很大争议。1901年,瑞典就建立了第一个垃圾焚化厂,到了20世纪70年代,瑞典全境已有27个规模不同的焚化中心。之后,随着公众对环境关注度日益提高,瑞典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法规,27个垃圾焚化厂中的20个进行了技术升级或部分重建,其余7家由于无法达到标准而最终陆续被拆除。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投入,目前瑞典垃圾焚烧厂的有害气体排放已大幅下降。1999年,检测机构曾对瑞典22家垃圾焚化厂进行取样化验,其二英排放量最低的仅为0.14奈克/克(I-TEQ,国际毒性当量标准,1奈克等于十亿分之一克),在此标准下,全年瑞典焚烧垃圾排放的二英总量为3~5克,相比其他二英来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良好的垃圾分类体系,也是降低二英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垃圾收集后的运输流程上,瑞典也有很多先进技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例如恩华特公司发明的自动垃圾收集系统。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瑞典工程师在使用吸尘器打扫房间时,问了自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可以用吸尘器来吸灰尘,却没有大型的吸尘器来吸垃圾呢?这催生了他的灵感:1961年,全世界第一套真空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开始在瑞典的索莱夫特奥医院安装运行。

如今,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在瑞典随处可见。这是一套密闭式的系统,由地面的垃圾箱和一系列隐蔽在地下的竖井和管道组成。垃圾筒直接连接地下运输管道,管道中根据垃圾收集的频度预设了“刮风”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各个管道就像大型的吸尘器一样被定时开启,各种垃圾就被吸入中央收集站。

使用自动收集系统一方面减少了二次污染,垃圾在投入垃圾箱后的极短时间即被处理,大大减少了次生污染的可能,也避免了垃圾车运行带来的环境影响。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医院、机场、宾馆等场所,更能有效提高环境服务水平。

以政策引导方向

除了回收制度和技术投入以外,瑞典在环保方面的政策也是其环保成果得以维系的重要保障。

饮料有各种各样的包装,以塑料瓶,铝罐、玻璃瓶居多。瑞典政府为了确保饮料包装的回收率,制定了押金回收制度。在瑞典,任何饮料瓶的标签上都会标示这个饮料瓶的押金,一般是0.5~2瑞典克朗,在你购买饮料的时候,除了饮料价格外,必须先支付押金。饮料瓶的回收很方便,一般超市门口都有专用的回收机器,把废弃的饮料瓶分别投进回收机后,就会打印一张小票,上面有这次回收的金额。凭这张小票可以在超市退款或者在购物时直接抵扣购物款。

押金回收制的原理是,通过对产品如果不回收利用而使环境受到的破坏进行估算,进而要求产品使用者预缴费用,以此引导消费者将废弃物纳入正当渠道进行回收。在消费者层面,这一政策还被用于电池等产品;而在生产商层面,许多强制回收的产品在生产之前就需要向环境保护部门预缴一笔押金,只有在产品经检验达到了回收比率之后,押金才能退还。这一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环保回收体系的建设。

第5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把渣土堆砌成山,把道路挖断,让工地像“鬼子炮楼”一样被圈在沟里,把周围全部变成水田,让拉材料的车无法通过。充满敌意的眼睛警惕地盯着那个艰难地坚持施工的工地。

这是南京一个变电站工程所遭遇的尴尬。这里的居民们过去的一年里遭遇过3次拉闸限电,电力公司无数次地告诉他们:“变电站是安全的,建好了首先受益的就是你们。”但是毫无效果。居民们的主意就是,拖,拖到工地被迫迁到别处为止。

拖到对方玩不起,似乎成了居民的唯一手段。在居民反应过来之前建好,也是许多电力公司一直想完成的一项任务。

电力公司为此大倒苦水:“不是南京没有电用,而是电到了郊外没办法送进市中心,总是建不起变电站的话,旧设备负荷越来越重,会更容易发生危险。有的时候不得已拉闸断电,市民又认为我们是以此相威胁,认为我们故意断电来给抗议者施加压力。”南京电力公司被迫雇佣30名保安轮班站岗,和附近居民斗智斗勇。居民则使用了许多游击队常用的战术:挖断道路,把工地周围变成水田,让汽车无法开入……

南京电视台著名的新闻栏目“东升工作室”为此曾经做过一个特别报道,希望市民能够支持电力公司的工作,理由甚至包括:这种垄断型国有企业,拖它没有好处,它的成本都会在电费上找回来,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在中国大地上,许多地方都上演着居民和变电站的猫鼠游戏。

变电站:各城市的普遍难题

和高压线、核电站、化工厂、垃圾填埋场、垃圾发电厂相比,变电站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不速之客,但却是每个城市最常见的容易引起恐慌的建筑。

除了北京玉泉营、望京两处在建变电站引发居民的恐慌之外,全国各地因对变电站的排斥和反感而发生的纠纷乃至于冲突并不罕见。

在广州,骏景花园业主在2006年就曾经抗议一个110kv变电站与骏景小学和中学为邻,并为此堵塞工地入口拉横幅抗议。

他们的担心也可以理解:2005年6月13日和2006年8月5日,广州就发生过两起变电站爆炸事故,其中一起事故中,碎片飞了20多米远,这一距离远远大于国家认为安全的行业标准――8米。

重庆市涪陵区的桥南变电站曾发生过毒气泄露事件,当场使一名工人中毒,方圆两公里内都被烟雾覆盖。海南三亚的变电站也发生过爆炸事故。俄罗斯的莫斯科、美国的纽约和斯里兰卡、澳大利亚都曾发生过变电站爆炸事故。

几乎所有冲突中,居民都对电力公司抱怨:你们到郊外、农村没人的地方去修建变电站多好啊!

遗憾的是,如果高压变电站位于城市,而负荷则集中在城中心区,就需要大量供电线路经过城市道路向城中心送电:当城中心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所需的线路就会连城市道路都无法承载。

电压会随着负荷加大和距离增加而急速下降。所以当城中心区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即使电送进来,电压可能已经低到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国内外大型城市,在城中心区建变电站是很常见的。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副主任许可祝副教授告诉《新世纪周刊》:“国外的类似工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也就是进行严谨的环评、对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办理拆造,如果居民不愿意放弃私产,就给予更多补偿。”

高压线:搬迁或能解决问题

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十八垄村曾经努力阻止500kv高压线从村子上空经过,这一输电线路属于国家重点工程,为了绕开著名风景区雁荡山而选择了从该村过境。全村民宅距离电线大约200米。除了电磁辐射污染之外,高压线还将增加整个村庄的雷击风险。

该村村民表示高压线过境一事没有跟村里商量,向国家环保总局提请了行政复议。在复议期间,该村村民曾经到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湖井村做调查,该村500kv高压线离民宅300米。4年来有15人患癌症或者其他怪病死亡。尽管这两个事实无法证明因果关系,村民们仍然感到紧张和恐慌。电力公司只找了3个“最听话” (维权村民语)的村民填写意见调查表,这也引起了村民的怀疑和愤慨。

这一次申请的行政复议没有能令高压线改线。

浙江省镇海县陈家村蔡董孙自然村的34户居民算是与高压线为邻者中的幸运儿。他们的村庄同样出现了高压线过境的情况,他们向国家发改委提请了行政复议,居然使得国家发改委撤销了浙江省发改委的批复,在和当地发改委进行了协商和协调后,村庄整体搬迁到远离高压线的地带。

该案件律师之一、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袁裕来对《新世纪周刊》说:“浙江这样的省份民营经济发达,公民的权利意识很强,政府做事情比较小心,最近几年,许多律师的行政诉讼(“民告官”)都已经有六成左右的协调率。这是非常难得的。”

化工厂:厦门PX带来的连锁效应

自从厦门PX项目在强大的民意反对声中停建并最终迁址漳州之后,青岛生产PX丽冬化工厂遭到附近居民的质疑。这家韩国控股的工厂不断派出工程师向周围的居民解释该工厂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却总是遭到周围居民的大声质疑:“那就回到你们韩国去!”他们静坐,申诉,抗议着这个带来GDP却伤害了城市风景的项目。

青岛和厦门都是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在青岛,有许多外地人在内陆城市生活了多半辈子,到海边买房子养老。这些人由于青岛开展石化项目而焦躁不安,事实上除了在工厂工作的人,没有人对这个项目满意。市民的担心是,海里的海产从此就不能吃了。

PX(对二甲苯)是一项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在化纤、合成树脂、农药、医药、塑料等众多化工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几年这种原料的价格很高,中国每年都要进口许多PX。

厦门PX迁址使得人们对环保总局有了更高的期望,同时也相信,只要足够坚持,是可以把家门口的化工厂乃至于一切威胁请到别处去的。

核电站:能源问题无法回避

核电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基本安全”的能源而被世界各国接受,在核电站附近生活的居民每年受到的辐射量比火电站附近的要少得做。

尽管如此,山东乳山核电站仍然被部分居民认为是一个并不友好的邻居,山东这个GDP全国第二的省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以前主要依靠火电,在煤炭价格上涨和火电造成空气污染的情况下,山东省希望能够迅速成为一个核电大省。山东近几年启动的核电项目有三个,乳山核电站是其中之一。这个规划中的核电站距离银滩4A风景区仅有5公里,这引发了外地在此购房者的不满。

乳山在过去的几年里打沙滩牌,一直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并且大力向北方中心城市推销海景房,这样一个旅游战略突然转向核电站战略,对于当地旅游业和在乳山置业的外地人来说都是当头一棒。尽管国家需要核电项目,核电也是比较安全的能源,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仍然令普通居民对核电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垃圾焚烧发电厂:

“先进”也不能避免异议

中国的垃圾处理近几年不断进步:过去的垃圾仅仅是被扔到郊外任其自然腐烂。现在的垃圾处理方式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和发电。

垃圾填埋有着很大的弊端:过去的简单填埋后果就是,地下水遭到污染,苍蝇蚊子老鼠很多,比如北京六里屯垃圾场就是填埋方式,附近却有许多居民饮用地下水。填埋场附近不适合居住,尤其是下风处,恶臭扑鼻。现在多数城市采用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仍然要占据大片的土地。

堆肥能够使一部分垃圾变成肥料,却难以处理所有的垃圾,处理速度很慢,还要对垃圾进行仔细的选择分类,需要许多人力和金钱。

把垃圾焚烧供热或者发电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处理方式,但是近年来也遭人诟病。认为是“水污染换成空气污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垃圾焚烧装置本身仍然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废气中含有的二恶英是一种可以在人体内积累的致癌物质。

有些长年与异味为邻的垃圾填埋场居民支持垃圾焚烧,但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南京江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在2007年都因为废气污染问题引发了社会的争议,对二恶英的恐惧让人们担心。尽管如此,垃圾焚烧发电是中国垃圾处理的一个必然趋势――土地太宝贵,垃圾又太多了。

第6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在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居第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节能环保将成为

“十二五”能耗目标

单位gdp能耗再降17.3%

我国于2006年3月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至2008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别为-2.74%,-5.04%,-5.20%。到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1.07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8年降低3.61%。2010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导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离20%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差距。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将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间将下降16.6%,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达到该目标除了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外,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

2010年5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通知》提出我国将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安排833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建设,

合同能源管理

直接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广泛应用于工商业节能领域,据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有望解决节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2009年

板、节能幕墙等节能材料将因此受益。

二、环保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8800亿元。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02%提高到2008年的1.49%。在水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7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400亿元,增长137%。大气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8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000亿元,增长114%。固废处理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仅为900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2100亿元,增长133%,年均增速为18.5%。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将在总量控制、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上着力。“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将以污染防治为主。燃煤电厂和工业炉窑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水污泥处置、土壤修复,农村环境保护,颗粒物等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等作为重点。

污水处理

提标、资源化成趋势,催生mbr等细分行业

污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农业废水等。据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农业等领域会有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空间。

城市污水处理产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统计,2009年底投运的城镇污水产能达1.06亿立方米/日,在建0.52亿立方米/日,二者之和接近2008年底污水排放总量1.57亿立方米/日(包括工业),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十二五”期间预计年均投产污水产能1000~1500万吨/日。城市产能建设增速将放缓并外扩,未来5年城市新建规模与县城相当,单厂规模减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中,预计地级市,县级市、县城污水厂,配套管网及城市,县城改建污水厂分别为260亿元、960亿元、280亿元,773亿元、168亿元和32亿元。

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资源化成趋势。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a标准。“十二五”规划氨氮排放将纳入约束指标,同时规划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至10%。这将推动mbr等新技术工艺发展,催生细分行业。

大气污染治理

除尘迎来结构调整,脱硫稳定增长,脱硝市场将启动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cod、二氧化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下降10%),目前均超额完成。除尘年均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十二五”除尘市场增长趋于平稳,但是烟尘排放标准有可能从150mg/m3提高至30mg/m3,超过一半需要改造或者更换、袋式除尘由于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将迎来较快增长。脱硫市场预计年均投资规模可达100亿元。我国目前火电装机6.6亿千瓦,2009年脱硫装机达4.7亿千瓦。占71%。“十二五”期间仍有2亿千瓦机组需要改造,同时每年还需新建3000万~5000万机组,而已建部分每年10%需要更新。此外,钢铁烧结机脱硫将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氮氧化物也逐步列入控制目标。2008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若无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给我国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威胁。2010年1月,国家颁布《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规定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 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目前脱硝加价政策正在研究当中。一旦出台将催化产生脱硝子行业,但预计规模相对脱硫要小一些。

固体废弃物处理

“十二五”期间增速最快的环保一级子行业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其中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起步稍晚于污水处理,但目前发展差距较大,产能建设高峰期仍未到来,其中垃圾处理费征收不全是重要制约因素。2002年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以来,到2007年底约有380多个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60%,而收缴率不到50%,导致地方政府缺乏垃圾处理项目资金。

第7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关键字:邻避冲突 成因分析 规避机制

一、邻避冲突与邻避设施:

邻避冲突源于邻避设施,邻避设施是指服务于广大地区的民众或是特定的经济目标,却对附近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设施。就如一些特殊的公共设施如垃圾焚烧厂、垃圾转运站、加油站、殡仪馆、火葬场等,它们往往是城市化进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却常常遭到居民的反对和抵制。究其根源,邻避设施所产生的成本由少数人承担,但带来的利益却由社会多数人享有,当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影响到一定程度或随着民众认知程度的提升,这些成本的负担者会产生强大的反对这些设施的动机和能力并付诸于行动,邻避冲突往往由此而生,使得设施建设遭受巨大的阻力,同时,还造成了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邻避”一词最早在1980年由英国记者Emilie Travel Livezey提出,她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文章,描述当时美国人普遍对于化工垃圾极为警觉和反感的态度,后被媒体和学界广泛使用。美国著名民意测验机构Doniel Yonkelovich Group曾做过一项人设施体系的调查,发现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公共设施市学校、托儿所、疗养院、医疗诊所,而最不受欢迎的公共设施则是垃圾掩埋厂、监狱,甚至是购物中心等。台湾学者何纪芳也曾就台北生活圈内的67项都市服务设施进行接受意愿与邻避效应的调查,发现除了公园、图书馆之外,其余所有设施都有可能产生邻避效应。

二、邻避冲突的成因分析

邻避冲突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常态,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分析。

(一)显失公平

事实上,有些居民能够了解到邻避设施对于社会全体所具有的效益,但问题在于他们会质疑为什么这个工程要设置在他们家的“后院”而不设置在他处。作为公共设施,一般的邻避设施之所以要兴建是在于它能够为社会全体或者特定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带来一定收益,但是邻避设施的问题在于,它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比如噪音、污染等。对于那些靠近邻避设施的人来说,他们是这种成本的主要承担者;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所要承受的成本还会超过他们从此邻避设施所获得的收益,而当他们将自身的情况与周围收益小区的居民相比较后,其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为更加强烈。

(二)政府信任危机

近年来,“暗箱操作”常见于经济和人事领域,特别指在招标、采购、录用和审批的过程中的权力寻租行为。久而久之,老板姓对此心知肚明,习以为常。最后,一般民众把政府官员放到了相对立的位置,列为“他们”的行列。这种官民虚拟空间的对立造成了一种“你如何解释我都不相信”的状态,所以在涉及到邻避争议时,群众往往会主观上直接选择不相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个人自利的前提下,受益者阵营因成员众多、地理分布广、每个成员利益涉入程度较低,比较容易遭到成员搭便车企图的影响,在追求成员间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上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反之,成本负担者阵营则因其成员人数较少,分布的地理区域较集中,同时设施对于成员个人的健康、生活品质、财产等方面的影响非常大,使其有强烈的动机参与集体行动来抗拒该设施。在支持者不动员而反对者却热衷于参与抗争的不对称结构下,设置这类设施的政策往往遭遇到极大的阻力而无法推动。

(四)成本效益的因素

邻避情节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与效益的不能平衡,即邻避设施产生的外部成本一般集中在附近的居民身上,其所造成的负面的外部成本远大于经济利益。而从居民的角度出发,采取抗争对于这些担负负面成本的居民而言是有利无害的,假若抗争成功,他们将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或者是较低的风险威胁;即便抗争失败,对于居民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损失,其结果不过是维持未抗争之前的原状罢了。

四、邻避冲突的规避机制探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扩展,政府管理的风险不断地强化,邻避冲突将会持续的存在并作为一个“难缠”的问题不断的困扰地方政府。对于邻避冲突的成因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究邻避冲突的规避机制,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合理的回馈与补偿机制

回馈补偿一般分为金钱补偿和实物补偿两类:1、金钱补偿。对于邻避性公共设施周围居民直接给付金钱或提供有关赋税的见面,但这种方式涉及受损失居民及其程度界定的问题容易引发新的争议,同时这种方式也较为容易被看做贿赂而引起反效果。2、实物补偿即以实物回馈的方式对邻避性公共设施附近的居民进行补偿,如兴建公园、游泳池、游乐设施、图书馆等收到居民所青睐的公共设施供其使用,用这些设施多带来的正效应来降低邻避设施所带来的负效应,降低居民的负面情绪,以减少邻避冲突的发生。而根据居民的访谈以及调查的结果,这种回馈方式往往比直接的金钱补偿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2、 建立具体的风险保障措施

风险保障主要通过向民众提供应对邻避设施可能造成损害的各种安全性、保障性措施,来降低邻避设施附近民众的不安和恐惧心理,降低放抗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1)各级政府和项目方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各项安全措施,使邻避设施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安全运行,从而减轻附近居民的担忧。(2)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测。(3)签订环境保护协定,政府与居民设施的项目方可以通过与当地民众签订环境保护协定的方式,明确设施运营之后的安全和环保,包括环境损害赔偿和违约责任等,来降低居民的不安心理,提高居民接受邻避设施的意愿。

3、 健全公民参与的机制。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了,公民参与对于邻避冲突的缓解乃至解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麦卡维之处,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居民不是非理性、自利和无知的,社区居民能在参与协商的过程中,学到大量关于技术性问题的知识。他认为民主的决策虽然是笨重而缓慢的,但是,他可以将“邻避”转化为“迎臂”。尽管公民参与本身不一定能保证一项设施能够得到公民的支持,但通过这样一个参与的过程,政府可以引导、教育公众增进对技术以及风险的理解,这会有利于把各种观点相互协调,达成妥协,培育信任,寻找到更好的解决矛盾的方法。至少,在设施建设前便发现矛盾并妥善解决,要比在设施建设过程中遭到抵抗造成建设中断要好得多。

健全公民参与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有序的公民参与纳入到公共管理过程中,在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融入积极、有效的公民参与。而埃尔文和斯坦伯利提出了有效的公众参与的策略与原则,包括:(1)公众参与要在选址早期便要开始;(2)持续的公众参与;(3)资金支持,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4)建立相互合作、商谈的氛围;(5)审慎的选择利益相关者代表;(6)透明的决策过程以建立信任;(7)清晰的决策主题;(8)公正、有能力的辅助群体。他们认为,如果这些条件能够得到满足,则公众参与便可以到积极结果,制定出有效的政策。

参考文献:

1、郭巍青,陈晓运.风险社会的环境异议——以广州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1(1)。

第8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垃圾”一词的定义是:(1)脏土或扔掉的破烂东西;(2)比喻失去价值或有不良作用的事物。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一般都认为垃圾是没用的东西。事实上,从垃圾中可以回收出很多有用的东西。不但那些拾荒者对垃圾感兴趣,许多刑侦人员也对垃圾很感兴趣,我们在许多影视剧中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这些刑侦人员翻垃圾不是要拾荒,而是从中寻找有用的破案线索。从垃圾中寻找线索甚至衍生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被日本一些研究人员称之为“垃圾刑侦学”。

李昌钰的垃圾情结

华裔神探李昌钰有个很特别的嗜好:翻垃圾。按照他的身份和地位,他肯定不是要捡垃圾卖钱。那么,他翻那肮脏的垃圾桶干什么呢?神探自然是为了从垃圾中寻找破案线索。你别小瞧了那些脏兮兮的垃圾,里边的确蕴藏着不少证据。

那是2006年的一天傍晚,芝加哥警察局的老朋友给李昌钰打来电话:“一家炸鸡店的8名员工全部被杀,警察在存放炸鸡块的冰库内发现了摞在一起的尸体,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甚至连脚印都没有。”李昌钰赶到现场后,看到清洁工已将厨房和餐厅都清理过了,犯罪嫌疑人似乎真的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李昌钰把目光投向了餐厅的垃圾桶,结果在垃圾桶内发现了6块鸡肉,其中有两块鸡胸、两块鸡腿以及两块被啃过的鸡翅。

“线索就在这里!”李昌钰指着那两块被啃过的鸡翅说,“而且这很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吃过的鸡翅,这人还是个黑人。”原来,不同人种的人吃鸡肉有不同的习惯:黄种人吃鸡一般先吃鸡腿,白种人则先吃鸡胸脯,黑种人就先吃鸡翅膀。垃圾桶内的鸡肉只有鸡翅膀被人啃过了,其他地方都没有动,说明这个人很有可能是黑种人。在被害的8名员工中,有白种人和黄种人,却没有黑种人。

李昌钰随后在餐厅的收银机查询到,最后一个人的用餐时间是23时零6分,炸鸡店的打烊时间是23时。根据法医鉴定,被害者的死亡时间正是23时左右,李昌钰由此推断最后用餐的顾客,也就是只是啃了鸡翅的人很可能就是凶手。由于被啃过的鸡翅上会残留嫌疑人的口水,李昌钰建议提取这个鸡翅上的DNA去做鉴定。嫌疑人的DNA分析结果出来了,和DNA数据库比对后,发现犯罪嫌疑人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黑种人。嫌疑人被捕归案,并交代了犯罪事实。

由李昌钰的探案故事我们看出,利用垃圾寻找破案线索要比拾荒者为垃圾分类要复杂得多,这需要更多的学识、经验和科技知识作支撑。李昌钰翻垃圾翻成了职业习惯,养成了一种“垃圾情结”。他甚至每天回家后都要翻看一下自家的垃圾桶,这倒不是探测是否有犯罪分子进了他家,而是他和自己的太太玩的一个生活游戏。他通过翻看垃圾桶来推测太太在家做了那些事情,还能知道太太的晚餐菜谱。

翻看垃圾进行破案

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现实的案件侦破报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办案人员从垃圾中寻找到破案线索的情节。无论是大陆剧、港台剧、日韩剧还是欧美剧,我们都能时不时看到利用垃圾破案的情节,其中比较令人惊悚的是在垃圾中发现被害者尸体或残肢。比如,美国电视连续剧《双面法医》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法医在迈阿密一处垃圾箱中发现了一位年轻女性遇害者的残肢。这里的垃圾箱每星期清理两次,发现尸体距离上一次清理大概两天。当时,一位住在附近的危地马拉人提着垃圾从家里出来,发现垃圾箱中几个口子扎得紧紧的垃圾袋。一般的垃圾袋没有扎那么紧,他有些好奇,于是就打开其中一个,结果发现了人体的残肢。警方对残肢进行DNA分析,并对被害人进行电脑画像,确认了被害人的身份,然后揪出了杀害她的男友。这位住户的好奇心发现了破案线索,让警察及时在这个小区追查出犯罪嫌疑人,要是这几袋垃圾被环卫部门运走了,然后混在一大堆臭烘烘的垃圾中,很可能这桩谋杀案就难以破解了。

不仅刑事案件的侦破可以从垃圾中寻找证据,一些民事纠纷的侦破也可以从垃圾中寻找证据。美国一位53岁的私人侦探约翰・纳扎里热衷于从垃圾堆里找线索。纳扎里经常开着红色跑车,奔赴名人与社会名流居住的地方,搜集他们丢弃的垃圾。在他看来,垃圾堆里一定藏着有价值的碎片证据――比如类似财务账单、处方药瓶、红酒瓶,以及其他任何可以进行DNA检测的东西。他开玩笑地说:“整天翻垃圾堆,找别人用过的废物,这是一种很让人恶心的工作。但是,我还是非常渴望能发现一类的物品,因为这可以作为婚外情纠纷的重要证据。”纳扎里表示,大概20多名好莱坞男影星的妻子都曾聘请他做过私人侦探,她们的丈夫大多数有婚外情的。

在一些地区,建筑商会乱倒垃圾,他们往往把垃圾从一个区运到另一个区去乱倒,甚至有的公司为了打击对手,会把垃圾倾倒到对手公司的门口。怎样确认这些垃圾的来源呢?一些办案警察运用痕迹学原理,来追查乱倒垃圾的违法主体。痕迹学是主要通过研究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信息传递、交换、接收和破译规律的边缘科学技术群。警察通过详细勘查倾倒现场,收集遗留的名片、纸片等物品,分析建筑垃圾的数量、构成,运用痕迹学原理,追查出违法的公司或个人。

利用警犬从垃圾中找证据

像李昌钰遇到的炸鸡店案例算是比较特殊的了,因为那次案件的证据就在案发现场。在更多的案例中,垃圾已经被嫌疑人或其他人扔到别处,甚至送到垃圾焚烧厂或者垃圾填埋场。如何从一个城区数千个垃圾桶,或者从堆积如山的垃圾堆中寻找到有用的证据?单纯靠警察的力量是不行的,此时可以发动环卫工人来寻找,更好的办法是用警犬来寻找。

美国纽约州的动物研究人员莫萨克表示,一条原本就训练有素的警犬在经过额外3个月的特殊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寻找垃圾证据了。与一般案例中的闻味找证据有所不同,垃圾堆本身的气味很大,很容易掩盖关键证据的气味,因此必须训练警犬的敏感度和对特殊气味的把握能力,要求它们从多种浓烈的垃圾气味中能够分辨证据的气味。美国基因科学家还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来培育一些转基因狗,专门用于从垃圾中闻出刑侦所需要的证据。目前,世界各国的警察都在培养警犬,其中一些就是专门用于从垃圾中寻找破案线索,成为警察有效破案的好帮手。

一些有时会利用垃圾桶作案,在一些重要场所举办重大活动时,也得派警犬去垃圾桶搜爆,以保证活动的安全。天津市公安局培养的警犬路易就能从垃圾中搜索出爆炸物,它是一条优秀的搜爆犬。每次大型活动的搜爆安检保卫任务中,都有路易出色的表现。有一次,天津泰达体育场举办一场国际赛事。比赛之前,警犬路易负责搜爆安检任务,路易将全场上万个座位和各个重要的角落进行了搜索,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垃圾桶都没有放过。就在对垃圾桶进行安检时,路易表现出兴奋的状态,民警立即采取措施,结果,在垃圾桶里发现一个废旧打火机及一些纸屑。后经过检验,纸屑中含有火药的成分和气味,是燃放鞭炮的遗留物。路易出色的表现,为比赛的成功举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对“垃圾证据”进行科学分类

从垃圾中寻找线索甚至衍生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被日本研究人员下村阳子等人称为“垃圾刑侦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如何从形形的垃圾中分辨出对办案有用的“垃圾证据”。从垃圾被扔掉的缘由来分,垃圾证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犯罪嫌疑人或其他当事人有意扔掉的证据,犯罪嫌疑人肯定会把自己的作案工具和作案时所穿的服装扔掉,有的受害人尤其是受到犯的受害人出于种种考虑,会把案发现场的相关证据扔到垃圾桶中;还有一类就是无意扔掉的证据,比如李昌钰介入的炸鸡店凶杀案中,犯罪嫌疑人无意中把重要的食物证据扔到了垃圾桶中。按照证据的性质来分,“垃圾证据”可分为工具、DNA(来源于血液、毛发、唾液等)、凶器、服饰、纸张、食品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按照证据出现的地点来分,“垃圾证据”可分为四类:(1)案发现场的垃圾,寻找起来相对容易得多;(2)案发现场附近的垃圾桶或垃圾站中的垃圾,也比较容易找到;(3)离案发现场很远的垃圾,这种证据的出现得依靠群众举报或者相关线索进行追踪来获得,寻找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4)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站中的垃圾,从堆成山的垃圾中寻找有用的证据如同大海捞针,但是有时为了破案的需要,这种努力也是值得的,有时需要利用一些科学仪器或警犬来探索;(5)荒郊野外或者水域中的垃圾,这种“垃圾证据”出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警察在破案时,需要推测证据可能出现的地点,然后采取合理的破案手段。

日本是对“垃圾证据”利用最多且最有效的国家,这得益于日本人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整理,然后装入到不同的垃圾袋中,扔到不同标记的垃圾桶中。日本对垃圾的分类多达17种,人们也养成了按照类别处理垃圾的习惯。更为令人吃惊的是,日本人甚至会在自家的垃圾袋上贴上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责任自负”。日本这种完善的垃圾分类和署名方式方便了警察,如果在某袋垃圾中发现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就可以按照垃圾袋的署名寻找到垃圾的主人,这样就大大地缩小了案件侦破的范围。

加拿大为垃圾证据立法

在许多国家,从垃圾中寻找到的证据可以被法庭采用。可是,在一些国家,人们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警察翻看自家的垃圾,立法机构还专门为解决这个矛盾立法。比如,加拿大法院就曾经专门为“垃圾证据”的合法性立法。加拿大联邦高级法院法官通过立法后宣布,垃圾不受隐私权保护,警方可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对居民扔出的垃圾进行检查,结果可作为合法有效的呈堂证据。

这项新法规缘自加拿大国家游泳队队员帕特里克的一个案例。帕特里克曾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上获得过冠军,并打破过世界游泳纪录。帕特里克退役后不好好当游泳教练,却在家中私制违禁。但是,当地警方始终没有确凿证据他。有一天,帕特里克无意中将撕碎的配方、手套、工具等制毒用品装在4个垃圾袋中,置于路边等候收取,不料被守候已久的警方取走。

第9篇:垃圾焚烧的争议范文

一、PPP模式及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首字母缩写,译为“公私伙伴关系”,是指公共部门(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商业机构等盈利性组织或非盈利性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合作模式。

在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通道,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徘徊,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经济恢复的需求强烈的背景下,财政资金和政府发债均不能有效满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所以PPP模式将是未来大多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的重要形式。2015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保、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PPP模式具有三方面特质:第一,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其核心问题是为了完成某些公共服务项目而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在公私伙伴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以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达成协议为合作前提。政府和私人部门都不能以牺牲对方利益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只能以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共赢的理念来保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实现。第二,PPP模式是一种项目融资和管理运行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达到借助私人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或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与运作机制,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改善和提高公共部门运作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新尝试。第三,PPP模式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PPP模式运行过程中,政府、私人部门、社会组织等合作主体以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为目的,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形成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均可以达到比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这种多赢的局面也实现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是PPP模式的最终目标。

2014年11月,财政部选取了3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作为PPP的范例推广实施,并且鼓励地方通过PPP对存量融资平台项目进行改造。2015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公开PPP推介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目前PPP项目投向的重点是经济类基础设施,是在有一定的收费条件、规则机制明确、社会资本比较熟悉的领域开展。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PPP示范项目划定了大致的范围:适宜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等特点。重点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

二、PPP模式在民族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市总人口141.6万人,回族人口占52.6%,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近年来,吴忠市积极探索将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目前已在发电、供热、废弃物处理等项目中广泛应用。其中,吴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集中处理处置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生物质直燃发电等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中。截至2015年5月末,吴忠市PPP项目17个,总投资180011万元。其中,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72612万元。在建项目中,政府投资2620万元,占比3.6%;社会资本投资69992.7万元,占比96.4%,充分发挥了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

截至5月末,全市4个在建项目社会资本投资中,自有资金23664万元,占项目社会资本投资总额的36.7%,剩余部分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目前,只有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与项目投资方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贷款金额2亿元。贷款方式主要以土地、厂房和机器设备抵押和收费权质押为主。

三、制约PPP模式应用的主要因素

(一)法规制度不完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国务院虽然出台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发改委、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制定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立法层级相对较低,大多属框架性、指导性文件,仍难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确保项目实施。二是审批程序过于复杂。由于PPP项目主管部门缺位,项目审批涉及规划、发改、城建、土地、环保、水务等多个部门,且责任划分不清,相互间存在监管博弈,导致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决策周期较长。如吴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方案设计及政府审批耗费了近8个月时间,严重阻碍了项目进程,客观上增加了项目的财务成本。

(二)项目投资回报面临不确定性,存在较高风险

PPP模式多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项目,投资大、耗时长,项目存在各类不确定性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导致PPP项目的投资回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吴忠市大部分PPP项目属于政府价格监管行业,如热电、垃圾发电、废弃物处理等项目,目前价格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价格调整的规则性差,价格变化缺乏可预见性,导致长期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部分项目是地方政府以补贴的方式进行投资,承诺在项目建成并运行后进行补贴,目前,投资企业普遍担心在完成项目后不能及时收到补贴资金。

(三)项目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PPP项目实施周期长,参与各方关系错综复杂,面临着政治、法律、监管体制、设计建造、投融资、运营等各类风险,风险在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摊,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度。调查显示,4个在建项目中,大部分合同没有明确风险分担条款,部分项目的风险分担是基于经验,而不是准确的定量分析。地方政府尚未推出PPP项目风险缓释工具,比如设立政府支持基金、提供融资担保增信等措施。

(四)项目运行中金融参与度低,融资渠道和能力受限

截至目前,4个项目与银行只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主要担保方式也限于传统的资产抵押和收费权等质押,没有通过股权融资、发行债券、战略投资者参股等方式筹集资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由于PPP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收回慢、风险情况较为复杂的特征,而又缺乏相应的保险、担保等配套政策支持,基层银行对PPP项目仍然处于概念理解阶段,持谨慎观望态度。少数PPP项目因资金缺口较大、融资困难,影响了建设进度。

四、进一步发展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完善统一的监管机构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制定PPP的具体操作指南。针对PPP项目各方面的内容做出更具体的操作程序和细则,进一步明确PPP项目操作规则,包括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风险分担、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和争议解决等环节,使地方政府在基建等领域运用PPP项目时有据可依,规范和降低公共项目的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二是建立统一的PPP监管部门,或建立跨部门的PPP监管协调机制,统一负责政策指导、总体规划,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提高项目审批的效率与规范性。

(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PPP项目投资工期长、金额大,不确定因素多,风险高。为保证PPP项目成功实施,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建立合理公平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一是在风险分担方面,风险应由最能控制风险发生的一方承担,属于经营活动自身产生的,由投资者承担,而超出投资者控制范围的风险,如法律风险、利率风险等,则应由公共部门独立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双方合理共担。二是在利益分配方面,PPP项目合同中应明确利益分配问题,以规避合作过程中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风险。政府应该向基础设施投入一定的引导资金,通过建立动态调整的收费定价、政府补贴、投资补助、政府担保、风险预备金制度等多种机制,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

(三)大力拓展PPP项目融资渠道

一是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关注政策导向,了解地方PPP项目的储备和进展情况,对于优质项目主动跟进,设计开发与PPP项目相配套的综合性、创新性金融产品。二是为更好的调动银行发放项目贷款的积极性,由政府出资设立PPP项目担保基金,对因政府失信等行为造成的不良贷款或损失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三是积极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信托资金等为项目提供融资,适当放宽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投资基础设施的限制条件,改善基础设施PPP项目长期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

(四)积极营造PPP项目推广的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