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植物保护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物保护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植物保护策略

第1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旅游开发;发展方向;融合管理

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行为,其中更加沉淀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旅游开发是贯穿于人类生活全过程的一种文化行为,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根基。并且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中,具有更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和大众性。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旅游开发工作,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由于两者与生俱来,不可分割,具有相得益彰的密切关联,所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延续的同时,还需要促进新时期的旅游开发发展,这也是文化工作者需要考虑并探索的一项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旅游开发具备的不同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完善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区别于物质性、建筑型、遗址性文化遗产的不同概念所指的是由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并且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文化空间,而其中的表现形式也不仅局限于手工艺、表演艺术等也包含着民俗活动和口头传统等多种类型。而其中所提到的文化空间是指与表现形式有较为密切关联的特定时间和场所,具有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旅游开发则是指人们在旅行中需要得到满足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群众为主体、以娱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表现形式。两者均是人们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产物,关系密不可分,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一种展现形式和表现基础,所以做好旅游开发中的非遗传承工作是对我国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关键。而随着近年来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也涌入我国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年轻人在接受信息时所接受到的信息也更加广泛,这也就导致在进行文化传承时,旅游开发的开展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非遗传承工作的难度增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代旅游开发的融合与连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现代人类生存,其中涉及到人类的所有生存领域,是人类对世界资源进行利用并建立自身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遗产类型和文化特点,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质特点,而在这种背景下,不同的旅游景点根据自身的民风民俗和社会状态形成了相应的发展方式和独特认知,通过创造世界和改变观念的方式,使人类的文化意识得以发展,进一步保证了旅游区人群的能力素养持续进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期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延续,需要将促进全人类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的方向,不可将其进行隐藏或束缚,而应当尽可能使其贴近生活和群众,在与人类交流的过程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4]。由于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特征性。由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发展性,所以会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是现代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一定的连接,这说明文化特征具有极高的群众性和历史性。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网络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而人们在进行信息接收时也更加倾向于选择手机移动终端的信息接受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人们的旅游开发形式。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一方面,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这样大众易于接受的平台建立相关的公众号,为普通民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与现代化的快手或者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进行有机的融合,拍摄非遗文化宣传片,这样能够使人们在旅游开发生活中与非遗有基本的接触,也可以在bilibili、优酷、爱奇艺等平台拍摄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故宫的旅游业发展,而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更加倾向于年轻化的旅游宣传形式,在年轻人群中所获得的推广效果较为良好。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代旅游开发的发展与延续

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民进行精神世界建设的主要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这种精神基础的主要体现,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社会相适应并结合,但由于现代社会对于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都较为新颖,所以想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来适应现代社会基本不太可能,所以在这种状况下,现代文化工作者应当将现代文明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使现代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在保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提高人们对非物质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吸引力,这样有助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开发相结合,顺应时代的潮流,进一步展现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种无形且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所以如何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是现代文化工作者的燃眉之急。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化文化结合之时需要使现代人民群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样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身的特点和状态,这样能够缩短人民群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由于不同地域的群众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其中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期间,需要注重其中的细节,这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来说有积极意义。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开发的起源,而旅游开发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演变和发展的一种形式,所以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旅游开发的开展,都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而我国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文化工作人员需要付出12 分的努力,使两者能够共同发展,尽可能选择现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对文化进行传承,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形成有机的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延续。

参考文献

[1]董鸿安,丁镭.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景宁畲族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2):197-204.

第2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 物流外包 客户价值 物流战略

物流外包是指传统企业把不擅长或没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3PL公司运作,企业自身集中资源和精力在的核心业务上,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和约执行方式。从委托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需要对企业自身物流的战略性和创造客户价值分析,来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物流的战略性分析。我们分析一般企业物流功能,主要看物流业务距离核心业务远近程度、物流的不可模仿性、物流增值性和物流的动态性。企业的物流战略性分析主要分析物流业务在本企业核心程度、业务独特性和业务给企业所带来的价值大小。物流的核心程度主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上来考察物流是否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如果不是最核心的业务,还要进一步分析物流业务距离核心业务的远近程度如何。物流作业对其他业务的支持程度则表明物流作为支持性活动对其他业务提供服务的多寡与重要程度。不可模仿性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物流运作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物流作业经验和技能。主要包括企业是否拥有丰富的物流作业经验和技能;外部市场能否满足企业的物流服务要求;物流作业是否是企业的优势领域。增值性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物流系统提供的物流,通过时间空间价值效应的创造,通过成本费用的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得以实现和增值。主要体现在物流作业是否创造了大量的附加价值,企业是否按照客户需求提供了物流服务。

动态性主要反映的是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企业物流作业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效率是否也得到不断提高。体现在企业的物流作业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物流技能是否也在不断的适应。

2.物流客户价值。传统企业的物流客户价值是指企业为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体现。物流服务与其他服务一样具有无形性、非标准性、无法分割性、不易储存性等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的特征。具体来说,与传统物流相比,3PL往往提供的是集成服务,是物流一体化运作;需求更加强调经验和知识;强调服务的增值性,诸如快速反应、JIT ;更加强调管理,注重业务开发和流程再造。因此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3PL往往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客户价值优势。3PL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成本价值、运作价值、成本分散价值和竞争力提升的价值,可以为客户创造服务价值。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要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润。3PL给企业带来了作业利益、经济利益、管理利益;3PL运作价值主要体现在运作效率、客户运作整合、横向或纵向的整合、提供物流解决方案上;成本价值体现在减少投资和运营物流的成本上; 风险分散价值体现在企业通过引入3PL可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存货风险、货损风险;竞争力提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自身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价值主要指通过3PL的专业化服务,会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信誉,促进企业的产品销售,提高利润,进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3.基于客户价值理论和物流战略性的物流决策。对前面分析的企业所实现的物流客户价值程度和企业的物流战略程度划分为高和低两个标准,组合后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物流策略。

(1)物流自营。企业的物流业务战略程度高,说明物流在企业内核心程度、价值增值性、不可模仿性和随着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企业物流的发展程度都较高。

(2)管理外包。如果物流在企业中战略程度较高,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或是近核心业务。这说明企业的价值增值性较高,并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承认。但是企业现实中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客户的物流客户价值,这可能是企业对客户的物流需求的理解有偏差,或是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团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物流全部外包出去可能存在很大的战略性风险,但企业在短时间内又缺乏提高物流效率、增加客户价值的方法。此时,企业积极的方法是保留关键的物流设施设备,引入管理型的3PL企业,帮助企业改善物流运作质量。采用管理型外包的企业首先应与3PL企业具有战略互补性。企业所缺乏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知识正是3PL所拥有的。采用管理外包模式的企业应该加强组织向3PL学习,并对物流运作实行信息透明制度,防止3PL利用信息优势对企业进行提高成本和降低物流服务质量的欺诈行为。

(3)功能外包。如果企业的物流战略程度不高,说明企业并非以物流为核心业务,物流的增值性也不高,但通过物流的客户价值分析发现,企业的客户价值实现的较好,客户满意度较高,这说明企业对客户的物流需求有了较好的理解,并且对物流的投入较多。同时也说明企业存在一批很好的物流管理人才,这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此时,继续加强物流管理,而将业务操作性的物流分项功能。企业不再增加物流设施,或是出售自己的物流设施设备,而通过整合市场上存在的基本物流设备,拿来我用,通过高效的协调和整合达到投入最少而收效最多的目的。管理能力较高的企业可以采用功能外包。

(4)一体化外包。如果企业的物流战略程度也不高,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在于物流外包,并且是功能整合的一体化外包,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交给专业的3PL企业运行。但特别注意的是,外包并非万全之策,为防止3PL企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行欺诈,企业应加强物流监管,实行透明财务制度,并在企业内部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对外包实施和外包后的物流运作进行监控。

有效运用物流外包策略不但可以使委托企业充分利用3PL企业的资源,解决本企业的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够使委托企业获得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使委托企业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第3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一、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晋中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晋中市有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6年入选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单,分别是民间音乐《左权开花调》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在2007年文化部组织的第二批国家级名录的申报工作时,晋中市入选5个项目,分别是民间文学《牛郎织女传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心意拳”、传统舞蹈“寿阳爱社”、传统戏剧“祁太秧歌”及传统医药“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

2006年12月,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晋中市除了入选国家级名录的民间音乐《左权开花调》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外,还有另外的9项入选,共计11项。在2008年3月,入选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高达50项之多。由此可见,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大、类型多。

二、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05年我国从政府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实施保护,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2010年文化部批准成立晋中市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正式运行,该区涵盖晋中11个县(区、市)全境,其中晋中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又被划定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域。2011年,晋中市文化局成立了“非遗”保o中心,开展 “非遗”保护各项工作,效果显著,许多“非遗”项目传承状况明显改善,晋中市广大民众“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传承“非遗”的社会生态日渐优化。

此外,晋中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2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平遥薛生金漆艺研发有限公司),这对推动晋中市“非遗”市场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16年,通过摸底、调查,登记在册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传承基地和展示馆达83个,整理保存了大量与晋中市“非遗”有关的实物及其信息,为推广振兴晋中市“非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策略

过去几年中,晋中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借助信息技术对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选择。

1.强化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意识。从现实层面分析,晋中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多样,其自身的结构非常复杂,因而在对待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种方式进行妥善保护。综上分析可得出,开展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是落实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了解、掌握和获取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和保护现状的有效手段和可行途径。要让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才能将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保护下去。

2.设立专门的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专门建立的网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晋中市的非物质文化网站要建设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网站,要及时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信息,为晋中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保护、研究等工作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交流平台。网站的内容可以包括晋中市名录、遗产选粹、传承人等基本信息,也可以包括新闻动态、保护论坛、知识链接等其他栏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可以在信息交流平台中采用E-mail、聊天室等信息互动形式,便于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补充等。等到网站建设取得进展后,可以向网上数字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3.建立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上展示系统。这个展示系统可以综合各种多媒体信息,在虚拟场景中将视频、音频、图及、文字建立场景的混合模型等形式合理结合,并协调展示,以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民间生活文化等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同时,所建立的展示系统能够在任何多媒体展示设备进行现场的展示与宣传,供人们查阅、认识和掌握。

4.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手段培训。定期对晋中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安排培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数据采集、普查与资料收集、数据库技术等,以提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收集及数据库建设的水平。

第4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保护;必要性;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园林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功能,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保证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1 园林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园林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园林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园林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园林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园林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2 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①没有与园林植物保护相配套的检疫机构。目前,相应的检疫机构还没有在园林系统中进行配套,在植物检疫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存在严重的苗木调运盲目性,导致例如悬铃木方翅网蝽、双条杉天牛、竹斑蛾、红瑞木溃疡等病虫害随着园林苗木的调运而进行传播,并且随着调运的频繁,病虫害的情况和范围有可能更加严重。②园林植物保护的整体意识在园林设计和建设时没有建立起来。单一化的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的品种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通病,同样也是导致病虫害泛滥的根本性原因。有的植物,例如梨树和柏树、松树与芍药、红杉与云杉、果树与泡桐、贴梗海棠与桧柏等放在一起会增加引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的几率,而有的设计师恰恰缺乏这种知识,人为的导致或者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除此之外,有的设计人员为了追求景观效果,而没有对植物的栽植条件和抗病虫害的能力给予足够的关注,增大了病虫害风险发生的概率。③缺乏对外来物种的整体认识。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在园林植物物种引进或者苗木调运的过程中传播散播,从而导致当地经济和生态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究其原因大多数由于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对外来物种的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而导致的。④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园林植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是我国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一大关键性问题。

3 应对园林植物保护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5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生物防治技术;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的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各地区开始广泛进行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而在保护植物方面,也开始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该技术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进步,值得相关部门展开深入的研究。

1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性

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大植物保护力度是关键。在传统的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工作人员为了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通常都会使用农药,但是农药在去除害虫的基础上,也会对有益生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害虫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定抗药能力,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农药的功能被削弱。更重要的是,农药的使用还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转变这一现象,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对生物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即在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对害虫-天敌以及植物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行充分的利用,促使生态平衡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充分体现出来,最终对植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对病虫害进行消除的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作用相对持久。更重要的是,在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2 生物防治技术在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2.1 动物防治技术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植被进行充分的应用,只有这样,园林工程才能够形成完美的层次感,给予人们更加良好的视觉享受。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害虫的繁殖和生产提供了便利。在对动物防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以虫治虫。这一生物防治技术在我国古代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人在对柑橘树中的害虫进行消除的过程中,就会对黄蚁进行应用。而现代城市园林构建过程中,为了对多种树木中的害虫进行消除,工作人员可以对舟蛾科、松夜蛾科等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使用毛虫赤眼蜂,同时也可以在对多种害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对捕食性蝽、瓢虫和蚂蚁等进行充分的应用。

第二,以鸟治虫。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人工鸟挂在树上,从而对有益的鸟进行召集,典型的有益鸟包括啄木鸟、灰喜鹊和大山雀等。这些鸟类在日常生活中拥有不同的捕食对象,可以有效的对城市园林工程中相关树木中的害虫进行消除,例如,在对松毛虫进行消除的过程中,可以对山雀进行应用,一只山雀每日可以消除的松毛虫包括200只,并且可以对30只蛾进行消除。

2.2 微生物防治技术

各种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其代谢物中会包含大量的病毒、真菌以及细菌等,这些物质可以有效的对害虫进行消除,这就是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根本。

第一,细菌农药。明确,灯蛾、毒蛾、松毛虫和枯叶蛾等都可以被Bt制剂所消除。此时可以将0.05%的洗衣粉同1000倍液的Bt乳剂进行融合,在向植物进行喷洒的过程中,国槐树尺蠖幼虫虫口数量将明显减少。

第二,真菌防虫。在对害虫进行消除过程中使用的真菌常见的有多毛菌、绿僵菌和白僵菌等。其中,我国城市园林工程植物病虫害消除过程中最常用的是白僵菌B,其拥有200多种的寄主昆虫种类,可以对30种植物害虫进行有效的防控,其中包括桃小食心虫和马尾松毛虫等。同时也包含20多中镰刀菌,8个目的昆虫中都可以对其进行寄生,其中包括鳞翅目害虫、棉蚜虫和青羊天牛等。在自然条件下,其可以对害虫重口密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对生态平衡的维护。

3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合理的规划园林植物的分布,设计以及建设人员应从园林工程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具体建设需求出发,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绿化植物可以很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从而为植物健康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进行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多种植被进行综合应用,避免城市园林景观过于单一化的问题,所以合理的园林结构至关重要。只有在此基础上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才能够适应复杂的园林生态系统,为加大植物保护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国各大城市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城市园林建设工程,城市园林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植被进行应用,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传统农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新时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为人们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雷世鸣.生物防治技术在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09):61.

第6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 IPM理念;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42-01

化学农药在防治危害农林业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保障农林业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导致农药中毒及残留现象频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害生物抗药性不断增强以及有害生物再猖獗等诸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实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即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势在必行。

1 IPM理念

IPM要求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时,要采取综合的植物保护措施以及综合考虑农业生态系统中整个有害生物复合体的生物学特性及物理环境的作用、考虑管理策略对农业生态系统以外生态学的影响,即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协调使用多种战术(包括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生态控制、抗逆品种、预测预报以及防止有害生物在各地区间传播的检疫检验等),以达到把有害生物的数量及危害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要求只有在有害生物的数量达到经济阈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防治,尤其要谨慎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1]。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必须改变现有的植物保护人才现状,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IPM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我国的植物保护人才主要来自各高校的植物保护专业,而《植物化学保护》是该专业的三大骨干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原理与方法,其主体是农药[2]。要培养具有IPM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应首先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入手。近年来,结合山东省教改项目《现代农业产业背景下IPM型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实施[3],在《植物化学保护》的教学中强化了IPM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IPM理念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体现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上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从培养“具有IPM理念植物保护人才”目标出发,依据新修订的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方案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认真修订,在保证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与IPM理念有关内容和学时数。修改后的理论课教学大纲主要包括绪论(4学时)、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8学时)、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10学时)、杀虫剂及杀螨剂(12学时)、杀菌剂及杀线虫剂(时)、除草剂(时)、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3学时)、农药环境毒理(3学时)、杀鼠剂(1学时)、植物生长调节剂(1学时)、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4学时),共64学时。其中,在绪论中,除了介绍植物保护的概念及其主要措施、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农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现状及农药的发展趋势外,还重点讲授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植物化学保护的主体——农药之间的关系。将其放在绪论中,而且将其放在首位,就是要从一开始向学生灌输IPM的理念。不能因为所讲授的课程是《植物化学保护》,就避谈农药的不足和危害,而过度强调农药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要让学生在了解农药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能清醒的认识到其局限性,认识到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有害生物种群改变(抗药性等)、中毒危害及药害等诸多问题,树立IPM的理念,在防治有害生物时应首先考虑到综合治理,将农药的使用仅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

2.2 体现在教师观念的转变上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要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中充分体现IPM的理念,就必须先让教师转变观念。长期以来,教师们已经适应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且担任《植物化学保护》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从事与农药学有关的研究,容易在教学中夸大农药的作用而淡化其不足,因此强化教师的IPM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这种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将此理念贯穿到《植物化学保护》教学的全过程中。为此,通过教学大纲的修订、开展教研室教研活动、授课观摩、参加学术交流以及组织教师外出考察等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不仅可树立教师的IPM理念,改变其教学观念,也可提高其实践经验,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2.3 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农药、有害生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这是《植物化学保护》开课伊始,在谈到该课程的地位与要求时引言中所说的一段话,直接地告诉学生在掌握好农药相关知识的同时,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农药、有害生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农药在有效防治危害农林业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时,势必会将药剂释放到土壤、水及大气等环境中去,污染环境,对其他有益生物以及人和高等动物产生不良影响。DDT、六六六等杀虫

剂由于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和广谱性,在防治危害农林业的各种害虫及传播疟疾的蚊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因为使用不当及其结构稳定、难以降解的特性,通过直接作用或食物链的积累对多种鸟类造成了伤害,从而出现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所描述的一幕[4]。此外,近年来倍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与农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生在海南岛的毒豇豆事件、青岛的毒韭菜事件及每年上万起的农药中毒事件等都是未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的恶果。这些时刻提醒人们,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在有效发挥其有利面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其不利面,必须克服对农药的盲目崇拜思想,树立“以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念,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只有这样,“寂静的春天”现象才不会重演,因农药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彻底地杜绝。上述内容是在《植物化学保护》教学中的一个引言,其目的就是从一开始就树立学生的IPM理念,并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始终贯穿到随后所有章节的教学中,特别是与实践有关的实验及教学实习中去。

2.4 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

通过对IPM理念的掌握,明确了毕业后将作为一名植保专业的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即毕业后将IPM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去,全面正确地认识农药,把植物化学保护看作是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的一项辅助措施。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上看,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这样的学生输送到社会后,势必会对目前的农药滥用等不合理使用现象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3 参考文献

[1] 陈泽坦,刘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与可持续农业[J].热带农业科学,2000(4):69-71,82.

[2] 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第7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 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12-02

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的科学,它既具有基础研究学科特性,又具有应用学科特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植物病害流行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起步较晚,它是植物病理学与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的交叉学科[2],主要包括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和遗传学基础、植物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预测和防治策略等内容。目前,植物病害流行学是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时间为三年级下半学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可促进其对群体病害的直观认识,掌握群体病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完善知识体系。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该文针对以往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教研室近年来开展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其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植物病理学不同,植物病害流行学是与群体发病规律有关知识的总其大成,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大量的概念、定义和数学模型,较抽象、难理解。此外,要掌握该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气象学等方面,对农学类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从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学科发展来看,利用分子生物学和3S(GPS、GIS和RS)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微观和宏观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即整个学科向着越来越微观和宏观方向发展的趋势[3],但传统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手段中没有包含分子生物学等新方法、新技术,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此外,对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来说,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处于较弱地位,师资力量薄弱[4];同时学生考研考试复习压力较大,而植物病害流行学又非笔试考试科目,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

2 对策

2.1 与时俱进,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理念和方式

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优化组合并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分子生物学和3S技术等新内容),达到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时,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新鲜感,教师应结合目前该学科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或一些科普性质的名人轶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时,可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WJXV范德普兰克(Vanderplank)将逻辑斯谛方程引入到植物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分析的过程及其主要科学贡献,这样学生就会对该部分知识印象深刻。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每次课前简单复习并提问上节课内容,并概括此次课堂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听课,这样可帮助学生将短暂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实践与教学的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

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学习与锻炼。目前,安徽农业大学根据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正在大力地实施创新创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前提,以形成创新创业品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5]。因此,在拟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主动结合该校实际,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针对多种植病流行学相关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以比较经典的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实例为实验讨论内容,回答相关思考题,从而完成实验的讨论课程环节,这样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植病流行学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的效果。二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讨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选择一部分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中,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6-7]。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植物病害流行学相关科研的部分过程,既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2.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并保持其人员学历结构合理,成员组成稳定。另外,教师自身需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及时了解本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和研究动态,更新自身知识系统,并能够应用于日常教学[8]。

3 结语

作为农业院校,安徽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独具特色。如何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植物病虫害相关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并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这是该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9-10],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杨演.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0(1):1-7.

[2] 曾士迈,杨演.植物病害流行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 曾士迈.关于宏观植物病理学[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3):3-7.

[4] 王海光.《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5] 李淼,檀根甲,丁克坚,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280-8281.

[6] 王海光,马占鸿.《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7] 巩文峰,岳海梅,旺姆.学生《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130-132.

[8] 张长青,章松柏,鲁红学,等.关于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326-328.

第8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 森林 病虫害 治理 策略 原则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它有如下特点:①从生产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②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③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④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准则。

一、综合治理遵循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 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3. 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4. 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不完全适合上述经济观点。因该园林模式是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而非经济效益,且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二、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1.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2.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3.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林业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森林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生物农药除了Bt 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

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9篇:植物保护策略范文

近几年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状况,不但体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从而深刻认识了植保工作的方向。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农业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针对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对有害生物的认识逐渐发生了转变,植物保护的策略从对有害生物的“斩尽杀绝”转变为“适度容忍”,在防治过程中通过对害虫天敌的研究、引进、释放和保护,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治理有害生物,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合理水平之下,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生物防治法是经实践证明了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最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方法,通过生物防治法来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病虫害也不容易产生抗性,而且还具有经常、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优点,这种防治方法非常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值得提倡并有很大发展前途的防治措施,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最重要的一环。

应该说化学农药的长期持续使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本身及环境带来许多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效降低、农药残留超标、自然控制力减弱及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中,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生态环境;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杀虫杀菌剂的开发利用,保护利用各种天敌昆虫,充分发挥其它防治措施,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防止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造成污染。

而改变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则为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单一手段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害虫的目的。自从50多年前有机氯农药发明后,以它空前的杀虫效力,有人就盲目认为彻底解决害虫问题已为时不远。多年来有机氯农药的连续大量施用,固然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但害虫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有些害虫反而更加严重。越防范越多,越多越加药量,可越加药量,病虫害的抗药性就越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农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更显突出。单靠一项技术措施如利用天敌防治,也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在今天综合防治的概念已经更加丰富了。

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相辅相成,把病虫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其内容包括: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