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第1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股权投资机构在对被投资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的时候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风险,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二是股权如何退出的风险。

第一,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又可细分为: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

一是政策风险。在国内,政策的支持或限制会对整个市场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风险投资在考虑是否投资某个企业的时候,首先应当考虑企业所在的行业是否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否存在政策性限制等政策风险。

二是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技术来说,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二,由技术寿命周期所致风险,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快,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大大缩短,如果风险企业的技术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开发完成,那么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就可能不复存在,其它新产品的问世将会使这项技术失去意义。

三是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家管理不当而对风险投资家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拟投资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高超的分析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更应具备合理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的管理越规范,股权投资的风险相应就越小。

四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资金周转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需现金流日益增加,一旦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企业将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第二,股权如何退出的风险分析。股权投资的传统退出方式主要有公开上市(IPO)、兼并收购、股权回购、清算等。私募股权按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是在获利后及时退出,以转入到下一个项目的投资。如果股权投资基金投放到项目公司后,不能在获利后适时、顺利地撤出,滞留的资本将使股权投资者陷入资金的死循环,无法及时地获得收益,进行新的投资。因而退出风险是我国股权投资机构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解决对策

股权投资机构在分析被投资公司风险之后,决策是否投资的关键是能否控制风险。股权投资控制风险的主要措施有甄选合格的管理者、投资协议、企业价值评估、增值服务、资本退出等。

第一, 选择合格的管理者。在股权投资机构所面向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可供投资者参考的资料非常少,没有经营历史,产品未来的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财务资料也不完善,供股权投资机构了解最多的就是创业者本人。

第二, 利用投资协议来有效控制风险。在投资协议中通过对投资形式、投资工具、退出安排以及对投资企业的制度要求等条款的设计,努力降低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将股权投资机构所承担的风险部分转移到投资企业身上。与此同时,该方式还可激励投资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同舟共济,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三, 合理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价值评估是根据企业的当前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被投资企业确定合理的投资价值。这既是一个企业价值的确定过程,也是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过程,因为合理的投资价值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适合企业发展目标的资金,以提高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也能够把投资者的损失限定在可控的范围内。

第四, 增值服务。股权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以后应通过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及技术指导,协助投资企业制定最优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上市计划;同时,投资以后公司的资金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注意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必要时也要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券商等第三方机构协助分析。

第五, 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途径将股权退出。一般情况下,如果投资项目难以尽快上市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退出:一是通过并购,即被已上市的同行企业收购或被拟上市的同行企业收购;二是通过转让,譬如企业仍很好,只是各种因素上市期限加长,由于基金存续期原因转给其他股权基金。

第2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就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加强对国内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可以更好的保证我国市场的正常运行,可以减少市场运行风险。在该项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自身第一专业知识的熟识,同时也要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及时为市场变化做好分析,提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质量,减少企业的投融资风险。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含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公募方式相反,它是指通过私募的形式来实现资金的募集,它一般都是在非公开市场交易中进行资产或者特定对象进行的一种投资行为。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包括对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的哥哥阶段的权益投资,例如创立资本、研发投资、增长资本、夹层金融等。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主体主要是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和受资企业等。通过这些主体的积极参与,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 稳定性,提升该市场的安全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具有一般金融工资工具所没有的的诸多优势,例如:专业治理优势、资金回报率高、资金来源广泛且安全性比较高等。但是作为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之一,它同样具有风险性,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就会导致投资失败,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严重时会影响到我国投资市场的正常运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流动性低、高风险性,投资专业要求强、信息不对称等,从而加大管理风险,提升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1.系统性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存在系统性风险,该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部的因素而导致的一种外在风险,比如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等。系统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会对私募股权投资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影响又往往不能够提前预知,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中国当前的市场投资环境以及制度环境还不够良好,主要会受到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以及购买风险的影响等。政治风险就是指私募股权投资会受到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影响,如果该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环境比较动荡,那么就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安全运行以及各个主体的收益状况,进而会影响到基金的收益。政策风险就是指国家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会间接改变证券市场的市场价格,进而会影响投资公司的投资效益。利率风险就是指在投资金融市场中它的收益状况会受到利率的影响,银行利率升高则会导致私募股权投资利益下降,相反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利益升高。除此之外,系统风险中的购买风险也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为市场带来相应的风险。在私募股权投资中推出往往是要通过回笼资金来实现的,但是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实际收益水平。

2.非系统风险

(1)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时投资者会承担相当大的风险,他们主要面临的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双方进行交易时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来进行,进而会给其中的一方到来相应的经济损失,这样就会引起风险。当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为没有明确飞法律规定,在进行募集时主要靠合同双方的信用来进行,这样也就加大了风险性。如果投资双方的信用度比较好,那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性就会大大降低,但是如果信誉度较低,双方的风险就会增加。一般情况下,市场运行状况较好,投资的回报率相对较高,管理人员能够按照合同来进行投资者回报,相反回报率会下降。而且我国现行的市场运行制度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再加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外部又缺少相应的监督,最终会导致证券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不稳定,加大投资设的风险。

(2)投资机构自身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自身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性,它与其他投资企业承担的风险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员工素质风险、信息收集风险、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等。在进行私募股权投资时,其操作企业一般都是人才密集型企业,所以员工的自身组织将会影响到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在进行投资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分析,从而提升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在该机构中管理人员的经验以及视野等会直接关投资数据,如果数据分析不准确就会导致投资风险加大。信息搜集是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的首要步骤,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信息,在分析中找到最佳的投资方案,提升企业自身的效益。但是如果分析失败,也会导致投资的失败。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措施

1.投资机构的管理方法

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首先应该要熟悉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范围内进行投资管理,从而减少投资风险,同时还应该要加大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而实现投资的规范化。投资机构在进行管理时需要考虑我国投资政策,中国相关政策在不断的变化,加强对其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投资管理机构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严密分析,加大对市场动态监测,为今后的投资决策做好准备。在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时,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投资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保证投资回报率,同时也能够及时反映出市场变化信息。除此之外,在管理时,投资机构需要回避风险,优化投资组合。在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系统风险转化和规避方案,进而来减少管理系统缺陷带来的风险,提高投资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在进行投资组合时应该要采用多种方式,对投资组合进行不断优化,减少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机构的收益率。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关注国家政策,把握好政策走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2.投资者管理方法

在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时,投资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进而减少投资风险,提升自身的投资收益。投资者管理方法中首先需要投资者拥有比较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提升投资的管理水平。投资管理人员需要有自身鲜明的投资风格,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变化,减少投资风险的存在。其次在与其他投资者进行合作时,需要保证对方拥有比较好的信誉。在市场竞争中,证券市场的变化非常大,所以在进行投资时,基金管理人员要明确投资理念,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加有利地位,实现投资回报。第三,要不断优化基金治理结构。优化基金治理结构和积极的管理同样重要,每个企业在做好投资基金管理时也需要做好治理工作。投资者需要不断完善基金管理团队,完善基金治理的制度,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利益。投资者在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时同样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效率化和精细化,最终保证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他们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的风险。

四、总结

通过上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提升投资的效益,降低投资存在的风险。在投资管理中需要投资相关人员和机构建立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内部和外部不利因素的分析,降低自身投资风险,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兆波:我国私募股权资金风险及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2010,22(8):6-7.

第3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私募股权投资一般投资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企业,注重企业的成长潜力,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咨询,优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从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最终实现投资基金的资本增值,以及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

一、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作用途径

私募股权投资在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成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被投企业成长的途径主要包括提供资本支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公司治理饥结构。

1. 提供资本支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私募股权投资成为企业主要投融资工具之一,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资本和资本家在甄别企业家精神时具有信息优势,传统的银行制度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无法满足具有企业家精神但缺乏财富的企业家,在信贷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歧视政策和偏向成熟的大企业;此外,在当前的银行制度下,贷款的利率,企业的贷款成本是根据企业的财富能力设定的,贷款成本的提高必然提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而加剧企业投资失败的风险,反过来又加重企业的还贷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尤其是初创企业,产品的开发能否顺利,产品能否具有市场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银行制度是无法满足这类企业的资金需求。相比与被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银行贷款,私募股权投资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从而给予被投企业最合理的融资条件。私募股权投资基于自身的丰富的投资经验,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如果企业家无法从银行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可以进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风险集中于出资方,投资方承担出资风险,从一定程度上,直接融资市场将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区别开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并且对企业家进行甄别。直接融资又可以分为私募和公募,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来的。私募,就是“私下”里向有限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不同于公募通过公开的证券市场进行融资。Chemmanur和Fulghieri(1999)构建了一个企业是否上市的决策理论模型,考察企业在什么阶段进行公开上市融资而不是采用私募的形式来开展项目。一般来讲,企业初创时期规模较小,随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公开上市还是继续保持私有的选择,私募股权融资的优势在于企业家通过单一渠道为项目进行融资,降低了信息成本,但是风险投资家相对于创业者具有谈判优势,风险投资家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资本越密集、创新越不确定的公司更加倾向于早上市。

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投资,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问题,企业经常会遇到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问题,过度投资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资源浪费以及金融风险的增加,投资不足则会闲置大量资源,降低使用效率,损害投资者利益。一方面,由于委托问题的存在,股东与实际经营者有时会存在利益冲突,实际经营者拥有超过公司所需要的项目资金,经常会利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Jensen,1986);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投资具有谈判优势时,会要求更大投资回报,导致公司外部融资成本较大,实际经营者进行对外融资的意愿不强,从而导致投资不足问题的出现(Myers & Majluf,1984)。风险投资在企业上市后仍然起到监督职能,为企业提供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解决企业的委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中,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问题并不严重,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会帮助企业获取短期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解决企业面临的投资不足问题(吴超鹏、吴世农、程静雅等,2012)。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未来的收益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表明,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讲,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这两种不同的融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银行贷款倾向于规模较大、收益稳定的企业,而风险资本是否投资并不依赖于企业的规模和抵押品。一般来讲,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行业,在银行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较慢,在风险投资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较好。

2. 促进技术创新。私募股权投资的目的是最大化资本的效用,企业家具有创新的动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获得最大化利益。风险中性行为人的消费行为表明,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为争取效用最大化而进行创新活动,创新不仅利于提升自身效用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理论上讲,企业家和私募股权投资方均会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来促进企业发展,从而获得自身的效用。

技术创新本身具有潜在的不确定性和创新过程的高风险性,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与技术创新特点不相适应,私募股权投资机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在研发成果定价、技术交易、创新资源的调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私募股权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在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周期相适应,并且私募股权投资独特的组织结构和投资机制,使其一直处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与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保持高度相关(吕炜, 2002)。

目前为止,私募股权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朱孝忠(2008)在文中总结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影响机制:(1)资源互补性: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主要途径;(2)机制适应性:从组织结构方面,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机制与技术成果转化相适应;从生命周期方面,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运作周期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周期相适应;从演进方向上,私募股权投资的方向与高科技发展的方向相适应。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总会经历新的、创新型的企业取代旧的企业,去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德国也经历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期,风险投资显著促进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风险投资的规模增加一倍,会引起专利申请量增加12%,具有?L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每增加一倍,会引起专利申请数量增加21%。在支持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创新活动时,风险投资比企业的研发支出更适合(Tykvova,2000)。政策制定者一般把风险资本投资与创新活动的正向关系认为是风险资本投资促进创新活动。然而,这种想法难免有失公允,因为可能会存在反向的因果关系,即创新引致风险资本的增加:新技术的出现会增加风险资本的需求,促进新企业的成立。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创新的衡量指标,美国的制造业数据显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随后的风险资本的增加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有趣的是,风险资本与滞后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反比。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风险资本时间序列数据表明,计算机和通信行业,风险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在医药和科学仪器行业,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Ueda,2003)。

3. 改善公司治理。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过程包括:融资、投资、管理和退出,主要的参与方包括:投资者、PE实际管理者和被投资方。私募股权投资的整个过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投资者作为委托方、PE管理者作为方,两者之间的存在委托关系,;另一方面,PE管理者作为委托方、被投资企业作为方,两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委托理论提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方在行动中存在两种倾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私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拥有被投资企业,而是借助被投资企业的成长,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获取最大的收益。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管理中,密切关注企业运作,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监管。通过其独特的组织架构,合理避免委托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被投资企业的管理中,高管的薪酬合约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学理论认为,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相挂钩的薪酬合约才是最优的。与企业业绩相关联的薪酬机制可以把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高管的个人利益绑定在一起,从而高管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可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确定合理的薪酬(包括收入、期权、股票等)合约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薪酬业绩敏感性(Pay for Performance Sensitivity,PPS)是判断薪酬合约有效性的指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显著改进企业的薪酬业绩的敏感性,即具有PE投资背景的企业相对于无PE投资背景的企业,具有较强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提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王会娟和张然,2012)。

众所周知,董事会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涉及企业治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投资总额的不断扩大,私募股权投资进一步影响被投资公司的表现,清科集团的私募通数据库显示,2014年80%的PE投资都伴随着投资者加入被投资公司的董事会,从而PE投资对企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派驻董事等激励机制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从而达到提升公司业绩的目的。规模更大、风险更小、表现更好的企业更容易吸引风险资本,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中,董事会的结构与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明显不同,风险投资背景的董事会中,企业内部董事的席位较少,外部独立董事的席位较多。在控制了所有权结构和风险资本的异质性之后,结论仍然成立。风险投资除了监督管理和提供资本支持之外,还可以通过董事会提供建议和价值增值服务(Baker & Gompers,2003)。

金融报告起着解决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与外部机构有效沟通的作用。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到企业的监督管理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企业金融报告质量的提高,改善企业的盈余质量。政府背景的PE基金往往更加关注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区域增长方面的能力,而民营背景的PE基金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政府背景PE基金在改善企业盈余质量方面显著低于民营背景的PE基金。

二、 私募股权投资和被投企业异质性的影响

1. 私募股权投资的异质性。

(1)PE声誉。像所有的金融中介一样,如果风险资本家计划长期处在金融市场中,保持自身的良好声誉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声誉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声誉越好的风险投资,开出的条件越容易被接受,并且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初创企业的股权。风险投资的声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风险投资的收益和被投企业的表现。风险投资的声誉会对被投企业的表现产生影响,在控制企业质量和风险投资的其他特征(经验、行业竞争力、退出条件、投资环境等)之后,声誉高的风险投资会更成功的退出,进入市场更快,具有更高的资本回报(Nahata,2008)。

(2)PE背景和规模。一般来讲,有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相对无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市场回报率要高,其原因在于其具有更优异的会计业绩、更加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张学勇和廖理,2011)。从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角度来看,外资背景的PE在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方面更加有优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在无外资背景中,政府背景又比民营背景的PE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大,企业的表现也会更好。

(3)PE经验。利用PE公司的年龄衡量PE行业经验,有经验的PE投资的企业表现更好,从而PE更有可能成功的通过IPO退出。企业表现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经验的PE会给企业增加更大的价值,并成功进行公开上市;另一方面,有经验的PE有能力筛选出更优质的企业投资。有经验的PE可以给企业增加更大的价值的原因包括:提供更好的监督和管理公司;接触更大的社会网络(供应商、消费者、管理人员等);向市场传递不容易被观测到的企业信息,增加企业市场价值。

(4)PE联合。PE联合出现于风险资本家共同投资某种项目。联合的PE投资会产生更高的回报,这是由于PE联合不仅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补充企业管理技巧。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联合起到风险分担的作用。

另外,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还受到政治关联和股权集中度的影?。

2. 被投企业特征。被投企业的表现依赖于自身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更有可能与知名PE结合在一起,要想不断的吸引投资,企业必须一直保持好的表现。

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PE的作用效果也会不同。当PE投资是在企业的初创阶段,投资的成功性较低。在初创时期或“种子”时期的企业,风险大,对风险厌恶型的投资缺乏吸引力。以及产品市场不成熟,或资金不充裕,或创新的不确定性,都会导致企业的表现不佳。

三、 结论与研究展望

私募股权投资通过提供资本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改善公司治理等方面促进企业成长,围绕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内生发展能力,以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作为投资的基础。

第4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关键词】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

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规定,环保产业是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总的来说,广义的环保产业不仅包括直接环保产业,还包括其他产业中的环境友好型技术或产品。本文所提的环保产业即指广义的环保产业。

私募股权是公司非在公开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的股权证券,私募股权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方式。对环保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属于环保投资中的间接投资范畴,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分类也适用于环保领域,因此可将环保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分为:创业投资、成长投资和并购投资。

一、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现状

总体来看,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可以分为资金募集、投资和项目退出三个程序。

(一)可投资于环保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设立情况

根据笔者对公布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设立情况来看,随着近几年私募股权基金的蓬勃发展,除了少数一部分具有明确投资方向的私募股权基金一般不投资于环保产业以外,多数私募股权基金均可投资于环保产业。可投资于环保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又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全部或大部份资金投资于环保产业私募股权的专门性基金,二是将环保产业列为投资方向之一的综合性基金,三是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可投资的不局限于任何行业的无行业限制基金。

在这些基金中主要投资于环保产业的专门性基金特别引人关注,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突破式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基金数量和募资金额增长迅速。专门性基金数量从“十五”期间的少数几家发展到“十一五”期间的几十家;在募资金额方面,特别是2009-2010年涌现出一批募资总规模达到或超过50亿元的专门性基金,突破了以往国外基金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为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成功运作奠定了量的基础,为进一步壮大实力实现质的突破提供了必要条件。

数据来源: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笔者整理

近年来可投资于环保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与设立高速发展具有多方面原因。第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自身的迅猛发展。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我国2003-2009年每年完成募集的风险资本金额分别为37.02、43.3、195.71、240.58、893.38、1018.67和963.29亿元,鉴于风险资本在私募股权基金中的代表性,可见“十一五”期间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资本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第二,我国政府实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各项政策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环保行业提供了充足的需求保障,使其成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热门产业。“十一五”期间政府采用了法律、经济和行政等一系列手段来实施节能环保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有力地拉动了环保产业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三,我国环保技术和环保企业的加速兴起与发展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标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研发投资,有效地提升了我国整体环保技术水平,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数量也从2003年的2万多家增加到2009年的近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50万人,年产值达到9500万亿元。

(二)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风险投资高速发展的时期,总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均较“十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总投资案例数量基本实现翻番,投资金额更是增长了十倍(见表1)。

近年来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投资者来看,尽管本土基金的投资案例数量发展势头较快,但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国外基金仍然保持优势地位。国外很多将环保产业作为投资领域之一的基金均瞄准了中国市场,而本土基金则主要集中于少数几家,且大多数基金投资经历和经验尚短,投资实力上总体弱于发达国家基金。本土投资者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大企业或其股东,如金风科技和李宁等,他们主要进行的是兼并收购和战略投资类的私募股权投资,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往往资金雄厚而希望投资于一些资金需求金额较大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实现产业链延伸和扩张。2.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或有较强政府背景的其他基金,该类基金占目前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多数,如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大股东其中两个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为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这些基金具有在带有很强政策导向性的环保产业把握和理解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特别优势,不仅有利于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也有利于引导民间资本积极投入该领域并实现良性发展。3.民间发起的或私营资本占股份大多数的基金,如青云创投和浙江天堂硅谷等,该类基金一般都有在国外投资领域从业经验的人才,其实力不可小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也代表了我国民间资本投资环保产业私募股权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基金一般成立期限在十年左右,其实力和投资经验要弱于很多拥有几十年投资经验的发达国家股权投资基金。预计随着“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9-2010年新成立的本土基金逐渐成长为投资主力,我国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实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逐渐向发达国家老牌基金靠拢。

第二,从投资对象也就是创业机构的情况来看,除了个别投资案例为投资于境外环保公司或外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外,大多数资金都投向了国内环保企业,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具备在全球环保产业领域进行布局的成熟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环保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这些投资对象具备的主要共同的特征在于都拥有在国内环保产业比较领先或独特的技术优势,同时这些技术发展接近成熟并且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也与普通私募股权投资比较看重的投资对象相符。这些投资对象则覆盖了环保产业中的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和清洁技术以及新能源等细分产业,其中以水处理、新能源以及节能和清洁技术尤为受到青睐。

此外,投资阶段呈现多样化特征,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领域。“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阶段,预计未来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成熟,产业内的私募投资、兼并收购和战略投资比例将会有所增加。从资金量的角度来看,单个风险投资的资金额相对较小,而私募投资和战略投资的资金额较大。

(三)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退出情况

2007年共有77个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实现了IPO,其中能源环保行业有6家,占7.79%;2008年共有40个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实现了IPO,其中能源环保行业有5家,占12.5%;2009年有173个风险投资项目实现退出。其中,披露退出金额的69个项目的累计退出金额为37.80亿元。特别是随着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我国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又多了一个重要的退出渠道。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一般都具备“两高六新”的特征,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即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环保产业内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较高的成长性,同时也属于新经济、新服务或新能源范围,创业板为其提供了优良的退出渠道。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环保产业将有更多企业上市,股权转让交易将更加丰富,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项目退出机制将更趋完善。

二、主要问题

(一)国外基金跑马圈地势头迅猛,本土基金奋起直追但仍显乏力

据美国能源基金会与国家发改委的联合预测,2005-2020年我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需要大约为7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显然不能全部由政府买单,同时清洁技术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也将得到发展,环保产业蕴藏的这些巨大投资机会得到了中外各路资本的青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凭借其强大的资金优势和经验优势频频投资于我国环保产业中的创业企业,国内方面则在政策和政府资金的直接推动下各类私募股权基金纷纷投资于环保产业。但国内基金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基金相比尚显不足,如资本实力相对较弱,优秀人才和投资经验不足,难以实现全球投资布局等。

(三)法律环境和政府支持有待完善

我国环保产业所处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政策市”阶段,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政策依赖性,当政府采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推动和落实节能减排时,对我国环保企业所提供的技术、设备和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当政府不采取强制措施时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甚至部分倒退。这种不确定性不利于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同时私募股权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亟需完善,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规范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因此,有必要完善环保产业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法律法规,同时形成有效的、可预测的政府支持机制。

第5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私募股权投资对欧洲2020年欧盟发展计划战略重点的支持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将会引起以下结果:

1.通过吸引进入欧洲的可投资资金,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风险资本。在欧洲最大的12个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2007年至2012年私募股权投资几乎向超过19400家企业投资了2500亿欧元,其中有大约500亿欧元来自欧洲外部。

2.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比没有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更具创新性。2006年至2011年由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所获得的专利权价值大约为3500亿欧元。私募股权投资的参与使专利认证的数量提高了25%。专利认证的增加伴随着经济价值的提高,这意味着更有效的利用资源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在某些领域,有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是没有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9倍。

3.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通过改善管理、专业的运营和程序化生产推进了生产力。在过去6年的时间内,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使欧洲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了6.9%。

4.私募股权投资每年为欧洲创造5600个新企业。每年风险投资公司在欧洲直接催生出2800家新公司。除此以外,知识分享引发了“溢出”效应。人际网和令人鼓舞的行为榜样力量使得有意愿成为创业者的人群每年成立超过2800家公司。

这些发现来自于这份全面的二级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了超过60份理论专业研究和最新的公开数据。受欧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协会(European 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EVCA)的委托,本研究基于由Frontier Economics创造的一个特殊的架构,综合详细说明了私募股权投资采取的多种活动、投资组合公司取得的可测量的成果和所产生的可以量化的整体影响。

其他的关键发现还有:

1.私募股权投资创造有活力的、精力充沛的企业。这类企业至少与其他所有权形式的企业同样有活力、拥有相同的特征。有些研究指出有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比没有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失败的几率低50%。

2.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企业更注重国际化。现有的证据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对支持企业国际化方面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力。它通过为投资组合公司提供进入海外市场的战略和经营指导以及直接投资在企业国家化方面产生影响。

3.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支持的业务范围很广,83%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得益于私募股权投资最多的五个领域中的三个(商业和工业产品、生命科技)以及通讯业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通常会获得巨额的实物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机械、建筑和计算机。

关于这些发现,Frontier Economics的乔希·卡瓦霍(Jose Carbajo)博士说:“这份报告有助于我们认识和量化私募股权对欧洲经济繁荣的贡献,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通过乘数效应和更多的创新来改进运营和提高生产力,以及增加出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这一系列的证据证实了私募股权投行业可以对加速欧洲经济增长带来至关重要的贡献。

第6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当局对金融的监管不力。美国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创新,包含私募基金、资产证券化、对冲交易机制、公允记账制度、信用评级市场化等诸多内容,金融创新初期的制度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体系性风险的积累,制度创新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直到体系性风险爆发。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为了规范过度的金融创新,2009年7月15日,奥巴马政府提出了《2009私募基金投资顾问注册法案》( Private Fund Investment Advisers Registration Act of 2009),法案从注册方式、信息披露、托管要求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对私募基金监管的一系列新规定。无独有偶,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也在同年10月27日以67比1的票数,通过了由资本市场、保险与政府资助企业分会主席保罗・康约斯基提交的名为《私募基金投资顾问注册法》的草案。11月10日,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也提交了参议院版本的《私募基金投资顾问注册法》。一系列有关私募基金监管法案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吹响了向私募基金监管时代进军的号角。这必将对全球私募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私募基金监管的背景与原因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令美国损失惨重,危机的根源固然与人性的贪婪脱不了干系,但是对金融行业的疏于监管是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在重新审视自由主义金融模式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改革并完善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私募基金作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也被纳入监管范围。

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具有投资相对集中、募集资金者受限、信息披露少、锁定期较长、运作方式不透明等特点。根据美国《投资公司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可以简单分为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三类。

对冲基金常常被喻为金融行业的“秃鹫”,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是一种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对冲基金凭借高杠杆,采用卖空、自动化交易等手段进行对冲、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特别是最近20年,对冲基金经历了如火如荼般的发展,全球管理资金规模达数万亿美元之巨,其进行大规模投机交易定会产生系统性风险。比如美国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因为自身的高杠杆经营,加之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危机,差点使得全球金融体系陷入瘫痪境地。又比如次贷危机中表现异常出色的对冲基金Magnetar Capital,由于大规模卖空CDO而获利颇丰,而持有CDO的大银行如花旗、美林则损失惨重。为了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对对冲基金进行有效监管已经迫在眉睫。

私募股权基金(本文所探讨的私募股权基金,是指不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狭义私募股权基金)是以私募的形式,对未上市企业所进行的股权性质投资的基金。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私募股权基金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重塑金融格局的作用。作为一种资金聚集和分散的通道,由于不受监管,它容易发展壮大,并形成一定的垄断性,导致系统性风险。私募股权基金的双重甚至多重委托机制,非常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自2000年以来,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整体募集规模迅速扩大,单只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呈现不断放大的趋势。2007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规模近7000亿美元。早在2006年,美国10只规模最大的基金融资额就占到全部融资额的41%。与此同时,随着私募股权基金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交易类型也渐渐向并购方向转变,在各种并购交易中,又以杠杆并购交易为主,交易规模已从2000年的71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4000亿美元,交易的平均规模由2000年的4.02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3亿美元。杠杆收购往往会使得目标公司在被收购之后,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1989年2月9日,华尔街杠杆收购之王KKR以超过250亿美元的天价完成对食品和烟草大王雷诺兹公司的恶意收购,在这起被称为“世纪大收购”的案例中,辛迪加银团贷款145亿美元,德崇证券和美林证券提供50亿美元过桥融资,而KKR使用的现金不超过20亿美元。雷诺兹公司在被收购之后元气大伤,销售额与利润出现双降局面,KKR公司所持的公司股权收益平平。私募股权基金的恶意杠杆并购如果失败,不仅对目标企业所处行业发展不利,还会对信用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系统性风险。

风险投资基金一次性投资规模较小,通常投资的目标企业处于整个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种子期、初创期,投资行业以新兴产业、高科技行业为主。相对于对冲基金来说,风险投资基金进入、退出时间间隔较长,相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风险投资基金交易规模较小,因此,其对整个金融体系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十分有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私募基金,在无监管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并积累了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私募基金进行监管。(见表1)

美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措施

美国此次推出监管私募基金的三个版本法案草案,分别从豁免注册方式、信息披露、合格投资者标准、SEC解释权、托管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定。

第7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自从创业板推出后,股权投资的创富效应一下让国人注意到了一夜暴富的巨大吸引力,如今,可谓遍地PE和“风投”了。

PE从冷门到“全民热”,既是好事,也存在隐患。好处就是让有余钱投资的民众了解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坏处则跟中国发生了所有跟风情况类似,初期总是不规范,初尝禁果造成了混乱和财产损失。曾有报载,一个在天津和上海两地发起设立PE的年轻人,只有28岁,他向一群退休工人融资,最后获得上亿的资金然后乱投资。此外,社会上议论的比较多的是借PE实施利益输送,也成为制造不公、扰乱市场的大毒瘤。有些权势集团将股权作为受贿品,投行在项目马上要上市时,通过PE进入,迅速获利套现。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丑陋的寻租套利现象,其实,很多人的动机是良好的,不理想的结果是源于对PE这种新事物的不熟悉。这就使正确的引导显得更为重要。风险投资就是前车之鉴。风险投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到中国,发展至今仍未走上正轨,PE也有可能走上同样的歧路。私募股权投资,在美国指的是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通过对未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成为其股东的投资方式。在欧洲,通常将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区别开。两者的相同点就是私募性和同属股权投资,只是前者主要侧重投资于创业早期的公司。而国内的私募基金,实际是证券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没有任何关系。

私募股权投资在美国发育情况最为成熟。美国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PE萌芽,经过短短的三、四十年,在2000年前后,伴随着网络新经济达到顶峰。风险投资作为PE的一部分,引入中国已近30年,仍未成气候,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成熟,未形成PE投资的制度土壤。

今天中国进入了PE,对于推进这一新的资本形式,会产生助力。美国的经验说明,只要条件具备,方法适当,PE也能尽快成熟。本书对于想从事PE的人来说,是难得的经验读本。作为研究和从事相关领域超过10年的笔者而言,阅读的过程,也是玩味和分享大师经验的过程,充满了贝中得珠的惊喜。本书的作者采访了十位大师级的PE和风险投资家,还有两位是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每位受访者都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历,最年轻的今年也有55岁,还有两三位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者。可以估算出,这些大师是在壮年投入这项事业,经历了失败而到达辉煌彼岸。大师回忆了自己如何入行,有哪些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都是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令人不忍释手。

这是一本浓缩了投资大师的人生经验和专业技能,讲述着投资界那些如雷贯耳的传奇的宝书。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各种有趣的案例,也能读到投资家是怎么错过投资苹果电脑、由于忽视行业周期而失败的故事。

第8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在美国硅谷一条名为沙丘路的街道边,一家老牌风险投资公司如今更换了新的名字。雷曼风险投资公司(Lehman Brothers Venture Partners)这家破产投资银行的风险投资部在2009年2月底宣布正式从雷曼公司剥离,更名为特纳亚资本(Tenaya Capital)。这是雷曼破产后出售资产筹集现金偿债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紧随其后,2009年3月中旬,雷曼宣布开始出售旗下位于特拉华州的储蓄银行FSB和位于犹他州的实业银行Woodlands Commercial Bank。截至2008年12月31日,FSB和Woodlands Commercial Bank的资产价值分别为65亿美元和54亿美元。两家银行的拍卖正处于初步阶段。与这两家银行未知的命运相比,隶属于雷曼私募股权投资部的雷曼商业银行(Lehman Brothers Merchant Banking,LBMB)似乎要幸运得多,因为LBMB不用被拍卖,而是被管理层收购。

雷曼私募股权投资部门包括了资产管理部纽伯格(Neuberger)、房地产部、信贷部以及风险投资部等。经过一系列的清算与剥离,主要负责基金组合管理工作的资产管理部被其管理层收购并更名为纽伯格・波曼(Neuberger Berman),雷曼私募股权投资部主管迈克尔・奥德里奇(Michael Odrich)参与了此次收购;二级市场投资商HarbourVest Partners积极参与了雷曼技术团队的并购交易;同时房地产部门正在出售中。

随着各个部门的分拆,有些部门已经融入了新的文化,有些部门还在等待出让。一次次地出售与转让,使得雷曼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但仍有一些部门通过独立保留了雷曼的气质,延续了雷曼的精神。特纳亚资本和LBMB就是其中的代表。

剥离出的特纳亚

雷曼风险投资公司是家经营了十多年、管理资金额为7.省略、视频会议公司LifeSize Communications等。特纳亚资本主要参与初创企业的第二轮或第三轮融资,目前该公司的3.65亿基金已经投资了7500万美元。

雷曼风险投资公司曾经是雷曼旗下投资管理部雷曼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的一部分,2008年9月,该公司作为雷曼的资产被出售给一家金融机构。但该公司表示他们希望能够保持独立,并开始不断地寻找二级投资商。最终HarbourVest Partners的出现成就了今天的特纳亚资本。

1999年加入雷曼风险投资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汤姆・巴纳罕(Tom Banaha)透露,从几年前雷曼风险投资开始募集下一期基金的时候就开始计划从雷曼剥离。当2008年9月14日,巴纳罕为剥离事宜飞往纽约与人商谈的当晚,才知道雷曼申请了破产保护。当晚他一直在办公室里直至凌晨5点30分,他给13名外部的有限合伙人、创始人以及投资组合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们分别发了邮件,向他们保证雷曼风险投资基金是可靠的,是能够在破产中存活下来的。

巴纳罕说:“所有的人都表示愿意和基金一起度过难关。”事实上,尽管雷曼申请破产,该基金所有的投资人都没有放弃这支基金。

之所以所有的投资人、企业愿意选择与雷曼风险投资公司共存亡,是因为一直以来它平稳的表现,即使在申请破产的过程中,雷曼风险投资基金也没有停止业务。2008年10月28日,提供在线账单和支付服务的网站Zoura宣布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此轮投资正是由深陷破产泥沼中的雷曼风险投资基金主导的。雷曼的高层认识到,要维持并最大化公司的价值就要让有运营能力的部门继续运转下去。

合伙人们选择特纳亚这个名字是因为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内的特纳亚湖,那是几位合伙人在休闲时常去的地方。此外,他们认为“特纳亚”带有一些坚强的意味,而他们也正需要非常坚强,才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存活下来。

重生的LBMB

2009年3月初,同样备受雷曼破产折磨、几近倒闭的雷曼商业银行(LBMB)终于与破产母公司达成协议,分拆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LBMB是雷曼旗下私募股权投资部门下属的基金管理子公司,该公司旗下一支规模为33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层,与南非亿万富翁约翰・鲁伯特(Johann Rupert)一道对LBMB进行了管理层收购。

鲁伯特将通过其卢森堡上市投资公司里内特投资公司(Reinet Investment SCA)出资1000万美元以购买LBMB49%的股份,其余51%的股份将由以查尔斯・埃尔斯(Charles Ayres)为首的LBMB的五位合伙人以1000万美元收购。LBMB基金的320名有限合伙人已经接受此项交易。

LBMB旗下共管理45亿美元资产,拥有超过12家投资组合公司的股权。通过管理层收购,LBMB将继续持有这12家投资组合公司的股权。

除购买LBMB49%的股份以外,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和奥迈咨询顾问公司(Alvarez & Marsal)还将把他们在LBMB第四支私募股权基金中承诺的2.3亿美元未来投资额转让给里内特投资公司。同时里内特投资公司同意对LBMB所持有的私募股权投资的股份发出购买邀请,尤其是对LBMB第三支基金所投资的股权。

LBMB的管理者向所有的投资人发出希望缩减第四支基金规模的提议,这也是影响普华永道和奥迈咨询公司将其承诺投资额从3.7亿美元减少到2.3亿美元的原因,这些决定对未来的投资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LBMB的合伙人之一帕格纳蒂蒙拉诺表示,尽管LBMB会开始关注一些新兴市场的投资,但总的投资策略几乎没有改变,初创企业、技术类企业以及一些成熟领域内的业务仍旧不会成为LBMB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由于总投资额和可用贷款额的减少,未来LBMB的投资规模主要在5000万至1亿美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接受这项建议,因此,这支欧洲及全球混合基金从原来的33亿美元缩减到现在的26亿美元,不过仍比预期最低募集额25亿美元多出1亿美元。该项提议允许投资者在未来投资中减少或者维持他们承诺的投资额,但每年仅支付1.2%的低额管理费,这比现在通常使用的1.5%的管理费低出很多。

帕格纳蒂蒙拉诺表示:“我们以自己的LP们为豪,其中有一些LP在私募股权投资界非常有影响力,他们对于此次收购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很难说雷曼的破产是触发了全球经济走向衰退的导火索还是牺牲品。但是从雷曼破产的那天起,私募股权行业才开始真正的繁荣,我们就是这一新兴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他还警告说,尽管公开股票市场下跌得非常严重,很多私有市场的交易价格仍旧居高不下,这是由于目前正好处在经济循环期最低谷的开始,很多卖家会在开始的时候维持高价。

第9篇: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范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东道区域

近年来,集体投资基金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在集体投资基金中,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该基金包括风险投资基金、收购型基金、房地产基金和默择内基金等四种类型,其中收购型基金是其核心。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约占集体投资基金总额的85%。私募股权基金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容忽视的力量,其运作机制、发展趋势及对东道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状况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类颇具争议的金融企业。拆解被收购企业资产、解聘其员工是此类基金实现资产升值的惯用手法,因此,会引发东道国政府和劳工组织的极大担忧。与发展中国家所期盼的新建直接投资相比,私募股权基金资产持有期普遍较短,逐利倾向更强,其短线投资战略容易引发东道国经济失衡。

(一)运作机制。私募股权基金收购目标企业后,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和技术、管理改造,然后通过上市出售或股权转让来套现该资产,以此获取溢价作为投资赢利。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有三类投资对象:急需风险资本的初创企业、经营业绩不良但具备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需要从大企业中剥离出来的非核心资产。与其他投资工具相比,私募股权基金有下列特征:1.广泛使用融资收购。在大量的并购交易中,私募股权基金的自有资金只占投资总额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借助银行贷款、债券等融资杠杆。1988年,kkr以3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食品、烟草业巨头1lir-纳贝斯克公司。kkr因向商业银行贷款并发行高收益债券而负债63亿美元,另有36亿美元通过股票融资。该交易一度创美国商业企业收购金额的最高记录。2.联盟收购盛行。在许多大型交易中,为分散风险、提高收购能力,私募股权基金经常缔结交易联盟,共同出资控制目标资产。2004年至2006年3月,并购金额排在世界前20位的收购项目很多就是由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共同投资。在具体业务操作中,私募股权基金还必须与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通力合作。摩根-斯坦利、高盛、所罗门兄弟、美林等著名投资银行都曾参与上述kkr-纳贝斯克交易;事后,kkr仅咨询费就支付10亿美元。3.多元客户群体。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寻求组合投资的商业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它们在资金总额中的比例维持在40%。近年来,不但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青睐私募股权基金,还出现“基金的基金”——即专门投资其他基金的金融机构(如互助基金)。4.依赖资产套现实现投资收益。unctad估计,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的平均持有期是5年到6年,投资者只有在基金顺利出售后才能获得收益。5.投资风险较高。私募股权基金中以初创企业为投资对象的风险资本的风险最高,默择内基金风险最低。私募股权基金主要面临两类经营风险:一是基金经理的投资失误,二是资产无法通过市场套现。

(二)发展趋势。私募股权基金在过去20多年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球基金总数已超过2700家,总资产逾13000亿美元。根据迈肯锡公司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私募股权基金每年募集资金增量达500-600亿美元。2001年至2003年间,受全球经济下滑、股市震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私募股权基金一度低迷,但2004年后出现回升。当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达1330亿美元,实际投资1100亿美元;2005年,该基金共募集2720亿美元资金,实际投资1360亿美元;2006年达到近年的高峰——全球共有776家新基金上市,募集资金4320亿美元。不可否认,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私募股权基金的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表现出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首先,在投资地域上,私募股权基金开始向发达国家以外的地区扩散。过去很长时间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集中在北美和英国。该局面近年发生很大变化。2005年,北美占全球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总额的比例由2000年的68%下降到40%,欧洲的比例则由17%上升到43%,亚太地区也由6%提高到11%。1998年到2005年间,私募股权基金在亚太地区的总投资达1115.1亿美元,集中在中国、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其次,特大型基金实力超强。2006年,世界10家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010亿美元。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凯雷集团当前资产总额已达440亿美元,在21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一些著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已在欧洲和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互助基金已成为私募股权基金最重要的资金来源。2006年,互助基金拥有全球私募股权基金38%的资产,金额近5000亿美元。再次,私募股权基金联盟开始将上市公司列为收购目标。私募股权基金过去以非上市公司为主要收购对象,但近年来,绩优型上市公司也成为被追逐的目标。另外,私募股权基金努力改善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绩效。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保证投资利润,私募股权基金必须花费更多精力对被收购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升级,并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这在客观上能帮助被收购企业走出困境。

(三)面临的压力。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私募股权基金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近年兴起的收购竞标机制使私募股权基金长期倚赖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效率锐减。过去,基金经理的个人客户群曾是企业优质客户的主要来源。最近几年,被收购企业为资产收益最大化,纷纷采用竞拍等价格竞争机制,鼓励更多投资者参与投标,私募股权基金间争夺高端资产的竞争加剧,收购成本提高。其次,私募股权基金资金出现过剩,进一步加剧对优质企业的争夺。另外,资产套现容易出现阻塞。20世纪90年代,私募股权基金主要通过将被收购企业进行股票初次公开发售(ipo)来套现资产。2000年后,由于大量资产需要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退出,私募股权基金的资产持有期被迫延长。据估计,欧洲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从2002年的37,个月增加到2005年的52个月。毫无疑问,在资本项目没有放开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是制约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私募股权基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投资时效性考虑,通常认为新建直接投资对东道区域的经济发展最为有利,其次是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收购,而投机性强、以追逐短期投资利润为目标的私募股权基金最差。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开放经济中私募股权基金的含量会越来越高。如何兴利除弊、为我所用是政府部门必须考虑的事情。

(一)基金的内在不稳定性。私募股权基金的公司治理体制存在缺陷,近年对上市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其“掠夺式”发展战略的担忧。随着基金业务向发展中国家拓展,客观上也存在因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营业风险。

(二)公司治理潜伏隐患。绝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是非上市公司,公司经营缺乏透明度已成为企业治理潜伏的危机。作为一个高度分散的产业,私募股权基金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创造企业价值,并以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在此过程中,基金很少向公众有关企业管理、基金经理个人收益、被收购资产估价、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等方面的信息。随着一些私募股权基金上市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基金开始考虑提高企业透明度。2004年6月,旨在提高金融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新巴塞尔协定》正式出台,其“监察审理程序”和“市场自律机制”也同样适用于私募股权基金。在行业层面上,以“英国风险资本协会”(bvca)为代表的行业组织积极提高自律标准。但这些努力能够多大程度改善私募股权基金的公司治理水平,人们还需拭目以待。

(三)收购策略转型加重东道社会担忧。私募股权基金最近几年将收购重点转向上市公司,这无疑会加重东道区域公众和政府部门的担忧。2005年10月,凯雷集团与徐工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定,以3.75亿美元现金收购其旗下徐工机械85%的股权,这是私募股权基金第一次对我国大型国企进行收购。商务部对此收购方案提出质疑。2006年10月,凯雷与徐工宣布修改原方案,将其持股比例由85%降至50%;2007年3月,凯雷迫于压力再次做出让步,把股份降至45%,但这一协议至今未获通过。无独有偶,凯雷集团在台湾的收购计划进展也不顺利。2006年11月,凯雷与日月光集团签署协议,计划以2100亿新台币的价格收购日月光半导体公司,创下台湾历年来并购金额之最。但后来在台湾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日月光集团最终以维护股东权益为由,主动放弃了该收购计划。

(四)资产套现存在风险。在资本项目没有放开的发展中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确实存在无法依靠当地资本市场实现退出,而这又会加大投资者对风险溢价的预期,使收购项目表现出更强的投机色彩。2006年9月,商务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颁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及《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严格限制我国企业向境外转移资产,规范对境外上市企业的资产品质要求。另外,我国还规定,即使被收购企业在境内上市,企业第一大股东在三年内不得出售任何股票。毫无疑问,上述规定使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上市套现资产的战略异常艰难。为此,摩根·斯坦利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建议中国可以发展一个像纳斯达克那样具有退出机制的二级市场。

(五)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用潜力。不可否认的是,私募股权基金已成为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表l是1987年到2006年间集体投资基金在跨国并购中的比重。由于集体投资基金中大部分是私募股权基金,可以认为此比例变化反映该基金的整体发展趋势。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用价值首先表现为风险资本对东道区域初创企业的扶持。这种支持通常是向初创企业提供急需的发展资金、生产技术、管理技能甚至产品出口渠道,并以此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2005年,我国共有233家企业获得风险资本,总额为10.57亿美元。当年,中国大陆的内外资风险资本基金共筹集40亿美元的新资金,创历年之最。获得风险投资最多的前五个行业依次是互联网、电信、半导体元器件、服务业和传统行业。在获得风险投资的项目中,初创型企业占36.5%。即使是私募股权基金中传统的收购基金,为获得高额资产溢价也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彻底改造。实际上,资本市场对被私募股权基金收购的企业的估价取决于短期绩效与长期发展潜力间的平衡。2005年,迈肯锡公司在对11家著名私募股权基金的60宗交易研究后发现,目标企业被收购后的市场绩效是决定投资收益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在花费更多精力对目标企业进行调研的同时,还会吸纳外部专家参与改造和管理,并将业务活动集中在本基金最擅长的行业。私募股权基金在企业改造、产业优化等方面,仍存在对东道区域作出积极贡献的可能。

三、合理利用私募股权基金的建议

私募股权基金拥有出色的投资能力和进行企业诊断、重组、改造的专业技能,这已为很多成功的收购案例所证实,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成长不可或缺的资源。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同时又不过多流失优质资产,东道区域政府在制订政策来规范、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时,可优先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拓宽被收购资产的国内出口。合理规范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基金以国内渠道套现资产。鉴于企业上市是实现退出的重要方式,可考虑在适当缩短股份持有年限要求的同时,将企业的上市资格与被收购后的经营绩效挂钩,促使私募股权基金向“合格投资者”转化。除上市外,还应不断完善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帮助基金顺利退出。

(二)鼓励被收购企业与境内企业建立关联。制造业企业应尤其侧重以供应关系为基础的后向关联。为此,可考虑要求被收购企业必须达到一定关联水平后(如满足当地含量标准等)才可上市或转让。这样一来,即使企业的所有权发生变化,由于“价值链”仍留在当地,企业的本国属性无法彻底改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