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中医养生学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养生学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养生学的特征

第1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昳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第2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51-02

美容营养学是以营养学和美容医学为基础,以人体美容为目的,通过合理营养和特定膳食来防治营养失衡所致的美容相关疾病,从而达到延缓衰老、促进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随着美容医学的发展,营养与美容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营养学也逐步成为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是美丽的基石,而合理的营养则是健康的核心基础,美容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近年来,民众对美容行业的要求逐步升高,要求美容与养身一体,得到个性化设计的美容服务(个性化的美容服务项目、养生建议及营养膳食指导等)。因此,无论是美容企业还是学校美容?R刀挤追卓?设了美容营养学课程。

一、美容营养学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

由于美容营养学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目前没有中职的美容营养学教材,中职中医美容专业只能选用高职高专或本科类教学的《美容营养学》教材。例如,北海市卫生学校现在使用的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晏志勇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美容营养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营养素与美容、合理营养与美容、皮肤美容与营养、损容性疾病与营养、美容外科与营养、肥胖症与消瘦症的营养膳食疗法等。

美容主要分为医学美容(分中医和西医)和生活美容(也有称保健美容),中职的中医美容专业主要是以中医保健美容为主,多为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都到美容企业实习。该专业的学生不具备临床诊病的能力,也不具备处方权。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的需求来看,北海市卫生学校正在使用的《美容营养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临床营养知识内容过多。在北海市卫生学校目前采用的《美容营养学》教材中,损容性疾病与营养、美容外科与营养、肥胖症与消瘦症的营养膳食疗法等内容偏向于临床美容营养,以对损美性疾病的诊断及营养治疗作为重点,且所占篇幅较多。特别是损容性疾病与营养、美容外科这两章,以临床的角度去讨论疾病为主。而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实习主要到美容企业为主,不安排去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美容消费者包括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以损美性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因此,此部分的教学内容不适用于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

(二)中医美容营养知识内容较少且简单。中医美容专业主要学习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中医美容学知识及各种保健操作,各种生活美容知识与方法。专业学习的目标是以中医保健美容为主,学生通过学习,会用中医的理论及方法在辩证治疗的基础上,对顾客进行饮食指导及调养。中医饮食美容在中医美容保健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医保健美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书中相关的内容较少,只有常用美容食物这一节是中医饮食美容的内容,而且介绍得比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将来的工作所需。

二、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适当删减临床美容营养治疗内容。中职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中医保健美容技术型人才,能够满足广大基层美容养生市场的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并本着对教材“够用、实用、用得上”的要求,将美容营养学课程中西医美容营养学与中医美容营养学的比例从9∶1调成 6∶4,删除与美容养生关系不密切的部分损容性疾病(如湿疹、银屑病、进食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和美容外科与营养等内容。

(二)增加中医美容营养知识。培养中医保健美容技术型人才,是中医美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医饮食美容是中医食疗的一部分,也是中医美容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医的内在调养以养生为依据,进行饮食起居七情指导。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医养生和营养知识的推广,人们更青睐于这种贴近自然而无副作用的美容手段。因此,需要增加中医美容营养的知识,包括中医美容营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体质美容饮食两部分。

1.中医美容营养基础理论。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介绍的中医基础知识多数都是与临床有关,很少将知识与美容相联系起来。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后,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美容相联系,也无法根据所学对顾客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因此,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中医美容营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饮食美容理论基础中主要阐述了五脏、气血津液、经络与美容的关系,还包括食物的四气五味。例如在五脏中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与皮毛关系密切。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使皮肤致密光泽,反之,肺主气的功能减退,可影响皮肤的致密性和弹性,出现皮肤松弛起皱,毫毛枯槁。

2.中医体质美容饮食。中医美容与西方美容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中医重视体质因素在美容中的作用,强调自然美、内在的和谐与健康。体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对于美容师进行饮食及养生个体化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质不同,产生的美容问题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人体体质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辩证的中医药食美容,以达到最佳的美容效果。在不同体质的营养这一内容中,简述体质与美容的关系,并对体质与饮食美容进行详细介绍。介绍 9 种体质特征及常见美容问题,并介绍不同体质美容原则及常用食物和食疗举例。例如气虚体质的特征为:常见疲劳乏力,语声低怯,肺脾两脏相对不足,抵抗力和消化功能比较弱。气虚体质常见美容问题:干性皮肤较多见,也可见敏感性皮肤,易出现消瘦,面色萎黄,眼睑或肢体浮肿,黄褐斑等。气虚质的药食美容:气虚质的美容原则是培补元气,健脾养颜。药物美容的代表方为四君子汤,常用药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大枣等中药。食疗举例:气虚质应多食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麦、黄豆、扁豆、红薯、牛肉、莲子、大枣、桂圆、饴糖、蜂蜜等;美容药膳可食用黄芪炖母鸡、薯蓣粥、大枣粥、山药粥、黄芪粥等。

第3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首先,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华文明5000年没有间断,从黄帝时代甚至更早,中医学就伴随着文明慢慢成长,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比如,古埃及医学早就随着古埃及的衰亡而中断,古印度和古希腊、罗马医学也是如此。而中医5000年来实践和探索从未间断,大量的好东西被发现和传承下来。50个世纪所形成的丰厚积淀极其宝贵,类似于自然界中珍稀的基因库,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轻率否定传统中医学是愚蠢的。

其次,中医学有四大特征。5000年以来的中医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大体上以2300-2400年前左右(战国中前期)为分水岭,之前可称之为原始中医,之后则是传统中医。之所以以此为转折点,是因为传统中医的四个基本特征或者说四大基石在这个阶段形成,直到今天没有太大变化。

第一个特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理念。商代出现阴阳观念,西周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同时出现五行观念。春秋时期又出现了五行生克说,及至战国,通过阴阳家和道家的努力,形成较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当时这一先进的哲学思想,被医者运用来重新构建和统率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使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个特征是以经络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经络脏腑学说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尚难知晓,春秋时期的文献里只能看到关于经络和脏腑的零星描述,但战国时期已基本定型。第三个特征是以“望闻问切”为基本诊断手段,以“虚实寒热”等一整套病症概念为基本诊断标准。从现有资料看,它们也应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第四个特征是以动植矿物为基本药物,加之以针灸、正骨、按摩和养生等基本治疗手段。这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多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但在这一时期则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并且与以上三个特征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总的来说,此后2000多年来中医学虽然仍在不断发展,但是以上四个特征一脉相承,直到当下也仍然处于战国时期确立的框架内。

再次,传统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要有所区别。

讨论中医药发展,不能不关注中医上述四大基石。传统中医学的四大基石中最容易为现代科学证明和利用,并且能较快见到成效的,是治疗手段——药物、针灸、正骨以及各种养生术。这方面出成果的希望非常大,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这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技术的、形而下的层面,却是当前应该首先着力的地方。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之类似。中医学的虚实寒热和经络脏腑学说,进入到相对理论化和形而上的层面,在中医学理论中是自洽的,用于治疗实践也往往有效,可是多数现代科学还没法很好解释和说明。然而中医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中医学作为人类医学知识和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构成之一,这个层次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用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甚至量子理论等来研究它,应该大有可为,甚至可能有一些原创理论出现。中医学的最高层面是其根本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不可否认即使在今天它也包含有合理因素,如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天人相应思维等。但阴阳五行说建立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按照象征律的逻辑,把万事万物按照阴阳五行分门别类加以安置,比如以五行配五方、五季、五色、五脏以及天干地支等等,然后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等来推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固然有自己的逻辑和推理,但是这样一种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定位和描述无疑是很荒唐的。建立在传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古代方技巫术,如算命、堪舆、占星望气等全都被证伪和否定了,唯一还没被推翻的就是中医学领域。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理念去重新解释和发展中医学,形成新的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说的合理因素应该继承,但其中的糟粕必须摒弃。中医学如果还停留在阴阳五行说的水平上,要实现现代化将是不可能的。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

第4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编五禽戏 三调 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38-01

1.五禽戏的源流

古代仿生导引术,最早记载于《庄子・刻意》中的“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己,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中的“熊经鸟伸”是模仿熊和鸟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又被称为“二禽戏”,与五禽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看作是五禽戏发展的雏形阶段。而后,在马王堆《导引图》,张家山汉墓《引书》,《淮南子》等[1]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多种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的导引术记载,可看作是五禽戏发展的发展阶段。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则根据仿生导引术、吐纳之术,集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进一步加以提炼和改进,通过观察各种飞禽走兽的运动形态,在继承和总结前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经验基础上创编的“华佗五禽戏”[2]。经历时代变迁,五禽戏发展至今以多达20余种版本,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养生需求,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学者在古籍原有记载基础上整编而来,新编健身气功。五禽戏既继承了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又吸取了各流派的精髓,将中医养生与现代人体运动学、形体美学有机的结合而成,配合轻缓柔和音乐,彰显了时代特征,是一套取法自然,古老而又现代的养生保健运动。

2.中医养生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从中医养生中“保精护肾”的角度看,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3]。精可化气,气可生神,神可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为健康长寿的根本,反之,气、形、神是精的必要条件,为“保精护肾”提供能量。

从中医养生“形神共养”的原则看,形即形体,神即精神、意识。传统医学认为:“静以养神,为阴。”练习者可通过对机体心理活动的自觉控制,保持心理的宁静和“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以增进身心的健康;“动以养形,为阳。”通过运动形体,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强筋壮骨效果。形与神、动与静、阴与阳均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有达到彼此间协调平衡,遵从生命体的固有规律及人于世间万物相适应的规律,方能保持机体内部各脏器稳定及机体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的动态平衡。

3.新编五禽戏与中医养生保健

新编五禽戏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以形体运动、呼吸吐纳、意识控制相结合为主要形式,通过模仿自然界五种动物的神形而创编。其讲求的“调身”、“调息”、“调神”与中医养生中的形、气、神相互对应。“调形”重在锻炼人的外在形体,强健筋骨;“调神”重在调节精神状态,心强脑健;“调气”通过呼吸吐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脏腑功能。通过“三调”来实现形神合一,协调阴阳平衡,方能达到生命机体治病祛邪、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功效。

3.1 调形与养生保健

调形,指对身体姿势及的牵拉、调整、变换。调形是练习五禽戏的第一步,没有良好的姿势,就无从谈起调气和调神,更达不到养生之功效。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意思是调形是调气和调神的基础,只有形正才能进一步达到气定神闲效果。从调形的角度来分析五禽戏的每一个动作都别具匠心,重点突出,而整套动作又浑然一体,各戏之间相互呼应。

虎威生于爪,虎神发于目,爪与目皆属于肝,勤加练习可起到舒筋活络、养肝明目的作用。“虎举” 时,手臂向上拔伸,刺激躯干两侧肝胆经络,起到疏导肝胆气血的效果;“虎扑”时通过身体前后伸展,可增加脊柱各关节的伸展性和柔韧度,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鹿好静立远眺,角抵时运转尾闾。中医理论认为,“腰为肾之府”,鹿抵”通过腰部左右扭动、胸内含脊柱后凸、尾闾的运转不但可增强腰部力量,还可起到壮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鹿奔”两臂内旋前伸,使肩背肌肉得到牵拉放松,躯干弓背收腹时则可增强腰背肌肉力量,起到防止、矫正脊柱畸形的作用。

熊戏主脾,通过 “熊运” 腰部摇摆,可按压脾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使得中焦气血通畅,“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起到疏肝理气,增强消化系统效果,而提跨前行时又能增强髋关节肌肉力量。

猿戏主心,“猿提” 动作中“猿勾”,通过手臂夹胸收腋、上提下按、上肢大幅度运动,可增强肺部呼吸能力,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情况;另外提踵动作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强化腿部力量。

鸟戏主肺,模仿仙鹤伸颈长望,展翅飞翔。鸟戏中“鸟伸”动作通过上肢的上举下按,牵拉任、督二脉,起到疏导经络作用;另外胸腔的开合直接刺激肺脏,加强肺吐故纳新能力,提高肺活量。“鸟飞”提膝独立,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拇指及食指上翘紧绷动作可刺激手太阴肺经,能有效疏导肺经,提高心肺工作能。

3.2 调神与养生保健

“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感觉等精神活动,也泛指机体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眼神、表情、肢体姿态等。“调神”则指调养精神,神属静,与形相呼应,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中医养生之道。练习五禽戏要“入戏”,只有充分理解了五禽的“神”,才能通过动作展现其玩耍游戏时候神态、神韵,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健身功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虎戏”勾勒出猛虎伸腰、奔跑、扑食的场景,展示威严、勇猛的神韵。“虎举”神态要严肃威猛,“虎扑”神态要沉着凶猛。“鹿戏”勾勒出鹿自由奔跑,抵角游戏,展现自由奔放、祥和的神韵。“鹿抵”神态要轻灵祥和,“鹿奔”神态要自由奔放。“熊戏”勾勒出壮熊憨态摇摆和行走的场景,展现憨厚笨呆的神韵。“熊运”神态要憨态可掬,“熊晃”神态则要浑厚沉稳。“猿戏”勾勒出猿猴左顾右盼觅食摘果的场景,展示活泼机警的神韵。“猿提”神态要机智灵巧,“猿摘”神态要活泼敏捷。“鸟戏”勾勒出仙鹤仰首挺拔,展翅飞翔的场景,展示怡然自得的神韵。“鸟伸”神态要超然淡泊,“鸟飞”神态要悠然恬静。

3.3 调气与养生保健

调气,首先指调整呼吸的方式、节奏、强弱等,也称调息。即通过肢体形态的变化与呼吸吐纳的有机结合,逐步达到形、神、气的统一。呼吸是人本能的一种生理活动,也是练习五禽戏的重要环节之一,呼吸形式主要包括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停闭呼吸及提肛呼吸等。如在“猿戏”中猿提动作就运用提肛呼吸法,吸气时提收及会阴肌肉,呼气时则放松及会阴肌肉。练习五禽戏时,不管选用哪种呼吸方式,都要以松静自然,不憋气为基本原则,配合起吸落呼、先吸后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等规律。

4 小结

新编五禽戏模仿五禽秉性特点,但又不拘泥形象,动作优美大方,配乐轻缓柔和,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结合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精气神学说等,新编五禽戏虽有较好的健身功效,但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的练习者,还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控习练强度,以“汗出透”及“身体轻便”[4]等为基本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田启涛.“五禽戏”的发展源流及操练技巧[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7):38-40.

[2] 张继,沈澍农.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导引五禽戏发展探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6-29.

第5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404-02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而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体质既包括身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并且二者高度统一。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表现出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并保证其相对稳定。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体现出来。

体质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身和研究自身的一门学科;是综合了生物学,人类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主要成就形成的,研究体质的起源、发展和变异的学科;医学体质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学科。即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关系的学科。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为疾病的预防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重视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是辩证施治”的具体表现。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体质差异,体质差异决定了人体养生的不同,也决定了人体饮食的效果。如果所选养生与体质不相符,就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甚至改变体质。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体质学的知识。早在《内经》中,对体质的形成、分类以及体质与病机、诊断、治疗、预防的关系就有极为详细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关于发生体质学、年龄体质学、性别体质学、病理体质学及治疗体质学的理论,形成了中医学的体质学说, 在指导养生、保健、预防、体检中有重要意义。

根据体质学者经过近30年的研究,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体质进行了分类,共分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现在健康体检中已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平和质:是中医认为最理想的人体体质,是一个和谐生命的范本,也是一份对健康的美好愿望。刚出生的健康婴儿多属于平和质,因为还没有受到饮食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特征:正常体质,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是指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虚体质者身体生理功能处于不良状态,体力和精力都明显感到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将这种情况归于亚健康的范畴。这些人身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低于身体健康的人。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性格内向、胆小、不喜冒险、情绪不稳定。发病倾向:易患感冒,病后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寒邪、风邪、暑邪、湿邪。

阳虚质: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阳虚体质犹如自然界的太阳不够灿烂,人体的真阳不够温暖,不能很好的温煦机体,而表现出机能衰减的虚寒之象。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健壮。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阴虚质:主要是先天禀赋(父母给的),但长期精神抑郁(化火伤阴)或放纵(耗精伤血),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过多的食用辛辣食物等,都会促成或加重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易患结核,神经过敏、哮喘、失眠、消渴、肿瘤等。一般来说阴虚体质很难转变为和平体质或其他体质,只能因势利导。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 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多瘦长。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寒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痰湿质:正常人体内60-70%都是水份。水液的代谢主要靠肺、脾、肾三脏来完成。其中脾位于中间,是水液代谢的主导。痰湿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过程障碍所产生。痰湿体质就是人体内水份过多、或水液停滞或流通不畅、分布、排泄异常所致。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等痰湿表现为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内外皆“浊”。抽烟、饮酒、熬夜、滋补不当以及高温、湿度大的气候环境易造成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给女性美容造成麻烦:面目、皮肤不洁,如头发油垢、面多痤疮、质感粗糙、色斑、眼睛浑浊、脂肪沉着、眼屎多、并易感皮肤、泌尿、生殖、肝胆等疾病。总体特征:湿热内,以面垢油光(面部及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苍瘦。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易怒。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热淋等病证。对外环境适应能力:湿热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瘀血质:就是全身血脉流通不畅、缓慢或有停滞倾向,疼痛是其主要的症状之一。长期七情不调,伤筋动骨,久病不愈可促生瘀血体质,但其主要还是先天禀赋。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舌质黯有点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肥瘦均见,以消瘦人居多。心理特征:易烦,急躁健忘。发病倾向:易患出血、瘕、中风、胸痹等病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

气郁质:气郁是由于人体的气机不畅,升降出入失常气郁不展的一种状态。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生活不顺利,过重的精神打击,工作压力以及过强的自尊心造就了此种体质,易患抑郁症、失眠、偏头痛、月经不调、慢性咽喉炎、甲亢、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肝炎等。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疑。发病倾向:易患郁症、脏燥、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

特禀质:是一类特殊体质的人群,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过敏体质的人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遗传疾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因体质特异情况不同。心理特征:因体质特异情况不同。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和花粉症等,遗传疾病者易患血友病、先天愚形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胎痫,胎弱等。

值得注意的是:体质可兼、可转化、可治疗、可干预的。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质,偏颇的体质各有不同;平和体质是可以转变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转化为八种偏颇的体质类型。如气郁体质进一步发展易生成或兼夹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易患疾病的范围就会增宽;体质可调: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转化为理想的平和体质;体病相关:不同的偏颇体质可产生不同(或相关)的疾病。同种疾病不同的体质转归又不同。我们临床工作中,把八种偏颇体质重转化平和质,是我们养生保健的目的。体质的养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东西非常丰富,所以饮食是关键,应该掌握如下原则:合理“挑”食,阴阳平衡。

第6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摘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不仅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更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民族的象征、历史的象征。中医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凭借养生等优势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它的发展同样也迎来了契机,那么在当前发展条件之下,中医药学的健康管理存在怎样的优势呢?又应该如何发展呢?本文就以此为研究课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关键字】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 优势与发展

正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追求越来越热,中医学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健康管理的首要选择,而这最主要的还是归功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优势。那么中医药学在当前时代对于健康管理而言存在怎样的优势呢?下面就让我们简要地来了解一下吧。

一、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的优势

1、中医药在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中拥有特色和优势

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保障。随着传统文化的受重视,中医也逐渐被广大人民所热衷,尤其是在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之中。一般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不会选择去大医院,而是就近原则,选择去社区医院,随着中医热潮以及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各大社区医院之中都会配有中医坐诊,在人民身体不适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看中医。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对于养身学的追求越来越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区中医的发展。当然中医药在社区中之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自身的优势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2、在病症的专科特色建设中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

在临床上,传统的中医疗法,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有调节机能的保健作用,并能带动开展相关的延伸服务,为医院带来很好的效益,坚持"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的专科建设观念,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同时,注重中医,中西医也开展各种手术治疗,形成综合诊疗优势结合治疗手段的多样性,如骨科在开展手法治疗的同时,会采用多种治疗手段,针灸、推拿以及相应的药物辅佐等治疗手段,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最终的治疗效果。所以说,在临床上,综艺的治疗手段是具有一定的特色的,它与西医之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中医的治疗讲究的是从根本出发,它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不仅仅是对症下药,还会依据表现出来的病理特征进行深究,从而进行全面的治疗;而西医的治疗目的性就非常的强,重在压制、减轻,而未触及根本原因。

3、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上具有巨大优势

中医将环境和生活习惯等要素列为疾病的原因,在防治时详细分析环境和生活习惯,根据个体差异,病变环节,用天然的,多成份配合的复方进行调整。中医药有数千年的临床史,每一种治疗方法或方药都经历了数千年的不可数的临床验证和调整。所以在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上,中医药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吴咸中说过"在难病治疗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如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胶原病,免疫缺陷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中与西医结合成果及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中已经呈现。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的是根本,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会从根本出发,治病与调理相结合,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某一表象的症状进行治疗,而是治疗所有,从根本上环节症状,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而这一点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上是非产有优势的。我们都知道重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之中也是对患者身体的一种间接消耗,而我们在之前就已经强调过,中医的治疗是从根本出发,治疗与调养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人的痛苦干,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4、中医药学的健康观念和临床医疗模式体现了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健康不只是没有器质和功能性病变,同时也应包括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心情舒畅,饮食睡眠正常,社会适应能力强等。中医学还认为生命活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心理状态以及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等异常变化,引起平衡的相对失调,都会出现人体不健康的表现。所以中医药学在保健治疗中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重视六七情等致病因素的系统理论,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方向。

二、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的发展

中医药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仅仅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象征,更是一种救死扶伤的工具。但是,中医与西医之间在治疗模式以及方式上海市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中医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进行治疗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时间长,我们都知道中医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像西医,可能吃几次药就有效果,它可能需要长期的服药才可以达到效果。除此之外就是味道上的苦涩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古语云良药苦口,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忍受的了那一份苦涩呢。

所以要想促进中药特色健康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有所改变与创新,但是在改变的同时不能失去根本。

首先,我们可以吸收西药的服用优势,对中药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煎熬模式,例如借鉴西药中的颗粒冲剂制药模式等。其次就是促进中医药学的宣传,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需要发扬与传承,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对中医药学的宣传与研究,让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第三:可以探索发展中医药对慢病的筛查与干预、中医养生功法和养生膏方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作用、中医体质辨识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筛查等。最后就是我们在发展中医药学的时候,要发扬特色健康管理,灵活运用当前发展优势进行发展,做到在传承的同时发展自身。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简要地分析了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的优势以及发展,相信大家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以及优势都有了一个初步而简单的了解。我相信,如果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之中,中医药学能够保持根本,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发展自身的优势,并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发展一定会有所突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

第7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国学根之民性,而造福于民

一个民族的现在与过去总有割不断的血肉联系,个人也是如此,传统永远和现在连在一起,无法彻底割断。而国学,章太炎先生曾经定义为“一国所有之学”,“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它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之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自身骨髓里与生俱来的国学因子。

国学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就像我们从父母祖辈身上遗传下来的基因一样。在今天激烈的文明冲突面前,作为一个民族,应该守住我们文化的根底,自觉维护和捍卫我们的文化基因。

也正因为国学――中国文化的本质决定,当它重新受到高度重视,也就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对人的重视,对人性的重视,就是关注民生,受益的当然是老百姓――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民。而另一方面,当人受到最大的关注,有关人生存-生活-健康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社会环境,都会从各个层面受到关注,社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就必然导致人们生活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实际上就是现今流行的“乐活”概念,也是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初衷。

传统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比国学更为广泛的涵义。国学包括了孔孟儒学、老庄道学及诸子学,和以屈宋为代表的楚辞学,以左迁为代表的史学,以韩柳欧苏为代表的文章学,以《诗经》、乐府、李杜韩白苏辛周姜为代表的诗词学,以周程张朱为代表的理学,以关王白马高孔洪为代表的曲学,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为代表的小说学,还有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版本学等,构成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是从文化学术方面来阐释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是这样的民族精神――遵循哲理思想,衍生出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这在传统中医学中体现为“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于养生来说,国学和传统中医学的意义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养生宝典,创造了一个以人文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其中不仅讲到了怎样治病,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百岁。《内经》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其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它以生命为中心,涵括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其实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是生命哲学,而《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命名的、影响最大的、最直接阐述生命哲学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的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这种以人文科学为特征的文化体系,在人文上深刻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而中医学则更加直接地影响平民百姓,因为它比文史哲等方面的学术文化更加贴民。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下,其精神价值也就指导着百姓所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成为百姓的精神归属和精神家园――让百姓理解生活意义所在。

守望精神家园,通往光明大道

《黄帝内经》不是从物质层面,而是从信息层面来看待人的生命;不是用对抗性手段,而是用调节、调和的手段来处理生命问题。《黄帝内经》的形成,深受儒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和道家“天地之道、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清静无为”等思想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医的医疗思想、医疗方法,即非对抗性治疗思想、和合思想、以调和为主的治疗方法。

同样,《黄帝内经》等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同样深刻影响着其后的理学、小说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流派代表。如国学中的小说学代表性专著《红楼梦》中,就涉及到众多养生、调养、治病方面的内容,其思想核心就是讲究阴阳调和之道,而与其文思要旨相得益彰。

国学和中医学相互依存,以“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哲理成为我们先人的精神家园,同样,对于我们时代来讲,既是真知灼见,也是当今中青代的人们走出生活迷惘、浮躁,备受亚健康困扰的“灯塔”。

本刊顾问、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王福恒老先生是晚清一著名御医的嫡传弟子。他对传统中医学精研五十余年,深通医道中的阴阳平衡之道。他与记者相聚闲聊之际,却总是谈论人文、地理、文化,而很少涉及医术本身。对于医学,他说:“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医道,从根本上讲就是‘天道’,就是‘人文关怀’,只有从人本出发,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才能统筹考虑患者身心的整体状态,才能对证施治。‘上医治未病’就是言之于此……”

如今这种整体调治的理念已经风行全世界了,包括艾滋病、癌症等顽症的防治,现在都在运用中医的理论方法指导。对于这种趋势,王老先生非常欣慰。他经常受邀去世界各地讲学、治病,看到不仅日韩,而且美欧都日益重视中医学理论,并因此带动汉学的热潮,因此深有感触。因此,他对目前我国传统医学的复兴迹象亦非常乐观。

第8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1) 唐代王冰从阴阳互制理论出发, 认为养即制也, 故曰春食凉, 夏食寒, 以养于阳;秋食温, 冬食热, 以养于阴[1]。通过互制, 达到互养, 扶阳消阴, 壮水制火, 使阴阳平衡协调。春夏阳气亢盛, 应多食寒凉之品以制约其阳盛, 秋冬因其偏胜, 应多食温热之品达制约阴盛的目的。但阴阳总是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种消长变化于阴阳偏盛有着本质的区别。王冰的阐释虽合医理, 但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种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养阴阳的观点相去甚远, 故后世医家较少附和。

(2) 明代马莳认为: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 养阳气也;于秋冬而有养收藏之道者, 养阴气也。[2]强调人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作用和规律养生, 即春夏应顺温、热生长之气养阳, 秋冬应顺冷、寒收藏之气养阴。即是从顺应四时阳气生长规律立论出发, 告知大家春夏顺其生长之气, 当养人之阳气, 秋冬顺其收藏之气, 当养人之阴气。后世医家一般认为, 马莳阐释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为顺气而养较符合经旨。

(3) 明代张介宾从阴阳互根的角度提出了:春夏养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 使得秋冬少患阴盛之病;秋冬养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使得春夏少患阳盛之疾。《类经》曰:夫阴根于阳, 阳根于阴, 阴以阳生, 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 以为秋冬之阴, 秋冬则养阴, 以为春夏之阳, 皆所以从其根也。[3]张介宾还从体质及预防学的角度加以论述: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 每因风凉生冷, 伤此阳气, 以至秋冬多患疟泄, 以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 每因过热, 伤此阴气, 以致春夏多患火症, 此阳胜之为病也。张介宾提出的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 必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种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是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 于后世有重大影响[4]。

(4) 清代张志聪从阴阳盛衰对比立论, 在《素问集注》说:四时阴阳之气, 生长收藏, 化育万物, 故为万物之根本。认为春夏之时, 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而培养之。[5]根据阴阳盛衰对比, 春夏体内存在相对的阳虚, 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体内存在相对的阴虚, 故当养其内虚之阴。此观点亦有所牵强, 后世医家亦较少附和。

2 当代医家的不同看法

吴伟[6]认为春夏季节阳有余而阴不足, 而恣食生冷寒凉之品, 远热近寒, 恣意损伤阳气, 而相应地注重保育了阴气。秋冬季节阴有余而阳不足, 恣食辛辣温热之品, 远凉近热, 恣意耗伤阴气, 相应地注重保育了阳气。故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论是告诫人们春夏阳盛于外, 并非阳气亢盛, 而是人体顺应春夏生长之性的正常反应, 所以慎勿裁伐而应惜之养之;秋冬之时, 阳敛于内, 阴盛于外, 亦非阴气独盛, 而是人体顺应秋冬收藏之性的正常反应, 所以不能伤阴而助阳, 而应顺应自然, 惜其阴气。魏凤琴[7]把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与体质学说相结合, 认为要达到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养生日标, 不论在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等各方面, 都必须根据各自的不同体质特征, 选择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并且认为张志聪的认识, 更适宜于指导阴阳平和质和偏阴体质的人顺时养生, 王冰的认识适宜于指导偏阳体质的人春夏养阳。金荣疆[8]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养不应理解为积蓄、积存、助长, 应为保养、调养之意, 顺应时节调养阴阳, 具体方法为春导阳生, 夏泄阳热, 秋滋阴长, 冬避阴寒。王红玉[9]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顺应大地四时的变化, 调节情志, 调整饮食以及作息时间, 以养护阳气。谷松[10]认为对于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春夏只对人身之阳进行调理, 秋冬只对人身之阴进行调理, 而参合四时气机升降浮沉、素体阴阳盛衰, 辨证论治, 以平为期使阴平阳秘。黄大宇[11]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二句为互文修辞, 其主要精神应理解为:一年四季中, 要根据每个季节的阴阳偏盛偏衰特点, 采取相应的治疗或保健方法来调节阴阳, 使身体保持阴阳平衡。

3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之己见

3.1春夏秋冬应为一年四季

笔者认为, 此处的春夏秋冬, 并非传统季节的春夏秋冬, 而是一个周而复始阳气渐盛渐衰的过程, 阴阳之间通过持续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 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冬至四十五日, 阳气微上, 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 阴气微上, 阳气微下的条文, 亦说明冬至之后阳气逐渐旺盛, 阴气逐渐消减。故冬至进食温补之品, 是顺应阳气生长升发, 实则是符合天人相应之理的[12]。冬至之后, 阳气逐渐生发, 夏至之后, 阴气开始旺盛。人体应当根据四时的阴阳变化而调理阴阳。可见冬至之后应当注重固护阳气, 夏至之后应当保重阴液。并非说夏至之后就不用养阳、冬至之后就不用养阴。不论是常人还是病患, 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 不可对经典生搬硬套。

3.2养当为护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讲述的是在平人状态下如何协调阴阳, 是为一条养生原则, 而并非病已成时, 如何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对于平人来讲, 滥用温阳滋阴药, 犹如杀人于无形。阳化气, 阴成形。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阴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春夏养阳应注意不要伤及阴液, 秋冬养阴注意不要耗损阳气。不论是平人还是病患, 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13]。

3.3 因人制宜

按照中医学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生不能一言以蔽之。素体阳盛之人, 秋冬应预养其阴以防春夏出现内阳联合外阳亢而为害的病理状况, 春夏之际也应注意阴液的保养。素体阴盛阳虚之人, 春夏预培其阳以防秋冬阳虚更甚;秋冬之时也应注意阳气的保养[14]。在疾病状态下, 人体阴阳气机相对平衡的状态遭到破坏, 不可再片面运用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实践, 应当辨证论治, 合理遣方用药。

参考文献

[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22.

[2]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19-20.

[3]邓月娥.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诸说辨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 16 (5) :44-45.

[4]张晓平.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本义探讨.中医杂志, 2011, 52 (2) :175-177.

[5]夏清华, 曹勇, 程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J].中国临床康复, 2010, 10 (23) :158-159.

[6]吴伟.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之我见[J].河南中医, 2004, 24 (9) :16.

[7]魏凤琴.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中的体质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 2010:2.

[8]黄文静, 陈莹, 李政杰, 等.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本意探析[J].四川中医, 2012, 30 (4) :46-48.

[9]王红玉, 李志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 (4) :846-847.

[10]邹晓明, 谷松.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管窥[J].中医杂志, 2008, 49 (5) :474-476.

[11]黄大宇.《内经》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析疑[J].中医研究, 2004, 17 (3) :11-12.

[12]冷玉林.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之本义及四季养生[J].中医研究, 2016, 36 (2) :65-67.

第9篇:中医养生学的特征范文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根据教学时数,对医学史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总体设计,按照中、西医学史两条主线展开。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选取,用张大庆、和中浚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外医学史》。这部教材的特点是用断代的方法记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发展历史。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中国医学史,而且掌握世界医学的发展史。了解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影响因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

2注重中西医学史的比较在授课过程中,对中西医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比较研究,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中西医的不同,掌握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1)形成过程的比较。哲学是中医学的灵魂,中医学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理论框架。理论上是医理、哲理、伦理的结合,实践中是医疗、护理和预防的结合,这些基本上代表了中医学的主体特征和特色。此外中医学还受到古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尚有笼统、模糊、思辨的特征,如分析思维薄弱而偏重直觉体悟,重视功能而轻视实体,注重整体把握而疏于微观分析等。西医学属结构医学,诞生在200多年前,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早期,起初和中医的思维方式大致近似,但希腊文化中没有创造出象中医学这样的传统医学。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欧洲在生产力、科学文化各个方面有了空前巨大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先进思想和逻辑思维的模式为西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西医学受发展中的自然科学影响较多,每一次医学的重大成就都与自然科学的新发明、新创造紧密相连。

(2)在思维方法上的比较。最能体现中医特色、中医理论体系中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比类。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上,西医总的特征是公理化的逻辑推演加实验系统,中医总的特征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型加经验系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