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统计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

第1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为什么说结婚是1+1>2 ?一是指1+1之后多出一个小孩,达到了人类繁衍社会目的。二是两个人结婚之后,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比如减少一方在追求另外一方时发生的高额费用,如鲜花、衣物,而且婚后住房成本可以减半等等。协同效应,本来指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如果重组得当,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纳什均衡理论

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吃吧,这是你最后一顿!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你们别想吃爷了,爷他妈的也不是好惹的。

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所以保密、信息安全很重要。

约束条件

鱼说:我时时刻刻睁开眼睛,就是为了能让你永远在我眼中!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能永远把你拥抱!!锅说:都他妈的快熟了,还这么贫!!!

约束条件变了,原来的收益,一下子都变为成本。

机会成本

你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得放弃另一些东西。在经济学里,这叫机会成本。

戈森法则

男人为什么喜新厌旧?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戈森法则可以解释: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其带来的满足感会不断递减;同一享乐不断重复,第一次和第二次所获得的满足感最大。

良币驱逐劣币

女人要不要回家做全职太太?这要看做全职太太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很高,也就是与工作时的收入比较,权衡一下成本和收益。女人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很有可能沦为不良资产,最终被优良资产置换,在婚姻市场,只有“良币驱逐劣币”。同时要明确一点,女人的家务劳动应该视为家庭收入,因为同样的家务,如果请家政工来做的话,是要算做支出的。

亏损

所谓受伤,应该就是投入太多,收获太少,也就是产生了亏损。一个企业亏损,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没有竞争力,如果绝对优势不足的话,发掘一下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中国企业往欧美国家卖纺织品,自然是手到擒来,如果非要往欧美卖汽车,肯定要受伤了。

帕累托最优

为什么不能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会打破市场的均衡,有些又帅又有钱的王老五可能会形成市场垄断,从而像电信、铁路一样,成天被人骂娘。轻则引起内分泌失调,重则引起和谐社会失调。一夫一妻制已经形成了帕累托最优。

第2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人性 分析 异同

人和社会之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为人类的活动,行为和生存提高了必要的条件。对于人性,可以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人类的行为和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性的限制和影响,经济学在人性研究上的重点是经济行为,管理学在人性研究的重点是管理行为,详细探讨如下。

一、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

经济学对与人性的研究从两个角度上来进行的,一是传统的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一是现代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

一方面,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在该方面,人类被看成了“经济人”,这里的经济人指的是人们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往往采取一定的手段,通过使用自己的手段达到预期的利益。“经济人”假设在传统经济学中时一项基础的理论,该理论创造者认为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要具有合理性,人们使用的手段能够反应出人们行为的合理性,从侧面上体现出了人性。自“经济人”理论出现,人们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后期的发展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经济人”理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经济学家马歇尔对“经济学”理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肯定,并试图优化和完善该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他认为“经济人”理论中涉及到的人性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开明的,这些行为不能是极端的,“经纪人”都是大众化的人类。

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研究,新制度人性研究是在传统经济制度人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优化和改善,新制度下经济学人性研究将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精神利益实现最大化。传统经济学中对人性的总结为“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人们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指的是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了社会的健康良好发展。新制度下经济学人性研究认为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利益,人=人类在经济学中体现出的行为特征具有复杂性和激动性,人们在要求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实现自身精神利于的最大化。相对于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新制度下经济学对于人性的研究更为全面。

一方面,经济学中体现出人类的行为特征所具有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是有限制的。传统的经济学中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段都是合理的,都是符合人性的。但是新制度下经济学中认为人性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无限的。

二、管理学中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对提高人性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理学中在人性研究中提出了四种假设,分别是“经纪人”理论,“社会人”理论,“自我实现人”理论和“复杂人”理论。其中“自我实现人”理论是重要的部分,下面该理论进行如下探讨。

“自我实现人”理论是管理学中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强调管理学对人性的研究侧重的是人类行为特征的主动性,管理学人性的研究主要是对人进行研究,管理学中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管理理论重要的线索就是对人性的研究。该理论提出,管理学中人性的研究不仅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还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社会的需求。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自我实现人”理论分析研究了出了人在管理活动中体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该理论提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的实现独立,强调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该理论还创造性将管理学人性研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联系了起来。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研究上的异同

经济学中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具有统一性,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以“经济人”为基本理论,后来“经济人”理论得到了完善和优化,但是仍是传统经济学人性研究的基本理论,该理论的发展和优化联系到了人类的行为活动,更好的分析了经济现象。新制度下的经济学人性研究具有现实性,对“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优化,在制度问题分析和人性修正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经济学一样,管理学在人性研究上也具有现实性,管理学的本身就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对人的社会属性进行研究分析,但是同传统经济学人性研究的统一性不同,管理学具有多维性,人自身是存在差异的,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又是人,所以管理学在人性研究上体现的是多维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人性的研究上都是通过对人性进行假设来进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人性的研究在为提高人性化管理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为人性化管理提供帮助的同时,有利于人类潜能的发挥,实现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曾静.由“经济人”回归“道德人”――构建和谐社会人性假设的范式重构[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

[2]鄢呈,吴婷.人性的假设与管理[J].科教文汇,2007

第3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产业融合;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3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68-03

一、理论考察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源于数学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早在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Negr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发现三个圆圈的交叉处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部位。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跨行业、跨地区企业的兼并重组活动使产业的边界逐步推动模糊化,且逐步形成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

不同的角度看产业融合其内涵不同,如从原因与过程看,产业融合是从技术融合到产品与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最后达到产业融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伴随着产业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所形成的模糊;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角度看,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扩散改变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反过来,市场需求的扩散又进一步促进产品的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市场空间,使得产业融合在更大范围内出现。

(二)产业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1985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把每一个企业都看作为由设计、生产、销售、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组成产业的各个企业之间是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链条式的关系形态,这就是产业链。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链。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相联接,称之为产业价值链。组成产业价值链的企业数量、各链接点企业间协同方式、各环节对产业链的价值贡献及各环节上每一个企业的个体运作效率决定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和其中的组织方式,且主导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命运,并出现一系列的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变化。

(三)文献考察

褚福灵(2008)[1]分析了传统社会保障卡的地方性带来的诸多不足,从跨地区视角提出了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之路的必要性。张再生(2011)[2]认为在我国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医保筹资和待遇水平不同、医疗项目支付标准不一致、信息标准和操作平台不完全统一等是现行社会保障卡所具有的局限,并对此提出了四点建议:即继续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卡应用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卡的规范管理;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傅鸿翔(2010)[3]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角度分析了“一卡通”的内涵、实现环境与途径,并从保障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和发展机制上提出了相应建议。王昭袆(2011)[4]结合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认为“一卡通”的实施是社会保障改革中期待已久的一次大胆尝试,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社会保障资金跨地区转移迈出了重大一步。

至目前,国内关于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功能以及必要性、如何发展等方面。本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对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概念界定及其功能,结合目前我国各城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发行现状,从产业融合与产业价值链视角对其进行经济学分析,使相关部门在密切配合、合作共赢中,更好地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产生背景及其现状

(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产生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社会化管理的内容日益增多。但现行体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给百姓的现实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参保缴费、领取社保金、医疗划结等。对此,人社部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这是跨部门的战略性合作,对促进社会保障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均具有现实意义。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既能行使参保业务功能,又能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符合我国社保机制的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发行现状

人社部发行社会保障卡的总体目标是“一卡多用,全国通用”。其中,“一卡多用”是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劳动者个人或用人单位发行一张IC卡,其相关信息存储在其中,如劳动者的自然状况、就业合同、岗位工种、工资收入、职业培训等,其就业活动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服务紧密相连;“全国通用”是指某一地方发行的社会保障卡,不受其它省份、地域的限制,可在全国(大陆)任何地方均可使用,以支撑劳动保障业务在全国各地展开,并享受相应的服务。

2011年11月12日在重庆首批发放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从此拉开了全国金融社会保障卡的试点以及普及的序幕,湖北、内蒙、黑龙江、山西、宁夏、河北、贵州、新疆等省(区)也陆续开始发行金融社会保障卡,2012年迎来了全国社会保障卡办卡换卡的高峰期。根据有关部门规定,社会保障卡不仅仅考虑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还可作为普通银行卡,在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服务中使用。很多城市社会保障卡还作为一张“市民卡”加载了其它各类功能,如可以接收民政优抚、公安信息查询、小额金融支付、搭乘城市公交、接受社会救助、缴纳各类公积金及储蓄取款等服务,并在运行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公民的“万能卡”。

三、对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保障卡的发放与普及,不仅极大地便利了百姓,也给诸多的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产业融合的推动力,“一卡多用”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相关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它既涉及到磁卡多功能技术、安全密钥技术及生物指纹安全技术等关键技术的融合,又涉及到社会保障卡应用系统、操作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个人化处理系统、基本数据录入系统等诸多系统的融合。

(一)基于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

从产业融合角度观察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我们不难发现:一是其整合了政府(人社部)、公共部门(卫生事业)、企业(银行、磁卡生产商)等的生产服务功能,并在彼此的合作中显现了一卡多用技术、安全密钥技术及生物指纹安全技术的融合;二是从产业组织与产品服务角度而言,伴随着“一卡通”功能的增加,合作的部门越来越扩充,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显现出劳动与社会保障功能及诸多便民功能的融合;三是从产业竞争与创新的视角,“一卡通”涉及的各部门在技术与制度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后融合为一体化市场,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政府对IC磁卡的需求,企业对IC芯片的生产,各公共部门业务的加盟,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介入等,均形成了一环扣一环的产业链与产业融合形式,彼此形成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并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赢态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既是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的改变,又是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一卡通”产业链涉及的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一体化,既促使各垄断部门向完全竞争市场转变,也使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二)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

从产业价值链特征观察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我们也不难发现:IC卡生产商与政府的合作,极大地拓宽了其产品市场,并拉长延伸了产品价值链的形成;而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的加盟与介入,又极大地开拓了它们的市场范围,也拉长延伸了自身的产品价值链。随着“一卡通”功能的不断增加,其加盟企业的价值链将进一步拉长延伸是不言而喻的。政府、公共部门、企业间的密切合作,其服务功能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使其在公民当中的形象更加光彩,即它们在百姓当中的“价值”进一步得到显现和升华。它们与“一卡通”拥有者之间形成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产业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呈现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

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能够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便利,既能行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又能起到“万能卡”的功效,不仅极大地便利了百姓,也更好地提升了公共部门的服务。根据人社部要求,各地在今后几年内基本实现社保卡金融化的目标,到2015年末全国发行统一社保卡数量将达到8亿张,这意味着新社保卡发放将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于包括智能IC 卡芯片生产企业、各商业银行等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开发商机。

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发行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机遇。社保资金存款由于数额大、稳定性强、成本低而受到各家银行的青睐。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推广后,根据各地人社部门政策,银行发卡越多,将获得越多的社保资金存款。可以说,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发行是对商业银行社保资金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因此,新社保卡在为公众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金融市场竞争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未来及其启示

社会保障卡是政府发行的,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有两个不同的特点:一是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二是其行为具有强制性,即每位法定劳动力都得接受社会保障卡。这对与政府合作的加盟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市场商机。但正因为如此,也涉及到生产技术的高超、加密技术的尖端、防范功能的完备、使用过程的规范等,均给诸多合作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需要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规范和完善。从经济学视角而言,发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其正外部性远大于负外部性,无论从产业融合角度,还是从产业价值链视角,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实施,都有利于参保人享受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速促进产业价值链上的政府、公共部门、企业之间的高效密切合作,一定会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们普遍认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能在人口流量大、地域范围广、发展又不平衡的中国推广,是一种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是一项跨行业合作、同行业竞争并服务大众的便民、利民工程,既可提升政府、公共部门、企业对公民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又可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 “一卡多用、全国通用”,有利于“便民、利民、惠民”,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推广,并实施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褚福灵.从“地方粮票”到“全国粮票”—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之路[J].中国社会保障,2008,(02):21-23.

[2] 张再生.社保卡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保障,2011,(06):23.

第4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困境;对策

浙江省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后,通用技术课程走进了课堂,

也成为第三批录取高校的学生的高考必考科目。因为这是一门新的高中课程,很多教师听从学校工作安排的需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专业,改行任教通用技术学科。尽管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受到一定因素的干扰,面临着一些困境。作为一位通用技术课程的

专业教师,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走出困境的

对策。

一、困境:无需讳言的客观事实

1.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它走进学校课堂之前,任

何学校都没有专业的任课教师。现在的通用技术任课教师,几乎都是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因为是“半路出家”,所以课程专业知识都很薄弱,基本都是一边教学生一边自己学习。同时,因为是新的课程,可供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和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也不多。

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制约着教师的发展,也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

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

受时代观念与专业知识的局限,通用技术教学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科本位、教师中心主义倾向,课堂中,教师是主宰,是权威。通用技术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和生活观察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但是,不少教师不能真正地落实三维目标,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教学中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悖于新课程理念,制约着学科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3.课程资源有限,开发意识薄弱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实际操作,注重人与物的互动,对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这样的课程理念,决定了仅以教材和学校有限的场地、器材作为课程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也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但是,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非常有限。同时,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学校都是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参,教学过程也是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考试,课程资源大多是国家和地方规定好的、是现成的,并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创造课程,教师只用考虑如何把这些内容教好,因此,教师也就很难养成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更谈不上去开发、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受传统因素影响,我校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普遍薄弱,仍然按照习惯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仅仅关注教材这一传统的课程资源,认为把教材上的内容都给学生讲授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周围大量鲜活的资源进入不了他的视野,难以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

4.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都不够重视

浙江省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仅仅是第三批录取院校的高考科目,第一批和第二批并不计算这门科目的高考分数,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都不够重视通用技术学科,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科目。学校在资金投入、设备设施配置、活动场地、教师业绩考核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大多数学生都志在考第一、二批院校,不愿意在这门学科上多花时间,不少学生干脆放弃这门科目的学习。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的冷落,是通用技术教师面临的又一困境。

二、对策:走出困境的必然之举

1.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生活常识缺乏,有限的知识常常让通用技术的专职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尴尬。要改变这种局面,唯有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要多读专业书籍,多观察生活实际,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和同行交流,不断分析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多分析学情,关注学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视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参与效果来反观自己的教学效果。

2.加强备课组合作,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普通高中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许多条件较差的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课程资源不足的现实,教师要改变观念,提高课程开发意识,和备课组同行一起,根据学校实际,积极投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去。

3.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际的操作、注重人与物的互动。这样的课程特点,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激励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更要全程跟踪、全程参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的不同。如:在教材《技术与设计》中“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的需求以及愿望的调查,发现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教师此时可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情况判断自己或者是合作小组是否能解决提出的技术问题,并指导学生尝试列出设计要求。学生通过亲历技术学习过程以及自主生成的设计方案,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素养。教师要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4.转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创新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必然会使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尽管《通用技术》课程是技术类课程,不像文科类课程那样会在情节上引人入胜,但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导入足以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能够很快地在导入环节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如:在“技术活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款不同鼠标的技术原理,带动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视频导入或者其他导入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才会更加期待学习本课知识。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懂得了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还能通过小组合作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任务中呈现出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较容易地掌握了基本的技术、技能。

总之,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尽管面临着一些教学困境,但教师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深入领会新课改精神,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可以变不利为有利,走出困境,在通用技术教学这片崭新的领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郭兆良,蒋辉.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设计与装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9).

[2]朱永文.精彩的通用技术课堂需要教学机智[J].硅谷,2008(14).

第5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以科学的发展观践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给了景观设计以理论的指导。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

第6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

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W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

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

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

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第7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转变观念培训体系校本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18-02

ernet、网页制作等。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学习模式,教师们不但可以在学校学,也可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选取学习内容。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留言或E?鄄mail向管理员询求解决。“信息技术培训中心”的建成,使老师们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加强校本资源建设,实现教学资源最优化

我校从建立校园网开始就立足于“局域网下的计算机教学”,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为建设校本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发现,通过加强网络管理,保护教师的劳动成果,可以有效的激发和保持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学校专门配备了网络管理专职人员,并完善了局域网的配置,设立一个专用服务器(我们称之为“教师目录”,现容量高达620G)给每位教师建立了一个个人帐户,并分配一定的存贮空间,只有通过帐户和密码才能取得该老师的个人目录的编辑、修改、删除等权限,普通用户则无法进入。在这种环境下,学科教师可随着他的教学进度,逐步完善各章节、各学期的课件,从而学科教师课件制作由单一化向系统化方向发展成为可能,最终形成具备该教师特色的课件系统。

当教师个人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学校又要求老师“自建资源”共享,实践证明该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我们认为实现老师自制作品共享至少有以下几点重大意义:第一,充分利用教师的时间资源。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我们要求教师会做课件,提倡他们多做课件,但不是要求他们课课都制作多媒体课件;如果发现好的课件为什么不直接运用,而非要去做呢?教师制作的课件作品,大多都是最实用、最贴近于教学的,我做的课件可以给其他老师使用,你做的课件可以拿出来共享,我们相信,两到三年后教师自制作品将是我校一笔保贵的财富;第二,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多媒体课件大量用声音、图象,特别是视频文件,所占的空间大,相同课件的共享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存贮。另一方面,老师资料存放在服务器上,而制作和使用则在工作站上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包括教学方面和计算机制作方面的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筛选本教研组的优秀课件,扩充到我们的校本资源中去,现在我校的校本资源已具规模。

普通中学发展信息技术还有很多途径,如积极承担信息技术方面的课题,与名校或教育集团合作引入优势资源。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这对西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引入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资源,和节约了大量的经费,为西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方案灵活进行,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或模式,各个学校都可闯出一条发展学校信息技术的新思路。

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无论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学校改进具体环节的实施,都要求校长具有较高的领导能力,能够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善于从多种决策中排除干扰,及时做出科学决断。因此,提升校长领导力对我国高校的发展而言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重要性。

一、学校改进中的校长领导力的内涵

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影响他人的能力。根据影响力的指向和功能,可以把校长领导力分为技术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象征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主要指校长影响师生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我们在定义校长领导力时,将其定义为校长影响他人的能力的时候,对校长领导力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校长影响力作用于谁?二是校长的影响力是如何发挥的?校长发挥影响力主要作用于“教师和学生”,校长通过影响力使教师和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加快学校改进的步伐。由于学校的改进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和支持;学校改进离不开计划、组织、协调、沟通;学校的改进需要一位英明睿智的校长通过自身的领导力积极开展学校改进的计划组织协调等一系列的过程。我们也把学校改进中的校长影响力的作用对象分为上述三个方面。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就是创新管理、创新教育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校长领导力的提升直接制约着我国学校改进的进程,成为高校发展制约因素中的重点。

二、校长领导力对学校改进的“双重性”

学校改进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等全方位资源的支撑,并会遇到许多不可避免的阻力、摩擦力、离心力等等。为此,在学校改进中,校长领导力的作用更加重要,不容忽视。校长必须有足够的领导力,引领学校变革,不断开发资源,优化学校管理,才会促使学校改进顺利地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就这一点而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出来。

(一)校长领导力对学校改进的重要性凸显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领导力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方方面面实施的对于校长的培训有很多,其重要目的是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这对于学校用好办学自,促进学校自主发展颇为重要。有效的学校改进,仅仅关注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制度的完善或者扩大学校和教师的自是不够的,必须将其与提升校长领导力联系起来,重视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二)校长领导力提升的必要性

学校发展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决策,校长能否及时做出合理和周密的决策,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存亡。因此,提升校长领导力是学校改进的必然要求。校长在组织发展引领力、团队效能提升力以及二元关系构建力方面有所作为才能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具体而言,在组织层面,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两点,即凝炼学校组织的核心愿景及价值观、营造有利于变革的组织环境;在团队层面,提升校长领导力需要校长重视从行政命令走向专业引领,为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构建紧密联结的文化;在二元层面,提升校长领导力需要校长授权与分享领导力,进行能力建设。

三、提升校长领导力促进高校改进的有效途径

学校改进中的校长领导力是最核心的要素。下面我们谈谈校长应当如何提升领导力。

(一)审时度势:学校远景的确定,它不是某项具体的计划,不是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种宏观的发展方向,是对学校未来状况的描述,是一所学校领导活动的核心,是校长审时度势的一种预设。一个好的远景的确定,将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发展远景的确定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不能脱离时代精神,应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反映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二)知人善用:如何用人是影响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因素。好的领导能塑造人,人们愿意追随他,他是个有影响力的人。“很好的位置”对于人而言,就是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关于用人,存在两种典型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看人的长处而用之;一种是考虑人的短处,用人求全。从发展的观点看,前者更能有效促进学校发展,后者往往会导致学校走向平庸。因此,校长在用人时应着眼于用人之长而非考虑其短。

(三)达成共识:校长领导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对思想、质量、道德、人力资源、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领导力。校长首先要肩负起传承发展学校文化的历史使命,成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校长在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特别要重视价值观的领导。校长要在建设良好的党政领导班子的过程中,开发与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有智慧的校长应认识到,真正能够持续提升自己、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是学校良好的土壤与氛围。

(四)客观公正:客观公正地评价的评价会极大地调动教职工创造更加优异成绩的积极性。在教职工方面,应当在这些给自己的评价中,深刻反思其中的不足,发挥已有的优势,改进缺点,为创造更加精湛的业绩而努力!我们可以把管理活动中组织的职能理解为创建一个执行计划的体制的过程,而领导活动中的联合则侧重于通过将远景内化为人们心中的共同目标,并善于沟通。校长应善于密切联合所有与实现学校远景有关的人员,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全校师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等,让他们理解并相信远景和战略,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要努力形成一种“向心力”,一心一意为学校(远景),众志成城谋发展。

校长领导力是驾驭、引领、发展学校的综合能力,它生于实践、养于文化、贵在自觉、重在行动、悟在反思,精在研究。 校长作为“一校之长”,要凭借自己的教育理想和领导意志,找准抓手和载体,坚持不懈地行动,持之以恒地努力,方可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赵明仁.论校长领导力,教育科学研究,2009,(1).

2.张爽.校长领导力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23.

第8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情景教学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一、引言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事物,有新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提出了新的方案、新的途径,这样的一种解决事物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区别于电脑的最大的不同,电脑永远不会有新的方式去工作,而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就是因为我们有创造性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成了整个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了。

二、情景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促进

第一,人类都是有情感的。情感也是学生能够积极去思维的一个动力。而不同的情感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对他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就像一个对生活学习没什么动力和兴趣的学生而言,他是绝对不会有去追求事物真理的欲望的,所以他更不会有创造性思维。而对于一个在生活中很积极的学生而言,他的思维绝对是相当活跃的,他能够不断地有新的思维冒出来,这样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出现。而一个人的情感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情感就是一个人所有想象的结合体,它直接促进了思维的大量产生。而通过情景教学,就是要将学生情感中的想象激发出来。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只有我们将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我们才会对它产生出想象,思考它的各种问题,这样才会产生出大量的思维。比如说,喜欢物理的学生,在上物理课的时候,就会表现得非常的活跃,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感兴趣,也就会有各种问题提出来,会有各种新鲜的思维冒出来。在这样的情感之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想让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激发,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情景教学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注重学生情感的教学模式。它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根据学生情感的需要来展开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积极的愉快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情景教育模式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乐学的平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情感交流平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学生才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才会产生出新颖的想法与见解。

其实,情景教学的核心就是“情景”,它是从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一些心理因素出发,注重学生的兴趣、价值观等一些学生的主观因素,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来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三、创造性思维

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是我们人类在大脑中的一项高级运动。其实,创造性思维都是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与别的思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创造性思维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新构想。在情景教学模式中,我们知道,就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要陪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学艺术设计的学生,在思维模式上更加的重要,这样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逐渐地将学生的思维扩大,就会有更多的思维出现,才能够把创造性思维激发出。

老观念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少数人有,且是先天性的,后天是无法培养出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然而,创造性思维其实对于每一个会思考的人而言,都是具备的。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许多研究表明,人人都是具有巨大的潜力,只是我们没有将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而已。因为每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思维。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一点,我们都具有创造性思维,而通过情景教育模式,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

情景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不断地进行知识交流。同时,对于一些课题,老师还可以让学自己去研究,教师只需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就可以了,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有一个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思考。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情景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要鼓励学生解开思想的约束,要敢于做别人都不敢与不想做的事情,放心大胆地去想,在课堂上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自由地飞翔。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之下,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激发。

四、艺术设计

我们知道,对于艺术设计这样的一种专业来说,它更加地具有灵活的特性。而情景教学对于学艺术设计的学生而言更加的重要,它不是以教师为主体,讲究的是一切从学生的情感出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主要起到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的作用。

在艺术教学当中,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将艺术设计始终保持一种热情的态度,教师主要是要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放飞自己的思想。其实,要将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只要将他们的思考频率提升就行了,通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并逐渐养成设计思维。

其实,之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习惯,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思维的惰性,所以我们要养成创造性思维,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要在平常生活当中就要有一个不停的思考的习惯,碰到一些事物的时候就有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加强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艺术设计才更有帮助

五、结言

总而言之,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的学生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他们以后发展的唯一源泉。他们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情况下,才能够不断地设计出新颖的产品。而情景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思维出发,通过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地符合学习的心理特点。情景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都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就能够培养出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所以,要在艺术设计的专业中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责任。而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教师需要教会的是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作用不单单是教会学生的某方面知识,更要用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笔者通过情景教学这样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约翰.阿代尔.创造性思维艺术:激发个人创造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