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中西医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医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医的特点

第1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胚胎着床;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2―0010―03

胚胎着床是胎孕的重要过程,又称为植入,是指胚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主要取决于胚胎侵入能力及子内膜容受性这两个重要因素。众医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以上两个方面运用中医药的方法对胚胎着床障碍进行治疗。

1 “理论”的特点

1.1 肾藏精,主生殖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的根本。《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肾与胞宫通过经络直接联系,肾的生理功能将直接反映胞宫的胎孕功能;“夫精者,生之本也。”肾中所藏之精即为先后天之精,是生殖发育的来源,精生血化气,为胞宫的胎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傅青主女科》云:“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肾的生理功能正常,所藏之精满溢、化血之源充足,胞宫得以濡养,易于摄精容物(即胚胎着床),则胎孕能够正常进行,反之,胞宫精血乏源则难以摄精容物,导致胎孕异常。

1.2 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圣济总录》曰:“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摄纳之功使胞宫摄精容物功能正常;气推动之功使精血物质得以循环周身,胞宫得精微濡养;气温煦之功使胞宫得以温暖,为胎孕提供适宜的环境。血属阴为精微物质所化生,其能滋润、濡养胞宫,为胎孕提供物质根本。女子本为纯阴之体,得同属阴之血滋养,如同花得雨露滋润,生机盎然,万物得化生。气血同源,二者相互滋生,相互依赖,调和顺畅,保障了胞宫摄精容物的特殊生理所需之物质条件和功能条件。

2 “治法”的特点

2.1 以补肾之阴、阳、精、气为主 基于中医理论中肾在女性生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众多医家都以补肾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以辅助胞宫摄精容物(即胚胎着床),补肾之法即补肾之阴、阳、精、气:补肾阴即补人体阴液的根本,增强对胞宫濡润、滋养的作用;补肾阳即补人体阳气的根本,增强对胞宫的温煦、生化作用;补肾精即补先天生殖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为生育繁殖提供最基本物质,保障胎孕的先决条件;为胎孕提供物质基础,使胎孕功能正常;补’肾气使肾精所化生之气充盛,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确保生殖机能正常,胞宫胎孕得以顺利进行。现代研究表明,补肾之法能提高垂体对下丘脑的反应,改善内分泌调节功能,改善低雌激素环境,促进子宫内膜发育。

2.2 以益气、补血、活血为辅 气血的充盈、调和是胞宫摄精容物(胚胎着床)正常进行的功能条件,肾虚、气血失调是导致胚胎着床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众多医家在补肾为主的治法基础上辅以益气、补血、活血的治法,使气血充盛、调和,以利于胞宫摄精容物。现代研究表明,益气、补血、活血之法有改善盆腔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作用,能使子宫的供血加强,内环境得到改善。

3 方药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3.1 多以补肾药配伍益气、活血之品为主 根据中医药辅治胚胎着床障碍理论及治法两方面的特点,其治疗的方剂主要是以补肾药配伍益气活血之品,重用补肾药,佐以益气活血之品兼顾“肾”这个中心环节及“气血”这个关键环节。研究表明,此类中药复方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及其受体、卵泡质量、子宫内膜容受调控因子及受体等有明显作用。李炳如研究发现助阳补肾中药方可提高垂体对LH受体的反应性及卵巢对LH的反应性,以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归绥琪等发现补肾中药增加了卵巢重量,使黄体和卵泡颗粒层增加,优势卵泡内可见卵细胞,间质腺明显增多。张明敏等发现补肾安胎方能改善甾体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能提高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类肝素表皮生长因子(HB―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胚胎着床局部前列环素I2(PGI2)及其和核受体PPAR这些与胚胎着床密切相关的因子的表达,使胚泡与子宫内膜易于接触和粘附,胚胎着床得以进行。张树成等发现补肾调经方能增加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为内皮细胞的大量增殖、黄体功能的健全、子宫内膜反应性的协调提供直接“源动力”;调节内膜腺体与间质的同步化和促进内膜的分泌功能,使内膜微环境产生变化,对妊娠的建立起直接的促进作用。王雅楠等发现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发育,显著提高子宫内膜整合素mRNA的表达,增强着床期子宫内膜降钙素(CT)的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从而最终提高胚泡的着床率。黄冬梅等发现补肾益气和血方能提高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刘艳娟等发现健胎液通过调节子宫内膜ER、PR,子宫内膜LIF、整合素、前列腺素合成酶、前列腺素PGI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两方都达到了促进子宫内膜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的生物物理特性,增强子宫内膜血管通透性促进蜕膜化,改善胚胎着床的目的。金清等发现中药促排卵汤能促进种植期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产生、分泌及活化,并调节MMP-9与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动态平衡,对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具有有利影响,可降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促进内膜生长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的成功率。

3.2 多以菟丝子、桑寄生、续断补肾;以黄芪益气;以当归、丹参活血补血 菟丝子温补肾阳、益精养肝、固胎,可以增加卵巢、子宫重量,提高垂体对LRH及卵巢对LH的反应性进而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桑寄生补肝肾、通经络、益血安胎,有性激素作用,续断补肝肾,止崩漏,能显著抑制子宫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降低其收缩幅度和张力。以上3药合用还能兴奋性腺,促进发育不良性卵巢成熟排卵,促进孕卵及子宫发育,调节女性生殖功能,从而增加受孕机会。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研究发现其还有补血活血的功效。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血安神,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有效成分丹参素不仅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分泌了NF―a、IL―1、IL―6、IL―8,同时还能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因子的分泌,对TNF―a、IL―l、IL一6、IL―8具有“双向性”的调节作用;能促进子宫发育,有使子宫内膜螺旋动脉变粗、变长、更加弯曲,螺旋动脉频谱呈低阻力血流波动,舒张期血流丰富;可使PI和RI值下降,子宫内膜

血流灌注量大,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可双向调节子宫的机能状态,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增加子宫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影响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灌流量,促进子宫内膜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丹参、当归、黄芪可以调整血栓素-2(TXA-2)/PGI2间的平衡,减少TXA-2的生成,增加PGI2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

参考文献:

[1]Tabibzadeh s The signsls and molecular pathways involved in hu- man menstruatlona untque process of tissue destruction and remod― elingLJ],Mo[ecular Human Reproduetlon,1996,2(2):77~92

[2]张晓红,杨正望,尤昭玲,补肾中药对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54~2055

[3]宋殿荣,刘亚琴,张崴,等,补肾活血方中药对妊娠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36(2):161。

[4]李炳如。补肾药对下丘脑一垂体 性腺轴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4,7:63。

[5]归绥琪,俞瑾,魏美娟,等,补肾中药对雄激素致不孕症大鼠垂体,卵巢及肾上腺作用的实验研究口],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097, 12,735―738,

[6]张明敏,黄玉琴,程亮亮,等,补肾安胎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HB 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1):85,

第2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英汉习语;特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332-01

Abstract:Idioms is generated from the long. Long ago, people began to use some or humorous or ironic metaphor or method for example out their own idea, as time passes, having the idioms. Thus it fully reflects the other nations of the world cultural tradition, life custom, understanding, can understand idioms a history。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differences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就其广义而言,它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箴言(mottoe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以及典故(allusions)等。它是民族风格的提炼与升华,是语言实践的集中体现与结晶。英汉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庄严典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习语的产生与特点

习语的产生亦如人类语言的产生一样,都是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是劳动人们语言智慧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的习语,都无一例外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中,通过使用一些短小精悍的词句,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比喻,来表达与他们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思想观念。以下我们来做简要的对比说明。

(一)语言的形象性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习语非常形象,用它们来比喻事物或说明事理,既生动,又达意。由于这些习语用词简练,言简意赅,常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汉语中通常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形容那些身强力大,头脑空空的人,而英语中就有ThereismoreofSampsonthanofSolomoninhim这个句子来表达此意。Sampson是基督教《圣经》中力大无穷的勇士;而Solomon则是古代以色列贤明的国王,以智慧著称。

(二)意义的整体性

习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因为很多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地构成整体意义。如汉语中的“开夜车”不可理解为“晚上开车”;“高山流水”不可能解释为“高高的山,流动的水”。同样,英语中的“theskeletoninthecloset”、“toputheadstogether”。不能将其对应地翻译成“壁橱里的骷髅”、“把头放在一起”,而要将它们分别理解为“家丑(shamefulfamilysecrete)”、“大家一起商量(thinkoutaplanwithotherpeople)”。

(三)搭配的稳固性

所谓稳固性,指的是组成习语的各个部分(即单词)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拆开和调换位置。汉语中的“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可改为“八上七下”;“雪中送炭”不可变为“雪中送煤”;同样,英语中的“atsixesandsevens(乱七八糟)”不可换为“atsevensandeights”;“fishintheair(海底捞月)”不可改为“fishmooninthewater”。

二、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一)文化背景差异

英汉两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反映在语言上,就产生了许多来自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以及文学典故的习语。但由于两种文化渊源和发展轨迹不同,这些习语均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蕴藏着特殊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比喻意义深远,非字面上所能理解的。

如汉语中常用“夜郎自大”来形容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用“南辕北辙”来比喻“办事不按事理,倒行逆施,结果必然与愿望相反”。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习语来自希腊神话、《圣经》故事、《荷马史诗》和《伊索寓言》。如出自希腊神话中的“Sphinx'sriddle(比喻难题)”;出自《圣经》的“aJudas'kiss(喻可耻的背叛)”等。

(二)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有关动物形象之指称意义方面的习语。在这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汉语说“身壮如牛”,英语却说“asstrongasa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常说“像牛饮”,英语里却用“drinklikeafish”来表示。

(三)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的。因此,不同的宗教文化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于是就有了反映宗教文化的习语。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Buddhism)文化。佛教传入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由“佛祖”在左右。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习语是和“佛”、“庙”、“和尚”有联系的。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等。而在西方文化里,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影响最大的要数基督教(Christianity)文化了。因此,英语中有不少与“God”,“Devil”,“Hell”,“Church”等单词有关的习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aspoorasachurchmouse(一贫如洗)”等等。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并分析了英汉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然而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交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英汉习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学中或学习时经常将二者进行对比,既可以加深我们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提高我们对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敏感度。正因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为语言表达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可能性,所以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我们就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第3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护理是中医药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点,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如何把中医护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防治、养生、康复中的作用,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是中医护理工作者的使命。下面针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如下:

1中医护理的特点

中医护理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病症,针对不同症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患者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等信息,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问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1.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医药学理念的精髓,也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主要特点。中医护理理论始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而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认为人体与其外界环境之间也必需相适应构成统一的整体,不然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1.1.1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起主要作用,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局部病变,同时还要注意相关脏腑的变化。体表的变化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而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在体表反映出来。如心开窍开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与护理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与护理的原则。

1.1.2人和自然界是制约、统一的整体:中医将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六气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时称为六。六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故要求护理上主动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做好防范工作,并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

1.2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特点和精华,所谓辨证,就是充分运用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和察觉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识别和辨清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及其生理、心理的需要和反应,从而达到发现和了解某种性质的“证”的目的,以便作出健康诊断。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2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2.1整体观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护理在对患者的护养上强调整体辨证施护的观念,并且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并舒畅情志,合理的饮食和必要的功能锻炼,因而掌握护理整体观念是使患者得到全面、系统、适当护理的保证。中医护理学选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患者全身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脏腑经络的变化,对患者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护理措施。中医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整体辨证施护特色。例如同样是发热的患者,外感发热邪气只在卫分,治疗上采取解表,护理上需避风保暖,服药后加盖衣被,取微汗降温;而中暑导致的发热邪气已入气营,高热、口渴等症状突出,此时护理上应采取及时降温,如头部置冰袋或冰帽,或进行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并注意通风,让患者适当进食一些西瓜汁之类的食物以清凉解暑。由此可见整体辨证施护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措施,更是中医护理的一大特色。

2.2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护理运用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临床上遇到胃痛的患者,护理上要根据各种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寒邪侵袭所致的胃痛,治疗上以散寒止痛为原则,护理上可采取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若因为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而导致的胃痛,在治疗上则应疏肝理气止痛,护理上应做好移情、疏导、相制等工作,要开导患者调节好自身的情志。胃为燥土,其性喜润恶燥,因而酒精、辛辣及肥甘厚味之品过度,均能生热化燥伤胃而引起病变,在饮食上需嘱患者少食多餐,禁酒忌辣,注意调摄。在实施辨证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能够有计划地、系统地为患者进行护理,根据常见疾病种类的主要症状,采用中医食疗、情志、服药、养生、康复等制定护理措施,其诊断目标及措施要体现中医特色,综合进行为患者进行护理。

第4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西教育,体制,特点,差异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各界对知识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对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需求急速提高,有人说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是和国家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密不可分的。

对比中西方教育体制,客观上看各有所长,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大力弘扬东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对西方教育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竞争机制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这些老师不拿工资,他们只拿讲课费,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中西教育,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至于如何解决,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考试内容的设置来看,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考试,中西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历史课成吉思汗历史知识的考试,我国的考试内容常常是成吉思汗生于××××年,死于××××年,学生掌握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年月,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意义不大。而西方的设置则要灵活很多,本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题目:请说说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论文开题报告。看上去一个很不起眼的题目,有学生是这样作答的:“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就不会有蒙古帝国,没有蒙古帝国,东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就不会传入欧洲,他让欧洲陈腐的骑士不堪一击,唤醒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军事和思想革命。”同样的考点,学生的作答却体现了各自教育的特点。

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在西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有区分专业,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在专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即进大学容易,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中西教育,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总之只要能进来,出去就容易,不光大学,就连硕士也一样,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缺乏自己的思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在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学生,因为他中途辍学,在中国叫“不务正业”,也许他的成功正是由于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研究领域,学校培养了他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在西方这样的教育土壤的培育下,成就了比尔盖茨的成功,这也是在教育体制上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展的要求,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更快、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

[3]王苹刘文捷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

第5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

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转贴于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

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第6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水墨动画电影;艺术特征;分析总结

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含义和发展

所谓中国水墨动画电影,是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作为影片的角色和场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整部动画影片是一幅动态的中国画。水墨动画影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阶段,同时也是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时至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动画艺术先驱万氏兄弟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国画的图形,如传统的线描等。1960年,当时的副总理参观完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后提出:“如果你们能够把齐白石先生的画动起来那就更好了。”这是一个期望,也是一种启发,于是艺术家尝试着把中国传统水墨画搬上舞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齐白石的中国画进行了认真和细致的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攻克了水墨动态影像的技术难题,1961年集体创作出了经典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在这部影片的成功的带动下,70年代又陆续出现了多部水墨动画精品。上海美影厂又推出了《牧童》,这是一部描写牧童快乐生活的影片,其基本素材都是来源于李可染先生的水墨画,整个作品中充满了诗情画意。1988年出现的《山水情》,影片的人物设计者是著名的国画家吴山明先生,该片中运用了多项全新的技术,使画面的流畅性和层次感大大增强,将中国水墨动画推向了最高峰。此外还有《鹬蚌相争》《熊猫百货商店》《鹿铃》《蚂蚁和大象》等作品,都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水墨元素,充分继承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水墨画的精髓,将笔墨技巧、气韵生动、意境悠远这些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格。动画电影,这种从西方引入的艺术门类,只有将之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达到血脉相通、水融的共生,才能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精品。

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简单,情节精致

中国水墨动画相对于其他动画片来说,因为形式上的特点,在题材选择和情节设置上都比较简单,其素材多取自于一些传统的故事和传说,一方面具有耳熟能详的特点,另一方面这类题材在中国画中经常出现,能够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而且水墨动画的制作技术有限,制作过程也十分复杂,很难制作出“鸿篇巨制”,一般都是以半小时的长度为主,尽量淡化影片的叙事性因素,呈现出一种短小精悍的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其原始素材是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然后对其进行了加工,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都比较简单,甚至有意淡化,而是意在表现一种诗画的境界。《山水情》和《牧笛》中,全片没有一句对白,这在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创作者将故事情节全都融入到画面中去,观众们在欣赏一幅幅优美山水画的同时,自然而然接受了关于故事情节的信息,而如果把一些叙事因素强加于作品中,无疑会使这种意境的营造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取材的角度来看,之所以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因为影片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情节的要素,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视觉效果的营造上,可谓是以小见大,以方寸见整体,体现出写意、浓缩、概括的特点,与其说是动画影片,倒不如说是类型化动画小品。

(二)托物言志,文以载道

中国的艺术创作历来都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即通过艺术创作,体现出一定的精神性因素,其实现的手段多是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体现出主体的情思。这在中国山水画和动画结合的水墨动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因为对叙事情节的淡化,所以能够着力展现一些自然风情和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如中庸、含蓄、内敛等,往往都是凭借这些山水风情表现出来的。比如《牧笛》,就是一幅山水田园风光的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崇尚田园劳作,重视农林牧渔,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个人的情怀寄托于天地。《牧童》中,有着大量写意的山水和田园风光的描写,几乎就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再现,所有的故事都在这种环境下展开,给人带来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山水情》中,更是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一次宏大展示,充分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山流水和大音希声,将这种古典文人情怀推向了最高峰。此外还有《鹬蚌相争》中使用的大写意水墨渲染,《鹿铃》中局部细致的刻画等,都是这种山水相依、融情于景的体现。同时,水墨动画对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特点也有体现。《牧笛》中描绘了牧童和水牛之间的深厚情感,其深意在于表达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山水情》中,将师父和徒弟之间心有灵犀展现得十分细腻,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师道的宣扬,虽然具有明显的教化意味,但是创作者将这些教化蕴藏在了山水田园之间,从而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感悟。

(三)离形得似,虚实相生

中国绘画中抽象性的特点有着悠久的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神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所谓离形得似,就是指绘画不以物象的外形相似为目的,而是脱离外形,创作出一种能够激发人们遐想的意蕴。离形,并不是信马由缰的涂鸦,而是一种高度的综合、概括和提炼,是一种特定的形象加工和创造,应用到水墨动画中也是如此,《山水情》中,那位雅士的形象,只是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来,可是说是概括和简洁到了极点,但是其给人的印象却是完整的,丝毫没有引起认知上的偏差,反而认为这种手法充分体现出了雅士仙风道骨的特点。不像是西方动画那样,善于将事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而是深谙艺术和生活相同的道理,寓繁于简。同时,中国水墨动画还有着虚实相生的特点。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时间、空间、地点和形状等,都没有严格的规定,而是随着主观意念随意支配,让画面向四周无限延展。比如《牧笛》中,画面中经常会有空白的出现,这空白的含义就是十分丰富的,可以是天空,可以是水面,也可以什么都不是,不但给了观众以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且造成了一种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现实情境,哪个是艺术情境,从而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四)气韵生动,意境悠远

气韵生动是谢赫提出的“六法”之首,可见其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地位。所谓“气”,是指刚毅和英朗;“韵”,则是指柔美和清远。具体到中国水墨画中,“气”就代表着作品的骨感美,“韵”则代表对墨的把握能力。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较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而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中,对此有着恰如其分的处理。比如《山水情》中,整个画面的色彩和画面中事物,如山、水、树木等,组合在一起,就营造出了一个淡雅和空灵的氛围。而且在远端云和水的处理中,通过墨和水的晕染,呈现出了一种云水相依的境界。同时,创作者还十分注重对墨的把握,浓淡分明。比如在树木和山石的表现上,就使用了浓墨。这无疑是对“气”的表现,气韵之间既紧密结合,又体现出了一种对比,可谓是相辅相成。还是这部作品中,小渔童送别雅士的一段中,出现了袅袅的画外音,画面采用了淡墨的笔法,小渔童抱着古琴,在云雾缭绕中缓缓地移动,气韵生动就在这种若隐若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意境悠远。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中的最高追求,在中国画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对意境最好的描述。中国水墨动画对意境的表现进行了充分的继承。比如在动画场景角色的绘制中,没有十分明显的边缘化倾向,而是遵从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原理,伴随着水墨的随意交融,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就用水墨的笔法将各种小动物描绘得惟妙惟肖,让原本处于静止的水墨一下子有了生命感。以李可染作品为蓝本《牧童》,画面中小溪潺潺,柳树成荫,展现出了一幅钟灵毓秀的江南美景。牧童丢失青牛之后一路找去,所过之处是雄浑壮丽的泼墨山水和留白处理的千尺瀑布,还有那细致刻画的一草一木,都让人觉得空旷辽远。还有《山水情》,整部影片都处于一种虚无缥缈的环境之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水墨表现形式,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将渔童和雅士之间的相遇、相知和分离,刻画得唯美和飘逸,充分体现出了一种悠远的意境追求。

综上所述,20世纪六十七年代,中国动画电影曾经一度辉煌,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尤其是水墨动画电影,一度成为中国动画片的代言人,充分体现出了水墨动画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但是今天看来,在商业动画发展这个大形势下,水墨动画的发展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甚至陷入了停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思考。诚然,其中的原因是多个方面共同造成的,而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是有一个观点和信念是需要明确的,即中国水墨动画曾经能够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那么在今天同样能够获得世界的认可,而且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精神最好的代言人,只是我们在创作的形式和手段上还有所欠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艺术本性上说,只有具备独立个性的精粹艺术,才能经得起时间和人心的磨砺。水墨动画片对情感的表现深入、细腻、动人,它完全有这样的潜力,在动画界大放异彩。本文对一些经典水墨动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意在从中汲取丰富的借鉴,启发思路,为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再一次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小玲.论“中国动画学派”的探索与创新[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蔡文林.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董冠妮.文化的传承与撞击——开放三十年来银屏经典动画人物的造型变迁[J].电影文学,2009(08).

[4]张若男.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动画创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第7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五、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

[1] [2] 

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六、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佛教美术源于古代印度,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马土腊和芨多等地区与时代的佛教雕塑。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才可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承认它们确实还有不少好处。特点不一定就是优点。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中国艺术,包括中国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有位美国雕塑家曾对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学生说过:“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这句话是我当雕塑史研究生时亲耳听到的,我把它当作一颗定心丸摆在本文的结尾,送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好在哪里”尚有怀疑,不敢在欣赏课中理直气壮教学的同行,但愿有点用处。 文章屋在线:wzk.co

    

第8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切建筑形制均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一切均以住宅概念为原型。中国的住宅却可以改作佛寺,官衙是官员的住宅,佛寺是佛的住宅,皇宫是皇帝的住宅,至于商店也是“前店后居”、是商人的住宅。总之,似乎没有一种类型的房屋是完全和居住无关的,而且,任何一类建筑似乎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

5.中国古代建筑与美术工艺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富有装饰性的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第二是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这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第三是色彩的运用,

第9篇:中西医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广播 电视 播音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20-01

广播与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渠道,播音主要以听觉效果取胜,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交流情感体验。广播与电视两种播音语言主要以声情并茂的特点来征服听众,二者播音均具有形神兼备、声色和谐的语言特点,增加听众的审美感受,但二者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是各自独立的整体。

1 广播与电视两种播音语言特点的相同性分析

广播与电视两种播音语言具有许多相同点,具体包括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在规范性方面,二者播音时均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上符合普通话标准。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各个地区的人们在正式场合都被鼓励说普通话,因而播音人员应该起到带头作用,说规范的普通话。此外,播音人员还应具备清晰的思路、较强的逻辑能力、准确的语感及艺术魅力[1]。然而,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规范限制了播音的效果,是呆板的行为,这显然是一种幼稚的偏见。在庄重性方面,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时,需要保持郑重的气质好态度,语言之中透露出可信度,庄重而又不呆板,活泼但是不轻浮,其语言应该表现出寓庄于谐的特点。播音员说话需谨慎、稳妥,使人们既相信又乐于接受,而不应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庄重性的精髓在于认真严肃,具体体现为事业感、责任感超强,这也是对播音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在鼓动性方面,播音员语言的本质属性在于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使人们乐于通过不断奋斗去体验生活的真正意义。播音员这一职业的政治思想性较强,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宣传某种信念或思想,但这种思想并非强加于人们身上,而是通过富有弹性的声音形式感染人,最后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同化的效果[2]。

2 广播与电视两种播音语言特点的差异性分析

2.1 创作手段的差异

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都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的,二者对语言的要求均为立体性与形象性,由于二者所传递声音的媒介不同,因而其创作手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广播播音来说,其形象、立体的声音创作方式为有声语言,例如:音乐、播音、音响等,是一种听觉艺术。声音是广播能够存在的灵魂,无声的广播便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广播具有单一的创作手段,同时要求广播播音员以声音来进行创作,播音员将纯文本形式转化为立体形象的语音,进而把有用信息传递给听众。电视播音具有电视的综合特性,与广播播音差异加大,这也是电视播音的一大优势。电视播音电视播音的创作手段较为丰富,包括音乐、画面、剪辑、解说、特技、同期声等多种因素。多元化创作手段对电视播音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作者具备电视综合意识[3]。

2.2 语言构思特点的差异

广播播音创作手段只有一个,而且广播语音需要具有较强的感知性,广播播音员在把文字文本转化为声音时,需要在播音中加入自己的创作,而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及情感体验等均需播音员通过想象调动艺术手段而实现。播音员通过创作有声语言而进行艺术创作,其整个创作过程都加入了播音员的整体构思。电视播音的过程综合性较强,其创作魅力在于协调整个创作局部。编导是整体布局谋划的主导者,需要构思与配合各种表现手段,播音只是基于整体构思的一部分,但需要以宏观角度考虑问题才不至于使电视导播空洞、乏味、搪塞、拥堵,也有利于与电视画面和音乐背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4]。

2.3 语言运用特点的差异

广播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声音,若果不能以磁性的声音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就是一次失败的播音。相反,如果能够让忙碌于其他琐事的听众停下手中的工作而细心去聆听,自然也就获得了成功。一般情况下,听众都是“一心二用”的,即,一边听播音,一边做其他事情,自然会分散注意力和部分精力,其听觉效果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广播播音员提高声音的诱惑力和弹性魅力,进而牢牢抓住听众的心扉。电视播音则不同,人们可以边看边听,视觉效果增加了电视播音的吸引力,使观众的注意力相对集中,通过专注于画面形象而凝神屏气,提高听觉效果。有些时候,观众会在微弱的声音下融入到音乐与画面的情境之中,在细细品味与感知之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增加播音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主要对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语言特点的异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对比得知电视播音员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掌握控制声音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与表情动作,是一种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虽然广播播音员不需要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但也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气质、姿态,因为这些隐性因素都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大学,2011.

[2] 赵越.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广播节目电视化的播出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于晚梦.语言学视阈下主持人无稿播音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