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中医骨伤科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骨伤科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骨伤科优势

第1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特点

新一轮等级医院建设和评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要求“以评促建”,作为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医生应当认真和积极思考中医骨科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继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此作者就中医骨科的历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

中医骨伤科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学性[1]。中医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学的历史,是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的历史。在原始氏族人们在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界药物,外用敷治创伤疾病。出现砭镰、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时代,青铜器、酒开始用于治疗。甲骨文记录人体各部名称和多种骨伤疾病。春秋战国-汉代形成骨伤科理论。《内经》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通过体表测量人体骨骼的长短、大小、广狭,按头颅、躯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标准尺寸。并阐发了:“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理论。《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外科手术的鼻祖华佗首创麻沸散、五禽戏。晋代伤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有显著提高,并成为独立的学科。葛洪著书《肘后千金方》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整复方法;并记载了骨折竹片夹板固定、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等,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骨折立即缝合和缝合技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药要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整复后予热敷热疗以助关节恢复;热敷、热疗治疗损伤瘀肿。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书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宋代《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类似同种异体植骨术。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并提出麻药用量按患者年龄、体质而定;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髋关节是臼杵关节,并把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内翻和外翻。明清时期,伤科专著涌现,名医辈出,多学派形成,《普济方折伤门》记录了15世纪以前的正骨技术,薛己著《正体类要》重视脾胃与补气养血,是按八纲辨证论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位的骨度,内、外治法,方药记述最详,既有理论,尤重实践,图文并茂,把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伤科汇篡》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记载骨折、脱位、筋骨的检查、复位。解放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系统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总结老中医的经验,改进固定方法和器械,以及加强对中草药研究,总结骨折治疗的理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现代,引进近代医学先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使诊断更精确。引进先进的麻醉技术、手术技术和器械,治疗了较多的疑难疾病,继续发扬了中医传统技术,中药的辨证论治、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2中医骨伤科的文化

中医药学是特指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源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原汉族文化的医学体系。建立在虚数属性、象数逻辑之上的。中医骨伤科医学理论与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密不可分,是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的,具有朴素的丰富的哲学文化,是从表象到理论的概括与升华,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生命、生理、病机有着独特的诠释。对患者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中随时都体现着中医朴素的哲学理念,阴阳平衡、辩证、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和统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以,中医骨伤科的辨证论治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指导骨伤科患者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科治疗、调养。达到筋强骨坚,天人合一,也就是健康人与自然相适应的最终目的[2]。

3中医骨伤科的思想理念

第2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骨伤科疾病虽然繁多,但其病因病机相对简单,诊断与治疗一般并不困难。所以,长久以来,骨伤科医生大多存在着只顾治病,只顾解决客观性、器质性、局部性等问题,而忽视了整体情况,忽视了辨病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只管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处方用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所以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加重或贻误病情。因此,如何进行骨伤科辨病辨证论治,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这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就笔者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1 何谓辨病辨证论治

所谓辨病治疗,其本质就是辨别每个病可能存在的病理特点、基本病机,然后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和基本病机进行立法处方。例如,如果是气滞血瘀,就应当行气、活血、祛瘀;如果是阴虚燥热,就应当滋阴、润燥、清热;如果是痰湿阻滞,就应当化痰、祛湿,等等。辨证论治是医生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继而分析病机,辨明证候,最后据证立法,据法处方。

辨证讲求证候,就算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则其证可以相同,就可给予同一处方随证加减。辨病论治,是首先辨别病种、病因、发病阶段,然后再辨明病证而选方用药。辨病论治并不排斥辨证论治,它寓辨证于辨病之中,将其结合在辨病的前提下,这样也就解决了辨证论治上的不足。

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特色之一,就是既辨病,又辨证的过程,辨病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基础。辨病与辨证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脱节,不能拆分,还要与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疾病,反映病位病性,对疾病进行鉴别,才能判断疾病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才能预料疾病的顺逆吉凶,使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结合得更加紧密,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之目的。

2 为何要辨病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学一贯比较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这是中医的精髓。但是,单纯辨证论治是不够的,也难以体现中医诊疗体系的全貌。实际上,中医学在强调辨证的同时,还要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上面讲到,辨病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基础,只有药证相符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传统中医骨伤科学在辨病辨证论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病位、病理的分类过于简单,只重视局部辨证而忽视整体辨证,只照顾伤科情况而忽视整体情况,等等,这些方面都不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同时,由于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辨病,也要辨证,局部要与整体相结合,不要只顾局部情况而忽视全身情况,不能只重视共性问题而忽略个体差异等等。我们知道,临床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症候上的差异,例如体质有强有弱、病情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还有年龄、性别、气候、原有基础疾病等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病都会产生不同的症候表现。所以,如果不认真进行辨病辨证,如果辨证不准确,那么,药证不符,疗效肯定不好,疗程肯定延长。

3 如何进行辨病辨证论治

骨伤科学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外伤和劳损,机体一旦遭受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的出血、瘀肿疼痛或骨折筋伤、脱位等症。如有外邪侵入伤口,或损伤重要脏器,或失血过多,则还可合并全身症状,如发热、昏迷等等。伤后瘀血内存,肯定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肠胃可见呕血便血、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阻于肢体局部可见局部的肿痛或青紫等等。

在具体诊断上,存在着病因诊断、病位诊断等等,不同的病因、病位,有其不同的病理特点和表现,存在着“证”的差异,例如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性别以及地域气候情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不同的症候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先辨病,再辨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4 如何进行治疗

辨病辨证论治,既是中医的理论法则,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它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特色,也是中医临床治疗思维的一般模式。它遵循法从立本、以法统方、据方遣药的一般原则,又依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进行灵活应用。因此,辨证论治是既抓住疾病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又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做具体分析,并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的诊疗方法。

临床上,采用正骨手法也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临证时往往多种手法结合使用,必须根据受伤机制、受伤程度、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以及性别、年龄等等不同因素而采用不同的手法。手法时或选用单个手法,或多个手法复合使用,手法操作时要按照骨折端的移位情况,依靠触摸辨认等功夫,在整复过程中,视骨折端的立体动态的变化,随时灵活调整手法,把多种手法连贯协同运用,才能达到整复的目的。只有适应症选择准确,整复时机掌握适宜,手法、固定运用得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在治疗中,应把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外用药四大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选用最佳治疗方法,才能加速骨折的愈合,促进功能的恢复。

用药方面要注意三方面情况:就是主方、加减配伍和药量的变化。其中药量的变化往往对治疗结果又有较大的影响。比如,田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等等。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药宜少,凡属花、叶等轻宣发散、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重的药物如石膏、贝壳石头类药物则应使用重剂。用单味药用量宜重,汤剂用量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小儿、老人、体弱者用量宜轻,等等。可见,中药的应用非常灵活多变,应因人因证分别使用。同时,中医用药有内服外用之分,必须根据八钢、气血津液、脏腑、六经等辨证用药。中医伤科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骨伤科治疗重在气血,就像妇科治疗重在治血一样。骨折患者早期重在治血,中后期则重在调理脾胃、补益肝肾。骨伤科患者必伤气血、损筋骨,而祛瘀药物多为攻伐之品,易伤脾胃,用药时必须兼顾脾胃、保护脾胃。

此外,要合理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疾病,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如开放性骨折,瘀血内存,邪毒入侵,容易郁而发热,热入营血,如单纯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难以奏效,加用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中药内服,瘀去毒散,则热退肿消。如失血过多,或体质虚弱,则应扶正祛瘀;如肿胀日久不退,骨折中后期仍然表现以血瘀为主的,则仍需活血祛瘀,配合局部理疗,等等。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中西医结合的关系。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其思维及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西医比较讲究局部的、具体的、单一的东西,而中医比较讲究整体的、共性的东西,但两者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我们应从客观规律和科学内涵的高度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互补性,取长补短,相互发展。比如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西医学有优势,它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及技术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辅助手段,可以尼补中医学直观的四诊方法之不足,提高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确率和有效率。又比如,有些疾病只有“病”,没有“症”,我们可以借鉴西医的诊疗方法进行诊治,等等。

第3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浙江省人民医院是目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疗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之一,隶属浙江省卫生厅,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

2006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浙江省望江山疗养院正式合并重组,分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南区两个部分。

目前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开设有内、外、妇、儿等40余个临床科室,建立了38个病区、20余个医技科室,核定床位1560张。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浙江省临床介入放射治疗中心、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浙江省放射质控中心、浙江省超声医学专业岗位培训中心、浙江临床检验培训中心、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和眼库等省级机构挂设在该院。

医院已经拥有浙江省胃肠病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心脏移植分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普外科、心胸外科、微创外科、放射科、危重病医学等五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心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急诊科、康复科、肿瘤内科、检验中心等八个院级重点学科;还有30余个特色学科。

重点推荐――胃肠外科

该科对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肠瘘、结肠癌、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采用围手术期“三联序贯疗法”(术前介入化疗、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使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68%,其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远端胃切除病人,该科原创性设计的残胃一十二指肠一连续性空肠间置术,能够在胃次全切除后恢复消化道生理通道,手术后病人能够更快的恢复机体营养状况,并减少手术难度。对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病人。该科采用联合化疗的p53基因治疗,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相关病人被密切随访中。此项治疗技术也居国际先进水平。

联系电话:

0571-85239988(朝晖院区)

0571-87091302(望江山院区)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创建于1931年,是省内最早创立的国立医院之一。1956年,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医院引进全省中医名家,开始了在综合性医院基础上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

医院分湖滨和下沙两个院区。设有36个临床科室及2个重症监护室,专科专病门诊154个。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专病8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重点专科专病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3个,国家级中药制剂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医疗中心10余个。医院是国家药品临床试验机构,并有12个专业被确定为临床试验专业。

重点推荐――肿瘤科、骨伤科

肿瘤科成立于1969年,是综合性医院成立肿瘤科最早的医院之一,有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浙江省医学确定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重点扶植学科,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年被定为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理基地。

本学科综合实力较强,能充分利用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种的不同,个体化选择治疗手段。开展的特色治疗主要包括:中医药配合化疗(口服、静脉、介入、瘤内注射等)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术后、放化疗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晚期肿瘤患者用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空腔器官肿瘤梗阻的支架置入及激光、冷冻治疗等。科室在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领域,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享有盛誉,其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同行领先。

骨伤科成立于1956年,目前为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是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室下设中医骨伤研究所,关节病中心和脊柱病中心及五个治疗组。中华中医药学会浙江省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浙江省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小针刀专业委员会均设在本科。

联系电话:

第4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洛阳正骨的历史是关爱生命的历史,是传承创新的历史,是创造健康人生的历史。”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长杜天信说,从医院创始人、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到第六代传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郭维淮;从全国首创的“洛阳皮瓣”,到世界首个“正骨遥控机器人”的成功;从享誉中原到闻名全国、走向世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从JCI认证成功到ISO15189实验室标准评审通过……无论走的多远,不管怎样辉煌,洛阳正骨人都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牢记着医院宗旨:以减轻患者病痛为己任,以患者满意为标准;牢记着“关爱、卓越、健康、和谐”的医院精神;一路走来,一路辉煌。

“百年老店”的“五化”战略实践

职工1225人,床位1150张;年诊疗病人20万人次,20%为省外病人;取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132项——简简单单的这组数字,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近年来“五化”战略取得的初步成果。哪“五化”?专科化、特色化、品牌化、一体化、国际化。

——坚持专科化,着力提升专科专病建设水平。即,围绕骨健康做文章,把骨科做精做细做深。

医院设立了手外显微外科、脊柱外科、上肢损伤科、膝部损伤科等38个临床专科,颈腰痛科、膝骨关节病,中医骨伤科学,非手术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病研究室分别被确定为国家局重点专科(专病)、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室。医院开展的小腿外侧肌间隙血管皮瓣——腓骨移植和带血管胫骨皮瓣移植术为国内外首创,被称为“洛阳皮瓣”,已成功开展“洛阳皮瓣”移植术2000余例。每个专科都有各自的人才梯队、科研目标和学术方向,都研制有治疗某一骨病的专门制剂。医院现有制剂7个剂型35个品种,如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桃仁膝康丸、羌归膝舒丸、地黄膝乐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有芪仲腰舒丸药械经营,治疗骨髓炎症有骨炎膏,初步形成“科有专病、病有专法、法配专药、人有专长”的良好局面。

——坚持特色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即吸纳传统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的先进技术,传承创新“平乐郭氏正骨”特色优势。

要在众多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确立自己的特色非常重要。坚持特色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多年来发展的关键要素。该院专门设立了特色手法正骨科和保守治疗颈腰痛的颈肩腰腿痛科,吸纳传统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的先进技术,传承创新“平乐郭氏正骨”特色优势,将“平乐郭氏正骨”精髓的“三原则”(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四方法”(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康复锻炼)广泛运用在中医骨伤的医疗实践中;坚持走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使医院在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骨伤疾病,内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疑难病症,药物配合治疗骨伤疾病,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等多方面,保持特色优势。如采用夹板固定等传统疗法治疗四肢骨折,采用洛阳正骨治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优质牵引法治疗颈椎病,采用大手法、中药熏洗和小针刀综合治疗骨关节病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坚持品牌化,着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即努力将“洛阳正骨”打造成享誉国内外专科医院的典范。

品牌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坚持品牌化,着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不断加大对“洛阳正骨”品牌文化的挖掘、规范、保护、管理、提升和宣传的力度,拍摄反映医院传奇历史的电视剧《大国医》,获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申报的“平乐郭氏正骨法”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院长杜天信讲,品牌战略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品牌就是实力,品牌就是未来,品牌是医院最大的无形资产,医院要注重人才培养,铸就人才品牌;坚持改革创新,打造管理品牌;突出医疗特色,提升技术品牌;加强文明建设,塑造文化品牌;挖掘人本内涵,突出服务品牌。

——坚持“一体化”,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即坚持医疗为根本,教学、科研为两翼,产业为延伸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医疗上,医院坚持“挖掘、继承、创新”的指导思想,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教学上,自1958年创建了国内第一所中医骨伤科大学——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之后,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渐走出了一条与高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层次正骨人才新路。科研上,1959年建立洛阳正骨研究所,2006年更名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拥有8个基础实验室和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医正骨》。55年来,医院以研究院为平台,充分发挥临床、教学、产业对科研的支撑,提高了科研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产业上,稳步发展河南省洛正制药厂和洛正器械厂。

为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围绕“体现中医骨伤特色”、“提升医院经营管理”、“优化病人临床诊疗”和“拓展医院服务触角”四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医疗、管理等方面建成PACS、LIS、HIS、OA等系统,手机移动办公、公文流转、财务报销等集团化远程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平台的远程数据传输,被确定为“河南省中医骨伤骨病远程会诊中心”、“全国首批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并被国家局授予“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坚持国际化,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及影响力。即用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管理医院,与国外先进医院建立“亲戚”关系,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5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传统手法:手法正骨

四肢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手法正骨治疗四肢骨折是中医传统治疗骨折常用方法。石氏手法正骨一般常以“拨伸按正、拽捏端提、按揉摇转”十二字为用。拨伸按正用于骨折整复,拽捏端提则于脱位上骱时用之,按揉摇转多用于离槽错缝、伤筋岔气。医生在施法时,掌握一个“巧”字,用巧劲使法从手出,做到瞬间一次复位成功。在临床实践中,手法正骨对上肢的大多数骨折,如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尺桡骨骨折,以及下肢踝关节骨折,一部分股骨骨折和胫腓骨折,可以达到满意复位。骨折复位之后,再采取夹板或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手法正骨治疗骨折的优点显而易见: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再结合中药,疗效非常好。由于没有切开骨折周围组织及骨膜,没有损伤破坏骨组织赖以自身修复的血液供应,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肢体功能恢复迅速、良好。

创新疗法:手法+钢板=微创

第6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近几年来,我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的领导支持下,选准“突出专科优势,加快改貌配套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路子,造大培强“梁氏正骨”特色专科以提升知名度,加快改貌配套建设以增强竞争力,使我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带动全镇卫生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连续三年在泰安市农村卫生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一、找准差距,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建院四十多年来,在几代医院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同其他许多乡镇卫生院一样,我们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卫生院自身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缺乏特色等原因造成发展后劲不足。房屋陈旧,医疗设施落后,设备老化。在医疗水平高、设备精良的市级医院和经验丰富的村级诊所的前后“夹击”下,卫生院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尽快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迅速摆脱困境,作为关系卫生院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摆在了院领导班子面前。在经过广泛考察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符合世界医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安驾庄梁氏正骨”三百年来形成的良好声誉是我院特有的无形资产,它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医院所无法比拟的。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梁氏正骨的名牌效应,造大培强这一专科龙头,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院步入良性轨道,健康发展。同时也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提高装备水平,为专科建设构建发展平台。思想认识的到位,使我们迅速确立了“以加强骨伤专科建设为突破口,形成龙头带动,以改貌配套建设为基础,提高硬件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随后,我们经过科学部署,精心组织,迅速集中力量投入到了建设中来。

二、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加快骨伤专科建设步伐

虽然梁氏正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传统优势,但在目前医学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就显得科技含量低,规模相对较小。为保证骨科建设尽快步入快车道,真正在全院起到龙头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1998年,我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安驾庄镇卫生院骨伤科发展规划》,明确了“传统引路,中西结合”的办科方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梁氏正骨传人聘为副院长,调拨2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骨科内部人事管理自主,奖金分配自主,骨科人员在晋级晋升、住房分配、参政入党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2000年,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又适时召开了由院两委和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作出了《关于加强骨伤科建设的决定》。这些文件措施的制定,为推动骨伤科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提高医疗装备水平。在卫生经费不到位,各项建设投入增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院对骨科建设一直实行财政单列,每年的骨科专项经费增幅都保持在15%以上。为提高改善骨伤科的医疗装备水平和诊疗环境,我们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骨科病房楼和手术室,配齐了骨科手术器械,更新不锈钢折叠床及橱具50件套,并全部安装了空调,购置了骨科牵引床、M-904E多功能麻醉机、自动洗片机等设备。

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群体。专科优势要靠人才去发挥,骨科特色要靠人才去体现。我们看准这一点,在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上下了大量工夫。选好人,任命梁氏正骨第十七代传人梁华兴为学科带头人,充当领头雁,搞好传帮带。大胆提拔重用一批年轻业务骨干,为骨科发展输入新鲜血液。目前,骨科医护人员已经达到了20人,人才结构趋于合理。育好人,制定详尽的《骨科人才培养计划》,在新分配学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骨科,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每年定期派出1—2人员到泰安中心医院、济南90医院及省内外知名骨埔皆航扪啊S煤萌耍瞥奥圩逝疟病钡木晒勰睿岢秩稳宋ㄏ汀⑽ú攀怯茫杂姓娌攀笛У囊滴窆歉裳沟W樱ɡ攀钟茫鞘共呕峁┕憷杼ā=改辏以航鲇糜诠强迫嗽迸嘌怠⒔萄Э蒲小⒊晒崩木丫痛锏?5万元。骨科大夫孙波从济南进修回来后,大胆实践,将所学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带动骨外手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骨科病房护士长张蕾年仅23岁,但她扎实肯干,团结带领全科同志创造性工作,连续两年被授予“肥城市十佳护士”、“泰安市优秀护士”的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努力,我院高素质、业务精、年轻化的骨伤科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为骨科技术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2000年我们将骨伤科做为试点,并逐步向全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以岗定人、择优录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对竞争岗位、任职条件、选拔程序做了详细规定。经过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面试答辩、民主测评后择优上岗,每两年一个聘期,保持聘任动态性。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我们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坚持“想闲无钱,劳动有酬,多劳多得,向一线倾斜”,科室每个人的效益工资与个人工作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相挂钩。改革后,收入高的同志每月能达到两千多元,低的仅能拿到几百元的基本工资。在骨伤科试点成功后,我们又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全院推开,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实行合同制管理,对行政后勤科室实行“岗位目标得分考评责任制”,临床医技科室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充分发挥出了每个岗位的最大潜能。

五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我们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梁氏正骨的知名度。先后在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电台、《山东卫生报》、《泰安卫生》等多家新闻媒体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去年初,我们还专门建成了骨伤科网站,全球用户只要登录国际互联网,就能轻松浏览到梁氏正骨的有关信息。

“突出专科,培植龙头”的工作思路,使骨伤科在几年时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我院骨科门诊量达到30800人次,占全院门诊量的38%,收住院1060人次,占全院住院量的67%,床位使用率达92.3%,业务收入突破300万元,占全院总收入的46.5%。梁氏正骨的牌子越来越响,接诊范围辐射6省16地50多个县市区,梁氏膏药也远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为海外人士带去福音。

三、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全面实施改貌配套工程。

在实施改貌配套工作中,我们以“外塑形象,增强后劲”为出发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标准,对医院医疗区和生活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基础建设方面,1998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了以门诊楼和病房改造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建成了开放式中西药房;1999年投资400万元,完成了以病房楼和康复楼建设为主体的二期改貌工程,率先完成了泰安市卫生局下达的第二轮改貌配套任务;2000年又对门诊楼进行了外部装修改造,建成了风格别致的绿地广场,使整个院容院貌有了很大改观;2001年重点抓好“安居”工程,建起了面积320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职工宿舍楼。在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近几年先后投资120万元,购置了F-820血液分析仪、C980C电解质分析仪、CX—9000B超、美高仪心脏工作站、SDN-660脑电地形图仪、LH2802胎儿监护仪、三氧消毒机、自控式洗胃机等一批高新医疗设备。安装空调120台,更新升降式不锈钢病床、全棕床垫100件套。购进南京依维柯救护车,改善了医疗服务条件。配置了一批IBM电脑,实行了微机系统化管理。医院技术装备力量进一步增强。

在搞好院内改貌建设的同时,我们结合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加强了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全镇的村级卫生所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将每村一室合并为15处卫生所。卫生所由村里提供房屋,镇里适当扶持,镇、村、院共同建设。针对原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普遍不高的实际,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谁建设,谁受益”的办法,哪个村工作力度大,建设标准高,就把卫生所设在哪里,充分调动了各村投资建所的积极性,加快了改貌建设的步伐。人口只有800人的西江村经济并不发达,但村两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筹资4万元,将原村委大院重新装修改造,屋内吊顶,铺地面砖,墙壁刮瓷,外墙贴墙面砖,改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卫生所,切实为村民解决了看病就医的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全镇各级的共同努力下,目前15处卫生所已顺利完成了改貌任务,并全部达到了第二轮改貌建设的标准要求。

第7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关键词】 肩周炎;非手术治疗;综述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软组织(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肩周炎是骨伤科诊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肩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根据其临床表F和古代医籍的描述,可归属于“漏肩风”“肩凝证”等范畴[1]。国内外研究报道本病发病率为2%~5%[2],主要发病年龄为40~70岁,其中又以50岁左右为多发,女性多于男性(约3U1)。初期患者以肩部疼痛为主,或仅有肩部轻微隐痛和束缚感等不适;继则关节活动逐渐受限,疼痛渐加重,以夜间为甚;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和周围肌肉萎缩,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如今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繁多,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各异。

1 药物治疗

1.1 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发病多因肝肾亏损,气血亏虚,腠理不固,加之外伤、慢性劳损、复感风寒湿邪而致病。本病临床上多虚实夹杂,初病以实证为主,久病多以虚证为主,故治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法[3]。临床治疗应结合具体辨证用药,有内服、外用熏洗等方式。王永伏等[4]采用当归四逆汤内服治疗肩周炎50例,总有效率为92%。查阅近几年文献,中药外治法治疗肩周炎亦取得良好疗效。中药局部熏洗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强筋健骨的疗效。吕林英[5]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贴敷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并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功能锻炼(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西药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目前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其特点是见效快,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能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炎症、肿胀等症状;但NSAIDs疗效有限,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并且此类药物的使用容易造成胃肠道损害。据研究报道,83.3%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和20.8%的消化性溃疡与NSAIDs有关,其中中老年人占50%以上,所以有胃肠病史者及老年患者需谨慎使用[6]。近年来,临床上常联合肌松剂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疗效。张欣泰[7]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盐酸乙哌立松联合萘丁美酮治疗,B组采用萘丁美酮治疗,连续治疗4周,A组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高于B组的64.44%,且前者不良反应较小。明江华等[8]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盐酸乙哌立松联合扶他林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扶他林治疗),每组40例,连续治疗3周,联合用药组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 针灸治疗

2.1 选 穴 针灸是目前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中医经络辨证,肩周炎病位在肩部经筋,与手三阳、手太阴等经络密切相关,故治疗上常选用局部穴位或配合远端取穴达到通经活络止痛之效。唐宏亮等[9]对“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肩三针”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口服布洛芬、普通针刺及静滴B-七叶皂苷钠联合理疗等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郭庆广[10]采用条口透承山(单侧取健侧,双侧患病取双侧)配合针刺患侧肩k、肩s、肩贞、天宗、合谷、曲池穴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0.6%。查阅近几年文献,也有研究表明通过选用养老穴、肩痛穴、鱼肩穴等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11-13]。

2.2 刺 法 《灵枢・官针》中记载刺法有针对五脏相关病变提出的“五刺”,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有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治疗肩周炎的刺法主要涉及合谷刺、恢刺、齐刺、巨刺等。马俊飞[14]采用阿是穴合谷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患者42例,

总有效率为95.2%。王孝艳等[15]采用恢刺法治疗急性肩周炎患者50例,恢刺患侧阳陵泉、阿是穴,每日1次,2周后判定其疗效,总有效率为100%。王黎等[16]采用齐刺温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30例,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8次,总有效率为96.67%。袁庆东等[17]将15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治疗组予针刺健侧条口穴配合患侧肩关节运动,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患侧肩s、肩k、肩前、肩贞及阿是穴,疗程相同,治疗组VAS、CM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灸 法 灸法是以艾叶等药物作为材料,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熨、烧灼,借温热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广泛运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凝等疾病,疗效显著。

2.3.1 艾条灸 郭红波等[18]采用热敏灸治疗肩周炎患者23例,总有效率为95.65%,并且8周后随访无复发。

2.3.2 艾炷灸 许凯声等[19]将8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盐灸组(采用竹圈盐治疗)和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每组43例,结果盐灸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即刻镇痛效应和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均优于电针组,且远期疗效良好。

2.3.3 温针灸 叶玲等[20]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91例,每日1次,治疗20次后治愈率为79.1%,治疗30次后治愈率为91.2%。

2.4 现代针灸疗法 孙华堂等[21]采用减压放血针加电针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结果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临床疗效显著。刺血法治疗本病,疏通经脉中凝滞之气血,祛瘀生新,通则不痛,符合针灸“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电针则通过脉冲刺激达到促进代谢、改善循环、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近几年也有相关文献报道,通过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腹针、平衡针等治疗肩周炎,均取得满意疗效[12,22-24]。

3 手法治疗

《素问・血气行志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雍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这些记载都说明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手法通过机械性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减少炎性致痛物质堆积,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促进肌肉组织修复和生物力学功能恢复等作用。近几年文献报道,通过单纯手法或者结合针灸、拔罐、中药等其他手段治疗本病均取得较好疗效。滕永财等[25]依照肩关节三种功能采用两种卧位推拿治疗肩周炎患者100例,总有效率为98%。推拿的疗效与手法的作用力大小、方向、压强及感应密切相关,卧位推拿较传统坐位推拿可以更好地使患者放松肩部肌肉,减少与施术者作用力相抵抗,使手法更具渗透作用。同时卧位容易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运动,减少患者因疼痛产生的躲避行为,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谢凌峰等[26]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结果表明,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轻肩关节的疼痛程度及提高功能状况。

4 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肩周炎能够对肩部病灶直接进行松解、剥离,消除或减轻受压的神经血管,增加局部氧供、血供,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代谢和损伤组织的再修复,从而达到恢复肩关节的力学平衡、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的目的[27]。苏小军等[28]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采用针刀治疗)和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每组30例,结果针刀组显愈率为86.67%,明显高于针刺组的66.67%;且针刀组疼痛VAS评分、Constant评分均优于针刺组(P < 0.05)。冯军平等[27]将13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治疗组予小针刀痛点松解治疗,对照组予局部痛点封闭治疗,2组治疗后均配合患肩推拿、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5 物理疗法

临床上物理疗法主要包括超短波、蜡疗、热疗、磁疗、光疗、微波、冲击波疗法等,特别是随着体外冲击波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拓展了其在骨伤科领域的适应证,在治疗骨骼肌方面取得良好疗

效[29]。冲击波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机械性刺激,诱导活体组织内的生物学效应,如促进组织再生、伤口愈合、血管生成、抗炎等[30]。其治疗肩周炎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致痛因子释放及促进组织再生及修复的作用。Vahdatpour等[31]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结果显示,冲击波治疗组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以及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外旋活动度等方面的效均优于对照组,在恢复日常活动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6 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治疗肩周炎多选择在局部痛点或者关节腔内进行注射,也有利多卡因等物进行臂丛神经阻滞,以缓解肩部疼痛和肌痉挛。常用注射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局麻药物为主,如地塞米松、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等注射液。临床上单独使用封闭疗法往往有远期疗效欠佳、对病程长者效果不明显等不足,故常联合其他疗法。杜海峡等[32]将5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封闭治疗)和治疗组(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封闭加臭氧注射治疗),每组27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5.2%;且治疗组远期疗效更佳。国外研究表明,臭氧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阻断痛觉信号传递,达到镇痛的目的[33];同时作为强氧化剂,可以拮抗过量氧化物、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加速炎症因子代谢、增加局部血供和氧供,故此可能为局部封闭结合臭氧注射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因素。

7 功能锻炼

早期肩周炎患者因疼痛和肌痉挛而减少关节活动,易造成后期关节活动受限、粘连加重,不利于关节功能恢复。临床上常用功能锻炼方法有爬墙法、划圈锻炼法、摸耳法、外旋运动法等。张海廷等[34]将接受综合治疗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治疗后有无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及肩周疼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遵嘱功能锻炼)在关节功能以及肩周疼痛改善方面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非遵嘱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起到松解粘连、缓解肌肉挛缩、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再粘连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8 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结合应用于临床,主要是为了发挥联合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李军等[35]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 < 0.05);且观察组在症状积分、肩部VAS及ROM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赵晗等[36]采用小针刀和TDP神灯配合关节松动术、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68例,总有效率为83.33%。张彦丽等[37]通过回顾性分析采用被动运动关节类手法结合温针灸、微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联合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温针灸结合微波理疗组。

9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临床上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众多,但单一疗法各有优劣,例如口服NSAIDs虽然改善疼痛症状疗效显著,但仅能对症治疗,且副作用明显,不宜长期使用;中药内服虽然远期疗效明显,但需长期服药,并且短期内对肩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不明显等。然而,综合疗法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疗效优于单一疗法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如何充分发挥单一疗法各自的优势,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目前临床研究尚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及疗效评价标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10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肩关节周围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3-75.

[2] Leesa M Galatz.肩肘外科学[M].3版.崔国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510-512.

[3] 陈传榜,李满意,王淑静,等.肩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2):49-56.

[4] 王永伏,吕大鹏,孙国锋.当归四逆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12):1839-1842.

[5] 吕林英.中药熏洗配合穴位贴敷及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4):415-416.

[6] 杜时雨.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6):8-11.

[7] 张欣泰.萘丁美酮单用与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药业,2014,23(15):118-119.

[8] 明江华,贾芝和,马永刚.盐酸乙哌立松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6):372-374.

[9] 唐宏亮,卢栋明,黎丽群,等.“肩三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933-936.

[10] 郭庆广.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肩周炎12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6,8(8):32-34.

[11] 吕妮娜,易辉,于水英.针刺养老穴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9):115-116.

[12] 王庆章.肩痛穴平衡针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50例[J].四川中医,2014,32(12):144-146.

[13] 韩晓辉,王真真.针刺“鱼肩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即时止痛效果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10):1082.

[14] 马俊飞.阿是穴合谷刺配合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4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95-97.

[15] 王孝艳,张轶鸣,贾延涛,等.恢刺法治疗急性肩周炎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4):37-39.

[16] 王黎,张心开.齐刺温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7):157-159.

[17] 袁庆东,冯晓东,李佳,等.巨刺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21(1):68-70.

[18] 郭红波,潘洁玲.热敏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5):112-113.

[19] 许凯声,黄漫为,姚丽英,等.竹圈盐灸治疗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1):77-80.

[20] 叶玲,李国灿.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较[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306-307.

[21] 孙华堂,万欢,张录杰,等.减压放血针加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9):933-937.

[22] 郭国英.肩痛穴微创埋线治疗肩周炎120例[J].中国针灸,2015,35(S1):21-22.

[23] 徐炳国,王晶,戴丽娟.丹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肩周炎[J].中国康复,2011,26(6):430-431.

[24] 杨然,刘云霞.薄氏腹针疗法分期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1):26-30.

[25] 滕永财,张颖颖.依照肩关节三种功能采用两种卧位推拿治疗肩周炎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2):18-19.

[26] 谢凌锋,黄晓琳,岳翔,等.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5):476-478.

[27] 冯军平,王承祥.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2):42-43.

[28] K小军,王海东.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2):77-80.

[29] 巩彦龙,宋敏,刘涛,等.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4):70-73.

[30] Cheng JH,Wang CJ.Biological mechanism of shockwave in bone[J].Int J Surg,2015,24(Pt B):143-146.

[31] Vahdatpour B,Taheri P,Zade AZ,et al.Efficacy of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in frozen shoulder[J].Int J Prev Med,2014,5(7):875-881.

[32] 杜海峡,肖文庆,程立军,等.局部封闭加臭氧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7):35-36.

[33] Bocci V,Borrelli E,Zanardi I,et al.The usefulness of ozone treatment in spinal pain[J].Drug Des Devel Ther,2015,21(9):2677-2685.

[34] 张海廷,何梅.功能锻炼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6,34(4):167-168.

[35] 李军,胡S霞.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6,15(4):46-48.

[36] 赵晗,王秀华.小针刀与TDP神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218-220.

第8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关键词】 中西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6-02

在众多临床医学人才从学校踏入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即临床实习,这一阶段是对医学人员在学校所学医学知识的回顾、巩固和提升,直接关系着医学人员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广应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逐渐的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这就迫切的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1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是临床实习人员的指导人员,直接决定了临床实习人员的水平高低。这不仅仅是说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包括了职业道德素养。为此,我科成立了专门的临床教学小组,通过和院领导协商选调医院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医师担任教学老师,并详细的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责临床带教工作的具体任务及考核的负责人员和权利范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将教学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创建了一支具备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知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引入了多种教学实际案例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安排一部分时间作为交流时间,让教师和学员自由的进行自由交流、解答疑问等等,从教学架构的全面规划到细节处理,综合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 加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

如今,很多的检查诊断尤其是在骨科中都依赖于仪器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虽然这些仪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但是过度的依赖辅助检查就会降低临床医师的物理检查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此,我院在进行中西医结合骨科科学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内容,意图让实习人员熟练的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没有仪器或者仪器损坏的情况也能够进行诊断,防止在实际工作中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其中基本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换药、拆线、牵引、清创、石膏、骨折手法复位的原则[2],让实习医生熟悉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技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操作结合起来,既巩固学员的理论知识,又能强化学员的操作技能。

3 加强中西医结合教学

中西医结合教学是我院开展临床教学中的重点部分,而在同步进行两种医学教学的时候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容易给学员产生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掌握教学技巧,将两种医疗科学的优势发挥出来,对比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对比以加强学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鉴于此,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坚持“中西医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要求实习医生掌握骨伤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技术和优缺点。既学习日常包扎、石膏等操作技能,又进行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技术闭合复位穿针等基础治疗手段教学。在讲授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时候容易中医发展的教学,并通过一些实例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3]。

4 加强教学查房

查房是教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对教学查房进行了深入的改进,将传统的查房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将学员的被动思考地位转为主动思考地位,让学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并结合着自身的知识对患者的病因、诊断等相关信息进行思考和总结,再由带教老师进行评判和就诊;同时重点介绍有关诊疗方面的前沿知识,影像技术的诊断,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的意义等。在查房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员自主思考、灵活应变,最后再结合自身的经典案例进行统一的归纳总结,帮助学员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吸取教训,开阔眼界,提高实习医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加强学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教育

俗话说,一个医生最重要的不是医术,而是医德。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期。也是医学生医德医风、职业素养初步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要培养学员小心、谨慎的工作态度,不能以为自己的技能很熟练,居高自傲;另外是要树立良好的责任心,视患者为自己的家人,急患者之所急,真诚的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6 小 结

临床实习是医学人员迈向实际临床诊治岗位的最后学习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员对医学的认识和医学技能的掌握情况。这就需要带教老师提高重视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输送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军,李郑,林马坚,等.骨伤康复医院放射科临床教学管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2,03(3):47-48.

第9篇:中医骨伤科优势范文

关键词:名老中医;李金学教授;颈性眩晕;经验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99-0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或“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所有颈椎病的 20%,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其病因多为颈部外伤或长期颈部劳损致颈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颈椎骨质增生,椎体失稳、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收缩,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到前庭平衡器官的供血、供氧,最终表现出以眩晕为主的一系列症状[2]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和视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可伴见颈项部困痛僵硬等。

1 诊断标准

参 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诊断标准制定:① 眩晕、恶心欲呕,常因颈部变化,如头部过度旋转屈曲等诱发或加剧;② 旋颈试验阳性;③X 线片或 CT 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有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关节失稳等退行性变化。④ 经颅多普勒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⑤排除眼源性、耳源性眩晕以及其它血液、颅脑占位及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眩晕。

2 治疗方法

李老指出颈性眩晕也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该病多由肝阳偏亢,脉络闭阻等引起,治宜平肝潜阳,解肌通络。自拟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方:

天麻9g 钩藤12g 葛根12g 黄芩8g

白芷10g 元胡10g 8g 防风6g

当归12g

水煎或免煎颗粒早晚分服。

可同时静点灯盏花素注射液。

颈部僵硬者可服用复方氯唑沙宗片。

善后可服用天麻壮骨丸。

【典型病例】

张某,女,41岁。2013年6月5日就诊。

主诉: 头晕颈痛三天。

初诊: 患者因熬夜后突然出现头晕,恶心未吐,转头加重,数次转头险些摔倒,行走需人搀扶。内科检查后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给予静点天麻素,初始时头晕略好转,三天后头晕如故。遂来骨伤科门诊求治。症见:头晕颈痛,转头加重,伴恶心,无上肢疼痛或麻木。查:血压正常;颈项肌肉紧张,压痛明显;旋颈试验阳性;体胖,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脉弦滑。X线片提示:颈曲反弓;TCD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诊为:颈性眩晕。给予颈性眩晕经验方加减治疗。

天麻9g 钩藤12g 葛根12g 黄芩8g

白芷10g 元胡10g 8g 防风6g

当归12g 干姜9g

中药免煎颗粒3付早晚分服。

复诊:患者诉服用第一付后头晕明显减轻,能独立行走,能转头。查体:颈项肌肉略紧张,旋颈试验(±)。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五付。

再诊:患者诉在服用三付后头晕颈痛完全消失。无特殊不适,剩下药物未服用,随诊3个月,未再复发。

3 讨论

3.1 关于颈性眩晕的认识: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有很多相关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亦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因此,眩晕病位虽在清窍,但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挟风痰上扰清窍而致眩晕。所以肝肾亏虚是颈性眩晕的根本病机。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全血粘度增高是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减慢,血液呈浓、黏、凝聚状态。这些变化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是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4]。

4 心得体会

4.1 李老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主要还是症状和体征诊断,只要符合眩晕、 恶心欲呕与颈部变化有关;旋颈试验阳性,只要符合中医辨证就可按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中药治疗。不必X线片、TCD都检查都符合后再治疗(当然要鉴别除外耳源性、眼源性眩晕、高血压、颅内肿瘤等疾病)。

4.2 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方解析: 李老老根据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及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制定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处方。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清热止眩;当归、延胡索、防风、白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清肝降火;葛根、黄芩清热解肌,诸药共奏平肝潜阳、活血解痉、通络祛痛之功。收效甚佳。

李老运用经验方也不是一成不变,辨证加减永远是中医的灵魂。如患者有体胖,便溏等脾虚症状,加干姜、白术;合并气虚加黄芪、党参;合并血虚加当归;合并阴虚者加熟地或生地;合并阳虚者加附子;合并痰浊加半夏、白术;合并血瘀加三七;肩背痛重者加羌活;等等。

4.3 经验方中药物的现代药理作用:本方中葛根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葛根素及多种异黄酮。葛根素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管袢形态、襻周状态和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定量,使微血管扩张、微循环灌注增加[5]。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血小板中5一HT的释放,从而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高黏状态[6]。葛根素对脑缺血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脑微循环[7]- [9]。钩藤中的钩藤碱(Rhy)静脉注射可抑制实验性静脉血栓及脑血栓的形成。Rhy不影响血小板利用外源性花生四烯酸(AA)合成血栓烷A2(TXA2),但可抑制胶原诱导TXA2的生成;对正常血小板内cAMP浓度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剂如凝血酶、ADP等所引起的血小板内CA―P的下降。浓度为0.65~1.30mmol/L时可抑制ADP及胶原所诱导的血小板因子的释放和活化。 这些提示钩藤碱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机理与抑制血小板膜释放AA等活性物质有关[10]。当归挥发油成分正丁烯基苯酚和藁本内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1]。李敏等[12]观察当归挥发油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归挥发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当归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电荷而促进细胞解聚,降低血液粘度[13]。延胡索具有明显镇痛、镇静和催眠作用,并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最强,其镇痛作用通过阻滞脊髓以上D:受体实现[14]。前人研究表明,防风中所含有的色原酮类成分,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防风提取物及色原酮类单体成分均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的报道[15]。临床观察表明,天麻及天麻素可以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微血管及小动脉,增加微循环血流量。具有一定镇静、安神和镇痛等抑制中枢的作用。能明显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白芷具有舒张动脉血管、加快血液流动、改变血液性质、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经验方在药物机理上可以有效缓解颈部血管痉挛,一定程度上使椎动脉血管内径增粗,血流加快,颈部血流量增加;同时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从而达到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

4.4 关于剂型改变: 中药常规是使用汤剂,需要有时间煎煮,并要掌握煎药的方法。现在生活节奏快,自己煎药常常有一定困难,并且携带不方便,给中药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中药免煎颗粒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经过临床验证,效果较好,值得根据情况使用。

4.5 关于灯盏花素注射液的认识: 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通常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但李老通过临床发现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遂作为临床治疗的的一种方法,可单独或合并使用。究其药理原因,灯盏花素具有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脑供血的作用。故对顽固性颈周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缺血及伴有微循环障碍的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4.6 关于天麻壮骨丸的应用: 天麻壮骨丸中含有天麻、独活、豹骨、人参、细辛、鹿茸、杜仲、五加皮、秦艽、签草、防风、当归、川芎、防己、桑枝、白芷、藁本、羌活、老鹤草、常春藤等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肝肾,强腰膝的作用,是后期善后治疗的较好药物。

4.7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常需完善颈椎X线片检查后方能降低手法的风险。而中药治疗,只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即能有效治疗。当然,如果手法和中药结合效果会更佳。

5 结语

我在跟师学习期间,亲自目睹了李老治疗骨伤疾病的独特疗效,并亲聆教诲, 对其骨伤科疾病经验方组方原则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每味药的独特功效及加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努力想达到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对经验方的整理及继承后,使其更容易推广和普及,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Binder AI.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neck pain.BMJ,2007,334(7592): 527531.

[2] 兰怡,肖引,张炜.针刺配合蠲痹汤治疗颈性眩晕40例[J].陕西中医,2010,31(3):350.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5.

[4] 陈军,李静.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2028 - 2029.

[5] 高桂琴,李清,陈俊.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6,16(3):31―32.

[6] 乙芳,龚新环,等,彩色多普勒对椎动脉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学杂志,1998.14(11);47-50.

[7] 张蕊。高尔,殷玉水.葛根素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J] 中颈椎病冲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国麻醉与镇痛.2000;2(4):241~243.

[8] 闰和美,苏春霞.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4):360~361.

[9] 李秋元.葛根紊注射液对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和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6(13):12.

[10]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钩藤碱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1):8.

[11] 严晓红,欧阳静萍,徐淑玲,等。. 当归对低密度脂蛋白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20(3:):181-183.

[12] 李敏,孙虹,李琰,等.不同产地当归对血小板凝集及凝血时间活性的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2):47―50.

[13] 王亚平.重庆医药[J].1989,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