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第1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摘要】中医、西医治疗痛风方法有很多种,在效果上也很显著。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方法角度进行探析,从中西医结合角度上扬长避短,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04-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病逐渐增多。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具体说与人体中尿酸代谢失衡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食物中含有嘌呤,而嘌呤又能分解合成为尿酸,人食用含嘌呤的食物过多就会使人体产生过量的尿酸无法排泄,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还能引起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并发症。1.中医治疗痛风

从中医的角度看,痛风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外因、诱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受内寒湿热之邪。诱因主要是正虚邪侵或邪滞经脉之时复加过度劳累,七情致伤,内耗正气,或饮食不节,酗酒、厚味,损伤脾胃,内生痰浊愈甚或复感外伤均可加重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诱发本病。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正气亏虚。禀赋不足阴阳失衡则累及其他脏腑。正气不足致身体虚弱,以上内因再加外因和诱因相加则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明代张景岳认为“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杂病广要·历节》中有“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痛风及自虎飞尸之类是也”和“痛风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为新受之邪,宜五积散”的引述。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并认为痰、湿、瘀为痛风之标,脾肾亏虚为痛风之本。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现代中医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3个病期和13种类型治疗,分别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痰(湿)阻血瘀型、血热毒侵型、肝郁乘脾型、脾虚湿阻型、肝肾亏虚型、湿痹稽留型、脾胃虚弱型、瘀血型、脾虚湿滞型、正虚邪恋型、脾肾不足型。本病在急性发作期,病人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汤。慢性期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除了中药治疗本病,中医还常采用针灸疗法:主要分为体针疗法、耳针疗法以及穴位注射疗法等,其中体针疗法则需根据下焦湿热证,淤血阻络证,痰热挟风证,气血两虚证等辩证情况,实施相应的穴位和相应的疗程治疗。重庆同康骨科医院痛风攻关小组对该病进行研究分型,经辨证论治总结出以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穴位注射、饮食调整的五步平衡疗法。此疗法急性期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主,慢性期祛风除湿、涤痰化瘀、调补肝肾、通络止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该疗法为中医药治法,无毒副作用,无痛苦,病人易接受。大多服药治疗1周即见效,表现为症状减轻,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2.西医治疗痛风

西医认为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治疗大多缺乏病因治疗,无根治办法。

西医认为痛风是基于尿酸高,且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而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目前,西医的治疗一方面是西药治疗,一方面是手术治疗。药物主要有炎症干扰类的如秋水仙碱、非甾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还有降尿酸药物,包括尿酸促排药和抑制尿酸生成类以及双重药理作用类药物。对于摘除影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的痛风结节、处理伴有窦道的皮肤溃疡、除去巨大的尿酸盐沉积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固定疼痛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切除无法挽救的坏死指趾或矫正畸形指趾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宜在血清尿酸正常后施行。

西医要求所有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发生,饮食方面要求患者进食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禁止饮酒,避免饱餐。另外注意多饮水,保持尿量。3.临床中西医结合的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在国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结合了两种医学的长处,还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中医讲究辨证,西医讲究对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结合了病患的体质因素,便于对症施治,全面的消除痛风病发的根基;西医的对症快速则有效地降低病患的痛苦,并达到消炎的效果和目的。

辽宁阜新中医医院采用方法是在运用秋水仙碱的基础上,对照病患配以中医治疗。如对于火毒炽盛、胃阴不足的患者,采用四妙散加益胃汤加减治疗。也有医家用白虎桂枝汤、四妙丸合桃红饮配以西药消炎痛如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片等。医者尹显华在痛风急性期用西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双氯酚酸钠等药减轻病人的疼痛,中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患者疼痛剧烈时,加葛根、山慈菇,大黄、元胡、黄柏、血通等。而在非发作期,也就是中医讲的血瘀型、肾脾两虚血瘀型。西药治疗主要用降尿酸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如别嘌呤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肾脏排尿酸多的痛风病人,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磺吡酮等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肾脏排尿酸障碍、痛风结节较多、尿酸池明显增大者以及对别嘌呤有不良反应者。中药用身痛逐瘀汤或大活洛丸,湿邪重者加滑石、猪苓、泽泻,若面色白、体质虚弱、脉搏细数、舌质淡用三痹汤或八珍汤气血双补、补肾健脾、若皮肤发凉、肤色苍白加制附子、桂枝,肾阳虚者加羊藿、肉桂。医家赵晓刚用白虎桂枝汤并渗湿利水加减,配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高粘血症的患者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张炳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西药别嘌呤醇、痛风利仙、或者用消炎痛配合重要涤痰逐瘀汤,如有大便密结者配合大黄,再予四苓化瘀汤。段化瑞等用痛风饮为基本方,关节热痛重加牡丹皮、忍冬藤、尿酸盐结石加半夏、夏枯草;舌苔黄腻加厚朴,配予秋水仙碱,布落芬等西药治疗。对于痛风性肾病,陆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药用济生肾气丸配合参苓白术散(由附子、桂枝、甘草、砂仁、车前子、党参、白术、怀山药、山茱萸等组成),西医用秋水仙碱。

综上述案例,这些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病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可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切记要结合病患体质等方面的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记录,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减小病患痛苦,达到预期疗效。参考文献

第2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辩证治疗 中西医治疗 临床思路

【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81-01

从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基因遗传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1、临床诊断和分级

目前研究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我国基本采用了 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根据血压水平,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把高血压又分为1、2、3级。按中医理论也分为轻、中、重型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途径

关于高血压防治,JNC-Ⅵ的新观点强调:(1)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是全身多脏器病变;(2)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决定治疗方法,而不是仅根据过去靶器官损害分期法进行治疗;(3)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4)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5)任何年龄(即使老年人)降压均有益,若能适应,血压应尽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组决定治疗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戒烟;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g);限酒;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多食含钾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应减肥。

2.2、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较少副作用。

2.3、中医治疗途径

①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其获取疗效的关键。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也不例外。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失眠、便秘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如偏阴,性格特征如急躁,个人嗜好如饮酒。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

②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同辨证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不容忽视。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偏寒),寒证高血压用杜仲(偏温)可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

③对因治疗: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 发展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阶段,或以抗西药副作用的中药治疗即是对因治疗。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中药在调节脂类代谢以及控制或减轻血压对脏器的损害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对症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或头晕头痛,或便秘耳鸣,或兼而有之。可参照辨证辨病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西药处理有时会因病情复杂,药物间禁忌而受到种种限制。此时,中药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如葛根既降压又治耳鸣;便秘可用决明子,莱菔子或防风通圣丸。

⑤综合治疗:加强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改善心理卫生健康保 ( 持乐观豁达心情)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药浴足,耳穴贴压,药物枕及针灸理疗等应用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减少用药,而且可多方面调动机体的潜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选择

3.1、择善用药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

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

3.2、联合用药

由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逆转结构异常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参与,如内皮细胞损伤,血脂紊乱,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过剩等。西药只能针对上述某一病因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发挥其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中西医联合应用,特别是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会更突出。

【结论】中医中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疗效上看,可以弥补西药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前景广阔,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与发掘。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临床实践上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寻找高血压治疗上的盲区, 尽可能全方位多侧面的发挥,扩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与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宇清,刘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2l)

[2] 赵耀东,李军;活血化瘀与脑出血急性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04)

第3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药结合;痤疮;思路;方法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用化学药物治疗,能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体,起效快,但大多毒副作用明显。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并有食管炎和食管溃疡的报道,可致肝毒性、胰腺炎、过敏反应、斑丘疹、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加重,过敏性休克,哮喘,光敏、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头痛、视神经水肿、二重感染、维生素缺乏、真菌繁殖、口干、咽炎、口角炎和舌炎等。氨苯砜可引起恶心、上腹不适、纳差、头痛、头晕、失眠、无力、贫血、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药疹、剥脱性皮炎、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单核细胞增多、肾炎、神经精神等损害。异维A酸、维胺酯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皮疹、掌跖脱皮、瘀斑、继发感染、口腔粘膜干燥、疼痛、结合膜炎,严重者角膜混烛、视力障碍、视水肿,头痛、头晕、抑郁、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疼痛、胃肠道症状、鼻衄等;妊娠服药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加快、肝酶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下降等。其它化学药物亦然。选用天然药物治疗,相对安全,可以避免以上的毒副反应,但起效慢,疗程长,患者缺乏耐心,易半途停治。探索起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随着人们对痤疮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已出现中西医药并用的诊治思路与疗法,有一定的优势。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女性平均23.2岁(14~35岁),男性平均25.6岁(12~36岁),总平均年龄为24.3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16个月。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痤疮诊断标准"。分级:1级(轻度)21例,有粉刺,有少量丘疹和脓疱。2级(中度偏轻)17例,有粉刺,伴有中等量的丘疹和脓疱。3级(中度偏重)5例,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损害,有少数结节。4级(重度)3例,既有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又有结节、囊肿,并有疼痛。

2 治疗方法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

2.1西医药 根据病损程度,分级用药。1级(轻度)痤疮:炎症丘疹用多西环素0.1g,2次/d,1w后减至1次/d。2~3级(中度)痤疮:炎症用多西环素(用法同上)。皮脂过多用维胺酯50mg,3次/d。4级(重度)痤疮:用罗红霉素0.15g,2次/d。维胺酯50mg,3次/d。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查肝功能。

2.2中医药 根据症候表现,辨证论治。

2.2.1肝火上炎证11例,症见:丘疹红肿疼痛,月经前期多发或症情明显加重,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疏肝降火,轻者用丹栀逍遥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重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2.2胃肠燥热证8例,症见:丘疹红肿疼痛,面部烘热,口臭明显,吞酸嘈杂,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齿衄,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胃泻热,通腑排毒,轻者用清胃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重者加用三黄泻心汤或承气汤。

2.2.3肺经风热证13例,症见: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清肺疏风,方选枇杷清肺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2.4湿热蕴结证9例,症见:皮损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方选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2.5痰湿瘀滞证5例,症见: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方选二陈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各个证型均合用外治法:局部清洗后,外敷消痤散,1次/晚。

2.3治疗结果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消退30%以上;无效:皮疹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治疗4w后,痊愈18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8w后,痊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

3 讨论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青春期男女发病率最高。痤疮俗称"粉刺",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在面部出现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个别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也常在背部、前胸部出现,甚至范围更大。西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与内分泌、毛囊角化过度、角栓形式、皮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有关,其病理基础是皮脂腺快速发育和皮脂过量分泌、饮食不节、情绪紧张及某些化学因子可加剧病情。聚合性痤疮多在瘢痕疙瘩体质基础上发生,是重度痤疮,好发于青年男性,病程可达数年,皮损见于面部、颈部、背部、前臂、腰部、臀部,皮损为双头与多头大粉刺,有窦道形成的脓疡、囊肿,流出恶臭的脓性分泌物,损害多发,形成瘢痕痤疮样肿块,也可见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化脓性汗腺炎。治疗应先选择抗菌药物,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甲氧苄啶、替硝唑、利福平等。如果四环素疗效差则改用罗红霉素。氨苯砜有抗炎作用,但较易产生副作用,需定期化验血常规、肝功能。氨苯砜不要与利福平同时应用,避免利福平增加氨苯砜的不良反应。炎症明显亦可加用小量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皮脂过多可加用异维A酸或维胺酯,但须停用四环素,改用红霉素。暴发性痤疮是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临床症状为急性发作,全身不适,有贫血、体重下降,肌肉、骨骼、关节痛,厌食。皮损多为囊肿性溃疡,痛性炎性结节及囊肿,治疗选择泼尼松、四环素,血常规正常者可加用氨苯砜。女性高雄激素痤疮系多囊卵巢综合征痤疮以及月经前加重或成人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对一般常规治疗乏效,病程持续时间长,面部皮脂分泌多,皮肤粗糙,毛孔大,有白头、黑头粉刺,以炎性丘疹为主,伴有结节、囊肿、破溃,有溢脓,并形成瘢痕,有时出现多毛、雄激素脱发、月经周期紊乱。鼻唇沟及鼻翼两侧持续性潮红,皮肤男性化。可选择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如达英-35或螺内酯。也可酌情选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可抑制肾上腺和卵巢产生雄激素,防止反跳,好转后逐渐减量。大量皮质类固醇有抗炎作用,小量则有抗雄激素作用。丹参酮有抗雄激素作用和温和的雌激素作用,也可使用。

痤疮在中医古籍中称为"肺风",与肝火、胃热、肺热、血热、瘀滞、湿浊有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认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粟疹日渐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累累相连。素体血热偏盛是发病的内因;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若湿热夹痰,则会使病程缠绵,病情加重。

肝火偏旺者,大多因为生活压力大,心情不愉快,心性浮躁、动气等导致。年轻人肝火偏旺,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一般情况下,肝火旺的人会有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等症状,丘疹红肿疼痛,女性患者常于月经前期痘疹发作,或数量迅速增加,或症情明显加重。有的患者月经失常,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借助饮食上的方法从内部来改善,选用清暑、解热、除烦的食物,如绿豆、银耳、百合、荠菜、苦菊、苦瓜、芹菜、草莓、西瓜等,不宜吃辛辣、腥臊、油腻、煎炸食品,如干红辣椒、羊肉、狗肉、牛肉、鸡肉、海鲜等。调整心态很重要,要尽量愉悦自己,保持稳定开朗的情绪,有利于病情消退,健康恢复。胃肠燥热者,也多因平素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所致,也需要参合上述调理方法。

第4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管理;特色医疗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89-02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以下称“创建”)有几点思考。

1管理是基础――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结合管理组织网络体系

目前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上是由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改型或两者合并而来,医院管理大多沿袭了原来的模式与理念,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建设和优势发挥。从我们的实践看,医院必须建立以院领导为首的“创建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挥,下设专门的“创建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制订、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考核督查。可按照工作内容设立相应的工作组:如医院管理工作组、医疗工作组、科教工作组、医院文化工作组、后勤工作组等,各工作组由分管院领导领衔,作出具体部署组织实施。全面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医院管理,担当起中西医结合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的历史责任。

2特色是核心――实施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特色医疗管理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疾病,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而只有形成优势的特色,才是真正的特色。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主要按诊断、治疗、疗效、药物、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控制,能反映出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优势的客观指标,集中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也是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它将为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有机结合提供可靠的临床基础,因此,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是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特色医疗的核心所在。实施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管理,一是要有健全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单元(科室),有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实践的学科带头人及临床医师;二是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方案;三是加强责任制管理。根据专科实际,确定专科单病种,明确责任人,完善质量考评体系及制度,创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优势品牌。

3机制是动力――实施创建目标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机制

要改革医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和机制。有效激励员工的中西医结合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充分发挥医院、科室、个人的工作潜力,整体推进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扎实开展。将重大工作整合进行项目化管理。项目主要有重点专科建设、单病种工作、科研课题等。中西医结合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实践性较强的工作,科室及员工的业务工作量会有所增加,对医院建设的贡献也会更大。医院在效绩分配、人员编制、职称聘任、奖励评优、课题立项、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进行严格的考核督查,动态管理,确保系统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4人才是保证――打造中西医结合专家队伍

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点医院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了人才,就有了思路;有了人才,就有了工作;有了人才,就有了优势。

一是突出重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在科主任、中高级人员及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学历背景人员中选拔确定中西医结合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中坚力量进行重点培养、重点使用和重点管理。

二是重视全员素质培养。以学分制继续教育为基础,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中西医结合“三基”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中西医结合基础水平。

第5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123-03

1954年7月《人民日报》号召全国西医界学习中医,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这一刻起,中西医结合至少承担了两个历史任务:一是中医和西医共同应用于临床,治病救人;二是挖掘中医药宝库,发展中医学,并使之科学化。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责任,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单纯掌握中西医两套医疗方法去治病的一般医生,而且应该是对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认识范畴、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发展、有所成就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方向培养的人才似乎没有很好的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业内和业外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似乎都不满意。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教育长期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革。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环节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医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本文决定以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抛砖引玉,以明确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1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1.1结而不合: 结而不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的原因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关。笔者查阅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培养目标,大体表述如下:“系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西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西医处理临床疾病,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

在该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教学师资基本上就是由中医学专业和西医学专业的教师分别担任;教材基本是中医教材加西医教材的常规组合;各院校该专业的特色无非就是体现在中西医知识的比重上。因此,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而就是中医学或者是西医学教学体系的翻版。这样的教学体系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医学认识和医学实践,至于能不能够结合、怎么结合,以后完全看学生个人的造化。

1.2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后果之一。纵观中西医结合临床,大体西医辨病之后,中医辨证,然后各自用药,最后观察临床疗效,判断中医和西医共同治疗同一患者后是否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笔者以为,这种临床结合模式基本用不着中医和西医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只要懂西医和懂中医的两个人一合作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培养的人才如果在临床一直是从事这样的工作,恰恰说明了中西医间仅是合作,根本没有结合,基本上还是按照各自的医学实践去诊治。

1.3误读科学: 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严重后果。学生分别学习了中医和西医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西医在临床上表现出的强大优势似乎与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生命有关。在“西医是科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中医科学化似乎就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理论、证候及方药的微观物质基础,实现对中医理论的解释和验证。这也成了5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笔者以为该研究方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又一现象。

什么是科学?科学并不就是指从物质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生命,它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实践,去伪存真,实现对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真理的追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由于西医课时不足,再加上中医先入为主,因此对西医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仅看到了研究西医的技术手段,没有学到西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科学过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学生,而应是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没有启发学生中西医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只是简单把两种医学体系填鸭给学生。当两种医学体系在“脑袋里打架”时,结而不合自然就成了必然现象。

2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1培养科学精神: 不可否认,5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疾病、针灸的临床实践以及方药的作用机理阐述等。然而,中医学没有进步是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科学化任务没有完成,甚至几乎没有涉足该领域,中医里面依然是真真假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原因在于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认为:中西医临床结合治疗以及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中药就是在发展中医,就是在实现中医科学化。而实际上,中医科学化应是一条通过不断实践,实现对中医去伪存真,不断探索真理的一条艰辛之路。因此,中西医结合教育首要的改革方向应是通过课程教育重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下面笔者以病理学发热的相关章节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按照常规的讲解模式,发热这一章节会让学生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及内生性致热愿的概念,熟悉发热的分期、发热时体温的调节机制及热代谢的特点,了解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改变。最后会告诉学生,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如果通过该章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笔者以为要利用一些实验,重点讲解对发热的认识过程,比如:为什么前列腺素E(PGE)是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为什么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笔者在讲解后面一个问题的时候,给学生举了个前辈做过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蜥蜴的实验:

首先,实验分两组:一组给感染的蜥蜴解热药阿司匹林,另外一组给感染的蜥蜴安慰剂。结果显示:给阿司匹林的蜥蜴全部死亡,而给安慰剂组的蜥蜴仅是轻微感染。这个实验观察了抑制发热对感染的影响,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其次,实验分五组,分别把蜥蜴放到34℃、36℃、38℃、40℃及42℃的环境中去。结果显示:环境温度越高,蜥蜴的死亡率越低。由于蜥蜴是变温动物,这个实验通过升高蜥蜴的体温观察了发热对感染的影响,同样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随后,多中心通过类似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这样,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的观点逐渐得到公认。如果一开始提出这个观点是唯心的,那么通过众多科学家正反两个方面、严密的逻辑论证最终把唯心的观点转变成了唯物的真理,并且明确指出这个真理还是相对的,继续接受质疑和检验。

笔者以为,这样的讲解才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科学精神。如果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材都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增加重要论点得出的实践过程,那么学生就会用科学精神去审视中医,早晚会走上中医科学化的道路,去验证“辨证论治是不是美丽的谎言”、“中药是不是有如书上所述的功效”及“针灸的临床效果有多少是安慰剂效应”等,实现对中医的去伪存真。只有这样,中西医才实现了真正的结合,也只有这种结合才能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2.2

2.2.1中西医各自医学体系的特点: 不可置否,中西医在认识生命和疾病上具有本质的差异。西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物质来了解人体,用物质的变化来衡量人体的健康状况。专业人士通常用“白箱法”来概括西医的这种研究模式。由于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往往都是很多处会同时发生物质变化,如果只是固定某一处物质变化加以研究和治疗,就会显得局限和机械。

中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系统比对和疗效反推的方式来认识生命和疾病。所谓系统比对就是指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结出的客观规律运用到人体身上(比如:阴阳、五行、气血),认为人体内部的运行规律也和自然界、人类社会相似,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四诊将客观观察到的疾病症状和体征用这些术语进行概括性描述,认识疾病的证候就此产生了。除了系统比对,中医的许多理论是通过临床疗效推求而出的。比如:经络理论就是基于针灸在临床表现出的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归经理论也是由于方药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特定效果而得出的。某些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可以化痰湿的症状,当再次用这些中药治好了某种病理状态后,就把这种病理状态称为痰湿证。专业人士通常用“黑箱法”来概括中医的这种研究模式。

2.2.2减少隔阂的教学模式: 两类不同的医学体系放在一起势必会相互排斥并产生隔阂,进而诱发“中医和西医根本就不能结合”的想法。这本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但如果这种情绪进一步蔓延,势必会危害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因此,减少隔阂、相互吸引,把中医和西医构建成矛盾双方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教育重要的改革方向。可能也就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下面笔者以病理学课程教学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⑴总论教学: 病理学总论部分系统概括了西医对疾病的理解。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笔者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是的切入点之一。事实上,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基本一致。笔者在讲解时作了相应的比较。比如:“动态平衡被打破”对应于中医的“阴阳失调”;“损失和抗损伤反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相斗”。西医对病因的大体分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应于中医的“先天和后天、内因和外因”。西医认为,疾病的转归取决于“损伤和抗损伤的势力对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此消彼长”。两者对疾病理解的不同点仅限于:这些概念是不是用具体的物质来描述而已,这属于认识手段上的差异。而事实上,中西医采用各自的认识手段,最后实现了对疾病相同的认识。这也侧面证明了:不同的认识手段都可以用来探索客观真理。

⑵各论教学: 病理学各论主要涉及各个系统的疾病,重点在于讲述疾病的病理变化。笔者认为,目前的各论教学过于强调了疾病的某个状态,而弱化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会给学生留下西医对疾病的研究是局限的、静态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与中医留给学生的系统性印象产生冲突。因此,动态、系统的讲解某个疾病可能是的又一个切入点。下面笔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探索的总原则:从疾病的发生一直讲解到死亡。慢性支气管炎按照该原则讲解的线路如下: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死亡(抢救不及时);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衰竭-缺氧-机体的代偿反应-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静脉淤血、低排出量综合征-丧失劳动、自理能力-死亡。按照该线路图,笔者在讲解时,把呼吸衰竭、缺氧、机体代偿反应、失代偿等章节的内容调整到了呼吸系统疾病章节。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病理学教材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从而体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有利于降低不同医学体系间的隔阂,并能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

⑶细节教学: 中西医的相通点还可能存在于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章节谈到抑郁症,将临床使用有效的抗抑郁药用于小鼠后,可以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其静止不动的时间,那么就把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静止不动的行为称为“抑郁样行为”。这种认识模式和中医疗效反推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再如:发热章节里面谈到体温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这和中医的阴阳观念一致。这样的哲学思维模式如今也正广泛运用于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之中,这不也说明了系统比对的思维方式在西医的微观世界里其实也在运用。

3结语

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存在认识手段上的差异,但也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因此,如果把中医和西医放在一起,它们注定会成为矛盾双方。哲学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中西医结合定会成为中医发展和西医发展的动力,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医科学化,还可以形成有中国特点的西医研究模式。为此,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应以维持这对矛盾为总体方向。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避免两者冲突,从而营造中西医结合的氛围;另一方面彰显各自的特色,培育可实现各自发展的可结合点,从而实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33-1037.

[2]黄李平,凌江红.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在西医高等院校的初步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73-274.

[3]王阶,许志仁.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45-246.

[4]刘建平,曹卉娟.从循证医学看国内发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5-8.

[5]杨云松.中西医结合史论[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6]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7]聂优爱,陈利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之浅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4):380-382.

[8]陈可冀.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8-9.

[9]李致重.从科学的出发点、含义、分类看中医[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3-4.

[10]BernheimHA,KlugerMJ.FeverandantipyresisinthelizardDipsosaurusdorsalis[J].AmJPhysiol1976,231(1):198-203.

[11]KlugerMJ,RinglerDH,AnverMR.Feverandsurvival[J].Science1975,188(4184):166-168.

第6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药剂师 中西医 相结合 做到

【中图分类号】 R2-031;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99-01

不少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尝试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手段,将中西医相结合的拓展与研究。作为现代的中药剂师不但要深谙中药,还必须要精通西药,做到中西医相结合才是硬道理。多年以来,中西医相结合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以及在临床中得到实践。事实上,中西医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才能够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呢,是现今诸多中药剂师探索的问题。

1 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

事实上中医和西医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如果两者分开各自发展,彼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的诸多不足却无法得到改善。因此,医药界要高速发展,中西医相结合是最终的必然结果。

1.1 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首先是中医学:事实上,中医学主要是强调了宏观系统,目的是为了把握疾病的性质,从临床应用之中可以看出来,中医学它是既考虑到辩证又涉及到辨病,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人文倾向,同时还涉及到立体的开放思维等优势。但是,中医学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微观的定量分析较欠缺、不重视通过实验化验手段来验证,在平面清晰的思维上也还比较欠缺等弊端。其次是西医学:西医主要是经过化学的、物理的实验来揭示出存在的规律,解释出人体病理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分解分析和直观客观比较清晰等当面。

但是,西医学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宏观的整体认识比较欠缺,辩证综合的理解还不够,且过于开放性思维等缺点。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中医和西医两者各有所长,彼此之间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因此只有吸收到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就产生了中西医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2 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

从上面的彼此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来,中西医只能互相结合,而不能够取代对方。(1)中西医相结合是社会历史发展结局。社会发展通常都会遵循一些规律,在2种医学同时存在2种或者数种相同的知识前提之下,这些制度必定会彼此渗透与融合,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2)临床实践需要中西医结合。从现实的防病治病中,经常出现了中西医互相使用的局面。即是中医医生为病人开西药,西医医生为病人开中药。临床表面,西药主要是治标,中药且偏重于治本。只有标本同下,才能够将疾病彻底治愈。(3)中西医相结合是认识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发起来的,分布受到社会的历史、经济、水平以及哲学思想与逻辑的方法影响。二者虽然在临床思路、理化意识以及观察角度上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从不同的面反映人体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中西医结合已经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2 中药剂师如何做到中西医相结合

中西医相结合的肯定的,也是医学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中药剂师来说,不但要做好中药还必须兼顾西药,做到中西药相结合。事实上,要做到中西医相结合,中药剂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中药剂师要加强西医,培养中西医结合意识

对于中药剂师来说,中医方面势必有一定的造诣,知之甚多。但是对于西医来说相对薄弱了一些,因此中药剂师要加强自身的西医水平。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中西医结合意识。

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西医之间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了。中药能够治疗的疾病西药完全可以治疗。中药剂师只有改变自身观念,让自己的学科与现代化科学接轨,促进自己的现代化认识。

2.2 中药剂师要清楚认识“1+1”模式的真正含义

过去有一些人单纯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采用1+1的模式,就是将中药与西药同时使用在同一个病人身上进行治疗的过程。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就取各自之长来弥补各自之短。就是同一个病人需要中西药齐下的时候,也要结合彼此的内部各异,分阶段进行结合使用,而不是盲目结合双管齐下。

2.3 中药剂师要会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模式

从辨病的原理上可以看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作为中药剂师既要会辨证还必须会辨病,进而达成中西医相结合,这一点也是如今的临床对药剂师的要求。中药剂师要掌握一点,才能够做到中西医相结合。

2.4 中药剂师寻找中西医的结合点,达成中西医相结合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来,现在中西医结合的途径还有待探索,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相结合的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概念。因此,中药剂师还必须执着的、脚踏实地的将临床实践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根本起点与落脚点,寻找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点,达成中西医的真正结合。

中药质量的最根本问题是中药品质的真伪优劣,只有优质的中药才能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优质中药饮片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种要正宗。即各种中药饮片的科属、品种、药用部位必须与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相符,各种中药饮片必须是规定时间或季节所采收部位的加工品,各种中药饮片必须具有其固有气味,对已搞清显微特征、内含成分及其含量的中药饮片,其结构特征、内含成分及含量须与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相符合。二是片型要合格。即各种中药饮片的片型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每种中药饮片的片型均应大小均匀,厚薄一致,色泽鲜明,清洁卫生。三是炮炙要达标。即各种中药材必须按《中国药典》或《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的方法去炮制且须符合其标准。四是标识要齐全。购进的中药饮片其包装的标签上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须注明药品的批准文号,特殊管理或特殊处理的中药饮片在其包装或标签上应注明。

3 结语

只有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医学界才能够茁壮的发展下去。而中医剂师更是要着眼于实处,将中西医相结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从临床实践中寻找中西医相结合的结合点,探索出有效方法做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7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防治;胆道术后结石;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8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胆道结石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加之其方便、微创、疗效显著等特点,易于被人们所接受,胆道结石可以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但如何减少或避免胆道结石术后的复发,仍旧是医学界的棘手问题。胆道结石术后复发的原因复杂,除了与手术中胆道造影不当、探查不彻底等客观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病人的个人体质息息相关。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胆道结石被归为“胁痛”、“黄疸”一类,而中医认为,胆道结石的发病多由于肝阴不足,气失疏泄,血瘀生热,湿热蕴脾所致。故我院通过辨证论治,自拟利胆汤加减,用于防治胆道术后结石复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较之西医的手术取石和T管引流的治疗方式,具有痛苦小、费用少、疗效好等特点,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1]。现收集我院收治住院的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中西医对比治疗来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胆道术后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住院的胆道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年龄在45-65岁之间,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42-67岁之间,所选患者均在我院择期进行了胆道取石手术。随机选取其中的40例为观察组,另40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一般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开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外,通过中医辩证论治,予以我院的利胆汤加减,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各组年龄、性别、病情、术式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的西医对症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6周进行取石,利用纤维胆道镜通过患者T管的瘘口进入体内,结合结石的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自身病情特点进行多次、分段取石,手术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术后予以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取石后,经过辩证论治,予以我院的利胆汤加减,一天三次,每次150ml,饭后服用,持续治疗一个月。对照组则仅进行西医的取石治疗,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期间医生应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所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支持治疗,维持两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稳定,定期进行B超复查[2]。

1.3观察指标显效:患者病情明显改善,黄疸、胁痛、发热、口苦等症状和体征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各项指标有所好转,结石减少,症状和体征都有所减轻,日常生活也基本恢复正常,影响较小;无效:患者病情未能得到明显的缓解,症状和体征未能得到明显改善,结石未消失,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以(χ±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P

2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5%。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道结石的发病率也是逐年增高,现代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虽能有效地摘除胆囊结石,但随之产生的胆道术后结石复发问题在临床上也十分常见。造成胆道术后结石复发的原因很多,手术中的胆道造影不当、取石不彻底,病人的体质等等都可导致此类问题的发生。胆道术后的结石复发,在临床的处理中非常棘手。患者因为进行过胆道取石手术,对二次取石的治疗方式较为排斥,加之患者患病时间长,术后身体虚弱等原因,很多也不能耐受二次取石手术所造成的伤害,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求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新型治疗方法[3]。

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胆道结石被归为“胁痛”、“黄疸”一类,中医认为,胆道结石的产生,主要病机是气失疏泄,血瘀生热,湿热蕴脾,肝阴不足。《灵枢・本输》云:“胆者,中精之府”,《东医宝鉴》云:“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肝之精气化生为胆汁,流溢入胆,储存于胆中,而肝主疏泄,肝气调达舒畅,胆汁就可通畅分泌,参与到体内水谷精微的化生过程。若肝气不舒,气机失调,推动无力,则可出现血瘀停滞,脾胃运化失司。脾虚而湿聚,气血瘀滞而化生火热,湿热相搏内蕴体内,则最终可导致胆汁外溢,搏结成石,临床变现为胁痛,黄疸,发热,口苦,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而患者手术取石,妄劫肝阴,术后采用T管引流,胆汁外泄,肝阴损耗更甚,精气受损从而肝气化生无源,从而恶性循环,这就易导致胆道术后结石的复发[4]。我院自拟的利胆方,主要由太子参、黄芪、白术、虎杖、郁金、陈皮、青皮、熟地黄、当归、白芍、制首乌等药组成,用于术后胆道结石复发的防治效果显著。正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急当固摄”,患者术后耗伤元气,气血亏虚,方中太子参性味甘而性平,益气养阴,黄芪甘而微温,升阳补气,二者合用为君,可使正气得以固护,元气得以恢复;熟地黄益精补血力专,为补血要药,当归补血兼以行血,制首乌补血又能填精,犹适于血虚、精血不足之证,白芍养阴而能柔肝,且引药直达病所,以上为臣,助君共奏气血双补之效;胆为“中正之官”,既是六腑之一,亦归属于“奇恒之腑”,所谓“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方中郁金行气解郁,陈皮青皮调畅气机,破气散结,顺六腑之性,使枢纽得调;白术健脾益气,以助运化,并能防止熟地、首乌的滋腻之弊,虎杖利胆退黄,以上为佐,使肝气调畅通达,胆道通调,病因得除。纵观全方,以上药物共奏舒肝理气,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之效,能针对病因,调理阴阳,有效防治患者胆道术后结石复发。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医疗法仍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患者体内结石较大,或者胆道狭窄,不利于药物排石,单纯中医治疗行之不通时,仍需要采用西医的手术取石进行配合治疗。总的来讲,单纯的西医治疗,病人负担重,痛苦大,也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而配合中医治疗,不仅便捷、有效、痛苦小,而且可以与西医治疗形成互补,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复发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庄时刚.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胆道术后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1,81(03):96-97.

[2]武尚武.胆道镜配合中药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52(08):36-37.

第8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2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并选取同期入院的28例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临床观察3个月时判断效果。

结果:28例患者治愈9例,显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4-0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的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首先侵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多见。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可导致患肢的缺血溃疡或坏疽,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痛苦,并且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巨大挑战。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够通过改善血液粘稠度、雌激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等提高治愈率[1],而结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疗程[2],为此,本研究对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试验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2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入院的28例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有长期吸烟史,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3岁,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聚集与扩血管药物和高压氧舱治疗等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予以以下治疗:①阴寒型: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以阳和汤加减;②血瘀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予血府逐瘀汤治疗;③湿热型或热毒型:予四妙永安汤加减;④气血两亏型:补气养血辅以活血化瘀,予固步汤加减。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患肢清洁、换药、防寒、保暖及适当的功能锻炼等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以下护理措施:

合理膳食:依据患者不同的中医症型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如阴寒型宜进食山药、羊肉等具有温热滋补作用的食物,忌生冷寒凉食物;血瘀型宜热食生姜、莲藕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忌食收敛涩味之食;湿热型宜食苦瓜、绿豆、梨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忌辛辣;气血两亏型宜食牛肉、鸡蛋、鸡汤等有滋补作用之食。

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对病情和治疗的疑问,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正向的面对疾病的态度,缓解其因病情的迁延反复所产生的精神压力,鼓励其进行自主的功能锻炼,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治愈疾病的信心。

患肢局部护理: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局部的血液循环,包括局部的按摩、针灸、艾灸以及中药外敷、熏洗等措施。

1.3评价指标。以治愈、显效和无效三个级别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判定标准如下:患肢的感觉异常、疼痛、溃疡等症状完全消失判定为治愈,上述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判定为显效,上述症状表现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用样本数(n)或率(%)表示,采用行×列表X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吸烟、遗传、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病[3],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众多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研究也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对中医药在提高该病疗效方面所起的作用予以重视,并在实践中探索中西医最有效的结合,同时应认识到护理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采取综合的治疗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效普,薛景勇.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25(2):47-51

[2]郭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64-1065

第9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范文

龙华医院心内科(含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的高血压专科)是一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心血管科室,为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重点科室,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为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学科组成部分,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科室内含中医心内科、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西医心内科几个部分。拥有门诊、病房,CCU监护室、心导管室,并附有2个名中医工作室,现有教授五名,博士生导师三名,硕士生导师二名。承担有多项国家级、市部级课题、市科委、教委中西医攻关科研项目,以及新药的临床评价工作,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专利1项。科室长期承担中医大研究生和毕业生、外国留学生、夜大生等的中西医内科课堂教育及临床带教任务。

心内科采用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的手段,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原则,通过运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中医方法为主,辅以西医药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其中尤以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疗效良好。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高血压不同证型,综合实施以平肝潜阳、活血祛瘀、化痰泄浊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协同各类降压药物的运用,为各期高血压及有心脑肾并发症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科室亦以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术、起搏器安装等手术救治急性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科室拥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特色的舒心饮。复律宁。活血潜阳胶囊。白蒺藜总皂苷自制制剂4个。

何燕主任擅长运用中医四诊八纲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诸宁主任负责西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诸宁主任每周一下午,何燕主任每周三上午、周六上午有专家门诊)

周 端 教授

周端教授1950年生,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并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委员会特邀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