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建造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段塞流 捕集器 超长 高压钢管 模块化制造 智能监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TE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018-04
南海深水天然气珠海高栏终端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开发区,距广东省珠海市区约60 km,荔湾3-1气田、番禺34-1/35-1/35-2气田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到该终端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然后提供给广东管网并预留给香港用户的接口。
由于海管内介质气液比大,海管登陆高程高,易产生严重的段塞流,影响终端内正常的安全生产。段塞流捕集器作为海管登陆的首站设备,能够有效捕集和分离液体,在液塞达到时,同时作为带压液体的临时储存器,连续稳定地向下游供气,确保下游设备正常工作[1]。
1 设计特点
珠海高栏终端段塞流捕集器设备长度约为204 m,宽度约为93 m,占地面积约为1.9 hm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段塞流捕集器。主要参数如下:
天然气最大处理量:120×108S m3/a;
液相最大稳态流量:682 m3/h;
液相最大瞬时流量:12 000 m3/h;
有效储液容积:7 000 m3;
操作压力:6.9 MPaG @10℃~30℃;
设计压力:8.0MPaG @50℃;
分离精度:100%去除70 μm以上液滴;
地震加速度:0.15 g。
项目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技术,并且针对超大型段塞流捕集器的特点,创新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段塞流捕集器具有如下显著特点[2]:(1)顺向流设计,存储能力大;(2)占地面积最小;(3)优异的抗载荷设计;(4)高效的两级分离设计;(5)模块化的管汇设计。初始设计的段塞流捕集器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处理区域组成,各自承担50%的分离和储存任务,在天然气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电控阀门,使两部分能够独立运行和检修。然而,此设计型式将使得各分离管汇和排液管汇等部件的单体长度>35 m,管汇部件的单体重量>50 t,分离管汇的组合重量>100 t,以致管汇的工厂模块化制造难以实现,且运输和现场吊装也面临极大困难。因此,最终将每个处理区域再分成两个处理单元(优化后的段塞流捕集器设计形式如图1所示),每个处理单元包含7列储液指管及相应管汇,各自完成总流量25%的分离和储存功能,这样,优化设计后的管汇单体长度约为18 m,管汇部件的单体重量≤30 t,大大降低了管汇的工厂模块化制造难度。
2 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2.1 国内最大口径高压输送天然气钢管的制造
(1)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珠海高栏段塞流捕集器储液部分由28列172 m长的管道组成,储液指管采用φ1 422.4 mm(56英寸)×28.6 mm的X65M直缝埋弧焊钢管作为主管道。由于段塞流捕集器的安全性要求极高,且考虑管道安装现场为平山区,施工条件受限,故对钢材的理化性能、成型长度、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等有着最严格的要求。大口径、大壁厚、超长板、超长管的试制开发工作难度极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钢材需要承受很大的内压、外压和暗流冲击,在保证高强度和优异的低温断裂韧性的同时,还要求钢板、钢管横向具有低的屈强比和高的延伸率,而随着强度的提高,实现强、塑、韧性良好匹配的难度急剧上升,且在制管过程中加工硬化效应显著,钢板、钢管的屈强比控制困难。
②该项目采用X65M直缝埋弧焊钢,管径和壁厚大,平均成型长度要求>17 m,达到钢管冷成型极限,制管难度极大。
③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要求严格,大批量生产控制难度较大。
(2)针对管线钢的显著特点和上述难点,在钢板和钢管生产中采用“小量铁素体+贝氏体”的针状铁组织设计思路,在合金设计中采用低碳和低碳当量以保证钢的焊接性能;采用两阶段控轧技术,同时采用适合于UOE成型工艺特点的高精度成型工艺过程仿真系统,结合宝钢UOE的设备条件,优化工艺并实施全面的过程质量监控,最终获得了稳定的合格产品。此段塞流捕集器采用的高压输送天然气用钢管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对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该钢管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使用的最大口径的高压输送天然气用钢管,且批量成型长度达到同类钢管的最长长度。
②具有更高的纯净度、更好的韧性、低的屈强比,实物质量可满足SHELL、DNV等标准的要求,钢管P、S含量达到海底管道的要求。
③钢管的错变量、焊缝余高、钢管直径、管壁厚度、直度、椭圆度、管端切斜等几何尺寸均符合技术规格书及标准要求,部分指标远超API 5L-2011和GB/T 9711-2011的要求。
钢管主要的机械性能、几何尺寸指标对比如表1和表2所示。
由于钢管的优异的成型长度,现场建造时节省了大量的组对焊接工作量,对比12 m/根的成型长度,17 m以上/根的成型长度使得现场焊口数量减少1/3,缩短工期约两个月;由于钢管的优异的成型尺寸,现场建造时大大提高管口对接的效率,同时保证管道与马鞍型管支座的弧度匹配;由于钢管的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可焊性,段塞流捕集器的质量得到严格保障。
2.2 优质高效的现场焊接工艺技术的运用
段塞流捕集器建造现场位于高栏港炸石平山区域,环境恶劣(粉尘多,毗邻海边,风速、湿度大,早晚温差大),后续使用时需承受内部流体的冲击、内压、腐蚀、以及热膨胀应力、风载等的反复疲劳破坏;且主体管材为X65M低合金高强度钢,管线长度达6 000 m,工程量巨大,目标工期短,故保证焊接质量对于后期油气田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2.2.1埋弧自动焊(SAW)成功应用于现场施工
针对该材质的大口径厚壁管焊接,进行了4组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经过充分研究论证,SMAW+SAW焊接方法可以获得比纯手工焊高一倍的速度和最稳定的质量,但该焊接方法存在局限性,其不适合固定管的全位置焊接,并且需要类似车间的良好的防风防雨环境。为克服上述局限性,最大化地将SMAW+SAW焊接方法运用于恶劣的施工现场,大幅提高焊接效率,并保证稳定的焊接质量。采取了以下的主要方法。
(1)将建造工序合理划分为地面预制和支墩上安装两个阶段,在考虑吊机载荷能力后,在地面预制中将钢管组对接长至36 m。这样,约50%的建造工作量转移到地面进行,大大节省了支墩上高空安装和焊接工作量。
(2)采取快速的可移动式焊接工棚,保证长钢管吊运的同时可快速地进行SAW焊接保护。
2.2.2 变角度的单面复合V型坡口设计
综合研究坡口设计因素和现场施工条件,通过多种方法的试验比对(各种坡口型式优缺点比较如表4所示),最终确定坡口型式为变角度的单面复合V型,并在角度设计时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最优的金属填充量。通过试验验证,该坡口型式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工艺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执行性。同时将坡口制备安排在钢管出厂前完成,并设计专用保护罩加以保护,大大节省现场坡口处理工作量。
最终实践表明,该设计形式满足了现场建造安装施工要求,保证了焊接质量,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焊接效率。
2.3 智能监控技术在大型压力试验中的运用
根据设计标准规范要求,段塞流捕集器在无损检测合格后须进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水压耐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气体泄漏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该套段塞流捕集器的设计压力高(8.0 MPaG),规模世界最大,周围其它工程作业多,同时环境温差变化大,安全高效地完成压力试验成为项目的难点。经过多次研讨论证,创新性地将油田生产时所用的智能监控技术运用到大型压力试验中。
(1)在安全区域设立智能监控室,配置压力和温度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和远程紧急关停系统。
(2)依据设计特点,段塞流捕集器整体分成4个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包含7列储液指管及相应管汇,且采用1/100倾斜设计(东侧入口分离管汇高点与西侧出口排液管汇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近10 m),故压力监测系统设置为八个监测点,分别连接到四个处理单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3)在东侧入口分离管汇高点与西侧出口排液管汇低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监测。
(4)为远程监测泄漏情况,在四个处理单元的入口阀组、出口阀组、管汇法兰口等易泄漏点设置可调角度的变焦摄像监控,减少人员进入检查的频次。
(5)由于区域较大,为确保安全,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在整个段塞流捕集器四周均布置360度视频监控摄像头和高音广播。
(6)在监控室设置压力试验设备的紧急关停按钮,发现异常时可第一时间关停增压设备。
严格的质量控制及智能监控技术的运用使得珠海高栏段塞流捕集器水压耐压试验和气体泄漏试验均一次性成功完成,试验过程未影响周围其他区域的工程施工。
3 结语
目前,段塞流捕集器已投入使用且运行良好。珠海高栏终端的超大型段塞流捕集器无论是规模还是工艺性能均属国内首例,通过总结其设计、建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同类设备的设计建造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能很大程度的提升设计和建造水平,缩短项目工期,降低项目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促进海洋工程行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物抗灾加固技术
建筑物的垮塌是自然灾害中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人们都希望住上能抵挡灾害侵袭的坚固的房子。因应这种需求,各国的科学家研发出了种种建筑物抗灾加固新技术,有的已建造出实用样板房。
能抗飓风 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最近推出一种能抗飓风的样板房。这种房子看起来与普通住房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是,这种房子有着惊人的抵御飓风的能力——它能在时速300千米的飓风过后屹立不倒,且毫发无损。
这种房子使用了与某些摩天大楼相似的钢筋混凝土建造技术。在建造时,工程人员先用螺钉固定多块钢板,再在上面浇注混凝土,然后将这种特殊的钢筋混凝土组件作为主要建材。他们还将房子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加强房子的抗风能力。
这种房子平时大部分时间可以当作校舍使用,到了飓风来袭时,就能变成灾民的临时住所。
这种房子经改造后,还能抵御洪水和雪崩,办法是把它建在离地面几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桩子上。
能自我修复 具备智能传感器 英国利兹大学近几年提出了一个“智能和安全房屋”计划,该计划打算建造一种采用纳米技术、可在地震后自我修复的新型住宅。
这种房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振动感应器抵御地震的侵袭,并在震后完成对墙壁裂缝的自我修复。之所以具备这样的功能,是因为该房屋的建筑材料使用了一部分液态纳米聚合物。当墙壁出现裂缝时,呈液态的建材就会流动至裂缝处并将其填满,然后液态建材又会逐渐变硬,从而完成对受损房屋的修复。
这种房屋的墙体内还装有智能传感器,用于收集建筑物的大量数据,如承受的压力、振动的强度,以及温度、湿度和煤气泄漏的程度等;一旦发生地震,传感器的智能网络就会立即发出警告,使住户有足够的时间逃离现场。而且,一旦房屋倒塌,还可利用这些传感装置判断是否有人埋在了废墟里,并探明房屋是如何倒塌的,从而确定有效的救援办法。
建筑物“绷带” 日本“构造品质保证研究所”研发成功了一种类似安全带的、包裹建筑物内支柱的树脂“绷带”。
在建筑物建造或维修加固施工时,将这种“绷带”涂上黏合剂,包裹固定在建筑物的支柱上。地震发生时,支柱即使出现内部损伤,也不会立即倒塌,从而可为建筑物内人员提供一个逃生的宝贵机会。
互联网在救灾中显身手
灾害发生后,人类面临的迫切需求,一是有关灾害信息的及时传播,二是对灾害的有效救援。过去,信息传播和灾害救援往往需要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实施。而今,人们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社交媒介(如微博、微信等),不仅能把有关信息及时传遍天下,而且能很快开展救援行动。
例如,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地和海地、智利、新西兰等国的大地震,起初并不是通过电视或新闻报刊传播的,而是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传来消息和图片。通过这些媒介,受害者可以与亲友保持联系,救援人员可以相互交流,旁观者也能对受害者表示安慰,就连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科学家也通过分析互联网上的访客流量来收集地震震动、地表活动和破坏程度的相关信息。
新科技的重要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灾害的救援方面,包括有针对性的筹款和更有效的救助。利用电子媒介,普通人也能传播消息并为受灾地区捐款。比如,智利地震发生后不久,YouTube网站上便出现了名为“给智利希望”的视频。与此同时,社交媒介展开了一场筹集赈灾善款的运动。又如Twitter网站,曾在海地地震后邀请一批明星举办了一场“给海地希望赈灾义演”演唱会,并向全球转播,募集到巨额救灾资金。
关键词: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电气设计;节能原则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楼宇建筑在施工建造前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工程设计。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施工质量的好坏因设计文件的质量好坏而定,所以设计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要想建造电气节能型楼宇首先要设计好节能安排,贯彻节能原则,根据本身的电气承载力用电设备特点,电路走向等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节能低耗的目的,同时还要减少建造的成本。
1、高层楼宇供电设备选择
城市高层建筑首要的特点就是层数较多,分布密集。所以要保证供电安全必须是高层建筑拥有不止一个独立型电源,电源之间彼此互为备用且供电独立。目前很多大城市建筑还有自己的燃料发电装备,以保证在停电时可以马上解决供电问题。保证一些不能停电的设备诸如电梯、消防设备等的正常使用,确保居民及其他使用者的安全。我国的高层建筑的标压等级均为10kV。电气设备人员要根据楼层作用进行详细计算审核,以确保施工正确和楼层使用安全。
2、配电系统的设计
我国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使用同步进行,互不干扰,需要分压时采用的是单母线法,电压之间可互相切换。关于计费,其配电系统采用高供高计的方法,在配电系统旁安装电表进行流量式计费。另外单个电源电容一般会超过1000kVA,可以适当对变压器数量进行控制。在各个变压器之间安放闸刀,避免低压短路现象发生。而且,我国的电源系统不管是高压还是低压一律采用放射式系统,但高层楼宇配电则一直采用混合式系统,其竖井大多是插接式母线槽而水平干线则采全塑电缆,两者不可用混,以确保高层建筑供电安全。
3、电气设备的类型选择
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备繁杂多样,其中包括低压配电屏、应急发电组、电力变压器、照明系统等,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屏最好都设成抽屉式,以便方便使用管理,其中手车式的大容量出线,非油浸电力变压器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建筑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对于建筑中应急发电机组的配置,最好使用燃气轮式发电机,照明系统要根据楼层需要进行配置限压等等的布局都要遵循节能原则,保证能源的利用效率足够充分,以达到电气节能设计目的。
二、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案的提出原则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大量民众不断地涌进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多加重了高层建筑的建设负担和资源的利用,因此应将节能意识融入建筑,这也将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流方向。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楼宇电气的同时,要注意将节能思想融入到电气设计里。首先电气节能设计要保证楼栋用电功率的最大使用额,满足用电高峰期的需要。 另外电气装置的设计按安装还要考虑到别的因素诸如经济限制。要保证所实施的设备的电压额和节能协调存在并保证建筑运行整体利润是正值。节能方法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突破口应该是能源消耗方面。要对电气设备的选用把好关,使用性价比高的电气设备,用高科技来解决能选浪费问题是建筑设计的节能方针,以顺应节能减排的宗旨。
三、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措施
1、优化设计高层建筑电气系统
在设计高层楼宇电气节能系统中,要准确计算各电气负荷以进行合理的节能编排,这是因为每个电气设备都是有差别的。作业者要综合建筑所处地的实际情况,住户的需要、环境、资源充足量等等因素进行综合构思设计,遵循方案合理可用、高效节能等原则,确定最优方案。整个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时刻了解最新的节能思想,掌握高新技术,可越理性的进行楼宇电气节能规划,同时保证建造的质量。
2、合理选择高层楼宇变压器类型
上文已经提出,高层楼宇的变压器选择要本着高功率,低损耗的原则。要保证其运行效率有所提高,总耗能降低。要结合建筑投资本金选用性价比最合适的变压器,达到节能的功效。所以在运行侧,变压器应当使用并联式而在配电侧应则采用环形式机构,以应对楼宇使用电荷季节周期变换。而且还要适当在用电周期性方面进行节能设置,以减少电力损耗。最后还要根据楼栋电荷负载进行设置,实际上变压器在负载率75%-85%时能量损耗最少,收益最好。既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在变压器的投入上也不会浪费。最好还要使用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因为只有提高变压器容量,才能使运行负荷最佳,从而提高变压器经济效益,达到节能的目的。
3、适当提高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提高了配电功率就等价于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有用功比重增加,才等于实现了电气节能。首先要提高的是自然功率系数,选择三相异步电机、改善设备性能、从而实现自然功率的提高;其次是人为的补偿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即指像并联电容器这样的装置,工作人员在设计的可以就高低压集柜式和分散式进行补偿,根据楼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最后还要进行电动机的节能改造,要想减少电能损耗有很多方法可以实施,比如适当提高电机功率因数,提高工作效率等。重点是将电机节能设备贯穿到电气工作中,提高效率,降低损耗,节能减排。
4、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电路损耗是高层建筑电能损失的关键,所以作业者必须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根据电路负压,电气做工时长进行材料选择,重点是减少电路热损耗。对于功率使用大的建筑要使用电阻率小的材质,对于远距离输电也要选用这一种,比如铜线、铝线。当然在施工时要尽量减少输电线长度以免造成过多不必要损失,其中最好保证变压器挨近负荷中心,及节能又节约成本。此外,还要注意应用较粗的导线,减少发热,降低因线路发热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达到节能目的。
综上所述,高层楼宇的电气节能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居民亲睐,将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所以做好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满足大家的需要,也是呼应节能减排的可执行措施,值得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永生.灯光控制系统介绍及设计思路[J].建筑电气,2013,5
[2]何 静.浅谈住宅小区电气规划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
[3]曹 涛.浅谈居住建筑光环境及电气照明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
[4]符长青.智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J].智能建筑,2010,6
最重大的安全威胁
其实,Martin 所担心的安全问题已经出现多次。最近,攻击者针对某金融服务机构发动拒绝服务攻击,企图让安全团队分散注意力,然后发动更复杂的攻击。可以预见,如果环境控制系统没有受到任何安全监管,攻击者可能会趁机闯入环境控制系统,随后对敏感系统发动攻击。
事实证明,这种安全模式成本高、效率低。“我们现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可以运用保护其他系统安全方面取得的经验,确保智能楼宇系统增强抗攻击力。”Martin表示:“除非在设计阶段就落实安全方面需要考虑的机制,否则将永远只能努力在事后加强安全,落在攻击者的后面。
Martin解释道:“为楼宇提供如水电、供暖、空调、照明、电梯和门锁等内部设施的众多服务,可能都要依赖小型嵌入式计算机,而促使这些计算机联网才得以建造智能楼宇,要是不考虑这些设备及连接网络的安全要求,就很可能遭到攻击者恶意启动马达、水泵及阀门、开关门锁以及控制供暖设置等。
举例来说,如果数据中心的空调被禁用,信息系统可能会受到永久性损坏;如果传感器或制动器出现故障,蓄水箱不断补水,导致水势蔓延给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破坏,结果就是办公室没有水,功能性卫生间无法使用,员工也无法休息。
一名安全研究人员曾对飞利浦色相照明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安全漏洞:用户内部网络上受感染,机器上的恶意软件可利用该漏洞引起持续停电。这些案例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每幢智能楼宇里有很多公司,搭建了很多技术系统,如何才能确保它们不要受到安全威胁,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需要将这些智能联网设备视作小型计算机,就像任何联网计算机系统一样,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验证网络上的用户和机器。如何控制网络访问、如何执行设备访问机制,最重要的是,部署了这些系统后,如何为它们打补丁及维护。”Martin说:“同时,还可能需要新的工作岗位,比如网络看管员(cyber-custodian),负责调试、监测和确保智能楼宇系统继续正常运转。
目前楼宇里面的各大系统是以定期检查加以维护,以确保正常运转。随着这些系统变得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定期的机械维护和检查会继续下去,但将来还需要检查和维护网络及计算机系统,这些必须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规划。最起码,业主应派专人负责网络安全,并确保智能楼宇系统遵循适用于任何联网环境的相关最佳实践和网络安全标准。
安全可靠的智能楼宇系统
不是每个智能楼宇都需要最高级别的安全,因此业主需要确保智能楼宇的安全特性是否适合楼宇内部所从事活动的安全要求。
Martin表示,“首先业主需要知道其楼宇里面有什么智能系统,这些系统是如何联网的,如何访问这些系统,以及如何验证这些系统的授权使用。此外,业主还应该考虑怎样才能知道智能楼宇系统是否出了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这些任务其实与网络管理员目前执行的任务非常相似。在办公室网络里面,我们知道如何验证用户和设备,如何消除攻击,如何给容易遭到攻击的系统打补丁,以及如何监测流量以识别未经授权的使用。因此现在就是需要将这些技能运用到智能楼宇里面的联网设备上。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三大造船指标同比下降
201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53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6%;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1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6%;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996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9%。出口船舶在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4.7%、7712%、92.6%。
(二)船舶行业经济效益下降
2016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45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75.7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船舶建造业3421.9亿元,同比下降3.1%;船舶配套业936.1亿元,同比增长0.8%;船舶修理业18417亿元,同比下降4.6%;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675.5亿元,同比增长15.3%。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 47.4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船舶建造业123.1亿元,同比增长5.3%;船舶配套业51.8亿元,同比增长18_2%;船舶修理业5亿元,同比下降35.2%;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亏损41.9亿元。
(三)船舶出口金额同比下降
2016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15亿美元,同比下降19.4%。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出口额合计122.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船舶金额占出口总额的47%。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前列,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35.6%、65.2%和43.9%,继续保持世界前列。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的完工量占全国的比重为56.9%,比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的接单量占全国的比重为74.7%,比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2016年,船舶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首制船研制成功并交付船东,如3188万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4000车位汽车滚装船和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等全球首制船完成交付。此外,豪华邮轮和1万车位汽车滚装船等项目稳步推进。
(三)多措并举消化过剩产能,兼并重组迈出实质步伐
2016年,骨干船企主动化解过剩产能,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三峡升船机等项目取得突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整合13家大型船厂和20多家配套服务公司成立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大船与山船、武船与北船、风帆与火炬能源、重庆红江与重跃整合重组稳步推进;上船公司、广船国际、中船澄西等主要造修船企业主动开展存量产能削减。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通过产能置换等方式主动压减和化解过剩产能。
(四)船配发展短板有所弥补,产学融合取得新进展
2016年,一些船舶配套设备和系统取得重要突破,如中船动力6EX340EF自主品牌二冲程低速柴油机填补空白,重齿低速柴油机X轮箱GCS1000国内首研成功,大连华锐批量承接世界冲程最长、单支重量最大的船用曲轴订单,自主品牌锚绞机、舱口盖、贝克舵等甲板机械实现批量装船。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中国海洋材料技术创新联盟等组建成立。
(五)扎实推进降本增效,稳步开展智能制造
2016年,骨干船企大力推行精益生产模式,强化成本控制,努力实现降本增效。广船国际、金陵船厂等单位实现钢材低位采购,综合成本仅为2800元/吨;南通中远川崎通过条材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减少劳动力超过60%,生产效率提高3倍;金海重工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减少劳动力20%以上,降低综合成本近40%。此外,江苏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知识产权船舶制造多功能舱室焊接机器人正式上岗,沪东中华LNG船分段建造数字化车间、振华重工海上钻井平台装备制造智能化焊接车间等项目稳步推进。
(六)健全完善行业标准,大力推行绿色修船
2016年,中国船协修船分会编辑《中国修船价格指引(2016版)》,填补了新船型空白,完善了大型船规格,强调安全环保投入,探索建立修船价格与资源价格的联动机制;大力推行绿色修船,成立修船业超高压水技术联盟,推广智能涂装作业机器人实现绿色坞修。
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学的能力。
儿童的表现是喜欢听故事、说故事和语文课程,喜欢阅读、讨论及写作等活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人都显示了较高的语言智能。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可通过孩子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培养他们自己听故事、说故事的能力。
人际交往智能
指能觉察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儿童则表现为善于体察家长的喜怒及心情,懂得察言观色,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他人合作等。人际交往智能强的人如成功的领导者、政治家、外交家、心理咨询人员、公关人员、成功的推销员和行政工作人员等。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有效地认识他人、理解他人,能够在人际活动中学会察言观色,能和不同的人进行交往。例如过家家,开医院等游戏。
逻辑数学智能
指人能有效地运用数字、计算、推理、假设和思考的能力。
儿童的表现是喜欢数学或科学类的课程,常常自己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喜欢寻找事物的规律,对新的学科发展感兴趣,喜欢发现别人言谈行为的逻辑性缺陷,喜欢下棋或玩思考性的玩具。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电脑软件设计师等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数学智能。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通过开商场、开医院的游戏,来认识货币,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空间智能
指人善于利用三维空间方式进行思维和表现的能力。
空间智能强的儿童倾向于运用图像思考,喜欢画画、手工制作、乐高积木、想象游戏、视觉游戏、阅读图画书等。飞行员、航海家、雕塑家、画家、建筑师等人都较强地表现了这一智能优势。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带宝宝外出参加画画写生活动,通过对描画对象的观察体验感觉空间概念。
身体运动智能
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运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
运动智能强的儿童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爱户外活动、体育活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工艺人等都具有较强的运动智能的优势。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可通过日常生活和形体活动来发展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
音乐智能
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
儿童的表现为爱听音乐,能正确演唱、弹奏,能创作简单的儿歌抒发感情。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都表现了出色的音乐智能。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多让宝宝唱歌、弹唱弹奏以及简单的填歌词等。
内省智能
指认识自我和善于自我反省的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取他人的长处,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
儿童时期人的自我意识正在生成,因此内省智能尚不十分显露。优秀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心理学家、教师等都具有出色的内省智能。
对于此类特点突出的儿童,在数学活动中或者相识礼仪活动中认识自我,以及了解自我和别人的区别。
自然观察者智能
指人表现出的对自然现象、科学和动物世界等特别的兴趣和爱好倾向。
关键词:高层 结构设计前景分析
高层建筑是近代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十几年我国已建成高层建筑万栋,建筑面积达到2亿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深圳地王大厦81层,高325米;广州中天广场80层,高322米;地王大厦共54层,高206.3米。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其主要特点有:
1)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2)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
另外,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的出现、侧向位移的迅速增大,在设计中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3)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4)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从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昧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这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5)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体系
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2.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 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
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 筒体结构体系。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成束筒结构、巨型结构体系等。
3 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现代型式的高层建筑,始于19世纪末期,至今约110年,即一个世纪稍多一点。在高层建筑发展初期,钢框架是主要的结构型式。还有钢框架+竖向支撑(竖向桁架)。稍后,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实腹筒,框筒,筒中筒,多重筒体,筒束结构等依次产生。巨型结构体系(超级结构),则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3.1 国外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在高层建筑发展的头一个世纪中,高层建筑最多最高的,最有代表性的当推美国。在美国的高层建筑中,可用纽约和芝加哥两城市作代表。纽约的高层建筑以高耸雄伟的气魄,表达出金融精英的社会愿望。芝加哥的高层建筑则以纯洁、简明的格局见胜,显示出现实的格调和经济发展的象征。
日本由于地处多发地震区域,它的建筑基准法本来对建筑物的高度有严格的限制。但经济高速度发展所带来的城市人口集中、房屋紧张和地价昂贵,迫使人们研究地震区建造高层建筑的可能性和方法。通过长期的努力和资料,经验的积累,依靠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而建立了抗震设计的新技术,终于在1963年废除了建筑基准法中关于建筑高度的限制。用了多年的时间,以东京为开端,日本各大城市的高耸建筑正在使天空轮廓发生巨变,迎来了日本人所谓的“超高层建筑时代”。3.2 国内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五十年代初,北京开始建造8、9层的办公楼和旅馆。六十年代初,北京建造了一些10层左右框架结构的教学楼和办公楼,还用砖混结构建造了8幢8~9层的住宅楼。由于外事旅游等事业的发展,七十年代初,我国高层建筑加快了步伐。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央批准成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2005年起我国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m)、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m)、香港国际金融中心(88层,420m)、天河中信广场(80层,391m)等多栋超高层建筑。4 高层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4.1 钢-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将更为广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原来从高层钢结构起步的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位移小、舒适度佳、耐腐蚀、耐高温、耐火、维护方便等特点。此外,钢筋混凝土造价低于钢结构造价。我国的高层建筑中,绝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轻混凝土、高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技术已经成熟,而非金属配筋、新型预应力钢棒等混凝土增强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4.2 组合结构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
采用组合结构可建造比混凝土结构更高的建筑,不但具有优异的静、动力工作性能,而且能大量节约钢材、降低工程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科技含量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少。组合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造船、电力、交通等部门的建筑中。尤其在强震国家,组合结构高层建筑更为适用,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将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以及构造和施工技术的改进,组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4.3 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不断增加
筒体机构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问世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筒体最主要的受力特点是它的空间受力性能。筒体结构比单片平面结构具有更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并具有更好的抗扭刚度。因此,这种体系广泛应用于多功能、多用途、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中。
4.4 智能建筑的发展异军突起
现代建筑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促成了智能建筑的产生,在高层建筑中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建筑是建筑、装备、服务和经营四要素各自优化、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的建筑物。智能建筑的构成应具备三大系统: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以此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空间。
参考文献:
[1] 何家银,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应用技术,2010.5
[2] 沈蒲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富堂、邱国桦、范重,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 节能 室内外温差
Abstract: the study shows that Chines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mount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1970 s from 10% at the end of the rise to 27.6%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tal energy about 25% ~ 40%. In the worl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nergy problem increasingly urgent,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growing today, the energy saving of the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of indoor and outdo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房屋能源消耗又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建筑节能的呼声在不断高涨。但我国对建筑节能研究的认识和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指标是发达国家的2-3倍,而我国的人均能源占有指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对能源应该更加珍惜。但我国也有着传统的节能经验,如依山傍水选址建造房屋,北方建造四合院房屋以避风保温,南方建造阁楼式房屋以通风散热,这样最大限度地遵循了自然规律。这种冬暖夏凉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理念,也是凝结在房屋建筑节能技术领域中的一项智慧结晶。建造节能房屋是一项技术复杂、又跨越到多学科领域的系统科学,它既贯穿于建造过程中的各个实施阶段,又受到一定的地域性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才能体现节能效果、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建筑节能建造技术措施和使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最佳节能目的。
二、 节能建筑的设计关键所在
(1) 设计是贯彻节能技术标准、规范的关键环节。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前承业主建设意图,后接具体的施工建设,在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通过图纸表现出业主的建设意图,又系统化了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后续施工最为关键的依据。工程实践证明,项目功能是否实现基本取决于设计,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或考虑不周,必然造成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按图施工、按图监理;业主单位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业主单位一般对相关节能设计的各技术标准、规范知之甚少。因此真正能理解并贯彻节能设计标准、规范要求的非设计单位莫属,这为发展节能建筑提供了先天条件。
(2) 设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节能建筑发展观。
要树立正确的节能建筑发展观。工程实践证明,基于我国国情,相当一部分的低技术策略也能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关键是如何因地制宜、关注那些替代的适宜技术与方法、有没有花费必要的精力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等。为此英国著名建筑师邓斯特认为:节能住宅的关键之处在于“智能设计”,即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法,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他所强调的“智能”也意味着“挖空心思”寻求简单有效的节能方法。虽然节能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节能产品、节能材料的应用,但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如果没有相应的工程需求,就不能促进节能材料、产品的研究开发。节能建筑与节能产品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而且工程实践也不断证明,不少项目的特殊需求却成为节能材料、节能产品研发的推动力。
三、 房屋建筑实施过程中的节能知识
房屋建筑节能既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自然科学中多学科知识的汇集,同时又贯穿于建造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实施阶段。只有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采取不同的节能技术措施,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1) 选址过程中的节能知识
房屋的选址是节能技术的首要条件。选址时主要是从地理位置、区域位置、方位、气侯特点、地质条件等几方面来加以考虑。一般是选在地质条件好、土层较厚、地下水充足、靠近湿地湖泊森林的地段。应尽量避开西北主导风侵袭的地方,夏季宜面临西南主导风的方向,以便室内通风散热换气快。而地处土层厚、地下水深、森林湖泊湿地,可以最大限度地调节小区的局部区域室外气候,降低污染,净化空气,减小日温差和年温差的变化,是最理想的节能房屋建筑地质条件。
(2) 规划阶段朝向、间距布置的节能知识
规划阶段也是房屋节能的必要环节。首先朝向要选择当地的最佳朝向,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一般在北方,朝向是正南偏东15℃为最佳。要依山傍水,要依物傍绿制造人为绿地植被,少规划硬化的场地,多规划绿地场地。居住、办公的地方应布置在主导风的上游,房屋间距要符合采光通风设计标准。要远离易污染、易爆、易辐射物,不得宜间距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室外的场区应多设计成绿化或种植灌木来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例如:美国白宫草坪广场采用绿化广场来调节室外空气质量,从而影响调节室内空气温度质量。
(3) 设计阶段选择节能体型,结构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钢结构制造的异军突起在当今建筑工业化发展大潮中恰逢其时,必将引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数字化是钢结构制造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是大型全产业链钢结构专业集团企业。公司在总结近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钢结构行业的管理思路,多次进行不同范围的需求调研和思路分析,提出了钢结构全生命期的工位管理理念。其核心在于把传统的项目管理转变为工位管理,做到管理重心的下沉和精细化,并配套地建立了明晰的钢结构生产制造管理流程,赋予完整的、可追踪的编码系统,为实现数字化钢构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的实现需要在基础硬件方面——特别是在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加大投入。公司通过新设备的引进(如引进了数控三维钻床、数控切割机等一大批国际先进的数控设备),对已有设备的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等措施,具备了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数字化加工条件和能力。同时开展了数控机床联网管理的研究,逐渐由单一的程序传输演变为集数据管理、生产信息监控等功能的扩展体系,实现了多个工序协同、连续作业,自动采集制造数据等管理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数控设备的利用率,而且促进了诸如智能制造等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对多样性、复杂性构件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公司立项了焊接机器人研究、构件自动转运传输等一系列科技创新课题,通过自主创新进行设备和技术改良。并分别在广州东塔、天津现代城等项目进行了焊接机器人试验,在华东制造基地进行了自动变位运输装置试验等,为下一步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传统管理难题找到了新的解决途径,成为钢结构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信息化是钢结构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面对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钢结构建造过程中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反映到管理层,跨区域、跨阶段、跨部门的集成管理能否实现,直接影响了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是衡量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中建钢构通过主营业务、办公管理两个角度,分制度流程规范、信息化落地实施、智能化集成管理三个方面来进行两化融合建设。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全面、系统的流程再造工作,打造了一套适应公司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的新版管理制度,以分类分级分层的原则做指导,对公司各职能模块制度流程进行了修编梳理。并进一步根据新版制度流程的实施情况及公司发展需求,开展了信息化落地及集成管理工作,促进公司持续向管理数字化、产品工业化迈进。同时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施工流程、构建自动控制生产线、搭建业务一体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解决钢结构建造过程中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问题。
目前,公司百余个项目的施工数据采集、传递、存储、处理等需要新的思维和技术:一方面,商业智能的普及,让企业对数据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另 方面,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企业原有价值链的围墙,需要借助大数据战略了解更为全面的运营及运营环境全景图。而云计算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很好的存储空间,使实时在线处理成为可能。
近两年来,公司依托钢结构工位信息化管理理念,自主开发了国际首个全过程SD管理平台——钢结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平台。其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解决钢结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问题,在增强管控力度的同时大幅降低管理成本,起到倒逼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数据采集层下放的各个工序,利用条码标签解决方案实现施工信息的提取,经过采集、传递、处理、展现等,从事不同岗位的工程管理员可以从BIM模型中获取各自需要的信息,既能指导实际工作,又能将相应工作的成果更新到模型中,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共享,建立起了一整套钢结构施工无线传感系统解决方案和全方位追溯管理体系,智能化工程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实现了可视化的工程管理。也是将工业化的管理理念首次应用于钢结构工程领域的管理成果。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强项目管控力度,为企业运营以及决策提供支持服务,提升钢结构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能制造是钢结构制造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钢结构企业是典型的面向订单工程型企业,产品具有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生产重复程度低、生产过程中变更频繁等特点。并且一般是多项目同时运作,产品制造处于多项目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大增加。而在“工业4.0”的概念下,将以智慧工厂为依托,建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人、系统、设备、数据等的联网和集成,使得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感知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全部信息,构建信息集成的全新产业模式则是钢结构制造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