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1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

(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第2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本土化 文化 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是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就像杨国枢先生说的:符合本土性契合标准。在杨先生看来,本土性契合是指特定的文化性和生物性因素一方面会影响到当地民众 (被研究者) 的心理与行为,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到当地心理学者 (研究者) 的问题、理论与方法。那么,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知识体系可以而且应该与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契合状态。“这样一种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称为‘本土性契合’。”杨先生将本土性契合看作是衡量本土心理学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标准。他指出:“我们所说的‘本土心理学’,就是一种能达到本土性契合境界的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重点旨在使心理学的研究能够达到本土性契合的标准。”也就是说,让“自己人”研究“自己人”,研究者要深度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为,熟悉它们的文化体系和生存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和被研究者在各个相关方面贴近的程度。

本土化有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上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文化相对性较强,研究内容与本社会的文化,习俗有密切关系,因此包含内容的本土化,而且非常必要,否则本土化的概念就失去一个很大部分的意义了;此外,方法的本土化也很重要,因为中西文化的重合度比较低,很多概念,理论是不能用西方语言符号所解释的,也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如果照搬过来难免会造成工具与对象的不匹配,难以发挥其作用,不但达不到研究目的,甚至可能误解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得出相反的结论。

然而人们大部分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片面地排斥所有外来的东西也不可取,我们要在理智分析的基础上,挑选出适合我们的研究的方法来。

2 为什么要对社会心理学进行本土化?

社会心理学具有很高的文化相对性,是文化多元论的产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本土化,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扩展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范围。当今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出的理论和方法大部分是基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样既不利于其他国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对于西方国家本身,由于缺乏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丰富性,使其研究不能更多地吸收来自不同文化的对比和反馈,其进展也会相对缓慢,对学科发展不利。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为了使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更高,因此不进行本土化也将使其应用价值大大降低。在文化上,没有一种理论可以适用所有的人和地区,如果要让所有人从中收益,社会心理学不但要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在其他国家也需要本土化。我们都要先将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让它们在同一个地球上共同成长和发展,把握好每一种民族和社会的传统和规律,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它们直至人们从中获利。

3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所走的路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所走的路程并不长。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建立相对较晚,上实际80年代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另一方面,心理学作为一个舶来品,我们对之不熟悉,有必要先对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番学习和吸收;最后一个方面,也是在目前比较值得关注和改进的方面,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擅长向别人学习现成的东西,只在层次较高的理论上探讨,而不能从现实出发,珍视自己的想法,从而做出切合实际的独到的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主要是以港台学者为始进行的。杨国枢提出把“本土契合性”作为本土化的标准,黄光国运用西方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人的人情和面子,杨中芳提出本土化的研究要放在“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才能有效。

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和受到鼓舞,它为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4 如何进行本土化?

(1)对本土的文化、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有系统而深刻的了解。这是首要的条件,一个对中国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的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及其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中国人文化传统和思维惯性的研究,结论也更能够应用到本民族社会当中。中国文化的很多成分是西方国家没有的,如果没有很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不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很可能没有研究的切入点,即使有也与文化不契合,就像杨国枢教授说的那样,不符合本土契合标准。因此无法做出真正的本土化的研究,结论就不适用于本社会。

(2)构念化。心理学研究要求各个变量有操作性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求将那些模糊不清的理念清晰化,具体化,使人可以从思维层面上清楚地理解与描绘。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杨中芳教授将“中庸”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个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成为了一个清晰的构念系统,并且各个节点之间有具体的,方向性的关系。这样就使一个庞大而难以名状的理念表达了出来,有利于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

(3)抛开一切已有的理论和预期进行细致的观察,提出假设。细致的观察和提出假设是进行所有研究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否则无法做出严谨客观的结论。然而抛开一切已有理论和预期是我在这里想强调的。因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西方,对我们国家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进行自己的研究时,很容易带上先入为主的西方的理论和概念,试图将我们的心理现象嵌套在已有的理论和概念体系中。这样很容易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中国人独有的现象,将中国人的想法和态度等同于西方人的想法和态度,如此一来,文化差异便消失了,结论不同也只是在变量的量或者程度上不同,而总体的架构是一致的。就偏离了本土化的初衷。

要想做真正的本土化研究,就要把头脑中已有的西方心理学概念暂时放下,以开放的态度去观察,记录下所有观察到的客观现象。然后再回去一一整理和分析。

(4)借鉴西方的成果,同时发展出自己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研究。西方的方法论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人类的共性总是大于个性,然而又不能全盘照搬,因此要睁大双眼,选取适合的方法,要能够与我们的文化,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相贴合,如果即使是本土的研究者自己进行开发,也会因为本研究而开发出这样一套方法,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同时,还有一些内容是西方任何方法也解决不了的,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再进行思考,事实上我们应该在这项工作上花费多一些的时间,因为对于科研来说,方法论非常重要,每一次重大的科学进步都是以方法论的开拓和创新为重要标志的。

(5)将研究成果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总结出自己的理论。中国的语言相对西方逻辑性不强,这也折射出中国人更重意境,不重逻辑的思维特点。将研究结果和数据上升为理论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具体研究时,要重视逻辑推理和总结,学会把散乱的数据整理成理论架构。

(6)学习西方研究者的态度,摒弃我们固有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向西方的学习,内容不重要,态度和方式最重要。我们要向西方学者学习的是他们切合实际的态度。中国社会心理学进展不是很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容易停留在理论思辨的层面上,而不注重具体的扎实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脚踏实地的研究。前喻文化,也就是向前辈学习知识和经验的习惯使研究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强,不愿意思考也不珍视自己真正的想法。

要想做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还要从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入手,从客观的现实和观察研究上入手,去研究一些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实际问题。

5 展望

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已有研究者为社会心理学本土化开辟了道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本土化有很大的潜力,前途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社会学研究,1994(6).

[2] 黄雪娜,金盛华,盛瑞鑫.近30年社会心理学理论现状与新进展.社会科学辑刊,2010(3).

第3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商务谈判;行为心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国际商务谈判心理学应用的相关研究

1.早期社会心理学关于谈判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谈判心理的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进行的。他们将大量的实证研究集中于2个领域:谈判者的个体差异和情景特点。后来社会心理学主要向认知心理学发展,谈判的主题丧失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谈判的行为决定

20世纪70年代后期,认知革命兴起,对谈判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80年代和90年代,对谈判的心理学转向行为决定研究(behavioral decision research,简称BDR)发展。描述性研究和规定性研究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影响,并促进了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

3.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复兴

行为决定观推动了对谈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然而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范式忽视了谈判中许多重要的因素。研究者们在最近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些与BDR观相一致的社会心理变量,从而使社会因素再次成为关于谈判的研究主题,它包含:社会关系、自我中心、积极错觉和情绪。但是这种新的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接受了包括理性背景在内的一些BDR的观点。

4.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商务谈判心理学实际是心理学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学在上午谈判中的应用于结合,因此它的研究有赖于心理学与商务谈判的共同发展。近几年,随着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其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及阅读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发展也很不成熟。因此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能反映出他的意识或潜意识。研究行为心理学,能让谈判者通过观察与感知更好的搜集信息,做出决策。

1.行为心理学的含义

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指“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行为心理学指明,人的一切行为就发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种反射,特定的环境定位会使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潜意识的,无法感知到的,但它确实存在和发生着。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的变化,引起了我们表层现象对这种变化发生反射,使其暴露。

2.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的作用

从行为心理学含义可以看出人的意识或潜意识都将通过其外在行为暴露出来,即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特定的行为。而在整个环境刺激到行为反应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因此,应用行为心理学可以帮助谈判者根据谈判对手某些下意识的行为来推测其心理,以便采取合适的对策,运用相应的环境刺激,使对手做出被希望的行为反应。

三、行为心理学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日本某知名企业谈判实例

2010年,日本某知名企业与客户的谈判进行到最后一天,双方争执不下,都不让步。及至中午用餐时间,谈判依旧在进行。日方注意到对方谈判人员表现出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不自觉地习惯性地碰撞水杯。而此时尽管午餐已准备好,日方却不急不躁,采用消磨的谈判方法,一旦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条件,便以“慢慢谈”回应,最终对手答应了本不愿答应的条件,日方取得完胜。手摩擦椅子或不自觉碰撞水杯这样的小动作在行为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想要赶快逃离,离开,难耐的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当谈判对手有这样的行为表现时,日本企业谈判者通过观察与推测即可知对方是急于结束谈判去用餐,进而采取拖延的做法,加剧对手的急躁感,使其迫于自身心理情绪而答应日方条件。

2.行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谈判者在谈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观察,明白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在谈判中,不仅要注意对手的言语,语气,更要注意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细小的肢体语言往往能比语言更多地暴露出真实信息,比如,一个人在愤怒或沮丧时会拉一拉衣领,让脖子透气。当谈判对手使用此动作,可能意味着他对谈判的不满。一个人说谎时,会不自觉遮掩嘴部,或摸鼻子,摸耳朵,揉眼睛或搔脖子。此外,嘴巴,眼睛,眉毛,鼻子等处都能暴露人的心理。谈判者要仔细观察,尤其当对方说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而肢体语言却显示相反时,要做进一步判断。(2)运用条件反射,通过环境刺激,控制对手行为。人的行为无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在观察对手行为,掌握其心理情绪后,便可采取相应的刺激方式,推动对手做出被希望的反应,从而将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3)运用行为心理学,自我保护或刻意引导。谈判者应多锻炼自己的谈判能力及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能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掩盖自己的易暴露情绪的行为,从而避免自身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邱林,郑雪,严标宾.谈判心理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03,11.

第4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5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摘要:抑郁的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抑郁的研究方法包含于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浩大体系中,通过对人体科研方法的了解,展示出抑郁研究的一些现状,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科研方法;人体研究 ;抑郁;变量

抑郁,是一种情感性的障碍。在临床上,它属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的一种表现状态,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病或综合症。近些年来,研究者们纷纷把目光转向对抑郁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探讨。抑郁,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一个普遍的研究课题。

一、人体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人体进行认识和研究首先应该从两个基本的方面进行:一是分别考察人体的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二是考察人体物质、信息和意识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对人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把握。人体在本质上是物质、信息和意识的统一,三者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所以认识和研究人体首先需要对人体的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人体的物质是人们在人体研究中首先要碰到也是需要首先加以考察的内容。对人体的物质研究需要用物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方法等。第二个方面是人体的信息。研究人体的信息需要借助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程序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了人体的物质和信息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考察人体的意识。对人体意识的研究首先应该在个体的基础上进行。

二、抑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导致抑郁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遗传、环境、个体生活经历、外界压力等都可成为抑郁的诱因。西方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对抑郁的社会心理研究,应以素质――应激模型为前提。此模型认为,抑郁是由一种相对稳定的易感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实验中应考虑易感因素和社会心理压力之间的交互作用。西方社会心理界对抑郁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等)两个方面。最初,研究者多采用横断法。比如:把抑郁、缓减性抑郁(抑郁程度较以前有所减轻)和非抑郁的控制组,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同组在这些变量上的差异。横断法对于验证上述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但是, 横断研究为抑郁的病因提供的信息有限, 上述功能差异是成功的, 且能证明某些功能障碍, 如认知功能障碍、婚姻的不幸、依赖性人格、社交障碍等都同产生抑郁有关。因此, 横断研究往往只能使我们持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难以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前瞻性研究和追踪研究自然能验证抑郁的病因变量, 但要找到一个有潜伏抑郁可能性的样本并不容易, 研究者必须详细地考察被试生活中的精神病史。虽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抑郁病因的探讨,似乎存在着方法上的困难,但目前人们的很多研究, 是在控制了并发症的条件下,就抑郁与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这些方法仍然可行。就横断法而言, 把抑郁组被试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在抑郁情绪期间和抑郁恢复后进行比较;把抑郁、缓减性抑郁和非抑郁被试进行比较,这种研究虽不适合对抑郁病因进行单向的因果推断, 但至少能证明抑郁组被试某些功能上稳定性的障碍,探讨这些障碍同抑郁的关系,可为抑郁病因提供初步证据。就纵向研究来说,病前设计是研究抑郁病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主旨为追踪非抑郁的被试,把那些后来患抑郁的被试同一直未表现出抑郁症状的被试就某些变量进行比较。此法缺陷在于被试最初症状的个别差异难以衡量;被试在抑郁自评量表上得分低于某个标准或不符合抑郁诊断标准,都被诊断为非抑郁的,没有考虑到低于这一标准之下被试的症状有程度上的差异。弥补的办法为:增大抑郁和非抑郁组被试的样本,以抵消上述症状的差异。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者用这种方法对抑郁进行过研究)。纵向研究的另一种方法为双波专门小组设计。即:用某个社会心理变量来预测被试以后的抑郁程度。这种设计有多种变式,其中一种为:在对被试的第一次测量T1中测出抑郁症状Z,然后对某个变量X进行追踪,以考察变量X对第二次测量T2中预测的抑郁变量Y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变量,X能预测以的抑郁Y ,那么抑郁程度的变化就可根据X先前的功能状态进行解释。这种设计能对被试最初抑郁程度的个别差异进行控制, 且符合因果推断的3条标准:X和Y同时变化,X是Y的前提,Z(第3变因)不能说明X和Y之间的关系。

三、将来的方向

研究者实验验证的同抑郁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心理变量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归因方式、有功能障碍的态度、人格、社会支持、婚姻的不幸和应付方式。他认为,这些变量可分为3类:一类先于抑郁,是产生抑郁的原因的变量,称为抑郁的前因;另一类是在抑郁情节期间才可观察到的变量, 称为抑郁的伴随症;第三类是抑郁恢复后仍持续的障碍, 称为抑郁的后果。将来代价较高的研究,应集中于抑郁的前因的探讨, 尽量对抑郁病因作因果推断。在这6个方面中, 人际依赖、内向、社会隔离、婚姻的不幸等同抑郁的关系, 是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出发共同探讨的问题, 也是人们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抑郁的人际背景, 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有人认为, 将来抑郁病因的社会心理研究, 主要对象应是抑郁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玉辉.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J].人民出版社,2003.

[2]许又新.精神病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第6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l视瞻

所谓视瞻,是指通过观察人的眼睛以获取有关对方心理活动信息的过程,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非言语沟通中的“视觉行为”。现代人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实,中国占人对这一观点早就有所论及。孔子的弟子曾子日:“目者,心之浮也。”…意思是说:眼睛是心灵的反映。盂子也有相应的论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小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隙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眨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州引观察眼睛而了解人心,眼睛流露出的真情无法欺骗他人,内心的正恶便会一目了然,再辅佐于其言辞,人还有什么能够隐瞒的呢。视瞻包括一些具体的内容:视远、视下、倾视、雌视、偷视、邪视、视非礼等。这些都是指人的视觉行为的不同表现,视远是指一个人的视线朝远处看。当一个人的视线一直朝远处看的时候,反映了其某种异常的心理诸如心不在焉、心事莺重等,尤其是当他的视觉行为与其他的行为不协调时更足如此。所谓:视远者心有异志,即是。视下是指一个人的视线一直朝下处看,反映了其人或缺乏自信,或心有隐情,或悲伤忧虑等心理。具体是何种心态要视当时的情境和其他相关行为而定。倾视指的是人的视线越过对象的面部朝向远方。倾视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不正常的视觉行为,表现了当事人的一种傲慢、清高、鄙视、自以为是等心理。《礼记•曲礼》云:“凡视,上于面则敖”¨1,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雌视是指像女人的视觉行为一样看人,《吕氏春秋》称之为“烟视,妇人之视态也”【4J。雌视反映了一个人的虚伪和做作心理。《观人学》云:“丈夫而妇人视者,其性虚伪。”【5’偷视是指偷看,邪视为斜眼看,视非礼是指看人没有礼貌。这些都是不合规矩的视觉行为,反映了一个人的无礼、粗野等心理。’上述主要讲的是眼睛视线的角度和方向。除此之外还有视觉的内容即不同的眼神,眼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和内心状况。《观人学》云:“视瞻非常,目精烂然者,必为豪杰;视瞻凝重,目精了然者,必为贤良;视瞻闪忍,目精灼然者,必为小人;视瞻蒿乱,目精瞠然者,必为庸夫。要亦不易之理也。”口。《檀几丛书》中有更为细致的论述并依据眼神对人作了分类:“视瞻尊严,气静神凝,望之俨然可畏,即之蔼然可亲者,在上位之君子也;视瞻平正,神气冲和,殷然如有虑,抑然如不胜,挺然污淖之中,淡然世俗之外者,在下位之君子也;眼光闪烁,气宇深沉,太和之泽少舒,肃杀之机时露者,在上位之小人也;瞻视不常,神气散乱,远之无可观型,近之无可衿式者,在下位之小人也。”L6o目光折射了一个人的内心,或目光尊严,神态凝重,望之敬畏,近之可亲;或目光平和中正,神气和蔼,出污泥而不染,淡薄名利超然世俗之外;或眼中光芒闪烁,气宇深沉,泰然平和,又不时露出肃杀威严之气;或目光摇曳不定,神情散乱,外无形象,内无气质,等等。目光不同,人之心理与行为迥异。现代社会心理学对视觉行为(visualbehavior)的研究,包括视线、视觉时间、视觉位置、瞳孔变化、文化对视觉行为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有关视瞻的论述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中国文化中有关视瞻的论述涵盖了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有关视觉的大部分内容,但比其更加广泛和全面,还涉及到了视觉行为对人格的反映、依据视觉行为对人的分类等内容。由此可见,中国古人能够对人的视觉行为作如此深入、详备的分析与阐述,表明中国古代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思想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2言语

这是指根据人说话时的表情及行为表现来判断人的心理活动。古人所说的“言语”与今日之“言语”意义不同,意思是指言语的方式,也即是社会心理学中非言语行为的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中国古人早就对“言语”有所论述。《易•系辞下》云:“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说话者的表情、辞序、闪烁、内容的多寡、游移等不同的表现,均反映了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孟子•公孙丑上》云:“设辞知其所蔽,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2j波辞、辞、邪辞、遁辞,分别是指偏颇的言辞、过分荒唐的言辞,偏离正道的言辞和躲闪的言辞,根据这蝗“言语”行为的表现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心理意图。占人还对“言语”行为进行了分门别类,《鬼谷子》将寿语分为:佞言、谀青、平言、戚占、静青;《大戴礼记》将言语分为:恶言、忿言、流言、烦占;《韩涛外传》将言语分为:隐语、讳语、移语、苟语。当然,这些分类有些并非是纯粹非言语的内容,而是言语与非言语的混杂分类。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虎钤经》曾言:“言语也者,神之发也;举动也者,神之用也;行事也者,神之本也。”【8’即言行是人的内在思想、精神的外显和体现。它提出了通过人的言行表现来观察其内在心理状态的十六种情况:“人有言肆而目骇视者,心怀异图也;言枝蔓而不径者,心有隐也;矜大人善惟恐不至者,党人也;言错综而无归者,心躁竞也;方言而他视者,心不态也;言卑而色下者,心有所屈也;方言而四顾者,其辞妄也;言人之短而视不定者,诬罔人也;言多以私事为扰者,顾妻子之人也;言大而理不精者,其学虚也;色悦而徐徐顺人意者,佞媚人也;矜已善而斥人不善者,倔强人也;言未发而却缩者,含蓄人也;言无公私必及利者,贪人也;色卑而言多谄者,志下劣人也;事曲而言直,气悖而言顺,心鄙而言大,事不详而强能,理矫而强正者,此奸诈人也。”【8o这十六种情况对人的言行不一和不正常的非言语行为表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有言语的、辅助语言的、类语言的和行为的,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檀几丛书》则对依据言语进行观人作了详细的论述:“言近指远,简洁清越,隐恶扬善,形之自然,温厚和平,发之天性者,在上位之君子也;言语拘谨,不苟言笑,耻矜己之长,乐道人之善,不文己之过,不讦人之私者,在下位之君子也;言语奸深,穷见事情,议论风发,旁若无人,时有操纵,学博泽顺,己不知非,人不能难者,在上位之小人也;言语无序,辞烦理寡,随人上下,轻变鲜实,闻人闺阃暗昧,则津津有味,见人道德仁义,则苦苦排击者,在下位之小人也。”№o依据言语,同样可以将人分为上位君子、下位君子、上位小人和下位小人。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根据人的非言语行为表现来认识人的心理。当然,上述内容并非均是非言语行为认知,而是言语与非言语的混合。对于这一点,应有明晰的认识:一是占人没有今日社会心理学之概念,不可能象今日社会心理学者一样进行明确的划分;二是中同占人强调实用与致效,摒却空谈与形式,故将非占语t亏青语行为合体并沦是十分自然的。其实,这恰恰是中国古人的睿智之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言语与非言语魁混杂在一起的,在对人的认知过程中,言语线索与非言语线索是可以相互补充、互为依据的。另外,我们也小应依今日社会心理学之范式去苛求古人,此一时,彼一时也。

3容止

容止者,容貌举止之谓也。这是指通过观察人的面貌和相应的行为举止来判断人的心理活动。《大戴礼记•少间篇》有记载:“尧取人以状。”…尧帝就是依据人的外貌举止来选择人才的。《孝经》云:“容止可观,进退可度。”【91人的容止可以观察,行为可以测度。这都是说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容止行为来判断人的心理活动。《礼记•玉藻》云:“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州副这些当然是说一个人应有的符合礼仪的容止表现,但也是观察人的依据。《观人学》云:“容貌敬则吉,反是如惰、傲、骄、替,则有咎;举止端则吉,反是如步高、足高、失位,则有咎。州副这些都是说人的容貌举止与人的命运福祸相关。《檀几丛书》亦有依据容止知人之论述:“立如乔松,坐如山岳,进如日朗,意气垂豫,不疾不徐,退如水流,步履安详,不蹶不逆者,在上位之君子也;立容如斋,坐容如尸,进见厚实显荣之人,不觉浩浩落落,步履蹇谔,别去单寒微素之士,不觉依依违违,步履徘徊者,在下位之君子也;于众人属目之地,坐次故为庄严,于丛人广坐之中,进退故为舒泰,一揖一供,骨软臀蹲者,在上位之小人也;坐起不正,手足屡摇,进见则惶顾骇愕,举止失措,退去则急遽无状,肩背俱忙者,在下位之小人也。”№o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依据人的容貌举止来判断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并将人分为上位君子、下位君子、上位小人和下位小人,可谓深刻之至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有关容貌的研究,主要是对人的面部五官结构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显然,中国文化中有关容止的论述与此是不同的。中国文化中的容止概念具有更加宽泛的含义,包括容貌和举止,也即是除了面貌以外还包括了身体行为。另外,容止投射了人格,依据容止来判断人格甚至是推测人的命运,以及依据容止对人格进行分类,这都是中国文化有关容止的论述有的内容。

4颜色

就是所谓的察颜观色。《说文解字》对“颜色”的解释为:“颜者,眉目之间也”、“色者,颜气也。”Il训今天我们说的“颜色”指的是整个面部的脸色和表情,这是反映人的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大戴礼记•少间篇》云:“舜取人以色。”…尧、舜二帝各有取人之术,或以状或以色,但都得到了想要之人才。《观人学》云:“盖色者,人之精也;容者,人之粗也。容不俟色,则土木其形,非道家者流,杜其德机,即大奸之人,深自掩盖者也;色不俟容,则附丽无著,非病狂之人,笑号无端,即飞妖之辈,精魂离橐者也,故容赖色以彰,色依容而存,好人伦者,可絮比而观也。”【5j这是谈到了色与容之间的关系,当二者不相符合时,其人便有异常心理。《檀几丛书》中有观颜色以鉴人之论述:“喜怒不形,宠辱不惊,处危难而性情闲畅,闻毁誉而颜色不变,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者,在上位之君子也;怒不至洗,乐不至极,不逆将来之得失,而乍愠乍喜,不忆未至之荣枯,而或欣或戚者,在下位之君子也;喜怒徇情,恩仇分明,好执小数,操切上下,执拗骄纵,喜同恶异,患得患失,色厉内荏,耻言微时,羞称故步者,在上位之小人也;闻卢即骇动,遇事如风发,好夸己长,耻闻己过,是之则喜,非之则怒,预测豪华而神飞,时拟高位而色变者,在下位之小人也。”【61君子与小人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于颜色是不同的。君子能够控制自己的颜色,喜怒不形于色,荣辱不惊于颜,而小人则为外物和情绪所左右,喜怒哀乐形诸于色,宠辱得失见之于颜i依据颜色便可察人知心,焉有不知之人。《反经》从面色与心理之机理的角度亦做了相应论述:“夫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仁固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哗然以强。夫忧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痰之色,乱而垢理。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然以扬;垢惑之色,冒昧无常。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言已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凡此之类,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也。”【l¨古人认识到,当“色”与“言”相违时,则宁可信色而不信辞,即“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这与现代社会心理学关于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当人的言语内容Lj非苦语行为不一致时,非言语行为所传递出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更能够反映出当事人的真实心理。由此观之,中国古人的先见之明粲然而现,不言自明。

5声音

这是指根据人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显然,这是属于有声的非言语行为。《大戴礼记•少问篇》云:“汤取人以声。"[¨尧、舜、汤选取人的依据是不同的,但无论是“状、色”还是“声”,都可以用来知人。《人物志•九征篇》论述道:“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副这里强调了人的声音反映了其性格和气质,同时,声音与貌色又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构成了观人的依据。《观人学》进一步对通过声音以及人借助物体发出的声音来判断人的心理进行了论述:“人声之不同,如其心气。采听其声而处断其心气,人之智愚、贤不肖,可知之矣……男子心气刚,故其声舒壮;女子心气柔,故其声温媚;老人心气已耗,故其声弛缓;孩童心气始满,故其声迅脱。”【5o这里所说的心气,就是指人的人格。不同的人格特征,能够通过声音反映出来。依据声音来判断人的人格特征,便可以一目了然。现代社会心理学有关非言语行为中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的研究,主要是关于音高、音强、节奏等声音的变化以及人嗓发出的非语言类声音的内容。我们会看到,中国文化中有关声音的论述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还涉及到了声音与人格、声音与容貌的关系等内容。另外,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均能够传递出有关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信息,中国古人对这一点却已早有论述。

6好尚

所谓好尚,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好恶嗜尚来判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观人学》所云:“盖有好尚,则有喜戚,因其喜戚之所向,足以知其人何如矣。”【53根据心理学原理,之所以依据好尚可以观人,是因为好尚投射了一个人的心理倾向和人格特征,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显。庄子曾对好尚与心理的关系有过深入的论述。《庄子•徐无鬼》云:“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招世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力之士矜难j勇敢之上奋患,兵革之上乐战,枯镐之士宿名,法律之七广治,礼教之士敬容,仁义之士贵际。农夫无草菜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返,悲夫!”【13]智谋之士、舌辩之士、好察之士、招摇于社会的人、社会中层之人、身强力壮之人、勇敢之人、尚武的士兵、山林隐士、讲究法律之士、重视礼教的人、崇尚仁义的人等各有所好,这些好尚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借助这些好尚就可以判断不同人的心理。《人物志•八观》也有相应的论述:“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辩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苟赞其志,则莫不欣然。是所谓杼其所欲,则喜也。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则不获其志,则戚。”¨引性格刚烈之人、正直善良的人、有才能的人、有谋略的人、能占善辩的人、贪婪的人、受宠幸的人都喜欢在行为中表现他们的好恶,根据这些好恶的表现就可以观人知心了。这就是好尚知人法。《观人学》对好尚作一概论:“有好尚者,其人才性必不全备。观其好尚,可知其人品。多好尚者,其人性必杂乱而无所成。好尚之甚,心为之弊。其人言行必因之而不中正。””o其对好尚与心理的关系所作的总结是十分中肯的。依据好尚知人,是中国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所独有的思想,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缺乏这些内容。

第7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印象管理;人际交往;自我

引言:良好的人际互动中个人的印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以及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在文章中做了浅入深出的分析与探讨。

1.印象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进行印象管理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大家在出门之前都要梳妆打理一番?为什么陌生人之间说话如此客套和彬彬有礼?为什么社会奉行长幼有序,父慈子孝的伦理道德规范?对此,我们将从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一系列研究开始解释。首先是印象管理的理论基础,这里有两个理论足以说明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原因。

1.1自我服务偏见

戴夫・巴里(Dave Barry,1998)指出,“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强。”每个人在自我服务偏见的意识之下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有能力,并且具有更多的优点。这种内心深处的信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而且也直接导致人们希望在实际行动中能够有所作为来进一步证明内心的信念。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会表现出寻找各种合理借口,推卸责任之举,而取得成功时则会侃侃而谈,高估个人才能与贡献。我国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振道在获得该奖后就心生隔阂,分道扬镳,其根本的原因是两人因各自对诺奖获得所做贡献大小存在严重分歧。高智商的人都如此,何况凡人呢。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于自我服务的偏见,人们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与众不同。

1.2第一印象效应

人们喜欢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一个人的信念、态度、偏好等等做出推测与判断以形成其总体印象。这种认识的特点是比较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同时人们还可能通过形成的第一印象推至某人内在的性格品质。社会心理学家也把第一印象效应称之为首因效应。第一次见面、接触、谈话、动作等等都有可能让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第一印象效应的好处是方便人们迅速、省时的提取个人信息,以便更快的做出辨别与判断。当然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夸奖和社会赞美的倾向和需要,都希望初次见面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所以在与陌生人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刻意的装扮和塑造自己,以期能得偿所愿,给他人留下好的形象。

2.印象管理策略

由于第一印象的效力和个人自我服务偏见的倾向,人们会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来塑造个人气质和形象。那么按照社会心理学的人际交往原理,我们应该用什么技巧来实现此目的呢。这里提出了三大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自我展示

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依据个体的穿着、言语、行为、表情以及其与所处情境的一致性。因此恰到好处的自我展示是给他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确着装的基本原则是得体而应景。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应当懂得依照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而选择与其所相适应的服装。如面试衣着职业化,休闲衣着娱乐化,锻炼身体衣着运动化。人与人之间交往所接触的各种具体场合,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在公务场合,着装应当重点突出“庄重保守”的风格。在社交场合,着装应当重点突出“时尚个性”的风格。既不必过于保守从众,也不宜过分地随便邋遢。休闲场合,着装应当重点突出“舒适自然”的风格,没有必要衣着过于正式,尤其应当注意,不要穿套装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

语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对口音的好感会导致对讲话者的好感。所以,交流过程中人们要注意使自己的话语流畅、语速适中。说话流畅是讲话者有能力的标志,而不流畅则表明焦虑和紧张。同时语言随谈话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这一点,社会心理学家尤为重视,交往的目的不同、场合不同,说话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教授只能传递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而不能大讲特讲自己的假期。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必须知道提出特殊话题的合适时机、在非正式场合,保持愉快和放松才是重中之重非言语交流方式方面,如:眼神交流、手势等,交往必须遵守社会文化准则,这一过程通常是由非语言线索来控制的。这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目光接触和方向定位。一个人只要拒绝目光接触或方向定位,那么他或她就是拒绝交谈。我们要读懂别人的信息。与人交谈时,面向对方和凝视对方是表达友好的途径,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要让你的目光肆无忌惮。

2.2晕论效应

生活中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形成一套能快速认识他人的简易方法,晕论效应就是其中一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基于这样的知觉他人原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会主动的塑造一些自我人性的中心品质,以自动激活其他关联品质。如善良―大方,善良是中心品质,大方是关联品质。当人们认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时,也必定认为你是一个大方的人。又如同成功的―雄心勃勃,当众人认可你是一个成功的人时也会界定你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此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塑造符合大众认知标准的积极的人格品质,如真诚、乐观、进取等等。

2.3相似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某人与你越相似,你就会越喜欢他。相似性产生喜爱,这是放之于每个人身上都适用的规律。人们在认识周围的人或环境时,都以自我为参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能激发彼此更多积极的情绪感受和滔滔不绝的语言,人们不仅喜欢那些与自己想法一样的人,而且还喜欢那些与他们行为一致的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最先自我介绍的内容常常是我是谁,来自哪里,我的爱好是什么。这样的一种自我表白实质是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能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切入点,也为进一步深入交往做好铺垫。道不同不相为谋,相似的信仰、价值观、人生态度和理念是人们彼此成为朋友的前提,也是发展为亲密战友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想成为“人来熟”,那就发现彼此的相似点,它会让彼此迅速倍感亲切;如果想周围环绕更多朋友,那就放掉你们之间的差异,挖掘相似点,它会让彼此生活不再孤单寂寞。如果想拥有知己想让你们的友谊天长地久,那就发展出更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师 合作学习 积极心理学

合作学习是指在团队或者小组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目标,有着明确的目标任务的互学习。在使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考虑如下要素。

一、小组形成与组员工作分配

(一)异质分组

1.分组前,明确分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前提是小组的组织建设。为了小组成为一个异质学习的团体,研究者认为,小组的组建以4-6人为一组,按照学习的性别、性格特点、个人能力、家庭背景等混合编组;2. 分组时由学生自组小组:在普通情况下,最好让学生自己自发组织学习,如果需要教师参与时再参与。首先让教师说清小组的要求和原则,让学生们自己组建小组。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3.最后由教师协调:学生小组组建后,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组织的小组基础上进行调整。

(二)小组功能介绍

合作学习是分工明确的学习。因此,每个小组至少需要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三个“工种“。这是需要明确告知学生们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课堂操作

(一)课堂教学空间形态

在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上呈现为同一格局,虽然有利于课堂控制,但是不利于学生和教师间的课堂交往。在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了“马蹄组合型”的空间动态。学生上课时按学习小组的方式就坐,每个小组都成马蹄形,每个马蹄形就做为每个课堂学习小组的活动空间。这样的活动空间促进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小组形成集体意识,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二)操作过程

确定小组后,小组的每个成员在组内都承担一个角色:“组织者“负责掌握小组讨论、分配,协调小组学习,掌握合作学习时间,从中锻炼宏观调控能力和协调能力;“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从中训练听写能力;“报告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从中提高说、读能力;“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从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组内成员定期交换角色,使学生真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师积极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合理分组,指导学生开展交流,控制教学程序,协调各种反应的教育机智和能力等。

第一,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负责指导,教育的主导方向。而在新型合作学习中,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权威证明,更能表现的是对学生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向导和引路人。对课程进行策划和组织。其次,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应该以民主平等为基础,建立良好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前提下,合作学习中的主要行为表现: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在教师身上也应有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和同伴三种角色,是合作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执行者。最后,在合作学习的影响下,老师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把固定的书本知识变成富有活力的生命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灵活利用实施教学,根据课堂上的真实情况将知识重组重建。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如此重要。

四、专业教学案例

根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设计,在部分教学内容中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估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把“社会心理学发展史”内容教学进行了改进,不再使用传统方式进行讲授,而是使用“话剧”的形式、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按照年代顺序把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出来,然后老师再做补充和点评。

(二)结果评估

进行表演的学生们在课前做了积极的准备,每一位成员都能认真而有效地参与到话剧的演绎中;观看演出的学生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学效果远远比直接讲授要好的多。

第9篇: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可靠性;道德教育;态度改变

中图分类号:13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1―0127-0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1959年提出了一个态度改变的经典说服模型,该模型指出了态度改变的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和有关变量。其中,在外部刺激涉及的“传达者”这一因素中,“可靠性”是一重要变量。可靠性是指传达者公正、客观,没有隐藏私有动机。关于传达者可靠性与目标靶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劝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或是改变错误的道德态度,并建立相应行为模式的过程。从道德教育者可靠性这一视点解读和审视道德教育实效性,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可为我们提供有益启示。

一、道德教育者可靠性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转型,在道德教育领域,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深刻变化。随着教育者权威性的日趋弱化,传统权威与服从的师生关系被逐步解构,而随着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不再盲信盲从,而是敢于大胆质疑、否定乃至反叛教育者的思想观点,教育者可靠性因此有了弱化和失落的倾向。究其根源,教育者的责任主要在于:

1.教育立场偏颇:社会价值的过分强调引发过度理由效应

沃尔斯特、阿伦森等人进行过一项“增加低信誉传达者的说服性”的实验。在研究中,他们让一部分罪犯和地方检察官支持增加执法人员的权力,让另一部分罪犯和地方检察官支持减少执法人员的权力。结果发现,罪犯提出的从严主张和检察官提出的从宽主张,由于与其自身地位、利益相悖而被认为更为公正和可靠…。该实验表明,传达者如果站在自我维护的立场上,则他提供的信息影响很小,因为人们会怀疑其沟通动机;如果站在与自我利益相违的立场上,可大大提高他所提供的信息的说服力。

道德教育既具有培育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又具有提升人的意义与价值的个人价值,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偏废。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功利主义德育价值观的深刻影响,道德教育者坚持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道德教育者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必须站在社会立场上,但如果仅仅是站在社会立场上,撇开道德教育的个人价值而孤立、抽象地讲它的社会价值,就会产生“过度理由效应”。所谓“过度理由效应”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现象: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因,如果外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因。

过度理由效应告诉我们,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它的内在理由就会减少。道德教育者过于追求教育的社会功效,片面强调外在道德规范的约束功能,将道德置于客观形式化和外在约束性的地位,并且通过制度规范、技术控制、意识形态灌输等各种手段要求教育对象无条件地遵从,对教育对象构成了一种外在的强制力,就会给教育对象的道德学习行为一个强大的外部理由,从而不能使其将这一行动的缘由转向自己内心。教育对象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道德是对个人欲望满足的一种限制和剥夺,有违自身的需要和利益,教育者的说服动机值得怀疑。

2.教育意图明显:道德规范的强制灌输引发心理对抗

与其教育立场相适应,在教育方式上,道德教育者往往借助于道德规训,将不容置疑的道德教条直接灌输给教育对象,对与其论点不符或相悖的观点则予以有意的压制、封堵或规避,说教意味十分浓厚。在一种师生对立、泾渭分明的教育场景中,教育者享有话语霸权,在其话语支配下,教育对象成为了“美德袋”,缺乏与教育者的平等对话与交流,缺乏对教育信息的理性反思与切身感悟。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在劝说中只讲自己的一种正面论点的沟通技巧被称作单面论证。霍夫兰德等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当听众与传达者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或是教育水平不高时,单面论证才效果较好。反之,单面论证会被看做是传达者存有偏见。他还发现,命令式地给出结论的方式容易引起态度抵制。

为什么单面论证及直接给定结论容易引起态度防御?阿伦森认为,劝导性的宣传如果劝诱性太显眼或太强烈,则可能被认为是侵犯了一个人的选择自由,从而激发这个人对此信息的抵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布雷姆基于“心理对抗”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对抗理论与此说法并无二致。他认为,“人们往往要维护自己的自由感。当这种自由感受到威胁时,个体会对外来威胁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抵抗,以便尽量维护或恢复自己的自由感。”因此,形式化、说教化的道德灌输之所以常常遭到拒斥,就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侵犯教育对象的选择自由,在传统社会中,当这种选择自由遭到侵犯时,教育对象迫于外在压力会选择表面服从而内心拒斥;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对象的内心不满则可能会公然表达。

3.教育信息有缺陷:负面道德现象的有意规避引发认知失调

与其教育方式相适应,道德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更多地呈现正向性特征。道德教育者注重给教育对象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阐释正确的道德规范,树立崇高、伟大的道德榜样,更多地展现和解读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一做法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对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假、丑、恶有意无意地进行剪裁或遮蔽却失之片面。之所以规避负面道德现象,教育者的理由在于:一是道德教育应在净化和简化的环境中教人以善,呈现负面道德现象与德育性质不符;二是德性成长需要美好环境的陶冶,美德与善行将直接或被模仿而进入人们的心灵,呈现负面道德现象与之相悖;三是低龄教育对象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呈现负面道德现象容易导致其产生道德困惑和迷失,甚至使其误入歧途。

但是,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假、丑、恶普遍存在,且将与真、善、美永远同在。尤其是在加速社会转型的当下中国,负面道德现象比比皆是、层出不穷,而社会的开放使得道德教育的封闭再无可能,教育对象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时常遭遇这种负面道德现象。如此一来,其所见所闻与教育者的正面宣扬存在极大反差,就会造成其道德认知上的严重失调。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有维持心理平衡或协调的内在倾向,出现认知失调时,个体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图恢复认知元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 致性。他认为,人们通常会采用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元素中的一个的方法来恢复其认知协调。当道德教育对象因正负道德现象出现龃龉而产生认知失调时,由于教育者预先没有对负面道德现象进行剥茧抽丝、条分缕析的深入批判,教育对象可能会因此形成对它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为减轻道德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压力,受教育者往往会因眼见为实的惯常心理而怀疑教育信息的真实性,从而通过否定教育者观点的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在理解和接收态度信息之前,目标靶对传达者进行的评价,影响其对态度信息的取舍。这是因为,个体对外来信息通常通过理智性和情感性的两大过滤系统进行筛选,前者用来分析外来信息的科学程度,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其加以接纳或排斥;后者用来分析发出信息的人是否值得自己信赖和尊敬,如果认为对方是自己所喜欢的和信任的,就会自然对其产生喜悦、高兴、快乐等积极情感,然后将对传达者的这种好感泛化到他所传达的信息上,从而在减缓认知失调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时,可能会接受说服、改变原有态度;反之,就会对抗说服,坚持自己原有态度。教育立场偏颇、教育意图明显、教育信息有缺陷导致了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可靠性的怀疑,激发了其态度防御机制,从而大大弱化了其说服效果。

二、道德教育者可靠性的重构

要有效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可信性十分必要。道德教育者既要提高自己的权威性(专长性),努力成为能让教育对象信服的专家;更要提高自己的可靠性,努力成为能让教育对象信任的师长。要重构可靠性,道德教育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1.要立于社会与个人双重立场

道德教育具有社会与个人双重价值,其中社会价值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也暗含着个人价值;但绝不可用其社会价值来取代个人价值。因为社会是由一个个现实的人组成的,社会生活就是每一个人的生活,离开了个人价值,其社会价值也就归于抽象和虚无。因此,要实现道德教育的本真目的,道德教育者必须同时立于社会与个人两个立场。

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支持这一观点。研究发现,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听众靠拢,可以有效减弱其态度防御倾向;相反地,两者心理距离的拉大只会激起听众的态度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使态度改变出现困难。此外,与“过度理由效应”相对,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理由不充分效应”,是指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认知协调的心理反应。这也告诉我们,为保持认知协调,外在理由越是缺乏,越是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道德教育对象接受道德教育这一行为的外在束缚愈少,他愈倾向于到其内心寻找理由。

因此,教育者要将道德教育的社会与个人价值并重,减少他们道德学习的外在理由,在阐释道德约束功能的同时,更要强调道德的服务功能,从而引导其将目光转向自身的内在诉求。要让教育对象明确认识到:接受道德教育既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更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要使其深刻感受到,道德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它与每个人都应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从形而上的超验层面说,道德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方式。人要在道德的指引下超越动物的简单本能和现实的种种限制,远离兽性,表现和发展人性,修身、明理、明德,追求科学之真、道德之善、精神之美,自觉追求自身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从形而下的经验层面看,它是个体幸福地生存的重要条件和根本途径。合理的道德约束不是对个人幸福的消极阻碍,而是实现个人幸福的保障和动力。

2.要善于隐蔽教育意图

费斯汀格、沃尔斯特在实验中发现,如果人们认为传达者无意影响自己时,心理上就不存在抗拒反应,对有关信息的接受性大大提高。因此,道德教育者要善于运用隐蔽教育意图的策略。所谓隐蔽教育意图,就是道德教育者在充分理解道德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教育目的,改变当前教育对象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道德教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传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要不着痕迹地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道德教育者应努力实现教育关系的互动化和民主化,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与教育对象展开对话,实现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到真诚的对话者身份的转变,消除双方之间存在着的心理距离与对立情绪。在一种民主、和谐、相悦、相容的教育情境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在绝大多数教育对象心理认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情感共鸣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或改变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除了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也会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自己得出结论的方式能够维护人的选择自由和心理惯性,从而使人们能够较为理性地知觉和较开放地接受外来信息。因此,教育者要具有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在给定结论时尽可能运用“逻辑诱导法”,即对于教育对象对道德规范体系和社会道德现象的错误认知或肤浅理解,教育者要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出来,对于这些信息,教育者不要进行直接的简单否定,而应找出与之相对立而对方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来发问,这样就先把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到他不能否认的相反证据上,然后引导他沿着错误的认知前提,自己推出显然错误的结论,由错误的结论引起的认知失调会反过来否定原来的判断,并导致其改变其原有认知顺应新的认知。这样,就可以澄清存在于教育对象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错误认知,获得对道德规范体系的科学理解与同化顺应,从而可能引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3.要敢于进行双面论证

道德教育者规避负面道德现象,进行单面论证的后果是,教育对象面临的道德困惑没有得到适时引导,其正确认识、分析和应对各种负面道德现象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一旦遭遇各种假、丑、恶现象,要么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时常产生认知失调,带来心理冲突;要么价值标准变得模糊,迷失道德自我,做出错误的道德选择。

负面道德现象本身具有消解正面教育的消极作用,但它一旦被转化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德育课程资源,便可对教育对象的德性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其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发展教育对象处理负面道德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学会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二是有利于培养教育对象的道德辨别力、批判力和选择力;三是有利于教育对象更好地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四是有利于教育对象进行道德反省,通过反省他人尤其是自己所犯的道德错误来学习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