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纪念馆建设分两部分,基础建设还有陈列布展,纪念馆的基础建设都先于陈列布展进行,此种建设情况下,很多人会有这样理解:“纪念馆的陈列布展需要在基础设施之上所展开”。其实对于基础建设来讲,基础建设要为陈列布展来服务,只有陈列布展做的更好,纪念馆功能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基础建设对陈列布展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2]:(1)纪念馆需要对陈列需求进行进行研究之后展开,陈列布展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效果,纪念馆在基础建设上就需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2)纪念馆基础建设支出同陈列布展预算直接相关,在纪念馆建设过程中需要将陈列布展经费放于首要位置,建设过程中基础建设预算需要以满足陈列布展需求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合计基础建设预算。纪念馆建设过程中只有确保陈列工程的主导地位,才能避免基建工程占用陈列费用这一问题。
2纪念馆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
2.1强化陈列布展在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纪念馆在建设过程中基本建设为先期工程,但是从纪念馆性质来讲,所有基本建设都应当以陈列布展的需求为前提,因此建设过程中需要确定并强化陈列布展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实际建设过程中,如果基建部门过于强势,陈列工程会无法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因此纪念馆在建筑设计阶段,基建部门需要仔细征求陈列部门意见,基建工程按照陈列布展效果图进行建设,使建筑建设完成后可以满足陈列布展施工需要,不影响陈列效果[3]。纪念馆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经费进行总体把握,不能重建轻展,要对建设经费合理分配,否则建筑完成之后,没有足够陈列费用,陈列效果就无法保证。因此纪念馆施工制度安排上需要让陈列人员参与到建设项目部门,让陈列人员发表建设性意见,确保基本建设能服从陈列布展需要,确保陈列布展在纪念馆建设工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2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发挥主要力量。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因为种种原因会将部分任务分包出去,但是任何单位都无法替代自己的建设单位。因此纪念馆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力量,确保所有施工过程都处于一个受控状态。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定时召开监理会、施工碰头会等各种会议,且要配备监管人员,确保施工各个阶段在受控状态。且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考虑队伍制衡的问题,特别是在装饰布展工程上,对施工队伍一定严格选择,并要对施工中所有意外情况进行提前防范。2.3严格控制施工投资。对纪念馆建设来讲,纪念馆布展工程是否成功,投资控制及陈列效果是最核心评价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个合同谈判,控制分包或转包投资。且施工中可将陈列工程项目具体细化,如场景类工程、装饰类工程、多媒体工程等,施工由总设计师及总体施工队伍进行保障,将专业性强、独立性强的业务同生产厂家直接协商,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因中间环节所造成的费用投资[4]。2.4提供强有力的施工保障机制。纪念馆施工建设中为确保施工工程可以顺利开展,需要从内部机制及外部机制两个方面提供相应的保障。内部机制主要指的是确保项目可以“整体推进”的各个项目机制。当前我国纪念馆多为行政机构所编制的,这样设置下的部门尽管能够满足布展需求,但是不能为整个工程提供最有效保障。因此纪念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工程施工需要要求下打破原有项目设置,纪念馆馆长担任项目经理,并结合方案设计、文案编写、资料征集、合同拟定、施工现场、合同拟定、多媒体建设、消防建设等施工建设需要成立临时的项目小组。纪念馆建设完成之后,解散临时项目小组,让所有人员回归到原有工作中。这种临时性项目小组式的机构设置,能够从内部机制上保障纪念馆陈列布展工程建设需要。外部机制主要指的是确保特殊项目能够“特事特办、程序合法”的机制保障。纪念馆的布展陈列工程多是非标工程,工程缺少收费标准,各地收费不一,收费标准难以借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制度执行困难,只有施行“特事特办”,才能够达到要求标准。但是对于原有规范所做出的所有突破只有合乎程序规定才能免除不必要的后患,否则一定后患无穷,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在上级认可下,对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协调,从外部机制上确保上级管理部分各种资源都能够方便我方利用[5]。
3结束语
总之,纪念馆的建设是为了对历史事件中的历史文化进行延续,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对纪念馆建设意义有充分了解,建设过程中,强化陈列布展在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顺应场所精神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发挥主要力量,严格控制施工投资,提供强有力的施工保障机制,基础建设服从陈列布展需求,综合利用各种手法,将历史同建筑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布展达到预想效果。
作者:赵宏强 单位:郑州市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旭艳,郑宜文,龚丹.博物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及作用发挥——以上海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6(4):40-48.
[2]严间开.提升纪念馆文物在陈列和保管中的保护意识[J].文物世界,2015(4):66-68.
[3]穆念.浅谈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5(16):321-321.
【关键字】老年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环境设计,心理需求,生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已于20世纪末提前进入老龄化国家,目前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后,老年人活动需求对城市公园绿地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与其它年龄段人群相比,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相对退化,行动及思维敏捷度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弱,心理上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因此,老年人对户外环境有着特殊的需求。建设者应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去考虑如何创造一个真正地适宜老年人活动的空间,使他们老有所乐。
二.老年人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感官能力都会相应下降。老年人视力变差,对光线的感觉迟钝,因此在环境照明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这一生理特征的改变。老年人听力衰退,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社交空间和尺度。老年人更喜欢有围合感,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进行交流。老年人容易跌倒,是因为平衡感迟钝,身体不易取得平衡所致。在环境设计上应该注意地面的防滑处理。
2、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一)失落感
老年人在步入离退休生活后,生活节奏一下子由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甚至无所事事的状况,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和妥善安排,心理上就会出现失落感,甚至郁郁寡欢。多到户外活动,陶冶一下情操将有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焦虑恐惧感
有的老年人担心年老多病,患上“恐癌”症,担心中风瘫痪,顾虑心绞痛、心脏骤变猝死等,以致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通过人际交往空间的创造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活动空间,创造真正属于老年人活动的空间环境。
(三)消沉没落感
这类老年人常为体弱多病或旧病复发,或罹患新病,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待这些老年人,一方面积极防治老年病,解除实际病痛,另一方面亦要反复给予鼓励,减轻这种对健康有害的消沉没落情绪。通过合理的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交往和活动参与积极性,减轻或消除老年人的孤独与空虚感,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
(四)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与同事间接触减少,社会活动和交往不多,以致消息闭塞,信息不灵。若是体力不佳,视听减弱,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时间长久,会出现“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丧偶的老年人这种心境更为显著。创造一个舒适的人际交往空间对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增添乐趣。
三.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
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是老人活动区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基础。通过对老年人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有5个特点
1、社会性 老年人社会责任心较强,渴望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
2、趣味性 返老还童,喜欢热闹,对各种文体活动兴趣较大
3、持久性 由于空闲时间多,对所喜爱的活动(运动)专注力较强,能长期坚持
4、选择性 由于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及爱好的不同,对娱乐活动有所选择。主动性游乐的意向强,不愿过多受人牵制
5、局限性 因年龄较大,精力体力不及年轻人,因此,活动的范围、内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很多地区将收费性公园免费对外开放,这大大提高了公园利用率,使每个市民享受到在公园游乐休憩的机会。根据老年活动场所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景观与老年人身心状况的关系,总结归纳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1、安全性原则
2、生态性原则
3、易达性原则
4、可识别性原则
5、交往性原则
五.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构成空间的设计要点
1、步行空间
散步或慢跑是老年健身主要方式之一,步行空间的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在进行园路设计时,要把握好道路的尺度,以便安全地集散人流。路线应蜿蜒并富于变化,还应避免高差变化过急,如果有较大的高差变化,一般要设置台阶与无障碍坡道并存。在坡道的入口或醒目地段应安装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坡道与铺装广场材料要求坚实、平整、防滑,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轮椅的老人。
2、坐息空间
通过观察发现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类型主要以体育锻炼、聊天、看报、兴趣小组活动为主。坐息空间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满足老年人交流等不同的活动需要。坐息空间设计时,座椅可以延长老年人的滞留时间。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座椅的平面构成,摆放方式以及所设置的位置。一般来讲,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多凹型或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内向形空间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产生领域感,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其次,桌凳组合满足了老龄棋友、牌友的需求;对于一些多人参与的活动,常常有部分老人旁观, 这种主动式与协从式的活动,可以采用亭,廊,花架的设计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座椅的扶手和靠背应按老年人的特点制作,座具的材质以木质为好。
3、庭院空间
庭院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归属感,在公园中设置一些有意义的庭院也是十分必要的,庭院可以由建筑、植物、地形及水体围合而成。庭院的布置设计上较为随意,功能上满足老年人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开展画展,书法展等活动。较为私密的空间也给老年人聊天交谈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六. 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设计方法
1、满足老年人活动的功能要求
对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老年人活动的功能要求,创造不同的功能空间,足够大的活动场地对老年人开展社交和运动很重要,而小空间,小尺度的活动场所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围合、覆盖、下沉等手法创造相互连接渗透的有边界限定和细部处理的小空间,对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公园绿地的人性化细部设计
无障碍设计可以使老年人充分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同时给老年人带来了安全感。因此,在进行空间组织和细部处理时要注意安全性的问题。如地面高差变化应尽量减少,台阶处设置坡道,配置扶手栏杆等。
3、植物景观的营造
植物景观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搭配,活动场地可以用绿篱的形式对场地进行围和,静态坐息空间要以观赏植物为主,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活动空间。可以在植物配置上创造一些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的类型,构建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户外环境。
七.结束语
老人为城市公园利用率最高的群体,作为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从而帮助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穆光宗 张 团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期刊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2]孙樱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期刊论文] 《资源科学》 -2003年3期
[3]郭子一 徐峰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综述[期刊论文] 《城市问题》-2009年8期
[4]王欢 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特征调查——以南京为例[期刊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5]吴利敏 老年心理与环境设计[期刊论文] 《中国园林》-1989年2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使关心青少年教育成长的工作,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为了使社区青少年教育成长的工作在居委会干部中和社区内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中,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居委会干部自身加强了对关心青少年工作政策的学习,集体到本市关工工作做得较好的社区进行观摩取经,并还组织召开社区内各单位、社会各团体负责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学习上级关于加强青少年工作的政策文件。就如何关心和搞好本社区青少年教育成长工作进行讨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引起重视。居委会还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青少年工作的一些方针政策,以此在全社会和每一个家庭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工作的氛围。在政策宣传工作中,先后办板报5期,召开座谈会两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通过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改变了过去一些单位只重经济效益和成年人管理,不太关心青少年工作的偏见,形成了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工作的新风气。
二、加强领导、建立平台。使关心青少年的工作在组织上得到落实。
为了使社区青少年工作有组织去管、有人去抓,并真正落实到实处。xxx沟居委会先后成立了社区关心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亲自担任组长,社区内各单位主管青少年工作的负责人任委员,驻社区各单位都相继成立了关心青少年工作领导机构,以此形成网络覆盖全社区,较好的做到了层层抓、上下抓、相互管,使关心青少年工作不留空白,不出盲点形成平台。并定期召开会议,互相交流,商讨青少年工作对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保证青少年工作的质素。
三、采取各种措施,使青少年工作卓有成效。
为了使社区关心青少年工作在措施上得到落实,确保青少年工作不流于形式,并取得实效。xxx社区居委会和关心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10项有效措施并开展工作:
1、以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胜利60周年为契机,在社区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攀枝花、爱仁和、爱社区的五爱教育。大力弘扬和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精神。树立了青少年热爱社区建设,关心祖国未来的志向。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理念;中西方
时代在进步,在飞速发展的都市中,景观设计现已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景观已经成为美化城市必不可缺的元素。一个优秀的景观可以展示城市的风采,可以极大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可以让人更多地接触自然。但是怎样的景观设计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景观设计? 美国景观设计师约翰・西蒙兹有句话:“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它们的生活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 景观设计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他的重点更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
在关于景观的理念方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可以说景观设计能够全方面的影响不同种族人类的文化。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从城市的规划上来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在景观的理念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具体的建筑形式则要联系到文化,历史多方面的东西。由于建筑的目的不同,使得中国古代较少考虑城市的设施及实用性,而欧洲则比较注重城市的功能。而城市的规划将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两种不同的起源就为日后两者不同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城市以春秋战国城址发掘较多,如齐临淄、燕下都、赵邯郸等,它们都有城、郭之分。中国现存古代城市大多为明清所遗,城市常取方正格局,以十字街或丁字街为骨架,在交点上常建鼓楼,鼓楼以北或其附近是衙署,如西安、兰州、大同。可见中国古代城市大都力求规整对称,以皇宫或衙署为统率中心,以鲜明的理性逻辑秩序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在突出主体,重视城市的有机整体性及与大环境的关系方面,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是中国景观艺术的重要遗产。在景观角度上来看,类似于西方园林艺术中的四分园形式。 而以西方文明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罗马文明,城市不但是特权的中心,更是政治、文化和知识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是逐渐积累的结果,在城市化运动中,有大批的新兴城市产生,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从农村聚居地演变而来的城市。古代城市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经济特征的,城市和周围的乡村“辖区”组成了统一的经济有机体,城市是离不开乡村的,这一点与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截然不同。在中国,乡村在某种程度上是和城市对立的。这一点对景观也将产生影响。 城市规划和各种公共设施是罗马城市的主要特点,也是其优于中国古代城市的方面。这种设施在当时看来也许不过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而已,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已经演化成为一种人文景观,成为了一个城市特有的符号。罗马城在其发展之初也是没有城市规划的,城市发展并无限制,城内街道狭窄而不规则。到了公元前6世纪,产生了网状城市规划,即两主干道街道规划模式。与其相似的是,尽管有规划城市中都有神庙、会堂、剧场、公共浴池等各种公共建筑,但是它们也是逐渐产生出来的。为了扩张罗马文化,罗马人非常重视城市化运动中的拉丁语言、教育的普及和图书馆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用雄伟的神庙、宽敞明亮的会堂、坚固耐用的住房、舒适方便的公共浴池等,已经超越了它们存在的本来意义,上升为一种艺术,这就是――景观艺术。这些“艺术”在今天看来仍然给我们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而且与中国古代城市有着不同的风格。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就侧重于宏观,城市大都以严格对称为主要特点,并且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特点,如《易经》之类,而且我们长期以来引以为傲,但事实上这种结构在景观反面来看显得比较呆板划一,没有创造力。而且微观上缺乏一些公共设施,缺少如西方城市那么分丰富的城市设施,有些竟然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这固然与农业文明中财富的积累较少,经济上无法负担那种奢华。更大程度 上是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统治者所采取的策略相关:只求温饱而不愿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人们无力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而只是徘徊于温饱中,阻止了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景观艺术的发展。比如城市中很少有也就是说人文景观也有很少是在人们的规划下建成的,而大多是由于一些文人墨客或者传说之类造成的,现在各个城市大多如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却有另一种独特的景观,就是胡同。胡同是人们居家过日子之地。中国的小巷文化氛围,是动静相兼的,但是,却又以静溢为其主调。小巷胡同,是中国民居的主要区域,也最体现城市的文化传统氛围。北京胡同至今仍为人们经常提起,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已经溶入城市的记忆之中。穿过胡同,我们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历史,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胡同成为城市中可以说是最温馨的一个角落了。 通过对比中西方古代城市景观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文明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轨迹,以及各自在景观艺术方面的不同理解。这源于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因此可以说,景观是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景观方面的先进之处,提高我们将来的城市建设水平,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但无论什么形式的表达,不可否定的是景观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从分析景观设计实践的角度看,其知识范围主要涉及自然与生态、历史与文化、美学与艺术、行为与心理以及防灾与减灾等领域。此外,还应该遵循其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景观功能即景观所发挥的有利作用,也就是人们对景观所提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包括生态、文化和艺术、游憩、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或综合作用。 而景观与生态的关联不言而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是体现生态文明的物质载体。在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挑战人类生存条件的今天,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张大千 纪念公园 心理分析
纪念公园作为具有强烈纪念属性的场所,其中蕴含着许多的心理学设计需求。张大千纪念公园作为纪念张大千毕生成就的场所其规划设计中产生诸多心理侧面的述求。本文以此切入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思路与作品生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学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将整个设计的生成过程加以展示。
一、设计过程
(1)设计前期场地考察及其相关设计资料收集阶段
1.1场地区位关系
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内江市位于四川东部,东连重庆,西接成都、资阳,南扼自贡、宜宾、泸州,北通遂宁、南充,成渝铁路、内昆铁路在这里接轨,成渝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在这里汇合,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
场地特点分析:
①本案场地位于内江市江北区,位为城市北面。
②地理地形位置较为优越,场地内拥有大量山体及其植被覆盖,是作为修建公园的绝佳场地。③原有建筑位张大千纪念馆老馆,文化历史积淀厚重。
④周边环境背靠西林寺景区,周围还有景观森林体验活动区,景点有利于集中管理和发挥综合区域优势。
(2)理念构思阶段
着眼于我们的场地和要设计的对象为内江市的张大千纪念公园,张大千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大家,我们想其在内江必定是属于非常具有代表性,乃至于关乎到整个城市的形象气质。所以我们着手于张大千生平的绘画成就,着重以其擅长的中国山水画为突破点,进行概念构思,打造山水公园,纪念游园的概念性公园。整体以山水水墨画为主题,并融入内将当地的人文历史,结合张大千这位大家来进行设计,并将涉及逐步铺开,作为设计主线,贯穿到整个公园的设计中。
2.1灵感来源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为此,以山水画为大千园的设计出发处就显得较为合理,且思维易于发散。纪念作为一种人类表达情感的行为,往往通过物质形式将纪念功能和纪念意义统一起来。纪念公园的设计需要满足的纪念功能包括对历史的再现,同时在纪念意义上要使公园具有纪念的氛围,给参观者以心灵的震撼并引发思考。这就要求营造一种纪念的场景,应该能符合个人和群体的复杂情感需求,并具有一种历史的深度。在设计中,我们力求纪念功能和纪念意义的统一,并将其与城市公园的理念结合,恰如其分地表达纪念性同时兼具城市公园的特征。
其一,作为纪念公园必然具有纪念性,具有代表性;再者作为城市公园,必然要为市民所服务,满足市民的娱乐和休闲需求,并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定的城市形象。
其二、作为城市公园,其必然的基本要求是用于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功能。在此功能的需求上,充分引入水上街市和多处景观休憩节点,将其与纪念性相结合,并打造了中心水上休闲活动区,充分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的诉求。商业街的高度控制在两层,控制道路与建筑的比例在1:1达到最为适宜的尺度。
2.2概念与草图之间的转换
总体看来,场地可以大致分为平地和山地两个部分。西侧基本上为平地并有原生湖泊的存在,东侧为山地林地和西林寺景区,总体规划上将西侧的平换场地作为水上街市区域,作为城市商业的一部分和园区的主要商业分布;西南方向场地平缓并靠近城市主干道,视野开阔,并给予场地中部,作为主入口可以良好的解决交通和出入口设置问题;中心部分为水上中心活动区,工市民的游玩之用;南侧主要作为场馆区域,以及其交通道路系统;东侧则因地势地形原因,以及现有的宗教原因,将其列为森林体验活动区。对于场地主入口的设置,在设计中也对周边环境也同时进行了考察,场地左侧为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右侧为西林寺景区,虽也有入口但较为隐秘不适合作为主要入口,可以作为山间的小入口作为辅助交通系统。最后考虑到湖泊居于场地中央,江湖破的形状和范围加以控制,将场地内的主要交通道路置于湖边,以贯穿整个公园的交通流线系统。
2.3历史传承与自然保护
(1)时空对话
历史产生的地点能给人们以认识历史事件的一种真实直接的感受。在公园内部保留了大千故居以及大千老馆,其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和真实感受是现在其它任何设计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规划时应将这些老建筑保留在原始场地中并将其联系起来与张大千纪念馆新馆共同组成纪念公园的建筑展示区。新馆与老馆的对应,时间与空间的变换,即可以促成这次历史时空的对话。
(2)融于自然
自然是永恒的。公园选址临近森林区,风景优美,自然环境良好,整个公园尊重自然的形态,根据地形需要并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设计上力求达到人与自然,新与旧的平衡,继而展示出公园的主题氛围。
2.4空间结构与分区
公园布局结构总体上可以氛围一下几个层次:环湖休闲购物区、纪念馆展示及故居参观区、山地森里体验及观景区。
①游园路线分析
公园主题分为公园入口区域、水景区(含水上活动、水生植物、亲水广场、垂钓区等)、水上街市购物区、森林生态体验区、,张大千纪念馆区(包含新馆、老管、以及故居),山林胜景区等。两条十字轴线贯穿于场地,辅之环湖轴线已经森林轴线贯穿场地,从而有序的将主要区域和节点贯穿起来。纪念性公园的游览序列是情感的程序和诱发,是纪念过程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空间的闭合、开放和转换,最终形成整体的印象。
②环湖休闲购物区
此区域位于公园的西北部,用地较为平整。设计上参考中式商业的元素,并参考罗城的布局风格并结合场地进行布局。以两个半环形居中,上下两侧均未临湖直线布局,其中还引入水系穿插营造气氛。湖区假设水上栈道贯通左右两侧的场地,并同时加入人工小岛,吩咐空间趣味,于此还重视了驳岸的设计,用山石和植物搭配的方式丰富空间。
③纪念馆展示及股据参观区
纪念馆区域是场地内比较重要的一块区域。临区域临湖,车行道也从中穿过,便利了藏品的运输及游人的到达。设计上参考历史上诸多的纪念馆设计,特别是一些改建和扩建方案进行参考。张大千纪念新馆平面的曲折不规则造型,主题反映张大千其不为平凡的、曲折的一生。立面元素上参考了重视风格的一些元素和山水画的元素,并加之提炼升华变形,得到现在的成果。白色是由国画的宣纸得到启发,而建筑纵横的构架和表皮则是墨砚和毛笔的变形抽象点缀的蓝色则是受到张大千的作品《深山古寺》中那一抹令人印象深刻的蓝色所启发。
2.5纪念馆设计
在纪念馆的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选址问题和历史传承问题。在设计前期我们做过了多次的尝试,最终我们还是着重关注和考虑到老关和新馆的关系,最后还是选择了在老关的山下建造修建,以来可以灵活组织交通流线,二来可以与老馆形成呼应,作为历史的传承和记忆。
(建筑平面草图构思 图片出处:作者手绘)
创作思路:建筑的展现体现了设计师最深切的情感,此次设计也经过了多方的思考与多次的修改,其灵感主要源自张大千的人生经历。张大千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古典作风期、转变期和高峰期。
新建筑和老建筑相邻,通过右侧的一条原始小道修缮继而这有机联系起来,并修缮栈道,将大千故居也容纳进来,从而形成了新老纪念馆参观于故居游览的一条崭新的游览路线。新老建筑的联系上主要是材质上,新建筑既有老建筑的白墙外观也有现代的配色于材料元素,既是对老建筑的尊重,又是创新。
(3)设计总结及其评价
设计完毕,对图纸模型等进行整理,总结本次设计的得失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自身在设计中的不足,以备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参考、强化和完善。
城市性纪念性公园公园的特点: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法等查阅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些纪念性和城市性公园的设计,进行借鉴学习和资料收集。
如何找寻灵感和探究设计出发处:着眼于场地和设计对象即内江市的张大千纪念公园和张大千。抓住张大千生平的绘画成就,着重以其擅长的中国山水画为突破点,进行概念构思,打造山水公园,纪念游园的概念性公园。整体以山水水墨画为主题,并融入内将当地的人文历史,名人来进行设计,并将涉及逐步铺开,作为设计主线,贯穿到整个公园的设计中。
如何处理好公园景观游览路线:两条十字轴线贯穿于场地,辅之环湖轴线已经森林轴线贯穿场地,从而有序的将主要区域和节点贯穿起来。游览序列是情感的程序和诱发,是其重要组成要素,通过空间的闭合、开放和转换,最终形成整体的印象。
路线一:入口区域―水上廊桥―立体式水景雕塑―大千雕像(观景平台)―森里休息区
路线二:入口广场―水上廊桥―纪念馆―老馆―大千故居―大千雕像―森里体验区
路线三:商业街入口广场―水上街市―路线一或二
路线四:商业街入口广场――环湖走道――垂钓休闲区――路线一或二
如何处理好公园空间结构与分区 :运用调查法和田野考察法对场地进行分析,并注重结合周边环境道路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注重游园区域道路的布置,力求既满足城市公园提供娱乐休闲的功能,纪念公园提供人物纪念的功能,此外还参考原始地形地貌,以及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需要,将场地分为以下几个区域:环湖休闲购物区、纪念馆展示及故居参观区、山地森里体验及观景区。
关键词:诗性教育;诗歌教育课程;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58-05
2012年,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诗歌教育课程基地”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并于10月正式启动建设。建设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是基于学校对诗歌教育的认识:首先,诗歌教育是大胆的教育尝试,旨在把素质教育、文化育人及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从口号层面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其次,诗歌教育是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呼唤对美育的重视,改变异化的育人理念,创设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育人环境。第三,诗歌教育是新奇的精神畅游,旨在以诗歌为切入点,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人文基础,积淀人文底蕴,让学生在精神的滋养中发现自我,改变自我,完善人格。建立“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也是践行“诗性教育”的实际行动。诗性教育并不是诗歌或诗性与教育的简单拼凑,而是教育与诗性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的具体实践与实施。
一、十中师生的“诗源”之地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位于清代江南织造署旧址,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典雅秀美的校园和百年名校的流脉成为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百余年来,贤达名流之士垂注有加,“诚朴仁勇”之风薪火相传,品学兼优之才灿若繁星,荦荦大者如、何泽慧、李政道、杨绛、彭子冈等。“名园办名校,名人办名校,名校育名人,名校彰名园”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精练概括。
学校以“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教育境界和情怀,倾力打造具有“书院气、书卷气、书生气”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情感体验、文化浸润”的育人功能,践行“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位师生的本色人生”的教育发展理念,创设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育人情境;开展诗性教育教学实践,追求“超然、本真、唯美”的教育情怀,为师生营造宽松融洽的成长环境,为师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实现学校和师生共同和谐发展,成就师生的本色人生。
2008年,学校被《人民教育》誉为“最中国”学校。此后,《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权威教育媒体又以“诗性教育”为主题,对我校的教育现状作了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示,学校“诗性教育”因此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深厚的文化底蕴,“最中国”的校园文化,“本真、唯美、超然”的教育情怀激发了每一位师生的诗情诗性。师生读诗、写诗,已然成为学校常态。
2009年至今,每年5月的“放飞青春”校园诗会、10月的“我和我的祖国”校园诗会,都是全校师生的盛大节日。2011年,我校提议创立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首届诗会在我校举办,吸引了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50所一流中学的热情参与,并被列为《中国教育报》2011年全国教育文化之旅上的十件大事之一。《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等诗坛媒体也特意开设版面与我校展开交流合作。近年来,共有全国各地的近百所学校、近万人次参与了学校的诗歌活动,创作作品数万首,出版《放飞青春》《瑞云诗刊》《我和我的祖国》《放飞理想》《星星降临》《柳袁照诗选》等诗集。诗歌课程丰富多彩,更为学子们争相遴选,整个校园纸墨飘香,诗情洋溢。
二、诗歌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诗歌教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以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为平台设置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系统
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是综合性教学平台,它遵循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建设课程基地旨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二)诗歌教育课程是现行国家课程系统的延伸和补充
诗歌教育课程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突出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实效性,实现课程内容、手段、方法的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创新、互动的课程体系,诗歌教育课程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的方式,对国家课程作出拓展、深化和补充。
(三)诗歌教育课程对高中教育应试教育倾向的矫正
诗歌教育课程依托课程基地建设,立足于改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应试导向、千校一面的不良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纠正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不良倾向,以多样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和创造的潜能,强化学生诗意情怀、人文精神的培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
在诗歌教育课程基地的规划与建设中,学校明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
首先,以诗歌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养育学生的独立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积淀人文底蕴,奠定人文基础。
其次,以诗性矫正教育的时代病,消解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诗的形式探讨教育的本质,追问教育的终极价值。把素质教育、文化育人及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通过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来呼唤对美育的重视,使教育回归本真。
第三,以诗歌活动为核心,创设开放的对话、探究、建构与反思的育人环境,在阅读、鉴赏、访问、创作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与经典作品、与前辈诗人交流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精神滋养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培育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
第四,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以诗歌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五,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改进知识表达方式,以形象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在模拟的历史现场和形象演示的环境中浸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获得更形象的感受和更深入的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四、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行动
(一)统筹课程基地管理
我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成立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工作小组,由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任组长;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建立了高效的建设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细则和办法,确保课程基地建设有序进行。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审视调整,细化建设蓝图。借助合作高校与社会资源,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对建设方案进行多次修正,使其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有专人负责,保证建设落实到位,按期实施。
(二)建设课程基地环境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占地面积小,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场地条件有限。我们挖掘潜力,因地制宜,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课程环境建设。
学校对杏园南北两层小楼及庭院作整修改造,构建有江南风情的小庭院,将小楼改造成课程基地的办公和教学场所,设立了课程研究室、诗歌研修室、创作活动室、微视频制作室、诗社活动室、名师工作室等等。同时,典雅秀美的校园和百年名校的文脉是得天独厚的校园资源,我们依托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了多个专题“情景教室”,连点成片,使整个校园都成为课程实施的教学场所。
诗歌的历史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我们在长达图书馆内设立了“诗歌长河”情景教室,选取五个历史节点,画出一条时间轴线,表现东西方诗歌发展的漫漫长河。用这样的情景浸润,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以国际的视野去观照不同地域的文学现象。
苏州历来是文化源远流长之地,我们将苏州诗歌发展沿革变化的历史编成简版的“苏州诗歌史”,依托杏园建设了“姑苏诗情”情景教室,在充满苏州风情的氛围中,给学生一个苏州(吴地)诗歌的整体印象,给他们补上苏州文化中“诗歌”一课,让他们得到苏州地域文化的熏陶。
学校是清代江南织造署旧址,曹雪芹可能的出生地,我们在当年行宫花园瑞云峰旁建设“红楼诗画”情景教室,把“红楼梦诗歌研究与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坚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护原生态遗迹,弘扬和发展宝贵的精神遗产。
百年老校校园内的每一座小楼、每一块石碑、每一条小径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一草一木、一石一砖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极富诗意的韵文碑刻中凝聚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把整个西花园作为现场情景教室纳入基地设施建设中。
课程基地的专题情景教室的建设本着实用性原则,遵循为课程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每一个情景教室都有相关的配套课程,并编写有校本教材。如“红楼诗画”情景教室配有《红楼诗歌》,“西花园”现场情景教室配有《校园碑文选读》,“姑苏诗情”情景教室配有《文学苏州》,“诗歌长河”情景教室配有《诗海巡览》。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信息技术设备,都有人机互动的资源。
我们还计划在杏园北楼建设四个功能教室和情景教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影视制作室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助、互动学习的“未来教室”等。
(三)实施诗歌教育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基地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学校对诗歌教育课程建设做出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制订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诗歌教育课程基地课程标准》,让全校的诗歌教育课程设计有章可循,有本可依。《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强调诗歌教育要关注全人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主,形成全校性全科课程。
遵循建设“全科课程”的理念,我们以语文学科为主,动员全校力量参与课程建设,给各学科布置任务,进行诗歌课程实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目前各学科已初步形成诗歌教育整合课程设计初稿,并进行了教学实验,语文学科更是开发了30多个学科集体课程和教师开发的选修小模块项目。
1.国家课程中的诗歌教育
诗歌教育课程是现行国家课程系统的延伸和补充。我们以必修教材中“向青春举杯”“历史的回声”“笔落惊风雨”“此情可待成追忆”等专题为基础,结合读本中“青春颂”“韵”“故乡诗情”“热爱生命”“深情的歌唱”“大写的人”“时代的一个孝子”“公民,一个伟大的词”“爱情的绝唱”“永不褪色的友情”等专题,并辅以自编校本教材《诗海巡览》《我坐在窗前》等,共同构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资源,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利用“诗歌长河”“星河诗梦”等情景教室实施课程教学。
2.诗歌教育校本课程
(1)“文学苏州”(诗歌作品部分)
我们选编了历代苏州籍文学家的作品,并与苏州文学史配合组元,编成一部展示苏州文学发展与苏州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发展》教材,开发并实施了“文学苏州”课程,以期让学生得到苏州文化的熏陶。这对学生作为一个苏州人的文化认知是很必要的。该课程分为“名胜流响诗文中”“姑苏的唐风宋月”“吴中自古多才情”三个模块,共计20课时,安排在高二下学期开学初开设,主要利用“姑苏诗情”情景教室来进行教学。
(2)校园碑文选读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来,先辈学子的精神一脉相承。漫步在校园总会让人为历史而感慨,为学校的创办者以及前辈学子的精神所感动。漫长的历史中,校园内的每一座小楼、每一块石碑、每一条小径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这些都凝聚在振华学生毕业时留下的许多极富诗意的韵文中。我们把这些编纂成册,引导学生在丰富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下进入作品意境,领略文学的魅力。借助相关资料细读碑文,学生们不仅能感觉到前辈爱校、爱师、爱友的情谊,甚至仿佛走进了几十年前的校园,眼前浮现当年的学生们在教室勤勉苦读,在西园玩耍漫步,“臧修焉,息游焉”的生动情景。他们对校园、学校突然有了新的感觉,浓浓的情谊涌上心头,对读书学习和人生意义也有了新的理解。该课程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教学地点为“西花园”和“校园诗韵”情景教室,分三个阶段进行,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式,时间为两个星期,共计10课时。
(3)诗与人生系列
该课程设置四个模块:诗与人生、匹夫不可夺志、感发的魅力、诗情画意,共计12课时。课程实施注重体悟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诗人的情感走向自己的生活,寻找彼此间情感的触发点,倾听心底深处的声音。课程以心育心,以诗情带动美育,以诗歌承载、传承文化基因,以诗意引领精神养成。诗歌一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和快乐,用诗歌记录他们的生命体验、生存状态、内心情感和理性思考。借助诗歌来解放想象力,与现实对话,与自我心灵对话,从诗歌的感知与发现出发,走向对生活、生命的感知与发现。
(4)写我真情系列
该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古体诗创作、现代诗歌创作、诗歌与写作,共计9课时。课程把握诗歌感性的特点,在诗歌欣赏与创作中锻造一颗“敏感而纤柔的心”。诗歌是内心情绪或想法的自然流淌,是“敏感而纤柔的心”观照外在世界的结果。学生在诗歌写作中体会生命,思考生活,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切实提升人文素养。诗歌也是一种创造,诗人必须有独特的价值观,不苟同于现成的社会、历史等答案,必须有自己的回答,表述自己的自由创造。那是对人生的一种认识,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对生命的一种真诚。因此,写诗也好,写作也罢,其实都是在写一个“人”字。
(5)诗歌全景系列
在该课程中,学生通过读懂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学习古典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和现当代中西方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6)杂花生树系列
诗歌教育不是语文单一学科的课程,而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诗歌教育课程旨在以诗歌为切入点来培养和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与科学素养,为现代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奠定科学基础,积淀人文底蕴。关于杂花生树系列,各学科已经开发并实施了“诗词与中国革命”(历史)、“在诗歌中解读经济与社会发展”(政治)、“诗情‘花’意”(生物)、“诗歌中的科学”(理化)、“诗与桥”(地理)、“诗与画”(美术)、“古诗吟唱”(音乐)等课程。
(四)开展诗歌实践活动
1.校园诗会系列活动
学校的诗会是有传统,有影响的。在课程基地建设的引领下,学校结合诗歌创作和诗歌吟诵的活动课程,每年组织5月的“纪念五四――放飞青春”校园诗会(高一年级为实施主体,全校共同参与)、10月的“庆祝国庆――我和我的祖国”校园诗会(高二年级为实施主体,全校共同参与),参加每年金秋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等等,使学生能通过诗歌去观察、倾听、阅读、思考,从而产生不断发现的渴望与冲动,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我们还与苏州市教育局共同承办了苏州市“收获未来――教师原创诗歌朗诵会”,展现教师的诗情诗性、诗意人生,讴歌人民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我市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骄傲与自豪。
2.“感悟人生、抒写诗情”系列活动
每年,在高一学生中开展“90后的新――曙光行动,春天行走”活动(入选首批苏州市直属中小学德育品牌项目),在高二学生中开展“冉旭苍穹,勇攀高峰”活动,在高三学生中开展“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年级拓展活动。通过活动的切身体验,激发师生用诗歌表达挑战自我、克服困难、成功喜悦等感悟。
(五)推进课程教学变革
在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在实践中形成了情景体验式、历史现场式、讨论式、活动式、校园巡览式、视听结合式等教学新方式。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从课堂的绝对领导者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成为和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主体。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具合作性,也更有个性。
Philosophy of Poetic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oetry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
XU Si-yuan & QI Ying-qing
(Suzhou No. 10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006, China)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060-02
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人们心中的“生态理念”逐渐加强,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建立环保、绿色的生态城市居住区是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入生态理念,如何使城市居住区更好地体现出生态理念,是我国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中,将主要围绕生态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展开具体研究。
1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1.1注重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要求高质量、低碳的生活,因此,在选择居住区时,人们将居住环境作为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居住区景观时,要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使两者充分融合在一起,带给人们最真实的自然感受,使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人们在自然、环保、高质量的居住社区中生活才会更有归属感,让居民充分感受生态理念。
1.2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工作
生态系统中包括城市居住环境内容,提到城市居住环境,就必须涉及到居住区景观系统,此系统比生态系统灵活性大。但是,在设计开发居住区景观时,要充分做好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建筑过程中,会占用甚至破坏自然环境,包括土地上的绿植和生物等,在开发景观过程中也会涉及生态环境。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系统中的每个部分不受损坏,所以在设计开发居住区景观时,要充分协调好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做好生态系统保护工作。
1.3注重景观系统的丰富性。避免景观结构单调
目前,我国的居住区景观系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内容太过单调,不能给居民带来充分的景观系统感受。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景观设计面积较小,使景观结构无法充分延伸,直接影响景观设计内容;第二,当今的城市居住区中,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把能覆盖建筑物的面积全部都覆盖上了,这就使建筑而不是环境景观成为了景观中的主力军,造成景观结构单调;第三,居住区中大部分都是建筑与公路,造成景观设计受限制。
2生态理念下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原理
城市居住区是为人们提供的一个居住、生活的场所。要想体现出生态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2.1体现对“人性”的关注
城市的居住地中都是人,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供人类生活和居住的,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以人为中心展开,体现出对人的重视,要想体现对人的重视就要重视人类所重视的生态,换句话说就是体现对“人性”的关注。从总体来说,居住区主要就是提供给人们所需要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从细节方面来看,居住区还要给人们提供更舒服的小的空间,这些小的空间就需要通过营造文化、搭建安全通道等来实现。
2.2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设计居住区景观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现场及周围的生态情况,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认真进行生态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先判定好主轴线的走向,顺应自然生态规律进行设计,然后利用好自然风向,通过各种方法发挥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包括增湿降温、提高空气质量等,使小区的居住和气候环境最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建筑材料要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化学污染。在规划绿植时,要选择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树木,如银杏等,尽量不要选择本身带污染和破坏性的树木。在管理方面也要坚持环保原则,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3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
景观设计不能照抄照搬,要体现出地域特色,设计出适合本区域居民特点的景观,还要体现出区域的人文魅力。这就要求在设计开发居民区时,不能一味想要体现异域风格,像不考虑本土实际情况,盲目建设成四合院或是徽式建筑,应该挖掘地域特色,选择适合本土特点的建筑材|和风格,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通过雕塑等景观小品把地域文化凸显出来,给当地居民更好地景观感受。
2.4充分体现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在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在材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尽量选择可以再生的材料;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场地上存在的资料的循环利用,达到最终程度发挥材料的利用价值。通过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少景观的设计、材料的运输以及材料的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各类能源的消耗,且废弃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同时,资源的利用也充分体现在了对居住区原有具备历史文化特色的一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一般而言,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不仅能够保持原有的特色,更能够使得被视为废旧物的资源得到新的利用,赋予新的生命。
一、行政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贯彻落实迅速。为有效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我局成立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领导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科负责人任成员,机关效能办设在局办公室(局纪检组长兼任局效能办主任),保证了机构健全、组织有力、人员到位、工作落实。同时,我局将行政效能建设纳入到局党政目标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各基层单位也成立了行政效能建设机构,推动了城管系统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制定方案,重在落实,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在年初即制定《泸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局2010年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职责。为确保我局行政效能建设见成效,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精简会议文件、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督查整改、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相关科室、责任人职责。
(三)端正工作态度,强化机关作风。为进一步提高我局机关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我局从服务承诺入手,着重做好了四个方面:一是公开办事程序,我局的职能、职责及承办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局办事指南,除在办公地点上墙公示外,还在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上进行公示,方便群众了解、办事。二是坚持文明用语,实行亮牌服务。我局机关所有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并在接待来人、来访时做到“五个一”,即:给一张笑脸、道一声问候、让一个座位、作一个明确答复、道一声再见,有力防止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风气。三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局机关各科室和各基层单位科室严格按照岗位分工,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首位接待或接话人员要负责对来人、来电热情答复、办理到位。四是对来文、来件推行“限时办结制”。对来文,有时限要求的,严格按时限要求办理,无特别时限要求的,在规定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来件,我局本着方便群众出发,能当天办理的,当天给予办理,不能当天办理的,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办理,尽量让群众少跑路。
(四)清理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管理。一是我局按市上要求对所属的12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由行政审批科集中处理,市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统一对外办理。二是进一步精简、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实行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制和行政审批专用章制,做到既规范管理,又方便于民。
(五)实施“三项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我局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行政效能建设制度,由于执行到位,目前为止我局未发生一起服务对象投诉事件。同时,为不断增大政务公开透明度,让群众更多更好的了解城市管理工作,我局先后在局门户网站、市两台、两报和新华网泸州分频道等新闻媒体上开设了城管专栏,对行政审批项目、行政执法责任制“三项清理”结果、便民服务措施、工作制度、违纪违诺投诉、各项工作目标进展、完成情况等涉及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部予以公开。同时,我局还通过在江阳、龙马潭的各个社区增设了城管宣传栏、发放便民服务卡,推进“城管三进”(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以及开通24小时城管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使老百姓得到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先后为大山坪刺园社区、北城濂溪路社区等解决了安全护栏、排污不畅等问题,收到了锦旗3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六)精简会议文件,提高工作效率。我局严格执行会议报批制度,控制会议规格、数量、规模和会期。今年,除我局与市规建局共同组织召开了泸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暨爱卫工作会外,未召开全市性大型会议,对涉及全市性的爱卫、城管工作会议,均以小会、短会形式召开系统内会议也坚持以中心组学习、职工学习、工作落实会结合方式开展,提高了会议质量和效率。同时,局机关严格执行公文处理规范和程序,无因主观原因超时办理公文现象。
(七)加强效能监察力度,着力查找整改。为了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局纪检监察室对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环节和发展环境建设中涉及效能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设置了投诉举报电话(3125776)接受社会监督。为确保我局系统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整体推进,除对局机关的服务用语、服务态度、工作程序、工作时效等方面全面督查督办,我局领导多次深入到各基层单位,督查各单位行政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情况,针对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一提出了整改要求。今年,我局系统无一起行政效能投诉案件。
二、城市管理新亮点
(一)以人为本,加快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继续实施条街巷改造,编制上报了43条街巷路灯、下水道、道路改造维护项目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枫林街等4条下水道抢险工程,阳光路农贸市场侧等2条下水道和青果湾等2条路灯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二是完成了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城区排水管网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委托重庆大学规划研究院编制泸州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进行排水管网的普查和勘测工作。三是精心组织环卫设施建设,完成了泰安垃圾处理场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系统的土建和设备安装,预计在7月投入试运行;渗透液处理系统已完成工程结算和预算审核,节约经费28万元。四是完成新建公厕、垃圾库和果皮箱定点设位和维修工程设计等招投标工作;开展城区旱厕清理工作,制定了改造方案。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维护有力,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一是坚持垃圾日产日清,上半年清运垃圾9.54万吨,清运率100%;对垃圾处理场规范管理,实施单元式无害化填埋处理和定期消杀,覆盖填埋垃圾1XXm2,绿化15000 m2,达到了“国卫”要求。二是及时维护环卫设施,城区78座直管公厕、174座垃圾收集点和900多个果皮箱实行专人维护管理,新建垃圾收集点铁件3个,维修更新198次,维修果皮箱539个/次,城区环卫设施完好使用率95%以上。三是加大化粪池等环卫设施监管力度,对城区4209个化粪池和199个垃圾收集点、208个公厕进行建档管理,新建化粪池一律进行备案,现已备案19个、备案验收31个。
(三)创新模式,环卫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加强日常保洁管理,严格按照《泸州市2010年城市市容环卫检查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其中机械化作业达40%以上,城区保洁率、“五无一净率”98%以上。二是探索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待遇挂勾,在去年底在市环卫三所管辖小市片区试点,经过半年运作来看保洁质量明显提高,现着手在市环卫一所拟启动承包作业。三是加强市区城两级配合,主动与街道、社区协调,有效解决了16米以上、以下街道及社区结合部清扫保洁职责不明、环境卫生差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检察监督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下文简称社会调查)制度,明确了社会调查工作开展的主体、对象及内容。这项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规范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促进对未成年人的量刑更加合理。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定义和内涵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尚未对社会调查制度有统一的定义。本文将从我国现行法律、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入手,诠释社会调查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定义
1.新《刑事诉讼法》所阐释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内容。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关于社会调查制度的规定,可以明确社会调查的主体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调查的对象为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调查的内容是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但由于新《刑事诉讼法》没有关于社会调查所取得资料性质的规定,因此对社会调查所取得资料的性质主要还是根据公检法三机关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定来认定。
2.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对社会调查所取得资料的认定。检察机关对于社会调查所取得资料的性质在《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4条、第16条第4款,以及新修订《刑事诉讼规则》第486条第1款都明确规定是作为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办案和教育的参考资料。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2款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法庭工作的意见》第13条规定是作为量刑时综合考量因素。公安机关在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11条规定是作为在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时,综合予以考虑的因素。由此可知,我国现行的法律、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所取得材料是认定为参考资料,而不是作为定罪的依据,只是便于公检法机关进行正确判断的辅助材料。
3.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目的性认识。社会调查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我国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调查的目的在于更全面的了解犯罪未成年人的情况,以便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最有利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未成年人的措施,促使犯罪未成年人尽快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不难得出司法实践中的社会调查制度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把相关材料作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同刑事诉讼阶段做出适当处置时予以参考的一项制度。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反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综合情况最直接的材料,报告内容应包括犯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比如性格特征、成长背景、教育背景、生活背景等内容,同时应摘录社会调查内容,并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综合评价、解释犯罪的原因、评价其人身危险性和人格缺陷,并就如何进行教育、感化、挽救提出意见或建议。社会调查报告为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社区矫正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递升,犯罪预防工作形势严峻。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行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挽救犯罪未成年人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尚不完善,还存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有效的监督是确保社会调查制度健康发展完善的重要保障。
(一)社会调查制度宏观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从立法层面来说,我国关于社会调查制度的规定是纲领性的,原则性的,不成体系,缺乏可操作性。从配套机构和调查人员层面来说,虽然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有权开展社会调查的主体为公检法三机关,但是由于公检法三机关自身人员数量及工作强度的限制,导致在实践中,委托其它组织机构进行调查的现象很普遍。目前主要是委托司法局、共青团、妇联、学校、社区村委、关工委等机构,而这些组织和相关调查人员虽然对未成年人工作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本身机构性质以及调查人员的自身素质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对调查过程的公正性和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监督是确保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良性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调查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1.社会调查的启动问题。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公检法三机关都有进行社会调查的权力。但是由于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法院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启动社会调查采用的是“可以”而非“应当”,这就存在一个启动社会调查自由裁量权问题,必然衍生出一系列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明确社会调查启动的标准;如何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启动社会调查的公平性;如何解决进行社会调查和没有进行社会调查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区别对待问题,特别是对于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何防止借社会调查之行为来实行减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处罚之实,以达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制度设计的完善,但是由于目前司法实践的局限性,尚无法一蹴而就解决以上问题,这就需要有相应机关对社会调查的行使进行监督,以便确保社会调查之行为的公正与公平。
2.异地委托社会调查问题。据统计2011年我国每年流动人口总量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相对突出,对于这类跨地域社会调查,由于启动成本高、难度大,容易造成此类案件社会调查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国现行司法实践,建立公检法三机关对应同级异地委托社会调查机制是十分必要也是相对可行的。所谓对应同级异地委托社会调查机制是指公检法机关对需要进行异地委托调查案件,可以委托当地对应同级的公检法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对应同级公检法机关把调查所取得的材料移送给委托机关的一项制度。建立这项制度,可以极大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更利于保障流动人口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更好的进行帮扶和挽救,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的公平性。
3.社会调查报告的形成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进行社会调查的机构会根据调查情况制作社会调查报告。因此,社会调查的调查程序、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询问人群、以及调查报告格式等就成为确保社会调查报告质量的关键。目前,对于这些具体内容尚无相关细则出台,实践操作过程缺乏客观标准,主观色彩较浓,这就需要相应机关进行监督,确保社会调查行为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进。
(三)社会调查报告性质认定上存在的分歧
对于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新《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现行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对社会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是认定为参考资料。从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可以推测出,社会调查报告主要是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背景调查,其没有承担证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罪的证据职能。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定未成年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从而便于公检法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阶段,按照宽严相济的原则和有利于教育、感化、挽救犯罪未成人目的,做出是否提请批捕、移送起诉、是否附条件不起诉、是否量刑时给予减刑处罚的决定,促使未成年犯罪人更好地回归社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调查报告给予公检法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了证据强化的作用,应该属于广义上的证据。
三、检察机关监督社会调查的建议
(一)检察机关对社会调查行为进行监督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的监督机关。新《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检察机关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新《刑事诉讼规则》第486条第3项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公安机关移送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补充调查”。这些法律、司法解释赋予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检察机关在社会调查制度尚不完善的阶段进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社会调查制度能够良性运转,发挥社会调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前提。
(二)建立以检察监督为中心的社会调查监督机制
检察机关既有社会调查的启动权,也有对社会调查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职责。为避免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一尴尬现象,检察机关在社会调查制度实行中应该以行使法律监督职责为主要任务,对公安机关、法院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只有在公安机关和法院应该进行社会调查而没进行社会调查,或者是存在确有必要对公安机关或法院的社会调查工作进行补充调查的情况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
1.公安机关启动社会调查的监督模式。对于社会调查行为由公安机关启动的,可以分为提前介入监督和社会调查资料审核两种模式。对于重大、社会影响大的案件,检察机关在提前介入侦查监督的同时,应该一并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行为进行监督。对于普通刑事案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进行监督是在审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阶段。主要是通过审查社会调查报告以及社会调查过程中制作的笔录、问卷调查等相关调查材料进行审核。判断社会调查人员资格、调查程序、调查方式等是否合法、所反应被调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是否真实。对于公安机关立案后,没有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也没有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而是作撤案或行政处罚处理的案件,应当将社会调查情况向检察机关进行备案,以便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社会调查行为进行监督。
2.法院启动社会调查的监督模式。法院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主要是:一是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对这类自诉案件进行社会调查。二是补充社会调查。对于公诉类案件法院认为所移送的社会调查材料需要进行补充调查。由于自诉类案件检察机关没有参与,因此应该建立法院和检察院社会调查通报制度。法院进行社会调查主要是作为其量刑的参考,主要是考虑是否存在减轻、免除处罚的情形。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在审查法院社会调查程序是否合法的前提下,主要是审查社会调查所反应的内容是否与其量刑轻重相佐证,是否有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以帮扶帮教条件、教育、感化、挽救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分析。
3.检察机关启动社会调查的监督模式。由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犯罪嫌疑都是成年人,不存这类案件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因此检察机关启动社会调查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检察机关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社会调查报告后,发现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补充社会调查。另一种是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和法院没有启动社会调查的案件认为有必要进行社会调查。对于以上两种情况,检察机关以检察建议的形式要求公安机关和法院进行或者补充社会调查,公安机关或者法院没有进行社会调查和补充社会调查,或者所进行或补充的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