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公司盈利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盈利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盈利的方法

第1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探矿权 采矿权 管理方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301-01

前言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紧紧抓住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2008年初进入新疆,2008年11月6日成立全资子公司――河南煤化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新疆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及洗选、煤化工产品开发、电力、物流贸易等产业。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下属子公司,目前在疆拥有下属企业18家,在职员工4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库拜地区、伊犁地区、准东地区、吐哈地区。新疆公司始终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3对矿井被评为自治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1对矿井被评为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连续四年多实现了安全生产。目前新疆公司拥有生产矿井5对,分别为众维煤矿、音西煤矿、恒兴煤矿和龟兹矿东西井;基建矿井2对,分别为潘津煤矿和康苏煤矿;规划矿井5对,分别为二道沙梁煤矿、芨芨湖煤矿、沙尔湖煤矿、大南湖煤矿和新龙煤矿。新疆公司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煤炭开采投资90亿元,到2015年,形成煤炭产能5000万吨/年。

1、矿权管理方法建立的背景

随着新疆公司做大做强,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不断推进,在新疆各地州内拥有的矿权越来越多,加上人员调动频繁,矿权管理工作日益重要。为了对已取得的矿权进行规范管理,防止矿权过期或灭失,新疆公司建立一套完整的矿权管理方法并在各矿中推广应用显得尤为必要。

2、矿权管理的主要内容

本文所称矿权,是指煤炭矿井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依法取得矿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称为矿权人。矿权人依法对其矿权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矿权管理包括矿权的年审、探矿权的申请、变更、保留、延续、划定矿区范围及采矿证办理等一系列工作。

3、矿权管理方法的建立及主要内容

根据新疆公司各矿所处发展阶段不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到期时间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结合上级公司的文件精神,制定一套矿权管理体系,主要涵盖:六证预警系统引进与应用、矿权证件的保管方法及矿证管理体系等。

3.1 六证预警系统

六证预警系统是由集团公司开发研制的,主要内容包含矿证的录入、管理、预警等。六证,即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任职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以及营业执照。矿证管理人员负责把各矿的矿证信息录入六证预警系统,并根据公司要求设定预警时间,如图1。在该系统中,拜城县众维煤业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预警时间为2013年6月22日,到达预警时间后,系统会自动将该证列入预警列表,并通过短信的方式提醒矿证管理人员矿证处于预警状态,督促积极办理新证。

3.2 矿权证件的保管

矿权证件管理由各项目单位对自己所管辖的矿证(包括探矿权证和采矿权证)自行管理,指定矿证保管人专门负责,并建立完善的借用和移交手续。矿证保管人要把矿证录入“六证预警系统”,同时上传扫描件。矿证保管人要定期登陆“六证预警系统”,实时关注各矿权证件的年检、换证或到期时间,确保在矿证有效期到达之前,完成新证的办理工作。

3.3 矿证管理体系

矿证管理体系包括探矿权延续、探矿权的保留和采矿权的管理。

3.3.1 探矿权延续

新立探矿权有效期为3年,每延续一次时间最长为2年,2010年之前已设立的探矿权,可允许在同一勘查阶段延续一次。责任单位如果自己管辖的矿权没有列入“十二五”规划,在每年完成国家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资金(第一个勘查年度,每个勘查阶段都要延续一次,为以后办证留下时间。

探矿权延续一定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①、向发证的国土管理部门提交合理资料的时间是矿权到期的时间提前一个月,因此要求这项工作提前三个月开始做;②、每年要做好探矿权年审工作,并取得国土管理部门的年审合格表;③、需要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勘查实施方案,并经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审查,取得专家评审意见。

3.3.2 探矿权保留

保留探矿权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需要延长保留期限的,可以申请延长2次,每次不得超过2年。各矿要定期查看所属矿的探矿权,并针对需要延长的情况,提前安排,制定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办理探矿权的保留工作。

3.3.3 采矿权证的办理和延续

采矿权的新立和采矿权的延续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办理采矿许可证,首先要先进行矿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满足以下条件:1、矿产资源储量的勘查程度应达到勘探程度;2、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国家规划矿区内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的,原则上不受理新立矿业权申请;3、矿区范围预留期:大型矿山不得超过3年,中型矿山不得超过2年,小型矿山不得超过1年。

采矿许可证办理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支持性材料非常重要,在办理之前一定要提前准备,高度重视。主要材料清单有:1、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地质报告及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的矿山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审查意见书;3、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环保部门的审查意见;4、矿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报告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5、采矿权评估、确认的有关资料;6、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7、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及评审。

4.结束语

该方法在各矿的推广应用,规范了各矿证件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了矿权证件的过期和灭失,同时也为矿权证件的办理或更换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提升了矿权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2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煤炭物资;物资供应;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煤矿企业管理需要重视物资方面的供应,才能够保障长期稳定的发展,要展开有利于未来节省成本的模式,进一步提升物资供应的效率,本文主要是针对于具体煤炭行业的物资管理措施进行讨论。

将物资的计划准确率提高。

对于煤炭生产来说,整个的过程是比较繁琐的。主要是在生产建设方面需要很多不同的统筹,还要完善后期的保障才能够使得部门的工作完善。物资设备的品种是较为繁多的。因此作为供应物资的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计划进行罗列和整合,将资源进一步结合起来,并且尽可能节省成本。但是现在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只是听领导的一面之词对物资进行操作,留下了足够的库存却不能够促进生产的效率,库存的承载量就进一步有了更大的压力。很多的仓库库存储存过剩,出现爆仓的情况。

对于物资部门来说,将物资储存的准确率提高对于后期的工程非常重要,要根据实际的机械情况和材料的更新模式来确定是否该使用合理的创新模式,要采取务实的作风,实现安全的生产和管理,进一步实现合理的计划编制安排。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安排合理的生产方案,促进及时的介入,完善实际的采掘和运输等流程。各个生产单位和部门之间需要取得相关的联系,这样才能够完善相关的进度,实现生产工作的需求满足。此外,还要针对于材料的设备问题进行考察,掌握实际的反馈资料,便于为以后的使用奠定基础,实现价格和周期的记录。将上述的内容完善之后,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组织合适的采购,将计划进行落实,这样才能够满足物资的供应。

采购物资的过程要有序进行

采购物资之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这样才能够落实更完善的环节,实现物资采购的完善,加强管理内容。虽然在采购过程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还是要根据实际的计划来进行。

(1)物资的供应部门要针对于不同的矿井对于物资采取合理的分配,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将物资进行完善的输送。在这个操作的流程之中,要采取合理的规范步骤执行,要进行透明的处理。

(2)建立合理的供应商商品资料库,便于掌握需要购买的产品信息。

(3)要能够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系统模式采取合理的询价,不断了解市场的走向,定位产品的属性和分配模式。

除此之外,需要在采购商品的时候本着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不断实施采购的内容,加强采购合同的履行。要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采购和满足。对于不需要的材料,要根据实际的清单进行删除,要退换的商品需要和厂商进行联系才能够顺利将商品操作到位。

由于现在市场的活动比较频繁,波动比较大,要及时了解市场的走向,实现招标模式的完善。适当对市场作出分析,就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供应,对于后期的购买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此外就是要节省成本以便于促进效率提升。

3、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需要统筹

生产煤炭的时候要进行材料的回收,一方面是节约成本,此外还能够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很多的材料设备都需要进行完善的跟踪管理,才能够落实到位,使用合理的信息档案建立系统,可以保证有利的发展:(1)能够将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合理掌握,避免出现多次采购;(2)能够实现材料的合理回收,促进资源的妥善利用,避免出现浪费;(3)能够掌握材料的实际使用性能和规律,这样才能够完善后期的规模预算;(4)回收之后可以采取报废处理的模式。

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进行分类,分类建立之后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一般系统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对于设备进行维修和操作,能给出完善的设备型号和相关信息,并采取合理的录入进行记录。系统在主管部门需要做好合理的子类分析,要将消耗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记录和完善,促进材料的跟踪和库存的使用情况统计。这样才能够将计划更加合理安排,实现月季度的购买,组织合理的货源,实现合理的发展和采购模式,匹配最高效的生产经营。

4、将储备资金尽可能进行降低

要做好合理的储备资金降低,才能够保证后期的发展完善可靠,因此,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煤矿企业大多数有着自身的物资库房,一般存在价值比较大的设备,可以使用合理的计划对于资金进行合理的支配,完善成本的回收,避免出现积压。

很多的煤矿为了解决资金的储备问题,进一步采取了零库存的模式。这样能够从科学的角度上进一步减少资金的使用,完善目标的促进,主要的模式就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建立:

(1)要进一步创新思想,采取适合市场化模式的运作,采取将物资转变的模式,编程供应商货架模式,这样就能够提供代销,进一步缓解了储存的压力,并且有更多的渠道能够给产品销售的控件,生产部门需要积极配合。

(2)要采取完善的配送制。采购的相关物资设备要进行合理的价格优惠,完善供应商的指定,实现合理的验收。这样才能够在验收之后减少中间的环节,用于生产一线的工作之中。

(3)将一些配件和常用的设备进行审核,有需求的情况下要进行和厂商的交流,实现退换货。在货物周转的时候,尽量避免不要超过三个月,这样才能够完善季度的结算。

最重要的是保证货物的供应满足,要将企业的仓库制度进行完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5、结语

物资的供应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坚持科学的部署,加强创新管理的模式,进一步节省成本,才能够为煤炭企业的发展不断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建军.浅谈煤矿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2]谢小平.物资管理精细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17).

第3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一、差异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的必要性

花园中生长的植物一般都会有很大差别,因为植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有着不同的生长形态,需要的是不同的栽培管理方式,生育期、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且这种差异是必然的。高校学生与花园中的植物类似,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与相去甚远的成长经历和方式,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智商、情商各不相同,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千姿百态。面对着如此众多种类的差别,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让学生们“一刀切”的去发展,而且一刀切的发展未必对学生成长有好处。比如,有的学生不希望考研,希望尽早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那么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天天围绕学生考研,那么效果肯定不理想;或者有的学生比较自卑,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辅导员过多的“关注”,而有的辅导员却恰恰喜欢这样,感觉这样是对学生的关照,尤其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很多辅导员习惯在开班会的时候说某某某同学家庭贫困,希望大家多帮助。其实是好心,但好心却办了坏事,学生很自卑,不愿被别人知道家庭条件不好。类似的情况非常多,不同的学生心理、生理、认识、思想差别非常大,非常有必要采取差异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当然高校中学生思想政治开展方式的差异不仅仅是为了尊重某些学生的特殊性格,或者简单的是为了迎合一些学生心理需求,满足他们被尊重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开展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中,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总书记很早就提出了,他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应用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必须要求我们认真的、系统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人施教,解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努力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相反,如果我们不能认真的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每个学生充分的尊重,不仅影响到的是这个学生本身,而且还会把这种思想带到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甚至也会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显然,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差异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性探索

1.创新辅导员自我思维方式,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的思想,又被称为最大公约数战术。人们只有找到共同之处,才能解决冲突。无论人们的想法相距多么遥远,总是能够找到共同性。有了共性,就有了建立沟通桥梁的支点。在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多辅导员都认为一些学生太过个性,或者想法很难理解,于是无论这个学生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不能接受。其实,学生的成长背景做辅导员的很难详细的了解,一些特殊的想法和习惯很可能是过去某些特殊的生活经历所导致,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改正的,而辅导员越是不理解,学生就越会感觉孤单,越会难于管理。相反,如果辅导员首先从自我开始做起,认同学生的这些特殊的思考方式和生活、学习习惯,然后再慢慢的接近这个学生,从头至尾的详细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深入挖掘他一些个性思想的形成原因。这样一方面学生愿意与辅导员做知心的朋友,愿意说心里话,同时辅导员了解了这些事情的原因,也就能相应的给出解决措施,是因势利导,还是悬崖勒马等等,慢慢的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师生关系靠近了。如果心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是顺理成章,并且这还能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会让别的有相似情况学生感觉到,辅导员很平易近人,大家再有心里话或者什么想法也愿意与辅导员沟通。正如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的那句话用在这里很贴切,“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当然,学生不是农家,辅导员也不是记者,但大家心近了,从心底接受了,当然工作才更好开展,于是久而久之,全班、全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2.创新对教育背景发展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不少辅导员还用传统的方式去管理学生,显然这是不符合现阶段高等教育背景的。以前学生少,学生的思想也简单,社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辅导员的工作也好做。但新时期,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得学校学生的数量多了,竞争大了,学生的思想复杂了,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还没有创新,还抱着传统的思想开展,势必效果会不好。因此,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抓住时展的潮流,及时的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根据他们的想法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种因势利导的工作方式,远比闭门造车,沿用传统的方式管理有效很多。比如以前学生对就业不是很关心,因为就业不成问题,但现在学生们很关心未来的就业问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围绕就业展开,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又如,以前学生们感情问题遇到的比较少,而现在感情问题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面对的重要问题,甚至不少学生因为不能好好的处理感情问题而自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围绕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的情感问题与学习和发展为题开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感情、科学理顺感情与学习的关系。当然,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是不同的,辅导员可以具体的先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哪些问题重要,然后再去结合实际的开展。把握教育背景的发展动态,与时俱进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理念,因此,广大学生工作者需要深入的理解,而不能单

纯的流于形式,看到哪个学校开展了什么,我们也必须开展,那是没有意义的。

3.创新了解学生情况的方式,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第4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盈利能力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一、问题的提出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指标,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因此,如何合理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以利润表为基本依据,通过计算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进行。这些指标虽能从一定角度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但不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为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入,不仅无法进行分配,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质量,误导投资决策。传统的评价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因而不能反映公司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盈利能力不能仅仅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的变动趋势及规律。三是分析方法综合性差,不能确定各指标对盈利能力的重要程度。这些比率指标虽能够提供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但当各指标反映的情况不一致时,分析者就难以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而且单项比率指标也难以对不同的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进行比较排序,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到构成整体都必须科学、合理,能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构造的各指标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要求。二是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盈利能力的各侧面,并且各侧面都有若干个代表性指标来解释。三是层次性原则。设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能为进一步分析盈利能力因素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的,能够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中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并能够有效测度或统计。

(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设计 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方面。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理,遵循前述构建原则,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层结构。其中目标层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准则层由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三方面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单项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1)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分别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和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2)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销售现金比率和盈利现金比率分别反映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之问的比率关系;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获取现金的能力。(3)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比率增长率、营业利润比率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这些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取公司三年或以上的数据,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营业利润比率=营业利润,净利润。以上各项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间权重的确定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不同的指标所包含的评价信息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评价目标与指标特点给每一指标确定权重。一般与评价目标关系越密切的指标,应该赋予更大的权重。因此,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在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是目前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确定权重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是把复杂的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准则之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从而据之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这个过程的核心问题是计算各决策方案对于决策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系数,而评价指标权重也正是一种重要性的量度。所以,将层次分析法这一决策分析方法引入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可行的。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盈利能力重要性权重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建立评估对象的递阶层次结构(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1)的层次结构。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记为M)。根据所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体系,以上一层元素为准则,将下一层受其支配的各元素按其对上一层准则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一定分值,构成一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以便从判断矩阵导出这些元素从上层支配元素分配到的权重。通常采用的标度准则为T.L.Saaty教授提出的比例九标度法,如(表1)所示。根据九标度法,笔者广泛咨询有关财务专家,综合大量专家的经验判断,分别构造出各指标间的比较判断矩阵。如(表2)~(表5)所示(注:各表中符号表示的内容与(图1)中的对应)。第三,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的权重W。求解权值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方根法,其计算步骤是:逐行计算矩阵(M)的几何平均值 即为所计算的权重向量;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式中,MW表示判断矩阵M与权重向量w相乘后得到的新向量,(MW)i为MW的第i个元素。第四,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构造判断矩阵时,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的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在对各元素重要性的判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如在判断元素 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判断元素 的矛盾状况。为此,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检查所构判断矩阵及由此导出的权重向量的合理性。一般是利用一致性比率CR进行检验,计算公式为:CR=CиRI。式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是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部分随

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见(表6)。当CR

根据方根法,求得上述构造的四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下:  。由CR的计算结果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可以认为前面所构的四个判断矩阵及由之导出的权重向量均合理。最后,计算多准则下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上述判断矩阵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即可利用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其对应的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出各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计算公式为:某个具体指标在目标层中的合成权重=该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该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不同的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单位和数量级别。为了消除由此产生的评价指标的不可公度性,需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采用广义指数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因为前述评价指标都为正指标,所以其采用百分制形式的无量纲化值计算公式为:Kxi=100×xi/XiB(i=1,2…,P),式中,Kxi为第i指标的无量纲化值,xi、xiB分别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其中标准值有多种取法,本文的模型可采用极值化法、均值化法和理想法。极值化法:当XiB取全部参评单元(n个)该指标的最优值时,即第i指标的标准值:XiB= 。均值化法:当xiB取全部参评单元(n个)该指标的统计平均值时,即第i指标的标准值: 。理想法: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或根据历史最优值(如前三年的先进平均值、前三年的历史最优值)来确定每一指标的标准值。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 评价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根据上述构造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和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分配结果,建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两个评价模型用于不同的评价要求。

模型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单一准则下的排序权重,先建立准则层B1、B2、B3的评价模型,然后再建立总目标层评价模型。

式中,F为某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值,B1、B2、B3分别为该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值,KX1~KX9分别为上述9个评价指标(X1~X9)的具体无量纲化值。该模型一方面可以计算每个准则层的具体评价值,便于投资者在各上市公司之间进行三个子目标的比较,确定各上市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较直观地看出每一个具体指标对某一准则的影响程度。从该模型可以看出,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其次是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再次是盈利的持续稳定性,而影响这三个子目标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销售净利率、销售现金比率和主营业务贡献增长率。

模型二:直接利用层次分析法多准则下指标层各指标对总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建立评价模型。

该模型计算方法简单,投资者可以直接利用最终评价值对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直观地看出每一个具体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销售净利率,其次是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现金比率,其它几个指标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模型的局限性:一是虽然综合考虑了影响盈利能力的三个侧面,但每个侧面只选取了一部分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虽然各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但在构造各判断矩阵时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确定的指标权重可能不够精确。

四、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价能合理反映评估目标的综合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各个侧面,并确定各评价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程度,克服了传统比率分析法只考虑单一侧面及单一指标的局限,具有较好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投资者可以利用上述评价模型进行公司纵向和横向的盈利能力比较分析,一是将公司多年的F值进行动态分析以评价公司的财务发展状况,并可以进行前景预测;二是将公司某一年的F值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行业平均F值进行比较,F值越高说明公司的盈利状况越好,投资的有效性越高,反之亦然。构建的评价模型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失其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公司盈利状况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

莫生红(197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

第5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降低成本 盈利 格力空调

随着近10年来家用空调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家用空调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增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三大空调生产基地因此形成。世界空调总产量80%以上都是由我国生产制造出来,在我国,格力、美的、志高、海尔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各自不断扩大。最后得出结论,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盈利能力及分析方法

(一)盈利能力的概念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在一定时期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

(二)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

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主要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已经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格力空调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盈利能力分析,通常可以运用一系列反映生产经营能力的指标来进行分析。生产经营能力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销售毛利率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通过分析格力电器从2012年到2013年第三季度的各个销售毛利率,从而分析格力空调的盈利能力。

格力公司在2012年下半年时间里的销售毛利率明显要低于行业内的均值,尽管其自身的毛利率处于增长状态,乐观的是在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格力公司的毛利率超过了行业的均值,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同行美的的选择战略收缩导致空调行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政府节能补贴有利于公司对中高端产品保持合理利润,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性价比。

三、提高格力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通过改革企业的战略选择、调整企业经营的模式、提高科学技术增强产品质量等提高盈利能力。格力公司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优势又有良好的市场空间的行业和项目以避开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而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恶性竞争。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找到了“零成本”的资金来源即上下游企业的应付和预收款成为格力电器的重要的负债。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就得不断改良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的人才,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来增强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月刊,2009(71):88-89

第6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盈余预测;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盈余预测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建议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3日

一、盈利预测的特征分析

魏刚、陈工孟(2001)运用一系列误差衡量标准,比较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与香港本地企业之间盈余预测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外部所有权越大,其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却越小。

杨萍(2010)以2006~2008年的年度业绩预告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预测值的精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其修正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业绩预告的精确性在逐渐增强的同时及时性在减弱,而与之相关的准确性并没有因此得到普遍的提高。与“自愿性”业绩预告相比,“强制性”业绩预告的准确性明显较低。

徐宗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1993~1996年的盈利预测数据,对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利润实际完成数超过利润预测数,表现出稳健预测的特征,并且在1988年徐宗宇对盈利预测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检验,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预测准确度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与预测期反向相关、与新股发行定价正向相关。

姜硕、李祥艳(2005)运用两种误差衡量标准,比较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1年盈利预测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已比较精确。在用绝对预测误差模型解释精确性变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统计回归结果的解释力较强。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模型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是无偏的,并且其制定过程也是显得比较理性,盈余预测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正相关,而且不同行业有很大的区别,并与债权融资正相关。

二、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研究

张亚丰(2008)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主要因素,从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的可预测性、财务分析师的专业能力和激励行为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影响独立盈余预测质量的主要动因,并指出只有通过改进会计信息系统及完善交易主体激励相容约束机制才能最终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

徐宗宇、邵清芳、陈维良(2012)以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本Jones模型和线下项目法分别计算线上项目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操纵性应计利润,考察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隐蔽性更强的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2)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时,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陈旭东(2007)采用决策有用性的观点,定义了盈余质量,认为盈余质量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决定盈余质量属性背后的因素,从会计选择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盈余质量是如何被决定的。通过理论分析表明,股权结构通过两种竞争性的效应,侵占效应和协同效应影响高质量会计报告的供给和需求。

程小可(2005)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环境研究了盈余结构在公司业绩预测中的增量效应,即盈余结构在盈利预测与经营性现金流预测中相对总括盈余而言的边际作用;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数据对设计出的盈余结构业绩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论显示:盈余结构项目在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方面,均比总括盈余具有更加显著的预测能力,并且盈余结构在现金流预测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经济学意义。

三、盈利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a)实证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年度)盈利预测比随机游走模型(年度)盈利预测准确;徐跃(2007)发现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季度盈利预测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比利用年度盈利的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更加准确。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b)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公开盈余预测进行套头交易策略研究,以及王征、张峥和刘力(2006)对六大券商财务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组合研究,都证明了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统计上显著。

徐泓、蒋砚章、刘雅萍(2005)以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年度盈利的主要指标,建立基于中期报告的各种盈利预测模型,设计的预测模型分为综合运用年报数据预测和中报数据预测两类,并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差异检验,从中提炼出最佳预测模型,以扩大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张雁翎、陈涛(2007)以随机抽取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1,000家被并购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检验效力问题。本文通过三种验证各模型效力的实证方法比较了6种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研究发现,第一类误差的方法认为Healy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能有效地检验出盈余管理行为:预测误差标准方法则认为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是最优的模型;而根据对操纵性应计部分的短期效应的实证则认为Healy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KS模型和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是较优的计量模型。在综合考虑各种实证结果和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检验盈余管理行为的效力最强。

郦玉敏(2005)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正确可行的方法,即体现在盈余质量的三个方面:盈余的预测能力、盈余的持续性和盈余的现金支持,只有盈余的现金支持才具有现实意义。

四、研究建议

通过上文对盈余预测三方面的文献回顾发现:(1)在盈余预测的特征分析中,大家着重研究的是准确性或者是精确性,对于其他的特征没有深入研究;(2)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得比较零散,重点研究某一因素的文献还很少;(3)在评价方法的文献中,对于评价预测模型没有什么创新,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刚,陈工孟.IPO公司盈余预测精确性之实证研究——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与香港本地企业的一个比较.财经研究,2001.3.

[2]杨萍.基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盈余预测特征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姜硕,李祥艳.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会计之友,2005.7B.

[4]吴东辉,薛祖云.对中国A股市场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实证分析.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

第7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主成分分 析盈利能力 资本结构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筹资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总体来看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两类,因此,资本结构总的来讲是债务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企业利用债务资本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适当利用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另一方面,债务资本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会带来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为此,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经营业绩达到最佳。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盈利能力,其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和较好发展,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如果企业能明确其所处行业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及时调整资本结构以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最大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功。在我国众多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中,家电行业被公认为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标杆价值。本文以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指标的分析,试图寻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研究设计

(一)指标的选取借鉴已有研究战果,本文选取如下指标:(1)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和考核企业经营者业绩的主要指标,也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正常的经营活动和非正常的经营活动,均会影响企业利润,但由于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是偶然性的、不持久的,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因此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一般只涉及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而不涉及非正常的经营活动。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如果仅以某一个指标来衡量会有很多缺陷,而全部选取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本文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从中选取了如下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一,销售毛利率X1,即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该指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体现了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第二,销售净利率X2,即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该指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体现了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第三,资产净利率x,,即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第四,净资产收益率X4,即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该指标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综合效益的核心指标。第五,每股收益X5,即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该指标直观反映了股份公司每股普通股所创造的净收益,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东的报酬。第六,每股现金净流量x。,即每股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了股份公司每股普通股所产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体现了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2)资本结构指标。企业的资本主要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当企业面临新的资金需求时,筹资方案的选择首先面临的是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以及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的比例。本文以资产负债率指标(Y)来表示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式中,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二)样本数据来源本文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度作为实证分析的年度,根据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从深、沪两市的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选取主营业务为日用电器制造的24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本文中的6个盈利能力指标数值及资产负债率指标数值主要取自于巨潮资讯网(省略)和上市公司资讯网(省略),并通过整理计算得到,见(表1)。

(三)研究方法 上述选取的盈利能力指标虽能够提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但都只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并且各指标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单纯根据这些财务比率指标很难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本文拟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出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主成分分析模型,据此确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分值。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原来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重新组合成新的少数几个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称为主成分)以替代原来变量,这些综合变量不仅保留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而且彼此之间不相关,从而克服了由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生而造成的解释能力的下降。SPSS软件没有专门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只提供了因子分析的功能,但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子提取的最常用方法就是“主成分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SPSS的因子分析模块来完成主成分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具体步骤如下:(1)主成分提取。在对6个盈利能力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记为ZX1、ZX2、ZX3、ZX4、ZX5、ZX6),运用SPSS软件Analyz碟单Factor过程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输出结果。由KMO和Bartlett检验表(表略)知:KM0=0.693>0.5,表明所选取的指标适于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检验的F值为0.000,表明所取的盈利能力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根据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表,按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规则提取了三个主成分,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到,这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4.841%,即包含了原有6个指标的94.841%的信息含量,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综合盈利情况,因而可以代替原来的6个指标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衡量。

(2)各主成分的确定和解释。主成分提取后,还需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来确定和解释各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的每一个载荷量表示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由(表3)可以看出,X2、X3、X4、X5变量在第一个主成分F1上的载荷较大,因此,F1主要是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四个指标的综合反映,代表公司资源使用效果的大小;而主成分F2、F3主要是销售毛利率和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的反映,分别代表

了公司产品获利能力和利润兑现能力的强弱。

(3)建立主成分表达式,计算主成分值。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不能从SPSS软件的“Factor”输出窗口中直接得到,将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系数除以相应的特征根的开根,便可得到以上三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主成分的系数矩阵,见(表4)。根据(表4)的值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建立如下的主成分表达式(这里的ZX是X1的标准化值),并应用这―线性组合计算出各主成分的值,结果见(表5)。

F1=0230ZX1+Q449ZX2+0.470ZX3+0.435ZX4+0.475ZX5+0.283ZX6

F2=0938ZX1-0.039ZX2+0.053ZX3-0.094ZX4-0204ZX5-0257ZX6

F3=0.209ZX1-0339ZX2-0.146ZX3-0339ZX4+0.085ZX5+0.838ZC6

(3)计算盈利能力综合分值。由上述统计分析所得到的三个主成分值,建立公司盈利能力综合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F综=(69.223F1+14.178F2+11.441F3)/100,据此求得各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分值,见(表5)。

(二)相关检验利用SPSS软件对盈利能力F综与资产负债率Y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检验,以确认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性,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F综与Y的相关系数为-0.516,为中度负相关,其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1,说明该相关系数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可以从数量上考察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本文以资产负债率Y为自变量,以盈利能力F综为因变量,采用SPSS软件提供的线性回归检验模型,用Enter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表8)所示。由(表7)知,在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中,统计量F=7.983,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1,比常用的显著性水平0.05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认为该回归方程是极显著的。由(表8)可以看出,未标准化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为2365,自变量系数为-3.698,两者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说明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与自变量系数均是显著的,不为0,也即表明了代表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影响。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的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F综=2.365-3.698Y+ε。

第8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时间序列模型;市场预期盈利

中图分类号:F830

一、引言

关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相比于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是否是更为合理的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这类研究既有助于证券估价与投资决策,又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市场预期盈利,以及解释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选择,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Watts and Zimmerman,1986;Kothari,2001)。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仍然采用传统的随机游走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然而,对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有人问津。有鉴于此,笔者利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区分不同的预测区间,首先形成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均值、中位数和最新值;然后,在随机游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季度盈利数据形成季度盈利模型;最后,分析相比于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是否可以成为更合理的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

二、研究背景

Brown and Rozeff (1978)和Brown et al. (1987)指出:基于一定的成本条件,在理性预期的前提之下,市场预期盈利可以通过可获得的最准确的盈利预测来度量。换言之,因为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较之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更加准确,所以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比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更为合理。这是因为当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运用越准确的盈利预测就会取得越准确的企业价值以及相应的证券价值,从而让投资者作出相对低风险或高报酬的投资决策。因此,只要投资者可以通过较低成本或者无成本地获得更为准确的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他们没有理由再依赖于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此时,全部投资者的盈利预测即市场预期盈利自然应当由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加以替代更加合适。

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例如,Fried and Givoly (1982),Brown et al. (1987),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均证实了相比于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是更合适的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但是,O’Brien (1988)没有得出同样的结论。有鉴于此,本文运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进一步分析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与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孰为较好的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

三、研究设计

本部分从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

目前,国内很多研究采用随机游走模型,并根据历史年度盈利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年度盈利。然而,预测年度盈利最有效的办法应当是运用季度盈利模型来预测未来年度中各季度的盈利,然后将其加总(Watts and Zimmerman,1986;Kothari,2001)。因此,除了随机游走模型,本文还运用了季度盈利模型鞅模型(Seasonal Martingale model),因为本人经研究分析发现这一模型优于随机游走模型(徐跃,2007)。通过运用这一模型,首先预测季度盈利,然后按照相应的预测区间分别形成年度盈利预测。年度盈利预测是已经公布的实际季度盈利与未来季度预测盈利之和。在本文中,预测区间分别为“提前四个季度”,即2004年年报公布后,2005年第一季度季报公布前;“提前三个季度”,即2005年第一季度季报公布后,2005年中报公布前;“提前二个季度”,即2005年中报公布后,2005年第三季度季报公布前;“提前一个季度”,即2005年第三季度季报公布后,2005年年报公布前。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年度每股收益和季节每股收益均来自Wind数据库。相应模型如下:

下标t表示时间(年),Xt表示实际盈利,F(Xt)表示预测盈利。

(二)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

Wind数据库收集了35家证券研究机构提供的A股上市公司2005年每股收益预测数据。由于这些证券公司对同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同时间陆续了预测值并不断予以修正,所以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存在多家证券机构的预测。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取得三种分析师预测值,即均值、中位数和最新值(O’Brien,1988)。具体而言,首先,根据四个预测区间确定四个期间,分别是2005年第三季度季报公布日①与2005 年年报公布日之前十个交易日②之间,对应于“提前一个季度”;2005年中报公布日与2005年第三季度季报公布日之前十个交易日之间,对应于“提前二个季度”;2005年第一季度季报公布日与2005年中报公布日之前十个交易日之间,对应于“提前三个季度”;2004年年报公布日与2005年第一季度季报公布日之前十个交易日之间,对应于“提前四个季度”。然后分别取得各个期间内各个预测机构(或分析师)作出的最新的预测值和相应的预测日期,随后计算出均值和中位数,最后在这些预测值之中取得最新预测日期的预测值作为盈利预测最新值,若此数值不止一个则取它们的均值作为盈利预测最新值。

(三)检验方法

Beaver et al. (1979)证实了市场的未预期盈利即预测误差与股票异常回报之间会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所产生的预测误差也必须与股票异常回报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据此,Brown et al. (1987)提出,如果存在多个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那么研究人员可以比较由不同市场预期盈利替代变量所产生的预测误差与股票异常回报的相关性,哪个正相关性最强,它就是最优替代变量。

为运用这一检验方法,本文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模型:

其中i代表公司,j代表预测模型或方法,k代表预测区间,t代表年度。Xit代表i公司t年度实际盈利,|Xit|代表i公司t年度实际盈利的绝对值。Fijkt代表运用j模型或方法对i公司t年度盈利提前K个季度的预测,Eijkt代表j模型或方法下i公司t年度盈利提前K个季度的预测值的预测误差。鉴于这一指标比较容易产生极端值,笔者剔除了预测误差超过三倍标准差(均值)的样本公司。

(四)研究样本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股票异常回报率和预测误差之后,本文采用以下规则形成研究样本:(1)在同一预测区间内,每一家公司必须同时存在5种预测方法所形成的预测值;(2)未发生送股、转股和红股等总股本变动的事项④。通过运用以上规则,从“提前四个季度”至“提前一个季度”的四个预测区间内,研究样本分别为113家、588家、302家和430家公司。

四、实证结果

表1反映了分别在四个预测区间内,单变量模型的回归结果。总的来说,所有β1系数都显著大于0。就时间序列模型而言,SM的系数大于或不小于RW的系数;就证券分析师而言,除了“提前一个季度”的预测区间,最新值的系数大于或不小于均值与中位数的系数;证券分析师与时间序列模型相比较而言,在 “提前一个季度”和“提前二个季度”的预测区间内,分析师的预测优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但在较远的预测期间内,结果则相反。

表2反映了分别在四个预测区间内,双变量模型回归系数之差的T检验结果。总的来说,只有在“提前一个季度”的预测区间内,大部分结果显著异于0。在此预测区间内,就时间序列模型而言,SM的系数与RW的系数无显著差异;就证券分析师与时间序列模型的比较而言,均值、中位数和最新值的系数均显著大于RW和SM的系数。除此之外的其他预测区间内,各方法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在接近年报公布日的“提前一个季度”的预测区间内,分析师的预测优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可能是比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更为优越的市场预期盈利替代变量。

五、结论与启示

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在接近年报公布日的“提前一个季度”的预测区间内,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优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潜在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也表明尽管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比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更加准确(徐跃,2007),但是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其成为更加优越的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

之所以存在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些特定因素干扰了证券分析师预测的潜在优势。首先,投资者必须事先就知道并且相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比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更为准确;如果不是这样,投资者可能更依赖于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尤其是在分析师的声誉受到普遍置疑的时候(Brown et al.,1987)。由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他们面临严重的利益冲突且相关的约束机制较为薄弱,所以分析师的声誉较差(徐跃,2007)。因此,即使分析师的预测比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更准确,投资者可能也不相信。其次,因为分析师预测的取得成本要高于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取得成本,所以分析师预测相比于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优势必须大到足以抵消其相对较高的成本才可能给使用它的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如果情况并非如此,投资可能更依赖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尤其是在采用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时候。最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相对浓重,短期行为盛行,投资者常常并不关心分析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分析,而是更看重技术面分析;换言之,即使他们事先知道并相信分析师预测比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更准确,以及采用分析师预测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投资者也可能不采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因为他们的投资决策并不依赖于高质量的盈利预测。

一言以蔽之,关于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和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孰为更优的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这一问题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优越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因而有助于研究人员和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获取更加优越的市场预期盈利及其替代变量。

注释:

①这样做可以避免过时的预测值影响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O’Brien,1988)。

②之所以选择截止于财务报告日之前“十个交易日”,是为了避免财务信息提前泄露造成的影响。

③这一天尽可能地接近所有样本公司中报公布日,与此同时,在这一天大部分样本公司已经了中报并且大部分样本公司未第三季度季报。其余三个预测日的确定原则与此类似。

④如果上市公司发生送股、转股和红股等变动总股本的事项,那么这会导致总股本变动前后的分析师对每股收益的预测和历年实际的年度及季度每股收益数据不可比。因此,笔者根据研究惯例,剔除了发生这些事项的公司。

参考文献:

[1]吴东辉,薛祖云. 对中国A股市场上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分析[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1-27.

[2]徐跃. 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预测准确性与作为市场预期盈利的替代变量[M]. 厦门:厦门大学,2007.

[3]Beaver, W., Clarke, R., Wright, W. 197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 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7: 316-340.

[4]Brown, L., Hagerman, R., Griffin, P., Zmijewski, M. 1987.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roxies for the market’s assessment of unexpected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9: 159-193.

[5]Brown, L., Richardson, G.., Schwager, S. 1987. An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financial analyst superiority in forecasting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5: 49-67.

[6]Brown, L., Rozeff, M. 1978. The superiority of analyst forecasts as measures of expectations: Evidence from earnings [J]. Journal of Finance 33: 1-16.

[7]Fried, D., Givoly, D. 1982. Financial analysts' forecasts of earnings: A better surrogate for market expectatio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 85-107.

[8]Kothari, S. 2001. Capital market research in accoun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 105-231

第9篇:公司盈利的方法范文

近年来,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张,盈利能力却未加强。2008年,我国财险公司中盈利公司16家,亏损29家;至2011年,盈利总数增长到30家,而亏损数则增长到了56家。可见,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目前,对财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和评价多采用指标分析方法:即“承保利润率”,“投资利润率”和“总资产回报率”等衡量财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大财险公司进行比较和评价。如祝向军,刘玲玲(2010年)对利用“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和“承包利润率”对我国七家财产保险公司十年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2010年)则采用“承包利润率”和“投资收益率”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寇世富(2012年)利用“总资产回报率”,“投资资产占比”,“承包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和“人均利润”等指标对我国46家财产保险公司进行了排序。然而,利用此类指标衡量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在衡量中注重产出额,忽略投入额,导致评价结果可能致使企业为提高利润指标而过度加大投入,致使公司经营缺乏有效性,并使企业之间的比较缺乏客观性;在衡量中缺少对于改进的建议,使评价的结果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改进发挥直接作用,评价结果缺少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在利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其他方式,以充分衡量和评价涉及财险公司盈利能力“投入产出”指标的综合有效性,并将相关指标向有助于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的方向转化。

二、DEA-Malmquist指数涵义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由 Charnes、 Coopor 和Rhodes(1978)提出的用于评价生产效率的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DEA 计算给定样本中多个决策单元 (DMUs)的相对效率值,通过把一个决策个体和其他被认为有效的个体相比较而确认其效率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衡量决策个体的相对效率。Malmquist 指数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提出,利用距离函数的比率来计算投入产出效率。根据Fare等人(1994)的观点,Malmquist 指数衡量t期相对于s期的全要素生产增长率(Tfpch),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下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ch)。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主要用以测度s期与t期之间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指数主要用以测度技术改进或者技术进步,为s期与t期技术变化的几何均数。当Tfpch大于1 时, 全要素生产率进步; 反之, 全要素生产率退步。当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或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 时,即表明它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反之,则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根源。

三 、财产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本文选择我国近年来年保费收入和企业规模占优的六家中资财产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大地财险和太平财险)和三家外资财险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和三星财险)作为研究对象,截取其2010~2012年三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和各大保险公司年报。

(二)指标选取就财产保险公司而言,本文认为,涉及“盈利能力”指标最为重要的几大投入包括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其他投入:其中,劳动力投入既包括财险公司正式在职人员的投入,也包括财险公司雇佣的保险中介部门(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的投入,因此本文以所有者权益额(X1)代表财险公司的自有资本投入额;以职工人数 (X2)代表劳动力投入,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X3)代表保险中介部门的劳动力投入;以固定资产扣减累计折旧额(X4)衡量财险公司资产投入额。本文选取四大重要的财务指标衡量财产保险公司以盈利能力为核心的产出水平,包括:

(1)投资收益率(Y1),反映财险公司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作为财险公司另一重要的盈利手段,投资收益对于财险公司的重要性同样不容质疑。该指标越高,说明财险企业投资获益越高。然而,本文认为,作为财险公司的基础,承包利润率仍应是财险公司关注的重中之重,投资收益率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财险企业的经营安全性。本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平均投资资产×100%。其中,由于各大财险公司在计算平均投资资产时采用指标不统一,本文在计算中投资资产包括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保户质押贷款,贷款,定期存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2)所有者权益回报率(Y2),反映企业的自有资本应用效果。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依靠自身资本获利的能力越强。本文采用公式如下:所有者权益回报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3)总资产回报率(Y3),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应用效果。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运用效果越好。本文采用公式如下: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4)承保利润率(Y4),该指标反映财险公司承保业务的盈利能力。财险公司的主业为承保业务,承保业务既是产险公司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又决定了保险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该指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财险公司依靠其主营财险业务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强。由于各大保险公司对于该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不统一,为保证本文中承保利润率指标的可比性,采用如下公式:承保利润率=本期保费收入占前五位的保险产品承保利润/已赚保费×100%。

本文选取的各项指标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从表2可以初步获知:近三年来,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整体产出显著下降,除投资收益率基本持平外,其他盈利能力指标降幅都超过20%,承包利润率的下降幅度接近40%;而与此同时,财险公司的投入却都在以较大幅度提高,自有资本增加额超过30%,增长最低的固定资产额已达到11%。可见,近三年,我国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就其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财险公司自身扩张的盲目无效也是影响其盈利效率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衡量各大财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年度变化,利用DEAP软件采用DEA-Malmquist指数进行测度,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获知:我国财险公司在三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均值仅为0.648;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为0.891,而技术进步指标仅为0.72,说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盈利能力投入产出的低效率主要由技术进步水平不足造成,尤其是在2011年~2012年间,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大于1,而技术进步指数小于1,同样导致了Malmquist指数小于1 ,说明技术退步对我国财险公司盈利能力巨大的负面影响。可知,我国财险公司长期以来奉行的单纯依靠扩大保险人等营销队伍的规模带动保费收入增加和利润上升的模式,在近年间已不能在为财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反而会导致财险公司由于过度投入,致使盈利有效性不足。财险公司在未来的经营中,应更当重视精算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才能真正提高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为了对各大财险公司的盈利效率进行评价,笔者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进一步分析,获得2010~2012年我国9家财产保险公司平均Malmquist指数及其构成,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2010~2012年间我国内资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低于外资保险公司,内资财险公司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仅为0.847,仅太平财险公司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而外资财险公司的对应指数则全部大于1,平均值达到1.037;而在技术进步指数方面,内外资财险公司基本持平,说明我国内内资财险公司在技术水平并不落后于外资公司,然而在如何更好的对现有资源和技术进行应用,以实现更好的产出方面,则明显落后于外资财险公司,这一点从规模效率指数中也可以得到证明。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和手续费率持续上升,也印证了这一点。

五、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由于过分追求保费收入的增长,我国财险公司大多呈现规模的无序扩张,而由于保险技术的提升无法马上产生利润,大多财险公司忽视了保险技术的重要性,致使我国财险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不升反降。同样由于规模的无序扩张,相对外资保险公司,我国内资财险公司虽然在技术水平上不存在差距,然而在如何对现有资源和现有技术进行整合和应用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导致我国内资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低于外资保险公司。因此,要提升我国财险公司的盈利能力,需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解决规模不当问题,不断增长的保险人队伍并不能带来有效的利润,而应当立足于现有的规模,更加关注如何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和资源应用效率;同时,我国财险公司应尽快接轨国际趋势,对新的保险精算技术,销售技术和查勘理赔技术等进行研究,尽快实现技术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盈利能力的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