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旅游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中国新兴的战略型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产业创收,都名列世界旅游大国前列。旅游也已逐步成为社会大众精神生活的刚需,成为兼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社会型产业。但与此同时,管理问题、诚信问题、保护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日益激化。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是摆在国家旅游局和整个旅游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的旅游主题定位为“智慧旅游年”,就是希望能够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推进旅游产业和谐健康发展。
时至今日,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如何?面临哪些现实难题,“智慧旅游”又有一些什么具体的思路和想法?为此,《中国信息化周报》专访了中国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教授。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从事信息化多年。我很好奇,最初您是因何结缘信息化?
信宏业:当年,我在选择报考文科还是理科时,老师们还进行了一番不小的争论。文科老师说不考文科可惜,但我的数理化又非常突出;理科老师说考理吧,但我的语文又还不错,两难取舍。但我自己更爱科技,向往成为工程师,成为科学家。
于是,我在高考志愿栏里填上了计算机软件专业,当时,我对计算机及其相关知识还一无所知,但从那一刻起,我就与计算机及其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成为我孜孜不倦追求奋斗三十年始终不渝的目标,至今无怨无悔。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是因信息化而投身旅游,还是因为旅游才始终不舍信息化,哪一个对您更重要?
信宏业:这两者分不开。毕业后,我曾在大学任教,后加入中外合资公司,接着就进入国家旅游局工作。当过教授,当过专家,也做过工程师,这些从业经验都让我内心更加踏实,思考更加全面。对于我从事综合性超强的旅游信息化工作而言,可谓如虎添翼。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多个角色转换中,您游刃有余。职业转型过程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信宏业:我个人感觉有两点。一是激情,激情源自热爱;激情推动创造。我的履历比较丰富,但几乎都是主动选择,主动应对和被动应付是截然不同的,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就会充满激情。虽然干事情只有激情不一定行,但没有激情一定不行,因此激情是最纯真的动力,也是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生活中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都是财富,都是能量。不同角色是存在差异的,但差异化的积累使人的思想更丰富,看问题就更容易有更多的视角,有不同常规的思路。
我觉得,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有深刻的思维、专业的知识、较强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或缺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中国信息化周报:日常工作之外,您有哪些爱好?影响您人生历程最重要的是什么?
信宏业:我一岁多时,正值缺医少药的年代,我患上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幸运地是,我出生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奶奶、父母倾其所有带着我不断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投医问药。
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一直看书也对我未来的人生历程意义深远。父母和姐姐们几乎拿来了所有能够买到的书,但对我来说仍然有限,因此我养成了精读的习惯。那时我行动不便,只能在窗前遥望欢快的孩童。“一个现实的家庭、一个书中的人物”,对我而言就是重要的支撑。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4年是“智慧旅游年”。对于“智慧旅游”的定位与发展,您如何理解?
信宏业:其实,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以外资合资酒店为代表的先进旅游企业将包含酒店预订和分销系统的酒店管理系统应用于酒店管理和营销,成为旅游行业信息化的先导。
2000年,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总体规划,正式启动了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2014年,以国家旅游局推动“智慧旅游年”为标志,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2.0”时代。这一过程中的每个重要节点,我均参与或主持策划。
对于智慧旅游,我认为首先是人的智慧。智慧旅游不是一个项目,不是一项工程,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是一个回顾和展望,所谓回顾,就是要反省过去产业发展包括信息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所谓展望,就是要以更加科学、系统、理性和全面的观点规划新的发展之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因此人的智慧是第一位的。我理解的智慧旅游有三个层面的定义,自下而上首先是最通行的技术定义,也就是应用什么技术,采用什么顺序,达到什么结果。第二层是应用定义,也就是在旅游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管理精细化、营销精准化和服务个性化。第三个层面是方法论层面,也即通过智慧旅游,整体提升行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身完善的能力。因此,智慧旅游首先要解决人的能力提高问题,闭门造车、生搬硬造、自弹自唱都是不智慧的。
当然,智慧旅游的未来发展空间虽然十分广阔,但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应用仍然处于小规模的尝试和探索阶段。前景虽然美好,但如果迟迟不能落地,就很容易陷入空想和浮躁之中。因此,智慧旅游发展必须与传统旅游产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力求为游客、企业和行业带来更多实际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周报:现阶段,“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工作是什么?存在哪些难点?
信宏业:在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词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创新。因为智慧的提出,就是因为我们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原有的理念和思路,手段和办法都难以奏效,难以发挥作用,不创新不足已解决问题。同时,创新也不是脱离实际的臆断,创新来源于对实际了解和剖析,来源于对发展的有效判断,来源于对信息科技的掌控把握。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是第二位的,而选择是第一位的,因为在面对世界、面对需求、面对市场的时候,能力总是有局限的,扬长避短、抓住机遇,选择适合自身的推进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当然,判断和选择也是能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
因此,“智慧旅游”现阶段工作要立足于本地区当前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状况。统筹考虑面临的最大公共问题;区域发展定位和方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区域发展规划和重点工程以及与区域发展相衔接等。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认为“智慧旅游”建设成效应如何评判?需要处理好哪些关键问题?
信宏业:实际上,智慧旅游没有可衡量的结果,因为智慧是能力的提升,能力无止境。每一个具体的举措都是智慧旅游的一个可操作过程,通过每一个具体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一个个具体环节。针对性地提升管理、营销或服务的能力。因此,智慧旅游重在过程。目前在旅游行业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想象,以为智慧旅游就是衡量政府是否建了大屏幕,企业是否有了iPad,城市是否了APP。其结果就是一厢情愿,社会不买账,市场不买账,游客不买账。
因此,形式上的结果要不得,而拍脑袋设立的达标时间表又在为各地建设形式上的结果推波助澜,这些做法本身就是不智慧的,也不可能期望实现智慧的目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具备条件和能力展开全面智慧旅游建设的城市或企业不多,即便是具备条件的,也应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因此,智慧旅游建设要从单项突破。不仅要树立全能示范,更要扶持单项突破。
中国信息化周报:一般而言,技术发展会适度超前于业务应用。在“智慧旅游”推进过程中是否会考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
信宏业:信息技术高精尖固然好,但不管白猫黑猫,能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才是好技术好手段。因此适用是第一位的,这个适用还包括用得起、用得会、用得久。
信息科技的下沉要和产业需求的上升同步进行。信息技术不能总是“阳春白雪”,“高大上”的信息技术必须下沉;而产业需求也不能总做“下里巴人”,必须上升,技术要为需求服务,要跟着需求走。
中国信息化周报:目前“智慧旅游”有哪些价值成果?
信宏业:要评判价值必须看效果。第一看是否解决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第二看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带来产业效益,第三看是否能得到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
我觉得,智慧旅游不是一场运动,不是一项工程,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重要的是建立智慧发展的理念,科学系统地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融合。眼下的核心是以智慧的方法干好我们所面临的工作,解决好面对的问题,因为今天的工作和问题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模式和思路来应对。不能游离于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之外奢谈智慧旅游。政府所能做的不是脱离实际的顶层设计,也不是超越市场的形象工程,而是为行业的智慧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中国信息化周报:如何理解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信宏业: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需要智慧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有效支撑;同时,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最好的展示平台。
其实,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是社会人,从旅游的角度切入,百姓感受得到,领导和专家也看得懂。
中国信息化周报:作为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的管理者,您认为成功的秘籍是什么?
信宏业:我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成功。我追求的就是以快乐的心态干有意义的事。如果说心得,我认为有两条,一是全面发展追求事半功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特别重要,不仅要强调思维,强调知识,强调经验,更重要是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表达水平。二是人生即课堂,学习无止境。真正的知识即在书中,又在生活中,尤其是后者,处处留心皆学问。
同时,选择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对了,成功就没有那么难,出发了,就能到达。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曾面临逆境而不艾怨,是否与您的成长环境有关?
关键词:旅游产业;智能化;智慧旅游;信息化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在旅游行业得到了创新运用,智能手机、个人掌上电脑的普及,促使人们对信息化旅游和个性化旅游的渴求程度在不断提高,作为现代服务行业的大头旅游业也在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快自身发展。在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此后,我国学者在对“智慧”二字进行充分理解后,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地球”是对“智慧城市”的引导,“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举措。“智慧旅游”是对“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二者在旅游产业与旅游活动的具体运用。
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提出了方向,智慧旅游被正式提上发展日程。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了北京、南京、镇江、无锡、武汉、苏州等18个城市作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已有62个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16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划。[1]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业发展主题定为“智慧旅游”,要求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我国不少省市正在如火如荼地构建自身的智慧旅游系统,发展旅游产业。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定义:一是“新旅游形态论”,;二是“技术应用论”;三是“管理变革论”。笔者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借助智能设备,实现旅游信息的广泛采集、挖掘分析、实时传输和自动感应,培养旅游者从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决策、旅游购买、前往旅游地、在旅游目的地消费全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最终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旅游管理的数字化。“智慧旅游”不能等同于“智能旅游”,“智慧旅游”是对“智能旅游”的升级。
二、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一)智慧旅游将开阔我国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满足我国庞大的旅游需求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1.29亿人次,共计33.89亿人次,这庞大的人数规模带来了2.9万亿元的收入。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0%;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117.6亿元,同比增长26.2%。[2]这些数据说明了智慧旅游在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的同时将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智慧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对旅游业的“”
智慧旅游是新技术浪潮下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应时之举,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是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服务产业,可以说,旅游的发展就是服务的发展。而智慧旅游将通过政府集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深入挖掘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旅游资源,满足不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以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旅游服务为宗旨。
(三)智慧旅游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适合路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未来十年,中国旅游城市的直接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集中体现。借助发展智慧旅游,可以使城市的旅游条件和环境系统地提升与完善,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等,还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善。
三、城市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一)提高对智慧旅游的认知度
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旅游产业已进入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黄金机遇期,发展以高度信息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势在必行。所以要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确立“智慧旅游”发展新理念,将其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之中。同时,注意避免对智慧旅游认知向过度智能化甚至机器化偏移,明确智慧旅游建设并不是忽视人工服务的环节,相反,对人工服务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要求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制定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推进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兵伐谋,规划先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才能有条不紊地指导实践,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以游客为中心,满足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的各种需求”要作为智慧旅游总体规划的核心,智慧旅游建设范围除涵盖政府部门、景区、旅行社、酒店等相关旅游产业环节,还应将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安全等城市配套保障体系有机整合。
(三)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加强各部门协作和协调
智慧旅游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还需要统一各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和行动。“智慧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在整体范围内有效整合和协调规划、建设、旅游、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门资源,以及网络、电信、数据处理、电子商务、金融、交通等要素资源和食、住、行、游、购、娱等必备条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政府统一规划、监督和指导,由企业进行项目建设,举全体之力共同实现“智慧旅游”建设目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旅游的实现受制于城市各地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城市要完成智慧旅游建设,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景区、景点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深化旅游信息化的程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将整个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灯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旅游工作人员行迹和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将旅游数据中心建成为旅游资源公共云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和利用各种智能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提供旅游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新常态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是改革开放的第38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中国经济的巨轮在阴霾中缓缓前行,伴随着东三省重工业的集体没落,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各项指标同比均大幅下跌。传统的靠投资、高能耗拉动的中国经济,缓缓落下帷幕;而以消费、创新为主导的全新经济模式正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依托国家整体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要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迈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年人均出游次数达到5次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均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所以,对于旅游行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而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对于旅游人才供给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而形成一个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旅游作为新时代下同时兼顾消费与创新的全新旅游模式,恰和时代潮流。201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升旅游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伴随着支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与旅游企业地快速发展,智慧旅游在改变人们旅游方式的同时,其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也将在这“新常态”下改变着我国传统的经济模式。
一、智慧旅游概述
智慧旅游,主要是指在旅游业中通过网络、智能设备等辅助工具,利用云计算等应用方式获取、存储旅游信息,分析旅游偏好,设置旅游线路,建立智慧的旅游管理平台,实现对旅游信息的有效利用。智慧旅游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现代服务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打破固有僵化的旅游模式。二是利用pad,手机等智能终端将客户信息及旅游信息重新处理、编辑,使得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旅游产业。三是通过公共信息平台,落实反馈信息,提升客户体验,搭建智慧的管理平台。智慧旅游能有效提高旅游的服务水平,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游客通过智慧旅游能够及时获取旅游信息,安排住宿交通,选取、设计旅游线路,反馈旅游感受,记录旅游心得;旅游企业通过智慧旅游能够获得客户评价,收集、分析旅游数据,改变岗位职责分工,推出新型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地政府通过智慧旅游能够及时监管旅游企业、协调地方资源以应对突发事件、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及地方政府形象。
二、智慧旅游与高校人才培养
随着智慧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渴望愈发急迫。旅游人才离不开高校的培养,面对智慧旅游这个新兴产业,高校需要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旅游企业的新要求。
(一)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层次结构。截止2015年底,全国旅游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共计57.62万人,比上年减少3.93%。研究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00%,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7.24%,专科生占在校生总数的61.77%。根据国家旅游局相关数据,我国高素质旅游型人才缺口约为250万人。其主要原因为:旅游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而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大都需要旅游人才具备协调酒店、安排食宿、规划方案等专业的沟通设计能力。而高校对于旅游型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设立课程较宽泛,学生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缺乏实践及应变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上难以适应市场上的实际需求。而且,随着自驾旅游、房车旅游等新模式的不断衍生,高校旅游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近一步拉大,把握市场需求,培养适合于市场的应用性旅游人才,成为了高校旅游类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智慧旅游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市场的急迫性,旅游型人才在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沟通能力的锻炼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及跨学科综合营销能力。
1、具备信息技术素养
智慧旅游需要旅游人才能够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及时地获取旅游信息、甄别信息种类、存储旅游数据、最终处理、交换这些数据。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及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智慧旅游同时需要旅游人才能够熟练的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等新设备,迎合客户数字化需求,在掌握基本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操作和运用数字化新媒体设备,以应对市场不断变化地需求。
2、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的传递及客户高端旅游意识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游客以及散客成为旅游行业的主力军,客户需求由传统的以旅游企业规划旅游方案组团观光,转变为希望能自身设置旅游线路或是由旅游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智慧旅游”为个性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与平台。旅游人才应具有独立的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借助数据库对游客进行分类,并根据游客满意度及消费数据,开发设计适合的旅游线路及旅游产品。旅游人才能够通过智能终端等新媒体及时与客户交换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及建议,处理客户投诉,使客户获得较高的消费体验。
3、对于旅游企业内部岗位职责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随着智慧旅游的逐步推进,旅游企业内部岗位职责上也将出现较大的变化。服务岗位人员,以游客为中心,能够获取客户出行信息及时处理客户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指导游客规划旅游线路;营销岗位人员,要具备时刻营销的专业意识,及时挖掘客户的兴趣点,借助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将创新产品融入市场,为高端客户提供专属个性化服务;管理岗位人员,能够整理客户信息,对于大数据进行分析,推出适合市场的创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以上三点,旅游企业要求旅游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性素质,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较为出色的旅游人才可以在内部岗位中实现轮岗,末位淘汰,以改善企业内部文化,推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建议
鉴于高校旅游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高等院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实践和技能相结合,逐步减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程度。企业应配合高等院校培养旅游型人才,提供实际教学案例,增加就业机会。旅游型人才应注重自己跨学科知识领域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提升综合能力。
(一)适用的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与我国旅游业发展乃至以消费替资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极大的相关性,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理念也应与市场接轨,将“智慧旅游”的思想植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改变传统的以培养旅游理论知识与旅游管理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以培养能力、输出综合性旅游人才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型人才为目标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课体系
在智慧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企业需要旅游人才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及综合性管理能力。高等院校信息化课程开立较少,应在公共必修课中加入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化讲座等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专业必修课程上也应有所调整,如增加旅游电子商务类课程、酒店电子商务类课程课时,增加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有关网络管理及网络服务的相关知识。
(三)双导师制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实践机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方方方面面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成为人们选择放松的一种新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旅游信息服务发展相结合,形成新型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概念的谈论,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信息人性化服务,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及作用
1.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旅游”是21世纪新兴起的旅游形式。它主要依托互联网将旅游信息服务于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连接,通过云计算、以物联网等手段为游客提供全面,丰富的旅游知识,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结合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个方面,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促进旅游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游客与旅游信息资源平面化沟通,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同时也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2.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作用
智慧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旅游行业发展的优势,同时结合时展的新特征,形成新型旅游信息服务,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旅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智慧旅游转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智慧旅游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购物”三种旅游形式结合为一体,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旅游相关信息搜索,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交易,促进了旅游企业经济发展与时展相融合的特点,转变了旅游企业传统的融资发展方式,促进旅游线管行业之间的经济交易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密切,旅游信息发展更便捷、轻松,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第二智慧旅游促使旅游信息服务发展人性化。传统的旅游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为游客“预定”了旅游出游计划,使游客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游客往往没有自主选择权,旅游的自由受到旅游信息的“限制”,而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多重的选择余地,游客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量身能定”旅游路线,旅游信息更加个性化,时尚化。此外,互联网操作节省了游客选择旅游信息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打破了传统“旅游拥挤”旅游模式,操作平台更简洁,更方便。
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1.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首先以人为本。智慧旅游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旅游信息服务中时刻体现着人性化发展,游客从旅游信息制定到旅游过程的服务中都能够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创新促进行业发展。智慧旅游应用智能化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网络资源探索,实现旅游服务产业不断地更新发展,随着网络旅游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逐步增多,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创新,例如:旅行社提供免费办理旅游手续,下订单获得免费抽奖抽奖活动,逐步实现旅游竞争的合理化经营发展,促进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完善;最后科学管理。智慧旅游将旅游信息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信息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旅游服务信息资源科学管理。例如:依据游客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旅游出行计划。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合理安排、合理规划。
2.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
(1)智慧服务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为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旅游实现了传统旅游信息服务向新型智慧服务为,智慧旅游将旅游景点、旅游中所需的吃住行等信息资源通过图片与文字综合应用的手法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享受到全程免费的智慧服务。例如:某位游客为老年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获得旅游信息,通过简单的网络运行操作,制定符合自身的旅游发展攻略,旅游信息管理人员则依据游客的自身需要制定旅游行程安排,包括:预定车票,预定酒店,预定餐厅等人性化服务,实现了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综合服务理念,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2)智慧管理
智慧旅游的特点还体现在旅游信息资源管理上,传统型旅游信息资源管理通常以人工管理为主要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游客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旅游、住宿、饮食、安全等行业分部分进行逐一管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之间沟通存在巨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将旅游行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沟通,形成旅游各个行业之间信息资源畅通,依据不同行业的客流变化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节省了传统旅游信息分析的人工成本,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效率,更准确的把握了游客的旅游动向,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中的应用促进旅游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提升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服务效率,提升旅游企业发展的终合实力,加强旅游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3)智慧营销
智慧旅游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将游客的发展动向,信息数据变化进行智能化分析,有助于旅游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智慧营销。智慧旅游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结论,促进旅游产业挖掘游客的旅游热点和兴趣点,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形成旅游行业大众化,个性化发展的相互融合,提升了旅游产业在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
四、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体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全面升级。智慧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管理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上帝”的旅游服务理念,如下表表明,智慧旅游的应用推进了游客对旅游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智慧旅游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旅游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旅游行业发展与时俱进,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实现旅游服务行业的与时俱进,打造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保障。
智慧旅游与旅游服务评价表
五、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评价
实现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模式,首先促进了旅游信息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促使旅游行业发展能够依据游客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旅游规划战略,以灵活的服务态度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协助旅游行业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的理解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及时帮助游客解决相应的旅游相关问题,提升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其次智慧旅游起源于西方,这种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旅游信息资源管理和实际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还应当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国人口众多,旅游资源种类复杂等众多特点为依据,结合科技手段进行合理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智慧旅游促进“中国化”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发展。
在本世纪,“智慧旅游”形式开始问世,企业与政府都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使该项旅游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崛起。这种旅游方式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基础之上的,不仅服务更加智能,而且整体服务更加人性化、时尚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要,可以预测,这一旅游模式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一、智慧旅游
所谓“智慧旅游”就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行政管理、旅游体验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应用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使旅游物理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加深度化,是一种对民众以及企业等进行服务的新型旅游模式。这种旅游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优势,为旅客提供互动式的旅游体验模式,而一体化信息管理是其开展的主要保障。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有效带动旅游产业创新,使整体旅游产业结构能够得到更好地优化。简单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让旅客通过互联网来对旅游项目进行体验,旅游安排更加自由化、智能化。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的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视角下,智慧旅游的内涵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人性化旅游服务。强调旅游行业在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应根据游客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应情况,来对旅游产品进行制定,有效提高每位旅客的满意程度。同时,还应不断对行业进行创新,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起专业的旅游网络信息收索平台,并要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不断推出不同的新旅游产品,要对旅游信息服务不断进行优化。例如,旅行社可以利用微信以及其他民众常用的网络平台,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并要提供免费的旅游手续办理业务,且要按照很旅游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推出一些下单优惠政策,来刺激民众进行消费。这样不仅能够对相应的旅游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服务的便捷度以及速度,同时推动旅游竞争合理化发展,保C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此外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智慧旅游还体现在科学化的管理上。在实施智慧化旅游之后,相关单位会对各地的旅游信息以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整合与管理,要根据旅客年龄、身体情况、喜好以及经济能力等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旅游线路,真正实现科学化的资源规划。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智慧旅游”的实例,像杭州雷思信息科技公司在2012年便推出了一款导游手机软件。这款软件可以代替真人,通过科学经纬度勘测方式,来对景点进行讲解,实现了“移步换景”手机旅游服务。同时这一软件,也为Google离线地图的使用奠定了基础。用户只需在网络环境下对景点数据进行下载,再打开手机中的GPS功能,就可以摆脱网络环境的限制,软件就可以自动开启语音导游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周边餐饮以及购物等相关信息,极为智能。
笔者这里所论述的概念是基于国内旅游信息化发展基础之上的,与国外智慧旅游概念有所差异。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智慧旅游应是以道德、清洁以及绿色与质量四部分服务内容为主的,在旅游者需求部分以及信息技术融入部分有所忽略,整体概念较为宽泛,相对较为注重对旅游部分技术应用的指导。而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是运用高科技术帮助游客对城市旅游活动进行参与的一种方式,更加偏向于社会学层面,但却对移动技术过分强调,对于云计算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涉及较少。相比之下国内对于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概念解析更加具体,重点出游客能够享受到的现代化旅游服务有着较为清晰的分析,涉及到的层面问题也较为丰富,对于具体执行与理解而言,极为方便。
三、智慧旅游为旅游行业带来的改变
(一)旅游机构的转变
现代旅游机构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保证工作形式能够与时展保持一致,很多机构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办公模式,旅游业务以及管理活动都运用到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与传统旅游管理方式相比,现代旅游更加具有针对性,服务也更加人性,会对旅游主体整体动态以及相应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会按照旅游发展情况,及时、准确为旅游主体提供相应服务,整体旅游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智慧旅游的应用,可以通过相应技术对旅游主体需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这对于营销策略制定质量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旅游机构会运用大量信息技术,来对旅游产品以及周边商品进行推销,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营销模式,视频、图片等新颖的旅游宣传模式,可以有效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户,切实扩大旅游产品市场。此外,智慧旅游的推广,也带动了手机APP软件的发展,手机旅游软件的种类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全面,有效促进了旅游机构用户量的增加,整体类型种类正在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旅游主体的转变
由于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主体的旅游表现行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旅游过程都是以旅游公司直接指定的,内容较为统一且可变性不强,而现代旅游极为智能化,可以为游客提供几乎自主式的旅游方式,旅游主体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景点进行选择,旅游公司对于主体的限制程度正在逐渐降低之中。而且对应着不同的旅游主体,智慧旅游会为其提供着针对的旅游行程安排,并会按照旅游主体需要,第一时间对行程进行更改,且更改手续较为简单、更改速度相对较快。同时旅游主体对于旅游体验的分享也会更加多元化,旅游主体可以运用拍摄的方式对旅游全程进行记录,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平台,来对自己的旅游过程以及旅游心得进行分享。而且在进行旅游景点选择时,旅游主体还可以通过三维软件虚拟实境进行体验,旅游选择会更加准确。
四、旅游信息服务下,对于智慧旅游的评价
通过上文对旅游信息服务下智慧旅游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智慧旅游服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对智慧旅游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就旅游信息服务层面而言,智慧旅游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旅游信息行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了人性化的旅游行业发展方向,各旅游公司都会以旅游主体需求为主,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最大限度对用户需求进行满足;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辅助,会对信息手段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对客户信息进行更加科学化的统计与分析,为各项服务的开展提供可靠数据,可以切实对旅游信息服务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旅游模式的运用,为我国旅游行业以及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这种方式源于西方,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着一定的出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所以各旅游结构与旅游行业不应对该项模式进行盲目使用,要按照实际的旅游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客户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智慧化旅游方式。同时相关人员还应按照各地旅游资源情况以及当地旅游特色,来对旅游产品进行设计,以保证在各种科技手段的利用下,旅游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好地融合,使智慧化旅游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真正形成中国本土化的智慧旅游模式。
五、结语
【关键词】科普旅游;平台;众包;智慧旅游
New Thinking on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Intelligence Tourism Era
CHEN Xiao-li
(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hanghai 201600,China)
【Abstract】Today China has entered into intelligence tourism era. However, the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has the limits of personnel, capital and other resources. I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 forwards the thinking and counter measures about the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mobile Internet thinking.
【Key words】Popular science;Platform;Crowdsourcing;Intelligence tourism
0 概述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规划纲要同时指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面临着更快变化的市场,更新的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要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同时,随着我国科技实力日趋强大,“科教兴国”战略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国务院 1994年 2 月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措施。”2006 年 2 月,我国又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将科普工作提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科普事业与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发展势必呈现叠加效应,实现科普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双赢目的。
在我国,科普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近年来,由于科普景区、场馆人才匮乏、资金不足、展品和陈列方式多年未变,对游客缺乏吸引力,导致游客到访率在下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疑为科普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智慧旅游是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近年来,很多城市、景区已经开展了智慧旅游的实践。“智慧旅游”被国家旅游局定为2014年的旅游主题,足以看出我国希望加速将科技元素融入到旅游业发展中的决心。以传递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为己任的科普旅游,更应该率先进入智慧旅游时代。
1 智慧旅游时代科普旅游的发展思维
随着互联网与手机应用爆发性的普及,开放与分享成为新的主题,是由“浏览”向“分享”的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这一时代科普旅游的发展要契合移动互联网思维,顺势而为。
1.1 开放思维
智慧旅游时代科普旅游应该是“大科普”与“大旅游”融合,科普不仅仅局限于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科普最终会走向社会化大科普,旅游最终也会朝向无边界的“大旅游”方面发展。最终,社会化大科普会推动大众科普旅游时代的到来。
随着大众科普旅游时代的到来,科普旅游将与越来越多的行业相融合,特别是科普旅游类别越来越细分化,工业科普旅游、农业科普旅游等,必然涉及到科委、旅游、农业、交通、文物等多部门,“大科普旅游”的发展需要多部门联动。
每个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将成为科普旅游信息的集散中心,可以让科普旅游者通过每个科普旅游信息集散中心,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科普旅游资讯,也可以通过互动、分享、集结更多的科普旅游信息。
1.2 体验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过程上升到第一位,消费行为则退为第二位。旅游者在旅游产品消费中,情感需求的比重在逐渐加重。由于科普旅游本身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科普知识、陶冶自身科学精神。势必要求科普旅游是集科技知识和休闲娱乐与一体,科普旅游者更需要通过一种放松、愉悦的方式。科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注重的是情感需求,关注的过程,而非结果。目前科普教育基地、场馆静态的参观方式,使得科普旅游者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传统的“科普基地、场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无法满足目前受众的发表看法、分享的需求,他们更需要通过如社区、社群等。缺少互动与体验的科普旅游产品,容易使得重游率大幅下滑。
1.3 众智思维
目前中国科普工作主要还是公益为主,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资金渠道比较单一,人才缺乏吸引力。此外,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关注科普的发展,如何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资金效率势必非常重要。“大众办科普”的理念,发动大众的力量,“众智成城”。
众包模式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思维,也是新的创新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用户至上的时代,而科普教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互联网让用户不仅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体验者,而且成为最重要的参与者,让游客成为科普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推广者。
众筹模式是一种互联网时代拓宽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不是以商业价值作为获得资金的唯一标准,只有有足够多的人喜欢,就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的启动资金,这种模式天然地适合公益类事业。
1.4 “微”思维
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巨大的今天,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在微时代,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每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微时代使得人人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使得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
颇有争议的“微旅游”也正是由于微博、微信等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对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方面产生影响,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方式开始改变而出现。
“微旅游”、“慢旅游”的出现,以上海为例,平均每45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每8.5万人拥有一个科普教育基地,随着科普场馆日益增多,方便到达。科普旅游不失为白领们、特别是科普爱好者“微旅游”、“慢旅游”的优选的旅游类型之一。
2 智慧旅游时代科普旅游的发展对策
2.1 打造一体化的智慧科普旅游网络平台
2.1.1 借助现有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平台,打造“服务―管理―传播”一体化的智慧科普旅游网络平台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传播则融合于“服务―管理”平台中。如表1所示,服务平台包括:基础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和专业互动体验系统。基础信息平台主要是指链接“智慧城市”、“智慧景区”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信息和旅游服务信息两个子系统。专业信息平台则包含科普知识信息和科普知识讲解两个子系统。专业互动体验平台则包括游前咨询、游中体验和游后感悟三个子系统,互动体验平台本身也兼具传播功能。而管理平台则有基础管理系统和产品管理系统组成。其中,基础管理系统是针对科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科普旅游景区景点的,包括政务公开、内部信息沟通、外部信息三个子系统。针对科普旅游景区景点的产品管理系统则包括需求调查、创意征集、产品来发/试运行、资金筹措、信息五个子系统。
表1 智慧科普旅游网络平台构成及运作
2.1.2 众包、众筹模式解决目前人才、资金匮乏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让众智办科普旅游成为可能,众包模式能解决科普旅游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而众筹模式则能突破科普旅游发展的资金筹措的瓶颈。以众包模式为例,采用“维基百科”式众包模式可以作为“科普知识信息”和“科普知识讲解”两个系统的主要运作,通过众包模式吸引科普爱好者来参与科普旅游实践活动。“产品管理系统”中,需求调查、创意征集、产品来发/试运行均可以采用众包模式来推进。
2.2 创新科普旅游体验设计。
除了在科普旅游网络平台中设立“专业互动体验系统”外,为了更好地调动游客的满意度,提高重游率,科普旅游景区、场馆要多增加游客体验环节,创新体验活动设计,结合科普主题创设一些体验情景、表演。特别是抽象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主题,通过情景剧、3D、游客体验等多形式诠释,让科普旅游者能通过感官、触觉等来体会、领悟到科学的内涵和精髓。
此外,社区也应该成为科普旅游活动的主阵地之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一些有特色、功能齐备、氛围浓厚的小型社区科普体验馆,在功能设计方面突出互动性与实用性,不仅能够提升科普工作的深度,拓宽维度,同时可以帮助当地居民实现科普“微”旅游。
2.3 重构科普旅游传播模式。
智慧旅游时代引发了传统的传播模式的变革,传统的AIDMA模式,“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愿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的整个过程已经被重构。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的“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搜索(Search) ―行动(Action ) ―分享(Share)” AISAS 模式越来越成为主导的传播理念,正是基于消费者对互联网的应用,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获取信息,还可以作为信息的主体,与更多的消费者分享信息。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微信让每个人都变为一个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由于是是朋友圈内传播,回应度极高,微信反而成为更优质的信息传播渠道。
此外,基于兴趣而聚集的社群,会因为兴趣而保持较高的忠诚度,用户会更积极、自愿地参与到社群活动中。在科普旅游发展中,.科普爱好者成为一股科普旅游发展中重要的助推力量。通过建立开放的科普旅游平台,以及通过博客、播客、微信、威客、QQ群等成熟的社区互动平台,会聚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用户,会、分享、累积越来越多的科普旅游信息,传播到越来越多的人群。
【参考文献】
[1]张玉凤.“众包模式”对科技传播的革新[J].科技传播,2010,2(下).
[2]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
[3]王苑,鄢志武,张帆.国内外科技旅游发展评述[J].特区经济,2009(6).
一些聪明的投资者发现,旅游对文化的融合,就是要找到合适的业态,文化通过业态表达出来,业态也包括建筑形态和自然生态。把文化通过业态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将文化打造成一个旅游产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往往走在最前列的便是“住”,也因此促使一批精品酒店走向主题化,这其中以禅文化为代表的一些精品客栈的崛起,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古镇文化项目的又一“蓝海”。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半间房也能开客栈,”这让很多前往各古镇旅游的人们充满了怨念,“现在看到的最多的是乱哄哄、闹嚷嚷的人流,住的也不踏实,既无法让人怀古,又难以让人寻觅人文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在一个大的区域内进行的,因此,在同一个地区出现同质文化不足为奇,但这不应该成为古镇旅游景区同质竞争甚至重复规划建设的借口。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古镇仍然是以避世最佳场所般存在,每逢节假日,人们习惯于拖家带口在古镇找一处僻静之所,小住个一两日,短暂的抛开尘世烦忧,这也是古镇融汇禅文化的先天优势。禅修之道始于修止,“止”是宁谧的开展,“山有小孔,仿佛若有光”,拥有一个修身、养性、治心、怡情的宁静之所,是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古镇本身的祥和、宁静似乎正在慢慢被禅文化主题酒店带回这些文化故里。随着禅文化介入到古镇客栈中,古镇住宿的供需平衡正在被无形打破。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推门入凡尘,进门即归隐”,古镇中的禅酒店与外界虽一墙之隔,却恍如隔世,在房间中找一处心旷神怡之所,泡一壶普洱,慢慢品着,让时间在静心、修心、养心中凝固。大熙法师说:“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一个冷暖自知的过程,而在泡茶的过程中也是有一个冷暖自知的过程,这两者之间有某种契合,那是类似修持禅定的体味。品茶的过程中完全把禅作为一种生活来体现。”跳脱出城市的钢筋水泥、车水马龙,源自自然、没有仪式就是对隐逸之贵最好的理解。用“禅”修的智慧让所有追求心灵宁静,夜伴钟眠,晨起早课,览寺庙,食素斋,抄经书,给旅客心灵上的安抚,是社会精英享受生命的理解。
就让我们赶快收拾行囊,寻找古镇中一个充满禅味的客栈,用充足的休息帮助自己更好地参透禅意吧。距上海不到90公里有一处古镇,名曰西塘,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吴根越角之称。古称胥塘的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廊棚清一色的黑瓦盖顶,连为一体,绵延不断,催人发思古之悠情。古河道旁的古居民宅重重叠叠,俨然是一派古风犹存的情调。
沪杭线上的禅意浓浓
禅文化主题酒店赋予古镇的又一生机
很难想象在繁华绮丽的沪杭线上,还会保存这样的一个民风淳朴的古镇,依旧是一拱如月的石桥,依旧是桨声四起的流水,依旧是青瓦灰墙的人家,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西塘的文化核心是“善”,这与禅宗所倡导的与人为善有着莫大的渊源,民风由禅而善,客栈则是由善而禅。在位于乾隆皇帝御笔所题的著名景点“圣堂”内,西塘般若禅文化主题会所(精品客栈)悄然成为这片最核心景点内的一抹亮色。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从塘东街景区侧门进入,拐进烧香港北街,弄堂口一栋白墙墨顶的房子赫然而立,此地远离酒吧街的喧嚣,又没有塘西街摩肩接踵的游客群穿梭在并不宽阔的街道上,酒店外墙的青灰大面积脱落,露出了斑驳陆离的砖石结构,似乎在向每一位靠近它的人诉说着它的过去,又似乎在用这朴质的外表告诉我们世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青石门柱早已被岁月侵蚀的失去了本色,举头三尺两个大字“般若”安静的提示我们,这是一家禅文化主题客栈。
客栈前身本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宅院,非常讲究曲径通幽,小小的门口进去是一个一米见宽的天井,然后才是内堂的大门,因为古镇西塘很小,临河或面河的宽度十分有限,水乡的宅院十分讲究与河相邻,所有的民居建筑都与河道成垂直关系,而街道与河道又几乎平行,因此宅院与街道也就有了垂直关系。空间小,地就贵,一家紧挨着一户。既然在街面不可能占有很大的宽度,宅院也就只能向纵枰方向发展,成为狭长的条状。如果用西塘人的话来解释这现象,那就是屋“长”意味着主人的福气,房屋的寿命也长,十分吉利。
也许是这家客栈的老板是虔诚的佛教徒,又或者他特别的喜欢泰国小乘佛教文化,从酒店的命名上就不难看出,般若即是大智慧,佛教中用以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与一般的智慧相区别。般若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酒店大堂到庭院水榭再到客房,我们随时都能在手边发现“白象”,在不起眼处找到佛家谒语,无一不充满着佛经里的般若大智慧。大熙法师所说的禅修不是一味的在禅堂中静坐,应该把禅的理念应用到生活中去,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轻梵香缓烹茶聆竹影享月华
般若的五重智慧被拿来命名主建筑内的五间客房,分别是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这五个般若所包涵的智慧是不断递增的,同时也是被包涵与包涵的关系。每间客房的陈设都是根据其名字进行量身打造,希望通过这些陈设告诉人们禅智慧的五重启蒙境界,而具体如何参悟,就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了。
小编下榻的是一间名为“文字”的客房,顾名思义即悟道以后所有的智慧都自然的流露出来,这是一间一室两厅的复式,透明玻璃门与大落地窗正对着庭院,一扇画着墨竹的屏风与落地窗间,摆放着一套核桃木桌椅。小编一下午的光景就是在这张椅子上度过的,把玩着青瓷茶杯,品着浓醇的普洱,看着窗外的飞雪,心中剩下的只有静。
一、旅游云平台的行业发展现状
智慧旅游是旅游行业及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业态,其以更加面向应用、及以用户促进旅游目的地产业升级为目的,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实施智慧化改造。智慧旅游的表现形式是信息化技术、通讯技术和金融结算等先进技术在旅游业的充分运用,并能不断推动信息产业、通讯业、金融等行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
架构在云平台上的智慧旅游系统,其本质是以更加开放、兼容和吸附表现形式为行业服务,并通过云平台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应用于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让旅游资源具备感知能力,同时通过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通信,实现达到对旅游资源更加精细和实时管理,对旅游消费者更加精准和贴身服务,最终实现旅游活动全过程的智慧状态,并通过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信息资源的云端服务及资源共享,形成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的三大部分,并互相协同,搭建智慧云旅游的核心服务。
二、旅游云平台的设计目标
根据目前的旅游行业发展现在与发展特色,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政府、游客及行业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交互相对闭塞,各旅游服务及管理系统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同时现行封闭的产业运作方式又严重影响到了产业运作的效率,及行业水平的有效提升,我们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关键就是通过云服务技术手段来从中解决各类不同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数据交互的问题。
平台建成后,在云之上开展数据集成与应用,比如旅行社可以通过接入云将旅游团行程、成员数据提供给旅游行业监管的系统,实现旅游行程报备,满足政府部门行业监管需求;旅游预订通过接入云平台实习与各旅游酒店的内部系统、各景区订票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开展数据实时对接,实现剩余酒店房源、景点门票等旅游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同时游客通过手机的APP客户端应用可以实时看到最新的旅游行业及旅游微观信息。
故建设统一的云服务数据中心是旅游云平台建设的根本核心与重要基础,通过云平台中的数据交换引擎来整合各类的旅游数据资源和数据,包括政府管理数据、企业经营数据,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通用类型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存储、加工,最终实现云服务数据中心和各类旅游应用系统之间的融合服务,并能为不同类型的异构数据库、不同数据报文格式转换间的数据实时交换提供基础底层服务,通过底层架构来打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在建设云的过程中,云数据的可获取性可以通过在云端之上,不同旅游系统底层通道来建立共享数据库加以实现,而数据的可理解性则需要各相关部门合力,通过在云系统建设过程中,建立数据的统一交换标准与数据架构体系来加以实现,具体则可以包括⒙糜涡幸蹈饕滴裣低承枰共享的数据集中在云中实现建立旅游行业共享数据库,采用标准数据格式描述和表现各种行业数据等规范性统一工作是云平台开展建设的前期重要铺垫与云平台的设计目标。
三、H3CCAS的具体旅游云平台应用
H3C CAS虚拟化平台是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传统虚拟化的各类软件,H3C CAS采用高性能虚拟化的内核,实现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全面虚拟化的融合。H3C CAS虚拟化平台能够通过云技术,有效整合数据中心的信息化基础资源、精简硬件服务器数量、简化信息化管理操作,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效果。通过高可用(HA)、动态资源调度(DRS)、动态资源扩展(DRX)、零存储(vStor)等特,H3C CAS虚拟化平台可持续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高效的虚拟化运行环境。
H3C旅游云需要承载并投入面向运营的业务,不仅仅是旅游服务内容的生产系统链接,更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在公有云基层设施上部署与私有云同构的面向旅游业的PaaS和SaaS服务平台,可以展现技能资源的运营,让各地游览机构可以以服务的模式共享云平台的服务和软件,集约化利用资源;各地旅游机构通过云实现互联以后,可以进一步在针对各自的特点开展 B2B 业务,如模式、内容等多种经营,共享运营后的大数据,而政府及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将来能够获取大数据的分析,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提高旅客的旅游体验的效果,最终提高景区的竞争力,步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H3C云平台上,通过对使用者的不同属性与服务对象区分,可以划定旅游者子云、旅游政府部门子云、旅游从业企业子云三大服务云区间,同时云间数据交互与实时共享。
旅游者子云的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浏览―利用终端设备浏览景区信息和游客评价,为确定旅游地提供便利;信息查询―确定旅游地点后,利用终端设备查询旅游地点及周边的交通、食宿、购物、娱乐及旅游企业等信息;信息咨询―对有疑问或感兴趣的信息可进行在线详细咨询;电子地图浏览―在线进行电子地图浏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览,方便制定旅游者制定行程计划;互动分享―在线与其他旅游者进行互动分享,对旅游景区提出意见或建议。
(一)旅游政府部门子云服务内容
1.旅游信息服务,政府部门对旅游资源开展宣传,并各类景点的活动信息。
2.旅游资源管理维护服务,供游客及时了解旅游资源,监测旅游景点及周边交通状况、客流量等信息。
3.旅游者信息管理服务,政府部门对旅游者信息进行梳理管理,对旅游者相关投诉、意见建议等及时回复处理。
4.旅游企业管理服务,政府部门管理旅游从业企业的相关信息,监督企业市场营销行为,规范行业运行秩序。
5.统计分析服务,统计资源数量、密度、车流客流量,分析旅游数据并从中得出旅游评价结果,预测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旅游服务资源分部。
(二)旅游从业企业子云服务内容
1.企业电子商务服务,通过在线预订和、在线支付等服务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包括酒店门票预订、旅游产品购买和旅游网络咨询服务等。
2.旅游客户管理服务服务,对旅游者数量、收入水平、购买行为等数据分析,并确定潜在可能客户,结合针对营销、开展订单跟踪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旅游售后服务。
(三)旅游者子云服务
除运行在云端之上的服务器服务内容之外,云平台还提供了移动APP客户端的旅游者应用,主要包括了景区信息查询,旅游导览,旅游攻略三大模块。其中景点信息查询模块包含景点信息,旅游公司信息,周边厂商信息等查询功能;旅游导览模块包含景点搜索,线路查询,自我定位,天气预报等功能;旅游攻略包含攻略查询,攻略,离线地图下载等功能。客户端从 H3C离线云模式出发,基于Android及IOS技术来满足旅游者移动导览需求的服务应用。
四、结语
【题目】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章】长沙地区旅游服务机制优化探究绪论
【第二章】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第四章】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湖南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途径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路径其实完全可以借鉴其它旅游名城的做法,待完善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考虑创新自己的旅游公共服务特色。当然,如果在规划初期就可以在创新上做布局,当然更为理想。下面,本课题研究者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5.1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思路。
(1)总体目标的设定。
结合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现状,依据《旅游法》、《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的指引及具体要求,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构筑较为完善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起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强旅游交通、集散咨询、标识引导、便民惠民等内容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和实施服务标准,为广大游客提供体系日趋完备、门类齐全、规范安全的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验。
(2)原则。
长沙市应当以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规划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要从长沙市旅游业实际出发,重视和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原则。
随着长沙全域旅游发展号角吹响,对长沙城市品质及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因而长沙要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结合城市形象定位,把全市当做一个大景区,统筹安排,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信息建设、土地利用等高度融合,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规划。
第二是要突出公益共享原则。
公共产品中之种旅游公共服务,包括纯粹性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两类,其中以纯粹性公共服务为主。因此,在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建设实施中,一定需要突出其公益与利益共享性的原则,主要出发点需要面对广大人民群,坚持公共特征优先、共享特点优先,重点要体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特征。一定要区分好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两者间的关系,也需要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常规工作和旅游公共服务及管理建设工作的两者间关系,重点要体现出旅游公共服务性中的公益性特点。
第三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都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旅游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全市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对于基本旅游公共服务要直接提供,以满足广大观光旅游者对于长沙市旅游目的地的消费需求。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涉及到全市信息化、公安、交通、消防、医疗卫生、环保、市政,以及市场监管、电信与邮政等众多部门,必须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主体共同建设的原则,方能有力推动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同时,要摸索出一条建立政府和市场之间协调提供公共服务与管理的互补机制,加快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第四是要强化科技支撑原则。
被称为行业的智慧旅游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选择的必然需求。一个城市发展智慧旅游,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借助 PC 或者便携的移动终端类联网设备,通过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主动获悉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等各方面的必备信息,从而为实现游客体验互动、行业管理保障、产业发展动态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长沙市 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要求,基于长沙旅游业目前信息化水平较低,为顺应发展趋势,尽快补齐旅游公共服务中的短板,加强长沙旅游信息服务中的科技含量,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建设对长沙而言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五是要强调标准规范原则。
因旅游公共服务及管理建设体系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完善、规范的各类行业标准是推动和落实长沙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前提。同时,按照旅游市场环境和游客需求,制定出一套衡量我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及管理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的考量提供依据,不断优化、提升我市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要工作。
5.2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所设定的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安全而又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目标,提出以下关于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5.2.1 健全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接待设施。
完善自驾车、房车露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配套服务,这将是对旅游城市的未来服务要求。在自驾游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高速公路排队的拥堵、景区爆满的停车场、相关设施服务的严重缺乏,将会成为每个节假日出游后饱受诟病的百姓话题。面对自驾车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交通指引信息、救援保障服务,加上需要针对自驾游创新的专业化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将一定会成为人们的热切期盼。这些现实的旅游者需求,不仅仅是景区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建设相关的配套服务,需要:在旅游咨询中心下设自驾游呼叫、救援服务部门,需要联动实现宾馆、导游、景区门票等旅游服务的预定,同时配套提供车辆租赁维修等功能。
加快旅游交通指引及景区旅游公共服务周边配套建设。在交通指引方面,对于长沙市内具备接待能力可是暂时级别比较低的旅游景点景区,规范机场、车站、高速公路等地旅游交通指引标识,加快更新旅游交通示意图,主要景区交通沿线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做到统一款式、统一颜色、统一信息、统一制作,在旅游交通通道建立便捷的指引标志。针对多国籍、各类型的游客为服务对象可建立起统一的公共标识系统。按照旅游图形符号国家甚至国际标准,在长沙主要干道及公路区域增设旅游公共标识系统,让不同的国籍的游客可以无障碍地进出景区。
在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各社会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与开发,健全景区及周边配套服务,打造能展示长沙特色的用餐、住宿、购物等旅游接待设施;同时,要力争实现景区 wifi 全覆盖,重点打造景区停车场、厕所、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充分发挥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需要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在流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比如市民广场、机场、车站、重要公路服务区及游客集散地等,为游客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文化内涵及旅游特色,在功能定位上应以实用性和便民性为准则,应包含交通服务、路线预订、信息服务、门票预订、住宿预订、商品销售等广大游客需求较大的服务。在管理模式上可以采取政府独立建设运营模式,亦可考虑采取政府建设、委托或者特许民间资本运营的模式,与旅游企业、旅游协会进行合作,同时要加强督管,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保证公益效益优先。在信息提供上应至少具备中、英两种语言,根据具体的客源文化结构可增加相应的小语种服务,如韩文、日文等。在人员使用上,可以考虑固定聘用人员、志愿者和实习生相结合之模式,从而在实现旅游咨询服务经营功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缓解轻财政压力,同时需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保障服务质量。
5.2.2 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惠民便民旅游体系。
就目前来看,长沙市各级政府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识不足,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均显现不足,这是制约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长沙市各级政府需提高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识,权衡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赶超目标和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纳入重要日程,使之真正惠民、便民。
一、高位规划,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出台市级层面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鼓励开发建设各类免费休憩场所、活动中心、科普馆、博物馆等便民惠民设施,同时规范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的涉及的各类行业标准,做到统一引领,分类指导,避免出现重复、无序建设情况。
二、开通旅游通景交通服务。按照游客需求,在车站、机场、交通枢纽、广场、景区等游客集中地,开通旅游直通车,并设置合理的线路和时间、班次,为解决广大游客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现有旅游便民惠民设施及服务。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引导等形式,鼓励各旅游经营场所完善各类便民惠民设施及服务,如:通信、金融、医疗、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障碍设施及志愿服务等。
四、积极引导和扶持旅游企业开展便民惠民活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各景区严格执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旅游人群的门票减免制度。广泛动员各 A 级景区承诺门票在一定时期内不予上涨。倡导各旅游企业在中国旅游日、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推出形式多样的旅游便民惠民措施。
5.2.3 建设智慧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将肯定是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智慧旅游) 应用领域的重要推动要素,旅游信息共享,重点以游者需求为主要导向,推进线上结合线下服务之衔接,在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与公共管理及服务渠道上需要重点呈体系化状态,提供便捷舒适、智能化全新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特点;破除行业壁垒,推进旅游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教育、医疗等跨部门,与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广义的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以便实现旅游产业运行与管理可以实现有效联动,有效促进旅游服务大数据(电子政府;智慧城市信息)应用;重点引导各类营业性互联网平台,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使用,以及相应增值服务开发,尤其要充分运用网站推介,和自媒体功能,这样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渠道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定期景点即时客流量信息,指导服务公司调节及疏导客流,从而解决季节旅游欠均衡的问题[38]。
长沙在智慧旅游的管理与服务建设范围、方向及标准上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根据目前旅游市场及游客体验需求,初步建设涵盖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等功能的智慧旅游一体化平台,为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置、促进旅游市场营销、改善旅游市场环境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撑。
第二,培育和引导各类旅游企业规范化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及管理,以正在运行的 4A 级以上智慧景区试点工作为基础,不断扩大智慧旅游涉企的范围及深度,形成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乡村游、智慧旅游商品等门类齐全、服务完备的智慧旅游服务,同时借助各旅游企业采集的基础数据及信息,可对游客来源、停留时间、游览路径、旅游热门地、投诉建议等项目进行分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分析旅游市场情况、监管旅游市场秩序、开展城市旅游营销等方面提供一手、精准的大数据保障。
第三,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在各大旅游接待场所高密度安装智慧旅游设施,如安防监控、VR 导览、二维码标识、人脸自主识别、多功能触摸屏等可供实现服务自助,人机相结合的硬件设施,同时推进以等级景区为先的旅游接待场所逐步实现无线 wifi 全覆盖。
第四,重点开发移动客户端旅游信息服务。随着移动通讯工具使用频率增高以及用户群增大,开发出适用于长沙旅游市场的旅游手机 APP,通过客户端向旅游者提供行、吃、游、住、购、娱等信息,以及其它相关附加服务,帮助旅游者个性化定制旅游线路,顺利实施其旅游计划,实现长沙旅游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等功能全覆盖,以此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在旅游手机 APP 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游客不同的需求,并将旅游前的旅游信息服务需求与后续两个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除有效满足外地游客赴长沙旅游的信息定制需求外,对于带动本地居民的旅游欲望也是可行之道。
5.2.4 建立吸引与留用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机制。
高顶尖人才的匮乏、专业人才的缺失、基层人员的频繁流动,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难以突破的困境。长沙打造群众满意的旅游公共服务,素质高、专业性强人员智库是不可或缺的基石。长沙可从以下几方面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
一、充分召集社会各界力量,采取聘请与引进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建立起一支视野宽广、专业过硬、门类齐全、人员充足的旅游智库专家队伍,借助专家智慧,对长沙旅游发展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予以突破。
二、重点抓好全市导游人员的管理。导游是一个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导游服务的品质也直接反应了该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长沙作为全国首批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应不断完善导游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自由执业导游的全程监管,同时,借助本地导游协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监管、人力资源开发、导游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培养和壮大本地导游市场,从而引进更多优秀全面的人才为长沙旅游业提供专业、优质、贴心的向导服务。
三、大力推进全市旅游人才选拔培养工程,推选行业标杆。定期开展旅游行业技能比武大赛,在全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旅游职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基层技术型旅游人才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创新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培训平台。在全市旅游队伍常态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适应性强的培训活动,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吸引旅游公共管理、信息技术、志愿服务、安全应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语言水平等岗位培训为重点,覆盖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员工,提升全市旅游接待水平;针对旅游行政人员和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就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产业转型、旅游产品创新等热点问题开展培训,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思维层次和执政能力,增强旅游经营者的规范意识,顺应旅游发展新趋势。
5.2.5 通过各项创新提升旅游管理效能。
针对旅游产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需要加强长沙市旅游及相关产业法规制度的建设。在推进长沙市旅游立法进度上,重点考虑制定相关旅游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制定并实施鼓励休闲、度假、水上旅游等新兴旅游形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借鉴旅游发达国家及地市的经验,优化健全长沙市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开放扩大长沙市旅游发展的政策。
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多举措的部门联动尤为重要。就长沙目前旅游业行政管理的架构及职能来看,很有必要在长沙市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综合性工作机构-长沙旅游公共服务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责任及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长沙市旅游局牵头,定期部署和商讨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具体事务。
在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进程中,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规划。同时,为夯实市级各职能部门、各区县(市)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可考虑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定期跟踪、督促。
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配套相应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基础保障。同时结合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可引导、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采取不同的供给形式来解决政府作为单一提供者,在某些方面效能低下的问题。如鼓励民间资本通过 PPP 参与立体停车库的建设,从而改善中心城区旅游历史街巷停车困难,交通拥堵的状况。又如,通过资金补助的形式,鼓励景区、星级饭店、农庄等场所新建、改造旅游厕所,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品质。
除科学谋划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外,还要避免走入重建设、轻管理的误区。建立一套能科学考量我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旅游管理部门不断调整、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旅游市场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同时也响应了广大游客的需求。
借助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协会组织的力量来提升旅游市场主体依法、依归经营的意识,同时继续发挥旅游行业社会监督员在行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逐步扩大规模,将监督范围扩充至旅游公共服务各方面,建立长期的检查暗访制度及常态化反馈机制,动用社会力量对全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工作予以及时反映和动态监督。
5.2.6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国家本次行政机构变革,首次设立应急管理部门,在国家的行政思维上对人民公共安全权利保障的重视,旅游服务业中的公共安全保障是整个旅游公共管理之重心,一旦发生旅游公共安全事故,对于旅游城市的形象损害危机将会是致使性的,长沙市的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中必须对此引起充分的认识与重视。
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长沙市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大众对旅游安全保障的认识,加强旅游安全的有效防范。从制度层面上,厘清旅游安全保障的各个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湖南省实施<旅游法>的办法》等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事故发生后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属地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督促各旅游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第二,需要建立科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各级旅游应急预案机制,防患于未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态度,切忌生搬硬套、东挪西凑。要以旅游地资源及各类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力,以人为本,制定因地制宜、门类清晰、可操作性强的紧急预案。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紧急预案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找出不足并修改,做到紧急预案常建常练,常练常新,以期提高专业性和实用性,进而增强旅游目的地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为旅游活动的展开创造安全稳定的大局[39]。
第三,需提高部门间协调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厘清消防、公安、交通、工商及其他配套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并要求各部门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必须追求有关部门的责任,决不姑息;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可以与国际接轨的,切实高效的统一联动旅游保障与救援机制,救援组织包括专业救援团队、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团队。
第四,充分发挥旅游保险的作用,尤其是商业保险在旅游紧急救援中的作用,鼓励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开拓新的旅游险种,扩展投保的范围,在一定程度解除人们出游顾虑的同时保障了旅游企业的利益。因旅游活动链条长、环节多,国内外目的地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因此要推动实施旅行社统保工作,力争全市旅行社责任险全覆盖,以促旅行社提升服务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为旅游纠纷及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工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应督促旅行社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积极引导游客购买意外保险。
第五,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以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为理念,把旅游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日常管理、监督以及年度工作安排结合起来,开展旅游安全宣传。通过5.19 中国旅游日、安全生产月等咨询活动及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旅游安全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定期对旅游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推广行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5.2.7 其他配套措施。
第一, 将长沙市重点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的典故翻译不同文字出版后免费发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情感与传递信息并作为进行思维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及语言文化环境,将长沙各景点的历史文化翻译成各国语言,可以让各国旅客更加充分地认识长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理解与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审美情趣[40]。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长沙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历经宋、元、明、清战火硝烟后一次次辉煌崛起,成为闻名天下的书院,还有岳麓山的古麓山寺、长沙出土的古汉墓群等名胜古迹,这些古迹的历史通过各国语言的深度诠释,有助于海外旅游者认识长沙、理解长沙文化,进一步增强对长沙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对其价值的实现与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