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第1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人类究竟有多理性?本书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通过双系统判断与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详细说明了系统1的无意识运作和系统2的受控制运作的区别,并且说明了系统1的核心,即联想记忆是如何不断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作出连贯的解释的。关于直觉性思考的自主且无意识过程的复杂性和丰富程度,以及这些自主过程如何能解释判断的启发法等问题。

第二部分对判断启发法的研究作了更新,还探索了一个难题,即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我们思考时总是会把多种事情联系起来,会将一件事情比喻成另一件,会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但统计学要求同一时间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而这一点系统1是做不到的。

本书第三部分描述了我们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第四部分的重点,是在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人们从理性角度出发做出决策的几种方式。可悲的是,人们总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表现出框架效应,即决策的制定往往因为对所回答问题不合逻辑的选择而受到影响。系统1的特征完全能解释这些观察结果,这对标准经济学所倾向的理性假设发起了很大的挑战。

第五部分是近期研究中关于两个自我的区别性描述,即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二者间没有共性。例如,我们可以让人们体验两种痛苦。其中一种比另一种要更痛苦,因为体验的时间更长。系统1有一大特点,即记忆的自主形成是有其原则的,如此一来,较为痛苦的那段体验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所以,此后当人们选择要回想哪段经历时,他们自然会受记忆自我的引导,将其自身处于不必要的痛苦中。两种自我间的区别被用来测试人的幸福感,而我们发现使经验自我快乐的事不一定会让记忆自我满足。两种自我同时存在的个体要如何去追求幸福,这一问题引起了把居民的幸福看做政策目标的个人和社会的众多思考。

最后的章节是按倒叙来探索本书所述的三个区别的: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古典经济学和和行为经济学的区别,以及自主的系统1和需费脑力的系统2的区别。书中还谈及了有价值的闲谈的好处,以及哪些内容有助于提升判断和自行决策的效能。

书名: 《思考,快与慢》

作者:[美] 丹尼尔·卡尼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丹尼尔·卡尼曼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当然也是至今仍健在的最重要、最优秀的心理学家。他有着独特的天赋,可以揭示人类思想的许多显著特征,其中很多特征已经成为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成了我们传统观念的一部分。他的工作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和幸福的研究以及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新局面,其中行为经济学这一领域是丹尼尔与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维斯基共同开辟的。本书的面世是一件大事。”——史蒂文·平克,哈佛大学约翰·斯通家族心理学教授,《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及《唤醒心中的天使》两书的作者。

第2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符合高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忽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学学时安排不足,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低落。此外,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经济学常识的积累,陌生的经济学概念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一)教材缺乏本土元素。经济学教科书是普及和发展经济学教育的基石。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流传甚广。与其他国家多样化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我国高职经济学教材大多是通过翻译、压缩国外原著来编写,陈述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缺少情景案例,不利于学生把现实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原理进行直接的联系、建构整合信息,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感到索然无味。(二)学时安排不合理。高职经济学课程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为48~72不等。迫于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经济学知识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通过解释概念、推导公式、描绘曲线来阐明经济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进行被动性的接受学习。(三)高中、高职经济学知识体系出现断层。我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经济学部分共有《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两本教材。《经济生活》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理论;《经济学常识》概述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史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理论。与高中经济学知识不同的是,高职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思维,分析市场各个部分是如何运行的,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和资源市场的相互作用,政府决策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宏观部分解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分析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各个经济表现指标、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贸易,探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来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不连贯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使高职学生缺少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识。

二、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PlacementCourses)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于1956年负责开发的,供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初级课程的课程体系。经过五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美国宏观经济学先修课和微观经济学先修课被广泛认为是一套衔接美国中学到大学经济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借鉴美国经济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自1996年开始积极探索打造本土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以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高中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2014年8月,以分层教学教育理念为指导,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面向普通高中生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所优质高中开展试点项目,规定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安排36学时的课堂教学。(一)本土特色教材的研发。我国经济学者积极编写适合本土学生的教材,从持续、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本土经济发展历程中选取丰富的素材。李宏彬、周黎安编写的《微观经济学———中国大学先修课》教材中附有大量生活化的拓展阅读材料,如高三学生的最优学习时间表、快餐饮食文化、春运期间火车站购票长队、潮汕商人的经营管理理念、我国户籍制度的特征;文建东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收集了趣味性强的经济现象,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经济学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二)开放性考评系统的开发。为了考查学生积累的经济学素养和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避免学生使用题海战术,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课程考试以开放性的题型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索真知,激发学生的潜能。(三)自主性教学的实施。为了推广和普及本土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2016年6月15日,中国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程MOOC课程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38683人报名参加微观经济学第二期MOOC课程的学习,非试点学校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经济学知识,为高中和大学的经济学教育搭建桥梁,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四)线上和线下教师培训系统的互补。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学会已经组织了四次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的教师培训,通过积极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加深了解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式的共识,推进本土经济学教育的发展。2017年初,试点项目在爱课程网站开展第一次线上教师培训,旨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CAP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对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要使经济学发挥作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作用,探索提高高职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迫在眉睫。借鉴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经验,高职经济学课程改革可以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径。(一)将统计学原理纳入高职经济学的先修课程。基于高职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的情况,在统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相应地融入微观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接触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和边际量;强调样本数据和总体数据的区别,展示宏观经济数据的收集。统计学原理和经济学应该分别作为先修和后续课程,避免把这两门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二)经济学教材本土化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的前提。一套优秀的教材必须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核心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探索真知。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经济学教材也应该结合国情,以我国经济实践为基础,解释经济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学案例能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将课堂新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贯通整个知识体系,让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变得有趣味。(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鉴于课程学时安排紧凑和知识点繁多的特点,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将最具有教育价值的经济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高职经济学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14个重点专题,包括供需法则和弹性应用、分工和贸易、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指标、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短期经济波动、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教师对每个专题安排2~4个学时进行授课。(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各样的网络媒介,高职学生能迅速地更新信息、接受新思维,把握时代的特征。在经济学课程开始之前,安排学生每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财经文章,积累财经资讯,跟上经济发展的最新方向,了解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商品市场、证券市场、信贷市场的变动情况。及早接触经济学术语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产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而这种学习兴趣很难在课程开始后一两周内获得。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入课程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围绕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采用分组研讨教学方能提高学生对高职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不同的经济指标,利用互联网搜索数据资料、制定统计图表,将小组的调研结果制作成PPT并进行课堂陈述,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地思考和回答问题。通过收集国民经济核算、人民生活、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对外经济贸易、就业人员和工资等状况,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最新概况。课堂陈述结束之后,每位小组成员撰写一份有关我国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五)建立教学共同体。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学经验的增长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建立教师群体互动性的教学发展模式,形成教学共同体,是促进高职经济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校、同行经济学教师之间应加强互动,地方院校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探讨课堂教学的难点,共同开发高职经济学教材及教师用书;定期邀请教学专家分享制作微课、慕课的经验,使不同年龄和水平的教师得以获得共同的教学发展。鉴于新教师缺少经济学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应该为新教师选择一个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通过观摩教学和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陈晓红 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本 教育 经济发展 关系

一、引言

人力资本理论在它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改进,从理论的逐渐形成,到代入经济学理论发展,然后结合了统计学理念,最后形成现在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通过统计学的融入,可以通过数字大致衡量人力资本的多少,这对于分析和讨论人力资本的学者来说有了准确的方法和指导作用。

二、人力资本的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人力资源在所有资源中占最主要部分。经济增长的结果多半是由于人力资本在起作用而非物质资本。物质资本的提升不会与人民收入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但是人力资本的提升与收入的关系成正比并且得到回报的速度更快。

人口质量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所以对教育进行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而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对物质的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主要手段是教育,所以必须保证给国民提供足够水平的教育,而培养出高技术、高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更高的产出。

三、人力资本的度量

从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出来的度量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但随着时间推移,学者提出的新方法还在不断增加,对这三种基础方法还在不停进行改进和校正。

(一)未来收益法

最早的度量方法,这种方法一般为西方研究者所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认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可以用货币价值进行衡量。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等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每年预期收益的贴现值。

(二)累积成本法

即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所花费的一切费用的总和,体现了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但由于每个人的所有花费受到社会、家庭成员的影响,同时也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所以难以正确地估算。

(三)教育存量法

是一种非货币的方法,以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指标。从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限、社会的学校入学率、学习年限的指数值等等来度量教育存量。国内很多学者都运用这种方法估算,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年龄、性别与所受教育的关系,以及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对人力资本多少的区别,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误差。

四、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单只是在学校或工作中接受的知识、培训,更包括了家庭、社会中对做人的正确启发和引导。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最核心部分,对教育的投资自然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途径。

而且,人力资本知识外溢效应不可小觑。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一般不在生产中表现出来,但提高外部效应,可以相应对于其他的生产要素有所提高,进而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经济收益。

五、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由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质量的敏感度大大高于对劳动力数量的敏感度,特别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人口总量,所以更要在多方面提高人口质量。 这之中,要求国家必须保证教育和经济收益的关系,受到更高教育的人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待遇,以匹配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

根据人群性质的不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譬如对农村人群的教育方式,除了基础的文化水平的教育以外,更应该实施贴近农业土地知识,贴近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教育。又譬如对于高级人才的培养,除了国家GDP的投入,更可以加入企业对高校人才的资本估算,吸纳更多的企业在学生完成学业之时给予投资,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内可以将学习、科研和真正的经济利益挂钩,教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同时也为科技研究带来成果。

六、结语

现代研究中,教育对人力资本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本的提升,作为一种劳动要素,也使社会经济得到增长。得到教育越多,学位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所获得的收入也会相应增高。特别是现在知识完全取代了体力占主要优势,性别间的差异被缩小,每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成为了提升人力资本的必要手段。社会亦然,为了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国家政府应该继续在教育上推进步伐,在经费上加大教育的比重,大力扶持农村和城镇的基础教育的同时,重点培养高校尖子人才。这样才能让人们为社会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和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冬旭.我国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 (5):42-45

[2]王艾青,安立仁.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J].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3][美]查尔斯・琼斯.经济增长导论[M].舒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优化配置及其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经济数学是一种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是一门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以解决稀缺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科学。基于资源存量与流量的可度量性,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公平,效率更高,经济必须借助于数学。经济活动的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量,并且在经济发展中运用数学的程度与数学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尽管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极为抽象,但是它们都是从生产实践来的,并且能在其他学科中、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应用数学来发展现实世界的这种可能性根源在于:数学从这个世界本身提取出来,并且仅仅表现这个世界所固有的关系的形成部分,因此能够一般地加以应用。

由于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经济学中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已引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分支,这些新分支统称为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经济过程的数量规律,以便用来指导客观经济实践;在经济应用数学中,“成本函数”、“收益函数”、“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等,得到广泛的应用,把“二次函数”和“分式函数”扩展为“多项式函数”和“有理函数”,并用它们构造了总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库存总量函数、边际函数等。所有这些函数思想在大学的应用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利用,并且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相结合,集中体现了经济数学思想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下论述中我们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阐述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以求对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二、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决策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最佳销售价格,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得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时的选择变量的代数值。

1、成本与利润函数

企业成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成本的特点是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即不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第二类成本的特点是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动成本(通常有能源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等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为总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为企业的产品产量,这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利润就是生产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与成本之差,L(q)=R(q)-C(q),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函数。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决定生产规模也是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生产者来说,成本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产决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产量,还需要根据利润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产量指标。利润函数L(q)=R(q)-C(q)=0时,此时生产者既不赢利也不亏损,即收支相抵,我们将满足收支相抵的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分析常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定价或生产决策。

2、边际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若以原函数代表成本、收入、利润等,通常称之为总函数,如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而对应的导数就称之为总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是对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增加这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水平以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产量以上,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时,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产需投资新的设备或增加工人工作时间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产管理中,边际成本的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需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中,把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需求函数弹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p为需求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弹性有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表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经济学中,当Ep<-1时,称需求量富有弹性,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化,这时需求量对价格的依赖是很大的,换句话说,适当涨价会使需求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Ep<0时,称需求量是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在适当涨价后,不会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当Ep=-1时,称需求为单位弹性,这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运用弹性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考虑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质,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替代性强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种商品其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越小,则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越大,从短期看,其弹性小。(2)考察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产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降价却能增加销售收入。但随着价格的下调,需求价格弹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降价促销是有限度的。近几年的彩电大战、VCD大战实际上是降价大战,其结果是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实战依据。(3)考察需求交叉弹性。交叉弹性Exy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当企业的产品有互补关系时,就其中一种产品,定价较低可能会减少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若其互补品的销量迅速增加,导致企业总的利润增加,则此降价方案可行。Exy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因此,企业决策人员应了解掌握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除了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外,更应把功夫放在开发产品、改进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4、最优化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常常要寻求经济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大、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目的,选择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最显著的应用。设利润函数为L(q)=R(q)-C(q)(q≧0),为求出使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首先必须满足必要条件,即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次,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当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时,二阶导数小于0。满足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产出水平将使利润最大。最优化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也经常碰到。

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科学,二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模型化,使之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能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然而,经济学不能变成为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堆积,因为经济活动的规律纯粹用数学公式是推导不出来的,而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相当复杂和多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工作的发展。相反,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允许,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种公式和模型,把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经济现象设计成一堆庞大且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可能导致经济学成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这样,无论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过程,都将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2、正确处理好经济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经济学是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融合的严密科学。经济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质是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任何量总是具有一定质的量,量以质为基础,而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经济理论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定性分析上,势必导致经济理论的抽象化、空洞化和理想化,使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如果只片面强调数学语言和方法的运用,而没有把经济理论作为依存的基础和条件,这种分析则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也会导致经济理论的简单化、模型化和僵硬化。因此,数量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必须以经济理论所论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基础。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我们也应该处理好决策中质与量的关系。

第5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诅咒;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6-0014-07

关于“资源诅咒”的思想最早产生于20 世纪 50 年代。Prebisch(1959)和 Singer(1950)首先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解释资源出口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他们分别通过实证方式发现,在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模式下,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境况时,不得不出口越来越多的初级产品才能换回等量的工业品。这种自由贸易并没有使发展中国家获得传统贸易理论所预言的贸易利益,反而使自身的增长好处被发达国家无偿占有。当时,他们的发现被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假说”(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Auty(1993)在研究产矿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这个概念。美国经济学家Sachs 等(1995)研究了世界上71个国家1970―1989年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论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但却是一种负相关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①之后,又有一批针对“资源诅咒”的跨国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在中国最早做“资源诅咒”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当属徐康宁等(2005)。他们以各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产资源的基础储量占全国的相对比重来衡量各地区自然资源贫富的差异,以1978年为基期,2003年为计算期,以各省资源充裕度指数为横轴,GDP年均增速为纵轴,做两个变量的散点图,由散点图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大致规律,各散点(代表各省份)非常近似地收敛于由高向低(代表GDP增速)和从左到右的一条拟合线,即近25年来,中国能源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比能源资源贫穷的地区慢许多。由此在国内引起了一场省级层面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的纷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资源诅咒”假说,以至于有人认为,“环顾世界,我们会发现‘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普遍性”( 王闰平 等,2007),或者说是“发展经济学里颠扑不破的一个命题”(洪柳文,2007)。

关于“资源诅咒”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解释。在Coxhead(2006)看来,“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塑造的众多富有神秘色彩的短语之一。它意指由于不能持续有效地利用资源要素,尤其是那些生产力潜能最高的产业没有能够做到持续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而导致的低增长。正如Sachs等 (2001)所描述的,“……事实上那些自然资源最为丰裕的国家群体和高GDP国家群体之间是没有共同点的,……密集的资源总是和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但也有人将其概括为“丰裕的自然资源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反而是经济增长的包袱”(徐康宁 等,2006)。或者说,在控制了制度、人力资本、投资、开放度、价格变化等因素后,自然资源的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或者说,在控制了初始人均收入、贸易政策、政府效率和投资率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多种变量后,自然资源充裕度与经济增长速度成反比。甚至有人提出,资源型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燃料)出口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6%,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1%(冯宗宪 等,2007)。

然而,在赵奉军(2006)看来,所谓资源诅咒主要是指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与一系列有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例如收入分配极端不平等、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内乱频频爆发、教育水平低下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长期低下。以至于丁菊红等(2007)将这种现象界定为:“自然资源的丰裕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张菲菲等(2007)将其界定为:“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这种假说,主要分为理论的推导和实证的检验两部分。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部分都存在着严重的偏见。这里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理解自然资源?其次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再次是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关于自然资源的界定,在经济学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资源通常仅仅指能源、矿产等可开采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广义的自然资源实际上等同于经济学中“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它包括狭义的土地(即经济活动用地)以及蕴藏于其下或其上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或管制标准可以看成是一种“资源”)(罗浩,2007)。但也人有将自然资源界定为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一般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森林、水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矿藏等(胡援成 等,2007)。还有人将自然资源界定为“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天然禀赋” (饶文军,2007) 。

关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禀赋或自然资源丰裕度)的度量,从“资源诅咒”假说方面看有多种解释。如:Auty采用的是耕地数量、牧场面积和矿产品;Sachs和Warner采用的是能源出口量占GDP的比重;Coxhead采用的是初级产品的出口与GDP的比值;李少星、颜培霞采用的是能源产量总价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Glyfason采用的是初级产品部门的就业比例;Wood和Berger采用的是人均耕地数量;Hamilton采用的是资源租占GDP的比值;Leite和Weidmann采用的是农产品产值占GDP比重;SalaiMartin和Subramanian采用的是矿产储量;Stijns认为,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并不直接等同于资源的充裕状况,因此建议用人均资源储量作为资源充裕度指标。武芳梅(2006)采用的是各省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矿产资源的基础储量占全国总量的相对比重。徐康宁(2006)采用的是原煤(亿吨)、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和铁矿石(万吨)指标。郑长德(2006)采用的是各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各地区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百分比、各地区森林蓄积量占全国森林蓄积总量的百分比、各地区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面积的比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比重。(如图1所示)

上述解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相关文献所涉及的资源主要是部分经济性的可以量化的资源,并没有涉及更多的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中可以量化和不可以量化的资源,比如水泥、钢铁、水、区位(港口、海洋资源、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等)、风、空气等等原生态的广义的资源。从世界范围来看,

当今的英国、美国、加拿大、前西德、澳大利亚、新加波等等,无不是依托于港口和发达的海运而强大起来的。即使从国内来讲也是这样。以至于郑长德(2006)指出:“经济增长率和区位指数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592、0.575、0.460 和 0.603。”因此,区位问题不仅应该纳入(或步入)经济学,而且应该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加以分析。二是所有的文献当中所涉及的资源均为资源性的产品,并非原生态的资源。其实,自然资源、资源性产品、资源禀赋等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为自然资源讲的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已经意识到的和还没有意识到的、当前有用或无用的、当前对经济有害或无害的东西;资源禀赋讲的是客观世界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即人们已经意识到的包括好的和坏的东西――这不是我们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就像娘胎里带来的四肢残缺一样,后天无法彻底地改变它――最多只能是安个假肢;而资源性产品则是资源禀赋中已经转化为对人类有利或有用的东西。很显然,后者与前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或者说后者只是前两者当中很小的一部分。进一步讲,学界有将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裕度、开采度、开采量、出口量、人均拥有量、储存量、探明量等概念相混淆的嫌疑。再进一步讲,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与耕地产量,以至于农产品出口量等也不是一回事。三是就经济增长而言,纯属于人为的东西,动态的过程和过程的结果;而自然资源则属于“天然的”原生态的物质,它既可以为人所用,也可以为人之外的其他动植物所利用。所以能否作对等的检验,值得商榷。当然,经过加工之后的物与物之间肯定是可以做统计检验的,因为商品与商品之间可以通过价值作比较,而非商品性的“物”与商品之间是没有“共同语言”的。

由此引发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或曰经济增长的源泉,学术界众说纷纭。在汪戎等(2008)看来,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劳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安排。在Mehlum 等(2006)看来,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的有效制度安排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经济的增长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至于“资源充裕国之间经济绩效的差异主要是由一定制度安排下的‘资源租’的分配决定的”,而“资源的诅咒”仅仅会出现在制度缺失或制度弱化的国家或地区,而不是所有资源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在刘瑞明等(2008)看来,良好的制度基础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制度是鼓励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还是鼓励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构成了这个社会成败的关键。在徐康宁(2006)看来,增长的源泉来自于自然资源或自然禀赋、物质资本、技术进步、公共秩序与法律乃至信念和价值观。同时,区位条件也是造成中国地区差距的原因之一,它通过市场可达性、交通成本与技术扩散成本等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Young(1928)看来,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分工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根本上讲,一国能不能形成有效的分工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以至于投资水平、分配方式、政治治理、金融状况、技术创新、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开发成本等等都在影响着经济增长。

然而,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法律法规的完备性、政府行为的公正透明度、市场主体的诚实守信和规则意识等“软环境”都是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会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样地,区域形象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塑造合理的区域形象是注意力经济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至于有些新制度经济学家坚信“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张景华,2008)。正因为如此,早在1955年,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就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的资源多少十分明确地对它的发展程度和类型都有所限制。(但)这不是惟一的限制,或者,甚至不是主要的限制。……一国有了资源,它的增长率就取决于人的行为和制度,比如精力、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节俭和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愿望以及制度上的自由和灵活性。自然资源决定发展的方向,并构成一种挑战,而人的精神意志可能接受这个挑战,也可能不接受。”(刘易斯,1996)只有合理地利用、管理自然资源,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其他方面同时努力,资源才能起到支持增长的作用。用埃格特森(1990)的话讲就是“最优的规则结构就是那个将资源导向生产最多财富的规则结构;换言之,当规则为最优时,资源也就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利用”。

至此,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种多样,或者说,自然资源(在此,我们姑且以自然资源出口量来代替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数学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界所谓的“环顾世界,我们会发现‘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普遍性”,或者说是“发展经济学里颠扑不破的一个命题”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当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文并没有回答自然资源究竟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或物质基础和条件,或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或基本要素,或者仅仅是一个要素这一最基本但又颇具争议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破解韩亚芬等(2007)有关中国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假说问题。如图2所示,以对角线为分界线,韩亚芬等认为,处于对角线右上角的省区属于消费量高、生产量相对较低、经济较发达的省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辽宁、河北,这些省区大都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虽然没有资源禀赋的优势,却能够很好地利用外来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从而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位于对角线左下方的省区属于生产量高、消费量相对较低、经济落后地区,包括山西、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安徽、贵州、新疆,由于这些地区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因而经济发展陷入低谷。

图2 2004年中国各省区能源产耗和经济发展矩阵

对此,笔者仅想从两个方面或视角加以分析。一是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来讲,只要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东部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西部为什么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首先,从五年计划来看,六五计划作为改革开放的开始,仅提出“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以山西为中心包括内蒙古西部、陕北、宁夏、豫西的煤炭、重化工基地的经济区规划”,至于西部地区的概念虽然后来有所提及,但真正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时间是在1999年6月。整整晚了21年。其次,从股份制改革方面来看,1984年9月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可谓中国股份制改革的鼻祖。但这种试点仅仅放在沿海地区,以至于1990年12月9日和1991年7月3日建立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仅仅为本地的上市公司服务。这种局面只是到后来才慢慢得以扭转。但到今天为止,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尚没有一家证券交易所为其股份公司服务,这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证券交易所分布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形成鲜明的对比。有资料显示,2007年1月至10月两大证券交易所分别实现税收1000亿元,留给地方的分别为500亿元。可见,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很大。再次,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讲,当时选择的次序分别是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因此时至今日,80%以上的FDI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即使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等类型的特区,中西部地区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一个。再再次,从十七大以后建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来讲,同样地主要在沿海地区,如滨海新区的建设、深圳的城市主体功能区划分试点等等。最后,从高速铁路来讲,如京沪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等已经开始建设,可惜的是十期间广大的西部地区与此无缘。凡此种种,都是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见,当今社会,没有什么比制度更为重要了吧?

二是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审视。广大的发展中的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国家,除了其内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之外,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他们难以取得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权――相反,仅仅是“价格的接收者”。对此,普雷维什(1983)早就有所论述。他把世界分为两大类国家,一类是西方高度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经济增长是全面的、自主性的,它们出口工业品或高附加值产品,而进口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它们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但也占有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近乎全部的利益,甚至借技术进步进一步掠夺国家。在政治上,它们实行帝国主义政策,“一旦有意无意地损害了这种经济和政治利益时,中心(特别是主要中心)往往就会采取惩罚的措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通过军事干预的手段进行报复”。另一类是没有实现工业化或畸形工业化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往往有增长而无发展,严重受制于前者的经济周期,而且常常是出口单一的原材料,换回各种工业制品。前者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后者处于。中心与进行着严重不平等的交换,中心的存在以的存在为前提,中心的发展以损害的发展为代价。其逻辑结论是,只要“中心―”结构(即所谓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或旧的国际分工)不改变,或国家不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国家的发展就没有希望。沿着普雷维什开拓的思路,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巴西经济学家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等一大批第三世界的学者都得出了同样结论。在解释国家为什么长期处于国际交换的不平等地位时,拉美经委会的斯特劳德指出,从根本上说,这一性质反映在三个主要的结构性特征上:(1)在技术和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2)与中心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差异;(3)分化瓦解成许多弱小的单位。这些特征使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并加剧了国家发展的滞后(王萍,1999)。

余论

如果说自然资源、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那么,什么因素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呢?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以前的理论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学、统计学、发展经济学方面探讨“资源诅咒”假说,具体到一国内部,可能更多地需要借助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可惜的是区域经济学方面很少论及;第三,学界更多地是以10年、20年或3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检验,如果我们将周期再放长一些,如100年、200年,甚至是从整个人类经济史学的角度加以考察,结果会不会又不一样呢?总之,做任何科学研究,都不应当被眼前的一点点皮毛性的收获所迷惑。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真经!

参考文献:

埃格特森. 2004. 经济行为与制度[M]. 吴经邦 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86.

COXHEAD I. 2006. 国际贸易和自然资源“诅咒”:中国的增长威胁到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了吗[J]. 经济学(季刊)(2):609-634.

丁菊红,邓可斌.2007. 政府干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区层面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7): 56-64.

冯宗宪,于璐瑶,俞炜华. 2007. 资源诅咒的警示与西部资源开发难题的破解[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7-18.

韩亚芬,孙根年,李琦. 2007. 资源经济贡献与发展诅咒的互逆关系研究:中国31个省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6): 188-193.

洪柳文. 2007. 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破解“资源诅咒”定律[J]. 现代商业(5):204-205.

胡援成,肖德勇. 2007. 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4): 15-23.

刘瑞明,白永秀. 2008. 资源诅咒: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J]. 当代经济科学(1): 106-111.

刘易斯. 1996. 经济增长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98.

罗浩. 2007.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M]. 经济研究(6): 142-152.

普雷维什. 1983. 我的发展思想的五个阶段[J]. 世界经济译丛(11):1-4.

饶文军. 2007.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关系理论综述[J]. 商场现代化(29): 518,370.

王萍. 1999. 结构主义与拉美的发展[J]. 拉丁美洲研究(4): 9-14,28.

王闰平,陈凯. 2007. 资源富集地区经济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资源科学(4): 158-164.汪戎,朱翠萍. 2008. 资源与增长间关系的制度质量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52-158.武芳梅. 2007. “资源的诅咒”与经济发展:基于山西省的典型分析[J]. 经济问题(10): 24-28.

徐康宁. 2006.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00.

徐康宁,韩剑. 2005.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 经济学家(6):96-102.

徐康宁,邵军. 2006.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 世界经济(11): 38-46.

张景华. 2008. 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制度的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1): 9-17.

赵奉军.2006. 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 8-12.

郑长德. 2006. 自然资源的“诅咒”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 1250-1252.

AUTY R M. 1993.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the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 [S.l.] :Routledge.

MEHLUM H,MOENE K,TORVIK R. 2006.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ource curse[J].The Economic Journal,116 (5):1-20.

PREBISCH R. 1959. 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9 (2): 251-273.

SACHS J D, WARNER A M. 1995.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SACHS J D, WARNER A M. 2001.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5(4~6): 827~838.

SINGER H W. 1950. U.S. Foreign investment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0(2): 473-485.

YOUNG A. 1928.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 The Economic Journal, 38: 527- 54.

Resource Curse:A Debatable Proposition

ZHANG Gongsh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Lanzhou 730020)

第6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方法及湿地、草地、森林、流域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研究的整理,发现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数据选取、研究结果准确性和应用性等方面。而随着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及推进,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非同寻常,在综合分析后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从方法及内容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及革新,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作用。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问题探析

0引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效用来自于大自然的特殊产品,是完全有别于劳动价值的一种特殊的价值系统。由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人类不断上升的需求膨胀性,使得生态系统的有偿使用成为必然[1-2]。特别是Costanza等人[3]在《Nature》发表了评估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研究后,国内学者关于生态系统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依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方法不统一,虽然相关研究较多,但依旧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且权威的方法,因此导致研究的结果可对比性及参考性较低;二是调研数据的科学性及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及数据较为分散、随机,不能很好地形成全国范围的数据统计及分析;三是研究成果的应用及转化率较低,这是因为部分研究数据所得到的结果未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研究结果无法被决策者所接受;四是部分研究中将生态系统的价值放大或对其实质认识不清,导致测算结果远远超出财政承受能力,混淆了价格与价值的概念。

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方法

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常分为四大类[4]:一是直接市场法,主要包括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二是替代市场法,主要包括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值法等;三是模拟市场价值法,主要包括条件价值法和有防护费用法等;四是团体商议法,主要有生态足迹法和能值分析法。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参考Costanza等人[3]的研究理论体系及方法。范小彬等人[5]提出了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内容部分指标进行动态评估,建立了不同指标的计量模型。谢高地等人[6]的研究中结合Costanza[3]研究中的模型提出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同时采用价值转化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试验性评估。赵景柱等人[7]将评估方法分为3种:一是能值分析法,二是物质量评价法,三是价值量评价法,并对3种方法进行优点及局限性分析。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可分为多种类型[8],通过参考生态系统的类型,本文对其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

2.1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是水路相关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方法中,Costanza等人[3]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其研究中湿地具有的气候调节、水体净化等10类可服务全球的生态功能被进行价值估算。张翼然等人[9]统计了71个湿地案例点的价值量然后进行对比,得到湿地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排序及不同地理位置下的价值量特点。张玲等人[10]研究表明Meta分析价值转移方法是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一种可行且快速的方法。李伟等人[11]通过构建优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赵同谦等人[12]对中国陆地水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作了探索,得出2000年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总价值为9810.83亿元/a。

2.2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草地生态系统主要由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物群落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金良等人[13]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高雅等人[14]将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分为4个步骤进行,分别为内涵确认、功能分类、指标设定及价值核算。陈敏等人[15]的研究表明,首曲湿地保护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所在地玛曲县生产总值的15~19倍,约为55.76亿~71.54亿元/a。赖敏等人[16]以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为后续的生态管理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2.3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森林生态系统指森林群落与周围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综合体,在面积上是在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我国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起步也较早,赵同谦等人[17]的研究将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并认为需要继续加强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基础研究。李金昌[18]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及评价。王兵等人[19]的研究表明,我国2009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01万亿元/a,并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空间格局分布特点进行研究。

2.4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包括社会、自然和经济三个要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能分流域生态补偿、修复及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于秀波等人[20]通过定量化评估方法,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丁辉等人[21]利用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并参考Costanza提出的评估研究,对比了2000,2005,2010年黄河上游甘南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李传奇[22]通过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法对大黄铺洼蓄滞洪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

2.5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农田的生态与人类活动之间所维持的自然条件的效用与价值。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考虑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为全面地认识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孙新章等人[23]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获得2003年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19121.8×108元(2003年现价),认为人类发展农业并没有使得这部分价值降低。肖玉等人[24]通过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田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评价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3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

通过以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数据选取的可行度及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的现实应用价值及可能性等。杨光梅等人[25]认为目前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内容局限于而导致结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受到质疑。谢高地等人[26]认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包括评估结果准确性、生态资产与服务的混淆、评估方法的不确定性以及其本身的复杂性。

3.1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Serafy[27]提出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及总量的计算时,若在计算时不考虑替代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使估值过高,但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具有公信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方法及体系。目前我国的研究一般参考Costanza的方法,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大多研究偏重对服务价值的量化评估上,因此在研究的基础理论、方法上并未有较大突破。

3.2数据选取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谢高地等人[6]采用意愿调查评估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直接访问的方式,对我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进行了价值当量表的绘制。但2002年200份问卷仅回收38份,2007年500份问卷仅回收213份,而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标准,需要至少60份问卷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得到两个年份的档位面积服务价值当量差距较大,可能是由于评估方法涉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数据及结果准确度不高,因此应用性不强。然而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将该数据及结果作为参考,因此后续研究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3研究结果应用的可行性

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一般均为静态的,但现实中其服务价值是通过人类活动、市场运作而实现的。目前国内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主要为对其价值的量化,模糊化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之间的区别,从而产生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有效性和必要性之间的矛盾及争论,因此忽略了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对评估结果的应用。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与市场经济、政府决策及管理未能有效整合,同时研究结果的现实应用率也较低,实现为社会服务的道路依旧较远。

4研究价值和展望

4.1研究价值

4.1.1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建立标准规范的价值评估体系,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充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其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决策人员服务,能够合理地被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这是建立国民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撑。在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进行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相关研究,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的一部分,并为合理管理和使用生态系统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并能够将目前多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并为生态系统的有偿使用、保护奖励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4.1.2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依据

人类高速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无限制地从环境中索取,而非回赠。而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机制的评估,能科学地获得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资源价值,可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补偿,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生态补偿制度最重要的基础为界定生态环境的物权及产权,通过这一明晰的制度对行为主体进行约束,从而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形成生态环境公平高效的交易制度,逐渐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进行配置,实现社会的公平[19]。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标准需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4.1.3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而目前作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中,生态系统的保护及价值所占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因此如何有效评价当地的生态系统价值,为决策者提供评价地方发展有效性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地方决策者提供可持续发展可能性方案的理论指导,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重要作用[23]。通过建立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源评估账户,建立产权的归属、有偿使用及保护奖励等制度,完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单位面积的GDP的函数关系,从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否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否是可以被接受,可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4.2研究展望

第7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人工成本;管理与核算

一、财务管理工作与人工成本

广义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长期投资、长期筹资、短期的资本运营、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组成部分。在成本会计当中,人工成本的计量、核算和处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依据经济性质进行的成本分类中,人工成本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活劳动而支出的成本,是产生经营成本的三大组成因素中的重要一环。在企业管理事务中,人工成本本身主要以职工薪酬的形式存在。在会计账户处理过程中,主要进行有成本类科目向费用类科目进行结转的会计账户处理过程。

人工成本本身具有较大的流动性,相对于固定资产等科目的变动而言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在经济学的视角中属于变动成本也称可变成本一类,变动成本本身伴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工成本的处理和摊销过程同固定成本一样,都需要在产品本身的价格中进行。同固定成本类科目相比,计算过程和摊销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尺度差别。在固定资产的集体和摊销过程中,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固定成本逐渐计提,从而流入产品价格当中,其价值流动的方式具有长期性

二、在财务管理过程当中人工成本的管理过程

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部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涉及到成本会计中的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标准化的产品成本处理方式进行成本的核算和账务处理。优化账务处理过程和前期核算过程对搞好成本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管理

产品成本管理过程主要涉及成本的计算、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产品的成本核算过程是产品核算过程的起点,也是全部成本会计过程的重要基础。产品成本的计算构成在财务会计过程中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存货管理过程。产品成本阶段的人工成本核算,应当符合成本会计在产品成本的存货会计核算中的一般规律。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管理过程当中应当主要产生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自身具有的活劳动能够产生的产品成本的人工部分,第二部分是由于企业自身具有的劳动力结构或数量的原因,劳动力不能够满足某一阶段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应当通过短期雇佣等方式进行活劳动的使用。

在产品阶段人工成本核算具有资产性、生产性和正常性等特性。资产性是指人工成本本身的会计核算应当伴随着货币资金或其他资产类科目的减少。生产性是指,人工成本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一定新增产品的产生,人工成本核算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具有新增产品或可以预期的经营利润的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生产性决定人工成本核算过程应当具有一定的正常性。正常性指人工成本的发生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计手段进行账目的归集和处理。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应当能够针对人工成本核算部分,完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科目的账账核对、账证核对和帐表核对,一定的账目和核算业务应当直接对应一定的现实的合理的经济事项。

在产品成本核算过程的人工成本项目的核算和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首先应当完成对所发生的经济事项的会计审核,对事项所产生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会计审核是进行人工成本核算过程的重要初始步骤。通过会计审核过程应当区分哪些成本属于产品成本,哪些成本属于期间成本。在正常经营范围内产生的人工成本都应当核算进入产品成本。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的重要过程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固定成本,进行长期的摊销。当某些经营环节产生的劳动成本支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都在继续发生变动,当劳动成本支出对接下来一定生产经营周期都具有较大影响力时,成本计算应当以固定资产摊销的方式将这一部分的劳动成本分摊到各个时期新增产品的产品成本当中。在人工成本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有效区分,直接成本主要表现为同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工人工资等生产成本的核算,间接成本核算主要包括车间的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时所产生的制造费用等项目。没有计入直接成本的人工成本,应当向本月的成本中心进行归集,以便进行总成本的加总核算。成本中心的核算过程,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时刻根据生产经营的过程转换,进行成本中心的归集和结转。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过程中,应当在最后阶段将人工成本向全部产成品进行摊销,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间接成本和费用,应当核算进入当期的损益类科目中。

产品成本核算中的人工成本处理方式主要涉及分批法、分步法和品种法等。针对产量比较巨大、物资和资金使用数量比较庞大的企业,财务工作应当采用品种法,将产品的成本根据产品的种类进行独立核算。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间大型产品的人工成本会计核算,其核算方式是将产品的人工成本分摊到产品的批别中,根据产品生产的批次进行人工成本核算。当企业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产品生产过程步骤众多时,应当采取分步骤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分步法主要采取以生产工序的某一步骤作为核算环节的人工成本核算方式,一定的生产工序结束之后,就应当对人工成本进行核算,并将成本向损益类科目进行分摊和计算。

(二)作业成本管理过程当中的人工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两种相互区别的人工成本核算方式。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人工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核算入产品中,而作业成本的计算方式是将包括人工成本在内的各种生产成本,归结为不同的生产工序或经营管理过程。使用作业成本的方法进行人工成本的计算需要先确认作业内容,并将作业内容进行分类。

作业的识别过程是将企业生产经营中,包含人工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进行直接联系的过程。一般作业过程的分类是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进行划分的。作业分类过程应当注重作业不同组成部分的同质性,建立“同质组”和“同质数据库”是进行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核算的重要过程。进行“同质组”和“同质数据库”的建设,应当遵循相同类别、相互关联和消耗水平相近的原则进行。其中,相关性和消耗水平都可以通过统计学的基本手段进行相关内容的核算和处理。作业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分配应当遵循一定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进行,作业成本分配率应当根据企业财务工作当中的作业过程资源消耗水平进行确定。

作业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动因分析、作业过程分析和增值分析。在人工成本的计量过程中,具有的作业成本分析需要根据作业本身的初衷、作业的基本过程和作业结果进行核算。其中,作业成本产生的初衷是进行人工成本和其他作业成本的计算和分析的重要尺度,作业成本的直接表现是各个生产和经营作业中产生的对外现金流动,增值过程作为产品作业分析的落脚点是对作业的动因的直接检验。人工成本管理过程主要体现于前两个过程,经济资源的增值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人工成本的测算是生产作业成本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分析最终服务于作业增值分析。

(三)人工成本管理的标准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控制工作是将成本的标准限制额度和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人工成本管理需要将不同的产品或作业环节的人工成本支出,限定在一定的标准额度之内。进行成果的监督,需要将产品的成本使用额度进行测算和控制。

标准人工成本的考核过程需要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标准化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和评审系统等几个基本方面。组织系统的建立过程需要将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建立每个部门的分目标,每一个部门的行为都应当围绕本部门的目标进行。信息系统的改进工作,需要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电子化过程,电子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对企业的财务工作的核算和处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评审制度是人工成本的标准化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在进行产品本身的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核算过程之后,应当根据财务工作的基本内容进行人工成本的评价,根据单位成本的盈利水平设立奖惩制度,促进人工成本的降低和劳动效率的有序提高。

三、结语

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本身属于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成本管理的基本程序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根据成本管理的基本过程优化包括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在内的各个环节,形成成本控制系统,对企业人工成本的降低和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有意义,是做好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远雄.针对人工成本管理有效促进经济效益提高[J].广东科技,2010(4)

第8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商标权;成本;价值

作者简介:李冬泳,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广西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49―05

一、商标权的价值构成

商标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一种标志。商标的本质目的不是作为一种商品而存在;与其他商品相比,它同样具备商品的共同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据测算,消费者在每花费100元购买品牌商品时,30元购买的是产品,70元则是为商标“买单”。由此,商标的价值可见一斑。但是,由于商标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智力成果,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和使用,因而其价值形态又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如下:(1)商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者的信赖程度等构成了商标的信誉价值。商标信誉价值的最终依附物是商品;商品质量直接影响商标信誉价值。某种商品能否打入市场、牌子好坏首先是由商品本身质量决定的。商标信誉价值反映了商品的价值。(2)商标权的价值量在市场交换中得到体现。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一种财产权,可以通过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具有交换价值。商标权的价值也由此得到表现。(3)商标权的价值基础是商标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在于指明诸多相同、类似商品来自于不同的生产、经营者。商品有了商标,便于消费者把握各种商品的差异,认定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作出购物决策;消费者也借助商标识别和记忆不同的商品,方便自己或推荐别人根据商标找到要买的商品。商标的信誉实际是商品质量的市场表现,能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放心地购买商品。特别是名牌商标,是商品价值、质量、效能、服务等方面的担保,能使消费者产生较高的认同感和依赖感。

但商标权价值的核心是成本价值,即一个商标从构思、设计到投入使用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包括进行市场调查研究、该商品特性研究、设计、制作、宣传及申请注册等活动的各种费用。这些是构成商标价值的物质基础,是可以加以统计和用货币计算的。

二、商标权成本价值的一般分析

商标权作为一种财产权而存在,其成本包括社会成本和个体成本;前者主要是指国家实施商标制度所付出的成本;后者是指个体为商标注册的取得、维持及保护之所需成本。

(一)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由意识成本、制度成本和秩序成本构成。

1.意识成本。行为是受一定意识控制和指导的。行为者在采取某种行为时,要计算自己行为的成本和产出,同时,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一定的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调节。商标保护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需要支出相应的成本。如国家关于商标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关于商标法的宣传和解读及关于全体国民商标保护素养的提高等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这些构成商标保护的意识成本。

2.制度成本。国家为培育公众的商标权意识,推动市场竞争的有序化,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在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等方面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作出这些制度安排时,国家必然要花费审核、修改、通过等一系列费用。同时,国家还要为此放弃一部分既得的眼前利益,如某些国有企业知名的商标因被他人抢注而丧失专有使用权、为外国的商标提供保护等。

3.秩序成本。国家为保护商标而实施商标法以建立相应的法律秩序,必然要大量投入,其包括:一是查处商标侵权的费用。如搜寻假冒的信息成本、收缴和销毁假冒产品所支付的成本等;二是监督成本。如为约束工商、公安、司法等机关行为而设立监督机关的运作费用等。

(二)个体成本

商标权成本价值中的个体成本是指商标权人为保护自己的注册商标所付出的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即取得注册商标的费用,如向有关国家机关缴纳的申请费用;维持成本,即维持注册商标有效的费用,如续展费用;保护成本,即保护注册商标权的费用,如防止侵权的预防费用、发现侵权的调查取证费用、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

1.取得成本

商标的取得成本主要包括商标的设计费用、商标注册费用及其他费用。

(1)设计成本。商标的设计是一项高强度智力劳动的工作,需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需依赖一定的材料和设备。现代企业为获得较好的效果,把委托他人设计商标作为捷径,但其费用日益看涨。一般来说,委托他人设计和招标,因设计要求不同,支付的费用也由不足百元至数万元不等,有的还要更多。例如,2006年底,我国著名的汽车民营企业浙江吉利集团,出资300万元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的车标,引起较大反响。又如,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为更新“埃索”石油商标,聚集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专家,耗时5年,调查了55个国家的语言,设计了1万多个商标,最后公司选中的商标仅比“埃索”多一个字――“埃索克”,却耗费了1.2亿美元。可见,设计商标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2)注册成本。根据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商标注册及其维持需要交纳费用。注册费因商标类型、种类不同而不同。为避免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注册在先(含申请在先)的商标构成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这就要进行事先查询,也尚须付查询费。一件直接申请的普通商品商标(限定10个商品)的注册费是1000元;而经多程序获准注册的商标所花费的查询费、费、注册费、驳回复审申请费、异议申请费、异议复审申请费、诉讼费用及办理相关事项时花费的交通、住宿等费用则需数千至数万元不等。我国商标行政机关制定的商标注册收费项目及标准如表1所示:

注册商标申请或者办理其他手续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其他国家都有关于商标规费的规定。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也规定了相应的收取商标规费的标准。

(3)其他费用。申请阶段的费。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通常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自行规定。一般来讲,沿海地区的收费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另外,打印、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费用视不同情况,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2.维持成本

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有可能失效的权利,需支付费用才能维持。它分两种情况:一是续展;二是使用;这都需要支付费用和成本。而商标权是人为提供其商标的知名度,需要进行宣传,这也需要花费成本。

(1)续展费用。注册商标有效期为十年。期满如需继续使用则需续展,再延续时间为十年。但

根据规定,续延时需要交纳费用。

(2)使用成本。根据有关规定,注册商标可因连续三年停止使用而被撤销。法律意义上的注册商标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具体地说,商品商标要使用在商品的出售、展览或经海关出口上,使用在商品交易文书上,使用在各种媒体对商标进行商业性宣传、展示上才视为使用;服务商标要使用在服务场所、服务工具、服务用品、服务人员服饰上,使用在反映及记录发生服务的文书上,使用在各种媒体对商标进行商业性宣传、展示才视为使用。

注册商标所有人为维持商标专用权而使用商品商标,须印制商标,生产商品出售、参展(参评、参赛),或者在媒体上对商标进行商业性宣传;服务商标须印制在服务工具、服务用品、服务人员服饰上,用在服务场所、制作招牌,或者在媒体上对商标进行商业性宣传等。以上使用商标的形式,对于不以使用为目的商标所有人来说,支出费用的意义是为了证明其实际使用了商标,以维持商标专用权。

(3)宣传成本。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争取市场,满足顾客的爱好和需要,除需不断地改进其商品质量之外,还需要借助于商标大量的广告宣传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引发消费者对该商标商品的购买欲望。企业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各个侧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不同时机展开广泛的广告宣传工作,从而加速、强化消费者对本企业商品的识别和信赖,使消费者先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商品,这是提高其商标信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驰名商标的拥有者往往就是广告投入方面最大的企业。对优质商品而言,广告宣传是促其商标信誉与商品信誉统一的最好最快的方式;对一般产品而言,广告宣传是提高知名度,占有市场的最简捷的方式。因此,企业为提高产品知名度而在广告宣传上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同样构成商标信誉价值的一部分。

3.保护成本

(1)异议费用。商标权人对后申请的使用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的与其相同、近似的初审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对已注册的使用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的与其相同、近似的商标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争议。另外,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对在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上初审公告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其商标的提出异议;对已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其商标的提出争议。提异议、争议均须缴纳规费。

(2)诉讼费用。向人民法院因他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引起的纠纷需投入人力、物力。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对于诉讼案件需要收取案件诉讼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庭审材料和法律文书复制费勘验、鉴定、公告、翻译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五条(五)规定:“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五百元至一千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财产案件的具体收费额则是按照标的额比例确定的,其具体标准如表2所示:

(3)防止侵权的预防费用。商标权人为保护自身的商标权,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形象宣传、开设连锁店与专营店、敦促行政管理机关查处侵权行为来防止生产销售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从技术上通过制造商品的防伪标记,增加伪造的难度,减少假冒。因此,采取这些措施的商标权入必然要付出费用。

(4)发现侵权的调查取证费。作为权利主体,为保护其注册商标,必然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获取其商标权被侵犯的信息,这些投入总称为发现侵权的调查取证费。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投入越大,发现侵权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投入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大这部分的投入并不能明显增加发现侵权的可能性。因此,为提高投入的经济效益,不应该盲目增加发现侵权的调查取证费用投入。

(5)律师费用。在行政管理机关或法院受理侵犯商标权的纠纷后,律师的参加变得极为重要。为此,商标权人要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该笔费用的大小往往要根据诉讼标的大小等情况而定。根据国家发改委、司法部制定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06年12月1日起执行),对于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等五种诉讼行为的律师费要按照政府指导价格收取。政府指导价由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采取协商收费的办法,即由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协商确定。协商过程通常考虑以下因素:律师耗费的工作时间;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律师可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三、商标权价值的实现路径

这个问题涉及个体使用注册商标所能取得的收益问题。就商标权的价值而言,其成本已然清楚,如前所论。余下的问题就是要论述清楚其收益的可能途径与措施,从而建构一个商标权价值实现的合理路径,使商标权的财产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商标法的价值追求。

(一)利用

商标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和出处。因此,商标作为识别性标识而加以保护。但从本质上看,商标的价值不在于商标构成本身,而在于商标所标示商品及其企业的商誉。只有当商标使用人将商标实际用于商品或服务上时,消费者才能将商标与商品或服务联系起来,商标的识别及其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所以,一个良好声誉的形成有赖于商标使用人的长期投资和广告宣传,它蕴涵着商标使用人的辛勤劳动。就此而言,使用才是一个商标价值形成的真正基础。

1.转让。在闲置的商标中,有的尽管是商标权人不需要或者多余的,却还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闲置到该商标权保护期满而白白浪费,不如将其转让给他人从而取得一定的收益。

2.质押贷款。有的企业具有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手段,但因缺乏周转资金而被迫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从而使其商标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发挥商标权的资产属性来筹措资金。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可以把商标权出质,向银行申请贷款。

3.拍卖。拍卖是转让的一种特殊方式。由于没有规范的商标产权交易场所,商标转让信息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商标转让的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而通过拍卖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转让的公平性。在实务中,商标权拍卖的委托人有以下几种:一是商标权人;二是质权人;三是人民法院;四是破产清算组。

4.许可他人使用。对于有的商标,商标权人若是暂时不用,则可通过许可他人使用的方式避免闲置,获取收益。同时,在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许可使用,还可扩大该商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使其增值。另外,许可他人使用也是满足商标法关于注册商标连续使用要求的基本手段。

5.委托定牌生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有

时之所以闲置是因为商标权人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无法从事该商标所注册商品的生产或生产的商品在数量上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要。这时,可与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合作,购进该企业生产的商品并贴上自己的注册商标再进行销售。这样,可以取得类似于许可他人使用的效果。

6.以商标作为出资成立新的企业。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的规定,开办公司或其他类型的企业,出资者可以其商标权作为出资。因此,商标权人可以将其闲置但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作为出资成立新的企业。

7.以自己的商标为旗帜兼并其他企业。有的企业拥有知名的商标但设备陈旧、资金缺乏;而另一些企业虽然有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充足的资金,但由于缺乏名牌产品而使设备、资金闲置。如果将两者合并,便可优势互补,使闲置的商标、设备和资金均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防止闲置

注册商标是商标权人的一种无形资产,有的甚至价值连城。例如,在最新的商标评估中,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评估696亿美元,我国的红塔山价值46.866亿元。另外,注册商标作为无形资产不会因为广泛有效地使用而受损,相反却在这种使用中增值。如果不投入使用或者投入使用后又因故停止使用,注册商标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商标权贬值和商标资产闲置。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商标闲置将导致商标权的价值无法实现,而其成本一定会增加企业或个体的负担,也使得社会成本无法收回,造成社会负担,影响公共利益。

造成商标资产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商标策略的需要。如在同一类商品或服务项目上注册了两件甚至数件商标,而只使用其中一件,其余闲置;在跨类商品或服务项目上注册防御商标,防止他人“搭便车”等。(2)商标权人消亡或者不明,包括商标权人破产或者商标权人被兼并或改组、商标权人死亡、商标权产生之时就无商标权人等情况;(3)产品结构或经营范围的调整,使得在原来生产的商品或从事的服务项目上注册的商标成为不必要而闲置;(4)商标因信誉下降而被迫放弃使用;(5)管理不善,包括停产或歇业、盲目申请注册、人员变更、考核指标偏差等;(6)盲目使用他人的著名商标,而自己的商标被闲置等。

防治商标资产闲置的措施可以有:(1)精心设计商标标志;(2)慎重选择申请商标注册的商品、服务项目种类和数量;(3)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关的商标管理制度;(4)依法处置破产企业或被兼并企业的商标权等。

除了上述措施外,加快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批进度、加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的力度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标闲置现象的出现。

(三)防止商标权流失

商标权的流失不仅意味着该商标的设计费、申请注册费、费以及为宣传该商标所花的广告费等直接成本付诸东流,而且凝集在该商标上的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及企业信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随之丧失。因此,商标权流失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未依法办理续展手续的,将导致商标权丧失。

(2)在合资、股份制改造、企业兼并、破产等涉及企业产权交易中,中方商标被无偿使用、中方商标被压价收购、国有企业的商标权未入账、商标权遗漏等常造成商标权流失。

(3)因未取得注册而造成的与商标有关权益的流失。一是被他人抢先注册造成损失;二是使用禁用标志不仅不能取得商标权,而且被禁止使用,所花去的广告费等费用白白浪费。

(5)延伸使用中的商标价值贬损。延伸使用不当,淡化、贬损注册商标,造成该商标价值下降。

(6)价值评估中的商标权及其权益的流失。一是在资产评估中漏评商标价值,造成商标权益流失;二是故意压低国有商标权的评估值;三是故意抬高非国有商标权人的评估值等。

四、结语

商标权作为一种财产权,有其自身存在的目的。这种目的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就是其价值性。而成本价值则是商标权价值中的基础价值。只有了解成本价值,才能折算清楚商标权存在的可能给其主体带来的利润。但是,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追求,必然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成本最小化。本文研究并提出对策来减少商标资产的闲置和流失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二是可得利益最大化,即通过转让、许可使用等途径以获取最大利益。这两方面的结合,将使得商标权的价值得以实现,完成其作为财产权利的社会使命。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李继忠,董葆霖,外国专家商标法律讲座[M].北京:工  商出版社,1991.

[3]张序九,商标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朱森华,商标闲置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J].商标通

讯,1998,(12)

[5]朱雪忠,警惕商标资产流失[J].中华商标,1999,(6).

[6]刘华,黄光辉,注册原则下的商标制度应合理兼顾使用

者利益[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06―09.

[7]黄平,高晓峰,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经济分析[J].经济

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5).

[8][美]伊丽莎白・钱一黑尔,美国知识产权的域外保护

[J],外国法译评,1999,(3).

[9]薛祖国,略论商标的价值[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9,(2).

[10][美]迈克尔・帕金,微观经济学原理(第2版)[M].

第9篇:经济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数字音乐;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6508

音乐的网络传播,产生了数字音乐,而当音乐发展走向数字音乐,并且与市场经济接轨形成规模经济时,音乐就不单纯以艺术之光去烛照人类的精神之域了。数字音乐的有偿利用和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数字音乐嬗变为一种产业,并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文化消费的拓展、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提升以及文化产业的壮大带来新的机遇。数字音乐产业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兴产业,它不仅是传统音乐产业的延伸,更是日益兴旺发达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部分。

中国传统音乐产业盗版问题严重,盈利模式呈畸形状态,产业价值链缺失。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音乐本身的属性、音乐的传播规则都起了相应的变化。当录音技术与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连接时,音乐传播形态在原始基础上的叠加现象及音乐传播媒介的逐渐插入,使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组成成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复杂,数字音乐的出现给音乐产业造成的最大颠覆就是每个环节可能都存在无法盈利的状况,从创作到最后听众消费,环节也在不断减少。国际唱片业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IFPI)2011年全球数字音乐报告显示,全球传统唱片行业连续11年下滑,但数字音乐却连续10年上涨。2011年全球数字音乐的贸易总额达52亿美元,2010年为46亿美元,数字渠道收入占唱片公司全球收入的比例2011年为32 %,2010年为29 %。 2004年至2010年全球唱片业价值跌幅达31%,而数字音乐市场价值的增长达1 000%多,全球合法的数字音乐服务约500家。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是音乐产业分工细化和竞争压力加大的产物,是音乐产业链的延伸。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健康发展有赖于链条上各环节有效地互联、互通,整合各方资源。

由于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电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以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所以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链条环节的构成也因音乐产业与信息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与传媒产业各个部门相关联而形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协同能力弱于单纯一个产业的企业价值链。单纯一个产业的企业价值链内部拥有相对集中的决策部门,其进行资源和利益分配相对容易,具有高度协同的能力;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涉及若干个产业及产业内的企业,跨度大,尽管存在“链核”或契约的约束,然而由于数字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多为“产业集群”或“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的成员约束性弱,战略联盟也难以约束,因此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内各环节若达到像单一产业内企业一样的高度协同较为困难。从广义讲,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是音乐产业价值链理论的一个特例,而研究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上的某个一个环节,又是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一个区段。

一、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不同

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音乐生产者包括词曲创作者、演奏/演唱者、音乐出版公司、唱片公司,音乐的载体主要为CD唱片、盒带、音像带、VCD和DVD,传统的音乐产品经过制作、生产、销售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数字音乐是在音乐的制作与传播及储存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的音乐,以在线音乐(在线收听或下载的音乐)和移动音乐(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IVR)为代表,用数字格式存储音乐,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数字音乐由于其载体为“互联网络”或“移动通信网”,因而改变了整个数字音乐产业的价值链。

(一)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

对于传统的音乐产业链,我们从价值流的角度分析研究其活动过程及经济模式可源于三种:(1)来源于对歌曲的使用;(2)来源于对歌曲录制行为的使用,即唱片的生产;(3)来源于歌曲的现场演出Geoffrey P. Hull.The Recording Industry.the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2004,21-25.。歌曲作者的创作带来音乐创作中的版权收入;唱片公司和制作人为歌手录制唱片获得声音录制版权收入;歌手开演唱会进行现场表演获得演唱收入。简言之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最典型的就是上述三种链条及对应的三种收入价值流。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第二种收入价值流,在这条产业价值链上,收集音乐文化与唱片市场的情报,了解音乐消费者的爱好和消费欲望,策划音乐产品,唱片公司签约艺人,确定合适的音乐制作人制作音乐,垄断版权,掌控市场,宣传推广音乐产品,通过发行商和零售商使之到达消费者手里。总之,他们不仅能够控制分销、零售,还利用媒体集团下属的各种宣传媒介来影响大众的音乐品位与偏好。整个过程中唱片公司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还涉及音像产品生产商(主要指制作音像制品的厂家)、渠道商(他们建立了较大的发行网络,与终端销售环节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网络将唱片发送到渠道销售商手中)、终端销售商(包括FAB店、专业音响卖场和超市等)、播放器厂商,以及音乐消费者。

传统的音乐产业也可以用下面简单的流程来表示:词曲作者签约音乐出版商音乐出版商签约艺人(或制作人)录制歌曲唱片公司制作唱片以及MTV 唱片推广部门使歌曲及其MTV在广播或电视上播放律师与各方签订有关使用、出版歌曲或MTV的协议唱片公司在线销售以及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转卖零售商艺人机构与唱片公司签约并预订演出演唱会主办方拉赞助并开始售票演唱会经纪人布置舞台、灯光及音响艺人演出,音乐著作权管理组织收取版税财会部门计算收入政府部门收税。在这个流程中不同环节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每一个个体行为都会影响产业链中其他机构乃至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运作。

图1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作者根据Geoffrey P. Hull.The Recording Industry.the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2004,24整理。 图1是传统音乐产业最主要的几条产业价值链,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收入流模式, 我们简称之为音乐创作链、唱片链和现场演出链。

音乐创作链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音乐创作的版权,词曲作者创作歌曲后与音乐版权机构(如中国音乐著作权管理协会)签约,一般大的唱片公司为了获得音乐版权收入都有自己旗下的音乐版权公司或部门,他们获得版权后对歌曲的使用进行授权,影音同步,所得版税的一部分付给词曲作者。在该链条中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通过音乐的播放、宣传,刺激消费者的欲望,促使消费者有购买需求,媒体播放的音乐以及推荐的音乐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体还扮演着音乐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者角色,因此媒体是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音乐的播放和各种音乐排行榜的播出也吸引消费者关注媒体,提升了媒体的收听收视率和知名度。

唱片链是音乐产业最主要的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销售渠道,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唱片公司收回成本、实现价值增值、获得利润的主要方式。唱片公司根据其面向大众的营销计划来录制唱片,他们与歌手签署契约,承诺根据唱片销量付给歌手版税,作为回报,歌手要承诺为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唱片公司将经过专业录制的音乐批量压制成LD、CD之后由唱片发行公司或部门销售。消费者可以在音像店或超市买到音乐产品。在中国,由于缺乏完善的商业运作机制,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版权保护机制,以及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严重的盗版现象导致唱片发行市场发展不成熟,专业盗版者未获授权非法生产音乐产品,非法音乐产品销售商销售盗版音乐产品,该盗版链条甚至比正常的链条还要顺畅,直接导致唱片产业价值链出现断裂状况。

现场演出链的音乐人和歌手主要在演唱会、夜总会、电视或广播电台上进行现场演出,他们有自己的经纪公司,与演出经纪公司及唱片公司合作,安排各种演出活动,同时也接拍广告、参与拍摄影视作品等。这一环节可为其赚取巨额利润,歌手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不仅可以通过门票获取收益,还可以增进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其喜爱程度,若他们是唱片公司的签约艺人,那么唱片公司也会参与演出活动安排并获取提成,演出活动同时也是对唱片的营销活动,可部分弥补唱片链条因盗版而受影响的收入。在传统的音乐价值链中该链条相对较为成熟和清晰。

以上三个链条构成了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主体框架。任何一条产业价值链中的链环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也同时参与到其他两个链条中去。音乐产业链上各个链环之间开放、合作、共赢,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才能整合音乐产业价值链上的资源,实现价值的转换与增值。在中国,由于盗版猖獗与无序的唱片发行市场,以及音乐消费者正版消费意识淡化,唱片产业价值链畸形发展,不是靠卖唱片获得利润,而是依靠艺人拍广告和商业演出等维持发展,产业缺乏效率,盈利水平低,产业价值链的不完整直接导致音乐产业核心产品和最具价值的音乐本身其文化性和艺术性都较为平庸,链条上各环节之间无法发挥战略联盟的聚合效应。

(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构成

当今数字音乐表现为有线互联网音乐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音乐,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到电脑,主要存储在电脑硬盘和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中的数字音乐,称为在线音乐;通过移动增值服务提供的数字音乐,包括下载的手机铃声、彩铃、IVR中的音乐收听以及整曲下载到手机中的音乐,称为无线音乐。可以说,数字音乐的到来给中国的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使中国的唱片公司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与盗版做斗争上,而是直接跨入了数字音乐时代。现在的移动音乐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产业链,一方面中国手机用户群越来越庞大,截至2011年底,中国无线音乐用户数量接近7亿,无线音乐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为45.7 %数据来源于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 。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势必使移动音乐市场充满吸引力;另一方面不断健全的移动音乐产业价值链使链条上的各成员对巨大的市场潜力达成了共识。无论是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还是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上游是创作,中游是传播,下游是消费环节,它的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这是音乐产业的下游。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由唱片公司、从唱片公司购买了版权的数字音乐制作公司、音乐版权人、音乐网站、音乐原创作者等内容提供者组成,唱片公司处于垄断地位,负责提供音乐产品,称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CP)。所提供的音乐产品由唱片形式转变为数字形式,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直接上传。

中游由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SP)、电信运营商(Operator Provider,OP)、服务平台提供商(如门户网站型公司、综合性纯SP公司和拥有自主音乐资源的公司、提供音乐播放设备及软件的供应商组成。

下游是终端用户,即最终消费数字音乐的用户,他们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在线收听音乐或下载到播放设备上享受音乐。

图2 数字在线音乐产业价值链资料来源于作者整理。 目前,在实践中业界习惯将数字音乐分为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因此,笔者在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现状时也采用在线音乐产业价值链和无线音乐产业价值链分别予以探讨和研究。

在线音乐产业链(如图2所示)由单纯的唱片公司间的竞争推动,变为唱片公司、原创个人、音乐网站、版权服务商共同参与的合作共赢。而无线音乐产业链(如图3所示)中,运营商是产业的主导,是产业链的组织者和中心,产业链各环节结合精密,分工比较明确,合作大于竞争。因此,形成了新的产业价值链。

图3 数字无线音乐产业价值链作者根据艾瑞市场调查公司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发展报告2009-2010整理。 数字音乐给传统音乐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全新的无线音乐价值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以往的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这种改变是中国传统音乐产业市场的机会,可以预见数字音乐带来的新的发展思路有望引领中国唱片产业走出多年以来的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区别

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发现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是由一系列线性连续活动构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是非线性的,有潜在的输入输出点。传统的音乐传播行为是“点对面”的传播,“点”为“面”复制,而“面”却不能参与复制(除了盗版)。然而,数字音乐的传播行为却是一种高度的、强烈的自主性复制,这种由于数字技术而带来的更为广泛的音乐传播意味着一种爆炸式复制时代的到来。从价值角度看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任何一阶段的价值创造过程都是双向的,通过这些双向活动价值链中的每一项价值增加活动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音乐传播市场中物质资源的增值活动;而另一部分是在音乐传播市场空间中信息资源的增值活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是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在市场空间的延伸,是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在信息领域的新发展。

1.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与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相同

(1)二者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主体仍然是唱片公司,其提供的音乐产品构成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产品。在价值传递过程中,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仍然存在。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价值传递过程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虽不是主要渠道,但因其有庞大的用户群基础,作为重要辅助渠道依旧存在,在宣传音乐艺人、推广音乐产品方面仍然不可替代。

(2)现场演出链虽然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图示中没有重点强调,但依然存在。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唱片公司签约艺人开演唱会、办歌友会等活动,对弥补因盗版泛滥、传统唱片发行市场不顺畅而导致的亏损有一定的作用。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中,链条成员更加多元,在其他产业企业(如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的参与下,现场演出链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旧媒体通过互动联合,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价值增值效果更加明显。

2.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与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不同之处

(1)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呈单线型结构特征,价值流动呈单一循环形态,各环节之间的价值关系比较简单,音乐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极少;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呈网状结构特征,任意链条环节之间几乎都可以进行双向的价值流动,音乐传播原始形态的透明性特质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里得到了再现与回归。由于音乐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创作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音乐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可以对音乐产品的多种形态进行直接的、及时的技术和艺术交流,其蕴涵的价值活动更加复杂。

(2)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单线结构决定了其通过从上游到下游的层层增值过程来创造价值,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收入来源都比较单一;数字音乐产业由于是技术的融合、网络的融合、设备的融合和企业的融合,所以其产业价值链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并且其纵向性横向性双向发展更加体现产业价值链的点、线、面、网特点,相互合作共同创造更大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每一个链条环节都可以有多种创收途径。比如,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唱片公司既可以通过向搜索引擎、音乐网站、无线增值业务商、电信运营商等提供音乐版权参与广告收入分成,也可以自己建立在线销售平台直接面向用户销售产品,还可以与终端产品制造厂商合作,把自己的音乐产品内置到数码播放器内进行捆绑销售。多样化的获利方式有利于各企业凭借与其他环节间的价值联系进行有效的扩展和协调,进而提高竞争优势。

(3)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单循环价值流动的方式使非相临环节之间缺乏约束力,音乐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是传统的,购买唱片是直接的钱物交换过程,各类销售网点是音乐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一旦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上下游之间因无法直接相连而使产业价值链产生断裂或价值流动的通道发生阻塞;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结构呈网状,如果某一环节的运作出现问题或障碍,价值流仍可以通过其他通道予以实现。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中游由IT产业或通信产业的部门组成,负责音乐产品的推广、营销等工作,低成本的数字化分工代替高成本的生产、包装、传播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成为数字音乐发行与销售的主要渠道,取代了传统音乐产业发行环节,大大减少了音乐产业价值链的中介环节,大大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

(4)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链条都是音乐产业范围内的企业,其发展只受本产业微观环境的影响;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经营战略不仅取决于音乐产业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因其链条上的企业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的企业,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 整个产业链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依靠不同产业的不同企业、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他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

二、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具有单向式、间接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唱片公司为了传达产品信息,通过广告传单、媒体和户外活动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在这种营销模式下,唱片公司很难正确及时地掌握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消费者需要通过多层中间环节才能获得产品信息。而在数字音乐时代,由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如在线视听和文件共享以及提供免费下载服务,具有便捷性、省时性、多重选择性、易转换性等优点,使得传统营销渠道被大大削弱,造成“去中间化”的现象。消费者是理性经济人,在数字音乐时代,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交易费用来获得超值享受,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原因是产业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变化的结果,宏观环境包括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及人口文化环境等,微观环境包括数字音乐生产组织的内部环境、数字音乐中间商和服务提供商、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消费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国际市场),以及数字音乐竞争者。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有可能毁灭或者重新塑造产业链。不断变化是数字音乐产业环境的突出特点,而正是因为不断变化的环境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机会,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些变化,是数字音乐产业从业者业务发展和音乐产业重新振兴的新机遇。如何正确对待数字音乐产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以及如何化解消除环境威胁,从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中发展壮大音乐产业,是数字音乐生产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从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产业的融合

产业融合的直接表现结果就是产业边界的消失,之后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与以往不同的产业类型,它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的简单累加,而是一种在原有产业适度整合基础上的重新分工。数字音乐产业是音乐产业和IT产业、电信产业、传媒产业、互联网产业等相融合后的新型产业,它的出现没有完全替代传统音乐产业,然而却创造出新的业务和市场。数字技术是数字音乐产业融合的核心,它使本来隶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因为供需双方的联接而产生联系,功能互补、链条延伸,使一些技术力量雄厚的公司凭借数字技术实力进入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赢得竞争优势。数字音乐产业是音乐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这样的重组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数字技术在音乐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音乐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数字技术实现了音乐作曲、演奏、存储和传输的自动化,音乐转化为数字形式利用网络和终端进行传输,原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发展新业务。电信业的宽带业务发展势头良好,音乐产业则开始重点发展数字音乐,音乐产业与电信业在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上使双方原来独立的产业出现交叉并形成产业融合,在新业务(如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迅速发展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因此,数字技术导致的产业融合是形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基础。

(二)消费者获取数字音乐的便利性

在一个稳定的历史时期内,消费者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之和是一个定数,在此用常数C表示,当技术发生重大变革、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常数C会有所改变。在传统音乐产业时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价值低,常数C是稳定的;数字音乐出现之后,尤其是当无线音乐的彩铃推出以后,人们可轻易获得自己喜欢的音乐,这种便利程度使得C值大幅提高,标志着音乐产业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的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在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中,音乐作品的复制、销售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必须固定在磁带、CD唱片等物质载体中才能进一步传播,而且每复制一次,音乐作品的品质就降低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拥有专业设备的生产商才有能力大规模复制音乐产品,私人若实现大规模复制则有一定的障碍。音乐版权人创作生产出音乐产品之后,不可能直接出售给最终用户,而是授权那些与音乐产品销售商建立了广泛业务联系的发行商发行该音乐产品,最终消费者只能从零售商处购买音乐产品,购买的时间、地点也有一定的限制。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的这种传播模式使得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音乐产品,并不参与音乐产品的生产。而在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中,完全改变了音乐的存储形式和传播模式,数字技术可以使音乐产品在不损失太多品质的前提下将音乐作品以数字化形式使用、复制、传递,并以MP3音乐文件的格式存储于电脑硬盘或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中。 由长尾理论长尾理论(The Long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2004年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给《连线》杂志的文章中首次使用该词,用以描述某种经济模式如或Netflix。“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s)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可知,在传统唱片时代,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唱片或热门唱片,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热门唱片的话,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唱片)的忽略。而在数字音乐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没有货架空间,音乐数量不胜枚举,人们可以轻易获得他们想要的音乐,这时人们才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来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这种关注“尾部”而产生的效益甚至会超过关注“头部”产生的效益(如图4所示)。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音乐产品储存流通的空间和渠道足够大,导致音乐产品的生产成本急剧下降,甚至每个个人都可以进行单独生产,且销售成本降低时,任何在以前貌似需求很低的产品,在数字音乐时代都有了市场。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音乐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原来唱片时代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这种获取音乐便利性的极大提高,促进了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如图5所示)。

图4 “长尾理论”模式(注:资料来源于百度图片)

图5 方便程度带来的需求量(注:资料来源于百度图片) (三)音乐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变化

音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取决于他们的需求和欲望,而人的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又受制于多种因素。消费者的音乐需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眼界的开阔发展而无限扩展。消费者的客观需求受他们的文化水准、主观偏好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音乐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一定的支付能力和其他条件下形成的多层次需求。数字音乐出现后,人们对音乐的选择性大大增加,当人们获取音乐产品的壁垒消失后,音乐市场上就出现了长尾,无论是音乐数量还是音乐种类,人们都有极大的选择性。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音乐服务业务,消费者需求随之增加,而增加的这部分需求又不同于原来的需求,新增的这部分需求由于消费模式、流程的改变而产生新的产业价值链。

图6 数字音乐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资料来源于作者整理) 消费者在有购买能力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购买行为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譬如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消费者的个人因素。而当效用因素和便利性因素一定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用一个供需曲线表示(如图6所示)。数字音乐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结合,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均衡价格,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当需求量变动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起质变。就单个消费者个体而言,数字音乐消费需求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制约,体现在数字音乐价格对音乐消费者购买音乐的推动力上,音乐消费者根据充分的音乐市场信息去购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数字音乐产品,如果价格过高,就会抑制音乐消费者的欲望和行为。相反,如果价格降低,就会诱发音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价格处于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字音乐数量正好与数字销售商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平衡。不管在线音乐的免费还是无线音乐的付费(如彩铃2元/首),其价格都刺激了数字音乐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改变着他们购买喜欢的音乐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佟雪娜.数字音乐市场盈利策略[J].音乐研究,2009(3):113-119.

[2]王睿.数字音乐时代的音乐产业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0):253-254.

[3]茅中飞,宁宣熙.我国音乐产业的产业融合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7(1):25.

[4]周洪雷.音乐市场营销及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曼昆,梁小民.经济学原理[M].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郁义鸿.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11]李一鸣,刘军.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2]李思屈.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4):27-34.

[14]宋明,孙媛,忻展红.国外电信运营商数字音乐业务运营模式研究[J].数据通信,2009(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