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五段一清”教学模式就需要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在运用“五段一清”教学模式中总结出来的有关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1、第一段:明确目标。通过学生解读目标,制作知识树,提高学习知识能力。
思想品德活动教学虽然以活动为载体,但离开了知识目标,活动课就没有实际意义。但活动课的知识目标和课堂教学的目标的实现手段是不同的,要求也有区别。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去实现,要求也比较高。可活动课的知识目标往往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同时,活动课的知识目标相对要求较少。在活动教学过程中,不是要关注知识掌握得多和少,关键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活动课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去实现的,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如在八年级《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活动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体会。帮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去培养能力。活动课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深化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定向自学。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定向自学完成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
定向自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强化教师“导”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念,培养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要给学生制定一个导学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依据学生能学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这部分问题难度小,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解决。让学生自我检测自学效果。自主学习期间教师只巡视不干预,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理解并掌握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3、交流讨论。学生不会的知识用红笔勾画下来,在交流讨论环节中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质量。
首先,教师应采取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形成不同组合的讨论小组。按学生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别差异搭配,性别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知识组成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差异,讨论小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讨论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按个性差异搭配,不同个性的成员可使讨论不至于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通过讨论,认识不同成员个性中的优点,帮助成员纠正自己个性中不利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可因时、因地、因人和主题采取一种或多种讨论团体形式的方法。
其次,教师在组织讨论前应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要确定好组长,记录人等,使小组内的成员各司其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再次,讨论前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任务和要求。如设定好讨论的主题和目标,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等。如果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不对讨论提出明确的要求,只是很笼统地讲一句“这个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这种所谓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很容易造成组内成员讨论的不知所措和课堂上的混乱局面,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4、展示反馈。在展示反馈的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的理论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会得到成功,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
展示反馈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取代老师“一言堂”,关注知识的生成、学生的生长、课堂的生动,“还权彻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教师的“导”。
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教学。为了实现教学减负任务,我会在课堂中完成练习的矫正和反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这一环节我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分组学习,找出本组的问题所在,再由组长把问题汇总,我适当做出点拨,再找一两个相关资料进行巩固反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越发具有成就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更有信心了。
5、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中使学生能将每堂课知识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能将知识提升,培养学生提出有社会价值的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从一次偶然的机会学医,到一度的迷茫行医,再到暗自决心做一名优秀的中医医生的陈建国,如今成为国内有影响的中医专家,他以专注的表情、精细的风格,坚持不懈地实践着中医理论。
“中医能不能治病”
网上曾有一个关于医学类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就业最难的是中西医结合系,第四位是中医系。同样,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的陈建国一开始对中医几乎一无了解,甚至一度失望,在与许多中医同行一样,对本专业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他很清楚地感受到中医专业从业和前景的危机感。但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临床试验,他逐渐地树立了坚定的信心,在行医之路上发现问题,深刻感受到中医的价值,一路走来,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包括国内一些中医从业的专家曾发出这样的质疑,“中医能不能治病?”经过医学临床实验证明,中医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治疗许多现代医学缺乏认识和无法治疗的疾病,这包括重病、大病、疑难病。于是,陈建国从困惑和失望中走来,看到中医的未来。
曾参与过皮肤病专业工作的陈建国主任,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医学对于许多疾病的认识,病因不明且无特殊治疗,这以许多皮肤病为典型的代表。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从中医的视角却别有洞天,其实古人对于这些疾病很早就有独到的认识,同样,中医可以解读许多现代医学无措的疾病,并且可以获得卓著的临床疗效。生活没有给他一蹴而就的顺境,却在一种逆境里造就了他,在陈建国的炯炯的眼睛里,找不到慌乱的神情出来,看到了坚定的信心。
我们发现陈建国的办公桌上摆着《伤寒论》的各种读本,有几本已经翻出了破折。也许正是最终对中医科学的淳朴认真,才使得陈建国主任在医海中回归到中医的本源。
“经方”是最好的导师
眼前的陈建国是一位朴实而亲切的人,张扬着北方人的笃实与敦厚的气质。不论是与友人,还是病人,始终面带着微笑地注视着与之交谈的人。
问及陈建国,自己学医最好的导师的时候。他娓娓道来,谈到从学术角度来说就是“经方”,经过认真学习集汉代以前方药运用经验之大成的经方学术,科学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反复研读《伤寒论》,从中体味古人应用中医方药的理法依据和进退尺度,并在经方的实践中总结不断总结提高。陈建国从301医院的急诊,再到西医的临床,之后又回到中医科,发现中医的疗效好,且快。
经方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斗争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辨证的医疗经验,同样也蕴含着宝贵的健康养生理论观点。《汉书》曾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辫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中医经典的重要是中医界公认的,我通过临床实践,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中医经典的价值,但我有个困惑,那就是经典读不懂,读的越多问题越多,看的注家越多困惑越多。这种情况下,主动去寻找透彻清晰解读中医经典的名家。”于是,陈建国带着问题和困惑师从于当代著名经方家冯世纶教授,一直工作在医疗一线,冯世纶教授临床采用经方辨证诊治疾患,不仅临床疗效突出,而且对经方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在医疗健康保健领域更有独到的心得。
“冯教授对古代经方有着透彻的理解,为人低调,对《伤寒论》进行了完美的发掘,冯教授的老师,已故的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被誉为‘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学习后受益很大,发现经方学术运用中医方药贯穿的八纲辩证才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在自己行医的路上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临床疗效也大有提高。同时,我们也从陈建国的身上,清晰地感受到一位中医专家的严谨、细腻、上进的品质。
“三把钥匙”开启养生之门
2010年以来,陈建国主任多次受邀到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中国网络电视台及各地卫视等健康栏目做健康讲座,给百姓解读中医健康养生,他用的就是开启中医之门的“三把钥匙”。
“所谓的‘三把钥匙’,不是我自己杜撰或者独创的,就是中医的八纲辨证,即表里、寒热、虚实。用中医的原始理论来看中医,来养生保健。”也是从现存最早的中医方药经典――《伤寒论》中得到的启示,在行医的过程中,古人就是用这三把钥匙来指导用药,来指导吃食物,来达到用药治病保健的目的。
陈建国主任认为,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这也是中医的两大精髓。也就是说,中医药治病要辩证,用中医的方法养生保健更要辩证。
2010年11月,陈建国主任等受北京武警总队第三医院组织到丰台区卢沟桥街道,为机关干部、楼宇员工、社区居民等进行了“健康与保健”知识讲座暨义诊。为社区宣讲“三把钥匙解健康”等养生知识。生动的讲解,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还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
其实,穴位养生并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也不是每个人的疗效都好,需正确对待。
取准穴位不容易
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位置,取准穴位是穴位养生的基础,穴位养生疗效的好坏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密切相关。临床上,一般有三种取穴方法(即寻找穴位位置的方法)。
一种叫“人体体表标志取穴法”,就是依据人体表面特征部位作为标志,用来选取穴位的方法,如五官、毛发、脐窝、骨骼突起及孔隙、肌肉隆起等。
一种叫“骨度分寸法”,这是最精确的取穴方法,就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比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作十二寸,也就是把这段距离划成十二个等分,取穴就以此为标准。
还有一种方法叫“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标准来取穴的定位方法。有中指同身寸,即以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有拇指同身寸,即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有横指同身寸,即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手指同身寸法一般应用于较短距离的测量,较长距离的地方还是用尺子量比较准确。
由此可见,取准穴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视、书本上面的穴位图都是给懂医学知识的人看的,不是学医的人通过这个在自己身体上取穴,往往都找不准。即使是学中医的,如果长久没做针灸医生,取穴也不一定准。
穴位养生讲辩证
中医的穴位养生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采用的,如果对中医不甚了解,就很难取得好的疗效。
举个例子,穴位养生有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之分。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选取穴位,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均可应用,也就是取痛点和痛点附近的穴位,越近效果越好。例如,眼病取眼睛附近的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穴等;鼻病取鼻子周围的迎香、巨髎穴;胃痛取胃旁中脘穴等。远部取穴就是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取穴,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例如胃脘疼痛可取腿上的足三里穴,腰背部疾病可通过腿部的委中穴治疗,心胸问题找手臂上的内关穴,面部疾患选取手上的合谷穴,久痢脱肛则取头顶的百会穴等。这些都需要应用到按经络取穴的原理,如果不熟悉中医相关理论,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穴位养生也有弊
穴位养生之所以受老百姓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即使操作方法不够准确,即使操作者不通医理,也只会影响疗效,总不至于有什么坏处。其实不然,穴位养生不是只有利,没有弊,这跟每个人对中医基础掌握程度、采用的方法和个体差异有关。比如,针刺、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适合您。
针刺适用范围广,病种涵盖内、外、妇、儿、伤科等科绝大多数的疾病,但是针刺有时可能会痛,许多患者为此惧针,很容易在操作中出现滞针,而且针刺常常需要一个疗程,不是1~2次就有明显效果的,更重要的是,没学过中医的人对自己进行针灸养生,容易出现意外。
艾灸虽然适应症也很广,但属温性,适合寒症、虚症病人,热性病人用后适得其反,所以要辩证。
拔罐适合实症、热症、淤血症者,虚症、寒症者要慎用。
穴位按摩又称“指针”,即以手指代替针刺,这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但每个人的手法不同,按摩时间长短不一样,其效果也有差异。穴位按摩时最好采取点按法或点揉法,刺激力度应从轻到重,持续点按半分钟左右,再从重到轻,也可以在点按时加上揉动的手法,非专业人员往往控制不好力度。
【关键词】中医养生;养生误区;养生方法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古代医学经验与养生知识。当前医疗卫生保健理念下,临床上利用中医理论针对人体进行养生,成为成为现代医学领域所广为关注的医疗保健方法,对于人体促进健康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功能,但由于个人认识理念及其他因素制约和影响,很多人在中医养生的方法与应用方面往往不能正确选择,以致于出现中医养生方法的误区,导致养生效果不佳甚至造成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分析中医养生的科学方法,意义深远。
1 中医养生的内涵特征
相对于人类生命个体而言,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采用身心养护方法,保持或增进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行为活动。简单地说,养生就是采用有效措施保养生命。所谓中医养生,是指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方式对人体机能进行合理调养来增强体质、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从而达到保持生命机体健康活力和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行为活动。
养生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财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人体生命现象,其内容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对人体生命认知的角度不同,中医养生在个体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所体现的品德修养、饮食起居、医术药物等调理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中医养生,讲究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以及综合施养,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民俗、武术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2中医养生的常见误区
中医养生的方法方式很多,但由于个体思想认识存在差异性,导致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活动经常会形成误解而出现如下误区:
中医理论强调无病预防,讲究调理,倡导合理科学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态,养生在于调和人体阴阳,疏通气血经脉,提高机体调适能力,保证人体健康。
受西医理论影响,很多人对于中医理论认识仅限于疾病的康复医治上,而忽视中医养生的预防调理功能,简单的认为中医养生就是利用中医药物治疗疾病,还有些人具有过于依赖中药治病的心理,一旦身体不适,就立即盲目服用中药治疗,轻视 “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导致自身机体免疫力降低。
中医养生具有个性化特点,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每个人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养生保健方法就会不同,进补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但很多人在进补时虚实不分,盲目进补,过于注重食补疗法的功能,存在多吃补药利于健康的不科学观念。
3 中医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生命根本,中医养生需要立足于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以及持之以恒综合调养等原则基础上,进行科学养生。中医养生注重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体现了阴阳平衡及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念,强调养生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注重形体养护,重视身心协调,主张 “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中医养生包括情志、食补、药物、气功、运动、针灸、按摩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养生时应不拘法式,因人、因地、因时来选择科学合理的养生方法:
3.1精神养生:中医养生贵在养德,应注重个体精神方面的保养,注重情感疏导,避免不良心理情绪波动影响,在中医“形神一体”观念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静心寡欲、愉悦情志、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精神调养方法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协调发展。
3.2起居养生:起居养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通过调整睡眠节律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增进人体健康的养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按照生物钟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保精固肾,调息养气,遵循春、夏、秋、冬四季令时的寒、热、温、凉变化来调节生活规律,做到养生与天时气候同步。
3.3饮食养生: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使人多病早衰。膳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合理调整人体饮食规律,注意饮食宜忌,科学营养成分的摄取搭配,日常生活中应定时定量适度饮食,加强饮食卫生和安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
3.4运动养生:人体机能需要经常运动来调节精力、强身健体,促进消化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运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持之以恒的适量运动和锻炼,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脏腑调和,以达到筋骨舒活,强身健体之功效。
3.5药物养生:人体在各种病菌侵入或者其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针对不同病状采用药物服食也是中医养生的内容。在医治养生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适当把握药物服用剂量和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合理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补益药物,来延缓衰老,健身强身。
结束语:总之,当前医疗卫生保健理念下,依据中医理论进行强身健体成为人们追求健康肌体的重要养生手段,中医养生具有个性化及多样化特征,养生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有效养生方法,避免曲解养生之道而导致养生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医 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 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2] 张慧敏,唐强.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中国针灸,2011年第6期
作者:姜礼洋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1.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
中医学研究认为,心脑血管疾病近似于“中风”。大多是患者气虚血瘀导致,引起动脉粥样僵化,导致患者局部神经功能性缺失,多以动脉疾病为表现形式。主要临床表现有患者侧面瘫痪、站立不稳、眼球颤动厉害、头部有剧烈的眩晕感等等,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体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颅内出血、脑出血以及硬膜外出血等都是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1-2]。
1.2心脑血管的危害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和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高,而且还存在很多并发症,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老年人群中由此导致的死亡率较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医治,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研究现状分析
对心脑血管的预防和临床治疗中,中医疗法和西药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注重对养生和健康的探讨关注,在很多疾病的预防治疗上注重“治末病”,近些年来很多医学专家也提出“脑心同治”的重要理论,强调对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因素及早进行防治,来控制疾病的发生,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国外很多学者的积极响应,认为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危害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积极探究预防疾病的方法,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3]。目前,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合理和临床治疗中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得到了很多医院和患者的支持。国家也在不断加强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的研究和探索,力求克服中医药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大提高了我国医疗发展中疾病治疗的整体水平。
3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3.1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
中医治疗采用主要是中药服用和饮食调节结合治疗的方简析中医药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用大黄、天麻、丹皮、黄芩、川芎、龙胆草这些中药材结合治疗,发现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另外,他在治疗中,采用针灸、熏蒸、和药枕等多种中医疗法相结合,使得药物的疗效更为显著,能加快恢复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中医治疗强调心、脑、肾等器官的相互联系作用,在改善患者血压的同时也注重改善这些器官的功能作用,多种中草药的服用治疗,同时可以起到抗凝降脂、活络经脉、活血化瘀、增加醒脑穴的供应等方面的药效作用,对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患者的养生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4]。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病发因素较为复杂,病情控制难度大,在一般治疗中疗效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医预防治疗强调的是长期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在治疗中要注意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产生毒副作用。同时,调节好患者日常生活饮食,在服用药物期间,饮食宜清淡为主,少使用辛辣油脂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注重饮食调理在中药治疗中的作用影响。
3.2中医药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指导作用
自古以来,中医在发展中就强调养生,调养生息,延年益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让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中医预防对人们的养生和健康护理方面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首先,中医学中重视身体锻炼的作用。注重锻炼身体的思想,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积极作用。合理安排运动锻炼,可以保证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气血畅通、强化人们的体制,从而增强抗病能力,最终达到减少疾病干扰的目的。其次,中药理念中强调人与自然规律要和谐发展的思想,认识到了人体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关系,尤其是气候条件和环境状况的变化对人体机能产生的影响,在生活中要积极适应外部气候条件的变化,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做好人体护理工作,减少因外部环境不适应带来的身体不适等问题。然后,中医学观点中,在心脑血管的日常预防工作方面,也要注重脾胃的保养和肾虚的治疗。而中药的配方中也都有加强脾胃保健和治疗肾虚的药方,这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护理带来一定积极作用。最后,中药在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疾病预防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预防强调药物预防与生活保健相结合,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疾病防护意识,重视把握健康的生活规律。
4中药在急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4.1目前中医药预防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中医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预防和治疗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医治疗急性心血管疾病缺乏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治疗方面的优势和特点还未被更多的人认识到。其二,在具体的治疗措施中,缺乏对用药的统一规范。不同医生的治疗措施不一样,在具体的药物剂量配制上存在差异,因此疗效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是治疗护理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医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2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措施
要更大程度地发挥中医在预防和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中医治疗的特点和疾病本身的症状问题,积极探讨中医治疗的最佳方式。具体要做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中药治疗疾病的相关规定和治疗标准,减少治疗中因失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其次,医学界要重视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开展医学研究会,分析比较出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在临床治疗中不断推广。然后,要建立完善中医药防治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公共服务和网络平台,加强中医治疗的宣传工作,强化中医理论指导下疾病治疗方面的影响力。最后,要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积极预防疾病。
5结语
关键词:中医生理学;内容;特点;渊源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
郭老虽年近七旬,却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近年来顺应大众健康需求,对中医养生观念、养生之道多有研究,结合50余年临床经验,创建“大德养生苑”。曾多次被邀请在河北、深圳、北京等地,举行中医养生讲座,将中医养生之道传播于大众,唯愿芸芸众生皆能健康长寿,享受美好人生!
注重健康养生,预防为主的理念和思想,并不是西方人最先提出的。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很多人都知道《黄帝内经》,它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奠基之作,可以说是中医的“老祖宗”,中医医生奉为神圣的纲领。这本书中就系统记载了如何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防病重于治病,养生重于治疗。”老祖宗在两千年前就知道这些深奥的道理,够神奇的吧?“预防为主,健康为上”的观念,在中医学创立之初就已经被确立下来了。
近些年来,在深刻领悟中医养生医学书籍和经典论述基础上,我结合53年临床经验教训,总结出了“郭氏中医养生之道”,概而言之就是:养生三句话、二十四字养生诀,还有节气养生法和起居饮食养生防病要则等。
这里,主要讲一讲“健康之道源于顺其自然――养生三句话”:
“一切源于健康,健康源于快乐,快乐顺其自然”。
一切源于健康
为什么说“一切源于健康”呢?年轻人学业事业蒸蒸日上,发奋图强,靠的是什么?是健康的身体。老年人坎坷一生,操劳一生,想要安度晚年,享受幸福的夕阳,靠的是什么?还是健康的身体!
树立健康至上的观念,对人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越早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就会越受益。
重视健康,重视养生可不单单是老年人的事情,健康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更重要!因为大家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如果栋梁和希望都是那么虚弱不堪,那还谈什么事业和发展呢?
有个比喻很好,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所有人生伟大的目标,金钱、事业、地位、荣耀、美满的婚姻、天伦之乐等等,这些都是“0”,而健康是“1”,没有了这个“1”,那后面再多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一旦这个“1”倒下了,不存在了,那后面的“0”还会存在吗?
要想学会养生,要先从树立健康至上的观念开始,从心里真正挂上“健康”这根弦。重视健康,才会健康,这点非常重要!
健康源于快乐
健康怎么会是源于快乐呢?当然了,我告诉您:健康从哪里来,就是从快乐中来,有快乐才会有健康。 《黄帝内经》早就说过: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恬淡虚无,寡欲无求”。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把一切看得淡些,无所谓些,不要太多的欲望,学会享受宁静和祥和。这样你就不会被烦恼的事情所困挠,少了烦恼就会多些快乐,总是快乐的,那身体自然就是健康的。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七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过盛或是不及,都会造成不同脏腑的疾病。比如,大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过度伤脾胃,影响饮食和消化;悲忧伤肺,消耗肺气;惊恐伤肾,重者可致肾气虚衰。
要想避免这些疾病,保持心境的虚无宁静,防止七情过及是很好的方法,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调情志”。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当某种不良情绪或不良心理因素经常出现时,可以明显地影响正常细胞分裂和腺体分泌,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和内分泌紊乱,引起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甚至癌症。
快乐顺其自然
“烦恼生于强求”,什么是强求?强求就是无法实现,硬要去做,也许您会说:现在的社会竞争那么激烈,不努力怎么成?要想做到什么都无所谓,把什么都看得很淡真是不容易,寡欲无求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说的“虚无和寡欲”并不是让人们不思进取,止步不前,而是希望大家都学会知足常乐,用顺势自然的态度去看待人生,对待事物,调整好心态,使我们的人生轨迹始终能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循环状态。
健康与长寿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不顺利,不如意的事情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过得去。不要和自己较劲,和人生较劲,更不要和他人较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中年人更要心胸开阔,不要总是耿耿于怀,心存积怨。积怨愈深,郁闷愈重。郁闷淤积体内,对身体的损伤很大,后患无穷啊。
老年人应该多多学习“大肚弥勒佛祖”,胸怀宽厚,笑对人生,不争吃,不争喝,只要争个“顺气丸”。子孙能环绕膝下的,可尽享天伦之乐;不能服侍身边的,也要看开,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