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同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包括两个《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的18个课程标准,在全国38个实验区正式启动建国以来第八次也是最为彻底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与以往七次课程改革相比,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特征。[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综合文科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分科教学进入到了分科与综合教学并行的时代。
对于目前的基础教育课改的综合性趋势,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目前开设的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我国起步较晚,改革的步履比较艰难。新课程的实施面临如何把各社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门新的课程中,也就是说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瓶颈”主要是师资问题。我们分析目前综合文科课程的试验情况,可以发现:原来分科培养的教师无论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都难以承担综合课程教学的任务。
随着课程实验工作不断普及推广,最终将全部开设综合文科课程,致使综合性的专任教师需求日益增多,预计几年后,基础教育急需大量掌握综合性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素质、具备综合性课程教学能力和课外活动(综合实践课)组织能力的专职教师。为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2]可见,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诞生正是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的发展需要,是顺应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如何应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的设置,已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科综合化决定了中学课改的趋势必然是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指从整体联系出发设计课程的一种指导思想。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课程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所有环节。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师范院更应发挥好自身“母机”的作用。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对其课程进行相应地调整,重新构建适应中学教学改革的课程体系,研究并设置为基础教育发展所需的新型综合专业,才能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发展失衡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便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地球已浓缩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但科学时代的人类也面临种种困境,致使人们也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诸如人类道德修养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扭曲、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一切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追求必然背离人类发展科学的终极精神。因此,所有类似问题的解决,单靠科学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依赖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正是当前人类文化与经济的冲突在高等教育中的真实反映。高等教育不仅要通过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也要通过对先进文化的继承、宣传和创新,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所以,人文教育专业是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过渡到人文教育专业,是对现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的领会。
二当前人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应该说,无论是我院还是其他省份的师范院校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就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人想借此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以供有关人员思考,并改革和完善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一,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分科课程,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学科课程的综合是世界性课题,至今还没有能够形成具有真正综合意义的科学模式。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特点,既体现在学科内部的纵向的综合,也体现在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及横向综合上。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形成一个新的专业体系。而各学科的课时比例分配也是整合分科课程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综合课程,对于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大胆地探索,力求创新,又讲究科学,从而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文教育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二,如何保障人文教育专业中综合课程的顺利实施。目前,人文教育专业都是由原来的分科教学教师,即由政治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任教,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他们由于长期的分科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知识体系和结构上,都存在着不适合新专业教学的问题。由于目前的教学实际不能适应对学生跨学科训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超越分科教学的传统模式,确立适应人文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从总体上、本质上去把握课程的体系与内容,尽快适应这一新专业的教学特点。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协作精神,与其他教师精诚合作,由以往各门学科的“独立作战”转向学科之间互相协作的“主体作战”,这也是保证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此外,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学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论和相关人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
第三,新专业与传统教材之间的矛盾。教材是课程的基础与起点,是制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传统的分科教材还不能满足人文教育专业综合性的需要。为了保证人文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顺利实施,学校应该重视新课程的开发和旧课程的更新,强调综合性与严密性,处理好综合与特色、个性与共性等的关系,尽快地研究和编写出适合新专业的新教材,以此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现代的教材开发方兴未艾,除教科书之外,还有形形的电子教材,而信息技术革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一个显著变革就是多媒体走进课堂。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利用其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多媒体与教科书更好地互补,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教材结合方式。譬如:新课改在基础教育中搞得热热闹闹,但在师范生中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究其原因,师范生在校内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针对这一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可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将优质的课堂教学和课程专家讲座摄录下来,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等内容整理出来,从而扩大了解新课改的窗口,这样也就使师范生在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基础之上,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第四,教育实习时间和方式的问题。教育实习可以检验师范生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促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从教能力。世界各国都把教育实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实习时间的安排为例,美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为15周,德国最短为16周最长为两年半,而我国实习一般为有6-8周,现在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时间更是由于开设的课程较多而得不到保障。此外,我国的教育实习就像是一次性作业,缺乏有力的实习指导,使得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及时地解决;有的学校因种种原因,又常常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自我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的实习就更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人文教育专业应该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可采取分阶段进行教育实习的方式,将教育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学生初步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后开展教育实习,返校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总结第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开展第二阶段的实习。同时,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学生就业需要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将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分成两部分实习,一部分派往在初中已经设置了综合课程的中学实习,检验学生胜任初中等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一部分派往仍然实行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教学的中学实习,每人同时实习至少两门分科课程,检验学生适应中学政治、历史、思想品德等分科课程的教学能力。由于综合课程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起步不久,现有的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专才教育,在中学也长年执教分科课程,对综合课的教学仍处于熟悉、探索、提高的过程之中。所以,人文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不能完全委托给实习学校,高师应鼓励教师走上实践教学第一线,派遣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实效,还能使教育科学研究根植于基础教育实践之中。
总之,人文教育本科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地研究。以上只是立足于我院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一些问题做的初步探讨,恳请各方面专家赐教,以使这一新的专业尽快完善。
参考文献
体育本质及其属性是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界、体育界多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体育本质、体育术语等问题的大讨论,到本世纪“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提出,体育界对体育本质及其内涵的讨论未曾停止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再思考,将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体育目的,确立培养跨世纪人才目标展开的教育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正本清源———概念、本质、属性及其他
体育的本质是对体育这一事物是什么的解释。体育的本质属性是指体育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即种差)。对体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各种不同的体育观。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概念或者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必然会造成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应该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的对体育概念的大讨论,对促进体育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体育科学研究的沉闷局面,把体育推向了社会发展的前台。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运动就是体育的僵化认识,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本质的深思。但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本质的表述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的“体质观”;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双质观”;体育就是运动的“多质观”;还有近几年提出的育人的“教育观”等等。虽然各种观点具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有的观点则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和偏颇之处,因此,很有必要澄清人们对体育本质及其概念体系的模糊认识。
“体育”一词代表体育活动的全部内容已在理论界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可。即对其表述可为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发展。体育利用人的自身的肉体器官所进行的运动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而竞技体育不符合人类个体对象性活动的本质特点。体育活动是促进人类个体生理、心理活动发展的主要活动。研究体育的本质是包括对构成体育活动过程要素的各种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体育活动过程要素与人类个体身体因素变化的相关性的研究。也就是说人类个体应该根据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去主动选择体育活动,以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去适应各种运动,把自身身体作为手段。人类只是借助于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使个体自身发生符合体育目的的变化,体育活动过程消失在人的身体发展之中,体育的对象被加工,从而改变了自身状态。而根据体育的目标需要所选择的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内容,包括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则是由体育的特殊作用所决定,是其它方面活动所不可替代的。实际上可以说,体育概念、体育本质及其属性应是同属一个理论范畴,其相互关系为体育概念是体育本质的集中表现,对体育本质的把握,必须通过给体育范畴确定概念来体现。由于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只是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体育的本质,必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2人的自然属性———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类个体最初只是一个“可能”的人,仅以生物实体而存在,缺乏社会人所应具有的主体意识,人体发展的快慢和发展水平主要受生理规律的支配和制约,这时个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个体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形式,具有决定着人类作为一种物质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类的规定性是从个体上确定的,个体表征着人类的本质。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落实到个体的发展上,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实质。虽然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主要方面,但人的自然性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包括人的自然个性的发育与成熟,体脑结构及其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正是构成人类体质的内容,是整个人类任何个体都需要发展的内容。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不能不受自然界的制约。因此,人类活动与自然界有着许多作用与反作用的密切联系。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在中国哲学中,注意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联与统一,强调事物彼此的共性。然而,从先秦就有的长生思想,以及几千年的气功养生长生实践,却证明中国人已经向自然和自然规定的人的生命极限挑战了。体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即促进人的自然个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提高人的生理功能水平,促进人大脑结构、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发展,使人的体能得到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属性———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受自然发展规律的支配,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旦生成,生物发展规律对人的发展来说,愈来愈退居次要地位。当今,人的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的发展是指在个体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发展生产力表现在个体身上其主要是指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健全的体魄不仅是作为劳动生产力的人的首要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才能获得多方面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个体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劳动力,而是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发达的劳动力”,并能借助一定的交流手段———语言文字、文化系统、生产劳动等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人类共同体。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必将“化”得更高。人的社会化属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意味着孤立的个人与社会相协调与和谐的过程和程度,这里既包括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也包括个人道德、心理、尊严等成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人们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长大已经自然完成了。但其实未必,社会交往和社会开放程度不足,也会限制它的程度。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体育运动以内容丰富,角色多变,在心理健康、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培养自立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起到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加速人社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社会是由无数现实的人所组成的具体存在,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社会、各种活动当然应该是以人类个体为目的,把人当作人,而不是当成工具看的系统。可见,体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要素,以人体发展为目标,以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系统。
4以人为本———体育本质的回归
人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只有通过对象性劳动,使自然向着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运动,才能确立其存在本质,离开自然这个对象,人不仅不能实现其本质,就是其生命也无法维持。但组成社会的个体决不是脱离特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抽象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由此而规定了其本质的人。那么,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体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是一种手段,而个体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对体育来说则是目的,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它只有同教育相结合而成为手段,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来说同样是一种目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为关怀;高校;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F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98-0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而当今信息的多样化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只有从思想政治教育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各种问题。如今,面对的问题是:首先现今大学生在思想上存在误区。因为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对问题的思考都不到位。造成了片面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就是大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不重视。当今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个性都比较自主。简单说,就是个性鲜明。他们认为自己的思想很正确,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错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身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形式太多单一,而且有太多的时候都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学生本身的忽略,高校只是单纯地把要讲解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却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性格以及思想状态,所以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从学生本身入手。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所谓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哲学价值论概念,而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指“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与任何事物相比,无论是神还是物,人都是更重要的、更需要人们关注的、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这一道理,就如我们的口号“学校教育,学生为本”一样,在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就更不能脱离学生。其次,还有“人文关怀”。它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总之“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因为学生就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如果在教学中没有人文关怀的话,学校就会不了解学生思想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思想状态,甚至是不尊重学生的看法。如若这样的话,高校怎么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好学生呢?其实无论是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也罢,无论哪种措施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上理论,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考虑问题时要充分注意学生们的反应。只有明白学生是怎么想的,才能更好地将课程进行下去。而在讲课时,学生们的直接反应就是最好的反馈。要是忽略这一点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讲的话,就会造成讲解与学生的脱节。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的以“学生”为本才行。其次,在课程进行之前,对于要讲解的内容要做到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人云亦云的讲课。要注意学生们的心理情况。对于要讲解的内容要想想学生会怎么看,要想想自己真正想要学生学会什么等等。这些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前考虑好。如果不做这些准备的话,就无法与学生成功地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以上的这些步骤,也可以说成是老师要认真地备课,只不过备课的同时,要求老师要好好地考虑到学生这一方的上课状态。只有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认真地贯彻“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让当今大学生有更高的思想上的觉悟。
三、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身边大学生思想品质中的闪光点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然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无论学生的年龄是多大,不管他是80后还是90后,任何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因为现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的存在,使得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混乱,为人处世上也多了许多的不确定。这时候,老师就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老师关注身边学生在思想品质中的闪光点,对于他们正确的处事方式给予积极的肯定。这也是从某种方面肯定了学生的价值观,加强了“以人为本”教学观念,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事。老师在教书育人的时候,要想让学生们听得用心,那么讲解的内容就应该生动活泼,让人记忆深刻。尤其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一点更为重要。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加强人文气息来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讲解比较枯燥,讲解的时候,如果以身边学生的真实事迹入手,就可以让学生们以同龄人的感受来看待问题,所以更容易获得学生们思想上的共鸣。这样,会使得教学中的人文气息更加浓厚,同时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进行得更加顺利。
(二)树立人本理念,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一个人真的强大并不是身体上的健壮,而是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所以,要想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顺利进行,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一,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的讲座。这样,学生们一旦思想上有了什么烦恼,即使不告诉别人,也可以有一个指南针,自己去思考、去想办法。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处,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通过与人沟通,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人的看法,同时也可以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从而加强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通过以上手段,可以在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们思想上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会感觉到自己在被学校时刻关心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方法能够加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但无论哪种方法都会使“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加强。所以高校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
(三)增加教学实践活动,使人文观念深入人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教学实践。所以,要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气息,就必须进行教学实践。不可否认,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实践的形式更容易使学生们接受。因此,要是在教学实践中注入人文观念的话,在师生的心理就会加强对于上人文观念的理解。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于教学实践的重视,教学实践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让学生们就一社会现象排话剧,或者是辩论会,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用大量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例来吸引学生。通过这些形式,可以增添教学中的人文气息;学生们会更觉得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与自己息息相关,进而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学生这时候的行为就加强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因为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学校对自己的关注。这时候,学校的“以人为本”也将不再只是一个口号,人文观念将会深入学生们的心。同时,学生们的直接反应,使老师们会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更加关注所谓的人文关怀。这样,人文观念将会得到全体师生的关注,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成功。
(四)与学生一起讨论某些道德观点,加强人文关怀
所谓的人文关怀到底是什么?不否认,许多大学生都不太了解。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师生沟通不顺利的问题:所以,为了加强人文关怀的理念,老师们就应该从学生们的思想品质上入手。首先,就是了解大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老师们除了靠平时观察,还可以围绕某一道德展现观点,展开讨论。比如,曾有一老师在讲授“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这一道德观点时,通过班级学生的讨论,了解到大学生对自私的本体论认识的全面内容。讨论中,有的认为自私的观念是先天的,无法改变;有的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世界上不存在大公无私的人;有的将人们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有的认为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决定了人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有的认为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是人品问题,有的人自私,有的人无私等。这一事件就成功地加强了教学中的人文气息。首先,这些各种各样的观点扩大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视野,并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其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更重要的是让老师们了解到了学生们的差异性,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也使的同学们注意到什么才是正确的道德观点,对于老师讲授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老师这样做的同时,学生们也会在无形中加强对于人文关怀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学中的“以人为本”是可以通过以上过程而得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一)、政治学科教学中德育片面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有才无德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好学生;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1]。政治学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政治课教师不注重思想观念的革新,德育方法因循守旧
有些政治课教师不参加培训进修,拒绝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不能把传授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能用恰当的理论阐明具体的事实,不能用生动的事例来感悟、激励学生理解知识。而德育方法单一,依旧是集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与德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单一,未整合其他德育资源
目前的政治课本大部分都是人教版的,过于单一,未立足于本校实际,没有乡土性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致使教育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也没有充分整合特殊的节日资源,例如,一些传统的节日、法定节日、历史人物的诞辰、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日资源,这些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四)、政治课德育实践面临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实践严重脱节。本来应当是充满生机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说教,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也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在利用科技时,丢失了自我价值与精神,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这些负面结果给政治课的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立足现状,优化政治学科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德育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在总结多年政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德育资源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现状,以学生为本,优化政治课德育目标
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德育时,要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内容体系相一致,不能使德育与政治理论知识失衡。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把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德育目标,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教学时,既要依据教材,使学生树立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还要以学生之需为本,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德育潜力,依据教学计划确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运用灵活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还要善于吸纳新知识。为人师表,通情达理,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和抵制形形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2]。
(三)、理论联系“热点”,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冲击了部分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热点”、“敏感点”联系起来进行讲授,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增强良好的德育意识,反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学心理。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良好的德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习惯。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德育实效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下是创新的德育方法的例子:
1、事例结合法。
就是在讲某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德育教育,而与有关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选取的事例是可以引发德育思考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学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标。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特征时,可以结合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既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加强了道德建设。
2、社会实践法。
学生由于不太了解生活,致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教学中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社会调查法。在讲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时,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上寻找真实的例子,以此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为下一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教学铺路架桥。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有以上两种德育方法,还有故事导入分析法、远行德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
(五)、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备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德育要求和德育方法。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课外辅导和考试。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3]。
【关键词】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与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必将使人们的思想、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而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对象也都是人,因而当务之急便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做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体需要,尊重人,关心人,开发人。”人们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其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是人的主体需要没有得到考虑而出现的种种表现。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身上,针对每个具体的人的特定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有效地改变某些外在因素和条件,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目的。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与教育人的基地,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三点:
第一,注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启发人的自觉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自我评价和自我尊重以及社会评价和社会尊重的渴望。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启发人的自觉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从一定意义上讲,互相尊重与信任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启发人的自觉性起着决定作用。满足人的尊重和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做不到尊重人,不能使工作对象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就肯定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态度和平等、民主的方法,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工作中去,以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第二,注重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人们的行为表现越来越趋利化,利益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一方面可以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的合理利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可能就会影响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与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个人利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说明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离开了利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因而在处理利益问题时,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讲清利益关系,使受教育者能够分析并理清各种利益关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第二,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最后,注重以人为本,彰显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要培养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开发人的价值、能力和个性。而个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并且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现代社会已经将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彼此之间的有效协助、配合与支持,就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没有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或是大打折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能堵塞师生个性发展的道路,而是要引导个人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与环境。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禁锢人们的头脑与手脚,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是要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引导人们更大程度的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是人才的集散地,是未来社会建设者成长的沃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怎样注重以人为本,彰显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高等教育在国家社会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地位,决定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中的特殊意义。我们的教育必须将眼光投向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上来。从个性的角度讲,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人格在自身的发展进步过程得以个性化的张扬。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精神的需求上,个体适用于社会民族的文化含量,则是展现社会整个精神品质的重要前提。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应该成为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两点:
第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关注与形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相应负起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具有独特人格的个性化的人文精神的重任。以对学生人文精神关怀为基点,从观察每个学生的独特内涵入手,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正面的、健康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的人格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学生高水平文化精神的构建。“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代表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一种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一块组成部分。”而我们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将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个责任,要求我们在建构青年学生的文化精神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关注,反思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做到科学的扬弃;其次是对先进文化的吸纳;最后,加强对于学术文化的关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眼光与学术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促进青年健康文化精神的形成。
对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不仅仅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青年是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人文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个性化的人格品质赋予了青年睿智敏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时代特征的文化底蕴,同时带给了青年们丰富深广的学术内涵和成熟完善的心理文化积淀。由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时刻以对青年学生人文关怀为基点来开展工作,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品位和较强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与栋梁之材必然选择,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途径。
关键字:成人教育 函授 毕业论文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授教学方式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需求,是传统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1]。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成人教育模式主要形式仍然是以函授模式为主。
对于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检验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显然,“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育的目标,而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这种“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培养过程,毕业论文是研究能力的书面反映,毕业论文答辩是对研究能力的考核[2]。迄今为止,在大多数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答辩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如果我们有机会对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阅读,并且有机会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就不难发现,如今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所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 存在的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差,包括论文本身的质量和论文答辩水平都比较较低,与相应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函授毕业论文论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如:论文选题太大但内容范而空,没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仅局限于泛泛而谈;所研究的主题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无法看出作者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论述问题时系统性条理性较差,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所探讨的问题几乎无任何学术性和实用价值可言;所提出观点和所做结论只凭感觉信口开河,找不出任何强有力的依据。同时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不少的学生对毕业论文中相对重要问题的阐述把握不住,对答辩委员们提出的即便是很一般问题解释不清,甚至由于从未对此认真思考而根本无法回答,等等,种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二、 主要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问题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1.社会影响。社会对成人教育文凭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根本没有把函授学习视为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途径,而只是将其作为提高自身地位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够重视,得过且过,其中也包括了毕业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2.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函授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需要同时应付工作、学习、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函授办学过程中 “学员到课率低,日常管理难;考试纪律不好抓,考试秩序难;专业分散,组织学习难[3]”的三难现象一直都存在。学生留给自己的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加上对所学专业发展现状认识不到位、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研究论文写作方法也不了解,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学习环境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函授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效直接有关,其中也包括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对各个学习环节的管理模式安排以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和选择等等。显然,教学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对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应该是导致毕业论文出现较大问题的主要原因。虽说影响高校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来说,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学校方面、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关于提高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1. 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积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强化教育,提高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毕业论文环节重要性认识的教育,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2. 制定严格可行的管理规程,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3. 科学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段,改变以往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才启动毕业论文工作的做法,提一个学年进行毕业论文安排,便于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拥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选题和思考;
4. 完善毕业论文的监控模式,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时解决所发现问题;
5. 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学生从事科研的水平;
6.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承担课题中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并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7.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展开研究,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并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8. 完善毕业论文的评阅和教师指导工作的考核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制度;
9. 制定合理地毕业论文的实施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征,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和结合专业进行设计撰写设计方案的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安排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着任何课堂教学或教学实习不可代替的功劳[4]。因此,值得高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投入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去研究,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教学毕业论文质量有效的途径。
[1]鄢烈洲,曹艳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规范管理与持续发展研究 [J]. 继续教育,2011,(1):15-19
[2]张勇,赵勇. 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J]. 西北医学教育,2004,17(2):225-226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规定和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对浙江省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等有关事项的批复》(劳社部函〔1999〕62号)精神,现就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移交我省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央部属驻浙的铁路、邮电(邮政、电信)、电力、民航、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人保公司、寿保公司)、交通、石油等行业中(以下简称原行业)的各类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企业等)及其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所有职工(包括固定工、城镇合同工、农民合同工和临时用工、企业退休人员),均按本通知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本通知下发前,上述行业中的部分企业、部分人员已在企业驻地参加养老保险市县级社会统筹,现因体制变化纳入行业省级统筹范围的,应在1999年底前全部移交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统一参加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具体范围由省劳动厅另行确定。
二、从1999年1月1日起,原行业统筹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不低于13%,并逐步过渡到全省统一的费率。银行、民航企业的过渡期为5年,其他行业企业的过渡期为3年。1999年度行业费率调整方案见附表。
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暂保持不变。今后与我省其他城镇企业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同步调整。
职工缴费工资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计算。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其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三、从1998年1月1日起,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与1997年12月31日前的个人帐户储存额合并计算。其中,电力企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3年1月1日起计算,记帐比例为12%;石油企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6年1月1日起计算,记帐比例为10%;交通企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6年7月1日起计算,记帐比例为12%,1996年1月1日至6月30日职工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及利息并入个人帐户;其他行业职工个人帐户建帐时间从1998年1月1日起计算,1996年1月1日后职工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及利息并入个人帐户。
四、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个人帐户管理按照省其他城镇企业职工个人帐户管理规定执行。职工在本省跨统筹范围流动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储存额按规定转移,其中,电力、石油、交通企业1997年底前个人帐户储存额以职工个人实际缴费金额加利息计算。
五、从1999年1月1日起,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并按规定批准退休的职工,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数额由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核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省政府浙政〔1997〕15号文件等规定执行,其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其中: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为职工退休时上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5%;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为职工退休时上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
(三)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职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建立个人帐户前本人缴费年限,再乘以1.4%计发。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建立个人帐户前本人平均工资指数。1992年底前的年限统一用1.279的替代指数计算,1993年1月1日至个人帐户建立前的年限用本人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
(四)过渡性调节金统一按省社会保险基金中心报省劳动厅、财政厅批准后的标准执行。
六、原行业统筹企业移交我省管理的国有企业职工,凡是在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定的统筹项目范围内,按上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原行业统筹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以下简称待遇差),可适当增发补贴,所需费用从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其中,1999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90%;2000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70%;2001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50%;2002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30%;2003年退休的,发给当年待遇差的10%;2004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
原行业统筹计发办法计发的待遇水平,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核定的统筹项目和标准为准。对原行业统筹企业已经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其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以1997年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准,一次核定后不再变动。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若原行业统筹计发办法已对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工资进行封定的,按照原封定办法继续执行;未封定的,一律按本人1997年12月份标准工资进行封定。
七、1998年底前符合国家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符合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确认的统筹项目和标准的,在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未经确认的项目和标准由企业支付,列入成本开支。
八、从1999年1月1日起,原行业统筹企业的退休人员,按照我省其他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的政策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由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离休干部基本养老金的调整问题另行规定。
职业人文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纠正传统职业教育中人是手段的价值观追求,让教育回归到职业本质。首先,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性教育。其次,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最后,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
二、职业人文教育内容
1.职业价值观。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对待职业的态度成为未来人在职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的表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对人的职业选择有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理想和对待世界的态度都体现在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上。目前,以职业忠诚度、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职业价值观内容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表面意义是职业规范,是对一个人从事一个职业的基本要求。但是细分析,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职业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在对职业价值的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职业的态度。省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是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主要解决人在职业行为中的问题,不仅是做事,主要是做人。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对他人的服务和关心,所以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认真做好分内事和真诚对待每一人的和谐统一。做好分内事的原则是敬业、尊重他人,同时也要真诚热情地做好自己。3.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省属高校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行业技术和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核心技术是专业技术和行业技能之外的其他能力,是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包括学习、社交和受挫能力等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对自己和外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事的行业,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等。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一个人的职业战略规划,是对自己较长时期的职业发展的总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等。学生在作职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大环境,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职业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生存素养,这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存、就业、创业。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它能帮助高校建立一个机制,将高技能、高素质培养目标纳入其中,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价值。所以可以说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2.职业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职业人文教育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加社会服务意识和职业规范意识。职业人文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3.职业人文教育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职业发展动力的持久性是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职业人文教育在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智力、精神、审美和道德等方面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职工管理意识是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意识的标准是职工的知识能力要与岗位需求相适应,职工要以职业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途径。因此,我们的省属高校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让职业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4.职业人文教育帮助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有所提高,它要求人才除了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外,还要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和对社会文化的认知能力,这样能帮助劳动者在职业进程中有所创新。技术和技能训练不能使学生形成综合的职业人文素质,只有通过职业人文教育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职业人文素养还能帮助职业人改善与人、社会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作者:崔金鑫 单位:北华大学
参考文献:
职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在省属高校转型时期,开展职业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职业人文教育的开展可以让高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建构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促进就业。
关键词:
转型;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必要性
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是省属高校大学生养成职业精神和素养的教育,体现的是对职业和人文素养的双重要求。在转型时期省属高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提高高校的人文教育教学。
一、职业人文教育内涵
职业人文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纠正传统职业教育中人是手段的价值观追求,让教育回归到职业本质。首先,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性教育。其次,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最后,职业人文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
二、职业人文教育内容
1.职业价值观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对待职业的态度成为未来人在职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的表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对人的职业选择有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理想和对待世界的态度都体现在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上。目前,以职业忠诚度、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职业价值观内容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表面意义是职业规范,是对一个人从事一个职业的基本要求。但是细分析,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职业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在对职业价值的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职业的态度。省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是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主要解决人在职业行为中的问题,不仅是做事,主要是做人。职业道德主要包含对他人的服务和关心,所以职业道德的本质是认真做好分内事和真诚对待每一人的和谐统一。做好分内事的原则是敬业、尊重他人,同时也要真诚热情地做好自己。
3.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
省属高校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行业技术和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核心技术是专业技术和行业技能之外的其他能力,是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包括学习、社交和受挫能力等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对自己和外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事的行业,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等。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一个人的职业战略规划,是对自己较长时期的职业发展的总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等。学生在作职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大环境,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职业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生存素养,这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存、就业、创业。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它能帮助高校建立一个机制,将高技能、高素质培养目标纳入其中,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价值。所以可以说职业人文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2.职业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职业人文教育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加社会服务意识和职业规范意识。职业人文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3.职业人文教育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
职业发展动力的持久性是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职业人文教育在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智力、精神、审美和道德等方面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职工管理意识是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意识的标准是职工的知识能力要与岗位需求相适应,职工要以职业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途径。因此,我们的省属高校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让职业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4.职业人文教育帮助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有效发挥
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有所提高,它要求人才除了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外,还要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和对社会文化的认知能力,这样能帮助劳动者在职业进程中有所创新。技术和技能训练不能使学生形成综合的职业人文素质,只有通过职业人文教育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职业人文素养还能帮助职业人改善与人、社会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王革.推进教育新理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