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管理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明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发现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甄选关键要看应聘者能够做什么,有没有掌握娴熟的、与卓越工作绩效直接关联的管理技能。由此可见,高校在大学4年间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的培养,增添他们求职的砝码是何等的重要。遗憾的是,概括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突出的问题,正是在管理技能培养上存在很大不足,才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求职的窘况。
首先,目前高校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自己培养的博士和硕士,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擅长“研究”管理,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在高校执教,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主要是由科研、论文、职称等一些学生并不在意的因素来衡量,所以,许多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和才华都陷于一种被动的学术研究之上,教学反而被边缘化了。可见,高校缺乏擅长或者愿意关注管理技能培养的专业教师;其次,课堂教学中充斥着无休止的理论讲授与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对管理技能培养的植入严重不足。很少有专业教师愿意把学生组织起来,把单纯的“说教”转变成倾听、引导、提醒、评价,把专项的管理技能培养植入课堂教学,使之与理论讲授形成有效的互动;第三,课程体系中缺乏综合性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是按照管理科学的学术体系,而不是按照管理技能体系来设置的。虽然若是教法得当,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项管理技能的分解训练与开发,但是专业课程体系中往往没有设置综合性的管理技能培养课程来提升训练与开发的总体水平,从而形成了管理技能培养体系中上的又一“断层”。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在毕业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第四,对隐性课程的利用相当不足。组织课外活动、参与技能竞赛、竞聘与担任团委与学生会干部、管理社团与俱乐部、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等,这些都可以规划到隐性课程的范畴,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情况是,高校包括理科、工科专业在内的所有专业对这些隐性课程的建设基本上处于同样的低水平层次,并没有完全把这些隐性课程纳入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挖掘它对管理技能培养的独特内涵。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与其他专业一样,对“努力学习”的认识就是坚持每天坐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发愦图强”。
要知道处在这样的学习层次上,将来一般是做不好单位上管理工作的;第五,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可能出于人才培养成本的考虑,对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及相关硬件和软件的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无法安排模拟实验,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管理知识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应用的机会。即使有实验环节,也是一些层次低,内容比较陈旧的实验。最严重的是管理模拟实验仍是以教师灌输为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翻版和延续。学生在实验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操作程序,难以起到培养管理技能的作用;第六,实习进程难以为管理技能培养提供足够的现实平台。实习几乎成了工商管理专业的“鸡肋”。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安排不合理,关键的是缺乏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没有多少企业和单位愿意接收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管理岗位实习。因此实习的形式往往就是在学校看看录像,或者到某个企业听听报告,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把实习当成了被动完成任务。
二 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既然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培养,那么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注重管理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应当寻找新模式的理论依据,弄清楚什么是管理技能以及它有一个怎样的分类体系。
目前,最经典的管理技能分类体系由罗伯特卡茨1955年在《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_文中勾勒出来。他从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角度考虑,将所有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划分为居于3种不同位级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其中,技术技能是管理者对某项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具有更加显著的意义,因为他们要直接管理好员工,必须熟知员工所做事物,从而做到由“事”及“人”。
人际技能是与人共事,理解他人,激励与领导他人的能力。许多管理者虽熟知技术事物,但不善通过管理他人而实现组织目标。例如,他们不善于倾听,不善于理解别人的需要,或者不善于处理冲突,常常使组织陷于内耗困境。由于管理者是企业向心力的缔造者与维持者,因而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激励和授权,这对各层管理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最高层次的管理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诊断,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例如,面对困难,管理者必须看透问题的本质,做出周延性的思考,搜索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评估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概念技能是高级管理者最迫切需要的技能,实质上是一种战略思考及执行的能力。管理技能学说提出的背景人们并不陌生。
当时,美国企业界泛起的一股搜寻“理想经理人”的狂热。人们认为一定存在拥有某种性格特质的人最适合担任经理人,只要甄别出这种性格特质,然后按图索骥,企业就能找到理想的经理人。罗伯特卡茨敏锐地发觉到,许多企业强烈地执着于寻找类型化的经理人,以至于他们只盯住某些特定的性格特质或素质,却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个人究竟能做成什么事情。因此,他提出了“管理技能”学说,试图消除“特质说”给人们带来的误导。在他看来‘技能”指的是一种通过训练而获得的一种解决问题能力,是行动最直接的引导者;这种能力要在实际行动中得以展现,并不仅仅蕴藏于潜能之中。因此,根据可以观察的管理技能来评判一个管理者,比根据他表面上的性格加以评判更加有效和可靠。
三 构建新模式的主要措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学说,具有稳定性和高度能动性的管理技能与真实世界的管理实践最为近缘,以至于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必然能以较大的概率转化为任何一种成功的管理实践。而且就专业特性而言,工商管理专业比起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其它管理类专业更强调抽象意义上的管理。所以,新模式就是要突出对管理技能的培养,要视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为既彼此区分又相互关联的3种不同位级的要素,把三要素合成一体的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技能包”作为高校所要培养的管理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并将该总规定的主旨内化到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介当中去。当然,要构建新模式,免不了要从目标设定、师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与实习等方面入手。
(一)瞄准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设立应用型、技能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不存在,毕业生更多地流向公司、企业等单位。所以,新模式不能再像传统模式那样空谈“高层次、高级别”也不需要追求什么“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在笔者看来,在当今的教育格局和态势下,这样的目标已经超出本科教育功能的范畴,而且无论从生源素质还是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传统培养模式的目标也已经显然不合时宜,因此往往只是“设”而不“达”倒是有不少浮夸之嫌。如果奉行务实的风格,新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简单描述为:培养熟谙现代管理理论、原理、方法和企业经营管理趋势,并具有娴熟人际技能、技术技能和一定概念技能的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笔者以为,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关键的原因是企业需要的是大量的低层和基层管理人员,从而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而高层管理人员的市场容量相当有限,而且他们一般是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而不是高校能直接培养出来的。
(二)支持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实践,获取管理技能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师资都是关键。为了给新模式提供师资保障,可以以学校的名义积极与校外各种企业和实体接洽,在信息、关系、商谈与担保上为专业教师提供支持,安排专业教师到这些单位担任咨询顾问、挂职锻炼或者直接参与运作。毕竟在其中所获取的管理实战经验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与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构成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底气”和“资质”。西方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在企业中担职,也正是这个原因。还可以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培训界的交流和学习。企业管理培训界应该说在对学员的管理技能与开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他们更懂得如何抓住那些最关键的管理要点,如何培养那些最切实际的管理技能,这些资质和能力正是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最缺乏的。最后要补充的是,如果在激励和支持专业教师获取管理技能培养的资质上已经做足了工作,还可以聘请有丰富管理实战经验和技能,又有良好表达能力,而且愿意展示自我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短期或者长期的培训授课,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他们的训练和点拨。当然,也可以直接引进擅长管理技能培养的新教师,而不是那些只会写论文的。
(三)采用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管理技能培养提供支撑模块一门课程至少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门管理技能。目前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同小异,每门课程对管理技能的指向性不强。为了构建“三位一体”的新模式,需要把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4个模块,分别主要负责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以及综合管理技能的培养。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就可以规划进技术技能模块。据笔者的研究,这个模块所容纳的课程最多,都是重在培养技术技能的;企业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等课程可以规划进人际技能模块;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公司治理、企业诊断等课程则可以划入概念技能模块;管理思想、管理学可以划入综合管理技能模块。
4个模块的课程只要相互分工协作,并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形式,内化到学生身上后就能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技能。有两点值得补充:一是考虑到技术技能在管理技能中的显著地位,新模式必须格外关注人际技能的培养。显然这种技能光依靠几门人际技能模块的课程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必须开发一些重要的隐性课程。例如鼓励和支持学生组织课外活动、参与技能竞赛、竞聘与担任团委与学生会干部、管理社团与俱乐部等等;二是考虑到管理思想、管理学两门课程有较强的学术味,所以还必须开设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这类以实训而不是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来帮助完成对学生综合管理技能的培养。
(四)革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训练
不能否认,无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变化,都无法动摇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地位。所以笔者以为,新模式“聚焦管理技能”的理念仍然要在课堂教学上得到贯彻。与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新模式采取的是情境导入、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等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训练。例如,其中的情境导入在实质上是案例教学的延展和深化,要求教师能真正将学生导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并且对学生在情境中的言行加以观察与评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各项管理技能的目的。管理游戏就是一种以管理为主题,以游戏为形式,以培养为目的教学方式,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欢愉、激烈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体味到管理过程中一些微妙的原理和规律,同时也可以暴露自身行为的优缺点,并通过别人的参照,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式和技能状态。角色扮演是为了消除学习的疲劳感,教师临时分派角色,让学生即兴演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在角色扮演中掌握管理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角色所带来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感受。例如在市场营销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推销员,在商务谈判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公司的谈判代表,如此等等。
除了上述教学方式以外,教师只要有足够的激励和职业素养,还有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例如展现标准操作规范的视频演示,针对管理工作中那些尚无定论东西的课堂辩论,拟定行动计划的小组合作,带有模拟性质的管理情景剧等等。教师必须记住,有时课堂教学“形式比内容更重要’,“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利用实际上形成了“讲授+训练”的课堂模式,能够真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并能增加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性,增强对企业管理情境的认识,从而达到培养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的目的。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在管理技能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实验室的模拟演练是培养管理技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它主要是在实验室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经营环境的设计和仿制以及提供各种决策参数,让学生置身一个模拟的经营环境中对经营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决策与操作,从而达到培养管理技能的目的。所以,新模式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注重案例讨论室、体验式教室、实验室、计算机、软件系统等基础设施投入的数量、质量与利用效率,为学生打造管理技能培养的物质平台。与此同时,要指派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实验指导教师,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监控、管理、评价和纠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样才能发挥实验在管理技能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六)推动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在新模式中的显著地位
众所周知,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检验、巩固、运用在校所学知识。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更是适应管理角色,在真实世界中进行培养管理技能、提升职业水准的绝佳机会。
所以,要构建新模式,就必须推动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习在新模式中的显著地位。一般院院校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派出有谈判技巧的外联队伍,以校方的名义,在社会上广泛搜索和接洽目标企业,建立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要特别注意设计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也要提供某种程度或者形式的担保,为实习单位打消疑虑。实习基地不能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或者是听听报告,而是要让学生参与他们日常的管理事项,在具体的岗位上接受具体的任务,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学校也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假期或者毕业实习期间发挥自己的力量,主动联系公司、工厂、商场、超市等等单位,去从事财务、策划、人事管理、市场推广与市场调查等活动,深度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尤其是其中的技术技能与人际技能,为毕业后的职业搜寻奠定直接的基础。当然,为了提高实习期间管理技能培养的效果,除了创造实习条件之外,还必须加强对实习的组织尤其是控制,做好计划、动员、解释、引导,尤其是检查、反馈、评价等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四 处理好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园林设计;艺术性;概念;表达层面
艺术性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所有工作进行的基础和最终目的,表达了一个城市的特点和态度,对社会中的人类活动进行引导并得到认可,这是这项工作和这个行业的目标。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从艺术性和园林设计的概念出发,总结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表达的原则,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不同表达方式。
一、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表达的概念
因为艺术性和园林设计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太广泛,而应现代社会建设和人们审美需求的要求,就需要结合现阶段环境对其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使得园林设计能够在表达理念的过程中更具艺术性,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关目标。正是因为园林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多,工作中很有可能在追求艺术性时失去了实用性的特点,使得园林设计的应用受到阻碍。根据这种需求和问题,本文对艺术性和园林设计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提出其表达的原则,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合理和实际依据。
(一)园林设计和艺术性的概念
首先,园林是指工矿区,疗养区,居住区等的广场街心花园和专用绿地,或者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的园林绿地。在现阶段发展中,园林的设计不仅体现在美观和实用上,还应该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努力达到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目的。其次,艺术性可以是园林设计中的因素,要求或是追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求中,这既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还是园林设计和城市未来发展的指示和引导方向。
(二)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表达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在园林设计中进行艺术性的表达,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对比和协调。比如可以通过有形物质的对比,突显各自的特点,使得人们在欣赏中达到视觉上的冲击感;而在相似物体的比较中,则可以获得更加和谐的感觉,增加人们的舒适感。第二,多样性和整体性。在进行园林设计中,要把整体性和多样性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统一,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进行配置和调整,在满足大部分人审美需求的同时做到独具匠心。第三,发展生态园林。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们面对环境危机的对策,需要在每个领域尝试和实行,从而达到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不同层面的表达方式
在对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表达的不同定义有一个整体概念的基础上,为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找出符合现阶段发展的表达方式,就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使得表达方式的应用变得实际可行。根据园林设计实行的特点,从规划,设计,细节和后期养护四个层面对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表达的不同方式进行说明,使得相关行业和工作人员在尝试中不断调整和改进,在现阶段社会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能对园林建设和艺术性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规划层面
规划层面是整个园林设计的基础环节,既是后续艺术性表达的前提,又为相关项目的发展和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规划层面艺术性的表达要注重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栖息地基础设施规划等,对土方问题,生态问题,雨洪管理问题等进行解决和控制;另一方面,工程技术的差距也是决定其园林设计艺术性表达好坏的重要因素,可以举例进行说明。比如在土方问题的艺术性上,我国园林设计中有群的表达非常多,颐和园地形设计结合了城市水形和蓄水特征,将与万寿山不相称的小水面扩展形成了山水相映的昆明湖就是其中的典型。
(二)设计层面
设计层面是对规划层面的深入和实践,涉及到各种方法,技术,设计尺度和其他与设计息息相关的问题。相关人员和设计项目既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又要对假山,园路,照明等多个方面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和应用,使得园林设计的表达达到一定艺术高度。除此之外,工程技术本身也是艺术,处理方法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不同,特别是应用了相关原则之后更加明显。例如,雪铁龙公园两处水景设计不同,急促和平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工程技术张力的表现。
(三)细节层面
园林设计艺术性的表达还会体现在其中的细节中,比如涉及与使用者接触的相关空间围合程度,色彩,照明,气味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使用者的感受,所以考虑细节层面是艺术性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细节也是设计人员和设计观念表达的关键,也就是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内容和内涵。
(四)后期养护
后期的养护是保证园林设计艺术感的重要层面,具有本身长期性和养护对象生命性的特点。而正是由于后期养护的这两个特点,使得材料的选择和后期养护的管理成为园林设计养护层面的重点。第一,后期的养护要针对前面的规划,设计和细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和科学的检验,保证各层面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研究是实际有效的,在促进了园林设计艺术性表达的同时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迎合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结合现代社会和城市建设中审美需求,就需要对园林建设中的艺术性重新定义,使得其在实践和发展中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对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得出了合理和可靠的结论,仅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艺术性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研究不仅发现了潜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还为城市建设和园林设计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引言
自1995年引进大片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的市场博弈。其中,国产大制作电影不仅占领国产电影的大半市场,还与国外大片平分秋色,这无不得益于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全面营销策略,然营销的基础就是国产大制作电影产品的具体内容,而这一点可以用产品整体概念进行分类阐述。
一、产品整体概念的起源及在艺术领域的发展
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莱维特于1980年提出多层次的“产品整体概念”来描述扩展了的产品概念。他将整体产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沿用莱维特对产品整体概念的划分,将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为核心产品、实体(有形/形式)产品和扩展(附加/延伸)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与附加产品提供的是核心利益与附加利益。此后,这个概念就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被管理学科的众多学者所继承与发展,甚至被其他学科和领域所借鉴与延伸。
在艺术领域,英国学者伊丽莎白·希尔将艺术体验产品分为核心利益、艺术中心体验、外延经历和潜在经历四个层次,其艺术中心体验不仅包括实体产品的某些元素(艺术构成元素、商标、制作方法等),还包括扩展产品的部分内容,而外延经历和潜在经历则同属于扩展产品。管顺丰教授在《艺术管理》一书中写到:“艺术产品拥有与一般产品一样的共性,即有着核心利益、实体产品和附加利益3个层次。”①鉴于实体产品在艺术产品价值中占比远远小于核心利益与附加利益这种特殊性,他还将形式层与附加层合并,将艺术产品的结构划分为“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层和可变附加层两个层次。
产品整体概念在具体艺术门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电影产品的构成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依据产品的整体概念将电影产品分为核心产品、形式(有形)产品和附加(延伸)产品三个层次,如贾虹琳(1999)、俞剑红,翁旸(2008)、于丽(2011)、何萍(2011)、刘扬(2012)等。本研究采用众多学者对电影产品整体概念的划分,将电影产品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
二、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定义及特征
(一)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定义
大制作电影,即大片(blockbuster),它是一个舶来品,原是军事用语,意指二战时期的大规模炸弹,20世纪中叶被好莱坞借用于电影领域。大片概念在国内兴起源于1994年广电的自1995年起,每年引进十部进口分账大片的政策,国产大片的诞生标志则为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的问世。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制作电影的定义模式集中在“投资规模+影片特征”和“影片特征”两种模式。尹鸿,刘浩东(2009)等学者将大制作电影的投资规模界定在“1亿人民币以上”;在对影片特征的描述上,学者们无不都强调一个“大”字,即用大的投入、制作、营销、明星和市场等元素的综合尺度去描述国产大制作电影。大家习惯于用这些因素去区分大、中、小片,但“事实上,这种区分标准是相对的和变化的。”②由此而言,国产大制作电影是实践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并没有标准统一的界定。
(二)国产大制作电影的特征
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制作模式和营销模式借鉴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高概念”电影,因此,也有学者将其与“高概念”电影相提并论。国产大制作电影呈现出“高概念”电影“高、大、全”的制作模式及营销模式特征。
“高”是指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高投入是大制作的前提条件,主要是指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管是制作过程中的明星、技术、场面,还是营销过程中的广告、营销推广等,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基础。大制作电影往往给人一种视听上的震撼之感,这主要体现于奇观化的场景,而高技术则是这种奇观化的支撑条件。大制作电影是艺术与商业的融合体现,商业化特性必然要求高回报。
“大”则是大明星、大营销、大众化。名导演和名演员往往成为观众选择观影的重要因素,大制作电影利用这种“明星效应”来吸引观众,在电影制作中聘请大明星,在电影营销中宣传大明星。大营销,即大市场营销,就是要“利用各种电影元素,借助各种营销手段,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对一个电影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让一部电影的商业价值通过市场的细分化能够得到最大的一个体现。”③大众化是指大制作电影在制作时以大众熟悉的故事进行改编,并充分考虑观众的各种需求,从而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全”,即全面产品开发,就是大制作电影不仅注重影片本身的开发,还注重电影衍生产品等的开发。
三、国产大制作电影产品整体概念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电影是一门以视听为主的综合艺术,其艺术性决定电影产品层次内容要符合艺术作品构成因素的内容。艺术领域中,在艺术作品结构的研究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最为经典的分类法将艺术作品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情节、人物、物象、环境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主要是结构和艺术语言,另外还包括体裁、艺术手法等。
综合营销领域产品整体概念的分类、国产大制作电影的特征及艺术作品构成因素的层次将国产大制作电影产品整体概念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概括如下:
(一)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是消费者所需的核心利益或服务,艺术的核心产品主要是由艺术产品的内容,即题材和主题等提供的。电影作为一门以视听形式为主的综合艺术门类,主要满足的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国产大制作电影由于其大众化特征,它在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方面更加的多样化,也就是说国产大制作电影的题材和主题更加丰富。纵观国产大制作影片的题材与主题,早已从单一的武侠题材(《英雄》)扩展至战争题材(《集结号》)、冒险题材(《狼图腾》)、科幻爱情片(《美人鱼》)等。即便是同一部国产大制作电影,也可以满足观众的多种需求,以《美人鱼》为例,人鱼的爱情让人满足情感需求,海洋生物为保护海洋与人的斗争满足教化需求,奇观场面及怀旧音乐满足人的感官需求……国产大制作电影的核心产品就是广大观众群体基于体验的多种需求满足,它由国产大制作电影多样化的题材及主题来表现,直观而言就是电影类型、名称和故事梗概等形式。
(二)形式产品
形式产品即实体产品,是核心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质量、品牌、包装、特色等内容。在艺术中,形式产品也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方式,亦可称为艺术产品的形式,主要包括结构、艺术语言、体裁和艺术手法等。电影形式产品是电影核心产品的基本载体,也是电影作品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体现在营销层面的质量水平、外观式样、品牌形象、包装设计等形式上,还体现在电影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和制作形式等外部特征上。
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大明星”“高技术”“大众化”特征决定了其形式产品的内容,即大明星、大导演/制片人、高技术水平及IP电影、续集电影等,这些形式产品是国产大制作电影艺术语言及结构等形式的直观表达,也是国产大制作电影“大营销”的重要内容。
(三)延伸产品
延伸产品,又叫扩展产品,是企业围绕核心产品和实体产品向消费者提供的附加产品或服务,主要包括售后服务、保证、运送等内容。国产大制作电影的延伸产品同一般电影产品一样,包括购票服务机制(购票平台、预先订票等)和影院软硬件设施(舒适座椅、宽大屏幕、震撼声响等)两个主要方面。
结语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门类,电影艺术产品的整体概念应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相呼应。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样式,国产大制作电影产品的整体概念也应根据其特征对概念内容进行阐释。电影产品因素是决定电影是否成功的根本因素,对国产大制作电影产品的整体概念进行阐释可以成为其营销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管理模式的概念主要分为下面三类,第一种是对教学管理的过程、方式以及结构的分类类型,第一种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方式的表述,最后一种是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和结构,本文所阐述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第三种概念上开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很多特点,包括理论性、操作性、示范性、整体性、稳定性以及简明性。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
教学管理模式从不同的分析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管理的层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微观教学模式、中观教学模式和宏观教学模式;从教学管理理论的角度可以分为科学型管理模式、经验型管理模式和行政型管理模式三种。
二、浅析中专音乐教学管理模式
(一)建立教学管理机构
没有专业机构对教学进行保障,就不能很好的落实教育政策,艺术教育的功能也不能很好的实现,通过调查能够看出,我国职业中专艺术教育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建立专业的教学管理机构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科学的、独立的管理机构,能够使职业中专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有序,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
(二)制订全国性的音乐教学指导纲要
目前我国缺少科学合理的音乐教材和知道纲要,这是导致中专音乐止步不前的一个主要因素,编写统一的中专音乐教材,制定全国性的音乐教学指导纲要,是保证音乐教学工作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立体系的同时,统一的教材和指导纲要是实现音乐教学的保证,使中专音乐教学能够有章可循,改善目前这种体系混乱的状态。
(三)构建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中专的音乐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音乐课在内容上较为零散,缺乏完整的音乐教材。因此在音乐教育内容的选取上,学校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设艺术课程,要重视对音乐教学的管理,规范教学内容。可以依照下面几种体系来设置课程内容:①欣赏音乐;②基础知识教学;③技能教学;④音乐史;⑤开展活动。
(四)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音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质量,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正确的审美取向和创新精神;要改进音乐教师的培养方法,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智慧,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音乐教学的管理力度,通过师资流动机制来完成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的管理模式。
(五)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开发本民族的艺术资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要改进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克服专业化倾向,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注重音乐的价值和如何通过音乐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注重音乐家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另外还要解决硬件问题,结合学习艺术教育的需要,大力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有助于教师快速制作艺术教育课件,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音乐的效果。
(六)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质量管理监督,结合目前音乐管理的实际情况,要建立音乐教学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评价标准来评价教育的质量,衡量教学水平,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质量监控体系能够保证教育目标落到实处,科学的评价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测评,同时和职称、奖金联系到一起;要建立监控反馈网,对老师和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提高监控的科学性。
关键词:主题酒店;波特价值链;竞争力
随着酒店业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酒店已不能满足顾客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正如《酒店》杂志主编杰夫・威斯汀先生所说:“现在的人们不只是需要一个房间,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些新奇的享受和经历。”主题酒店作为国际成熟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必然产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一、相关基础理论
1.主题酒店的概念及特征
主题酒店英文叫Themed Hotel或Theme Hotel,前者用的较多,主题酒店仅是独特概念酒店(Unique Concept Hotel)的一种,目前对主题酒店的研究较少,国外对概念相近的精品酒店研究比较多,如Blnak(1999)、Buamnan(1999)、Pearson(2000)、Hennessey(2000)、Miller(2001)、Higley(2001)等(引自邹益民、戴维奇,2003)。
国内对主题酒店的研究主要在概念和特征的探讨上,或对某个典型主题酒店案例的定性分析,对系统诠释主题酒店的研究相对较少。概念研究主要是从主题性、文化特征、酒店自身或顾客角度、体验性等方面进行的界定。如王奕(2003)、季哲文(2003)、何锋(2004)、李原(2004a,2005)、魏小安(20O5a)、王馨娜(2005)、袁世伟(2005)等。
国内学者对主题酒店的定义特征,普遍认同的是文化性、差异性、体验性。文化性是主题酒店的灵魂,差异性是其优势,体验性是其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将主题酒店定义为:主题酒店是以某一文化素材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通过酒店硬件和软件立体塑造,形成特有的主题文化。其中硬件是建筑、装饰、产品等有形方面;软件是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
2.波特价值链理论内涵及模型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竞争战略之父”――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第一次以战略管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从供应商到顾客终端是由一系列的相互作用的活动组成的,每项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这些互不相同且又相互联系的动态组合过程,就是价值链。他将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
图1 波特价值链模型
资料来源:《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波特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方法,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等基础过程及辅助过程中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联系的活动。企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的环节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对企业每项价值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模型是对企业输入链、增值链和输出链环节进行分析的模型,只有基于战略环节的价值活动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优势,所以企业要提高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
二、深圳视界风尚酒店价值链实证分析
目前,研究主题酒店的学者开始越来越多,主要是对国内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大型主题酒店的研究,如:成都的京川宾馆、鹤翔山庄等为例,对国内的新兴主题酒店关注较少,而从价值链角度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基于波特价值链分析国内首家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的竞争力,来透视中国主题酒店业的发展。
1.深圳视界风尚酒店概况
视界风尚酒店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大剧院内,是国内首家建造于高雅艺术表演场所内的酒店,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时尚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酒店拥有108间客房,但却有60种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房间,内部装修的风格丰富多彩,完全以独特的现代设计理念,按照四星级标准装修。设计灵感来源于当今“设计酒店”最为成功的典范的西班牙马德里Puerta America酒店,堪称为一座21世纪的设计文化博物馆。酒店除了极具特色设计元素的房间,还有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会议设施和相关的特色服务等。
2.视界风尚主题酒店实证分析
基于波特价值链模型,仍将视界风尚主题酒店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如图2所示。
图2 深圳视界风尚酒店价值链竞争力模型图
(1)基础活动分析。本文将视界风尚酒店的基础性活动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内外部后勤,运作操作,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内外部后勤。视界风尚酒店位于深圳的市中心,交通、物业、广场,各方面都非常便利,加上深圳大剧院本身就是底蕴高雅演出的殿堂,酒店又是具有万花筒般绚烂的艺术设计,二者相得益彰的配置关系,可以招揽二者都需要的非常有艺术感、有文化感的特殊消费人群。60种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房间、餐厅、spa会所和会议场所将欣赏艺术与文化巧妙的结合,打造风尚全新时尚文化。
运作操作。视界风尚酒店虽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首家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但其运作模式没有实现同步创新。仍以传统的私人运作模式为主,缺乏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管理团队,这样会引起两种不利酒店发展的情况,一是会出现酒店运营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会成为主题酒店产业化过程的瓶颈,并将制约酒店价值链的延伸及拓展。
市场营销。视界风尚酒店通过中央电视台2套财经频道的财富故事会这个栏目,为其讲述了酒店的成立过程、酒店全方位的展示以及其成功的结果。巧妙地利用媒体为其进行了正面的宣传,并且重新定位了客户群体,不单单是游客或是商务人士等可以入住酒店,作为本地人或没有公事外出的人们,也可以去享受欣赏艺术设计带来的喜悦。同时作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酒店也通过网上预订以及网络团购的方式进行了营销和促销。但也有一些不足,没有处理好团购客户和酒店VIP享受价格的问题,使得VIP会员没有得到真正的优惠和保护,这也是后期还需完善管理之处。
客户关系管理。对主题酒店服务业来说,客户关系管理同样尤为重要。视界风尚酒店同样提供了免费服务项目免费早餐1-2份,免费茶水和水果,赠送2张酒店独家灌录的经典音乐CD,免费宽带上网,免费DVD租借服务,免费报纸阅读,免费擦鞋服务等等。酒店的服务可以说从前台开始的,对于这样具有设计多样化的酒店,顾客肯定充满了新鲜好奇感,介绍推荐服务工作就成为了挑战。但是,视界风尚酒店对顾客离店的满意度调查以及后期维护还很欠缺,尤其是对网上顾客的评论应该予以适当的解释和维护,这样可以能较好地控制顾客对酒店的忠实度问题。
(2)辅助活动分析。与基础性活动一样,同样将辅活动分为四大类:采购、服务类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企业基础设施。
采购(有形产品类)。采购是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而不是外购投入本身。对于艺术设计型酒店,艺术是无价的,这样打造出来的主题酒店成本当然也是非常高的。大到酒店的整体设计的材料,小到一盏台灯,一个烟灰缸的配置等,对其设计采购就决定了其成本地位的重要因素。例如,视界风尚酒店的大厅的天花板,换了多种材料实验,就花了半年的时间,一百多万元,才达到了现在的满意效果。对于采购成本来说,视界风尚酒店没有竞争优势,还出现了过度消耗。
服务类技术开发。对于服务类行业,技术性的开发,也是价值链中产生价值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艺术设计型酒店,核心的技术就是艺术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带来新的,视界风尚酒店就充分地抓住了现代设计的内涵,不断的开发设计新方案和新思路。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婚纱拍摄、影视剧的拍摄、其他设计公司以及投资公司来进行合作。其中有些房间是没有窗户,空间和面积都很小,于是就非常大胆做成飞机舱式客房,这样本来是显而易见的劣势,因为这样设计的创新处理反而变成非常有特色的客房。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涉及招聘、雇用、培训、开发和报酬设计等活动。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对于顾客来说是很新奇的,这也免不了多咨询的现象,这样就要求酒店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有专业的讲解水平,能够把其内在的艺术内涵给予呈现。为了能够长期更好更大的发展,设计开发也要同时跟进,要求设计人员能够进行设计上的竞技或是后期的巧妙改造,才能更好的擦出设计创意的火花。
企业基础设施。视界风尚主题酒店缺乏系统的计划和设计方案,存在基础建设问题严重,盲目设计、不科学施工、资金链中断等原因,最终耗时一年半,耗资三千多万终于2008年11月底开业。但由于这种时尚设计型主题酒店带给顾客的全新感受,顾客个性需求的完美表达,使得开业三个月便基本达到了盈亏平衡,这也是当今酒店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三、中国主题酒店的竞争力思考
差异化战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体验的产品是构建主题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酒店业大环境不是特别景气的情况下,这家主题酒店却逆势而上,从这点可以看出,充分利用差异化战略,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可以媲美的相同产品或是同类型的替代产品;充分掌握了顾客个性需求的体验心理等都是让酒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主题酒店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差异化战略,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优势,从而带来高利润的回报率,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引来其追随者和效仿者。那么真正的主题酒店能够走多远,就成了问题。笔者认为,主题酒店可以从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一方面就是加强文化内涵的结合,文化是主题酒店的灵魂,只要抓住了其核心,围绕其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加强对主题酒店品牌的建设。
四、小结
主题酒店这样一个新兴的运营创新模式,要走的路还很长,从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来反观国内主题酒店的发展,通过波特价值链对服务业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和完善之处,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J].北京:饭店现代化,2005.9.
[2]肖晓.主题酒店创意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明,廖培.浅谈主题酒店及其体系建立―以京川宾馆、鹤翔山庄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4]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酒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2006.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 (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 (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在文化转型中产生,无论从学术的严格性上有着怎样的概念含混,但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却恰好最有利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转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最密切的文艺理论,要摆脱与自己的学术本性无本质关联的政治性,回归自已的学科本性,文艺美学的提出,确实名正言顺,文学的本性就是它的审美特征让文学理论从政治学回到美学正是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学科转型的主要轨迹,2001年教育部成立了两个文艺学重点基地,作为全国文艺学学科的带头单位,一是北京师范人学,一是山东人学,前者的文艺学理论,认为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后者名称就是文艺美学从1980至两个基地的建立,可以说,文学理论的学科转型在根本观念上己经完成。正因为在基本层面上的观念转型业己完成,在新基础上的学理建构才显得重要起来文艺美学不但作为一个学科在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建设中暴:露出了自己在学理上和概念上的矛盾性,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转型的潮去潮来中也越来越早现出自已在学理上和文化上悖论性先讲后一方而文艺美学的出现和成潮在于它突出了文学理论的本质,从文艺美学出发,使文学理论走上了自已的正路,山于文学在中国文化里从先秦以来和从现代性以来都是最重要和最中心的学问之一,文学的回归正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文艺美学也因这一功劳而声名人振但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转型的人背景中日新月异,电子传媒,文化工业,人众文化成了社会文化舞台上新的文化明星文学理论告别政治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已的政治高位,电子时代又使文学使去了印刷时代所具有的美学高位文艺美学使文学理论回归本位在文化转型的初期具有文化的先锋作用,但当文化转型在电子传媒和人众文化的进一步飞跃中,文学理论回归到文艺美学反而失去了自已的文化先锋功能文艺美学所突出的审美特性虽然是文艺的本质性的东西,但不是文学理论的全部审美突出了文学的本位,但文学又不是只有一个本位,文学是与整个社会/文化/历史相关联的,因此,文学不是只能从审美方而进行研究,还可以从其它相关方而,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等,进行研究但文艺美学这个名称不利于这种跨越本位的多学科研究,而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性又使其想继续扮演文化先锋,于是文艺美学的宣传者纷纷要把文艺美学变成具有文化先锋性的学科。胡经之(1989) ,钱中文(2001)、曾繁仁(2001) ,谭好哲(2001)等,都要求文艺美学而对实践,面向文化的多向性,实现交叉性和综合性。这样的言说,从文艺美学在学术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和学理逻辑来说,很是勉强,但从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功能来说,又一以贯之,非常逻辑.而且体现了文艺美学言说者对时代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敏锐,也符合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文学理论就F有的人文关怀。文艺美学从其产生起,就有二重功能,一是学科转型,一是文化先锋,因此,它既是一种学科建设,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前者必须要逻辑严格方能最后完成,后者往往因为含混而获,得现实的成功。从逻辑上说,文艺(文学)美学是文学理论的本位,文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又学心理学、大众文学、文学政治学……才是文学理论与其它领域的关联。一定要求文艺美学与其它领域关联,那么,它是坚决不与其它领域关联而升腾到审美的纯度,而以一种更高的境界与之关联,而不是直接的、感性的、具体地与之关联。一旦文艺美学要直接地具体地与其它领域关联,它都会变成不是文艺美学,不管它用不用文艺美学这一商标。再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学科动向,中国文艺学有三个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两个同时拥有重点基地的重点学科点,一方面标举“美学(审美)”商标,受学科逻辑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文化逻辑的推动,编织着新说。而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则在文化先锋这一逻辑的推动下决定告别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研究,其学术带头人金元浦说:“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学研究则发生了‘文化的转向’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发生的由中心到边缘的‘三级抛离’――走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规律的总体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与文艺研究正在迅速地走向社会、走向历史、走向文化。”[1]也就是,走向读图时代,走向人众文化,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20世纪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的趋势相反,文学的文化研究是‘走出文学自身’探索。”[2]从文化先锋的逻辑看,就可以理解今天的“文化研究”与过去的“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也可以文艺美学论者要超越自己的概念内涵去而向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从艺术酒店的经营思路上分析,跟传统酒店并无多大区别,跟度假主题、生态主题类似,只是种酒店特色,并没有改变传统酒店的经营业态,因为其营收主要来源还是客房出租、餐饮、会议及SDA等酒店延伸服务。于是有人感觉这种经营模式艺术得不够彻底,愿意探索更极致、更艺术化的业态,还愿意尝试把这样的业态拿去实施。
坐落于北京工人体育场的瑞居酒店,就是这样一家勇于吃螃蟹的先锋,它不仅把艺术品植入酒店空间,更把艺术经营的思路融入酒店经营,拓展出画廊+酒店的经营模式。具体地说,创办者希望把瑞居酒店塑造成一个24小时的画廊、
个可居住的画廊、
个体验式的画廊,并期望此模式做到画廊的营收超越酒店本身的营收,酒店本身反倒退居其次,变成画廊的配套设施。
至此,艺术革了酒店的命,最终主宰了酒店的灵魂。客观上,我们认为这不失为种好的经营方式,有点像把艺术业态嫁接到酒店业态之上,新苗的血液里混合了两种业态基因,至于能否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现在还只是探讨阶段,且有待时间去检验。
瑞居酒店位于北京工人体育场休闲文化区,玫红色的玻璃幕墙在京城老牌夜店MIX后,透出内秀或日闷骚的气质。步入酒店的旋转门,岛式的服务台占据了大堂的中心位置,漂亮的服务员虽冲你微笑,但室内琳琅满目的艺术设计还是会转移你的视线。感觉左侧更敞亮些,于是便迈步进入西餐厅。
西餐厅干净整洁,家具很是精致,只是建筑结构有些奇怪,空间中多处层叠,阳光透射进来粉红色的光影,神似女人们领口上折叠的花边。再抬头,便能看见各层客房门,也似罩上了一层粉红的轻纱,风姿绰约半遮面。为了揭开这层面纱,却意外探听到很多幕后。
概念的思维演变
按照瑞居的初创者张锐的构想。原打算把这里打造为个设计师酒店。他们邀请到国际知名的12位设计师,再搭配12位当代艺术家,每对组合设计出3~4套方案,共28间
瑞居画廊酒店客房,想以此为概念,打造顶级的设计酒店。屈从于现实的考量,这套方案未被实施,原因有两条。第一,设计与建造成本过高:第二,即使建成了,因为个性化强度太高,床、墙、软饰及配套设施均非统一标准,运营维护成本也过高。
当设计师酒店不能完全实现,牺牲了当初很多理想后,张锐不甘于建成平庸的作品。就希望能从设计的后续中体现价值,从以设计师为主,到设计师搭建个基本的舞台,由艺术家充分展示,变成艺术家酒店。如此调整后,感觉还是没有达到状态,因为仅只是艺术的呈现其实还是加大了运营的成本。
当思考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现实,画廊酒店的概念就浮出水面。画廊酒店把艺术品的经营和日常的酒店管理结合到一起,实现了相互补充。互为借鉴的双赢构想。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空间的设计具有挑战性,更在于人员结构的挑战。
画廊酒店三问
――问:有何优势?
首先,相对于画廊来说,我们是酒店。中国这几年画廊发展非常快,从形态上看,张锐认为进入了个误区,就是画廊越来越接近美术馆,都在做学术、都力求放大自己的空间。于是对艺术家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作品的尺寸会越来越大,受此影响,艺术品可购买的人数就越来越少也没用多少家庭可以承载那么大幅的作品。这样画廊的发展趋势,离我们日常的消费将越来越远。酒店的展示性则不同。从空间体量、展示效果上,都可以从家居上去考量人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每个客房理解为家庭的卧室,说明客房里展示的艺术品进入家居也是合适的。因此,酒店的艺术品展示更有利于日常消费。
此外,我们比般的画廊对客户资源的掌握要多,因为去画廊的人不定留下姓名,但住酒店定会留下资料,相当于有效建立了沟通渠道。当然,酒店还可提供流连的场所,客人逗留的机会也更多,更加利于销售。
其次,相对于酒店来说。我们是画廊。画廊酒店顺应了酒店的个性化、精品化、定制化潜在需求,特色明显。
二问:有何挑战?
主要挑战在于人才,既精通酒店管理,又擅长艺术管理的跨界人才太少了。人才难求的状态下,可能得用两套班子来管理。两套班子的协调就难免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谁主谁次等等。
三问:有何理想?
张锐希望画廊酒店能变成个艺术之家。能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聚集地。艺术热爱者的聚集地,国外旅客首选的下榻场所;成为艺术者工作的平台、社会交往和艺术交易的平台;成为体验艺术氛围、增加艺术交易的消费空间。
具体来说,来到这里,你就可以了解各种的艺术展讯。艺术家动态,客房里能接收到专业的艺术视频等等。
瑞居艺术计划
瑞居艺术计划是张锐跟策展人鲍栋聊天时,由鲍栋提出的概念。因为鲍栋认为展览和未来的画廊有延续性,所以作为艺术计划并阶段性推进才是合理的。首次实施是由瑞居酒店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联合策划,借瑞居酒店开幕之际正式推出的第季展览,今年4月瑞居又将与其他画廊合作推出第二季。第季邀请了四位策展人――鲍栋、郭晓彦、李振华及卢迎华共同策展,聚集将近70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植入瑞居酒店两万平方米的酒店空间,打造出当代艺术介入公共及私密生活空间的独特体验。酒店中的艺术品销售全部由唐人负责,瑞居像位场地提供方,双方进行销售分成。
空间是遗憾的艺术
骨子里,作为收藏家的张锐把瑞居酒店当成了自己的个装置艺术品,他让设计与艺术在他的导演下各自成为整个空间艺术品的部分。虽然酒店现今的室内设计与当代艺术很契合,但张锐坦言:“所有艺术,其实都是遗憾的艺术。”
本文开篇提到的大堂正中的服务岛,原本计划的是个像华尔街股票交易大厅四周有大屏幕、对别人产生关注的“艺术岛”,创造出种艺术交流的氛围,是
个艺术人员在此工作的环境。当客人进未时,面对的是与艺术相关的人,现在的形式感还是太像酒店了,给人提供的第视觉经验还是一个精致的酒店。这是张锐的遗憾。
有人说:“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说得还挺有艺术感,但在瑞居,这份艺术的氛围更具体,睡在哪里,都是睡在艺术的拥抱里。
酒店中的美学体验
当件艺术品从美术馆走入寻常空间,或许不是件困难或突兀的事。但是,如果大量而复杂的艺术品起被移植入某个都市消费场所又会是怎样的场面?作为有着艺术家
和画廊主人双重身份的郑林,评价瑞居艺术酒店的出现是次革命性的变革、是艺术与商业间的美妙的化学反应、亦是艺术走入百姓生活的积极尝试。
是怎样的契机促成了唐人画廊和瑞居的此次合作?
张锐是中国当代艺术很重要的收藏家,一直以来对当代艺术的支持不遗余力,从唐人画廊2006年未北京,我们之间就建立了特别深厚的关系。张锐通过唐人画廊收藏了一系列重要艺术家的装置与影像作品。这几年来张锐直将艺术酒店的项目作为他的工作重心,在艺术酒店实施的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刻他将此项目与计划委托给了我,面对这个筹备基建中的中国的第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酒店,我提前半年开始介入到酒店的形式概念与项目形态的思考中,并提出了“瑞居艺术计划”以及邀请郭晓彦、卢迎华、李振华、鲍栋四位策展人同时策划此项目的整体方案。
以一位艺术家和商人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大量艺术品进入酒店空间的意义有哪些?
这是当代艺术展览形式与环境的种革命性改变。直接将实验性的严肃艺术活动从博物馆、美术馆及画廊展厅引入了普通老百姓、社会属性的人都能接触到的酒店等生活环境中。艺术与酒店、空间与作品的对接产生了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普通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重新理解定位了实验性当代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酒店也通过艺术的项目、活动引发了国际范畴的关注并提升了酒店的专业品质。
您曾经谈到您认为挑选合适的策展人很重要,那么您在统筹时是如何考量被挑选的艺术品和空间的关系?
这是个需要短时间内完成的巨大的当代艺术项目,一两万平米的场地、七十多位艺术家作品的参与,必须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对接。所以我邀请了我觉得最适合此项目的优秀策展人。郭晓彦是前尤伦斯的总策展人,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副馆长兼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主任,已策划实施了无数的重要展览;卢迎华对艺术批评及艺术的实验性有其独特的看法,并在国际当代艺术范畴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她是去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五大评委之,也是下届光州双年展的策展人;李振华多年来致力于多媒体、影像艺术的研究,对国内外多媒体影像艺术家作了深入的了解并建立了系统的档案;鲍栋是年轻的策展人、批评家。与70、80后的艺术家起成长,对实验性当代艺术及年轻一代优秀艺术家的了解与把握。有了这四位重要策展人的参与,艺术家的挑选及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他们的工作,我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的充分信任及其它配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请推荐几家您认为有特色的艺术酒店
我印象比较深的艺术酒店,比如法国巴黎的杰罗姆・尚斯任艺术总监的皇家艾美酒店,这家在全球都有分店的酒店将艺术贯穿其中,并经常邀请艺术家参与其活动,这家酒店在上海、曼谷也有并在这几年都有频繁的艺术项目与活动;泰国清迈也有家规模较小但很有特点的艺术酒店,这家酒店邀请了二十多位重要的泰国艺术家每人一个房间,每位艺术家都将房间当成作品来完成,包括空间设计、家具以及所有的配件配饰,形成一个艺术家的完格。所以,每个房间从空间到内容以至风格完全不同,环境空间中的切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通过此次项目合作,有何启发?
艺术无处不在,好的艺术作品置身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更能焕发光芒。也更能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
仲松:独立艺术家,北京仲松建筑景观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代表作品《日晷》,五角场环岛大型景观等先后成为重要地标性设计。
谈谈你对瑞居艺术酒店的印象
酒店的类型有很多,最终的属性还是为顾客提供入住环境。不同需求的顾客,可以专门为了体验而入住,这也是精品酒店的核心理念――生活方式的打造。瑞居艺术酒店打造的是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它既有多数艺术酒店中环境的艺术化设计,还植入了画廊概念、艺术品、艺术交易等,这种方式让艺术品与人的生活更近。整体看来,瑞居艺术酒店的可视化效果是与它的定位动机一致的。是相映的。
瑞居艺术酒店中大量运用了艺术家们的不同类型作品,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酒店自身而言呢?
从表面上看,瑞居酒店由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呈现出艺术融入生活方式的结果。艺术家的作品参与了“实现”的过程,除了空间的美化,这些作品在这里可以成为商品,得到更好的呈现,获得更多机会,这种合作的方式是次很好的尝试。对于酒店而言,它抓住了当代艺术的特征,运用的艺术品范围更广体验性更好,比如些影像艺术、装置等,这些作品更容易影响人们的生活细节。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是需要尝试,需要市场,时间来验证的。画廊+酒店,这样的专属特色,会带为其未更多竞争力。
瑞居艺术酒店的出现,也许会带动一个新的艺术圈形成,你怎么认为?
有可能。这是个期望,或者由于瑞居的出现的,有更多的人会愿意这样设想。举个例子,比如798,我在上学的时候,美院雕塑系已经大量的使用798的厂房去做“活”。但那时的798还没有艺术家,我们也没有想过这里以后会因某个爆发点而成为
个艺术区。当然也有些地方是从开发时就定位为艺术型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时间也好,导向规划也好,最终实现的不理想。我认为
个圈子的形成不会取决于某个单体,还是取决于这个区域所带来的生活方式被人们认同。接纳。
作为艺术家与设计师,你认为艺术型酒店的设计可以是怎样的?换句话讲,如何来打造真正的艺术酒店?
艺术酒店,设计酒店,小型奢侈品度假酒店等,都属于具有个性化服务的精品酒店,不过是因参与的元素不同罢了。我个人认为要呈现种生活方式,需要多种元素未表现,其中包括艺术和设计。但如果我们把艺术生活方式化,那它要呈现的本体就是艺术,大多数人理解艺术品或艺术家可能是从比较狭义的范畴去看,如果把艺术的界限模糊化,它可以成为“泛艺术”的概念,所以酒店定位、设计的这个过程,这个结果,在某种意义上看就是艺术。
介绍几个你印象较深的艺术类酒店或精品酒店
酒店的核心资源能够发挥出未是很重要的,例如AMAN酒店,它的核心是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精神体验,以这种生活方式去引导顾客,告诉顾客这里是值得去感受的。还有Banyan Tree Hotels&Resorts。动机也基本与AMAN相同,但他照顾到的客户群更广泛。另外一些城市型的,以纯尖端文化为切入点的小型精品酒店也很有意思。
证大丽笙的艺术生意经
上海证大丽笙酒店可以说是国内最早将艺术植入酒店运营的酒店,在酒店内体验到的独特艺术氛围,为其博得艺术酒店的称谓,成为证大丽笙酒店最耀眼的名片。姚玲,市场公关总监。
证大丽笙是如何理解“艺术酒店”的概念?
让更多没有时间去画廊看展出的客人直接在酒店这个他们居停的环境里充分享受艺术世界的感染。或许会在商务客人们的出差机会中擦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证大丽笙如何围绕“艺术”开展经营的?
酒店从2009年7月以举办第一次艺术巡展以来,和不同国境的艺术家们尝试合作,至今已经成功策划了八场艺术巡展,受到了酒店宾客以及媒体朋友的好评。
如果只是把艺术品作为室内环境装饰的部分,我们就不会定期更换艺术品,和不同风格的艺术家碰撞出更多艺术创作的灵感。因为酒店大多数客人都是回头客,我们希望当他们再次入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焕然新的感觉,而不是成不变的艺术品挂在那边。
同城中,所谓的竞争者,或者能被称为“艺术酒店”的推荐。
喜玛拉雅酒店,我们同一个业主。
对于艺术酒店的前景是如何看待的?
这是一个趋势,因为现在的人们更注意精神层面,不再太在意哪个酒店的客房住得舒服。餐厅的食物更好吃,而是会谈论到哪个酒店的艺术品更漂亮,更有氛围,更有特点。
同城中,以上海为例,市场饱和度在哪?几家比较适合?差异性如何做出?
越来越多的酒店已经意识到,艺术品不再是酒店装饰的部分。后面两个问题是市场预测,我也不太好说。
关键词:交通工具设计;教学改革;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一、引言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多元化设计潮流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思想”、“高技派”、“绿色主义设计潮流”等众多设计思潮纷纷影响汽车造型设计。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百姓审美需求的提高、消费能力剧增与国外优秀设计人才的不断涌入等因素对中国本土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如今,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当代中国汽车工业逐渐向绿色环保与造型年轻化、运动化趋势发展;因此造型美观、比例协调、节能减排的“绿色汽车”已经成为民族汽车企业的名片,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则是代表。未来的中国汽车在新能源与新材料广泛运用的同时,受到多元化设计的影响,如“高技派”、“后现代主义”等,中国本土品牌的汽车造型将是具有个性化与科技感的。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中国的汽车品牌将逐渐形成完善的设计特征与符合国人审美的“中式家族基因”并得以保留与传承。未来的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将摆脱21世纪前后时期的山寨、设计粗糙、车身单薄的代名词,并形成一套系统的设计流程。在我国汽车发展的现状下,交通工具设计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学科方向,在广州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众多大专院校已经成为一个专业方向,交通工具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美学、工程学、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科,同时其又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实践与市场调研能力,如油泥模型的制作、汽车外观分析、汽车品牌分析等。因此,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此门交叉学科众多的课程教学就显得更加紧迫。对此门课程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与创新的探索,以寻求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在“源头创新”的解决办法。
二、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理论课程先行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学科方向,了解它的历史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后续的学习,因此在进行此课程理论教学的时候汽车设计史论于基本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汽车造型的发展分为几个发展时期,每个发展时期经历了几个造型阶段;汽车车身结构的重要性;汽车造型设计的先后顺序等。加之交通工具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学科,就更加需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充分了解这们课程的发展历史。对设计教育者来说,将“设计理论”与“动手实践”引入常规的以讲授为主的交通工具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了解历史开始提起学习的兴趣;从了解产品构造加深兴趣;可以从汽车发展百年来各式各样的汽车造型中产生设计的灵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创意和表现创意的过程中从视觉、触觉及心理去感受设计作品所表现的情趣,体验模型制作设计所带来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围绕培养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这一目标,对交通工具教学中加强“交通工具设计理论”的趣味案例引入,可以加强学生对交通工具设计创意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实践课程的具体改革方法
三维建模技术在设计艺术领域广泛应用以来,使产品设计经历了新的革命。如今几乎所有的设计产业都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计软件精细化的处理、快捷实用等特性,使建模渲染几乎成了产品设计师的标签,似乎懂一点设计软件,就能成为合格的产品设计师。但是实际上,设计作品过度依赖电脑制作、缺乏自我思考、设计手法形式化、图像素材雷同、僵化的机械意味导致了设计作品欠缺人情味,也就导致了设计作品严重缺乏创意,而创意和美学又是产品设计乃至交通工具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手绘能力;帮助学生选题;对差异化的知识背景实行“因材施教”等显得尤为重要。1.设计的选题来源与前期调研方式作为一门学科方向,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在国内外实施比较成功的一些大专院校或者设计学院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产—学—研”、“校企联合办学”、“工作室模式”等方式。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在学生的三、四年级阶段实施“工作室制度”的教学系统,以课题为主、课程为辅,以当地产业集群为基准,结合教师的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教学。交通工具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的设计课题通常来源于当地的产业集群。如,捷豹/路虎设计课题;广汽A级概念车设计;广汽电动城市MPV设计课题等等。这样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它能够使对学生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容易融入当地的产业。但是对于广大普通地区的大专院校来说,产业集群资源匮乏,设计的选题来源可以延伸到众多的大型设计大赛,本文3.3将说明。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旦课题确定后其前期调研至关重要,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是做好一项设计的基石。通过对一些大型车展的参观、街头拍照、网上搜集资料后,辅以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对产品级别进行细分、分析、横向比较、案例研究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后续的设计工作。2.对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化“因材施教”在国外优秀设计院校,工业设计大多属于工科专业,但是我国广大院校设计类专业普遍存在工科生与艺术生并存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这样只会导致大批学生产生厌学的后果。工科学生普遍文化成绩较高,具有理性思维、三维空间感强;艺术类学生则更感性、思维活跃。针对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很有必要。如,工科类学生的课题选择可以侧重于更加偏向于市场的“可实现创新性设计”、前期调研能更加深入研究,在后期的模型制作、效果图渲染更加真实、理性;而艺术类学生的选题可以更加开放,侧重于“创新性概念设计”或者“前瞻型概念设计”,在后期的模型制作、效果图渲染更加概念化。根据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化进行“因材施教”可以一定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3.“协同式创新”概念的引入“协同是创新”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概念设计这一部分。总所周知“概念设计”是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的重要一环,而交通工具概念设计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即:展望式概念设计与针对交通工具本身的前期创意概念。两者截然不同,前者偏向于大胆化、可能脱离当代社会的概念;而后者更为实用、能够及时量产。两者看似极端,但实际上还是有共通之处。即,设计的本质与设计的方式共通。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实践的方式一般会有几种情况:大部分学生所参加的设计竞赛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大赛所确定的主题通常希望在10年、50年能够引领生活,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没有系统的教学后逐渐走向了“空想式”的设计;在底特律、日内瓦等一些大型车展出现的概念汽车则是更加偏向于量产、能够引领汽车行业、接受观众评判的“引领式”的设计,而这样的设计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学生也更加认可。所以,根据以上可以将交通工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确定为由放到收的一种过程,以打通创想式概念设计与实用性概念设计之间的瓶颈。也就是课程初期让学生尽可能的头脑风暴、创想、展望;中期结合与交通工具设计相关的课程或者学科进行协同式的发展;后期经过协同式发展后逐渐冷静,形成更加理性、系统且具有艺术特征的设计方式。4.“模型制作”、“设计管理”等课程的衔接方法“协同式创新”概念的引入在教学中体现在与交通工具相关的课程或者学科进行协同式的发展,那么在一些先修课程或者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就可以进行拆分与整合。如《设计管理》课程中的设计流程、项目管理、设计评估等章节可以整合到交通工具设计课程并加以实践训练;《界面设计》课程的设计原则等内容与《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也可进行拆分融入到交通工具内饰设计整合讲授;《模型制作》课程作为一项实验课程必须与交通工具设计后期的方案制作衔接密切。通过前期的创想、展望;中期的相关课程协同式发展;后期的理性思考,制作模型从而达到了建构一个系统地、能够递进式启发学生发展、能达到科学训练的交通工具课程模块。将先修课程与实验课有效的拆分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的弊端。
四、结语
交通工具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知识基础与实践动手能力同等重要。理论知识教学先行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保障,趣味式的引入各种交通工具史与概念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因材施教”、“协同式创新”概念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的适应社会。总之,交通工具设计不管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方向其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摸索、研究出适合本国、具有特色的教育方式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交通工具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美]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郑刚强、王晨宇.交通工具概念设计“协同式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6).
[3]邓海山/潘子林.驰往未来-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教学实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4]刘建军、宋明亮.模型制作课程与交通工具设计课程衔接的教学方法研究[J].美术大观,2014.
[关键词]传统自然美学 环境保护论 当代环境美学 自然审美欣赏
[中图分类号]B83-0;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4-0015-13
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环境哲学家尤金・哈格洛夫在他关于美国环境信仰与态度的历史性研究中对这段历史做了详细阐述:在过去的三百年中,通过依靠艺术与科学的带动,自然环境的审美之维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因此,在哈格洛夫看来,审美欣赏在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对北美洲大多数壮美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存留工作中,审美欣赏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其他环境哲学家对哈格洛夫的这一评价也表示赞同。例如贝尔德・凯利考特就认为:
当我们面对一个地方,需要决定是对其保存、重建、修缮还是改为它用的时候,评判此地是否具有非凡美感的标准往往会导致做出天壤之别的决策。所以,对有效的保护政策与土地管理工作来说,一个令人信服的自然美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环境保护论来说,一个有效的自然审美价值观念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在其他环境思想家那里得到了共鸣与回应。内德・海丁格尔研究了环境美学对环境保护论的意义后总结道:“如果更加重视环境美学,环境伦理学将会获益匪浅。”
一、传统自然美学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自然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自然美学的发展历程做以下简要的回顾梳理。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关注传统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流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是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一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简单回顾大致的历史背景之后,我将依次对这两条发展线索进行反思与省察。
在西方,自然审美欣赏及其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在现代社会早期已经呈现繁荣趋势,尤其是在18世纪。18世纪之时,现代西方美学的奠基者们由于受到科学新发展及越来越多的经验主义倾向的影响,开始视自然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提出并完善了作为审美经验标志的无利害概念。根据一种标准的解释,在整个18世纪的进程中,这一一直延续至今并作为审美评判标准的无利害概念之所以被详尽阐释,是为了区别于日益增长的关联化及概念化的审美欣赏倾向。无利害的概念在18世纪末终于达到了理论发展的完善程度;与此同时,恰当的无利害审美体验不仅被用来区别于个体的、经济的经验,也同样排斥道德伦理的甚至认知性的经验。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无利害概念进行了经典性阐释,同样认为“自然美具有凌驾于艺术之上的优越性”。
一旦自然被视为审美经验的理想对象,自然审美经验就以无利害概念为基础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传统的优美,这一理念在欧洲传统风格的景观与园林中很容易找到。其次是崇高概念。在崇高的体验中,来自自然的威胁越多,例如山峰及荒野,就越能够被审美主体以无利害的视角审美地欣赏,而非简单地被主体惧怕或轻视。然而,对于自然欣赏来说,第三个模式即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较之优美和崇高更为重要,正是无利害的概念为其发展扫清了障碍。如画性历史研究的专家约翰・康荣如此概括三者之间的区别:优美的形式倾向于小巧和平滑,变化极为巧妙而细微,在色彩上精致而美丽;崇高的形式与之相反,是有力的、巨大的、紧张甚至令人恐惧且“不清晰”的;而如画性典型地处于崇高与优美之间,它所描绘的对象“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
(一)传统自然美学: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
正如康荣所指出的那样,如画性处于优美与崇高之间,因此在这三个模式中,如画性取得的成就是最卓越的。用康荣的话来说,它具有“复杂而古怪、多变而不规则、丰富而有力、富于生机活力“的巾问特征,所有这些特征看上去都恰当地契合了自然。此外,如画性的理念也植根于18世纪早期部分美学家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虽然自然是审美体验最恰当和重要的对象,但只有当所谓“大自然的作品”接近艺术品的时候,才更具有吸引力。的确,从字面上看,“如画性”意谓“像画一样”,因而,如画性的理念就促成了这样一种审美欣赏模式,即主体通过将自然分解成一幅幅的画卷、景致来欣赏、体验自然。这些风景是从主体的视角和位置出发并为满足主体欣赏的目的而生成的,体现的是艺术――尤其是风景画――所阐明的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起初出现在17世纪艺术家如克劳德・洛兰、塞尔维特・罗萨等人的作品中,后来在画家保罗・珊德拜的作品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表现。所以,尽管无利害概念将自然从主体剥离并使之客观化,但现在,如画性又重新使之穿上了主观的和艺术化的外衣,比如:潺潺流淌的小河穿过拱形桥,悬崖峭壁上伫立着破壁残垣的古老城堡。
18世纪后期,对自然的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达到鼎盛,它在威廉・吉尔平、尤维达尔・普赖斯及理查德・佩恩・奈特等人的作品中尤为流行,例如吉尔平著名的《三论:论如画性之美,论如画性旅行,论素描一样的景观》,又如普赖斯的《论如画性》及奈特用于阐述如画性的诗歌《风景》。那时候,在这些经典著作的影响下,如画性的理念为英国游客提供了一种主流审美理想,在湖区、苏格兰高地甚至是阿尔卑斯山等景点探求如画性的景观。此外,18世纪末期以后,如画性的理念又延续至19世纪,深刻地影响了自然审美欣赏。在北美,这一理念就激发了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及亨利・戴维・梭罗等人的创作灵感。如画性的理念所支配的审美体验模式也影响到了当时美国的风景画创作,例如托马斯・科尔及他的学生弗雷德里克・丘奇等人。至20世纪,如画性传统的影响在自然绘画及摄影作品中更是随处可见。此外,如画性传统在整个20世纪都持久地占据自然审美欣赏方式的主流地位。的确,这一审美欣赏模式一般均与日常旅游业活动相关联,在旅行手册、台历照片尤其是明信片的图片中,均可见到使用如画性的理念来审视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做法。
(二)传统自然美学: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
20世纪早期,正当如画性的理念持续统治自然审美欣赏模式之时,另外一种相关但不相同的自然欣赏模式在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理论的驱动下产生了。这就是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它由英国艺术批 评家罗杰・弗莱及极富盛名的克莱夫・贝尔界定并发展起来。据贝尔的阐述,形式主义基本上就是一种关乎艺术化自然的理论。他认为,使得一个客体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是此物的内在属性,是一个对线条、形状及色彩的动态融合,因而,艺术的审美欣赏就被限制在对其形式结构的欣赏上,这就是他所说的著名的“有意味的形式”。他的一段名言如下:
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需要随身携带的不是别的,仅仅是对形式与色彩的感觉……我们不需要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不需要关乎生活的一切知识及事务,不需要熟悉对于生活的情感……一件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性因素或许有害,或许无害;通常情况下,它与生活是毫不相关的。
贝尔大概是形式美最狂热的鼓吹者,他视形式美为审美体验最恰当与唯一的焦点,并认为这类美主要存在于艺术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之中。然而,根据形式主义理论,审美欣赏一般被理解为对任何独立欣赏对象形式结构的沉思。所以,即便是将审美兴趣几乎全部倾注于艺术之上的贝尔,也认为当景观被当作“一种纯粹的线条与色彩形式组合”来体验时就具有了审美价值。他如此表述这个论断:
我想像,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时地将物质客体看作一种纯粹的形式……我们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有谁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将景观视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呢?哪怕仅仅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不把景观视为田野和棉花地,而是感受景观的线条和色彩……有意而自觉地将其视为线条与色彩的融合体。
贝尔认为,我们应当“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景观。与如画性的景观欣赏传统相似,贝尔提出要像欣赏画中的景观一样欣赏风景;但是,这种风景画与如画性传统所推崇的绘画作品并不完全是一类。不难看出,贝尔的观点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例如保罗・塞尚――显然是贝尔最喜爱的画家――塞尚许多以圣维克多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都是形式主义地对待景观的经典代表,把自然再现为一系列形状、线条和色彩。纵观20世纪前半叶,众多艺术家与绘画流派都以不同方式发展了这一景观欣赏的形式主义传统。例如,美国艺术家乔治娅・欧姬芙就以其对山地景观流动而注重形式的描绘闻名;此外,加拿大七人画社的成员们虽然名气较小,但也致力于景观的形式主义画风创作,例如弗雷德里克,瓦尔利、弗兰克林・卡迈克尔及劳伦・哈里斯等。形式主义对美国自然摄影创作也有极大影响,著名的有爱德华,怀斯坦那形式格调鲜明的黑白色调作品,尤为著名的还有安塞尔・亚当斯。
虽然形式主义与如画性传统侧重强调不同的方面,并且以不同的艺术流派作为各自的模型,但它们在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方法上仍然有很多相同之处,因而可以共同组成所谓的传统自然美学。传统自然美学的总体方法将如画性审美欣赏的特征融合在一起,同时又鲜明地突出了形式主义所推崇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形式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可以说是如画性与形式主义的双重传统。在关于审美欣赏的流行观点中,这一传统突显并强调了这样一种审美倾向,即具有如画特质的景观更能打动人心、给人以震撼。例如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其粗糙的山体与清澈的水流相伴相生,虽对比强烈,却也互为补充。安塞尔・亚当斯的著名摄影作品《提顿人的斯内克河》(194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紧紧抓住形式的、如画性的美,体现了作为如画性与形式主义双重传统的传统自然审美理想。
直到上世纪中期,传统自然美学在自然审美欣赏、环境思想与活动的主流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被清楚地认识。最经典的例证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在《沙乡年鉴》(1949)与《环河》(1952)这两部著作中,利奥波德表达了他对自然审美欣赏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其基本观念继续影响着我们对于审美欣赏与环境保护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但是,虽然利奥波德承认了传统自然美学的重要性,他仍然对其在塑造所谓“乡村趣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担心:
个体对戏剧或油画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审美能力是有多样性差异的,而乡村趣味同样显示了这样一种多样性。有一些人(大多数人)自愿成群结队地来到“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在与瀑布、悬崖、湖泊的组合画卷中发现山脉的雄伟;与这一审美体验相比,堪萨斯的平原景观确实显得很沉闷无趣。
利奥波德对传统自然美学所持的保留态度具有开创意义,下一节我将仔细考察分析它之后所有对此问题表示关注的观点。然而,抛开他的保留态度姑且不论,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环境保护论中占据的主角地位是不容怀疑的。环境哲学家贝尔德・凯利考特认为,在考虑环境保护时,“美”比“责任”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然审美评价已经对美国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极大差异。我们之所以将国内部分地区保留起来作为国家的、州属的及郡县的公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为它们是美的。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竞技场上,自然美学的确比环境伦理学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被审美价值而不是被伦理价值所推动,被“美”而不是被“责任”所驱动。
二、问题所在
从上文引用的凯利考特的观点可以清楚看到,传统自然美学在北美洲环境保护论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北美洲丰富的国家及地区公园遗产与保护区之所以得到存留与保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看上去是美的,而这一现象无疑受到了传统自然美学审美欣赏立场和方法的影响。在世界其他地I)(也有许多类似现象。正如上文所总结的,起初传统自然美学与如画性景观欣赏传统紧密相连,之后在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得到扩展与补充。这两条自然审美欣赏的途径均对环境保护与保存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近些年来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有点消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存留感兴趣,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发现相关理论资源,足以支持使他们形成一套更加完备的环境保护议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传统自然美学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环境保护论者究竟发现了这一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有什么错误?
(一)问题一:传统自然美学的不足
在当代环境保护论看来,传统自然美学存在五点不足。简单来看,传统自然美学因存在以下五个问题而受到批评,分别是:人类中心主义、风景迷恋、肤浅、主观、道德缺失。下面我将对这五点不足依次进行讨论,通过引用最近详细阐述这些不足之处的理论观点,找出并强调这五个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