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开发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了巩固和扩大我县土地执法活动整改工作效果,继续保持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一切土地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全县用地的良好秩序。按照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土地督察局的文件(市政发〔〕10号)要求,结合我县土地执法实际,县政府决定,从即日起到3月底开展土地执法“春季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对国家土地督察局年第五次卫片执法检查发现的违法用地案件全部查处到位;
2、对全县动态巡查发现的年10月至年12月的违法用地案件全部查处到位;
3、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符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的违法用地项目,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加紧完善用地手续。
二、组织领导
土地执法“春季行动”由县土地执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纪检监察部门要把此项工作纳入效能监察范围,跟踪督办。公检法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快受理、快立案、快查处、快执行、快结案,确保该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工作安排
土地执法“春季行动”分三阶段进行:
1、宣传教育阶段。各乡镇安排部署土地执法春季行动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用地单位和基层村组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其依法用地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查处整改阶段。按照“既查事、又查人”、“处罚到位、追究责任到位”的要求,各乡镇对本区域内涉及的违法用地案件全面清理,逐宗审核,一案一策,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提出处理意见,确定查处和完善用地手续的名单,分类进行处理。这次行动,要以拆除为主要处罚手段,做到整改措施、处罚执行、处分处理三到位。同时,对处理到位可以补办用地手续的案件,特事特办,加紧完善用地手续,尽快使其合法化。
3、检查验收阶段。县土地执法领导小组对各乡镇土地执法春季行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做好市集中整治违法用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国家土地督察局迎检工作。
四、查处原则
1、坚持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实行县、乡镇、村组三级联动。
2、坚持以拆除为主要手段。除省、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可以补办手续外,其它违法用地项目原则上一律拆除。
3、坚持查事与查人并举,既要查事,也要查人。
4、坚持把打击违法与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在查处违法时保持当地社会稳定。
5、坚持把打击违法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扩大查处的社会效应。
6、坚持把查处违法与保障发展相结合,做到两抓两促两不误。
7、坚持把查处违法用地纳入效能监察范围,提高案件查处到位率。
五、工作要求
1、思想高度重视。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清开展土地执法“春季行动”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的重大举措,自觉承担起责任主体的职责,把土地执法“春季行动”作为第一季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务求实效。
2、注重统筹兼顾。要把整治行动与保持当前社会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能因工作不到位、方法简单而诱发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不稳定因素。
3、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将土地执法春季行动纳入第一季度宣传重点,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同时,县土地执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联合乡镇继续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关键词: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动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使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安全收到了威胁。因此,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该方案不仅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3.00hm2,其中用于开发改造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6.15hm2。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
2.1 建设地点在城区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点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且大多集中连片,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将建设区域与外界用围墙隔开,这样既可减小项目建设影响范围,也可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建设工期较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相对于火电厂、煤矿等建设项目工期较短。该改造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拟于2014年12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3总平面布局紧凑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使用土地集中,平面布局均位于施工围墙内,且地形平坦、布局紧凑而简单。该改造项目的平面布局主要有永久建筑区、道路广场区、园林绿化区、施工营造区和临时堆土转运场等,占地面积共计23.00hm2。
2.4挖填土石方量较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源于原有建筑物拆迁、地下室基坑开挖、道路管线埋设及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该改造项目总挖方量约274.30万m3,其中拆除房屋产生建筑垃圾37.50万m3,地下室基坑开挖土方235.10万m3,道路及管线工程开挖土方1.70万m3;总填方量约7.72万m3,其中:地下室内墙及顶板回填土方5.10万m3,管沟回填土方1.00万m3,场地绿化种植土1.62万m3(需外购);挖填平衡后,总弃方量268.20万m3,其中建筑垃圾37.50万m3,弃土230.70万m3。
2.5周边市政管网完善,不设废土(渣)场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一般位于市区,所以房地产项目一般不设弃土(渣)场,在需要排弃废土(渣)时,直接运至市政统一的合法渣土受纳场即可。该改造项目,施工用水、用电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可直接就近接用,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土方全部运至市政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堆放,运输车辆指定路线行驶,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定时洒水保湿等措施加以防护。
3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3.1 水土流失量小但影响大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使得降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水蚀较轻。与铁矿、火电厂等在野外施工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量较少。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市区,对市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影响大,因此需高度重视,认真防治。
3.2人为水土流失比例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水土流失,而非自然水土流失。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由于地下室基坑、道路管线的开挖与回填等造成的。
3.3 项目建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后,除永久建筑区外,其余全部绿化或者硬化,水土流失量减少,工程运行初期仅园林绿化区存在轻微水土流失。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4.1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以及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此,水保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垃圾单位换算
拆迁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提供,其数量单位为吨,为方便计量,需要将其转换为立方米。该改造项目拆迁工程将拆除旧房屋建筑面积52.42万m2,产生建筑垃圾约60.00万t(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砖混结构每平方米1.2t),折合体积约37.5万m3(建筑垃圾密度约为1.6)。
(2)土方量换算
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实方)计算,而水保监[2008]8号文要求各种土石方均应折算为自然方进行平衡。因此,在摘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土石方数据时,需及时了解是否采用了计价方的规则进行计量,若是则应进行相应换算。土石方的松实系数见表1。
摘要: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进行时会导致工程周围水土流失,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市容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了,在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基础上,就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动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使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安全收到了威胁。因此,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该方案不仅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3.00hm2,其中用于开发改造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6.15hm2。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
2.1 建设地点在城区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点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且大多集中连片,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将建设区域与外界用围墙隔开,这样既可减小项目建设影响范围,也可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建设工期较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相对于火电厂、煤矿等建设项目工期较短。该改造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拟于2014年12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3总平面布局紧凑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使用土地集中,平面布局均位于施工围墙内,且地形平坦、布局紧凑而简单。该改造项目的平面布局主要有永久建筑区、道路广场区、园林绿化区、施工营造区和临时堆土转运场等,占地面积共计23.00hm2。
2.4挖填土石方量较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源于原有建筑物拆迁、地下室基坑开挖、道路管线埋设及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该改造项目总挖方量约274.30万m3,其中拆除房屋产生建筑垃圾37.50万m3,地下室基坑开挖土方235.10万m3,道路及管线工程开挖土方1.70万m3;总填方量约7.72万m3,其中:地下室内墙及顶板回填土方5.10万m3,管沟回填土方1.00万m3,场地绿化种植土1.62万m3(需外购);挖填平衡后,总弃方量268.20万m3,其中建筑垃圾37.50万m3,弃土230.70万m3。
2.5周边市政管网完善,不设废土(渣)场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一般位于市区,所以房地产项目一般不设弃土(渣)场,在需要排弃废土(渣)时,直接运至市政统一的合法渣土受纳场即可。该改造项目,施工用水、用电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可直接就近接用,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土方全部运至市政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堆放,运输车辆指定路线行驶,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定时洒水保湿等措施加以防护。
3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3.1 水土流失量小但影响大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使得降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水蚀较轻。与铁矿、火电厂等在野外施工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量较少。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市区,对市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影响大,因此需高度重视,认真防治。
3.2人为水土流失比例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水土流失,而非自然水土流失。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由于地下室基坑、道路管线的开挖与回填等造成的。
3.3 项目建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后,除永久建筑区外,其余全部绿化或者硬化,水土流失量减少,工程运行初期仅园林绿化区存在轻微水土流失。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4.1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以及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此,水保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垃圾单位换算
拆迁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提供,其数量单位为吨,为方便计量,需要将其转换为立方米。该改造项目拆迁工程将拆除旧房屋建筑面积52.42万m2,产生建筑垃圾约60.00万t(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砖混结构每平方米1.2t),折合体积约37.5万m3(建筑垃圾密度约为1.6)。
关键词: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19-0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1]。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案例教学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2]。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经验的探索性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书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性、研究性及探索性学习[3]。然而,地方院校要长期、系统地开展案例教学,真正地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必须要开发丰富的教学案例予以支持。
一、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是由省级及以下地方政府行政拨付经费,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院校。在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地方院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比较短,受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依赖和干扰,地方院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术研究而脱离职业背景和社会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而忽视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导致了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工作更显滞后[4]。具体表现在:
(一)专项经费缺乏
由于案例编写是一项费时费力又费钱的工作,经费是阻碍案例开发的一大难题。相关统计显示,地方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仅为中央部属院校的50%,身份的差异使得地方院校办学资源捉襟见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投入也更加有限,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进行案例开发。
(二)师资力量薄弱
案例开发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或写作活动,它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要求案例开发者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仔细分析案例素材、深入研究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5]。然而,地方院校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学科专业平台水平不高,缺少名牌效应,较难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此外,地方院校专职教师大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投入案例开发的精力和时间十分有限,导致案例开发经验不足,不符合教学要求。
(三)原创案例有限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案例必须以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状况为背景进行开发。但由于企业数据信息属商业机密,大多数企业对案例开发认识不到位,不愿公开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导致案例开发缺乏一手数据信息,以致原创性本土案例数量有限。
二、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的途径
201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案例教学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的指导意见。作为地方院校,在坚定响应“案例教学”意见的前提下,需要重新审核、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模式,积极探索案例教学的融入机制和途径;同时,需要严格评估、把控教学案例的质量,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应从案例开发建设的角度保障案例教学的深入改革。
(一)拓宽经费渠道
案例开发是一项复杂、繁重、长期的工程,需要有持续的经费投入予以保障。地方院校应更新观念,拓宽渠道,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的稳定投入。
1.设立专项经费。学校首先应明确案例教学的重要性,适时将案例教学与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等教师利益相挂钩;其次,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单独设立专项基金,采取“先开发后立项”的方式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同时,通过专家评审机制对教学案例开发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以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
2.充分利用他项经费。学校可将案例开发作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申请资助并给予适当倾斜。在充分利用各级教改项目和课程建设经费的同时,组织专家对立项的案例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经费利用最优化。
3.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学校可通过“案例征集大赛”、案例研究机构“冠名”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案例采编单位的经费资助,以弥补案例开发经费的不足。
(二)组建精干队伍
案例开发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意义的研究工作。教学案例必须事先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既不能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能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实例,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结合一定的理论而编写的故事,通过与学生之间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单个教师基本上无法完成,可以组建一支由“一线教师、研究生、实践专家”组成的团队合作开发。
1.一线教师是骨干。为提高案例开发水平,应积极选派一线教师参加“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中国管理案例教学与开发培训班”、“中欧案例法培训――卓越的案例写作与教学”等案例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开发案例、使用案例的能力和效率。
2.研究生是助手。为提高案例开发效率,应积极鼓励研究生在一线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诸如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文字录入等技术性、操作性、事务性的工作,协助老师提升案例开发效率。
3.实践专家是评判。为提高案例开发质量,可聘请一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良好写作能力的专家共同参与。一方面,这些专家可根据自身实践经历亲自开发案例;另一方面,这些专家可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发的案例提出指导意见。
(三)突出本土特色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地方院校应充分依托与区域企事业单位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面开发具有丰富地域和行业色彩的本土案例并应用到教学,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素养更加符合区域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1.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地方院校服务社会多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形式来实现,通常是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将个别项目背景材料进一步整合后开发教学案例,那么这种案例既鲜活生动,又贴近现实[6],能够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
2.加强校企人员互访。地方院校可通过邀请业内专家进校、组织学校教师进厂等形式加强校企人员间的互访,优化信息的对接与分享。一方面,业内专家进校授课可提供针对性案例,充分挖掘案例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例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教师进厂可搜集适用性案例,多方积累优秀案例资源,为教学案例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才刚刚起步,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劣势。但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将迅速推动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教学案例开发的重视和投入,从而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1号,2013-03-29.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Z].教研[2015]1号,2015-05-7.
[3]周梅妮,张振威.高校案例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1-104.
[4]何晓聪.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SWTO分析与战略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8):93-96.
一、规划的编制
(一)指导思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以内涵挖潜为重点,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平,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任务: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方向,提出重点区域、工程和项目等,拟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主要内容:
1.分析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分析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潜力;
3.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任务;
4.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规模、布局、项目等;
5.分析评价土地开发整理的预期投资和效益;
6.提出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是制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和政策,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省、地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是提出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出本行政区域内补充耕地区域平衡的原则、方向和途径,确定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方向。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重点是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明确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的位置、范围、规模,作为确立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的依据。
(四)编制原则:
1.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3.内涵挖潜与外延开发相结合,以土地整理复垦为重点;
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6.切实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五)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跨行政区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由涉及区域的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一般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限一致,重点确定近期规划。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五年。
(六)编制程序:
1.准备工作:根据需要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落实编制经费,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等;
2.调查分析:在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现有资料,进行必要的核实与调查的基础上,对现状、潜力、投入和效益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明确存在的问题;
3.拟定规划方案: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土地资源状况,提出规划目标和任务,并结合资金投入和有关政策,综合平衡重点区域布局、重点工程和项目安排、相关规划指标分解等,拟定两个以上供选方案,经可行性论证和评价后,提出规划推荐方案;
4.协调论证:通过规划协调会、论证会等方式,主要就规划目标、重点区域布局、开发整理分区、重点工程安排、实施政策和措施等进行协调论证,县级规划还应征求公众意见;
5.规划评审和报批:通过有关专家参加的规划评审会,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根据规划评审意见修改和完善规划后,按照本意见要求报批。
规划编制、评审应当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本意见。
(七)规划成果:
1.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
2.规划图件:省级和地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一般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潜力分布图,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分布等规划图;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一般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潜力分布图,土地开发整理分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布等规划图。图件比例尺一般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一致。
3.规划附件:包括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及工作报告等。
上述成果包括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提交的文档、图件的电子数据。有条件的,应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
二、规划的审批
(八)审批权限:地方各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完成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
(九)审批程序:申请报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评审: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由负责编制该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规划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2.申报: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完善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由负责编制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审批。上报材料包括规划文本及说明、专题报告、规划图件。
3.审查:负责审批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对规划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4.批复:负责审批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审查结论,提出批准、原则批准的意见,并正式行文批复。
凡属批准的规划,负责审批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同步做好规划备案工作。凡属原则批准,但需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规划,负责编制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公布规划前应认真组织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规划报批准机关备案。
(十)审查标准:审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应当遵循下列标准:
1.充分体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统一的要求;
2.土地开发整理目标、方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可行;
3.土地开发整理部署和安排明确,指标分解和重点区域布局合理,工程、项目安排切合实际;
4.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分析和预期效益评价依据充分;
5.上下级规划之间以及相关规划之间协调、衔接较好;
6.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研究的内容符合有关要求;
7.规划图件内容全面,编绘方法正确,图面整洁清晰,符合制图要求;
8.规划采用的基础资料翔实可靠。
(十一)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批准后,编制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当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布。
(十二)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不得擅自修改。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因特殊情况需作局部调整的,由编制该规划的机关决定,并将调整方案报规划原批准机关备案;涉及规划主要目标、重点区域布局、重点工程和项目安排改变的,由编制该规划的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规划的机关批准。
三、规划的实施
(十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活动,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十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和检查验收,都必须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国家投资的重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原则上应当安排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中,并有利于重大工程的实施。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审查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进行审查。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这次全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调度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职责,督促施工单位抓紧完成年第一期91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施工任务,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土地开发项目后续产业发展,着力解决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刚才,县土地开发办副主任、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同志通报了年度第一期土地开发项目施工进度;县土地开发办副主任、县林业局副局长,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县畜牧局纪检员三位同志分别就土地开发项目后续利用的有关工作作了发言;县土地开发办主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同志通报了全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安排了下步工作,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务必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扎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解决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积累资金的需要,也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保证项目建设用地的需要。年初,地委、行署提出“全面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三年实现新增耕地50万亩”的目标要求,我县在完成年度1.2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年要完成土地开发整理5万亩的任务目标。尽管时间要求紧,任务非常艰巨,我们紧紧围绕这个任务目标,立足实际,严格要求,扎实开展了相关工作。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各种困难和矛盾也逐渐显现,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工作进展极不理想,甚至个别地方工作停滞不前。为了切实找准并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要站在发展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土地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注重质量,确保我县年度土地开发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储备足够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二、严格标准,强化措施,扎实抓好当前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各乡镇、县土地开发办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案》有关要求,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抓好当前的几项工作。
(一)要积极抓好项目施工管理。第一期土地开发项目本应在年2月上旬竣工,但现在才完成土地平整工程18045亩,还有相关的项目配套设施仍未启动,地区将于今年5月份来我县检查验收。如果不加强施工管理,加快工作进度,必将严重影响全区土地开发整理进程,甚至会拖全区后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按照施工管理程序和工程质量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实实在在地搞好项目管理,特别是示范项目和投资较大的项目,务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项目快速推进,确保第一期项目在今年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施工任务;对施工缓慢,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完成任务的,将取消相应的奖励。对施工单位来说,必须做好施工组织,加大设备、人员、资金的投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对因组织不力、投入不足造成工程不能如期完工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并将该施工单位列入我县国土工程的黑名单;同时,严禁对工程分包、卖标,会后我们要组织相关部门牵头查处。对监理单位,必须加大技术人员投入,由于项目点多、面广,要进一步加大监理力度,严格质量,严格进度,做好监理日志。
(二)要扎实抓好项目的后续利用工作。对第一期的91个项目和第二期由乡镇议标实施的69个项目,要及时落实后续利用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当前是实施林草及经果林种植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个季节,土地开发后续利用的种茶、种草和经果林等项目将受到严重影响。县农牧科技、林业、畜牧等部门和项目乡镇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土地开发后续利用的种茶、种草和经果林进度,确保后续产业发展与土地开发双赢;县政府督查室、县土地开发办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土地开发项目的后续利用,相关工作务必于4月10日前全面完成。
(三)要继续抓好项目的立项报批、规划设计审查修改及批复等工作。县土地开发办要对未立项的项目抓紧申报立项,认真仔细地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的审查,督促测量单位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详细修改,及时将修改文本按审批程序报送行署或县人民政府批复;项目规划设计批复后,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尽快启动项目招投标工作。
(四)要严格抓好项目资金管理。各乡镇,县财政、审计、农牧科技、林业、畜牧、土地开发办等单位要严格按照财经管理办法和《县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案》的有关规定,实行专人、专账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五)要全面抓好项目督促检查。按照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德府纪要〔〕42号)文件精神,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效能办、县土地开发办参与,深入全县20个乡镇对年度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整改,确保全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度、质量与效益。同时,对问题严重的,将在全县进行通报。
三、加强领导,认真履职,确保顺利完成土地开发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切实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全面完成。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要求、细化措施、强化监督,切实做到责任落实、措施有效、监督到位、质量保证;同时,要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完成。
(二)明确职责,全面履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责任。
1.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土地开发项目法人职责,制定辖区内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施细则,配备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土地开发项目点的跟踪管理;按照《县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案》要求,落实专项经费;负责纠纷调处和安全生产;负责督促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按时报送报表;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延期一天从县政府奖励乡镇的经费中扣发1000元;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土地开发项目的后续利用和后续管理工作;负责督促施工单位付清农民工工资,保证议标实施的项目按进度、质量拨付施工单位的工程款。
2.县林业、农牧科技、畜牧等部门负责抓紧采购经果林苗、茶苗、牧草等,主动与各乡镇和施工单位衔接,配合搞好技术指导、全程跟踪管理、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
3.县土地开发办公室负责协调各乡镇和县林业、农牧科技、畜牧等部门落实后续利用产业。一是协调县林业、农牧科技、畜牧等相关部门,抓紧采购经果林苗、茶苗、牧草。二是主动与乡镇人民政府和施工单位衔接,抢抓时机,发展后续利用产业。三是抓紧落实后续土地利用经费,及时拨到县林业、农牧科技、畜牧等部门账户,再由相关部门拨付给施工单位。四是组织技术力量对第一期正在实施的项目和第二期工程进行认真复核,不具备实施条件或编制项目与实际不符的,必须及时汇报,并按程序申请更改,由具体复核人员全程负责,否则,将由复核人员承担责任。五是负责抓好第二期和第三期土地开发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核查修改、规划设计立项批复、启动第二期和第三期土地开发项目招投标。
4.县财政部门负责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按时拨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进度款,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统计台账,对资金来源、去向以及工程进度和新增耕地利用情况做到一目了然,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提供有效数据。
5.县审计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审计工作,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6.测量规划设计、监理、工程施工等业务承包单位要认真履行合同的约定,切实履行责任,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按时完成土地开发工作任务。
一、项目管理规定
(一)国家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依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执行。
(二)省、市级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依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执行。
(三)县级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委托各乡镇政府作为业主单位,负责本乡镇辖区内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二、项目报批程序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各乡镇政府根据本乡镇实际选择造地条件优越的地块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并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规划设计。县国土资源局初步核实后,向县人民政府提出核实意见,经县政府同意后逐级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
三、项目单位工作职责
(一)项目批准立项后,各乡镇负责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协助项目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评审工作,并与乡镇政府签订委托协议书。
(二)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要成立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协调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协调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主要协调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
(三)各乡镇政府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依法依规招标确定。项目施工单位正式招标前,招标人应向媒体招标文件和招标公告。
(四)各乡镇人民政府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
(五)项目开工前,乡镇政府应将项目涉及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公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新增耕地面积、建设工期、土地权属状况、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监理单位等。公告后,群众对项目公告内容不清楚的,由乡镇政府或项目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六)项目开工前,乡镇政府要严格督促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备案。施工计划应严格按项目批准文件规定的工期安排,进度计划应明确每月工程量。项目开工后,乡镇政府要严格督促建设单位按进度计划、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督促监理单位每月以报表形式将工程进度、质量情况报送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报送时间为每月最后一天。
(七)项目实施中,乡镇政府应在每月5日前组织监理、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对施工单位上月完成的工程进行检查。对符合工程质量的工程予以认定,并形成书面报告。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工程出具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检查报告应有业主、监理、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三方负责人签名。
项目实施中,建设单位发现项目规划设计有不合理的,应及时向工作协调小组反馈意见,由工作协调小组向设计单位反映实际情况。设计单位负责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需进行设计变更的,由业主、监理、项目承担单位三方同意,并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
四、项目资金拨付
严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资金拨付:
(一)国家级项目资金拨付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执行。
(二)省、市造地增粮项目资金拨付按《*省省级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资金管理办法》文件执行。
(三)县级项目资金从县财政专项资金(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土地出让金)中支出,项目资金分二次拨付。项目全面竣工并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后,由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按工程款总额的95%进行第一次拨付;工程验收合格并耕种一年后,项目新增耕地未产生撂荒,并初见效益,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将剩余5%管护费进行第二次拨付。
关键字:土地开发;工程测绘;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概述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土地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指在一定区域中,通过总体规划以及转向规划和城市规划等,以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作为用途和目标确定的基础,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法律技术手段以及经济和行政技术手段改造、整治以及调查和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产出率的过程,从而有效改善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生活条件。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并且周期长,复杂度较高。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内容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会受到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环境变化的直接影响。
当前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内容较为集中,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用地结构的调整;其次是对土地的平整,其主是以土地集约利用率的提高作为主要目的;再次,则是建设林网、沟渠以及道路,从而方便该区域中土地的使用;第四,则是对分散化的农村居民点进行集中归并;第五,对废弃用地予以恢复,从而有效提高利用率;第六,通过地界地划定,对区域土地的权属予以确定;最后则是以生态环境作为基础,以保护改善环境作为前提,通过适度地开发储备农业土地资源。
二、土地开发整理中工程测绘的特点
在土地的开发整理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前期决策的阶段,这一阶段对数据精度要求非常的高,而对数据反映的内容要求最为全面的就是工程设计的部门。因为其牵涉到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概预算的准确编制,能够为各个方提供合理准确的投资计算,对项目方案的经济性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以下是以该阶段为重点来分析测量的特点。
1、特征点的测量不可少。一般的地形测量中,通常是先整体然后局部式的测量。为追求较高的效率,一般是绘成网格式测量,依据不同的比例要求来布置高程的测点,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展开。测量预选绘定的点,其他的点大多采用内插方式。在成图以后,根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点和点之间的变化必须是平缓的,不能有较大的起伏。但在实际中这种情况很少,所以为了追求更高的精度,往往采取的措施是绘密网格。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用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特征点,不事先画定网格。特征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例如坡顶与边坎边,实施复垦的测量特征点非常重要。
2、坎上坎下均应量测。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坎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测,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坎高。特别对缓坡坎,注明坎位置和坎高。这点尤为重要,因为直接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3、细部测量注记。所谓的细部测量注记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树木、房屋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坟的位置与面积,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特别是对拆村并点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设计方案的选择。
三、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
对土地的开发整理是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的重要基础,而通过测绘可以将土地的不同状况以及所具有的内容予以反映,而在土地开发整理的整个过程中,由于阶段不同,工作内容性质也具有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的内容以及方式也不同。这里可以对测绘工作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地籍测绘以及工程测绘,下面便针对这两种测绘进行详细的研究,阐述二者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状况和其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1、前期和后期阶段是测绘工作的重点阶段
土地的开发和整理中,虽然始终都会利用到地籍测绘工作,但是,由于地籍测绘的主要性能,决定了其多用于前期阶段以及后期阶段。地籍测绘能够依照土地特点,针对一些规则性较差的土地界线进行取值,通过这项工作能够对土地进行有效的规划,对前期的工作予以详细的地籍测量,以此得到详细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方便图纸的绘制。在这一基础上,补测和补充调查工作则是通过地籍图的使用进行的,因此就需要土地所用者或者使用者才遇到测量活动中,这也是为了避免后期不会因土地问题而造成纠纷。所以后期的土地测绘需要详细的地籍测绘作为基础,这也是保证使用者以及开发者的合法权益重要基础。
2、决策设计阶段
前期阶段中测绘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前期主要为设计阶段以及决策阶段,所以对于地形地貌需要予以全面地掌握,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旧城的改造以及人口的流动状况,并对损失进行详细的评估,只有在全面分析预测整体项目,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项目可行性,并设计计划工程的开展,从而对项目予以准确的预算,保证项目开展后能够有效协调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另外土地的开发整理并不是一项单独的工作,在规划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关部门,将不同属性的数据以及信息提供给工程设计部门以及环境管理部门,另外城市规划部门也需要土地开发整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以此保证决策以及反应能够科学准确。
3、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中,测绘工作主要起到了控制作用。随着项目成熟度的增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项目监督控制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均需要可靠的数据供给作为基础。而这一阶段的控制以及协调随着开发整理工作发展成熟,均能够通过工程监理予以完成,而施工单位则需要依照专业的测绘数据所提供的测绘成果在该阶段中,对审批方案予以设计,从而达到测控工程施工即可。
4、竣工验收中的作用
土地开发整理的整个阶段都会涉及到测绘数据,即便工程以及竣工仍旧需要其作为验收基础数据。在工程队验收阶段,整个工程项目都需要测绘数据予以反应,工程竣工后,项目管理各部门会将工程测量结果作为管理资料予以存档管理,同中期阶段相比,在这一阶段只有测量结果精度达到标准要求,才能够使得验收顺利进行,才能够保证工程得到预期的收益。
三、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为规划项目初期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的支持,成为土地开发规划的基础信息,有效的保证经济、资源、环境及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与共享。理想的测绘成果应该具有这些要素,从而组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巨大的投资,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套精确的、详细的工程项目测绘成果,一定要具有现实性,能够充分反映开发区域内的现状,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准确的效益分析、投资的合理计算以及预算的精确计算等。
3、还要保证开发整理过程的规范工程行为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规范就是各种施工验收规范,而这些规范所执行的先决条件是有科学可行的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详实,能反映出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精细的测绘工作必然会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却不是越详细越好,因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测绘的费用。所以在测绘的时候要本着总费用最小的原则。因此,依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可以知道在起伏上变化少且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要求 1:2000就可以符合各方的要求;而起伏变化多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其次就是要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标高等,沟与地窑等量注面积和比高;此外,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成图进行规范标准,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以利于科学化的决策,保障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4、规范成图标准,构件统一平台。将测绘中所有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提高共享水平,令信息的传输和利用效率更高,使用者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获取由专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决策者也可以更加爱直观、准确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保证工程项目进度的推进,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宏.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程测绘应用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2]牛珂. 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7).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设计
进行土地整理的途中,使用好的农田水利设计,强化其建设,科学对农田灌溉系统进行规划和使用,能够增加农产品的产出率,让土地开发整理成为一个利民之举。本文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分析。
1土地开发整理实例
本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包括了3个相邻村落的整理工作,整理面积有54.12hm2,并且整理进行过程中,沿途都有村道,交通比较便利。本项整理工作,主要考虑渠道设计对整理工作的影响。整理工作范围内,地下水径流分布广发,且自北向南流动,水位在地下45~75m,进行地下水抽取时,水位以0.7m/h的速度下降,并且通过采集,发现现有机井的平均出水量是74m³/h,这种水利条件,非常适合作为村名平常的日用水,以及进行农田的灌溉。对上诉渠道,在实际土地开发整理途中,做好渠道的设计,保证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农田水利的设计和实施都满足实际,且利于本土居民的生活。
2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途中农田水利设计实施方案
2.1农田灌溉渠道规划。本次土地开发整理途中,所管灌范围内的水的来源来自地下,渠灌水在渠灌范围内的水源中占了绝大部分,其余则使用地下水;对于并未废除但是使用过或者新建的机井,尽量安排在道路边上,这样在进行管理和耕作的时候都会很方便。灌溉的渠道是多样的,以U形渠和矩形渠为主。U形渠在使用中的优点是输水能力强,也能达到比较好的节水和防渗漏的作用,其缺点在于,U形渠需要较高的技术才能施工;而矩形渠,其优点是可以节省土地的占用率,缺点是它需要有比别的渠道都更好的渠道材质,这就导致它的造价相对高。而在U形渠的设计中,其型号也有差异,且每种型号对应不同的厚度。所以,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途中,对农田水利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全面地考虑所在范围内的各种因素,这样有利于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灌溉渠道的选择。2.2渠道防渗漏设计。本项农田水利设计过程中,进行渠道防渗漏设计方面,可以做一个防水层来到达防渗漏的目的。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可以按照相关机构对此方面的规范,同时要密切关注本地的生态环境,还要考虑到灌区规模影响,达到全面分析农田水利方案的可行性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最后怎么设计,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综合考虑,以使所设计出来的灌溉渠道能够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在渠道防渗漏的设计中,可考虑使用苇席、麻布、油毡上涂沥青做成对应的卷材,在进行渠道的接缝使用沥青黏结,这样可以到达很好得渠道防渗漏的效果,延长渠道的使用周期。另外,在防渗漏设计中,可以加上冻胀变形缝。在进行渠道防渗漏管理过程中,考虑更改其中土壤的透水性能,或者在其上加上一层防渗层,成本低,但管理养护非常方便。需要格外指出的是,施工的材料必须没有杂质,并且得到合理的搅拌;同时,在完成施工后,一定要铺设好防晒网,保护好渠道。2.3渠道排水设计。进行农田水利设计,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如喷灌、微灌以及浸润灌等等,这些都要考虑进去。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途中,使用什么样的灌溉方式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情况,包括农田位于整理范围的哪个部位、水源、农田所处的地形地貌、其土质如何和这片农田采取什么样的耕作方式等等,都需实地全面地考查之后纳入设计考虑范畴。按照开发整理范围内的地形地块条件,及农作物的种植方向等,按每个机井来布置,将管布网设计成“圭”、“L”的形状,干管走向和地块宽度方向一致。进行农田水利设计,应该考虑灌溉设计,以使农田水利的排水设计到达最优,也能充分发挥其防涝、防渍的功能,在预防农田土地盐碱化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要按区域,对相应的环境做出不同的、切合实际的排水设计。同时,要在排水设计中,像沟渠、泵站以及水闸等相互交叉的排水设计,务必要综合考虑,防止在灾害来临之时,农田也受到殃及。排水只要排地表地下水和盐碱水等,那么就要根据不同的水使用不同的排水设计,以达到最好的排水效果。2.4如何保持渠道水土。对这次土地开发整理进行农田水利设计途中,进行实地考查,可按设计的要求,动态地灌溉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当地水土流失的特点,找出其流失的动态成分,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合实际,达到很好地保持水土的作用。在考查中观察到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要做好其固水措施,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土壤中养分的流失,进而改善土地盐碱化的问题。导致农田水土流失最关键的要素是土地沙漠化,所以,在保证农田水体安全的条件下,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土地沙漠化,从而减少它对地表农田的损害。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地开发整理范围内的水资源的供给。进行设计输水的管道线路是,要考虑供水的安全,尽可能达到成本低、容易施工养护,占用农田面积小等要求。另外,可以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使用国槐在田间小路的两边各形成一排防护林带。
所以,在进行农田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利设计途中,可以建立农田防护林;可以按照农田路段现有的地形地貌,同时,考虑其受损的土地和植物的面积,选择最适宜的水利设施,安排科学的灌溉方式,充分优质得完成对本地水土保持的水利设计,有助于降低水分不足的农田土地沙漠化的范围。
3结论
如上陈述,在土地开发整理途中,加强和优化对农田水利的设计,不但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很好地处理土地开发整理途中的灌溉和排水等难题,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同时,还能提高农田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作者:涂丹 单位:江西地源土地房地产评估规划测绘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胥欢,雒天鹏.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14.
[2]郭细松.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12):161-162.
关键词:测绘技术;土地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一、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
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地籍图,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修测后编绘的。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甚至是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优劣判断、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协调,作出最准确的反应。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提供数据给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监督控制部门如城管部门、水利部门等。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制度的日渐成熟,这项控制及协调工作可由统一的工程监理部门代替完成。二是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只要根据专业测绘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测控即可。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土地开发整理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下面以该阶段为重点分析测量的特点。
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坎上坎下均测。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细部测量注明。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2)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3)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二、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依据和支持条件就是资源、环境、经济、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理想的测绘成果上应该附加这些要素,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