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第1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

我们不妨从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架构来看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地位(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完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规律与原理的认识(必修1),再完成对人文地理事象分布及其成因、原理的理解(必修2),在已经掌握自然地理规律和人文地理基本原理以后,最终进入对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必修3)的学习。教材以案例的形式将地理知识与原理及其应用鲜活地呈现出来,力图通过三册必修本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部分教学内容放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章节,是对整个高中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与提升,并为后面人文地理部分的学习作出铺垫与延伸,使之担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诉说地理知识如何零散、琐碎,缺乏一个知识的框架体系,只能强记硬背,而且就算背下来了,后面的应用也是个大问题,有时候用同样一句话回答同一类问题,用在这道题是合适的,用在那道题却不对了。出现学生所说的这种情况,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关键是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思维的理解与应用出了问题,而且学生没能理解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在思考同一类问题时没能结合到具体的区域中去处理。比如“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亚马孙河与塔里木河的情况就差别巨大,只有兼顾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对它们作出准确分析,即必须先落实两条河流所在的具体区域,然后再运用整体性原理去思考。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将不再是零碎、枯燥而难以把握的。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学习内容并不算艰深,理解起来也不难,因为会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来帮助说明。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的推进与应用,落实在教学中,便是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自然地理环境向人文地理环境顺利推进,这是有关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维呢?以下是部分参考案例。

(一)在河流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如果将河流的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看成“果”,影响特征形成的因素便是“因”,此时可将有关河流问题的因果知识构建为如图2的整体知识框架。

(二)在人文地理区位分析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人文地理大体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六大区位问题,其全面分析方法离不开图3所示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左侧要素为自然因素,右侧要素为人文因素)。

(三)在环境问题上的整体性思维体系。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而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中资源的过度采掘、开发,或者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有害废弃物而引发或诱发的。因此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从图4切入,比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等。

……

三、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地理高考中的地位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会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放在重要位置。试题考查时又分为显性考查和隐性考查。

(一)整体性原理在自然地理题型中的显性考查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涵义包括:①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构成一个整体;②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力求保持协调一致;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④某一区域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⑤每个地理要素除了具有独特功能外,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题例一】(2009年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

2.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题例二】(2010年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略。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题例三】(2010年海南卷地理)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以上3个题例重点考查整体性涵义中的生产与平衡功能。

(二)整体性原理在人文地理题型中的隐性考查

【题例四】(2011全国文综)39.分析图中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8分)

答案:(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3)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本题例的第(2)题是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要素对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有深刻影响。人文地理区位的自然条件分析必须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如图甲所示。第(3)题则是一道对人文地理区位原理的深刻考查,要求考生必须扣住题干中的“军马场”切入答题,难度较高。深入分析考题答案,得出其思考切入点是从该区域的特殊位置去分析。如图乙所示,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是环境各要素特征的先决影响因素,各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军马场”的特殊区位,解答本题的思考离不开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四、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培养现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在地理素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形成的基本载体。课标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地理知识既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与思维在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中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

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南,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使学生争做21世纪合格的祖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职责。今天的学子就是明天祖国与世界建设的参与者甚或是决策者。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通过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地理整体性思维扎根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学到受用一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初步具备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第2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求采用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包括景观图),这体现了课标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合理选择。第二,能力要求是“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去感悟和探究规律。第三,知识目标是学生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掌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实质是对前面第二至四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在空间上所表现的差异性和规律性的归纳和总结,进一步从圈层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机理和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性特征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空间差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教材称之为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节从三个维度(纬度方向、经度方向和垂直方向)讲述了地域分异规律,教材把这三种规律分别描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其他两个规律放在下一课时。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推导。

教学难点:学生对调查、搜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表达,陆地自然景观差异性产生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推导。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首先,在课前一周,教师选取我国南北四省份(学生所在地湖南省蓝山县以及海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将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各组学生通过网上查找、实地调研等方式分别获取四省份的自然环境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将资料制作成课件和海报。

其次,以蓝山县的自然环境景观图片和旅游剪辑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探究欲望,然后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课件和海报,通过合作讨论、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初步形成我国自然景观存在南北分异规律的观念。

最后,通过引入课本上的世界自然带分布图,选择亚洲作为案例,学生探究讨论亚洲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的差异性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最终得出全球范围内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整个设计过程体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认识局部到认识整体的认知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教师展示蓝山县自然景观旅游海报并配乐展示多媒体素材──蓝山县旅游宣传报道剪辑。

过渡:通过以上的欣赏我们初步了解了蓝山县的自然景观,那么蓝山县还有哪些自然景观呢?这些自然景观又有哪些特点?下面有请蓝山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

蓝山组:(展示课件)。

蓝山组中心发言人:讲解课件上展示的植被的特点及植被生长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地理环境条件。

教师:各组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蓝山县的自然环境景观还有哪些特点。

各组代表发言:(略)

教师点评:蓝山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1800 mm左右,地势以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种类丰富,树叶宽大,红壤分布广泛,土壤呈酸性。

教师:那么为什么蓝山县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叶子宽大?

蓝山组发言:(略)

各组补充:(略)

教师小结:主要受气候、土地等条件的影响。

承转:大家继续思考,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景观是不是都一样呢?

学生齐声:不一样。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的差异?首先,有请海南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海南省的景观。

海南组:(展示课件),其余组员在教室粘贴海南省自然环境景观海报,组内的中心发言人解释课件上展示的海南省地理环境景观的特点。

讨论:(根据海南组展示的课件和海报,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分小组讨论)海南省地理环境景观的特点及产生这种特点的成因。

教师点评:非常好,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为热带季雨林、树干粗壮高大、树冠硕宽、枝繁叶茂,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动植物种类繁多,一年多熟。

承转: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南方两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那么我国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又具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有请河北组的同学。

河北组:(展示课件),粘贴海报。中心发言人做情况介绍。

(为节省时间,不要求学生单独讨论河北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成因)。

教师:接下来有请黑龙江省组同学展示成果。

黑龙江省:(展示课件)粘贴海报。中心发言人做情况介绍。

讨论:这次分两大组讨论,蓝山组和黑龙江组作为第一大组,讨论河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特点及成因,海南组和河北组作为第二大组,讨论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特点及成因。

代表发言:首先,第一大组代表发言(略),河北组成员作补充,(略);然后,第二大组代表发言(略),黑龙江组成员作补充(略)。

教师点评:通过大家的讨论,这次大家基本上能完整地得出河北省和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成因。

教师小结:河北省和黑龙江省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河北省属暖温带,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气候的差异导致两省植被和土壤不同,河北省以黄土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黑龙江省以黑土为主,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

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水分差异―气候差异―植被、土壤差异―陆地植被带差异―赤道向两极地带性的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形成)。

教师点评:非常好(鼓掌),通过大家一系列的探究得出了我国自然景观呈现由南往北变化的规律,其实,我们通常把这种变化规律称之为纬度地带性。

承转:(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照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自然地理景观在纬度方向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那么这种纬度地带性是否会延续到赤道或两极?以亚洲为例,请同学们找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主要自然带,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讨论:(小组内讨论,中心发言人就讨论结果做记录)。

学生代表:根据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可以看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向两极主要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这说明自然景观的纬度变化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还延伸至赤道和两极,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热量的差异,规律表现为东西方向上呈带状分布,南北方向类型更替。

第3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音乐地理学;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为了满足当代社会的思想和需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逐渐建立起“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的线索[1],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设计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2],增强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内所发生的音乐文化事象,主要研究音乐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的联系,在思想和内容上也紧扣人地关系,与高中区域地理课程内容的主要思想基本一致。因此,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音乐地理学是值得研究的新方向。

一、音乐地理学及研究方法

(一)音乐地理学

音乐地理学,是研究音乐地域系统的学科。通过分析“人—音—地”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音乐的地域分布规律、历史演化过程和地域传播途径。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侧面来反映人文地理环境,而人文地理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地理环境。因此,音乐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来研究音乐的分布、演化和传播。英国民族音乐学家斯托克斯认为:“地域是社会活动具体的地理背景,其中,音乐事件展示了地域内涵,反过来,通过音乐也可以构筑地域,涉及差异和社会界限。人们可以用音乐来为自己定位,从音乐中认识自身所拥有的身份标识和自我[3]。”

(二)研究方法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空间范围不同的地理位置、地貌特性、天象气候等所构成的地理环境对众多面貌各异的传统文化其形成、传播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4]。可见,一定区域内“人—音—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探讨“人—音—地”三者的相互关系就应该成为音乐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5]。

二、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通过对诸如“神童”或“天才”等特定人群在内的大量调查分析,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并论述了多元智力理论[6]。该理论提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成至少七个范畴: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可见,音乐智能是人与生俱来的,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来辅助教学。

(二)生成调性音乐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杰肯道夫在1983年提出了“生成调性音乐理论”。他认为,人对音乐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7],并且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先于对语言的感知[8]。因此,如果将音乐与地理教学相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

三、以高中区域地理为例的应用

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学的思路大多是按“区域区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次序来进行教学。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教学思路:首先确定某一区域的区位,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其次由这些位置进一步讨论该区位下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最后通过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进一步分析这种自然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这种教学思路的逻辑性很强,能够使学生培养起一种分析区域地理的思维方式。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每一个地理区域的教学都是用这样的思路进行讲解,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发学生的兴趣,一些教师选择用音乐导入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或是恰如其分地点缀几句歌词,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智慧,加深理解,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9],但是总体的教学思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实,除了巧妙地导入音乐来辅助课堂教学,在高中区域地理部分的教学中,还可以利用音乐地理学进行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思维智力发展[10]。因此,在区域地理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某区域的特色音乐来导入,以该音乐作为探究区域地理的切入点,通过音乐的特点来分析该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再由人文地理环境演绎推理该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最终可以用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来解释该区域的音乐特色,达到教学目的。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中,要求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了解西北区为例,教师可以用陕北民歌导入本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讨论陕北民歌的特点。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在曲调上多形成了悠扬高亢、粗犷奔放的特点,是因为信天游是户外的山野之歌,环境空阔,行路歇脚开口即唱,又不受劳动动作的限制,是陕北庄稼人及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传达内心情绪和思想的音乐[11]。根据信天游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信天游会形成“悠扬高亢、粗犷奔放”的特点,联系陕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得知,陕北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大部分地表被黄土覆盖,沟壑纵横,非常破碎,所以高亢悠扬的歌声才能克服地形阻隔,达到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信天游音乐风格的形成与陕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思路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区位的理解,因此,这种“人—音—地”的思路除了适用于音乐地理学,同样也可以应用于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综上所述,将音乐地理学中的“人—音—地”的研究方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可行的。由于音乐具有地理性的特点,将音乐地理学融入到区域地理教学中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完善高中区域地理的系统性。自然地理环境为音乐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文地理环境为音乐提供了精神基础[12],这使得音乐地理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成为了连接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纽带。恰当地将音乐地理学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理解,提高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文新.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STOKESM.Ethnicity,identityandMusic:themusicalconstructionofplace[M].Berg:UniversityofChicago,1994.

[4]郭璨.疏方异俗歌哭不同:浅析传统音乐中的音乐地理学研究[J].科教文汇,2008(11):197-198.

[5]薛艺兵.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地理学方法新探[J].中央音乐学院报,2008(1):83-88.

[6]秦俊龙.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解读下的中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与实践思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7]廖建平.从歌曲的强弱拍看英语语音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4):51-54.

[8]柳英华,江晔.音乐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地理教学,2005(8):15-18.

[9]赵守拙.音乐辅助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136-137.

[10]李明.音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49-50.

[11]张天,张馨.自然地理对音乐的影响:以浙江、陕西两省为例[J].艺术教育,2013(4):102-103.

第4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一、教学情境设置应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科价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效课堂。

笔者在开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观摩时,由于当时正值2011年初冬,那几天强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笔者在课堂教学前设置了如下问题:“近几天由于强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同学们感受到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感受到了”。笔者趁势追问:“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对我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请举例说明。”由于笔者所提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甚感兴趣,所以很快学生就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植物落叶”“河流结冰”“土壤坚硬”等等。对此,笔者及时总结:“由于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对我们身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要素的变化导致了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样自然引入新课,学生急于学习新课内容,从而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时要注重把贴近生活的地理素材、社会生活热点等“拉近”到学生身边,这样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也体现地理学科价值。

二、教学过程设计应注重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共鸣,实现情景交融

笔者在进行“地理环境整体性”内容教学时,把本班学生编成一个旅游团队,笔者为该旅游团队设计了一条旅游线路,即乘坐“旅游一号”游船从连云港起航,途经太平洋驶向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然后乘坐飞机抵达青藏高原,最后回到原出发地连云港。

“旅游一号”游船从连云港起航前,笔者提问道:“如果你站在海边,面对大海,仰望天空,远眺山峰,能看到些什么呢?”旅游团成员抢着回答:海水、蓝天白云、植物、土壤、岩石、山地……笔者及时总结道:“你们看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其实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提问道:“你们看到的这些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经过思考,旅游团很快就有成员答道:“这些地理环境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当“旅游一号”游船到达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时,笔者说道:“若当地的居民拿出了狰狞面目的‘厄尔尼诺神像’让你们旅游团参观,从该神像图中便可想象当地居民对于厄尔尼诺是何等的恐惧。”笔者提问道:“当地居民对于厄尔尼诺神像为何如此地恐惧?请查阅相关材料说明厄尔尼诺给当地居民带来哪些危害。”旅游团成员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很快回答:“每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社会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该旅游团在南美秘鲁太平洋沿岸参观结束后,乘坐飞机来到了旅游地的下一站——青藏高原,笔者又为该旅游团成员出了如下问题:“当你站在青藏高原上时,假如你有‘千里眼’,请发挥你的想象向四周远眺,你能看到哪些地貌景观呢?”问题提出以后,该旅游团成员兴致很高,有的当时就模仿了向东西南北等几个方向远眺的情形,很快就有旅游团成员答道:“向北可以看到茫茫的内蒙古草原,向东北可看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向东可看到茂密的森林,向南可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向西北可看到茫茫的沙漠。”笔者继续提问道:“这些地理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旅游团成员经过学习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的内容,很快就搞清楚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了。

三、教学方式选择应注重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鉴于此,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探究资源,即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故而,教师如何根据教材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该旅游团在青藏高原参观结束后,回到原出发地连云港,笔者展示了秘鲁太平洋沿岸“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并为该旅游团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厄尔尼诺成因及影响教学案例来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探究题:

请分别阅读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分析正常年份示意图中有哪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这些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有哪些联系?这些相互联系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当地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②厄尔尼诺与正常年份示意图相比,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哪些变化?变化后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当地地理环境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③变化后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全球其他地区地理环境还会产生影响吗?请举例说明。

第5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以掌握地理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地理素养为主旨,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每节内容由文字、图表与活动三大系统构成。文字系统有标题、正文、辅助阅读文字,正文文字较少,多为总结性文字;图表系统有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漫画、照片、表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系统常与图像系统相结合,多为读图分析地理要素、地理成因等。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第四节“青藏地区”中,有2幅地图、1幅示意图、5幅景观图、1幅表格,共计9幅图表。每幅图表在学习内容中都具有独立而重要的地位,为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做出很好的启示、呈现、引导作用。

我国地理区域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节教材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入手,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及其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学重点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难点是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图表运用

1.青藏地区图(如图1)

地区图是图表系统中最基础的地图,也是地理区域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地图。地区图通过地图呈现一个地区的区域环境及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认识、阅读地区图并从中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教材通过“青藏地区图”作为该节第一张地图,充分强调区域学习中地理位置、范围的重要性,厘清区域自然环境学习的地理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通过图1可判断青藏地区地形地势、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再结合地理位置与范围综合分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为深入了解该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五方面)做好铺垫。

识图:青藏地区图,属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从图可知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省级行政区、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析图:见表1。

知识点师(教学策略)生(学习内容)

地理位置设问,要求学生读图说出绝对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北纬28度至40度,东经73度至103度;处于我国内陆西南地区

范围让学生找出青藏地区的重要山脉,引导学生说出该区的大致范围和省级行政区青藏地区北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南至喜马拉雅山脉

省级行政区: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

地形地势提出问题:位于第几级阶梯;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该图为分层设色地形图,可读出位于第一阶梯;地势特点:高;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主要河流

及特点和成因学生在地图中找出主要河流,分析河流特点及水文特征,联系地势特点分析成因该区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众多,多为大河发源地

2.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产生影响示意图(如图2)

示意图在图表系统中为地理知识的梳理图,在地理教学中起思维梳理的作用。示意图通过简单的图示呈现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忽略次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进行层层递进的地理分析,有助于其形成地理思维与地理逻辑分析能力。教材运用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产生的影响示意图,以海拔高这一独特性为中心点,周围以环状包围的形式展示青藏高原海拔高对气候、河流、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所产生影响示意图,属地理简易思维导图。

读图:高海拔形成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高海拔对气候、河流、植被、农业、交通等都有直接影响。

析图:见表2。

3.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与7月平均气温对比图(如图3)

气温图是自然地理分析气候要素的重要地图,可清晰比较不同时间的气温差异,进而得出气温变化规律。地理学习中,读懂等值线地图,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是重要地理技能。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等值线地图、比较图培养学生的地图解读能力、地理比较分析能力尤为重要。教材运用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与7月平均气温对比图,从数值上直观获悉两地区的气温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图3

识图: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与7月平均气温对比图,属等值线地图中的等温线地图。

读图:从图3可知青藏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月、7月气温范围,横向比较: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同一时间的不同气温,纵向比较: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与7月的气温变化。通过比较,思考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气温差异明显的原因。

析图:见表3。

4.青藏地区的青藏铁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柴达木盆地和地热资源景观图(如图4~图7)

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地理教学中景观图的运用,可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常用于地貌和植被,如覆盖高寒草甸的青藏高原、被草甸植被浸水的河漫滩等。教材运用四幅景观图片,说明青藏地区内部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图文结合描述了青藏铁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柴达木盆地、羊八井地热资源的特点。

表3“两地区1月与7月平均气温对比图”析图教学

知识点师(教学策略)生(学习内容)

两地区的气温差异引导学生读出两点:①1月与7月两地区气温值并进行比较;②青藏地区1月与7月的气温值比较,长江中下游1月与7月气温值比较。最终得出两地区气温差异及特点读图分析:1月青藏地区气温为8~16℃,长江中下游约为0~8℃;7月青藏地区气温为8~16℃,长江中下游为24~28℃。由此比较得出:一月两地气温相差8℃,7月两地气温相差12~16℃,因此两地1月、7月温度相差大。青藏地区1月与7月气温相差小,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与7月气温相差大

两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引导分析气温差异的原因差异一:两地区1月、7月温度相差大;差异原因:海拔因素

差异二:青藏地区气温年较差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年较差小;差异原因:地形因素

该组图片发挥了图解的功能,直观、生动、形象,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析图:见图4~7。

5.表格(如表4)――四大地理单元特征比较归纳

第6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湘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对本章节来说,它是对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升华,也是对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因为它们同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对于全套书而言,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三大圈的一种提升和整合,同时也是对第四章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三维目标

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特点。② 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③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④ 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 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地理研究的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③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②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及成因

地域分异规律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对于理论的规律性(三个为大尺度的自然环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法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探究发现法,学生活动不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力求始终保持学生的思维张力。

三、教法分析

高中学生生活经历少,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苏格拉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只会无从着手。而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理念

以“森林之旅”为主线,创设情景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二)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

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2.分组

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全班学生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三个考察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一小组分别推选出一名导游。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

五、练习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第7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关键词】淮安市;行政村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32-02

一、引言

地名留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到认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国对地名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东汉初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均记载了大量的地名,并对部分地名做了语源解释。现代史为乐的《中国地名考证文集》、贾文毓等主编的《中国地名词源》等也都对地名有关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地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寻早期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挥地名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虽然对地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地理学角度做统计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从淮安市的整体概况出发,分析淮安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揭示地名命名规律,以期对地名学的研究有积极作用。

二、淮安市基本概况

三、淮安市行政村名的分类与统计

淮安市行政村名共1229个,其中自然类行政村名有684个。自然类语源类型可分为地形、水文、方位、天文等14类。由图1可以看出,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地形类、水文类和方位类行政村名较多,共占自然类行政村名的63.45%。由于每个行政村的命名是由多种方式构成的,因此在分类统计时有重复计算的,但是这不影响分析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分析。

四、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

(一)地形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地形因素命名的行政村有141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20.61%。由图2可知,在淮安市,以“山”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地形类命名中最多,但只约占15.60%,以“峰”“谷”“岭”“洲”“窝”和“涯”命名的较少。说明淮安市山区丘陵面积较小,平原面积较大,地形较平坦,缺乏高大山岭。由图3可知,以地形因素命名行政村的最多的地区是盱眙县,最少的是清河区和清浦区。说明盱眙县山地丘陵较多,其余各地区地处平原,地势起伏小。

这与淮安市的地形条件大体相吻合。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而清河区、清浦区地处平原北部腹地,无山。

(二)水文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水文因素命名的行政村有146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21.35%。由图4可知,在淮安市,以“河”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水文类命名中最多,约占39.04%,以“洪”“湖”“淮”和“湾”命名的较多,以其他水文因素命名较少。说明淮安市内河流众多,湖泊密集,并且由于山地丘陵面积小,地势平坦无法形成太多泉水、溪水。由图5可知,以水文因素命名行政村的最多的地区是淮阴区,最少的是清河区。说明淮阴区内的河流、湖泊最多。从整体上看,淮安市各地区以水文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分布较均匀,因为所统计的清河区和清浦区的行政村名较少,所以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名也相对较少。

这与淮安市的水文条件大体相一致。淮安市内河渠密布,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湖泊面积占11.39%,是典型的“平原水乡”。所以淮安市行政村的命名受水文要素的影响很大。

(三)方位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方位因素命名的行政村最多,有147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21.49%。以“东”“西”“南”“北”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方位类命名中较多,而以方位因素命名行政村的最多的地区是淮安区、涟水县和淮阴区。方位主要表现出该地相对于某一特定地物的空间相对位置或基于该地的自然空间布局。例如,盱眙县的西湖村是由位于湖泊的西面而得名;淮阴区的城南村是由地处市区南部而得名。方位类地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又以简单浅显的命名方式为人们所熟知。

(四)其他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其他自然类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共有250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36.55%。其中以植物类、动物类、颜色类和形态类命名的行政村较多。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所以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颜色类行政村名多以“黄”“金”和“红”命名。形态类行政村名多反映出该行政村的形状大小。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和距离因素对行政村的命名影响较小。

五、结论

淮安市行政村名的分布与淮安市山地丘陵、河流湖泊的分布有较高的契合度,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通过对淮安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一方面揭示了淮安市对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为当地政府地名更改或对其他地方地名命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淮安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参考文献:

[1]崔乃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1-3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第8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1.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2. 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上升 B. 植被遭毁

C. 气候恶化 D. 围湖造田

4.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 )

A. 水文 B. 地形

C. 气候 D. 植被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5~6题。

5. 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大气污染

C. 森林破坏 D. 温室效应

6. 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同一性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 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 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8.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差异性特征 D. 不稳定性特征

9. 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回答10~11题。

10. 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 )

A. 山东丘陵 B. 东南丘陵

C. 德干高原 D. 巴西高原

1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3)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 地面变干燥

C.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13.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被①表示____________,这类植被分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________的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对②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14.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第9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

一、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一个区域往往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的综合体,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该区域的“位置”、“特征”、“问题”、“成因和措施”等方面比较了解。

案例1 议一议,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分别是什么。

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需要考生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一般要从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地形(包括地形类型、地形的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气候(包括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等)、水文(包括水量、汛期、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储藏量等)、水系(包括发源地、流向和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河网形状等)、土壤(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高低等)、植被(包括植被类型、覆盖率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如西北地区的干旱)展开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要从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生产、交通线路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案例1的分析应突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通过对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不仅能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特征,而且能掌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合,强化了专题间主干知识的联系。

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措施(如护坡工程、水利工程、设置沙障、新能源开发工程等)与非工程措施(如生物措施、法律措施、宣传措施、移民措施等),在具体区域要做到因地制宜,如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当地植被,所以应突出生物措施(如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通过分析区域环境问题防治措施,可帮助我们构建治理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涉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案例主要有:①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湿地、森林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②流域开发,如美国田纳西河、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③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如美国、我国东北地区等。④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如我国山西、德国鲁尔区等。⑤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云南德宏地区等。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磷北运等。⑦产业转移,如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首钢迁往唐山曹妃甸、我国沿海产业内迁等。

二、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案例2 试评价我国洞庭湖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案例2是以洞庭湖平原为例,要求考生对该区域的农业区位进行分析与评价。此类问题是高频考点,一般应从三方面进行分析:①明确区域的位置。②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③要多角度综合分析利弊。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区位因素表解如下:

只有在了解影响某类活动布局主要区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其区位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多层面的区位分析与评价,可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干知识(如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等)有机整合起来,能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位分析、评价能力。

三、以典型地理图像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案例3 图1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1)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由哪些环节构成?

(3)图示洋流的性质是什么?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4)图示植被的更替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在哪里?

(5)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案例3以“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水循环和洋流等。试题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较广,有机整合了生态系统中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大圈层。围绕此类典型例题,可以将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整合起来,有助于构建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提高我们对区域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四、以典型高考试题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因为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和选拔性,所以往往成为我们高考复习时的典型例题。利用某一图表、文字资料综合考查地理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高考的发展趋势之一。

案例4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2,回答3~5题。

3.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