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基本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理论课程,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已经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其教学和实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甚至严重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使得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本文旨在分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的学课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课,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挪威经济学家Frish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的结合。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学科多样性、理论与应用结合性以及数据依赖性的学课特点[1]。首先,计量经济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作为工具,用来分析经济现象。这种学科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甚至还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及其操作。其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其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和数理理论,模型的回归和假设检验等需要统计学理论,而最终目的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即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实践。最后,计量经济学具有数据依赖性强的特点,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性非常高。计量经济模型能否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和随机性的数据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数据。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这些学课特点使得这门课的讲授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大多数本科院校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
1.先修课程设置不合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科多样性使得这门课对于先修课程的设置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大一、大二期间必须完整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算机理论基础。然而,部分高校在大二期间就开设计量经济学,或者与其它先修课程同时开设。此时,学生对于部分数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还未涉及,或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时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较多涉及到Stata、Eviews、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这些软件往往涉及较少,这也导致学习难度加大。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具体,也不够准确,大都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学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不合理。有些老师授课过程中只给学生讲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对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从未涉及。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讲授教学内容,讲到哪算到哪,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甚至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花很多的课时在给学生讲理论推导,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量与实验课时量不匹配。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模型建立、数据收集和整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将较多课时用于计量经济学理论讲解上,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的内容非常欠缺。而且在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当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课时比重较低。以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其计量经济学总课时是48个,而实验课时是8个,这难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对于计量经济学软件及其操作不熟悉,或者仅熟悉一些过时的软件,而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更先进的软件及其操作,这些也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纸上谈兵”,难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写作的积极性。
三、改进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本科计量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1.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本科高等院校在经济管理类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并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明确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定位,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设置为必修课程,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必须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后,让学生在学习经济经济学课程时更游刃有余。
2.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来说,应该设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避免过多讲授数理推导,着重讲解问题产生的来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计量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比较前沿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3.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一方面,依据学生培养要求和学生水平优化配置教学和实验课时,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2:1,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熟悉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1:1,注重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实验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授应用以加强学生对于应用的理解,而在实验课时中也可以适当讲授一些计量理论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4.完善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对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平时成绩以及实操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保障学习效果的课堂考勤和课下作业,实操既能考察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5:3:2,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4:4:2,着重考查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參考文献:
[1]刘亚清,吴福锁.浅析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15):106-108.
[关键词]日本合作金融 制度变迁 政府
一、 日本合作金融的主要特征及制度安排
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弱势群体,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很大,正规的商业金融机构都不愿意给农户贷款,而小农户在生产和购买生活资料等方面的信贷需求就不能满足,农村中的高利贷利息率很高,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于是,农民就联合起来,建立资金互助组织,日本早期的“赖母子”和“报德社”就是这样的民间信贷合作组织。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协同组合法》,推动了全国农户的高度组织化,接近100%的农户加入农协,自此,以信用事业为主轴,包括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各种保险业务,农户经营指导、农用机械与设施的共同利用等业务的综合农协形成(综合农协是三级组织模式的日本农协的一种基层农协)。日本合作金融是与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总结起来,日本合作金融的特点是:(1)三级信用组织模式,基层农协—县联社—中央联社(农林中金库)。(2)政府扶持,法制保障。(3)完备的风险体系保障。日本合作金融的成功,除了严密的组织体系、政府大力支持、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外,最重要的是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严格按照合作金融原则运行,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二、 制度经济学分析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把制度变迁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类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日本合作金融体系的形成是政府推动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无论哪一类制度变迁,变迁的动因都是主题的财富或效用的最大化,他们从事制度创新与变迁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无论政府、团体、个人,其制度变迁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政府作为日本金融体系的主要推动者,介入制度变迁有如下好处:
首先,具有规模经济,建立严密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方面,信息自愿较为充分,贷款决策成功率较高,各级信用社独立性较强,自主性较大,同时也易于政府政策的上传下导,提高了组织效率。
再次,制度供给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日本合作金融体系作为一种公共的金融服务组织,个人或某个团体缺乏激励去积极进行制度创新,而政府就可以强制受益者分摊成本。
另外,金融本质上是财产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交易活动,是一种信用转让活动。因此,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而风险的分散在大范围的经济主体之中,才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政府通过向合作金融组织提供信用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合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也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三、 结论
制度存在的一个理由是来自规模经济和外部效果的收益。作为生产单位的个人是太小了,以致于他不能把这些经济中的大部分内在化。为开拓这些收益需要有集体的行动,这时就需要集权组织(国家)出面强迫当事人同意,这就是霍布斯规范定理:建立法律结构,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日本合作金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形成的。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和生存、发展的空间乃在于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团体合作、资金联合的方式实现互助,解决单个社员不易解决的经济问题,即合作金融能够提供一种直接面向农户、信贷交易成本较低,授信额度较小的融资方式。政府具有天然的强制性,在制度实施和组织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日本合作金融在政府的支持下,不但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更好地缓解制度供给的外部性与搭便车问题,而且在金融风险的分散上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金融制度安排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程恩富. 新制度经济学. M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年3月二版
[2]熊德平. 农村金融与农村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年2期,P8—13
[3]杜朝运,张洁. 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与绩效:日本经验及借鉴. 金融与经济. 2006年8期
[4]山田定市. 日本农协的形成过程与主要特征. 农业经济. 2004年6期
[5]高木勇树. 日本的农民组织与农村金融. 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12期
[6]于援. 浅析日本农协金融的困境. 中国城市金融. 1999年2期
[7]余丽燕,罗良标. 日本农协融资经验与启示. 亚太经济. 2012年2期
[8]于秋芳,衣保中. 江户时期日本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农史. 2009年03期
[9]滕荣钢,周若云,张瑜等. 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的发展新动向与面临挑战. 农业经济问题. 2009年2期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议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定立场而逐渐淡去,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2003年1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所出口的服装、纺织品、彩电实施配额控制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限制措施,这是美国政府看到人民币升值无望后采用的非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的出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升值的压力,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额资本流入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突破了4000亿美元。但是,人民币汇率目前必须保持稳定,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国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更是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弊端,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造成就业率下降,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明智之举。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在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本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分析
汇率,又称汇价,表示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价。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标价法,它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无论哪种标价方法,本币的对外升值都是对于以前而言,现在能用较少的本币兑换较多的外币,从而影响着两国商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一般说来,本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在本币汇率高的情况下,进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支付本币;出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收入本币,这有利于进口商,不利于出口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本币汇率高,相对于外币而言意味着,本币标示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设备等等价格就高,因而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上升,在同样的收入前提下,收益就少,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样,本币的汇率的上升也就是外国货币的贬值,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随之下降,使向国外投资变得更经济,促进本国国内的资本转向国外投资,而投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投资的减少也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但本币的升值为外资的进入设置了羁绊。这样,汇率的高低就归结到一点,能否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赢得更多的国民产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要争取有利的汇率条件。因而说汇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本币汇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资本流动,不仅对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能诱发大批短期资本进行套利活动,冲击正常的经济生活。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对本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入产生很大的冲击,1985年日本迫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压力,签订了《广场协定》,使日元的汇价飙升了三倍,结果贸易形势发生急转,大批资本为压缩成本也跨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固然攫取了可观的投资利润,但也影响了国内的就业水平和发展后劲,埋下了后期经济发展的隐患,可以这样说,日元升值是日本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对进口商进行限制,对出口商进行补偿,限制或补偿的办法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二、政府行为对本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政府为了削弱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有关税、出口退税、配额等。关税和出口退税是政府运用税收的办法调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课税,向外国物品征收,提高了国外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所以提高关税是对进口商的限制。出口退税补贴是政府对出口企业进行税金返还,是对出口商的一种补偿,提高出口退税率,实质上相当于本币贬值,这是用国内的货币补贴国外消费者,用来对冲本币名义上对外升值而形成的对出口的冲击。这表明:本币汇率变动(升值),对出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偿,对进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抵消。进一步说,本币升值的效应能够通过提高有效出口退税率来抵消,也能够通过提高关税抵消。但是采取关税或补贴两种手段各有其特点,效应是不同的。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刺激国内产出,补贴要优于关税,因为关税加大了进口消费成本,却无助于对国内贸易部门的产出。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进口或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关税的代价最小,而补贴较为不利,原因在于关税能同时起到进口消费品和增加国内生产的双重作用,这比补贴仅能增加国内外向型产出的单一作用更为有效。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关税是一种“内向型”政策,即保护国内生产的发展,而补贴是一种“外向型”政策,它刺激出口生产的发展。另外,两者作用的后果也不一致,关税限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外生产者亦支付了更高的进入成本,约束了国际间比较成本优势的发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会引起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普遍提高关税这个效果是应当防止的。而且,一国关税的提高,往往会遭致贸易伙伴国报复性关税反击,造成“双输”的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依赖性强,进口弹性差,提高关税只会加重国内消费的负担,自身的福利损失更大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实施要有政府财力做为保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口退税补贴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货币补偿,引起企业支付能力和周转能力下降,陷入生产危机。另外,出口退税补贴的多少,即出口退税率的确定,还要考虑外汇紧缺程度,如果外汇短缺、储备不足时,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加创汇;反之,就有条件订得低些。
以上两种措施是政府在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施加影响,政府还可以通过配额在进口商品数量上直接控制,来抵消由于本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低,进口商品有条件降价而形成的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冲击。配额的使用有一个特点:弹性较差,进口配额上升会受到贸易国伙伴的欢迎,但下降就会招致强烈的抗议,因为配额的数量是透明的,贸易伙伴按照原本配额设定产品数量组织生产进行供给,配额减少后,进口数量遭到强制压缩,无疑会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形成投资浪费、加大失业。所以,配额增加容易减少难。
综上所述,政府在对本币升值进行政策抵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率和配额。假设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们能否还用这几种措施进行抵消呢?首先,从关税上讲,加入WTO后,我国郑重承诺大幅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再次提升关税水平势必影响大国的诚信和形象,配额也是如此,只能是一个逐步扩大、放松,乃至取消的趋势。从出口退税上来讲,出口退税率调整确实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中国出口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增减非常敏感。1999年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的浪潮中,我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是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外贸部门的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于是将出口退税率平均由6%提高到15%,政策效果显著,当年出口额为1949亿美元,到2002年底增加到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据有关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增加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本币升值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扩张的财政政策已形成巨额赤字,财政状况比较薄弱,出口退税的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了3%左右。毫无疑问,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来冲销本币升值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后盾,况且近几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由短缺变为盈余,迫切需要外汇的压力变小,政府不愿在出口退税上再做文章。
三、市场自我调节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市场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是指在本币升值后,影响了出口商的经营行为,进而改变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带来物价的全方位下跌,进而又为出口改善了贸易条件,市场自身的力量使本币升值后尽可能回落。这一机理作用过程如下:本币的汇率升值,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使得进口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很快丧失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排斥了本国商品供给,使得本国商品生产萎缩,丧失出口能力,使进出口失衡,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往往是传统的日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他们之间的产品出口替代性强,因而其出口贸易不仅要接受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定价,还面临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旦本币汇率升值,价格优势丢失,原来拥有的国际市场会迅速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占领。本国贸易部门生产出的庞大产品规模只得转销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日用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跌。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带来国内产品价格下跌,这和本币对外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共同形成了物价水平整体下降,是同样的效应,即意味着本币对内升值。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科学技术不很发达,使得国内产业在适应新的出口形势而进行结构调整时显得更为漫长,物价往往持续地滑坡,低迷不振,把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因此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再调整,可以说本币的对外升值也会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诱发货币对内升值。按照前面的假设,名义汇率不再调整,货币对内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意味着实际汇率下跌,因而可以抵消名义汇率在前期上升的部分幅度。前文已经论述过,对内升值可以起到减缓进口商品涌入的速度,为出口商压缩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其实质是市场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货币价值而进行的自我恢复性调节。这种市场性的调节会带来市场机制的通病:作用链条长,时间缓慢、形成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自我的调节机制对货币对内价值的作用,使之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施加正面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一时间大量商品出口受阻,积压严重,只有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致使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而货币当局没有预测到这种现象,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紧缩的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依靠后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去刺激经济增长。应当说,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本币对内价值变动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使货币价值变动,即使其对内贬值或升值,对冲本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比如,在国内市场上,使货币贬值的方法是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后果一般说来,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为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趋势多卖钱,出口商却因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以本币计算的出口换汇收益就要下降,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数量减少。所以,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条件下,本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对出口商会产生双重利空,但对进口商而言,却是双重利好,这样会迅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贸易失衡,所以应该采用货币对内升值的办法来抵冲对外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这样,出口商便能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以低的价格出口,改善本币升值的不利局面。但是,又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本币的对内升值,即通货紧缩,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货币政策操作便是以牺牲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来保证贸易部门的利益,对此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根据实际进行利弊权衡、政策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在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外贸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则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外贸部门的利益,阻止贸易状况因本币升值而过度恶化,通过贸易部门平稳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反之,如果外贸依存度不高,国内经济运行对通货紧缩反应强烈,则货币政策要侧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宜使货币对内升值,要暂时牺牲外贸部门的利益来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所谓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指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情的案例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当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教材大都来自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案例,严重脱离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的本土化,从理论、方法、实践等各个方面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使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
(二)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也遭遇了许多重大的挫折和教训,可以说,我国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我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外部素材,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已经获世界许多国家承认的大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这要求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快本土化步伐,从而为提高高素质的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政治经济学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作为私营经济的主体,更是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培育良好市场环境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的今天,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审视约束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一、关于信贷资本的供应
近年来,金融机构供应的信贷资本在逐年增加,而中小企业能够取得的信贷资本却没有明显增长,这说明“生息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并不是非常稀缺,而是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配置相对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信贷资金提供者对资金安全回流缺乏信心;二是融资市场结构不够合理。
信贷资本,也就是马克思提到的“生息资本”的出现,使得社会大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链相对拉长,由最初的G—W—G演变为G—G—W—G—G。这个公式的演变意味着资本的拥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距离被拉长,而由于距离的拉长使得资本保值增值的风险加大。货币转化为商品之后,只有当商品转化为更多的货币时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有“借贷资本”参与的社会大生产中,不仅需要商品转化为更多的货币,还需要借贷资本提供者最初所支付的货币及其所生出的利息能够安全地回流。因此,借贷资本的安全回流是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一般条件。企业负债经营的实质是提前使用了未来的资金来争取现在的发展机遇,如果一个企业预期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就意味着它没有未来的资金可供利用。因此,我们可以找出中小企业融资通道阻塞的根本症结,一是资金不能安全回流导致资金链断裂,不能够实现循环供应;二是借贷资本提供者对资金回流的安全性没有信心,不愿意提供可以循环供应的资金。前者是资金链阻断的硬伤,只能从企业自身寻找突破口;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担保、信用评级等金融市场配套服务来改善。
中小企业贷款资金供应相对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融资市场细分不够合理。目前中小型金融企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是以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这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一样,是有分层的,大型金融企业针对大企业服务,中小金融企业则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且,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金融企业有其小而灵活的优势,由于规模小,业务量少,它们可以针对小客户做更加细致的信用跟踪管理和融资服务,这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信贷资金回流的安全度,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发展潜力,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关于信用制度的建设
陈志武教授(2009)主张“法律秩序未必是市场发展初期的前提条件,但却是市场成熟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我国金融市场发育逐步成熟的今天,推动金融市场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而目前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工作更多地停留在银企之间的联系人或者中介者的位置上,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层面上虽然略有突破,但尚未建立起完善健全的信用制度体系。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是: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马克思敏锐地指出了信用制度与生俱来的两个危害,即促进垄断、纵容投机,也指出了它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讨论信用制度的建设问题。健全的信用制度体系应当包括信用评价、信用管理和信用保障三个层面的内容。在金融市场中,权威的信用评价机构可以有效地缩短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够迅速达成互信,并且通过跟踪管理使这种信用能够有可持续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信用赊欠货款,借贷资金,而健全的法律制度则可以规范这种资源的使用,避免垄断和过度投机行为,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从而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特别是在资本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有资本全球化趋势的今天,资金链随着金融产品创新而延伸,资金的拥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延伸,信用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是投资者利益的保障,更是全球金融的安全带。
三、关于融资领域的社会分工
在经济学中,“社会分工”实质上是指劳动的分工,“分工是对劳动的一种必要划分方式,是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分工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它是相对固定的专业划分。”而“固定化和专业化是一切社会分工的基本特征[1]。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初始于劳动分工的社会分工理论引入融资领域。在社会分工发展史上,商品流通的需要促成了商业与手工业农牧业的分工,出现了独立的商品经营资本。同样的逻辑,资本融通的需要也促成了金融业与商业、手工业农牧业的再一次分工,同时货币经营资本出现[2]。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社会分工是在融资领域内部,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应当被逐渐细化的社会分工。
当生息资本做为商品出现的时候,提供这个特殊商品的货币资本经营者在贷出资金时需要独立考察借贷者的信用,甚至需要独立承担由于资金使用者违约而不能收回资金的风险,而这势必会增加其信用评价与信用管理成本,还会纵容被马克思称为“诈骗”的投机行为。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使其信用评价和管理成本高于大企业,也加大了其逆向选择与违约的风险。而信用评价与管理成本和风险补偿最终应当以利息的形式转由资金使用者负担,当银行无法对不同企业的金融产品区别定价的时候,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于是便产生了西方经济学者所谓的“价格歧视”现象。那么,假如有专门的信用评价和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管理,有专门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有偿担保,再有专门的公共鉴证与财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合理可信度的财务信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价格歧视。这就是我们要提出的融资领域内部专业分工的细化,即资金供应、信用评价与管理、信用担保以及信息披露等服务分别由不同的专业机构提供,这些机构具有固定化和专业化的特征,共同效力于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
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基于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借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实际经验,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一)细化融资领域的社会分工
细化融资领域的社会分工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投资者信心。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设想是构建一个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各单位的分工协作达到细化和协调社会分工的目的,进而控制信用评价管理成本和贷款风险补偿成本;增强投资者对资金安全回流的信心来疏通融资渠道,缓解借贷资金的相对不足。构建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的思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湖南省某市资源再生行业“合作性融资平3]的启发 ,但由于不同经济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对融资环境改善的需要也不同,我们不能简照般搬其以某个行业为试点的合作性融资平台模式,而是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完善的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这一设想是一个颇具可操作性的系统工程,我们正在进行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实施构想,因此本文只阐述基本思路,不作更详细的论述。
(二)细化金融市场分层
金融市场细分关系到信贷资金供求的结构性平衡,是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我国中小城市的中小金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是导致金融市场合理细分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在现有的金融结构下,我们应当从宏观层面上鼓励中小金融企业发展,使之形成一定规模,进而从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方面解决中小企业借贷资金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欲使中小金融企业形成规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长远规划和引导。金融市场结构的改善,除依靠政府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引导外,还可以考虑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联合与整合以及现有中小金融企业的自我发展。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发展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基础,可以走联合扩张的道路,以股份制的形式克服自身资本规模的制约,逐步成长为规模更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占领面向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市场。这个思路不仅有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地方金融市场分层的细化。
(三)充分发挥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创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新经济时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出了众多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些创新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大大提高了美国发展新兴技术产的的流动性,同时也为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4]而太多的委托环节,使最终投资者对资金使用者的行为无法有效监督,加之中介信用评级环节因众多的利益冲突出现道德危机,致使该类金融产品的系统风险不断加大,最终酿成了危及全球的次贷危5]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但美国的金融创新仍然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首先,是创新精神推动着金融市场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历次经济危机带给西方世界的不仅仅是萧条,还有因萧条而兴起的种种理论与实践上的革新,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震荡中暴发出诸多精辟思想。我们的金融发展之路也是如此,没有大胆的创新就没有巨大的进步。其次,金融创新需要有效监督和融资风险的合理共担,这是美国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如果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的第一手发放者从始至终都要合理承担这些贷款的风险,如果各个衍生环节都要对自己的经营行为实实在在地负起责任,次贷危机也许不会发生,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因资产具有了极强的流动性以及风险的分散而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在严格金融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刘轶.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结构优化:以湖南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8.
[4]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第:132-13页.
[5]任世驰,张军.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2011(054.
关键词:注册资本认缴制;债权人
一、注册资本认缴制的效益
各个企业的经营方向不同,因而所需的运营资本不同。有的公司以科技、服务立足,例如互联网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它们的资本需求量肯定要远远小于以加工、制造为主的公司。对这类企业设置较高的注册资本门槛,会造成资本闲置,资源浪费。而对于那些本来就需要大量资本才能运营的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似乎又显得无足轻重。根据科斯定理的推论,法律上应该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第一,如果要设置企业成立门槛,就应更加细化各类型企业不同的最低注册资本。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临界值,若制定超过其临界值的注册资本显然是没有效率的。但是并不是在极值点上的资本投入就是最有效率的。由于企业出资与与运作效率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所以企业有资金,但不会一次性全部投入,而会在以后运作中随时使资产与效率保持在边际效益的最高处。第一种方法是不太可行的。国家针对每种企业要分类、测算其最佳资本金耗费太大、不太可能。第二种方法就是减少交易成本。这里的交易成本要作一个广义解释,包括了注册公司的费用。通过规范的科斯和霍布斯定理可得知,合理的法律制度将节省交易费用,减少达成私人协议的障碍,并使由于私人协议的失败所导致的损害最小化,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新公司法政府通过降低企业注册费用,可以起到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使产权在市场中得到分配,而不由政府规定,有利于形成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注册资本认缴制对债权人利益的成本收益分析
新公司法注册资本认缴制改变了公司内部股东和债权人风险负担的情况,总体说来此项制度更加倾向于保护股东的权利,加剧了债权人的弱势地位。然而,注册资本认缴制对债权人带来的并非只有负面影响,而是利弊皆存。
(一)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的收益
第一,债权人可以进行分散性投资,从而形成最优投资决策。注册资本认缴制使过去那些有技术或有知识产权却因筹资不顺利而无法设立公司的人,能够通过设定较少的注册资本或延长出资期限的方式,成功设立公司。这类公司有很大的潜力,尽管伴随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商业冒险投资成功,债权人可以享受较高且稳定的利率汇报。这对于债权人来说,相当于扩大了其投资范围,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分散风险,收益最大。第二,在信息充分流通的市场,注册资本认缴制下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公司的价值、信用、偿债能力等信息,债权人可以选择“用脚投票”。那些拥有一定的品牌价值、收到消费者信赖的公司往往会受到公众更多的关注,其自身也会更注重公司的建设,该出资的出资,该增资时增资。公司资本比起注册资本实缴制时,更加具有动态性,资本如同血液一样不断流动,同时公司可以便捷地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血液量,达到一个公司和社会的良性循环。通过参考市场价格,债权人可以“用脚投票”,转让那些不良的、不被大众接受的公司债权。
(二)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的成本
第一,其大大增加了债权人搜寻优质债务公司的成本。在注册资本实缴制下,债权人对于投资风险的评估的重要依据就是公司注册的资金多少。通常情况下,注册资本大的公司风险承担能力较强,债权比较有保障。债权人选择投资目标时注册资本的查询也方便快捷。但是在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修订成认缴制后,资本充实原则收到了冲击,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设立注册资本为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公司,而认缴时间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债权人若想对某家公司进行投资或者交易,就必须花费一定数量的金钱(直接成本)和时间、精力(机会成本)对该公司的真实资本注入等信用情况进行核实,以期降低投资交易的风险。但是由于股东和债权人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即股东可以查阅本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交易协议等内部资料,对公司的经营进行实时控制,但债权人是公司的外部人员,因而不能干涉公司内部事务,因此只能在公司的公开信息中了解公司情况。在此情况下债权人要对公司真实资本进行核实,那么结果就可能会出现偏差。由此可见,债权人对注册认缴制下的公司不能完全做到“注册资本信赖”,交易出现了阻碍,这就会增加交易的成本。第二,增加了债权人对公司的监督成本。公司股东是否按时准确的出资,直接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将花费更多精力监督股东出资情况。另外,有些公司注册资本较低,即使出资完毕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价值也是微乎其微,债权人若对其投资,一定是看中了公司发展的潜力,相信其盈利能力。对于此类公司,债权人往往要与债务公司签订约束不当商业行为的合同,花一定的监督成本防止公司人格混同的情况,防止公司被股东掏空。然而这些限制合同带来的影响也可能延误商机,使得公司投资利润率下降。第三,增加了债权人的风险成本。债权人将资金先行转移给了公司,而其又无权介入公司管理,债权人成为了弱者,其权利的实施相对消极,而缺乏积极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诚然,《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规定了未完全出资股东的补充赔偿责任,但是,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有个内部条件是其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公司可能存在虽然无法清偿债权人的债务,但是还未到破产程度的情况。同时,一家公司破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非常高,因此不会轻易的破产解散。此时,公司尽管资本严重不足,但是股东的出资期限未到,视为其没有出资义务,债权人不能要求股东提前出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即使公司依法解散清算,请求股东一次性补足其认缴的出资,但股东可能资产不足,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
三、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分析
(一)刺穿公司面纱
当股东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将公司财产挪为己用,却将公司的经营风险转嫁于债权人时,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要求,法院将适用刺穿公司面纱的规则。首先,刺穿公司面纱规则能够给债权人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通过执行股东的个人财产获得利益救济,保障了债权人的权利。刺穿公司面纱规则也带来了对社会的间接效益。通过司法实现了公平正义,提升了法律的权威性、司法的公信力。债权人利益得到保障,将提升人们对市场的信心,鼓励更多人投资公司,从而促进经济效率,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是,刺穿公司面纱规则同样也存在成本。此规则是破除了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有限责任,因此其适用必须慎之又慎,一旦适用错误,不仅股东利益受损,而且将沉重打击股东和公司的信心。资金的运作属于公司内部行为,其复杂情况使得法官对此规则的适用并不得心应手,需要大量的调查,这造成了社会成本。在司法不成熟的地方,适用刺穿公司面纱规则也提供给法官权力寻租的机会。如此反而会徒增债权人寻求救济的成本、降低司法公信力。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对刺穿公司面纱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适用条件和判断标准不明确,而债权人若通过该条保护自己的权益,则要承担举证责任,加剧了其弱势地位。同时,在新的资本认缴制下,原本“资本显著不足”作为刺穿公司面纱规则适用的惯例条件不再合适,因此,该规定的适用性不强。立法机关除了应当对此原则在新的条件下的适用作出更加具体的规定之外,还应配合完善刑事方面法律,对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要作出调整衔接,互相配合,共同改善出资环境、市场风气。
(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内含高度的经济理性,是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的强有力的制度。从宏观上看,它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动态,节约了调查成本;从微观上看,它有利于信息流通、公平竞争的高效市场的建成,降低企业搜集市场信息的成本,同时减少投资者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的信息搜寻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一制度减少不确定性的因素,强有力地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新公司法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了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公司要将年度经营情况及资产情况主动报送至工商部门,年报的内容工商部门事先也不进行审查,这意味着中国正从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渐渐走向自愿信息披露制度。公司年度报告、惩罚情况等都会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得到公示,也即加强了对公司的社会监督。这个制度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监管的费用,另一方面,网上公示减少了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以及社会公众查询信息的成本,有利于信息流通。不过这一制度也存在弊端,就是由于公司试图绕开法律所发生的成本即回避成本的降低,增加了虚假信息的动机,我国应该注重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法律规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督促各个公司持续不间断的主动披露其资金变动、经营结构等信息。为了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或抽查公司信息披露的情况,并进行公示,建立失信公司的“黑名单”,保证人人都能便捷地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每家公司的信息。为了鼓励公司及时主动公示更多信息,政府也可以建立“白名单”,对选择自主公示的公司予以奖励,能够进入白名单代表该公司具备较高的资信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会得到公众的青睐,从而使公司公示的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三)债权人代位权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行使代位权后,公司增加了责任财产,提升了其偿债的能力,起到了保护债权人权利的作用。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了债权人行使该项权利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债权人似乎不用出钱,就能使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增强。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费用由债务人埋单后,债务人财产缩水,最终受损的依然是债权人。另外,能够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十分严苛,债权人要花一定的成本才能了解到债务公司的债权信息,诉讼的时间成本、花费的精力也不容小觑,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所有的债权人同等受偿。基于“搭便车”的心理,债权人都希望别的债权人提代位之诉,自己便能坐享结果。因此对于此项权利的行使债权人是消极的心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以日本、台湾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民法规定,即允许债权人以径行方式行使代位权,似乎更有效率。债权人代位权毕竟没有改变三方的权利义务内容,只是给付对象的改变,直接行使代位权,能减少诉讼费用,在实际生活中也更加便于操作。
作者:陈玖雯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型”的数学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时期,只有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方向,才能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背景之上,如果脱离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难度很大,也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包裹”在生活这个“外衣”之下,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案例1:在教学几何与图形中的《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教者尝试将长方体的顶点、棱,还有面都融入到房屋的建构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一下如何做一个小小“工程师”。采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演示如何先确立顶点,再连成线,最后铺上面。让学生直观地从二维空间转换到三维空间的思考中去,同时可以清晰地让学生描述出三条相交的线便是顶点,由两个相交的面构成棱。
此外通过教师事先提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棱可以分成几组?面呢?通过演示而得到的结果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思维也更显得丰富、生动。
二、让学生体会“操作型”的数学
旧时的教育更加强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因此,很多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是什么”,而不明白“为什么”。如果学生只有对知识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将永远不会形成。因此在教学时,教者应尝试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do mathematics),去感受、去体会自己收获知识的快乐。
案例2: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教者采用了剪纸的方式,通过剪纸让学生自己找到三种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平行四边形,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张斜着将长方形一分为二再将它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发现面积还是没有变。只是长方形的长变成了的平行四边形的底,而宽则变成了它的高。有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沿着对角线一剪可以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由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最后,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又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快的吸收知识,并且比讲解传授的知识要记得更快、更牢。
三、让学生领悟“理论性”的数学
教师不应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要不断升华、不断提炼直到领悟最终的精华。因此,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学数学不仅要浅层次的、浮于表面地学习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所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内化,才能理解数学结论的本质特征,明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积淀、凝聚过程,建立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更具有数学的智慧。
案例3:一个长方体鱼缸长25cm,宽20cm,水里有一个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此时水深15cm,如果将正方体从水中拿出,问水深多少厘米?
分析:这个问题要考虑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此外,还必须理解降低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正方体的体积。但是由于题目没有直接给出长方体的高,所以可以考验学生对公式是否有着进一步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进一步变形: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v=sh),此时底面积=长×宽,根据图形的变化,底面积也会变化,因此考验学生对公式能否有理解上的提升。
解法: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000(立方厘米),即下降部分水的体积。
下降的高=正方体体积÷底面积=1000÷(25×20)=2(厘米)。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 人本化理念 缺失与构建
大学教学活动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构成,大学教学管理应当紧紧围绕这两个参与主体进行。大学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实现要求将人作为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当以人作为主体,做到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要求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在大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又要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活动更加自由和活跃,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一、大学教学管理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本化理念缺失现象
(一)管理观念上的人本化缺失
大学教学活动是围绕社会需求开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强调一定的集体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如此,大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集体,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然而,就当前大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共性和个性之间严重脱离,大学教学管理的人本化理念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化,导致个性化发展严重落后,将学校本身视为管理的主体,压制了学生和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
(二)管理制度上的人本化缺失
第一,考核评价人本化缺失。目前绝大部分大学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评价的结果,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完全脱离了人本化理念的要求。第二,课程选择人本化缺失。大学各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加以选择,尤其是在公共课或者选修课的开设中,多数大学都是根据选择该课程人数的多少或者任课教师的多少来进行,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第三,管理制度过于刚化。管理制度方面的刚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择面较窄,学生一旦缺席课程就会受到严厉惩罚,缺乏一定的弹性。
(三)管理队伍上的人本化缺失
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管理活动的成效,最终决定的将是整个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综合当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过于薄弱的教学管理队伍严重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学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如教学秘书既是教师又是教学管理人员,由于专业水平的不足,很多教学管理人员过分依赖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简单粗暴的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通病[2]。
二、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本化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管理观念,将师生发展作为管理核心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被充分尊重和关怀,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难以满足师生的内心需求时,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呼之欲出。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抛弃以往那种高度行政集权命令式的管理模式,舍弃僵化式的机械化管理,从师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发展[3]。比如,面对教师教学时,要给予教师更多的自,让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给予教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学生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尤其是各种课程的开设以及各种业余活动的开展,在开设课程时让学生能够有更多选择,在开展活动时让学生自愿参与,学校将自己视为管理者的同时,更应当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4]。
(二)建立弹性的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
理念的转变终究要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大学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树立,则必须落实到制度的完善方面来。鉴于当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过于刚性,所以我国大学管理制度应当进行适当改变,大力补充柔性管理,刚柔并济,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当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并是不要求一定要完全满足师生的要求,而是要从具体形势出发,在可以操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师生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例如,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从全班学习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应当综合观察教师的表现,从整体出发对教师进行评价。对学生同样如此,单纯地以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来评判学生也是不合理的,而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实现对学生的合理评价。
(三)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实现人性化管理
常言道:教学管理不仅是一种工作,更像是一种艺术,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这样一种“艺术”,大学教学人性化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注重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提升[5]。所以,针对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缺乏这一现象,高校应当培育出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通过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丰富教学管理队伍。其次,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再有,完善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检查和考核,促进各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最后,实行竞争上岗,能者上,不能者下,适者留,不适者去,提升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大学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缺失严重的背景下,实现人本化管理成为了大学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关键因素,人本化教学管理的实现,将促进师生发展的同时,也会极大提升高校的声誉,高校教学管理也只有践行人本化管理理念才能保持更大的活力和完俚纳命力。
参考文献
[1]刘盈盈,颜玄洲.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人本情怀”思想的探析[J].教学研究,2016,12(01):52-55.
[2]庄萍华.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本化理念缺失及实现路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06):129-131.
[3]王桂林.大学教学管理的人本化理念及其实现[J].职业时空,2015,36(08):83-85.
[4]徐海升.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本化理念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S2):213-215.
摘要: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备受学者关注,但现有研究对二者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界定不够统一,使转化的研究基础不稳定、方向不明确。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对二者的转化进行审视,从而明确转化的关键是生产关系的确立,提出促进转化勿需全程激励而应注重企业契约的设计。
关键词: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广狭定义 关系 企业契约
人力资本具有远高于其它资本的增值收益,一定条件下,资源可转化为资本。为获得更高收益,企业界与学术界一直关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但现有研究对二者的定义与关系分析的不够统一,使转化的研究基础不稳定、方向不明确。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以寻找转化的关键点,促进高效转化。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研究现状概述
现有研究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够统一,出现了如表1所列的交叉重合情况。
(一)二者关系的研究
1.人力资源载体观。该观点视人力资源为人,人力资本为人的能力素质,认为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激励,就能培养并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形成人力资本。但因过分强调人力资本由后天投资形成,将一切后天能力都划归人力资本所有,使得人力资源这个载体仅保有人的形态,逐渐沦为人力资本的躯壳。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层次观。该观点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为同类事物,或同时指人,或同时指人的能力,只是分处不同层次。前者指简单劳动能力或只具有简单劳动能力的人,后者指复杂劳动能力或具有高级技能能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人。此观点认为只有经历“投资并获取收益”的资本化过程,丰富完善简单劳动能力为复杂劳动能力,人力资源才能成为人力资本。但因过分强调复杂劳动能力才是人力资本、复杂劳动能力创造更多价值,导致“创造价值是人力资本的特权,普通劳动者或简单劳动能力不能创造价值”的错觉。
(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判断标准与转化方法研究
价值增值位于生产过程的尾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检验,高级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长期性。所以,现有研究关于促进转化的方式,多沿用经典的人力资源激励措施,对人力资源投入生产前至价值创造的全过程进行激励,缺乏针对性。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经济学辨析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本质相同
经济学中资源指可以为创造物质财富投入生产活动的一切要素,资本是资源的一部分,是被选择、投入再生产过程,与物质资料相结合,可能产生收益的生产要素,二者本质相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也是如此,它们都具备可塑性、社会性、能动性、资本积累性等特性,二者本质相同。因为不能在同一时刻用不同性质的概念加以区分,所以载体观并不妥当。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重新定义
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广义指为创造某种价值和组织绩效,组织可使用的一切具有劳动力的人,狭义指这部分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但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并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源。定义人力资本时,必须具体分析与之相关的社会形态及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于美国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中。当时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支配地位逐渐显现,带来了美国经济的大幅增长,引发了人力资本的研究。但是,作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收益性与风险共生,增值并非绝对。人力资本的收益性也建立在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上,生产过程伴随风险,不应以增值与否作为人力资本的判断标准。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本质联系
1.人力资本来源于人力资源,更加稀缺。人们在选择以何者投入生产时,更重视备选者的质量,这使人力资本主要表现在能力增量与预期收益等动态形式上。对于“落选者”或生产需求外的人力资源,在不需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前,人们给予的关注较少,这使人力资源以静态的存量形式表现居多。
2.作为存量,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外部性资源,企业不需对其额外劳动付费,也不为其生产承担风险。但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的内部性资本,企业既需为其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额外成本买单,还需承担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此,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比人力资源风险性更高,管理过程中,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人性需求更关注,但管理成本也更高。
3.人力资本较人力资源增值性提高。此观点并非要重蹈层次观的覆辙,而是因为投入生产的人力资本比人力资源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按照马克思“工人是利用生产资料来使自己的劳动增值”的理论,人力资本更容易实现增值。
三、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途径
重新辨析后可知,判断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是否成功,应以二者转化所需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否满足、生产关系是否建立为标准。现有社会经济形态中,人力资源对收益的预期影响比物质资源更加显著,且人力资源都有极强的主体意识,转化的关键在于生产关系的建立。因此,促进转化不需全程激励,而应着力促进企业与人力资源生产关系的确立。
在生产关系正式确立前,关于人力资源与企业间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二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信息都会在彼此心中被预设。促进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关系的确立,即要促使二者预设值达成统一。
企业方对生产关系的预设值设计在企业契约中。若企业契约符合人力资源对生产关系的预设值,人力资源会主动向人力资本转化。这既能发挥企业契约降低交易费用、,降低转化的激励成本的优势,又能提高效率。而作为契约双方权利义务没有事先完全界定、双方有权在和约过程中追加规定的特殊契约,企业契约若不符合人力资源的预设值,双方可就契约内容不断博弈,直至彼此满意,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但若博弈的时间过长,或双方最终不能达成一致,转化则会被耽误。
因此,企业契约的设计对生产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应遵循详尽与贴近需求的原则,将契约双方权责、人力资本计价方式、剩余权利获取形式、结果鉴定与监控、风险的分担、日后协商形式等包含其中,既方便人力资源理解思考,避免未尽事宜可能导致的双方不快与人力资本封闭甚至离职退出的现象,也能使人力资源在企业契约中感受到自身所需后,主动向人力资本转化。
参考文献:
[1]黄晓梅.激励: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J].经营与管理,2006
[2]刘家强.论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J].财经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