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人文地理概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地理概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地理概况

第1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高考题高中地理复习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地理试题,具有以下共同特点:考查的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多样;题目的综合性强,但仍以地理基本知识为主(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深度和要求逐年有所提高,着重考核考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以2011年地理试题为例,有填充、判断、填图、改错、问答等形式.内容包括地球和地图等基础理论知识,占30%;中国地理知识,占37%;世界地理知识,占33%.其中,人文地理比重有增加,与自然地理约成四与六之比,这符合当前高校选拔文科方面人材的需要.

怎样才能搞好地理复习,牢固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呢?我们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依据大纲,学好地理教材和地图册

高考命题范围,从1981年起以《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内容以统编《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第三版)课本为准.1980年试题和标准答案都已明显地向教材靠拢,包括使用地图册.例如考镜泊湖的成因是火山喷发岩浆阻塞河道而成的,这是我国典型的”堰塞湖”,在教学参考书别指出的.这正说明在地理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本.又如问答第1题,从焦作到湛江港所经铁路,并指出在洛阳、襄樊、怀化跟哪些东西向铁路相交?要求考生对《我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和地图册中有关的省区地图熟练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充分运用地图,学会在地图上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这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复习中,依据大纲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结合地图册反复进行读图、分析地图的练习,才能学到既扎实又富于灵活性的地理知识.

2.弄清原理,掌握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具有学科特点的基本概念,它们是学好地理基本知识的关键.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真正弄懂基本原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解释和阐明它们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便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高考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考查地理基本概念的,例如改错题,要求考生对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的三个基本条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同公转轨道平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有一个清楚的概念,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又如判断题,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的原因,必须弄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基本原理,结合澳大利亚的具体情况加以判断.由此可见,弄清基本原理,是牢固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的重要前提和方法.

3.掌握规律,认识区域地理基本特征

中学地理教材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因此,去年试题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占70%,着重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规律的认识.例如问答第3题,要求对中、美两国地理概况进行分项对比,这是打破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界限,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说明在复习中,要纠正认为区域地理就是死记硬背的错误看法,努力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知识的基本规律,学会概括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知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等经济部门;以及人类活动和各地理事物的关系.此外,还必须抓住形成区域地理特征的主要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把区域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运用综合比较,通过地图来加强记忆.

4.结合形势,加强人文地理知识学习

第2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搞清楚区域地理教材的编排特点,把握区域地理教材的“脉搏”,有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区域地理基本上按照有总到分的知识框架编排。以《世界地理》为例:

总论【地球、地图 陆地和海洋等】——分区【东亚、东南亚 南亚、中亚、西亚 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

总论部分多为系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遥相呼应,总论是总结概括分区地理知识得来的。分区地理部分的编排同样有明显的规律,基本上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自然地理讲述区域的范围、位置等特点;人文地理讲述自然资源、经济概况等特点)。

《中国地理》的编排也是这样的模式。

区域地理教材编排虽有明显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能把这些特点和规律视作“灵丹妙药”而完全照搬,必须结合各个区域的不同地理特色而有所取舍,灵活运用。

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要把总论和分区之间,初、高中之间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不然学习区域地理就变为记忆初中地理。

初、高中地理结合,就是利用高中地理中系统知识分析解决初中地理问题。如分析《城市》一节时,就有这样的问题:我国大城市的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高中地理《聚落》一节的知识作为分析问题的思路,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候等。再结合城市的情况,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死记的话,就无法作答,因为初中课本没有直接介绍原因。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

三、总结归纳,把握规律

学生在学习时只有把握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归纳,找出规律。

如学习我国黄河的凌汛可以总结形成凌汛的条件:河流有结冰期、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根据这一规律可知,俄罗斯的叶尼塞河等可能形成凌汛。

再如地形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有关,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就要从内外力作用入手。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多火山地震的特点,是与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有关,由此总结类似的规律: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的特点。

四、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教材更新周期长、速度慢,因而大量典型鲜活的热点地理材料不能及时地编入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初中地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并利用这些热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补充时事地理材料是必要的。这样不仅丰富了地理教材,增加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五、加强记忆,奠定基础

第3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 试题分析;地理教育;青海省;高考;主要特点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地理学科以文科综合的形式出现。分析高考中地理学科的命题技巧、方向和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体系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一卷的1―11题和第二卷的36、37,以及42、43、44中3选一为地理题。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44分,非选择题56分。

1.试题中地理科学要素知识分析

在试卷中的以地图形式出现的知识类型,分别是⒍⒎⒏⒐⒑⒒36题,达到46分,和“气候”有关的是⒎⒏⒑⒒36⑵、36⑶、37⑷题,达到31分,涉及“地球上的水”知识点的是⒐37⑴、⑵,有18分,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点是⒊⒋⒌题,分值为12分,涉及“工业”知识点的37⑶,达到6分,与“人口”的知识点是⒈2题,分值是8分,与“地形地势”相关的知识点是⒍36⑴、36⑵、题,分值达13分。

从试题的类型来看,该套试题与以往有了明显的不一样之处在与有了选做题,这也是新课改实施的情境下所体现的考试内容。

试题的内容是综合的,想要单一的区分出属于哪张类型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一道题可能测试是的是好多个知识点,即当一道题测试多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分别作了统计。该试题的必做题部分主要考核了地图、地形与地势、气候、地球上的水、农业、工业、人口。其中地图、气候知识所占比重高。从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抽样考察了知识点,并不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重点考察了地理主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试题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分析

本试题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分值为80分,人文地理知识分值10分。从中该套试题自然地理知识所占比例大。

3.试题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分析

该试题中中国地理占了108分,而世界地理占了12分中国地理知识明显大于世界地理知识。由此可见,本套试卷与区域地理紧密联系,地理试题直接或间接的以区域地理为素材,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

4.试题的地理感性与理性知识分析

表1 试题的地理感性与理性知识分析

从表1可知,该套试题考察了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数据。

地理感性知识考查了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分布,地理理性知识考查了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知识。该套试题测试了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突出对地理理性知识的测试。

二、试题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

表2 试题对三维目标的考查统计

说明在表5的过程中,加上了选做题三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考查过程与方法居多。同时突出知识与技能,涵盖了一定比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要求考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地理分析、综合、归纳、概况、比较等逻辑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立意导向。

试题中对考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的技能进行了重点的考查,突出了地理学科以地图为载体的学科特性。

三、试卷特点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套试卷的特点

⒈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图为基础

本套试题共16个题,其中有7题中是有图出现,分别是1张图表,5张区域图,1张示意图。

⒉重视考察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整套试卷没有一题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而是要求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这也是体现新课标的内容体现。

⒊关注社会热点

地理试题联系着日常生活中的热点,如对农业“白色污染”的关注,环太湖泉水的污染。

参考文献:

第4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 地理科学;《地学季刊》;科技传播;特色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38-02

《地学季刊》是近代中国创办的一份地理学科的专业刊物, 1932年起开始发行,1937年由于爆发后停刊,历时四年,共出版两卷,八期,合计约130万字,刊载各类文章共124篇。《地学季刊》在引入新的地理学理念,帮助人们了解祖国各地地形风貌,树立人们爱国意识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1《地学季刊》的创办与办报宗旨

1932年7月,《地学季刊》在上海创刊,主要由上海中华地学会负责编辑出版,由大东书局发行,由于当时印刷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定其刊物为季刊,1935年6月转由中华地学会发行。《地学季刊》创办于新旧地理学的更替时期,其目的在于传播新的地学理念,帮助国人了解国内外情况,促进国家的发展。

《地学季刊》在首期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办刊目的和办刊宗旨。“……组织中华地理学会,发行此刊,贡献于此,以期交换旧知识,发展地理学,内而或计民生,外而国际概况,裨有真确认识,其有俾于中华建设,固意中事也……”同时对于新地学理念,即地学宗旨、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类以及地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对于现在地理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地学的宗旨在于“研究人地相互之关系,使国人对于世界各地风情,能解释其因果,寻求其系统,以明今后应如何改造之途径。”,否定了旧地学“重记载,而将人地相应之变故,置至不论”的做法。《地学季刊》认为地学的性质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地学的研究方法应为“以自然科学为立足点,以社会科学为观察点。《地学季刊》认为各个研究对象相互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于人地相应之故”的人生地理学,这也与其所提倡的新地学观念相符合。《地学季刊》强调研究地学的意义,认为地学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而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也必须适应地学,“盖人类一切活动,在能打破旧观念而创造新适应;地学应用,何独不然!新适应能够战胜旧观念,全其是否合乎地学之原理而定耳。”

2《地学季刊》的科技传播特色

20世纪初,处于地理学发展新旧观念更替期,记叙性的旧地理学被淘汰,探寻地理事项因果规律的新地理学逐渐成长。《地学季刊》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传播新的地学理念,而《地学季刊》中认为新地学理念应以研究人与地关系为主,因此所刊发的内容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内容详实、丰富。从该刊的内容,可总结出《地学季刊》的科技传播特色。

2.1反映旧中国社会背景,具“动荡”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外有列强的侵略,内有军阀横行,同时的兴起,大批留学生回国,新思想、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这极具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背景推动了《地理季刊》的孕育和诞生,特别是随着强邻人境以后我国政治、军事格局、领土方面的变化。西方国家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腾飞,而我国则处于动荡之中,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特殊的时代背景内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地学季刊》所报道的内容。

《地学季刊》诞生于“九一八”后,又地处上海,其时代气息尤为浓烈。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中的传播媒介,其言论所及内容必会受时代所影响,同时又是时代的反映。《地学季刊》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文章约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列强侵略情况,如《中俄界约之原委与边防之危机》一文通过叙述沙俄如何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夺取中国领土,中俄边界如何变迁,明确地指出当时中国所存在的边防问题。第二类介绍我国各行各业在动荡时局中的发展情况,如《我国工业进展的过程及今后复兴应具的条件》就指出了目前我国新式工业产生的条件为受帝国主义的影响,而同时又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使我国的工业发展受到制约,然后例举了我国官营工业时期、官民合办时期、外人企业时期等工业特征。第三类为介绍其他国家一些先进的举措和发展情况,如《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则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普及情况,从文章中能看出越发达的国家,其义务教育年限越长等等。

2.2介绍新地学理论,刊发各种地学知识

20世纪初,地学理论处于新旧交换的更替时期,《地学季刊》在其办刊宗旨中就提到其目的在于发展地理学,并在其发刊词中,将地学分为五类,就其所刊发的地学知识行进了简单的分类。

1)新地学理论的介绍及研究情况。《地学季刊》对于新地学的介绍大致分为三类:(1)对于新地学理论的解释与发展情况,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就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地理学思想,也使得《地学季刊》成为我国最早介绍新哲学观点的地理学刊物,如:《地理科学之解释及其代表作》、《自科学体系所见地理学之地位及其本质》、《地理学研究的新阶段》等等。辩证唯物思想的引入与当时的撰稿人的留学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如李长傅不仅是著名的地理学专家,在研究南洋华侨史上也颇有建树,曾经东渡日本留学,考察过欧美等地,种种经历让其地学思想更为先进开化;

2)地学研究者的介绍。《地学季刊》在一卷一期中刊发了世界著名地理学研究者的图片,如:德国四大地理学者遗像,就对德国四大地理学研究者李希霍芬、拉查、洪波德、李特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地学季刊》中也刊登了部分关于地学研究者的文章,如:《余所希望于我国之地学界者》、《法国地理学者白吕纳逝世》、《弗累德立希剌察尔》等通过介绍国际有名的地理学研究者,将其先进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以指导我国的地学研究;

3)地理学分类的研究。按照《地学季刊》在发刊词上对于地理学的分类,《地学季刊》对于其所分类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解读。《地学季刊》认为地学应是研究人地之关系,故在地学的各种分类中,人文地理学尤为重要。①人文地理学的文章篇幅也最多。如《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解剖》以地学的角度对于其经济不景气的原因进行了剖析;②数理地理学、测量学的文章篇数则较少,如《近代地理测量术及绘图学之发达》概述了近代测量地理学的发展。《地学季刊》之所以对于其的研究较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的数理地理学、测量学已经相对成熟,二是数理地理学、测量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地学季刊》更加强调的是地学的社会性;③地文气候学的研究,这在当时是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和前瞻性,如《地球之将来》中谈到地球温度在不断升高,气候日益变暖,并从各个州出发举出实例证明地球变暖之事实,虽然此篇文章为译文,当对于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能够意识到地球之大问题,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如《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凡》等文章意在强调中国的历史地理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顶尖水平,这也与当时国内地学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⑤人类学与人种地理学的研究,如《环境和人种》认为民众怎样整理国家的问题是重大问题,并且鞭辟入里地指出中国与印度等中亚国家自身拥有丰厚的资源,却在工艺等科技发展方面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过国家要发展壮大则体现在自然资源与工艺上的强大,这也与现在所说的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谋而合。

2.3注重实地考察,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地学季刊》认为过去的地学,无异于地名辞典,而学者亦以其枯燥而缺乏研究之兴趣也。因此在刊物中,《地学季刊》尤其注重地学的研究性,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格外注重实地考察,倡导学术研究不能只埋头于书籍文献,应走出书斋,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并重。

在《地学季刊》中刊登了大量野外考察的文章,通过作者自身的实地观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来的同时,也帮助受众了解当地的地形风貌,民俗民情。如《贡噶神山考察记》、《陕西之行》等都是作者深入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后,将各地的风貌还原在读者面前。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到,《地学季刊》不满足仅将国内的地形风貌、民俗风情展现在读者面前,还翻译了国外一些实地考察的文章,如《南极洲探险记》,这篇文章说明了当时国外的地学实地探测已经触碰到了南极洲这个鲜少有人去过的地方,标题用探险就说明了当时世界对于南极洲的情况大多数还属于未知状态,对于其实地考察也是极为罕至的,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我国的实地探测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我国的地学实地考察提供了借鉴。在这些实地考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地学季刊》已经开始打破过去只重视理论的旧地学理论,初步开始探索新的地学研究方法。

2.4用数据和图片说话,加强内容的客观性

数据和图片是科技传播显示其科学性的重要一部分。不难发现,大众传播媒介往往用数据来增加科技报道的客观性。《地学季刊》中许多文章都采用客观的数据来说明一个现象和问题,如《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例举了英美意日等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一组数据显示了发达国家的青少年正在享受着国家给其带来的教育,而我国的青少年却正因为战乱,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对于地理学研究来说,图片更是传播者帮助公众了解各地风貌的有利工具。《地学季刊》在每期都会刊有世界各地的图片,向受众介绍世界各地的地形风貌,但随着中国局势的不断变化,其所刊登的图片也随着局势所变化,由之前世界各地图多到后来的几乎是作者在祖国各地的实地考察图片,并且方向由沿海逐渐转向内陆。

3《地学季刊》的科技传播作用

20世纪中国动荡的形势催生了新地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而与此同时又制约着辩证唯物主义地理学理论的发展。改变中国水深火热的局面,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了大批仁人志士共同的目标。《地学季刊》作为地理学专业刊物,一方面介绍新地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帮助人们了解祖国各地的地形风貌、民俗民情及国内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正如其发刊词所言,“有裨于中华之建设”,其真正目的在于启发人们树立爱国主义意识,激发人们投身到抗敌御侮、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去。

3.1促进辩证唯物主义地学的发展

《地学季刊》在改革旧地学理论,促进新地学理论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传播,虽然还只是显现了一个小苗头,但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也是颇有影响的。如在 《人文地理学的发达及共流派》 一文最早介绍了新社会派的人文地理学的从本思想说: “这个学派最先的渊源,当然要从嘉尔(即马克思)算起,他的《资本论》的经济名著里已经提出了经济怎样为一切历史建筑或社会建筑的基础……将这个原则应用于地理学上的问题,即人地相关的问题……”在这里能看出当时已经开始引入,并明确地指出新社会派的人文地理学必需无条件地应用辩证法的唯物论,纠正了当时人地关系的 “或然论”的错误。而当时的上海又处于之中,《地学季刊》不得不将一些名词进行隐晦论述,如:马克思译为“嘉尔”。

3.2帮助人们了解祖国及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

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让普通群众犹如井底之蛙无法了解祖国的发展情况,更不用说世界之发展。《地学季刊》之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风情风貌,包括关于关乎民生之事与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地学季刊》在每期都刊登出少量图片,以帮助受众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风貌。《地学季刊》中的实地考察类文章则根据作者的实地考察见闻将祖国地貌展现在读者眼前。但是,这些文章由于其撰稿人在各地分散不均,主要偏重于江浙与东北一带的地形考察,而对于西北及中部地区所涉及的文献较少。

3.3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意识,促进民族伟大复兴

“其有俾于中华建设,固意中事也”,反映了《地学季刊》主办者强烈地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地学季刊》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我国领土、政权上的变化企图用客观地语言唤起读者的忧国意识。直观的数据对比、客观的地形变化能够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以及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变化。这对于唤起读者的爱国意识,激励人们投身到抗敌御辱、救亡图存的战争中去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浩鸣,陶贤都.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5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因势利导,教学活动,积极探索,研究和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教师来说,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讨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是达到有效教学标准的要害。下面结合我校农村高中的实际谈几点尝试: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无聊和被动是高效课堂的“天敌”,其结果注定是沉闷、低效的课堂,造成知识与能力的脱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死记硬背、突击应付的恶性循环。如果地理课停留在罗列众多区域特征的层面上,必然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如果自然地理教学停留在难点突破上,学生必然会消沉;如果人文地理教学停留在丰富多彩的资料上,学生必然会浮躁。真正的高效需要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主动的运转之中,贴近生活的自然地理与探寻内在规律的人文地理会让学生在乎意料的过程中,把原材料――知识高效地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魅力、尤其是教学形式的吸引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应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让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也具有最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过程的基本程序是: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其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的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的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的策略是自我调节的;学习的时间是自我计划的。此外,学生也能够主动地营造有利的学习条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较为正确的自我判断和评价。

三、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质疑,建立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主动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契诃夫认为:“就教学工作的效果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有对老师、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表现在要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意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表现不好时也不能轻意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当从传统的、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旧框框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配角”,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要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交流的“沙龙”。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育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构建网络,体会条理性和系统性

怎样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上提升效率,而构架知识体系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学习每一单元,教师可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总标题以及每一节的标题进行分析:这一章要探讨什么,每一节的侧重点是什么?主要探讨了这一问题的哪些方面?这几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要接触的内容就有了一个大的框架,更深刻体会出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地理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学习地理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自主学习 引导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一、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实际地理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学生的独立要求,低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且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往往不再需要过多的外在刺激,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持续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必要环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引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许多可操作性的切入点。比如学习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定位时,课前在教室墙壁上贴上绘有经纬网的世界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学生熟知的著名城市和国际热点事件发生的地方(神州6号的发射地酒泉、9・11恐怖事件发生地纽约、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等),在图边附上这些地点的经纬网定点示意图。由于学生对这些地点的事件很感兴趣,就会仔细观察地图查找地点,并自主探究与此有关的地理事项。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客观实际,同时,还要将兴趣的激发贯穿到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去,而不是以一代之。一旦学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上将会大大提升,也将有利于学生真实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三、根据地理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方式

什么样的知识,怎么样传授,如何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则大有讲究。地理课程知识的构成往往是复杂的,一般而言,系统性较强的知识以系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形式,而归纳性、情感性的知识通过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操作学习,其学习效果较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用不同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例如,在大洲地形的学习中,选择亚洲作为案例,在详细分析了亚洲的地形特点后,总结“认识一个大洲地形的方法”:首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还有主要地形种类;其次是分布特点,例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最后可列举该大洲最有特色的地形(如亚洲东部有一系列呈弧形排列的岛屿)。然后给出下列一些资料,让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和这些资料,运用自主学习方式,自己认识欧洲地形特点:第一类资料是亚欧地形图;第二类资料是用于比较的数据,(如世界各洲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度表、欧洲与亚洲不同海拔高度的地面所占的面积等);第三类资料是关于欧洲的文字叙述资料(如欧洲曾受冰川影响的资料);第四类资料是供学生学习用的表格(如对比分析亚、欧两洲的主要地形差异的表格)。由于精简教材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了深入透彻的学习,学生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虽然学习的是几个少数典型的地理区域案例,但是可以初步掌握如何分析区域地理要素、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学习某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时,强调首先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地图和资料,如人口分布图、气候资料等,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会有效使用地图和资料来分析问题。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探究自然地理特征,从人口、经济、城市等方面探究人文地理特征,在综合的基础上探究区域最突出的特征,掌握归纳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一个新的区域。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毅力和决心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是学生坚持学的内部动机,自主学习也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地理课堂教学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在学习动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育要求我们一方面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坚强毅力;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充分体会到地理学的价值,增强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总之,自主学习方式大大改善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继续努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涂德主编.中学地理创新教法一教学心理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3]张天宝著.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7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涉及“教育地理学”中教育区域规律的描述:“…在教育科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研究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又出现了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2]王秋玲[3]认为:教育是一种合格的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是一种新的、特殊的产业部门,所以教育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研究领域;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区域教育产业及其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和布局规律;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的研究主要是教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分论部分包括部门分论和区域分论。罗明东[4]认为:教育地理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地理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与地理学的中介学科;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地理研究、区域教育地理研究、教育科研地理研究、学校选址及学区布点规划研究、教育地图研究、校园环境研究、教育历史地理研究和宏观教育布局研究等。张东风[5]认为:教育地理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后,产生的不同人文现象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和规律;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概况为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特点、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教育地域系统研究,教育地理区划与评价研究,教育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教育地理制图研究,教育地理信息和监测系统。学者对教育地理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或论断狭隘,或定义不完整,尚在不断地深入探索和深化提高。因认识出发点的不同,结论各异。我们认为,教育地理学是多学科综合的产物;教育地理学的研究,需要从地理学角度,综合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重新审视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总的来说,教育地理学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以教育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地域系统

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之所以是这门学科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它的内容、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它的社会功能等等都是由它的对象决定的。它的对象是否明确,直接决定它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决定它的科学性的含量。[6]教育地理学正处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对学科的根本问题———研究对象的研究极为重要。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两个主要的内在系统,即教育的结构系统和地理的地域系统,最后综合构成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地域系统。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在要素上表现为教育学的诸多要素的研究,以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构成的要素系统为主。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科学中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学科”,认为“教育学按受教育对象可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业余教育学和特殊儿童教育学等”。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在研究形式上表现为地理学的地域系统。地理学中的地域系统,是指某一个地域和与其有关的其他地域———它的背景地域、相关地域和次级地域———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各种因果反馈关系而形成与维持的系统。[7]地域系统不仅具有其内在的等级和层次区分,并且各等级或各层次的地域系统的功能以及其同研究区域之间也存在复杂的逻辑关系。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结构系统和地理学的地域系统紧密相关。吴传钧院士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8]教育地理学在研究中涵括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故而也应继承和深化这一研究核心的思想。教育地域系统具体的系统结构,表现为(见表1):(1)各教育要素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地域分布,即纵向的B1~D1~S1~R1、B2~D2~S2~R2...Bn~Dn~Sn~Rn方向的研究;(2)各个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地域中,某一教育要素的地域分布,即横向的B1~n、D1~n、S1~n、R1~n方向的研究;(3)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地域系统中,各教育要素的综合研究,表现为背景地域横、纵向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地域、次级地域和相关地域的关联关系和制约关系研究。

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明确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就有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从综合学科角度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地域差异、教育的地域功能选择和教育的地域认同三个方面。1.教育的地域差异人才是教育的直接表现,纵观古今,人才及人才培养所需资源的分布和配置都深受地域的地理环境影响,[9-12]这一环境可以是自然的、人文的,也可以是综合的。教育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地域差异和教育资源配置地域差异两种。(1)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地域差异教育问题是教育领域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与疑难,它与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现象不等同于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与教育本质之间也不是一对范畴,它们之间只可能是包含关系,并且是教育现象真包含教育问题。[13]马克斯•舍勒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是现象学研究教育本质问题的最早的也是很重要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本质是关于人的塑造和成型的以时间形式展开的、活生生的、后延性的过程,整个过程是以拯救灵魂为最高原则的自我小宇宙的不断建构,教育是世界整体性与小宇宙同一的神圣事业,是个体精神生命化和生命精神化的趋向性过程。[14]可以看出:教育现象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同时,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和模式的教育事实的反映;教育现象的构成有规定性的条件,即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教育现象学是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15]无论个人情感,还是他人意识,其具体反映都是不同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而任何人都不是抽象的,都有着特定的民族所属和赖以成长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态环境”。[16]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所处的具体情境即环境氛围也存在着差别,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地域差异也就显得尤为明显。(2)教育资源的地域差异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设施等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一般来说,教育资源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物力资源和教育财力资源三个主要方面,它们在资源的分布及配置过程中,存在着区域间的不均衡现象。我国按经济可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即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这三个地带的教育资源配置类型、数量等均有明显差别。[17]教育资源的分布及配置,还表现为不同区域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2.教育的地域功能教育的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由于教育所处的地域和服务对象不一,不同地域和不同服务对象条件下的教育功能选择和取向也存在差异。(1)地域的解析尺度地理学的空间单元有流域、气团、植物群落、土地系统、社区、企业、聚落、城市、区域等。[18]人文地理学中空间单元是指那些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单元划分,这些地理单元的划分,主要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教育地理学因其学科的地理学特点,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同样也存在这一地理单元的尺度解析规律。地理空间解析尺度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地域功能类型。就我国行政区域而言,宏观尺度的行政区域为全国,中观尺度的区域为各省区,微观尺度的区域可以是各地市州盟或县区以及更小的行政单元。从行政系统来看,全国尺度下的每一个次一级的行政区,其教育的行政区功能相似或联系密切,那么这些次级行政区就构成了全国的某一教育功能政区。每一个教育功能政区,都有自己主要的和独特的教育功能,且对其所处政区的上一级、下一级和同级的其他政区承担相应的教育功能。[19](2)地域的教育要素构成教育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人,表现为对人的内化教育和对人类社会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正所谓“因材施教”,教育的选择上也是因人而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个性、种族和民族等方面。教育对社会系统中的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文化、人口和宗教等都有密切的关联和深刻的影响,对此,众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20-25]某一地域教育的社会要素构成不同,决定了该区域内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也决定了该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不同取向和选择。3.教育的地域认同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中的地方认同,是指个人或团体与特定地方、地点的特殊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包括文化、价值、意义的认同。[26]教育的地域认同,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的地方认同,是指某既定区域内的人或人群的教育观,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等的关联性。在教育的地域认同中,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出发点。(1)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的西方哲学,在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27-28]至此,哲学经历了一个“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的变化和前进过程。这一过程中,哲学从纯粹的物论研究走向物论与认识论的结合研究,再到对哲学的概念思辨———语言的研究。[29]教育的过程,始终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点,即我们常说的“知识”,其实质为客观事物自在的变化规律,表现为人类能动地对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认知。于此,便产生了新的问题: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否为清晰的、可以正确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程度的“知识”?分析教育学家一致认为,在以往的教育理论中,教育术语和概念十分混乱并且常常被人误解,对教育术语和概念进行逻辑和语言分析的目的,在于对教育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语言予以“澄清”,使人们对教育思想的表述建立在科学的、清晰准确的语言基础上,避免理解上的含混和无谓争论。[30]语言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式,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育学的研究,是从教育实践本身的研究走向教育的语言研究(图略)。

第8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关键字:张强镇、迁村并点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迁村并点的必要性

千百年来受落后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限制,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只能以一定的“耕作半径”分散居住。这种散乱的村庄布局,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必然趋势,农民就业非农化,农民居住受传统农业中耕作半径影响减少,使其具备离开自耕地向城镇、中心村集中的条件。另一方面,布局分散的现状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就学、就业、就医和参加社会活动的一大障碍,零散村庄迁并成为必然。

二、张强镇概况及村庄分布特点

1.张强镇概况

张强镇位于沈阳北部120公里处,东距康平县城35公里,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全镇所辖行政14个村。

2.农村居民点分布特点

张强镇村庄布点特点是数量较多、布点较散、碎,规模不均衡。这种情况下不宜形成聚集发展态势,难以合理布局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因此本区域的村庄布点规划应优化村庄发展条件,即合理撤并过多的自然村,引导村庄在更适于其发展的区域布点,并增大村庄体系中各级村庄的规模,促进村庄更加集聚发展。

3.居民点规模等级分析

行政村规模分析:从村域面积分析,张强镇行政村的平均村域面积为12.28km²,最大行政村村域面积23.53km²,最小的为5.5km²,多数行政村村域面积在8-15km²之间。从人口密度的角度分析,张强镇行政村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57.5人/ km²,最大人口密度554人/ km²,最小人口密度60.5人/ km²。

居民点规模分析:张强农村居民点的平均人口规模为588人,最大农村居民点3805人,最小的96人,多数居民点人口在200-700人之间。总体看来,50%以上的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都在500人以下,且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居民点人口在300人以下,规模较小。

三、张强镇迁村并点的影响因素

1.土地的集约利用

农村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迫切要求对用地粗放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以国家镇村规划中最高标准人均140.0平方米计算,张强镇人均面积远远超出此标准面积。将超标居民点用地置换为建设用地,或复垦为耕地和其它用地,既能扩大耕地面积,又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产业发展的方向

张强镇的大强煤田,年产原煤500万吨,煤田储量3.29亿吨。通过分析各农村经济区的现状和发展条件,确定张强镇以能源产业、林果业、商贸业为主产业发展方向。大规模的产业在此聚集会产生集聚效应,吸引周边的物力、人力、资金等向该地区集中,无疑会给迁村并点提供动力。

3.农村人口的逐年减少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据现状康平全县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60%。以2008年张强镇农村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农村经济区划中规定的农村人口递减率(张强镇2.54%),综合预测张强镇到2020年农村人口数为16000—16100人,总人口为34000-34100人。

4.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结合镇村规划,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迁并零星村落,控制中心村规模,将农村居民区建设楼房成排、道路通畅,教育、生活、娱乐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农村,这样才能彻底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使农村居民充分体验现代文明。

四、规划方案

迁村并点后形成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村镇网络结构将改变现有的自然村星罗棋布、分布零散的局面,有利于区域内的整体协调发展。

在张强镇村庄布局规划中,共撤并村庄13个,这些村庄人口规模较小,经济状况一般,无特色产业及交通优势支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控制发展村庄21个,其中后辛力屯、东一棵树屯、长城窝堡、华家窝堡、林家窝堡、孟家局子、前辛力窝堡7个村庄地下储煤量丰富,将逐步开发为大强煤矿采煤区,不宜继续扩大发展。近期控制发展,远期应予以撤并。其余14个控制发展村庄,现状人口规模较大,经济状况较好,设施配置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可发展为基层村。

黄金洼子村现状人口为621人,距离镇区较近,可作为基层村发展为城镇周边村庄。

除此之外的11个村庄,由于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情况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对周围村庄具有辐射作用,且现状多为村委会所在地,规划为集聚发展村庄。

参考文献:

[1] 张军民,冀晶娟.“迁村并点”实施成效及其思考——以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寨子片区为例[J].乡镇经济,2009,(4):9一12.

[2] 李海燕,权东计,李建伟,刘兴昌. 迁村并点理论与实践初探—以长安子午镇为例[J]. 人文地理,2005,85(5)

[3] 夏南凯,宋海瑜. 欠发达山区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探讨——以安徽绩溪县为例[J]. 理想空间, 2010,12(42)

[4] 周伟,曹银贵,王静,袁春,乔陆印.村庄整治规划中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与判别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

[5] 丁琼,丁爱顺.村庄布局规划中“迁村并点”实施困境的探讨——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10

[6] 姜广辉,张凤荣,颜国强,宋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22)

第9篇:人文地理概况范文

一、培养兴趣爱好,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成为负担,怎么能学好呢?只有对地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享受,学起来才能动力无穷。

怎样才能对地理感兴趣呢?大家想一想,从天体的运行到海陆的变迁,从气候的异常到社会的发展,从“神七”上天到南极探险,从青藏铁路到三峡工程……哪一个不与地理有关?学习了地理之后,我们胸中便有了一幅地图,世界各个角落我们都了如指掌,我们可以领略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等。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二、巩固基础知识,构建“脑图”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教材外某一事件或某一区域为载体,但答案却在教材之内。所以,拿到题后,我们要将试题所考内容迅速与教材的单元章节相对应,看命题者到底要考查哪一部分内容,这样总的方向便能把握住。要达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对教材内容要比较熟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所以学习这一部分要多思考,熟练地掌握原理,真正地会用原理。人文地理方面,记忆内容较多,一定要把教材中常用的原话多背几遍,因为高考答案往往就是这些句子。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理考试更离不开地图。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要重视在大脑中构建地图。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区域切割图”,近年来高考往往从微观入手,以某地的切割图为载体来考查知识点。在高三复习中,我们要熟记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海洋、国家及城市,以便准确地定位。教师可以教学生以10°为单位划分区域,提问地区地理特征,这样既熟悉了区域图,又训练了他们的答题能力,一举两得。

三、列举典型题目,吃透方法

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一年,学生几乎做过各种题型的试题。然而在高三,有的学生还是一味地找题做,想要做遍天下的生题。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片面的。我们不应该为做题而做题,而应该在做题中找方法。我们只有找到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好题。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题目要典型化,争取一例一法、以例得法,要学会分类归纳、分组整理,这样会大大提高实战演练的效率。

四、研究历年试题,明确走向

高三的学生不仅要会做题,还要会研究题。笔者建议学生,在做历年真题时要多思考,看看到底考了哪些区域、哪些内容,反映了地理考试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复习时要在这一点上下功夫。如近几年来,第36题针对中国区域地理,已经考试过的区域大致有西北地区、小五台山地区、横断山区、江南丘陵地区、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那么我们在复习中就可以对中国其他重要区域做相关训练。这样,我们复习就可以事半功倍,避免做无用功。